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祥林嫂读后感300字

祥林嫂读后感300字

《懒汉嫁嫂》读后感300字。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也许下面的“《懒汉嫁嫂》读后感300字”正合你意!感谢您的参阅。

古时候,有个懒汉,父母在世时,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了玩,到十五、六岁,就沾染上了打牌赌博。父亲骂、娘就怂,他更加放肆。

上面的意思就是叫我们不要做个懒汉,因为,做了懒汉,等长大以后就会很难受。

日子越艰难,往往吃了上餐没下餐,一天,懒汉悄悄地和老婆说:我们家穷得揭不开锅,哥哥家却有吃有穿,现在哥哥去世了,我们何不将嫂嫂嫁出去,她那份家产不就是我们的啦?到那时,你再不会跟我过寒酸日子了。你看这个主意好不好?

在上面几句我已经知道他是一个败家子。他居然出卖自己的哥哥。

老婆心想:哥哥才死去不久。嫂嫂泪水未干,我们怎能忍心作这种亏心事?

从上面的两句话我知道了这个老婆有一点点良心,但也有很大的毒心。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懒汉嫁嫂》读书笔记600字


今天,老师叫我们打开电脑打读书作文,我就看了一篇叫《懒汉嫁嫂》的故事,故事很有趣,非常有意义,我喜欢的段落是:

懒汉出了门,他老婆急忙到嫂嫂家来:嫂嫂,大事不好了。嫂嫂问:怎么啦?我那个懒鬼,整天嫖赌逍遥。家财卖光了,竟打你的主意来啦。他打我什么主意?他说本月初三把他嫁给那个白头发,霸占你这份家产。嫂嫂大吃一惊:哎呀!他这样没良心呀?嫂嫂,他没良心,我有良心,我跟着他,没有一点望头,我想趁这个机会顶替你嫁出去,一来自己脱离这个鬼窝,二来救了你和侄儿。接着,她讲了白头发来接人时她的做法,最后说:嫂嫂,我到那里以后,我俩仍象姐妹一样经常来往啊!嫂嫂流着泪说:难得你这番好心。到了那里,日子好过就将就,过不下去就回来。我姐妹一起过日子到了嫁嫂那天,轿子抬到家门口。懒汉的老婆破口骂起嫂嫂来,嫂嫂也回骂着她。快骂到门口。两人互换了头帕,接着大骂起来,来接的人一见戴白帕的妇女,便接着往轿子里推,抬起就走。

这天,懒汉怕嫂嫂骂他没良心,一早就出门躲开了,次日中午才回来。一进屋,不见自己的老婆,见嫂嫂仍坐在她家里做事,就若无其事一样走过去,问:嫂嫂,我屋里人到哪里去了?嫂嫂哼了一声:你做的好事你老婆昨天做新娘子去了。你还不快去讨杯喜酒喝?!

读了我喜欢的这一段,我的感想是:大家不要学懒汉一样,自己喜欢赌,赌的自己没钱了,就去伤害别人,把别人的家产分给自己去赌。但是,这些坏人是没有一点得逞的,最终都是会受到惩罚。

《十二个懒汉》读后感300字


在学校的读书节上,我从同学那里交换来《365夜故事》,其中有一篇叫做《十二个懒汉》,这篇故事说逗不逗,说不逗,还真有点意思。

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十二个懒汉,这十二个懒汉一个比一个懒,说不好听的,就是懒到家了。其中还有一个懒汉因为在大街上睡觉,懒得起来,硬让马车把两条腿给压断了。真是又可气又可笑。故事的结局是,房东家起了大火,十二个懒汉因为懒的逃生而丢失了他们的性命。

故事的结局是可悲的。“懒”往往会使人断送生命和前途,所以我们坚决不做十二个懒汉那样的人,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从小养成勤劳的
好习惯,否则你早晚会后悔的。

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都一起努力,让懒惰消失,让勤劳永存!

