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从尿布到约会读后感1000字

从尿布到约会读后感1000字

读《早晨从中午开始》有感_读后感1000字。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读《早晨从中午开始》有感_读后感1000字,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说起路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颁发改革先锋奖章,路遥还被评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路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陕北榆林清涧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等,他曾凭《平凡的世界》这一部小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我今天有幸读到了他的作品《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完之后,感受颇深,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作家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随笔作品,《早晨从中午开始》正是记录了作者在创作《平凡的世界》这十年的写作期间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和感情经历。这一本创作随笔正让我们穿透他的作品而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创作时的艰辛,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正是这样才使我们看到了鲜花和掌声之后的艰难之路。这一本创作随笔,凝聚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作家生命中最后的心血,作者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作家路遥正是由这一本《早晨从中午开始》创作随笔来祭奠那十年的创作岁月。,从这一本创作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作家一直伏案写作至天明,别人起床,他才入睡。早餐不吃,中午醒来,吃点馒头米汤咸菜,又开始阅读和写作,多数日子一天只吃中午这一餐,有时晚上吃点面条。以至后来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说: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由此可见,作家路遥是多么的热爱文学创作啊!他对待工作是多么废寝忘食啊!他的一点一滴的成功都是跟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们在看到他的成功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他的努力与奋斗。作者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作家路遥,他在创作发表《平凡的世界》之前,他的小说作品已经多次获得了优秀小说奖。在获得这些成功之后,他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自勉自励,相信自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继而萌生了创作巨著的伟大设想,那就是后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这一些都是作者通过《早晨从中午开始》告诉我们的。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有的人一旦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这是不行的,我们应该看看作家路遥,应该以路遥为榜样,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事实上,那些取得小成绩就骄傲自满的人是大多数的,人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已内心暂时获得胜利的欣喜,但是如果人人都能来读一读《早晨从中午开始》这一本创作随笔,那么我相信将能够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早晨从中午开始》这一本创作随笔,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成功的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功决非偶然,都是通过自已的努力得来的,正所谓不经过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作者路遥身上具有的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之所以能成为作家,之所以能够得到矛盾文学奖,之所以能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光荣称号,这都是跟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不骄不躁、努力奋斗,这正是《早晨从中午开始》这一本创作随笔带给我的深刻教育。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深圳在线2班 杜雪平

先解释下这部书的名字,为什么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呢,原来作者的创作生活基本是凌晨两点到三点入睡,有时延伸到四点到五点,午饭前一个钟头起床,早晨才算开始了。一般起床以后,路遥都会连抽四五支烟,创作的时候,一天会抽两包。后来,路遥也试图去改变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但是,以他的话说积习难改,就作罢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路遥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健康的,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话说回来了,我们也看到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相对舒服的和适应的生活方式。和君倡导5点1起床,23点入睡,这种生活方式还是非常健康的,我也在努力接近这种健康的作息时间表,但是,完全做到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这本书,主要讲诉了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一个路程,包括: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创作荣誉等。作者重点介绍了创作过程,创作过程的秒速也是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进行自我反省,重新认识路遥,认识作家,认识理想的一个过程。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最多的东西就是: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将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和君同志必读中,推荐过日本小野寿司的故事:一事精致,便能动人!拿我个人为例,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宽松了,做事情可能只是做到80分的水准,本应该能做到120分的水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心里上的懒散了,女人应该对自己狠一点。优秀是一种习惯,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下一个路口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是继《人生》的长篇小说。路遥曾经有一个念头: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写作《平凡的世界》历时长达六年时间,起止于1982-1988年05月25日,写作完成的那天,路遥将自己用于写作的笔扔出窗外,在卫生间里大哭了一场,不能忘记这个场景,似乎清晰的可以看得到当时的场面是怎么样的,更能够体会到这六年来的一切孤独与梦想,都在这里有了 一个回报,不管这个回报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像德国杰出的作家托马斯曼的一句话: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是好的。"

创作过程中,孤独是所有作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必须要忍受的事情。如果没有身临其境的去阅读这本书,我们很难能够体会到这里提到的所谓的孤独,当你的日常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坚持的下去。其中,一个非常有印象的场景,西北的晚上天黑早,过了晚饭的时间,就没有吃饭的地方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按时去吃饭是无法想象的,每次过了饭点去吃东西的时候,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东西可吃,而是偌大的地方连个人都看不到,就像一个被抛弃在外星球的人一样。陪伴他的是两只老鼠,为了不让老鼠打扰自己的创作,路遥会分一个馒头给老鼠吃……

创作的准备过程。创作前的准备,路遥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作的内容涉及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十年间中国城乡广泛的社会生活,首要的任务就是应该完全掌握这十年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查阅这十年间的报纸--逐日逐月逐年的查,找了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省报、地区报、《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一页一页翻看,并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的大事和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工作量巨大,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符合路遥一贯的创作主张,他认为,写一个时期发生的故事和人,就应该还原这段时期的历史,除了了解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要体会当时人们的心里、情感的变化,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上,以至于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意义,并能够折射今天的现实生活。完成了前期的了解过程以后,接下来就是体验生活了,作者提着装满书籍资料的大箱子深入生活,如,乡镇企业、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国营、集体、个体,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老百姓,只要能触及的,就竭力去触及,有些生活是过去熟悉的,但为了更确切体察,再一次深入进去,有些不熟悉的生活,就加倍努力,争取短时间内熟悉。整个过程中,真的是努力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创作过程中,作者遇到了两件对自己来说非常重大的事情。第一件事情,秦兆阳先生与夫人去西安,作者停笔去拜访却因为天气原因没有见着。路遥有两个最敬爱的作家,一位是柳青,一位是秦兆阳,路遥成他们为文学"教父".柳青帮助他提升了一个作家所必备的精神素质,而秦兆阳等于直接甚至是手把手地教导和帮助他走入了文学的队列。第二件事情,经历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第二部完成的时候,路遥的身体就完全倒下了,这与他无节制的拼命工作有绝对直接的联系,甚至连呼吸都已经非常困难了,幸亏遇到了老中医张鹏举先生,才捡回一条命。生病的这段时间,最害怕就是"师出未捷身先死",比如说,柳青,曹雪芹。"在奔向目标的途中不敢有任何懈怠,整个心态似乎是要赶在某种暴风到来之前将船驶向彼岸",甚至一度面临这样的残忍抉择:在死亡与完成这部作品之间到底选择什么的问题。

历时六年的创作历程,一部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引用路遥的一句话,"要大树的美,不要盆景的美".人生,总要为一件大事而来,做到精致,做到无能为力!

早晨从中午开始 读后感(3)篇


读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n从来没想过一个作家是带着这样的真诚和激情完成作品创作的。对于他的经典巨著《平凡的世界》,作家路遥从开始时如何壮士断腕式地说服自己,到纠结、思考、论证如何运用现实主义精神而非现实主义名号来构思全篇,三年的资料汇集阅读消化,三年不食人间烟火的疯狂写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家是何以成为真正的文学大家。一部辉煌巨著的完成,原本一开始就带着使命感,准备好拿青春拿生命来交换的。好神圣!n本书展现的与其说是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不如说是他创作精神的再现。他一直奉行 “作品在某种意义上,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艰苦劳动的结果”,所以动笔前他阅读了前后十年的报纸,把手指快要翻得流血,他常常饿着肚子在写作,深入生活内部体验生活,观察飞禽走兽,确认植物生长的先后顺序……n他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严肃,而且苛求,迷信创作时那种深远的动力是来自他对往事的“回忆与检讨”。这种听起来都有点痛切的思考和感悟,也许成就了他文学大家的殊荣。谦虚得有些自卑的人,却在长达六年“豪迈的进程”中,建立起一种 “无榜样”意识,与妄自尊大毫不相干。怎样的魄力!n当然,因为本书内容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行文不免带有诸如“生产力,改革开放,对祖国贡献力量”等时代特色,后半部分的访谈和讲座内容也显得有些陈旧,但我们仍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如今不多见的严肃、认真和端正的创作态度,还有属于那一大时代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农村的爱的真诚。总之,正是因为他的创作离时代、离土地、离劳动人民、离真正的文学那么近,我们才从中勾勒出一位崇尚现实主义的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创作,完美地实现了现实主义的理想。只可惜二十七年过去了,不管是世界还是中国社会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擅长思考时代的路遥却把自己不平凡的生命过早地丢弃在他那个“平凡的世界”上,太可惜!n

