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一)

在地铁上,公交上,没事的时候,刷的不是微信,看起来了以前流行的电子书,一本电子版的【巨流河】,因为是一个朋友推荐的,以为是巨大的河流,也不知道讲什么。然而看完开篇别人对于本书的极高的评价后,读了前几页却未见得那么华丽。但是读下来之后却发现好久没读书的自己竟喜欢上了这样平淡的文字。前面都是刺激的励志人生的文章,但是这本书不一样,想也只有这位耄耋之年的作者才能把的那个有着巨大争议的时代写得如此平静,平静得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前六章我都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去看的。然而兴致之后,却是愈发沉重的思考。作者带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现代中国苦难的历史,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矛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张学良没有智慧和尊严的评价,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张学良一直是风一流倜傥的少帅,正如周恩来评价他的那句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一样。之前也有老师曾对张学良做过反面的评价,然而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对他有了更为全面的评价。政治影响下的苍白的历史让许多事情变得虚假,正因此我们需要获得更加全面的历史认知。然而这种认知并不是类似于愤青的那种无知的冲动,而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现实的尊重。

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定居台湾后对自己文学梦想的坚持,更加偏专业一些,我以前不是很喜欢看文学名着,于是有些部分就走马观花似的看了。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作者一生对于南开一精一神的坚持。作者曾在第三章用一整章的篇幅回忆自己在南开中学的求学生涯,足以看出南开一精一神对她人生的影响。当然,最珍贵的还是张老校长的那一句你不带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读到了最后一章,看到全书完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好文字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动。看到五十多年后中学同学相聚,已至弥留阶段的老同学念着杜甫的诗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心中默想着那种画面,又想起自己已与许多中学同学毫无联系,突然有些失落之感。

全书以一句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结尾,然而从巨流河到哑口海,如何能归于永恒的平静?至少看来,作者是有一些怨念的。作者也曾强调不希望自己的文学涉及政治,然而文中的国仇家恨却处处可见,可能因为父亲曾是国民一党一高官,这份情感更加深重。然而作者对大一陆的抨击,有一些我是不同意的。书中曾写到当初在学生时期合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后因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无人再敢唱;接下来又写到【湖上之火】因反对美国政一府而在台湾被列为禁书。尤其是后者,仔细思考发现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悲哀。作者给我们提一供了看历史的一个新的角度,然而作者是不是也因几十年来心中积聚的国仇家恨影响了自己呢?历史无法重演,尊重历史并不意味着苟同或者是无尽的抨击,这也算是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了吧。当然,最值得人们欣赏的,还是这本书的态度。或许,经历的多了,再大的风一浪一也终归平静。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二)

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很难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觉得没有能力写读后感。简单介绍并摘抄若干,聊表敬意,希望更多的人喜一爱一这本书。

全书按照齐邦媛先生的一生经历为线索,叙述了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一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潜心治学的经历。齐邦媛年少时跟随父母流亡,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完成学业,师从朱光潜,打下深厚的中英文学功底,也看尽国破家亡的苦难苍生。家庭背景让她更深刻直接地面对战争带来的变革和创伤,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烈士遗孤张大飞投身空军义无反顾,每一章每一节都惊心动魄催人泪下。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乱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不至于因时局动荡而断层,也传授了西方的文学艺术和先进科技,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复兴中华的中坚力量。

最让我以记忆深刻的还是齐先生写自己在抗日战争时期接受南开教育的那段史实,烽火烧得炽一热,炸弹伴随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在那艰难的环境,我们每天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晚上被臭虫咬,白天要跑警报,连有月亮的夜里也不放过。正因为如此,剩下的一点点时间就变得无比珍贵。

每天早上升旗典礼,老师们总会说些鼓励的话,南开给我们的这种敲打的教育,深深影响我们。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我们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就像张伯苓校长说过: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来你是南开的。'

每当读到这样的描写,我的内心历时充溢着满腔激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同时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向我们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我肃然起敬。

绝读到当中国大一陆正在土法炼钢,数百万人死于灾荒的那些年,台湾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九七零年到一九八零年,国民中学的教育薪津是由全省的屠宰税支付的!寸有所长,蒋介石打仗打不过毛泽东,但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却远非一毛一所能比肩,当林语堂、钱穆等在一陽一明山书斋中专心论述时,陈寅恪、朱光潜他们又在干什么?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唉,赶得走侵略者却保不住江山,读书人一声长叹!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巨流河》有感1000字


大老师

——读《巨流河》有感

刘洁

平日里,我们经常听到"大明星""大作家""大元帅""大领导",却从未有人在"老师"前面加上过"大".读完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我对"老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也可以成为"大老师".

《巨流河》是邦媛先生的自传,是一本"惆怅的书",以时间发展为线,讲述了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书中有三件事让身为老师的我倍受鼓舞。

胸怀国家,有容乃大。"国立中山中学"成立于一九三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由齐世英(齐邦媛的父亲)、黄恒浩、周天放、李锡恩等人联合创办,专门招收不愿做日本顺民、逃亡到平津的青年。这是中国第一所国立中学,诞生在清末民初、外殖入侵、风雨飘摇的社会,历经战乱。从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到一九四五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山中学的学生和老师们颠沛流离,逃亡的脚步从北京到重庆,丈量了大半个中国。不停地迁校,不停地跑警报,在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中山中学学生的学业从未休止;而为两千多名学生提供尽可能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的,正是以齐世英为代表的许多爱国人士,他们为了国家尊严,为了同胞不再受外族欺凌,尽自己所知所能所有,以最大限度保留复兴祖国的希望之火——知识,让其充分燃烧,将黑暗的世界照亮,因为他们坚信: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拯救积弱的中国。

真才实学,师魂高大。书中,邦媛先生忆述了从南开中学到武汉大学的许多位恩师。如41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创办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校长,将"鸡蛋糕"(基隆、淡水、高雄)带进地理课堂的吴振芝老师,让诸多南开校友深深眷恋的国文教师孟志荪先生,将作者领进英国文学殿堂的美学家朱光潜老师,借"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引导作者走出情惘的吴宓教授,等等。战时的老师们凭借真才实学吸引学生,他们注重教育的国际性,视学生如子女,背负着民族大义的师魂显得格外高大。

爱岗进益,乐学为大。邦媛先生真正执教,是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在台中一中教英文,那时她已是三个儿子的母亲。在从菜场、煤炉、奶瓶、尿布中"偷"得出的几个小时里,齐邦媛不仅要备课、上课,还为"傅尔布莱特交换计划"作准备。傅尔布莱特文化交流法案(一九四六年提案)是"二战"结束后美国最成功的国际和平促进计划,五十多年间仅自台湾与美国互访者已超万人。齐邦媛成功考取交换教员计划奖助,在美国进修访问半年。为了辅导高三学生参加大学联考,齐邦媛终日奔波于台中的美国新闻图书室,自编教材,晚上还要在孩子睡后和同事刻讲义、出测试题。邦媛先生教书多年,从未有过发黄的讲义,"高级英文"教材从不连用三年以上。

"学生是心灵的后裔",在邦媛先生看来,教书从来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传递,将老师所读、所思、所想与学生分享,教室聚散之外另有深意。老师,只有胸怀国家,有真才实学,在岗位上认真进益、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大老师";我们只有努力成为"大老师",才能教育出真正适合国际发展的优秀学生。

作者简介

刘洁,女,28周岁,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任教于东海县黄川镇张桥小学。好自然,喜读书,爱古琴,擅倾听。在工作中注意取长补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写在座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2020


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2020(一)

在地铁上,公交上,没事的时候,刷的不是微信,看起来了以前流行的电子书,一本电子版的《巨流河》,因为是一个朋友推荐的,以为是巨大的河流,也不知道讲什么。然而看完开篇别人对于本书的极高的评价后,读了前几页却未见得那么华丽。但是读下来之后却发现好久没读书的自己竟喜欢上了这样平淡的文字2020。前面都是刺激的励志人生的文章,但是这本书不一样,想也只有这位耄耋之年的作者才能把的那个有着巨大争议的时代写得如此平静,平静得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前六章我都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去看的。然而兴致之后,却是愈发沉重的思考。作者带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现代中国苦难的历史,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矛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张学良没有智慧和尊严的评价,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张学良一直是风流倜傥的少帅,正如周恩来评价他的那句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一样。之前也有老师曾对张学良做过反面的评价,然而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对他有了更为全面的评价。政治影响下的苍白的历史让许多事情变得虚假,正因此我们需要获得更加全面的历史认知。然而这种认知并不是类似于愤青的那种无知的冲动,而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现实的尊重。

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定居台湾后对自己文学梦想的坚持,更加偏专业一些,我以前不是很喜欢看文学名着,于是有些部分就走马观花似的看了。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作者一生对于南开精神的坚持。作者曾在第三章用一整章的篇幅回忆自己在南开中学的求学生涯,足以看出南开精神对她人生的影响。当然,最珍贵的还是张老校长的那一句你不带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读到了最后一章,看到全书完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好文字2020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动。看到五十多年后中学同学相聚,已至弥留阶段的老同学念着杜甫的诗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心中默想着那种画面,又想起自己已与许多中学同学毫无联系,突然有些失落之感。

全书以一句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结尾,然而从巨流河到哑口海,如何能归于永恒的平静?至少看来,作者是有一些怨念的。作者也曾强调不希望自己的文学涉及政治,然而文中的国仇家恨却处处可见,可能因为父亲曾是国民党高官,这份情感更加深重。然而作者对大陆的抨击,有一些我是不同意的。书中曾写到当初在学生时期合唱的《义勇军进行曲》,(.org)后因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无人再敢唱;接下来又写到《湖上之火》因反对美国政府而在台湾被列为禁书。尤其是后者,仔细思考发现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悲哀。作者给我们提供了看历史的一个新的角度,然而作者是不是也因几十年来心中积聚的国仇家恨影响了自己呢?历史无法重演,尊重历史并不意味着苟同或者是无尽的抨击,这也算是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了吧。当然,最值得人们欣赏的,还是这本书的态度。或许,经历的多了,再大的风浪也终归平静。

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很难用文字2020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觉得没有能力写读后感。简单介绍并摘抄若干,聊表敬意,希望更多的人喜爱这本书。

全书按照齐邦媛先生的一生经历为线索,叙述了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潜心治学的经历。齐邦媛年少时跟随父母流亡,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完成学业,师从朱光潜,打下深厚的中英文学功底,也看尽国破家亡的苦难苍生。家庭背景让她更深刻直接地面对战争带来的变革和创伤,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烈士遗孤张大飞投身空军义无反顾,每一章每一节都惊心动魄催人泪下。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乱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不至于因时局动荡而断层,也传授了西方的文学艺术和先进科技,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复兴中华的中坚力量。

最让我以记忆深刻的还是齐先生写自己在抗日战争时期接受南开教育的那段史实,烽火烧得炽热,炸弹伴随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在那艰难的环境,我们每天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晚上被臭虫咬,白天要跑警报,连有月亮的夜里也不放过。正因为如此,剩下的一点点时间就变得无比珍贵。

每天早上升旗典礼,老师们总会说些鼓励的话,南开给我们的这种敲打的教育,深深影响我们。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我们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就像张伯苓校长说过: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来你是南开的。'

每当读到这样的描写,我的内心历时充溢着满腔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同时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向我们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我肃然起敬。

而读到当中国大陆正在土法炼钢,数百万人死于灾荒的那些年,台湾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九七零年到一九八零年,国民中学的教育薪津是由全省的屠宰税支付的!寸有所长,蒋介石打仗打不过毛泽东,但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却远非毛所能比肩,当林语堂、钱穆等在阳明山书斋中专心论述时,陈寅恪、朱光潜他们又在干什么?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唉,赶得走侵略者却保不住江山,读书人一声长叹!

《巨流河》读后感


好不容易找到一本电子版的《巨流河》,我对这本书也是充满了期待。然而看完开篇别人对于本书的极高的评价后,读了前几页却未见得那么华丽。但是一天天读下来之后却发现好久没读书的自己竟喜欢上了这样平淡的文字。我想也只有这位耄耋之年的作者才能把的那个有着巨大争议的时代写得如此平静,平静得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老实说,前六章我都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去看的。然而兴致之后,却是愈发沉重的思考。作者带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现代中国苦难的历史,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矛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张学良没有智慧和尊严的评价,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张学良一直是风流倜傥的少帅,正如周恩来评价他的那句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一样。之前也有老师曾对张学良做过反面的评价,然而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对他有了更为全面的评价。政治影响下的苍白的历史让许多事情变得虚假,正因此我们需要获得更加全面的历史认知。然而这种认知并不是类似于愤青的那种无知的冲动,而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现实的尊重。

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定居台湾后对自己文学梦想的坚持,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作者一生对于南开精神的坚持。作者曾在第三章用一整章的篇幅回忆自己在南开中学的求学生涯,足以看出南开精神对她人生的影响。这也让同样在南开求学的我备受激励。当然,最珍贵的还是张老校长的那一句你不带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

终于,读到了最后一章,我却渐渐有了不舍读完的感觉,尤其是读到最后一句时我仍然不住地向下翻页,却只看到全书完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好文字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动。读后感[.cn]看到五十多年后中学同学相聚,已至弥留阶段的老同学念着杜甫的诗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心中默想着那种画面,又想起自己已与许多中学同学毫无联系,突然有些失落之感。

全书以一句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结尾,然而从巨流河到哑口海,如何能归于永恒的平静?至少在我看来,作者是有一些怨念的。作者也曾强调不希望自己的文学涉及政治,然而文中的国仇家恨却处处可见,可能因为父亲曾是国民党高官,这份情感更加深重。然而作者对大陆的抨击,有一些我是不能苟同的。书中曾写到当初在学生时期合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后因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无人再敢唱;接下来又写到《湖上之火》因反对美国政府而在台湾被列为禁书。尤其是后者,仔细思考发现这何尝不也是一种悲哀。作者给我们提供了看历史的一个新的角度,然而作者是不是也因几十年来心中积聚的国仇家恨影响了自己呢?历史无法重演,尊重历史并不意味着苟同或者是无尽的抨击,这也算是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了吧。

当然,最值得人们欣赏的,还是这本书的态度。或许,经历的多了,再大的风浪终归平静。

巨流河读后感


【篇一:巨流河读后感】

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书,既有深度,又有厚重感,还有很多独家的历史细节。全书以一位80多岁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亲历亲闻,语言温和而有力量,描绘的是历史,是国家的命运,是家族的磨砺。