《已嫁物语》读后感800字


祥林嫂读后感700字


读完了《祥林嫂》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可能她的故事很多人不清楚,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我觉得很感动,真的感动,我很同情她。我不理解祥林嫂那个时代的人们怎么那么没有同情心,我看他们只差一样东西思想。

祥林嫂年轻守寡,婆婆在重债逼迫和卫老二的怂恿下,将它卖给山里猎户贺老六为妻。祥林嫂不愿再婚,便逃到了鲁四老爷家帮忙,不幸的是,没过几个星期,就被卫老二发现了。一天祥林嫂到河边洗衣服,被几个捆走。祥林嫂在逼迫下与贺老六成亲。婚后生了孩子阿毛。不久,贺老六得病死了,阿毛独自上山又被狼咬死,祥林嫂只得重回鲁家帮忙。但她因两次守寡,孩子又死了,被认为是不祥之物,深为人们所厌恶。祥林嫂畏惧死后受罪,便将积蓄两年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以赎罪孽。然后被鲁家撵走,沦为乞丐。终于在一个除夕夜里,死在了风雪中

祥林嫂这么善良,这么勤奋,这么孤独,这么可怜,她哪里有什么罪呢?但在封建社会,就只因为她死了两个丈夫,一个儿子,她反而成了罪人。越是不幸,就越是有罪。阿毛的死,成为了她心灵上无法医治的创伤。她企图借助喋喋不休地讲故事来博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以减少自己思念的痛苦,结果越说越想,越想越说。这不是一边的叙述,而是反复在咀嚼自己的痛苦,这种痛苦始终在折磨她。当她以为自己赎了罪,坦然地去拿庆祝用的酒杯和筷子时,四嫂大叫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打破了她最后的一点尊严,而这句话也成为了祥林嫂之死的加速调料。通过祥林嫂死前对地狱和灵魂的怀疑,变现了下层民众的某种觉醒。

不要再上迷信和封建礼教蒙蔽我们的双眼,不要让它们遮蔽我们的良心。现实社会中没有了这种可怕的黑暗思想,但我们应该以此为戒,不要让悲剧重演。

读《懒汉杰克》有感作文


今天,我读了《懒汉杰克》这个故事,觉得挺好笑的,但同时又深受教育。

故事中讲到杰克的母亲对杰克说:“如果你有钱,要放在口袋里。” 杰克记住了。第二天,舅舅给了杰克一罐牛奶,杰克就把牛奶放在口袋里,结果,牛奶全倒在口袋里了。妈妈知道后告诉他,牛奶应该拿在手上,他默默地记住了。第三天,奶奶给了他一块奶酪,于是他就把奶酪拿在手上,结果奶酪全化了。

杰克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我想,最主要的是他不动脑子。如果他动了脑子的话,就不会把牛奶倒在口袋里,把奶酪拿在手上了。再想想我自己呢,有时还不是懒得动脑子,做了一些令人发笑的傻事嘛。一次,奶奶叫我看一下楼下有没有地方晾衣服,我不想动,就把头伸到放护栏外面去看,结果头伸出去就回不来了,只好忍着痛把头硬拉回来。记得我第一次用502快干胶粘玩具时,爷爷一再叮嘱我要少弄一点,我不听。就在玩具的破损处弄了一大团,再用手按住,按要求要按两分钟。两分钟一到,我的手却被粘住了……

为此我想,今后做什么事都不能再让脑子懒惰了,要不然会闹不少的笑话的。

《祥林嫂》读后感


祥林嫂读后感大全

祥林嫂读后感 (一)

读完了《祥林嫂》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可能她的故事很多人不清楚,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我觉得很感动,真的感动,我很同情她。我不理解祥林嫂那个时代的人们怎么那么没有同情心,我看他们只差一样东西思想。

祥林嫂年轻守寡,婆婆在重债逼迫和卫老二的怂恿下,将它卖给山里猎户贺老六为妻。祥林嫂不愿再婚,便逃到了鲁四老爷家帮忙,不幸的是,没过几个星期,就被卫老二发现了。一天祥林嫂到河边洗衣服,被几个捆走。祥林嫂在逼迫下与贺老六成亲。婚后生了孩子阿毛。不久,贺老六得病死了,阿毛独自上山又被狼咬死,祥林嫂只得重回鲁家帮忙。但她因两次守寡,孩子又死了,被认为是不祥之物,深为人们所厌恶。祥林嫂畏惧死后受罪,便将积蓄两年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以赎罪孽。然后被鲁家撵走,沦为乞丐。终于在一个除夕夜里,死在了风雪中

