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从来不卑微》有感
一篇好文章可以让人深受感触,可以让人受益匪浅。读了这篇《爱,从来不卑微》,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被“我”冷眼相看的老头却送来了宝贵的十元,真情募捐让我由衷发出感叹。平日里作者午后去扔饭盒时,看到了那个老头专注地捡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作者因为去清点那叠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箱时,那位拾荒老人伸出一只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十元钱,令作者很吃惊。
看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位拾荒老人一天的收成能有多少?五块?可能还要少。然而他却是那样的慷慨!可是文中又说到的捐款少得可怜,这又证明了什么?证明了人们对现在的自主捐款活动已经没有了爱心。十元,对于当今社会的人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那很难再称得上是一份爱心了,也许更多的只是一份义务,一份面子。
现在的人,有多少能正确看待这些捐献的真正意义,变得越来越淡泊的只有人们的爱心。好在我们家里在学校门口,有一个贫困山区捐款箱。每每我的衣服穿不下时,我和妈妈都会把衣服送到那边的箱子。我有时会去看看上次的衣服拿走了没,但是每次衣服基本上是在的,而箱子里除了衣服外就只剩下一堆白色的数不清的垃圾。我的心一下就凉了,这些人心都怎么了?变得如此黑暗,如此冷漠,做出了这样的事情都不觉得羞愧吗?
现在的年代,有太多太多的爱心被掩埋,人是长大了,钱是变多了,身体健康了,可最美好的人心却被抛弃了。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它们重视起来,让世界再次变得美好和谐,爱不能被埋没,也不应该被敷衍。
爱,应该永存于人们心中,被传承下去。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是《敬重卑微》。
文中讲道,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文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这段: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这卑微者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蚂蚁,与它所生存的大自然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卑微,然而为了集体,为了他人,为了自己的责任,不顾熊熊的烈火,义无反顾地冲进火海,为集体开拓求生之路。而后,他们既没有被表扬,也没有在众蚂蚁面前接受奖章或封爵封位,他们只是默默地为集体找到了新的大陆,除此,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甚至是没有了生命!这种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蚂蚁和大自然相比,是那么渺小、卑微,然而又是它们让我对卑微者肃然起敬,它们有团结的智慧,有感于牺牲的精神,它们这种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让我佩服;相比之下,我们人类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又能怎样呢?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这种不怕牺牲、舍己救人的精神!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起了一些人眼中的卑微的一种职业清洁工。也是我们常常在大街上看到环卫的工人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整天面对着尘土飞扬的街道,来来往往的清扫,异常乏味。但与知相反的是他们的收入,这样不辞的工作挣着如此微薄的工资。所以在有些人眼里这些工资是低贱、卑微的,但你们是否想过如果没有这些清洁工的劳动,哪儿会有我们这美丽的家园?
敬重卑微,能让我的生活更有意义了。
生活中,我读过许多写母爱的作品,写父爱的却是很少见。这次在《阅读365》里读到关于父爱的文章,就多看了几遍,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人们说:“父爱如山”,是啊,父亲的爱就像一座座大山一样不可摧毁。
父亲是一家之主,是一家的顶梁柱,可能我们从小到大跟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没有跟母亲一起的时间长,但是父亲爱我们也不比母亲爱我们少。当我们受伤的时候,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说很多安慰我们的话,他会在背后默默的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受伤,勇敢的向前冲!
还记得小时候,爸爸第一次出差,只有我跟妈妈两个人在家。晚上爸爸打了个电话回来,我听到了熟悉的声音,眼泪竟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可我不想让爸爸听到我哭泣的声音,就赶紧把电话给妈妈,自己跑到客厅,看着窗外,想起了自己跟爸爸在一起的时光......
父爱,它好像白酒一般,辛辣而又热烈,容易让人醉在其中;它又像咖啡一般,苦涩而又醇香,容易让人为之心动;它还像茶一般,平淡而又亲切,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
父亲的爱,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爱。
作者写了一封信给父亲,父亲就一边喝酒,一边一次一次的把这封信拿出来看,这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在父亲心中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母亲不在家,父亲替母亲收了这封信,他完全可以自己拆开来看,但他却没有,他说:“这是儿子给你的信,不是给我的。我知道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有多无奈,他是多希望儿子寄给他们的信上面写的是自己的名字,但他又能说什么呢?父亲是爱儿子的,儿子也是爱父亲的,只是他们都没有说什么,他们对对方的爱,他们都知道,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相信,在作者父亲看到自己儿子写的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感动的看着他吧。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到客厅看了一眼正在看电视的父亲,就这样站在书房门口看了他五分钟。他可能知道我在看他,他了解我,他知道我想的什么,只是我们什么都没说…
阅读是使人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通过品读作者的作品我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读后感的写作是我们探寻自身想法的一种形式。优秀的作品模板的表现有哪些?考虑到你的需要,栏目小编特地编辑了“《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读后感范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的文章,故事里讲述了著名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小时候三次卖衣服的故事。
第一次,父亲给乔丹一件大概值1美元的旧衣服,问他“你能把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乔丹想了想,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6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第二次,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20美元?”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买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他了5美元的小费。25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他父亲一个月的工资。
第三次,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它卖到美200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佛,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豫,他沉静的'接了过衣服,开始思索。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流畅的签完名后,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200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位石油商人出1200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或许你成绩不好,或许你因为不富有,或许你被欺负,但是,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你又有什么理由妄非自薄呢?
