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

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系列7篇。

每次看完一部作品都会被心得感悟所影响。那么此刻我们就应该动笔去撰写一份观后感了,观后感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出的感想,那该如何来写观后感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你整理了以下的“《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1】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一部关于追忆爱情的电影,一部让人相信美好爱情的电影,一部关于纯爱和相濡以沫的电影,也是一部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故事温暖而感动,风光宁静而优美。它收获了我对爱情的依旧期许,收获了我对故事情节流下的眼泪,收获了我对极光和鲸鱼的向往。这部集太多美好而又温柔的电影《只有芸知道》可能不会创造太高的票房,但却足够感动我的心,也让我触碰到如此美的风景,让人不忍心错过任何一帧画面。

娓娓道来的一部慢节奏的电影,感人至深,源于真实的故事,源于相濡以沫的爱情。时间跨度很大,采用插叙和倒叙的方式将整个爱情故事穿插了起来,没有那么沉重,但却给人淡淡的芬芳气息。也许是影片的画面感太过恬静优雅,南半球的自然风光是那样的唯美和谐,那些遇见如初的美好在这部电影里都有了很好的呈现。那棵树下的“前世今生”,只因有你的陪伴才不觉孤独,这份爱情让人动容,这份牵挂让人不舍,除了爱情,还有相知相伴的亲情,以及缘分相聚的友情。我在这部电影里不仅仅看到他们对彼此的感情,还有人性本善的光辉。最后的公园座椅以及上面刻的字就是对这份感情的一种延续和纪念。择一人,过一生,可半路被留下的人,苦啊。这份相爱相守的爱情在当今的社会里是更显凄美而又难得。

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是免不了与一些人相遇和分离,分离的时候固然是伤感的,可那些曾经相知相守的回忆却依然支撑着我们为爱前行,毕竟离别苦,可走的那个人一定希望留下的那个人要开心幸福的走下去,哪怕是带着两个人的梦想呢。这应该是彩蛋里小芸留下那段话的深刻含义。也许有人会觉得病逝的离苦是这部电影的俗套,其实不然,当我看到影片最后导演与原型朋友的合影才明白,这是冯导送给朋友的纪念吧。淡淡的忧伤,没有刻意的煽情,绝美的自然风光,都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的舒服。

徐帆突如其来的演技真的从微表情里都能读出真实,读出感动,这就是演员的“技术”,瞬间就能将观众征服。而黄轩和杨采钰两人也在电影里奉献了动人的爱情和动人的表演,两个人的表演都很有质感,让人看着很舒服,特别是对小狗Blue的感情,真的更加的“抓人”,看得我也好难过。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过的日子。”平淡而又真实的爱情是多么的沁人心脾,它还原了爱情的本质,这份爱情没有因为忙碌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而被冲淡,相反却是在这样的平凡岁月里将彼此更加紧紧抓牢。愿所有人都能够遇见今生挚爱,携手相伴余生。

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2】

20xx年12月下旬,我的家乡已经进入寒冬,外面虽然很冷,但是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只有芸知道》,让我感到愉悦和温暖。

温暖之一,这是一部描写爱情的故事,多年前,一对到新西兰打拼的青年人在房东家里不期而遇,他们共同的境遇共同的爱好相互深深吸引走在一起,虽然情节没有大起大落,但日子却温馨无比,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过着相濡以沫的生活。十几年过去了,人到中年女主罗芸因病去世,男主隋东风才发现了她的几个秘密,他孤身一人决定去完成她的愿望。比如说去大海看鲸鱼,比如说回到自己的家乡北京,比如说和心爱的狗布鲁葬在一起。这种爱情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可是生活的快节奏生活的压力,有多少人又能慢慢享受这种爱情生活呢?就像影片刚开始用的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温暖之二,电影的画面唯美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旅游中那些环境给我带来的视觉和唯美令我非常惊喜。影片中的画面儿唯美让我感到非常享受。比如说这对小夫妻在新西兰开办中国餐馆的时候,他们住在一个小镇上的,房子周围都是绿色的草地,他们住在山坡上一个有历史的老房子里。有一个镜头是在夜晚,小夫妻俩用手电走在草地旁边曲曲弯弯的小路上,山坡上的家盛满橘色的灯光,他们手中的手电形成一个小小的光柱。在我眼里,这哪是人世间的生活,仿佛就是古老的童话。

为了完成妻子的愿望,丈夫带着妻子的骨灰乘船到海上去看鲸鱼,船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正在他们急切盼望的时候,鲸鱼突然出现了,一条两条好几条,它们庞大身体画着弧线,喷着奇妙无比的水柱。我一直想不出是怎样拍出来的,这种唯美的画面让我太震撼了。

温暖之三,诗意般的对话影射出生活哲理,比如说在夫妻俩房子附近草地上有一棵又雄壮又安静的大树,罗芸问,周围没有树,只有这一棵树而且又长的那么大,隋东风说,因为他想活啊,因为他太想活了。

听了这段对白我就特别感动,有强烈愿望有不怕困难的勇气,无论是动物植物或者说是人才能活出漂亮的自己坚韧的自己优雅的自己,记得我们在海南热带雨林亚诺达游玩儿的时候,有一棵长在山坡上的树,当树根吸收不到水分的时候,大树改变了自己的身姿改变自己的结构,从树干的中部长出了许多根,根扎在小河的潺潺溪流中,这棵树活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为什么对这棵大树如此崇拜呢?是它的坚韧吗?是它的勇气吗?是他的独特吗?但有一个问题是可以肯定的,这棵树一定有自己美妙的梦想,而且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一定是勇往直前坚韧不拔,就像电影上那棵树一样,拥有梦想才能美梦成真,无论是人还是树。

看鲸鱼是需要运气的,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隋东风把他和妻子罗芸的故事讲给老船长听,老船长脸上没有多少表情,但心里一定领悟到了什么。当受到命运之神惠顾遇到鲸鱼的时候,当隋东风把妻子骨灰撒进大海的时候,老船长给在家里老伴儿打电话,他满怀深情地说:我爱你。老伴儿听了很惊讶的说:你说什么?是你得绝症了,还是有了小三儿了?

这段对白看似平常但是太精彩了,许多人当拥有幸福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当失去幸福的时候再追悔莫及。看完这个电影我还有一个深深的感悟,罗云从小有心脏病,她明白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她有许多梦想,比如去海里看鲸鱼。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完成这些梦想。如果罗云坚持完成自己的梦想呢?实际上好多梦想坚持一下是可以实现的。比如说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丈夫说就着我还有力气多干几年多挣几年钱。于是到大海看鲸鱼这个梦想只能丈夫帮她完成了。让别人帮助完成梦想是一首爱情的吟唱,但和自己努力完成梦想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我时时告诫自己,幸福的生活不能等,有梦想就尽情实现吧,有激情就尽情绽放吧,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能阻挡你的就是自己。

人生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长河汇成歌,这些歌当然包括读好书,听好戏,欣赏优美的歌曲,还有一个就是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3】

今天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只有芸知道》的提前点映。总体来讲,我认为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

看完电影之后,听到部分人对这部电影不是很感冒。可是这部电影是很对我自己的胃口的。这部电影是冯小刚对老朋友的纪念,也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眷恋。我觉得这是一部公路片。在人生这段公路上,我们总是在不断面对告别。告别小学,告别初中,告别父母,告别同学,告别大学,告别老朋友,最终告别这个世界。我们在告别中成长,在告别中迎接新生。

我想有人也会跟我有同样的感觉,我们开始厌烦为了特效而特效,为了反转而反转的电影。电影应该回到故事本身,去掉浮夸特效,去掉反转炫技,剩下的东西才是带给观众的真正内容。好的故事有代入感。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代入的就是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我们忙于工作,疏忽了自己的爱好。我们遇到贵人,我们也遭遇劫难。最终,我们跟自己和解。

看多了美国大片,我越来越能欣赏平平淡淡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故事是平淡的,在平淡中我们看到了一对夫妻的相识,相爱,奋斗和告别。某种意义上来讲,冯小刚的这部《只有芸知道》跟宁浩的《心花路放》很像。同样是导演搭档的人生故事,同样是不断告别,不断上路,最终跟自己和解。

这样一部传记电影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爱情,自己的人生。珍惜眼前的心上人,流年似水,我们终会品到平淡的甜。

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4】

走出电影院,微风正好,阳光正暖,湛蓝的天空之上,飘着秋刀鱼一样的白云。抹去眼角残存的泪痕,持续数日的阴郁散尽去,心中豁然空灵又清明。

这个世间,能给人温暖与感动的,从来就是爱的力量。人生海海,只要你愿意相信爱,无论何时何地,爱从来不会缺席。

世间最动人的爱,从来不疾不徐。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没有膨胀的欲望,没有世俗的牵绊,一切都很纯粹,一切都很缓慢,慢到人的灵魂深处,像诗一样唯美,像酒一样浓酽,像习习微风轻轻把白云送。你是风,我是云。今生来世,命中注定,相遇相知,相依相托。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要过的日子,你在哪儿,哪儿就是家。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只要尘世里最平凡的幸福。

悠悠赤子心,滔滔似海情。今世相遇,无怨无悔。有限的生命里,彼此相悦相倾,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日来过,不负生命,不负遇见,不负爱。淡淡的日子,大树有序地长,小草枯了又绿,四季在一片祥和中温柔地轮回,时光好象凝固了一样,像琥珀,剔透中泛着温润的光。始终如一的情感,就是稀世珍宝。青青的草地,静静的山岗,生活在细微处绽放出无限的美意与喜悦,爱在相亲相知中温良绵长。

然而,深情似乎从来是遗憾的,没有被现实打破,就会被命运击碎。你就像一只红色的蝴蝶,来了又飘然离去。你就像一片云,掠过我的波心,撩下深深的涟漪,烙刻成生命的脉络。对于深爱的两个人,半路上留下来的那个人,最苦!“没有你的孤独才叫孤独,有你的心跳才觉舒服。喂,你听见吗?你藏在哪一朵云的背后,看着我。”我的行李装着许多远方,还有片海洋。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上瘾的幻想不停重复,让回忆入不敷出;穿旧的往事缝缝补补,脱不掉温度。

此去经年,山长水阔,以孤独,以思念,以来世……

“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风已过,云已散。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不断失去的过程。我们无法阻挡生命的无常,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珍惜彼此相亲相爱的每一天。行走在蓝天下,我们都是自带故事的凡俗人,多少爱还在继续,多少离合聚散仍在这个尘世上演……这世间,总有人拼足了力气,只够爱一人;总有人无论多晚,都要等到那个对的人。人生一世,相遇不易,相爱更不易,唯有懂得珍惜,才能在一路失去的遗憾中,留住爱,留住重要的人。若相爱不能相守,若深情不能白头,该是多么难过!

愿所有相爱的人都能相伴一生,彼此珍视,彼此忠诚,如果注定终有一别,愿我们都能够不负所爱,不负此生……

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5】

冯小刚过往拍过不少爱情片,有爱情喜剧,也有爱情悲剧,甚至还有涉及爱情伦理的作品。但这一次,很难定性这部电影到底是一出喜剧还是一场悲剧,主人公经历起起落落,最终似乎释怀了,看开了,move on了。从没见识过如此细腻的冯小刚,大概是因为本片来自于导演身边真实生活着的例子,他们的感情深深触动了导演,影片才能如此言之有物,如此令人感叹。

从小到大看了不少各种类型的爱情影视作品。小时候、青春期更热衷于偶像剧、浪漫爱情故事,或许会有波折,但一定会是王子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剧情。又或者哪怕有一方憾然离世,起码轰轰烈烈爱过活过,能够震慑天地。那时候的我们想要的就是热烈的情感。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羡慕起金婚银婚的相处之道,更为久别重逢、破镜重圆而动容。这或许就是成熟的标志,更现实了,更少幻想了。虽然这个时候仍然对王子变青蛙的故事津津乐道,能看的乐乐呵呵,但我们心里清楚,那离生活还远得很呐。有时候会发现,甚至连偶像剧都开始关注起三十而立、奔四的日子,开始纠结、温吞,越来越多的大仁哥又青姐出现在荧幕上。

本片用倒叙插叙陈述了男女主的相识相爱相守与别离。两人走到一起的过程其实挺偶像剧的,这大概是在呼应年轻人的热烈。但当二人搬离城市,开始谋生计过生活,一成不变的日子降临了。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唯一的外国友人,无拘无束,攒够钱了就去实现人生理想,花光积蓄了就又回来继续新一轮攒钱。他们的对比或许有些极端,但这就是为了生活要做出的妥协。

影片展现的男女主生活的细节几乎没有波折,没有奇遇没有惊喜,有的只有平淡如水的日子,唯一称得上风波的只有宠物的离世,就跟现实中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的.那样。这样的一种爱情片究竟想表达什么呢,这真的只有芸知道了。影片说它在致敬全天下所有相濡以沫的爱情,影片中的林太也说道,婚姻就是找一个你最能忍受的人过一辈子,纵使你看他千般万般不顺眼,换了这个人可能就真的什么都忍不了了。

婚姻不似爱情,爱情要求轰轰烈烈,婚姻却讲究久远。而为了久远,就真的要忍别人所不能忍,时刻做出妥协。拒不妥协的强硬派真的达到不了婚姻的那一步。这部电影看似平淡如水,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这些道理。经历的越多的人,能从影片中获得越多感触。

其实还蛮不习惯这样的冯小刚,收起了嬉皮笑脸,收起了霸气侧漏,也不再抖那些不着调的机灵,没有离经叛道的鬼点子,只剩下了一个过来人的生活感悟。这部电影其实挺私人化的,真正的私人订制的电影。

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6】

不是很懂电影,单纯就主题有感而发。我也为男女主能相濡以沫、爱对方胜过爱自己的爱情感动到落泪,但总觉得这部电影完全可以更“露骨”地站在其他角度表达爱,甚至可以“教一教”我们如何去爱。

深爱不易,值得感动和歌颂,但懂更难,需要寻找和努力。在我的理解中,东风和芸正是因为太爱对方,太想给对方“自以为”对方想要的生活,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份因爱而创造的生活,抑制了自己,也拴住了对方。

最悲情的在于,他们并不是,把自己想要的生活强加给对方,他们二者都在努力为对方而活,压抑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却不知道对方也在为自己这样努力着。他们认为自己正在给对方想要的生活,但是相反。而这个拧巴的矛盾在小芸身上更表面化的原因,是她知道自己的生命更短,她又怕自己终是没机会看更大的世界了,但她又知道半路留下的那个更苦的人是谁,她想从着他,过他想要的生活。

餐馆毁了,小芸看着东风的心痛自责自己捅了他一刀,但东风真的是心疼餐馆吗,在他心中,有生意,是构成小芸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为了云停下,却不知云想走。云紧紧抱住了风,也封住了自己的心。

我希望你能过上自己想过的人生,却忍不住为你而改变。

林太是个太好太好的人,但在婚姻方面,她给两个人的引导,不算适当(希望不要被喷)。林太和东风清楚小芸缺乏安全感,却不了解她如此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很难“对症下药”。于是林太只是站在普通女孩缺乏安全感的角度,告诉东风“有房子,有生意,就是最好的安全感”。这才有了东风当下长笛,拿起菜铲的改变。他真的那么想做厨师开餐馆吗?我觉得未必。小芸一定不只一次试探东风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她小心翼翼地,生怕听到和自己相反的答案。他说,只想过有她的日子。东风是说了心里话的,只是他错认为想要留住她,就要这样过日子。

而小芸,缺乏安全感的背后是因为极其特殊的原因,东风一开始猜不到是情理之中。但其实有些想不通为什么他难以捕捉到那些细节,努力深入了解这个女孩儿。其实从小芸带东风去赌场决定二者婚姻大事就能看得出,她要的安全感,绝非是房子和生意,以及十五年一成不变的生活。他没有理解她想去看鲸鱼,不是简单地一次旅游,他没有理解她想要的安全感,是怕短暂的生命中,来不及体验世界之大。她定义的安全感,甚至和常人是相反的。但林太告诉她,婚姻没有完美的,再相爱的人都有想离开对方的念头,长久的夫妻,要靠熬。所以当她满脸不开心想要脱离现在的生活时,她没有选择沟通,她选择隐忍,她只敢对着极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她事后自责毁了“他想要的生活”。

如果他们都给对方机会,去了解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即使小芸45岁会走,我觉得这边爱情也不存在遗憾。他们并没有对对方敞开心扉过,因为他们爱对方胜过爱自己。他们难以启齿,要求对方为自己改变,却能十几年如一日地,为对方而克制自己。

对我而言这样的解读,算是能够帮助我打破对婚姻的一些看法。感情不应该是“自以为是”的,一味地“自我牺牲”也是不健康的,我们应该学会给彼此沟通的机会,学会倾听对方固然重要,适当地表达自己也同样。

懂比爱更不易。但我还是被他们感动地痛哭流涕,可能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单单是爱,就很难了。

最后提一下在《武林外传》中,白展堂对展红绫说:“遇到你我想,你要是个贼多好”。对湘玉说:“遇到你我想,我要不是贼多好”。可能爱对方和爱自己,大多数时候都是矛盾的吧。

愿我们都能摸索到,在感情中成就对方也成就自己的方法。

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7】

由冯小刚执导,张翎编剧,黄轩、杨采钰、徐帆、Lydia Peckham主演的电影《只有芸知道》将于12月20日全国公映。影片已开启三轮超前点映,更在北京举办了盛大的首映礼,诸多影视明星、伉俪前来助阵,口碑一路走高,电影被赞为“贺岁档最暖心爱情故事”、“重新定义冯小刚电影之作”、“最适合带爸妈看的影片”。片中两位在海外漂泊的主人公相识相依、相爱一生的故事也让许多有海外生活经历的观众感同身受,纷纷表示“隋东风的孤独我懂!”