五一到了,这是劳动者的节日,再过几天又是五四青年节,这不禁让人联想二者的关系。一方面来讲,劳动是一生的主题之一,而青年时期的劳动似乎更加重要,富有可能性与变化,关乎判断与选择,也决定着很多很久很远的东西;另一方面来讲,只有通过劳动,体力的和脑力的,人才能变得成熟起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条件,对生活抱有实际的想法,并且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做切合实际的努力,进而获得某种成功!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于一天的意义如同青年时期对整个一生。它也可以从中午开始,正如青年时期可能会走一段迷路,所以要晚几年,但一定要有一个标志性的开始,这很关键。一旦有了这样一个开始,生活总会步入正轨,在漫长之中,逐渐改变,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诸事烦扰,想念家人,也想起了一些多时不见的朋友。岁月奔流,友谊,好意,真情都难能可贵!漫长的生活啊,所谓何求?所谓何求?

一部主要讲述路遥自己创作历程的随笔,读完后很满足,此前一直觉得路遥传世的作品太少,为人熟知的主要是《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所以某种期待总无法得到满足。读完这本书后更能明白《平凡的世界》究竟为何会如此厚重有力量,这对他来说真的是一部“通向死亡的写作”,前后共花了六年多时间,前期的笔记字数就能达到一部中篇小说的篇幅,翻阅了文革十年间几乎每一天的《人民日报》,去往各个地方去实际体验生活,搞清牵扯到的种种细节,因此才有了这颗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不过也正是此期间,身体状况愈发变差,导致后面英年早逝。十分佩服路遥认真的劲儿以及近乎苛责的自我要求,正如他文中所言“只有怀着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对路遥来说,他做到了。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1000字(精选12篇)


读后感大全相关栏目推荐:“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相信不少人阅读了作者的作品之后,都能从中收获不少,写一篇读后感将内心的感受抒发出来分享出来。我们从哪些方面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此,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1】

流浪,而后海洋

时光在流逝,奔波在继续,作一个孤独的流浪汉在鄂尔多斯地无边的荒原上飘泊。他在载波,随心而走,没有方向。

这是路遥对他自己创作过程中的一段感受。

当他着手创作《平凡的世界》,就已经把之前的光环全都抛下了,来到一个不起眼,没人打扰的煤矿,做一个平凡人,勾勒着另一个平凡的世界。只留下一颗流浪着的心,在那个世界中徘徊,寻觅、游荡,前行……他不满足于之前的小成就,也不认为人到中年就不可以再热血燃烧地去做一些庄严的劳动,用所存的虔城去追赶理想和信念。

尽管创造的过程无比艰辛,而成功的结果无比荣耀,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干结果。没有什么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不存在什么不自量力的痴心妄想。具备了这个实力,以一颗平淡从容的流浪之心,惬意地构造着那个世界的故事。也许我们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曾经梦想的事情,一旦具备了某种实现雄心抱负的条件,那些梦想就会被认真地提升到现实中并拥有无数复活的可能性。

我们正年轻,一切都有无数的可能。可是似乎是因为现实实在太现实,我们会急着见到努力之后的成效。为你的目光只盯着那个目标,沿路的一切滋味都无福消受。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即便你坐拥着奋斗的成果,但你的精神世界仍然是空洞的,你回忆不到自己绚丽的青春岁月,无法剪下记忆的华美布匹,装饰自己最好的一段年华。你衰老的脸庞,空洞的眼神,都无法为青春的记忆闪烁慰藉的神色。

人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绮丽的回忆。

在这样的时光巨轮中,转起的是岁月和梦想,和渴望成功的我们。可巨轮无法承担那样急迫的成功之心,它愿让你放慢速度,让你的心去流浪,在流浪的心中,发现墙角盛开的不知名的花,发现天空中的白云构成一个心的形状,发现桌前的小猫突然要每顿多吃一条小鱼……这都是目光只在目标上的人所不能发现的。

这便是所谓怀着流浪之心的零散生活吧。可你不会长期颓丧,因为你身处战场,你要追赶理想和信念。追赶着,直到心中那片蔚蓝的海洋。

路遥先生,他的心一直都在流浪,而他,最终见得海洋。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2】

朝圣路上

见胜于时间,见胜于空间;是苦役,是踯躅;不,应是一条走不尽的朝圣路。

咀嚼“梦想”这个词仿若在宇宙中撷一抹显辉那样简单。闭上眼,眼前仍能闪过马克思挥笔自如、激情昂扬的神情,托马斯杰斐逊那字字千钧的独立宣言和左拉对权力的控诉,对社会痼疾的探问,他们的出现是天之骄子成功的必然,惊艳了时光,绚烂了当代。当然还有一些平凡人,他们的追梦路,是不见天日的泥泞: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年的苦役生活仍拴不住他长风般自由的心;托尔斯泰用自制的皮靴踏遍了朝露和霜雪;普希金用鲜血祭洒他的名誉与尊严;当然还有路遥,在那片光荣的荆棘路上,他们是无畏的殉道者,他们将梦想变成了信仰,而自己是梦想的信徒,为它奔走呼号,流血牺牲,一路上的屈膝,叩首,都似对大地的亲吻与感恩。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路遥这个对历史有着使命感的人,孤独地在寂寞里奔驰着,未曾有许多人理解他那苦行僧般写作的背后隐藏着对历史的尊重与对创造的严谨,他将脚步印在了每一粒黄土上,也把自己缝进了历史的帛布,而他却甘愿成为一名劳动者,一名平凡人。

对比那些通体光明芬芳的智者,那些济世高贵的灵魂,我们的梦想显得浅薄利己,我们的灵魂沾满了铜臭味。迪克斯坦曾指出:“个人主义是这个时代的标志,现在的年轻人,把那种缥缈的理想,转化成了对现实物质的极大追求,从要求世界大同的理想,演变成要求更高的工资,更好的住房了。”这种梦想孕育出的社会人,不是伟人。还有人的梦想,失去了人,失去了年代,变得很不具体,傲然于空虚,雄伟于枉然。这种梦想衍生出的是空想者,不是实践者,一路上的坎坷就足以消磨人们的意志,那些微笑的机遇更是成了逃脱苦难的庆幸。那一次次的叩首,屈膝都深谙着乞怜于奴颜。

人们往往把梦想的破灭归结为“平凡人”,是啊,因为我们是平凡人,我们没有无家可归的孤独感,没有被抛入世界的荒诞感,没有与虚无不期而遇的焦虑感,更没有有负毁灭的悲剧感,我们的七情平淡得出奇,我们的思想平庸得出奇,我们宁愿挤在一起相依为命,不肯相忘于江湖,漂泊于荒原。所以我们将自己成为平凡人,但是路遥又何尝不是平凡人,甚至托尔斯泰、左拉他们都是平凡人,社会纵然需要英雄的指领,但平凡人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如何在平凡中提炼伟大,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

这个时代不缺少愤青,更不会缺少平凡人,唯独缺少的是梦想与实践者。“出类拔萃”取决于你对梦想的执行力,“名垂青史”则取决于你梦想的高度,我们都在黑暗里疾驰,都在各自的朝圣路上前驱。梦想的执行度,决定了你走的远近,以及生命所可攀登的高度,即使身为凡人也要留一颗装有大梦的心,那条光明的朝圣路,即使再艰辛,也要为梦想守着象牙塔,凡事总要从自己做起。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3】

依旧是开始

其实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亲切而又似曾相识,因为貌似寒假就是这么过来的,应了作者一句话---积习难改!十几年寒假暑假好像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对于作者的这篇文章,我的理解是“青春的激情,这才是新的起点”。早晨代表新的轮回的开始,新的希冀的开始,是生命的蓬勃欲发的开端,中午代表燃烧正旺的斗志,事业如日中天。最好的自己才是开始,作者的这种心态是令我为之动容的,纵然人生的时间轴已接近中年,心情心境却仍旧是不减当初的斗志,创作《平凡的世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没有使命感与责任感,没有积极豁达的心境,很难坚持六年完成这部书作,生活与创作都是一场劳动,庄严并且会给我们带来财富!当有一天遇见最好的自己,就告诉自己,这才是新的开始!

