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三八线的观后感

三八线的观后感

三八线的观后感(集锦3篇)。

以下内容“三八线的观后感”是读后感大全特意分享给您的。观影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娱乐方式了,电影就像一个好朋友,陪伴着我们。 把新奇想法汇总,写出观后感十分重要,观后感可以写出我们对于电影的真实看法。怎样让自己更为熟练的写作品名观后感呢?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三八线的观后感【篇1】

看电视剧“三八线”的最后几集是个虐心的过程。看着在银屏上相处了十多天的一位又一位最可爱的人牺牲,心里真是很不好受。抗美援朝的故事对我们这一代人耳熟能详,小时候每年的清明都会去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这些天来,我思想感情的琴弦时不时就会被电视剧“三八线”所拨动。忍不住想写点什么东西,向电视剧背后的创作团队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人民日报评价这部电视剧是非常重要而及时的。朋友圈里多数朋友也认可这部电视剧是近年来少有的良心之作。我不是专门的剧评人,但我想谈谈我自己对这部剧的感受。

第一,我认为电视剧“三八线”是近年来极其少有的敢于在政治上突出传统的作品。陈平指导员形象的塑造颠覆了这些年来被颠覆的人民解放军政工干部的形象。“同志”再次成了剧中人物互相交流的称谓。这部剧对于抗美援朝的发起原因也秉持了正确的立场,我们不是什么阴谋的牺牲品,我们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不受干扰,为了苦难中的朝鲜人民。片中没有正面出现朝鲜人民军,但是片中对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做了大量的讴歌。

第二,这部剧在人物塑造上非常成功,而且不止一位人物的塑造。有人批评张国强和王挺扮演的两位主人公年纪太大,也许作为同龄人和东北人,我并不觉得他们的形象过于那么老,那么油。相比以前的角色,张国强扮演的李长顺也许对他自己不是特别大的突破,但是他用心的付出是看得到的,他的表演是值得肯定的。同样王挺的角色扮演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相比他们,曹曦文扮演的王常芳令人难忘。我看得到在电视剧的最后几集她明显瘦了很多。作为志愿军女战士的常芳所展现的那份勇敢,坚持和善良让人印象深刻。电视剧“三八线”塑造的不只是这几位主人公,而是一个英雄群体。我甚至要说,许多配角演员,比如张连长,机枪班杨家喜班长,一班线才臣班长,六班武黑子,王栓子,陈平指导员,学生兵小李,护士长,汽车班老班长,还有朝鲜姑娘李珍英,韩军朴少校和她的女儿的形象塑造都十分出色。这些形象极大丰富了抗美援朝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库

第三,电视剧的真实性值得肯定。这部剧据说80%的情节都是有历史根据的。真实情况是否如此,我不敢说。但是,剧中的人物服装,道具,场景至少看得出主创人员在力求真实。志愿军战士一把炒面一把雪,边吃边呛的场景就看着非常真实。

第四,多线并行的结构,虽然有时候衔接有些乱,但总体上看,电视剧以安东前楼子村走出去的五个年轻战士为连接,展现了抗美援朝前方后方各个战线的故事,穿插了朝鲜战场上许多真实的英雄事迹,全景式反映了这场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的伟大。这种以小见大的安排值得称赞。

第五,这部剧以21世纪的视角,特别是人道主义的视角去回看那场战争,更多加入了人性的因素。王栓子初上战场的害怕,长顺面对朝鲜小姑娘不忍开枪,常芳帮助黑人俘虏,一排回去找寻烈士名单,这些场景都是以往的电视剧没有反映。这不能不说这是电视剧“三八线”的一个突破。

第六,在情节设计上,电视剧“三八线”还是很有心,不止一次击中了我的泪点,包括栓子在空荡的宿舍怀念战友,在前线听到朗读“谁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鹰飞上战场,护士长最后读到陈平同志的信等等。

第七,虽然很多战争剧中引入爱情戏经常被人诟病,但是这部剧中的感情戏值得肯定。片中换了一个角度去描写几对男女志愿军战士,以及志愿军和朝鲜姑娘之间的感情,他们的忍耐让他们的爱情更加真实和令人感动。这些爱情戏让片中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 。

第八,还有要肯定的就是片中音乐的运用。尤其是片尾曲“山河已无恙”十分动听感人。

电视剧“三八线”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这不代表它没有问题。相反,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吐槽,尤其是我不满意后半部分短期内连续安排主角牺牲,不仅是感情受不了,而是是情节的连贯性不好。剧中有些情节安排也让人质疑其真实性,比如让两个女护士上319高地等等。电视剧的拍摄场景也同志愿军入朝初期的几次战役都在冬天发生相差比较大。总体来说,这部剧的前半部分可看性高于后半部分。不过听说这部剧是在短短几个月内拍摄完毕的,考虑到资金,档期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姑且原谅吧。

