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观后感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观后感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最美铁路先进事迹观后感”,敬请访问。

读后感大全小编向您分享了最美铁路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有时间时我们常常会看一些电影或电视剧,在经过认真品味后,我们心中一定有很多想法想要写下来。记录对作品的感悟与人生道理,就能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篇观看感,写观后感就是把短暂的视听感官刺激,变成自己的理性思考。还请您收藏本文!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篇1)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在如今道路四通八达的年代,最离不开的就是这群用心发展铁路事业的最美铁路人。

观看了《最美铁路人》,我感触颇深,这些人都是在一些普普通通的岗位上,但是他们却做出不平凡的事。作为铁路人,我们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铁路、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一种舍弃叫先人后己,他们完美地诠释什么是无私奉献;有一种坚守叫风雨无阻,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拼搏奋斗;有一种热情叫平凡岗位也要发光发热,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他们最朴实的工作,他们用默默坚守串连成了我们风雨无阻的征程,用辛劳的汗水凝聚成最美的画面。平凡的他们,用拼搏、奉献、热情和担当,诠释了劳动者最美的岗位坚守,他们便是“最美铁路人”!

“最美铁路人”全部来自铁路一线,有的坚持标准化作业一丝不苟,行车岗位几十载,安全岁月几十年;有的为铁路运输安全穿山越岭,排险除难;有的待旅客如亲人,热心服务,使旅客回家的归途充满温馨……来自铁路一线岗位的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但是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展示了铁路人的坚守与奉献、拼搏和奋斗。

作为一名铁路人,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作为铁路的新生一代,我要向老前辈看齐,不负“最美铁路人”的荣光。我们要以“最美铁路人”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建设进程中,为新时代铁路改革发展做贡献。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篇2)

凭借精准服务,为吉林1500余万居民解决燃煤之急;传承青藏铁路精神,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坚守十载;危难中挺身而出,抗疫时迎难而上在祖国15万公里的铁道线上,最美铁路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凡的业绩。

精准协调施良策

大秦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大动脉。太原局集团公司朔州车务段宋家庄站业务主管薛胜利,就是终年奋战在大秦线货运主战场的铁路人。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前返乡的外省矿工无法返岗,导致煤矿开工不足,车站煤炭运量一次次亮起红灯。关键时刻,薛胜利积极摸排返程人员信息,促成朔州、烟台两地1000余名矿工乘坐专列复工复产;他利用王坪煤矿专用线间断性闲置期,协调小峪煤矿富余货源发运在他的带动下,2020年宋家庄车站发运量超运输目标147万吨,实现逆势增长。

2021年9月,全国电煤供需偏紧,薛胜利所在的宋家庄站成为电煤保供的重点车站。他迅速拿出加强货源组织等12项保供服务措施。10月12日,宋家庄站首开东北点对点直达电煤货运列车,为吉林省内的5家热电厂、1500余万居民解决了燃煤之急。此后,宋家庄站每日常态化开行东北、华北等地区的电煤列车10列以上,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那段日子,他连续40多天盯在装车现场,每天看1万多个车门、近3万个装载加固点,一天就要奔走20公里。

在岗9年来,凭借精准协调,薛胜利带领下的宋家庄站货运量每年增长13%,成为大秦线的主要增长点。

为民解忧显真情

全国铁路主要换乘车站、列车到开时间和票价等信息,她倒背如流;面对危重病患乘车、高龄孕妇急产等棘手难题,她临危不乱沈阳局集团公司大连站客运车间值班站长刘晓云,是旅客的暖心人。

2017年的一个夏日,刘晓云正在候车大厅忙碌,突然听到同事呼喊:晓云,快来!卫生间有孕妇生产了!她处变不惊,抓起医药箱往现场跑,凭着积累下的医疗经验为婴儿剪了脐带,并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将其包裹起来,冒着暴雨将母子送至医院。

这不是刘晓云救助的第一个人。27年来,她先后救助130多名突发疾病的旅客,以刘晓云为带头人的馨驰半岛服务团队,累计帮助旅客找回遗失物品2.2万件,解决各类问题17.7万件,共收到表扬信4600余封、锦旗300多面。

在全国铁路海拔最高的公安派出所,连续坚守十载,青藏铁路公安局格尔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政委郑天海,被当地牧民称为贴心人。

2010年5月,郑天海告别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女儿,驻扎沱沱河。高原反应使他彻夜难眠,在短短十几天内瘦了整整一圈。然而,郑天海没有退缩,再苦也得有人守着。选择坚守青藏铁路,我无怨无悔。

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空手徒步也相当于背负20公斤重物前行,可每当遇有翻山、涉沟、爬涵洞等艰巨任务时,郑天海总是冲在最前面。一天傍晚,唐古拉地区突降罕见暴雨,牧民布琼打来求救电话,希望所里派人救援自己陷入水沟的皮卡车。因不清楚具体陷车位置,郑天海带着同事在雨夜寻找了近两个小时。当皮卡车被拖出水沟时,因过度缺氧劳累,郑天海瘫倒在冰冷的草地上。还有一次,牧民忙着剪羊毛,孩子却不慎走失。郑天海得知情况后,带队在寒冷的户外寻找了4个多小时,终于将山坳里无助的孩子安全带回。

尽管2020年4月,郑天海因身体原因被调离沱沱河,但牧民们送来的一条条洁白哈达,记录着高原深情。

关键时刻勇担当

危难时挺身而出,抗疫中迎难而上。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机辆段动车组指导司机冯剑坚第一个报名,将按有红手印的请战书递交给党组织。在他的带领下,全段有136名动车组司机踊跃报名。

上海机辆段动车组司机并不值乘上海到武汉的线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稳定,2020年1月30日清晨,冯剑坚带着另一名司机值乘试验列车。途中,他拍摄线路视频,详细记录合肥南至长沙南区段的线路坡度、站台长度、分相区段等关键信息。回到单位后,他顾不上13个小时连续值乘的疲劳,连夜组织培训,让每名司机熟练掌握列车交路情况。2月1日6时30分,在上海虹桥站8号站台,冯剑坚带领出乘组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17分钟后,他驾驶着G1772次列车驰援武汉。

2021年是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冯剑坚再次冲锋在前。他驾驶列车对运行速度、排点、过分相风阻跌速情况等进行精准检测和调试,对每个级位和对应电流做详细记录,用2天时间摸索出一套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平稳操纵方法,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关键时刻勇担重任的,还有昆明局集团公司昆明北车辆段检车员陈向华。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为了保障国际货运列车安全直达老挝万象,10月,陈向华接到为中老铁路试运行选车的紧急任务。5天时间,他和同事辗转4个列检作业场,最终从2000多辆车中精心挑选出240辆货车,并进行了快速整修。

挑车的第二天半夜,陈向华蹲在昆明东上行始发场股道边,当第二十七辆火车驶过时,只听车轮声中夹杂着一丝轻微异响,他马上判断该辆车有问题。列车停稳后,经过逐一排查,终于在这辆车的第六个车轮与钢轨密接踏面上发现了一块0.2毫米的擦伤。队员连连称奇,陈师傅,你这是顺风耳啊,这么小的擦伤都能听出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向华仅故障笔记就记了17本,总结的23步检车作业法使单车技检作业效率提高了1倍。30年来,他累计安全检车28.8万余辆,发现并消除9000余个安全隐患,从一名普通的检车员成长为全国劳模。亲朋好友劝陈向华:年纪大了,可以歇歇了。可陈向华的回答斩钉截铁:奋斗新时代,我还要为中国铁路、为中老友谊之路再立新功!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篇3)

通过直播观看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不断向前!在直播中,我听到了许多真真切切的工作故事,都是基层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故事,这些真实的故事值得一点一滴的回忆和记录,他们的壮举让我为之震撼,无论是老职工,还是新青年,都在传承者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都在为新时代的中国铁路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作为铁路的一员要像他们不断的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坚持拼搏的意志,学习他们勇敢的品质,把平凡的事做好做精,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立足岗位,努力工作,在自身的岗位上实现价值,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铁路的未来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直播的主角来自铁路工作基层一线300多万铁路职工的优秀代表,刘博、张润秋、景生启、陈林、汪伯华、宋鹏飞、崔欣等10位先进典型,有的潜心钻研重载列车牵引操纵技术,有的致力于安全平稳操纵机车,以高超的技艺驾驶着机车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有的刻苦钻研检修技术,用匠心擦亮中国名片;有的待旅客如亲人,热心服务几十载,给乘客的旅途送上春天般的温暖......

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践行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展示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奋斗精神。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荐]最美铁路先进事迹学习观后感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整理我们的思维,写观后感不啻为一种好的方式。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的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荐]最美铁路先进事迹学习观后感,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学习观后感 篇1

作为报告会的主角,每位“最美铁路人”都是各自岗位上的榜样和佼佼者。在观看直播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张润秋前辈,我被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想要和前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一位旅客。

我是一名新入职的乘务员,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既新鲜,也有挑战。在日常工作中,在列车长和师傅对我的悉心教导下,我逐渐对乘务工作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意识到了自己职责所在。

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为了跟随先进模范们的脚步,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精通业务知识,勤练服务礼仪,虚心请教,磨练脾性,以最好的姿态面对旅客,用真心、诚心、细心为每一位旅客提供最周到的服务。

工作是美丽的,劳动是光荣的,创造是幸福的!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征途上,“最美铁路人”将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奋斗者形成磅礴之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学习观后感 篇2

这个特殊的春天,感动我们的不止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医护人员,还有在平凡中无数努力拼搏的人,今晚我聆听了10位2019年“最美铁路人”的奋斗故事,让我们在战“疫”路上,看到了振奋人心的时代之美,感受到了磅礴向上的中国力量,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将尽我所能,立足岗位砥砺奋进,实现自己入警时的铮铮誓言。

此次观看《最美铁路人》直播,对于我们青年民警来说,是一次充实自己的机会,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向这些先进看齐,加强自身学习、增强业务能力、自觉向实践学习,关键时刻顶得住压力,抗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抵抗得住诱惑,立足自身本职工作,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望着那一个个辛勤付出、无怨无悔的身影,给我很多感动和感悟。辛劳铁路人,服务为人民,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铁路公安,更是深有感触,保障铁路大动脉安全稳定是我们职责,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现在耳边还回响着那一句“保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只希望用我们的汗水换来天下无贼”。朴实无华的话语,体现出的却是铁路警察的忠诚与担当、责任与使命。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学习观后感 篇3