想到这里,才知道最初看到这个题目时所萌发的思绪是肤浅的,我仅仅将习惯交织在时间的跨度上,却没有像作者那样的毅力——他让思考留在深夜宁静时分,让苏醒始午间明媚的光亮里,把最向上的姿态留给新一天的起点。

开始了,就别轻易结束。

但就像作者所说的:人是有惰性属性的动物,一旦过多地沉湎于温柔之乡,就会消弱重新投入风影的勇气和力量,前方是荆棘丛,后方是温柔乡,抱着“差不多了”的心境在事业上混一生似乎不是骏事,荣誉也有了,掌声也有了,财富也有了,就差一个这么退缩的理由了,但路遥拒绝了寻找理由,因为没有理由不去挑战,退路一走便无绝尽。养尊处优的生活是令人钦羡的标杆,却不是挑战者梦寐以求的终点,生活要有所颠簸,有所变数,有几回阴差阳错,有几次暗流涌动,才叫生活,才能把生命不息的奔腾道尽,把无数曾经的幻想变成现实。鲜花有时是毒药,目力所及的世界才是现实。

可是颠簸有时会来得太突然,就像霍金遇上命运中的轮椅,桑兰支起突如其来的拐杖,生活像是恰好发生了变异,像是宿命安排了一切,幼时从未多想过的“死亡”,此刻竟然离他这么近。

死亡,写下这两个字感觉笔尖都沉重了几分,而真正面对它,需要多大的勇气?生命有开端就会有结束,真正痛苦的,是这场故事的尾声已响起,却未实现当初的愿望。有人说:生命就是一场悲剧,结局永远不会完美,于是便有了沉沦的深渊。于是选择停止,安度余华吗?于是抛下眷恋,无所顾及了吗?答案是“不”。这便是作者所令我钦佩的另外一点——心有所愿,心有所恋。

没有一场风雨是一个人的战斗,往往有人壮言:“这是我一个人的战斗。”我从来不信,奋斗总有原因,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个梦,为了一件事,为了证明自己……若是武装赴战仅仅是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免有些自私。卧薪尝胆为了百性,脊骨刺字为了国家,一个人的战斗为了一片天的放晴。

心有所感,所以奔波不会轻易停止,百病缠身,枷锁相铐也要走下去;

心有所恋,所以双目不会就此放空,笔触钝拙,脚步搁浅也要走下去。

“吻过你的脚丫,看过月光映照下你的脸,忆过阳光明媚时代的眼,牵扯过你汗水浸湿的手心,给了你血汗里独一无二的父亲的爱……”

雨过会天晴,云淡会风轻。

永不悔的牺牲,为你而幸福,为你而奋斗。

于是,就算明天的阳光有一天会见不到,今天,依旧是新开始。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4】

说起路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颁发改革先锋奖章,路遥还被评为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路遥,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陕北榆林清涧县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等,他曾凭《平凡的世界》这一部小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我今天有幸读到了他的作品《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完之后,感受颇深,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作家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随笔作品,《早晨从中午开始》正是记录了作者在创作《平凡的世界》这十年的写作期间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和感情经历。这一本创作随笔正让我们穿透他的作品而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学的执着和创作时的艰辛,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正是这样才使我们看到了鲜花和掌声之后的艰难之路。这一本创作随笔,凝聚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作家生命中最后的心血,作者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作家路遥正是由这一本《早晨从中午开始》创作随笔来祭奠那十年的创作岁月。,从这一本创作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作家一直伏案写作至天明,别人起床,他才入睡。早餐不吃,中午醒来,吃点馒头米汤咸菜,又开始阅读和写作,多数日子一天只吃中午这一餐,有时晚上吃点面条。以至后来两鬓斑白,满脸皱纹,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用他自己的话说: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由此可见,作家路遥是多么的热爱文学创作啊!他对待工作是多么废寝忘食啊!他的一点一滴的成功都是跟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们在看到他的成功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他的努力与奋斗。作者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作家路遥,他在创作发表《平凡的世界》之前,他的小说作品已经多次获得了优秀小说奖。在获得这些成功之后,他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自勉自励,相信自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继而萌生了创作巨著的伟大设想,那就是后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这一些都是作者通过《早晨从中午开始》告诉我们的。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有的人一旦取得一点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这是不行的,我们应该看看作家路遥,应该以路遥为榜样,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事实上,那些取得小成绩就骄傲自满的人是大多数的,人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已内心暂时获得胜利的欣喜,但是如果人人都能来读一读《早晨从中午开始》这一本创作随笔,那么我相信将能够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早晨从中午开始》这一本创作随笔,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成功的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功决非偶然,都是通过自已的努力得来的,正所谓不经过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作者路遥身上具有的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之所以能成为作家,之所以能够得到矛盾文学奖,之所以能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光荣称号,这都是跟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不骄不躁、努力奋斗,这正是《早晨从中午开始》这一本创作随笔带给我的深刻教育。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5】

一部伟大的作品,应该是发人深省的。

一名伟大的作家,作品是万古长青的。

早晨从中午开始,主要是讲作者如何突破短篇中篇小说的成就,去创作长篇小说的心路历程,最终又是怎样循序渐进地成就《平凡的世界》这部伟大作品。本书最后的内容,是作者接受采访的问答和发表刊文的合集,也是值得文学创作者和读者借鉴学习的。

就作者创作长篇小说抱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信仰”的心态,便是有志者做事必备的心态。我想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最深刻的道理吧。其次便是作者如何创作的经验,亦是我们如何做事的经验,比如“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取悦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交代”的瞻前顾后的谨慎和周密;比如“退回去吗?不能!前进固然艰难,且代价惨重;而退回去舒服,却要吞咽人生的一剂致命的毒药”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又比如“孤立有时候不会让人变得软弱,甚至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强大,更振奋”的人生态度,这些发人深省的经验之谈比比皆是…

从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作品中,我们看到路遥对其作品的辛勤付出,用三年时间准备,汇集资料和梳理作品的时代背景,光是翻报纸就能翻到手指磨破,再用三年时间不食人间烟火自我孤立地去创作,第一稿是亲自下煤矿生活找灵感,却也要承受作品框架中的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的走向的伤神问题,第二稿又去西北大学给作品中人物找大学生活的感觉,创作期间榨干自己已经病倒…

这也是作家42岁早逝的原因吧。所以健康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敬佩路遥!敬佩其作品!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6】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1500字: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读了好多遍,从高中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可以说读书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身影。当时听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虽然欣喜,却也为路遥不平,因为在我心里《平凡的世界》才是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夸张的修辞,慢慢展开的人物画卷,人生的选择,思想的碰撞,发展的合理性,所有的一切我都喜欢。然而温暖的背后,总是有寒冷在支撑。正如路遥为这本书倾注了十年心血,历尽生活的磨难。《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的创作随笔,非常完整地记录了他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过程以及他的心路历程。

关于荣誉和成功:渴望被认可,但是不会沉迷鲜花与掌声。写作《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发表了小说《人生》,到达了自己文学事业的第一个高峰,鲜花掌声接踵而至,同时还有繁多的信件和会议填满了他的人生。然而他对自己的取得的赞誉十分清醒,“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动人生的温馨。我不拒绝鲜花和红地毯。但是,真诚地说,我绝不可能在这种过分戏剧化的生活中长期满足。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种沉重。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所以才有了《平凡的世界》的诞生。这样的心态很难得,我们不是一味的谦卑,就是一味的骄傲,很难承认自己心中对于被承认的渴望,虽然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这样正视自己的内心,却又理智的清醒,我很佩服。