此时此刻,我想起留在三八线南边的线班长,留在汉江南岸阻击阵地的大福,许许多多志愿军烈士名字都没留下,尸骨也早不知哪去了。不是所有的人的一生都要大写,有些人融入了一个大写的群体,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我不是唯心主义者,此时此刻,我希望有天国,好让我们的烈士永远在天国享福,我希望有来生,好让我们的英雄能够过上我们今天的日子。

北风吹起,芦花飞舞漫天霜,英雄出征血洒万里疆场; 茫茫冰原,高高山岗上,到处都把他们的故事轻轻传唱。满江渔火,都为你点亮,亲人盼你回家乡;岁月悠长,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是曙光。一部好电视剧能留下一首好歌就已经不错。更何况“三八线”留下的是一批经久不灭的英雄形象。向电视剧的创作团队致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三八线的观后感【篇2】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期盼已久的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三八线》就这样在雄壮威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中拉开了序幕,这是本剧给我的第一个惊喜,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本剧的片头主题曲就是我最熟悉的《军歌》,的确也没有别的歌曲更加适合作为本剧的主题曲。听着熟悉的旋律,激荡的音符,我的心情也不禁慷慨激昂,热血澎湃。

这部剧是典型的“小人物,大历史”的特点,以几个平凡的普通志愿军士兵的视角揭开了那一幕热血悲壮的历史, 打击侵略者,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这是这部剧的最大特点,也是反映了一个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共产党,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以往任何政党政权,是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地“唤起工农千百万”,坚定不移地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我们时时回忆一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铭:“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现在我们必须从心里加上一句话:“六十多年以来,在历次保卫新中国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而在这些战争中,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是最伟大最崇高的,我们必须永远铭记这场伟大的正义之战,保国之战,立国之战,我们必须永远铭记那些牺牲在这场战争中的伟大的人民英雄。

本剧一开始,就用几句简单的历史简介和一个简短的黑白纪录片画面,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看似简短解说,却内容深刻,只是一般人容易忽略。我们首先要抛弃一种无聊的庸俗的认识:是谁先开了第一枪。这对于这场战争的本质有什么影响吗?二战结束后,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建立起来的“雅尔塔体系”造成了一个血脉相连的民族国家被迫妻离子散,兄弟分离,沦为两个分裂的国家,而且直到现在依然饱受骨肉分离的痛苦。这种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才是造成朝鲜半岛生灵涂炭,战火纷飞的罪魁祸首。换一个人类比,也许更加清楚,难道在九一八或者七七事变的时候,中国军队首先开了第一枪,就能够改变日本侵略中国的本质吗?

三八线的观后感【篇3】

你给我过去点!”

“为什么?我都让给你那么多位置了,你还不够啊!我不会让的!”……

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是我正在和我的小冤家——赖甜嘉在争吵呢!

哎!她姓什么不好,偏姓一个“赖”。你看她的个子那么矮小,像一个小矮人。脸又那么胖,眼睛又那么小,眯起来像一根细线。眼睛小不说也罢了,她的嘴又那么大,大得好像可以把一个苹果吞下去。总之,她长得其丑无比。

赖甜嘉不光长得丑,而且还很烦,非常喜欢与人斤斤计较。就拿坐位置事来说吧,每次为了多占些位置,总是把我挤到“九霄云外”去。既然你不留位置给我写字,那我也以牙还牙。所以我们俩总是矛盾不断,“战斗”不息。

这天,我穿着一件雪白的新衣去少年宫上小记者课。写完作文,我正想读一遍作文,这时,我发现我的新衣服已被墨水弄脏了,再看看我同桌赖甜嘉正在偷偷发笑呢!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她搞的鬼。我心里气极了,鼻孔差点冒烟,我想:我一定要报复你。

机会来了,我看她正在新本子上认真地写字,我心想:这下看我的,给点颜色你瞧瞧!我抓住时机,胳膊用力撞了一下她,只听“咝”的一声,新本子被尖锐的笔尖划破了,她心疼地看着自己的本子。我假惺惺地说:“哎,真是对不起哦,我不是故意的,我的胳膊一抖,不小心把你的本子划破了,真可惜啊!”可是,我心里却特别高兴。

就这样,我们心里都有了一条无形的“三八线”了,我们接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讲话。直到有一次,我们上了一堂“学会宽容”的主题课。从那以后,我和同桌都有了变化,大家都互相谅解。不知不觉,大家心中的“三八线”都消失了。

现在,我觉得她长得也不丑了,我看看她还挺可爱的:胖胖的脸上有一对小眼睛,眼睛虽然小了点,但还挺有神。嘴巴虽然大了点,但声音甜美,正如名字中所说。

如今,我们之间笑声多了,争吵少了;合作多了,分歧少了;宽容多了,埋怨少了。哎!“和睦相处”的日子真好!