通过观看“最美铁路人”我感受颇深,这些人都是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但是他们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作为铁路人,我们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为人民、为铁路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人都是普通的铁路职工,但他们却有着不寻常的品质,他们是铁路人的代表,展现着铁路人无私奉献、坚强勇敢的品格。我感觉到作为一名铁路人,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作为铁路的新生一代,我要向老一辈看齐,不负最美铁路人的荣光。要以“最美铁路人”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为新时代铁路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奋斗的人是最美的,“最美铁路人”令我想起“螺丝钉精神”。——他们在一个个平凡的铁路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着,默默奉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绚丽的舞台动作,但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情怀,令我深深折服。奋斗的人,是最美的。他们用热情、敏感、专注以及担当,默默的捍卫着旅客的平安。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所有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他们完美的诠释着劳动者最美的岗位坚守,这背后是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像曾经的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的那样:“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学习观后感 篇4

观“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后,我感触良多,一部分出于对先进模范的敬仰;另一部分出于对铁路人的敬畏,更知背后的艰难酸楚。

默默无闻,却依旧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不懈追求,展现出他们昂扬向上的激情;爱岗敬业,时刻谨记着铁路人的重任。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八个字是他们的真实写照。面对责任勇于担当,虽身处平凡岗位,依然兢兢业业,这便是“低调”;面对难关不胆怯、不畏惧,关键时刻迎难而上,这便是“高调”。

他们皆来自基层,是万千铁路人的精神缩影。

线路受阻,多少日夜防洪抢险,面临生死考验,他们依旧冲锋在前。

一票难求,无数游子返乡无路,为使万家团圆,他们攻克无数难题。

蜗行牛步,旧时车缓长路漫漫,今日高铁飞驰,他们重振大国雄风。

我作为一名基层铁路职工,虽不能纵观大局、指点江山,但可尽自己绵薄之力,为铸造交通强国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我们新时代铁路人必将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以饱满的热情、勤恳的作风、扎实的行动去共同实现中国铁路事业腾飞的梦想。

最美铁路先进事迹学习观后感 篇5

通过直播观看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不断向前!在直播中,我听到了许多真真切切的工作故事,都是基层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故事,这些真实的故事值得一点一滴的回忆和记录,他们的壮举让我为之震撼,无论是老职工,还是新青年,都在传承者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都在为新时代的中国铁路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作为铁路的一员要像他们不断的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坚持拼搏的意志,学习他们勇敢的品质,把平凡的事做好做精,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立足岗位,努力工作,在自身的岗位上实现价值,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铁路的未来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直播的主角来自铁路工作基层一线300多万铁路职工的优秀代表,刘博、张润秋、景生启、陈林、汪伯华、宋鹏飞、崔欣等10位先进典型,有的潜心钻研重载列车牵引操纵技术,有的致力于安全平稳操纵机车,以高超的技艺驾驶着机车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有的刻苦钻研检修技术,用匠心擦亮中国名片;有的待旅客如亲人,热心服务几十载,给乘客的旅途送上春天般的温暖......

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践行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展示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奋斗精神。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


我们自身也会在观影的同时产生许多新的思维。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观后感应以“感觉”为主,以叙事抒情为主,着作描写对作品的启发,写作品名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读后感大全小编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1)

奇迹校长——张桂梅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

张桂梅为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花了她很大的心思,她首先是想到找教育局局长,但因为投资太大,没有成功。她就想到筹款,于是她放下颜面,但人们却并不理解,几年间,才筹借到1万多元。可幸运的是,xx年十七大在北京召开,张桂梅被选为云南省十七大代表,在会上,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很快这所女高就开始使用了。刚招生时,只要来就收,当时还收了一个数学只有6分的人(满分150分)。

华坪女高从来不开家长会,而是翻山越岭的一次次家访,xx来张桂梅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了11万公里。要知道中国最南端到最北端距离为5500公里,那一年就要大概要走一个往返。有的学生家地处偏远山区,车进不去的地方,张桂梅有一次骑马,摔断了肋骨……

子夜时分,华坪女高依旧是灯火通宵,学生在走廊席地而坐,最后一节自习安排在宿舍楼道里,这样可以自习结束后以最快速度上床休息。十几年来,她一直都陪着学生学习到深夜。

凌晨5:30早读,晚上12:20自习结束睡觉,正是靠着这股劲,华坪女高从来的就收,到全县人人想进的高中。今年7月,华坪女高本科上线率94.3%,不少学生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

如今张桂梅已经63岁了,20多种疾病缠身,但她依旧在前线教书育人。她在生病的时候,还在担忧她的学生们。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时代楷模,当之无愧!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2)

老太太,瘦弱多病 无家无子。她究竟有什么魔力,改变了那么多孩子的命运?

总有一些人,牺牲自己,照亮了别人,用敢为人先的拼搏与担当,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为1645个贫困女孩的托起了大学梦,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天。她就是张桂梅同志,她对事业的热爱与默默付出,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有“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担当。她就是一株傲雪红梅,仰首报春,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希望;用心血播撒爱的种子,谱写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无疆大爱!为筹集资金办女子高中,张桂梅四处求助,向社会募捐。有时疲惫 无助至极的她坐在昆明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整整奔波5年,只筹到一万多元。她不怕苦 不怕累,在北京开会奔走于各大媒体,引起社会关注。在各级党委政府投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终于实现了。学习张桂梅用生命绽放大爱无边,正气担当勇往直前的干劲,用大写的人生点缀冬雪的洁白 红梅的傲然。

她,以“无我”的境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张桂梅时刻温暖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幸却深埋在心底,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她带病坚守岗位,潜心于教学管理研究和培育新人事业,她用行动在“平凡中见伟大 质朴中显真情”,以“无我”的精神境界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3)

这里出来的女孩后劲非常足

学校师生的付出得到了回馈。2011年,华坪女高向社会输送第一届毕业生,96名学生69人考取本科,综合上线率100%。这个成绩让华坪女高在县城站住了脚跟。

周云丽考上大学后,父亲总是笑嘻嘻,做什么都有劲,“觉得再读4年就出头了。”父亲让她和姐姐背着装满菜和鸡肉的筐子,当面感谢张桂梅。

踏上前往昆明的火车,周云丽第一次认识大山以外的世界,也体会到不同成长环境带来的差距。

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周云丽发现他们能歌善舞,自己没有才艺可展示。舍友问她用什么乳液护肤时,她还不知道乳液是什么东西。父亲不愿女儿落于人后,听女儿说班里同学都有电脑,他跑到县城,花费4000元为女儿买了一台电脑。

差距显而易见。一位华坪女高的毕业生说,大学的口语课上,自己蹩脚英语口音一出,很多同学忍不住笑。还有人说,自己沟通力欠佳,不主动,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张桂梅不断收到这样的反馈,一位浙大毕业生打电话对她倾诉,自己不如别人,英语也说不清楚。

这样的反馈是张桂梅不曾预想的。张桂梅意识到,学校也需要与时俱进,她开始让学生跳鬼步舞、穿黄色校服裙,让儿童之家的孩子吃汉堡、披萨,将生活习惯改成“洋式的”,“免得出去让人瞧不起。”

一位女孩考上大学后,向张桂梅倾诉,说自己跟同学相比又小又黑,穿得不好,说话也土气,常受排挤,7个舍友同去宿舍楼底抬水,不许她喝,还经常留她一人扫地,不过自己没哭过。张桂梅夸奖她好样的,还对她说,“欺负我,就给我揍回去,别看你长得小,不怕。”

还有考入北京的学生跟她说同学来自人大附中、衡水中学,张桂梅鼓励学生不要惧怕竞争,迎头上。她相信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后劲非常足”,不会被轻易打倒。

女孩们不可避免审视过去。一位2011级的毕业生说,自己曾有一段时间充满沮丧,上大学后,她发现同学在高中阶段就出国旅游,考上大学顺理成章,而自己的高中生活被枯燥的学习生活填满,拼尽全力只是为了摆脱农民身份。不公平感会在某些时刻冒出来,但她也因此看到奋斗的价值——大山走出来的她能通过高考同优秀同学站在一起,这件事本身就值得欣喜。

张桂梅在教学楼外墙上贴了几个字:刚强、慈惠、质朴。她常鼓励学生,哪怕落榜了,也不要怕失败,“天塌不下来”。但有毕业生结婚后回来看她,带着孩子,又没有工作,张桂梅会面露忧虑。

张桂梅希望,女孩们走出大山,不要再回来,也不用回母校。有当医生的毕业生想捐工资,张桂梅没有收,她不愿拿学生的钱。如果未来实力允许,她希望学生能把钱捐给没钱治病的穷人,而母校和她本人都不需要报答。

张桂梅常说,女子高中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一个人奋斗不是为自己和父母,而是为国家和民族。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张桂梅觉得,不管自己是否自信有能力救人,都应该伸手拉一把。

她知道被人拉一把的感觉。来华坪县任教前,她在中甸子弟学校当老师,在那里与丈夫相识、成婚,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

1995年,为了给身患癌症的丈夫治病,张桂梅花光了全部积蓄,最后给丈夫立碑的钱也没有,又借不到钱,她在大马路上撞车寻死,被司机破口大骂。那一刻,张桂梅体会到,“人需要帮忙时,只要有人提一把,真的感激不尽。”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4)

她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幸运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老师的生命价值观非常清晰。

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学习她,学习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大家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战斗在大理市太邑山区的教师,我决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市,构建和谐大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5)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能被很多人所知晓,源于一档一档专访节目。在节目中,她表达了对“女性当全职太太”的鲜明反对。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学生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华坪女中,准备给母校捐一笔钱,当她得知这名学生已做起全职太太,便直接轰人,“你给我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

倒不是说张桂梅观念上有些偏颇,而是她认为女人当自强,更何况是从全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里走出去的女生呢?张桂梅校长是真正的“教育扶贫”中国第一人。她对教育的倾情,她对教育的执著,让人感动;她对大山里孩子的真情,她对贫困地区的关注,让人泪目。也正因为如此,张桂梅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是肯定也是褒奖。

毫无疑问,张桂梅是教育界的一个标杆人物,带着教育人的业者良心,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芒,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一头扎进“教育扶贫”的光辉事业中。张桂梅是火种,点燃了贫困地区孩子的希望;张桂梅是火炬,照亮了贫困地区孩子的未来人生之路。

我国还有不少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孩子渴求知识,渴望走出贫困,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当然,中国光有一个张桂梅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人也像张桂梅一样,以实际行动去“教育扶贫”。“以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我们有理由相信,张桂梅为众多的教育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势必会有更多的教育人争着赶往道德高地,用他们的热情、用他们的知识去帮助贫困地区孩子的圆飞翔的梦想。