关于目标和坚持:制定目标,然后有计划地去实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虽九死其犹未悔。写作的过程是艰辛的。写作之前,路遥先跑去了沙漠,在大自然中归零自己的人生,绝断红尘告别温暖的家园,怀着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开始餐风饮露一步一磕向心目中的圣地走去。为了积累素材,查阅十多年的报纸,跑到煤矿体验生活,封闭自己,一心创作。生活异常艰苦,甚至与老鼠为邻。“在狂热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主要的精神状态应该是什么?那就是认定你在做一件对你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工作。甚至是做一件前无古人的工作。不论实质上是否如此,你就得这样来认为。你要感觉到人在创造,你在不同凡响地创造,你的创造是独一无二的;你应该为你的工作自豪,就是认为它伟大无比也未尝不可。”就是凭着这种热情和意志,耗费十年时间,路遥终于用一部《平凡的世界》鼓舞了所有平凡的人生们,但在做完这个“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之后不久,他也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地交付给了自己的作品而匆匆告别人世。

关于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即使中途丢失,即使只是模糊的一个轮廓,我们也会在某一个阶段将它找回来,描绘清楚,并且为之努力,直至它照亮我们的人生,方不觉遗憾。《人生》发表之后的高峰,让路遥迷茫焦虑痛苦,他想要越过这个高峰,无论结果是不是攀上另一个高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维特时期的梦想重回脑海:“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动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然后是严肃的态度面对和上面提到的执着的坚持,终于看到了梦想闪耀的光环。正如他所言:“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某种抱负的人,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会有过许多理想、幻想、梦想,甚至妄想。这些玫瑰色的光环大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而消散得无踪无影。但是,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一旦具备了某种实现雄心抱负的条件,早年间的梦幻就会被认真地提升到现实中并考察其真正复活的可能性。”看到的别人的一条评论,很是喜欢,“把人生装进记忆的寒冷的口袋里,然后努力地释放出温暖,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叫好的漂亮事,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关于人生:归零心态和对人生的清醒认识。面对鲜花与荣誉,要有归零心态,毕竟这一切这是对你过去的认可。面对人生,永远要有计划和目标。只有一个高峰的人生,过后只能走下坡路,而跌宕起伏的人生轨线才更加精彩。

最后用路遥的话,来结束。

这是一次漫长的人生孤旅。因此,曾丧失和牺牲了多少应该拥有的生活,最宝贵的青春已经一去不返。当然,可以为收获的某些果实而自慰,但也会为不再盛开的花朵而深深地悲伤。生活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为某种选定的目标而献身,就应该是永远不悔的牺牲。

无论如何,能走到这一天就是幸福。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7】

带着热忱上路

整整36页,密密麻麻。

借路遥的笔,仿佛亲见一个因整日笔耕不辍而提早衰老的中年男人,是那种若没人提醒我他的身份,我便会自动将他归为底层劳动者一类的狼狈潦倒。写作到如此境地,如今能有几人?

当看到“我向另一个我表达无限的伤心、委屈和儿童一样的软弱”,心底颤动。大概可以体会他的心情。六年来非常人可忍受的工作,在最终完成的那一刻,带来的除了欣喜,更多的是难以自持的悲痛。

是的,悲痛。用这个词一点儿也不为过。机械的生活,艰苦的工作环境,焦虑的思考过程,来自内心的压力,像铁索般将人牢牢束缚。像在漫无边际的荒野独自行走,暗无天日。重见阳光,这一刻畅快流淌的眼泪,是狂喜,是委屈,是释放。悲痛来自于一切痛苦挤压后的释放。

如何能将这场壮丽的战役坚持下来?不为名利,单为读者的期待与信任,还有自己对自己近乎严苛的要求。支撑写作的是对这份事业本身热忱,而非物质、名利。仅求的慰藉是在作品完成后能收获的几句肯定。这便是路遥与当代许多作家相比,本质的差别。

多少人还将写作视为神圣的艺术?恐怕多数人只将它视作致富的跳板,或者出名的工具。一本本包装华丽的“书”,是否还能称之为书?它还能像从前的书一样给予人深刻的启迪和精神的鼓舞吗?多是千遍一律的情节,老套里费尽心思出些新花样,但满纸功利味儿却使它显得那么拙劣可笑。

大师已逝,再无大师。

缺少的是单纯的热忱,而功利却满得要溢出来。

路遥在文章的最后写道:我刚跨过四十岁,生命还可以说处在“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

路遥因为肝癌死在四十二岁那年,此时距离他生命的终点仅剩两年时光,他却豪迈发声:“早晨,从中午开始。”

怀着热忱上路,不管哪一天都是人生的正午吧!

萧红这样写道:“所以我就向着这‘温暖’和‘爱’的方向,怀着永久的憧憬和期待。”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8】

最近读了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前头部分着重写了他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经历和感悟。通常是临近中午起床,下午和晚上写作,写到凌晨才睡觉,所以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他创作时的作息时间,或者是灵感突发时的时间段。在写平凡的世界开头部分时,他是写好、撕,撕了重写,再撕,再写,反反复复多次,才有了读者眼前看到的这本名著第一自然段。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不瞒你说,当初遇到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一看厚厚的三册,让人不敢触碰,有些止步,不知道能不能一字一句的读进读完。但我还是本能的去翻读了第一自然段。没想到就是第一自然段吸引了我,一缕带着清香的文字走进了我的心里。

生为农村人,读到这样的文字感触是非常深的。震撼心灵。仿佛是在写自己所在的村庄,不一样的是描写的是75年,而我是77年。但两年不会有多大差别,村子的变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多年。北方的二三月的确还很寒冷,真正的春暖花开应该在阴历四月之后。所以雪花依旧会伴着雨丝降临,带给人间一个是冬不是冬,是春又不是春的混淆季节。虽然惊蛰临近,可三月桃花雪是不变的真理。这也是过来人的嘴边话。

三本书?此刻就是五本也不嫌多。

米黄色的书皮,五个醒目的字,一幅插图。走进了平凡的世界。

回到家翻开,还是对第一自然段情有独钟。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堆砌,没有出现一句华丽的词藻。正合我口味。我细细嚼着,越嚼越香。佩服之余脱口而出——万事开头难。第一自然段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没有好的开头如何连贯下去,如果连开头都不想读下去,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如何成为名著,如何让那么多的读者百读不厌。第一自然段就如人的气质,或者叫眼缘。只有眼前一亮,才会去深入了解。

字是简单字,组成一段话后就不简单了。我反反复复读着第一自然段,就像路遥当年创作时的反反复复。

几年来,我接触的文字也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有着乡土气息的文字(即便是读外国名著也都是适合自己且易懂的文字)。永远脱离不了这些东西。我一直认为在家乡长到二十岁,那是很好的素材。是挖掘不尽的财富,像每时每刻开采出的宝石,永远闪光。哪怕是坡上的一朵花一棵草,一朵云,一阵风雨,一片雪花,一缕炊烟,一条小路,一声清晨打破宁静的鸡鸣……都是笔下最美的篇章

《一个人的村庄》散文集,里面就是对动物,鸟语花香,人物形象做了细致的描写,看来对农村情有独钟的人大有人在。我也曾并一直在坚持写下随笔,看到什么悟到什么都想记录下来。论文章的质量,还远远不够。论真实,我敢说那是实实在在的文字,那是原汁原味的东西。也有人说我写的还不错,我一般会说——还差十万八千里,只是喜欢。

也有同样喜爱文字并天天随笔的人在朋友圈直接评论或给我直言不讳指出不足。我接受并学习。

万事开头难,不单单是码字。但喜爱文字的人三句话不离本行。还有一句话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开头难,开好头,开头好了,也就自然而然……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9】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1000字:

最近读了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前头部分着重写了他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经历和感悟。通常是临近中午起床,下午和晚上写作,写到凌晨才睡觉,所以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他创作时的作息时间,或者是灵感突发时的时间段。在写平凡的世界开头部分时,他是写好、撕,撕了重写,再撕,再写,反反复复多次,才有了读者眼前看到的这本名著第一自然段。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不瞒你说,当初遇到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一看厚厚的三册,让人不敢触碰,有些止步,不知道能不能一字一句的读进读完。但我还是本能的去翻读了第一自然段。没想到就是第一自然段吸引了我,一缕带着清香的文字走进了我的心里。