黄轩杨采钰异国相守

徐帆一句台词戳中观众泪点电影《只有芸知道》由冯小刚挚友张述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隋东风与罗芸在异国他乡相濡以沫的爱情。影片以倒叙的方式讲述隋东风与罗芸的故事:罗芸离世后隋东风孤单的生活、十五年如一日平淡却幸福的婚姻、初识时充满激情与快乐的恋爱,跟着隋东风为妻圆梦的旅程,两人在海外生活的种种美好记忆扑面而来。因为背井离乡,两个异乡人的相爱相守本就难得,这也让罗芸离世后,隋东风独自一人的生活更显孤独。首映现场就有观众感慨:“我有个叔叔在国外开了二十年餐馆,他就像隋东风那样孤独,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隋东风与罗芸的“媒人”林太也是如此,因为丈夫的离世,林太独自居住在新西兰。在隋东风与罗芸的新婚夜上,她触景生情,回想起自己的丈夫,痛哭道:“想他!”林太的一句话也让无数观众泪崩:“半路被留下的人太苦了”。

隋东风罗芸海外相爱

《只有芸知道》勾起“下南洋”记忆影片的时代背景放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隋东风与罗芸正赶上当时的出国潮,才有了后来在新西兰发生的动人故事。回溯中国的发展,国人上一次较大规模的出海热潮,还是从明朝就开始的“下南洋”。明朝时因郑和下西洋的发现,东南亚地区开始跟沿海一带有了密切往来,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逐渐有人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发展,那时形成了第一次“下南洋”。到了清末民国,国内动荡,很多人迫于生计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务工,这次形成了“下南洋”的移民大潮,很多人扎根在东南亚,生活至今。因此,福建、广东包括浙江等地有很多人在东南亚都有亲人,其来源就在于此。这些在南洋生活的华人中不乏像电影中隋东风与罗芸这样的夫妻,在患难中相依为命、彼此扶持,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电影《只有芸知道》也勾起许多观众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忆,有观众看过影片后动情表示:“扎根异国的苦与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所幸有她一直陪伴在身边,生活才有了奔头,无法想象自己如果是影片中的隋东风该如何面对挚爱的离去,希望所有相爱的人都能相伴一生,你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5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每个人对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篇1)

电影中的新西兰美的像仙境,画面越美,看的人越向往,总是觉得如果生活在那个地方一定会不一样,但是导演用这个散文诗的故事慢慢让你觉得,生活在哪里都一样,庸常琐碎不起波澜,就算生活在别人心之向往的地方也有想逃离的冲动。幸运的.是,有一个人让你知道家的存在,不幸的是,一切都在逝去。

很喜欢,导演不慌不忙的讲一个朴素的故事,能在恰当的时候,戳中心中的那点。就像片中不停流动的光影,让人似乎能察觉时间的痕迹。

深情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越发是一种奢谈了。一个人想要联系到另一个人有无边无际无数种方式,但心和心之间非但没有触手可及,反倒更多了些疏离和不安定感:通讯工具另一头的那个人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吗?小心翼翼地权衡算计最优解,寻觅真爱变成了一场互相试探的游戏。

在看《只有芸知道》这部电影之前,根本没想过冯小刚拍的居然是这样一部深情而纯粹的爱情电影,没有插科打诨,没有你猜我猜,就是两个因爱而结识的人静静携手,共看这个世间的世事无常、沧桑变幻。风风火火轰轰烈烈的狂恋剧情或许是年轻人幻想中最为理想的爱情模样,但细水长流的温情与淡然或许才称得上是更加持久、稳定且深刻的爱情。

《只有芸知道》的动人故事,以倒叙形式开始。黄轩饰演的男主角隋东风将一枚戒指放在柜子上,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跟自己许了个愿。下一秒,戒指鬼使神差掉落地面发出清脆声响,爱人毫无预兆仿佛从天而降到隋东风的面前,仿佛梦中人。但还没来得及互诉衷肠,她就像一阵清风倏忽间不见了踪影,她的名字叫罗芸(杨采钰饰),是隋东风阔别已久的爱人。

在隋东风的回忆里,他和罗芸又回到了开饭馆的旧日时光。异国他乡,两个人,一条狗,一间幽静房子,还有一个得力助手,美好宁静的生活仿佛可以就这样永远过下去。罗芸表面上一声不吭日复一日地包春卷,其实她也有自己的心事没说出来,隋东风觉得日子过得太有奔头,压根儿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日子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还是照常过,但罗芸的心里话就真的成了无人知晓的一个秘密。

跟着隋东风的记忆走,又回到更年轻的时候。初见的场景依旧记忆犹新。我叫隋东风,你叫罗芸,咱俩呀,那就是风云际会!没想到这句看似不经意的开场白,竟然就这样注定了彼此一生风云变幻的无常命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风想要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而随风飘动的云洁白得像一张纸,对于自由同样有着自己的追求。能够将风和云维系在一起的纽带,其实只能是爱。了解了隋东风和罗芸的前半生,才相信了果真有命中注定这一回事的存在,从共乘一辆公交车到在大洋彼岸终于相识邂逅,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命运的安排就是这样刚刚好。

尽管《只有芸知道》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离死别的真实故事,但看完整部电影内心的感受只有久久萦绕的温情与感动。没有必要再假装豁达说自己不再相信爱情了,你信也好不信也罢,真爱一定是存在的。不露痕迹的风和行踪不定的云,也是可以因缘际会欣喜相逢的。岁月还很长,我们会遇到的机缘也还会有很多很多,真爱或许就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刻悄悄到来。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篇2)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只有芸知道》算的上是一部返璞归真之作,电影没有多大的格局,也没有过多捧腹的笑料,其所有的只是一段源于冯小刚挚友真实爱情经的改编,所以这段发生在新西兰的华人爱情是私人的,它无法向《芳华》一样带来时代性的共鸣,但好在电影仍旧能让人感知到一份纯朴的爱意。

电影故事非常简单,一对华人青年男女在异国一见钟情,共度了一段幸福美好的岁月,然而妻子却因病去世,黄轩饰演的男主隋东风,中年丧妻的他决定去帮妻子完成生前遗愿。《只有芸知道》并不是一部以结局为导向的作品,冯小刚在这部电影中打乱了时间叙事,希望用点滴的追忆穿插凝聚起一段纯爱,而舒缓的节奏与配乐,新西兰绝美的风景则成为了电影尽力去勾勒这纯美之爱的基色。

纯爱之所以迷人,则在于它是纯粹而真挚的,《只有芸知道》其实在故事上与冯小刚早年的《永失我爱》颇为相似,两部电影讲的都是绝症下的爱情,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只有芸知道》更为专注于展现一段属于两个人的`感情沉淀,十五年的相濡以沫使这部电影拥有太多可以切入的话题,当原本的文艺青年为了生计掌起了锅勺,并不轰轰烈烈的爱情让人所见的是一份源于时间的沉淀,而也正是因为这份沉淀,使电影固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如果你能走入电影人物的情感之中,便能被其爱的纯粹所感动。

为什么要加上一个如果?这在于《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太平了,他需要观众在电影伊始便带有饱满的情绪融入电影主人公的情感中,如果你对《只有芸知道》的期待是一场通俗易懂,又带有意蕴的冯氏喜剧,那么你必然会为此失望,《只有芸知道》更像是一首冯小刚为朋友所做的抒情之诗,非线性叙事的剪辑其实并没有赋予电影悬疑或者是反转,他只是成为了冯小刚的抒情手法,如果你无法在短时间内融被电影的情感所带动,那么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无疑会让人倍感冗长。

然而纯爱也好,抒情也罢,《只有芸知道》仍旧是存在问题的,它虽然相比冯小刚过往的作品多了一份唯美,却缺少了一份真实,这种真实是在历经了多年的生活后,不论是男主还是女主都看不到他们面对生活的沧桑感,这种沧桑感例如《地久天长》中的夫妻,也例如电影最后现身的真人,十几年的时间和丧妻之痛能改变一个人太多太多,然而电影里的黄轩和杨采钰除了外貌有着些许的改变外,却让人看不到多大真正的变化,这种刻意在最高追求自我艺术表达或者说是演员无法为电影作出牺牲的表现,使电影所展现的这段跨越多年的爱情没有能画上一个真实有力的句话。

冯小刚希望通过这部献给朋友的电影让世人去感知他所理解的纯爱,去在平凡琐碎中发现这一爱的美好,这样的故事固然没有错,但冯导在表现手法上的私人,不愿意注入过多戏剧性的平凡,注定了《只有芸知道》的纯爱,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知道。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篇3)

《只有芸知道》这部电影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当离婚率不断上升,很多人都在疑惑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相濡以沫的感情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个电影告诉我们还是有的。

影片看似平淡,却是男女主幸福的十五年。爱情来自一见钟情,婚姻却是十五年的相濡以沫。十五年里,他们一起开办中餐馆,一起碰到挚友,一起收养流浪狗,曾经得到很多,也经历过失去。

虽然只有十五年,但就像男主隋东风说的:“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过的日子”。影片最后男女主捐献的椅子上也写着:你在的地方,就是家。十五年的相濡以沫,说起来简单,生活也是看起来平淡,但他们遇到的几件事情,是很多其他家庭跨不过去的坎儿。比如中餐馆被烧毁,比如流产,哪一件在现实世界都有可能引发夫妻裂痕。但隋东风和罗芸没有。

虽然他们一个是“风”,曾经是艺术学院的准学生,一个是“云”,向往着梅兰达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他们把自己困在中餐馆,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单调枯燥,虽然也有女主的不安,但谁也无法否认,这是多少人向往的爱情和婚姻: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过的日子,当你离开后,我依然想念你。

推荐给所有渴望爱情和幸福婚姻的人去看,里面有很多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台词令人印象深刻。就像徐帆扮演的林太说的:婚姻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刻想离开,但第二天睡醒后,又发现其实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相濡以沫,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长期的坚持……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篇4)

这部影片是由冯小刚挚友张述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来,讲述隋东风与罗芸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作为国产电影贺岁档的开创者,“冯小刚”这个名字和“贺岁档”一直联系在一起。谈及新作《只有芸知道》的拍摄初衷,冯小刚坦言,“我已经快62岁了,现在非常想拍一些很美好的电影,新片来源于我的好朋友张述的真实故事,我们俩在部队就住一个宿舍,这么多年他又陪着我拍了十几部电影,感情非常深厚,用这部影片纪念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相信也会满足每个人对爱情的向往。”

年轻的隋东风(黄轩饰)和罗芸(杨采钰饰)婚后定居在新西兰安静的克莱德小镇,共同经营一家中餐馆,时光在波澜不惊中一天天流逝,转眼间两人的婚姻生活已走过第十五个年头,除了身边多了一只陪伴左右的宠物狗布鲁,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变化。

然而空旷山野上,罗芸压抑已久的一声呐喊打破宁静。

隋东风和罗芸无缘白头到老,人到中年妻子的猝然离世让东风陷入哀伤与孤独,踏上了为亡妻完成遗愿的旅途。

隋东风手捧罗芸的骨灰,随风飘洒,为这段相濡以沫的爱情笼罩上悲凉的底色。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篇5)

曾经在电影界夺冠八冠王的冯小刚这回却是再度回归,说实话,要不是这次的回归,估计大家就要将冯小刚遗忘了,此次冯小刚的回归带来了一部感人的作品,那便是这几日在不断预告中的《只有芸知道》作为这样的一部电影而言,冯小刚已经做到了第一,说起每年的贺岁档我们想到的都是冯小刚的这部作品,都说冯小刚为了喜剧几乎是奉献了自己所有的才华,《甲方乙方》《非诚勿扰》都是如此,有着冯氏导演的风范,此次这部作品却改编自真实故事,踏踏实实的给观众们虐心了一回。

作为导演的冯小刚,其实在角色的把控上还是很有建树的,之前在《芳华》中的冯小刚用了黄轩做男主,而这回却更是如此,隋东风这个角色改编并且取材于冯小刚的挚友,能为挚友拍摄一部作品,可以见得冯小刚对于友情真的是很在乎了。爱情在于感人,而在这部电影中,冯小刚不玩喜剧了,却是开始走心。或许细心的观众都发现,在《芳华》之后的冯小刚,就开始着手打造虐心的作品。

这部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将于本月20日上映,而目前各大城市的点映场也慢慢开启了,而小编也是看到了这部电影,最后却是哭的一塌糊涂。这部电影其实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任何一部电影那样虐心,相反的一点是,该片中以平淡无奇的生活和相濡以沫的日子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融,从而达到一种感情上的升华,作为一部情感电影,其实回味下还是不错的。

要说起冯小刚电影的年代感,在《芳华》的时候大家就看到了,冯小刚对于年代感的把控一直是第一位的,不管是主角之间的感情,还是年代的置景等,都是做到了细节之处。此次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安静的克莱德小镇,虽然说是在这样一个小镇,但是一段爱情故事安然发生,故事很简单,没有那么的挑剔,也没有那么的'平铺直叙。毕竟爱情的路上都会有一些坎坷,而这坎坷背后却是十五年的相守。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最大的感受,并不是黄轩的再度出演,而是那种回味的无穷,就像是老家长辈们熬得一锅汤一样,不管再怎么加入水,都不会失去原有的底色和味道,冯小刚的这部电影作品,真的走心了。《芳华》之后再见黄轩,黄轩演绎冯小刚挚友,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演员应有的品格了,两个人不是第一次合作,驾轻就熟,却也是成就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部《只有芸知道》。

或许有些事情真的只有这个地方的这片云知道,或许有些故事真的只有芸知道,或许那片心中的云,和陪伴左右的芸,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见证,每个人身边都有一片云,也有一朵芸,只不过,陪伴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忘乎了所以,珍惜当下吧,我的朋友。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通用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是我们在网络上整理并加工的内容。每一部新奇的影片都会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观看一部影片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观后感的撰写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稀少了,认真观看、仔细体会是写好观后感的基础。写篇观后感应该包括哪几个基本的部分呢?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1

两年前首映式,我看了冯小刚的《芳华》,同时也参加情景剧《统计人的芳华》演出。12月20日,花40元看冯小刚《只有芸知道》首映式,由执导,黄轩、杨采钰、徐帆、莉迪亚·佩克汉主演的剧情片。

1、感人的爱情故事。该片改编自冯小刚挚友的真实爱情经历,讲述了漂泊半生的男人隋东风,中年猝失妻子罗芸,随后他决定替亡妻完成遗愿的动人故事。年轻的隋东风(黄轩饰)和罗芸(杨采钰饰)婚后定居在新西兰安静的克莱德小镇,共同经营一家中餐馆,时光在波澜不惊中一天天流逝,转眼间两人的婚姻生活已走过第十五个年头,除了身边多了一只陪伴左右的宠物狗布鲁,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变化。然而空旷山野上,罗芸压抑已久的一声呐喊打破宁静。

隋东风和罗芸无缘白头到老,人到中年妻子的猝然离世让东风陷入哀伤与孤独,踏上了为亡妻完成遗愿的旅途。隋东风手捧罗芸的骨灰,随风飘洒,为这段相濡以沫的爱情笼罩上悲凉的底色。

2、美丽的风景和音乐。20xx年5月—6月29日,拍摄地点中国、新西兰。音乐原声梁芒《梦之路》和主题曲《相爱的那天》 。这是以一部纯爱电影《只有芸知道》重返影坛。影片主打中年人的纯爱故事。北京雪后冬夜,数千名观众顶着寒风来到世纪剧院参加电影《只有芸知道》首映礼。“今天特别冷,但这么多观众能来,给我的感觉非常暖,这部电影也是暖人心的”,重回贺岁档的冯小刚导演昨晚在现场如此感谢观众。之所以想到把好友的故事搬上银幕,冯小刚说:“张述的故事让我很感动,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完美的爱情,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把美满爱情当成自己的一个理想。”

3、老少皆宜的一部电影。电影没有尖锐的讽刺和强烈的戏剧冲突,电影只是平静地将故事娓娓道来。对于这种风格上的转变,冯小刚说:“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觉得舒服的那些事要做,我快62岁了,再往后就奔70去了,现在非常想拍一些很美好的,对我的内心也有营养的电影。”冯小刚的名字一直是和贺岁档联系在一起的。电影《只有芸知道》12月20日上映,面临着贺岁档最激烈的竞争。他坦言:“我觉得在岁尾年初,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上,可能大家除了看喜剧、看动作、看悬疑,还有很大一部分观众也很想带着自己的太太或者陪着父母,来看一些很温暖的电影。”他还提到,两年前的《芳华》曾带动了银发族的观影,这一次的《如果芸知道》也很适合他们,“有一定年纪和生活阅历的人看,会更有共鸣”。

冯小刚认为“爱情是不分年龄段的,在几场普通观众的试映里,有一个数据是25岁以下男性观众的喜爱度还挺高,因为他们会对这样的爱情有一些憧憬,所以我想它是老少皆宜的一部电影。”

4、电影中丰富的内涵。让观众各有感触:我们这代人看到的可能是怀旧、归宿,年轻人看到的有情感、有爱情。”而《只有芸知道》这部影片就如片名一样,非常私人化,就好像在看日记一般。故事很美,爱情,生命,还有哲学的味道,让人看完后回味无穷,也是赚得眼泪无数,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很暖心的爱情电影,冯导拍这样的归园田居题材的确别有一番风味。好的电影只会随时间沉淀,如好酒香醇!俗话说的好,一千个人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影也是同样的道理。

5、观众对影片好评。“冯小刚永远在引领中国电影的脚步!”、“干净暖心之作!”、“想带父母去看”、“年度最温暖爱情故事”,《只有芸知道》已在首映过程中收获无数泪水,更被赞为“贺岁档必看”,映带来更多感动。正是因为导演与编剧对原型人物的真挚情感,才能让影片充满打动人心的力量。首映现场我也看到有观众不时抹泪,电影结束后还是红着眼眶。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2

不是很懂电影,单纯就主题有感而发。我也为男女主能相濡以沫、爱对方胜过爱自己的爱情感动到落泪,但总觉得这部电影完全可以更“露骨”地站在其他角度表达爱,甚至可以“教一教”我们如何去爱。

深爱不易,值得感动和歌颂,但懂更难,需要寻找和努力。在我的理解中,东风和芸正是因为太爱对方,太想给对方“自以为”对方想要的生活,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份因爱而创造的生活,抑制了自己,也拴住了对方。

最悲情的在于,他们并不是,把自己想要的生活强加给对方,他们二者都在努力为对方而活,压抑着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却不知道对方也在为自己这样努力着。他们认为自己正在给对方想要的生活,但是相反。而这个拧巴的矛盾在小芸身上更表面化的原因,是她知道自己的生命更短,她又怕自己终是没机会看更大的世界了,但她又知道半路留下的那个更苦的人是谁,她想从着他,过他想要的生活。

餐馆毁了,小芸看着东风的心痛自责自己捅了他一刀,但东风真的是心疼餐馆吗,在他心中,有生意,是构成小芸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为了云停下,却不知云想走。云紧紧抱住了风,也封住了自己的心。

我希望你能过上自己想过的人生,却忍不住为你而改变。

林太是个太好太好的人,但在婚姻方面,她给两个人的引导,不算适当(希望不要被喷)。林太和东风清楚小芸缺乏安全感,却不了解她如此缺乏安全感的原因,很难“对症下药”。于是林太只是站在普通女孩缺乏安全感的角度,告诉东风“有房子,有生意,就是最好的安全感”。这才有了东风当下长笛,拿起菜铲的改变。他真的那么想做厨师开餐馆吗?我觉得未必。小芸一定不只一次试探东风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她小心翼翼地,生怕听到和自己相反的答案。他说,只想过有她的日子。东风是说了心里话的,只是他错认为想要留住她,就要这样过日子。

而小芸,缺乏安全感的背后是因为极其特殊的原因,东风一开始猜不到是情理之中。但其实有些想不通为什么他难以捕捉到那些细节,努力深入了解这个女孩儿。其实从小芸带东风去赌场决定二者婚姻大事就能看得出,她要的安全感,绝非是房子和生意,以及十五年一成不变的生活。他没有理解她想去看鲸鱼,不是简单地一次旅游,他没有理解她想要的安全感,是怕短暂的生命中,来不及体验世界之大。她定义的安全感,甚至和常人是相反的。但林太告诉她,婚姻没有完美的,再相爱的人都有想离开对方的念头,长久的夫妻,要靠熬。所以当她满脸不开心想要脱离现在的生活时,她没有选择沟通,她选择隐忍,她只敢对着极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她事后自责毁了“他想要的生活”。

如果他们都给对方机会,去了解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即使小芸45岁会走,我觉得这边爱情也不存在遗憾。他们并没有对对方敞开心扉过,因为他们爱对方胜过爱自己。他们难以启齿,要求对方为自己改变,却能十几年如一日地,为对方而克制自己。

对我而言这样的解读,算是能够帮助我打破对婚姻的一些看法。感情不应该是“自以为是”的,一味地“自我牺牲”也是不健康的,我们应该学会给彼此沟通的机会,学会倾听对方固然重要,适当地表达自己也同样。

懂比爱更不易。但我还是被他们感动地痛哭流涕,可能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单单是爱,就很难了。

最后提一下在《武林外传》中,白展堂对展红绫说:“遇到你我想,你要是个贼多好”。对湘玉说:“遇到你我想,我要不是贼多好”。可能爱对方和爱自己,大多数时候都是矛盾的吧。

愿我们都能摸索到,在感情中成就对方也成就自己的方法。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3

很多人在观影之前都会觉得这部电影是许茹芸《如果云知道》的歌曲改编之作,但其实不然,本片实则是由冯小刚导演的挚友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与歌曲基本没有什么关系,正因为取这个片名全是由于女主叫罗芸罢了,因而全片自然也并不会有这首歌曲出现,所以有误解的观众请先撕下这层无关联的标签再观影才对,不然多多少少就会有种走错影厅的错觉。