像乔丹一样努力。或许,是你就是下一个迈克尔·乔丹。
读完《高贵的生命不卑微》之后,我沉默了好长时间。心里起伏了好久,眼前觉得忽明忽暗的。一下子见到了阳光,又仿佛消失不见。
我反复问自己,麦克尔·乔丹可以,我为什么就不行呢?我多希望啊,希望可以有阳光伴随在我身边,让我感到温暖。读完了他的故事,我顿时间明白了,明白了生命,明白了高贵。想一想,我不正和他一样,“对于未来,我也看不到什么希望”。我知道,他一定经历过很多事情,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他的希望,源于他的父亲的一番话。仔细地品味,我认为我和他一样,真的什么都没有,对于生活,我心里一点准备都没有。
乔丹那时才13岁,而我呢?已经15岁了,应该比他更懂、更明白,遇到挫折时,应该越挫越勇,现在,我反而变得颓废了,把生命的意义都浪费掉了。不管别人怎么看,只要做好自己,对吗?但丁说过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把这句话当作我的格言,只要有理想,再多的困难,我也不怕。我是一个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做事情很极端。没有人相信的时候我会哭,受了委屈在心里我也会哭,我的眼泪咋就那么不值钱?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明白我自己,我不坚强,我不勇敢,可是谁能让我软弱?
我不要再那么卑微地活下去,我要像旧衣服一样给自己创造出高贵的机会。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也没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无论是相信我的人也好,不相信我的人也罢,我会做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我不是不可以,我要以高贵的姿态平视他们,我要大声地对他们说:“我要用高贵的生命去征服你们每一个人,我要用最刺耳的话语,去创造一个最不卑微的生命。”
今日的我,许下承诺,来日的我,必将将承诺归还。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的文章,故事里讲述了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小时侯三次卖衣服的故事。
第一次,父亲给乔丹一件大概值1美元的旧衣服,问他:“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乔丹想了想,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6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第二次,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20美元?”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5美元的小费。25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他父亲一个月的工资。
第三次,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200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弗幽幽地闪着光。
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后,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200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出1200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或许你成绩不好,或许因为你不富有,或许你被人欺负,但是,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你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像乔丹一样努力。或许,你就是下一个迈克尔·乔丹。
厚厚的一本书,如今还是看完了,有点相识恨晚的感觉。先是被丰子恺质朴的语言打动了,而后便为作者笔下的人物梵高,心酸不已,更是感同身受,仿佛在他的身上,依稀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梵高生于普通的牧民家庭,少年的他离经叛道,一心扑入自然的怀抱,尽管只有八岁,可就已经显示出绘画的天赋。幸得贤明的父亲支持,以薄弱的收入支持孩子,梵高终究没有让他的父亲失望,绘画的技艺日益增加,后来迫于经济的萧条,不得不出外觅寻工作,但这依旧没有阻止他狂热的艺术梦。
命运的指针对他来说是残忍的,上帝给你了一样东西,肯定会拿走另一样东西是啊,众所周知的梵高的确是绘画天才,可是命运又偏偏玩笑般收去了他弥足珍贵的理智,让他渐之渐远的逐步失去亲情、爱情和友情。也许没有人能道明他是个怎样的人,也许在人们的眼里他就是一个疯子,疯到执着于不肯承认自己是疯子的人,而这一切在我看来他是用整个生命在做自己灵魂的守护者,因为他的作品,都是由热血所染成的!
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品性,完全是可以通过他的作品看出。他的画不似一般画家所追求的安逸典雅以及深沉,他的画是高亢、凄艳、宏美的,具有张扬的色彩,烈性的释放。深红,靛蓝,铭黄,艳紫,苍绿,都是那样的浓烈明亮。作为画的旁观者,我们也能想象到他心里向往的那种充满阳光的生活,感受着他心中的那份炙热与浪漫。
梵高的画和他的人一样都有一种倔强的情愫在内,正因为他的这种偏执和执拗的性子,我才更觉得他是个勇敢的人,他的作品从不为迎合别人而创作,只是简简单单的热爱,也不顾世俗的看法。他是一位洒脱具有使命感的艺术家,当他谈到自己的创作,他是这样总结: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西点军校中有一句话,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丁点,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很多,你若丢掉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
梵高是不幸的,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双创造美的手。诚如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回头瞧瞧自己,所遇到的不过只是小麻烦,差点儿就放弃了自己原先所坚持的,真是应该像大师梵高学习!
人生之路漫漫,我们还要经历无数的大风大浪,若连一颗坚定执着的心都没有,又如何做灵魂的守护者?
