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老师、教授他们都读过一些中外经典名著,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份读书笔记。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及读后感”,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作者村上春树

一、 很喜欢这本书。没什么理由,就是单纯的喜欢。就像男主角渡边喜欢《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翻来覆去地读,每一遍都有新发现。

喜欢它的行文、气氛,喜欢渡边的生活方式,喜欢书里那个总是阴雨连绵的六十年代。

我从不认为喜欢挪威的森林是一件逼格很低的事情。知道这本书的人很多,能读完的很少,能读懂的更少。大多数人都只是凭着道听途说来的印象给它扣一个黄书的帽子而已。

由于喜欢,也就不可能完全客观地看待评价。但我仍旧认为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言情小说之一。它的情感单纯且克制,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主基调是哀伤的,但其中却时不时地有那么一抹亮色,让人心旷神怡。

二、三个问题。

1、直子爱过渡边吗?

我认为没有。在青梅竹马的木月去世的时候直子心中“爱”的功能也都随之一同消逝了,这是书中的描写给我的感受。从头到尾,直子对渡边也没有明确强烈的情感表达,这和她是否内向寡言没有关系。从她对木月的回忆中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她对渡边和对木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感。

直子对于渡边的感情始终都是感恩和依靠超过所谓的“爱”。精神本来就比一般人脆弱,也就更加需要一个可靠的男性陪在身边,让直子觉得自己还能接触到外面正常的世界,而不是始终困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疗养院里。只是这个男人“恰好”是她唯一的男性朋友渡边而已。

不可否认的是在书的后半段直子对渡边也产生了“不如就是这个男人了吧”的感觉,也试图回应渡边的感情,但怎奈天公不作美,两人最终还是彼此错过。

2、渡边知道直子的想法吗?

应该是知道的。

直子第一次对渡边有了亲密的行为之后,渡边心想:“她需要的是‘某人’的肩膀,不是‘我’的肩膀。”

全书中除了那句“哪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想失望”之外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仅仅这一句话,多少的心酸与无奈,尽在其中。

渡边从头到尾都是知道直子没有爱过自己的,只是他希望以自己的付出来换得直子的真心。而他的付出也绝对是真诚的、不带任何其他目的的。正是渡边的动机足够单纯,才使得他们没有结果的感情显得更弥足珍贵,令读者对直子的死扼腕叹息。

3、渡边和绿子最终在一起了么?

应该没有。

其实在第一章的开头,作者就已经给出了整个故事的结局。

已至中年的渡边乘飞机的场景,几乎已经明白地暗示了他和绿子的结局。如果绿子还在他的身边的话,定然会像以往一样不厌其烦地说着话,逗渡边开心。而飞机上的渡边却感到“些许悲伤和孤独”。则结局如何,也不用多说。

三、有人总结说,村上春树的每一本书中都有两个女主角。一个温柔娴静,一个活泼开朗。男主角总会和前者上床,和后者调情。

直子和绿子,正是这样典型的“二元对立”。但更让我在意的是,尽管两个女主角都个性十足且极富魅力,但书中真正称得上“完美”的女性,是永泽的女友初美。

初美应该是村上的书中少有的几乎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的女性形象。没有不堪回首的过去,没有复杂的家庭背景,也没有值得担忧的未来。大概每个年轻男性都梦想着能有这样一个姐姐——漂亮端庄,温柔体贴,知书达理,对自己的关心无微不至,读书笔记还时常会介绍“学院的漂亮女孩”给自己认识。初美对渡边的付出和关照的动机是及其单纯的,仅是相互欣赏和对渡边人格的肯定。这样一个完美的女性角色最终也以自杀终结了自己的生命,不仅令渡边难以忍受而与永泽绝交,恐怕也令读者扼腕叹息吧。

四、关于书名的一点想法。

毫无疑问本书的书名取自披头士的著名歌曲《Norwegian wood》。至于“wood”究竟该不该翻译成森林也是仁者见仁,不做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本书还是原曲的歌词内容,都和“挪威的森林”这个意象扯不上什么直观联系。