齐邦媛是齐世英的女儿,辽宁铁岭人,巨流河就是辽河。虎父无犬子,齐世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非常了得,他深入参与中国抗日及国共两党的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为他的女儿虽没几句言教,但行胜于言,身教胜于言教,和这么优秀的父亲共同走过人生的几十年岁月,势必建立了较高的人生品味起点,对知识的认识和追求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英挺而有大志的父亲势必深远地影响了她很多很多。

齐邦媛对知识的热爱,文学的修为都到了很高的境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学习、教书还是翻译,她都非常认真负责,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她既有很好的国学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养,全书既是严谨的史笔,又是优雅的散文。现在国内出版的回忆录也很多,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质者十分罕见。而一般大陆作家的回忆录虽有文采,但有历史感者极少。

她的一生与国家的沉浮密切相关,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历史变迁,既有张作霖的霸气,也有张学良的冲动任性,还有蒋介石北伐和抗日的功勋以及台湾的政局,同时还谈到了大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巨流河》最终是一位文化人对历史的见证,那英挺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初始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垭口海,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篇二:巨流河读后感】

经朋友强烈的推荐,也为自己不久将来的台湾之行作准备,我网购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一书,大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本有兴趣再读,但禁不住源源不断的好书的诱惑(最近在看《南渡北归》三大本)。既是积习使然,更担心初读和粗读之后形成的印象如烟逝去,所以还是在再读之前留下一点文字,算是给自己和给阅读一点交代吧。

此前不知道齐先生为何人,此后也难知道更多,因为她还不算大名人。但这样的身份似乎更容易切近我等。《巨流河》如她的自传,所以读来真实亲近,还有几分别致。

她1924年出生,今天近90岁高龄。其间身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台岛建设。虽然一生主要事业即读书、教书和编书,似乎并不耀眼,但能见证近百年的变迁,人生自然带几分传奇。但她对这样的传奇,无丝毫的夸张、炫耀和突出,她尽量把自己放平,只是以一个亲历其间的女人、学人和教徒,来观察、感受和叙述。这一段历史,有中日之战,有国共之争;有东北的流亡,有大陆的远离;有党内的倾轧,有学理的争持。她以一个敏感女子的心性,以一位虔诚教徒的心境,以一介普通平民的心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这段最近的历史,于我们更真实,更生动,更细腻,稀释了以往它给我们的抽象感、宏大感和倾向感,让我们对战争之痛、乡愁之伤和建业之难有更为深切的体悟。

作者一生,投入地读书,而获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而富有成就感;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也让人欣羡不已。同样重要的是,她竟把这一切写成了眼前这本30余万字的《巨流河》,让我直叹斯人不虚此生,不负此生。

【篇三:巨流河读后感作文】

齐邦媛在武汉大学求学时,一开始上的是哲学系,后来朱光潜先生建议齐邦媛上外文系,齐邦媛有幸成为朱光潜先生的得意门生。朱光潜先生上课全身心投入。有一次,朱老师讲华兹华斯的一首诗时,齐邦媛这样写道:

老师取下了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

也许,在那样一个艰困的时代,坦率表现感情是一件奢侈的事,对于仍然崇拜偶像的大学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件难于评论的意外,甚至是感到荣幸的事,能看到文学名师至情的眼泪。

那是1944年,抗战时期,武汉大学早已被迫搬到四川乐山。朱光潜先生能自由地上课、做学问,但是时势艰难,先生不可能心安,他和别人一样盼望抗日胜利。抗战终于胜利了,但是短暂的和平以后,却是更加恐怖的内战。内战结束了,先生留在了大陆,也许他的内心没有挣扎,他不可能去台湾,他只能留在这片他热爱的大陆。对于新的时代,先生不可能像愚民一样兴奋,但他绝对想不到,更大的灾难来了。在毛时代,所有有灵魂有良知的人无一幸免。熬过了荒谬的50年代,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文革,先生被批斗被羞辱,被勒令扫厕所。

在1949年以前,朱光潜先生度过了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只是当时他怎么能知道这一点,他以为明天总会好一点。

【篇四:巨流河读后感】

一个人的似水年华,也是一部民族的近代自传,因为民族的历史也是由个人的历史汇集而成的,没有个人就没有民族。面对上个世纪的那场巨大灾难,犹太人、日本人都写了无数世纪之殇,唯独饱受灾难的中国却湮没了那段血泪史。当大陆小说界充斥着各种离奇的抗战YY时,当电视屏幕上出现一名抗日奇侠横扫日军一个中队的脑残情节时此书,更具有现实感和可读性。

全书可分为两大部分。一至五章为第一部分,从郭松龄兵谏失败到1947年赴台任教,讲齐邦媛在大陆的岁月;六至十一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讲述齐邦媛去台之后的生活。这也暗合了全书的主线从巨流河到哑口海,巨流河在东北,哑口海在台湾。

20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反映到个人身上尤其如此,齐邦媛父女一生都在颠沛流离,欲拯救国家而不能,欲独善其身也不易。邦媛之父齐世英早年追随郭松龄兵谏救国却不幸兵败,逃亡异乡,后来东北易帜,但日寇进犯,八年抗战之后国共又兄弟阋于墙,眼见家园沦丧,一腔热血无力救国,其中的悲怆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集体迷茫。齐邦媛自幼流离,故乡沦陷,亲人逝去,她的人生从小就打上了悲剧的色彩,所以全书的基调就是悲伤的。可是这种悲伤在齐邦媛云淡风轻的笔墨下,则显得十分优雅,但是这种优雅却更添悲伤。

她的笔下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烈士,开启民智的书匠,也有怀揣浪漫的少女。即便战火连天,大学校园依然可以弦歌不辍。英雄壮烈赴死,校园依然可以云雀夜莺。这才是真正的八年抗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并非战事一起,生活中只有战争,人类美好的情感和向往安逸的生活不会完全为锋镝所鸣。

中国不忘,有我!南开精神令人动容,正是有这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族韧性,积贫积弱的中国才能在日军铁骑下昂然屹立。可是全民抗战胜利之后,因为政治理念差异,民族再次分裂,胜利之后竟是虚空。国民政府腐败无能,败走台湾,虽是历史的必然,可是人们不经想到如果当年郭松龄能够兵谏成功,那东北也许就不会沦为日本殖民地十多年;如果国民政府在抗战之后能妥善经营、举贤选能,那也许就不会有以后的国共分裂。可是历史没有如果,幸运女神没有赐予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次喘息之机。

在台北日式榻榻米房间中彷徨的齐邦媛可能是人生中的最低谷时期,后来父母相继来台,又从事教育,才扭转了这一无边彷徨。齐邦媛在台数十年,为台湾文学、教育费尽心思,其中重新修订中学国文教科书,面对保守分子扣上的动摇国本的帽子和排山倒海般的攻讦,依然坚持以增进阅读兴趣和语文知识为方针,不以政治挂帅,对教育事业功莫大焉。即使在最晦暗的时刻,一位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也能启迪一颗颗敏感的心灵。

齐邦媛出身名门,又师从朱光潜,文字之间自然而然的美学韵味是当下大陆作家所不具备的,中华传统文化尽在台湾只说看来也并不为过。目击成诗,遂下千年之泪,巨变的时代,历史的悲怆,在齐邦媛温和洁净的面前,竟是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篇五:巨流河读后感】

首先吸引我的是巨流河这个河流名字,原来是是辽河的别称,在清代,辽河就叫巨流河。身为辽宁人,如此典故,今日方知,多少有些惭愧。

本书作者是齐邦媛,1924年出生,老家铁岭。本书是她的自传体回忆录,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本自传,是在80岁开始正式写的一本书。

这本书从他的家世开始写起,一直写到她在台湾退休后的生活。

作者齐邦媛的爷爷齐鹏大是张作霖的旅长,家有4000多亩土地,姥爷也是当地富豪,均为富庶人家。

她父亲齐世英学业有成,出国留学,仍按父母之命迎娶妻子,并在以后不离不弃,确属不易。同时代的很多人,出了几天国,啃过几片洋面包,自己觉得了不起,置已娶在家的妻子于不顾,以追求自由解放为名,抛弃妻子,至使妻子一生独守空房、默默付出。

父亲留学回国后,参加郭松龄反叛张作霖的军事行动,失败后,被张作霖所不容。918事变后,全家移居北京,从此也开始了颠沛流离,上海、南京、武汉、湖南、贵州、四川等地不停辗转,最后在重庆定居,这期间,羸弱、眼泪、痛苦、无助,无时无刻不与作者相伴。但也有幸运的时候,在武汉大学学习期间,受到朱光潜、吴宓等名师指点,受益终生。

作为一个女人,良好的出身,必然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学校教育,必将会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齐邦媛兼有这两方面的基础,自然与众不同,她又能很自如地平衡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在她的人生中,夫唱妇随,好不含糊,毅然决然地放弃台大助教工作跟随丈夫去台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两度赴美参加培训;为了家庭,宁愿放弃自己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学位。

齐邦媛的一生,大学毕业前,几乎是颠沛流离,泪水涟涟,体弱多病。194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远离大陆,独自来到台湾,本以为孤苦伶仃,本来想试试就回去,没想到将自己的后半生安放在此,也从此开始,幸运袭来,爱情袭来,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事业的顶峰。

阳光依然照耀,巨流河水依然滔滔,巨流河两岸的故事依然演绎。但巨流河之名已变成历史,往事如烟而逝,留下的只有追忆了。

【篇六:巨流河读后感】

齐邦媛女士的《巨流河》,断断续续的读完了。以前不太了解,今日方知齐女士在台湾文化界的地位及影响,至为重要,至为深远。一介微末当然没有资格对她老人家的大作评头论足,只是深为书中厚重的人生积淀,真挚的生活感悟,深湛的学术功底,细腻的笔力诗境所感动,所激荡,表达一点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对齐女士崇高的敬意。

凡是河流大多发源于高山峻岭,从一条明媚的溪流,欢快地穿越大山峡谷,在奔流激荡中,经历几多坎坷,险滩暗礁,世间沉浮,终于变得沉稳宽厚,蜕变为一方主干。由此吸纳百川,博采众长,阅历变得丰厚,内容渐渐精彩,一时争流呼啸,叱咤风云。待到缓步下游,走向大海之时,已是从容淡定,浩浩汤汤,用她富有养分的汁液滋润大地,孕育万物,终成一代巨流!

人生大抵如此!

齐女士乃是名门之后,大家闺秀。生逢动荡的时代,家国命运的多舛,她不得不幼小别家,亲友分离,辗转各地求学。期间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生活的艰辛与磨难使她的青春岁月饱满中透出无奈和沧桑。尽管如此,自身的聪慧与笃定的心志,以及名师言传身教,使她的学问未曾间断,积累有成。

1948年,随着败退的国民党政府来到台湾,值此百业初创之际,已有的声望使她更多的参与到教育和学术交流之中,勤奋的她抓住时机,不断学习,中西兼收,学术涵养不断丰满,成为台湾英语文学的执牛耳者。观其一生,正如《巨流河》的书名,既有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又是对人生的感悟与总结。老人家包含着感情与心血的一书,不知为后辈带来多少有益的知识和思考!

书中体现出对中华文化深深的依恋和认同,以齐女士为代表的台湾文化人,虽偏安一隅,其根脉却源自最纯正的中华传统文化。地域上、政治上的割裂无法斩断灵魂的归宿,她们魂牵梦绕的依然是北京高高的城楼,白山黑水的关外,八百里秦川,温婉的江南,浓烈的蜀国

因此,根本无需担心台海的分裂,因为,谁也离不开文化的本源。如果失去了,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魂之灵,沦为地球村的黑户,游魂野鬼不知所终了。更何况,有这么多齐女士这样坚定的民族文化的倡导者,追随者。有朝一日实现民族的重合应是必然的事情。

除了在文化事业上的建树之外,齐女士的家庭依然是充满温馨和幸福的。她与先生罗裕昌刚刚组建家庭时,彼此事业上的忙碌并未让他们产生矛盾,而是相互支持与勉励,书中写道:为今后几十年的相濡以沫存下了第一笔幸福基金。读到此,我颇有感悟,所谓家庭的幸福与和睦,绝不是虚的,不是凭空就来的,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为对方的付出和爱心换来的,需要你辛勤的浇灌、除草、施肥、看护,只有这样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才能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纯爱如初,心灵紧扣。

总之,读此书让我获益多多,十分地感谢齐女士,再次向她致敬!向台湾的坚守文化根基和本分的知识分子致敬!

