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1000字模板。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以下“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由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一本好书往往能塑造一个人的品格,不同的人在阅读作品之时,可能会对这个作品有不同的感悟。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将自己的感受,印象全部写进我们的读后感里。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小兵张嘎》的红色经典读物。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战时期的冀中平原一位名叫张嘎的少年英雄的感人故事。张嘎和他的奶奶住在白洋淀边的一个名叫鬼不灵的村子里。张嘎和奶奶的家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奶奶又很热爱八路军,常常帮忙八路军做事。他们经常掩护八路军干部转移,也常有八路军的伤员躲在他们家里养伤,时间长了,张嘎也喜欢上了八路军,常常和奶奶一齐照顾八路军。他渴望自我也能拥有一把枪,也想早日能当上八路军战士。

有一天,一位在他们家养伤的名叫钟亮的八路军做了一把木头手枪,并且说要送给一位抗日小英雄。这下嘎子要当八路军的决心就更强烈了。之后张奶奶被一个叫肥田的日本鬼子杀害了,钟叔叔也被鬼子抓走了,他怀着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抱着为奶奶和钟叔报仇的决心,经过种种考验,加入了八路军。张嘎参了军后,用他的机智勇敢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获得了胜利!并经过挑帘战缴了一只伪军手枪。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战斗是:区队长安排张嘎去引敌人到埋伏区。张嘎化装成村民,带着鸡蛋去哄骗日本鬼子,把日本鬼子引入了埋伏区,自我还顺利的脱了身。随着轰的一声雷响,敌人的部队被炸,大个李拿着机枪掩护战友们前进,在20分钟内就把日本鬼子给打败了。

《小兵张嘎》的故事告诉我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完美生活。

这个故事还使我认识到我们应当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从嘎子身上我还看到了勇敢机智和坚强,我要向嘎子那样,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篇2

《红岩》是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60年,是罗广斌、杨益言共同创作的。这个假期我认真地阅读了它,受到了莫大的启发,也使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书中讲述了重庆一个地下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当权政府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其中的江姐、许云峰等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顽强不屈的共产党党员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甚至不惧死亡地与反动派政府顽强拼搏。他们为受到迫害的人民伸出了援手,在遇到危险时,他们还不顾自我的安危来保护党组织,即使自己已经入狱,这些革命勇士们也不会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屈服。他们是伟大的革命先烈,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好榜样。除了这些正面的人物外,书中还有很多令我们咬牙切齿的反面人物,比如背信弃义的叛徒甫甫志高,奸诈的大特务徐鹏飞等。他们对党组织进行了严重的破坏,使许多同志牺牲,还帮助蒋介石政府盘剥人民,进行内战。使我们一听到这些人的名字就会愤怒,就会痛恨。

除了这些人物的特点,紧张动人的情节也是小说《红岩》的一大亮点,读这些情节,你几乎不会感到疲倦,反而能让你融入故事中去。

这本《红岩》还能让你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我们当然要学习那些中共党员的顽强不屈、追求真理,更要从那些反面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缺点。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也要继承革民先烈光荣传统,将共产主义事业发扬光大。这就是我读《红岩》的真实感受。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篇3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600字高中生作文1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那感人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脑海里浮现出老班长那高大的`身躯、和蔼的笑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指导员派老班长走在后面照顾三位跟不上队伍的小战士。老班长为了不让三个战士的病恶化,便做了一个鱼钩给三个战士钓鱼做汤喝。可是鱼却是来之不易老班长怕小战士们食物不够吃,便自己不吃鱼,而吃战士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最后,老班长终于坚持不住,光荣地牺牲了。

当我读到课文中“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这句话时,我惊讶得睁大了双眼,内心被强烈的震撼着,我越看越投入,越开越被老班长的一言一行所感动。我觉得老班长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鱼钩,而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动着,真想让老班长活下来,让他也来享受享受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其实,老班长本来可以吃了那些鱼,这样他或许就可以活下来了,可是,他却为了那三个小同志能活下来,为了祖国的光明前途,而奉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长眠在了地下。

我们应该好好向老班长学习,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的一片忠心。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一定要勤奋学习,努力把握今天的美好时光,长大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慰籍那些为了祖国革命事业而光荣捐躯的烈士的英魂

让“金色的鱼钩”在祖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世代相传,永远光彩夺目!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600字高中生作文2

今天,我读了《丰碑》这篇文章,我很敬佩那位军需处长。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红军在过雪山的时候,有一个警卫员突然跑过来,说有人冻死了,将军快走过去,看到了老战士,呆住了,老战士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衣服。他叫人把军需处长叫来,谁也没有说话,将军发怒了,这时有人轻声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眼睛湿润了,对老战士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军需处长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他的牺牲是可歌可泣的,就是因为红军有了这样的舍己为人的战士,长征才可以取得胜利。那位老战士,他完全可以凭他的职位给自己加厚的衣服,可是老战士没有那么做,把棉衣都发给了自己的战友,这是一位处处为人着想的好战士呀!

在我们的身边中也有这样处处为他人着想,舍己为人的好人。像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清洁工,谁会注意他们的存在,可是他们每天4、5点钟就起来了,有是甚至起的更早,他们不畏严寒酷暑默默的为我们奉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世界上总有些和老战士一样舍己为人,默默奉献的好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些处处为人着想的人,永远的鼓舞着我,我长大以后以后也要做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600字高中生作文3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让恩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匪徒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鹄立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遥江姐被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刺骨钻心的逼供,特务们为的是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拽着遍体鳞伤,强忍着旧脓新创袭来的阵阵裂痛……然而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精神上的丝毫,反而更使他们的斗争精神丰富起来!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在他们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想起自己以前写英语作文,花了不少时间却只得低分,便泄气了;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到放弃。没有对学习、工作完全充满热情的我易被摧垮,总找借口说自己是个女孩。可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它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英勇坚强的人!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600字高中生作文4

每当我拿到一本红色经典,有关革命的书时,都会感到悲伤与愤怒。悲伤是因为那些英勇的战士就这样牺牲了,愤怒是因为国民党与日军始终无恶不作。

想想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当时的战士是多么英勇啊!他们虽然死了,但是他们死的英勇、死的壮烈,他们为了党死,为了我们自己的祖国——中国而死。

有很多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来灌溉祖国的大地,用自己的肉身来保护祖国的大地使祖国像今天这样繁荣、昌盛。

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成千上万条生命。有些英雄只不过是小小的孩子,都把年轻的生命牺牲在了敌人的刀、枪、炮上,你会非常气愤,但是他们要为了祖国,为了党不顾一切的去奋斗、去奉献。

党和祖国为了我们人民付出了那么多,没有党,就没有我们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人民了。我们都应该为了党去奋斗、去奉献。

让我们为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默默祈福吧!比起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那些环境是多么恶劣,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一个又一个的伤员被台进手术室,一个又一个的伤员被台出手术室,一滴又一滴的鲜血洒在了战场上,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一堆又一堆的武器被搬上战场,霎时间尘土飞扬,又是一阵枪林弹雨……

一本本红色经典总是诉说着一个个革命先烈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教导我们,要为我们的党付出一切,要为我们的祖国付出一切。也告诫我们,在危急时刻要不顾一切的为了光明与正义去牺牲、去付出、去奉献。

同学们,让我们把革命烈士和他们的故事永记心中,让这些革命烈士的故事去照亮你们的人生吧!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600字高中生作文5

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

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绝顶》中的肖顿河,都为着自己心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理想而前进,虽然他们最终都失败了,都只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眼里,他们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击倒的。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夫,若表面不是,在内心深处也是脆弱的,因为只有懦夫,才会耻笑勇者,更因为他们毫不明白倾尽自己一生去追求的感觉,也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气魄,没有这种理想。___也说过:“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便对自己的前途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许,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篇4

当我郑重地翻过这本书的最后一面时,脑海里不断涌现出江姐,徐云峰,成岗等优秀革命人物的形象。江姐在被敌人审讯时,敌人拿竹签钉入江姐的十指,钻心的疼痛下,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句话已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那敌人的奸诈狡猾,共产党的坚定不移,让我感触良多。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光是看题目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红岩”,顾名思义,红色的岩石,红色象征着革命,岩石。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就有这么一个如红岩般的英雄群体在哪黎明前的黑夜里熠熠发光,光彩照人。

1948年的山城重庆。在地下党工人运动书记许云峰的指示下,甫志高建立了沙坪书店,作为备用联络站。可是,沙坪书店的工作却出现很多失误。负责人甫志高为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擅自扩店,公然销售进步书籍,并对江姐的劝告置若罔闻。结果,甫志高被捕,成为了可恶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江姐等人相继被捕。可在牢狱中,共产党的同志们没有放弃,绝食、挖地道、开联欢会、绣五星红旗,这种种行为都表现出了共产党员为革命的决心。最后,狱中的同志冲出了魔窟,迎来了灿烂的曙光。

我们共产党员的意志是多么坚强,乐观向上,为了革命、人民,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永远团结,互相关心,帮助(当然,除开叛变的人)。

可是,我们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又是怎么样的呢?有时会为了一点点小事情而大吵大闹;有时没做好一件事就一蹶不振;还有时遇到了困难就退缩,放弃。与共产党员相比,我们坚强,乐观,团结吗?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一下,尽管我们与他们有区别,但我们有没有做到,做好这几点?

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如岩石般坚毅无比,为自己所坚定的目标努力。如共产党员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篇5

当这本《红岩》拿在手上的时候,我感到沉甸甸的,不是因为那本书自身的重量,而是它那革命精神使我敬仰:孙明霞、李清竹、许云峰、余新江、彭松涛、成岗、胡浩……还有那嗷嗷待哺的”监狱之花“,从小在白公馆成长起来的小萝卜头,这些名字都深深的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印在我们的心上。从他们身上我会感到他们伟大的革命精神,这也激励着我。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这两句话是多么的响亮。江姐在面对凶残的敌人时毫不畏惧的说出了这两句话。这正应证了许云峰说的那句:”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当敌人将粗长的竹签钉入江姐的指甲缝时,作为文章外的我都能感受到那刺骨钻心的痛,但江姐却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江姐已经做好了牺牲自己来保护党的准备。特务们想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可是他们失败了。他们小瞧了中国共产党员在心底里所深深扎下的信念,小瞧了中国共产党员。他们以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和他们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人们的利益。

渣滓洞、白公馆,像地牢一样困住共产党员的肉 体,但是这两个地狱一般的地方却困不住共产党员的思想。纵然共产党员的肉 体已经受到了残忍的折磨,但这会使党员的精神更加坚定。

看到这里我不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面对困难的做法,是和《红岩》中的共产党员一样吗?不,在现实生活中,我面对困难只有胆怯、害怕和沮丧。遇到困难时,我没有和共产党员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而是放弃自己所坚持的。学习上只要我遇到了困难、挫折,我的一腔热血就会被摧垮。以前我总是找借口,我是女生,一些事情不用坚持到底,但在《红岩》中我看到了江姐、孙明霞这样面对困难不屈服的女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而会有许多荆棘,只有我们去开拓、去探索,才会获得成功,才会使自己获得坚定的意志,当再一次遇到困难时就会有信心去克服它。

以后每周一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心中会更加激动吧!因为我明白了那五星红旗是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用鲜血染成的,现在幸福的生活会使我们忘记那一位位的共产党员在抗战时期所做的有声的、无声的斗争,认为这生活是理所当热的。在现在的生活中也只有《红岩》这本不朽的作品会把我们带到那个残酷的时代。

当我们在生活中有困难时,想想江姐、许云峰、余新江、彭松涛、成岗……那些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许会使我们更有信心去解决困难。《红岩》会使我成为一个更加坚定的人,会影响我的一生。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篇6

翻开《红岩》,1948-1949年解放前夕腥风血雨的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的敌我斗争、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一幕幕展现在眼前。他们都在为自由作争,是个人自由,更是民族自由、国家自由。

信念坚定拒不妥协

轻轻合上,望着“红岩“二字,回忆起书里众多的革命英雄。

许云峰被先后独自囚禁于渣滓洞和白公馆,尽管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但依旧坚定。他用双手艰难地刨出一条生命通道后又无私地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慷慨赴死、毫无怨言。

江姐知道丈夫被反动派杀害后,心中虽悲痛却也更加坚毅,为了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她只能化悲愤为力量。当敌人残忍地将竹签插进她的指缝时,她不屑不惧,并震慑敌人以“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在生死面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若磐石的理想与信念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因为信仰应为信仰

通过《红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棱角分明、个性鲜活的革命英雄,更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在艰难的岁月里,信仰支撑着这些党员让他们在敌人的迫害面前变得更加强大。这份信仰源自他们对党的信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无数党员前赴后继的努力下,他们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中国的未来,这种信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

《红岩》对当时背景下的真实描述,让我们这些生来便享受和平生活的后代能够切实感受炮火连天时期革命先烈们所遭受的非人苦难,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精神、以感恩之心去看待他们的革命生涯、倍加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

除了这些,《红岩》先辈教给我们的,之于信仰、之于理想,我们应该更加认真思考;《红岩》先辈交给我们的,新时代中国革命接力棒,我们应该勇敢地接过来并不断为之奋斗!