《Norwegian wood》是一首轻快悠扬的民谣小品,歌曲讲述了“我”认识了一位自己心仪的女孩,“我”去女孩家做客,两人相谈甚欢直至深夜,“我”在女孩家中留宿,在浴缸里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醒来,女孩却已不见踪影,仅留下空荡荡的房屋,令“我”顿觉怅然若失。歌词短小精悍,意蕴深长,开头一句“I once had a girl,or should I say she once had me.(我曾经撩了个妹子,或者说被妹子给撩了)”更是令人莞尔。

在书中,《Norwegian wood》出现过几次,但歌词和书的内容没有什么对应,仅仅提到直子很为这首歌触动。若要强行说有什么联系,那也只能是渡边很喜欢听披头士。可渡边从头听到尾、贯穿全文始终的是披头士的《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佩伯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而《Norwegian wood》却出自披头士的另一张专辑《rubber soul》。

这样看来,也许书名真的是随便起的吧。作者: ych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大全,欢迎阅读点评!

挪威的森林好词摘抄: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花团锦簇 含苞欲放 花红柳绿 争奇斗艳 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秋水无痕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风和日丽 和风细雨 鸟语花香气象万千 欣欣向荣 莺歌燕舞 春深如海 春露秋霜 春江如练 莺啼燕喃春风轻拂 桃李春风 蓓蕾初绽 春山如黛 彩蝶纷飞 春色宜人 杨柳吐翠绽红泻绿 春苗青葱 霜叶如醉 天寒地冻 东山如睡 玉树银花 郁郁葱葱浑然一体 五光十色 诗情画意 行云流水 星罗棋布 亭台楼阁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古香古色 鳞次栉比 鸟语花香 前目后凡 秦晋之好阳光明媚 燕语莺声 如登春台 春梦无痕 阳春白雪 如坐春风 春兰秋菊四时八节 桃红柳绿 有脚阳春 燕语莺啼 秋高气爽 秋菊傲霜 一叶知秋秋风习习 秋果累累 碧瓦红墙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云雾迷蒙浮云弊日 大雨倾盆 风雨交加

挪威的森林好句摘抄:

1、至于我是何以抛弃原来世界而不得不来到这世界尽头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无从记起,记不起其过程、意义和目的。是某种东西、某种力量--是某种岂有此理的强大力量将我送到这里来的!因而我才失去身影和记忆,并正将失去心。

2、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3、世界一天变一个样儿,在我不知道的时间里。玲子说的。

4、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点找你一点。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5、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6、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7、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8、一旦死去,就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了,这就是死亡的起点。

9、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10、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那么,何苦非努力不可呢?为什么就不能转变一下态度呢--既然怎么努力争取理解都枉费心机,那么不再努力就是,这样也可以活得蛮好嘛!换言之,与其勉强通过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11、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

12、我几次朝夜幕中伸出手去,指尖毫无所触,那小小的光点总是同指尖保持一点不可触及的距离。

13、记忆到底还是一步步远离开去了。我忘却的东西委实太多了。在如此追踪着记忆的轨迹写这篇东西的时间里,我不时感到踹踹不安,甚至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连最关键的记忆都丧失了。说不定我体内有个叫记忆堆的昏暗场所,所有的宝贵记忆统统堆在那里,化为一滩烂泥。

14、没有痛苦跟迷惘的人哪里会有,或许你从来就没有痛苦跟迷惘过?

15、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的行为!