让我们致敬张桂梅,感谢她为教育的付出;让我们致谢张桂梅,感激她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挚爱。身边需要榜样,时代需要楷模,教育大花园需要梅花朵朵、激情绽放。

张桂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6)

今天,我认真观看了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活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名被孩子们称为“校园妈妈”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显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最美民警先进事迹观后感(系列5篇)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看好的作品能够让我们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火花。为了留住当下的情感和思考,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坚持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发现其中的快乐。你最近是否在准备作品名观后感的撰写呢?经过收集,编辑整理了最美民警先进事迹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美民警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1

据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庆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近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xx“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

此次发布的20xx“最美基层民警”,包括傅天雷、张岩、斯日古楞、陈帅、沈云如、宣恒、苏海福、贾铭毅、肖振宇、刘俊、安志、陈子丽(女)、何巧(女)、熊中华、贺小东、任建华、陶永生、赵林、杨东卫、李庆峰等20名当选者,以及殷刚、李姝(女)、张伟、王剑峰、吕宏伟、李勇、梅玉胜、邓柱华、王小双、胡雷、贺丽远、次仁朗珠、成亮、叶战军、胡瓦尼什·波拉提、王玉纯、路涛等17名提名奖获得者。他们中,有扎根群众、服务百姓永不止步的派出所民警;有扫黑除恶、打击犯罪智勇双全的刑侦民警;有逆行而上、绝地营救的尖刀特警;有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的交通民警;也有英勇无畏、热血铸忠诚的缉毒民警;守卫边疆国门的移民管理警察;守护百姓出行平安的铁路公安民警;展现大国警察风采的驻外警务联络官等。他们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防汛抗洪的最前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虽然岗位不同,但始终以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用鲜血、汗水乃至生命,忠实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警察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他们之美,美在心中有大爱、舍身不顾家。基层民警也是普通人,他们也盼望能与大家一样享受家庭之乐,在父母面前尽孝,在子女面前尽责,但面对使命任务,他们义无反顾,用忠贞的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以“无我”之境写出令人敬仰的“大我”人生。如,获“最美基层民警”提名奖的邹路遥,曾因执行任务在家人眼中“蒸发”了86天,此外他还是从未带孩子看过一次病的“父亲”。又如扎根高原、无私奉献的谢军,因忙于工作,妻子两次动手术他都不在身边,有时两年才休一次假。在他们眼中,或许没有什么比人民利益更重要的事情,所以才会把对家庭、对家人的愧疚转化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在平凡岗位干出骄人业绩。

最美民警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2

1月18日晚,由中宣部、公安部共同举办的《20xx闪亮的名字—最美基层民警》发布仪式在中央电视台12套社会与法频道播出,19日下午13:19分央视1套综合频道重播。常德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积极组织全体民警辅警认真收听收看节目,并组织开展讨论。

发布仪式上,30名先进个人、4名因公牺牲民警和1个集体受到表彰。发布仪式现场采取视频展示、互动访谈等形式,从不同侧面讲述了优秀基层民警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兑现对党的铮铮誓言,生动展现了公安民警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勇于牺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风貌。中宣部、公安部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最美基层民警”证书。

通过观看学习,大队民警辅警纷纷表示,将会以“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的先进事迹为工作动力,特别是从身边的典型代表、入选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的直属四大队曾祥富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结合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将学习成果转换成事迹行动,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以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保障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贡献力量。

最美民警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3

英雄事迹感人至深、沧海横流催人奋进。州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尚谦表示:开展英模教育是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的重要内容,身边模范的事迹更鲜活更能打动人心。他指出:全局民辅警一定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习他们胸怀理想、服务人民的崇高追求;学习他们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良好作风;学习他们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奉献精神,用奉献撑起康定百姓平安的天空,用赤诚铸就康定公安的辉煌,让头顶的警徽更加闪亮。

这场生动感人的公安英模先进事迹“云”宣讲,让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这些公安英模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鞠躬尽瘁,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十六字总要求,全力履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违法犯罪的职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以英模为榜样,学习英模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学习他们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学习他们牢记宗旨、一心为人民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甘于平淡的奉献精神。因为有他们,让我们在黑暗中也能满怀期待,让我们在泥泞中,也能勇敢前行。同时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把本职工作做好,奉献自己的力量。

最美民警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4

为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平安站车路、金盾护你行”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宣传弘扬先进典型,激励引导全体干部民警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全力做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镇远所党支部分批次组织干部民警学习公安处“榜样·2019暨最美基层民警”三位民警的事迹,并开展座谈交流讨论,将先进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行的力量,奋力开创新时代铁路公安工作新局面。

学习会上,支部书记陈光喜向全所民警传达《转发公安局政治部关于表彰“榜样·2019暨最美基层民警”的通报》文件精神,并就此次学习活动做出要求:一是通过召开学习会、座谈会,让民警谈体会、谈感想,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活动“全覆盖、无死角”的教育传达;二是要求全所民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使全所民警切实从先进代表的事迹中有所感悟。

座谈讨论中,民警就一个个先进民警的事迹,结合自身实际,谈感想、谈责任、谈不足,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向楷模民警们学习。所长陈光喜讲到:“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干部,我要身体力行,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切实带头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带领全所民警在打击犯罪,维护一方平安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去体现自身的价值,实现从警无悔的人生誓言。”教导员杨培芳说:“我与欧卫东同志既是同事也是同学,学习完他的事迹后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他奋斗的身影,最让我敬佩与感动的是他的那份坚守,对自己内心追求的坚守、对岗位职责的坚守与对社会正义的坚守。他也来自基层,但他忠于职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平凡中铸就辉煌。”青年民警李帆谈到:“学习三位榜样精神,让我精神倍震,深受鼓舞。他们是标杆,是旗帜,是明镜,是激励我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要以这些身边的楷模为标杆,真正做到‘乐业而工作有恒’。我将用真心、真情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为公安事业谱写更加瑰丽激昂、高亢雄浑的人生华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在派出所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组织干警集中学习贵阳公安处“榜样”民警先进事迹并畅谈感悟,用先进模范感人肺腑的事迹和催人奋进的精神激励和鼓舞全体干部民警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凝聚正能量,践行新使命。

最美民警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5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公安部12月6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0年“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

此次发布的“最美基层民警”,包括张超、孙冀、张晓光、梁国伟、张登林、陈丽莉(女)、夏宇、朱洪葵(女)、陆旭东、毛卓云、鲍志斌、熊国海、付绍刚、李旭光、胡丹(女)、曾祥富、颜海龙、曾浩、刘智、康飞、周脉军、胡鹏、洛桑、仇群、李生寿、桑丁、香憬(女)、唐飞、黄平、杨绍院30名先进个人,并向张恕、刘才添、李文芝(女)、屈孝智4名因公牺牲民警和浙江省公安厅G15沈海高速台州段猫狸岭隧道“8·27”起火事故处置组1个集体特别致敬。他们中,有的来自公安派出所,用心用情服务群众,是百姓交口称赞的“贴心人”;有的战斗在打击犯罪的生死一线,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是克敌制胜的“钢铁侠”;有的独处大漠高原,有的坚守牧区森林,有的护卫国门边境……虽然岗位不同,但始终以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纪律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坚决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用鲜血、汗水乃至生命书写着新时代“最美”的警察人生。

发布仪式现场采用视频展示、互动访谈等形式,从不同侧面讲述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生活感悟。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负责同志为他们颁发“最美基层民警”证书。

参加发布仪式的干部群众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最美基层民警”为榜样,牢记性质宗旨,强化使命担当,锐意开拓进取,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积极投身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2

今年8月以来,由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部署开展的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学习宣传活动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一批扎根基层、不忘初心、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脱颖而出。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展示新时代公安队伍良好形象,增进全社会对公安工作的理解支持,10月21日、22日,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事迹推介展示活动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举行,现场展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推荐的70位(组)“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先进事迹。

推介展示活动在两天时间里共分六场进行,展示顺序在现场抽签决定。推介展示分为视频展示和推介讲述两个环节,由候选人本人或战友、家人、群众、媒体记者等担任的讲述人重点围绕事迹中的“美”进行深度讲述推介,增强事迹的感染力、传播力。推介展示结束后,由专家学者、公安部部属有关单位代表、公安英模组成的专业评审团和由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记者、网站编辑记者和新媒体记者组成的媒体评审团从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社会认可、倾斜一线、展示生动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此次推介展示活动是“最美基层民警”进警营、进社区、进校园的一次具体实践,70位候选人集中展示了新时代公安民警的良好风貌。活动通过等网站新媒体平台和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进行了同步直播,得到了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部分师生在现场观看了展示,各地公安机关组织广大公安民警、公安院校师生在线观看并深入学习候选人先进事迹,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为候选人加油鼓劲,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最美”、致敬“最美”的活动氛围。

最美铁路事迹观后感3篇


读后感大全专题“最美铁路事迹观后感”推荐内容。

最美铁路事迹观后感【篇1】

这个特殊的春天,感动我们的不止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医护人员,还有在平凡中无数努力拼搏的人,今晚我聆听了10位2019年“最美铁路人”的奋斗故事,让我们在战“疫”路上,看到了振奋人心的时代之美,感受到了磅礴向上的中国力量,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我将尽我所能,立足岗位砥砺奋进,实现自己入警时的铮铮誓言。

此次观看《最美铁路人》直播,对于我们青年民警来说,是一次充实自己的机会,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向这些先进看齐,加强自身学习、增强业务能力、自觉向实践学习,关键时刻顶得住压力,抗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抵抗得住诱惑,立足自身本职工作,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望着那一个个辛勤付出、无怨无悔的身影,给我很多感动和感悟。辛劳铁路人,服务为人民,这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铁路公安,更是深有感触,保障铁路大动脉安全稳定是我们职责,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现在耳边还回响着那一句“保护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只希望用我们的汗水换来天下无贼”。朴实无华的话语,体现出的却是铁路警察的忠诚与担当、责任与使命。

最美铁路事迹观后感【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地发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主力军作用,在2022年春运即将到来之际,16日,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1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

2018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连续4年开展最美铁路人评选活动。该活动已经成为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主动履职尽责的重要载体,成为社会各界了解铁路、支持铁路的重要窗口,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1年获得最美铁路人称号的共有10名先进个人,这些最美铁路人全部来自铁路基层一线工作的平凡岗位,是铁路行业200多万干部职工的优秀代表。他们是勤勉务实的劳动者、脚踏实地的奋斗者、朴实无华的追梦者。

