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史记》读后感5000字:
读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何学史: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从小学开始,历史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历史的经历是痛苦的。如果有一天某人功成名就,需要撰写个人小史的时候,恐怕会说一句,其文佶屈聱牙,艰深晦涩,上苦之久矣!
历史确实是一门不讨喜的学科。我记得有个段子,台湾大学的吕世浩教授当年考取台大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前来道贺。“恭喜恭喜啊,世浩你可真有出息”……考上了台大,这时热情的阿姨们还会象征性地关心下,“你考的哪个系啊?”,然后说一句“小伙子真有钱途”之类的套话,以结束一次增进感情的攻势。可惜,吕世浩回答道,“考的是台大历史系”,当时现场鸦雀无声,除了阿姨们内心的独白“呵呵,这样啊”,亲朋好友们一时间无言以应。
那么,既然这么多人不喜欢历史,为什么还要安排你从小到大学它呢?当然,不甚受待见的学科多了去了,但是别的学科仍有大用处: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学好伦敦音,游览美欧英……可是,学好中国史,我们能蹦跶到哪里去呢?这就是一个所有人都经常问和被问的问题:为什么要学历史?
有人会说,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当然要学历史了,不然就是数典忘祖,不敬祖宗!那请问,五千年文明,是哪五千年?很多人又会说,这简单,你自己按现在日期往前减去五千年不就完了吗?那再请问,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是什么朝代,由谁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由此类推,记录这段历史的是一个人、一个机构还是一个政府?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人或者组织来完成这项任务?这项任务是怎么一代又一代完成和延续的?他做这个历史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他喜欢这种职业吗?这个历史是真实的吗?这个作品是怎么流传到今天的……
我记得当时初学历史,自己便有了这样那样的疑问。随着年龄、学识、阅历的增长,疑问越来越多,我迫切地需要追究答案。当很多问题通过交流、请教已无法获得让人满意的答案时,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我努力,去经典的史学著作中去寻找!
何为经典:
中国史通常指二十四史(也有二十五史的说法,算了《新元史》,也有加《清史稿》的,此处不做讨论),其中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因为质量甚高,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且与其之后的史书有明显区分的(个人认为不在一个档次)。因此,我决定把寻找答案的第一站定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
为什么要读《史记》?很简单,因为史记是经典,经典中的经典。经典这个词,从久远的时代延续到现在。在古代,经典是特指十三经的,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是古代科考的必考科目,清朝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将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大体分为经史子集四个科目,其中经就是十三经,史是二十四史,子是诸子百家,集是个人作品集,由此可见经的重要性。
这里面,“经”这个字,有两层意思:其一,经在《说文》中解释为织物的纵线,在这引申为经常;其二,经有长的意思,也就是说经典就是要经常、长久地读,这大概就是孔夫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吧。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对这个词也有过一番解释,他说,“经典”不是让你学的,只是告诉你,人类在这个领域曾经达到的高度!各位历史同爱,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起码就我自己,虽然才疏学浅,但若有机会,我仍想到攀上历史这座珠峰,看看别样风景。台湾大学吕世浩教授也讲过一个关于经典的故事,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下:说古代有一对兄弟,非常聪慧但是年少贪玩,有一天,他们的老师恰巧要去城里办事,就给他们两个布置了背书的作业,要他们好好读书。可老师前脚一走,两兄弟就开始不务正业了,玩到了快中午,眼看老师要回来了,哥哥就开始先背书了,弟弟还在继续玩。不一会,老师回来了,开始考校他们。结果哥哥背出了半本书,老师很满意,原来哥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接下来轮到弟弟背诵,弟弟竟然也背出半本书来,和哥哥背的一模一样。老师奇怪的问:“你怎么也背到这里啊?”弟弟说:“因为哥哥刚才就背到这啊”,原来弟弟有过耳不忘的本领。
各位,请问这两兄弟厉不厉害,聪不聪明?这要放今天,清华北大人家未必看不上,估计直接要去哈佛、斯坦福的。可是我问各位,这两兄弟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没人知道,因为古往今来聪明的人太多了,真正留下姓名的人,不是拥有聪明的人,而是拥有智慧的人!有些人一辈子小聪明,就是提炼不出大智慧,为什么?一是爱耍小聪明、自以为是,二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却遇不到有智慧的人去请教,怎么办?很简单,读那些智者写的书!这些书就是所谓的经典,是智者把一生的智慧凝结成文字传递给后代的瑰宝。遇不到智慧的人,你可以抱怨上天不公,但是随便上个网店都能买到的书籍,你却视而不见,又该怪谁呢?而读过经典的人这么多,他们都认为有一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就是《史记》。
==读《史记》的准备工作==
确定了书籍,下一步就是选书买书。不同于现在发行的普通书籍,《史记》作为资历最久、牌子最靓的明星产品,可以说历朝历代版本众多,现在能买到的优质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华书局简体横排三家注版本。
2、中华书局点校本(平装、精装、繁体竖排三种)。
3、岳麓书社韩兆琦评注版。
4、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
5、中华书局中华经典普及文库版本。
关于古籍的选购我先谈谈自己的看法。中国在建国初期和文学有关的出版社主要有三家,即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文革时期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曾经合并过,后来又分开了,当时针对三个出版社的分工问题上面做过明确批示,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专门负责中国古代书籍的整理、校订和出版的,所以各位如果以后对中国国学的其他方面感兴趣,我建议你优先选购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随便一个作者都是大师级别的。我这里举个例子,因为喜爱中国古诗词,我个人买过很多这方面的作品,其中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辞典》系列畅销数十年,我们用过都说好。可是后期我发现《辞典》一书虽好,但重在博学通识,你如果想单独针对某人某方面去深入了解,未免隔靴搔痒。恰逢当时我正在读柳永的《雨霖铃》,对这个人的作品和婉约派的几个词人李煜、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姜夔都很感兴趣,我就发现,关于柳永作品的鉴赏,多数署名一个人——徐培均。我就去搜了下他的作品,其中有一本《岁寒居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书很便宜(上海古籍平装的书相比中华书局不是便宜一点半点),我就买了一本拜读。说实话,这些年虽然水平不高,但是书没少看,徐老爷子这本书有种让我醐醍灌顶的感觉,现在这本书已经买不到了,希望古籍社以后会再版吧。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套用现在的一句话,“上海古籍从不让你失望”。所以,各位买书一定别看什么畅销榜,很多人原著都没读完,就来谈理解,中国古籍阅读讲究八个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试问几位学者能做到?
