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滚滚红尘读后感

滚滚红尘读后感

《滚滚红尘》读后感800字。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在作者写的作品中,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滚滚红尘》读后感800字”,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滚滚红尘》读后感


《滚滚红尘》读后感

胡田梅

红尘喧嚣,我们置身其中,看别人的故事,品读自己的人生,一个剧本,三对人的恩怨情仇。岁月静好,至今世间任有隐约的耳语跟随他们的传说。

题记

因为一个人,恋上一座城。我呢?因为一首曲子,爱上一部电影。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

本应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滚滚红尘》是三毛的作品,曾被搬上荧幕,由林青霞、秦汉主演,演绎着三毛与荷西;张爱玲与胡兰成。同时这两位主演本身就是一对备受瞩目的话题情侣。提到秦、林二人,相信喜欢他们的观众都知道那段故事,也是因为一部《窗外》,情窦初开的林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虽然二人极力避嫌,但却怎么也逃不过,也堵不住悠悠之口。经过几次三番的波折,最终也没能终成眷属。现在的林有自己的丈夫、女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其实我对三毛没有太多的了解,有的人说她是一个有才华、有灵气的女子,特别是她和荷西的爱情,羡煞旁人,他们一起走遍天涯海角,生死相依;但另一边又对她极力打击,批评她,说她不过是个会写文章的神经病。什么美好的爱情、生活,大都是她编造的,想象的不管别人怎么评论,美也好,丑也罢,在我的眼里她是一个幸福但不幸运的作家,她有才华,有激情。住在戈壁摊上,面对这一片黄沙,遮住了她的眼眸,可是却遮不住她的诗情画意,在她的笔下,连苦痛都是显得那么美。或许到了现在的年龄,我不会再如饥似渴的去读她的作品,但是她的这个电影剧本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三毛曾这样说过剧中的两个女人作品中的韶华,是内向的我,内在灵魂的我。里面的月凤是外向的我,我把自己分成两个女人,借编剧,在两个女人的世界的个性里面,偷渡我自己的灵魂。我喜欢这部电影,喜爱这个剧本不仅因为她是三毛灵魂的偷渡,还因为那里有一个人的传说张爱玲。

喜爱近现代文学的朋友们,对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吧!特别是她那张经典的相片,身着旗袍,满脸高傲的表情,交叉着盈盈一握的腰。谁曾想到这样一个女子,小时候被父亲、继母虐待,几近死亡也熬过了的她,会为了一个男人,一个汉奸,甘愿做小。张就是一个传说,她看不起别人,看不起同时代的女作家,她傲娇,却逃不过一个情字。她为了他追寻千里,却只看到他拥抱着别的女人。她生活拮据,却把自己的稿费都给了他,即使爱如烈火般燃烧,也没有烧化那块冰山。最后的日子里她穿着自己的旗袍,病死他乡,还是几天后被邻居发现,就这样,一代才女悄无声息的陨落。

文中的韶华就是以张爱玲为原型,多少也加了三毛的个人经历。而章能才就是那个胡兰成,一个剧本,演绎了几代人的情爱纠葛,张爱玲客死异乡,三毛选择了自杀,林青霞始终没有和秦汉在一起,这就是人生的无奈,有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意外,然而这些意外是无法避免的。那句至今世间任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仿佛一语成谶

滚滚红尘,红尘滚滚。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家困国危,一个汉奸对他爱的人说你没有披肩,我没有灵魂。一个人少物质,一个人少精神。能才给了她披肩,可是谁帮他找到自己的灵魂?韶华是个作家,在她的笔下充满了对贫苦、对爱情的悲剧态度,或许是因为三毛周游世界,眼里心里都有太多的苦难。每个好的作品后面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伤痛,这个话或许太绝对,但是放眼望去,有多少作家可以说谁不是呕心沥血去创作的,他们或许有家国情仇,或许有痴情儿女,或许有离别亲情从他们的文本里,可以窥见这世间的爱恨别离、生老病死。想想三毛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有与自己心爱之人海誓山盟的甜蜜,但是在这甜蜜之后的死亡对于她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真可谓是平生不会相思,一会相思,便害相思,而后便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伤痛。可能当初的我只是被《滚滚红尘》里的爱情给吸引了,是的在这样平静的年代,或许没有太多的家国忧患意识,只是单纯的沉溺于情情爱爱之中。男主角章能才,能才做了汉奸,沈韶华为了一个人,空守一生,最终也没有等到那个他爱的人,辜负了韶华。或许正因为三毛的笔下常有一些真实的、淡淡的、让人感叹的哀怨,才会让很多人喜欢上她的文字吧!