行走的卑微灵魂
——《第七天》读后感
Angelauncle
历来爱读余华的小说,无论长篇还是短篇,都极其吸引我读下去,初读《活着》,我觉得余华老师的笔调该是沉重,悲悯和写实的,即便故事情节着显虚构,但文字流露出来的底蕴、情感却是无可比拟的,真实的。如果说《活着》给人以勇气,那么这本《第七天》则给人以生命。
我在想他竟这般大胆写出这样的目录,开篇目录直接对应书名,分别以第一天到第七天为题目,按照现在人的想法和读书的喜好,我想是没有人愿意去听你讲这简简单单的几天,总觉略显低浅。但余华就是余华,没有第二个,也只有他敢这么做吧,直接阐明自己的思路,简单叙述,不故作奢华和诗意,让观众就从这七天里,随着他一起踏上这趟精神之旅。
老实说,我想读这本书的原因主要因为余华的写作魅力,没有其他理由,也不过多去渲染自己是多么的有眼光,单看到书名我就决定带着问题进入一定会很精彩,比如作者会以怎么样的一种形式去写这部小说?这七天发生了什么事?第七天到底怎么啦?这部小说通过这七天传达的意义又是什么?于是我开始了阅读。
作者开篇第一天直接以主人公杨飞在殡仪馆等候火葬的情景来开端,并以一个灵魂记述的方式来回忆自己死亡的真相,从而讲述后面几天里所遇到的人和事,前面的篇幅基本偏阴沉,就殡仪馆等候火葬这里的描写,如市长的vip待遇,有机墓地的对比,及死者墓碑的比较都折射出现实至极的部分 。再到中间篇幅,主人公遇见了因爱情而跳楼的鼠妹,因为死去女友买墓地卖肾而死的伍超,因餐馆意外爆炸而死的餐厅老板一家,因救起所谓“医疗垃圾”的婴儿而最终被宝马车撞死的“母亲”等等,这些死亡背后透露的黑暗与复杂,这死亡背后那些卑微的人生,作者以一种灵魂重现的方式在写实所有的人生诉说。
从生母的意外铲子,到养父的抛弃与死亡,再到妻子的逝世,主人公经历着重重痛苦,但在养父的照顾下,他健康成长,即使最后找到了自己的生母,但还是毅然决定离开奔向养父的怀抱,那个一生为了他都未娶妻的养父 ,也正是最终养父的死亡,作者才以追念父亲为导线来展开叙写,“我走遍这个城市的所有角落,眼睛里挤满老人们的身影,唯独没有父亲的脸庞”,然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终于再次相遇与养父相遇,与“母亲”相遇等,然大多人因没有墓地而无法得以安息,相反这些人在世界的另一端重逢,没有一些复杂黑暗的外界影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重新开启,而这里面有墓地的人本可以选择安息,就如老李与老张在棋盘上的不羁世界。他们被这幸福场景,毫无杂念的内心所打动,他们毅然选择彼此余欢。
作者将这些卑微的人生写就出来,文中以没有骨骼的人来形容死亡离世的人,一个自己的灵魂,与自己对话。其实我们可以想到,作者想传达给我们的不仅只有这几个人的卑微人生,是在给予我们一种生命的力量,作者最后一段写道:“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穷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那是什么地方?死无葬身之地”。好一个死无葬生之地,回观现实生活,比如这阵子的九寨沟地震,泥石流,天津港爆炸事件,传销致使学生死亡等等这些意外及人为的死亡事件,从来都是冤死的灵魂,没有骨骼的人,他们不会想要去死亡,这个世界就是有灾难,有毁灭,有疼痛,面对这些他们才显得如此卑微怜悯,也从来不是命运多舛。只是我们需要一个和平安稳的世界,和一个与世无争的自己。
这没有骨骼的人啊,那方净土,如果不能给予或找寻,我愿意呆在那死无葬身之地,看花开花落,花飞花散。
灵魂不卑
张凯雯
作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经典传世佳作《简·爱》似一缕亮丽的晨曦,不仅灿烂了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天空,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一百六十年来,温润着每一位阅读者的心田。
《简·爱》的主人公简自由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她寄住在舅母家,残忍的舅母违背了丈夫临终前好好对待简的承诺,因此,简在舅母家受尽了舅母的虐待,表哥的欺凌。后来又被称作一个“撒谎者”被送进了专门收养孤女的半慈善学院——劳乌德,继续在饥饿、体罚、疾病缠绕的环境里艰难地挣扎。她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劳乌德完成了六年学业并担任了两年教师后,十六岁的简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应聘到桑菲尔德府担任家庭教师,开始了新的生活。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被简的单纯坦率所吸引,两颗相爱的心在反复探视后终于碰撞出火花,可就在婚礼当天,有人证明罗切斯特先生早已娶了一个疯女人。简痛苦而理智地不辞而别。但在内心反复思考的促使下,她决定去探望罗切斯特先生。当她满怀希望的走向桑菲尔德府时,那里已经被疯女人烧成了一片废墟,而罗切斯特先生也因救疯女人而残疾。简满怀爱情和罗切斯特先生开始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的简·爱以非凡的气质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平凡得像我们的姐妹,又高尚得让我们敬仰!她饱受折磨,却把爱带给每一个需要她的人。她善良,冒着被传染哦危险去探望重病的海伦,给海伦带来最后的安慰;她宽容,从心底原谅了百般虐待自己的舅妈,真诚地和临终前的舅妈和好。不仅如此,简的动人魅力更在于她对人格尊严的捍卫和对精神平等的不懈追求。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来没有体会过亲人的爱抚是多么温暖,没有受到过一丝一毫来自人类的善意,孤苦无依地处在奸邪与罪恶的包围之中,在饥饿与惊吓中长大。但这一切都没有摧毁她,因为一种强大的自尊自爱的信念,这种捍卫和追求贯彻了简的一生,正如简自己所说:“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无所依靠,我就越要自尊。”面对表兄里德少爷的辱骂和毒打,幼小的简“像是要造**的奴隶一样”,拼命和他扭打;面对地位、财富远远高出自己的罗切斯特先生,她勇敢地宣称:“你以为,因为我穷,微不足道,长得丑,身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的灵魂和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也跟你一样完整!……我的心灵在同你的心灵说话;就像两个人都经历坟墓,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一样,我们彼此相等——我们生来如此!”面对自己深爱的罗切斯特已有妻室的残酷现实,简毅然选择了离开,以行动表明了自己对平等、理想爱情的向往。《简·爱》中作为拯救者的罗切斯特先生和充满爱心的天使玛丽与戴安娜就是这个世界的阳光。正是他们的正义感和仁爱解救了简。可见,夏洛蒂仍把解决社会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人性的善良。