言归正传,继续谈《史记》的问题,按照我上面的陈述,你应该选择4号嘉宾亮灯,但是事实是,1956年(印象是这一年)国家明确批示由中华书局负责点校二十四史的工作,优先点校《史记》,由史学巨擘顾颉刚负责。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带标点符号的《史记》都是由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顾颉刚先生点校的,可能也有其他版本,你直接忽略不计就好了,整个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持续了几十年,期间无数史学界的前辈投身其中,这才有了今天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所以价格也是非常的不亲民。这里提醒各位一句,史籍不是其他书籍,建议大家别买盗版,印错一个字,断错一个句子,以后你在人家面前装X的时候都是要被打脸的。
弄清楚《史记》点校本的渊源,我们再来说三家注的问题。《史记》是成书于汉武帝时期的,这个后面我们还会讲到,距离今天有2000年的历史了,当时的一些语法、语汇(包括地名)到了后代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动,这就给后人阅读、理解《史记》造成了很大困难。所以,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有人为《史记》作注,这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原来是各单行本的,北宋开始合到一起印行,到了1959年,中华书局重新点校,把三家注置于每段原文之后,更便于大家阅读了。
如果大家直接阅读原文,没有三家注,可以说你是看不懂的,因为里面充斥着大量的假借字和古地名等,所以如果你想品读最原汁原味的《史记》,选2号嘉宾,其中繁体竖排版是1959年原版印刷,以后还会涨价,现在有几页已经印的模糊了,版不行了,平装和精装本是这几年的新版,个别地方有改动,印刷更加精美,唯一的缺点是贵;如果你看繁体字不舒服,选1号嘉宾,横版简体,内容是一样的;当然,这两个版本是需要很好的小学(古文字学)功底的。作为初学者,我建议可以选3号嘉宾,韩兆琦老师是史记研究会名誉会长,岳麓书社的版本又便宜又好用,虽然这个本子没有三家注,但是关键词汇都做了现代注释注音,很全面,不影响理解;4号嘉宾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的特点是比1、2号便宜,内容带三家注;5号中华书局绿色版本,我要特别提示大家,这个版本我很多朋友家里都有,这个书就一本,里面只有史记原文,没有三家注,也没有任何注音和注释,如果你通读《史记》几十年,平时需要讲授和查阅的话,可以买一本,否则我很难想象它有什么用,所以如果以后你去别人家里看到有绿色本《史记》,你就可以判断出这是装X专用本了。最后说下,我买了1号版本用来读书,2号版本用来珍藏(高级装X技巧,5号plus版本,舍不得翻),给大家做个参考。
在《史记》阅读的初期,我刚才讲过,你是需要有很好文字学功底的,古代私塾讲课都先讲这个,我们现在没有了,所以读《史记》这种古籍特别困难,我这里给大家推荐下白云出岫老师的录音。这位老师把前四史按中华书局原文都朗诵了一遍,读音清晰准确,网上有免费下载,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给书上自己不认识、读不准的字注音,跟读一遍下来,你其实已经就理解的差不多了。这个效果要比直接买白话文版本(《白话史记》新世界出版社,台静农作序版翻译的不错)好很多,《史记》的一大特点是文字。班固评价《史记》“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我们现在的很多成语都是《史记》中的典故,像脱颖而出、毛遂自荐、误中副车等等,多看原文是能很好提高语文水平的。
怎么读《史记》:
虽然解决了版本和认读问题,可是各位,这些问题古代是不存在的,那么古人就人人都能读好《史记》吗?恐怕不是。想读好《史记》,还需要名师指点。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梁启超先生的《读书指南》(中华书局跟大师学国学系列,平装本),书里对于一些古籍的读书方法,任公都给出了答案。
梁启超先生认为,读《史记》的顺序,应该是先读《汉书》中的《司马迁传》,然后读《史记》的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一百三十》,(这两篇文章你读过就会发现,基本是一样内容,因为班固写《汉书》有很多是抄《史记》的,以后谈到汉书我们再讲)再读《汉书·叙传》论《史记》之部,刘知幾《史通》之《六家篇》《二体篇》《正史篇》,郑樵《通志·总序》论《史记》之部,《隋书·经籍志》及《四库提要》之史部正史类关于记述《史记》之部分,求略识本书在史学界之位置及价值。关于这一部分,我只读了《汉书》和《史记》,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读读其他部分。
关于《史记》的篇目,梁先生讲,《史记》为下史之祖,故凡属学人,必须一读,无可疑者。惟全篇卷帙颇繁,卒业不易。也就是说太长了,不好读,所以任公给大家列了个单子,具体内容大家可以网上找找,我就不做文抄公,再复制一次了。作者:陈霖
剿灭詹师富——读郦波著《五百年来王阳明》有感1500字:
直到开战前夕,所有人还是想不到王阳明会怎么打。他居然没有派他的主力核心部队,而只派了一部分兵马和广东当地的部队结合,然后去突袭在象湖山附近的詹师富的一支队伍。
詹师富在象湖山脚下有一个营寨,叫做长富村,官军和詹师富土匪的第一战就是长富村之战。官军进攻长富村之战一开始非常顺利。为什么呢?