是啊,人与人之间交往不正如一面镜子吗!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相信宽容是一张人际交往的“无敌通行证”,让我们立刻拥有它吧!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2018年三八线电视剧全集观后感2篇


2016三八线电视剧全集观后感1


最近热播的38线,看了有十二集了,其中估计有超过30%是跳过的,比起其他神剧,进步很多。

如今的国产战争题材电影或是电视剧,总是两个重点:主旋律+感情戏。之前只有4个题材,一个是抗日战争,一个是解放战争。另一个就是写现代军旅的。还有就是谍战戏。

国内军迷看国产军事题材影视,关心的主要是武器的配置是否得当,故事情节是否符合逻辑。其它的不关心!非军迷看的是,演员长得如何?烟火夸不夸张,三角恋故事赚不赚眼球。

先说抗日战争的题材:我曾无意中看过一个片子,里面的鬼子军官配置的制式手枪居然是:“盒子炮”像这种硬伤并非导演真的是瓜p,而是他们知道,这个东西,不管观众看不看,怎么看,都无所谓,关键是只要能过广电那一关,就可以收钱了。不把观众当上帝的导演,连瓜p都不如。像这种片子,绝对是直接拉黑。像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裤裆藏雷,手撒鬼子,手雷打飞机,之类的就不列举了,只要有此类情节出现的,也是直接拉黑。所以说国产的抗战片,我是从不会主动去看的,有时无意间看到,也是因为换台的原因造成的。我手贱。有段时间看“中国兄弟连”在网上的评分较高,特意找来看了一下,基本上80%是跳起看的,直到出现一个情节,国,共,两兄弟连一起和鬼子大干了一场,撤下来时,我看到主演的那几个男男女女的白衬衣比我刚洗完的白衬衣还白,还要干净时,我也直接把这个片子拉黑了。

至于解放战争的影视,这个我基本没有要说的,因为我基本上也不看,因为里面的感情戏真的让人很反胃。

谍战戏,这个同样没说的,原因同上。

现代军事题材的,这个要说一下,因为看过“冲出亚马逊”后,我感觉不错,所以有段时间留意过这类片子,但当每一部当中出现一大堆,是一大堆,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是一大堆长发飘飘,年龄20上下的女兵,肩上扛的是上尉或是少校,更有中校,上校军衔出现在镜头前时,我直接把这个拉黑,瓜p导演,你在侮辱我那在1979年杀过鬼子的上校团长的军事能力。里面的感情戏更是让人反胃。

2018年历史战争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


三八线观后感(一)


最近热播的38线,看了有十二集了,其中估计有超过30%是跳过的,比起其他神剧,进步很多。

如今的国产战争题材电影或是电视剧,总是两个重点:主旋律+感情戏。之前只有4个题材,一个是抗日战争,一个是解放战争。另一个就是写现代军旅的。还有就是谍战戏。

国内军迷看国产军事题材影视,关心的主要是武器的配置是否得当,故事情节是否符合逻辑。其它的不关心!非军迷看的是,演员长得如何?烟火夸不夸张,三角恋故事赚不赚眼球。

先说抗日战争的题材:我曾无意中看过一个片子,里面的鬼子军官配置的制式手枪居然是:“盒子炮”像这种硬伤并非导演真的是瓜p,而是他们知道,这个东西,不管观众看不看,怎么看,都无所谓,关键是只要能过广电那一关,就可以收钱了。不把观众当上帝的导演,连瓜p都不如。像这种片子,绝对是直接拉黑。像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裤裆藏雷,手撒鬼子,手雷打飞机,之类的就不列举了,只要有此类情节出现的,也是直接拉黑。所以说国产的抗战片,我是从不会主动去看的,有时无意间看到,也是因为换台的原因造成的。我手贱。有段时间看“中国兄弟连”在网上的评分较高,特意找来看了一下,基本上80%是跳起看的,直到出现一个情节,国,共,两兄弟连一起和鬼子大干了一场,撤下来时,我看到主演的那几个男男女女的白衬衣比我刚洗完的白衬衣还白,还要干净时,我也直接把这个片子拉黑了。