虽然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个相对安稳的环境,但是滚滚红尘这四个字用于任何时代都是可以说得通,并且很合适的。红尘本就是一个繁杂、喧嚣的世界,当代的我们没有经历硝烟,没有家国的大情怀,但是谁能说这是个清净的尘世?有太多的诱惑、欺骗、阻拦曾经看过一个数字,有待考证,说在一个80万人口的城市中,由于种种原因,遇到自己灵魂伴侣的机率只有0.53。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居然连1都没有到。章能才说他自己没有灵魂,所以更别说什么灵魂伴侣了。可是韶华是如此痴迷的爱着他,为了他放弃逃生的机会。她的爱情让人觉得心痛更让人唏嘘,在上船的过程中是多么地挣扎,那个她爱着,搂着她的男人全然不知,她无法体会身边人的温度,她不知道自己置身于人潮中,她痴痴地望着他的面庞,是的,以后只能在记忆中的容颜。他把章推上了船,自己被挤了出来。因为爱所以让她作此牺牲。最终章回大陆去寻找她,但是得到的确是韶华消失在文革的洪波里。而另一个女人月凤,她对小勇的爱,并不是像韶华对能才一样的盲目,虽然她说过他把他的心,交给了他的梦。我把我的心,交给了他。看似不顾一切,但是小勇却与能才不同,他是个爱国人士,他的梦想与捍卫祖国有关。他们一起去参加反政府会议时,韶华担心月凤有危险,阻止过她。月凤说,一个女人,找到她心爱的男人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她去了,结果和小勇再也没有回来。一个感性的三毛和一个理性的三毛,最终都以自己的生命、用死亡来捍卫自己的爱情。是呀!一切的情爱终难抵挡那双翻云覆雨手。

三毛的这部剧可以说是以张爱玲的爱情故事为蓝本,她自己又加入了一个月凤,用自己的感悟去丰富一个故事完成一部作品,或许在诗情画意的三毛眼中爱情是高于一切的,在韶华被父亲囚禁时她听到初恋男友的呼喊,于是她自残,她的爱一开始就是这么激烈的,疯狂的,她恨自己的父亲,冷漠地看待父亲的死亡,可是爱情在她的眼中是如此的重要,她完全没有理性细胞。但正是由于这种奋不顾身的爱情才会更打动人吧!

滚滚红尘中的爱情!要爱!便深爱!

《滚滚红尘》读后感1000字


《滚滚红尘》的歌曲为许多人所熟知,而同名电影本身却并不特别出名。至于剧本,也许只有耐心读完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味道。

女主人公韶华因与小健恋爱,被其父禁足。他在房中闭关写书,连载后获得了男主角章能才的注意,章能才拜访了韶华后,两人相恋。后来,韶华、章能才与月风三人出门,遇日军搜查,章能才的汉奸身份被发现。抗战胜利,韶华因与章能才的纠葛被邻人殴打。月风投身革命运动被杀。解放南京后,章能才试图带韶华去台,韶华却在登船前拒绝了,一向倾慕她的余老板也放弃船票,留在大陆。最终,韶华死于文革。

有人说,此剧的原型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但最值得深思的,是在那个动乱年代,知识分子的迷惘,以及个人抉择与历史洪流间没有悬念的斗争。