发布仪式现场播放了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的视频短片,从不同角度采访讲述了他们的先进事迹、价值追求和工作生活感悟,展示了铁路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奋斗精神。

最美铁路人的先进事迹生动精彩、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铁路职工代表纷纷表示,新时代中国铁路领跑世界,铁路人倍感自豪、重任在肩,要以最美铁路人为榜样,积极投身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生动实践,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最美铁路事迹观后感【篇3】

在大连站吕玉霜服务台前,大家总能看到一个忙碌而又不知疲倦的身影,她就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站客运车间值班站长刘晓云。

2003年8月,时年31岁的刘晓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大连站,加入全国劳模吕玉霜服务台团队。2006年,吕玉霜退休后,刘晓云接过接力棒,与6名徒弟组成了服务团队,始终奋战在服务广大旅客的第一线。

从一名铁路车辆门外汉成为内行眼中的技术大拿,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北车辆段检车员陈向华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与此同时,他也当起了育人育才的辛勤园丁。

20_年,以陈向华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应运而生,针对队伍结构和人员的特点、专长,他认真为每名成员量身制作成长套餐。工作室采取专家授课、头脑风暴、集中研讨等方式完成课题攻关,不仅充分发挥了团队优势,也激发和释放了成员们的个人潜能。多名年轻有为的职工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路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

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


作品名的观后感主要由哪些内容组成呢?此时我们不妨去撰写一份观后感吧,观后感的“感”就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不然就失去了观后感的意义,以下是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相关内容,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篇1)

黄大年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都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追求。

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1992年,心怀报国之志的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成为地球物理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他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心系祖国发展和吉林振兴,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多次受邀赴全国多地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和经济转型,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产业转型,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

他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悉心指导的44名研究生(其中18名为博士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人次,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长春市“十佳班级”。

他关心学生,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他目光高远,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最先进设备的条件,提供与院士等国内外专家交流的机会,支持和资助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

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想奉献全部,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他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他不计个人名利,只想把自己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科技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和海外归国人才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爱戴,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大学“三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黄大年同志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他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之中,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

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篇2)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这必将凝聚起爱我中华、共筑梦想的磅礴力量。

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为什么他要回国?我想这个问题,他用他的生命做出了最好的回答。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

回顾黄大年同志58岁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大年赓续了这种精神血脉,他以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体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才能超越自我、升华自我,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中国力量。

作为和黄大年一样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是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我们要始终保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奋力前行。

时代是人生的舞台,梦想是奋斗的灯塔。“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夙愿,也是人生的写照。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毕生经历诠释了这一切。

推动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像榜样、向优秀党员的学习,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交出合格答卷,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让我们学习和弘扬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篇3)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对一名科技工作者而言,投身祖国科技创新的时代洪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是最大的使命担当,也是最高的荣誉褒奖。

被人们称为“拼命黄郎”的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曾经说过:“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七年间,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不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斯人已逝,追思犹存。黄大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身科研,谱写了一首矢志创新的奋斗之歌,树起了一座勇攀高峰的精神丰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撑。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关键,才能大踏步追赶科技潮流、抢占时代先机。黄大年无时无刻不想着赶超前沿、不想着超越极限,他带领科技团队参照国际最高水平、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在地球探测科学领域奋起直追,取得了深部探测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等重要成果。“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坚定信心、勇于登攀,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完全有能力作出更多创新创造,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大显身手、赢得主动。

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3

科技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科技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赛跑,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大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黄大年正是怀着这样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紧迫感,恨不能一分钟掰成八瓣儿用,把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极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他用创新实践同时间赛跑的真实写照,更是他追逐梦想的强大动力。有付出才有回报,敢拼搏方能立潮头。黄大年把对祖国的挚爱、对科研的执着,浓缩在自己的人生书写之中,激励着人们继续求索、接力奋斗。

科技竞争比的是速度,拼的是智慧。5年大于50年,黄大年靠什么让我国深探项目从远远落后到比肩一流?探求就里,这与他的求实作风和科学方法密不可分。他运用系统思维安排科研攻关,既注重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又注重考核督察等机制保障,既突出重点项目攻坚,又兼顾配套技术支持,形成了系统整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方法;他秉持融合理念布局,以交叉、融合的思路拓展作业面,在碰撞中寻求突破,在差异中做大增量,取得科研工作的“化学反应”“裂变反应”;他采取开放态度开展学术科研,深度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黄大年在工作中形成的一整套思路、策略、手段和方法,为怎么创新、如何突破作出成功示范,积累了宝贵经验。

---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黄大年志在创新、奋斗不息,实现了自己“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理想抱负。创新永无止境,精神薪火相传。黄大年的精神力量必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探索前行,用创新追求书写有价值的人生、成就有高度的梦想。

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4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这必将凝聚起爱我中华、共筑梦想的磅礴力量。

黄大年同志是享誉世界,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战略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为什么他要回国?我想这个问题,他用他的生命做出了最好的回答。8年间,他只争朝夕、刻苦钻研,带领科研团队勇于创新、顽强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不计得失,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

回顾黄大年同志58岁的生命历程,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巍然屹立的精神丰碑。

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大年赓续了这种精神血脉,他以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告诉我们,只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体奋斗融入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才能超越自我、升华自我,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国利民的不平凡事业。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中国力量。

作为和黄大年一样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就是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就是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我们要始终保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奋力前行。

时代是人生的舞台,梦想是奋斗的灯塔。“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夙愿,也是人生的写照。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毕生经历诠释了这一切。

推动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像榜样、向优秀党员的学习,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交出合格答卷,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和使命。让我们学习和弘扬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5

黄大年,广西南宁市人,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着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入选专家,国家“--”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生前担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和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同志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大年教授于1978年至1982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继续在应用地球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地球物理学大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古宾斯教授。1996年,获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他第一时间返回选送单位长春地质学院报到,兑现学成归国承诺。1997年1月,经学校批准,再次前往英国,开始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曾先后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2009年12月,在国家和母校事业的召唤下,他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为第二批国家“---”入选专家,全职回到吉林大学担任教授,是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入选专家。在吉林大学教学科研岗位上,他兢兢业业、教书育人,领率团队、拼搏创新,成就显着、功勋卓着,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黄大年教授是享誉国内海外的卓越的科学家。在英国学习和工作期间,致力于开展高精度重磁场探测装备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技术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研发,专攻高效探测技术服务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他带领的研发团队被同行公认为国际上最优秀的研发团队之一,在移动探测技术行业内长期被作为跟踪和赶超的主要对象。作为战略科学家、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黄大年教授长期为国家设计、跟踪和管理资源环境领域“863”计划项目,并以首席科学家身份主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他负责的“深部探测技术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2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特别进展”“2013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他的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与多位着名科学家并列上榜,“十三五”期间担任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专家组成员及多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副主任委员。

黄大年教授是无私的爱国者。作为华侨精英,旅英期间,他生活富足,工作如意,但仍心系华夏,一心报国,曾多次回国讲学,并以多种形式支持国家建设。2009年12月,在国家和母校事业的召唤下,他毅然回到母校、回到祖国。回国后,他首推我国的实物车载、舰载、机载和星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工作,研究能够在空中、水面和深水环境下,高效率获取空间分布的重力场、磁场、电磁场、放射性能谱和光电等数据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构建服务于陆地、海域、复杂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的精确航空测量技术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以及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中。“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是世界科技强国竭力追求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黄大年教授是杰出的人民教师。他担任学校本硕连读实验班“李四光班”(本科)班主任,指导班级获得长春市“十佳班级”荣誉称号。他指导研究生在《地球物理学》杂志发表亮点文章,获国际专业年会特邀。他注重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创造国际交流和系统培训机会,提高了青年师生在国际层面的交流互动能力。他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统战部专家咨询团队,赴甘肃金川等西北地区指导地方科技建设,赴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指导经济转型;参加吉林省委组织部专家咨询团队,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地方产业转型。他多次担任国家“---”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为国家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提供服务。黄大年教授曾获得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侨界贡献奖”,是吉林省劳动模范、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大学“三育人”标兵。

黄大年教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思想进步,拼搏争先,于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以后他长期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未能参加党组织生活。归国后,他的政治表现和工作业绩非常突出,在此期间,他曾主动向党组织申请恢复其党籍。经基层党支部和学院党委审核推荐,吉林大学党委审议决定报请中共吉林省委追认黄大年教授为中共党员,2017年1月10日,中共吉林省委同意追认黄大年教授为中共党员。他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和国防事业,奉献给了培养他成长、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吉林大学。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黄大年教授是吉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光辉榜样,是国家“---”入选专家的优秀典范,更是当代海归赤子科技报国的先锋楷模!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吉林大学全体师生和广大留学归国人员,激励着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改革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他的逝世,是国际地球物理学界和吉林大学的重大损失。他为中国科技事业、教育事业,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德和奉献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篇4)

黄大年,广西南宁市人,195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着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入选专家,国家“--”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生前担任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和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同志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黄大年教授于1978年至1982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继续在应用地球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地球物理学大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古宾斯教授。1996年,获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他第一时间返回选送单位长春地质学院报到,兑现学成归国承诺。1997年1月,经学校批准,再次前往英国,开始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曾先后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2009年12月,在国家和母校事业的召唤下,他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为第二批国家“---”入选专家,全职回到吉林大学担任教授,是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入选专家。在吉林大学教学科研岗位上,他兢兢业业、教书育人,领率团队、拼搏创新,成就显着、功勋卓着,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黄大年教授是享誉国内海外的卓越的科学家。在英国学习和工作期间,致力于开展高精度重磁场探测装备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技术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研发,专攻高效探测技术服务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他带领的研发团队被同行公认为国际上最优秀的研发团队之一,在移动探测技术行业内长期被作为跟踪和赶超的主要对象。作为战略科学家、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黄大年教授长期为国家设计、跟踪和管理资源环境领域“863”计划项目,并以首席科学家身份主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他负责的“深部探测技术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2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特别进展”“2013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他的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与多位着名科学家并列上榜,“十三五”期间担任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专家组成员及多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副主任委员。