祥林嫂这么善良,这么勤奋,这么孤独,这么可怜,她哪里有什么罪呢?但在封建社会,就只因为她死了两个丈夫,一个儿子,她反而成了罪人。越是不幸,就越是有罪。阿毛的死,成为了她心灵上无法医治的创伤。她企图借助喋喋不休地讲故事来博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以减少自己思念的痛苦,结果越说越想,越想越说。这不是一边的叙述,而是反复在咀嚼自己的痛苦,这种痛苦始终在折磨她。当她以为自己赎了罪,坦然地去拿庆祝用的酒杯和筷子时,四嫂大叫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打破了她最后的一点尊严,而这句话也成为了祥林嫂之死的加速调料。通过祥林嫂死前对地狱和灵魂的怀疑,变现了下层民众的某种觉醒。

不要再上迷信和封建礼教蒙蔽我们的双眼,不要让它们遮蔽我们的良心。现实社会中没有了这种可怕的黑暗思想,但我们应该以此为戒,不要让悲剧重演。

读完了《祥林嫂》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可能她的故事很多人不清楚,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我觉得很感动,真的感动,我很同情她。我不理解祥林嫂那个时代的人们怎么那么没有同情心,我看他们只差一样东西思想。

祥林嫂年轻守寡,婆婆在重债逼迫和卫老二的怂恿下,将它卖给山里猎户贺老六为妻。祥林嫂不愿再婚,便逃到了鲁四老爷家帮忙,不幸的是,没过几个星期,就被卫老二发现了。一天祥林嫂到河边洗衣服,被几个捆走。祥林嫂在逼迫下与贺老六成亲。婚后生了孩子阿毛。不久,贺老六得病死了,阿毛独自上山又被狼咬死,祥林嫂只得重回鲁家帮忙。但她因两次守寡,孩子又死了,被认为是不祥之物,深为人们所厌恶。祥林嫂畏惧死后受罪,便将积蓄两年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以赎罪孽。然后被鲁家撵走,沦为乞丐。终于在一个除夕夜里,死在了风雪中

祥林嫂这么善良,这么勤奋,这么孤独,这么可怜,她哪里有什么罪呢?但在封建社会,就只因为她死了两个丈夫,一个儿子,她反而成了罪人。越是不幸,就越是有罪。阿毛的死,成为了她心灵上无法医治的创伤。她企图借助喋喋不休地讲故事来博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以减少自己思念的痛苦,结果越说越想,越想越说。这不是一边的叙述,而是反复在咀嚼自己的痛苦,这种痛苦始终在折磨她。当她以为自己赎了罪,坦然地去拿庆祝用的酒杯和筷子时,四嫂大叫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打破了她最后的一点尊严,而这句话也成为了祥林嫂之死的加速调料。通过祥林嫂死前对地狱和灵魂的怀疑,变现了下层民众的某种觉醒。

不要再上迷信和封建礼教蒙蔽我们的双眼,不要让它们遮蔽我们的良心。现实社会中没有了这种可怕的黑暗思想,但我们应该以此为戒,不要让悲剧重演。

祥林嫂读后感 (二)

这周,老师带我们学习了课文《祥林嫂》。一开始,我只是抱着终于可以放松一下读一读小说的心态读完了课文。但通过深入分析,我越发改变了自己对待课文的态度。

课文中祥林嫂是个命运多舛的人物。她先嫁给了一位丈夫,但不幸死去。她婆婆逼迫她再嫁,但他愿意做一个节妇所以出逃到鲁镇四叔家做工。后被抓回去,嫁给了另一个男子。但不幸这个人也死去,所剩下的孩子也被狼叼走。因为族权的缘故,大伯将她赶走。她无奈只好回到鲁镇做工,但受尽嘲笑,最终悲惨的死去。

也许读完课文,大家对祥林嫂的遭遇感到不幸与同情,但文章想让我们深入了解的是当时社会风俗对待女人的不公与黑暗。诚然祥林嫂是个寡妇,她嫁的两个男人也都死去,但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他受到嘲笑的理由,毕竟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的丈夫死去。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认为祥林嫂应该在家守寡,做工是根本不行的,何况再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祥林嫂出来做工和再嫁都不是她本人的意愿,而是她婆婆的。这个充满不幸的女人戴着夫权的枷锁嫁到了贺家墺的时候就已经背上了骂名。之后的两年,她的生活很幸福,但遭遇了失去丈夫与孩子的打击后她只能在此回到鲁镇做工因为族权不允许她继续留住在那里。仿佛还不够似的,回到了鲁镇的祥林嫂受尽了关于丈夫与孩子的嘲笑。虽然柳妈给她出了个捐门槛的主意,她也确实做了,但她受到的却仍然是他人的不信任。最终,在神权的压迫下,她离开了四叔家里,最终悲惨的死去。