生为农村人,读到这样的文字感触是非常深的。震撼心灵。仿佛是在写自己所在的村庄,不一样的是描写的是75年,而我是77年。但两年不会有多大差别,村子的变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多年。北方的二三月的确还很寒冷,真正的春暖花开应该在阴历四月之后。所以雪花依旧会伴着雨丝降临,带给人间一个是冬不是冬,是春又不是春的混淆季节。虽然惊蛰临近,可三月桃花雪是不变的真理。这也是过来人的嘴边话。

三本书?此刻就是五本也不嫌多。

米黄色的书皮,五个醒目的字,一幅插图。走进了平凡的世界。

回到家翻开,还是对第一自然段情有独钟。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堆砌,没有出现一句华丽的词藻。正合我口味。我细细嚼着,越嚼越香。佩服之余脱口而出——万事开头难。第一自然段是贯穿全书的灵魂,没有好的开头如何连贯下去,如果连开头都不想读下去,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如何成为名著,如何让那么多的读者百读不厌。第一自然段就如人的气质,或者叫眼缘。只有眼前一亮,才会去深入了解。

字是简单字,组成一段话后就不简单了。我反反复复读着第一自然段,就像路遥当年创作时的反反复复。

几年来,我接触的文字也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有着乡土气息的文字(即便是读外国名著也都是适合自己且易懂的文字)。永远脱离不了这些东西。我一直认为在家乡长到二十岁,那是很好的素材。是挖掘不尽的财富,像每时每刻开采出的宝石,永远闪光。哪怕是坡上的一朵花一棵草,一朵云,一阵风雨,一片雪花,一缕炊烟,一条小路,一声清晨打破宁静的鸡鸣……都是笔下最美的篇章

《一个人的村庄》散文集,里面就是对动物,鸟语花香,人物形象做了细致的描写,看来对农村情有独钟的人大有人在。我也曾并一直在坚持写下随笔,看到什么悟到什么都想记录下来。论文章的质量,还远远不够。论真实,我敢说那是实实在在的文字,那是原汁原味的东西。也有人说我写的还不错,我一般会说——还差十万八千里,只是喜欢。

也有同样喜爱文字并天天随笔的人在朋友圈直接评论或给我直言不讳指出不足。我接受并学习。

万事开头难,不单单是码字。但喜爱文字的人三句话不离本行。还有一句话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开头难,开好头,开头好了,也就自然而然……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10】

每个人的生活模式,都逃脱不了自己的认知。这本平凡的世界背景故事完成于92年初,路遥也享受了作品成功的喜悦,并且对未来做了一点展望。只是万万没想到,同一年自己就撒手人寰。人的行为模式多取决于自己的认知,即便有时候认知是错误的,但因为一直在关注所谓更重要的事情,并没有来得及去纠正错误认知。在我看来,路遥便是如此,以近乎偏执的态度来创作,生怕中断会引起思路的割裂。无休止消耗身体的代价是加剧了身体的衰弱。我也相信,创作出好作品让女儿自豪的价值,远不及亲人陪伴的价值。

路遥觉得紧急创作期间,晒太阳是一种奢侈。对比村上春树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跑步,多年来笔耕不缀。不由得感概,身体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你只有活着,才能创造更多的可能和更伟大的作品啊。四十岁的生活感悟跟六十岁也是截然不同的,哪怕世界上没有平凡的世界,也可能会出现其他一样优秀的作品。但是人早逝,留给亲人的只会是痛苦。

我因为很喜欢平凡的世界,读完之后才找来本书阅读,没成想创作过程如此辛苦,生活习惯如此不健康。用人生巅峰10年换来的这本书,不知在作者临终前可曾后悔?

你是想轰轰烈烈地活到四十岁,还是想平静幸福地活到八十岁?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11】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1500字:

这本书是我向我的上级领导借阅的,此前我对这本书还不了解,在读完《平凡的世界》和《人生》后,从网上对路遥的作品和人物简历进行了查阅,才对《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本书有所了解。这本书是路遥去世前所著,50个小节共5万多字,凝聚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作家生命中最后的心血。在他的创作生活中,没有真正的早晨,他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一点我比较认同,算起来我也是一名写作爱好者,很多时候写东西真的是随心所欲,有时候脑子里有灵感了便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始写写画画,时间久了习惯也就养成了。写作就像盖房子一样,需要有牢固的基础和清晰的构架,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实际写作用了三年,另外三年则用来收集整理资料,具体构思。我写东西喜欢自由地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不下去就突然画句号,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创作源于生活,实际上一个作家深入生活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了解、体验、思考,然后才能进入表现。想写农村题材的作品,就应该放下身子深入到农村中去,和庄稼人同吃同住,了解农村人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同时,你还得熟悉城里人的生活,这样才能在作品中形成强烈的对比,引起读者的思考,让文章达到高潮。很多同事说,我们想写点东西,但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处着笔,这就是对生活工作的不了解,因为你没有到群众中去,没有了解事物的本质,所以你没有写作的素材和落笔的思想。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铁路工人,我所学的专业和写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长期生活工作在生产一线,让我对基层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一线的铁路工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对他们的内心想法、工作环节不能说特别懂,也算的上了解。

在我看来,写作真的是生活的积淀和思想的凝聚,我从事宣传工作4年多,发表过的稿件可能已经超过一千多篇,每一篇稿件都源于生活、源于工作。长期的写作让我学会了捕捉新闻的素材,学会了总结和思考,甚至对我的性格都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我感谢我所从事的工作,感谢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平凡的世界》创作过程中,路遥在煤矿一待就是一个冬天,三四个月不出山。一个人待在房子里创作,别人也不来打搅,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有时候在完成一些写作任务时,一个人待在办公室就是一天,甚至是半个晚上,这种情况是经常的,时间久了,大家也很少来打搅我,有时候感觉寂寞、孤独、有时候真想换一份工作,但是敲惯了键盘,听惯了打字的声音,还是不能放下,也许这也成为了一种习惯。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还是我,键盘换了一个又一个。

一个冬天过去了,当他坐着吉普车出山的时候,手里已经拿着21万字的稿子,这就是唯一的收获,坐在车里,什么都说不出来,就是一个劲流眼泪。我们能够想象的到,路遥此刻内心世界是多么的激动和不平常。

作家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应该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去工作,不要摆架势,不要把功利思想带到创作中去,创作出好的作品成名得利是自然的,要争取获得这种骄傲和尊严,但是写作过程中不能带进去,如果写作时想着如何成名得利,是很难成功的,这是路遥对写作爱好者最真诚的忠告。《早晨从中午开始》,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习惯,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当下的不易和美好,我的早晨从7点开始,你的呢?

早晨中午开始的读后感【篇12】

匆匆岁月,究竟追求的是什么呢?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

路遥,他对写作疯狂的态度对于外行来说,可能你不会明白。但若把这比为对事业的态度,我想大家都会理解。就像老师对学生不耐烦的一遍又一遍教导,就像医生不辞辛劳的救苦救难,就像警察不顾生命危险与歹徒英勇作斗争等等各行各业。

我虽是个普通的学生,有着普通的资质,普通的写作能力,更谈不上多大的文学名声,但我对写作,犹如僧人对佛祖那颗敬仰的心。在我心中,我每每写一篇文章便像完成了一个艺术品。

当我写到大漠塞外,我眼前恍如出现黄沙漫天飞舞,远处一行人骑着骆驼,炎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他们汗流浃背,脸上的肤色似与漫天黄沙融为一体;当我写到江南烟雨,青石板的小巷赫然出现在我脚下,一穿青色薄衫罗裙的女子撑着竹伞回眸一望,一眼万年,便直直望到我心里去;当我写到战场乱世,大街巷尾的流氓痞子从军报国,锦衣玉食的怕死少爷拿起了长枪,一去不知死生。他们生得壮烈,死得也壮烈。

片刻,我虽未移脚步却已历经风云,品味过多苦辣。

这样,我就越发能理解路遥先生了。我们写作不为稿费,不为名利,也不为迎合。即使过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一辈子,在旁人眼中是个写不出名堂的倔人,我却为这倔而自豪。

书中,路遥老先生并不喜欢那些看重他名声地位,因此求他办事的人。这里,我想说很多人误解老先生清高不能帮忙,殊不知老先生是真的没觉得自己有多大成就。我想,我们都是只愿将灵魂栖身于书本中,让精神自在地受着熏陶洗礼,而不愿沾染尘埃。换句话说,我们就是‘不合群’,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单纯一生,写尽世间风云变幻,苍穹绝海。

我并不想歌颂我们多么伟大,相反,大部分很平凡,像路遥先生这样出名的人物是几千几万个作家都想成为的样子,但屈指可数。眼红吗?

