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通用。

书是一座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好像突然感悟了一些事情。你是不是也很苦恼于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基于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整理一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

读过《万历十五年》才明白,在万历皇帝的平庸之下,是他对自己身份的无奈和痛苦。皇帝在体制中逐渐成了一种象征,他的身份带给他的限制完全不少于任何一个普通人。他甚至不能根据自己的心意去立储,正是意识到了自己只是这强大体制中的一个象征,而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他只能消极怠工,这是他反抗的一种方式。而和皇帝对立的文官集团,他们信仰道德礼教,相信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礼法,而在皇帝“无为”的统治之下,他们一腔热血毫无用武之地。皇帝和文官之间长久的博弈,使得矛盾日渐加深,最终成为双方皆败的悲剧。

另外还有张居正和戚继光,他们是那个时代中璀璨夺目的人,就如黄仁宇先生所说,他们有造反的能力,但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是这种能力终究是让人忌惮的,因此他们最终也是树倒猢狲散的结局,只能感叹一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末了”。还有海瑞,以前他给我的映像就是个十全十美的清官、完人,然而真正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海瑞的局限,真的有点可怜,不合时宜地想要以一己之力去撼动体制,但最终因为能力和智力都不够,只能活成一种正义清廉的象征,而将自己的人生搞得一塌糊涂。李贽就更复杂了,我大概还要去多看一些书才能真正读懂他。

最终,黄仁宇先生这本书里的人,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在个人之上还有体制,体制之上还有更大的命运,人们身处其中无力反抗,造成了本朝巨大的历史遗憾。所以,他说,“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在以圣贤的“道德”标准之下,每个人或多或少地活成了自己身份的象征,而非有血有肉的灵魂,于是大家被禁锢的姿态都显得异常绝望。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2

对于明神宗朱翊钧,历来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仅如此,说起明朝的皇帝,人们都没有好感:他们不理朝政,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不少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朱翊钧的同情与悲叹。当然,黄先生也从他的大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万历皇帝的一生,以及万历出发,追溯封建统治的源头,着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面给我时期的文臣武将、思想家。

在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封建集权统治在明清空前强化,皇权至高无上。但在万历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旁落或者弱化。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封建统治从秦朝到明朝,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这时已经完备成熟。皇帝,在这个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太子思想的国度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货体制。万历皇帝,只要努力扮演好他的这个皇帝角色,按时参加各种典礼活动,批准内阁大臣的奏议,在全体文官以及程朱理学的协调下,整个国家基本上就可以正常运转了。皇帝,似乎已经成了礼制的象征,国家的精神领袖,倒有点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但这怎么可能呢?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基本上都是呼风唤雨,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被迫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但这是以六七位阁臣的离职,上百名大臣被降级为沉重代价的。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直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但一国之君这样做,却是以一个国家的没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系,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应该为太子。万历皇帝立常洛为太子,就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在以礼法为根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关系国家根本的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朱翊钧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即位,在生母李太后以及张居正的教导下,也算是一位少年英主。张居正亲自教导他,安排课程,指导读书,选拔贤能的大臣辅导他,培养他治国安邦的本领。虽然十分严厉,却也不妨碍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持他的改革。但张居正的正直,却得罪了不少人,触动了守旧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他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昔日威炳震主的张居正日益不满,对他的严格管理也感到了厌倦。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这也是在他树立自己的权威,彻底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这对朱翊钧来说,这肯定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就成了乱臣贼子,曾经受过张居正提拔的人为什么反而要陷害他,这些问题也使皇帝迷茫困惑。于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尤其是长达三十几年的立储问题,慢慢磨尽了万历皇帝的雄心壮志,迫不得已地立长子为储,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以及对政事的热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万历皇帝的优柔寡断的性格也起了不少作用。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3

除了文学,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历史类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也是颇有兴趣的,但可惜的是,纯粹的古人笔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于是乎,现当代的历史著作变成了我的最爱。烟索重楼,月迷津渡,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个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风的气质。这些人大部分或是王侯将相,或是富贵显达,也有臭名昭著。总之,能够被记住的人身上,总有那么基础值得观瞻的地方。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谁会被永久的铭记呢?记得张爱玲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好名或者是恶名,总比不留名要强。读历史,就是读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读那错综复杂的时间。读历史,是对人类的一次反省,又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升华。

读历史,不能错过明朝史,因为明朝史汉族掌握政权的最终一个封建王朝。而读明史,就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1687:a year of no sing if can ce》,直译是《1687:无关紧要的一年》。确实,万历十五年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明朝衰落的关键。就历史来讲,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学术性。黄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学术造诣是值得钦佩的。书中有着很多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且看附件中参照的文籍就能够懂得其中大意。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双鬓斑白的学者,带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二:坦诚性:作家本身所拥有的大历史观注定了他对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当的了解。书中也说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这些事实,就是不忠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在这样的历史态度的引导下,《万历十五年》也显露出更为深刻的坦诚。原本的讲,对与错本没有什么界限,是与非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真实并且客观的对待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哪个太监被打了,哪个大臣的父母过世了,哪位夫人升为诰命了,哪位大臣又从江北调往江南了。也许每一天都发生的偶然就会一不细心撞上一种必然——轰,硕大的明王朝就此灰飞烟灭……三: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不代表标新立异,黄老就属于朴实的个性化表达。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娓娓道来,艰涩复杂的历史文献就会豁然开朗,并且又增添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厚重感,我们也更理解作者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感与书香气。另外,本书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欣赏,因为识字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但其中的奥秘又是不一样层次的感受了。

读史是一种很畅快的情感,从中受益的过程更显得酣畅淋漓。而读了《万历十五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要在拿得住的范围有所突破。拿海瑞和戚继光来比较:一文一武,在文人当道的明朝,似乎海瑞更应当吃得开,然而事实呢?“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务而牺牲自我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用他对律法的绝对忠诚,对自我要求的绝对严苛,对清廉正义的绝对奉行,使自我成为了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天下读书人,对他只能是又敬又畏,也仅有当他死后,才会让人大舒一口气。与此不一样,戚继光处处受挟制,但却终究成功的成为一名抗倭名将,带领他的戚家军傲视群雄。戚继光作为官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腐败。可是他成功了,原因何在?正是那份妥协。很多时候,很多情景,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有所变动的,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施展自我的才华,使矛盾暂时搁下,不予激化,避重就轻,相信会有更能理解的结果。