本片看似沿用了《非诚勿扰》的标准人设:男主油腔滑调、女主细腻善良,但内核上大大地减少了冯氏冷幽默那种先入为主的特性,反而更多的是增加了情感爆发的有效传递,说白了就是格外煽情。所以,即便电影的背景发生在异国他乡,但是这段生离死别的爱情依旧很中式很美好很令人感同身受,特别是电影中后段一系列不幸的事件接踵而来时,两位主角的情感流露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当然,本片其实更像是《芳华》的衍生续作,不仅依旧以旁白+插叙的相同手法来拍摄剪辑,更是沿用“刘峰”和“林丁丁”这两位角色的扮演者来“再续前缘”。片中男主的“我怎么看你那么眼熟啊,咱俩是不是在哪见过”和女主的回答“我看你也挺眼熟的”让人会心一笑,虽然大家都知道两部电影之间并不沾边,但这也算是一种侧面的安慰吧,毕竟本片剧情越到后面越是有些虐人的意味。

为什么会很虐呢?那是因为很多台词都直戳人心窝,特别是这句“半路上留下的那个人,苦啊。”

其实看过本片预告和剧情简介都知道,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相爱相守、相濡以沫,直至死亡将两人分开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能感人至深,自然不只有片中两位主角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的青春爱情,更还有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和生老病死。

一个没有以后的人,用偷来的时间与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相伴度过,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了无限温存,即便没能相守到老,但认真且用力地享受了生活的种种美好。

虽然男主隋东风为了让女主罗芸过得好就一心挣钱而多年没再碰自己喜爱的笛子,他总说等再挣几年钱,有钱了就不做了。而女主罗芸则逐渐向往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她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待去消耗,她想去看极光想去看鲸鱼,但是他们却被困在了自己开的饭馆里。直到饭馆烧毁了,才不得不离开,但那时也已晚了,罗芸的心脏开始支撑不了身体的负荷。

不过,罗芸并不是一个运气不好的女人,她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获得了额外的生命,即便时限未知,但有隋东风和布鲁的相伴,还能在赌场赢得了嫁妆,也如愿地看到了极光,生后鲸鱼也来迎送践行,她值得拥有这些甚至更多。而隋东风履行着自己的诺言,虽然内心非常舍不得也很是挂念罗芸所有的一切,但还是不得不平静地接受她的离去。这份爱情,即便与我们有一些距离,但依然能感受得到那份真挚感情所散发出来的温度。毕竟,男女主角或多或少何尝不是现实中每一对情侣伴侣的缩影呢?!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4

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电影,平淡得甚至有点无聊。给了许多风景的镜头,的确是好看,但实在是少了烟火味,而且削弱了人与人的戏份,有一瞬间我甚至觉得自己在看一个优美的风景mv,几度无聊得想拿起手机。

电影里林太太说:“婚姻是要靠熬的,总会有想要离开的时候。”我以为这是暗示着什么,或者这种相似性会在男女主身上体现吧。结果他们俩竟然是顶好的模范夫妻,没有任何大的争吵。还伴随着旁人的各种羡慕和称赞,让这份感情更像是浮在空中了,实在是太完美了,缺少了烟火气,像是一副被框起来的精致假画。演员们的演技和台词也有点出戏。有些故意地挤眉弄眼,放大表情细节,这难不成是迪斯尼的影响吗。还有翻译腔调的台词,听起来很别扭。

全电影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或者说画面更合适)是,男主在见到女主心心念的鲸鱼后,将女主的一部分还回海里,音乐起,尘随风走。还有梅琳达的自由自在不受拘束,非常的羡慕。由于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我不会怀疑两人爱的深沉,只是它难免会被留下的人加了记忆的滤镜,更像是一份缅怀一份执念,舍不得也记不得那些缺陷。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5

电影《只有芸知道》,刚上映的时候,一看是通俗的爱情片,就没有看的欲望,随着周边人不断 它,于是就买了一张电影票,一张票,一桶爆米花,一杯可乐,享受了两个小时的休闲时光。

故事很简单,在异国他乡新西兰的一个小镇,因为租房子,彼此相知,一起经历相濡以沫的15载人生。罗芸喜欢鲸鱼,隋东风就会委托梅琳达帮忙,买下鲸鱼的广告牌,放到家里卧室。他知道女生容易没有安全感,就竭尽所能地让她感到安全感。

他们之间相互信任,他们在小镇开了一家中餐馆,餐厅里有个漂亮的洋妞,但是却没有因为她的存在带来任何争吵。

他们一起养着一条狗,叫布鲁,得知罗芸意外流产,以后不能再有小孩,隋东风说:“有你,有布鲁,就够了”

他们的爱情,简单却纯粹,结婚就在租的房子里,房东是媒人,结婚当天也只是房东,罗芸以及隋东风一起吃火锅,好的爱情就是与彩礼,与房车,与金钱都没有关系,人对了,其它都不重要。

布鲁一直坚强地露出开心的一面,即使最后安乐死之前,也不忘频频回头。隋东风,在手术前一夜,依然给予罗芸希望,说自己会重新吹笛子,等她好了,吹给她听,而罗芸也在笛子里留下字条,希望他好好活着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6

20xx年12月下旬,我的家乡已经进入寒冬,外面虽然很冷,但是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只有芸知道》,让我感到愉悦和温暖。

温暖之一,这是一部描写爱情的故事,多年前,一对到新西兰打拼的青年人在房东家里不期而遇,他们共同的境遇共同的爱好相互深深吸引走在一起,虽然情节没有大起大落,但日子却温馨无比,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过着相濡以沫的生活。十几年过去了,人到中年女主罗芸因病去世,男主隋东风才发现了她的几个秘密,他孤身一人决定去完成她的愿望。比如说去大海看鲸鱼,比如说回到自己的家乡北京,比如说和心爱的狗布鲁葬在一起。这种爱情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可是生活的快节奏生活的压力,有多少人又能慢慢享受这种爱情生活呢?就像影片刚开始用的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温暖之二,电影的画面唯美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旅游中那些环境给我带来的视觉和唯美令我非常惊喜。影片中的画面儿唯美让我感到非常享受。比如说这对小夫妻在新西兰开办中国餐馆的时候,他们住在一个小镇上的,房子周围都是绿色的草地,他们住在山坡上一个有历史的老房子里。有一个镜头是在夜晚,小夫妻俩用手电走在草地旁边曲曲弯弯的小路上,山坡上的家盛满橘色的灯光,他们手中的手电形成一个小小的光柱。在我眼里,这哪是人世间的生活,仿佛就是古老的童话。

为了完成妻子的愿望,丈夫带着妻子的骨灰乘船到海上去看鲸鱼,船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正在他们急切盼望的时候,鲸鱼突然出现了,一条两条好几条,它们庞大身体画着弧线,喷着奇妙无比的水柱。我一直想不出是怎样拍出来的,这种唯美的画面让我太震撼了。

温暖之三,诗意般的对话影射出生活哲理,比如说在夫妻俩房子附近草地上有一棵又雄壮又安静的大树,罗芸问,周围没有树,只有这一棵树而且又长的那么大,隋东风说,因为他想活啊,因为他太想活了。

听了这段对白我就特别感动,有强烈愿望有不怕困难的勇气,无论是动物植物或者说是人才能活出漂亮的自己坚韧的自己优雅的自己,记得我们在海南热带雨林亚诺达游玩儿的时候,有一棵长在山坡上的树,当树根吸收不到水分的时候,大树改变了自己的身姿改变自己的结构,从树干的中部长出了许多根,根扎在小河的潺潺溪流中,这棵树活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为什么对这棵大树如此崇拜呢?是它的坚韧吗?是它的勇气吗?是他的独特吗?但有一个问题是可以肯定的,这棵树一定有自己美妙的梦想,而且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一定是勇往直前坚韧不拔,就像电影上那棵树一样,拥有梦想才能美梦成真,无论是人还是树。

看鲸鱼是需要运气的,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隋东风把他和妻子罗芸的故事讲给老船长听,老船长脸上没有多少表情,但心里一定领悟到了什么。当受到命运之神惠顾遇到鲸鱼的时候,当隋东风把妻子骨灰撒进大海的时候,老船长给在家里老伴儿打电话,他满怀深情地说:我爱你。老伴儿听了很惊讶的说:你说什么?是你得绝症了,还是有了小三儿了?

这段对白看似平常但是太精彩了,许多人当拥有幸福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当失去幸福的时候再追悔莫及。看完这个电影我还有一个深深的感悟,罗云从小有心脏病,她明白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她有许多梦想,比如去海里看鲸鱼。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完成这些梦想。如果罗云坚持完成自己的梦想呢?实际上好多梦想坚持一下是可以实现的。比如说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丈夫说就着我还有力气多干几年多挣几年钱。于是到大海看鲸鱼这个梦想只能丈夫帮她完成了。让别人帮助完成梦想是一首爱情的吟唱,但和自己努力完成梦想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我时时告诫自己,幸福的生活不能等,有梦想就尽情实现吧,有激情就尽情绽放吧,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能阻挡你的就是自己。

人生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长河汇成歌,这些歌当然包括读好书,听好戏,欣赏优美的歌曲,还有一个就是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7

《只有芸知道》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忍不住想对它称赞,如果可以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去看那便是满足又幸福的,电影讲述了一对恋人从相识到相知相恋相守的'故事,看似平淡无常,实则刻画了每个人心中对爱情最美好的样子,首当其冲最值得称赞的便是这部电影的摄影,风景动人如诗如画,而且摄影角度也特别独特

在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不少瞬间我都有着在看外国电影的错觉,色调澄澈高级,场景开阔明亮,值得观众反复欣赏,接着便是想认真的说一下它的故事情节,电影一直伴随舒缓的音乐,把观众情不自禁带进回忆的情节里面,用插叙的手法将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故事的最初隋东风黄轩主演,循着报纸找到了一处住所,房东林太太徐帆饰演,说着一口地道的武汉话也让人倍感亲切

年轻力壮的隋东风在林太家住了下来,每天帮林太打扫园子,打理花草,而房子的另一位租户就是罗芸,罗芸性格直爽,隋东风在看到罗芸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眼睛是骗不了人的,隋东风的眼里是满满的爱慕,两个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曲子,从一见钟情到日久生情本以为他们会顺理成章的在一起,没想到罗芸的反常让隋东风第一次很惊讶,最后他们决定在一起的理由也很荒诞

罗芸常年倒霉,但隋东风时常走运,因为一场赌博,隋东风赢了,罗芸答应嫁给他,隋东风觉得自己运气好,靠一次赌博就娶到了罗芸,但罗芸并没有告诉隋东风,她也一直很爱他,其实赌博只是罗芸的一个借口,一个能突破心理防线的借口,后来两人在异国他乡结了婚,结婚当晚林太作为证婚人也是婚礼上唯一的亲朋好友,为两个新人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也说出了一句敲东罗芸的话

半路人留下的人苦啊,这句话罗芸一直记在心里,罗芸是个早产儿,出生后心脏有疾病,医生说活不过二十岁,所以,罗芸时刻面临着死亡,这是罗芸没有告诉隋东风的一个秘密,长久的生活里,这件事只有芸知道,两人离开林太后决定自己开一间餐馆,罗芸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隋东风知道这一点,在物质上给予罗芸最大的安全感,他们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活平淡安稳但罗芸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开始向往服务生的生活

喜欢鲸鱼,期待极光,想去哪去哪才是人生信条,在他们养的狗去世之后,电影开始走向悲伤罗芸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她想在剩下的岁月里和隋东风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用内心去爱,去感受他这个人,而不是在餐馆里永无止境的消耗时间,罗芸看到极光,她向极光许下了一愿望,她希望餐厅不再运营,而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样也是‘只有芸知道’

后来两人搬离了小镇,去到了新的地方生活,罗芸病发,病情也逐渐开始恶化,在病床上与隋东风相拥哭泣时,罗芸说:半路上留下的人,苦啊!最后罗芸去世,剩下隋东风一个人,他把罗芸的骨灰分成四份,每一分都埋在了不同的地方,他开始顺着他们这一生的轨迹独自一人再走一遍他们一起走过的路,隋东风一路走走停停回忆往事,明明不见一滴眼泪,却让人有着喘不过气的悲痛,当隋东风在海上抛洒骨灰时,仿佛也是罗芸见到了生前最想看到的鲸鱼出海面,那天云很淡,风很轻,爱很美

整部电影看下来,让我最满意的还得说是黄轩,黄轩从隋东风的二十岁演到四十岁,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他把中年人的忧郁感和成熟感都表现出来了,不得不说,他对角色的塑造还是很准确的还有杨采钰也一如既往的好,温柔细腻对情感的把控很到位,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很多东西情绪也有很大的起伏,当然了,任何角度看她都是唯美至极,太漂亮了!

但最让我惊讶的还是导演,这次他并没带来一部以往我们看过的那些贺岁喜剧片,同时他也不追求票房能有多高,更不会指望电影有叫好,不得不说这就是冯导的一贯风格,冯导就是很简单地为自己的哥儿们说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这部电影《只有芸知道》没有太多的起承转合,更没有跌宕起伏的来龙去脉,只有镜头记录这点滴岁月,希望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后,能像出海的老爷爷一样打开手机,拨通自己爱人的电话,告诉她我爱你,静默如云,流淌如风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8

当我第一次听说《只有芸知道》的故事——一个男人为了完成亡妻的心愿,带着她的骨灰上路去一一实现——时,本以为是一部公路电影。

没想到,它不完全是。

不仅不完全是,我本来设想的那些公路电影应有的迭荡起伏,那些所谓的设计桥段,那种在旅途中,让观众随着路人逐渐地、慢慢地了解女主角的起承转合,也都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

冯小刚心不在此。某种程度上,《只有芸知道》充满了意外。

在题材上,它与近十年冯小刚电影所追求的厚重历史、家国情怀相去甚远,在这部电影里,曾经执着的冯小刚,表现得几乎全无野心。最激烈的矛盾,似乎更多是人与时间,人与空间,人与自己的关系。

在形式上,它也完全不见《我不是潘金莲》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无论是构图、调度,还是剪辑,都非常之简朴,一派和风细雨,从容淡然。

在《只有芸知道》里,就像片中反复出现的明媚新西兰风景,所谓的故事,更像是一个背景,而导演所要讲述的重点,显得既清晰又模糊——

一对男女相逢相知相爱相守的故事,抛开死亡因素,其实既不惊心也不动魄。所有情节最为激烈的部分,都被压缩在极小的篇幅里快速完成,更多的时间,是在偏僻小镇开起了餐馆后,男主角如何围着灶台转,女主角切肉切到了手,是领养了狗狗之后在家门前散步,是那些关于外语交流的小段子。

无风无浪,无惊无险,遛个狗进个货,数落一下哪家店的虾不够好,顶多梦见个鲸鱼,撞上个揣着枪的醉汉。三年,五年,还是九年,十五年,日子和太阳一样,照旧升起又落下。

节奏慢悠悠,鸡零又狗碎。

那么,冯小刚要我们看什么呢?

换个角度,之前我们没见过这样的冯小刚电影,或是这样的中国电影:它既不力图让人大笑,不企图让人痛哭,似乎也不太在意你是否会有多紧张,是否能适应它的叙事节奏,但它又没有高高在上的艺术电影作派,既不艰涩也不复杂。

无论是创作还是对于商业回收的态度上,在当下中国电影的语境里,《只有芸知道》显得有些陌生,也不失任性,尽管它讲述的,可能是当下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究竟为何而活着?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要把眼前的日子都过成复制加粘贴吗?到底是生意、房子能给我们安全感,还是每天都要面对的那个他/她?

以及,如果我们选择了为未来而奋斗,那么那个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家,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

这些问题,都被揉碎了,撒在了男女主角那些复制加粘贴的日子里,连同他们并没有被太多表达的孤独与寂寞。

至于我本人,我喜欢《只有芸知道》的那份慢与轻,尤其是经过片中阳光与草地树木的层层过滤,观感显得舒适与透气,作者既不强求也不渲染的态度,也是如此。它让我放松,在电影院里处之怡然,而且感觉自己作为观众,不用为能否跟上节奏,错失什么隐藏的关键点而焦虑,反而是一种被善待的体验。至于双重倒叙的结构,并不形成观影挑战,反而让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在走向必然的悲痛时,情绪不那么低落。

我也喜欢《只有芸知道》的那份情,不浓烈不搞笑不夸张,恰如遇到了一个贫嘴自来熟但不烦人的热情男孩,一个美丽苗条但不骄横的红衣女孩,一个养尊处优但不倚老卖老的笑脸婆婆,一个活泼好动但不肤浅的老外妹子,一个外表邋遢但又热心肠的大叔路人,但在不经意间,又会蹦出一句“想他”、“我爱你”,转身对帮助过自己的人鞠上深深一躬,情到深处,“我会尽我所能,让你过上最好的日子。我喝白开水,你就喝酒,我吃肉,你吃燕窝”听着并不俗气,“你就是一个太阳,暖着我的心”也不虚假。

我喜欢《只有芸知道》的配乐,尤其是男主角吹的那首笛子曲,尽管只有短短一小段,但回味长久。我也很遗憾他为了生活,荒废了笛子,而在笛子里,却有着他妻子最想对他说的心里话。

但我不知道冯小刚是怎么想到拍这部电影的,又为什么在一部讲述出国奋斗的电影里,让一切变得这么慢。为什么在那些大量的美丽空镜头里,在那些或许很多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与大自然相处的时刻,既透着远离喧嚣的自我和解,又透着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答案,或许只有冯小刚知道。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9

这样的爱情,是我向往的,我一直觉得,对的人,不管有没有房子,车子,只要人对了,其它一切都对了。

好的爱情会站在彼此的立场想问题,不让彼此的父母担心,会记住对方的好。本科教育实习期间,认识了其它班级的一个女孩小阚,那时候,实习的学校附近有一条小吃街,她觉得好吃的,就会想到她的男朋友,买下来,带回学校给他吃,现在,他们已经结婚两三年了,一起为内蒙古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黄山脚下,有一家青旅,店宠昆仑,老板娘当年西藏认识老唐,他们给人就是一种温暖的感觉。

几年前,放弃辽宁大学硕士复试面试资格,去广州,那趟列车认识了一个宁夏的女孩,那时,她43岁,孩子只有一岁多,因为身体原因,所以小孩要的晚,但是,这十多年来,爱人与她不离不弃。

我的前同事海秀,几年前南下广东,男朋友跟来,突然要回来找工作,男朋友辞职陪她找,后考黑龙江研究生,我问她以后啥打算,她说,老公也在哈尔滨,就在哈尔滨吧,以后不走了,你看,对的人,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荷西问三毛:“你想嫁个什么样的人?”