祥林嫂读后感 (三)

祥林嫂,在一生中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打击。他的丈夫死于疾病,毕竟属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天命,儿子被狼吃掉,是因为自己疏忽大意,于心有愧,所以阿毛的死成了她心灵上无法医治的创伤,久久不能忘怀。她企图借助喋喋不休地讲故事来博得别人的同情和安慰,以减少自己思念的痛苦,结果越说越想,越想越说。要知道,这不是一般的追述,而是在反复在说自己的痛苦,这种痛苦始终在折磨她。祥林嫂这么善良,这么孤独、可怜,她哪里有什么罪呢?但在那时侯的社会来说,就因为她的丈夫去世了,又被狼吃了一个儿子,她反而成了罪人了,越是不幸,就越是有罪。通过最后她对地狱和灵魂的怀疑,表现了那时侯的人觉醒了。

虽然,她死了,但是,也可以说的上是一种解脱。

透视生活,洞察社会,思考人生。这样,我们的眼光会更长远,我们的诗也会更开阔。

武松杀嫂读后感


武松杀嫂读后感(一)

昨晚看了新拍的《水浒传》武松杀嫂这一集,感想颇多。

一、武大郎

武大郎撞破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情急之下和西门庆拼命,虽然被打得满脸是血,但我忽然觉得他很有男人气概。可是当他被西门庆打成重伤,潘金莲假意哄他不要把这事告诉武松,武大郎伤成这样了,居然还表示既往不究,抱着潘金莲要求欢!这时候我突然觉得武大郎很恶心!直到最后被老婆毒杀,方才醒悟,可惜为时已晚。真是窝囊一世,猥琐到死。

二、潘金莲

潘金莲如此漂亮一女子,却嫁给武大郎这一不英俊,二不富有,三没本事的小锉子,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太委屈了。好容易遇到武松这么个大英雄,偏偏武松却不罗罗她,碰了个大钉子。最后遇到西门庆,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幸福,却又被武大郎给撞破,面临被武松回来算帐的危险境地。本来觉得她很可怜,但看到她毒杀亲夫这一段,又突然觉得她很可恨。最后被武松一刀捅个透心凉,悲凉倒地时,又觉得她很可悲。真是恨不相逢未嫁时,自古红颜多薄命。

三、西门庆

家里老婆去世三年,整天郁闷不已,遇到潘金莲这花一样的女子,一见钟情。一个潇洒,一个漂亮,正所谓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可惜这朵花却是人家的老婆,于是只能偷情。被武大郎撞破后,一时情急大打出手,将人打成重伤后又面临被武松杀上门来的后果。偏偏此人又没多少脑子,听信王婆的馋言,设计毒杀武大郎,最后被武松找上门来,一顿狂殴,连性命也丢了。真是金莲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四、王婆

本来是一媒婆,撮合姻缘倒也是件好事,可偏偏放着好事不干,专做拆散人家夫妻的坏事。一手鼓动西门庆偷人家老婆,然后又出毒计毒杀武大郎,鬼点子出尽,坏事做绝。最后落得个凌迟处死,遗臭万年!真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五、武松

仪表堂堂,武艺 高强。景阳岗上打猛虎,山东好汉威名扬。可惜有个不成器的哥哥,还有个红杏出墙的嫂嫂。打虎归来时如此荣耀场面,见到哥哥却当街跪下磕头,不愧为亲兄弟。面对漂亮嫂嫂的爱慕和表白,坚决推开,实为坐怀不乱之柳下惠。面对亲嫂杀亲哥之现状,拍马杀回,不忙着报仇,却细细查明真相,邀请四邻见证取得口供,粗中有细。手刃恶毒嫂嫂,杀上门去狂扁西门庆,取得仇人头颅祭奠哥哥,为兄两肋插刀。一人做事一人当,主动投案自首,实为性情真英雄。真是打虎好汉,仁义英雄。