接下来就得谈谈张居正了,也读了不少有关张居正的书了,光是感想就写了许多篇。可是这一次,经过《万历十五年》,我更理解在一个矛盾的王朝,张居正的矛盾有多深刻。张居正的宏图霸业自不必多言,但他身上先进与落后的地方,纠结又说不通的地方,又实在是吸引人。“张居正在理论上找不到更好的学说,只能以自我的一身挺立于合理与合法之间,经受来自两方的压力”。于是,不难理解,张居正的成就与改革是一个历史特定的产物,他的性格,与万历皇帝的年幼成就了他得以施加相权的条件。所以,一旦他的前提灭亡或者是皇帝的年长,就会很容易改变他的改革。说白了,他的梦想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是随时能够坍塌的,是没有经济或政治的因素作为强大后盾。所以,如烟花般壮烈的悲壮也就在所难免了。张居正自身又是“无数因果关系中的一个幻影”,因为万历,有了张居正,有了张居正,有了延伸的大名五十年光景。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知。史书要细细慢慢的读,启迪智慧,借古看今,通古晓今,博古论今。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4

戚家军大败倭寇,保卫一方平安,其头功当然是戚继光的。戚继光一手创立的戚家军是革命性的,其军纪之严明,战术之先进,在当时都是独一档的存在,是戚继光让军队真正成为一支军队,而非一群散兵游勇。不过有了严明的军纪,先进的战术,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哦对了,军队战斗力的强大,还离不开强大的武器支持。我们经常吐槽我们发明了火药却只是用来放烟花,发明了指南针却只是用来游玩,然而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火器的价值,戚继光就曾上书陈述火器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糟糕的后勤制造出的火器甚至有爆炸的危险。和他有类似遭遇的还有一代名将俞大猷,他提出的是水师的重要性,他曾建议把陆军军费的一半用到水师上,以此来在海上就击退倭寇,可惜这并没有引起重视,俞大猷只能抱憾而终。究其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过错都推到当权者头上,他们固然有鼠目寸光的一面,可是即便他们深谋远虑,赞同俞大猷的提议,那么事情就一定能办成吗?倒也不见得,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而涉及到了政治。再次重复一遍那句话:我们的国家是以礼仪道德为治国根本的,法律或者规章制度已经沦为形式,甚至掩饰违法行为还被认为是忠厚识大体,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安安稳稳过日子,我感觉用讳疾忌医来形容很合适。那既然没有法律规章的约束,就自然也不能期待行政效率有多高了,而效率低下是技术的进步的天敌。松散的组织结构里容不下现代技术,而现代技术一定会推动社会趋于精密,这是两种力量的交锋,可惜的是当时还是旧势力更加强大。

既然现实如此,戚继光也没有因此忿忿不平,而是采取了更加务实的策略,火器不好用那就不用,我用软实力照样横扫倭寇。更能体现他的智慧的地方是他对于政治也是洞若观火,本朝重文轻武,文官们不会容忍武将和文官平起平坐,戚继光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只是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让他受益良多。这一点,值得海瑞学习,虽然海瑞是文官,戚继光是武将,然而在性格上海瑞倒更像是一个武将,戚继光更像文官。这对他们的仕途有决定性作用,海瑞被弹劾被迫去职,而戚继光则得到了一个武将所能得到的所有荣誉。并不是说他们做官只是为了虚名,不过有了地位才能大展拳脚不是吗?

可单单凭借这些,亦不足以帮助戚继光建功立业,还要朝中有人。张居正和戚继光可谓黄金搭档,他们都有雄心壮志,都有锐意改革的决心,也都有不世出的才华,因此张居正对于戚继光也是尽力提携,为他创造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才有了戚继光的赫赫战功。

前文所述皆为作为一名将领的戚继光,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另一个戚继光。戚继光会写诗,这样的跨界是相当难得的,这也为他赢得了文官们的尊重,看来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艺多不压身啊。

最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的是一条铁律,张居正是这样,海瑞是这样,戚继光也没能例外。其实戚继光和张居正关系密切或多或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让家人给张居正馈赠礼物就见于张居正的书牍。他娶妾生子,却把他们隐藏起来,他泼悍的夫人对此一无所知。戚继光并不能完美地适配于传统的道德框架,在颂歌里我们可以忽略这些,不过在历史中,我们要直面它。

戚继光最后孤独地死去,其实自张居正去世的那一刻起,戚继光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也快要结束了。在这个道德至上的国度,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大做文章,更何况是一个和张居正关系密切的武将呢?文官们自然不会放过他。戚继光,孤独的将领,可是孤独的又何止戚继光一人?武将们出生入死,保家卫国,还不如文官的笔杆子和嘴皮子管用。这是这个时代武将的悲哀,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因为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一个名叫努尔哈赤的人正在厉兵秣马,虎视眈眈。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5

1、所谓大历史观,是将历史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内观察,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对比

2、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传统、广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在当时交通信息极不发达的小农社会背景下,自然而然就发展出了以道德为准绳,以士大夫阶层为统治阶级的形式,这是历史的必然。

3、中国是一个道德观念极其盛行的国家。常言道,道德是要求自己的,如果用在了要求别人身上,那多半要出问题。但这种观点,一是很难落实,二是这本身也是一道道德标准本身。其实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分受众的,有些只适合士大夫为代表的的所谓精英阶层;而有些则是针对底层民众的。

4、越是深入历史,越是发现历史的现实性。以前读书时候时候,教科书上赋予的历史观,在万历十五年这类书籍面前,已然全部面目全非。先不说教科书上那些倾向性的表达,即使是客观表达,在你深入了解那些结论背后的事件人物以后,也可能会有全然不同的观感。这就好像一条你认为很有道理的道理,但当你运用到具体事务中的时候,又会碰到诸多问题。当你终于在不断摸索中明白了其真谛以后,虽然你仍然认可这条道理,但那种感悟是截然不同的。

5、最后,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去阅读、思考。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6

虽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命名为《万历十五年》,虽然还是不清楚什么是大历史观,但是呈现的是立体的历史,立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历史教材或者历史电视剧。就比如戚继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盘根错节的政治中,稳如泰山、步步高升,难道只靠军事才能、爱国热情可以做到的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历史,但我从历史中读到历史时代赋予历史人的枷锁,却掩饰不了首先是作为人的本性,万历作为皇帝,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宫囚笼;作为一个男人,喜欢谁都要被人管束,想给老婆送礼物都要打白条;作为一个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都要被人指指点点。一个想要赢得身边人、天下人的认可,却感觉力不从心、无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个人,张居正、申时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历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觉王阳明活得最明白,过得随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现代房车还房车的轿子……古人真会玩。