16、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17、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18、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19、但不管怎样,它毕竟是我现在所能掌握的全部。于是我死命抓住这些已经模糊并且仍在时刻模糊下去的记忆残片,敲骨吸髓地利用它来继续我这篇东西的创作。挪威的森林的好词好句。

20、死并不是终结生的决定性要素。在那里死只不过是构成生的许多要素之一。

21、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或许”。我们所能明确认知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而这也只是与我们擦间而过。

22、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

2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24、当周围一团漆黑的时候,只能静等眼睛习惯黑暗。

25、我拿着听筒扬脸,飞快地环视电话亭四周。我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哪里,我全然摸不着头脑。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

26、随之,她朝我转过脸,甜甜地一笑,微微地低头,轻轻地启齿,定定地看着我的双眼,仿佛在一泓清澈的泉水里寻觅稍纵即逝的小鱼的行踪。

27、那冷冰冰的小手,那流线型泻下的手感爽适的秀发,那圆圆的软软的耳垂及其紧靠底端的小小黑痣,那冬日里时常穿的格调高雅的驼绒大衣,那总是定定注视对方眼睛发问的惯常动作,那不时奇妙发出的微微颤抖的语声。

28、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29、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30、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出可去。若扔石块,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一般流动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

31、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32、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

33、初美拱手闭目,倚在车座的角落里。随着车身的晃动,小小的金耳环不时闪闪烁烁。她那深蓝色的连衣裙,简直就像按照车座角落那片黑暗做成的一样。涂着淡淡颜色的形状娇美的嘴唇不时地陡然一动,仿佛一个人欲言又止。

34、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

35、天地间的一切全都红通通一片,我的手、碟子、桌子,凡是目力所及的东西,无不被染成了红色,而且红得非常鲜艳,严然被特殊的果汁从上方直淋下来。就在这种气势夺人的暮色当中,我猛然想起了初美,并且这时才领悟她给我带来的心灵震颤究竟是什么东西——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

挪威的森林简介_《挪威的森林》主要内容简介


挪威的森林简介,世界名著《挪威的森林》主要内容简介,欢迎阅读赏析!

挪威的森林简介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自该书在日本问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销出1500余万册。

挪威的森林内容简介

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自杀了,直子一人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巧遇开始了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阴翳。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离开前渡边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馆渡边结识了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II》的课堂笔记,以后就渐渐熟络。当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显得十分清纯活泼。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

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挪威的森林主要内容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读书《挪威的森林》读后感800字


读书《挪威的森林》读后感800字:

《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有着典型的村上春树写作风格,其基调就是孤独与无奈,但并不消极,而是一种孤独自守、自娱自得自乐。

村上很擅长对故事环境、情调、韵致和气氛的描写,笔调轻灵,描写细致入微,引人入境。比如:“这是初秋一个天朗气清的午后。云如枯骨,细细白白,长空寥廓,似无任何遮拦。风的气息,光的色调,草丛中点缀的小花,一个音节留下的回响,无不告知我秋天的到来。”只简单几笔,就把初秋的韵味写出来,给人一种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现场感。

村上春树的这部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喜欢,是因为他的文字能触动人心,能引起人的共鸣。比如:“死并非生的对立面,它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意失望”;“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派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好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扎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软弱无力。”像这样的句子在书中比比皆是,引人共鸣,令人深思。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跟书中所描写的时代如出一辙。物质的极大丰富,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撞融合,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各种压力的不断加压,令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惶惶度日。中年人终日疲于奔命,年轻人选择自闭、孤独,在偶像剧、电子游戏中消遣自己。前途,只是一片迷雾,看不清,摸不着,只是茫然的活着。

《挪威的森林》这本书,是对濒于瓦解的家园意识的伤怀的修复,传达现代人的现状,点化人们的情感方式和生命态度。要想完成自我救赎,就必须要付出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在救赎别人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救赎。我想,这也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终极意义。作者:绿野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即使在经历过十八载沧桑的今天,我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连日温馨的霏霏轻雨,将夏日的尘埃冲洗无余。片片山坡叠青泻翠,抽穗的芒草在10月金风的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仿佛冻僵似的紧贴着湛蓝的天壁。凝眸远望,直觉双目隐隐作痛。清风拂过草地,微微卷起她满头秀发,旋即向杂木林吹去。树梢上的叶片簌簌低语,狗的吠声由远而近,若有若无,细微得如同从另一世界的入口处传来似的。此外便万籁俱寂了。耳畔不闻任何声响,身边没有任何人擦过。只见两只火团样的小鸟,受惊似的从草木丛中突然腾起,朝杂木林方向飞去。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事情不过发生在半年前,我却觉得似乎过去了很久很久。或许因为我对此不知反复考虑了多少次的缘故。由于考虑的次数太多了,对时间的感觉便被拉长,而变得异乎寻常。