至于解放战争的影视,这个我基本没有要说的,因为我基本上也不看,因为里面的感情戏真的让人很反胃。

谍战戏,这个同样没说的,原因同上。

现代军事题材的,这个要说一下,因为看过“冲出亚马逊”后,我感觉不错,所以有段时间留意过这类片子,但当每一部当中出现一大堆,是一大堆,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是一大堆长发飘飘,年龄20上下的女兵,肩上扛的是上尉或是少校,更有中校,上校军衔出现在镜头前时,我直接把这个拉黑,瓜p导演,你在侮辱我那在1979年杀过鬼子的上校团长的军事能力。里面的感情戏更是让人反胃。

2018年建党95周年献礼片三八线观后感


2016建党95周年献礼片《三八线》观后感【1】


《三八线》第十九集,战俘营里,黑人俘虏埃尔文给白人军官打饭,自己的新靴子被强抢,还要给别人擦靴子,晚上睡觉不能与白人睡在一起只能睡在地上……面对白人的欺凌,这个身高马大、身体强壮的黑人却一点儿反抗的意愿都没有,如果敢于反抗的话,那几个白人其实很难制服他。

护士常芳发现了埃尔文受欺负,想帮助他,埃尔文却连说都不敢说。常芳向护士长和院长做了汇报,护士长和院长也找到埃尔文了解情况,并鼓励他,一定帮助他。但是埃尔文还是不敢说,反而一再说自己很好,没有被欺负。在埃尔文的内心,白人是优越的,是上等人,自己被压迫是应该的。当然,他自己不认为这是压迫。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强烈的反抗精神,面对压迫不屈不挠。一个人面对压迫之所以产生反抗的意愿,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与对方是平等的,对自己的压迫是不合理的,我们自古就有这股劲儿,中国人因此是最讲究平等的。至少从陈胜吴广起,中国人就不相信王侯将相是天生的。

西方白人高喊着平等,他们却不愿意把平等权利分享给所有人,这个所谓的平等只是他们白人间的,甚至只是他们白人贵族间的,与有色人种和奴隶无关。然而,我们中国人则不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并不歧视别人,不管是南蛮、北鞑、东夷、西狄,只要读圣贤书,他就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只要他愿意与我们和谐相处,我们就一定能够与他成为好朋友、好邻居。

几百年来,西方殖民者面对非洲和美洲人民,有极强的文化优越感,于是他们创造出了一系列理论,说什么劣等文化就要受到先进文化的欺凌,这就是弱肉强食,他们在屠杀非洲黑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时,并不认为自己是野蛮的,反而自认是解放他们。这些西方白人用种族优越论灌输那些“劣等人”,这些“劣等人”久而久之祖祖辈辈接受了这种思想。于是,“高等种族”的人可以世世代代压迫、剥削这些“劣等人”。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非洲和美洲的“劣等民族”像是突然觉醒了一般,终于开始反抗西方白人的压迫和统治了。我不知道这个“突然觉醒”是受什么启发,是不是与新中国有关系。

2018年历史战争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荐读


2016年历史战争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1】

时代不同,军营风貌亦有所不同,对于青年官兵的砥砺锤炼,也不尽然相同。正如电视剧《三八线》《大熔炉》,微电影《连长曾是我的兵》这3部作品所展现的那样,每一代青年官兵都有自己肩负的使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故事,但军旅生涯的磨炼在他们身上孕育出坚韧励志的成长正能量。

——编者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句描述抗美援朝志愿军风采的歌词,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近日,反映抗美援朝历史的年代战争巨制电视剧《三八线》在云南都市频道和陕西一套播出。

《三八线》讲述了1950年鸭绿江上的渔民遭美军战斗机轰炸后,村里两名年轻小伙怀着国恨家仇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保家卫国的故事。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较量,数次浴血战役之后,渔村青年从冲动的年轻人成长为智慧果敢的爱国战士。与此同时,经过几轮战略战术调整,志愿军在战场上逐渐掌握主动。在最后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以生命代价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八线》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来展现抗美援朝这场残酷的战争。其感情起点源于一个位于鸭绿江畔的小渔村,村里普通青年之间的小我情感交织,最终在战场上演化成为深明大义的爱国情操。李长顺、张金旺、常芳等人的参战初衷是“保家”,最终他们成长为“卫国”的烈士。也正是这样的从小我的蜕变到大我的升华,从微观书写了宏伟历史。该剧从亲情、爱情、战友情三路出击,戳中人们心底最柔软的泪点。剧中的角色只是千千万万抗美援朝将士的代表,通过他们对人物的全身心刻画,向为国牺牲奉献的志愿军将士致敬。

电视剧中,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作战让人记忆深刻。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战士们再次遇敌,由于敌我实力悬殊,战士们无奈只能纷纷端着枪卧在雪中等待时机。雪下的很大,战士们不得不靠嚼几根干辣椒取暖,相互提醒不能睡觉……