闽粤边境上,当时都是客家人居住的地方,詹师富这帮土匪他们居住的寨子都是土楼。土楼是一种堡垒性的建筑,可以聚居,又可以抵御外敌,非常坚固。但是王阳明自有办法,他让官军四面攻击,攻击的同时选定一个方向作为主攻方向佯攻,一定要突入土楼。此前官军往往都不愿意冲进土楼,怕进去之后被围歼,来个瓮里捉鳖。
开战前,王阳明交代了锦囊妙计,要官军突入进去之后,不要拼杀,而是趁乱放火,放完火就往外跑。这一招非常关键。那个土楼家家户户都连在一起,只要一把火点起来,火势就难以控制了。
文官带兵,儒将作战,特别喜欢用的一招就是火攻。你看诸葛亮就是典型,火烧新野、火烧博望、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军。王阳明也非常擅长此道,一开始就用火攻。
詹师富的这帮士匪在土楼里待不住了,纷纷往外跑。官军围在外面,出来一个逮一个,出来一双灭一双。长富村之战,以詹师富这股土匪大败而告终。败了之后,土匪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聚集的地方靠近象湖山,詹师富带着残部大败之后就进了象湖山。象湖山山深林茂,土匪往山里面一躲,宫军没有办法了。但好歹已经了第一仗,于是就回来了向王阳明交令。
结果带队将官回到王阳明的大帐里头,报告如何初遇詹师富,长富村之战如何大获全胜。带队将官心里头美滋滋的,心想如果论功行赏,自已肯定首功一件。结果刚汇报完,看到王阳明面沉似水,不由心里一惊。
王阳明突然缓缓地问了一句:“既然初战已胜,谁让你们回来的?贻误战机,该当何罪?带队的将官吓坏了,说,大人啊,詹师富带着残部退到象湖山里头了,我们怎么打?那个地盘他们熟啊。实在没有办法。
结果王阳明一拍桌案喝道:休得狡辨。本应乘胜追击,谁让你们回来的?虽然初战胜利,詹师富人呢?土匪大部已撤入山中,你们没有完成任务,谁让你们回来交令的?
本来要按令处罚,旁边众将求情,王阳明方允其戴罪立功,命其现在回去把詹师富灭了。将令一下,将官没有办法,只好带队重新杀回来。再说官军走了之后,詹师富这帮土匪又从山里头出来,重新收拾一下又住下来。长富村是他们的地盘嘛。
结果官兵又回来了。本来詹师富又准备带着队伍跑,但一看这次官兵队伍不像上次杀气腾腾,斗志昂扬,这一次官军跟打了蔫的茹子一样,毫无斗志。读书笔记结果这次一打,官军一触即溃。也难怪啊,官军本来打了一场胜仗,回去想要领赏的,结果被主帅骂了一顿,回来逼着又打,所有人都没斗志,但是又不能回去,只好扎下营来。每天像模像样地打一打,装装样子打一打。
詹师高一看,哎呀,第一次被官兵打败了看来是自己不小心啊。这帮人还是老样子,完全没有战斗力。看来不用往山里头跑了,就在这儿慢慢跟官军耗吧。双方就在这里相持着,每天装模作样地你打打我,我打打你。詹师富很开心,这些官军看起来没什么战斗力,时间久了也就撤了。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往山里头撤。
相持了大概一月之久,突然有一大早晨,官军正式开战,又来攻击。詹师富发现这批官军的面貌全变,又像第一次一样斗志昂扬,开始猛烈攻击。詹师富一看不行,又准备往象湖山跑。结果突然发现,象湖山进不去了。为什么呢?侧后方向被两支官军堵住了后路,已经完成了一个包围圈。
原来,王阳明熟知兵者诡道也。他知道一战之下很难吃掉詹师富,土匪毕竟长期在这个地方聚集。因此,第一场战斗之后,让手下部队再来反复攻击。这支攻击部队已经产生情绪,知道打不过詹师富,就是摆摆样子。但是在这个消磨的过程中,詹师富的警惕心也完全放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王阳明用他组建的核心部队新军,然后配合调动的广东和福建的部队,在象湖山周围完成了合围,一下子把詹师富装进口袋里头了。
四大股土匪里,最远的一支詹师富一下子就被王阳明给剿灭了。
初识王阳明来自一篇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中王阳明为了钻研程朱理学的成圣之道,采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在竹林中一坐七天,除了吃饭之外,两眼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竹子,最后精神耗尽,大病一场……这一情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对王阳明其人充满好奇,遇见《五百年来王阳明》如获至宝,一打开便沉浸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跟随王阳明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探究伟大的心学之道。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http://m.dhb100.com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关于他的著作不少,这本书的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他对王阳明其人其道的研究乃是大师级,但他的这本书,内容并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他是像讲故事一样从王阳明生平及心学智慧两方面娓娓道来,语言平实又不失风趣,读来津津有味、不忍释卷。
阳明一生波澜壮阔。本书从王阳明的出生开始写起,王阳明自生下来便与众不同,六岁之前不会说话,将近六岁之时突然开口,一开口便是儒家经典《大学》,经典名著更是张口就来,我想这得益于王阳明良好的家庭环境,书香世家,虽然他不说话但耳濡目染,其次爷爷的陪伴赏识,家人担心王阳明不会说话是身体有疾,但他认为自己这个孙子不是一般人,将来必成大器,静待花开终有所成。王阳明十一岁即能作诗,令众人惊叹,同样十一岁,与老师、父亲探讨人生第一等大事,这也是他终极一生的理想:做圣人。只是后来这理想的达成使他历经磨难,格竹失败,大病一场,另辟蹊径;只身斗乱政宦官刘瑾八虎,被打四十大板,扔进诏狱,之后被贬龙场,这在当时是去了就必死无疑的地方,途中还要躲避刘瑾等人的追杀,可谓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王阳明坚强地挺过来了,正是这段经历才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观悟生死,悟出心外无物,为阳明心学奠定基础。后来他平乱灭匪,讲学启发民众,治政惠及乡里……将百姓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视为己任,终成圣人。他的坚韧执着令人感动,我想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即使前方黑暗无边,我心依旧光明。
阳明心学博大精深。其中“心外无物”令人深思,王阳明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开始思考生死,他花了不少力气做了一个石棺,每天躺在那个石棺里明悟生死,一个风雨之夜,突然顿悟,悟到的是心外无物。书中写到心外无物是一种价值存在,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样,就算你再饱满,放在阳光下没多久就被蒸发掉了,这滴水怎么才能不蒸发呢?很简单,放入旁边的长江大河,汇入汪洋大海之中,就永远不会蒸发掉。这就是价值的存在,是心外无物。所有人都怕死,但为了更高的一种价值追求而死便是不朽,比如屈原等,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国捐躯,为价值殉道;与此相比,个人经历的挫折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呢?听从自己内心的价值导向,无关外界风雨……心外无物是阳明心学的基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知行合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己,改掉陋习;致良知,能帮助我们成就自己,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伟大智慧。