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 篇7

初夏的夜晚,星星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一点,两点,三点,漆黑的天穹里布满了点点生辉的星星,显得格外耀眼。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空中。徐徐的晚风送来一阵阵花草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在橘黄的灯光包围下,我打开了这本心仪已久的革命经色经典著作红岩.细细地品阅起来。闹钟的指针一圈圈在飞转,手中的著作也在一页页地翻阅,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无穷的力量.纷繁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各种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我,被各位平凡而伟大的革命先烈们那种高尚的品质,光辉的思想深深地感动了。无声无息地潜入到我的心灵中。

灯下细品红岩,让我受益匪浅。红岩这部小说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全书通过三条斗争线索(集中营的狱中斗争、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形成纷繁的斗争场面;同时又用川东地下党机关报《挺进报》的斗争情节把这三条斗争线索联结起来,汇聚到狱中斗争上,集中描写革命者为迎接全国解放,挫败敌人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一大批爱憎分明,个性鲜活的人物,如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成岗(陈然)、刘思扬(刘国志)、余新江(余祖胜)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合上书本,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为什么无数的革命先辈们为了共同的信念,可以不怕困难,不惧危险,甚至不顾个生的安危,毅然投身到这滚滚解放全中国的大军中,一往无前。这说是红岩精神。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坚如磐石般的理想信念,让我们矢志不渝的红色基因得以不断地壮大与发展,只有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火不熄,我们这把红岩精神的火炬才会始终熊熊燃烧,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旗帜才会屹立不倒。

而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要以红岩精神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学习好各科文化知识,克服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坚定自己的信念,弘扬红岩精神,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路,风雨无阻地把我的中国梦推向前进。

风还在轻轻的吹着,我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动,夜已深,我抬头仰望夜晚的星空,真美啊!夜空与那皎洁的月亮和那一眨一眨的星星给我带来无遐的想象,看着它,品读后自己似乎感觉到心灵被净化了,整个人感到好轻松。此时仿佛天边传来这首歌,“红星闪闪放光芒,红星灿灿暖胸怀,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传唱红色经典,传承红色信念,弘扬红色精神,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积极努向上,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创造出属于我们新一代的伟大中国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1000字扩展阅读

经典常谈朱自清的读后感1000字模板


栏目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经典常谈朱自清的读后感。很多优秀的书籍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的知识库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充。我们需要将内心的感受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经典常谈朱自清的读后感 篇1

近来“国学”之风弥漫,传统文化的思潮也不断在社会上涌动,因在图书馆工作,看书、报、刊到是非常的便利,而且馆藏不能说是本本优秀,至少垃圾书刊肯定是凤毛麟角(即使有个把,也是采访馆员偶尔看花了眼不慎溜进来的,系统错误也是正常,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哈哈),所以看了不少国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不过原典倒是没有看,都是看的注释本,或是现代学人对国学、传统文化经典的解析,看后一方面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哲思敏锐、智慧超群,值得继续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又深感自己底蕴不够,全然没有阅读原典的勇气,后续如何深入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恰巧在编辑“馆员推荐阅读书目”时发现了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立刻捧来一读,读后感用一句诗来形容煞是妥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我这样一个正处在传统文化典籍初学阶段的人来说,绝对起到了醍醐灌顶的指导作用。

先生在书中主要是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十三篇经典的渊源、流变做了详细说明,同时文中也自然提及了很多古文化常识。如在第一篇《说文解字》中,除对这一文字学的古典的内容、体例、作用做了说明,还对其渊源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最早的字书《史籀篇》、再到秦始皇官定的字书《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都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介绍很多文字学的常识,包括:造字和用字的条例、文字学发展的逻辑顺序、书体演变的历史等内容。短短7页内容,使读者对不但了解了这一经典的概貌,还掌握了很多文字学的常识,也大大的激发了我阅读《说文解字》和了解中国书法的兴趣。在第二篇《周易》中提到其流变很有意思,文中讲:《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筮书,现在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主要是战国末期,在阴阳家和道家的学说的影响下,儒家给《周易》的卦、爻辞做了种种新的解释。而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只是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因此先生在文末做了结案陈词:“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类似的现象在第四篇《诗经》中也提到,即“诗言志”,因为孔子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所以后来的`儒生也都遵着孔子的路子,还来更演变出来了以史证诗的思想,又为诗增加了教化的作用。其后各篇也多遵循这样的阐述逻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先生书中的十三篇文章总计仅用了114页的篇幅,但是对于每个经典的介绍却是详略有致、内涵丰富,而且语言风趣、平实。难怪钱伯城先生在本书的导读中提到,该书同时适合三个层次的读者阅读,即:初学者、有一定文史知识基础的读者和已经学有所成的读者。而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此书大大缓解了我对研读国学经典的畏难情绪,而且对于现今乱麻般的诸多“经典解读”也具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先生此书的确是为广大初学传统文化经典的读者揭开了“经典”的面纱,使大家能够看清经典真正的“样貌”,为大家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扫除了很多心理上、方法上的障碍。

经典常谈朱自清的读后感 篇2

这本小书,虽只是佩弦先生一家之言,不能说没有纰漏、亦不能尽信,但作为一本国学导读,还是相当经典的。细细品味这十三篇文章,愈发感到羞愧。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国学的了解竟然只在皮毛!

看到朱自清先生的名字,第一印象就是背影和背影,平实的言语,真挚的情感。如朱自清先生前言所说,要做一个好向导,作为后辈游览了景之后方能说此向导是否名副其实。毋庸置疑,朱自清先生这样的向导的令人无比信服。散文大家朱自清闲话说文解字、周易直至诗、古文,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评释引申,读来畅快。

平平说出,曲曲说出,只像对朋友说家常话,并不在字面上用工夫,而自然达意,委婉尽情。评价经典虽然都点到为止,但都切中要害,还一点也不掉书袋,实在难得。行文明白晓畅,观点融合各家,还是比较公允,讲评相得益彰,非常耐读,也解决了不少过去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内容不乏考究却又深入浅出,散文风格不自觉间能引人入胜,虽说之前对诗四书五经战国策楚辞史记汉书汉赋乐府诗明清八股也有极为浅显固执的印象,但通读此书,才对所谈国学经典的背景、发展和内容以及各自间的演化有几分了然感觉,特别是柳宗元的《封建论》豁然开朗将之前谈及的鬼治主义、德治主义、礼治主义、法治主义彻底串联,楚辞汉赋乐府诗唐诗宋诗的演化将诗联接起来,文又将经史子合并讨论,诸多经典就在这社会变革间真伪相存详略相间。

不仅仅是国学经典的通识科普,更是朱自清先生的个人阅读书评啊。这让我这囫囵吞枣式读书,藉读书回避现实中不能承受之伤的人情何以堪。这才是真正的读书。旧书新翻,依旧经典;常谈匪易,足荫后学。对非文学专业的人而言,此书不啻于一部简明文学史;对文学专业的人来说,此书叙述之扼要,观点之通融,编排之平易,立意之敦实,愈久弥稀,足可借鉴。现在不缺高头大册,就缺这样的大家小作,既通俗,又学术,看似雕虫,实为雕龙,倘非高手,诚不能为。

这是一本国学的入门绍介。以极短的篇幅梳理了浩瀚的经史子集及百家杂说,提要钩玄,高屋建瓴,尤对百代以来文脉衍变的解析更是独到而精确。近代大师大家通读原典,引证考释俱是信手拈来,如今学人对于阅读原典恐怕都只是一鳞半爪罢了。读完这本书,一方面见识到了朱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可爱朴实的文笔,另一方面激发了我读《诗经》《楚辞》和《史记》的热情。不过,于我来说,《诗经》简单些,但是难以把握意味实质,只得表面和音律的情趣;《楚辞》有些晦涩拗口,但着实有先民自然可爱之情志;《史记》尚未有时间看。以我浅薄的知识,难以得之皮毛,实在是可惜的事情。

小时候读朱自清的散文,被打动的是情,后来会了一点文体审美,觉得他的文写的也是极好,再后来知道了他还会教书,会写论著,当然旧学功底和外文本领也是不弱,好生敬佩。到现在,原来民国那些小说散文诗歌都是一绝的大师们个个也是教书论述著文的好手。

经典常谈朱自清的读后感 篇3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着作的导读。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市场也已经初具规模,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新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在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最传统的教育,越来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如此精妙的作品,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我国古代有一段时期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们,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国古代的作品,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的现状,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经典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我把经典比作一个景点,那么这一景点一定需要一个向导,而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本书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他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何谓经典,更介绍了这些经典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

经典常谈朱自清的读后感 篇4

斐名中外的西南联大中文系有三位著名的系主任,他们轮流坐庄,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其中对我个人而言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三篇文章:《春》、《背影》和《荷塘月色》,其他两位大家知之甚少。

即便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知道多少,不知道还有什么作品或者什么精妙。今日读了一本1942年其编写的《经典常谈》,一本大师编写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才领略了大师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信手拈来。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经典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白话文导言”。

对于中国的文学经典,虽然每个中国人都度过第一点,但我想有宏观了解的却不多见。既没有人教,也没有人谈。朱自清先生写《经典常谈》就是要我们用“科学的选择和阅读方法”,“帮助人们以有效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从浩繁的书海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以集成和发扬前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本书让我们“阅读经典”,了解经典。

中华文字3000年,最早是出现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而在此之前“结绳而治”,“后世圣人”刀笔刻字于牛骨龟甲,用于记录文化历史的开端“卜辞”。传说的“仓颉”或许是“商契”,商民族的祖宗的意思。到了周朝演化为“籀文”(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的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古代文字四种书写方式,契、铸、书、印,对应的不同的材料“骨、铜、简、泥”而异。这是来自于《说文解字》的知识。

《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河出图,洛出书”,这是传说的出处。甲骨经火烧断吉凶是“卜”,蓍草数数目断吉凶是“筮”,“筮短鬼长”,古代判断小事吉凶用筮,大事吉凶采用卜。《易经》原来是一部切用的筮书,包含三部分:连山、归藏和周易。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周易》是种哲学,民众的《周易》是种巫术。

《尚书》大部分也是卜辞,是当时的“雅言”,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号令,这些号令多成为“誓”和“诰”。平时的号令叫“诰”,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有时叫“谟”。是汉朝人编辑了历史档案,改称为《尚书》,“上古帝王的书”。值得注意的是王肃的《古文尚书》是伪书,伏生《尚书》才是真本。

歌谣是《诗经》的源头。随口唱的是徒歌,随着乐器走的是乐歌。歌谣的词由乐工记录下来就成了《诗经》。“诗言志”,志不是抒情,而是关联着教化或政治。孔子对诗断章取义,诗被用来讨论做学问做人,是要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教化众人。

天地君亲师,代表《礼》的三本:天地是生命本源、亲是祖先、君师是政教的本源,礼包罗万象,人情不能忘本。儒家教人和平、教人节制,建立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就要遵守“礼”,叫做“礼治”。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传说孔子作《春秋》,“尊王攘夷”乃是《春秋》大义。史官记事两个目的:征实和劝惩。《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春秋》三传。左氏重叙事,公、谷重解经。《左传》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四书,要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中庸》传授心法,是儒教道统的根本。

韩魏赵三国分晋,田齐代姜齐,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春秋进入战国。六国亲秦抗秦,即是“合纵”“连横”,202年的历史,刘向编纂成了《战国策》,“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

《史记》《汉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正史”的源头。两书各有所胜,班、马并称。《史记》是通史,记录到汉武,《汉书》是断代,起于高祖终于王莽之诛。《史记》成于司马一人之手,“文直而事核”,《汉书》成于四人之手,“文赡而事详”,异曲同工,并称“良史”。

诸子百家源于士农工商,源于诗礼乐崩,“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儒墨老阴,诸子争流;独尊儒术,多亏董仲舒!