论迷惘,章能才最具代表性。他受过良好教育,温文尔雅,细腻周到。然而他身为汪伪文化部长,实在是众矢之的、民族罪人。但他自己对韶华的告白却发人深思:“我只是个要口饭吃的人。”作为一个有相当地位和良好知识水平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民族大义”、“民族气节”,但他同样明白日军的威力和手段。他无论选择什么,都将带来灾难——无非是来自何方、何时发生的问题。他选择了失节,不然就得没命。众人咒骂他的行为,但人们并不知道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与官员所受到的来自日军压力不是普通人可比的。但失节事大,章能才自始至终从良心上都未给自己找到开脱理由。表面上投诚了,实际上,那七年,他始终浑浑噩噩,他之所以热爱韶华,一定程度上是服一剂安定,让自己远离政治的丑恶与自己的虚伪。

韶华的情感是迷惘的。也许第一个小健只是她年少气盛时的情人,那么章能才便是在精神与肉体上都为她所热爱的足以终身相随的人。但她无法调和汉奸与情人的关系,她因此陷入彷徨。余老板终究与她不在一个频道上,灵魂之间的火花终究只属于章能才。

而这一切迷惘,根本来自于个人抉择与历史选择的冲突。章能才选择活命——无可厚非啊,不然四万万同胞都得自尽吗?韶华选择精神充实——只有章能才可以满足她。月风选择跟随“先进”,余老板跟随内心。这一系列在和平年代听来不算太坏的决定,终于在那个动乱的故事里让他们付出了惨痛代价。因为历史的洪流缺乏怜悯,转动的历史齿轮由每一个人构成,但它却会碾碎许多无辜的个体。而个人无法在知道结果前,保证抉择正确。红尘万丈,人的悲剧性在于,在某些特殊历史时期,跟随公理、常理走,依然会成为历史的祭品,并且永远湮没于岁月之中。

《滚滚红尘》读书笔记650字


那一季,她的第一部中文电影原著剧本出版。

那一季,她撰写了凄怆无止的爱情故事。

那一季,她不经意流露出的是自身灵魂的告白。

那一季的她 三毛 ,那一季的故事《滚滚红尘》。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世的我他们的爱情发生在那些个战乱的年头。

始知晓开始便注定蒙在时代的阴影中,然而,为了爱他,沈韶华义无反顾。在战争的背景下,任何誓言都太过浮华。那个年代如何承载的起两人一生的许诺。韶华拥有的不过一句哑语我,爱,你,电影中的林青霞看着秦汉的嘴型,一脸释然。也罢,还可再奢求什么,只要爱便足够了。能才并非懦弱,而是理智。他能给韶华的便只有这么多。一场命定经历生离死别的爱情,太多的承诺不过是带来更多的不幸与痛苦。

整部影片中,小编感触最深的是韶华与月凤魂魄问答式对话的那一幕。

叫你们别多管闲事,现在回不去了,值得吗?

回不去不要紧,我们永远留在这里。

你们还那么年轻。

是我们自愿的,他把他的心,交给他的梦,我把我的心交给了他。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那是心灵的一个寄托。小勇追逐着他的救国之梦,而月凤的梦只是追随着小勇,帮他完成他的梦,而自己欢喜于和他在一起的小幸福,无所谓生与死,只要彼此一起不分离。纵然不能同生,同死也是只属于他们的甜蜜,外人无法涉足。月凤认为的幸福着实让人不知所措,祝福抑或怜悯都称不上她的一汪深情。

这样的对白亦让小编不禁想起了简桢的一句话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月凤的爱情就是一幕戏剧,她用心用力地演绎,然而,全力付出也终究无法改变悲剧收场。

一抹红尘,滚滚而逝,留给我们的只是缅怀与回忆。

剧本《滚滚红尘》的读后感2000字


  盛衰开谢,悲欢离合是轮回之道。你共我,怎么躲得过?