三毛说:“看的顺眼,千万富翁也嫁,看的不顺眼,亿万富翁也嫁。

荷西说:“那说来说去,你还是想嫁个有钱的”。

三毛说:“也有例外的时候”。荷西问:“那你要是嫁给我呢”。

三毛说:“要是你的话那只要够吃饭的钱就够了,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一点”。

影片《只有芸知道》的中餐馆,有一天来了一个持枪吃霸王餐的人,一番激烈争吵后,等酒鬼走后,他紧紧地抱着她,与危难之时,依然顾及彼此的安危。

有人说,电影采用插叙的方式,讲述的是普通人的平凡朴素的人生,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一个又一个小事情。

房东林太,也是一个幸福的人,先生画的每一幅画都盖上“爱梅斋主”,爱梅是房东的名字。

对的人,可能我忘记给您父母准备礼物,你提前准备好,说是我准备的。对的人,可能是夜深的时候,你来机场接我,还担心我被冷风吹到,对的人,可能是我看你连续加班辛苦,主动洗衣服,你看我熬夜赶项目,为我准备一碗清晨的粥。

20xx年了,要心怀感恩,心怀希望,愿你遇见对的人,如果遇见,此乃三生有幸。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精选 篇10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一部关于追忆爱情的电影,一部让人相信美好爱情的电影,一部关于纯爱和相濡以沫的电影,也是一部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故事温暖而感动,风光宁静而优美。它收获了我对爱情的依旧期许,收获了我对故事情节流下的眼泪,收获了我对极光和鲸鱼的向往。这部集太多美好而又温柔的电影《只有芸知道》可能不会创造太高的票房,但却足够感动我的心,也让我触碰到如此美的风景,让人不忍心错过任何一帧画面。

娓娓道来的一部慢节奏的电影,感人至深,源于真实的故事,源于相濡以沫的爱情。时间跨度很大,采用插叙和倒叙的方式将整个爱情故事穿插了起来,没有那么沉重,但却给人淡淡的芬芳气息。也许是影片的画面感太过恬静优雅,南半球的自然风光是那样的唯美和谐,那些遇见如初的美好在这部电影里都有了很好的呈现。那棵树下的“前世今生”,只因有你的陪伴才不觉孤独,这份爱情让人动容,这份牵挂让人不舍,除了爱情,还有相知相伴的亲情,以及缘分相聚的友情。我在这部电影里不仅仅看到他们对彼此的感情,还有人性本善的光辉。最后的公园座椅以及上面刻的字就是对这份感情的一种延续和纪念。择一人,过一生,可半路被留下的人,苦啊。这份相爱相守的爱情在当今的社会里是更显凄美而又难得。

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是免不了与一些人相遇和分离,分离的时候固然是伤感的,可那些曾经相知相守的回忆却依然支撑着我们为爱前行,毕竟离别苦,可走的那个人一定希望留下的那个人要开心幸福的走下去,哪怕是带着两个人的梦想呢。这应该是彩蛋里小芸留下那段话的深刻含义。也许有人会觉得病逝的离苦是这部电影的俗套,其实不然,当我看到影片最后导演与原型朋友的合影才明白,这是冯导送给朋友的纪念吧。淡淡的忧伤,没有刻意的煽情,绝美的自然风光,都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的舒服。

徐帆突如其来的演技真的从微表情里都能读出真实,读出感动,这就是演员的“技术”,瞬间就能将观众征服。而黄轩和杨采钰两人也在电影里奉献了动人的爱情和动人的表演,两个人的表演都很有质感,让人看着很舒服,特别是对小狗Blue的感情,真的更加的“抓人”,看得我也好难过。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过的日子。”平淡而又真实的爱情是多么的沁人心脾,它还原了爱情的本质,这份爱情没有因为忙碌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而被冲淡,相反却是在这样的平凡岁月里将彼此更加紧紧抓牢。愿所有人都能够遇见今生挚爱,携手相伴余生。

关于《只有芸知道》优秀模板


在观看一部影片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丰富且多元化的,观赏影片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只有芸知道》优秀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只有芸知道》(篇一)

电影中的新西兰美的像仙境,画面越美,看的人越向往,总是觉得如果生活在那个地方一定会不一样,但是导演用这个散文诗的故事慢慢让你觉得,生活在哪里都一样,庸常琐碎不起波澜,就算生活在别人心之向往的地方也有想逃离的冲动。幸运的.是,有一个人让你知道家的存在,不幸的是,一切都在逝去。

很喜欢,导演不慌不忙的讲一个朴素的故事,能在恰当的时候,戳中心中的那点。就像片中不停流动的光影,让人似乎能察觉时间的痕迹。

深情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越发是一种奢谈了。一个人想要联系到另一个人有无边无际无数种方式,但心和心之间非但没有触手可及,反倒更多了些疏离和不安定感:通讯工具另一头的那个人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吗?小心翼翼地权衡算计最优解,寻觅真爱变成了一场互相试探的游戏。

在看《只有芸知道》这部电影之前,根本没想过冯小刚拍的居然是这样一部深情而纯粹的爱情电影,没有插科打诨,没有你猜我猜,就是两个因爱而结识的人静静携手,共看这个世间的世事无常、沧桑变幻。风风火火轰轰烈烈的狂恋剧情或许是年轻人幻想中最为理想的爱情模样,但细水长流的温情与淡然或许才称得上是更加持久、稳定且深刻的爱情。

《只有芸知道》的动人故事,以倒叙形式开始。黄轩饰演的男主角隋东风将一枚戒指放在柜子上,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跟自己许了个愿。下一秒,戒指鬼使神差掉落地面发出清脆声响,爱人毫无预兆仿佛从天而降到隋东风的面前,仿佛梦中人。但还没来得及互诉衷肠,她就像一阵清风倏忽间不见了踪影,她的名字叫罗芸(杨采钰饰),是隋东风阔别已久的爱人。

在隋东风的回忆里,他和罗芸又回到了开饭馆的旧日时光。异国他乡,两个人,一条狗,一间幽静房子,还有一个得力助手,美好宁静的生活仿佛可以就这样永远过下去。罗芸表面上一声不吭日复一日地包春卷,其实她也有自己的心事没说出来,隋东风觉得日子过得太有奔头,压根儿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日子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还是照常过,但罗芸的心里话就真的成了无人知晓的一个秘密。

跟着隋东风的记忆走,又回到更年轻的时候。初见的场景依旧记忆犹新。我叫隋东风,你叫罗芸,咱俩呀,那就是风云际会!没想到这句看似不经意的开场白,竟然就这样注定了彼此一生风云变幻的无常命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风想要找一个地方安定下来,而随风飘动的云洁白得像一张纸,对于自由同样有着自己的追求。能够将风和云维系在一起的纽带,其实只能是爱。了解了隋东风和罗芸的前半生,才相信了果真有命中注定这一回事的存在,从共乘一辆公交车到在大洋彼岸终于相识邂逅,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命运的安排就是这样刚刚好。

尽管《只有芸知道》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离死别的真实故事,但看完整部电影内心的感受只有久久萦绕的温情与感动。没有必要再假装豁达说自己不再相信爱情了,你信也好不信也罢,真爱一定是存在的。不露痕迹的风和行踪不定的云,也是可以因缘际会欣喜相逢的。岁月还很长,我们会遇到的机缘也还会有很多很多,真爱或许就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刻悄悄到来。

《只有芸知道》(篇二)

《只有芸知道》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后,忍不住想对它称赞,如果可以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去看那便是满足又幸福的,电影讲述了一对恋人从相识到相知相恋相守的'故事,看似平淡无常,实则刻画了每个人心中对爱情最美好的样子,首当其冲最值得称赞的便是这部电影的摄影,风景动人如诗如画,而且摄影角度也特别独特

在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不少瞬间我都有着在看外国电影的错觉,色调澄澈高级,场景开阔明亮,值得观众反复欣赏,接着便是想认真的说一下它的故事情节,电影一直伴随舒缓的音乐,把观众情不自禁带进回忆的情节里面,用插叙的手法将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故事的最初隋东风黄轩主演,循着报纸找到了一处住所,房东林太太徐帆饰演,说着一口地道的武汉话也让人倍感亲切

年轻力壮的隋东风在林太家住了下来,每天帮林太打扫园子,打理花草,而房子的另一位租户就是罗芸,罗芸性格直爽,隋东风在看到罗芸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她,眼睛是骗不了人的,隋东风的眼里是满满的爱慕,两个人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曲子,从一见钟情到日久生情本以为他们会顺理成章的在一起,没想到罗芸的反常让隋东风第一次很惊讶,最后他们决定在一起的理由也很荒诞

罗芸常年倒霉,但隋东风时常走运,因为一场赌博,隋东风赢了,罗芸答应嫁给他,隋东风觉得自己运气好,靠一次赌博就娶到了罗芸,但罗芸并没有告诉隋东风,她也一直很爱他,其实赌博只是罗芸的一个借口,一个能突破心理防线的借口,后来两人在异国他乡结了婚,结婚当晚林太作为证婚人也是婚礼上唯一的亲朋好友,为两个新人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也说出了一句敲东罗芸的话

半路人留下的人苦啊,这句话罗芸一直记在心里,罗芸是个早产儿,出生后心脏有疾病,医生说活不过二十岁,所以,罗芸时刻面临着死亡,这是罗芸没有告诉隋东风的一个秘密,长久的生活里,这件事只有芸知道,两人离开林太后决定自己开一间餐馆,罗芸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隋东风知道这一点,在物质上给予罗芸最大的安全感,他们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活平淡安稳但罗芸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开始向往服务生的生活

喜欢鲸鱼,期待极光,想去哪去哪才是人生信条,在他们养的狗去世之后,电影开始走向悲伤罗芸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她想在剩下的岁月里和隋东风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用内心去爱,去感受他这个人,而不是在餐馆里永无止境的消耗时间,罗芸看到极光,她向极光许下了一愿望,她希望餐厅不再运营,而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样也是‘只有芸知道’

后来两人搬离了小镇,去到了新的地方生活,罗芸病发,病情也逐渐开始恶化,在病床上与隋东风相拥哭泣时,罗芸说:半路上留下的人,苦啊!最后罗芸去世,剩下隋东风一个人,他把罗芸的骨灰分成四份,每一分都埋在了不同的地方,他开始顺着他们这一生的轨迹独自一人再走一遍他们一起走过的路,隋东风一路走走停停回忆往事,明明不见一滴眼泪,却让人有着喘不过气的悲痛,当隋东风在海上抛洒骨灰时,仿佛也是罗芸见到了生前最想看到的鲸鱼出海面,那天云很淡,风很轻,爱很美

整部电影看下来,让我最满意的还得说是黄轩,黄轩从隋东风的二十岁演到四十岁,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他把中年人的忧郁感和成熟感都表现出来了,不得不说,他对角色的塑造还是很准确的还有杨采钰也一如既往的好,温柔细腻对情感的把控很到位,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了很多东西情绪也有很大的起伏,当然了,任何角度看她都是唯美至极,太漂亮了!

但最让我惊讶的还是导演,这次他并没带来一部以往我们看过的那些贺岁喜剧片,同时他也不追求票房能有多高,更不会指望电影有叫好,不得不说这就是冯导的一贯风格,冯导就是很简单地为自己的哥儿们说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这部电影《只有芸知道》没有太多的起承转合,更没有跌宕起伏的来龙去脉,只有镜头记录这点滴岁月,希望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后,能像出海的老爷爷一样打开手机,拨通自己爱人的电话,告诉她我爱你,静默如云,流淌如风

《只有芸知道》(篇三)

冯小刚过往拍过不少爱情片,有爱情喜剧,也有爱情悲剧,甚至还有涉及爱情伦理的作品。但这一次,很难定性这部电影到底是一出喜剧还是一场悲剧,主人公经历起起落落,最终似乎释怀了,看开了,move on了。从没见识过如此细腻的冯小刚,大概是因为本片来自于导演身边真实生活着的例子,他们的感情深深触动了导演,影片才能如此言之有物,如此令人感叹。

从小到大看了不少各种类型的爱情影视作品。小时候、青春期更热衷于偶像剧、浪漫爱情故事,或许会有波折,但一定会是王子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剧情。又或者哪怕有一方憾然离世,起码轰轰烈烈爱过活过,能够震慑天地。那时候的我们想要的就是热烈的情感。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羡慕起金婚银婚的相处之道,更为久别重逢、破镜重圆而动容。这或许就是成熟的标志,更现实了,更少幻想了。虽然这个时候仍然对王子变青蛙的故事津津乐道,能看的乐乐呵呵,但我们心里清楚,那离生活还远得很呐。有时候会发现,甚至连偶像剧都开始关注起三十而立、奔四的日子,开始纠结、温吞,越来越多的大仁哥又青姐出现在荧幕上。

本片用倒叙插叙陈述了男女主的相识相爱相守与别离。两人走到一起的过程其实挺偶像剧的,这大概是在呼应年轻人的热烈。但当二人搬离城市,开始谋生计过生活,一成不变的日子降临了。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唯一的外国友人,无拘无束,攒够钱了就去实现人生理想,花光积蓄了就又回来继续新一轮攒钱。他们的对比或许有些极端,但这就是为了生活要做出的妥协。

影片展现的男女主生活的细节几乎没有波折,没有奇遇没有惊喜,有的只有平淡如水的日子,唯一称得上风波的只有宠物的离世,就跟现实中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的.那样。这样的一种爱情片究竟想表达什么呢,这真的只有芸知道了。影片说它在致敬全天下所有相濡以沫的爱情,影片中的林太也说道,婚姻就是找一个你最能忍受的人过一辈子,纵使你看他千般万般不顺眼,换了这个人可能就真的什么都忍不了了。

婚姻不似爱情,爱情要求轰轰烈烈,婚姻却讲究久远。而为了久远,就真的要忍别人所不能忍,时刻做出妥协。拒不妥协的强硬派真的达到不了婚姻的那一步。这部电影看似平淡如水,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这些道理。经历的越多的人,能从影片中获得越多感触。

其实还蛮不习惯这样的冯小刚,收起了嬉皮笑脸,收起了霸气侧漏,也不再抖那些不着调的机灵,没有离经叛道的鬼点子,只剩下了一个过来人的生活感悟。这部电影其实挺私人化的,真正的私人订制的电影。

《只有芸知道》(篇四)

韩大刀

和很多创业的小夫妻一样,隋东风和罗芸在结婚后,开了一间餐厅。不过,稍微不一样的是,我们国内的人出门打拼是去人多的地方,不去北上广深,也得到个区域城市,在新西兰隋东风和罗

芸,从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跑到南岛的克莱德镇盘下个店有两个原因租金便宜,且方圆数百里只有这么一间中餐馆,没人抢生意。

两个人还真是实干的人,餐厅一开就是十五年。两个人实现了,很多人心中的田园梦在环境优美的山坡山有一栋别墅,放眼望去,周边是起伏的绿草甸,牵着条狗,坐在门前的树下,大声说话,只有附近牛羊能听见;小镇上有一间能让他们有些积蓄的餐馆,还有一位聪明伶俐的本地帮手,足以让他们生活无忧。

以上是冯小刚导演新电影《只有芸知道》的一半剧情,我们习惯了在贺岁档看冯氏贺岁喜剧的热闹与鲜活,这一次他反朴还淳,给我们讲了一个田园爱情故事,情节简单,却深情款款,后劲很足。

影片最动人之处就是隋东风和罗芸相濡以沫的爱情。隋东风为给自己妻子安全感,跑到小镇买房子开餐厅,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为这个家为妻子全力打拼。敏感的妻子罗芸心头挂着落寞,知道他的好,也发现他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她希望他像以前一样爱吹长笛、爱说爱笑,做一个快乐的`人,她觉得他们的生活需要改变。

影片下半程隋东风带着遗憾去凯库拉,去完成罗芸看鲸鱼的心愿。这提醒作为观众的我们,对身边人的好的方式,要灵活些,生活需要做一些冲动的事情。

影片中那栋房子的两次转卖,三家人在门口富有趣味的对话,也给我们现实生活提供了参照。小镇生活的安逸与城市生活的便利需要取舍和耐心,其实田园牧歌是奢望的原因,是真得无法静心呆下去。我有对驴友夫妻朋友,他们提早退休,半年海滨小城半年北京,轮换居住,这是我羡慕的生活。

《只有芸知道》是冯小刚根据自己好友张述的经历改编创作,请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女作家张翎写的剧本,原型在加拿大,最终去新西兰拍,我猜可能是以下原因:

一、新西兰华人移民也多。

二、风景绝佳,时间合适。电影中不管是奥克兰,抑或是克莱德、凯库拉两座小镇,在赵小丁的摄影机下,一帧帧画面美如明信片,特别是隋东风开车从北岛去南岛的路上风光,看得人心醉。

冯小刚导演是春节期间去新西兰看景,五六月份拍摄,新西兰在南半球,四季和我国相反,《只有芸知道》拍摄时候是秋冬之交,风景适宜。

三、新西兰有优惠的电影拍摄政策,和中国有政府间的拍摄协议,到新西兰取景有补贴。

《只有芸知道》(篇五)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只有芸知道》算的上是一部返璞归真之作,电影没有多大的格局,也没有过多捧腹的笑料,其所有的只是一段源于冯小刚挚友真实爱情经的改编,所以这段发生在新西兰的华人爱情是私人的,它无法向《芳华》一样带来时代性的共鸣,但好在电影仍旧能让人感知到一份纯朴的爱意。

电影故事非常简单,一对华人青年男女在异国一见钟情,共度了一段幸福美好的岁月,然而妻子却因病去世,黄轩饰演的男主隋东风,中年丧妻的他决定去帮妻子完成生前遗愿。《只有芸知道》并不是一部以结局为导向的作品,冯小刚在这部电影中打乱了时间叙事,希望用点滴的追忆穿插凝聚起一段纯爱,而舒缓的节奏与配乐,新西兰绝美的风景则成为了电影尽力去勾勒这纯美之爱的基色。

纯爱之所以迷人,则在于它是纯粹而真挚的,《只有芸知道》其实在故事上与冯小刚早年的《永失我爱》颇为相似,两部电影讲的都是绝症下的爱情,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只有芸知道》更为专注于展现一段属于两个人的`感情沉淀,十五年的相濡以沫使这部电影拥有太多可以切入的话题,当原本的文艺青年为了生计掌起了锅勺,并不轰轰烈烈的爱情让人所见的是一份源于时间的沉淀,而也正是因为这份沉淀,使电影固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如果你能走入电影人物的情感之中,便能被其爱的纯粹所感动。

为什么要加上一个如果?这在于《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太平了,他需要观众在电影伊始便带有饱满的情绪融入电影主人公的情感中,如果你对《只有芸知道》的期待是一场通俗易懂,又带有意蕴的冯氏喜剧,那么你必然会为此失望,《只有芸知道》更像是一首冯小刚为朋友所做的抒情之诗,非线性叙事的剪辑其实并没有赋予电影悬疑或者是反转,他只是成为了冯小刚的抒情手法,如果你无法在短时间内融被电影的情感所带动,那么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无疑会让人倍感冗长。

然而纯爱也好,抒情也罢,《只有芸知道》仍旧是存在问题的,它虽然相比冯小刚过往的作品多了一份唯美,却缺少了一份真实,这种真实是在历经了多年的生活后,不论是男主还是女主都看不到他们面对生活的沧桑感,这种沧桑感例如《地久天长》中的夫妻,也例如电影最后现身的真人,十几年的时间和丧妻之痛能改变一个人太多太多,然而电影里的黄轩和杨采钰除了外貌有着些许的改变外,却让人看不到多大真正的变化,这种刻意在最高追求自我艺术表达或者说是演员无法为电影作出牺牲的表现,使电影所展现的这段跨越多年的爱情没有能画上一个真实有力的句话。

冯小刚希望通过这部献给朋友的电影让世人去感知他所理解的纯爱,去在平凡琐碎中发现这一爱的美好,这样的故事固然没有错,但冯导在表现手法上的私人,不愿意注入过多戏剧性的平凡,注定了《只有芸知道》的纯爱,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知道。

[实用观后感]《只有芸知道》观后感(1170字)


在观看一部作品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在观赏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单一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实用观后感]《只有芸知道》观后感(117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一)

看冯小刚的电影,感觉他永远相信爱情。

已经有太久没被爱情电影打动,《只有芸知道》缓缓道来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没有特别浓烈的高潮,一如生活中的爱情一样,看似波澜不惊的海面下永远蕴藏着未知的宝藏。

冯小刚运用倒叙插叙再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改编自自己挚友的真实爱情经历,男女主人公隋东风和罗芸从相识相爱到结婚,日子过成了日复一日的样子,平静的生活中有惊喜有感动。遇到好帮手是他们的惊喜,而且是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外国女孩在餐厅帮忙的时候;遇到好房东更值得他们感动,房东带来了一段缘分、见证了他们圆满的婚姻。并且他们二人如愿以偿的开成了名叫芸的中餐馆,一开就是十几年。整段时光写满了幸福的味道。

然而不幸才是人生中的常态,中年猝然离世的罗芸,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在这段幸福的.长跑里中途弃赛了。电影里有一句出现了两次的台词:半路上留下的那个人,苦啊。究竟是先离开的人更幸福?还是留下的人更幸福?这是电影抛出的一个问题。其实对于相爱的人而言,不管是先离开的人还是半路留下的那个人,都很苦。电影中的隋东风久久不能接受爱妻的逝去,他无法相信自己此生的挚爱就这样离自己而去。这样的爱情,与罗芸对他的爱情,与罗芸对狗狗的感情,都是可以比拟的,那种从骨髓里渗透出来的爱意,是他们真爱的见证。冯小刚就是有本事讲好爱情故事,更有本事让观众相信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的爱情。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冯小刚用自己挚友的真实故事和这部《只有芸知道》的电影来佐证,真爱是存在的。无论是死去的罗芸对闺蜜说过的话,还是隋东风在极光下许下的愿望;无论是罗芸巧妙地隐藏自己的秘密,还是隋东风在爱妻猝然离世后踏上为亡妻完成遗愿的旅途所有的一切背后都只说明一个道理:一生一世的爱情是存在的。从冯小刚的《芳华》到《只有芸知道》,都是在讲述过去岁月里那些真实发生的真情实感,不仅现在的年轻人值得学习这种爱情观,40岁-60岁的群体也会在这样的电影中找寻到似曾相识的味道,会不禁想要回味,那些年爱过的人,现在还好吗?