2018年建党95周年献礼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


2016年建党95周年献礼电视剧《三八线》观后感(1)


长顺的部队终于和朴少校交火,志愿军采取了近战夜袭的战术,打得敌人溃不成军。正当朴少校的部队将要被歼灭的时候,舜美突然出现在战场上,她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冒着枪林弹雨冲向韩军阵地。朴少校担心伤到女儿下令停火,志愿军这边,长顺也冲出了战壕,想要去救舜美。朴少校终于抱住了女儿,此时长顺的枪也指向了他。朴少校主动放下枪,放弃抵抗,同时也命令部下都缴械投降。长顺愣了神,他不可能当着舜美的面,射杀她的爸爸。趁着这功夫,朴少校带着舜美和部下迅速撤离了战场。舜美叫着长顺,叔叔向他告别。

由于长顺的失误,导致朴少校这股敌军逃跑,他这是严重违反了战场纪律。从线才臣排长到陈平指导员,都狠狠地批评了长顺一顿。但是大家也都理解长顺的善良,也舍不得从重处理长顺。尖刀连老连长张达铁暂时代理一营营长,来到了一连,从此大家又能在一起并肩作战,都非常高兴。张营长对长顺的违纪行为也很愤怒,但是还是答应替长顺求情。最终线才臣排长主动扛下了责任,他认为长顺还年轻,他的路还长,如果给他一个很重的处分背着,不利于他的成长。组织上给了线排长一个记大过处分,撤消了一排长的职务,由长顺代理。

金旺用计抓获了圣子这个特务,大家都非常高兴。但是特务队长却假借给战士们送水的机会,强迫圣子吃下毒药,杀人灭口。此时回到南朝鲜的朴少校却因为战场缴械的事情,遭到了逮捕。一手提拔朴少校的上级军官认为朴少校贪生怕死,变得软弱。朴少校为自己辩护,认为当年他参军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爱人和百姓,可是现在因为这场该死的战争,他已经失去了身为一名军人的尊严,变成了一个滥杀无辜的刽子手。遭到朴少校的指责,上司恼羞成怒,周围的士兵将他按住痛打。

朴少校可能会被枪毙,他的部下们想尽办法,希望救他的命。李副官去求当初被朴少校救命的美军顾问乔治帮忙。乔治表示自己爱莫能助,劝李副官还不如去好好照顾舜美。李副官带着失望和悲愤离开,其实乔治也关心朴少校,但是他真的无能为力。舜美不知道爸爸去哪儿了,李副官只能安慰她,朴少校去执行侦察任务了。但是舜美还是看到了戴着手铐,即将被押赴刑场的朴少校。父女俩做了最后的告别,舜美伤心极了,放声大哭。李副官迫不得已带着属下劫法场,阻止行刑。乔治也赶到了刑场。但是朴少校制止了他们,他从容面对死亡。最终朴少校并没有被枪决,原来他只是被陪绑的,目的是为了吓唬他,警示他。

湮灭的观后感(集锦3篇)


读后感大全编辑给你提供了以下的《湮灭的观后感》。电影可以有效的把各类艺术进行整合,观看完影视作品后,我们的倾诉欲望也会被激发出来。为了向他人展示了自己欣赏作品时的感悟,我们可以用观后感进行记录,写观后感时能不断加深我们对作品的印象。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湮灭的观后感 篇1

作为编辑的JeffVanderMeer,与他的妻子AnnVanderMeer一道,编辑出版了诸多选集,举起了蒸汽朋克和新怪谭等多面大旗。作为作者的JeffVanderMeer,则是第一次被翻译引进中国。《湮灭》所属的《遗落的南境》三部曲英文版发表于20xx年的8个月间,替他赢下一座星云奖奖杯和一纸由《机械姬》导演亚历克斯·加兰执导的电影改编合约,也许,娜塔莉·波特曼将出演主角——那个没有名字的生物学家。

《湮灭》里的所有人物都没有名字,只以身份称呼。进入X区域勘探队的队员们被剥夺了名字,因为当局害怕会因此影响他们的“判断”。这个当局是负责管辖X区域的南境局,他们似乎刻意隐瞒事实,刻意限制勘探队的装备程度,他们语焉不详,神秘莫测。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勘探员和心理学家组成第十二批勘探队入内,勘探X区域。

