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四世同堂有感1000字

读四世同堂有感1000字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1000字。

爱迪生曾说过:“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四世同堂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1000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1000字优秀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对有现在人来说,“四世同堂”是家庭和睦、子孙满堂的代名词,它是一种幸福,一种美好:老人含饴弄孙,悠闲自在;小孩子轻松愉快、茁壮成长。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就是描写了一个北京普通老百姓祁老太爷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但不幸的是,由于战争,他的这种幸福被敌人强行夺走。

这场战争直到今天提起来仍令人毛骨悚然,它就是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日本侵略这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想必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倒背如流。但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的罪行真的震撼了你的心吗?

说实话,在没读这本书之前,面对南京大屠杀,面对那冰冷的“30万”,除了感慨日本人的野蛮外,我便无其他的感觉。毕竟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毕竟我没有经历那一场屠杀。直到我读了这本书,直到钱默吟入我的视线。他善良、友好,虽然贫穷,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作为一个文弱的诗人,平时连一只蚂蚁都不肯踩死。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被日本军带走以后,被拉去做电椅,被用皮鞭抽,脸被打肿后,连东西都看不清,嘴里的牙齿所剩无几。更可悲的是,儿子在他被捕后因病去世,妻子不堪打击而自杀身亡。这就是侵华,日本侵略者在把“亡国奴”的称谓强加给中国人之后,硬是把幸福的家庭搞得家破人亡,把平平凡凡的人摧残得不成人形。

看着钱默吟那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模样,听着那皮鞭落下、皮肉裂开的声音,心里冒出一阵钻心的痛。对于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却,而且我们也更应该清楚,国亡了,我们何去谈幸福和尊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是勇于反抗的。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个爱国青年。书中描写了这样一群人,像瑞全一样,受过教育,有爱国心,怀揣着一股激情,不甘心当亡国奴,奔赴战争前线,为人民谋幸福;像瑞宣一样,为了家庭忍辱负重,在敌人的魔爪下斗争着,拯救着那些被敌人压迫的人。他们不仅要把自己的家艰难的维持下去,而且还要忍受着亡国的折磨。他们的身体虽在家里,但心早已飞到了战争的前线。正因为这样,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正因为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历经五千年而不衰,毅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要时刻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积极地奉献祖国。只有国家富强,我们才会有尊严,我们才不会受欺侮。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人民纷纷把自己的钱财存入银行,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国难当头,最能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爱国心。然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情况就不容乐观了。书中描绘了这样的一群中国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汉奸。像冠晓荷一样,像瑞丰一样,为了发达,出卖灵魂,出卖尊严,甘心做敌人的走狗。他们抓住亡国的机会,尽享荣华富贵。他们是我们五千年文化下产生的耻辱,是我们永远唾弃的对象。

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做一个有尊严,有骨气,内心坦荡荡的中国人。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欢迎阅读点评!

很久没有读书了,现在懒惰的都开始听书了。一边听一边睡觉,然后根本记住的内容还没记住几个。正赶上当当网卖书打折,想把之前没读完的书捡起来。

我买的是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四世同堂》,作者是老舍。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他的生平哦。我就知道他死在1966年,沉湖而死。还获得过诺贝尔提名,投票也是第一,但由于他已经去世,那届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了川端康成。

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我高中时候在我家找到了这本书的下半部分。我在没有上半部的情况读了下半部,读书时间是语文课,而且我就坐在老师讲台旁边,老师既没有没收书也没说过我。不知道当时,是老师也觉得语文课很无聊,还是已经放弃我了。不过,我觉得那时候语文课确实无聊,要不然我不能连故事内容都不知道就开始读下半册。为了圆我的上半部,我买了一套这部书看看。