  在一切混沌未明的时刻,时光如卵,一切故事还没有破壳而出,来不及发展,还来不及悲伤。初见,被他温暖的双眼魅惑,看不见世事的峥嵘,投向他,如从断崖纵身扑入大海,义无反顾。情深不寿,天妒红颜,心存侥幸,可是仍旧没能逃得过。

  不经意间在一个店子里,随意溜达,店面不大,所以倒显得安静,店子里放着老歌,带着岁月沧桑的音乐,歌名叫做《滚滚红尘》。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本应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从来没有一本书可以让我数度情难自禁,泪流满面,重重地扼住思绪却不能自主,只觉得掏心掏肺狠狠的哭泣才能表达。可是《滚滚红尘》做到了。或许能才就是韶华生命中业障,她始终是无法消除,最后毁灭的就只有她自己了。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不是不够爱而是爱得成了伤害,而是即便是拼了一条命去爱,也翻不出尘世后的那只的翻云覆雨手。

  他总是抛却她离开,无论有意或是无意间的抉择,却始终是无法在一起。鸡皮鹤发的他回来了,得知的只是她早已消失在了文革中消息。文的最后不禁会想是否会见到她的遗照,那个失去了爱便枯萎的女人。还是不要见到的好吧!就让那滚滚红尘里的旧事,兜上心头,演化出苦涩、甜蜜、岁月悲喜、情感蹉跎、刻骨铭心、以及一生不变的真情。

  人说,中国的女性大多只是爱上了爱情本身。韶华或许便是其中的一位,无论那人多么自私为己,多么的伤爱毁情,多么的无法的贴合彼此的灵魂。她还是依然爱他,爱的痴缠无比,也可以说是爱他给的爱情,无法自拔,不可自已。

  觉得滚滚红尘中最理性的是月凤,她在整剧中气质出众 个性鲜明,形像丰富饱满。如果说韶华那义无反顾,飞蛾扑火般热烈纯粹的爱让人震憾的话,那么爱憎分明,自由洒脱的月凤的出现,就像浑身散发着灵秀光华的精灵,使让观众眼前为之一亮,在整个故事中是最为鲜亮的一笔。月凤说,男人,是随时可以换的,可是你啊,放在这里(从衣领里掏出一只小项链,打开来,那是韶华的照片) 月凤要去看好友的爱人,特地打扮了一翻,韶华问她,看我的男人,你打扮什么,她说爱屋及乌。

  有两幕看得我泪流满面,心疼不已。一是:当韶华被才能所伤, 觉得生命中的一切仿佛都失去了,人生到了绝境的时候。月凤在床头敲着怀表呼唤韶华回来。二是: 韶华躺在满地积水的小屋里奄奄一息,月凤小心推开门,淌水而入,拥住绍华,用嘴咬开一个栗子,欲要喂到韶华口里,韶华却反喂给月凤,轻声说了句:“心被狗吃了。”然后俩人相拥而笑,继而痛哭。

  这种情谊继而转化成能穿越生死,抵挡生命中的严寒的力量。让再绝望悲伤的心,会有了生的希望和勇气。我想韶华的体会是最深的,原本生命中一切黑暗孤寂和绝望都只能与月凤分担,失去月凤,她心中的巨痛是如魂灵剥离肉体般锥心刺骨的。

  韶华终于再见章能才。她只是放声痛哭,你知道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吗?月凤死了。是我,替她清洗干净,是我,将她身上的弹孔填上棉花,是我,亲手替她掘好坟墓——那时候,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是啊!他不在,他始终不在。他总是缺席韶华最需要他爱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悲凉、无奈、埋怨又无从说起。虽然月凤死了,作为读者的我,并不为她悲伤,因为,她的爱,是真正值得无怨无悔的,这和韶华有本质的区别(我不相信韶华没有过后悔)。她对小勇的爱,并非韶华对才能一样的盲目,虽然她曾认为小勇对信仰和梦想的追求,超过了对她的爱,但是,她明白小勇的救国梦是对的,从心底她不但爱了这个人,还爱了他的灵魂和梦想。他们要去参加反政府会议时,韶华担心她有危险,要她别去。月凤说,“一个女人,找到她心爱的男人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她去了,结果和小勇再也没有回来。韶华问:“现在回不去了,值得吗?”