辞赋最有名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最有名是屈原和宋玉。赋不算是诗,是我国特有的体制,虽有韵,但是接近于文。

汉武立乐府,调子分为“楚声”和“新声”。楚声成了五言诗的源头。建安三曹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诗。晋代阮籍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唐初仿作乐府,始有七言诗。李白杜甫提升了唐诗的高度。

最早的问是商代的卜辞,就是一些简单的句子,最早用于记言、记事和诉讼。文的标准有梁照明太子《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柳宗元、韩愈带领文走上平正通达之路。“顾问不宜说理”,应该“用现在的中国话做文学”。

是为记。

经典常谈朱自清的读后感 篇5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看过的人或许很多,说到经典,映入脑中大概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你知道名字,但是有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如何发展的吗? 《经典常谈》中恰好就讲述了它们的前世今生,读完让人不觉眼前一亮。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靠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沉淀,还有包括方面人生哲理,经验总结......在这里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各个时代经典形成所遭遇的事情。 一个时代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战争、苦难,随后安定、修生养息、繁荣富强,如此周而复始,在来来往往中,人们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或有人收集成册,或有人再加工就形成了今天的各类经典,《诗经》是这样,《战国策》等亦是。但是有的却成为了永垂不朽的纪念供大家传颂至今,有的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轨迹里。不可否认的是,不单单生物,任何东西都适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有需要,所以它们得以保存,被留了下来。 这里的需要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求,少部分来说才是当时人们真正想要的,比如《周易》《尚书》,又比如《三礼》以及诸子百家的言论。 有人会说问什么是政治?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就能很好的来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了。 文化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政治。

王国维曾经说过:“中国政治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表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说明了在不同时代政治需要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这时候文化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于政治。周王朝,一个延续了接近千年的国家,不得不说他的统治是成功的,最出名的就是其施行了以礼治国的统治体系,提出了天下、治乱、德治、和谐及民心等政治问题。哪怕是最后王朝覆灭其治国方针,教化人的方式仍被后世所倡导。孔子就是其代表人之一,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专门的书——《周礼》。到了秦朝,始皇统一全国,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发文昭告天下,而后车同轨、书同文,主张法家的“法治”和“重邢”,鼓励全国上下学法、知法、懂法,而代表作《秦律》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治。 到了炎汉,由于久经战乱,初期国力不足,农业生产停滞,为了更好的发展,施行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这就需要约束掌握政治的最高统治者和 *** 机关,使其抛弃形式主义和政绩主义,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有这些的约束,汉朝的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

文化与政治不仅仅是相辅相成,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批评,例如《春秋》,两观点之一说的是实现民族大统一,天下一家,却有内外蛮夷戎狄之分。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无可奈何,哀叹等情绪,例如屈原的《离骚》以及大量优秀诗词歌赋等,皆有所言。正如《题遗山诗》中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由此看来,文化与政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暧昧关系,主要牵引不过“利益”两字。今天的中国也是这样,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外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表现的不在那么明显,却依旧打着蚕食的主意,即是文化入侵。而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中发展中国固有的文化与精神,守住国之命脉,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他人随意践踏的短板。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1000字模板


感谢查阅我们为你推荐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在阅读作品结束后,我们可能会学习到一些新东西。我们通过书写读后感,让我们对于作品的理解更加明了,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读后感?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1】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看过的人或许很多,说到经典,映入脑中大概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你知道名字,但是有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如何发展的吗? 《经典常谈》中恰好就讲述了它们的前世今生,读完让人不觉眼前一亮。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靠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沉淀,还有包括方面人生哲理,经验总结......在这里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各个时代经典形成所遭遇的事情。 一个时代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战争、苦难,随后安定、修生养息、繁荣富强,如此周而复始,在来来往往中,人们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或有人收集成册,或有人再加工就形成了今天的各类经典,《诗经》是这样,《战国策》等亦是。但是有的却成为了永垂不朽的纪念供大家传颂至今,有的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轨迹里。不可否认的是,不单单生物,任何东西都适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有需要,所以它们得以保存,被留了下来。 这里的需要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求,少部分来说才是当时人们真正想要的,比如《周易》《尚书》,又比如《三礼》以及诸子百家的言论。 有人会说问什么是政治?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就能很好的来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了。 文化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政治。

王国维曾经说过:“中国政治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表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说明了在不同时代政治需要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这时候文化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于政治。周王朝,一个延续了接近千年的国家,不得不说他的统治是成功的,最出名的就是其施行了以礼治国的统治体系,提出了天下、治乱、德治、和谐及民心等政治问题。哪怕是最后王朝覆灭其治国方针,教化人的方式仍被后世所倡导。孔子就是其代表人之一,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专门的书——《周礼》。到了秦朝,始皇统一全国,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发文昭告天下,而后车同轨、书同文,主张法家的“法治”和“重邢”,鼓励全国上下学法、知法、懂法,而代表作《秦律》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治。 到了炎汉,由于久经战乱,初期国力不足,农业生产停滞,为了更好的发展,施行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这就需要约束掌握政治的最高统治者和 *** 机关,使其抛弃形式主义和政绩主义,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有这些的约束,汉朝的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

文化与政治不仅仅是相辅相成,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批评,例如《春秋》,两观点之一说的是实现民族大统一,天下一家,却有内外蛮夷戎狄之分。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无可奈何,哀叹等情绪,例如屈原的《离骚》以及大量优秀诗词歌赋等,皆有所言。正如《题遗山诗》中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由此看来,文化与政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暧昧关系,主要牵引不过“利益”两字。今天的中国也是这样,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外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表现的不在那么明显,却依旧打着蚕食的主意,即是文化入侵。而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中发展中国固有的文化与精神,守住国之命脉,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他人随意践踏的短板。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2】

《经典常谈 文艺十六讲》选取的是朱自清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经典古文丛书介绍和文艺杂谈的一些短篇。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出版过多部散文集、诗集和杂文集。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在社会动荡时期,又写就了不少杂文,针砭时事。他不仅是是中国近代的散文家、诗人,也是一位以笔为武器的民主战士。 他也研究古典文学,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他最熟悉的作品还是散文,例如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背影》《荷塘月色》片段,他的文字清丽隽永,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情感真挚而朴实自然,意蕴悠长,令人回味不止。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在《诗的语言》一篇中,他就提出“普通人多以为诗是特别的东西,诗人也是特别的人。于是总是觉得诗是难懂的,对它采取干脆不理的态度,这实在是诗的一种损失。其实,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这段话结开了我一直以为对诗的误解,总以为诗相比较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总是敬而远之。但朱自清认为诗与文并无明显的分界,“散文中有时有诗。诗中有时也有散文。”同理,文学中的美亦无定论,不仅诗要美,文也要美,都因时代而定。他的散文就体现了诗词之美,既有韵律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支持和参与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不同于士大夫阶层的知识阶级。在《论雅俗共赏》中,追溯了雅俗共赏的渊源,以前的文学欣赏和创作主要是文人雅客的事情,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门第垮台打破了社会等级的固化,“士”和“民”之间的流通多了起来,宋代印刷术的发达,士人和学校的增多,都促使文化的普及高于以前的朝代。语录、传奇的流传大概起于民间,使得古文和诗都逐渐走上雅俗共赏之路,传统文化的变迁贴近了普罗大众。到了近代,这种改变愈加明显,白话文的提倡,以前不上士大夫台面的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地位,欧化的新艺术等,都涌入了几千年文化的古国。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不仅要雅俗共赏,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于学习了解文学的方法,在《论百读不厌》里略有涉及。他提出“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建议时至今日,仍极有价值。在这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也有了速食快餐的倾向,微信、网络里的碎片化信息瓦解了人们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耐心,各种平台的领读人带着大家分段分篇提纲要领般地阅读书籍,阅读与文学鉴赏成为一门交易,只要能够快速得到其中的知识即可,不再求精求实,不再花费大段时间一点点自我领悟。个人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和不同阅读者的锤炼,需要花费时间沉静下来慢慢阅读,逐字领会。在序言里,朱自清还提到了经典训练的必要性,“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自近代白话文逐渐兴起后,对于古典文化的侧重就减少了,虽然现在开始提倡读诗词,重温经典,但一般大众对于古典书籍的了解寥寥。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对于《说文解字》、《周易》、《四书》、《春秋》等古典作品进行了讲解,追本溯源他们的历史和经典意义,文章深入浅出,考据行文严谨,易于理解。无论是成人,或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可以按图索骥,通过文章里的介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经典,进行深入的阅读。正如他所说,希望读者把本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3】

《经典常谈》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相传中国文字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造的。见地上印有兽蹄和鸟爪的痕迹有了灵感,开始造字。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作用的。但此传说是在战国末期才有的,那时的人并不都相信;如《易》和《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文字不断地在演变,说是一人独创,是万不可能的。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渐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于原来的籀文略有不同。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仓颉篇》秦代的三种字书都不传了。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做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划时代的字书,囊括了历代的各种书体,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朔源沿流。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的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即从文字学入手。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一是象形;二是指事;三是会意;四是形声;五是转注;六是假借。

汉字从秦朝开始演变成各种书体,真(正、楷),行,草,隶,篆书体的来历及发展。

就从这第一课的内容来看,应该说很丰富的了。从文字的产生,发展。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介绍得一清二楚,有关的传说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好像就在眼前。从这本七万七千字的书中看出作家的知识之渊博,文笔之圆熟,真令人叹服。读了这本书之后,那句开卷有益的成语应验了。我感到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何谓经典及这些经典的来源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朱先生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古为今用一词,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还是为了倡导国民继承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因此朱先生把这本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既然是常谈,就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经典,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都是有用途的。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4】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初代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知识,还包括了朱自清先生对四书五经的独有的理解。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主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里》,《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还有系统性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这本书,内容简洁精辟,语言流畅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还有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较为强等。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文》因为文字不同,体现出了国家和民族的书面表达方式和思维是不一样的。文字使人们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而且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读完了朱子清先生的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读经典的意义。读经典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而是通过阅读古代经典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为了给希望读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的门径,让他们面对豪如烟海的古代典籍?至于茫然无措。

这本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更是白华文通俗流畅的典范,容易激发读者阅读经典的兴趣,从而亲近经典,了解经典。可以说是《经典常谈》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如果你们喜欢阅读经典书籍,我向你们推荐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喜欢。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5】

斐名中外的西南联大中文系有三位著名的系主任,他们轮流坐庄,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其中对我个人而言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三篇文章:《春》、《背影》和《荷塘月色》,其他两位大家知之甚少。

即便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知道多少,不知道还有什么作品或者什么精妙。今日读了一本1942年其编写的《经典常谈》,一本大师编写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才领略了大师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信手拈来。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经典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白话文导言”。