我还读过老舍写的《月牙》。这个故事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不如他的《茶馆》、《骆驼祥子》有名。但这个《月牙》,曾经拍过电影,主角是宋丹丹。大家没事可以搜下这个电影,宋丹丹当时非常好看,给我都惊着了,我以为她只会演白云呢。嘻嘻。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惶惑、偷生和饥荒。我目前读到第一部分,惶惑。

书一开始就介绍了住在这个北京胡同里的几大家人,四世同堂的祁老爷、有些怪异的钱老爷一家,还有带着两个太太的冠老爷。他们遭遇的时代背景是北京城被小日本占领,北平沦陷。然后围绕这几家人,看到当时不同的人对于亡国不同的看法。

看到现在,最深的感触就是老舍的文笔真好。你通过他的文字,就能感觉自己置身在北京的四合院里。这不同于现在我们去北京那些南锣鼓巷旅游圣地,而是真实的老北京的场景。读完他的描述,我就能感觉我坐在一个四合院里,喝着老北京的瓷瓶酸奶,听一位老人讲了过去的故事。

比如:他描述北平被日本占领后当时的环境。在我脑海里,或者说受到现在影视剧影响,一定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天空也是灰蒙蒙的。可他描述的却是:

“头上已经没有了飞机,城外已经没有了炮声,一切晴寂。只有响晴的天上似乎有一点什么波动,随人的脉搏轻跳,跳出一些金的星,白的光。亡国的晴寂!”

最后五个字,完全震撼了我。是啊,当人们面对这亡国状态,一定是安静的,因为突然让人手足无措。这也是一定经历过的人才会有的写出来的东西。

还有一段,是冠先生的两个太太吵架,姨太太桐芳赢了大太太大赤包。而大赤包在屋里咒骂桐芳,而桐芳当时的心理活动被描写的特别可爱:

“可是桐芳已经躲到自己屋里去,像得了胜的蟋蟀似的在盆儿里暗自得意。”

当时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只得意的蟋蟀,也出现了桐芳不经意得意的脸。不禁自己笑了起来。这种比喻,就是作者本身很有生活,同时他又懂得大家所理解的生活。你想想,我们是不是也有吵架得胜,然后在内心暗自得意的时候。写出来,肯定每个人都能理解,并觉得他比喻的生动活泼。所以,文章要想写的好,要有生活,同时要善于比喻,善于联想。

在第一部分的第六章,上来就用了四段写出了不同年龄段对于战争亡国的看法。由于字数太多,我就大致总结一下。

祁老爷子这样的老人,期望在太平中度过风烛残年,而侵略者打破了他的梦想。想去打仗,可身衰气败,上不了战场。

像祁天佑这样半老的人,事业固定,精力不多。也想享享清福。背井离乡逃跑,也不知道跑到哪里。

像祁瑞宣这样的中年人,有家有业,有爱国心。可上有老下有小也不能扔下家人奔赴战场。向日本人低头,却心有不甘。

想瑞全这样的年轻人,一腔爱国热血。可他们的手里是空的,没有办法抵御日本的侵略,想投靠组织打仗,可还不知道组织在哪里。

用了祁家四个年龄段的人,来写出了我们对于日本的恨,也写出了百姓们的无奈。这种写作方式就很好,用不同年龄段来写出同一个问题,我们对于侵略者的恨,还有我们无力施展力量的无奈。以后,我要是写作,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

现在我还没读到100页,等我再读读,再来交读书笔记。

我不太喜欢读现在的人写的文章。

比如,那些鸡汤文。类似找个什么老实人就嫁了、女人再不爱自己就不行。里面固定会有几个小故事。没有人物描写,就仿佛从天而降了一个悲催老娘们,在那找不到对象唧唧歪歪,结婚不幸福就和闺蜜唧唧歪歪。每次看到这样的,我就能想起来,《无心法师》里岳绮罗剪的小纸片人,一点生命力都没有。