可我对先生只剩下敬佩了。路遥先生长期只有一只老鼠的陪伴,住在四面透风的一个医院的废弃小屋。他甚至为了写作没了早晨没了吃饭,用大量的香烟、咖啡来提神。经常睡眠不足,常是几天不出那间废弃的小屋,差点儿为写作送了命。

真不知是说他傻还是说他痴呢!

不过只怕‘世人笑我太疯狂,我笑他人看不穿’。

拿起笔,一纸疯言笑语泪满裳,可梳妆?岁月无情,但求雨过作还在,伊人赏。

《马丁的早晨》读后感1000字


多想和你一样神奇

——读《马丁的早晨》有感

这是一个快乐的早晨,我的房间里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这是一个神奇的早晨,我的心被一个故事深深吸引------忘了吃早餐、忘了早锻炼、甚至忘了早已和同学约好的郊游!

是什么具有那么大的魔力?

告诉你吧!——《马丁的早晨》——一本小小的故事书!

马丁,多么神奇!是一个7岁左右的小男孩。每天早上当马丁醒来后,都会有一个新的角色在等待,并会发生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比如他会变成力大无比的超人,会变成会飞的小蜜蜂,会变成小龙人、变成国王、变成外星人、变成原始人、变成侦探、变成机器人,甚至克隆出三个马丁!

我真羡慕他!

我也有许多的梦想想去实现,我一遍遍地看,希望能寻找到马丁的秘诀!

我捧着书本轻轻地说:“马丁,快告诉我吧!”

如果马丁告诉了我,我就能变成燕子在天空中飞翔,我先要盘旋在校园的上空。这是我热爱的学校,有高大的教学楼,有宽敞的活动场所,有漂亮的花坛、草坪……我天天学习生活在这里,我多么想去她的上空看看她美丽的全貌!当然,我还要飞到更远方,我生活在江南,现在我们这儿是春天了,桃红柳绿,群芳吐艳,到处生机蓬勃。我早就听老师说过,我们的国家非常辽阔,同样的季节南方北方气候风光各不相同。我一直想亲身去感受一下啊!我更想飞翔去世界各地,带给世界各国人们送去我春天一般温暖的祝福!

如果马丁告诉了我,我就能变成一个魔术师,我要把那些濒临死亡的树木重新长满茂密的枝叶,让已经荒芜的沙漠也变得绿树成荫。我还要变出许多玩具给家庭贫穷的孩子,让他们开开心心地玩;还要变出一座座学校一座座图书馆让大家都读书学知识、都能尽情地玩开心地笑!

如果马丁告诉了我,我还要变出很多个长着无数双大手的“巨人”,我们国家的四川遭遇地震了,我在电视上看到很多的人在为灾区重建辛苦地工作,有那么多“巨人”的参与,新城市的建设一定会更快,人们也不用太辛苦!!

如果马丁告诉了我,我更想变成一个能自由穿越时空的外星人,去看远古时代的恐龙,去天空破解人类还未解开的谜团,还要去看看传说中UFO的真面目,要去月球看看那里神奇的景色。

当然啦,如果我真能像马丁那么神奇,我一定要让自己长出一对大大的翅膀,飞到我最最想去的地方——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正在那里召开,我们的首都北京变得更美丽了!全世界的朋友都对她赞不绝口!那里的比赛可精彩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赛者!如果我能飞翔到“鸟巢”的上空,飞翔在“水立方”,和全世界各国观众一起为奥运健儿加油,哈哈,你说,那种感觉,有多么美!!

……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一本书带给我这么多美丽的梦想!

亲爱的小朋友,你读过这个神奇的故事吗?还没有?赶快行动吧!

记住哦,——《马丁的早晨》!!

读清新的早晨有感


读清新的早晨有感

小熊和松鼠是好朋友,在一个清新的早晨,他们俩同时闻到了好甜好甜的味道,他们非常想马上和对方分享这个好消息。小熊出发去松鼠家,松鼠出发去小熊家,结果在新月池塘他们俩走岔路了,一个走池塘的这边,一个走池塘的另外一边,就这样错过了第一次,等他们互相到了对方的家,对方的妈妈都很吃惊的说,小熊去你家找你了,松鼠去你家找你了。他们又急急忙忙往自己家赶,赶回家时听到妈妈说刚刚小熊来找你了,刚刚松鼠来找你了,他们在返程的时候,在新月池塘哪里错过了第二次。小熊和松鼠,都在想我就在家里等吧,等下他肯定会来我家找我,结果等啊等等啊等,都不见对方来。他们俩非常默契的都往长满香甜水果的地方奔跑而去。宁说这个水果是草莓,可是我看叶子不像是草莓,还真不敢说这是什么水果。

这本书的画面非常柔和,我和宁都非常喜欢,小松鼠的家在树杈之中,早上阳光洒满树林中。看到小松鼠打着呵欠从家里出来,在温柔的阳光下伸伸懒腰,而小熊一家则在森林的草地上搭了一个小阁楼,窗前还种了三盆花,森林中还有鸟儿和他们一起迎接清晨初升的太阳。

再看看新月池塘这一页的风景多么漂亮啊,新月池塘在晨阳下泛着蓝色的光,池塘里漂浮着绿色的荷叶,池塘边森林里的大树在阳光下的照射下,映出了他们漂亮的长长的身影。宁此时拿着他的小汽车来森林里开车,我说这个皮卡车是不是光头强来拉树的皮卡车呢,看到森林里这么多树,你也想来砍树了吗?

再看他们第二次经过新月池塘这幅图时,与前一幅图的颜色变化很大,草地变的更绿了,整个池塘的水都变的更蓝了。而树的影子也边的短而粗了。让宁仔细观察两幅图的不同,最主要的不同是小熊和松鼠的位置。

等他们想到见面的方法时,松鼠在树杈上跳来跳去画面中还有一串串松鼠走过的痕迹,还有小松鼠在森林中穿过的痕迹,让我们能感觉的一种动态感,能感觉到他们俩想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好食物的迫切感。

等他们来到”草莓地”他们两是多么的开心、幸福,两个小朋友互相思念着对方,想要和对方一起分享,这种温馨的友谊是每个小朋友都期待的,我们大人也一样。

这个小故事,在我们身边也会经常发生,比如上周,宁说要去找童童妹妹,而舅妈呢带着童童妹妹要来我们家找宁,在如今通信这么发达的情况下,两个人都会错过。等我们到了外婆家,外婆说舅妈带着童童去你们家找宁去了。还有自己小时候也会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去找堂弟玩的时候,有时候他从这边走,我从那边走,两个人就错过了,就像小熊和松鼠错过彼此一样。但是我们不会因为错过,而放弃对方,我们会依旧等待,依旧想办法见面,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和朋友喜欢的东西。这才是温馨的友情,才是最真挚真诚的友情。

多想和你一样神奇_读《马丁的早晨》有感1000字


这是一个快乐的早晨,我的房间里不时传出开心的笑声;这是一个神奇的早晨,我的心被一个故事深深吸引------忘了吃早餐、忘了早锻炼、甚至忘了早已和同学约好的郊游!

是什么具有那么大的魔力?

告诉你吧!《马丁的早晨》一本小小的故事书!