黄大年教授是无私的爱国者。作为华侨精英,旅英期间,他生活富足,工作如意,但仍心系华夏,一心报国,曾多次回国讲学,并以多种形式支持国家建设。2009年12月,在国家和母校事业的召唤下,他毅然回到母校、回到祖国。回国后,他首推我国的实物车载、舰载、机载和星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工作,研究能够在空中、水面和深水环境下,高效率获取空间分布的重力场、磁场、电磁场、放射性能谱和光电等数据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构建服务于陆地、海域、复杂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的精确航空测量技术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以及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中。“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是世界科技强国竭力追求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黄大年教授是杰出的人民教师。他担任学校本硕连读实验班“李四光班”(本科)班主任,指导班级获得长春市“十佳班级”荣誉称号。他指导研究生在《地球物理学》杂志发表亮点文章,获国际专业年会特邀。他注重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创造国际交流和系统培训机会,提高了青年师生在国际层面的交流互动能力。他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统战部专家咨询团队,赴甘肃金川等西北地区指导地方科技建设,赴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指导经济转型;参加吉林省委组织部专家咨询团队,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地方产业转型。他多次担任国家“---”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为国家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提供服务。黄大年教授曾获得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侨界贡献奖”,是吉林省劳动模范、长春市劳动模范、吉林大学“三育人”标兵。

黄大年教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思想进步,拼搏争先,于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以后他长期在国外学习和工作,未能参加党组织生活。归国后,他的政治表现和工作业绩非常突出,在此期间,他曾主动向党组织申请恢复其党籍。经基层党支部和学院党委审核推荐,吉林大学党委审议决定报请中共吉林省委追认黄大年教授为中共党员,2017年1月10日,中共吉林省委同意追认黄大年教授为中共党员。他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和国防事业,奉献给了培养他成长、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吉林大学。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忘我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黄大年教授是吉林大学全体师生的光辉榜样,是国家“---”入选专家的优秀典范,更是当代海归赤子科技报国的先锋楷模!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吉林大学全体师生和广大留学归国人员,激励着他们积极投身于国家改革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他的逝世,是国际地球物理学界和吉林大学的重大损失。他为中国科技事业、教育事业,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他的崇高品德和奉献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黄大年先进事迹观后感(篇5)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形象好的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就是要学习黄大年同志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在素质、本事、效能上下功夫,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工作满意度和部门新形象。

要强化学习机制提素质。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要坚持学做结合,要依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经过系统学习党章、党纪党规,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率先垂范,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努力做到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要以反面典型案例为镜鉴、深刻反思,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职责意识、纪律意识。要充分利用组干部培训和外出挂职学习锻炼的机会,提升组工干部做好工作的本事和水平。

要强化服务机制提本事。要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项行动计划,努力在党建扶贫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创立上狠下功夫,注重党建亮点品牌创立,以打造好党建扶贫品牌来推动脱贫攻坚步伐。要按照12345党建扶贫行动,深入开展好干部结对帮扶工作,使组工干部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树立良好形象。同时,带头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本事,掌握服务群众本领。要着力一支能说、能写、能干、能识、能辨五能干部队伍,加强组工干部的多工作熟悉、多岗位煅炼,让组织工作成为多面手。

要强化管理机制提效能。要进取推行机关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采取晒实绩与评实绩相结合的方式,将工作完成情景与干部年终考核兑现目标绩效的重要依据,构成保拿实绩说话、靠本事吃饭的硬约束,真正把干事创业传递压导,促进干部有为。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监督约束制度和考核考评制度为重点,对组工干部请示报告、请销假、首问职责、八小时以外监督、群众满意度评价等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从严规范职职责务和工作程序。认真学习践行立刻就办作风,注重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监控,扎实推进限时办结制,全面实行看板管理,公示工作进度流程图,让部门与部门、干部与干部间共同参与监督和评判,提升做好工作本事素质。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5篇


今天栏目小编整理了全国劳模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优秀的影视可以很好的带动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思绪充分沉浸到作品中时,会产生不少心得感悟。观后感就是为了记录人们内心的真情实感而存在的,写观后感时要仔细把握文章,才能写出真实的感受。对于观后感的大体框架您了解多少呢?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篇1】

五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缤纷的鲜花开满五月;五月也是劳动者一个专属的季节,辛勤的劳动贯穿五月。正如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精神物质和文化精神的基础,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一切生活来源,虽然不能我们不一定是个劳动模范者,但人人却可以学习弘扬和实践劳动模范精神。

2022年的五一劳动节已经成立73周年,在这光荣劳动者伟大的时刻里,我们自然要去学习那些劳动模优良品质,去学习他们身上那种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而所谓的劳动模范精神说到底是真抓实干精神,不能只是停留在嘴上说说,只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宣传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良好风尚,同时也不是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才提起关于劳动模范的精神,它必须是体现在每时每刻里,落实在每一项工作当中,这就i要求我们要在本职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体现出尽心尽力的原则。其实所谓的劳模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耀眼的光芒,对待平常的事情,哪怕是生活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做到更加完美。学习劳动模范的精神,首先我们就要先做到尊师重道,尊敬劳模,在学习过程当中更要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习,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平常里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去追求创新的好方法,进而突破自己的极限

劳模精神是新时代的旗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任,在平常生活当中我们就要像身边的劳模一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全身心的投入各自的工作岗位之中,务实奉献,为这个美好的社会努力奋斗着,加油!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篇2】

只要用心做事,用心做一件事,用心做好一件事,就会获得认可,实现价值!只要努力,只要坚持,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用的人!从全国劳模杨祉刚题为《为梦想而奋斗》的发言中,体现出朴实、务实、诚恳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基层员工领悟学习的。

从劳模的自述中,我了解到,公司在当年转正名额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现在的劳模大哥,当年的劳务工,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顺利转正,凭借的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等待,更不是他运气好。而是他在岗位上用心做事,要干就好好干的决心,像气体保护焊这样的苦活、累活,他不仅主动学习而且学好学精,直至成为专业中的精英整理出培训教材,不仅为公司培养出了大批技术能手,也为员工的成长阶梯搭好了扶手。

当他发现车门间隙面差波动很大时,没有认为这个问题不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没有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逃避心态去躲避问题,而是用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的心态,去排查、去试验、去找病根,然后对症下药,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一直以为模范与平凡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但如今,劳模就在我身边,让我不得不思考,劳模为什么是劳模?而我为什么还是我?

从劳模的成长历程中,我渐渐体会到:劳模之所以能成为劳模。我之所以还是我。网上流传着一句名言:你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你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我想我和大多数青年员工一样,进入公司之初是怀着雄心壮志的,心想只要脚踏实地,上好每一天班,定能在公司干出一番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刚进工厂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觉得自己今后不但要学会很多岗位、掌握很多技术,还要学习公司的管理体系……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篇3】

203月10日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内,在读学生崔译文和同校的小梁晚自习结束后,一起结伴回宿舍。

没想到两人路遇歹徒持刀行凶,为让同学躲避凶手,崔译文为小梁勇挡八刀。甚至在自己大量失血时,仍然担心小梁:“你们谁来帮她止一下血,我有些撑不住了。”

平时连打耳洞都会喊疼的姑娘,面对歹徒毫无畏惧:“我是军人的孩子。我只知道,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学生于婷婷,在逆境中担起照顾患病养父、担起一个家的重担。

,于婷婷收到学校录取通知书后,决定带着养父一起上学。以每月100元的房租租下了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出租屋后,于婷婷开始了学校、出租屋、医院“三点一线”的生活。

别人入睡时,她还在看书,不仅学习不落下,于婷婷还参加学校公益社团和校外尚善义工爱心团队,给留守儿童们辅导作业,传递爱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本科生余汉明在武汉,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社区志愿者。记下居民的信息和需求,辗转各点购买生活用品,送到居民楼下,他连轴奋战到午夜。

从志愿者变成居民口中的“余师傅”,余汉明用责任担当汇聚成温暖的春光,温暖武汉、温暖每一个人。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篇4】

近日,10名大学生被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评为20_年“最美大学生”。他们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彰显大学生的风采,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青春就是要经得起磨练”

“我是一名‘准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请战!”

离开武汉,还是留下?20_年初,面对这个问题,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级博士研究生赵东没有迟疑。

留守武汉,参与临床一线诊治,连续奋战120天,累计参与接诊并成功治愈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0余例;轮休期间加班加点,进行临床研究;工作之余参与线上志愿服务,为200余名居家隔离患者提供在线医疗咨询和帮助……赵东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我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让自己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赵东坚定地说。

赵东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光谷院区忙碌时,南京医科大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倪杰也在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奋战。20_年春节期间,看到所在培养单位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后,她放弃与家人团聚,第一时间主动向医院党委报名。

到达湖北后,倪杰在武汉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工作,与同事们制定、执行和互相监督院感流程的实施,查看病人、开医嘱、调呼吸机……许多个夜班里,面对重症患者的突发情况,她一边安慰患者,一边带着值班护士进行抢救,评估病患情况,主动承担动脉抽血、血气分析、插管治疗等任务。

穿着防护装备,头晕胸闷,汗湿衣襟,双手脱皮,护目镜压得眼眶周围伤痕累累……倪杰却毫无怨言。“青春就是要经得起磨练,救死扶伤,义不容辞!”这是倪杰送给自己的格言,也是她行动的见证。

疫情防控中,很多大学生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本科生余汉明也是其中之一。“00后”的他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疫情期间报名成为武汉中山社区防疫志愿者,为100多户家庭提供买菜、上门送药等服务。

每当电话响起,余汉明就拿起笔,一一记下居民的信息和需求。第二天,结束门岗值守,身穿红马甲的他提着辗转购买的生活用品送到居民楼下。“我们青年学生,就是要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44天,每天1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余汉明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看到广大党员冲锋在一线,我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余汉明在志愿服务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北京市委组织部批准,20_年4月1日,他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位“火线入党”的大学生。

“挺立的样子就是风骨”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追梦路上,大学生们加强品德修养,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努力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保持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他们中,有见义勇为的崔译文。3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里,崔译文晚自习后和同学小梁结伴回宿舍。经过操场时,一名男子企图对小梁行凶,崔译文用自己瘦弱的身躯紧紧护住小梁,自己却身中8刀。

在医院恢复期间,崔译文总是坚强地说:“我不疼,真的,一点不疼”。她不忘学习,及时补习功课,还积极关心同学恢复情况,督促小梁进行康复训练。20_年,崔译文又拿出见义勇为的奖金为武汉捐款,虽然身体尚未完全康复,却志愿到社区一线服务……“我希望带给大家正能量。”她平静地说。

他们中,有带着病重养父上大学的于婷婷。养父患有肝硬化及布加氏综合征等,十几岁时,于婷婷就担起照顾患病养父的重任。艰苦的环境,磨练了她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韧劲。

被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录取后,她决定带着养父一起上学,开始了学校、出租屋、医院“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中午下课后,回家为养父做好午饭再赶去学校上课;下课后,照顾养父吃过晚饭,再赶回学校上课。尽管时间紧迫,于婷婷从没耽误过任何一节课,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还加入了公益社团。“经历挫折后,挺立的样子就是风骨。我会带着斗志,迎接每一个挑战。”她说。

他们中,有把青春定格在大山深处的李莎。李莎是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届本科毕业生、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生前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她翻山越岭,走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去家访;关心班上每一个孩子,打开留守儿童的心扉……

李莎把生命留在了她深爱的土地上,而她的精神将一直延续下去。在她背后,成千上万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这场青春接力中不断奋进。

“去往祖国需要的地方”

“早一秒拿到抗体,就能多一分战胜新冠病毒的把握!”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单思思一直在科研战疫一线争分夺秒、攻坚克难。

单思思所在的张林琦教授课题组,在疫情暴发初期立刻组建了科研攻关团队,刚放假回家一天的单思思第一个报名,赶回实验室投入工作。“用成果降服病毒,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青年科研工作者责无旁贷!”