X区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荒芜的,多年来无人居住,与外界隔绝。从另一个角度看来,它又是生机勃勃的,这里住着各种生灵,外界所见不到的、奇异的生灵。从生物学家的角度来看,此处难以理解,对于其他人来说更是如此。勘探队员们仅仅获得了最低限度的信息,南境局在这方面似乎格外小心翼翼,领队心理学家对队员们进行了层层催眠,官方说法是为了保证她们情绪稳定,实际上则是为了更好控制。这一片神秘区域本身并不大,地下塔和灯塔构成了勘探的两个重点。一切都不对劲。

生物学家是本书的视角人物,也是第一人称叙事者。循着她的观察和脚步,读者一点点探索X区域。然而,生物学家对此地知之甚少,乃至全书终结时,读者仍如坠云端。生物学家的叙述力图冷静客观,记录下她所经历的一切,甚至很少武断下结论。但“我”仍是一个不可靠叙事者,在进入X区域前经受的重重催眠暗示,X区域本身带来的幻觉,还有当局的刻意隐瞒,让读者无法相信“我”的叙述。然而,生物学家确实尽力了,至少,在书的结尾,我们对于真相的了解比开头更进了一步。

如果说生物学家对于X区域的勘探是本书主线,她与丈夫的情感则是埋藏的副线,而这双线又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丈夫是前一期勘探队的队员,作文他进入X区域又回家后变得十分不同。尽管生物学家一再强调她志愿加入勘探队与她的丈夫无关,但我们仍相信这其中有丝丝缕缕的联系。随着生物学家对于X区域的见闻日益丰富,她对于自己和丈夫之间的感情了解也日益深入。如前文所说,这是一个没有名字存在的地方,生物学家却藉由丈夫的称呼获得了一个外号——幽灵鸟。她从一开始的抗拒,到无所谓的接受,到最后以此自称,自她在叙述中以幽灵鸟自称起,她不再是那个遗忘了名字的生物学家,而是找回了自己。X区域仍充满谜团,幽灵鸟却已准备好展翅飞翔。

孕育着巨变的X区域正不断扩张,它似乎由生态灾变造成,怪物出没,吞噬融合闯入者。也许,《湮灭》的主角本非生物学家,而是这一整片X区域。我们读到的不是一部传统的科幻,而是融合了科幻、奇幻、悬疑、恐怖等诸多元素的新怪谭,这也是JeffVanderMeer的拿手好戏。幽灵鸟的故事告一段落,X区域的故事却仍在继续。解不开的谜团,崩起的心弦,我们唯有耐心等待《遗落的南境》后两部中文版的面试。

湮灭的观后感 篇2

《遗落的南境1:湮灭》读后感600字!

看过电影后再来看小说,总是会先入为主地猜测剧情的发展,但越往后看越发觉,电影里大部分情节都是经过改编的,唯二能在小说和电影里相互印证的,感觉就只有世界观和神秘诡异的氛围了。

确实是极具文学性质的科幻作品,甚至有点哲学的意味。如果说电影是加兰导演对小说个人理解的影像化,那小说本身更像是作者凭想象力构建的奇幻世界,只不过这个世界略显模糊,每个读者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X区域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因为这里既没有超出认知,但也没有在现实世界中发生过,同时好像又离我们的世界近在咫尺。一些看似会出现在现实世界,并且给人类带来威胁的东西,总是会引发人的思考,带来不确定和不安的情绪,就像人工智能会统治世界的论点一样。

通篇的心理描写大概是这部小说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了。几乎剧情的发展和其他角色的交代,全靠对主角的心理描述。要是换一个书中的角色作为主角,或许会看到另一部截然不同的湮灭,比如小说中的心理学家一角。就这一点上,作者对主角(生物学家)这个角色的理解一定是很深刻吧,甚至很多角色的经历直接来源于自己,就像电影一样,最佳演员大概都是本色演出。

但是小说对于神秘区域的描写有时过于抽象,反而又影响到阅读的流畅度,毕竟不是每个读者都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就这一点上,电影确实能给人更强的视觉震撼,虽然一些情节的改编让电影更加惊悚,但也带来更高的代入感。噢对了,湮灭原来是一句暗语,其实是心理学家命令其他人自我毁灭的意思,用在电影标题上感觉比用在小说上更加贴切吧。