马丁,多么神奇!是一个7岁左右的小男孩。每天早上当马丁醒来后,都会有一个新的角色在等待,并会发生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比如他会变成力大无比的超人,会变成会飞的小蜜蜂,会变成小龙人、变成国王、变成外星人、变成原始人、变成侦探、变成机器人,甚至克隆出三个马丁!

我真羡慕他!

我也有许多的梦想想去实现,我一遍遍地看,希望能寻找到马丁的秘诀!

我捧着书本轻轻地说:马丁,快告诉我吧!

如果马丁告诉了我,我就能变成燕子在天空中飞翔,我先要盘旋在校园的上空。这是我热爱的学校,有高大的教学楼,有宽敞的活动场所,有漂亮的花坛、草坪我天天学习生活在这里,我多么想去她的上空看看她美丽的全貌!当然,我还要飞到更远方,我生活在江南,现在我们这儿是春天了,桃红柳绿,群芳吐艳,到处生机蓬勃。我早就听老师说过,我们的国家非常辽阔,同样的季节南方北方气候风光各不相同。我一直想亲身去感受一下啊!我更想飞翔去世界各地,带给世界各国人们送去我春天一般温暖的祝福!

如果马丁告诉了我,我就能变成一个魔术师,我要把那些濒临死亡的树木重新长满茂密的枝叶,让已经荒芜的沙漠也变得绿树成荫。我还要变出许多玩具给家庭贫穷的孩子,让他们开开心心地玩;还要变出一座座学校一座座图书馆让大家都读书学知识、都能尽情地玩开心地笑!

如果马丁告诉了我,我还要变出很多个长着无数双大手的巨人,我们国家的四川遭遇地震了,我在电视上看到很多的人在为灾区重建辛苦地工作,有那么多巨人的参与,新城市的建设一定会更快,人们也不用太辛苦!!

如果马丁告诉了我,我更想变成一个能自由穿越时空的外星人,去看远古时代的恐龙,去天空破解人类还未解开的谜团,还要去看看传说中UFO的真面目,要去月球看看那里神奇的景色。

当然啦,如果我真能像马丁那么神奇,我一定要让自己长出一对大大的翅膀,飞到我最最想去的地方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正在那里召开,我们的首都北京变得更美丽了!全世界的朋友都对她赞不绝口!那里的比赛可精彩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赛者!如果我能飞翔到鸟巢的上空,飞翔在水立方,和全世界各国观众一起为奥运健儿加油,哈哈,你说,那种感觉,有多么美!!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一本书带给我这么多美丽的梦想!

亲爱的小朋友,你读过这个神奇的故事吗?还没有?赶快行动吧!

记住哦,《马丁的早晨》!!

读《从设定目标开始》有感 (450字)


做事情设定目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如果不设定目标做事,那又会怎样呢?

有一个旅行者,无意中来到一片沙漠中的小镇。令人惊讶的是,这里的人们一辈子都未曾走出沙漠。旅行者问了许多人,得到的答案都是:无论从哪个方向走,都只能走回原处。旅行者这才发现,这里的人们不认识北斗星,更没有指南针。在茫茫的沙漠中,不认识北斗星,没有指南针,光凭感觉走是走不出大沙漠的。于是,他教会了几位年轻人识别北斗星。几位年轻人果然走出了沙漠。小镇上的人在那里立了一尊旅行者的塑像,下面雕刻了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这就是《从设定目标开始》这篇文章的内容。的确,如果一个人做事不设定目标,毫无计划地胡乱做事,就好像在不停地绕圈子,路是走了不少,但只是白费力气,不能前进一步。在生活中,则要找到一个对的方向,定好一个目标,这样一直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通向成功,完成目标,否则生活就是在漫无目的地兜圈子,毫无意义。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每天设定一个学习计划,安排每天的目标,比如背5个英语单词,读10分钟课外书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天天坚持,你懂得的知识自然比别的同学丰富。

五年级:洪雪萌

读《从谎言开始的旅程》有感


读《从谎言开始的旅程》有感

一直以来,我对“心灵鸡汤”的书籍都有点小小抗拒,觉得满纸大道理教你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改变自己获得成功,让我难以接受。但《从谎言开始的旅程》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小说里的人生哲理像绚丽的花朵,让人感觉温暖。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家住熊本的少年秋月和也有着很强的虚荣心。暑假的一天,从没去过东京迪士尼乐园的和也对同学说,自己已经去过了。为了筹措路费,和也又对母亲撒了谎。一切准备就绪,和也便离家前往几千里外的东京。原本规划好一天的行程,却因路上的大堵车而错过了原定搭乘的班机。于是,没钱回家的和也,踏上了与先前截然不同的生命旅程。最后,原本谎话连篇的虚荣少年,经过这趟“颠沛流离”的奇特旅程而脱胎换骨,他能够为他人着想,成长的一个勇敢的少年。

与和也一样,我们总要面对自己真实的生活。1970年生于东京的喜多川泰被誉为日本的“国民导师”,从2005年开始写作以来,他独特的文笔深受读者喜爱,特别是他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很多关于人生的哲理,通过一个场景、一段对话、主人公的一个表情,一点点地导入读者心灵深处。

在书的最后,喜多川泰写道:“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读过这本书后,愿意主动找寻机会与人相逢,并锻炼自己与生俱来的‘生命的力量’。”这便是生命的真实吧。

生命明天开始读后感1000字通用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大家对于作品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独特的感觉,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写作品的读后感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生命明天开始读后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生命明天开始读后感【篇1】

当我看到它的题目时,我就感到很新奇,才看的。真的是一本好书。

我10岁。妹妹八岁,弟弟上学了。妈妈买来铅笔和田字格本对我们说:从今天起你们姐儿俩就在家里自学吧,妈教你们汉语拼音。从此,每天我和妹妹都趴在窗台前焦急地盼望弟弟快点放学回家,然后,我们好能对着他的课本学写生字,用稚嫩地童音拼读: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我们的小脑袋瓜里就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天空是蓝的,柳树是绿的,在绿色的春天里.一群小朋友在花丛中捉迷藏,那其中就有剪着齐耳短发的我和妹妹。

12岁,我高烧不退,被妈妈连夜送进医院,很快,医生就给家属下了病危通知书,这是我从六岁起第13次直面死亡。我的床头被医生插上了象征危重病人的小红旗。医生和护士忙着给我输氧气、注射药物。我则在半昏迷的状态中紧紧地抓住妈妈的衣角不放那一次是母爱救了我。当医生无奈地向妈妈宣布医院所有的好药对我的抢救都无效时,妈妈气喘吁吁地跑了很远的路,去单位的医务室求人赊了八支我从来没有用过的青霉素注射液,回来求大夫给我用上,终于使我挣脱了死神的魔爪又活了过来

看完这本书,我懂得了:生命可以从每一天开始,所以不要轻易的放弃生命。

生命明天开始读后感【篇2】

当我把《生命从明天开始》这本书看完时,我心中是很复杂的,有点澎湃,有点伤感,但更多的是激励、健康、向上。这是一本励志、充满情感、充满感动的书。在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生命从明天开始》是由一对姐妹春曼、心曼用她们一生的心血写成的。她们同时被医院诊断患婴儿型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身体重残。二人没有上过一天学,依靠自学进行创作。在用20xx年时间的煎熬中,怀着对生命的热诚,对爱的感恩写就了一部16万字的献给母亲的书――《生命从明天开始》。

这本书所展现的是:两个作者从小得病,父亲早逝,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她们只能依靠渐渐年迈的母亲。在生活中,春曼、心曼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虽然,她们在身体上有缺陷,但却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梦想:上学、工作、孝敬父母。

心曼曾经说过:我所想的是怎样才能争取到明天,怎样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我现在很幸运,能活到今天,并且我能够为明天去努力,去奋斗。这一段话,如同清风抚过我平静的心湖,荡起层层涟漪,让我不禁陷入沉思。

在书里,姐妹所写的人生座右铭是:生命不拒绝勤奋和美丽。这体现出她们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并用剩的不多的岁月,向大家诠释了人一生的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努力。去创造。去实现梦想。还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一次了解。