这本书可能以后再读时会有更深的理解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7

何为历史?何为大历史观?为何要读历史?为何要懂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来,像一个个人物传记,又像一个个故事片段,而他们集合在一起,映射出的是整个明朝,是否也代表了封建制度呢?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语文老师们常说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就好像整个人生中最关键的几年或者几次转折,区别在于人生中会有人在旁不断提醒要注意把握住关键的重点。而在浩瀚的历史里,身处其中的人没有人知道或者察觉,即便察觉了或者也无力改变,历史的滚滚车轮下,他们或者奋进或者挣扎或者妥协,看似平淡的年份或许就决定了往后的漫长岁月,而平静中也蕴含着改革与流血。

历史到底为什么成为了历史,路线为什么没有发生转变,是人的作用还是人没有发生作用?即便是贵为皇帝的万历也似乎只是一个摆设,一个庞大机器下的门面。而门面也累了,也消极怠工了,可是也改变不了他想立三子的愿望,也不能和心爱的郑妃死后同穴;更别说那个善于打太极、时刻调和着阴阳的申时行了;海瑞这个不合时宜的文官也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财税制度;戚继光要不是有张居正的居中调和,连练兵打倭寇的器械和粮饷都成问题,又谈何英雄;张居正风光几何,最后不也是死后清算、妻儿离散;那个落发为僧的李贽,避开了氏族和案牍,却也只得牢骚满腹,在矛盾中找不到出路,虽解决了生活清贫的苦恼,却也只能含恨而去。这一切都让我想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兢兢业业和他朴素简洁的农业社会理想,种种措施、种种预判,到最后或是促成了他最不想看到的江山破碎……

一直以来,历史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们的借鉴意义,对比古今,剖析中外,人们是否就能够预测历史,建筑出完美的发展历程呢?朱太祖没有做到,只是简单的因为所处的阶级和时代吗?站在巨人肩上的我们,就能够完美避开雷区吗?能够聪明一点,明理一些也总是好的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8

我早知《万历十五年》的大名。直到今年暑假回东营,女儿带着这本书,我才有机会读。我读的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xx版。

我起初以为“万历十五年”指万历皇帝统治期间截取了十五年写,真正的含义是万历第十五年。万历十五年发生了什么?读完此书后我没什么印象。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不限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有七章,重点写了六个人: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第四章“活着的祖宗”指万历皇帝。

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书读完了,我没看出来。作者黄仁宇在《自序》中说:“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我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弊端》指出中国古代缺乏平等性、科学精神和法治观念。缺乏法治观念是一大弊端,但不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中国古代都缺乏法治观念。黄仁宇凭什么说明朝最严重?证据在哪里?明朝灭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以道德代替法制”吗?宋、元、清灭亡又是什么?如果道德与法律是第一主题,那么黄仁宇应说明朝的道德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明朝的法制有什么,它们有什么和缺点,如何解决问题。黄仁宇没有说。

这本书主要以第三人称写,有些地方以第一人称。用第一人称的地方相当怪异。他经常用“本朝”称呼明朝。作为惯例,写作者把自己所处的朝代叫“国朝”,上一个朝代叫“前朝”,其它朝代直接称呼其名。黄仁宇所处的时代、我所处的时代,直接叫万历皇帝所处的朝代“明朝”,为什么叫“本朝”呢?

他说“我们的论述”(第1页),这个“我们”当指黄仁宇时代的人。在同一页,他说“我国幅员之大”。“我国”指明朝还是泛指中国?他又说“我们的帝国”“我们的祖先”(第3页)“我们的政事”(第66页)等等。即便黄仁宇是中国公民,这样写也时空错乱,何况他是一个美国人?

《万历十五年》是学术著作,不是历史小说,不能信马由缰地写。学术作品要摆出事实、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这本书引用了很多文献,但是几乎没有直接引用的。这种作法增加了可读性,牺牲了可信性。参考文献在章节后,首次出现时没有版本,加上间接引用,给读者查询资料带来很大的不便。

黄仁宇引用文献虽多,却没有对事实或观点有不同意见的资料。没有对事实的质证、没有对观点的比较,整本书在自说自话。事实缺乏依据,论证异常薄弱,结论不清晰。有人说黄仁宇用“梦幻般的笔触”写作,从逻辑角度真是如此。他在沙滩上修建了一个飘渺的童话城堡。

例一,听到午朝大典的谣言后,百官纷纷进宫。乘轿的高官有机会整理衣冠,徒步的彽官顾不得细加整饰。(第1-2页)黄仁宇为何把官员分为乘轿的高官和徒步的低官?低官必须徒步吗?没有骑马的?考虑没考虑距离有远近、出发有早睌?黄仁宇在写小说、编故事吗?

例二,“按照传统观念,皇帝的意旨总是绝对公允的,圣旨既下,就不再允许有任何的非议。”(第3页)这个观点从何而来?莫名其妙!

例三,“基于这些社会背景,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9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风波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却越成为众矢之的。他当然可以凭借其一时的权势和万历的信任而暂时安稳,但是当其一旦失去这种权势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摔的越重。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他所不能够左右的,即使是生为人君的万历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这种抗争也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悲号!悲号过后,他也就随着黄土一同走进了历史,留与后人或是或非的评说!

1587,此时正是首辅申时行当权的时代,他已在这个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时行和张居正一样,也是万历的老师,深受万历的信任。他早年受张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学士。但是他这个人极会为人,虽得张居正提拔,却能够在清算张居正的运动中免受牵连,最后还能身居首辅。由于亲眼目睹了前几任的种种结局,他深知当时文官集团的势力之大。即使是人君万历尚且拿他们毫无办法,更何况与他呢。于是,他就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设,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种隐伏的危机,他要调停皇帝与文臣的矛盾,他要调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调解各文臣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和事佬,以至后人在归结其功绩的时候尽无事可记。要知道尽管是被人唾骂的其前任张居正都有不少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功绩啊!然而正是这种无功绩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绩,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会条件下一个首辅所能够做的事情--调和矛盾!然而,生于那个时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丢官归家的命运!