【篇七:巨流河读后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阅读齐邦媛先生的长篇作品《巨流河》时,这段幼年读书时所背下的《孟子》中的句子闪现到我的脑海中。

从长城外波涛汹涌的巨流河,到台湾南端平静无澜的哑口海,那个曾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过十几年颠沛流离生活的年轻女孩,成长为了一名将台湾文学引介至西方的重要推手。

生活在和平盛世的我们,很难想象还是个小女孩的齐邦媛是怎么抱着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的心态,在敌机的轰鸣声下朗读着诗歌;我们亦很难想象20岁刚过的齐邦媛是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态来到没有亲人的台湾岛生活的。但是,纵使过着苦难的生活,她从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陶醉在雪莱、济慈的诗歌世界中,每日诵读不止。

后来,她成为了台湾大学的外文系教授,访问了多个国家。还操刀改编过台湾的中学教科书。

从她的故事中,我体味到一种逆境中不放弃求索人生的精神。而我推荐本书的理由就是如此。它会让你获得对人生更深刻的感悟,会让你的心灵在一首首诗歌中得到洗涤。

正如惠特曼的诗《啊,船长,我的船长》开篇所写,一切苦难终将过去,最终的胜利业已获得。但是,过不去的却是苦难给我们留下的记忆,以及克服苦难所经受的考验与磨难。

这本壮阔的回忆录,用齐先生自己的话来概括,便是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独特到深入肺腑,感人至深。

【篇八:巨流河读后感】

今天,一口气看完了齐邦媛的《巨流河》,感慨颇深。这本来是一本自传,但细细品来,更像是上个世纪中国波澜壮阔大历史的一个缩影,作者从自己身边亲人的生平写起,逐渐写到民不聊生、军阀大混乱、异族入侵下的中国社会百态,在整个大历史背景下又穿插着各色小人物的故事,凸显着一个个挣扎不休、顽强不屈,又充满希望的灵魂。

破碎的山河,惨淡的家园,激发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安邦救国的使命而努力。激情和理想的碰撞造就的是无数赫赫有名的大贤,是他们撑起了摇摇欲坠的中国,引领着无数虽然落魄却充满希望的灵魂去战斗。文人积极办刊办学,传播思想,培养有志青年;军人扛枪上战场,保家卫国。他们挺起的都是铮铮不屈的脊梁。突然想起了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那句话:中国不亡,有我!南开。

作者的父亲齐世英,无疑是本书的主线之一,他先入英国人创办的书的书院学习,后又留学东西洋,早早的了解了这个广阔的世界,回国后力倡办学,随郭松龄反张作霖,后失败遁逃扶桑,次年回国加入国民党,继续为他救国救民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成绩斐然。孙中山先生依据天赋的聪明才力把社会上的人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类。这三种人无疑都是推进社会前进的力量,但我认为先知先觉之士才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作者的父亲即属于先知先觉之人,先知先觉之人,通常思想会很超前、很激进,触觉敏锐,能够提前预测到社会发展的风向,积极的探求社会的大变革,去实践心中的理想。真正先知先觉的人比例很小,但却个个都是精英,虽然在现行的和平维稳的年代,这种人最为当局所不容,但是在那样的一个社会大变革中,这样的人无疑才是真正力挽狂澜之人,真正的弄潮儿。

纵观全文,真正让我动容的还是作者那绚烂多姿、壮烈的人生,同样年龄的时候,她的人生阅历是我们的好几倍,她做的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叹弗如的。敬佩作者在兵荒马乱、风雨飘摇中仍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执着和热情,欣慰的是她有一个亦兄亦友,且对她饱含爱恋,关心她,爱护她,陪她一起成长,最后却英勇牺牲的飞虎队上尉张大非。想想自己,发现自己思想是那么的单薄和弱小,走过的人生轨迹就像全踩在了沙滩上,没有留下足够厚重的足迹。有时候真想投入到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中去狠狠锤炼一番,去体会个中百态。即便我现在仍是籍籍无名之辈,但必当警而慎之,让自己活出精彩。

巨流河读后感(精选)


最近在读齐邦媛女士(生于1924年2月)的《巨流河》,我和作者也算是半个同乡,家乡离得不远。书中描述的那种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情景也留在我对童年的回忆里。这本书是父亲推荐给我的,连同后续出版的《洄澜相逢巨流河》一起隔山隔水的寄到我的手里,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潜心阅读,这次一捧起来就放不下了。细心的父亲还把书中自己不认识的字查了字典、标了拼音和释义,他甚至还查了一个英文单词的意思(由于作者的职业是台大英文系教授,所以书中会不时出现一些英语的原文)。我在阅读的时候也继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和叫不准意思词查好并标注,希望文文有一天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省去查字典的时间。

希望您阅读完读后感大全网的读后感后,能够收藏。

由于各种琐事缠身,这本书我才读到一半,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娓娓道来、平实的叙述、朴实的语言却深深打动了我,对战火中的经历能如此平静的讲述,甚至需要无数次回忆整理自己的往事,哪怕它是那样的伤痕累累也无所谓。作者身处乱世仍能安心求学、到台湾后继续严谨治学、不倦教学的精神和人生态度也是打动我的地方。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两个字,而且挥之不去,那就是“坚守”。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信仰是自己选定而且笃信的,靠着这种不变的信仰支持着我们的内心在起起伏伏的凡尘中始终保持坚强和乐观,这就是坚守的力量,更是不忘初心的源泉。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齐邦媛女士的亲身经历或许更能横向的为我们展示那段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没齿难忘的历史,看似平铺直叙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朴实无华和情真意切。作为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本分踏实为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朴实育人,守住自己的本心一心一意的生活。

其实,一个人从“入世”到“出世”真正能做到不忘初心、洁身自好的并不多。命运总是会不断的向我们抛出各种难题来磨练和考验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是各种利益和诱惑,我们也总是要瞻前顾后、权衡利弊后不断的做出各种选择、逃离各种诱惑,每一次的决定和选择都会把我们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就这样走着走着大家就不知不觉的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书读至此,有几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小细节,第一处是作者即将就读国立武汉大学的时候,她的父亲给她随身带了一些钱,并叮嘱她如果有男同学请吃饭一定要把饭钱归还,作为女孩子是绝对不能占小便宜的。还有一处是作者的初恋因公殉职,她很难过,这时正巧另一位男同学追求她,心思单纯的作者就把自己对初恋的追思和惋惜之情一股脑儿的倾诉给了这位男生,后来作者自己说这是犯了“交浅不可言深”的错误,但当时的自己并未察觉。

第一个细节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她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初中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的孩子对世间的事物似懂非懂、模模糊糊,但又极力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到大千世界里去小试锋芒,急于想要把自己的羽翼磨得更加丰满一些。如果没有家庭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我们现在称之为青春期或叛逆期。我的班主任老师就像齐邦媛女士的父亲那样教了我们很多女生应该懂的规矩和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让我终生受益。

第二个细节让我联想到自己,我也是这样有些事情回过头看就会觉得如果换做现在的话,应该会处理得更好更明智一些,这就说明人是需要不断经历然后才能成长的,经历越多成长便越快。

还有一处就是作者在恩师朱光潜先生的建议下改系的事情,于是她从哲学系转出改读英文系。这一次的修改和变化使作者的英文才华得到了发挥和升华,也无形中奠定了她终生从事教学事业的基础,齐邦媛女士把台湾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翻译整理并推广到西方世界,可谓功不可没。可见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识千里马的好伯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这本《巨流河》我还要继续读,路也必须自己走,千帆过后终能遇见令自己心仪和满意的风景,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范妮)

作者1924年出生于辽宁,1947年到台湾做助教,1949年父亲齐世英从重庆撤离到台湾,从此在台湾扎根发展。她的人生被历史切成两段,前半段在战火纷飞的祖国大陆东北、南京、武汉、重庆多地漂流,后半段在台湾安稳度日,老师、公务员、译者,将台湾文学推广到世界。因为父亲是国民党的官员,所以即使生活在战争的年代,她依然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在武大师从朱光潜、吴宓等大家,为她一生的学术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本书用她个人一生求学、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为线索,以一个出生辽宁,跟着父亲流亡,后迁居台湾的国民党官员子女角度讲述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据说简体版是删减了国共时期的历史观点,作者本人说不影响全书的完整性和著书的意义,可以体谅和同意。书的前三分一讲她在大陆的生活,那是日本侵华战争背景下,血与火的日子。印象深刻的是逃离南京的情节。战火烧到南京,她和刚生产三天的母亲,还有年幼的妹妹,在父亲的安排下逃离南京,书中描述了那个时期挤火车、挤船拼了命逃亡的人,从火车顶挤落的人没有人能伸出手拉一把,挤满人的船仍然不停有人跳上去,桥断了,更多人落水,凄厉的叫喊声,人命如草芥,很快,南京大屠杀来了,留下来那些人失去了活下去的机会。齐邦媛18个月的妹妹在他们逃到汉口后也因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在她眼前死去。我想象不到当时拖家带口的普通人,逃难时是怎样的绝望,而留下来被日本人屠杀的百姓,又该是怎样的绝望。还有一个细节,齐邦媛听盖家小伙伴说他爸爸的头不知道为什么挂在城门上。和平来之不易,感恩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先烈。

书的后三分二是讲她在台湾的生活,相较于大陆的境况,她说是“稳定真实的六十年”,专注于她的学术和家庭生活。对于隔岸的我来说,不像前半部分那么有共鸣了。她也像千万个职业女性一样,平衡家庭和工作,在得与失之间寻觅。

而书中一直让我感怀的是她和张大飞的感情。说是爱情,其实两个人从确认关系到最后张大飞闪婚、牺牲,两人也就见了一面,多数时候是通过书信往来,但这爱在战争的残酷和张大飞为国捐躯的牺牲中升华了,齐邦媛在书中描述他们的关系时做了技术处理,让人感觉他们从未确认关系,但作者字里行间浓烈的感情,和带着朝圣般的虔诚回忆起他,以及多处细节表明,他们应该是在1943年4月张大飞在校门口跟她表白后确认关系了。张大飞死后,齐邦媛回忆她想转学时,张大飞说“你对我的实际生活,知道的愈少愈好,对我‘光荣’的实质情况愈模糊愈好”,初读时,看不懂。多年后才全然了解,善良如他,要退回去扮演当年保护者兄长角色虽迟了一些,却阻挡她陷入困境,实际上仍是保护了她。齐邦媛隐晦地用了“退回”,说明当时的关系是不止兄妹般的。我后来在网上搜张大飞的资料,看到知乎一篇分析他们俩的文章,贴出很多详细的论据。

张大飞,东北人,空军飞虎队队员,驾驶战机与日本空军遭遇,为掩护战友,中弹身亡,壮烈殉国,年仅26岁。张大飞的父亲是辽宁警察局局长,因为帮助抗日工作者,被日本人在广场烧死,两代英烈。张大飞因为无家可归,常到齐邦媛家中,和齐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两人在情窦初开的年龄里互生情愫,一个是为国征战的空军,一个是生长在良好家庭的妙龄少女,有一次吃完饭两人单独外出散步,一个聊学校的事,一个聊部队的,齐邦媛说“未有一语触及内心”。后来他在重庆换机,到她学校门口找她,当时下着大雨,他让战友停车但不熄火等他,就为了见她一面。见面后张大飞把她拉进雨衣里,搂着她片刻,她说听见他的心跳如鼓声。此后就是书信诉衷肠。在给齐邦媛哥哥的遗书里说,张大飞说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齐邦媛在他死后迟迟走不出情绪困扰,说“你怎么会像神迹般显现挚爱,又突然消失了呢?”字里行间浓烈的感情,和带着朝圣般的虔诚回忆起他。书后半部分写到去台后遇到未来的丈夫以及后面的家庭生活,再也没有前面这些深刻炽热的感情。

知乎作者说用塞林格的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凄美爱情:“爱,是想触摸又收回的手”。如果张大飞能熬过最后的4个月,撑到抗战胜利,他们又会如何走下去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读《巨流河》有感


如此悲伤 如此愉悦 如此独特

--读《巨流河》有感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许多的画面烙印在心灵之上,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感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书作者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长大后,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潜移默化的拯救积弱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与父亲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得以建立较高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先生,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美学家,抗战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教授作者英诗课。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大师的引领下,作者得以系统的学习着知识,逐渐健全着人格,培养起高尚的情操。这就是大师的本色,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笔下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英雄。与作者有着至真至纯的超越了爱情的感情,曾在日本人的狂轰滥炸下,在心底一起呐喊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在七七事变时加入了空军,胜利前夕,在河南一场空战中殉国。作为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26岁英姿飒爽,满腔热忱的青年,在丧失父母成为孤儿之后会欣然平静的迎向死亡。抗日战争中,正是有无数个张大飞才会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时代,总会有用"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的辛苦,现在看来到像是某种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一位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随着往事的追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战火死亡阴影下一群流离失所学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旧希望不灭的唱着《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感谢一分部王珂乘务长提供以上稿件。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读巨流河有感


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那些启示

——读《巨流河》有感

那英挺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那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子弟,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勺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跟随齐老师一起回顾了她的似水年华,内心犹如波涛汹涌,无法平静。在那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那样不堪负重的历史条件下,我见证了一个柔弱女子对文学的热忱与坚持,见证了那代人在国难当头时的救国情怀,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教育之重要,见证了炮弹下的那般灿烂洁净的爱情。

从齐老师的故事人生中,我感触颇多。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齐老师一样,一生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虽然她追梦的过程并不容易,国难当头,她不得不几度迁移,从一个学校转到另一个学校,但却从未中断教育;虽然她也曾迷茫过,在她刚毕业那会,曾在半空的房间里痛哭了一场,为她茫茫前途,也为国家的迷茫;虽然她带着流放的心情去了台湾,她把自己流放到了;虽然她不得不因为年龄的原因放弃了去国外深造的机会;虽然她最后结婚了,也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几度更换工作。但她终究还是走上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当中,她喜欢文学,喜欢做学问,她选择在学校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说她见过了世上许多重要都市,看遍各种荣华,读了许多当读的书,做了一些当做的事,一生没有白活,这样的总结多么自足,齐老师为了自己的梦想一直不停的努力着。记得我也曾告诉自己有梦想就要去追,后来发现这句话是多么多么的沉重,沉重不是因为追梦的过程多么艰难,而是因为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梦想。我自己也在想,如今我也面临着和齐老师当年大学毕业时一样的迷茫,虽然我比她幸运的生在了21世纪,没了国家动荡的烦恼,可我发现我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是浮躁的,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全社会的人都在抱怨,我真的比她幸运么,连我自己都不信。我们踏入社会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何曾想过自己想做的事。

社会在变,时代在变,可教育的地位永恒不变。教育的重要性,我也是现在才知道。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从小便按部就班的接受着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可在抗战时期,办学与上学都是相当不易的,为了躲避敌军的轰炸,学校要不停迁移,从一个省份迁移到另外一个省份,连带教学设施和学生,这是多么浩荡的工程,教育的重要性也由此体现。学校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给了学生人生的方向性指引。齐老师曾在南开中学学习,也是在那里,我看到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那简直就是一个思想的汇聚地,同学们可以在那里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开展一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辩论赛,在那里,校长和老师的言语和行为都深深影响着学生。那个时候的年轻人,能够进修的非常少,几乎是一整代人全被政治牺牲了,相对而言,我们这代人何其幸运,这样的幸运我们更该好好珍惜。既然在那样动荡的年代,教育都如此重要,我们当今也更应该重视教育,我也相信,只有教育才能拯救一个民族,才能彻底改变一个民族。

曾经爸爸告诉我说一个女孩子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因为最后的最后我们还是要回归家庭,要做着洗衣、做饭等生活杂事。我常常说老爸你不懂,可是我也非常明白作为父亲的他有这样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齐老师在大学毕业时,曾为自己爱情和工作全无的状态所迷茫,她想要去国外深造,可是这样的想法没有征得她父母的同意,因为她的父母一致认为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她的选择必将造成她孤独终生。为此她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想法,紧着着是结婚,先后为了家庭更换了无数份工作,也曾为了家庭放弃一些好的机会。齐爸爸有一句话"不能让丈夫耽误公事,也不能伤他尊严"深深印在了我的大脑中,现在时代已经变化,若是我,我能做到吗。我想作为一名女性,终究是逃脱不了家庭责任和贤妻良母的守则的。