对于中国的文学经典,虽然每个中国人都度过第一点,但我想有宏观了解的却不多见。既没有人教,也没有人谈。朱自清先生写《经典常谈》就是要我们用“科学的选择和阅读方法”,“帮助人们以有效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从浩繁的书海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以集成和发扬前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本书让我们“阅读经典”,了解经典。

中华文字3000年,最早是出现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而在此之前“结绳而治”,“后世圣人”刀笔刻字于牛骨龟甲,用于记录文化历史的开端“卜辞”。传说的“仓颉”或许是“商契”,商民族的祖宗的意思。到了周朝演化为“籀文”(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的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古代文字四种书写方式,契、铸、书、印,对应的不同的材料“骨、铜、简、泥”而异。这是来自于《说文解字》的知识。

《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河出图,洛出书”,这是传说的出处。甲骨经火烧断吉凶是“卜”,蓍草数数目断吉凶是“筮”,“筮短鬼长”,古代判断小事吉凶用筮,大事吉凶采用卜。《易经》原来是一部切用的筮书,包含三部分:连山、归藏和周易。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周易》是种哲学,民众的《周易》是种巫术。

《尚书》大部分也是卜辞,是当时的“雅言”,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号令,这些号令多成为“誓”和“诰”。平时的号令叫“诰”,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有时叫“谟”。是汉朝人编辑了历史档案,改称为《尚书》,“上古帝王的书”。值得注意的是王肃的《古文尚书》是伪书,伏生《尚书》才是真本。

歌谣是《诗经》的源头。随口唱的是徒歌,随着乐器走的是乐歌。歌谣的词由乐工记录下来就成了《诗经》。“诗言志”,志不是抒情,而是关联着教化或政治。孔子对诗断章取义,诗被用来讨论做学问做人,是要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教化众人。

天地君亲师,代表《礼》的三本:天地是生命本源、亲是祖先、君师是政教的本源,礼包罗万象,人情不能忘本。儒家教人和平、教人节制,建立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就要遵守“礼”,叫做“礼治”。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传说孔子作《春秋》,“尊王攘夷”乃是《春秋》大义。史官记事两个目的:征实和劝惩。《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春秋》三传。左氏重叙事,公、谷重解经。《左传》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四书,要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中庸》传授心法,是儒教道统的根本。

韩魏赵三国分晋,田齐代姜齐,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春秋进入战国。六国亲秦抗秦,即是“合纵”“连横”,202年的历史,刘向编纂成了《战国策》,“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

《史记》《汉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正史”的源头。两书各有所胜,班、马并称。《史记》是通史,记录到汉武,《汉书》是断代,起于高祖终于王莽之诛。《史记》成于司马一人之手,“文直而事核”,《汉书》成于四人之手,“文赡而事详”,异曲同工,并称“良史”。

诸子百家源于士农工商,源于诗礼乐崩,“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儒墨老阴,诸子争流;独尊儒术,多亏董仲舒!

辞赋最有名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最有名是屈原和宋玉。赋不算是诗,是我国特有的体制,虽有韵,但是接近于文。

汉武立乐府,调子分为“楚声”和“新声”。楚声成了五言诗的源头。建安三曹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诗。晋代阮籍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唐初仿作乐府,始有七言诗。李白杜甫提升了唐诗的高度。

最早的问是商代的卜辞,就是一些简单的句子,最早用于记言、记事和诉讼。文的标准有梁照明太子《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柳宗元、韩愈带领文走上平正通达之路。“顾问不宜说理”,应该“用现在的中国话做文学”。

是为记。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6】

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但我知道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与幸福。每当读到《经典之谈》,心里就会特别高兴。

读完《经典之谈》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不是很新鲜,就像看到了一部精美绝伦的小说一样,我也觉得有点意味深长,但又有点感慨。

《经典之谈》中的一段,讲得是这样的:“经典之谈,在当今的世界里,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生活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主题。”我想,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真实、真情、真心,而不在于它能够在我们这些小生灵中的一个角落里,去体验它们的美与真。

在读《经典之谈》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不应该只局限在自己的课堂上,还能让自己的思维跟着我们的老师走,而是要从身边做起,去了解我们身边的事,并用心去体验,真正的去感受。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7】

朱自清先生出了这样一本书,没想到现在才有缘读到,实在不该。这本书不是对中国经典著作的概论,也不是导读,按照朱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书非常薄,如果比作船,也像是一叶接引船,引导到更大的船只,驶向远方。

书一共分为十三篇,前面九篇分别论述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后面的四篇分别从类别展开,诸子百家、辞赋、诗和文。真是难得的对经典的入门介绍,相比起一般的导读,朱先生的对考据的史实更加重视,其中又不去过多的添加上自己的感慨,实属难得。

所谓经典的入门,就是要从客观的角度介绍这本经典的行程,前因后果,中间所经历的一些变迁等等,如果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他进行现代化的阐述,那不叫导读,叫跟着我读。市面上多的是这样的读后感书籍,凭着自己的人生感悟,让字里行间按上个人的理想抱负,甚至加上哲学思考,乍一看很有学识和见解,其实抛开所依附的经典本身,也可以独立成书。这种作风和诸子百家为推行自己的学说强行拉古人来站台是一个道理。

客观,是本书所呈现的一大主体。比如现在大力推崇的《论语》,在书中仅仅是《四书》一篇的几个段落而已,从时间来看,《论语》没有前面的《周易》、《尚书》等来的久远,从现在包容兼并的角度来看,孔子一家之言也没有强行推崇的必要,因此,在经典介绍中,朱先生秉承着尽量和其他著作平起平坐的态度对他进行了客观介绍。对于《论语》,朱先生的评价也是相当客观: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对于经典的入门书籍,最忌讳的就是加入自己的感情判断,如果在整本书中《论语》或者《周易》被扩大篇幅,不停地赘述他们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那势必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误导,既然入门,就让给出事实,让读者自己去推开经典的大门,让他们去取舍其中的奥秘。儒家未必周全,八卦也未必无用,做到能够让书籍回归书籍本来的位置,才是朱先生本书最大的用意所在。

除开对于经典书籍的介绍,书中的后面几篇对诗、辞和文的历史演变也做了一次梳理,在详细得学习“举头望明月”之前实在是非常有必要,不然就只记得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连来龙去脉都搞不清楚,就有点吃瓜吞核的糊涂了。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8】

《经典常谈》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着重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从《说文解字》到《诗经》《论语》,从诸子百家到李白、苏轼,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近十多年来,从易中天说三国到于丹讲论语的热播,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的流行,国学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

可是很多人对国学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大概知道是传统文化、经史子集,单就国学的古籍而言,已经是浩如烟海了,作为一个普通的国学爱好者该如何入门?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本《经典常谈》便不可不读。

该书提纲挈领、通俗易懂,是国学知识和文艺理论最好的入门读本,对当代文艺、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该书也是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全面地呈现了朱自清先生在文艺和国学经典通俗化方面的见解与体悟,各位读者朋友也可以用这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9】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2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

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

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

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10】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2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

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我权且将此书当做教材,按章节课序来介绍书中的题目:

第一课说文解字

内容略第二课

周易内容略

第三课尚书内容略

第四课诗经内容略

第五课三礼内容略

第六课春秋三传

内容略第七课

四书内容略

第八课战国策内容略

第九课史记汉书

内容略第十课

诸子内容略

第十一课

辞赋内容略

第十二课

诗内容略

第十三课

文内容略

下面以第一课说文解字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文中的内容:

相传中国文字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造的。见地上印有兽蹄和鸟爪的痕迹有了灵感,开始造字。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

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

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作用的。但此传说是在战国末期才有的,那时的人并不都相信;如《易》和《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

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文字不断地在演变,说是一人独创,是万不可能的。识字是教育的初步。

《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渐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于原来的籀文略有不同。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仓颉篇》秦代的三种字书都不传了。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做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划时代的字书,囊括了历代的各种书体,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朔源沿流。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

从前的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即从文字学入手。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一是象形;二是指事;三是会意;四是形声;五是转注;六是假借。详略。

汉字从秦代开始演变成各种书体,真(正、楷),行,草,隶,篆书体的来历及发展。

就从这第一课的内容来看,应该说很丰富的了。从文字的产生,发展。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

介绍得一清二楚,有关的传说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好像就在眼前。从这本七万七千字的书中看出作家的知识之渊博,文笔之圆熟,真令人叹服。读了这本书之后,那句开卷有益的成语应验了。

我感到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何谓经典及这些经典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朱先生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古为今用一词,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还是为了倡导国民继承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因此朱先生把这本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既然是常谈,就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经典,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都是有用途的。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11】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收获颇丰。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说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随手翻阅一下目录,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虚心学习的好书了。与一般的小说、随笔不同,这本书绝不能以悠闲之态囫囵吞枣便略过了事,学术性极强的读本,需要平心静气细细品读。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读时觉得枯燥难啃。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也是单独出过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关的文学论著。前者为“汉语言”的细析,后者是“文学”的畅谈,合二为一,便是“汉语言文学”。这对作为准中文系学子的我来说,可谓是拾到宝了。

先说第一部分。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在书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读时,也确实看到了不同于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读。

图文并茂有助于形象化地将古典文化传达给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那几本经典的印象仅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名号。高中时为了应试把“四书为哪四书”“五经指哪五经”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而后只有机械化地把那几部著作捆绑记忆,从未想过深究每一部到底讲了些什么。在《经典常谈》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几本古书的大致内容,也对写作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大致了解。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作者轻松又不乏严肃的语气变得灵动,而那只“船”,也确有把读者带入经典的魔力。 再谈第二部分,即“文学”部分。后半部分是我最喜欢的话题,相对于语言学和离生活较远的古文化,我更愿意亲近离人性与艺术更近的文学。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么是文学”的论题。“文字的作用不外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性联合起来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讲中也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国学教材、学生习作等方面作了论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确有力,鄙人也只有观摩仰望的份,不敢亵渎,只得在心里记下他对学生们的每一句指导与教诲,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沉稳细致,对知识、对文学、对自身素养的提升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做“穷酸的读书人”、不读不写“低级趣味”之作。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还未入门的中文人来说,可谓是一个引路者的作用。关于国学经典,关于文学文化,虽未得细枝末节,但也有大体的轮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说,读者将其当作是一艘船,从平涸的细流行到经典的海中去。相信有这本书的引荐,在日后的深入研究中,会免得走些弯路。

经典常谈个人读后感【篇12】

《经典常谈》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说到朱自清先生,往往都会说到《荷塘月色》和《背影》。可我认为《经典常谈》这本书的价值不低于《荷塘月色》《背影》。

        朱自清先生在序里说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句话在那个时代是很受用的。所有人都在求知的路上,而这本书给他们指明了一条路。

        这本书与其说是谈经典,不如说是经典导读。朱自清先生用浅明的语言在13篇文章中为我们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所以一直流传至今。而介绍的顺序也是由浅入深,所以把《说文解字》放在了第一篇。先理解字义,再去读晦涩难懂的文章。

        在第一篇中,详细的介绍了字的由来,字创作发展的过程以及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每个条例都举了相关的例子,读起来更加轻松。

        第二篇介绍《周易》。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介绍《周易》的背景及创作,而是从“八卦”入手再引出《周易》。通过传说故事介绍了八卦图的由来。同时也补充第一篇介绍了甲骨文的创作及内容【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用刀刻在甲骨上】。之后开始正式介绍《周易》。讲了《周易》成为儒家经典的过程,《周易》的地位等。

        第三篇开篇就介绍了《尚书》的地位【是中国最古的记言书】。后面介绍了《尚书》的内容以及“尚”和“书”单独的解释。讲到了《尚书》的经历,以及为什么是“五经”中残缺最严重的。介绍这些同样用的是故事,生动有趣。最后讲到《尚书》的两个版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

        以上就是我最近阅读《经典常谈》的随笔,虽然我才阅读了三章,但我已经充分感知到了《经典常谈》的重要性及趣味性。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1000字模板