1587,还有传奇人物海瑞的辞世,孤独将领戚继光的离开,思想家哲学家李贽的剃度为僧。他们都免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的一样: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到此,我们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扬的大历史观了。正是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看待历史的眼光。他着眼事情虽小,但反映的时代和历史却很大。见微知着,处处体现着认识的智慧。

大历史观,需要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初读下来,已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0

李约瑟难题中对古代与近代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别进行了提问,公元十六世纪及以前,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而近代科学却产生在十七世纪的西方,中国古代近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深思。

这一转折点正处于16世纪中期的明朝,《万历十五年》从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等角度讲了明朝末期万历皇帝朝中朝外之事,更多的是把行政制度、财税制度与中国古代儒学修习系统对人对社会的莫大的影响力之间的统一思考和综合讨论。

贯穿全书的,用作者的观点来说是道德束缚力在中国社会特别是明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知识分子阶层和文官体系的支撑和矛盾来源,书中说明了16世纪中国社会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的侧面形态。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可以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作者关于历史观的部分意见。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才能赶超先进、重塑辉煌,才能迎来日新月异、鸟语花香的科学春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篇11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都说《明朝那些事儿》写的非常好,我下载了好久,看了几页,才疏学浅愣是没看下去,两个月前一朋友推荐纪录片大明王朝1566,也没看,在微信读书APP上有幸看到了美籍华人黄仁宇教授的这本《万历十五年》,下定决心读一读,了解一下这段明史,主要还是因为之前看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提到了好多明史,好奇心让我拾起了这本书。

全书围绕着6个人物展开,分别是皇权代表万历皇帝、大改革家张居正、大学士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杰出孤独将领戚继光、叛逆纠结的哲学家李贽。所以读起来仿佛在读一段段传记,一点也不觉得乏味,一本书好不好,以个人目前的鉴赏能力就是读几页看能不能继续读下去,而黄教授的这本《万历十五年》确实能让你读下去,虽然里面伴有点文言文性质,但是完全不影响阅读的流畅,推荐给喜欢研究明史的朋友读,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兴替,可以明智,可以鉴以往,而知未来。大明1587年发生的这几件小事,在当时在普通不过,但是对接下来的王朝兴替造成了深深的影响。

本人才疏学浅,更不敢自视甚高。所以就简单谈谈对6个人物的粗浅理解,用白话文字为描述一下所见所感,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一、皇权代表万历皇帝

10岁登基称帝,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个3年期的小学生罢了,但是在当时可是九五之尊,继承大统。坐在了金字塔尖俯览众生,可都说自古圣贤皆寂寞,万历皇帝也有好多郁郁不得志的事情。例如喜欢郑贵妃不能册封,喜欢郑贵妃生的孩子不能册封太子,连死了葬在一起的愿望都实现不了,被文官集团牵制,被社会制度管束,所以就消极怠工,彻彻底底宅在宫里不出去,懒理朝政了,成为了有名的无为之治,作为一国之君都不喜欢治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制度可见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二、大改革家张居正

个人看完张居正的生平,对他还是正面评价居多,虽然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种位置上,但是也确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大明王朝呕心沥血,从辅佐小皇帝到后来一系列运筹帷幄的改革,不得不说放在今天的公司里,张居正也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CEO,只是最后落了个生前风光无限,死后萧索凄凉的情况,不禁唏嘘不已。可以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也可以说生不逢时,亦或是当时畸形的社会制度下的牺牲品。

三、大学士申时行

作为皇帝的老师,可以这样讲,申时行做得没毛病,中规中矩形容比较恰当。虽没有过硬的能力,但是深谙为官之道,所以练就了圆滑处事、知道审时度势,不跨越雷池半步,虽然最后看是保全自己,但是为官的政绩仍然被看做是一张白纸也就很正常了,因为想创新,做事多,自然出错的机会就多,而我们的申大学士就知道怎么规避出错和风险,就是无过便是功。

四、模范官僚海瑞

太过和不及都不好,而海瑞个人觉得还是清廉太过了,在高官厚禄精英阶级集体腐败的情况下,他能一贫如洗的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实属不易,因为人性有时候是经不起考验的,尤其是面对金银财宝美人诱惑的情况,海瑞的人品是不容置疑的,只是为官在仕途这样清廉确实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导致最后皇帝都下令给安排一个无关紧要的官职即可。所以这里就给我们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到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自己喜欢的还是别人喜欢的?

五、孤胆将领戚继光

上学的时候学习过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在明朝重文轻武的社会制度下,能灵活变通,打造一只虎狼之师“戚家军”实属不易,要知道做事的人在当时不太讨巧和受到支持,所以全靠一腔热血和强烈的个人信念支撑,很佩服这样的孤胆英雄。只是想如果当时大明重视军制,可能就不会有后来混迹于白山黑水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事了,而历史是非常有意思的,发生的和没发生的都是必然的。

六、叛逆纠结的哲学家李贽

读了好几本西方哲学家的书,罗素、维特根斯坦、尼采、康德等,觉得纠结的人都容易成为哲学家,哈哈,开个玩笑,毕竟深夜写东西需要克服困意。而李贽让我觉得是最纠结的一个。有的时候哗众取宠、有的时候又桀骜不驯、有的时候又一本正经,坚守自身品格。所以一个这样的人,你通过阅读都能感觉到他的纠结拧巴,但是又不得不对他给予同情,因为所处的社会就是畸形拧巴的,他没有言论自由,没有权利,但是骨子里那颗跳动不安的心却又无处安放,换做在今天还能通过写个歌唱出来,在当时的情景下,也只能一个人黯然神伤了。

总结:1587年的这6个人为官处事之道不同,但是最后结局却是一样相同的,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看似的指端末节,但是却为接下来的历史掀起了惊涛骇浪,所以不是单单个人的问题,而是集体属于社会制度的牺牲品。

关于人性: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很难做一个道德上的好人,个人觉得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好。

关于制度:怎么样摆脱根深蒂固的潜规则?个人觉得加强制度化建设,减少人为干扰未尝不可一试。

实在才疏学浅,想表达更多,但是确实达不到文思泉涌的境界,所以还在努力提高,如果你有更多有趣的见解,欢迎给我留言。一起读书,一起提升,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吧。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系列


书是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在阅读过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感悟。写读后感是对我们写作能力的一种锻炼。以下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1】

戚家军大败倭寇,保卫一方平安,其头功当然是戚继光的。戚继光一手创立的戚家军是革命性的,其军纪之严明,战术之先进,在当时都是独一档的存在,是戚继光让军队真正成为一支军队,而非一群散兵游勇。不过有了严明的军纪,先进的战术,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哦对了,军队战斗力的强大,还离不开强大的武器支持。我们经常吐槽我们发明了火药却只是用来放烟花,发明了指南针却只是用来游玩,然而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火器的价值,戚继光就曾上书陈述火器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糟糕的后勤制造出的火器甚至有爆炸的危险。和他有类似遭遇的还有一代名将俞大猷,他提出的是水师的重要性,他曾建议把陆军军费的一半用到水师上,以此来在海上就击退倭寇,可惜这并没有引起重视,俞大猷只能抱憾而终。究其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过错都推到当权者头上,他们固然有鼠目寸光的一面,可是即便他们深谋远虑,赞同俞大猷的提议,那么事情就一定能办成吗?倒也不见得,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而涉及到了政治。再次重复一遍那句话:我们的国家是以礼仪道德为治国根本的,法律或者规章制度已经沦为形式,甚至掩饰违法行为还被认为是忠厚识大体,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安安稳稳过日子,我感觉用讳疾忌医来形容很合适。那既然没有法律规章的约束,就自然也不能期待行政效率有多高了,而效率低下是技术的进步的天敌。松散的组织结构里容不下现代技术,而现代技术一定会推动社会趋于精密,这是两种力量的交锋,可惜的是当时还是旧势力更加强大。