第一次阅读《简·爱》是在五年前,那时还小,只是潦草的翻阅了一下,并不能真正了解女主角的痛苦和坚强,只能体会到她像海伦·凯勒那样一直奋斗着。
而现在,当我再一次翻开《简·爱》,一个活生生的不被命运所征服的女孩就站在我眼前。我翻着书,如同在和她面对面地交流。渐渐地,我开始被这个女孩所感染、所吸引,就像了解我自己一样了解她。我和她共呼吸,共哀乐,我为她流泪,被她震撼!
在随后的岁月里,简·爱的点点滴滴将一直伴随着我,清理心情灰尘,净化我的灵魂,纯洁我的观念,我生活的天空也因此而更加高远辽阔!
“人穷志不穷”这是我从《我矮小但不卑微》这篇文章中感触最深的。文中的主人公,他在困境中自强不息,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动人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
主人公家境贫寒,父母不能供四个孩子读书,再加上父母遭受车祸,这飞来的横祸,使原本这个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父母不得不让其中一个孩子辍学。主人公因身材矮小,父母认为让他读书也没有什么前途,就让他辍学,边干活边乞讨,维持生计。就这样,主人公边乞讨,边捡拾别人扔掉的破烂书籍如饥似渴地读着。他相信,只有学到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是啊,主人公虽然身处逆境,但人穷志不穷,他在承受超越他这个年龄所能承受的种种压力的同时,决不向命运低头,做生活的强者。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这不由得我想起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苦难童年。他在一边做童工的同时,还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偷读书。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大文豪。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不少人穷志不穷的事例:有许多贫苦孩子都是靠政府的资助挺过来的,但他们非常争气,奋力拼搏,勤奋学习,终于学有所成,用优秀的成绩来回报社会。
这些人用自己的行为谱写出一曲曲敢于向命运挑战的扣人心弦的生活乐章。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那些原本没有学习条件的人,他们都能够创造条件学习,而我呢?是生活的宠儿,成长在优越的环境里,却不懂得珍惜;在学习上碰到一丝半点的困难就轻易放弃,想起来真不应该!像主人公这些自强不息的人将激励着我去闯过学习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我矮小但不卑微》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只是需要信心和勇气。只有立下远大的志向,才能披荆斩棘,走向成功的彼岸。
作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经典传世佳作《简·爱》似一缕亮丽的晨曦,不仅灿烂了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天空,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一百六十年来,温润着每一位阅读者的心田。
《简·爱》的主人公简自由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她寄住在舅母家,残忍的舅母违背了丈夫临终前好好对待简的承诺,因此,简在舅母家受尽了舅母的虐待,表哥的欺凌。后来又被称作一个“撒谎者”被送进了专门收养孤女的半慈善学院——劳乌德,继续在饥饿、体罚、疾病缠绕的环境里艰难地挣扎。她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劳乌德完成了六年学业并担任了两年教师后,十六岁的简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应聘到桑菲尔德府担任家庭教师,开始了新的生活。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被简的单纯坦率所吸引,两颗相爱的心在反复探视后终于碰撞出火花,可就在婚礼当天,有人证明罗切斯特先生早已娶了一个疯女人。简痛苦而理智地不辞而别。但在内心反复思考的促使下,她决定去探望罗切斯特先生。当她满怀希望的走向桑菲尔德府时,那里已经被疯女人烧成了一片废墟,而罗切斯特先生也因救疯女人而残疾。简满怀爱情和罗切斯特先生开始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的简·爱以非凡的气质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平凡得像我们的姐妹,又高尚得让我们敬仰!她饱受折磨,却把爱带给每一个需要她的人。她善良,冒着被传染哦危险去探望重病的海伦,给海伦带来最后的安慰;她宽容,从心底原谅了百般虐待自己的舅妈,真诚地和临终前的舅妈和好。不仅如此,简的动人魅力更在于她对人格尊严的捍卫和对精神平等的不懈追求。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来没有体会过亲人的爱抚是多么温暖,没有受到过一丝一毫来自人类的善意,孤苦无依地处在奸邪与罪恶的包围之中,在饥饿与惊吓中长大。但这一切都没有摧毁她,因为一种强大的自尊自爱的信念,这种捍卫和追求贯彻了简的一生,正如简自己所说:“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无所依靠,我就越要自尊。”面对表兄里德少爷的辱骂和毒打,幼小的简“像是要造**的奴隶一样”,拼命和他扭打;面对地位、财富远远高出自己的罗切斯特先生,她勇敢地宣称:“你以为,因为我穷,微不足道,长得丑,身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的灵魂和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也跟你一样完整!……我的心灵在同你的心灵说话;就像两个人都经历坟墓,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一样,我们彼此相等——我们生来如此!”面对自己深爱的罗切斯特已有妻室的残酷现实,简毅然选择了离开,以行动表明了自己对平等、理想爱情的向往。《简·爱》中作为拯救者的罗切斯特先生和充满爱心的天使玛丽与戴安娜就是这个世界的阳光。正是他们的正义感和仁爱解救了简。可见,夏洛蒂仍把解决社会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人性的善良。
第一次阅读《简·爱》是在五年前,那时还小,只是潦草的翻阅了一下,并不能真正了解女主角的痛苦和坚强,只能体会到她像海伦·凯勒那样一直奋斗着。
而现在,当我再一次翻开《简·爱》,一个活生生的不被命运所征服的女孩就站在我眼前。我翻着书,如同在和她面对面地交流。渐渐地,我开始被这个女孩所感染、所吸引,就像了解我自己一样了解她。我和她共呼吸,共哀乐,我为她流泪,被她震撼!