加入团队以来,单思思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生产抗体、检测抗体功能、进行动物实验,上千次重复实验操作,每天基本都是连轴转。如今,单思思依然在努力工作,运用科学武器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奋斗。

“我希望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努力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来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单思思说。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海超的志向,则与海洋强国梦紧紧相连。他在科研中紧密围绕国家高端装备及国防建设需求,依托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深入开展舰船结构振动噪声预报与控制研究。“我要坚定信念,攀登科学高峰,谱写青春的乐章。”他说。

“西部需要我,基层需要我,那我就去往祖国需要的地方!”腾格里沙漠的绿意,见证着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智卓的理想。几年来,他组织近800人参与治沙行动,共制作方格10万余个,固定黄沙余亩,植树3000余株,“交大林”开始在大漠扎根。刘智卓还推广治沙新模式,把肉苁蓉种植和防风固沙结合在一起,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我是驻守过西藏的军人,西藏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闻健动情地说。几年前,他主动申请去西藏服役。退役复学后,志愿服务成为闻健新的“战场”:军运会赛场,他是志愿者;征兵入伍,他是宣传员;到乡村支教,他是好老师;无偿献血52次,他挽救生命……“我将时刻准备着,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全国劳模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篇5】

走进山西平顺县西沟展览馆,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详实地记录着西沟半个世纪来的变迁:照片中风华正茂的申纪兰,当年曾以惊人胆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她和西沟人一起,在寸草不长的荒山乱滩上造林辟田,把西沟变成了一方宝地。

“现在讲艰苦奋斗,不是像我们过去那样干活扛石头。而是要有一种精神,人活着什么时候都不能缺了精神。”半个世纪过去了,申纪兰和西沟人不仅创造了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奇迹,还把“西沟精神”留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1929年,申纪兰出生于山西长治平顺县,17岁时嫁到了同县的西沟村。这个位于太行山革命老区的小山村,当年山是石头山,河是乱石滩,零零星星的地块,不是散落在沟底,便是挂在半山梁上。由于山上没有植被,水土流失很严重。

1951年12月,为了促进生产,让全村人吃饱肚子,李顺达联合几个互助组,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规模扩大了,光靠男劳力完不成生产计划,社长李顺达提出让勤奋能干的申纪兰担任副社长,发动妇女一同参加劳动。

那时新中国刚解放,受观念的影响,妇女很少能走向社会参加劳动。20出头的申纪兰没有像别的妇女一样整天围着锅台、炕台转。她不仅下地和男人一样干活,还克服种.种阻力,走村串户劝说妇女姐妹走出家门。

妇女们参加劳动以后,遇到了一个问题:干同样的活,得的工分却比男社员少。在申纪兰的提议下,女社员开始跟男社员学技术,比撒肥,比间苗,比锄苗,样样不落后。经过多次争取,妇女们终于能够干一样的活,得一样的工分。劳动不分性别,要和效益挂钩,妇女们就这样被发动起来了。

1953年1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西沟村妇女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后,“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了新中国的宪法。

1953年,李顺达与申纪兰双双被评为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毛主席在接见妇女代表时,高兴地和申纪兰握手,说:“很好,你是农村妇女的带头人,妇女是半边天,你这个头带得好。”

半个多世纪来,在西沟人的努力下,西沟村干石山上的树种了补,补了种,前后种了七八遍,终于长起了1.5万多亩的成材林,12万株经济林。1963年秋天,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西沟人第一次被亲手种下的大苹果“撞上了头”。

1954年深秋,25岁的申纪兰坐着驴车从平顺县出发,来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此后,连任11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她,成为了共和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传奇,并被外国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

“要在过去,我做不了劳模,还得受罪。”申纪兰说,“现在我们国家一个阶段一个进步,老百姓都享受到了。”

几十年来,申纪兰对群众普遍关心的三农、教育、惩治腐败等问题都提出过建议和议案。她说,下至农村上至国家大事,我都要举手,要不说句公道话,还叫什么人大代表。

1973年,申纪兰被调任山西省妇联主任,但这并没有给她带来欣喜,反而令她为难。她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坐专车”。

10年后,任职期满的申纪兰没有申请退休享福,而是回到了西沟,为农民们寻找新的致富方向。她说:“农村还困难,在省里有自来水,我们到家里那是走多远还挑不到一担水。我想到农村的生活,还没有富起来,还很苦,我是应该还回到农村跟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

现年80岁的申纪兰仍然生活在西沟。这位手上生满老茧、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穿衣打扮与西沟农民并无差别。申纪兰说,对她而言,在西沟干,比在城里当官更能出上力。“我是农民代表,只有生活在他们中间,才能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求,更好地为他们代言。”

在劳动中获得解放,在解放中获得尊严——申纪兰在向全中国人传递着一个信号——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劳动,就能得到社会足够的尊重。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申纪兰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观看先进事迹观后感(6篇)


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观看先进事迹观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我们经常会看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脑海中总有踊跃出许多不一样的想法。观后感,可以说是看了什么作品,内心有什么感受,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技巧。

观看先进事迹观后感(篇1)

观看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1

古人云:“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廖俊波同志不畏艰难,不畏辛苦为人民办实事,苦活累活他永远都是走在最前面。1998年,廖俊波任邵武市拿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面对百年不遇特大洪灾的灾后重建,他挨家挨户探访情况,很快就把受灾的几百户走了个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灾后重建工作。农民吴炳贤盖新房时不小心砸伤了腿,眼睁睁看着别人盖房自己干着急。廖俊波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看望,而且还花钱请人替吴炳贤盖房,以确保受灾群众都能及早的住进新房。这就是人民的公仆,身先力行,勇于担当。

廖俊波同志曾说:“恪守肝胆、干净干事,在实践中积累,在担当中锤炼,在奉献中提升,用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廖俊波同志就是这样践行的。廖俊波同志任政和县委书记时,面对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没有害怕,没有打退堂鼓,而是主动带头加油干。短短几年就让政和人民看到了不一样的政和,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政和。廖俊波同志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广大群众办实事,他律人先律己做一个合格的领头人,他是人民的好公仆。

作为党员干部中的一员,我们应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把精神给幻化成行动的动力,把这股动力给放到工作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去,这样才能够让廖俊波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下去,才能够在社会中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氛围,传承这股正能量的精神。

观看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2

“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这段话,是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写给福建省南平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长廖俊波(上图右,徐庭盛摄)的颁奖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位曾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殊荣的领导干部的一生。

廖俊波,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福建浦城人,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2011年6月,廖俊波挑起重担,前往当时被人戏称为“省尾”--经济发展各项指标长期居全省末位的政和县任县委书记。为了带动山区群众脱贫,廖俊波在深入调研、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牵头制定了政和发展新思路--搞特色经济、帮扶金融贷款、简化审批流程……短短4年,政和县山乡巨变,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011年的1.6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4.5亿元,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全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2015年11月,廖俊波任南平市副市长,并从2016年10月起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曾经用3天跑了4个城市、会见了6批客商,用69天拿下了别的城市1年多都没有拿下的项目……2017年3月18日傍晚,白天在市里开了一天会的廖俊波冒着大雨去武夷新区主持会议,车在高速公路上遭遇车祸,廖俊波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8岁。廖俊波牺牲后,中共中央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宣部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廖俊波同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任职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我们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和担当尽责、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观看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3

2017年3月18日,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廖俊波在乘车前往武夷新区开会途中遭遇车祸,走完了他年仅48岁的一生。

入党25年来,廖俊波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2015年6月,时任福建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被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在他逝世后,又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

廖俊波2011年到政和工作时,这个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被戏称“省尾”。四年间,廖俊波这个“火车头”带着政和人民加速追赶,政和连续三年位列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

政和县外屯乡在雨季经常内涝,当地村民探索了一条发展莲子产业的路子,但受制于资金紧张,产业难以做大。廖俊波推动成立政和县扶贫小额信贷助推协会,由政府出资作抵押担保专门帮农民贷款,把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发挥出来。资金瓶颈_了,莲子产业成为当地富民产业。

廖俊波为发展而疾呼、为民生而奔走的场景,长久印刻在政和县干部群众的脑海中。时任政和县规划建设和旅游局局长的卓陈庆回忆,2012年9月,在推进政和城市面貌大变样的“百日会战”中,道路改造曾因变压器位置的选择而受阻。廖俊波了解情况后,当即从办公室下楼乘车来到施工点,花了两个多小时把30多个点位挨个看过,叫来10多个相关单位负责人开会讨论,现场就制定了解决方案。

在政和,廖俊波亲手绘蓝图抓“施工”,一个省级工业园区崛地而起;他马不停蹄追着项目跑,为闽北山区县产业发展打牢“地基”;他“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以务实担当的作风创造了振奋人心的“俊波速度”,政和县干部队伍精气神为之一新。

廖俊波给自己的微信昵称取名为“樵夫”,他认为自己就是大家的“砍柴人”,而在群众眼里,廖俊波是“和农民坐一条板凳的人”。

年逾古稀的张承富家住政和县七星溪边,溪水卫生条件差、雨季水位大涨,一直困扰着老人和周边居民。2015年5月,张承富找来廖俊波的手机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他发了一条短信,希望改善周边居住环境。

