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高中读后感 · 感动中国有感800字

感动中国有感800字

看《感动中国》有感1000字。

读书,往小了说是为了自己的精神需求,往大了说是为了拯救全世界,书籍中为人处世的蕴理,足以启蒙人的思维,解放人的思想。高中学生除了学习常规的知识,更应该接受课本外没有的新知识,我们在读了一本书籍后,把自己的领会写下来,可以方便自己接下来的思考。那么,作品的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看《感动中国》有感1000字,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限的生命;如果你是一朵鲜花,你是否点缀了美丽的大地。

这周,学校组织了各班级观看《感动中国》这档节目,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以他们自己的事迹闻名全国的人物,让同学们能够学习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我感觉我在观看后受益匪浅,也许只是几种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却已影响了我的人生,震撼了我的灵魂。

其中有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殿堂级别的艺术作品,例如《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和《团结就是力量》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但是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作品的作曲者是位怎样令人敬佩的人物。1950年,20岁的他加入了中国西南青年文工团,1953年入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文艺兵后的他,经常在部队基层中出入不穷,只为慰问广大的官兵,与他们畅谈理想与心事,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他也从中寻找创作素材,于是他许多优秀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军旅生活。此后的他仍然继续坚持自己的事业,并成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文学家和话剧编剧等。有一次,他为完成《江姐》这部歌剧,亲自来到重庆渣縡洞体验生活,为了激发创作灵感,他还将自己的双手戴上手铐,双脚戴上镣铐,坐上老虎凳。最后他又创作了许多佳作。由此可看出,他是一位热衷于工作并勤奋耐苦的人。

他,就是闫肃。

感动中国给予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弘歌感人肠闫肃。

2016年2月12日,一颗巨星陨落了,闫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据闫老的夫人所说,闫老重病昏迷在医院时,只有当耳边响起他的作品时,他才会有片刻清醒的意识。但是最终他还是没能摆脱病魔的魔爪,就这样一睡不醒。闫老虽然离开了我们,肉体消磨在万丈泥土下,但是他的高尚的灵魂和精神却永驻人间,他的歌将千古流传,唱响在神州大地。闫老,一路走好!

不仅是闫肃,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无时无刻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再比如为祖国科研事业不懈努力和奉献的科学家屠呦呦;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四处奔波筹款最终桃李满天下的校长爸爸莫振高;为了让一千多个家庭团聚不惜三千多个日夜奔忙让宝贝回家的秦艳友、张宝艳夫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人的一生很长,即使你忙着欣赏一路上的风景,也请你别忘了留下你的痕迹、你的美丽。只要有心,只要努力,感动中国也可以是你我他,不求荣誉和回报,但求世界因你我更美好。

HdH765.cOm更多精选高中读后感阅读

2019关于《感动中国》观后感参考作文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大家看完《感动中国》有什么感受呢?下面一起来欣赏关于《感动中国》观后感吧!

高中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800字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题记

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程开甲、钟扬、王继才、王仕花,马旭,杜富国,吕保民,刘传健,其美多吉,张渠伟,张玉滚。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奉献是我们的人生价值。钟扬用奉献把他53岁的人生长度,镌刻了无限的生命厚度,将献身科学的口号变成了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我们身在什么岗位、身处什么样的环境,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价值就是为祖国奉献。新时代呼吁我们奉献,实现复兴梦需要我们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在人生价值的天平上奉献是永远不变的砝码。

他们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一点一滴,也能变得很伟大,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当他们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时,人们都为之感动,感动的不只是那优秀的品质,还有那无私的爱。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

关于《感动中国》观后感

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次颁奖典礼中,有为了中华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学家程开甲;有为了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有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程开甲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核试验科学技术创建者,两弹一星元勋。早年,拒绝导师的挽留,不畏艰险,以一颗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之心,投身于建设中国国防的伟大事业当中,直至晚年,任然坚持奋斗在科研的前线。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 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 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 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 、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要学习程开甲同志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他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学习他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

看完颁奖典礼,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却又那么伟大,他们值得我们敬佩,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贡献出应有的一份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

今晚,我观看了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次的颁奖典礼中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大家,感动中华儿女。

在感动中国节目中,带领科学家团研究科学家于敏;已退休外交官、放弃在城市生活、到贵州山区支教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带领乡亲们启程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巨大奉献的赵久富;为灾区捐款不愿意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记清;为了自己儿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唱歌、跳舞,付出了很多母爱陶艳波等。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艳波。

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一起学习。因为有一次发高烧导致耳膜出血,失去了听力能力。这给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打击。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很多的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她给儿子去学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就这样,陶艳波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母子一起学习。经过不断学习,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现在他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回报帮助他们的人。