我一直觉得我一旦选择了一份职业,将终身为之奋斗,而且我觉得本该这样。可是看了齐老师的一生,才发现工作不是一层不变的,人是灵活的,工作亦可以是灵活的,生活如此多变,谁又能保证生活的稳定性呢,我们要时刻做好改变的心理准备才对。有时候多经历些,我们的生活也才能更加丰富。

人的一生,爱情必不可缺。在齐老师生命中曾出现过四个男性,一个是让她怀恋了一辈子的人,一个是在错的时间出现的对的人,一个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人,一个是她相濡以沫一辈子的人。也许有句话说的非常对,最后陪伴你的可能不是你最爱的,而那些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只能成为回忆,成为怀念。但不管怎样,我却始终认为在她那样的年代,爱情是那样的干净纯洁,即使不合适。而我们这一代呢,爱情开始于试一试,结束于无所谓,中间穿插各种不信任,在颜值面前,品质变的亦没那么重要,而这一切我也将其归结于社会病了,因为我们的社会浮躁了。

她的一生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给我的启示亦如此深刻,我们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但我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样做个终身奋斗的女子。

巨流河读后感1500字(3)篇


                ——读《巨流河》有感

今晚将近11点读完了全书,后记还没来得及看,掩上书,心绪难平,虽然作者用了“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一句作为全书的结尾,好似要把这一幕人生大剧的幕布永远的拉上,作挥手诀别,但是,起始于巨流河的波澜壮阔的故事,自有它们的生命,在我、相信也在千百个读者心中回荡不已。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齐邦媛所著《巨流河》的故事,就起始于这条河。

故事从邦媛父亲齐世英追随郭松龄将军追求革新与和平、兵谏张作霖、在咫尺之内胜利在望之时却渡不过巨流河,终至失败流亡讲起,将父女两代人大半生的流离漂泊融汇到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之中,为读者呈现了自1924年作者出生开始近80年间个人、亲友、民族乃至大陆与台湾的许多可歌可感的故事。

有人说,文学作品分三个等级,光有技巧(也就是优美文字)的是第三等作品,用灵魂写出的是第二等作品,用生命写出的是第一等作品,也就是最高等的作品。这本《巨流河》,我认为就是作者用生命书写的壮阔篇章。

得出这一印象,源自两点:一是因为作者的自序;二是故事的背景、人物,以及作者对其投入的深沉情感。 

先说自序。 八十多岁高龄的作者,在台湾版的自序中写到:“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战后的犹太人、日本人都写个不休,而作者亲历战争,心灵满是弹痕,60年来却未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奋战过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何也?作者说:“我心中念念不忘的当年事——它们是比个人生命更庞大的存在,我不能也不愿将它们切割成零星片段,挂在必朽的枯枝上,我必须倾尽全心之虔敬才配作此大叙述。” 这种“全心之虔敬”、至真至诚的情感,在全书中时时都有体现。

 再说故事背景、人物及其中的情感。 故事集中在二十世纪。20世纪初叶至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时期,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八年抗战、四年内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的家乡东北,在战争中首当其冲,最先被占领,一家人早于张作霖当权时便因兵谏失败而被迫逃亡,后来在战争中亲历深灾巨痛,妹妹夭亡、母亲几乎送命,没有一处真正的家,没日没夜的轰炸一直是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无数的东北人逃离家乡,有的就病死、饿死、冻死在街头。一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唱出了多少人的悲伤痛楚、国仇家恨? 抗战胜利了,原以为梦魇会结束,但是国共纷争端倪初现,人心涣散、游行、暴力日益频繁,一心向学、不愿意卷入政治漩涡的作者还是免不了受到牵连和影响。其时作者刚刚大学毕业,收到了来自台湾一所学校的聘书,抱着一颗继续求学的心,作者来到台湾,开始了新的奋斗,结婚生子,在照顾家庭之外,潜心教书、刻苦自修、担任公职、编辑杂志、写评论文章,顶住台湾白色恐怖的压力编改教材……做成了许多不凡的事,人生越走越开阔,但是,回不去的故乡,成了两代人心中挥不去的离愁。 

文中的人物很多,有作者的至亲、师长、同窗、校友、乡亲,有父辈的战友,甚至国际友人等等,他们都是与作者或其父辈有过交集的人,是作者生命中念念不忘的人。 作者的父亲母亲和作者自己,对家人朋友都是真心相待、诚挚爱护。母亲为父亲苦守十年,一生辛苦支撑起一个家;父亲为国家为理想甘冒枪林弹雨,九死而不悔。战时母亲用自己的博爱、热忱,用家乡风味的饭菜,温暖了无数东北流亡学子;国民党战败后,作者和丈夫在台湾无数趟的接船,帮助安顿来台的大陆同胞。

文中,在血泪流离过程中仍不忘教育、在战争的后方潜心办学的师长们,让人钦敬。而本书中最感人至深的,恐怕还是作者与张大飞的故事。张大飞因为战争家破人亡,身世悲惨。他与作者之间纯真的感情,深切的相知,他对作者深情的爱护,及至作者在抗战胜利夜、在重庆的狂欢之中昏天黑地的恸哭,都写的深切感人,催人泪下。 

作者从东北的巨流河开始写起,到台湾的哑海口,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宣告终了,然而,虽然作者一直强调哑海口让海浪“声消音灭”,“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但是我分明看到,奔腾的河流依然滔滔不息、歌唱着奔向大海,故事里的人们,在河流、海洋的波光中,熠熠生辉。

                          梅溪

            写于2018年5月23日

2018年5/63再读《巨流河》

再次翻开这本书,一种沉痛感铺面而来。不仅仅是齐世英的救国梦和齐家的颠沛流离,齐邦媛流露出的,更多是对当时中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明明已经出现了足够卓越的领袖,战斗力很强的军队和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又有足够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却只能望着沈阳的万家灯火,功败垂成。将军想独自治理东北,使其自由富强,但是外有强敌内有隐忧,这样天真的幻想,这样真挚的情怀,后人唯有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虽千万人吾往矣”,再读这本书,郭松龄反奉已从一个单薄的历史事件变成了立体化的悲剧,一场中国版的巴黎公社,一首冰天雪地里的壮烈悲歌。

当时的中国,军阀的思想局限于“一亩三分地”,有地盘而无国家,土地、军队、民众都是“土皇帝”的个人财富,这也就是为什么,郭松龄作为恩师和挚友,能被张学良考虑“送出国去”(虽然命令还未发出郭就已被枪决),而作为“张家”派出去的学生,齐世英不南逃就必死无疑,他只是张家财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这种背叛绝对不能被容忍。

东北时局变化之快,牵扯之广,已不能使我们简单回答“郭松龄胜了如何,张作霖没死如何”这样的问题,如果历史有另外一种可能,东北人民承受的苦难或许就不会如此漫长而沉痛。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不屈不挠的斗争,富国强民的梦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骨,永远不曾改变过。

“巨流河”这个标签,除了是齐家命运的转折点,更是他们一生都无法回去的故乡。南京齐家的酸菜火锅,台湾齐母低吟的《苏武牧羊》,齐家正是无数个“九一八”后背井离乡的东北家庭的缩影,更代表了几万万中华儿女1949年后的团圆梦。

“但仅就个人口味说,这是一本很典型的回忆录,写出的都是作者想说的。情感真挚是优点,同时也略去了不少事情。齐先生非史家,也不想写史,但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年代,让她无法脱离历史和政治。她说的,应该是那一代赴台人群的共同经历和感受,所以不难理解此书轰动台岛。而对于大陆读者,此书如同三棱镜,给了大家一个看到不同颜色的平台。总体而言,这是一本偏文学笔触的个人史,是大时代里小人物的经历,不过如果意欲作为史料或社会学素材,明显有些狭窄了。可以一读,但不必神化的作品。”——宋西轰如是说。

齐邦媛的求学历程再普通不过,越往后读,甚至有“狗尾续貂”之感,相比开篇齐家生活的温情、中间齐世英的沉浮,齐邦媛的经历只是裹挟于家族命运的一颗沙砾,读过了,也只是生出“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而已。

2017年42/67《巨流河》√

我和这本书的渊源,来自于文学院师姐的一张截图,里边说的是终于回家团聚的父亲,面对孕期想吃樱桃的母亲,用长衫大襟小跑着抱回樱桃的故事,这是她母亲一生中享受到的为数不多的安稳。我被书里的这份宁静吸引,却不知自己撬开的,竟是一本波澜壮阔的流离史。

在谈到巨流河之战时,人们总是的关注点总是会聚焦到张学良和郭松龄两个人身上,但是年轻的齐世英,却因此改变了一生。革命报国梦破灭,他南下加入国民党,经历抗战,内战和迁台,最终却被开除党籍,埋骨他乡。

另一条线就是齐邦媛的求学史,不得不说两条线融合的很好,而且这样避免了只是回忆父亲的单一情感,她将个人感受和时代变迁结合,以个人求学经历呈现,也更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新]巨流河读后感10篇


下面是编辑精心整理的"巨流河读后感"。读书不但能够使我们在写作上大显身手,还能够感悟人世间的真理,对于作品我们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读后感要抓住重点,写出真情实感。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巨流河读后感 篇1

读《巨流河》,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读《巨流河》,我仿佛也置身于动荡而激烈的社会,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而感到忧愁;读《巨流河》,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遥远壮阔的呼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齐邦媛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亲眼看见“挂在城墙上的人头”“洒满石灰的房间”幼年曾独自在西山疗养院,目睹了一条条生命走到尽头。后来,齐邦媛上中学了,更是辛苦。日本轰炸机忙忙碌碌,中国大地上投下一颗颗炸弹,连有月亮的夜晚都不会间歇,学生们一路向南方撤退,路上伤亡之人不计其数。读到这里,我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悲哀,为祖国所受的屈辱,也可怜当时的学生,他们与我们都一样,都是普通的中学生,但抗战时期,学生们“不知明天是否还活着”的感觉是当今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除了敌机轰炸,学校自身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学生们男女分开住一间大宿舍,冬天水是结冰的,气温很低,他们用厚厚的`棉被裹住自己;夏天,蚊子,臭虫,跳蚤满地都是,他们只能一边躲避虫子的袭击,一边学习,仰头便能看到从灯绳上顺势而下的臭虫。在这种条件下,几乎每个人都十分认真地学习,比起今天成为娇嫩小花的我们,那么他们是不是太困难了?而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努力地学习,因为若我们虚度光阴,岂不辜负了这么好的条件。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评价过巨流河: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书中,齐邦媛从小开始便经历种种挫折,但书中,她的语气平稳缓和,却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希冀。她那胸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都给人带来一种壮阔波澜的感情,如此沉重的史诗,她却能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展现文学的惊人之美。

如今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渐渐遗忘了昔日的鲜血,重读这份历史,不是生气,不是哭泣,应该从这之中吸取教训,为中国的不断壮大提供帮助。

巨流河读后感 篇2

这周就像赶鸭子上架,短短的几天要读完两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时间,真得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很幸运,我参与了这场阅读,没有和这篇鸿篇巨著《巨流河》擦肩而过。

《巨流河》是文学家齐邦媛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花费四年的时间,写下的个人传记文学。先生淡淡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纵横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语言,叙述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却处处充斥着浓浓的悲伤,让人心酸流泪。

齐邦媛先生出生在一个官宦的家庭,爷爷齐鹏大是张作霖奉军营的旅长,父亲齐世英留学德国回家,满脑子救国救民的新思想,参与了郭松龄兵谏,东北失守后,一家开始亡命天涯。作者从童年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周转了大半个中国,家乡沦陷、一路逃亡、张大飞的离世、父亲政治生涯遭遇不测……国仇家恨伴随着少女时代的齐邦媛一直成长到耄耋之年,在整个逃亡的过程,看了无不让人动容,或许整个故事叙述的太真实,太感人了吧,自己读着读着心里就会堵得慌,眼泪哗哗地留下来……

整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抗战期间,兄弟并肩,全民一心的峥嵘岁月。尽管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国不会亡,依然努力的办教育,让逃难的学生有学可上。齐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运儿,在敌人的轰炸机下慢慢长大,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路颠沛流离,不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有朱光潜大师,吴宓,孟志荪等学术界名师的指引,有个积极支持他学业的老爸,让人羡慕不已,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话,记忆尤深:“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极弱至此,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这和现在宣传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出一辙吧。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巨流河读后感 篇3

最近在读齐邦媛女士(生于1924年2月)的《巨流河》,我和作者也算是半个同乡,家乡离得不远。书中描述的那种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情景也留在我对童年的回忆里。这本书是父亲推荐给我的,连同后续出版的《洄澜相逢巨流河》一起隔山隔水的寄到我的手里,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潜心阅读,这次一捧起来就放不下了。细心的父亲还把书中自己不认识的字查了字典、标了拼音和释义,他甚至还查了一个英文单词的意思(由于作者的职业是台大英文系教授,所以书中会不时出现一些英语的原文)。我在阅读的时候也继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和叫不准意思词查好并标注,希望文文有一天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省去查字典的时间。

由于各种琐事缠身,这本书我才读到一半,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娓娓道来、平实的叙述、朴实的语言却深深打动了我,对战火中的经历能如此平静的讲述,甚至需要无数次回忆整理自己的往事,哪怕它是那样的伤痕累累也无所谓。作者身处乱世仍能安心求学、到台湾后继续严谨治学、不倦教学的精神和人生态度也是打动我的地方。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两个字,而且挥之不去,那就是“坚守”。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信仰是自己选定而且笃信的,靠着这种不变的信仰支持着我们的内心在起起伏伏的凡尘中始终保持坚强和乐观,这就是坚守的力量,更是不忘初心的源泉。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齐邦媛女士的亲身经历或许更能横向的为我们展示那段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没齿难忘的历史,看似平铺直叙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朴实无华和情真意切。作为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本分踏实为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朴实育人,守住自己的本心一心一意的生活。

其实,一个人从“入世”到“出世”真正能做到不忘初心、洁身自好的并不多。命运总是会不断的向我们抛出各种难题来磨练和考验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是各种利益和诱惑,我们也总是要瞻前顾后、权衡利弊后不断的做出各种选择、逃离各种诱惑,每一次的决定和选择都会把我们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就这样走着走着大家就不知不觉的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书读至此,有几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小细节,第一处是作者即将就读国立武汉大学的时候,她的父亲给她随身带了一些钱,并叮嘱她如果有男同学请吃饭一定要把饭钱归还,作为女孩子是绝对不能占小便宜的。还有一处是作者的初恋因公殉职,她很难过,这时正巧另一位男同学追求她,心思单纯的作者就把自己对初恋的追思和惋惜之情一股脑儿的倾诉给了这位男生,后来作者自己说这是犯了“交浅不可言深”的错误,但当时的自己并未察觉。

第一个细节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她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初中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的孩子对世间的事物似懂非懂、模模糊糊,但又极力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到大千世界里去小试锋芒,急于想要把自己的羽翼磨得更加丰满一些。如果没有家庭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我们现在称之为青春期或叛逆期。我的班主任老师就像齐邦媛女士的父亲那样教了我们很多女生应该懂的规矩和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让我终生受益。

第二个细节让我联想到自己,我也是这样有些事情回过头看就会觉得如果换做现在的话,应该会处理得更好更明智一些,这就说明人是需要不断经历然后才能成长的,经历越多成长便越快。

还有一处就是作者在恩师朱光潜先生的建议下改系的事情,于是她从哲学系转出改读英文系。这一次的修改和变化使作者的英文才华得到了发挥和升华,也无形中奠定了她终生从事教学事业的基础,齐邦媛女士把台湾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翻译整理并推广到西方世界,可谓功不可没。可见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识千里马的好伯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这本《巨流河》我还要继续读,路也必须自己走,千帆过后终能遇见令自己心仪和满意的风景,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巨流河读后感 篇4

《巨流河》读后感800字:

台湾搞白色恐怖抓间谍,大陆抓反革命,两边高压都无异于牧羊人在对羊群开炮,试图轰死混入其中的狼。

有没有狼混进来不可知,有没有狼披着羊皮混进来也不可知,只可知一件事就是狼几天杀死一只羊,炮远不止。但牧羊人害怕狼能打开栅栏,杀死牧羊人,然后独霸所有的羊。好像这样错了,又没错。

去了台湾的人,好不容易七八十年代放开了回到了大陆探亲,别人问他“你干嘛要去台湾?”此时泫然欲泣,又早就哭过,当事人的口才再好也实在无法娓娓道来。宛如当年中国内部分裂家庭,哥哥教训弟弟:“你为什么要投共?”建国后,弟弟教训哥哥:“你为什么要投国党?”