我已经把作品这本书读烂了,特别后悔没有早点知道它。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对于写读后感的方法了解吗?或许"教育类书籍读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1)

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2)

《教育的奇迹》

推荐 《教育的奇迹》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过一些伟人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伟人小时候和我们平常的孩子小时候是那样的相似,只不过是他们遇到他们人生中的伯乐,让他们最终成才。读完这部书之后,感触也挺大。

《教育的奇迹》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也希望自已的学生个个是天才。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的?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和外国教育的不同,国外更注重对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会对孩子起着绝对的作用。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

美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纵观有史以来的伟人和天才,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倘若能给他们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们一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宽大、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和更坚强。一言以蔽之,只要满怀虔诚的心态,施以更加优良的教育方法,这些人就会成为更加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是呀,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养他了。如果我们细细分析一下这些笨小孩问题孩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问题,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孩子,总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许多优点,也许他可能缺乏纪律观,但是,他却非常爱好劳动,喜欢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许他可能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欢画画,画的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孩子上身上其实有着异乎寻常的潜能,关键是父母和老师们如何去挖掘。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和父母能够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总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孩子。

记得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然而,在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中,缺乏爱心的现象实在太多:当学生有化解不开的思想问题时,不是努力捕捉,认真发现,耐心引导,而是视而不见,或者冷嘲热讽,大泼冷水;当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我们不是循循善诱,而是毫不留情,大声呵斥,甚至挥以拳头;当学生成绩有波动,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热情鼓励,而是公开批评,使他懊丧不已,使孩子那颗稚嫩的心一次次地受到打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我们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顿;在我们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们的恶语之中,可能就有爱迪生。是啊,从某种意义上说,成材与否是人的潜力发掘和发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种不应受到抹杀的天性,而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同仁在有意无意中,却摧毁了这种必然,践踏了这种天性,创造了一个个不该发生、令人痛心的奇迹!我国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父母和老师在教育中的责任.因此,父母首先要端正的是自己的态度,坏孩子笨孩子差孩子问题孩子这些定性的词都不能随便用在孩子的身上,只有把每一个孩子当成好孩子聪明孩子优秀孩子正常孩子来对待,他们才可能成为父母期待成为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思绪万千: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对此,我深有同感。在我看来这些七八岁的孩子都应该是快乐幸福的,而这学期,有一个班的一个学生却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沉默寡言,课间还躲在角落里,上课不愿发言,性格孤僻,行为也较为散漫,学习成绩也不太好。为什么阳光般的年龄却是如此默然呢?我在脑子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决定去了解一下她的家庭,希望从那里能得到答案。通过我的了解,她三岁时,父母离异,她跟着父亲过,父亲没有固定工作,经常找一些人在家里酗酒、打麻将,很多家务活都得她干。即使这样,父亲一不顺心还要打她。在学校里,她总觉得老师、同学歧视她,对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严重。教师的爱应该像阳光照射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温暖每一颗还十分稚嫩的心,特别是那些心灵受过伤害的学生。父母离异,家庭变故给她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她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得到父母的抚爱和家庭的温暖,许多要求得不到满足,不愿和人交往,胆小,天常日久成为班上的后进生。心理学认为,教师对学生诚挚热爱的情感,能够感染打动学生,乃至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影响其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方向。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关心教育这样的孩子,并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协调好离异双方和孩子的关系。我决心以行动去温暖她,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唤起她的自尊。在这过程中,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而是要号召全班同学和家长共同协助和配合,一起来帮助她走出迷茫,迈向成功。这个学生渐渐地变了,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特别是和同学们一起玩了。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会去赏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老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我相信: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3)

这本专着在教我们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孩子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孩子了。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一线教师。这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高贵的生命。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孩子的差异,承认孩子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4)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更是陶行知对自己一系列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正如他所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细细想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作为人民教师来说,在校园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接触,都是教育。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的真谛,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而要从根本上出发,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与学生融为一体,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去努力。那样,我们的教学相长才可谓落到实处。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5)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而又响亮的名字。今天,我读了《雷锋车》这本书,让我很是感动,这本书讲了在连云港有一辆雷锋车,雷锋车上的同志们在火车站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故事。

她们帮助人们,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她们就会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她们就做到了这一点,可谓是活雷锋呀!

在这本书里,让我最感动的一篇故事是《遇上了这么多好闺女》其中的好闺女就是雷锋车手啦,讲了雷锋车手帮助流浪老太太的事,虽然,她们不是那老人的亲人,但却胜似她的亲人!

雷锋曾写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工作的岗位上?我觉得雷锋车手就是那一滴水,就是那一线阳光,就是那一颗粮食,也是那一颗最小的螺丝钉!

让我们争做活雷锋,学习雷锋,乐于助人,让雷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让世界变的更美好,更和平,更和谐吧!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6)

这几天的阅读课中,我们一向在读高尔基的《童年》。这部作品使我感受深刻。

小说的主人公是三岁丧父,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自我快濒临破产。而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的粗暴、自私的市侩,甚至他们的儿女也沿袭着这样的风气。阿廖沙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饱受虐待。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在这样的情景下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能不觉得恐慌和不安吗?所以这本书都会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不快和压抑,这也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恻隐之心在作乱。

处在这样丑陋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担心阿廖沙的心灵会不会也被玷污?但幸好这个世界也不完全是丑陋不堪的一面,身边还会有善良正直的人存在,他们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期望,并相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是属于光明的。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便是他的外祖母,她把蜜送到了阿廖沙的心窝中去了。作品中外祖母是最慈爱、最有人性的形象,她总是用她的温存给予阿廖沙爱的种子,种子发芽了,长成了参天大树,有了羽翼的保护,阿廖沙的世界就不会再任凭风吹雨打了。外祖母抚慰了他心灵上的创伤,而真正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是老长工格里戈里。当然那个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的“小茨冈”也同样教会了阿廖沙如何应对生活的艰难,但他却被两个舅舅害死了,然而我觉得与其说是被他们害死的,还不如说是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吞噬的。

而我要说的是不要对任何不堪的现实失去信心,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绝望。但你想想,黑暗过去,黎明的曙光总会来到。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7)

彭兴顺老师,我记得前几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学校中层领导进行培训时曾给我们上过课,现在拿着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一一阅读下来,感受颇深。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其中的一些语句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浇树要浇根。唤醒孩子,就要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

不一而足,有见地的语句比比皆是。全书分为七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希望老师们认真读读。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篇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活动空间有限而闲暇时间也极少的教师来说,读书无疑是开阔视野最好的捷径。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便常常感叹于“开卷有益”的道理所在。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空间位置,忘却繁杂的琐事。尤其是读教育类的书籍时,经常对号入座,感觉身边发生的好多事和书上讲的比较类似,在书中可以学习怎样教育教学,能从中获得许多启迪,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从容,这样的感觉很真实也很充实。“做一个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过一种有尊严的教育生活。”是我作为人民教师的一个目标。读了李老师的书,感触颇深。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尤其是文学名著更要捧读不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虽然我是教英语的,但我本身一直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营养。

我可以把这分精神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也每天多学习一点点。感受之二: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还经常怨声载道的,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有时我真诚地向他们道歉,他们却说:“没事,老师,你都是为我好”;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感受之三:做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教师职业,固然辛苦,但却极富挑战性。在和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相处中,要针对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材施教,面对一个个活生生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工作要时时创新,但更应遵循教育的规律。《爱心与教育》在的前半部分,

李老师教给学生的自我激励方法是“每日九问”,而在“手记三”中他在指导优生学习时提出了“每日十问”的要求:“一问今天在家早读外语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没有?五问今天预习明天的功课没有?六问今天做过闲事没有?七问今天“过电影”没有?八问今天计划完成没有?九问今天有未弄懂的难题没有?十问今天有无浪费的时间?”他要求学生把这十个问题制成表格,每天按实际情况填写。并鼓励学生“一两天做到这每日十问并不难,但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唯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步入学习的良性循环。”我对比了一下,我也经常建议学生问问自己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今天复习巩固了吗?今天预习下一课了吗?一部分学生真的在做这些事了,而有一部分学生还是学无习惯,乱了一团,所以必须经常指导个别学生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心与教育》给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尊敬、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有,教师也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而离开了老师的爱心,感情的建立便是无源之水。对于我来说,要学习还很多,要把握好素质教育的实质,着眼于人的培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对得起学生那一声声“老师”的呼唤!

[最新]经典常读读后感1000字模板


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思想才行,许多人读过作品后被其内容所触动。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相信一些人会觉得作品读后感很难写吧?以下的“经典常读读后感”主题相关内容,是编辑特意整理的,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1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对于例如四书五经等一系列诸子百家作品的独到见解,可谓是国学入门书,让我深有感触。

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通观整本书,朱自清先生不仅对于每一部着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其中更包含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着作的导读。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市场也已经初具规模,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新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在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最传统的教育,越来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如此精妙的作品,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我国古代有一段时期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们,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国古代的作品,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的现状,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经典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我把经典比作一个景点,那么这一景点一定需要一个向导,而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本书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他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何谓经典,更介绍了这些经典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

那么然是经典常谈,那么这也就说明我们不应该却忘记这些经典,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2

《经典常谈 文艺十六讲》选取的是朱自清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经典古文丛书介绍和文艺杂谈的一些短篇。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出版过多部散文集、诗集和杂文集。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在社会动荡时期,又写就了不少杂文,针砭时事。他不仅是是中国近代的散文家、诗人,也是一位以笔为武器的民主战士。 他也研究古典文学,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他最熟悉的作品还是散文,例如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背影》《荷塘月色》片段,他的文字清丽隽永,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情感真挚而朴实自然,意蕴悠长,令人回味不止。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在《诗的语言》一篇中,他就提出“普通人多以为诗是特别的东西,诗人也是特别的人。于是总是觉得诗是难懂的,对它采取干脆不理的态度,这实在是诗的一种损失。其实,诗不过是一种语言,精粹的语言。”这段话结开了我一直以为对诗的误解,总以为诗相比较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总是敬而远之。但朱自清认为诗与文并无明显的分界,“散文中有时有诗。诗中有时也有散文。”同理,文学中的美亦无定论,不仅诗要美,文也要美,都因时代而定。他的散文就体现了诗词之美,既有韵律之美,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支持和参与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不同于士大夫阶层的知识阶级。在《论雅俗共赏》中,追溯了雅俗共赏的渊源,以前的文学欣赏和创作主要是文人雅客的事情,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门第垮台打破了社会等级的固化,“士”和“民”之间的流通多了起来,宋代印刷术的发达,士人和学校的增多,都促使文化的普及高于以前的朝代。语录、传奇的流传大概起于民间,使得古文和诗都逐渐走上雅俗共赏之路,传统文化的变迁贴近了普罗大众。到了近代,这种改变愈加明显,白话文的提倡,以前不上士大夫台面的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地位,欧化的新艺术等,都涌入了几千年文化的古国。对此我们的态度是,不仅要雅俗共赏,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于学习了解文学的方法,在《论百读不厌》里略有涉及。他提出“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了解和体会。”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建议时至今日,仍极有价值。在这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也有了速食快餐的倾向,微信、网络里的碎片化信息瓦解了人们阅读长篇文学作品的耐心,各种平台的领读人带着大家分段分篇提纲要领般地阅读书籍,阅读与文学鉴赏成为一门交易,只要能够快速得到其中的知识即可,不再求精求实,不再花费大段时间一点点自我领悟。个人觉得有些遗憾。因为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经历了时间和不同阅读者的锤炼,需要花费时间沉静下来慢慢阅读,逐字领会。在序言里,朱自清还提到了经典训练的必要性,“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自近代白话文逐渐兴起后,对于古典文化的侧重就减少了,虽然现在开始提倡读诗词,重温经典,但一般大众对于古典书籍的了解寥寥。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对于《说文解字》、《周易》、《四书》、《春秋》等古典作品进行了讲解,追本溯源他们的历史和经典意义,文章深入浅出,考据行文严谨,易于理解。无论是成人,或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可以按图索骥,通过文章里的介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经典,进行深入的阅读。正如他所说,希望读者把本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3