看完这颁奖典礼,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一点一滴,也能变得很伟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应该做出对社会有用的事,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国梦,感染我们视觉,给我们心灵上的洗涤,精华我们的心灵。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我们实现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梦。

《感动中国》观后感

读巴金名著《家》有感1000字


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看着巴金的名著《家》长大的一代,先是电影,记得小时候的电影很少,于是反反复复的重复看了好多遍,但总也看不厌,每次都是被感动地流泪。后来根据小说,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更是百看不厌。今天又拿起这本小说,使我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受,更是爱不释手。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五四这一大时代的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至今还没有一部取得像《家》那样的成功。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家》是巴金以五四运动后数年间的四川成都为背景,通过一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官僚大家庭高公馆没落、崩溃的故事,悲愤地诉说了封建家长制和旧礼教吃人的罪恶,热情地赞颂了年轻一代的觉悟和反抗,形象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家》对专制制度的控诉以及对成长中的叛逆力量的歌颂,曾经激励鼓舞了当时大批出身封建家庭的青年知识分子,促使他们摆脱旧家庭的束缚,投身于革命的洪流。

《家》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庭制度的典型形态,通过对高公馆内部矛盾交织的各种关系的解析。小说描绘了觉慧、觉民、琴、倩如及周报社同仁等一批青年形象,写出了几对青年在爱情上的不同遭遇和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将觉慧作为引导青年应该这样走的典型来写,他是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而逆来顺手的觉新则是不应该这样做的典型,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为此,他和他所爱的人也同样备受摧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高老太爷的性格极端专横、冷酷、残暴,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质上精神空虚、灵魂丑恶。他极力反对新思想,反对任何社会改革,一手包办儿孙们的婚姻,制造了高家的一幕幕血淋淋的悲剧。他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反动阶级。

《家》用许多血淋淋的事实,控诉了衰老腐朽的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和生命的摧残在颠倒是非的大家庭内,封建压迫者在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家》启示人们只有反抗才有生路,懦弱妥协只能带来更多的不幸。《家》正是因为表现了五四新思潮德威力及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而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在三四十年代之所以能在青年中风靡,与它散发的浓郁的青春气息及批判性的激进主体是分不开的,也寄托着巴金对青春的赞美和对未来的信念。

读三字经有感1000字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黄金时间,用功读书;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礼仪,不能成才;从小学会尊老爱幼,知道父母的甘苦,孝顺父母这一个个道理都来自于道理的宝库《三字经》。你看过《三字经》这本书吗?可好看了!三字一句,六字一行,像顺口溜似的,便于谨记,真有趣!

里面的一言一语都蕴含着一个个道理,都成了我的座右铭。正因为《三字经》这本书陪伴了我的童年,现在,我的见识不断增长,视野不断开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也是我们要学会做人的第一个道理。是啊!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的,但如果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自然就会变坏。有些父母从小就宠坏孩子,等孩子长大后却嫌弃父母,渐渐误入歧途。学好难,可学坏就容易了!我也不禁摇头叹息。现在那些坐牢的犯罪分子们,难道一生下来就注定是犯罪的命运吗?不是。因为他们从小不会区分善恶,恶渐渐侵蚀了他们的灵魂,令他们丧失了人性,迷失了自己,才会成了他们永远的罪过。才会造成现在不堪设想的后果。读了这句话,我感触很深,脑子里刻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学会辨别是非,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才!

我曾看过这一句:稻粮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读着读着,我不禁脸红了,还真想挖个洞钻进去。这句话就像一块抹布,把我心里的污迹抹得一干二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谁都会说,甚至都背厌了。可行动呢?我也常斥责自己:农民伯伯千辛万苦地种稻温饱每一个人,我们却若无其事地浪费粮食,这对得起农民伯伯吗?回忆起农民伯伯,他们无论天气多么严热,不论多么寒冷,他们都日夜不停地耕种着的那种滋味,让我无比惭愧。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中午在家里吃饭,我吃饱了,可许多菜还在碗里动也没动。我瞧四周没人,便把饭偷偷地倒进了垃圾筒里,还不以为然地走开了。现在认真地想想,哎,还真不应该。当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时,可别忘了辛勤耕种的农民伯伯。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三字经》可真是一本好书!道理的宝库这个光荣称号给予它可真没错!我们要牢记《三字经》中的大小道理,并读中思考,把书里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相信我们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此,我就赠大家一句我读《三字经》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希望大家喜欢吧:海有边,山有路。学无涯,不停步!

读《后赤壁赋》有感1000字


苏轼作《前赤壁赋》三月后,又重游赤壁,写下了寓意有所迥异的《后赤壁赋》。 宋代的唐庚认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巴金曾说读《前赤壁赋》,可以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美;同样,读《后赤壁赋》,它也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

第一段苏轼交代当时的时间背景,用短短的几句,对眼前景物稍作描写,就突显出时令的特征。萧瑟冬景中,仰望明月,俯看人影,触景生情,由乐而歌。人影在地衬孤月之明。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写出我与游伴心领神会、陶醉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态。这般月白风清的良辰美景,该如何消受?