读此书,让人感叹于王阳明苦难而光辉的一生,让人叹服博大精深的心学智慧;“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王阳明的临终告白,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涤荡心灵;五百年来王阳明其人其智慧将指引我们用充满正能量的心,开启人生光明之旅。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每当许巍那独具磁性的歌声在耳边萦绕之际,总会在人的内心深处激荡起一串串不大不小的涟漪。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www.dhb100.com
许多人总是在身处于应该“不惑”的年龄时,才恍若从一夜春梦中惊醒,在那一抹“情难却,意难舍”的怅然若失中去感悟或追忆人生过往的时光,去重新审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匆匆留下的光影片段。
就连被易中天先生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也曾在自己《短歌行》的诗句中无奈地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感叹!
人生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该怎样过?我想,这个问题就如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一样,困扰着许多人,甚至让一些人沉沦于内心世界的挣扎与困惑之中。
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惑’?”,虽然笔者将此处的“过”有意为之地改为了“惑”,但这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在读了郦波教授《五百年来王阳明》著作后的些许感悟。
人生中的“过”有时就是来自于人生之“惑”。为何这样讲?过,从字意上而言,有从一个地点或时间转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的含义,当“过”的这一含义和人的意念融合在一起时,就会随着时间、空间的转移形成人的某种固有思维方式或认知感观的产生。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的“过意”一词,就有了过分看重,良心上过得去,心安理得的含义。当一个人随着人生所经历的时间和地点的不断转移而过得心安理得,自认为良心上过得去之时,那“惑”自然会随之而来!
所以,人非圣贤,人皆有“惑”!反之,世上之圣贤还未参透人生哲理之前,他亦如凡夫俗子一般,心中也是充满了无数个“惑”的。正如郦波教授在书中所言,世上有很多优秀的人走不出一个怪圈,就是优秀着、优秀着,就优秀成了平庸。反而那些并非十分聪明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认定了自身发展的方向,却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恐怕就是那些看似特别聪明的人,过分看重了自己所谓的智慧,心安理得地把人生“过”得越来越迷“惑”而造成的原由吧!
身处于明代宦官乱政时期的王阳明自小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的“惑”肯定异于常人,也多于常人。他在11岁时,就提出了“何为第一等事?”的“惑”!也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一等事是什么的问题。他自己的答案就是读书,做圣贤,做圣人。而当他的父亲问他,何谓圣人时?他则以北宋大家张载的“四为说”答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尚处于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这样为自己的人生立下了超大格局的远大志向,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位圣人,就凭他这一志向的确立,可以看出要成就大事业的人必先要有非常人所能及的气象与格局。
而在中国的历史上能被尊称为圣人的有几个?更何况是身处于宦官乱政的明朝!
王明阳的立志,指引着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面临着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在内心深处不断涌现出来的各种“惑”的挑战和折磨。为什么说王阳明的学问被称为“心学”,他的心路历程,他的“事上练”,他的“知行合一”,他的“致良知”,哪一个不是在他人生路上所遭遇的无数“惑”的阻碍中逐渐感悟出来的人生哲理?而他之所以最后能成为圣人,说明他擅于用人生中的亲历、亲为,也就是“事上磨”、“事上练”所感悟到的答案,去逐一解答自己内心的迷惑或现实中的难题。这也是他做出了立志的“承诺”之后,用巨大的勇气与毅力将“心外无物、心即理”的光明追求贯彻到生活实践中,不容有一刻因“惑”而“过”的”知行合一“的真实写照。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主意,行实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实知之成;”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的嘴上总是说着,知道、知道,明白、明白,但是真正涉及到大是大非、善恶因果之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去进行正确的选择,去实施正确的行为。
阳明心学首先要辨析的是善恶与是非,是要通过理性的思维去指引正确的行为。而后,又通过正确的行为去重新感悟更深层次的理念与认知,并通过循环往复的知行、行知、再知行、再行知的过程,才能让你成就那个有潜质的自己,让自己能做到遇“惑”而不“惑”,最终能以“行”和“知”来解“惑”的价值体现与归宿。
可以说,只有做到内心的光明与纯静,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大智慧。只有充满光明的大智慧才能指引你去战胜生活中的磨难、坎坷。最终,才能走出一条充满自信与乐观的正确人生之路。
郦波教授在书中言道,“知行合一”没有终点,它是一个良性循环、永远成长的过程。一个人的一生,不是心中有了良知,他就没有困惑了,也不是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到达了一定的地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人“过意”地看重自身的名望、地位、成就,那就会与因“惑”而生的“过”相离不远了!