斐名中外的西南联大中文系有三位著名的系主任,他们轮流坐庄,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其中对我个人而言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三篇文章:《春》、《背影》和《荷塘月色》,其他两位大家知之甚少。

即便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知道多少,不知道还有什么作品或者什么精妙。今日读了一本1942年其编写的《经典常谈》,一本大师编写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才领略了大师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信手拈来。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发扬、介绍、修正、推进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经典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白话文导言”。

对于中国的文学经典,虽然每个中国人都度过第一点,但我想有宏观了解的却不多见。既没有人教,也没有人谈。朱自清先生写《经典常谈》就是要我们用“科学的选择和阅读方法”,“帮助人们以有效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从浩繁的书海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以集成和发扬前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这本书让我们“阅读经典”,了解经典。

中华文字3000年,最早是出现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而在此之前“结绳而治”,“后世圣人”刀笔刻字于牛骨龟甲,用于记录文化历史的开端“卜辞”。传说的“仓颉”或许是“商契”,商民族的祖宗的意思。到了周朝演化为“籀文”(大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国的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古代文字四种书写方式,契、铸、书、印,对应的不同的材料“骨、铜、简、泥”而异。这是来自于《说文解字》的知识。

《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河出图,洛出书”,这是传说的出处。甲骨经火烧断吉凶是“卜”,蓍草数数目断吉凶是“筮”,“筮短鬼长”,古代判断小事吉凶用筮,大事吉凶采用卜。《易经》原来是一部切用的筮书,包含三部分:连山、归藏和周易。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周易》是种哲学,民众的《周易》是种巫术。

《尚书》大部分也是卜辞,是当时的“雅言”,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的号令,这些号令多成为“誓”和“诰”。平时的号令叫“诰”,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叫“命”,臣告君的有时叫“谟”。是汉朝人编辑了历史档案,改称为《尚书》,“上古帝王的书”。值得注意的是王肃的《古文尚书》是伪书,伏生《尚书》才是真本。

歌谣是《诗经》的源头。随口唱的是徒歌,随着乐器走的是乐歌。歌谣的词由乐工记录下来就成了《诗经》。“诗言志”,志不是抒情,而是关联着教化或政治。孔子对诗断章取义,诗被用来讨论做学问做人,是要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教化众人。

天地君亲师,代表《礼》的三本:天地是生命本源、亲是祖先、君师是政教的本源,礼包罗万象,人情不能忘本。儒家教人和平、教人节制,建立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就要遵守“礼”,叫做“礼治”。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传说孔子作《春秋》,“尊王攘夷”乃是《春秋》大义。史官记事两个目的:征实和劝惩。《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春秋》三传。左氏重叙事,公、谷重解经。《左传》参考群籍,详述史事。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四书,要先读《大学》,再读《论语》《孟子》,最后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中庸》传授心法,是儒教道统的根本。

韩魏赵三国分晋,田齐代姜齐,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春秋进入战国。六国亲秦抗秦,即是“合纵”“连横”,202年的历史,刘向编纂成了《战国策》,“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

《史记》《汉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正史”的源头。两书各有所胜,班、马并称。《史记》是通史,记录到汉武,《汉书》是断代,起于高祖终于王莽之诛。《史记》成于司马一人之手,“文直而事核”,《汉书》成于四人之手,“文赡而事详”,异曲同工,并称“良史”。

诸子百家源于士农工商,源于诗礼乐崩,“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儒墨老阴,诸子争流;独尊儒术,多亏董仲舒!

辞赋最有名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最有名是屈原和宋玉。赋不算是诗,是我国特有的体制,虽有韵,但是接近于文。

汉武立乐府,调子分为“楚声”和“新声”。楚声成了五言诗的源头。建安三曹用乐府旧题改作新诗。晋代阮籍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唐初仿作乐府,始有七言诗。李白杜甫提升了唐诗的高度。

最早的问是商代的卜辞,就是一些简单的句子,最早用于记言、记事和诉讼。文的标准有梁照明太子《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柳宗元、韩愈带领文走上平正通达之路。“顾问不宜说理”,应该“用现在的中国话做文学”。

是为记。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4

朱自清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着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着作。在朱自清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纵观通篇,朱自清不但对每一本着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着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自清对几千年来关于《尚书》的真伪也做了自己的考证,确定伏生的《尚书》为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因为中间也有一些文章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着作,或者即将接触这些着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辩证地来了解、认识这些着作的渠道。

朱自清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5

说起来凑巧,前段时间我刚考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及《现代汉语》这两门课。

看完这本书,真的好像是对我的这两门功课的深入了解以及巩固。

这本书,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经典常谈。

第一部分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与分析。

按我个人喜好来说,其实我挺喜欢朱自清先生这样夹叙夹议地写经典的。夹叙夹议,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这样看起来,会有趣很多,而且也不会枯燥。

朱自清在自序上市这样说的,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进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所以,他把“说文解字”放在了最前头,从而逐篇解读国学经典。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大家的兴趣,吸引大家往国学经典的道路上去。

看完这一部分,你会发现,以前捋不清的一些知识,在作者的整理下,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而相见恨晚的感觉。讲真,我要是早点看到这本书,说不定我前段时间考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不会这么惊慌了。哈哈。

再来说说,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文艺十六讲。第二部,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朱自清先生,单独解读了“文学”。

什么是文学,答案有很多,但都不能成为定论,朱自清说,文学的定义得根据文学作品,而作品是随着时代的演变随时代堆积的。因演变而质不同,因堆积而量不同,这种种都不影响到什么是文学上。朱自清先生,用了好几个例子,来阐述他的观点:什么是文学,得靠作品,靠时代说话。

新文化运动初期,胡适先生认为“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明白”是条理清楚,不故意买关子,而“动人”就是具体写法。再说当时的文学型类,注重强调白话诗和小说的地位。白话新诗在当时是没有地位的,而小说在当时也只能占少数地位。所以,这两者要想发展,必须经过斗争,需要和只重古体近诗与骈散文的传统作斗争。

再往后,文学的型类,从新诗和小说到散文,再到杂文。这些都是要有一个过渡时期,以及一定的思想传统斗争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的传统斗争,促使那个时期的文学观,更加接近了传统文的意念接近了,从而胡适对文学的观点,又再一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紧接着,作者又花了一些笔墨,简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围绕“如何接受文学遗产”这一个话题,进行铺垫,引出得弄清自己的立场,在弄清古文的立场,才分出那些该保留的,那些该扬弃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还有要认清崇拜与欣赏的不同,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欣赏的对象是直接影响到情感上面的。

然后就是关于了解和欣赏能力训练的讨论。了解和欣赏是中学国文课程中重要的训练过程。字字了解之后,才能到不求甚解的境界。朱自清先生以他三十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分别从“雅俗共赏”、“百读不厌”、“歌谣里的重叠”、“诗与幽默”等等篇章,通过这“十六讲”从细节处帮助大家了解文学的由来以及文学的应用、来启发读者进行思考,从而帮助读者吸收经验以及提升个人写作能力。

“词的意义”,“句子的复沓和倒置”,“诗的形式”,“诗的语言”等等,从细节推敲,以小见大,举一反三,妙不可言。看完这一部分,你就会感觉到原来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首诗,作者落笔钱都是有讲究的,有目的的,并不是随便写的。读完这一部分,一定会有所收获。

纵观整本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收益匪浅。本书通俗易懂,文章提到的素材很丰富,足见作者的深入了解功力了得。想要了解国学的,不妨可以考虑看一下这一本书。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怪不得,这本书会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6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2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相传中国文字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造的。见地上印有兽蹄和鳥爪的痕迹有了灵感,开始造字。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作用的。但此传说是在战国末期才有的,那时的`人并不都相信;如《易》和《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文字不断地在演变,说是一人独创,是万不可能的。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渐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于原来的籀文略有不同。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仓颉篇》秦代的三种字书都不传了。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做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划时代的字书,囊括了历代的各种书体,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朔源沿流。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的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即从文字学入手。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一是象形;二是指事;三是会意;四是形声;五是转注;六是假借。详略。

汉字从秦代开始演变成各种书体,真(正、楷),行,草,隶,篆书体的来历及发展。

就从这第一课的内容来看,应该说很丰富的了。从文字的产生,发展。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介绍得一清二楚,有关的传说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好像就在眼前。从这本七万七千字的书中看出作家的知识之渊博,文笔之圆熟,真令人叹服。读了这本书之后,那句开卷有益的成语应验了。我感到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何谓经典及这些经典的来源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朱先生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古为今用一词,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还是为了倡导国民继承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因此朱先生把这本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既然是常谈,就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经典,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都是有用途的。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7

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朱自清

学生年代已然过去廿余年,再读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是在从事中学语文教育二十二年后的今天。不知不觉,忙到飞起的这个暑假,已悄然过了大半,也只有在静夜才得以独自沉浸于朱先生凝练简洁的文字中,感受先生80年前在浩繁艰晦的中国古代典籍中皓首穷经,青灯文字的良苦用心,领略先生的经纬之才。

书中,朱先生开宗明义,本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典籍,亦可称之为“国学入门书”。于我而言,既称得上“国学入门书”,其分量自不必赘述。何谓经典?先生言: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先生大才槃槃,在浩瀚典籍中觅沧海遗珠,所选经典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中最广为流传的经典著作,既沿袭传统顺序精选了经典书籍十三种,又以教育大家的高瞻远瞩,自《说文解字》始,五经四书、《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诸子经典、辞赋、诗歌、散文,玉振金声,用夹叙夹议的行文,微言大义,以清隽沉郁的文风、洗练秀丽的文笔,从十三种书籍作者、产生原因、内容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方面娓娓道来,简直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在我看来,这本书既可看做散文集,亦可看做教科书,完全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绝好入门指南。

撰写《经典常谈》,朱先生心中应该有一个宏大的信念,那就是启发一般人亲近经典的兴趣,将他们引到经典的大路上,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朱先生言:“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隔着时空和岁月与先生求学,走进《经典常谈》如入宝山,在先生的引导下,在中华古代文化经典的瑰丽山水中,按图索骥,探索着文字的起源,知晓了《尚书》流传的曲折,感受着太史公的坎坷和坚守梦想的执着......朱先生以大教育家的深厚功力,高屋建瓴又极懂人心,这部《经典常谈》,以“指南”为主旨,却只是引导你想去探寻。从先生谈《史记》就可窥其一斑:不说流传千古的列传本纪,只讲太史公一生如何坎坷,如何发愤,如何终成一家之言,在史记的大背景中刻画出司马迁枯瘦却如铁的身影,直言他和《史记》一样伟大,如此这般,直让人不禁想去探一探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再读《经典常谈》,在这样一部厚重的学术著作中,先生以大智慧,在平和的幽默中将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处是简练质朴的文笔。《战国策》里,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于是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世态人情,只在寥寥几笔;屈原著《离骚》,言说屈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悲愤而发,“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俏皮易懂的几句话语,让读者把《离骚》的韵律特点和屈原的感性形象一览无余......讲历史,讲古人,讲文化,是“常谈”而不是“长谈”,有趣而丰满,不啰嗦亦不说教,只是告诉你,那边放着一些书,它们很老,很旧,里面沉淀着许多东西,欢迎你去看。先生如此笔触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从更立体和广泛的角度挖掘这些经典背后的故事,让孜孜的读者不仅能理出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能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引导更多的读者去向往经典,去研读经典,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笔力之精道。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语文教育?引导学生在汉语言文字世界中探索语文之美,让语文之美在孩子们心间生根发芽。再读《经典常谈》,忽然了悟,朱先生已先行久矣,我辈之幸,终能在《经典常谈》里体悟先生良苦用心和为师之道,终于明白这才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将经典之美种植在少年之心的正途大道。