虽然小说还有2,3两部,但貌似说的是另一个角色的故事了。1的结尾跟小说的基调一样,带着未知和探索,但同时也给人戛然而止的感觉了。

湮灭的观后感 篇3

很喜欢这本书,从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想出门什么也不想做,唯一能静下心来的就是读这本书一直到现在,每每一读到书中主角生物学家的心理独白就很有代入感。也许能有耐心把心理描写占比这么大的书看完,源于我和主角的共通点:厌世并存在深层次的自毁倾向。读本书的一个感觉,就是一种浓浓的疏离感,主角是个生物学家,书中开头便交代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世界,从小她就是一个独来独往的孩子,父母的不关心,朋友的缺失,造成性格的安静内向。唯一能让她感到快乐的事,就是研究寄居在房子旁废弃游泳池里的各种小生物,在泳池边一蹲能蹲一整天,观察它们的生活和行为成为了她从小到大的兴趣和爱好。成年后,她理所当然的变成了一个生物学家。走访世界上的很多角落,不是为了学术成就不是为了赚经费,有的时候就是单纯是喜欢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她享受这个过程,而面对城市生活和人际交往却完全充满障碍。读到这里,我和书中主角的心不知不觉便拉进了距离,实际上我从小也是这样的孩子,父母离异之后,母亲很少来往,父亲经常出差,我几乎在爷爷奶奶家和亲戚家住遍了。寄人篱下的生活,面对的是无人关心的大人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自己的性格一度十分内向,喜欢生物,多少次一个人的时候,看书,发呆,蹲在院子里研究这研究那也是我儿时的一种排解。后来,书里又交代了她和丈夫的婚姻,从吸引到争吵,彼此努力尝试却无法读懂,丈夫主动的压力造成了主角心理边界排斥与自我保护,退守到熟悉安全的泳池旁,她会把精力继续投入到某个小生态的观察中。其实我也是一样,或者说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人是读不懂的。人与人的感情亦或是缘分,大多像海里的波浪,起起伏伏,关系有时亲近有时疏远,无法永远保持一个很高的水平。和最亲的人也是如此,父母爱人朋友,他们心中的某个部分你都是永远无法理解。你调动所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从细微之处寻找证据觉着她可能是一个这样的人,回头她就一巴掌推翻了你所有的结论。暴露自己心境总是危险的,一盆凉水或者更坏的情况,受伤后人们总会蜷缩在自己心理的一个安全角落,重新戴上面具和伪装,逃避着苟且偷生的面对。一个寂寞的人跟随另一个寂寞的人踏上一段孤独的旅程,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温暖的事了。每当我厌倦了这个不断摧毁我的梦想而又无能为力的社会,不情愿的在冷漠的人群中穿梭,我就会打开手机进入到这本书中。在这本书里,X区域湛蓝的天空,婆娑的树影都令我心驰向往。主人公回忆的故事让我沉迷,探索时遇到种种状况时的分析是如此的冷静,其冷静与疏离仿佛也让我摆脱了生活中过分的执拗与纷繁的情感,让我也一起平静了下来。所以X区域尽管很难让人看透,可谁又能说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世界已经看透了呢?比起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X区域又何尝不是一块乐土。书中也多次表示主角进入X区域的动机更多的是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是丈夫的死亡,探索一些让她恐怖的地点的动力也源于好奇心的驱使。“如果不下去看看就离开我将永远受到好奇心的折磨”,她如是说。这点和我也是如出一辙,好奇心也是支撑我继续前行的力量之一。正像一位书友的签名: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我也将继续探索这个世界并在不断的了解中收获快乐和欢喜,可能是我活下去的理由之一。最后,谢谢这本书,谢谢这本书里的主角生物学家,你的陪伴让我走过一段难熬的旅程。

看海观后感(集锦3篇)


以下内容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准备《看海观后感》。优秀的影视作品是能够触动人心的,与作品共鸣之后,常常会激发我们的兴趣。 观影后的感悟就是心中的收获,写观后感时最好开门见山的直接将观点写在篇首。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海观后感(篇1)

作者笔下的大海,资源丰富,好像一个大宝库。我们在海里玩耍,歌声和笑声伴着我们溅起海水,溅起水花的声音像歌一样。我们在海得怀抱里,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将我们和大海融为一体了。

作者笔下的大海,相距遥远,浩瀚壮阔,在大海边上可以兴奋地同沙滩对话,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可以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总之,大海就是一种象征,理想的象征。这里是光明的所在,是充满着诱-惑的地方,是创业的地方,是成就理想的地方,是实现人格价值的地方。所以,笔者笔下的大海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

《我们去看海》表达了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和对海的向往与追求,如是对生命的期望与启迪。

《我们去看海》是一本写诗的书,我非常喜欢!它让我领悟到了诗的神奇,知道首诗都有它真实的故事。只有认真体会,才能感到它的出神入化,真是美妙极了!在《我们去看海》这本神奇的书中,我最爱的诗是《望海》在这首诗里,我感受到了一个浸润着美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我感受到了自已心中的梦想,哦,我听到了海的女儿了每一那欢快的笑声