既然现实如此,戚继光也没有因此忿忿不平,而是采取了更加务实的策略,火器不好用那就不用,我用软实力照样横扫倭寇。更能体现他的智慧的地方是他对于政治也是洞若观火,本朝重文轻武,文官们不会容忍武将和文官平起平坐,戚继光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只是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让他受益良多。这一点,值得海瑞学习,虽然海瑞是文官,戚继光是武将,然而在性格上海瑞倒更像是一个武将,戚继光更像文官。这对他们的仕途有决定性作用,海瑞被弹劾被迫去职,而戚继光则得到了一个武将所能得到的所有荣誉。并不是说他们做官只是为了虚名,不过有了地位才能大展拳脚不是吗?

可单单凭借这些,亦不足以帮助戚继光建功立业,还要朝中有人。张居正和戚继光可谓黄金搭档,他们都有雄心壮志,都有锐意改革的决心,也都有不世出的才华,因此张居正对于戚继光也是尽力提携,为他创造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才有了戚继光的赫赫战功。

前文所述皆为作为一名将领的戚继光,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另一个戚继光。戚继光会写诗,这样的跨界是相当难得的,这也为他赢得了文官们的尊重,看来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艺多不压身啊。

最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的是一条铁律,张居正是这样,海瑞是这样,戚继光也没能例外。其实戚继光和张居正关系密切或多或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让家人给张居正馈赠礼物就见于张居正的书牍。他娶妾生子,却把他们隐藏起来,他泼悍的夫人对此一无所知。戚继光并不能完美地适配于传统的道德框架,在颂歌里我们可以忽略这些,不过在历史中,我们要直面它。

戚继光最后孤独地死去,其实自张居正去世的那一刻起,戚继光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也快要结束了。在这个道德至上的国度,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大做文章,更何况是一个和张居正关系密切的武将呢?文官们自然不会放过他。戚继光,孤独的将领,可是孤独的又何止戚继光一人?武将们出生入死,保家卫国,还不如文官的笔杆子和嘴皮子管用。这是这个时代武将的悲哀,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因为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一个名叫努尔哈赤的人正在厉兵秣马,虎视眈眈。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2】

申时行画像,下面这幅比较合乎我眼中的他——温和谦让,宽厚待人,上下游走,调济折衷,一派和事老的气象。所以我想,他应该脸上经常带着些笑意吧!

和张居正一样,申时行也是个聪明极了的人,当年以殿试第一名的成绩得中状元,随后在翰林院任职达十五年,官至侍读,并升转兵部及礼部侍郎,七个月后,即被命为大学士。

申时行也是张居正提拔上来的官员,但他并不是继张居正之后马上就担任首辅之人,可巧的是,张居正之后,内阁排在申时行前面的几个人不是老的老,就是病的病,死的死,很快,他就以排名最末轮到了首辅之职。

申时行和张居正的作派截然不同。张居正大刀阔斧敢想敢干,申时行步步谨慎以守为攻,张居正以个人威权凌驾于百官之上,申时行用手中职权调和文官们的“阴阳”之气,以作平衡。

申时行最大的功绩,据说是平息了张居正死后文官集团无休止的追索。这件事在我看来,是官场争斗的登峰造极之作,不妨看一看此书是怎么描绘的。

张居正去世以后,不断有人翻死人账,想要清算。申时行虽然是一介忠厚长者,但他是张居正提拔入阁的,和张的关系自然非常密切,于是有人想把屠刀举到申时行的头上,攻击渐渐展开——

首先,有人质问:张居正的四个儿子,三个得中进士,其中两个入翰林院,申时行身为当时的会试主试官之一,难道没有为讨好张居正而徇私舞弊?

这一质问没有动摇申时行的地位,于是下一步。有人建议:以后大学士的儿子一律不得参加会试。(申时行的长子申用懋躺枪)

再接着弹劾:礼部尚书杨巍,用人办事都逢迎内阁旨意。(言外之意是首辅申时行专权跋扈)

这两次攻击依然无效,但他们却成功参劾礼部尚书徐学谟,徐被迫去职。(参劾者的表面理由是徐学谟在选择皇帝陵寝时没有广泛听取堪舆专家的意见,以至于没有选到一个真正的吉穴,这皇帝自然不高兴。但真正原因是,徐学谟是张居正的人,而他最近又把女儿嫁给了申时行的次子申用嘉。)

这种攻击被称为“去皮见骨”。攻击者常常从一些小事开始,使小事积累成大事,细微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为整个道德问题。在程序上讲,发展中的步伐则须前后衔接,第一步没有收到效果之前决不轻率采取第二步。而出场交锋的人物起先总是无名小卒,直到时机成熟才有大将出马。这种方式,大凡久在政治圈子里的人物均有此嗅觉,可以从青萍之末预测到大风暴的来临。

至此,看官您,有没有感觉到官场的血腥恐怖?

面对这些,申时行险些垮台,可大招还在后面哪。

接下来是所谓高启愚一案。

高启愚由于申时行的推荐,做了皇上的.经筵讲官,官运亨通,来日做首辅也是极为可能之事,但此时忽然被检举,说他几年前主持应天府乡试时,出了一道题,“舜亦以命禹”,这话出自《论语》,意思是皇位应该给有德之人,大禹治水有功,舜就把位置禅让给了禹,后世也应效仿。

你高启愚那时候出这种题是什么意思呢?明显是在恭维张居正有神禹疏凿之功,是想让张取皇位而代之嘛!这一攻击正中皇帝心理要害,既阴险又毒辣。攻击者预料,高启愚是申时行提拔的,在这种严重罪状面前,申时行肯定要出面替高辩护,这样就可以顺水推舟把申时行搞垮了。

果然,申时行出而为高启愚辩护。于是攻击者按照原定部署参劾申时行,明朝有个规矩,官员被参,就得在家休息等着水落石出,于是申时行离职,二辅许国代理阁务。许国又为申时行辩护,也被参劾,同样在家听候处理。