看《只有芸知道》哭了的观众,应该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曾真心爱过,虽然可能如电影的最后一样带有悲凉的底色,可爱过这件事,毕竟是世间为数不多的美好的事情之一。曾记得一首朗朗上口的歌很久以前如果我们爱下去会怎样如果能够收获如隋东风和罗芸这样的爱情,大概所有人都会感受到什么叫此生无憾吧。

看冯小刚的电影,让人又相信爱情。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二)

很多人在观影之前都会觉得这部电影是许茹芸《如果云知道》的歌曲改编之作,但其实不然,本片实则是由冯小刚导演的挚友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与歌曲基本没有什么关系,正因为取这个片名全是由于女主叫罗芸罢了,因而全片自然也并不会有这首歌曲出现,所以有误解的观众请先撕下这层无关联的标签再观影才对,不然多多少少就会有种走错影厅的错觉。

本片看似沿用了《非诚勿扰》的标准人设:男主油腔滑调、女主细腻善良,但内核上大大地减少了冯氏冷幽默那种先入为主的特性,反而更多的是增加了情感爆发的有效传递,说白了就是格外煽情。所以,即便电影的背景发生在异国他乡,但是这段生离死别的爱情依旧很中式很美好很令人感同身受,特别是电影中后段一系列不幸的事件接踵而来时,两位主角的情感流露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当然,本片其实更像是《芳华》的衍生续作,不仅依旧以旁白+插叙的相同手法来拍摄剪辑,更是沿用“刘峰”和“林丁丁”这两位角色的扮演者来“再续前缘”。片中男主的“我怎么看你那么眼熟啊,咱俩是不是在哪见过”和女主的回答“我看你也挺眼熟的”让人会心一笑,虽然大家都知道两部电影之间并不沾边,但这也算是一种侧面的安慰吧,毕竟本片剧情越到后面越是有些虐人的意味。

为什么会很虐呢?那是因为很多台词都直戳人心窝,特别是这句“半路上留下的那个人,苦啊。”

其实看过本片预告和剧情简介都知道,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相爱相守、相濡以沫,直至死亡将两人分开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能感人至深,自然不只有片中两位主角花前月下、山盟海誓的青春爱情,更还有现实生活的柴米油盐和生老病死。

一个没有以后的人,用偷来的时间与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相伴度过,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了无限温存,即便没能相守到老,但认真且用力地享受了生活的种种美好。

虽然男主隋东风为了让女主罗芸过得好就一心挣钱而多年没再碰自己喜爱的笛子,他总说等再挣几年钱,有钱了就不做了。而女主罗芸则逐渐向往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她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待去消耗,她想去看极光想去看鲸鱼,但是他们却被困在了自己开的饭馆里。直到饭馆烧毁了,才不得不离开,但那时也已晚了,罗芸的心脏开始支撑不了身体的负荷。

不过,罗芸并不是一个运气不好的女人,她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获得了额外的生命,即便时限未知,但有隋东风和布鲁的相伴,还能在赌场赢得了嫁妆,也如愿地看到了极光,生后鲸鱼也来迎送践行,她值得拥有这些甚至更多。而隋东风履行着自己的诺言,虽然内心非常舍不得也很是挂念罗芸所有的一切,但还是不得不平静地接受她的离去。这份爱情,即便与我们有一些距离,但依然能感受得到那份真挚感情所散发出来的温度。毕竟,男女主角或多或少何尝不是现实中每一对情侣伴侣的缩影呢?!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三)

20xx年12月下旬,我的家乡已经进入寒冬,外面虽然很冷,但是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电影《只有芸知道》,让我感到愉悦和温暖。

温暖之一,这是一部描写爱情的故事,多年前,一对到新西兰打拼的青年人在房东家里不期而遇,他们共同的境遇共同的爱好相互深深吸引走在一起,虽然情节没有大起大落,但日子却温馨无比,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过着相濡以沫的生活。十几年过去了,人到中年女主罗芸因病去世,男主隋东风才发现了她的几个秘密,他孤身一人决定去完成她的愿望。比如说去大海看鲸鱼,比如说回到自己的家乡北京,比如说和心爱的狗布鲁葬在一起。这种爱情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可是生活的快节奏生活的压力,有多少人又能慢慢享受这种爱情生活呢?就像影片刚开始用的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温暖之二,电影的画面唯美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我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旅游中那些环境给我带来的视觉和唯美令我非常惊喜。影片中的画面儿唯美让我感到非常享受。比如说这对小夫妻在新西兰开办中国餐馆的时候,他们住在一个小镇上的,房子周围都是绿色的草地,他们住在山坡上一个有历史的老房子里。有一个镜头是在夜晚,小夫妻俩用手电走在草地旁边曲曲弯弯的小路上,山坡上的家盛满橘色的灯光,他们手中的手电形成一个小小的光柱。在我眼里,这哪是人世间的生活,仿佛就是古老的童话。

为了完成妻子的愿望,丈夫带着妻子的骨灰乘船到海上去看鲸鱼,船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正在他们急切盼望的时候,鲸鱼突然出现了,一条两条好几条,它们庞大身体画着弧线,喷着奇妙无比的水柱。我一直想不出是怎样拍出来的,这种唯美的画面让我太震撼了。

温暖之三,诗意般的对话影射出生活哲理,比如说在夫妻俩房子附近草地上有一棵又雄壮又安静的大树,罗芸问,周围没有树,只有这一棵树而且又长的那么大,隋东风说,因为他想活啊,因为他太想活了。

听了这段对白我就特别感动,有强烈愿望有不怕困难的勇气,无论是动物植物或者说是人才能活出漂亮的自己坚韧的自己优雅的自己,记得我们在海南热带雨林亚诺达游玩儿的时候,有一棵长在山坡上的树,当树根吸收不到水分的时候,大树改变了自己的身姿改变自己的结构,从树干的中部长出了许多根,根扎在小河的潺潺溪流中,这棵树活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为什么对这棵大树如此崇拜呢?是它的坚韧吗?是它的勇气吗?是他的独特吗?但有一个问题是可以肯定的,这棵树一定有自己美妙的梦想,而且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一定是勇往直前坚韧不拔,就像电影上那棵树一样,拥有梦想才能美梦成真,无论是人还是树。

看鲸鱼是需要运气的,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隋东风把他和妻子罗芸的故事讲给老船长听,老船长脸上没有多少表情,但心里一定领悟到了什么。当受到命运之神惠顾遇到鲸鱼的时候,当隋东风把妻子骨灰撒进大海的时候,老船长给在家里老伴儿打电话,他满怀深情地说:我爱你。老伴儿听了很惊讶的说:你说什么?是你得绝症了,还是有了小三儿了?

这段对白看似平常但是太精彩了,许多人当拥有幸福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当失去幸福的时候再追悔莫及。看完这个电影我还有一个深深的感悟,罗云从小有心脏病,她明白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她有许多梦想,比如去海里看鲸鱼。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完成这些梦想。如果罗云坚持完成自己的梦想呢?实际上好多梦想坚持一下是可以实现的。比如说她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丈夫说就着我还有力气多干几年多挣几年钱。于是到大海看鲸鱼这个梦想只能丈夫帮她完成了。让别人帮助完成梦想是一首爱情的吟唱,但和自己努力完成梦想完全是两个概念。

所以我时时告诫自己,幸福的生活不能等,有梦想就尽情实现吧,有激情就尽情绽放吧,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能阻挡你,能阻挡你的就是自己。

人生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长河汇成歌,这些歌当然包括读好书,听好戏,欣赏优美的歌曲,还有一个就是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四)

走出电影院,微风正好,阳光正暖,湛蓝的天空之上,飘着秋刀鱼一样的白云。抹去眼角残存的泪痕,持续数日的阴郁散尽去,心中豁然空灵又清明。

这个世间,能给人温暖与感动的,从来就是爱的力量。人生海海,只要你愿意相信爱,无论何时何地,爱从来不会缺席。

世间最动人的爱,从来不疾不徐。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没有膨胀的欲望,没有世俗的牵绊,一切都很纯粹,一切都很缓慢,慢到人的灵魂深处,像诗一样唯美,像酒一样浓酽,像习习微风轻轻把白云送。你是风,我是云。今生来世,命中注定,相遇相知,相依相托。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要过的日子,你在哪儿,哪儿就是家。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只要尘世里最平凡的幸福。

悠悠赤子心,滔滔似海情。今世相遇,无怨无悔。有限的生命里,彼此相悦相倾,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日来过,不负生命,不负遇见,不负爱。淡淡的日子,大树有序地长,小草枯了又绿,四季在一片祥和中温柔地轮回,时光好象凝固了一样,像琥珀,剔透中泛着温润的光。始终如一的情感,就是稀世珍宝。青青的草地,静静的山岗,生活在细微处绽放出无限的美意与喜悦,爱在相亲相知中温良绵长。

然而,深情似乎从来是遗憾的,没有被现实打破,就会被命运击碎。你就像一只红色的蝴蝶,来了又飘然离去。你就像一片云,掠过我的波心,撩下深深的涟漪,烙刻成生命的脉络。对于深爱的两个人,半路上留下来的那个人,最苦!“没有你的孤独才叫孤独,有你的心跳才觉舒服。喂,你听见吗?你藏在哪一朵云的背后,看着我。”我的行李装着许多远方,还有片海洋。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上瘾的幻想不停重复,让回忆入不敷出;穿旧的往事缝缝补补,脱不掉温度。

此去经年,山长水阔,以孤独,以思念,以来世……

“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风已过,云已散。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不断失去的过程。我们无法阻挡生命的无常,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珍惜彼此相亲相爱的每一天。行走在蓝天下,我们都是自带故事的凡俗人,多少爱还在继续,多少离合聚散仍在这个尘世上演……这世间,总有人拼足了力气,只够爱一人;总有人无论多晚,都要等到那个对的人。人生一世,相遇不易,相爱更不易,唯有懂得珍惜,才能在一路失去的遗憾中,留住爱,留住重要的人。若相爱不能相守,若深情不能白头,该是多么难过!

愿所有相爱的人都能相伴一生,彼此珍视,彼此忠诚,如果注定终有一别,愿我们都能够不负所爱,不负此生……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五)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一部关于追忆爱情的电影,一部让人相信美好爱情的电影,一部关于纯爱和相濡以沫的电影,也是一部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故事温暖而感动,风光宁静而优美。它收获了我对爱情的依旧期许,收获了我对故事情节流下的眼泪,收获了我对极光和鲸鱼的向往。这部集太多美好而又温柔的电影《只有芸知道》可能不会创造太高的票房,但却足够感动我的心,也让我触碰到如此美的风景,让人不忍心错过任何一帧画面。

娓娓道来的一部慢节奏的电影,感人至深,源于真实的故事,源于相濡以沫的爱情。时间跨度很大,采用插叙和倒叙的方式将整个爱情故事穿插了起来,没有那么沉重,但却给人淡淡的芬芳气息。也许是影片的画面感太过恬静优雅,南半球的自然风光是那样的唯美和谐,那些遇见如初的美好在这部电影里都有了很好的呈现。那棵树下的“前世今生”,只因有你的陪伴才不觉孤独,这份爱情让人动容,这份牵挂让人不舍,除了爱情,还有相知相伴的亲情,以及缘分相聚的友情。我在这部电影里不仅仅看到他们对彼此的感情,还有人性本善的光辉。最后的公园座椅以及上面刻的字就是对这份感情的一种延续和纪念。择一人,过一生,可半路被留下的人,苦啊。这份相爱相守的爱情在当今的社会里是更显凄美而又难得。

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总是免不了与一些人相遇和分离,分离的时候固然是伤感的,可那些曾经相知相守的回忆却依然支撑着我们为爱前行,毕竟离别苦,可走的那个人一定希望留下的那个人要开心幸福的走下去,哪怕是带着两个人的梦想呢。这应该是彩蛋里小芸留下那段话的深刻含义。也许有人会觉得病逝的离苦是这部电影的俗套,其实不然,当我看到影片最后导演与原型朋友的合影才明白,这是冯导送给朋友的纪念吧。淡淡的忧伤,没有刻意的煽情,绝美的自然风光,都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的舒服。

徐帆突如其来的演技真的从微表情里都能读出真实,读出感动,这就是演员的“技术”,瞬间就能将观众征服。而黄轩和杨采钰两人也在电影里奉献了动人的爱情和动人的表演,两个人的表演都很有质感,让人看着很舒服,特别是对小狗Blue的感情,真的更加的“抓人”,看得我也好难过。

“有你的日子,就是我要过的日子。”平淡而又真实的爱情是多么的沁人心脾,它还原了爱情的本质,这份爱情没有因为忙碌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而被冲淡,相反却是在这样的平凡岁月里将彼此更加紧紧抓牢。愿所有人都能够遇见今生挚爱,携手相伴余生。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六)

冯小刚过往拍过不少爱情片,有爱情喜剧,也有爱情悲剧,甚至还有涉及爱情伦理的作品。但这一次,很难定性这部电影到底是一出喜剧还是一场悲剧,主人公经历起起落落,最终似乎释怀了,看开了,move on了。从没见识过如此细腻的冯小刚,大概是因为本片来自于导演身边真实生活着的例子,他们的感情深深触动了导演,影片才能如此言之有物,如此令人感叹。

从小到大看了不少各种类型的爱情影视作品。小时候、青春期更热衷于偶像剧、浪漫爱情故事,或许会有波折,但一定会是王子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剧情。又或者哪怕有一方憾然离世,起码轰轰烈烈爱过活过,能够震慑天地。那时候的我们想要的就是热烈的情感。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羡慕起金婚银婚的相处之道,更为久别重逢、破镜重圆而动容。这或许就是成熟的标志,更现实了,更少幻想了。虽然这个时候仍然对王子变青蛙的故事津津乐道,能看的乐乐呵呵,但我们心里清楚,那离生活还远得很呐。有时候会发现,甚至连偶像剧都开始关注起三十而立、奔四的日子,开始纠结、温吞,越来越多的大仁哥又青姐出现在荧幕上。

本片用倒叙插叙陈述了男女主的相识相爱相守与别离。两人走到一起的过程其实挺偶像剧的,这大概是在呼应年轻人的热烈。但当二人搬离城市,开始谋生计过生活,一成不变的日子降临了。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唯一的外国友人,无拘无束,攒够钱了就去实现人生理想,花光积蓄了就又回来继续新一轮攒钱。他们的对比或许有些极端,但这就是为了生活要做出的妥协。

影片展现的男女主生活的细节几乎没有波折,没有奇遇没有惊喜,有的只有平淡如水的日子,唯一称得上风波的只有宠物的离世,就跟现实中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的.那样。这样的一种爱情片究竟想表达什么呢,这真的只有芸知道了。影片说它在致敬全天下所有相濡以沫的爱情,影片中的林太也说道,婚姻就是找一个你最能忍受的人过一辈子,纵使你看他千般万般不顺眼,换了这个人可能就真的什么都忍不了了。

婚姻不似爱情,爱情要求轰轰烈烈,婚姻却讲究久远。而为了久远,就真的要忍别人所不能忍,时刻做出妥协。拒不妥协的强硬派真的达到不了婚姻的那一步。这部电影看似平淡如水,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这些道理。经历的越多的人,能从影片中获得越多感触。

其实还蛮不习惯这样的冯小刚,收起了嬉皮笑脸,收起了霸气侧漏,也不再抖那些不着调的机灵,没有离经叛道的鬼点子,只剩下了一个过来人的生活感悟。这部电影其实挺私人化的,真正的私人订制的电影。

《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篇七)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只有芸知道》算的上是一部返璞归真之作,电影没有多大的格局,也没有过多捧腹的笑料,其所有的只是一段源于冯小刚挚友真实爱情经的改编,所以这段发生在新西兰的华人爱情是私人的,它无法向《芳华》一样带来时代性的共鸣,但好在电影仍旧能让人感知到一份纯朴的爱意。

电影故事非常简单,一对华人青年男女在异国一见钟情,共度了一段幸福美好的岁月,然而妻子却因病去世,黄轩饰演的男主隋东风,中年丧妻的他决定去帮妻子完成生前遗愿。《只有芸知道》并不是一部以结局为导向的作品,冯小刚在这部电影中打乱了时间叙事,希望用点滴的追忆穿插凝聚起一段纯爱,而舒缓的节奏与配乐,新西兰绝美的风景则成为了电影尽力去勾勒这纯美之爱的基色。

纯爱之所以迷人,则在于它是纯粹而真挚的,《只有芸知道》其实在故事上与冯小刚早年的《永失我爱》颇为相似,两部电影讲的都是绝症下的爱情,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只有芸知道》更为专注于展现一段属于两个人的`感情沉淀,十五年的相濡以沫使这部电影拥有太多可以切入的话题,当原本的文艺青年为了生计掌起了锅勺,并不轰轰烈烈的爱情让人所见的是一份源于时间的沉淀,而也正是因为这份沉淀,使电影固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如果你能走入电影人物的情感之中,便能被其爱的纯粹所感动。

为什么要加上一个如果?这在于《只有芸知道》的故事太平了,他需要观众在电影伊始便带有饱满的情绪融入电影主人公的情感中,如果你对《只有芸知道》的期待是一场通俗易懂,又带有意蕴的冯氏喜剧,那么你必然会为此失望,《只有芸知道》更像是一首冯小刚为朋友所做的抒情之诗,非线性叙事的剪辑其实并没有赋予电影悬疑或者是反转,他只是成为了冯小刚的抒情手法,如果你无法在短时间内融被电影的情感所带动,那么这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无疑会让人倍感冗长。

然而纯爱也好,抒情也罢,《只有芸知道》仍旧是存在问题的,它虽然相比冯小刚过往的作品多了一份唯美,却缺少了一份真实,这种真实是在历经了多年的生活后,不论是男主还是女主都看不到他们面对生活的沧桑感,这种沧桑感例如《地久天长》中的夫妻,也例如电影最后现身的真人,十几年的时间和丧妻之痛能改变一个人太多太多,然而电影里的黄轩和杨采钰除了外貌有着些许的改变外,却让人看不到多大真正的变化,这种刻意在最高追求自我艺术表达或者说是演员无法为电影作出牺牲的表现,使电影所展现的这段跨越多年的爱情没有能画上一个真实有力的句话。

冯小刚希望通过这部献给朋友的电影让世人去感知他所理解的纯爱,去在平凡琐碎中发现这一爱的美好,这样的故事固然没有错,但冯导在表现手法上的私人,不愿意注入过多戏剧性的平凡,注定了《只有芸知道》的纯爱,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知道。

2024最全观后感:影片只有芸知道观后感范本


《只有芸知道》改编自冯小刚挚友的真实爱情经历,讲述了漂泊半生的男人隋东风,中年猝失妻子罗芸,随后他决定替亡妻完成遗愿的动人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影片只有芸知道观后感范本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影片只有芸知道观后感范本1

著名导演冯小刚最新力作《只有芸知道》在全国点映之后,在淘票票首次9分开分。

在即将来临的12月20日,《只有芸知道》将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步首映。在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佳片迭出的《芳华》之后,这一次,冯小刚导演又回归到《不见不散》和《非诚勿扰》的情感之路,拍了一个根据自己挚友张述和其爱人的真实故事而改编的电影。此前不久,冯导在《只有芸知道》海南提前点映时曾动情地向媒体说道:“我今年62岁,拍片的日子不多了,所以在这个阶段,我特别想拍一些美好的东西。”当一位导演开始回望初心时,往往都会饱含深情,且出手不凡。年过七旬的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拍出《爱尔兰人》时,表面看似乎是一部黑帮片,其实是一曲关于衰老的挽歌;年过六旬的冯小刚拍出《只有芸知道》同样讲的是爱情,其深层内核谈的却是生与死。电影《只有芸知道》,讲述的是隋东风和罗芸发生在异国他乡的爱情故事,原本相爱结合的两个人,因为女方生病去世,留下另一半独自在坚强的抗争。而隋东风在完成妻子罗芸生前的遗愿时,才最终发现妻子生前一直隐瞒着他的秘密……

这是一个让很多观众,特别是男观众难以忍住眼泪的“秘密”,一个关于爱的秘密。甚至还有以前嘲笑和不喜欢冯小刚的人,也止不住伸出拇指,也不得不给出好评。

12月14日,《只有芸知道》开启全国超前点映,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先睹为快的观众的落泪点赞。冯小刚导演的自己对人生、对爱情、对生活的热忱,在生命里他总能找到自己义无反顾的事,在自己全身心投入的拍片过程中无论外界如何评论,冯导都乐在其中,执业精神令人敬佩。他又一次尝试了新的电影表现模式。大师永远不会重复,永远在挑战自我。

“这是国产电影这么多年来,我最感动的一次”,成都一位中年女观众,观影后如是说,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还有年轻的观众感动到无法用具体语言来描述,忍不住直接大呼:《只有芸知道》太绝了,太绝了,太喜欢太喜欢了!啊啊啊啊啊啊!