六、县官

开始受西门庆贿赂,对于武松状告潘金莲毒杀亲夫之事不闻不问,真黑!当武松手刃仇人,公堂自首后却又佩服武松是条汉子,听从师爷劝告,轻判武松,可见其还有一丝良知。真是半黑半白,亦人亦鬼。

七、师爷

在官场混迹多年,为人圆滑却又正直。看准时机巧言相劝,使县官改变杀武松之意,又妙笔生花,将武松杀人重罪巧妙改轻,留得武松一条性命。不起眼的职位,却能左右人的生死。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真是文人一枝笔,生死全是你。


武松杀嫂读后感(二)

施耐庵写《水浒》,明里暗里讲究对仗之美。第二十五回写一篇武松杀嫂,至四十五回又写一篇石秀杀嫂,如两峰对峙,险峻奇绝。可是同样的杀人案件,在施才子的笔下,却杀出迥异的风流。

武松杀潘金莲,不为嫂嫂与西门庆那点勾当,为她杀了武大,恶贯已经满盈,不杀不足以昭天地之正,日月之明。武松杀嫂时,武大已死,无可挽回,况且告状到县厅里,知县又说捉奸见双,捉贼见赃,仅凭何九叔三言两语,不足以问她杀人公事。武松上哪去捉奸见双?没奈何,只得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好歹算是替天行了一回道。

及到石秀杀嫂,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石秀义兄杨雄之妻潘巧云,虽说与和尚裴如海确有暧昧,但是天地良心,她何曾想过要谋害杨雄?说潘巧云他日必然要谋害杨雄,那是石秀的推断之言,欲置之死地,何患无辞。事实上,从潘巧云嫁得杨雄之后,还惦念着死去的前夫王押司,以至在家里请和尚给前夫做功德的举动来看,潘巧云还算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她喜新但并不厌旧,她的爱情虽说不专,却也不伪。看得出,杨雄对妻子不说欣赏,至少也是宽容的。否则他会容忍妻子在自己家里给亡夫做功德,并亲口嘱托义弟石秀代为照管吗?但是,石秀不管这些,潘裴事败之后,他杀了裴如海,对潘巧云也不依不饶,一个劲地撺掇杨雄,硬生生借义兄杨雄之刀,把义嫂潘巧云给杀了。

潘巧云罪不当诛,石秀为何必欲置她于死地呢?无非是潘巧云在杨雄跟前污诬了石秀,污他调戏于已;石秀为了辩白,为了向杨雄证明自己玉洁冰清,设计让杨雄把潘氏和使女迎儿诱骗到翠屏山,逼她们为已辩白之后,心狠手辣地调唆杨雄把她们杀死。两条鲜活的生命,就为证明石秀的清白,命丧黄泉。

说来无独有偶,潘巧云污诬石秀的勾当,先前潘金莲也干过,潘金莲也曾在武大跟前污诬武松调戏于已。武松落落然隐忍了嫂嫂泼给他的脏水,只嘱咐哥哥每日少做炊饼,晚出早归,紧守门户。武松并不曾为自己置辩什么,而天下后世,也没有人不知道武松的玉洁冰清。

由此可知,武松杀嫂,是事出不得已,全为了报仇,全为了兄长明冤,丝毫没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无怪乎天下后世许以豪杰;而石秀杀嫂,则完全没有必要,全为了自己明冤,全为了自己泄愤,丝毫没有义兄杨雄的利益在里面,无怪乎金圣叹嗤之为才刻狠毒之恶物。施耐庵一手搦一笔,同样的杀嫂事件,既写一武松,又写一石秀,而使豪杰自为豪杰,恶物自为恶物,真可谓神笔啊!

《女人嫁谁都后悔》读后感 (100字)


《女人嫁谁都后悔》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非常值得已婚男女读一读。

常会听到一些已婚女人发出感慨:“有后悔药吗”?我的回答是:“后悔药没有,老鼠要倒是有,吃吗”?呵呵!如果,当你站在十字路口需要抉择时,都需想到它们的后果,选其轻,摒其重。无论何时都要給自己留好退路,别将身边的人伤得太深。你的新欢不过是别人的旧爱,所谓你的新欢,在你们激情褪去后也会成为你的旧爱。

所以,珍惜眼前人。好好生活!

编辑推荐:

相信《《懒汉嫁嫂》读后感3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祥林嫂读后感3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