只是攻击者绝然没想到,万历此时发挥了明君的作用。他把这种种迹象联系起来,明白了参劾者的真实用意。

为什么这帮人在高启愚当年出题时一声不吭,现在振振有辞?他们好几个组织者都是三辅王锡爵的门生,如果搞垮首辅申时行和二辅许国,就轮到三辅王锡爵上位了。可惜王锡爵明智而冷静,他不接受这样的拥戴,反而向万历上书说,首辅申时行”泊然处中,重国体,惜人才“。文官”阳“的一面发挥了作用。

于是申时行和许国都被挽留,攻击者只能作罢。

不过为了保持文官之间的平衡,继续鼓励监察官尽忠报国,对攻击首辅的人也不便过重处罚。万历过了几个月之后,把其中最激烈的几个官降三级,首先弹劾高启愚的御史被调往外省,而高启愚也被以”出题谬妄“的罪名,被褫夺文官身分和以前恩赐的祖先诰命。

至此,张居正余波全然告终。申时行保住了地位和皇帝的信任。

申时行深得万历的信任,大概有一点是,他很能替皇帝着想。因为国本之争,万历和百官有隔阂,心灰意冷,对上朝啊各种皇上该出席的礼仪活动啊都懒得去,一次不上朝,万历的理由是“脚痒”,而且颇费周折地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脚痒,为什么脚痒不能上朝:因为近日心中火气过旺(都是这帮大臣不让我省心),就服用了一些凉药,可是凉药吃下去把火气压到了脚底板,所以脚就很痒,脚痒就得挠啊,一挠两挠三挠就挠破了,挠破了就不方便行走了,不方便行走了当然就没办法临朝啦!

申时行的做法呢,是顺着皇帝来:皇上说脚痒不能上朝,那肯定就是因为脚痒才不能上朝的。更应该庆幸的是,皇上竟然这么大费周章地细诉不能上朝的原因,这就不失为可喜的现象。这么说,皇上没什么大病,早朝和经筵不至于耽搁太长时间,好在新的讲官和展书官都已经派定,只要皇上能出席,经筵可以立即继续举行。如果皇帝觉得早朝太早起不来呢,我们不妨把早朝和经筵的时间稍稍推迟一下哦!这些,都是可以通融的。

瞧瞧,这么会替皇上着想,万历怎么会不喜欢他呢?但皇上和百官不对付,讨好一端,势必会得罪另一端。

比如有一次,大臣们上疏请求册立太子,申时行刚好休假不在,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大臣们就把他的名字也写上去了,而且写在第一个,他是首辅嘛。结果当然是万历震怒,皇上生气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平时听话的申时行也来捣乱。申时行听说这件事,就偷偷的自己上了个折子,告诉皇上:这事儿跟我没关系,我在休假,根本没人告诉我他们就把我名字写上去了。皇上怒气稍减。

可文官们不答应了:这不是我们文官集团的叛徒吗?于是把申时行辩解的折子也传抄出去,广而告之:瞧瞧瞧瞧啊,我们的顶头上司就是这么和大家伙儿不一心的!

于是,申时行得了一个“首鼠两端”的名声,申时行对此只能苦笑不语,他的心里话是:你们和皇帝的关系已经这么不好了,我这边和皇上搞好关系,不是还能稍微说得上话吗?你们逼着我一定和你们统一战线,谁还能在皇上和百官之间调济折衷呢?

就这样,申时行步履艰难地腾挪于万历和百官之间,直至最后被弹劾,不得不辞官回家。他家居二十三年,还写了一部《赐闲堂集》,活到八十岁去世。

王世贞对申时行的评价是“蕴藉不立崖异”,即胸中富有积蓄,但是不近悬崖,不树异帜。但他的温和谦让,也并没有让他置身事外,最终还是被卷入事端,被迫辞职。由此可见,温文尔雅地当官也不一定能保得周全啊,官场真是险恶。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3】

其实不算认真看完,只是快速浏览。里面很多故事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书末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把明朝这段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然后再把时间长度拉长到数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观上无法看到的东西。

对于当时中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中国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学时候学了无数遍的“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点说,什么民主 自 由 文明什么的,都是建立在一种东西之上,那就是“契约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础。这一点,有赖于商业的发展,翻过来又能促进商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内都说“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一开始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瓶颈期,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这时,就会产生促进生产关系改革的呼声。

黄仁宇还谈到了市民阶层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联想到前段时间广东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约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于北方的,这既是南方商业发达的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要实现富强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游牧气质和小农气质去掉,除了大力提倡发展经济外,如何改革上层管理模式也是今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4】

今天《万历十五年》进入了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张居正可谓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根顶梁柱了,这根顶梁柱一倒,明帝国顿时失去重心,一步步滑入深渊。申时行虽然老成持重,但他所苦心经营的,终究只是表面的平和,是一抹夕阳红,是无法把脱轨的帝国拉回来的。而这样的一个表现,就是万历皇帝向他的臣民做消极怠工,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我一看到我也有种摸不到头脑的感觉。在我们平常的印象中,君臣关系要么是琴瑟和鸣(原意指夫妻,这里我觉得君为夫,臣为妻也并非不可不是么)如唐太宗一朝;要么是君主绝对专制,臣子只是一群附庸如隋炀帝一朝;要么就是臣下乱政,君主形同虚设如汉昭帝一朝的霍光。再者说,君主消极怠工的.也不少,可是消极怠工是为了对抗臣民就很稀奇了,至于万历为何会如此,书中也做了解释。万历之所以如此,乃是出于一种报复,报复文官们不支持他废长立幼。前文已述,万历的宠妃是郑氏,因此他想让郑氏的孩子做太子,可惜郑氏的孩子并非嫡长子,这就是私人情感和礼制的冲突了,而在明代,礼仪道德甚至可以凌驾于法律,因此那些饱受礼仪道德熏陶的文官自然不可能同意这样违背祖制的想法。不过话又说回来,万历单纯凭借个人情感来决定立储这样的大事,自是不合理,可难道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就很合理么?我们都知道科举制的意义就是打破了门第和出身对于有才之士的限制,然而选拔官员如此开明,怎么到了立储就如此草率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并不认为这可以以一句“这是祖制”来解释,九品中正制也是祖制,为什么就能改呢?