作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经典传世佳作《简爱》似一缕亮丽的晨曦,不仅灿烂了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天空,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一百六十年来,温润着每一位阅读者的心田。
《简爱》的主人公简自由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的她寄住在舅母家,残忍的舅母违背了丈夫临终前好好对待简的承诺,因此,简在舅母家受尽了舅母的虐待,表哥的欺凌。后来又被称作一个撒谎者被送进了专门收养孤女的半慈善学院劳乌德,继续在饥饿、体罚、疾病缠绕的环境里艰难地挣扎。她以顽强的生命力在劳乌德完成了六年学业并担任了两年教师后,十六岁的简带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向往,应聘到桑菲尔德府担任家庭教师,开始了新的生活。桑菲尔德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被简的单纯坦率所吸引,两颗相爱的心在反复探视后终于碰撞出火花,可就在婚礼当天,有人证明罗切斯特先生早已娶了一个疯女人。简痛苦而理智地不辞而别。但在内心反复思考的促使下,她决定去探望罗切斯特先生。当她满怀希望的走向桑菲尔德府时,那里已经被疯女人烧成了一片废墟,而罗切斯特先生也因救疯女人而残疾。简满怀爱情和罗切斯特先生开始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的简爱以非凡的气质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平凡得像我们的姐妹,又高尚得让我们敬仰!她饱受折磨,却把爱带给每一个需要她的人。她善良,冒着被传染哦危险去探望重病的海伦,给海伦带来最后的安慰;她宽容,从心底原谅了百般虐待自己的舅妈,真诚地和临终前的舅妈和好。不仅如此,简的动人魅力更在于她对人格尊严的捍卫和对精神平等的不懈追求。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来没有体会过亲人的爱抚是多么温暖,没有受到过一丝一毫来自人类的善意,孤苦无依地处在奸邪与罪恶的包围之中,在饥饿与惊吓中长大。但这一切都没有摧毁她,因为一种强大的自尊自爱的信念,这种捍卫和追求贯彻了简的一生,正如简自己所说: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无所依靠,我就越要自尊。面对表兄里德少爷的辱骂和毒打,幼小的简像是要造**的奴隶一样,拼命和他扭打;面对地位、财富远远高出自己的罗切斯特先生,她勇敢地宣称:你以为,因为我穷,微不足道,长得丑,身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的灵魂和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也跟你一样完整!我的心灵在同你的心灵说话;就像两个人都经历坟墓,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一样,我们彼此相等我们生来如此!面对自己深爱的罗切斯特已有妻室的残酷现实,简毅然选择了离开,以行动表明了自己对平等、理想爱情的向往。《简爱》中作为拯救者的罗切斯特先生和充满爱心的天使玛丽与戴安娜就是这个世界的阳光。正是他们的正义感和仁爱解救了简。可见,夏洛蒂仍把解决社会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人性的善良。
第一次阅读《简爱》是在五年前,那时还小,只是潦草的翻阅了一下,并不能真正了解女主角的痛苦和坚强,只能体会到她像海伦凯勒那样一直奋斗着。
而现在,当我再一次翻开《简爱》,一个活生生的不被命运所征服的女孩就站在我眼前。我翻着书,如同在和她面对面地交流。渐渐地,我开始被这个女孩所感染、所吸引,就像了解我自己一样了解她。我和她共呼吸,共哀乐,我为她流泪,被她震撼!
在随后的岁月里,简爱的点点滴滴将一直伴随着我,清理心情灰尘,净化我的灵魂,纯洁我的观念,我生活的天空也因此而更加高远辽阔!