还有一些职业者写的文章,比如我读过法医秦明写的书,里面专业术语肯定是准确的。但是文章一点不吸引人,因为文笔还是差了一点点。感觉读完就跟看完法制频道的故事一样。就是你知道了一个案例,但你从里面没得到一点艺术的熏陶。

还有一些网文,能支持我看下去的就是想知道结局。我能一目十行的读下去。都不如我大学时期读的言情小说,你要读席绢的言情,还真能读到一些很不错的描写。

所以如果可以,还是读点好的小说,同样是消磨时间,为什么不读点好的。不读点让自己大脑稍微可以思考的东西呢?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第一次看到《四世同堂》这本书应该是几年前,我在找其他书的时候恰好发现了它,牛皮纸封面,书页都泛黄了,看着很是破旧,我想着里面无非是聊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就没翻开。

第二次看到是在万圣书屋,那时候已经有人给我推荐了这本书,书店里的版本有分上/下部的,有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的,好厚一本小说,没有勇气看下去。

然而,缘分就是那么蹊跷,最终我还是去看了这本书。上部看的是那本在图书馆偶遇的旧书,下部则用手机看的。

这部小说以抗战为背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主体,描写了北平胡同里的普通居民在日本侵华时期生活状态的变化。在我眼中,这就是一个故事,没有刻意去传达深刻的道理,也没有过度的呐喊和呼吁,更多的是单纯地记录和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挣扎。老舍先生是个心细、心诚的作家,写这部小说是在北平沦陷的第五个年头,小说之所以那么长历时那么久,依我对这本书的感受来说,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对国家对北平这座城爱得深切,这种爱使他舍不得放弃描写他能想到的每一个场景、每一种文化,其实我一开始对这样慢的小说节奏有点不耐烦,直到看到后来才能理解这种感情,要知道当时的中国随时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书中的场景、文化传统很可能再也看不到了,所有他必须这么写。

另一方面呢?朋友说书中对主人公之一瑞宣忠孝不能两全、家国只能选其一的纠结挣扎描写得很好,我第一反应就是瑞宣身上可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一个人在写自己的时候往往更真实和全面,也许在抗战的这些年,作者跟小说主人公瑞宣一样,为国家的危亡担心,为自己的苟且偷生愧疚,他想尽办法获取最新的战况,并始终坚定中国必胜的信心,最终期盼已久的抗战胜利了,小说也因此结束。

这部小说是有很深刻的时代意义的,但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可能会索然无味,因为它与我们这个时代无关。但这样的故事应当是一个民族的瑰宝,有人写这样的故事,有人读这样的故事,历史才不会那么容易重演。读后感

去看看书里面一向爱好和平的国人吧!我们看重家庭、感情,渴望用隐忍、退让换来平静的生活,可是没有国哪有家,一不小心,就什么都没有了。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心得体会


四世同堂读后感500字心得体会作文,欢迎阅读赏析,一定要点评哦!

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这样,它顶美,若是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被折下来的花了。”

“假若北平是树,我就是花,尽管是一朵闲花。北平若是丢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

就是这样朴实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话语,深深吸引着我,引领着我一口气读完了老舍先生的巨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中国这株文化古树上鲜亮的花,家丁兴旺、和平和顺,就像今年的花谢了明年还要开,一代一代安安稳稳传下去。老舍先生把这株古树栽植在北平这座文化古城,栽植在中华大地饱受日本侵略的大幕之下,虽然北平城里没有硝烟、没有枪炮,可始终笼罩着被凌辱、被践踏、被扼住咽喉的窒息里,这株古树的儿女在这种环境下挣扎,它却无法保护,枝枝叶叶七零八落,四世同堂,成为了幻想。