说到底我认为这还是那些臣子的人性的弱点,科举取士可以帮助他们飞黄腾达,可一旦他们踏入仕途,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就又开始满口礼制,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双重性格”,实在是可笑至极。

言归正传,万历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已经是一个“老油条”了,他不反驳,不屈服,只是这样冷处理,倒也扛了一段时间。不过众口铄金,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万历还是没能撑住,立了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下好了,皇帝彻底死心,不仅是废长立幼的心已死,连工作的心也一并[]化为灰烬,就这样,大明王朝在这样的“无人驾驶”状态下驶过了二十年。御宇48年后,万历驾崩。不过人虽然不在了,事情还未了结,文官内部早已没有了反对万历废长立幼时的同心协力,而是分裂成了诸多派别,经过了万历一朝,文官内部的裂痕已无法弥合。

万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的所作所为都不利于他对于文官们的统治。管理下属,无非就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下功夫,可万历呢?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反其道而行之。在他执政后期,由于怠于政事,因此对于官员的物质奖励也就搁下了,又由于万历向来对于各种礼仪毫无兴趣,因此精神奖励也就不复存在,那既然没有激励,哪个官员会有动力继续效忠呢?

至此,这个王朝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就像一辆车已经失去了动力,只是凭借惯性在向前挪动。这个恶果的种子,要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种下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5】

除了文学,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历史类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也是颇有兴趣的,但可惜的是,纯粹的古人笔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于是乎,现当代的历史著作变成了我的最爱。烟索重楼,月迷津渡,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个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风的气质。这些人大部分或是王侯将相,或是富贵显达,也有臭名昭著。总之,能够被记住的人身上,总有那么基础值得观瞻的地方。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谁会被永久的铭记呢?记得张爱玲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好名或者是恶名,总比不留名要强。读历史,就是读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读那错综复杂的时间。读历史,是对人类的一次反省,又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升华。

读历史,不能错过明朝史,因为明朝史汉族掌握政权的最终一个封建王朝。而读明史,就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1687:a year of no sing if can ce》,直译是《1687:无关紧要的一年》。确实,万历十五年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明朝衰落的关键。就历史来讲,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学术性。黄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学术造诣是值得钦佩的。书中有着很多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且看附件中参照的文籍就能够懂得其中大意。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双鬓斑白的学者,带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二:坦诚性:作家本身所拥有的大历史观注定了他对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当的了解。书中也说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这些事实,就是不忠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在这样的历史态度的引导下,《万历十五年》也显露出更为深刻的坦诚。原本的讲,对与错本没有什么界限,是与非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真实并且客观的对待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哪个太监被打了,哪个大臣的父母过世了,哪位夫人升为诰命了,哪位大臣又从江北调往江南了。也许每一天都发生的偶然就会一不细心撞上一种必然——轰,硕大的明王朝就此灰飞烟灭……三: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不代表标新立异,黄老就属于朴实的个性化表达。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娓娓道来,艰涩复杂的历史文献就会豁然开朗,并且又增添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厚重感,我们也更理解作者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感与书香气。另外,本书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欣赏,因为识字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但其中的奥秘又是不一样层次的感受了。

读史是一种很畅快的情感,从中受益的过程更显得酣畅淋漓。而读了《万历十五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要在拿得住的范围有所突破。拿海瑞和戚继光来比较:一文一武,在文人当道的明朝,似乎海瑞更应当吃得开,然而事实呢?“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务而牺牲自我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用他对律法的绝对忠诚,对自我要求的绝对严苛,对清廉正义的绝对奉行,使自我成为了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天下读书人,对他只能是又敬又畏,也仅有当他死后,才会让人大舒一口气。与此不一样,戚继光处处受挟制,但却终究成功的成为一名抗倭名将,带领他的戚家军傲视群雄。戚继光作为官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腐败。可是他成功了,原因何在?正是那份妥协。很多时候,很多情景,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有所变动的,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施展自我的才华,使矛盾暂时搁下,不予激化,避重就轻,相信会有更能理解的结果。

接下来就得谈谈张居正了,也读了不少有关张居正的书了,光是感想就写了许多篇。可是这一次,经过《万历十五年》,我更理解在一个矛盾的王朝,张居正的矛盾有多深刻。张居正的宏图霸业自不必多言,但他身上先进与落后的地方,纠结又说不通的地方,又实在是吸引人。“张居正在理论上找不到更好的学说,只能以自我的一身挺立于合理与合法之间,经受来自两方的压力”。于是,不难理解,张居正的成就与改革是一个历史特定的产物,他的性格,与万历皇帝的年幼成就了他得以施加相权的条件。所以,一旦他的前提灭亡或者是皇帝的年长,就会很容易改变他的改革。说白了,他的梦想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是随时能够坍塌的,是没有经济或政治的因素作为强大后盾。所以,如烟花般壮烈的悲壮也就在所难免了。张居正自身又是“无数因果关系中的一个幻影”,因为万历,有了张居正,有了张居正,有了延伸的大名五十年光景。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知。史书要细细慢慢的读,启迪智慧,借古看今,通古晓今,博古论今。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集锦


在仔细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们定是收获满满。最好将其读后感写下来,作为你的积累和感悟,以下的内容“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是编辑特意为您准备的,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1】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风波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却越成为众矢之的。他当然可以凭借其一时的权势和万历的信任而暂时安稳,但是当其一旦失去这种权势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摔的越重。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他所不能够左右的,即使是生为人君的万历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这种抗争也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悲号!悲号过后,他也就随着黄土一同走进了历史,留与后人或是或非的评说!

1587,此时正是首辅申时行当权的时代,他已在这个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时行和张居正一样,也是万历的老师,深受万历的信任。他早年受张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学士。但是他这个人极会为人,虽得张居正提拔,却能够在清算张居正的运动中免受牵连,最后还能身居首辅。由于亲眼目睹了前几任的种种结局,他深知当时文官集团的势力之大。即使是人君万历尚且拿他们毫无办法,更何况与他呢。于是,他就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设,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种隐伏的危机,他要调停皇帝与文臣的矛盾,他要调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调解各文臣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和事佬,以至后人在归结其功绩的时候尽无事可记。要知道尽管是被人唾骂的其前任张居正都有不少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功绩啊!然而正是这种无功绩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绩,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会条件下一个首辅所能够做的事情--调和矛盾!然而,生于那个时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丢官归家的命运!