【篇一:《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肯定精神生活的独立价值,通过对古代言行的追诉,对人生面临问题的思考,其阐释了哲学在我们人生和社会中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旅行时不得不精简的行李。有多少是你真正生活必需的。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要填满它。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的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篇二:读《灵魂只能独行》有感】
断断续续看完了周国平的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总体感觉,文字的哲理性很强,文字简洁,不拖泥带水。简单谈两点感想。
其一,周国平的哲学在我看来是生命的哲学,他的哲学直接为生命服务,听从生命的召唤,忠实生命的体验。周国平是一位哲学家,但从他的文字丝毫看不出一些哲学特有的概念和词汇,有的只是生命最真实的体验,是内心最真实的语言。他是用生命在践行哲学,而不是用哲学来诠释生命。作为一名哲学家,他没有板着脸孔进行一些空泛的说教,而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一一道出与读者分享,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与很多专业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吧。
其二,周国平追求一种简单、朴素、单纯的境界。他的散文中没有云里雾罩的东西,也没有深奥晦涩的理论。话语和思想都是直来直去,简单,直接,一句话,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真实是怎么来。
以前也看过不少散文,但能让我真正喜欢的并不是太多。除了史铁生和余秋雨的散文,就要属周国平的散文了。读周国平的散文,更多的时候不像是在读,更像是聊天、分享,或者是倾心交谈。交流也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在交流和交谈中找到自己。
【篇三:读灵魂只能独行有感作文】
读了周国平的《灵魂只能独行》,很是喜欢,这里做了一点摘抄,共赏。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的付出和享受。但我同样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唯有籍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绝不会轻易丧失。而且,当我们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交往和独处原是人生活的两种方式,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比例不同罢了,由于性格的差异,有的人更爱交往,有的人更喜独处。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视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而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和寂寞的,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往往是被迫的。然而,正是在被迫中,人的创造力以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回应。
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灵魂只能独行,但不是在一片空无中行进。你走着走着,便会在这里那里发现一个个的脚印。于是你知道,曾经有一些相似的灵魂也在这途中行走,你的灵魂的独行并不孤单。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相爱的人之间,应该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映。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我们也不能(无权)提出这种要求。
相爱的人们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能做到的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并互相感受这种努力,互相鼓励,而不需要注视别人的脸和探视别人的心灵。
读书的心情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一些书,最适合在羁旅中、在无所事事中,在远离亲人的孤寂中翻开。
【篇四:《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灵魂只能独行》是哲学家周国平的经典之一。以前这种没有情节,没有文笔情绪,纯粹谈三观的书基本没读过,但它还是引起了自己的共鸣,至少知道了曾经的挣扎与迷惘并不是个例,连大师也没能躲过这些历练。只是有时觉得周国平还是没走出自己的围城,本来独行灵魂是个多么洒脱的背影,把天地都甩在身后,只细心感受每一段路上的风景,可周先生在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最终答案的渴求,并总希望用哲学理论的探索来解决困惑,要我看这就是拘泥了。答案不在某时某处,只在寻求的路上,且因人各异,我们只需保持细腻和好奇的心,从不同旅程中得到营养就足够了。
看过一些这本书的读后感,要么文艺到不行,辞藻优美却过于空浮;要么就特别心灵鸡汤,鄙视尘世喧嚣,鼓吹灵魂恬静;可能5年前让我写,估计也是这类带些酸味的文字吧。现在开始明白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周先生用平实的行文来传递他的信念,而我们则要把这些智慧和心情渗透在普通日常中,无需铭心刻骨,也不用执意强调清高,这份自然才是真正修心之道。
很喜欢一段话,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更愿意反其道而言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世上没有其它事物,强大过一个独行朝圣的灵魂。
【篇五:读灵魂只能独行有感】
一个人在在物质上可以贫困,而在精神上必须是富有,这样的灵魂生活才会是有意义的开始。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触。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通过别人,就永远都不可能寻找到你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上帝,也就是说所有你希望的事情,希望的东西只有你自己完成好,找寻到才算真正有意义。成为一个高贵的灵魂就必须自己一个人孜孜不倦的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顾名思义就是灵魂只能独行。
每个人都是一个秘密,所谓知己,仅仅是在你难过或开心是懂得听你倾吐分享的一种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或者幸福或者悲伤都在于自己,一切一切都取决于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人的灵魂只有在极孤独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思考,才能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有些人许多时候都在和孤独作斗争,大多的都认为孤独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却不知道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始学会在孤独的时候学会领悟。有时候,渐渐的学会习惯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好事。
在这个现在大多以物质为重的社会中,许多人开始迷失,他们被欲望蒙蔽住了双眼,往往认为只有过上物质生活才能够快乐,于是,内心生活被人们开始渐渐的遗忘,但这被人们摒弃的内心生活确实比物质生活所要重要的多的多。
面对死亡,能够做到坦然面对的,真真的是少之又少。时常思考一下死亡,你才能更加坦然的面对周围的一切,你才能更加乐观积极地活在当下。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但是,就算是你掉头不去看它,你仍然感觉的到它的存在,感觉的到它正步步像我们正在逼近,同时也在一直把它的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现在每一寸还存在这的美好的光阴上面。在许多你渴望做到的事情上,不能只做到渴望,完成它,不应该在死亡的时候将它连同后悔一起逝去。