古老的北平、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城楼,美丽的三海、白塔,都成了别人的玩物。

然而,被压迫百多年的中国产生了这批青年,他们要从家庭与社会的压迫中冲出去,成个自由的人。他们要打碎民族国家的铐镣,成个能挺着胸在世界上站着的公民。到国家呼救得时候,没有任何障碍能够拦阻的住他应声而至;像个羽毛已成的小鸟,他会毫无栈恋的离巢飞去。钱默吟老人是一位横草不动竖草不拿的诗人,在和平时期,他以花草、诗词和酒为伴,过着隐士一般的日子,可当国难当头,他挺起诗人并不健壮的胸膛,昂起头毫不畏惧的应战,“他须把血肉之躯掷给敌人,用勇敢和正义结束了这个身躯。”

当他在狱中遭受非人的折磨,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紧紧拴在一起,他告诉自己,“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去保全性命,好把性命完全交给国家”,钱诗人就这样宁死不屈,把生命像一口唾液似的,在要啐出去的时节,又吞咽下去。爱和平的人没有勇敢,和平便变成屈辱,保身便变成偷生。他从此忘记了原有的安逸,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抵抗侵略的战斗中,用抵抗来为世界保存一个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化。老人像一部中国的古书,厚重、正直、庄严,他所表现的不只是一点点报私仇的决心,而是替一部文化做正面的证据。他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是会带着他的诗歌、礼仪、图画、道德,为一个信念而杀身成仁的。从钱诗人、瑞宣、瑞全等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中国文化的力量。

四世同堂读后感: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阻止了中国这艘巨轮被狂风吹走。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及感悟1000字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及感悟1000字:

战争是一个人肉收割机,战场上血肉横飞,沦陷区哀鸿遍野。老舍先生《四世同堂》故事发生的背景北平并没有因名字中有个平而得平,北平不平。

如果没有日军侵华,北平城小羊圈胡同里人们的生活将那么平淡地过下去:孩子们在大槐树下玩闹,大人们在大槐树下聊天。钱诗人自去做他的诗养他的花,小崔自去拉他的车,长顺儿自去放他的话匣子,黑毛方六自去说他的相声,刘棚匠自去舞狮子糊顶棚,李四爷自去给人跑腿帮人发丧,祁老人自去养养花逛逛护国寺享受他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祁掌柜自去布铺整天忙生意,祁瑞宣自去上他的课,瑞全自会毕业谋职,瑞丰继续当他的庶务主任,韵梅则继续当她的家庭主妇

然而,七七事变的枪声惊破了小羊圈胡同的宁静,地处僻静的小羊圈胡同在这场战争的浩劫中也是血泪斑斑,平民的命在战争的洪流里就是一粒草芥,随时可能被湮灭。无辜的小崔不明不白挨了枪子儿,清白正直的祁掌柜被羞辱而投河自尽,骨子里有贵族气的小文夫妇壮烈殉国,家乡早已沦丧的东北苦命女子尤桐芳身赴国难,热心邻里一辈子的李四爷被鬼子兵殴打致死,懵懂不知事的小妞子因为吃共和面也丧了命。他们或死得壮烈,或死得冤屈,他们的血无一不在控诉着侵略战争的罪恶。

在那场漫长的罪恶里,善良人的善良随时可能被践踏,有良知的中国人终于选择了奋起反抗,以血还血。善良的钱诗人被日本人抓去施以酷刑,但酷刑摧残了他的身体,没有改变他的中国心,昔日柔弱的诗人经过酷刑的洗礼,涅槃重生成了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血性的瑞全和刘棚匠选择了出城投军,读后感

在《四世同堂》的文字间游走,时而对侵略者刻骨的恨燃烧着胸膛,时而被沦陷时那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北平人普普通通的爱国心所感动,时而对汉奸走狗的行为齿冷,时而又为那些在战争中死难的人而流泪。一句话,让我们把仇恨给敌人,把眼泪给同胞,把信念深埋心底。昂起头来,挺起胸膛,战争年代就勇敢地向前,哪怕赴汤蹈火,和平年代就踏实地做最好的自己,亿万个最好的自己加起来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作者:微雨燕

喜欢《四世同堂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1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四世同堂有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