1587,还有传奇人物海瑞的辞世,孤独将领戚继光的离开,思想家哲学家李贽的剃度为僧。他们都免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的一样: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到此,我们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扬的大历史观了。正是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看待历史的眼光。他着眼事情虽小,但反映的时代和历史却很大。见微知着,处处体现着认识的智慧。

大历史观,需要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初读下来,已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2】

其实不算认真看完,只是快速浏览。里面很多故事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书末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把明朝这段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然后再把时间长度拉长到数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观上无法看到的东西。

对于当时中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中国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学时候学了无数遍的“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点说,什么民主 自 由 文明什么的,都是建立在一种东西之上,那就是“契约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础。这一点,有赖于商业的发展,翻过来又能促进商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内都说“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一开始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瓶颈期,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这时,就会产生促进生产关系改革的呼声。

黄仁宇还谈到了市民阶层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联想到前段时间广东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约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于北方的,这既是南方商业发达的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要实现富强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游牧气质和小农气质去掉,除了大力提倡发展经济外,如何改革上层管理模式也是今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3】

李约瑟难题中对古代与近代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别进行了提问,公元十六世纪及以前,中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而近代科学却产生在十七世纪的西方,中国古代近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深思。

这一转折点正处于16世纪中期的明朝,《万历十五年》从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等角度讲了明朝末期万历皇帝朝中朝外之事,更多的是把行政制度、财税制度与中国古代儒学修习系统对人对社会的莫大的影响力之间的统一思考和综合讨论。

贯穿全书的,用作者的观点来说是道德束缚力在中国社会特别是明代社会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知识分子阶层和文官体系的支撑和矛盾来源,书中说明了16世纪中国社会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的侧面形态。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可以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作者关于历史观的部分意见。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才能赶超先进、重塑辉煌,才能迎来日新月异、鸟语花香的科学春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4】

除了文学,我最喜欢的书就是历史类的。对于历史本身,我也是颇有兴趣的,但可惜的是,纯粹的古人笔触我也是看不进去的,于是乎,现当代的历史著作变成了我的最爱。烟索重楼,月迷津渡,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个人物身上都有股子道骨仙风的气质。这些人大部分或是王侯将相,或是富贵显达,也有臭名昭著。总之,能够被记住的人身上,总有那么基础值得观瞻的地方。茫茫人海,凡夫俗子,又有谁会被永久的铭记呢?记得张爱玲说过类似的话,一个人,无论是好名或者是恶名,总比不留名要强。读历史,就是读那活灵活现的人物就是读那错综复杂的时间。读历史,是对人类的一次反省,又是对人类自身的一次升华。

读历史,不能错过明朝史,因为明朝史汉族掌握政权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读明史,就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16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是《1687:无关紧要的一年》。确实,万历十五年间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但这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明朝衰落的关键。就历史来讲,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学术性。黄仁宇本身就是一位大家,他的学术造诣是值得钦佩的。书中有着大量的历史资料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且看附件中参照的文籍就可以懂得其中大意。在40年之前,有着一位双鬓斑白的学者,带着老花镜,手拿放大镜,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中收集所需要的资料。这份努力,本身就有股酸楚的味道。二:坦诚性:作家本身所拥有的大历史观注定了他对历史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相当的了解。书中也说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抹去这些事实,就是不忠于历史;对一个英雄人物隐恶扬善,也并不是真正的推崇”。在这样的历史态度的引导下,《万历十五年》也显露出更为深刻的坦诚。原本的讲,对与错本没有什么界限,是与非也只在一念之间。所以,真实并且客观的对待历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哪个太监被打了,哪个大臣的父母过世了,哪位夫人升为诰命了,哪位大臣又从江北调往江南了。也许每一天都发生的偶然就会一不小心撞上一种必然——轰,硕大的明王朝就此灰飞烟灭……三: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不代表标新立异,黄老就属于朴实的个性化表达。他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娓娓道来,艰涩复杂的历史文献就会豁然开朗,并且又增添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厚重感,我们也更理解作者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感与书香气。另外,本书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欣赏,因为识字的人就能看得明白,但其中的奥秘又是不同层次的感受了。

读史是一种很畅快的情感,从中受益的过程更显得酣畅淋漓。而读《万历十五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要在拿得住的范围有所突破。拿海瑞和戚继光来对比:一文一武,在文人当道的明朝,似乎海瑞更应该吃得开,然而事实呢?“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务而牺牲自我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海瑞用他对律法的绝对忠诚,对自己要求的绝对严苛,对清廉正义的绝对奉行,使自己成为了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天下读书人,对他只能是又敬又畏,也只有当他死后,才会让人大舒一口气。与此不同,戚继光处处受挟制,但却终究成功的成为一名抗倭名将,带领他的戚家军傲视群雄。戚继光作为官员,有很多不好的习惯,例如腐败。但是他成功了,原因何在?正是那份妥协。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有所变动的,在有把握的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华,使矛盾暂时搁下,不予激化,避重就轻,相信会有更能接受的结果。

接下来就得谈谈张居正了,也读了不少有关张居正的书了,光是感想就写了许多篇。但是这一次,通过《万历十五年》,我更理解在一个矛盾的王朝,张居正的矛盾有多深刻。张居正的宏图霸业自不必多言,但他身上先进与落后的地方,纠结又说不通的地方,又实在是吸引人。“张居正在理论上找不到更好的学说,只能以自己的一身挺立于合理与合法之间,经受来自两方的压力”。于是,不难理解,张居正的成就与改革是一个历史特定的产物,他的性格,与万历皇帝的年幼成就了他得以施加相权的条件。因此,一旦他的前提灭亡或者是皇帝的年长,就会很容易改变他的改革。说白了,他的理想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座空中楼阁,是随时可以坍塌的,是没有经济或政治的因素作为强大后盾。所以,如烟花般壮烈的悲壮也就在所难免了。张居正自身又是“无数因果关系中的一个幻影”,因为万历,有了张居正,有了张居正,有了延伸的大名五十年光景。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5】

其实不算认真看完,只是快速浏览。里面很多故事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书末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把明朝这段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然后再把时间长度拉长到数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观上无法看到的东西。

对于当时中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中国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学时候学了无数遍的“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点说,什么民主 自 由 文明什么的,都是建立在一种东西之上,那就是“契约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础。这一点,有赖于商业的发展,翻过来又能促进商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内都说“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一开始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瓶颈期,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这时,就会产生促进生产关系改革的呼声。

黄仁宇还谈到了市民阶层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联想到前段时间广东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约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于北方的,这既是南方商业发达的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要实现富强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游牧气质和小农气质去掉,除了大力提倡发展经济外,如何改革上层管理模式也是今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篇6】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采用了一种叙述历史的新方式。我们接触的历史作品,严肃的居多,学术研究的居多,很多历史书藉阅读时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功底,大部分读起来有枯躁的感觉。而黄仁宇的这本书,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

从书中我们看到,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望远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喜欢《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通用》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