令张承富意想不到的是,廖俊波很快回复了他,还邀请他到办公室面谈。在廖俊波的推动下,当年的腊月二十七,一条崭新的栈道架在了张承富家门前。家家户户都放起了鞭炮,张承富满怀感激地亲手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口:“当官能为民着想,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俊波您好”。

在廖俊波生前长期工作的福建南平,“俊波精神”成为永不过时的精神坐标,激励着当地干部干事创业,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廖俊波式好干部”脱颖而出,“想干、善干、敢干”的政治好生态正在形成。

观看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4

早年,时任政和县拿口镇纪委书记的余道宗女儿突发脑部疾病,急需一大笔钱做手术,而他却因家庭拮据,凑不足手术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镇党委书记廖俊波得知此事,带头拿出了一个月的工资捐给余道宗。在他的带领下,其他镇党委班子成员纷纷慷慨解囊。手术如期进行,余道宗的女儿很快痊愈,如今已经考上了大学,她至今也忘不了廖叔叔曾经的雪中送炭。

时任政和县委副书记魏万进回忆起和廖俊波共事的情景,泪水涟涟:“我最过意不去的是,前些年省里支援我们县,送来一台崭新的迈腾车,本来是该给他用的。廖书记自己的车也很破,但他却说,老魏的车更旧,坚持让我坐这辆车。他总是这样,什么事都先想着别人。”

时任政和县常务副县长的南平市建阳区区长魏敦盛告诉记者,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时,每逢市领导来政和,他常常中途借故“开溜”,让一线干部有机会和上级领导“面对面”汇报工作。“就像女儿大了不能留,好干部要赶快推荐、提拔出去。”他总这么说。魏敦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市领导视野,迅速成长为一名正处级干部。廖俊波坚持干部在一线培养、一线考察、一线使用。2011年以来,全县向重点一线选派干部230多名,这些干部在参与重大项目的同时,个人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11年6月至2016年3月提拔使用的128名干部,有七成来自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基层一线。“干部从琢磨人向琢磨事转变,从怕啃‘硬骨头’变为争着上抢着干,当时在13个分线项目负责的干部中,有3人提任处级领导岗位,5人提任或转任科级重要岗位。”魏敦盛告诉记者,一次,一位老领导对廖俊波夫人林莉说,“廖俊波简直就是一个疯子”,林莉笑着说:“我看,他是一个疯子领着一群疯子在干。”

观看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观后感5

在很多人眼里,廖俊波是个工作狂,一个月也回不了一趟家,他把自己奉献给了事业,亏欠家庭很多。可是他的妻子林莉、女儿廖质琪却不这么认为。

“我们仨有一个家庭微信群,平时我和妈妈都会在群里时不时发言,有什么觉得有意思的链接都往群里发,有什么想说的话都会在群里说。虽然爸爸很少发言,有时几天也不说一句话,但我知道他只要有空,就会‘爬楼’仔细看每条消息。”廖质琪说,“他很忙,但是偶尔空闲下来,他会用微信和我视频聊天,问问我最近的情况,经常会提起微信群里我们发过的内容。我的微博、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虽然他从不留言,但他都会认真地看,觉得里面有什么需要和我交流的都会在电话里讲到。”今年3月4日,廖质琪刚刚到上海做毕业设计,父亲就在会议间隙和她微信聊天,问她感冒好了没有,毕业设计进展如何,不要太满足现状--这是父亲最后一次和她通话。

“他是个很会哄人开心的人。”忆起丈夫,林莉忘不了,每年她的生日,哪怕再忙,廖俊波也会备一份生日礼物,给她一个惊喜。时任政和县委办主任的叶金星记得,有一年恰逢林莉生日,廖俊波开了一天的会,回到市里已是晚上10点多钟,他急匆匆往回赶,趁着家附近的花店没关门,买了一大束鲜花,还手把手教店主如何配花束。“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他很兴奋地发现店里有蓝色的满天星,他要求店主在红玫瑰、白百合周围围了一大圈蓝色满天星。”叶金星说着说着,眼眶红了,“当天他到家都已经快11点了,他像个小孩一样兴奋地拿着花就冲了回去。第二天早上5点,他又和我们一起去机场赶飞机,路上还得意地炫耀,说夫人收到礼物很开心。”

林莉告诉记者,以前夫妻俩即使不常见面,每天也会通一个电话。自从廖俊波任南平市副市长后,特别是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后,电话就越来越少。“近一两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晚上11点半之前绝不通电话。等到11点半,我就给他发个微信,如果他忙完了就会给我来个电话;如果没忙完,就回一个字:忙。”任南平一中物理教师的她苦笑,“同事都说,林老师平时都会在学校从早忙到晚,如果突然有一天她按时下班,肯定是老公回家了。”

2009年暑假,林莉和女儿去桂林旅游,返程时是周末,到达南平已是凌晨3点多钟。母女俩刚从车上下来,眼尖的女儿突然发现公交站路灯下爸爸的身影。原来,廖俊波当天恰巧从浦城回到南平,他细心地记起她们回程的时间,在家煮好稀饭、炒好小菜,前来“接驾”:“你们怕黑,有我在,你们就不怕了。”

难得与父母在一起时,廖俊波会在厨房帮母亲做饭,陪父亲下下棋聊聊天。每年,他都坚持给父母买一套衣服、添一双鞋子。他跟林莉说:“我工作忙,家里你费心了,逢年过节,别忘了给咱爸妈买东西、发信息。”而父母却宽慰他:组织信任你,你把工作做好了,不辜负组织就是孝。为了不给儿子添麻烦,老人不顾水土不服、气候不适,选择住在北京的女儿家。

3月18日下午,在市里开完会回到家,廖俊波匆匆扒了几口饭,拎起林莉整理好的衣服和公文包,就要回武夷新区继续工作。临别前,林莉劝道:“雨下这么大,这个会又是你召集的,就不能推一推?”

“会议已经安排好了,不能改啊!”廖俊波笑着与妻子深情道别。

不曾想,这一别,竟成永别。

廖俊波走了,带着他的一腔热忱和无尽的爱。而他的故事,仍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激励着更多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观看先进事迹观后感(篇2)

决定号召广大妇女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 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人民至上 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学习她执着奋斗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发扬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立足岗位建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巾帼力量。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带领19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2020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9人才加高考,150人上本科线,她却觉得不满意,和大城市存在差距。她就是这样一个执着 坚守 认真 十年如一日的人。

懂感恩,敢担当,她是孩子们的希望。她说她总想为这个县城做点什么,她做到了。她救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命,她为那些穷困山村的孩子带去希望,但是山区人们的观念十分老旧,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严重,只是把孩子们养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只有从根源上入手才能解决问题,只有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摆脱山区。她想应该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教育,并在不懈努力下创办了学校。

有信仰,敢作为,她是孩子们的依靠。为了感恩,为了让更多家庭摆脱贫困,她开启了十几年漫长的走访工作,看着张桂梅娇小的身躯 有些许脆弱的面容,很难想象她走访了800多个家庭,带出了1900多个学生,改变了一个女孩 一个家庭 甚至是一代人的命运。孩子说,只要有她在,就可以安心的学习读书,她就是孩子们最信任的校长。

记初心,担使命,她是新时代的榜样。23年,始终默默无闻的坚守着“培养贫困山区孩子”的初心,她说她把这个初心想的很简单,就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操场里“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大字,在青山之间更加醒目,也许正是这样一种信仰,让她坚守着初心与使命,让她守护着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希望。

每一个时代都有值得歌唱的人,每一个小小的信仰都应该用尽全力守护,张桂梅一生都在为孩子们着想,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新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多诱惑,也有很多迷茫,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不忘初心,实现人生价值,不负入党誓言。

观看先进事迹观后感(篇3)

8月26日晚,简单吃点白粥和青菜后,放下筷子的张桂梅不忘叮嘱同桌的人:“一定要吃完,别浪费。要在我们学校,如果有学生倒了一粒米,我可是要让她回家背一麻袋米来的。”

63岁的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儿童福利院院长,她普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让1800多名女孩走出贫困大山等先进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但关于她勤俭节约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并不多。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被人扶着走到桌边,从装着十几盒药的塑料袋里,拿出药盒打开,抠出药片,一把倒进口里,再端起水杯仰头喝水...这些动作张桂梅熟悉得像是做过几千遍。有四颗白色药片,她喝了两次水才咽下去。“现在就是看病最花钱。”她被查出全身上下有三十多种疾病,当天从华坪坐了六个小时车才到昆明,下车时她已经浑身痛得走不动路了。

“之前是抢救花得多。今年在昆明检查,花了两万多。”她心疼这些钱。这次来昆明,是云南省教育厅邀请她参加活动。有同事劝她,别再穿黑衣服了,上镜不好看。她翻遍衣柜,只找到一件格子衬衫,还是几年前买的。多年的病痛和辛劳,让当年130斤的张桂梅瘦到不足100斤,衣服已经不合身了,穿着直晃荡。

“不管了,我就穿这件上台发言了。”这几年,她给自已买过最责的衣服只花了20多块钱,女高学生花100来块钱给她买了一双鞋,她嫌责。“上一百块钱就叫贵。穿什么不是一样,花那么多钱做什么。有那点钱,我花在学生身上多好。”

她没买房,一直住女高宿舍,和三个学生一起,睡着和大家一样的铁架.上下铺。有人问她,为什么不花钱买张舒服点的床时,她回答道,躺哪儿不是睡。

为了省钱办校,她曾经一天只花三块钱生活费。她晚饭常常只吃一块饼,中午就在福利院里简单吃点。她办公室里常备小面包,饿了就撕一小片垫垫肚子。

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在学校报销过餐费、差旅费。校长办公室的桶装水还是她自己掏钱买的。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认识张桂梅的人都知道,她在大山里的女孩和育幼院孩子身上花钱,从来不手软。买高三模拟题花了32万,她说,只要学生成绩能提高,就值。

今年,华坪女高高考成绩综合排名全丽江市第一,张桂梅却说她不满意,盼着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而且不是降分录取,要她们自己凭实力考进去。

8月下旬,华坪女高新一届高一学生160人开始参加军训。有学生向她抱怨训练太累,哭着想回家。她劝了半天,孩子最后说想喝饮料。十几块钱的烧仙草,全校500多个学生一人一杯,她请了。