人生对于个体的人而言,在时光的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弹指一挥间,我们的人生也许已经过半,也许将面临终点,也有可能才刚刚开始。每个活着的人都拥有生命,每个逝去的人也曾经拥有过生命,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体会生命的含义。
我们的这一生是在名利、欲望中看似“辉煌”的度过,还是在恬静、自然、问心无愧中悄无生息地离开,都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指引。是光明璀璨的?是幽暗低迷的?还是积极向上的?或者是消极懈怠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朽的贡献?还是仅在凡尘过往中匆匆逝去?这些,都是每个人要面对的,也是无法逃避的、需要面对的人生之“惑”!
但,当你真正静下心来读一读关于王阳明的故事,细心体会王阳明这一生为心学所做的贡献。你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是有一盏明灯在为你的心路指引着光明的方向的。哪怕这只是一条平凡的人生之路,我们也应该坚信,这条路也应当有着来自于平凡中的伟大人生意义。
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找到自身光明的追求和正确的方向,每个生命都应当有其生命的灵魂归宿与存在价值。
我们只有开启心灵的智慧去点亮道德与灵性的自觉,才能听从内心的光明指引,找到自己充满正能量与光明的那颗心,这样才可以重新开始一段塑造人生的新旅程。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王阳明的心学是以史为鉴,以人为鉴的人生哲学。在当下这个纷繁复杂世界,我们要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来强大内心、增强自信、启迪智慧、辩明方向。有了强大的内心,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苦艰难,创造人生的奇迹,让“良知”永驻我心!
只有人人都心怀“良知”,遵从“良知”的光明指引,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人生智慧才会在中华儿女的人生大境界中扎下根、留下种,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润,使得万物生长充满光明与生机。
当王阳明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含笑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临终遗言时,他的不世之业、烛照千秋的思想和传奇人生的真实写照,伴随着他立德、立功、立言的光明人生及大境界,必将让后学之人万世景仰。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http://www.dhb100.com
心中贼——《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
王阳明文官带兵,平南赣匪患初战告捷,四大股土匪中,詹师富一支被全歼。这一下朝廷轰动,圣旨表彰,他的友人、学生都纷纷来恭贺。
按道理仗打赢了,王阳明应该很高兴。但是他这时候却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警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一个人,和外在世界周旋,和社会周旋,碰到麻烦去战胜它,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什么呢?难的是和自己周旋,和自已的内心周旋,战胜自己。王阳明是说,这个地方的匪患三十余年,一直很难平叛。不是说官军没胜过,官军有胜有负,但为什么匪患却渐成燎原之势呢?是因为前面的人只把平匪当做任务,打胜一仗就向朝廷表功。任务完成了,就走人了。并没有真正解决当地百姓的问题。
你解决了一批土匪,还有新的匪患出现,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土匪灭了又生,生了又灭,地方不能真正长治久安。换言之,就是百姓心中的心中贼不破,官员心中的心中贼不破,山中贼就永远也灭不完。这其实已经涉及阳明心学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致良知。
不能让官员的良知呈现,不能让百姓们的良知呈现,就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山中贼虽然破了,若心中贼不破,那不算真正的能耐。最后,要达到“致良知”境界的不仅是王阳明自己,也不仅是他的学生,还要包括当地的百姓。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得地方长治久安,彻底去除匪患。这就叫破心中贼。这个思想很深刻,唯王阳明有这种眼光,大明王朝实得益于此。
正是王阳明具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思想和要使此地长治久安的观点,才使得南赣匪患后来彻底得到解决。试想南赣匪患如果不是彻底在他手中解决,再发展下去,必将民不聊生,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实学精神,不止做表面文章,而是要解决根本问题。但要解决根本问题,你首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能随大流,不能人云亦云,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能够做到心安理得,那才是破了心中贼。
朝实得益于此。
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1000字:
王阳明审谢志珊的时候,非常有意思。史料里记载说:“谢志珊就擒,先生问曰:‘汝何得党类之众若此?’”就是被抓住之后,王阳明就问,说谢志珊你行啊,规模搞得挺大,自号征南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土匪听你的号令呢?谢志珊虽然被抓了,还是有一番豪气,说“亦不容易”,说自己也挺不容易。
王阳明就问:怎么说?谢志珊说:“平生见世上好汉,断不轻易放过,多方钩致之,或纵其酒,或助其急,待其相德,与之吐实,无不应矣。”这一番话说的是什么呢?说自己平常见到世上的英雄好汉,决不轻易放过,一定是多方结交、接纳。如果开始他们不听我的,我就慢慢用事业、用感情去感化他。
比如那个蓝天凤,蓝天风自己势力也很大,谢志珊就孤身上门,说我们都是做土匪的,但不能只看眼前,要做大事业,你跟我混,我们做一个联盟。蓝天凤说,我凭什么跟你混啊?你小子行啊,胆子蛮大的,只身孤人就敢到我的地盘来?谢志珊笑笑,既然你不愿意联合,读书笔记那就不联合好了,咱们交个朋友总可以。喝酒!然后喝完酒回去了,过了几天又来看蓝天凤,说我上次发现你喜欢烈酒,但是这个夏天啊,天气太热,烈酒对身体不好,我带了一些清酒来给你喝,你喝喝我这酒。一来二去,这感情就深了。
后来蓝天凤彻底被谢志珊折服,就拜谢志珊为老大了。所以你看,这个谢志珊很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到最后那些人都成为他联盟中的成员。
王阳明听了之后,退下来就对自己的学生说:“吾一生求朋友之益,岂异是哉?”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儒生啊,求志同道合,求追求理想,不也是这个道理吗?你看,一个土匪都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
听了这个话,我们会觉得王阳明对谢志珊很是青睐有加,很看重。那么,他会怎么对待谢志珊呢?没想到的是,夸奖完谢志珊之后,王阳明拔出令牌往地下一扔,命人把谢志珊推出去斩了。
有学生不理解,先生不是说谢志珊这个人挺好的吗?为什么不能感化他,却要杀了他?