人们常说,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只有芸知道》这个电影里涉及到夫妻二人“谁先死”的这个几乎每个人都无法避开的话题,不仅是一路携手走过人生的中老年人,很多年轻人看完电影,泣不成声。甚至还有结婚不久的女观众在看完电影后对自己另一半说:我想比你先死。还有观众说想看无数遍,陪爱人看,陪父母看,陪朋友再看……

《只有芸知道》这部影片的成功再次证明:冯小刚,永远是中国电影里最不随波逐流的导演之一。

要想解开婚姻爱情的密钥,走出婚姻中的种种困惑,那就来看《只有芸知道》吧。

影片只有芸知道观后感范本2

冯小刚导演的新片《只有芸知道》,可能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电影了。点映看了,又想再看。

即将于12月20日上映的该片,是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温暖又感人的爱情主题影片。近日来,参加超前点映的大量观众,都被影片中隋东风和罗芸的爱情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

继《芳华》之后,冯小刚导演这次带着《只有芸知道》回归到观众的视野,再次让观众感受这种久违的,安静而美好的爱情力量。影视口碑榜小影同学提前参加了这部电影的点映,《只有芸知道》讲述了男女主角的相识、相爱、相守与别离的一生。

本片由冯小刚挚友张述夫妇的爱情故事改编而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冯导把电影主要取景地放到了新西兰的小城镇,片中角色都有原型,故事主线也都有迹可循,而且电影采取了倒叙、插叙手法,从而更利于观众从影片开始就融入一种基调悲凉的氛围。

在演员方面,由黄轩搭档杨采钰,倾情演绎了一段动人又让人心碎的爱情故事。《芳华》中,黄轩和杨采钰没有走到一起,而到了《只有芸知道》中,两人组CP,把现实生活中隋东风和罗芸的爱情故事,缓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青春到相爱,在异国打拼,有一只心爱的狗狗布鲁,因为平淡生活的束缚产生精神分歧,最后因为人生突变而完成心灵和解。在影片中,两位主演都贡献了非常舒服的表演,杨采钰的表演意外的好,尤其是那湾深深的酒窝加分不少。

影片只有芸知道观后感范本3

《只有芸知道》也是另外一种层次的救赎。

罗芸因病去世,隋东风把装着罗芸骨灰的背包放在副驾驶上,系好安全带,温柔地说一句:咱们出发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带着罗芸,继续去完成她的梦想,这个过程也让隋东风自己逐步放下了。

是的,只有隋东风放过自己,才能在这段感情中走出来,迎接崭新的太阳。在精神领域,罗芸一直陪伴着她,而在生活中,罗芸已经成为一抹回忆,无法参与到他的生活了,人生的下半场,靠隋东风自己去走。

《只有芸知道》中,徐帆的表演是教科书级别的好,她饰演的角色林太,是一位可爱柔美的女性。

林太口中的“一介书生”,给了她天底下最浪漫的爱情故事。她的先生不善于表达,却在他的画上都印了“爱梅斋主”,只因她的名字叫爱梅。

片中醉酒后,她那一声嘶吼般不能自己的哭泣,真切地触动了小影的泪腺。原来,她对亡夫的思念一直藏在心里。

近年来,冯小刚用朴素的镜头讲述着动人的爱情故事.

《芳华》中的何小萍和刘峰,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但他们胜似亲人,相依相伴,陪伴彼此;《只有芸知道》中的隋东风和罗芸,从相识到相爱,整个过程很朴素。他们养了一只狗,开了一家餐馆,过着“日子都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生活。

从《芳华》到《只有芸知道》,冯小刚更加沉下来去关注情感、关注岁月,时间给人带来的沧桑和温暖。

这两部影片中,最能清楚地看到一件实质性的东西——时间。

时间如水,流过无痕,世间所有的伤痛也唯有时间能治愈。比如《芳华》中,分别多年后,刘峰再次见到何小萍,何小萍脸上有了沧桑,而刘峰经历了波折后脸上浮现的平静,这些都是岁月赐予的一股安静力量。

影片只有芸知道观后感范本4

《只有芸知道》里传达的主题,也是用时间的刻度,用梦想的圆满,去疗愈人们生死离别的悲伤。

岁月带来的人性之殇,是无数文学作品中恒久不变的主题,不可否认的是,冯小刚导演近几年的电影中,越越来越多地在探究这一深刻主题。

《唐山大地震》中,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成为母亲的选择,为了留根,母亲选择了救弟弟,代价是她每天活在阴暗中,内心充满了对女儿的愧疚;《集结号》中,为了给47个战友找回应有的荣誉的谷子地,即使时光飞逝,在他心里,兄弟情谊丝毫不减;《芳华》中的何小萍和刘峰,经历种种之后,他们没有嫌弃彼此,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是人性中最柔软的善良。

到了《只有芸知道》中,隋东风和罗芸,从年少相爱,到中年离别,却无缘白头到老,中年丧妻的隋东风,踏上了为亡妻完成遗愿的旅途。岁月给他们带来的不只有温暖,还有平凡生活中痛彻心扉的生命离别。

这种感受,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会经历的,冯小刚导演自然不会例外,他前几日在微博上聊到离别,谈到了自己的母亲,他说:“娘在家就在,娘没了我就是孤儿了”。这番让无数网友泪奔的话,是他“想了很久,抽了两支烟”之后,自我情感的真实流露。

《只有芸知道》,冯小刚又一次彻彻底底走心了。

这是一部关于离别与守望的电影,无论是隋东风还是林太,他们都是守望者。曾经,他们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爱人就陪在自己身边,一起说笑,一起生活,一起感受四季更迭。正是这股朴素的真实,打动了小影和现场观众。

影片中,罗芸说:“半路留下的人,苦啊。”说出了太多人的共鸣,对于离别,一个苦字,早已经包含千言万语。

冯小刚也有他的体会,有网友提出:“如果你的另一半先离开,你该怎么办?”冯导的回答是:“没法办!”唯有好好活着,就像电影里,罗芸给东风留下的遗书里有一句话:我没活够的日子你替我好好活!

可以说,在这部《只有芸知道》里,冯小刚导演把世俗故事拍成了一部爱情史诗。这部片子真正走到了观众的心里,感动了观众。

摘掉了面具,脱掉了铠甲的冯小刚,终于重新回归本性,直面本心,因此有了《只有芸知道》这个感人的故事。而电影结尾处的彩蛋,也让观众更能了解他的一颗温柔真心。

《只有芸知道》,真挚温暖,有情有义,太适合这个冬日了,已经准备要带父母去二刷。

影片只有芸知道观后感范本5

《只有芸知道》没有追热点,没有逗闷子,这次冯导认真的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据说,这部电影是根据他战友兼助理张述的真实爱情故事改编而来,片中隋东风和罗芸两个在异乡各自打拼的年轻人,因合租林太的房子而相遇,意外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影片中,青年隋东风和罗芸在异国新西兰相知相恋相伴到永别,这是一个平淡的故事。除却异国他乡的背景设定,一双人的人生本就如流水般波澜不惊。而冯小刚导演就是实打实的拍出了这样一段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平淡人生的故事。

同时,电影中,狗狗布鲁的表演让人印象深刻,极度催泪,让人很容易被它的表演打动!

该片也是主演黄轩与杨采钰继《芳华》后再次合作。黄轩表示,这次两人不仅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更是“完美的合作伙伴”。

《只有芸知道》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有对婚姻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后劲儿非常大。”除了美好的爱情,影片中还有夫妻俩与房东林太(徐帆饰)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以及他们与餐馆服务员梅琳达之间几十年的友情,加上两人与小狗布鲁斯之间的羁绊,很多地方都令人动容。

影片只有芸知道观后感范本

最新电影《哪吒》观后感系列7篇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我们也许在观看作品时,也会为演员的演技所赞叹,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的感受,观后感可以很好的帮我们整理头脑里的思绪。你掌握了写作品观后感的重要技巧吗?读后感大全编辑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电影《哪吒》观后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电影《哪吒》观后感 篇1

今晚看了国产动漫《哪吒》,有两处不知不觉掉了泪。

电影的设定,哪吒是由于太乙真人的疏忽,不幸魔丸转世成妖,还在3岁生日被上天下了咒消灭。懵懂的哪吒实质是个懵懂少儿,电影讲述更多是哪吒父母在悲剧注定的情况下,努力为他寻找另外一种活着的可能性。

如果放到现代,哪吒像不像那个刚出生就有先天性的顽疾,并被医生断定活不过3年的可怜孩子?

电影里的村民,作为大众的代表,顽疾(妖)+短命(下咒),意味着不幸,他们倾向于放弃这个孩子。但作为骨肉相连的至亲父母,李靖夫妻表现出对抗命运的勇气,尤其是哪吒母亲殷夫人,紧紧的抱着刚出生的孩子,不管哪吒的先天条件如何,在她眼里、在她怀里,那是她用尽生命的一切要保护的人。

是的,我想无论先天条件如何,无论孩子身上有多少缺陷,她都会拼尽全力去让孩子活出来,只要有一丝的希望,她都会相信后天的努力让事情有些不一样,

哪怕只有很短的时间,也甘愿付出一切让他过的跟正常人一样快乐。

这种拳拳之心,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最能打动人,我还记得电影里哪吒第一次看着自己母亲笑了的样子,从此他认定了眼前这位笑中有泪的母亲就是他的至亲至爱。母爱,这是电影里打动我的第一个点。

如果说殷夫人对哪吒的爱像火一般炙热的、温暖的,那李靖对儿子的爱则像大山一样高大的、深沉的。当所有村民以及代表权威的太乙真人都建议放弃孩子时,殷夫人看着襁褓里的哪吒强颜欢笑,李靖则当机立断,挺起父亲那无所不惧的腰板,立定如山的说,李某家门不幸,但他是我儿,我会教育好他,一切后果李靖一力承担。(可能跟电影里字面上有出入,但就是这个意思)

然父亲的爱不止于承担的勇气和魄力,更在于切切实实的找解决办法。从哪吒出生那刻起,李靖夫妻的生活就围着着这位魔童,上天入地,李靖把所有人所有方法都尝试遍。第一年儿子尚小,让妻子照顾;还剩两年,当妻子还停留在只要哪吒这两年活的开心就行,李靖已经帮哪吒做好成长规划:拜师学艺-为民除害-成为顶天立地的人;过程中甚至不惜欺骗哪吒说他是灵珠(天才)转世,一时被世人不理解(妒忌),让其好好练功、学好本领,必有一天能建功立业;甚至在妻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李靖已经做好了为孩子牺牲生命的准备(代替哪吒在生日那天代替天雷的打击),这是他唯一想到的让孩子活下去的办法。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之大爱,就是考虑孩子的未来,考虑当自己不在之后,能不能过得好,包括有没有生存的本领、有没有足够的物质支持、有没有照顾他/她的人。

这是作为孩子的哪吒和现实中的我们当时几乎看不到或不理解的一面,我们当时只觉得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我们不一定想做的事,觉得不能放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不开心。

于是,当出走的哪吒看到那只化做猪的风火轮,在重播李靖千辛万苦为孩子争取到唯一的救命稻草(以命换命)的过程时,他仿佛能把父亲的爱与他过去的一切联系起来。父爱,这是电影里让我掉泪的第二个点。

其实哪吒作为3岁小孩,或者说一个还未长大的小朋友,他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在魔丸转世这个设定下,更凸显他放纵自己恶的一面。但导演希望观众在观看后能改变对哪吒的看法,确实也做到了。

从这个角度看,促成哪吒的命运和心智转变的,不仅仅在于哪吒自己的努力(也许我命由我不由天说早了,感觉有点懵懂),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的李靖夫妇,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为之计长远的智慧。

因此,是这对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的保驾护航,让哪吒真正从魔童变成真正的人。这么看来,这部电影更重要的主角是父母,主题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电影《哪吒》观后感 篇2

“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没错,这正是最近很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主人公——哪吒很励志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我的命运我做主!”

哪吒本是魔童,一出生就被太乙真人收为徒弟,生性顽劣,大家都不愿意同他玩,虽然他很想做英雄,但每次都不被大家理解,为打妖怪却伤害了乡亲,也让他的爸妈很伤心。最后在爸妈的爱护下,哪吒感动了,大战敖丙、申公豹,保护了陈塘关,也被乡亲们理解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从这部电影里我学到了很多——

首先,做好事要注意方式,不能做了一件好事却伤害了其他人。在电影中,哪吒为了抓海夜叉,却把大家的房子都烧坏了,让大家都误以为哪吒是妖怪,害了大家。

其次,要珍惜友谊,关怀朋友。哪吒与敖丙因共同打妖怪而相识。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他俩在捉拿妖怪的过程中既争强好胜又互相帮助,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当哪吒打败了敖丙时,却不下狠手杀了他,而当哪吒要被天劫收走时,敖丙更是不顾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哪吒。两人的友谊真令人感动!

第三,父母与师父的爱真的很伟大。哪吒的爸爸妈妈在哪吒犯了很多错误时仍然爱护着他,甚至为了救哪吒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爸爸用换符的方式解救哪吒的行为,就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无私地关怀爱护着我。哪吒的师夫用几百年的道行来帮助他,就像我的老师一样,虽然我和同学们很调皮,但老师还是耐心地传授我们知识与做人的道理。父母与老师都是无私而伟大的人。

这部电影真的太好看了,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要学会坚强,学会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尊敬老师,感恩父母,做一个好孩子。

电影《哪吒》观后感 篇3

在7月26日这个平凡的日子里,一部有鬼才导演饺子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这部电影的首日票房就达到1.39亿,直到今天,票房已经飙升到36.29亿!评分也高达9.7分。“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天哪!这一个有着黑眼圈的小孩还是我认识的哪吒吗?这部电影的改动还不止这些,原来风度翩翩的太乙真人成了一位挺着大肚子的中年大叔。申公豹变成了结巴,原来十恶不赦的龙王三太子变成了一位颜值超高的君子……

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这部电影吧。话说从前,有一颗混灵珠,太乙天尊把混灵珠变成了一颗魔丸和一颗灵珠。并且将魔丸下了天劫咒,三年后便会毁掉。哪咤本应该由灵珠转世,不幸灵珠被天庭的叛徒申公豹抢走了,哪吒出生变成了魔童。而投胎为灵珠的则是龙王的儿子敖丙,他俩一开始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可后来却意外的成了好朋友。在哪吒的生日宴上,敖丙是龙族的身份被曝露了,便对哪吒说:“我们都是妖族,没有必要活在这个世上。”但哪吒对敖丙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天雷下凡,敖丙领悟了哪吒的话,用万龙甲和哪吒一起抵抗天雷。最后太乙真人出手相救,哪吒和敖丙丢掉了凡体肉身,但保住了灵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电影的续集吧,相信饺子一定会给敢于同命运做斗争的小英雄一个完美的结局。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如命运不公,就要和它斗争到底,不要放弃,也不能妥协!

电影《哪吒》观后感 篇4

把他关起来哪吒来了!!你就是妖怪因申公豹捣乱,原本应是灵珠转世的哪吒却成了魔丸转世,天生就可以用火,具有神力,与常人不同。而一直抵触妖魔的村民也一直不肯接受哪吒。下凡的太乙真人告诉李靖夫妇,天尊在魔丸上下了天雷咒,三年后会释放咒术毁灭魔丸。李靖夫妇伤心不已,但决定不杀死孩子,让他成长。可是哪吒深受众人厌恶,大家都认为他是妖怪,没有人和他玩,使大家恐惧。哪吒渐渐对人们开始失望。

当哪吒在海边从妖怪手中救小妹妹时,申公豹偷去交给龙王的灵珠转世龙王三太子敖丙现身了。后来敖丙中了招,全身几乎全部石化。只有一只手石化的哪吒救了敖丙和小妹妹,取到了解药。敖丙陪哪吒在沙滩上踢毽子,从此二人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可是敖丙回到龙宫才知道,哪吒就是魔丸。为了拯救龙族,他将不得不对哪吒出手。

十天后就是三年之期,哪吒邀请敖丙参加生日宴,敖丙陷入迷茫。生日当晚,申公豹对哪吒讲了真相,哪吒黑化。他解开了镇压他的法术,失去意识,魔化的他狂暴地对自己的父亲大打出手,正当他要杀了父亲时,敖丙赶到及时控制了局面,并让太乙真人重新封印。清醒过来的哪吒非常难过,愤怒地离开了。敖丙艰难地权衡再三,听从申公豹的话,为了龙族,决心灭掉整个陈塘关的人。哪吒在坐骑的帮助下幡然醒悟,及时赶到与敖丙打斗在一起。在长时间激烈的战斗后,哪吒再次魔化,但是保持了意识,他用尽全力,破了敖丙放的坚冰。去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说了算!!!他打败了敖丙,但他放了敖丙,没有杀他。你是我的朋友。哪吒说。

该来的总会来的。天雷来的那一刻,哪吒含着眼泪对父母挥了挥手。哪吒在浑身过电痛苦不堪的时候,看见敖丙竟和他一起熬着天雷。哪吒:你傻不傻,白白搭上一条人命!敖丙:不傻谁跟你做朋友!