在《我们去看海》这本美妙的书中,我再次爱上了《分享成长》这一首诗,我看到了那《分享成长》而温暖的心,我看到了那人生的道路,一起寻找那分享的幸福!我听到了一起分享的笑声。读金波作者的诗,我们感爱到了,他诗的感情,是美的;他诗的生活,也是美的;他诗的自然,更是美的。

感谢金波老师,能让我读到这么一部富有特色的诗集,我以后也要努力学习,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过一个像诗一样美丽的童年。

看海观后感(篇2)

暑假期间,我花了四天时间,读完了童话故事《我想去看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卡梅拉的小母鸡,她不顾父亲的阻扰,踏上了寻找大海的漫漫旅途,一路上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并带回了英俊帅气的皮迪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被卡梅拉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折服。记得暑期初习二胡揉弦的那会儿,因为揉弦对指法的要求特别高,老师要求我们每天苦练一个半小时以上,生性好动的我哪里坐得住,练了不到一个小时便没了耐心,妈妈鼓励我多想想卡梅拉,学习她信念坚定、不惧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于是我将卡梅拉的插图和琴谱一起放在琴架上,每当我耐心不足、坐立不安的时候,便看看卡梅拉那坚定的眼神,想想她在黑暗中摸索、风雨中徒步的艰辛,咬紧牙关,默默坚持。在我拿到二级证书的那一刻,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庆幸有了妈妈的鼓励,更感谢卡梅拉赋予我的坚定和坚持。

看海观后感(篇3)

原来英子没有看到海!

这两天有些杂事没有得闲看《城南旧事》,昨天读了一遍《我们看海去》,今天又读了一遍。本来看到《我们看海去》这个题目的第一反应是这篇文章一定会描写大海的美丽、大海的宽广以及英子站在大海边的感慨万千……可是英子没有看到真正的大海。

这篇文章描写的海是英子国文课本上的海,英子没有看见过海,她读着国文书上的《我们看海去》,她分不清天和海,她在草丛中以为看见了蓝色的海,不,那却是蓝色的天。蓝色的海在哪里呢?读完我知道,蓝色的海在英子心中!

滚到草丛中的皮球引着英子碰见了“小偷”,于是这篇文章的两个主人公在草丛中共同读着《我们看海去》,共同梦想着海,英子心中有英子想象过千万次的美丽的海:蓝色的大海、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小偷心中也有他想象的海,可那遥远的海是属于他弟弟的海,只有他努力、哪怕是做贼去偷供养好弟弟上好学才能到达的海。英子的海虽遥远可英子终究能看到,“小偷”或许看不见海了,可是他希望他弟弟能看到。我们同样祝愿英子、小偷和他弟弟、每一个人都能看见心中美丽的海。

想象的海和现实的海有差别,可是在英子心中的海是美的!好人和坏人有差别,可在英子心中人都是善良的!我们现在就住在大海边,在家里、在办公室里抬眼就能看见海,可是细细想想,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感悟大海的美丽,至少我们眼中的海没有英子心中的海那麽美!同样我们现在身边有很多人,可是我们真正能倾诉的朋友不多,至少不像英子和“小偷”一样互相倾诉心声,我们现在心中认为是好人的也没有那麽多,至少不像英子心中的好人那麽多……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永远有像英子心中一样美的海:蓝色的大海、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也希望我们每心中放下戒备,那么我们眼中好人就会越来越多,生活就会越来越美!

读了《我们看海去》这篇文章后,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贼”为了弟弟能够上学而去偷东西,充分体现了兄弟之间的亲情。

虽然我没有兄弟姐妹,但是我有一个表哥,他对我也是非常的爱护。有一次我被人欺负,哭着跑回家了,当时我表哥刚好来我家,看到我哭哭啼啼的样子就问我怎么了?我给他说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表哥拉着我的手就去找那个欺负我的孩子算账,表哥把那个小孩教训了一顿还让他给我赔礼道歉,告诉他以后再也不许欺负小朋友了。从这件事中我看出了表哥对我的爱护,就像文章中的“哥哥”一样。

这篇文章呈现给读者了一幅兄弟情深的感人画面。

为了供弟弟读书,哥哥无奈去偷东西,结果当弟弟终于毕业时哥哥却被抓走了。哥哥用他的苦换来了弟弟的美好未来,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让读者感动不已。虽然哥哥是个让人提起来觉得可耻的“小偷”,但是却又让读者觉得哥哥却是那么的伟大。

其实,好人、坏人、善良和丑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架天平。我们应该如天平一样公正的衡量、评判他人的行为,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损人利己和恃强凌弱。希望孩子你能懂得表哥帮助你去揍别人是不对的,今后要学会以理服人,这样别人才能心服口服。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三八线的观后感(集锦3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八线的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