这件事恰恰体现了王阳明的大智慧。王阳明讲知行合一,行动能力超强,只要有理由,他绝不犹豫。为什么要杀谢志珊?前面杀的詹师富是非常凶悍的土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这种人一定要杀,因为他良知彻底泯灭。谢志珊这种人为什么也要杀呢?因为他有智慧、有追求,这样的土匪更不能留。对于整个社稷、政权来讲,最大的危险不是詹师富这种土匪,而恰恰是谢志珊这种有智慧、有头脑的土匪。这种土匪一旦做大,对整个政权的威胁便是真正致命的成胁。
奇特方案——读书之郦波《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500字:
当时南、赣、汀、漳一带匪患丛生,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大小土匪数十股,主要的有四股。离王阳明驻军的上杭最近一股士匪的头子叫谢志珊。最远的在闽粤交境的地方,土匪的头子叫詹师富。最弱一支土匪的头子叫卢珂,最强一支土匪的头子叫池仲容。
王阳明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好作战方针之后,究竟要先打哪一股呢?大家都认为,毫无疑问,要么打最近的,要么打最弱的,要么打最强的,都有作用,为什么呢?打最近的,顺手;打最弱的,容易取胜;要么打最强的,可以趁着自组新军的势头,把最难啃的骨头先给啃下来,对其他士匪有震慑作用。这样都能够起到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王阳明的选择居然是打最远的詹师富这一支。所有人都不解,打最远的,势必劳师远征。打最远的未必能取胜;不像打最弱的,保证可以致胜。再说,打最远的那股土匪就算胜了,也起不到震慑效果。为什么选择打最远的那支呢?王阳明白有他的想法。
为什么呢?就因为一个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出乎意料。“兵者,诡道也。”因为最近的、最弱的、最强的那几支都有提防,唯独詹师富这一支因为最远,又不是最强,又不是最弱的,最想不到会被出兵剿灭,因此最没有防备。王阳明定下作战方案,第一个就打最远的詹帅富。
除恶务尽——《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2000字:
正在这时,王阳明派特使来问池仲容,说王大人对你很好,你至少该投桃报李吧?这都快要过年了,不去南安府拜见一下王大人吗?你光说降,光说降,这个降的过程可有点漫长。你这么久都不去拜见一下王大人,合适吗?池仲容想想也对,但是万一王阳明使诈,自已此去可就是入了虎穴龙潭了。
这个时候,池仲容匪性的一面体现出来了。想来想去,池仲容一身是胆,心里说我就去看看,王阳明他能拿我怎么样?实在不行我调头就走。池仲容精选了九十三个兄弟。这些人都是池仲容手下功夫最好的,可以飞檐走壁,以一挡百,功夫也相当于特种兵。于是,池仲容就带着这九十三个兄弟,来到了南安府。
到了南安之后,王阳明正在衙门里等着池仲容。池仲容也不去衙门,先去校场。听说王阳明已经让士兵都休息了,真的还是假的?要去校场看一看。校场里果然看不到兵。池仲容还不放心,又去了市场,看看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就知道是不是暗中在整军备战。结果一看,老百姓都在准备过年了,一副升平景象。但池仲容依然不放心,又偷偷花钱到狱中看看卢珂到底是不是关在狱中。一看,果然卢珂确实关在狱中。这样一来,池仲容彻底放心了,才到府衙来拜见王阳明。
到了府衙,自己还不进去,让手下先去通报。结果手下刚进去,就被骂出来了,把王大人的话也带出来了。王阳明说,池仲容你进了南安城不先来见我,结果先去校场,又去市场,再去监狱,到底是安的什么心?披头就一番质问。
这一下,就体现出王阳明的大智慧了。其实他对池仲容的动向早已了如指掌,但这时候他要不说出来,就显得他太老谋深算了。池仲容也不相信他进了南安城,自己的动向没有人报告给王阳明。但是王阳明直截了当说出来了。池仲容这种多疑的性格,越是直面他,他越惊慌。
池仲容满头大汗,赶快疾步趋进府中,一头跪下来,然后承认错误,向王阳明连声道歉。王阳明上前扶起池仲容,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是岸。你不愧是当世英雄,明辨是非,知道哪一个选择才是对的,我是真心招降你的。
后人评说这一段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王阳明使诈,就是要把池仲容骗来宰了他。事实上,王阳明好好招待池仲容,安排的住宿都是最好的地方。读书笔记一切接待工作,王阳明都安排得非常细致,非常好,以致让池仲容渐渐缓下心来。王阳明还经常陪着他在南安城中看看百姓的生活百态。当时快要过年了,南安城中要办灯会,也是庆祝剿匪成功。王阳明就陪着池仲容一起去看。
在与池仲容相处的这一段日子里,王阳明发现池仲容目光游移,心思不定,很难彻底感化,这才下了狠心要灭掉池仲容。
到了快过年的前几天,池仲容说,我也来了好几天了,跟大人相处甚欢,但我那帮兄弟在家里头不知道我的消息,我正在准备整编他们一起向大人投降,还得回去做做工作。王阳明笑笑说,这个说得也有道理,但是离过年不过六七天,你现在赶回去,六七天也赶不回山寨,索性过了年再回去吧。我们好好聚一聚。池仲安也劝哥哥,你都已经来了,王大人又对你这么好,你就留下来过个年再走。池仲容犹豫一下,就留了下来。
池仲容这时对王阳明戒心大概已经放下来,但那九十三个兄弟还是与他寸步不离,到哪儿都跟着。一直到了春节,吃过年夜饭,过了子夜,到了大年初一要给赏钱啊。王阳明说,你的这帮兄弟各有赏钱,来的都是客,就得给啊。不过不能这么多人去领吧,每五个、每五个出去领赏钱。然后池仲容的手下就五个、五个一拨出去领赏钱。九十三个人,一拨一拨一拨,到最后都被干掉了,只剩一个池仲容。
池仲容等了半天,没一个兄弟回来,傻眼了。这时候王阳明脸一沉,问池仲容到底是真降还是假降?池仲容噗通一声就跪下了,我真降,我直降。但这个时侯,王阳明历数池仲容派池仲安以及手下做的各种坏事,说池仲容是数十年巨匪、巨寇,为祸一方。我为一方百姓,与你交流数日,但看你首鼠两端,游移不定,实不能留啊。这就是王阳明的果断,为一方百姓,为整个社稷考虑,最后杀掉了池仲容。
这边在南安府杀掉池仲容,另一边所有的官军早已秘密潜行夜伏,找到池仲容老巢,总攻浰头寨,一举歼灭了池仲容这股土匪。
池仲容被灭之后,四省剿匪就大获成功了。此时距王阳明就任南赣巡抚不过一年零三个月。四省之间密密麻麻数百股土匪,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全被王阳明荡平。数十年来,从来没有人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彻底剿灭匪患。王阳明各种奇招无所不用其极,手段简直神出鬼没。他招卢、灭谢、疑池,足见其对人性洞见之深,每个人的欲望、每个人的情绪、每个人的习性都把握得非常透彻。王阳明把人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事把握住了,也就把整个局面控制住了,这就是控局之法的大智慧。
明朝人物伍文定——《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500字:
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该忠实地执行了。执行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人。
不仅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哪个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阳明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调各地的部队,却自组新军,绝对不调用原来现成的各部队来打仗。
这时候,有一个和王阳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来投奔他,这个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虽然也是一个文人,但从小习武,臂力过人。《明史》评价他,“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就是说伍文定这个人遇事非常敢作敢为,而且不仰人鼻息;虽然身在官场,从不奴颜媚骨。伍文定原来做常州推官的时候,徐达的后代魏国公徐俌强占民田,强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权势,为民伸张正义。结果徐俌后来就勾结大太监刘瑾,诬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狱。
伍文定和王阳明的经历非常相似,两个人虽然此前不熟,却是同年进士。后来又都是因为刘瑾,被下到过诏狱。伍文定对王阳明是仰慕已久,看他来巡抚南赣选拔人才,便毛遂自荐。王阳明一见,顿时引为知己,认为伍文定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赣平匪患,包括后来平宁王之乱的时候都成为王阳明手下一员干将,被朝廷推为平宁王之乱除王阳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来投,以及自组新军之后,人才间题、队伍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可以保障作战策路忠实地执行。万事俱备,只等开战了。
阳明心学之无间道——《五百年来王阳明》读书笔记800字心得感想范文:
王阳明上任之后,首先轻而易举解决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什么问题?他发现官军几乎每次跟土匪作战,都大败,几无例外。王阳明不动声色,察言观色,很快就明白了问题所在。
王阳明把衙门里的一个老吏叫进内堂,把门一关。这个老吏很谨慎,躬身问,大人不知找我何事啊?王阳明站立半晌,突然转过身来拿了一把刀,把刀往地上“咣啷”一扔,老吏吓一跳,大人意欲何为啊?王阳明立刻冷着脸说,我什么都知道了。你是要死还是要活?老吏吓得噗通一声跪下,大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原来这个老吏就是匪寇的间谍,在官府中的内线。因此官府所有的行动,匪寇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所有行动都失败,原因很明显,很容易推理出来,一定有内奸嘛。这个老吏彻底交代之后,王阳明说我原谅你,但是你要戴罪立功。你还要继续向那边传递消息,但是要传递的是我给你的消息。这一下,这个老吏就被王阳明变成了双面间谋。
冀元亨是王阳明非常要的一个学生。他向王阳明倾吐了自己学习中的困惑与苦衷,说自己也很努力了,但是总不得法,脑海中不能见朗月晴空。王阳明笑一笑,拿了一本《战国策》,把前面的那个战国形势地图,唰的一下撕下来,笑眯眯地把这地图撕成一片、两片、三四片,撕得粉碎,然后交给冀元亨,说你把这张图拼起来。这是先生给的作业啊,冀元亨回去就拼,拼了一夜都拼不起来。
冀元亨说,学生愚钝,拼不起来。王阳明笑一笑,你拼不起来是吧?你把这个交给我的书童,让书童去拼。书童笑眯眯地拿回去,很快就拼出来了,拿来给冀元亨看。冀元亨傻眼了,这么难拼的地图,书童怎么拼起来的?书童笑笑,说这很简单嘛,正面是地图,读书笔记后面是作者的画像。地图太复杂,我当然拼不起来,我就按照他的画像,眼睛鼻子这样拼,很快就拼起来了。冀元亨呆若木鸡,王阳明笑着问他,你明白了吗?冀元亨恍然大悟。
我们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到,王阳明教学手段非常丰富,更可以看到他心学智慧的一个特点:面临各种事物的时候,事物背后的规律在他眼中就变得无所遁形。冀元亨为什么被迷惑了呢?为什么发现不了作者画像拼图的轨迹呢?因为他心中装的东西太多了。东西多了之后,就会丢弃那个原则的东西,看不到背后的东西。作者:
此心光明复何言——百家讲坛《五百年来王阳明》观后感
新年前后是比较忙的时候,时有应酬少不了口腹之福;期间偶然接触了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讲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顿时上瘾,忙里偷闲的每日一集半集的终于看完了。感觉比舌尖上的美味来犹胜一筹,它是文化大餐,更是难得的一种精神享受。心得虽然不够成熟但也要趁着热乎劲儿表述出来,和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吧……
对于王阳明,很早读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曾经知道,他是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那句“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让我记忆颇深。既然如此,以唯物主义者自诩的我自然对其不感兴趣。直到如今听了郦教授一番详细地解读,方才大吃一惊,原来人家竟然是与孔子、孟子、朱子(朱熹)并列的儒家四大圣人;不仅如此,还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完人之一,孔子和王阳明各一个,曾国藩算半个(两个半完人另有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一说,但都有王阳明)。
何为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才德全尽”的人;而完人呢,条件似乎更高,要“三立”,即立德立言立功。不但有德行,还要有功业,称为“三不朽”。按照这样苛刻的条件衡量,连孔子也被排除在外了。孔子虽然创立了儒家学说,是无可置疑的道德模范,为了克己复礼到处奔波努力,但可惜业绩不行,徒劳往返,不被各国君主认可。儒学的强大影响力还是在刘汉之后才逐步呈现的;而王阳明不但是心学的开创者,而且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用于行政和军事实践,且卓有成效。他谋划指挥的战役从无败绩,百战百胜,被称为“战神”。纵观中国历史达到王阳明这样知行完备和功业水准的,的确少之又少……