齐邦媛在《巨流河》中提到父亲欲救国,留学归来后,参加各种大会,听群众、各党派演讲,与各类人交流,仔细阅读宣传手册,认真独立思考后,得出结论: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更适合救中国——并不是投奔任何人。这没有任何错,但他未来的命运大家也可知了。

讽刺的是中国最近半个多世纪最大的苦难居然来源于,谁都没错,很可悲,因为能吸收的经验埋在人心里,很难放在台面上,也不容易看出来。

所以人只读一本书是很危险的,如果把书传达的思想简单分个类,从0-10,如果说最好,最全面的思想是5,但是世界上并没有5的书,只能在读了很多本,“3.7”、“5.8”、“9.2”、“0.4”后把自己的思想慢慢地往5上面靠,思想比这更复杂,不是直线还是空间能说清楚的,仅作一个例子。

所以能看见有人思想极端或容易变动,全因读书少,而不同的书的水平和其阅读时的理解水平和接受度对其的影响又有各自的因缘际会,但多读,总是没错的。

革命和爱情都是战争,因为都要出生入死,理念主义理想和现实,灵魂和肉体都有剧烈摩擦。而书可以润物无声,遗憾的是上天最大的造化就是,年轻的时候还未读那么多书,却要革命和爱情,老了已经失去了这些后,却才读了很多书。不过也有人老了也不读,但是有识之士挣扎一辈子仅为活的不单薄如纸。

命运谁说得清楚呢?但这也不是不读书的理由。

明明大家都没错,但却有人错了,也是一种人生,写进书里,要是有人读了,希望他不会错。

巨流河读后感 篇5

不废江河万古流——《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

《巨流河》中的两代人,是惆怅的。惆怅,与其说是个人和感怀,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总体情绪投射。家国世变,政权崩离,英灵殉国,文化浩劫,刻骨铭心的伤痛过后,只剩挥之不去的惆怅。

一代人如齐世英先生一样,一生没有个人恩怨,只有不共戴天的国仇——多少人年幼时看到自己父亲的头颅被挂在城门上。年少时的英志与才华随着四起的战火被一点一点消磨下去,壮怀与理念全部烙入了骨血,终而流血至死。这一代人的惆怅,来源于眼睁睁地看着故土被侵略者的铁蹄踏得面目全非,又少有人能看着支离破碎的山河恢复原样。

另一代人,如齐邦媛先生,于纷飞的战火中长大,经历过种种动荡,最终漂洋过海,渡到了海峡的另一端。从漂泊到落地生根,由大陆到台湾,扎根重生。但无论何时何地,家国丧乱的影子总是挥之不去。如齐邦媛先生自述:“童年起耳闻、目见、身历种种历史上的悲壮场景,许多画面烙印心中,后半世所有平静岁月的经验,都无法将它们自心中抹去。”

《巨流河》,也是一本惆怅的书。书中曾写到:“爸爸给我买的是来回双程票,但我竟将埋骨台湾。”

自六岁离开家乡,之后的十七年辗转各地,在偶然的机会下赴台湾,未料就此定居超过六十年。此后的几十年,再也不能回归,只有站在哑口海边,怅望千秋一洒泪。像一艘回不了家的船,在海浪间望着回不去的土地。从东北到台湾,从六年到六十年,一个是魂牵梦萦的原籍,一个是安身立命的所在,这两个地方所产生的微妙的历史互动,和所蕴含的巨大历史忧伤,即是全书惆怅的核心。

然而,单纯的惆怅是不能长久存留的。只有以平静作结的惆怅,才为永恒。齐世英、张大飞、朱光潜、钱穆,这四位对齐邦媛先生影响最深的人,各有各的惆怅,也各有各的平静。于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尊严与人格。虽同“荣华富贵”沾不上边,却一个个活得清白、高贵,近乎神格。

就像,深感一生应尽之事已尽的齐世英先生,最终回归了平静,坐在床旁藤椅上溘然长逝。就像,意识到死亡终为自己的宿命的张大飞,平静落笔自己的诀别信,而后赴死。“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就像,独坐在青石板上的朱光潜先生,平静地凝望着来来往往的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将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吹进晚辈们的心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就像,带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钱穆先生,于自己的红叶阶段,几经风雨,终而平静地落下。那历史的伤痕,家庭迁徙,风雨台湾,汪洋闳肆又深情绵密,气势磅礴又淡如平静。

那血泪苦难的二十世纪,终而“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惆怅与平静的交织照亮历史,纵使“浪淘尽”,也不废江河万古流。江河不废,万古巨流。

巨流河读后感 篇6

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很难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觉得没有能力写读后感。简单介绍并摘抄若干,聊表敬意,希望更多的人喜爱这本书。

全书按照齐邦媛先生的一生经历为线索,叙述了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潜心治学的经历。齐邦媛年少时跟随父母流亡,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完成学业,师从朱光潜,打下深厚的中英文学功底,也看尽国破家亡的苦难苍生。家庭背景让她更深刻直接地面对战争带来的变革和创伤,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烈士遗孤张大飞投身空军义无反顾,每一章每一节都惊心动魄催人泪下。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乱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不至于因时局动荡而断层,也传授了西方的文学艺术和先进科技,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复兴中华的中坚力量。

最让我以记忆深刻的还是齐先生写自己在抗日战争时期接受南开教育的那段史实,烽火烧得炽热,炸弹伴随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在那艰难的环境,我们每天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晚上被臭虫咬,白天要跑警报,连有月亮的夜里也不放过。正因为如此,剩下的一点点时间就变得无比珍贵。

每天早上升旗典礼,老师们总会说些鼓励的话,南开给我们的这种敲打的教育,深深影响我们。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我们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就像张伯苓校长说过: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来你是南开的。'

每当读到这样的描写,我的内心历时充溢着满腔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同时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向我们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我肃然起敬。

而读到当中国大陆正在土法炼钢,数百万人死于灾荒的那些年,台湾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九七零年到一九八零年,国民中学的教育薪津是由全省的屠宰税支付的!寸有所长,蒋介石打仗打不过毛泽东,但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却远非毛所能比肩,当林语堂、钱穆等在阳明山书斋中专心论述时,陈寅恪、朱光潜他们又在干什么?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唉,赶得走侵略者却保不住江山,读书人一声长叹!

巨流河读后感 篇7

从河到海——《巨流河》读后感2000字:

时间到了年尾,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之所以不想很快读完,是因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许多情节和文字需要反复品味和揣摩,有些段落必须要用笔记的形式留下来。面对已近90高龄的齐邦媛老师温和有力又朴实无华的讲述,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写好读后感,没有更好的文字来评论该书,也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垭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流落到垭口海的故事。

作者齐邦媛是台湾文学家,该书是作者在80多岁时花费4年时间写下的回忆录。她作为旧时代的女子有幸遇到开明并重视教育的父亲,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潜心治学,一生都投入地读书教书,从而获得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收获满满的成就;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她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让人欣羡不已。齐邦媛先生用一种虔诚、谦虚、忠于事实的态度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及所感。从出生于东北辽宁,回望家乡的的巨流河,到接受教育,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苦难环境中成长而来。然后去往台湾,定居长达六十余年。走过一路风风雨雨,齐先生都是娓娓道来。宛如发生在昨日的故事,十分的真实和明朗。

这是一部巨著,也是个人传记文学,用鸿篇巨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2010年在中国大陆以简体中文出版,三年间增刷10次。喜欢这本书的不仅是作者同年代的人,还有很多可以称作者为祖母的年轻人。

齐邦媛自幼流离,故乡沦陷,亲人逝去,她的人生从小就打上了悲剧的色彩,所以全书的基调就是悲伤的。可是这种悲伤在齐邦媛云淡风轻的笔墨下,则显得十分优雅,但是这种优雅却更添悲伤。她的笔下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烈士,开启民智的书匠,也有怀揣浪漫的少女。即便战火连天,大学校园依然可以安放书桌;英雄壮烈赴死,校园依然可以云雀夜莺。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乱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莘莘学子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当年几乎所有学校集会时校长和老师说的同一席话是:一个国家在困难当头,家园丧失的时候,保住了孩子们的书桌就是保住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读到这样的描写,内心充溢着满腔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人肃然起敬。这才是真正的八年抗战,这才是真正的历史。

现在历史上普遍承认,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里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十年”,而那段时间出现了到目前为止各学科最好的学者,他们的各类论著在那个艰苦年代达到了巅峰,那个年代出生的学者不论功底还是知识与情怀修养俱是一流。不管历史的走向如何,从任何角度看待那些晦暗的时段,都是有德才兼备的导师,以关心国家命运胜于生命的行动启迪了学生一颗颗敏感的心灵,才促使中华文明经历烽烟仍得于传承一代又一代,直至5000年。

齐邦媛先生何其不幸,生在一个纷乱的年代;又何其有幸,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并能在最不可能的条件下接受了完整的,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当我读到她在英诗课上看到恩师朱光潜噙不住的那一颗伤怀之泪;读到她在四川乐山三江交汇之处诵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时都会充满羡嫉和崇拜。

女主人公齐邦媛和飞虎队上尉张大飞的爱情荡气回肠,眼前总出现一幕,是那个四月天的下午,在南开操场的一隅,他穿着宽大的军用雨衣从远处大步向她走来,脸上是她熟悉的温熙的笑。他说:“你怎么一年就长大了,这么好看了呢。”遂将她揽进大雨衣里,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亲密举动。她听得见他年轻的心,激跳如鼓。而那一面,竟成诀别。半个世纪后她得以重返故土,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墓园内找到张大飞的墓碑,在暮色里良久追忆他“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的灵魂……

齐邦媛在台数十年,经历了相夫教子,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过程。看似顺利却也经受很多波折与磨难,这一切在齐先生写来皆平淡无奇,但又令人心生感想,念念不忘。她为台湾文学、教育费尽心思,其中重新修订中学国文教科书,面对保守分子扣上的动摇国本的帽子和排山倒海般的攻讦,依然坚持以增进阅读兴趣和语文知识为方针,不以政治挂帅,对教育事业功莫大焉。由此看来即使在最晦暗的时刻,一位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也能启迪一颗颗敏感的心灵。

到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印证了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也为那渡不过的巨流河作了一个了断,具有深远的意义。

齐邦媛之父齐世英先生为人宽厚仁和,是真正中国精神的代表,他从无营营名利之心,因而也从未到达权力的中心。他至死念念不忘当年巨流河败北,自己的家乡东北惨遭外族入侵,而他后半生再也没有机会回去看一眼那滚滚东逝的巨流河。回不到拥有巨流河的家乡,憾恨于东北,隐恨于流亡到的台湾。温和洁净的齐先生一生满腔的热血不得志,最后充满愤慨的郁郁而终老台湾。渡不过的巨流河永远是齐先生心中的惆怅与症结,也是中国台湾与大陆遥海相望不能回归的苦楚与事实。

本书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对齐家两代人从东北巨流河到台湾哑口海的个体经历的记述,如齐先生自言,这是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也如先生的忘年交钱穆先生语,“能追忆者,此始是吾生命之真。”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忘却的。

相关:巨流河读后感1500字

巨流河读后感 篇8

大凡有关战争的回忆录,往往既惊心动魄又深沉悲怆。特别是抛开各种指点江山的宏观分析,关注于战火下一个个家庭的离乱时。那种悲凉与痛苦便更直接与深刻地展现于我们面前。

郭松龄兵谏、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偏安台岛,这些左右中国近代史的事件,齐邦媛或受其影响,或亲历其事。她以自己的亲身视角,以细腻温情的笔触,记录了国家与个人命运的起伏动荡,既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又有不问政治的浪漫。

顾炎武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无责。愚以为,国家兴亡者,门阀的征战,政党的杀伐。在同一文化之内,任何争斗,与普通百姓无关,若非彼派门人弟子,不必有尽忠报主的决心。天下兴亡者,种族的屠戮,文化的存亡。若外族入侵,山河易色,则中华文化危亡,凡炎黄子孙,皆有抵御外敌传承文明之责。

只是,外族侵我天下,尚可携书南渡,保留文化一脉。若神州大地,自己毁坏自家文化,这满箱书札又将何处安放?