太乙真人决定帮助他们抵抗天雷,就将七色宝莲送入雷中,保住了他们的魂魄。此时村民们认可并接受了哪吒。(肉体都不在了才认可)

哪吒在用行动证明自己,无论被人们冤枉,还是好心得不到好报。哪吒也会愤怒、难过、痛苦,但他明白了爹的话。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

既然如此,那就打破成见,我是我想要的样子!做我自己!别人除了做旁观者和评论家以外决定不了什么,人生还是自己走。哪吒的命,叫不认命。不会认命,也不可能认命。既然生活对你不好,那就奋起反击,做自己的英雄。

我没讲完噶我还有话说!!这里当做一点胡言乱语。

跟哪吒相比,敖丙更像一个总是按时交作业,好好完成工作,中规中矩的乖小孩,优秀又善良。他是全龙族的希望(龙族全员给他做万龙甲的时候就像是全村出了一个大学生然后挨家挨户都出钱给他学费(bushi),但是和哪吒不打不相识,二人惺惺相惜。最后自己的结局我们的敖丙同学应该挺满足的吧和哪吒住在莲花里天天踢毽子无忧无虑岂不美哉?!

电影《哪吒》观后感 篇5

昨天去看了期待已久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的还是我们传统中大概的人物关系,但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是非常创新了。从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的出场,到殷夫人,李靖的出场都十分具有新意,特别是太乙真人的那一口川普,可以说是笑liao不断。是本来头脑中固有的神仙形象发生很大的反转,使其形象更加的饱满而富有激情,充满想象力。

提起动画片,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迪士尼公司的作品。不可否认迪士尼公司在作品的精细程度或者是配乐都有十分惊人的成绩,在动画片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反观《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观影的过程中,并没有让人产生落差,相反,在细节的处理和画面的观感来说给予我们观众非常大的惊喜。但是在配乐的方面还需要再完善一些,有些时候歌词和情景的处理还没有达到那种相得益彰的感觉,稍微有些平平无奇。

从故事线来说,在观看的过程中一直随着情节设计走,或是搞笑,或者悲伤,亦或是感动,都向观众传达的一清二楚,给给非常直观的观影体验。

哪吒和敖丙这两个形象的设计和我们平时所接触的形象有所不不同,在这部作品中加深了对于哪吒和敖丙人物内心的探究,带给大家关于人性的思考,环境和人性格的关系。一个人的善良可能会被社会上一些成见,一些流言蜚语所左右。就像里面哪吒的一句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很多人都感从身受。一个受到世人的成见,一个背负着家族的重担,两个人很像,都是孤独,善良的人。也许就是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才会变得如此惺惺相惜。两个人的友谊,以及彼此与家庭中的亲情,使得整部影片有张有弛,十分精彩。总而言之,是一部十分值得去电影院看的作品。

关于第二部,我们在等待。

电影《哪吒》观后感 篇6

电影《哪吒》观后感1

这部国内经典动画电影,还是很值得看的,我不是影评人,但是有几个值得拿出来说一下的点,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对于“命”的理解,如果在电影中把原始天尊理解为道的化身,那么哪吒就是被安排降生的人,而他的使命就是成仙,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就是他的运,所以魔童和灵珠就是善于恶的表达方式;偷走灵珠只有魔童降世,在哪吒的父母哪里没有选择的权利,但是父母就是哪吒的那个本性;再得知哪吒是魔童降世之后,他们选择了教化,这个教化就是我们人类的修行;“自诚明之谓性,自明诚之谓教”,父母的用善良的态度教化这个先天的魔童,也就是由明到诚的修行,太乙真人的在善的道里面给予规范,也就使得哪吒没有太大的问题出现;引申到做人,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恶念,只要时时克制,省察观照自己的内心,也就不会有偷巧之心了,也不会有被外物左右之心了,这是修行做人的关键准则。

关于善恶,灵珠本是代表善,可是在申公豹把他赋予到龙王三太子的身份以后,所谓的善已经变成了为了龙族的私欲上了,他用他的小私来改变大道运转,也就变成了大恶;在三太子要灭掉陈塘关的百姓来成全他们的私欲得时候,也就让灵珠变成了最大的恶人,没有灵珠本来的使命了,这也就是善恶本无定数,只在一念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为己即为恶,为公即为善,成人之美也就成就了自己,“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对于“道”,魔童和灵珠代表了阴阳之道,阴并不是恶,阳也并不是善,所谓善恶也就是对于人的得失而言的;在阴面对大众有利即为善,在阳面对大众不利即为恶;所以道的运行本无善恶,他只是一个生生不息。这也就是此电影的精华部分,阴阳本是一体的,只有互相运转起来才能形成生生不息,最后两人合体也就给魔童以生的希望“孤阳不长,孤阴不生”,这也就成就了哪吒的成仙的基础,成就了他的生生不息的样子,这就是“道”。

就电影而言,这部电影是很值得看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还是可以这样来理解一下的,从道的运作规律来看“命”是由天的,因为天赋予我们这个生命,人不可以逆天而行的,人只能顺天而行;可是“运”是可以改的,只要我们修性改运,只要善念长存,自然就会顺天而行;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人的命数有定,但是运可以由自己把握的,只要“尽其心也,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夭寿不二,修身依俟,所以立命矣。”

我们能够活多久自有天注定,可是我们做人好不好?一定由自己的性决定,所以修身养性才是正确的人生观,不怨天不尤人,堂堂正正的做人,顶天立地的做事,自会自天佑之。

电影《哪吒》观后感2

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暑假上映,很快就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和各种评论。我也趁着假期上电影院,赶上一趟。

这部电影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剧情和画面都非常流畅。特效也让我们看到了经费在燃烧。虽然它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国人对国漫一直都怀有希望,所以它不免收获了大量粉丝。那么这部电影究竟有什么亮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先看我们的主角小朋友,哪吒。这位哪吒与我们以往的哪吒形象都不一样,可以说非常有他自己的特点,出乎观众们的意料。哪吒本应该是灵珠转世,可在这部电影当中却出了点意外,原本会被哪吒抽筋扒皮的敖丙是灵珠,哪吒是魔丸。有一种“正反派”颠倒的感觉,正是这样,才有了新的哪吒故事,才会吸引这么多目光。将传统故事改编,无疑是一种创新,给从前的故事注入新生的灵魂。改编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而结果我们也看到了,这种创新的尝试确实迎来了不错的反响。向以往的故事都会有个反派,最终被主角打败。但哪吒这个故事里面,两波人都是为了打破成见,证明自己,只是他们的出生于生长的环境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故事,但他们又是那么的相似,他们就像太极阵那样阴阳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电影中的剧情就是由“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这样一句话贯彻的。确实,这座大山难搬。动画中的哪吒,敖丙,申公豹他们都被这座大山所阻挠。我们的生活中何尝不是有这样的大山呢?就像我们虽说的刻板印象就是这样的大山。比如,德国人很严谨,英国人很绅士,意大利人很浪漫随性。这些都是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但我们就是由这些刻板印象去认识世界的。所以我们要记住,刻板印象它可以是一个起点,但它绝对不是一个终点。哪吒是魔丸出生,但不代表他未来一定是个魔头,敖丙是龙,但不代表所有妖都是害人的。那么如果我们遇到成见该怎么办呢?就像电影里那样“我命由我不由天。”少年,就应该活出少年的傲气来,怎么能够输给命运呢?命运是由内因和外因所组成的,我们不能控制外因,但我们能够把自己做好,这就足够了。电影中哪吒从妖怪手中救出小女孩,却被人们误会,但哪吒的父亲李靖最后还查明了真相,想要给哪吒一个清白。只要我们做好了自己,总有一天,别人能够看见。

电影中李靖夫妇不得不提,他们也是这部电影中的一大亮点,在这里面我们看到了父爱与母爱的不同。我们也能看到,孩子的成长是需要陪伴的。陪伴是孩子所最需要的爱,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电影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哪吒一人,我们看到了他的家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相互联系着,有着密不可分的羁绊。这是许多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所缺少的东西。常有一群孩子战胜反派的故事,少有提到他们的家人。要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一定是与家庭的教育密切相关的。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良好的教育或是有幸福感的家庭,他能感受到自己被爱,然后学会去爱别人。哪吒因为有亲人的羁绊,这让他的形象和李靖夫妇的形象都变得更加鲜活起来了。

这部电影算是在国产动画向前走的道路上小有突破,希望国产动画一路前行,能够越做越好。期待中国的动画产业也能谱写不一样的故事。

电影《哪吒》观后感3

看了电影哪吒后,打动我的地方有很多,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寄托着全龙族人希望的敖丙、还有申公豹说的那句“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但整部影片最打动我的还是李靖和殷夫人,尤其大爱殷夫人,不同以往作品里的悲苦形象,这个殷夫人不仅是伟大的妈妈,还又飒又美,巾帼不让须眉,爱子如命,虽工作忙碌却尽力抽出时间陪伴哪吒成长,“晚上回来娘给你做好吃的”,披上战袍可以降妖除魔,回到家也是一枚贤妻良母,真真是完美的女强人形象了。

说到女强人,我总觉得社会上对女强人这个词的理解有时是带有偏见的,或者是不全面的,强指的应该是内心强大的强,而不是强势的强。

在各种影视作品当中描绘的女强人形象往往只突出了强势的一面,非常单一刻板:短发居多,职业套装,必踩高跟鞋,妆容精致,做事风格凌厉,如无必要一般板着脸,高冷性格强势,甚至晚婚晚育单身…影视作品需要靠视觉形象来打动观众,这是一种能让观众很快熟悉角色设定的塑造方式,但实际上很多国内编剧写剧本的时候对职场的见识很少,也很少能够见到真正强大的女性,这样简单粗暴的形象设定未免把女强人看得太肤浅了。

我认为,真正的女强人是殷夫人那样,不仅能力强,事业上能独当一面,在家庭上也是贤妻慈母。在现实生活中,也和影视作品里那种女强人被丈夫嫌弃婚姻破裂的戏码完全不同,高知女强人的离婚率相对较低,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在社会职场闯荡多年的女性,思想比较透彻,眼光更长远,应对压力的能力更强,跟伴侣沟通、讲道理的能力也更强。

女强人身上有的不是男性的特质,而是强大的人共有的特质:理性、坚强、有逻辑、有进取心;进取心是对自己有要求,有期待,在学业和事业上力争有所作为,大多数时候,做妻子和做母亲与进取心都不矛盾,女强人是有能力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那些影视剧上事业有成但婚姻不幸福的女性形象都不能称得上是女强人。

这些特质都不是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女性特征,有些人认为女强人会婚姻崩溃,其实是一些人先入为主的一种偏见。但仔细观察一下身边和历史上著名的幸福夫妻就会发现,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大男子主义和小鸟依人的组合,绝大多数好丈夫在婚姻中都是信赖女性、尊重女性的温柔男人。

对于男人来说,好好沟通,努力去了解一个女强人,和对方达成一致,然后相伴和抚育后代,度过一生的这个过程,比找一个愚鲁而顺从的女人,让对方给自己生几个娃要有意思得多,跟内心丰富的人在一起生活会有说不完的话,一辈子很长,夫妻间彼此嫌弃往往是一方成长了,另一方却在原地踏步,造成了实力的不均衡;如果夫妻同时在成长,一起变得更加渊博和丰富,经过平等沟通达成共识,最终形成默契,那两人就拥有了强大的双核处理器,很难彼此厌恶。更何况,不论是卵子细胞质中存在一定的遗传物质,还是母亲会本能的投入更多的精力教育后代,子女的成长都是受母亲影响得更多。

对于孩子成长及人格塑造来说,有强大的父母做榜样,比陪伴、说教、上多多的补课班更简单高效。

男人自己的成长和后代的成长,都需要聪明而强大的女性。

电影《哪吒》观后感 篇7

最近朋友圈、微博一切的社交软件都被哪吒霸屏了,票房甚至dou已突破四十亿,创造了中国动画的票房神话,无疑,哪吒的成功离不开精心的动画制作、后期人物的配音以及引人入胜的剧情。对我来说,哪吒最吸引我的就是其自然而不做作的煽情,一切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眼泪就在那不经意间流落……

我不知这部电影对看过的人说吸引你的点在哪,是那豪情冲天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还是那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志,一句“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来抗”让多少人为之侧目?亦或是李靖那句“爹送你个平安符,保佑你平平安安,爹一直对你很严,知道你心里有气,但爹也没别的办法。儿啊,你今后的路还很长,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永远不要放弃”。而正是这平淡的话语,却悄无声息的偷走了我们的眼泪,特别是当后面知道平安符的作用时,眼泪一如泄洪般一泻千里。

而这部电影吸引我的除了其不刻意做作煽情外,更吸引我的是其大致相同的剧情却演绎出了不同的结局。君是否曾记得小时候我们看的与哪吒相关的动画、电视剧。都是淘气调皮的哪吒于外伸张正义时被误解,误杀龙王三太子,导致水淹陈塘关,最后李靖迫于压力将哪吒交出,延伸出了那句“今日我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从此以后我不再欠你李家”这样看似豪情却实则不负责任的话语。你可曾知你母亲怀胎三年之辛苦,又可曾知那句“养育之恩大于天”?这些恩情岂是你一句“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就能还清的?而这部影片中虽结局都是哪吒道消身死,不同的却是一种为看似豪情实则不负责任,另一种却是为报父母恩喊出“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来抗”,虽不舍,却不悔的豪情,此为其一。

其二,在那些影片电视中总会给少不更事的孩子一种误解,认为李靖不分青红皂白,为保自己总兵之位将自己儿子推出,所以在那时候我们看的时候总会将李靖当作坏人。可是需知,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自己的父亲。我们总是抱怨父亲严厉,好像不喜欢自己,你可知,父爱如山,虽不言,但却重。就像这部影片中一样,哪吒面前李靖总是一副严父之样,不许出门,老实跟着老师学法术,可是真当孩子意志消沉,自我放逐时,却仍不会放弃他,一句“我挨家挨户磕头,也要把大家求来”又让多少人为之泪目?当李靖求来换命符时,彻底击溃了我的防线。

正一如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总望子成龙,可是真当孩子长大了却只希望他能平凡过一生,健健康康,无忧无虑。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又道出了父母多少的心酸,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英雄,因为那时候觉得他们无所不能,可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开始嫌弃父母过时,老套,不再万能,可是却不曾想起每个加班的夜晚,回到家饭菜总会是热的,灯总是亮的,总有两个身影在等着你。他们或许不再万能,但他们仍却全能,总是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在你身边,我们是否可以放下手中观看别人故事的手机,演绎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

[最新]平原枪声观后感范文700字系列7篇


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会让我们印象深刻。每次看完电影,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写观后感对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观后感可以清楚描述自己在看电影时的具体感受以及获得的相关启示。有没有好的作品观后感模板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原枪声观后感范文,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平原枪声观后感范文 篇1

砰砰震耳欲聋的枪声接连不断地传入我的耳内我正在观看电影《平原枪声》。

这部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地区年轻的八路军干部马英身负重任,回到家乡,白手起家,发动群众,组织抗日队伍,与日寇、汉奸殊死拼搏,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之歌。

影片中,有两个人物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在一次突围战斗中,苏建才、苏建梅兄妹俩同时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哥哥苏建才不但没有树立榜样,反而叛变,当起了日本鬼子的走狗,说出了游击队的路线示意图。尽管鬼子阴险狡猾,但游击队员机智善战,最终没能是鬼子的阴谋得逞。而汉奸走狗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被队长马英所击毙。

而年龄较小的妹妹苏建梅,对共产党忠诚无私,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虽然壮烈牺牲,但她却成为永垂不朽的英雄。我还联想到千千万万像苏建梅这样的爱国英雄:英勇不屈的刘胡兰;少年英雄王二小;勇敢机智的雨来;敢于斗争的小兵张嘎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强敌,视死如归,这种精神是何等的高贵啊!

砰影片中的枪声唤醒了我。这是马英、郑敬之击毙中村,夺取最后胜利的枪声。看完电影,我真正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只有好好学习,从小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才对得起在民族解放中奋勇战斗的革命先辈!

平原枪声观后感范文 篇2

平原枪声是二十八集连续剧,主要讲述了的是北方平原上的一群仅有土装备的八路军游击队英勇和日军抵抗的战斗故事。

马英八路军游击队队长,他有着无尽的幽默才能,形象十分搞笑,他的行动十分英勇,鬼子来一个劈他一个,来两个捶死他一双,在战场上打鬼子的时候都忘不了嗑瓜子,这是它独有的特点,把日本鬼子的司令中村简直不放在眼里,别看他这样,打起鬼子来战略可不少,不像王二虎一样虎了吧唧的,一点策略也没有光知道俺去劈了他、俺去杀了他、俺去砍了他。还有苏建梅游击队政委、伙夫老光棍老孟、赵振江、小董,都是游击队的主力队员。

刘中正、杨百顺、苏建才这些人背叛革命当汉奸,一块跟着日本人打我们中国人,苏建才本来是跟着马英干的是苏建梅的弟弟最后为了一个女人告诉了中村马英他们所在的地方背叛了革命,这些人气得我是想从电视里把他们拽出来狠狠的揍一顿!最后马英用一把小刀把中村给杀了,马英说:刀归我,人归你们了。

看了平原枪声以后,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爱国!

平原枪声观后感范文 篇3

“砰砰砰砰砰。。。。。。”震耳欲袭的枪声川流不息地传入我的耳朵内,这即是电影《平原枪声》。

这部电影首要说的是抗日斗争时间,冀北平原地域年轻的八路军干部马英遵照回抵家乡,带领抗日兵士,倚赖团体与日寇、汉奸作决死格斗,用鲜血和多数抗日兵士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汹涌澎湃的民族解放之歌。

马英,,一个响铛铛的名字,他不畏劲敌,不怕埋葬,为了老人民,他领导的游击队一次次都把突击的仇敌打倒,获得了告捷。而那些苟且偷生、卖国求荣的汉奸专心想着本人的蕃昌高贵,对故国的危难却束之高阁,这样的人又何如对得起本人的故国呢,最后只能丧命在枪下。

在这部影片中,描写了两个形象鲜亮,出入庞大的兄妹俩,他们俩在一次游击战中悲惨被俘虏,身为兄长的哥哥不仅没带好头,反而却当起了日本鬼子的“虎伥”,他只想保住本人的性命,竟出售了游击队,讲出了游击队的线路示企图,虽然鬼子阴恶刁滑,可队员们灵巧善战,最后才没使鬼子得逞,而汉奸虎伥最后逝世在队长马英的手里,而年岁较小的妹妹,对共产党忠厚忘我,在敌军的酷刑鞭挞下,百折不挠,尽管悲惨死在仇敌的枪下,但是他却是一个名垂青史的列士。

“砰!”这边响起了平原上的最终一声枪声,这枪声表达了中华民族力争上游,不谓劲敌,高吭的民族精神,在这抗日斗争中,即是有不计其数的兵士不谓劲敌,不怕埋葬,抛头卢,撒热血。才将厌恶的日本鬼子和汉奸全体消亡。是八路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泼澜广漠的民族解放之歌,才使得我们过上美好平安的日子。

这是一部多好的影片啊!是愤慨,是悲戚?是可惜,依然是怀念?百般情感交错在一块,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平原枪声观后感范文 篇4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北平原地区年轻的八路军干部马英奉命回到家乡,率领抗日战士,依靠群众与日寇、汉奸作殊死搏斗,用鲜血和无数抗日战士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之歌。

在这部影片中,刻画了两个形象鲜明,相差巨大的兄妹俩,他们俩在一次游击战中不幸被俘虏,身为兄长的哥哥不但没带好头,反而却当起了日本鬼子的“走狗”,他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竟出卖了游击队,说出了游击队的路线示意图,尽管鬼子阴险狡猾,可队员们机灵善战,最终才没使鬼子得逞,而汉奸走狗最终毕命在队长马英的手里,而年龄较小的妹妹,对共产党忠诚无私,在敌军的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虽然不幸死在敌人的枪下,但他却是个永垂不朽的列士。

这是一部多好的影片啊!是愤怒,是悲伤?是惋惜,还是崇敬?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平原枪声观后感范文 篇5