每个人都应该记住灵魂只能独行,只能以信仰和孤独为伴,而我们则应该学会在品味孤独,并在孤独中提升灵魂的高度。
【篇六:《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通常来说,网络就是一大杂烩,鱼龙混杂,我们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才不会被其迷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也要学着适应并接受它,就像接受社会潜规则一样,其实,虚拟社会中也存在你心目中那个世外桃源。在我看来,豆瓣读书就有类似的感觉。闲来无事,抑或心绪混乱,我都会去豆瓣坐坐,寻觅几本感兴趣的书,让心慢慢沉淀下来。而周国平的这本《灵魂只能独行》就是这样被我发现的。
起初,只因书名叫人心动,便有读下去的冲动,一起读的还有另一本灵修类的书《少有人走的路》。带着好奇之心自然不能悟懂写作之人要传达的思想,我便试着放下尘念,慢慢进入写着的精神世界。
第一次接触周国平,大概是在你高中的阅读课上,每人拿着一本杂志,静静地品味文学的魅力。在我还不知文学为何物的时候,竟痴迷上了几百字的散文,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一段《宝贝,宝贝》,还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时的心情,好容易把它从网上摘下来,放在这。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讲过: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生命虽然脆弱,但可贵,因为会思想。而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21世纪,很难再找回曾经的静态,曾经的春暖花开。在商品大批量生产的推动下,人才也即将踏上这条机械化的道路。中国则是最典型的例子。虽然大陆的很多地区,还有孩子念不起书上不起学,却已不再缺大学生。每年,从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等待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有三百万。这是个比较庞大的数字,在人才紧缺的年代,中国的人才好像供不应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之前的北漂到现在的蚁族蜗居,无不正面的讽刺中国的教育。当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时,我不认为这个民族能真正地强大起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像一条匆忙、躜程的急流,谁都能被这条急流裹着向前,不富有宁静的沉思,闲适的享受,潜心的精神的创造。然而,我们都能否在匆匆赶路时,停下来,稍作休整,给心灵一个缓冲的时间。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而大家却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最终剩下的只能是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
孤独是一种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人生体验。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预知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但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朝圣地。
孤独之所以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光相遇。
而今,孤独寂寞早已成为流行语,我不知道他们严重的孤独是不是周国平所言的孤独,但我能感受到的是,这个节奏快得有些畸形的社会,正在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人们不再追求心中的那份纯粹的情感,而是竭力掩盖内心最真实的呐喊,彷徨在心门外,大喊孤独,在夜生活愈发丰富的都市,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寻找他们的共鸣。
在外地上大学,除了不能常回家,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亲眼看着家乡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每当寒暑假回家时,总能感受但钢筋水泥扑面而来的青大力量。昔日的羊肠小道已被宽敞的柏油路替代,所有的食物都在向现代化靠拢。欣喜地同时,总有几分伤感,假如我几十年不回家,那会不会不再识得回家的路?家,在我看来,是心灵的归属地,当一颗漂泊的在外的心,已找不到回归的路,可能更多会感到无助和悲伤吧。
记住回家的路,不管它现在是怎样的,将来又如何,我们都必须要铭记。
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的时候,民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永远只能是同床异梦的痛苦。我们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即使你极不愿面对独处的时刻,也必须得接受。
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话都会发生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死亡,不管你有没有思考过,接不接受它,它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魅力,它的存在不得不等待它的来临。我相信一切深刻的灵魂都蕴藏着悲观。换句话说,悲观自有其深刻之处。在我看来,没死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因而死与生者和死者都无关。卢克莱修也附和说:对于那不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死是多么重大的人生事件,竟然不去想它,这只能用怯懦或糊涂来解释。用贝多芬的话说:不知道死的人真是可怜虫!当然,我们可以补充一句: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会沉溺于悲观。悲观本源于爱,为了爱又竭力与悲观抗争,反倒有了超乎常人的创造,贝多芬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过,深刻更在于,无论获得多大成功,也消除不了内心蕴藏的悲观,因而终能以超脱的眼光看待成功。如果一种悲观可以轻易被外在的成功打消,我敢断定那不是悲观,而只是肤浅的烦恼。
灵魂只能独行,只有这条上,没人能伴你同行,可能会存在信仰,指引着你走在朝圣路上。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要把心灵放到记忆中的恰当位置上。
【篇七:《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孤独是可耻的,直到我看到这本书。谢谢晓明的推荐。孤独并不可耻,孤独是应该享受的。
读完这本书,有很多感同身受之处。做些许摘录,大家共享。
(1)灵魂的行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寻找上帝。灵魂之所以只能独行,是因为每一个人只有自己寻找,才能找到他的上帝。
(2)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
(3)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唯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
(4)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5)孤独的价值p27、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从心理学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管你与谁同睡,你都只能独自进入你的梦乡。同床异梦是一切人的命运,同时却也是大自然的恩典。
(6)生活的减法p59、旅行时不得不精简的行李。有多少是你真正生活必需的。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要填满它。
(7)抉择p140、妻子和孩子同时落水,先救谁?答: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岂非多半如此?