巨流河读后感 篇9

若不是老师推荐,我想我不会翻开《巨流河》这本书的。这是去年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我也是在20xx年看完的,但看完之后一直没来得及写读书笔记。今年下定决心,要多写,不管想的深还是浅,都要有多少写下来多少,否则我这健忘的脑子,过几个月全忘干净了,只剩下个熟悉的书名。

其实我是有些后悔现在才读到这本书的,若是在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少读些辛夷坞,郭敬明,唐七公子,而是在那时候就接触到类似齐邦媛大师的《巨流河》这样的大作,立志和格局是不是应该又是另一番样子。

这本书算是齐邦媛大师的个人自传。“巨流河”是“辽河”的别称,是一个地名。作者以八十多的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以缜密的笔力,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的垭口海结束。从儿时的故乡写起,父亲齐世英跟随郭松龄将军倒戈反张作霖兵败巨流河,开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九一八事变发生,又从北平辗转到南京,到汉口,后到重庆,在父亲的安排下,就读南开中学,后考入国立武汉大学,之后又到台湾教书。个人成长与家国丧乱如影随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读来,只能跟着当时的世界变化或悲或喜,同时庆幸我们是生在这和平时期。

齐邦媛的个人传记应该是代表不了当时的大多数女性的。他出生于大家,父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英雄,留过学,当过高级官员,办过学,办过杂志,所以她才能在那个战火纷飞,多数人颠沛流离,吃饭都困难的时代逃离东北,在重庆,武汉读书,接受到高等教育并思考国际关系和个人理想的问题。其温和洁净的性格,也可能与其父亲的耳濡目染有关。

看这书的时候,我隐约是有些羡慕作者的,可以接触到那么多大家,比如胡适、钱穆、张伯苓、孟志荪、朱光潜、吴宓、袁昌英等等。丰富的精神生活让苦难都有了味道。看这本书能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文学带来的格局,情趣与深度。上学时,与舍友一起读的诗既浪漫又梦幻,原来我们中学学习到的那些抚慰人心的诗诞生于那个动荡而艰难的年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站在楼上看你”。文学是人心灵的养料。“中国不亡有我!”知识分子的呐喊,文学的传播也让年轻人们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书的后半部分写作者在台湾定居的工作生活,她相夫教子的同时,从生活琐碎中挤时间学知识以及中年去美国进修,回台后推动台湾代表性文学和西方文学的交流,做文学传播者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参与小学生语文课本文章摘选的.事迹也让我深受感动。虽说历史为政治服务,但能坚定从孩子成长角度出发而不是政治角度出发,在那个时代还是很难的。现在回头看我们的小学启蒙课文,特别是语文书上“默读全文并背诵”的那些作品,真的是很好的文章,以至于我们成年后还会受其影响。作者在书中尽情抒发对文学的相知相惜,对走过战乱回首望去的感怀,对已逝亲友如张大飞等人的怀恋,所以说这是本厚重的自传书。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从齐邦媛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教养,是尽管皮囊历经风霜但思想及其丰富的教养;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史,成长为温和而又坚韧的女性的过程。我们的成长史中,学习了很多伟人的事迹,从古至今,也学习了很多历史故事,它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正直,坚持,善良,爱国,无私奉献等的人。男与女的差异在这时候是被弱化的。所以我们也一直觉得人是无差别的“男女”。然而在大学时一时兴起的青春疼痛文学,如前文提到的“辛夷坞”“顾漫”“唐七公子”“九把刀”等作者的文学作品,多是青春时期男男女女的情感纠葛。我认为这些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年轻人,给我们一个错误的“男生”“女生”差异的认识。人到三十,才慢慢意识到其实性别差异是存在的且各具优势的,我认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女性应该少读些“言情小说”而多看看类似于齐邦媛,杨绛等的作品,从他们身上汲取“女性”的力量,学习坚韧坚定温和而又内心丰富所带来丰富生活的能力。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且潜移默化的。

唉,太久不写东西手太生了,慢慢成长和记录吧。今年的主要词语应该就是“沉淀”了,别无他求。

巨流河读后感 篇10

虽然号称喜欢读书,从高中以来却很少读传记、小说一类的书刊,偏见地以为这些都是无营养的文体,作者意图调动读者一些虚假的感情体验,因此偏爱如心理、美容类书籍,并因其所具有的知识性美其名曰为工具书。

《巨流河》之前不久读了《江城》,觉得老外这本书写得浅显而可爱(也可能是语言的关系,总觉得科班出生的作者无论是语言或是思想都应该展现更深层次),但是从一个不那么深邃的外来人的角度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在某个时代的隐痛。

如果《江城》所描述的痛楚只是如刀尖划过皮肤,那读《巨流河》所感受到的哀伤则是如心上挨了一记黯然销魂掌般一阵剧痛过后仍延绵日久。《巨流河》书本末尾的评论很精准,齐老师用极其低回的方式处理那些原本戏剧化十足的大情节。我从中读出,她这种低调的文字来源于她低调的处世方式,来源于清洁端正的家教与自持。她的文字,甚合我的脾胃。正因为如此,我把中国这段我一向不以为然的历史读进去了,它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几页死硬文字,而是幻化成了活脱脱的场景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的情感也随之宣泄,当学生不得已开始辗转求学时,我哭;当难民慌不择路逃命而未能时,我哭;当张大飞为国殉难大爱却无言时,我哭的泪不能止。上一次从书里获得如此这般的感动还是高中时期读《平凡的世界》。

《巨流河》应该是一本史诗级的邻家读物,源于齐老师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凡的身世。感谢她能翻滚并幸存于历史的洪流里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见证和记录这一切,让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后人得以宁静地端坐,仅透过她的文字,就能恐惧着她所恐惧的,爱她所爱的,感受着她所感受的那么真实的一切。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私有的,是归属于同一个群体的。在个人修养未够的时候,我只是以一个中华炎黄子孙的视角去看待并认同文化,所以《千只鹤》、《百年孤独》、《简爱》这样的文字并不能让获得有入世外桃源般的心潮澎湃,《巨流河》却大大的可以。

好书果然能做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止。好多天了,我都止不住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得出的答案是:时代虽不同,人的灵魂却应该有着相同的安抚方式,简单、宁静、朴素地生活一定还是方向正确。如今,齐老师那张纯净的脸庞总会时不时在眼前浮现,她和她在书中所认同的那些具有清洁人格的时代英雄(齐世英、朱光潜等),渐已成为我心中珍重的榜样。

《巨流河》之后,难再有此类传记文学能给予我相同震撼!

【荐】《巨流河》读后感初中集锦780字


《巨流河》读后感初中【篇一】

若不是老师推荐,我想我不会翻开《巨流河》这本书的。这是去年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我也是在20xx年看完的,但看完之后一直没来得及写读书笔记。今年下定决心,要多写,不管想的深还是浅,都要有多少写下来多少,否则我这健忘的脑子,过几个月全忘干净了,只剩下个熟悉的书名。

其实我是有些后悔现在才读到这本书的,若是在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少读些辛夷坞,郭敬明,唐七公子,而是在那时候就接触到类似齐邦媛大师的《巨流河》这样的大作,立志和格局是不是应该又是另一番样子。

这本书算是齐邦媛大师的个人自传。“巨流河”是“辽河”的别称,是一个地名。作者以八十多的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以缜密的笔力,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的垭口海结束。从儿时的故乡写起,父亲齐世英跟随郭松龄将军倒戈反张作霖兵败巨流河,开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九一八事变发生,又从北平辗转到南京,到汉口,后到重庆,在父亲的安排下,就读南开中学,后考入国立武汉大学,之后又到台湾教书。个人成长与家国丧乱如影随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读来,只能跟着当时的世界变化或悲或喜,同时庆幸我们是生在这和平时期。

齐邦媛的个人传记应该是代表不了当时的大多数女性的。他出生于大家,父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英雄,留过学,当过高级官员,办过学,办过杂志,所以她才能在那个战火纷飞,多数人颠沛流离,吃饭都困难的时代逃离东北,在重庆,武汉读书,接受到高等教育并思考国际关系和个人理想的问题。其温和洁净的性格,也可能与其父亲的耳濡目染有关。

看这书的时候,我隐约是有些羡慕作者的,可以接触到那么多大家,比如胡适、钱穆、张伯苓、孟志荪、朱光潜、吴宓、袁昌英等等。丰富的精神生活让苦难都有了味道。看这本书能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文学带来的格局,情趣与深度。上学时,与舍友一起读的诗既浪漫又梦幻,原来我们中学学习到的那些抚慰人心的诗诞生于那个动荡而艰难的年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站在楼上看你”。文学是人心灵的养料。“中国不亡有我!”知识分子的呐喊,文学的传播也让年轻人们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书的后半部分写作者在台湾定居的工作生活,她相夫教子的同时,从生活琐碎中挤时间学知识以及中年去美国进修,回台后推动台湾代表性文学和西方文学的交流,做文学传播者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参与小学生语文课本文章摘选的.事迹也让我深受感动。虽说历史为政治服务,但能坚定从孩子成长角度出发而不是政治角度出发,在那个时代还是很难的。现在回头看我们的小学启蒙课文,特别是语文书上“默读全文并背诵”的那些作品,真的是很好的文章,以至于我们成年后还会受其影响。作者在书中尽情抒发对文学的相知相惜,对走过战乱回首望去的感怀,对已逝亲友如张大飞等人的怀恋,所以说这是本厚重的自传书。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从齐邦媛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教养,是尽管皮囊历经风霜但思想及其丰富的教养;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史,成长为温和而又坚韧的女性的过程。我们的成长史中,学习了很多伟人的事迹,从古至今,也学习了很多历史故事,它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正直,坚持,善良,爱国,无私奉献等的人。男与女的差异在这时候是被弱化的。所以我们也一直觉得人是无差别的“男女”。然而在大学时一时兴起的青春疼痛文学,如前文提到的“辛夷坞”“顾漫”“唐七公子”“九把刀”等作者的文学作品,多是青春时期男男女女的情感纠葛。我认为这些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年轻人,给我们一个错误的“男生”“女生”差异的认识。人到三十,才慢慢意识到其实性别差异是存在的且各具优势的,我认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女性应该少读些“言情小说”而多看看类似于齐邦媛,杨绛等的作品,从他们身上汲取“女性”的力量,学习坚韧坚定温和而又内心丰富所带来丰富生活的能力。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且潜移默化的。

唉,太久不写东西手太生了,慢慢成长和记录吧。今年的主要词语应该就是“沉淀”了,别无他求。

《巨流河》读后感初中(篇二)

最近在读齐邦媛女士(生于1924年2月)的《巨流河》,我和作者也算是半个同乡,家乡离得不远。书中描述的那种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情景也留在我对童年的回忆里。这本书是父亲推荐给我的,连同后续出版的《洄澜相逢巨流河》一起隔山隔水的寄到我的手里,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潜心阅读,这次一捧起来就放不下了。细心的父亲还把书中自己不认识的字查了字典、标了拼音和释义,他甚至还查了一个英文单词的意思(由于作者的职业是台大英文系教授,所以书中会不时出现一些英语的原文)。我在阅读的时候也继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和叫不准意思词查好并标注,希望文文有一天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省去查字典的时间。

由于各种琐事缠身,这本书我才读到一半,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娓娓道来、平实的叙述、朴实的语言却深深打动了我,对战火中的经历能如此平静的讲述,甚至需要无数次回忆整理自己的往事,哪怕它是那样的伤痕累累也无所谓。作者身处乱世仍能安心求学、到台湾后继续严谨治学、不倦教学的精神和人生态度也是打动我的地方。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两个字,而且挥之不去,那就是“坚守”。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信仰是自己选定而且笃信的,靠着这种不变的信仰支持着我们的内心在起起伏伏的凡尘中始终保持坚强和乐观,这就是坚守的力量,更是不忘初心的源泉。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齐邦媛女士的亲身经历或许更能横向的为我们展示那段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没齿难忘的历史,看似平铺直叙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朴实无华和情真意切。作为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本分踏实为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朴实育人,守住自己的本心一心一意的生活。

其实,一个人从“入世”到“出世”真正能做到不忘初心、洁身自好的并不多。命运总是会不断的向我们抛出各种难题来磨练和考验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是各种利益和诱惑,我们也总是要瞻前顾后、权衡利弊后不断的做出各种选择、逃离各种诱惑,每一次的决定和选择都会把我们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就这样走着走着大家就不知不觉的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书读至此,有几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小细节,第一处是作者即将就读国立武汉大学的时候,她的父亲给她随身带了一些钱,并叮嘱她如果有男同学请吃饭一定要把饭钱归还,作为女孩子是绝对不能占小便宜的。还有一处是作者的初恋因公殉职,她很难过,这时正巧另一位男同学追求她,心思单纯的作者就把自己对初恋的追思和惋惜之情一股脑儿的倾诉给了这位男生,后来作者自己说这是犯了“交浅不可言深”的错误,但当时的自己并未察觉。

第一个细节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她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初中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的孩子对世间的事物似懂非懂、模模糊糊,但又极力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到大千世界里去小试锋芒,急于想要把自己的羽翼磨得更加丰满一些。如果没有家庭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我们现在称之为青春期或叛逆期。我的班主任老师就像齐邦媛女士的父亲那样教了我们很多女生应该懂的规矩和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让我终生受益。

第二个细节让我联想到自己,我也是这样有些事情回过头看就会觉得如果换做现在的话,应该会处理得更好更明智一些,这就说明人是需要不断经历然后才能成长的,经历越多成长便越快。

还有一处就是作者在恩师朱光潜先生的建议下改系的事情,于是她从哲学系转出改读英文系。这一次的修改和变化使作者的英文才华得到了发挥和升华,也无形中奠定了她终生从事教学事业的基础,齐邦媛女士把台湾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翻译整理并推广到西方世界,可谓功不可没。可见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识千里马的好伯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这本《巨流河》我还要继续读,路也必须自己走,千帆过后终能遇见令自己心仪和满意的风景,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巨流河》读后感初中【篇三】

这周就像赶鸭子上架,短短的几天要读完两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时间,真得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很幸运,我参与了这场阅读,没有和这篇鸿篇巨著《巨流河》擦肩而过。

《巨流河》是文学家齐邦媛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花费四年的时间,写下的个人传记文学。先生淡淡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纵横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语言,叙述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却处处充斥着浓浓的悲伤,让人心酸流泪。

齐邦媛先生出生在一个官宦的家庭,爷爷齐鹏大是张作霖奉军营的旅长,父亲齐世英留学德国回家,满脑子救国救民的新思想,参与了郭松龄兵谏,东北失守后,一家开始亡命天涯。作者从童年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周转了大半个中国,家乡沦陷、一路逃亡、张大飞的离世、父亲政治生涯遭遇不测……国仇家恨伴随着少女时代的齐邦媛一直成长到耄耋之年,在整个逃亡的过程,看了无不让人动容,或许整个故事叙述的太真实,太感人了吧,自己读着读着心里就会堵得慌,眼泪哗哗地留下来……