静夜掩卷,我仿佛看到朱先生伏案凝思,把那些宏伟而磅礴的羁绊,一笔一划地写到纸上,沧海觅遗珠,将中华文化经典深深刻画在历史的岁月与时空,让经典之美悄然勃发。朱先生单薄的身形于光里摇曳,仿佛是瑰丽山水中巨人的背影。

经典之美,美在气势雄壮,字、词、句、段、章无不绽放出别样的华彩;经典之美,美在灵动秀丽,诗词歌赋中都在吟哦着悲欢离合的传奇;经典之美,美在它既见证了历史,又升华了历史;经典之美,还美在它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经典之美,美不胜收!而自古以来,经典就是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一个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享誉千年,在于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之所以充满希望坚实向前,是因为国人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有大美于心。

因此,作为语文人,我们更应该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经典之美,以之滋养身心和灵魂,涵养文化底蕴,坚定民族底气,让经典之美于在更多人的心灵盛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8

一接触到“经典”一词,我所存储的文字就有了捉襟见肘之感。好像我所知道的文字都与经典隔着一段距离,也可能是因为“经典”“文艺”在我心里是高大上的存在。经典之与我,就是高山上的雪莲,只可遥望,不可轻嗅。我遇上经典,就是下里巴人遇上了阳春白雪。《周易》、《尚书》、《说文解字》、《史记》等等这些古文经典,我一直认为它们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属于看不懂系列。最近我接触了朱自清先生著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终于改变了一点我对“经典”的看法。

提到朱自清先生,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名篇《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等文章一直入选语文教科书。他的文章素朴缜密,语言洗炼,极富真情实感。他是公认的“美文大师”,读他的文章,有一种欣赏美的感受。所以每次看到朱自清先生所著的文章都会沉下心去读。这次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也是一样。 随着百家讲坛和中国诗词大会的的热播,国学热也一度兴起,越来越多人的开始重视国学文化的研读。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国人终于不再闷着头往前冲,而是可以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经典文学了。但是,对于这些国学经典,我们可以听文学大家去讲,对别人朗朗上口的古诗词也是心向往之,却不愿静下心来手持素卷去阅读。我想,这还是与我们不知如何去阅读晦涩难懂的古文有关,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自清先生在序中也指出,有很多人为了启发一般人亲近经典的兴趣,做了大量功课,诸如把经典文学直译成白话文,把人吸引到经典的大道上去。他认为《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就是引领读者航到经典海里的一艘船。

《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有十三个章节。在这一部分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一一解读剖析,写成一部通俗易懂的《经典常谈》。在第一个章节,作者从仓颉造字开始,我国文字的演变梳理了一遍。

所有国学经典的流传都离不开文字这个媒介,作者从《说文解字》开始,更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还有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都被作者一一解读,并对它们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追溯。这就为读者理清了时间点,以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剖析解读,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共有十六个章节。在这一部分,作者从什么是文学讲述,对于文学一词,一直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作者还在这一部分引用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胡适之先生的说法,文学就是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秒。当然这一说法,在当时并没有取得所有人的认可。

作者还从古文欣赏谈到教本与写作,为提高写作能力做了注解,让读者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在《诗与幽默》一章中,我看到了诗里的幽默,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含蓄优雅的,也有一些诗是诙谐的,读来让人会心一笑。感受诗里的幽默,也不泛是件趣事。《文艺十六讲》,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你会发现控制文艺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

读了《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使我明白,经典文学也是充满趣味的。愿每个人都畅游经典,与文艺为伴。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9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着作的导读。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市场也已经初具规模,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新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在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最传统的教育,越来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如此精妙的作品,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我国古代有一段时期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们,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国古代的作品,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的现状,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经典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我把经典比作一个景点,那么这一景点一定需要一个向导,而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本书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他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何谓经典,更介绍了这些经典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

经典常读读后感 篇10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对于例如四书五经等一系列诸子百家作品的独到见解,可谓是国学入门书,让我深有感触。

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通观整本书,朱自清先生不仅对于每一部着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其中更包含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精选经典常谈阅读心得1000字模板11篇


下面由编辑帮大家编辑的《经典常谈阅读心得》。在平时生活中,大家都常接触到感言吧,当我们在某些比较重要的时刻的时候。若是有话语深入人心,受到了触动,就可以写一篇感言,感言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释放情绪。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1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收获颇丰。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说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随手翻阅一下目录,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虚心学习的好书了。与一般的小说、随笔不同,这本书绝不能以悠闲之态囫囵吞枣便略过了事,学术性极强的读本,需要平心静气细细品读。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读时觉得枯燥难啃。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也是单独出过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关的文学论著。前者为“汉语言”的细析,后者是“文学”的畅谈,合二为一,便是“汉语言文学”。这对作为准中文系学子的我来说,可谓是拾到宝了。

先说第一部分。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在书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读时,也确实看到了不同于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读。

图文并茂有助于形象化地将古典文化传达给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那几本经典的印象仅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名号。高中时为了应试把“四书为哪四书”“五经指哪五经”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而后只有机械化地把那几部著作捆绑记忆,从未想过深究每一部到底讲了些什么。在《经典常谈》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几本古书的大致内容,也对写作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大致了解。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作者轻松又不乏严肃的语气变得灵动,而那只“船”,也确有把读者带入经典的魔力。 再谈第二部分,即“文学”部分。后半部分是我最喜欢的话题,相对于语言学和离生活较远的古文化,我更愿意亲近离人性与艺术更近的文学。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么是文学”的论题。“文字的作用不外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性联合起来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讲中也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国学教材、学生习作等方面作了论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确有力,鄙人也只有观摩仰望的份,不敢亵渎,只得在心里记下他对学生们的每一句指导与教诲,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沉稳细致,对知识、对文学、对自身素养的提升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做“穷酸的读书人”、不读不写“低级趣味”之作。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还未入门的中文人来说,可谓是一个引路者的作用。关于国学经典,关于文学文化,虽未得细枝末节,但也有大体的轮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说,读者将其当作是一艘船,从平涸的细流行到经典的海中去。相信有这本书的引荐,在日后的深入研究中,会免得走些弯路。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2

这两年掀起了“国学热”,我认为这是个好的转变。汉语言国学文化宝库里存着我们的信仰之根,民本人心、人格理想、人伦道义都在此浸润根植,还有我们自己的汉语言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也是每代中国人所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大家越来越重视阅读这件事,经典阅读也屡屡被提倡。我看到很多中外名著推介书单里,外国名著都是占了多数的,中国的名著除了四大名著外,其他的作品鲜见。

其实,从前的先秦经典、诸子百家、史书集册乃至唐诗宋词,都是我们汉语言里面的名著啊,只是教科书里被收录的太少,大家普遍接触到的都是散乱的碎片,不得系统,所以也没有大观的概念。 朱自清也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由此,朱自清先生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他简明清晰地梳理了我们汉语言的发展,把古文经典重新用生动的语言解读剖析,试图通过一本书让大家轻松读懂国学经典精髓,又能从大观上了解汉语言国学的发展演化。这本书就是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

在第一部分《经典常谈》里,朱自清先生因循“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和“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这两条主旨,从仓颉造字开始,完整地梳理了汉语言发展演变的框架。 从《说文解字》开篇,再从《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到《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逐篇解读国学经典,将“四书五经六艺”全部囊括其中,从前有些含混误解的地方也就一一犁清了。 而在文体方面,通常人们都用“诗词歌赋”来概称我国的传统文学,对其中的格律、体式、对仗等要求也不免有些含混混淆。在《经典常谈》这部分里,朱自清也对“辞赋”和“诗”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读。而对于“文”,我是从这本书里才有了清楚的认识的。朱自清讲到,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都是些句子。后来出现了记言、记事的辞,还有打官司的讼辞。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孔子很注意辞命,这恐怕是最早的外交言论了吧。后来“记言”的那些直接的对话再发展为独白,即为“论”。《老子》便是早期的“论”的代表。到了汉代,诗赋已经开始被称为“文”了,以“文辞”或“文章”称记言、记事之作。到了唐代,又发展除了“语录”和“传奇”的新文体。 宋代,出现了“话本”,那就是我们白话小说的鼻祖了。 说到“文学”这个概念,则解读就更多了,似乎都不能成为定论。

在《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的后半部的《文艺十六讲》里,朱自清先生单独解读了“文学”一章。新文学运动认为“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当时的文学类型比较强调白话诗和小说的地位。再往后,又发展了新诗和小说到散文再到杂文。朱自清先生以他三十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从“古文学欣赏”“雅俗共赏”“低级趣味”以及“歌谣里的重叠”“诗与幽默”“诗的形式”“诗韵”“诗的语言”等等,通过“十六讲”从细节处帮助读者提升写作能力。“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小处推敲,妙不可言。原来驾驭文字,写出好文章,表达好意境,都是一种享受。 读了《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感觉如获至宝,对国学,对文学,理解变得通透,文字驾驭能力也有了提升。

书里的将近三十篇讲解,也都可以堪称经典之作。而谦逊如朱先生,他自己却说“如果读者能把它(这本书)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 但愿每一位读者都登上了这条大船,借此航到了汉语言经典的大海里去。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3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六十余年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4

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朱自清

学生年代已然过去廿余年,再读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是在从事中学语文教育二十二年后的今天。不知不觉,忙到飞起的这个暑假,已悄然过了大半,也只有在静夜才得以独自沉浸于朱先生凝练简洁的文字中,感受先生80年前在浩繁艰晦的中国古代典籍中皓首穷经,青灯文字的良苦用心,领略先生的经纬之才。

书中,朱先生开宗明义,本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典籍,亦可称之为“国学入门书”。于我而言,既称得上“国学入门书”,其分量自不必赘述。何谓经典?先生言: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先生大才槃槃,在浩瀚典籍中觅沧海遗珠,所选经典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中最广为流传的经典著作,既沿袭传统顺序精选了经典书籍十三种,又以教育大家的高瞻远瞩,自《说文解字》始,五经四书、《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诸子经典、辞赋、诗歌、散文,玉振金声,用夹叙夹议的行文,微言大义,以清隽沉郁的文风、洗练秀丽的文笔,从十三种书籍作者、产生原因、内容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方面娓娓道来,简直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在我看来,这本书既可看做散文集,亦可看做教科书,完全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绝好入门指南。

撰写《经典常谈》,朱先生心中应该有一个宏大的信念,那就是启发一般人亲近经典的兴趣,将他们引到经典的大路上,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朱先生言:“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隔着时空和岁月与先生求学,走进《经典常谈》如入宝山,在先生的引导下,在中华古代文化经典的瑰丽山水中,按图索骥,探索着文字的起源,知晓了《尚书》流传的曲折,感受着太史公的坎坷和坚守梦想的执着......朱先生以大教育家的深厚功力,高屋建瓴又极懂人心,这部《经典常谈》,以“指南”为主旨,却只是引导你想去探寻。从先生谈《史记》就可窥其一斑:不说流传千古的列传本纪,只讲太史公一生如何坎坷,如何发愤,如何终成一家之言,在史记的大背景中刻画出司马迁枯瘦却如铁的身影,直言他和《史记》一样伟大,如此这般,直让人不禁想去探一探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再读《经典常谈》,在这样一部厚重的学术著作中,先生以大智慧,在平和的幽默中将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处是简练质朴的文笔。《战国策》里,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于是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世态人情,只在寥寥几笔;屈原著《离骚》,言说屈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悲愤而发,“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俏皮易懂的几句话语,让读者把《离骚》的韵律特点和屈原的感性形象一览无余......讲历史,讲古人,讲文化,是“常谈”而不是“长谈”,有趣而丰满,不啰嗦亦不说教,只是告诉你,那边放着一些书,它们很老,很旧,里面沉淀着许多东西,欢迎你去看。先生如此笔触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从更立体和广泛的角度挖掘这些经典背后的故事,让孜孜的读者不仅能理出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能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引导更多的读者去向往经典,去研读经典,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笔力之精道。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语文教育?引导学生在汉语言文字世界中探索语文之美,让语文之美在孩子们心间生根发芽。再读《经典常谈》,忽然了悟,朱先生已先行久矣,我辈之幸,终能在《经典常谈》里体悟先生良苦用心和为师之道,终于明白这才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将经典之美种植在少年之心的正途大道。