(8)生命的得失p141、婴儿、老人、中年人均诉说自己的不幸。一个声音问: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三个灵魂齐声喊道:主啊,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上帝答道:最不幸的人不止一个,你们全是,因为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的确就是最不幸的人。
(9)流浪者和他的影子p142、命运如同一个人的影子,有谁能够摆脱自己的影子呢?一个流浪汉对于自己的命运不堪忍受,请求神允许他和别人交换命运。神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对自己命运完全满意的人的话就和他交换吧。结果事实上,世人所见的确只是他们的命运之河的表面景色,底下许多阴暗曲折唯有他们自己知道。流浪者终究没找到能跟他交换命运的人,直到今天,他仍然拖着他自己的影子到处流浪。
(10)白兔和月亮p143、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于是神将月亮归属于兔。说也奇怪,白兔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想着这是我的月亮,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她终于去拜见神,请神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11)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到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来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12)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自我的栖居地,所寻求的是真挚的爱和坚实的信仰,关注的是生命意义的实现。幸福只是灵魂的事,它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的有意义的鲜明感受。肉体只会有快感,不会有幸福感。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篇八:《灵魂只能独行》读后感】
读《灵魂只能独行》这本书有些日子了,但看看页数只读了十分之一。周老师的书仿佛是浓缩精华版,只写给有缘人,嘻嘻,开个玩笑,浓缩版是真的,每每看几页就需要消化两天,我说的有缘,是指有缘的时间里,比如一个平静的下午,一个早饭过后,只有在心无旁骛时才能体无法那种一件事被看透,心有戚戚焉的快感。每每觉得书中所写之事均系平时所思所虑,却偏偏领悟有限,总像被隔在一层窗户纸之外,不得爽快,不得透澈。看书中文字如同清泉流过心灵,有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之后的痛快之感。世界在眼前变清晰,可谓那句不困过去,不畏将来的大智慧,也许是书中所言之信仰。
这些年来,看过圣经,拜过佛,读过儒家经典,研究过道家简史,也曾站在科学的角度思考过人生终级关怀的问题。于是草草的知道,一切宗教皆归于哲学范畴,灵魂需要皈依需要慰藉。而终于自己还是孤魂野鬼,无法成为任何一门宗教的信徒,也无法在哲学中找到归藉,所有的思考,只给了我更深的迷惘。在这些年的迷思中一句佛语给了我最大的安慰:困惑就离解脱不远了。于是我孤独地行走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而我的光明,就在这书里!
摘:唯有人的信仰生活是指向世界整体的。所谓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种宗教,或信奉某一位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
摘:我相信人们可由不同的途径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敬畏生命的世界观并非现代人唯一可能的选择。但是,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尽头,它们殊途而同归。说到底,人们只是用不同的名称称呼同一个光源罢了,受此光源照耀的人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摘: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当我读完这些的时候,我得到了最大的安慰,按书中所讲,我已然是个有信仰的人,不再是孤魂野鬼,不再孤独的在黑暗中独行。我的妈妈是个很有生活哲学的人,虽然她并不知道何为哲学,小时候离家读书,我给妈妈说我觉得孤独,我觉得不合群,那时候妈妈告诉我她也不合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好,她还说在我孤独的时候想想她,她也和我一样的孤独着。那时候我知道世上有两个人是孤独的。再后来,我看哲学类的书,书上说,不管你的生活如何丰富,内心的孤独感无人可以代替。那时候我隐隐的觉得也许并非只有两个人孤独。关于孤独,应该就是我对哲学最早的思考吧。
今天下午我突然想起看过的一句话,也是多年来我奉为经典的,原句记不清了,大意是:物质财富可以共享,但精神高度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总结才能达到。比如,我们可以无需了解飞机的原理,就可以坐上飞机翱翔蓝天,但我们无法直接体会哲学大师的灵魂高度,只能靠日积月累的领悟。于是我有了一个猜测,这是不是周老师所取书名灵魂只能独行的意思呢?
文章讲述了作者再次对《海的女儿》进行鉴赏,情感依然一次又一次被打动,为了美人鱼的真善美,为了她对永恒的灵魂的追求。
作者从爱因斯坦瞭望星空的感慨:面对广褒深邃的宇宙,深感自己是那么寒伧。来引出话题;从柏拉图的话:那是理想的世界。点出永恒的灵魂的含义;作文以筑沙堡进行类比;又以《海的女儿》为例,说明其内涵;再举例写人们对它的永恒追求来表达出它的积极主义;以费希特的话:我的意志以坚定的计划同样会英勇地、冷静地飘扬在宇宙废墟上;因为我领受了我的使命,它是永恒的,我和它一样,也是永恒的。以此作结尾。从而使整体结构趋于完美,令人目不暇接。
无论昨天或今天,面对宇宙的浩瀚,人们总感到自己是渺小的。面对这个事实,有人因此更加努力地奋斗,抒写着浓墨淡彩的人生;有人却因此觉得岁月流失、生活乏味而没意义,于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是的,也许时间的潮水冲刷着一切,许多东西都不见了痕迹,然而思想是不会随波逐流,永恒的是灵魂,它不会被时间之流水冲走。
在普通工作岗位上的人们,他们或许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也不曾有过什么卓越成就,但他们在平平淡淡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诠释着真善美。而事实上,也正是这些可爱的人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生活中,我们同样是需要寻找人生的真善美!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灵魂不卑微》有感 (9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贝多芬传有感9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