整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抗战期间,兄弟并肩,全民一心的峥嵘岁月。尽管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国不会亡,依然努力的办教育,让逃难的学生有学可上。齐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运儿,在敌人的轰炸机下慢慢长大,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路颠沛流离,不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有朱光潜大师,吴宓,孟志荪等学术界名师的指引,有个积极支持他学业的老爸,让人羡慕不已,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话,记忆尤深:“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极弱至此,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这和现在宣传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出一辙吧。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台湾版《巨流河》读后感800字


《巨流河》读后感800字2024


《巨流河》读后感

在校长竭力推荐下抽空读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为作者的命途多舛而感叹,也为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奋斗而感动。

巨流河就是辽河,家在北方。作者在几十年的人生中经常回忆起这条河,想到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倘若郭松龄将军那晚成功跨越辽河,拿下了沈阳,她的一生可能就此改变,千万东北同胞的可能也不会流离失所远走他乡,中华大地的苦难岁月可能不会如此艰苦而漫长,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另一个面貌。只是辽河边的那一晚,一点点迟疑,一点点怀疑,一点点阴差阳错,错失了良机,功亏一篑,令人唏嘘。

由于出生在特殊的家庭,许多历史的风云际会、人物的音容笑貌,或与作者正面碰撞,或者擦肩而过。作者描摹他们人生、内心,使之从幽暗的历史中走出来,成为独立的人物。父亲齐世英自不必说,张大飞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朱光潜、钱穆的描述足以成为他们的精彩别传。对于有些历史人物的点评,虽寥寥数语,但也一语中的又别开生面。

作者一生经历无数大小坎坷,尤其是抗战八年和战后刚入台湾的艰难岁月中,她不懈的追求、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无怨无悔的人生承受力,都是感染和启示后来者的精神财富。在轰炸下过日子,作者感叹:每一天太阳照样升起,但阳光下,存活是多么奢侈的事。抗战最艰苦时,学校准备转移,老师是这样教育学生的:我们已经艰辛地撑了八年,绝没有放弃的一天,大家都要尽各人的力。

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作者说:这之后六十年,走过千山万水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不论多大的风雨,这种心定就让人多了三分坚毅,齐邦媛说: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七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这不是说教,是现实的磨练,也是苦难的馈赠,作者和一批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为台湾的文化、教育、社会现代化付出大半生心血,这其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但有一种精神,它就能支持着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穿过阴霾的岁月,走向阳光灿烂的日子。

读后感:从《巨流河》里看到的“教育”


读后感:从《巨流河》里看到的教育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最后却不得志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六十年来,作者读书、教书,写评论文章,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事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摘自《巨流河》书评

寒假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齐邦媛先生写的这本《巨流河》,1924年出生的齐先生,在85岁高龄时写下了这本25万字2024的传记,在台湾叫好又叫座,引进到大陆,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齐邦媛教授是台湾文学和教育界最受敬重的一位前辈,弟子门生多恭称为齐先生。随着对此书的阅读,对于这位几乎与我祖母同龄的女子,竟觉得只有先生两字2024才够得上对其的敬重。在书里,齐先生回顾她波折重重的历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又从大陆流亡到台湾,以及在台湾的成家立业,到美国的求学,等等,书的基调可谓欢乐苦短,忧愁实多,然而,这样的书却使人越读越有味道,在感动之余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这,就是好书的力量。对于这样厚重的书籍,是不敢谓言写书评的。或许是职业的关系,对其中与教育相关的文字2024多了几分关注。

由于战乱,作者的小学阶段转了多次学,书中所用笔墨并不多。但从中学开始,故事情节就丰满起来了。是的,南开中学、武汉大学,这些在中国教育中都叫起响当当的名字2024的,作为国民党重要官员的女儿,作者享有了很多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南开中学,作者对其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在书中,作者描述了关于体育的一些细节。南开的体育教育也是全国著名的,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锁上,每个人必须到操场参加一种球队,除了下大雨,天天练球,无处逃避。至今六十多年,我仍记得跳远跃入沙坑前短发间呼啸的风,一个骨瘦如柴的十五岁女孩,首次觉得人生活着真好,有了生存的自信。读着这样的话语,眼前仿佛浮现那个可爱的、身轻如燕的女孩飞跃的身影。

作者所就读的南开中学,校长是张伯苓先生。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名寿春,出生于天津,在北洋水师学堂毕业,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他是著名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先驱;周恩来是他的学生,张学良是他的朋友。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他为南开中学发展献言献策,积极推进南开大学成立,还成为了清华大学初创时期的重要人物。

张伯苓的人才教育信条是兼顾德、智、体三个方面,且德育、智育、体育观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视德育为万事之本。他认为,教育范围绝不可限于书本教育、智育教育,而应特别着手于人格教育、道德教育。他一向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他是大胆的革新者,早在1904年教家馆时,就敢于冲破封建教育束缚。他不宣传封建教义的四书五经,而致力于提倡科学,宣传西方文化,开设算术。自然科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他发展体育,增强国民的体质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多次谈到:教育的目的是救国,即以教育来改造中国,但中心是改造她的道德,改造她的知识,改造她的体魄。可以说,体育为先是张伯苓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直认为: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教育精神应以体育为骨干。他说,不认识体育的人,不应该做学校的校长。张校长说出这样的话语,或许有人会觉得偏激。但当曾经骨瘦如柴的作者在这样的学校里体验到了锻炼的乐趣,以及为之带来的身体发育的促进。于是,在作者讲述的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了教育者的理念以及做出的努力。

德育为首,至今仍是许多学校管理者的口号。南开中学所推行的童子军日行一善的做法,是一项把德育落到实处的措施。日行一善,善无大小,当一个人每天都想着做好事、帮助他人,直致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可谓是德育的实效了。就像张伯苓校长说的: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而就是这样的精神与意志的磨砺,尽管烽火烧得炽热,炸弹声伴着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当几十年后,作者风轻云淡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那段苦难岁月也有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了。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性灵启发的有识之士。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开展,奠定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这是作者对自己中学生涯的概括。作者以亲历者讲述的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一座丰碑。

年内参加的最后一个会议,是全市体育工作会,要求各区教育局长和直属校的校长及分管人员都要参加,市教育局长亲自做强调,并且推出了很多措施。可以说,在重视体育方面,厦门已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体育分数进中考,这虽很无奈,但保证了学校体育课和体锻课的落实。局长讲了一个事情,体育考试结束后到学校,发现体锻课取消了,校长竟然说体育不是考试结束了吗?下有对策,上面只能再有政策了,于是中考体育时间继续往后延。当前的教育,似乎走入了怪圈。主管部门抓减负,提体育,基层学校却有很多打折扣。问题,到底出在哪?可能,就是张伯苓校长这样的人在当前中国教育中太少了,还不足以形成更大的力量来影响和推动教育。又可能,当今的社会环境,张伯苓之类的大师已不易出现了。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里播出了北京十一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每个学生一张课表,让教育适合学生的发展。虽然这样的例子全国仅有一家,很多软硬件条件有其不可比拟的方面,但毕竟传递了一种信息。教育,需要回归教育,回归学生的发展。

实用读后感-巨流河读后感6篇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实用读后感-巨流河读后感6篇”,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巨流河读后感【篇1】

若不是老师推荐,我想我不会翻开《巨流河》这本书的。这是去年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我也是在20xx年看完的,但看完之后一直没来得及写读书笔记。今年下定决心,要多写,不管想的深还是浅,都要有多少写下来多少,否则我这健忘的脑子,过几个月全忘干净了,只剩下个熟悉的书名。

其实我是有些后悔现在才读到这本书的,若是在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少读些辛夷坞,郭敬明,唐七公子,而是在那时候就接触到类似齐邦媛大师的《巨流河》这样的大作,立志和格局是不是应该又是另一番样子。

这本书算是齐邦媛大师的个人自传。“巨流河”是“辽河”的别称,是一个地名。作者以八十多的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以缜密的笔力,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的垭口海结束。从儿时的故乡写起,父亲齐世英跟随郭松龄将军倒戈反张作霖兵败巨流河,开始从东北流亡到关内,九一八事变发生,又从北平辗转到南京,到汉口,后到重庆,在父亲的安排下,就读南开中学,后考入国立武汉大学,之后又到台湾教书。个人成长与家国丧乱如影随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读来,只能跟着当时的世界变化或悲或喜,同时庆幸我们是生在这和平时期。

齐邦媛的个人传记应该是代表不了当时的大多数女性的。他出生于大家,父亲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英雄,留过学,当过高级官员,办过学,办过杂志,所以她才能在那个战火纷飞,多数人颠沛流离,吃饭都困难的时代逃离东北,在重庆,武汉读书,接受到高等教育并思考国际关系和个人理想的问题。其温和洁净的性格,也可能与其父亲的耳濡目染有关。

看这书的时候,我隐约是有些羡慕作者的,可以接触到那么多大家,比如胡适、钱穆、张伯苓、孟志荪、朱光潜、吴宓、袁昌英等等。丰富的精神生活让苦难都有了味道。看这本书能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文学带来的格局,情趣与深度。上学时,与舍友一起读的诗既浪漫又梦幻,原来我们中学学习到的那些抚慰人心的诗诞生于那个动荡而艰难的年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站在楼上看你”。文学是人心灵的养料。“中国不亡有我!”知识分子的呐喊,文学的传播也让年轻人们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书的后半部分写作者在台湾定居的工作生活,她相夫教子的同时,从生活琐碎中挤时间学知识以及中年去美国进修,回台后推动台湾代表性文学和西方文学的交流,做文学传播者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参与小学生语文课本文章摘选的.事迹也让我深受感动。虽说历史为政治服务,但能坚定从孩子成长角度出发而不是政治角度出发,在那个时代还是很难的。现在回头看我们的小学启蒙课文,特别是语文书上“默读全文并背诵”的那些作品,真的是很好的文章,以至于我们成年后还会受其影响。作者在书中尽情抒发对文学的相知相惜,对走过战乱回首望去的感怀,对已逝亲友如张大飞等人的怀恋,所以说这是本厚重的自传书。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从齐邦媛的身上,我看到的是教养,是尽管皮囊历经风霜但思想及其丰富的教养;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史,成长为温和而又坚韧的女性的过程。我们的成长史中,学习了很多伟人的事迹,从古至今,也学习了很多历史故事,它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正直,坚持,善良,爱国,无私奉献等的人。男与女的差异在这时候是被弱化的。所以我们也一直觉得人是无差别的“男女”。然而在大学时一时兴起的青春疼痛文学,如前文提到的“辛夷坞”“顾漫”“唐七公子”“九把刀”等作者的文学作品,多是青春时期男男女女的情感纠葛。我认为这些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年轻人,给我们一个错误的“男生”“女生”差异的认识。人到三十,才慢慢意识到其实性别差异是存在的且各具优势的,我认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女性应该少读些“言情小说”而多看看类似于齐邦媛,杨绛等的作品,从他们身上汲取“女性”的力量,学习坚韧坚定温和而又内心丰富所带来丰富生活的能力。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且潜移默化的。

唉,太久不写东西手太生了,慢慢成长和记录吧。今年的主要词语应该就是“沉淀”了,别无他求。

巨流河读后感【篇2】

最近在读齐邦媛女士(生于1924年2月)的《巨流河》,我和作者也算是半个同乡,家乡离得不远。书中描述的那种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情景也留在我对童年的回忆里。这本书是父亲推荐给我的,连同后续出版的《洄澜相逢巨流河》一起隔山隔水的寄到我的手里,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潜心阅读,这次一捧起来就放不下了。细心的父亲还把书中自己不认识的字查了字典、标了拼音和释义,他甚至还查了一个英文单词的意思(由于作者的职业是台大英文系教授,所以书中会不时出现一些英语的原文)。我在阅读的时候也继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和叫不准意思词查好并标注,希望文文有一天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省去查字典的时间。

由于各种琐事缠身,这本书我才读到一半,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娓娓道来、平实的叙述、朴实的语言却深深打动了我,对战火中的经历能如此平静的讲述,甚至需要无数次回忆整理自己的往事,哪怕它是那样的伤痕累累也无所谓。作者身处乱世仍能安心求学、到台湾后继续严谨治学、不倦教学的精神和人生态度也是打动我的地方。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两个字,而且挥之不去,那就是“坚守”。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信仰是自己选定而且笃信的,靠着这种不变的信仰支持着我们的内心在起起伏伏的凡尘中始终保持坚强和乐观,这就是坚守的力量,更是不忘初心的源泉。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齐邦媛女士的亲身经历或许更能横向的为我们展示那段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没齿难忘的历史,看似平铺直叙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朴实无华和情真意切。作为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本分踏实为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朴实育人,守住自己的本心一心一意的生活。

其实,一个人从“入世”到“出世”真正能做到不忘初心、洁身自好的并不多。命运总是会不断的向我们抛出各种难题来磨练和考验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是各种利益和诱惑,我们也总是要瞻前顾后、权衡利弊后不断的做出各种选择、逃离各种诱惑,每一次的决定和选择都会把我们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就这样走着走着大家就不知不觉的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书读至此,有几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小细节,第一处是作者即将就读国立武汉大学的时候,她的父亲给她随身带了一些钱,并叮嘱她如果有男同学请吃饭一定要把饭钱归还,作为女孩子是绝对不能占小便宜的。还有一处是作者的初恋因公殉职,她很难过,这时正巧另一位男同学追求她,心思单纯的作者就把自己对初恋的追思和惋惜之情一股脑儿的倾诉给了这位男生,后来作者自己说这是犯了“交浅不可言深”的错误,但当时的自己并未察觉。

第一个细节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她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初中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的孩子对世间的事物似懂非懂、模模糊糊,但又极力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到大千世界里去小试锋芒,急于想要把自己的羽翼磨得更加丰满一些。如果没有家庭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我们现在称之为青春期或叛逆期。我的班主任老师就像齐邦媛女士的父亲那样教了我们很多女生应该懂的规矩和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让我终生受益。

第二个细节让我联想到自己,我也是这样有些事情回过头看就会觉得如果换做现在的话,应该会处理得更好更明智一些,这就说明人是需要不断经历然后才能成长的,经历越多成长便越快。