静夜掩卷,我仿佛看到朱先生伏案凝思,把那些宏伟而磅礴的羁绊,一笔一划地写到纸上,沧海觅遗珠,将中华文化经典深深刻画在历史的岁月与时空,让经典之美悄然勃发。朱先生单薄的身形于光里摇曳,仿佛是瑰丽山水中巨人的背影。

经典之美,美在气势雄壮,字、词、句、段、章无不绽放出别样的华彩;经典之美,美在灵动秀丽,诗词歌赋中都在吟哦着悲欢离合的传奇;经典之美,美在它既见证了历史,又升华了历史;经典之美,还美在它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经典之美,美不胜收!而自古以来,经典就是人们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一个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文明之林享誉千年,在于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之所以充满希望坚实向前,是因为国人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有大美于心。

因此,作为语文人,我们更应该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经典之美,以之滋养身心和灵魂,涵养文化底蕴,坚定民族底气,让经典之美于在更多人的心灵盛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5

当看到这本书的作者是朱自清先生时,我首先想到的居然不是他那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反倒是那个最近在网上流传的有关于橘子的那个暗骂人的梗。偏巧这本《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的作者正是朱自清先生。朱先生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曾经所写下的那篇饱含父子亲情的《背影》放今天变成了一句骂人的巧话。

“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虽然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就已经见到过,可是还是不知道被用来坑了多少人。这年头若是你没有认认真真的好好读几本书,真的是被人骂了不知多少次还不明就里呢。所以说阅读还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并且一定要读经典之作,否则就容易在不知不觉间沦为别人的笑柄。

顺着当下国学兴起的热潮,也曾经凑热闹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的也买了不少书回来。不过不要说是完全阅读理解透彻了,就是大致翻翻都没有看完几本。为什么弄成贪多嚼不烂的局面?因为看不懂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好,可是也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产物了,说白了就是代沟太多太深,没有个明白人来为自己指点迷津,单凭一腔热血去琢磨,想要领悟其精髓,还真的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得找位大师来指点一下自己。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经典常谈”和“文艺十六讲”。经典长谈从最基本的《说文解字》开始讲起,之后历述《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我们熟悉名称却又不熟悉内容的经典国学之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为我们剖析古文中的精彩篇章,让读者明白如何去读经典文学,轻松且顺畅的了解国学经典中的精华部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是为什么当下有许多人书看了不少,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可一到下笔写文章就驴头不对马嘴不知所云了呢?说到底还是对文字的掌控力不够啊!在此书的后半部分《文艺十六讲》中,朱自清先生将为读者讲述什么是文学,教授读者如何了解并欣赏文学与你一同分析古今中外知名作者的文学作品,一针见血的点出其中的精彩之处,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一篇篇细致详实的文章带领读者去领悟文字创作的精要,在阅读中学会掌控文字。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说到底,读与写,其实是彼此带动,相互作用的。只读不写,难以真正的将感悟化为己用,只写不读又难以让人吸取更多的内涵营养。关于如何去读,如何去写,朱自清先生在这本书中都已经为我们讲了许多,至于能学到多少,就看个人领悟了。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6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2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相传中国文字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造的。见地上印有兽蹄和鳥爪的痕迹有了灵感,开始造字。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作用的。但此传说是在战国末期才有的,那时的`人并不都相信;如《易》和《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文字不断地在演变,说是一人独创,是万不可能的。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渐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于原来的籀文略有不同。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仓颉篇》秦代的三种字书都不传了。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做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划时代的字书,囊括了历代的各种书体,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朔源沿流。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的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即从文字学入手。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一是象形;二是指事;三是会意;四是形声;五是转注;六是假借。详略。

汉字从秦代开始演变成各种书体,真(正、楷),行,草,隶,篆书体的来历及发展。

就从这第一课的内容来看,应该说很丰富的了。从文字的产生,发展。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介绍得一清二楚,有关的传说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好像就在眼前。从这本七万七千字的书中看出作家的知识之渊博,文笔之圆熟,真令人叹服。读了这本书之后,那句开卷有益的成语应验了。我感到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何谓经典及这些经典的来源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朱先生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古为今用一词,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还是为了倡导国民继承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因此朱先生把这本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既然是常谈,就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经典,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都是有用途的。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7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看过的人或许很多,说到经典,映入脑中大概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你知道名字,但是有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如何发展的吗? 《经典常谈》中恰好就讲述了它们的前世今生,读完让人不觉眼前一亮。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靠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沉淀,还有包括方面人生哲理,经验总结......在这里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各个时代经典形成所遭遇的事情。 一个时代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战争、苦难,随后安定、修生养息、繁荣富强,如此周而复始,在来来往往中,人们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或有人收集成册,或有人再加工就形成了今天的各类经典,《诗经》是这样,《战国策》等亦是。但是有的却成为了永垂不朽的纪念供大家传颂至今,有的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轨迹里。不可否认的是,不单单生物,任何东西都适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有需要,所以它们得以保存,被留了下来。 这里的需要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求,少部分来说才是当时人们真正想要的,比如《周易》《尚书》,又比如《三礼》以及诸子百家的言论。 有人会说问什么是政治?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就能很好的来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了。 文化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政治。

王国维曾经说过:“中国政治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表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说明了在不同时代政治需要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这时候文化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于政治。周王朝,一个延续了接近千年的国家,不得不说他的统治是成功的,最出名的就是其施行了以礼治国的统治体系,提出了天下、治乱、德治、和谐及民心等政治问题。哪怕是最后王朝覆灭其治国方针,教化人的方式仍被后世所倡导。孔子就是其代表人之一,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专门的书——《周礼》。到了秦朝,始皇统一全国,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发文昭告天下,而后车同轨、书同文,主张法家的“法治”和“重邢”,鼓励全国上下学法、知法、懂法,而代表作《秦律》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治。 到了炎汉,由于久经战乱,初期国力不足,农业生产停滞,为了更好的发展,施行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这就需要约束掌握政治的最高统治者和 *** 机关,使其抛弃形式主义和政绩主义,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有这些的约束,汉朝的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

文化与政治不仅仅是相辅相成,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批评,例如《春秋》,两观点之一说的是实现民族大统一,天下一家,却有内外蛮夷戎狄之分。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无可奈何,哀叹等情绪,例如屈原的《离骚》以及大量优秀诗词歌赋等,皆有所言。正如《题遗山诗》中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由此看来,文化与政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暧昧关系,主要牵引不过“利益”两字。今天的中国也是这样,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外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表现的不在那么明显,却依旧打着蚕食的主意,即是文化入侵。而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中发展中国固有的文化与精神,守住国之命脉,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他人随意践踏的短板。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8

朱自清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着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着作。在朱自清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纵观通篇,朱自清不但对每一本着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着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自清对几千年来关于《尚书》的真伪也做了自己的考证,确定伏生的《尚书》为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因为中间也有一些文章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着作,或者即将接触这些着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辩证地来了解、认识这些着作的渠道。

朱自清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9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着作的导读。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市场也已经初具规模,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新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在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最传统的教育,越来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如此精妙的作品,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我国古代有一段时期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们,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国古代的作品,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的现状,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经典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我把经典比作一个景点,那么这一景点一定需要一个向导,而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本书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他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何谓经典,更介绍了这些经典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10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该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囊括了朱自清先生对于例如四书五经等一系列诸子百家作品的独到见解,可谓是国学入门书,让我深有感触。

朱自清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通观整本书,朱自清先生不仅对于每一部着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其中更包含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着作的导读。

纵观世界,现在全球一体化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市场也已经初具规模,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新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少的在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孩子接受最传统的教育,越来越少的孩子了解我国古代还有如此精妙的作品,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读《经典常谈》这本书之前,我只知道我国古代有一段时期百家争鸣那段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我并不了解它们,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我国古代的作品,是我国历史上最璀璨,也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虽然,我们目前无法改变这些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没落的现状,但我相信就目前而言经典是不会消失的。如果我把经典比作一个景点,那么这一景点一定需要一个向导,而朱自清先生的这一本书正好充当了这一角色,他在这本书中详细介绍了何谓经典,更介绍了这些经典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经典的博大精深。

那么然是经典常谈,那么这也就说明我们不应该却忘记这些经典,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经典常谈阅读心得 篇11

这本小书,虽只是佩弦先生一家之言,不能说没有纰漏、亦不能尽信,但作为一本国学导读,还是相当经典的。细细品味这十三篇文章,愈发感到羞愧。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国学的了解竟然只在皮毛!

看到朱自清先生的名字,第一印象就是背影和背影,平实的言语,真挚的情感。如朱自清先生前言所说,要做一个好向导,作为后辈游览了景之后方能说此向导是否名副其实。毋庸置疑,朱自清先生这样的向导的令人无比信服。散文大家朱自清闲话说文解字、周易直至诗、古文,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评释引申,读来畅快。

平平说出,曲曲说出,只像对朋友说家常话,并不在字面上用工夫,而自然达意,委婉尽情。评价经典虽然都点到为止,但都切中要害,还一点也不掉书袋,实在难得。行文明白晓畅,观点融合各家,还是比较公允,讲评相得益彰,非常耐读,也解决了不少过去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内容不乏考究却又深入浅出,散文风格不自觉间能引人入胜,虽说之前对诗四书五经战国策楚辞史记汉书汉赋乐府诗明清八股也有极为浅显固执的印象,但通读此书,才对所谈国学经典的背景、发展和内容以及各自间的演化有几分了然感觉,特别是柳宗元的《封建论》豁然开朗将之前谈及的鬼治主义、德治主义、礼治主义、法治主义彻底串联,楚辞汉赋乐府诗唐诗宋诗的演化将诗联接起来,文又将经史子合并讨论,诸多经典就在这社会变革间真伪相存详略相间。

不仅仅是国学经典的通识科普,更是朱自清先生的个人阅读书评啊。这让我这囫囵吞枣式读书,藉读书回避现实中不能承受之伤的人情何以堪。这才是真正的读书。旧书新翻,依旧经典;常谈匪易,足荫后学。对非文学专业的人而言,此书不啻于一部简明文学史;对文学专业的人来说,此书叙述之扼要,观点之通融,编排之平易,立意之敦实,愈久弥稀,足可借鉴。现在不缺高头大册,就缺这样的大家小作,既通俗,又学术,看似雕虫,实为雕龙,倘非高手,诚不能为。

这是一本国学的入门绍介。以极短的篇幅梳理了浩瀚的经史子集及百家杂说,提要钩玄,高屋建瓴,尤对百代以来文脉衍变的解析更是独到而精确。近代大师大家通读原典,引证考释俱是信手拈来,如今学人对于阅读原典恐怕都只是一鳞半爪罢了。读完这本书,一方面见识到了朱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可爱朴实的文笔,另一方面激发了我读《诗经》《楚辞》和《史记》的热情。不过,于我来说,《诗经》简单些,但是难以把握意味实质,只得表面和音律的情趣;《楚辞》有些晦涩拗口,但着实有先民自然可爱之情志;《史记》尚未有时间看。以我浅薄的知识,难以得之皮毛,实在是可惜的事情。

小时候读朱自清的散文,被打动的是情,后来会了一点文体审美,觉得他的文写的也是极好,再后来知道了他还会教书,会写论著,当然旧学功底和外文本领也是不弱,好生敬佩。到现在,原来民国那些小说散文诗歌都是一绝的大师们个个也是教书论述著文的好手。

喜欢《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1000字模板》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红色经典书籍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