因此奇人学者的王阳明早在当代就拥有了许多粉丝,拜他为师的人有他的顶头上司当朝大官,也有封疆大吏,更有无数的读书人追随;他身后信奉者崇拜者就更多了,如海瑞、张居正、黄宗羲、李贽、曾国藩、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蒋介石曾经多次自称为王阳明的信徒,并把台北草山命名为阳明山以示纪念。大教育家陶行知原本叫文濬,因为笃信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特地更名。王阳明在日本和朝鲜的影响甚至超过中国,日本的近江圣人中江藤树、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军神広瀬武夫、作家三岛由纪夫等无一不是他的拥趸。今年1月3日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而这个标志着日本走向现代化的改革运动,王阳明的心学功不可没。心学在日本被称为显学,它为明治精神注入了灵魂,明治维新的前三杰和后三杰全都信奉王阳明,海军统帅东乡平八郎专门刻了个印章,上书“一生伏首拜阳明。”可见王阳明在隔海的东瀛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说王阳明是天才少年,自有许多故事证实。比如他十岁时,父亲高中状元,王阳明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做诗咏金山寺,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王阳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四座无不惊叹,又让他做一首赋蔽月山房诗,王阳明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意思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不仅思维敏捷,更重要的是视角、气势和思路的不同寻常。这两首诗至今也是传世佳作。
至于说王阳明有异志,更是大家的共识。十一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当时说:“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应该是读书学做圣贤”。这个回答非同凡响,那个时代即便是学有所成的读书人,立志做圣贤者也是少之又少,须知那圣贤岂是凡人可做的?
王阳明打小就不循规蹈矩,许多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学习并非十分用功,常常率同伴做军事游戏。年轻时他出游边关,练习骑马射箭,博览各种兵法秘笈,遇到宾客常用果核摆列阵法作为游戏。当时国家朝政腐败,义军四起。正统年间,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朝廷赔款求和。这件事情在王阳明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十五岁时就屡次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未被采纳。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二十岁时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不中,来科必中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王阳明悬笔立就,朝中诸老惊为天才。弘治十二年他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赐二甲进士第七人,相当于全国高考的第10名,而后被任命为工部官员。正德十三年,巡抚王守仁上任江西巡抚,迅速平定了信丰等地的民变,第二年平定了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两大手笔朝廷震惊朝野,上下都对其刮目相看。
平定江西匪患展露出王阳明非同一般的谋划指挥能力。盘踞四省交界地区土匪几十家,大的匪窝就有四处,几十年讨伐皆不能根治,而王阳明仅用一年时间就荡涤干净。更值得指出的是他后期的安抚工作,“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句名言就是出在此时。他上疏朝廷,减免税收,安抚百姓,从而从根本上治愈了当地的祸患。
而随后的征讨宁王叛乱,在军事上更是堪称奇迹。宁王为叛乱苦心经营了十几年,拥有精兵十万;而王阳明没有一兵一卒,只是临时招募的散兵游勇和当地百姓,且只有一万多人,但大义在胸的王阳明还是勇敢地竖起平叛大旗。他先是散布流言使叛军不敢进军南京;接着又出兵宁王老巢南昌迫使其回撤,最后与其在鄱阳湖决战,火烧敌舰,终将朱宸濠擒获。鄱阳湖大战的同时王阳明居然没有耽误讲学,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当时就折服众人,被誉为神人。
嘉靖六年,广西多处叛乱造反,不能平定,于是下诏让王阳明总督两广兼巡抚前往处置。造反的卢苏和王受听说是战神来了十分害怕,没等开打就投降了。王阳明平叛到达南宁后,一方面派降兵进军以迷惑对方,一方面派官军秘密集结,袭剿叛军,连连攻破油榨、石壁、大陂等地,直击断藤峡,大获全胜。至此盘踞在八寨、断藤峡一带长达百余年的祸扰,被王阳明一举消除了。
这里所谓的布道,就是讲学,这也是王阳明人生经历的一大特点。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爱讲学,刚到京城任职,就在郊区设坛开讲,顶头上司前去打探听课,居然折服,就拜年轻的下属为师。王阳明任职京官期间,仗义执言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刘瑾,被捕下狱,几乎丧命;而后被贬到贵州龙场去做一个九品的驿丞,半路上又差点被杀手给灭了。到了龙场,当地万山丛勃,苗僚杂居,条件十分艰苦,但王阳明泰然处之,潜心悟道,居然大彻大悟,心学由此萌生。他一边悟道,一边讲学,受到当地民众爱戴,讲学的龙岗书院人满为患。这一幕被当时主管全省教育的学政官员目睹,便邀请王阳明前去贵州的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听课者同样盛况空前。再之后就如同当年的孔子一样,王阳明就有了追随的学生,老师走到哪里就跟随到哪里,一路讲学,影响逐步扩大。他在主政江西时候,新建了义泉等五处书院,以教化民俗为主,最终达到“破山中贼”的教育目的。54岁时王阳明辞官回乡,在老家绍兴、余姚一带创建阳明等书院,宣讲“王学”。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五百年来谁著史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五百年来王阳明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