《生命从明天开始》不仅仅教会我们坚强,还让我们学会怎样微笑的去面对生活,去面对人生。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压伤的芦苇它不折断,将残的灯火它不灭。

其实只要一切鲜活的事物,它就是美丽的。当我们在被这本书的感动之余,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比她们幸福,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她们姐妹俩大。

快去阅读吧。为什么不能珍惜现在的生活,为什么为得不到满足而怨天尤人。记住心曼那段精彩的话吧。它会使你的心灵受到洗礼,它会激励你勇往直前。

生命明天开始读后感【篇3】

《生命从明天开始》,我是流着眼泪看完这本书的,在读着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我的心都在颤抖,殊不知这些字都是在她们的全身肌肉已经萎缩无力的艰难状况下合着汗水和疼痛而写下的。我不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表达此时我心中的震撼,文字在心灵的震撼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我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动,语言在灵魂的感动中也显得那么得无力。我只能用笨拙的话语去表达我对姐妹俩的敬佩,她们所面临的困境是我这个养尊处优的大学生不仅是不能承受的,也是我所不能想象的。当我在为一些风花雪月或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烦恼、叹息、沮丧、甚至于有那么一小会儿的绝望时,她们却在和命运斗争,和死神说不。现在想想我的痛苦和她们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甚至有些可笑,有些无病呻吟。张越阿姨曾经这样感叹:她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值得广大残疾朋友学习的,只有自立,我们才是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姐妹俩的精神不仅是残疾朋友要学习的,也是我们这些人,这些四肢健全的正常人所要学习的。

春曼心曼两姐妹让我的脑海里回响着这么一句话:可以消灭一个人,就是打不垮他!这也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在和死神的对抗中,姐妹俩并没有被打垮,她们清楚,死亡越来越近,也许今晚的她们就看不到明朝的太阳,每一天的逝去都表明死神的通牒在悄然逼近,生命的时间是可以数得清的,姐妹俩不想浪费任何与死神抗争的机会,于是她们选择了文字。她们的文章中没有繁华,没有绚丽,没有颓废,没有软弱,质朴的语言却感动了任何人。她们俩用生活中最平常的经历最直接的感受最真实的想法去洗涤我们的心灵,去燃烧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不屈,什么是努力,什么是自强,什么叫关爱。在整本书中都透露着春曼心曼两姐妹对生活的热爱,对所有关心着和关心过她们的人的感恩,对任何处于困境中人的鼓励和支持,仿佛昨天的那些痛苦对于她们来说是可以轻描淡写的,只有明天的阳光才是最重要的,姐妹俩依然在坚持笑对人生。试想有几个人能在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以后还能有勇气用如此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去鼓舞他人面对困难,去安抚其他受伤的心呢?姐妹俩是真正的强者,不需要别人的可怜,她们的文字和她们的心一样坚强乐观。

在春曼30岁的时候,在这个被医生认定是死神即将降临的年华里,姐妹俩的书《生命从明天开始》出版和我们见面了,这些坚强的文字历尽艰辛终于变成了铅字,给了她们很大的安慰,用姐妹俩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奇迹。其实春曼心曼两姐妹才是真正的奇迹,她们用自身的顽强创造了奇迹,一个在我心里扎根并茁壮成长的奇迹,并且我相信大家都希望奇迹能继续下去,你们会一直微笑面对一切。

从梦中醒来,拥着棉被的女孩眼眸里含着一汪泪水,她轻咬嘴唇,让泪水融化在和煦的阳光里,然后绽放出一个明媚的笑脸。柳枝再展新绿,细雨润色过的春天很美,淡淡的紫丁香花香四溢。美丽的梦依然在继续,一如你们温润如玉的文字,我真心地希望你们的人生长久,可以在文学的道路上找到你们生命的真谛。

生命明天开始读后感【篇4】

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是无价的,即使他们的身体有缺陷,仍会有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地方。春曼、心曼姐妹俩就是这样的人,身残志不残,通过学习她俩的故事,让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主要讲了两姐妹生命倒计时的人生历程,虽患疾病,但仍奋斗着、拼搏着,高贵且坚强的活着,生命当中一直不拒绝勤奋和美丽。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命运是海我是帆;第二部分讲了支撑她们生命的一些美丽的亲情故事;第三部分讲了影响他们一生的人的一些故事;第四部分将两姐妹俩的爱情历程;第五部分讲了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所做的事。看完之后,真的很佩服她们那种敢爱敢恨的气魄,努力创作为家庭减轻负担的毅力,以及五年来一直坚持所开通的君曼心理热线,一直为他人解答疑惑,做心灵上的辅导和慰藉,这种奉献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她俩遭遇挫折时,总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帮助她俩,更有一些在精神上给予她们帮助的,比如,泽华姐姐,孙大姐和小晶阿姨,这么多人乐意帮助她们,才使得她们的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将会遇到自己的另一半,邂逅到美丽的爱情。这本书中写了心曼和小毅的美丽爱情,但结果不尽如意,由于心曼的文化水平和身体上的缺陷,不被小毅的母亲所接受,即使父母反对,但小毅仍坚持和她结婚,她考虑再三,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拒绝了小毅的要求,虽然痛,但那是值得的,她觉得放弃也是一种爱的方式,就这样结束了他人生当中第一份爱情。我觉得她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

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仍然拿起电话,接听君曼心灵热线,为来线的人做热切的交谈,倾听他们的烦恼,再试着开导他们,耐心地为他们解答,即使生病也毅然坚持接通热线。的确,生命不在乎长久,只在乎过得是否有意义、有价值,那才是最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所以人生在世,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正确的价值观,让它来引导我们,那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生命从明天开始,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个今天,迎接美好的明天,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应珍惜眼前的事物,努力去奋斗,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吧!书中两姐妹在很小的时候就患了脊髓萎缩症,虽然她俩行动不便,但毅然拼命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事物,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姐妹俩想方设法做一些事,办书亭、开通君曼心灵热线,努力创作、写文章投稿赚取费用等等,这在我们这些正常人来看,都是难以坚持下去做好的!

生命从明天开始,告诉了我们应始终相信幸福的花朵只开在我们自己的手掌心中的,善待自己,也善待生活吧,更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生命对于她们来说,每天都是新的,当然我们也不例外,我们更要珍惜和把握好每一天!

读《生命从明天开始》有感600字


当我把《生命从明天开始》这本书看完时,我心中是很复杂的,有点澎湃,有点伤感,但更多的是激励、健康、向上!这是一本励志、充满情感、充满感动的书。在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生命从明天开始》是由一对姐妹春曼、心曼用她们一生的心血写成的。她们同时被医院诊断患“婴儿型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身体重残。二人没有上过一天学,依靠自学进行创作。在用10年时间的煎熬中,怀着对生命的热诚,对爱的感恩写就了一部16万字的献给母亲的书――《生命从明天开始》。

这本书所展现的是:两个作者从小得病,父亲早逝,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她们只能依靠渐渐年迈的母亲。在生活中,春曼、心曼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虽然,她们在身体上有缺陷,但却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梦想:上学、工作、孝敬父母。

心曼曾经说过:我所想的是怎样才能争取到明天,怎样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我现在很幸运,能活到今天,并且我能够为明天去努力,去奋斗!这一段话,如同清风抚过我平静的心湖,荡起层层涟漪,让我不禁陷入沉思。

在书里,姐妹所写的人生座右铭是:生命不拒绝勤奋和美丽!这体现出她们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并用剩的不多的岁月,向大家诠释了人一生的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努力!去创造!去实现梦想!”还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的一次了解!

《生命从明天开始》不仅仅教会我们坚强,还让我们学会怎样微笑的去面对生活,去面对人生!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压伤的芦苇它不折断,将残的灯火它不灭。

其实只要一切鲜活的事物,它就是美丽的。当我们在被这本书的感动之余,不妨想一想自己,是否比她们幸福,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她们姐妹俩大!

快去阅读吧!为什么不能珍惜现在的生活,为什么为得不到满足而怨天尤人。记住心曼那段精彩的话吧!它会使你的心灵受到洗礼,它会激励你勇往直前!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早晨从中午开始》有感_读后感1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从尿布到约会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