早已步入了和平现代的生活,而我却依然爱读我国在上个世纪5、60年代出版的战争小说,并非我崇尚暴力,而是我们太需要了解那一段历史了,我们的孩子也更需要了解那一段血与火的岁月。

于是我又从书架上抽出了那一本以华北大平原抗击日寇入侵为背景的小说《平原枪声》。这一本书的作者叫李晓明,原名李鸿升,河北省枣强县程杨村人。1938年他投身抗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他担任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这本书所记述的故事也就发生在河北省枣强县,书中的那一支队伍就是枣强县游击大队。

1937年,日本鬼子进了中原。当年的执政党腐败无能一败再败,华北大地迅速沦陷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沧海横流,方显英勇本色,在一些民族败类狼狈逃窜,认贼做父的同时;更多的中华英雄儿女揭竿而起,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英勇斗争。他(她)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和侵略者展开了顽强斗争。

成熟稳健的司令员李朝东,战死沙场的县大队政委杜平,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游击队长马英和他的助手老孟、王二虎、赵振江;被俘(捕)不屈,英勇献身的苏建梅、老侯;机智勇敢的地下工作者郑敬之,肖阳踏着战火向我们走来千里大平原展开游击战他们出生入死,前仆后继,浴血抗争,他们一次又一次挫败日、伪的阴谋无论是壮丁训练所的暴行,还是刑讯室的酷刑,无论残酷的铁壁合围,还是血腥的清剿;都无法压碎抗日军民的铮铮铁骨到了1945年春天,抗战初期只有几个人小小的游击队,终于汇成了一支浩浩的大军,向盘距在县城的小鬼子发动了全面进攻

小说生动地再现了沦陷区抗日武装和沦陷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生生死死抗日保家园的波澜壮阔的史实,生动地再现了沦陷区抗日武装从无到有,到逐步壮大的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积小胜为大胜科学战术,使敌我的力量逐步发生了质的改变的英雄传奇;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这一伟大真理。

不要说什么胜者为王败者贼,只有在国家危难之际和人民同生共死的政党才能最终拿到人民的选票。

《平原枪声》仅仅是无数抗战文学中一部,只能称得上大海中的一滴。但是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之歌,却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史册。

《平原枪声》里所记述的华北千里大平原的英勇斗争,也同样永远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平原枪声观后感范文 篇6

今天早上,我观看了电影《平原枪声》。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地区年轻的八路军干部马英在党的领导下,回到家乡肖家镇,率领苏建梅,王二虎等抗日战士,依靠群众同以中村,杨百顺,刘中正为首的日寇汉*进行殊死搏斗。他们与地下工作者郑敬之,秦芳之密切配合,发动群众,建立武装,攻占炮楼,巧杀汉*,识破叛徒,粉碎“扫荡”……一次又一次挫败了日寇的阴谋,出生入死,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终将敌人消灭。

看了这一部影片,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股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升。

这一些英勇的平原儿女们,凭着一种信念——民族精神,在家乡的土地上为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用自己的智慧把敌人打得晕头向。当风云突变马英被捕时,苏建梅等人截粮车,毁电线,拔炮楼,让敌人误以为马英仍在城外;在壮丁训练所马英与地下工作者郑敬之密切配合,救出马大娘,借敌人之手除掉汉*吴胖子,马英等人也脱离虎口。更让我敬佩的是抗日战士的意志。当苏建梅被捕时,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这些都未能摧毁苏建梅的意志,面对挥起的鞭子,面对那一件件令人不寒而栗的刑具,苏建梅仍面不改色,对八路军的任何情况只字未提……

反之,那些汉*和日寇更令人痛恨之极,他们的言行正与抗日战士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苏建梅与苏建才同时被捕,面对美色的诱惑苏建才心意访惶,终成了叛徒……

抗日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之歌。同时,影片也告诉我们:要记住这段浴血历史。

平原枪声观后感范文 篇7

“砰砰砰砰砰……”震耳欲袭的枪声接连不断地传入我的耳朵内,这就是电影《平原枪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北平原地区年轻的八路军干部马英奉命回到家乡,率领抗日战士,依靠群众与日寇、汉奸作殊死搏斗,用鲜血和无数抗日战士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之歌。

马英,,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为了老百姓,他领导的游击队一次次都把突击的敌人打败,取得了胜利。而那些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汉奸一心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对祖国的危难却视而不见,这样的人又怎样对得起自己的祖国呢,最终只能丧命在枪下。在这部影片中,刻画了两个形象鲜明,相差巨大的兄妹俩,他们俩在一次游击战中不幸被俘虏,身为兄长的哥哥不但没带好头,反而却当起了日本鬼子的“走狗”,他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竟出卖了游击队,说出了游击队的路线示意图,尽管鬼子阴险狡猾,可队员们机灵善战,最终才没使鬼子得逞,而汉奸走狗最终毕命在队长马英的手里,而年龄较小的妹妹,对共产党忠诚无私,在敌军的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虽然不幸死在敌人的枪下,但他却是个永垂不朽的列士。

“砰!”这里响起了平原上的最后一声枪声,这枪声表明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谓强敌,高吭的民族精神,在这抗日战争中,就是有成千上万的战士不谓强敌,不怕牺牲,抛头卢,撒热血。才将可恶的日本鬼子和汉奸统统消灭。是八路军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泼澜壮阔的民族解放之歌,才使得我们过上幸福安定的日子。这是一部多好的影片啊!是愤怒,是悲伤?是惋惜,还是崇敬?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观后感800字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观后感
刘颖

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是由才女徐静蕾执导,人气偶像吴亦凡以及素颜女神王丽坤主演的唯美风景片。该片主要描述了布拉格令人心驰神往,心旷神怡的自然人文景观,并通过讲述两对情侣跨越两个时代的爱情故事来重点体现了布拉格众多景点的历久弥新以及其独特的恋爱氛围。
如果你也像片中女主一样,遭遇人生失意,内心崩溃落寞,那么不妨买一张通往布拉格的机票。不仅可以通过领略布拉格的美丽风光和民俗风情来抚平内心创伤,还能增长个人见闻,买到国内很难买到的工艺品。当然,最重要的是感受布拉格浓厚的恋爱范围,说不定你也能像女主一样,误打误撞就找到了Mr.right ,在这个浪漫的城市谈一场浪漫的布拉格式恋爱。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市内拥有众多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建筑变化丰富,色彩绚丽。那么这座城市有哪些值得参观的景点呢?电影给我们列了一个生动的清单。
一、圣维塔大教堂
圣维塔大教堂是《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拍摄地点布拉格的取景地之一。圣维塔大教堂有建筑之宝的美誉,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大教堂的几个参观重点包括20世纪的彩色玻璃窗、圣约翰之墓和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
二、布拉格广场
在布拉格广场,女主角的回眸让人倾心。这个广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这里矗立着众多哥特式(高耸削瘦的风格)与巴洛克式(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大量使用曲面)的建筑,漫步于此,也可以欣赏到著名的圣维塔大教堂和自鸣钟。
三、查理大桥
查理大桥多次出现在影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当中,片中男女主角坐在湖边深情相拥,画面唯美而又浪漫。查理大桥横跨伏尔塔瓦河上,大桥的两端分别是布拉格城堡和旧城区,桥上还有精致圣约翰雕像。在桥上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家的表演,还能常常看到忘情相拥的情侣,感受查理大桥的春天。
四、列侬墙
在影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当中,也有各位主演在此合影的片段。这里曾是人们发泄对当时政权愤怒的地方,捷克青年在墙上书写披头士的歌词,最终导致了学生警察之间的冲突。尽管当局不断重新粉刷墙壁,还是有大批的青年制造出新的涂鸦。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爱好和平的人士发表自己主张的地方,也是披头士粉丝们纪念列侬的重要地点。
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通过电影,我深深地被布拉格的美景所折服,电影中的许多长镜头以及慢镜头都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布拉格的美,我猜影片许多观众都和我一样,已经将布拉格列为旅行目的地之一,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揭开布拉格的神秘面纱。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观后感300字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观后感

2015年情人节,我和他一起看了《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这场电影,那时没有太多的触动但是却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自此我就一直回味着它带给我那种特殊的感觉,于是我开始期待看下一场,终于今天被我找到了,再一次看这部电影,加上外面雷雨交加的气氛和情节人的回忆,我感觉这一次内心被击中了,不是人物也不是情节,而是这部电影的性格气质将我拉入无法自拔。

也许每部电影都像是一个人一样,它们也有灵魂,这部电影的灵魂抨击着我的内心。徐静蕾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像徐静蕾本人一样,无论她表达着什么样的情感,你都不会有一种特别浓烈的感觉,她总会给你淡淡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却沁人心脾,让你感觉到宁静和美好。

可能这就是一代才女带给我们的感觉吧,看她的电影,就像在读她的内心一样,美得妙不可言,我想这部电影会像《杜拉拉升职记》一样,她们都会是我此生经常拿来赏析的电影。

背叛电影观后感(系列7篇)


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自己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观后感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影片中主角的心境和经历,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名观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以下为读后感大全为你收集整理的背叛电影观后感,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

背叛电影观后感(篇1)

周四看过电影《忠诚与背叛》后,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它是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回来后找到了这句话,发现是出自于卡尔马克思。在马克思初中毕业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我们不得不瞻仰这位杰出的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的人物。而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的这句话的确让人感触不已。

《忠诚与背叛》这部影片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创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鲍安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果敢的光辉形象。他们对党的忠诚,促使他们坚持不懈的为党的事业奋斗下去,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他们都能坚持下去。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考验,他们都可以经受住。和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出卖党,出卖人民的利益的信念不坚定的范阿根、林广顺等人,他们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很大的牺牲。由此我们必须总结经验,在之后的共产党的事业建设中,避免或者减少类似的问题出现。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需要有铁的纪律。正如电影里所讲,革命队伍没有铁的纪律,所有的成员就如一盘散沙,就失去了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问题,那么中国势必会受到影响。现阶段,出现了很多腐败问题,从改革开放到今天,虽然高喊惩治腐败,却屡禁不止。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中国共产党的行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是严密的有组织的整体。而这种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则有赖于党内实行严格的纪律。不执行党的决议,也就违背了党的纪律。谁若违犯了纪律,谁就要受到纪律的制裁。尤其是对那些叛徒,做出损害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的,一定要严惩不贷。

另一方面,共产主义社会的前途是光明的,却也是长期曲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自然也需要中国共产党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随时准备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一切。在我们之前已经有无数的革命者付出他们的一切,甚至包括宝贵的生命,我们对他们应该树立起崇高的敬意,并且勇敢地肩负起这伟大的使命,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背叛电影观后感(篇2)

看了《忠诚与背叛》这部影片之后,确实感触颇深。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的那种艰难;革命先驱们为了共同的理想与信仰走到一起,为人民谋幸福的那份责任感;革命先驱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那份忠诚。

看完影片之后上网查了一下关于该影片的相关资料,其电影简介如下: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忠诚与背叛》,以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并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中央纪委前身)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展现了党内建立纪律检查机构和工作制度的极端重要性,热情讴歌了王荷波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严峻形式下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党的纯洁性的崇高气节和光辉形象。

该部影片虽说是十八大的献礼影片,但它并不像《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那样的明星群集,场面气势宏伟,然而,我个人却认为它相比于其他的献礼影片更加的吸引人,因为这部影片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一些细节与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与崇高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让观看者更容易地身临其境,更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反应,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效果。所以说该影片更加吸引眼球。

在影片当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这句话是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一篇作文中的话。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一个伟大事业的建立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相反,往往是万分艰辛的。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持久的,一代一代地向下延续,也即永远存在。

我们党的入党誓词这样写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入党誓词的内容在影片党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电影当中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如王荷波、杨匏安那样,在当年清党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撒热血的风险,无怨无悔的为一个党派的生存和发展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当年这些中国共产党人个个都是才学俱佳,文武双全的社会精英,想要一份体面的职业和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环境,不是很难的事情。在影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纪律在一个政党当中所起的作用,就如同影片当中所说的“要有铁一样的纪律,不然我们的队伍会成为一盘散沙”。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犯了党的纪律,都要受到纪律监查委员会的严惩,这样才能纯净党的队伍,使我们的党得到健康发展。党在成立之初未设立中央纪委,是因为那时党的队伍并不是很强大,纪律问题并不是很明显。然而当党的队伍壮大之后,这种问题就一次又一次的凸显而出,由于没有纪律的约束,一些思想与信仰不坚定的革命党人在金钱的诱惑下,选择了背叛党组织,成为了党的发展过程当中的阻力。但是绝大多数的革命党人选择了坚守自己的革命信仰,甘心为一个不显赫一时的事业奋斗终身,因为他们坚信这种事业将会是永远存在的。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想想我们自己当初的入党动机了呢?入党并不是为了自己个人以后能做多大的官,能挣多大的钱,而是为了相同的信仰,大家才走到一起的。我们大学生当中并不排除有些人为了个人以后能获取一些额外的利益而入党的,我们应该时刻告诫自己,入党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民,而不是换取个人的利益。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忠诚地信仰共产主义,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诚与背叛》这部影片不禁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当年在党的成立之初,没有这样一大批的优秀的革命先驱为了党的事业舍生取义,共产党是否还会存在?我们国家的富强能否实现?我们自己又会在哪?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使我们感恩于革命先驱,向他们表以崇高的敬意,同时对于我们的当代大学生党员而言,要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都应该做到忠于人民,忠于党。

背叛电影观后感(篇3)

上周五,单位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了十八大献礼的党史故事片《忠诚与背叛》,电影讲述的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历史大背景下,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在血雨腥风之下,坚定的共产党员像王荷波、杨匏安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投机分子像陈公博、周佛海之流,叛变投敌、出卖同志,正应了那句话:“沧海横流时方显英雄本色”。

在这危难的历史时刻,为了维护党组织的纯洁性,清除变节投敌分子,建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迫在眉睫,在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该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终获得通过,创立了党的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它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前身,共有10人,其中王荷波同志任主席、杨匏安同志任副主席,在成立的第二天,中央监察委员就有1人牺牲,还有5人也分别在1927年—1928年在不同的场合牺牲。特别是王荷波同志为了亲自确认并最后挽救1名党的叛徒(徐云天),在北平被俘并英勇就义,令人看了扼腕叹息,感慨其大无畏的英雄气节,不愧为党员的楷模!

背叛电影观后感(篇4)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忠诚与背叛》。该片既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又是一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生动教材。影片再现了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及艰辛历程,充分阐释了始终保持和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大意义。同时热情讴歌了众多的革命忠诚卫士:用生命和鲜血维护党的纯洁性的王荷波、杨匏安等第一批纪检干部,牺牲爱情向未婚夫开枪的狙击手梦兰,牺牲亲情“挂出红灯笼”捉拿亲生儿子的老妈妈。

电影中的一句:“要有铁一样的纪律,不然我们的队伍会成为一盘散沙”,生动道明了遵守党纪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们都过上幸福、安定、富裕的生活。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中国共产党要实现的理想。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将要面对种种困难,腐败、邪恶、贪婪是一块块阻碍我们实现理想的绊脚石,为了扫除障碍,就是要有铁一样的纪律,用以防止贪污、腐化的恶习滋生。无论是谁,只要是触犯了党的纪律,都要受到纪律监查委员会的严惩,这样才能纯净党的队伍,使我们的党得到健康发展。

我在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热血和激情所动容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一个人,如王荷波、杨匏安那样,在当年清党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洒热血的风险,无怨无悔的为一个党派的生存和发展弹精竭虑,死而后已?正如影片中王荷波所说:“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也正是这群人放弃了权利名望地位财富,选择了一条凶险万分,环境恶劣的人生道路,从事了一个注定不会显赫一时的事业——为中国富强民主独立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

回望历史,革命先烈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在目,他们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当前,作为新时期的检察干警,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在工作上,克难奋进,勇往直前;在权利和利益面前摆正位置,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背叛电影观后感(篇5)

5月29日,我有幸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该影片作为党的十八大献礼片,再现了中共五大期间,革命志士建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复杂历史背景和艰辛历程,热情讴歌了王荷波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严峻形式下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党的纯洁性的崇高气节和光辉形象。

观看这部影片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脑海中有诸多感慨。“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这句话,对于像我一样处于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们,是应该终生牢记的。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并不显赫,也难有显赫的业绩。那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怎样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清正廉洁、居安思危,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呢?怎样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和对党和事业的无限忠诚呢?

首先,要将忠诚作为立身之本,忠诚是一种美德,我们每个人对单位忠诚,对事业忠诚,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才能凝成一股绳。其次,要养成“工作中无小事”的.工作习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第三,请要充满热情,我们欣赏那些对工作充满满腔热情的人,赞赏那些将工作中奋斗、拼搏看作人生的快乐和荣耀的人。此外,我们要对工作、对岗位心怀感激之情,讲求奉献,心中常存责任感。

平凡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平凡的最高境界,是以平静之心、平淡之态做着平常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踏实为人,勤勉做事,在平静中创造价值,在平淡中书写对党的忠诚。

事业的发展,需要无数个平凡岗位上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执着、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在他们身上,找不到消极、听不到牢骚报怨,你能看到的只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平凡之中见忠诚,爱岗敬业方显共产党员本色。

让我们牢记这句话: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背叛电影观后感(篇6)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是《忠诚与背叛》影片中反复引用的一句话。在开展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中,近日,滁州市公路管理局来安分局组织党员干部在来安剧场观看了这部影片,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进行集中警示教育,了解白色恐怖条件下,我党纪检监察机构的艰难组建历程,及第一代党的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艰辛探索,通过生动事例,教育公路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努力保持政治纯洁、党性纯洁、思想纯洁、道德纯洁和作风纯洁。

影片使参加观看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大家纷纷表示,要向王荷波、杨匏安同志学习,传承革命遗志,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保持自身的先进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坚定的信念、宽广的胸怀、创造的激情、务实的态度,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履职,用心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来安公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背叛电影观后感(篇7)

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忠诚与背叛》,以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并首次选举产生中央监察委(中央纪委前身)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生动展现了党内建立纪律检查机构和工作制度的极端重要性,热情讴歌了王荷波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严峻形式下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党的纯洁性的崇高气节和光辉形象。

中国共产党,以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一些努力和发展完善党的措施。其中影片大部分描述的是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背叛和屠杀,一些中国共产党员在遭到国民党的迫害和诱惑下对党的背叛以及以王荷波为代表的对党始终忠诚的党员代表们。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对怎么建设党和组织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在面对国民党的枪口下坚定而不移的对党的忠诚。

感触和记忆最深刻的两句台词是“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和“没有铁的纪律,组织就像一盘散沙”。

在当时面对强大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的年龄不过六岁并且人数也是占绝对的劣势的,在当时国民党的对北伐革命的背叛和对共产党的屠杀的情况下,不少的共产党人无视组织的纪律,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一时的私利和对性命的保存而脱离党组织而投靠国民党,在国民党利益的诱惑下不惜违反组织的纪律和自己的誓言而出卖党组织,出卖自己的战友,出卖党和国家的秘密。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组织还比较年轻,很多地方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同志们就动摇了,公然违反组织的纪律做出一些对不起组织的事情。现在,组织也经历了九十多年的发展组织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我们党员还是要有铁的纪律。虽然现在是和平的年代,但是物质却是在飞速发展的,不免有些党员会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而做出对不起组织的事情,所以,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党员依然要有铁的纪律。只有有了铁的纪律我们党员才不会像散沙一样一击就跨,我们才能始终做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才能发挥我们党的带头模范作用,在人民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中国共产党员的任务就是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而在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已经实现,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共产主义。也许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一些人会不相信共产主义,但是也正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要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它不会风风火火显赫一时,反而它会悄然无息的存在下去,它将永远的存在。现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看清现实,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并为之奋斗终生,就像王荷波、杨培安等先辈们那样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社会主义的实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始终坚信社会主义,坚信共产主义,坚信我们的事业将永远存在。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最新《只有芸知道》观后感系列7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只有芸知道》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