  月凤说:“他把他的心,交给了他的梦。我把我的心,交给了他。”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人,怎样的一种爱,这种爱的勇气才是值得佩服和推崇的------爱,要爱得值得,爱要爱得义无反顾,无怨无悔,爱要爱得把整个灵魂都赋予给了他。

  我们赞美爱情亦享受友人之间的情谊,浮生若梦,以一首小诗来结束我的期期艾艾。

  爱情的喷泉,永生的喷泉!

  我为你送来两朵玫瑰。

  我爱你连绵不断的絮语,

  盛衰开谢,悲欢离合是轮回之道。你共我,怎么躲得过?

  在一切混沌未明的时刻,时光如卵,一切故事还没有破壳而出,来不及发展,还来不及悲伤。初见,被他温暖的双眼魅惑,看不见世事的峥嵘,投向他,如从断崖纵身扑入大海,义无反顾。情深不寿,天妒红颜,心存侥幸,可是仍旧没能逃得过。

  不经意间在一个店子里,随意溜达,店面不大,所以倒显得安静,店子里放着老歌,带着岁月沧桑的音乐,歌名叫做《滚滚红尘》。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本应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读三毛的《滚滚红尘》有感


三毛写的仅是一本剧本,但我们却是可以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战争,夺走了无数人的幸福,威胁着无数人的安全,扼杀了无数人的生命。所以我们要屏弃战争,拥护和平这面伟大的旗帜。

说起来,我也算是三毛的粉丝了,虽然没有像那些追星的脑残粉那么狂热。

我喜欢三毛是从看了《雨季不再来》开始的。或者,与其说我喜欢三毛,倒不如说喜欢她的作品。三毛的作品,很有味道,因为它们源于生活,很真实。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三毛的书都是写她的生活经历的,直到朋友送了滚滚红尘的我——一本剧本。我也喜欢看剧本,相比莎士比亚的剧本来说,三毛的就显得通俗易懂多了。

剧本的背景是围绕抗战、内战、新中国成立展开的,可以说,描述是一个战争时期的爱情故事。

男女主角章能才和沈韵华因为灵魂的共鸣走到了一起。双方所在乎的都是彼此的那颗心,而不是什么外在的身份地位之类的。我为他们这种不为物质左右的爱情称赞,也希望他们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在战争时期一个“汉奸”和一个被赶出家门的大小姐的爱情又怎么可能呢,一切皆是奢望罢了。不管战争结束与否,“汉奸”这个词对中国人来说都是很敏感的,尽管男主角也是迫不得已。就我而言,不管你是不是自愿去当“汉奸”的,出卖中国的人都不再是中国人,尽管你身上流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也是不可原谅的。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观点罢了。

对于做过“汉奸”的人,人们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所以,抗战结束后,章能才就过起了东躲西藏的生活,沈韵华因章能才的关系也没能幸免。对于章能才来说,拥有一份真挚的爱情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即使没有长长久久,但是却刻骨铭心。“本应属于你的心,它依然护紧我胸口,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这是罗大佑作曲的《滚滚红尘》中的其中一句歌词。

我想,这世间没有战争就好了。没有战争,章能才就不会有“汉奸”这个身份,就能和沈晕华白头到老;没有战争,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莫名其妙就被杀害,人们也不用每天担惊受怕的活着,也不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战争,人们会生活得更美。我很庆幸,我是生活在这个时代,没有战争的中国的时代,可以平平安安的生活。同时,我也很同情那些正在战争或准备战争的国家。战争是残忍的,我衷心地希望并且期待着一个没有战争、和谐的“地球村”。

三毛写的仅是一本剧本,但我们却是可以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战争,夺走了无数人的幸福,威胁着无数人的安全,扼杀了无数人的生命。所以我们要屏弃战争,拥护和平这面伟大的旗帜。

我们现在的和平,是无数人用生命拼来的,不知融合了多少的血泪,我们要倍加珍惜,并且永远高举和平旗帜,让它飘扬到世界各个角落。

和平,万岁!

和平,我们永恒的追求。

读后感《《滚滚红尘》读后感8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滚滚红尘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