所以在第二段,同游者愿意献出家中刚刚捕获的珍鱼,而苏轼回到家又意外获得妻子珍藏的美酒。有明月,有佳客,有美酒、有珍肴,为再游赤壁提供最好的兴致与条件。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寥寥十六字,声形并茂,神采飞扬。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写出了一派惊涛拍岸、猛浪若奔,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的惊险景象,给人以壮阔雄伟的美,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展现出一幅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渐退、暗礁峥嵘的柔婉奇秀的意境。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一句即景抒情,明讲自然景色变化之快,暗示人生在世之短。

第三段,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江山不可复识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写的基础,呈现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画。除了客观的描写,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更表现出苏轼的勇气,与居高临下的气势,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同时把景物与游者行动融合为一体,互相加深了彼此描写的生动。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随遇而安的态度,感情又转为平静。此时一只孤鹤画空而来,对孤鹤的描写,让人有一种空灵虚幻难以言喻的感觉,想象当时之景,彷佛身处其中,似乎可以感受到那震撼,不禁赞叹苏轼善于把握事物的特征与效果,竟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

第四段以道士化鹤的梦境做结,描写与情节中有种飘逸的气氛,情感由乐转忧又转于平静的赤壁之游,最终以梦境做结,也抒发了人生如梦的情怀。

后赤壁赋,不管在景物描写、气氛的营造、深刻的情感转换、飘逸的人生观,都在苏轼简洁的文句中清晰地表露,真切地呈现人、景、感情的相互融合。 全文表面上是写游赤壁之乐,其实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贬谪生活的郁闷,同时也是形象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哲学。文章以乐为主调,而情有跌宕抑扬,婉曲奇丽。诚如苏轼之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读《今天我是升旗手》有感1000字


本300多页厚的书,端端正正地被我捧着,我贪婪的阅读着这就是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书《今天我是升旗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肖晓,他很渴望有一次升旗机会,每个班级一次,轮着来,可不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的,肖晓五年级时生病错过了一次,第二次好不容易等上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换上了林茜茜,于是肖晓为了能升旗,他便帮助别人,团结同学们,智抓偷猴贼等等。他终于有机会当升旗手了,让他兴奋不已。

《今天我是升旗手》讲的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六年级小男孩,肖晓的故事。他的愿望是当一名光荣的升旗手,并长大后去天安门国旗班当升旗手。可是在他的小学生涯中,却没有实现过这个愿望。好不容易在捡到10万元,并交还愿主后,被表扬,得到了机会,却又因领导视察,让一个奥数尖子抢了先,自己错过了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本书中还插叙了肖晓生活中的其它故事,如:抓住偷猴子卖的小偷,帮助林茜茜脱离在她妈妈在她生病还让她学习的魔爪,带她去呼吸新鲜空气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毕业之际当上了升旗手。

这么一个小男孩的心愿,就上当上光荣的升旗手,亲手升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多么平凡而又远大的志向呀!

肖晓,一个机智而又善良的孩子。他会想办法,会出主意;他热爱集体,爱交朋友,乐于助人;他重情重义,活泼开朗,性格外向。他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但却有着不平凡的气息。他胆大包天,带着自己几百元压岁钱,去梦寐以求的北京看升旗仪式,他碰到从乡下来北京做节目的乡下孩子,热心帮助他们学习城市文化。他就是肖晓,一个普通的男孩,他的聪明勇敢坚强,和他遇到的一切一切,都令人佩服,更令人羡慕,但这也是通过他的不断努力才做出的。

读完《今天我是升旗手》后,我若有所思。一个成绩平平的小男孩,能做出那么多惊人之举,并拥有一颗爱国的热血之心,真是难得,我们难道不该向他学学吗?我们正好与肖晓同龄,虽然我们都像他那样,在生活中并没有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们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慢慢地感染身边的人,让越来越多的人学习这种精神。这样,我们的社会将变得越来越美好,我们的民族将变得越来越强大!

多好的一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个道理,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爱读书!

我爱读书,爱书中的人物,但更爱书中给我们讲述的道理!

读了这本书,我感悟了许多,主人公肖晓,何尝不是一些人的影子呢!很多人为了博取机会,做出许多努力,却常常得不到,或许很多人选择放弃。可肖晓不会,他努力做好,帮助别人,学习雷锋精神不怕输,也许机会就在眼前,最重要是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才能成功,我们要向肖晓学习,不能轻易放弃,我们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相信《看《感动中国》有感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感动中国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