还有一处就是作者在恩师朱光潜先生的建议下改系的事情,于是她从哲学系转出改读英文系。这一次的修改和变化使作者的英文才华得到了发挥和升华,也无形中奠定了她终生从事教学事业的基础,齐邦媛女士把台湾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翻译整理并推广到西方世界,可谓功不可没。可见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识千里马的好伯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这本《巨流河》我还要继续读,路也必须自己走,千帆过后终能遇见令自己心仪和满意的风景,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巨流河读后感【篇3】

这周就像赶鸭子上架,短短的几天要读完两本书,还要写读书笔记,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时间,真得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很幸运,我参与了这场阅读,没有和这篇鸿篇巨著《巨流河》擦肩而过。

《巨流河》是文学家齐邦媛先生在八十岁高龄的时候,花费四年的时间,写下的个人传记文学。先生淡淡的笔调,细腻的文字,描述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纵横百年的故事。整篇文章,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语言,叙述着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却处处充斥着浓浓的悲伤,让人心酸流泪。

齐邦媛先生出生在一个官宦的家庭,爷爷齐鹏大是张作霖奉军营的旅长,父亲齐世英留学德国回家,满脑子救国救民的新思想,参与了郭松龄兵谏,东北失守后,一家开始亡命天涯。作者从童年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周转了大半个中国,家乡沦陷、一路逃亡、张大飞的离世、父亲政治生涯遭遇不测……国仇家恨伴随着少女时代的齐邦媛一直成长到耄耋之年,在整个逃亡的过程,看了无不让人动容,或许整个故事叙述的太真实,太感人了吧,自己读着读着心里就会堵得慌,眼泪哗哗地留下来……

整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抗战期间,兄弟并肩,全民一心的峥嵘岁月。尽管在大半个中国沦陷的情况下,中国的有志之士,依然相信中国不会亡,依然努力的办教育,让逃难的学生有学可上。齐邦媛先生也是那不幸中的幸运儿,在敌人的轰炸机下慢慢长大,亲历那些风云流徙。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一路颠沛流离,不但有学可上,有书可读,还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而且是举国最高水准的教育,有朱光潜大师,吴宓,孟志荪等学术界名师的指引,有个积极支持他学业的老爸,让人羡慕不已,书中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的话,记忆尤深:“悲愤填胸,深受刺激!念国家极弱至此,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这和现在宣传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出一辙吧。

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作者也正是在南开六年的求学生涯奠定了她一生进修的基础。当然作者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无论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路上,还是爱人、亲人阴阳远隔的苦痛面前,她都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文学,后来,她背井离乡,远在台北,经历了最初的相夫教子以后,踏足校园、留学海外,大学从教、编纂教科书等重要的工作,看似顺利,却又饱受磨难,看似平淡,却让我们念念不忘,她这种努力不懈的坚持,让人钦佩不已。也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成就了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桃李满天下。

书中让我最为感动的就是张大飞,那个似哥哥,似朋友,似情人的张大飞,读完张大飞写给哥哥的绝笔信,让我哽咽不止:

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也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

这些年,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这些年来我们走着多么不同的道路,我这些年只会升空作战,全神贯注天上地下的生死存亡;而她每日在诗书之间,正朝向我祝福的光明之路走去,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张大飞是《巨流河》里最为动人、最为令人难忘的角色。齐邦媛先生用最为内敛圣洁的笔法,用最为至爱精诚的态度,书写了她和张大飞的心灵默契,相伴了她一生的灵魂之爱。

最后,齐邦媛先生回到了大陆,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巨流河与家乡的亲人,其一生不管经历多少风雨,最终得到了回归,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即使身体的疲劳如霜重压下的枯枝,即使自知已近油尽灯枯,我由故乡的追忆迤逦而下,一笔一画写到最后一章,印证了一生,就像哈佛大学讲座教授王德威评论的: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来概括了她不平凡的一生。也给不可逾越的巨流河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做个见证。

巨流河读后感【篇4】

虽然号称喜欢读书,从高中以来却很少读传记、小说一类的书刊,偏见地以为这些都是无营养的文体,作者意图调动读者一些虚假的感情体验,因此偏爱如心理、美容类书籍,并因其所具有的知识性美其名曰为工具书。

《巨流河》之前不久读了《江城》,觉得老外这本书写得浅显而可爱(也可能是语言的关系,总觉得科班出生的作者无论是语言或是思想都应该展现更深层次),但是从一个不那么深邃的外来人的角度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在某个时代的隐痛。

如果《江城》所描述的痛楚只是如刀尖划过皮肤,那读《巨流河》所感受到的哀伤则是如心上挨了一记黯然销魂掌般一阵剧痛过后仍延绵日久。《巨流河》书本末尾的评论很精准,齐老师用极其低回的方式处理那些原本戏剧化十足的大情节。我从中读出,她这种低调的文字来源于她低调的处世方式,来源于清洁端正的家教与自持。她的文字,甚合我的脾胃。正因为如此,我把中国这段我一向不以为然的历史读进去了,它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几页死硬文字,而是幻化成了活脱脱的场景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的情感也随之宣泄,当学生不得已开始辗转求学时,我哭;当难民慌不择路逃命而未能时,我哭;当张大飞为国殉难大爱却无言时,我哭的泪不能止。上一次从书里获得如此这般的感动还是高中时期读《平凡的世界》。

《巨流河》应该是一本史诗级的邻家读物,源于齐老师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凡的身世。感谢她能翻滚并幸存于历史的洪流里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见证和记录这一切,让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后人得以宁静地端坐,仅透过她的文字,就能恐惧着她所恐惧的,爱她所爱的,感受着她所感受的那么真实的一切。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私有的,是归属于同一个群体的。在个人修养未够的时候,我只是以一个中华炎黄子孙的视角去看待并认同文化,所以《千只鹤》、《百年孤独》、《简爱》这样的文字并不能让获得有入世外桃源般的心潮澎湃,《巨流河》却大大的可以。

好书果然能做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止。好多天了,我都止不住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得出的答案是:时代虽不同,人的灵魂却应该有着相同的安抚方式,简单、宁静、朴素地生活一定还是方向正确。如今,齐老师那张纯净的脸庞总会时不时在眼前浮现,她和她在书中所认同的那些具有清洁人格的时代英雄(齐世英、朱光潜等),渐已成为我心中珍重的榜样。

《巨流河》之后,难再有此类传记文学能给予我相同震撼!

巨流河读后感【篇5】

历史是由谁创造的?是人民。这一不容置疑的定论是教科书明确告诉我们的。在这样的唯物观下,历史是灾难和抗争、血腥和残酷的代名词,宏大叙事、非此即彼、冷酷无情是它的特性。至于历史车轮下的一个个人,是不被关注的,也是不需书写的。这几日,读着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才令我感受到真实的历史存在于个体,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巨流河》叙述了齐先生坎坷一生的经历以及他所见所遇的人们的不同遭遇,写的虽是个人的历史,但却让人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从巨流河到哑口海,整整一个世纪的岁月,齐先生以她一个女性特有的温情和敬意述说着这段苦多欢少、颠沛流离的生命史:幼年离家、战乱求学、定居台湾而这些恰恰是在多数的历史书中所不能读到的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

更值得一读的是,齐先生在自述的过程中竭力回避着政治的影响,而始终以一个中立者的角度看待过往的一切。东北是齐先生的故乡,也是她一辈子梦牵萦绕的地方。正因为这样一份感情,无论是沦陷时的东北,还是胜利后的东北,她所见所闻的事实就有了一种更深的理解和感触,是我们所不知的,也是我们不曾想到的。

齐先生是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在她的身上有着坚毅、独立、担当的优秀品质。不仅仅在她,她身边的人都有着这些品质和修养。她的父亲齐世英她用的笔墨最多,也是她最敬重的一个人,留德归来投身于追求民主、自由的事业,一直到被迫退出政治舞台,甚至到他离开人世,都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像齐先生说的:他的腰板始终挺直不弯。还有那个给她带来一生无限思念的张大飞,用他青春的身躯和热血实现了他以身殉国的豪言壮语。还有那些在战乱时期,她所看到的老师和同学,如张伯苓、孟志孙、朱光潜、钱穆多少人和事,在齐先生娓娓道来中透着一股股陈年的酒香味,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那是怎样的一批人?

教师,是齐先生从事的最主要的职业,也是她一生的志业。她教过中学,后来一直在大学教书,无论在哪里,她自己追求学业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而且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她仍然不放弃。如此这般刻苦努力的精神,桃李满天下自不必说,更是造就了她的学术成就,把台湾文学推向了世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历史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她在编译馆担任教材编写的任务时期。她不威强权,为青少年能健康成长,组织学者专家编撰了各科教材。在书中尤其提到了国文课的教材(有新旧对比的表格),改革的力度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大幅度的砍掉了政治性质的文章,取代的都是文学性很强的名篇,这样的革新在当时的环境中是需要有超人的勇气和历史的担负。

齐先生,一个羸弱的女子,走的却是一条艰难曲折的人生之路。然而她依然是幸运的,虽然她的青春年华是在逃亡、颠簸之中度过,但她的后半辈子还是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追寻着她的学术理想,也因此使她与彼岸的同学、老师有了不一样的生命轨迹和人生感悟。《巨流河》写的虽是齐先生自述的个人历史,却也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历史,而且它又是那样的真实和亲切,这应该就是历史的温情和敬意吧!

巨流河读后感【篇6】

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书。

我感到有以下优点。

一是内容厚重。作者80高龄写成此书。一生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历史变迁。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到台湾和大陆从对抗到对话的各个时期,都以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亲历亲闻。有很多独家的历史细节,十分珍贵。

二是作者既有很好的国学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养,全书既是严谨的史笔,又是优雅的散文。现在国内出版的回忆录也很多,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质者十分罕见。而一般大陆作家的回忆录虽有文采,但有历史感者极少。

三是若干内容给人以现实启迪。在现代化进程中,台湾比大陆快一拍。在许多方面,可以说台湾的昨天是大陆的今天,台湾的今天是大陆的明天。

且举一例:齐邦媛在1970年代在国立编译馆供职,主持新编台湾中学国文教科书。台湾原来和大陆相似,在党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科书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孙中山、蒋介石的文章比重很大,别的选文也着眼于政治需要,差不多成了政治教科书,学生十分反感。齐邦媛借重一批开明教授的支持,改变了这个格局,让语文回归语文。这有点像前些年钱理群他们组织编写《新语文读本》,向官方版陈旧的语文教科书发起挑战。所不同的是,齐邦媛获得了成功。而钱理群的《读本》至今处在边缘地位。上海的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企图告别阶级斗争史观,采用文明史观,因几位史学界左爷告状,干脆被官方封杀。而台湾教科书改革,虽有守旧势力责难,经历阵痛,毕竟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大陆今天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台湾70年代的水平。

《鸿》《巨流河》《向前一步》读后感杂糅


《鸿》《巨流河》《向前一步》读后感-----从历史中看时代变迁

机缘巧合之下,连续读了几本女性作家的书籍。从《巨流河》到《鸿》翻开中国20世纪苦难历史的人物缩影,从《鸿》到《向前一步》经历近代、现代女性命运随着大时代的价值观而变迁。三本书分别讲述了三位女性的生活经历,他们的故事对我们的生活都有一些好的借鉴。

《鸿》讲述了清末到新中国期间三代人所经历的漫长的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斗争。《巨流河》几乎是同样的故事,一个在战争中成长的女性被迫离开故乡,流离失所。背负沉重的苦难是那个时代的集体命运。我们有幸出生在和平年代,所谓的苦难只是在书中得以间接的体会,也更加理解长辈常挂在嘴边的苦。

与此同时,《鸿》也是一个中国女性解放史。清末出生的外婆被父亲送去学习琴棋书画,仅仅是为了将来能讨一门好亲家帮助父亲平步青云,婚姻只是娘家换取权势的筹码。而后,革命中成长的母亲婚姻自主,女儿在改革开放政策下得以实现自己的愿望。100年的变迁,女性的地位大幅提升,女人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职业及伴侣。然而,《向前一步》的作者又提出现代女性的迷思。

和我一样,我认识的大多数女性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她们也经常担心自己各方面的表现都不够称职。在工作上,我们拿自己和同事(大多数公司为男性居多)作对比,总是牵挂家庭更多;然后在生活中,我们又拿自己与全职妈妈们作对比,总被工作左右。旁观者的道德谴责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在挣扎应付两头的同时,还在滑向失败,这简直是一个尴尬的局面。

但抱怨毫无用处,我们需要的是对策。用于职场的28法则,此时同样受用。劳丽格林奇博士(Laurie Glimcher)认为,在养育孩子的同时追求事业,关键要学会自己应该在哪方面集中注意力。做事情之前,我们得先决定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并且只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力求完美。在合理的时间下班是自己首要考虑的事,而且到家之后绝不能为了衣服是否叠好或橱柜是否整洁而焦虑。她提醒我们说:不能过度地迷恋不重要的事务。

读后感:如果把事业想象成长跑,当男人跑得比较好时,人们会说:加油!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而女人听到的则是不同的声音:你并不是非得这么做。家里的孩子需要你照顾,你为什么还在跑?虽然女性工作已是常态,但女性想成就事业仍得不到足够的支持。30岁像一道分界线,当职场男性激流勇进时,职场女性往往在这时急流勇退。外界的声音,加上内心的声音,都不断在质疑自己坚持跑下去的决心。我并不是说女性一定要在工作中有所成就,不是所有人都应该拥有同样的目标。但无论做什么事,做事的价值一定需要得到足够的认可。

很少有人认可这样一个概念:家庭主妇也是一份全职工作。不争的事实是其工作量并不亚于社会上的一些职业。世俗社会对人的价值的评定常常是金钱为标准。一个人能挣多少钱,决定了他的价值。那些不拿报酬却依然不断付出劳动的人,他们的贡献长期被社会低估了。尽管家庭认可其养育孩子的重要性,但仍有很多人认为她的工作并不像一份真正的工作那么重要。

历史上的女性运动所取得的进步让今天的女性坐享其成。在未来,更多权益的维护则需要由我们来争取。女性需要家庭支持自己花时间追求事业;需要公司支持自己花时间维护家庭;需要社会支持自己的付出获得对应的价值感。这些仅仅靠呼吁就能完成的话,就不需要呼吁了。《向前一步》告诉大家,历史上无数次女性权益的获得,几乎都不是由男性,而是女性自己争取的。当更多女性进入领导阶层、用有力的声音表达我们的需求与关注时,世界上所有女性的处境都将随之得到改善。作为一名女性,我们都应该为了自己和其他女性,不再急流勇退,而是向前一步。

正值3.8节日之际,祝所有的女性节日快乐!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巨流河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