我伸出手,想要摸她。直子却倏地往后缩回身子,嘴唇略略抖动。继而,抬起双手,开始慢慢地解开睡衣的纽扣。纽扣共有七个,我仿佛继续做梦似的,注视着她用娇嫩的纤纤玉指一个接一个解开。当七个小小的白扣全部解完后,直子像昆虫蜕皮一样把睡衣从腰间一滑退下,全身赤裸裸的,睡衣下面什么也没穿。她身上唯一有的,就是那个蝶形发卡。脱掉睡衣后,直子仍然双膝跪地,看着我。沐浴着柔和月光的直子身体,宛似刚刚降生不久的崭新肉体,柔光熠熠,令人不胜怜爱。每当她稍微动下身子,实在是瞬间微动,月光投射的部位便微妙地滑行开来。遍布身体的阴影亦随之变形。浑圆鼓起的乳房,小小的乳头,小坑般的肚脐,构成腰骨和阴毛的粗粒子的阴影,这些都恰似静静湖面上荡漾开来的水纹一样改变形状。

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世上是有这种人的,尽管有卓越的天赋才华,却承受不住使之系统化的训练,而终归将才华支离破碎地挥霍掉。我就亲眼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人。一开始果真叫人拍案叫绝,例如对十分深奥的乐谱,有人只消扫一眼就能一气流注地弹奏下来,而且相当精彩,使听的人大为倾倒,自愧不如。但他们仅此而已,而不会再往前迈步,为什么呢?因为不付出努力,不肯下功夫刻苦训练,在宠爱中忘乎所以。小时候凭借小聪明没用功也弹得不错,对此,大家免不了夸奖一番,于是本人便把用功看成了无聊勾当。他们不是可以把其他孩子花三周练的曲子只用一半时间就能练完吗,老师势必说这孩子行,叫他往下练习,他们便又一次只用一半时间弹下来,结果又往下跑。就这样,他们不懂得下苦功夫,忽略了对人格形成必不可少的这一主要因素。这是悲剧。

他和我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只不过在傲慢不傲慢上有所差别。自己想什么,自己感受什么,自己如何行动。除此之外对别的没有兴趣。所以才能把自己同别人分开来考虑。我喜欢渡边也无非喜欢他这一点。只是他这小子还没有清楚地认识这点,以致感到迷惘和痛苦。

永泽道:“不过渡边君也差不多,和我。亲切热情倒是不假,但就是不能打心眼里爱上某个人,而总是有个地方保持清醒,并且有一种饥渴感,如此而已。这我看的明白。”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实际也是如此,我们通过生而同时培育了死,而这仅仅是我们必须懂得的哲理的一小部分。而直子的死还使我明白:无论深谙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到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鸣,日复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我喝光了几瓶威士忌,啃着面包,喝着水筒里的水,满头沾满沙子,背负旅行背囊,踏着初秋的海岸不断西行,西行。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读书笔记摘抄:

我给绿子打去电话,告诉她:自己无论如何都想跟她说话,有满肚子话要说,有满肚子非说不可的话。整个世界上除了她别无他求。想见她想同她说话,两个人一切从头开始。

绿子在电话的另一头默然不语,久久地保持沉默,如同全世界所有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这时间里,我一直合着双眼,把额头顶在电话亭玻璃上,良久,绿子用沉静的声音开口道:

“你现在在哪里?”

我现在在哪里?

我拿着听筒扬起脸,飞快地环视电话亭四周。我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这里是哪里,全然摸不着头脑。这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是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

喜欢《《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及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