晚上回到宿合,和她一起住的学生瘼怪她,五千多块钱眼都不眨就花出去了:“你太宠这些小师妹了。”她说,因为答应了孩子不能反悔,吃到孩子肚子里就没浪费。她也是想把新来的孩子们稳住,安心留下来学习,感到学校就是家,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让她们自信,觉得自己比谁都不差。”说到她的学生,前一刻因为病痛靠在床头的张桂梅坐直了身子,“我要给大山里的姑娘一个尊严。”孩子们的校服,是她这几年花钱的大头。她劝人不要给孩子们捐旧衣服。经过清洗消毒,衣服穿不了几次就破了。她觉得邮费责,浪费可惜。其实,她还有别的顾虑:“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原来是没办法,我鼓励她们穿旧衣服。现在一件衣服才20来块钱,

我买得起了。孩子知道自己穿的是新衣服,不是捡的旧衣服,她心里是不一样的。”宠归宠,她对学生的管教很严格。已经当上派出所民警的学生陈法羽说,在华坪女高吃饭,吃多少自己打多少不许浪费,用水有固定的时间段。校服不小心勾破了,简单缝一缝就继续穿。质朴二字,写进了华坪女高的校训。“因为我反对浪费。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知道赚钱的辛苦。希望她们保持家里农民的风格,那种东西丢了可惜了。”张桂梅说。把党徽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这些年,张桂梅把自己的工资、奖金、捐款等100多万元,全都捐了出去。总工会给她慰问金,她一分不要,过年时一人1200元给了女高老师。有人送她新衣服,她转身送给了女高和育幼院的孩子,甚至是学生家长。大雪天去家访,看到学生和家长穿得单薄,她马上脱下棉衣,还让身边的人把棉衣脱下来,留给了这一家人。提起把去世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毛线背心给了生病的学生,她有点黯然神伤,但却说:“放那里也是放着。纪念死人不如给活人解决问题。”她不希望那个孩子知道这件事,她希望他永远不知道。

当大这位大及化日、反肤韧羔的老人从椅于上起身,而要借两个人的力搀扶着。“扶她时要特别小心,不能碰到她右手上臂一个馒头大小的鼓包,会痛。”华坪县纪委监委干部吴燕说,张桂梅的双手常年痛得伸不开,贴满了膏药。

吴燕说:“她现在浑身上下都痛,有时候走路还要人扶。有的东西不能用钱来衡量。她为孩子们的付出,是真的把命搭进去了。”张桂梅每天最多睡4个多小时,5点钟就起床,是全校起床最早的人。为的是给学生们摁亮下楼梯的路灯,只因为以前有孩子在那里摔过跤。有学生突然生病被送去医院,她就担心得整宿睡不着:“等接到老师报平安的电话,我一看天已经亮了。”张桂梅是全家最小的孩子,结婚前有哥哥姐姐宠,结婚后有丈夫宠。在喜洲时,她常下馆子,曾拿着4000块钱去成都,只是想吃顿豆花。而现在她却说,希望把人生奢侈的那一段省略掉,她想从一开始就和她的孩子们一起吃苦。

前几年,有朋友和她一起去家访。看到家徒四壁的场景,朋友说:“老百姓苦成这样,党员干什么去了。”这句批评像针一样扎进了她心里,也更坚定了她要帮助大山里女孩的决她须臾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徽她现在每天戴着睡觉,换衣服后第一件事,是把党徽别在胸前,因为“看着就有力量”。

那天,有个年轻小伙看到她胸前的党徽,管她叫老党员,还说自己也是党员。党徽成了这位老党员和青年党员的“接头暗号”。张桂梅说:“现在大家说愿意说自己是党员,觉得好光荣,挺好。”

观看先进事迹观后感(篇4)

张桂梅是一名贫困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她是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也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她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

张桂梅说:“我那个班里几乎都是山里的少数民族,这些学生真的是很穷,他们冬天就穿一两块买的塑料凉鞋,我不知道这个地方怎么会这样,我真想进山里去看看”。山区的贫困刺痛着张桂梅的心,她开始意识到,帮助贫困山区女孩获得教育,才能有效的阻断家庭的贫困,她开始四处奔波筹款,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学校建成后,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为育人之基,用红色教育树人铸魂,让16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张桂梅又成了许多孩子的“妈妈”,给予了福利院孩子无私的呵护。福利院孩子吴思思说:“每天晚上妈妈因为工作忙,几乎整天都在学校,但她还是会每天抽时间回来看我们。妈妈每次回来对着我们都是甜甜的微笑,我们就会感觉特别的温暖。”

张桂梅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荣誉称号。将一片丹心奉献给了她热爱的地方。她说,“就是要解救山里的孩子们,因为我是党的一员,还是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事”。

观看先进事迹观后感(篇5)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201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他们的故事使我感动。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观看先进事迹观后感(篇6)

“雷神”杜富国荣立一等功,现为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战士,在云南麻栗坡扫雷过程中突遇爆炸当场昏迷,深受重伤,年仅27岁并且今年刚结婚,便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篇1

当有人问杜富国:“你为救战友失去了双手双眼,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康复后想做些什么?”他沉默良久没有作声,两行热泪滑落下来……

新年伊始,在病床上,杜富国拿起麻栗坡人民送来的收音机,聆听着习近平新年开训令。他说:“部队闻令而动,掀起了实战化训练热潮。我也要刻苦训练,争取早日康复,做更多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不辜负部队的培养、人民的关爱。”

“工作总要有人干,我多干一点,大伙就少累一点”。

“富国话少、腼腆,却有一副热心肠。”遵义的乡亲们都这么说。

提起受伤的大侄子,姑姑杜静忍不住泪往下流:“富国在几兄妹中是老大,在家的时候什么活都带头干。”

童年时代,杜富国的父母在外务工,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苦熬不是办法,苦干才有希望。他从小担起家庭重任,背着弟弟妹妹放牛、砍柴、干农活。四邻八舍人见人夸。

别人家的铲车“趴窝”了,学过维修的杜富国主动帮忙,从下午5点捣腾到凌晨;村里人家办红白喜事,杜富国不用人喊,总是会去帮忙端茶、送菜、摆放桌凳、收拾碗筷……

到了部队,杜富国更是热心助人。他利用休息时间,为队里修水电、修门窗、修设备,成为出色的“三小工”;

雷场上,他把自己的干粮分给饭量大的战友,分给山里的困难群众;

战友有困难,他时常拿出300、500元乃至上万元支援;

在驻地,他常常帮助乡亲铺路坑、搬物资、修水电。

战友问他:“天天忙个不停,你就不知道累吗?”他说:“工作总要有人干,我多干一点,大伙就少累一点。”

二班战士詹程说,富国总是闲不住、忙不完,也从不嫌麻烦。

有一天,从雷场回来,大家很疲惫,大多在休息娱乐,杜富国的“休闲方式”则是到处转,看看水龙头是否漏水、澡堂的灯泡亮不亮、椅子腿是不是松了。

在雷场,杜富国干的活也总是最多,背的装备总是最沉。他总是歇不下来,大家把他誉为“小马达”。

马嘿雷场山高坡陡、荆棘密布,来回有6公里山路,扫雷兵要背负爆破筒一步一步往山上挪。

一个弹药箱重27.5公斤,每次杜富国都要争着扛两箱,有时候还后面背两箱,前面再抱一箱。

他的肩膀被背带勒出一道道血印,脚底也磨出了血泡。

战友心疼他:“少扛点,时间长了,铁打的身体也吃不消。”杜富国笑道:“没得事,我身体好。”

2018年9月2日,驻地猛硐乡发生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灾害,扫雷队凌晨出动救灾。看到十几名学生被困在二楼,杜富国第一个攀上一辆冲翻的皮卡车,借势爬上二楼阳台,将学生逐个抱下。

在敬老院,暴涨的河流将19名老人困在对岸。杜富国又是第一个拉着绳子,跳进河中蹚路。而后,他和战友站在河中组成人墙,将老人逐个背回。

从河里出来,杜富国的腿被洪水中的杂物撞得淤青。面对战友的关心,他说:“这是咱当兵的本分。”

“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飞飞,坚强点。”杜富国清醒后,这是父亲杜俊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爸,我没事,放心。”杜富国的声音很虚弱,却平静。

杜俊没想到,伤情如此重的儿子还会安慰他宽心。在杜俊印象中,儿子负伤后,无论是手术还是换药清创,从来没叫过一声疼。他宁愿把泪水流在心里。

2018年10月21日凌晨,病床上的杜富国疼得难以入眠,他抬起双臂想要触摸伤口,可是少了一截的断臂总是碰不到一起。

“我的手是不是没了?”杜富国问陪护他的分队长张波。张波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是绷带绑得太紧,所以没知觉。”黑暗中,杜富国没再问,一夜辗转。

张波赶紧给大队领导和医生发了信息:“富国情绪激动,应该是察觉到自己双手没了”。

翌日一早,大队长陈安游、政委周文春和医院领导商量,决定先告知杜富国失去双手的消息。

“富国,加重手榴弹近距离爆炸,为了保命,手没保住。”“希望你坚强,你是我们扫雷大队的英雄,也是人民的英雄。”

听了陈安游和周文春的话,杜富国语气平静:“首长,请放心,我一定会坚强。”

“隐瞒真实伤情越久,越不利于治疗。”按照主治医生陈雪松的意见,大队随后决定告知杜富国全部伤情。2018年11月17日,病房再次站满了人。领导、战友、家人、护士都来了,还特意请来了心理干预专家。

“富国,爆炸太剧烈,手没保住,两个眼睛也没保住。”病房里静得让人窒息。

几秒钟的沉默后,杜富国微微颤抖地说:“我知道了,您放心,请大家给我点时间。”

心理医生蹲在旁边观察杜富国的表情,酝酿着几套心理干预方案,最终一套也没用上。

他的乐观让人感动。杜富国的脸部、四肢、胸腹等处严重炸伤,身上瘢痕累累。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医生嘱咐他:“只要忍得住,别脱压力衣。”杜富国穿上压力衣,浑身绷得像弹簧,除上药、洗澡、换衣外,每天23小时不脱,不喊一声苦,还打趣称自己成了“蜘蛛侠”。

他的坚强令人动容。当被问到未来如何面对新的人生时,他说:“我想学播音,讲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以后把扫雷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

眼睛失去光明,心里升起太阳。在病房的每一天,他都会练习播音技能。除了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杜富国每天也会坚持收听广播、练习写字、学唱歌曲,并让妻子和战友为自己读报。

“富国啊富国,你可知道在康复的路上,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护士余翔默默地在心中为他祈祷。

西南医院康复中心主任刘宏亮说:“对杜富国的康复治疗,请了国内外的顶尖专家,用了医院的最好设备,组成了最强的医护团队。我们要向英雄表达崇高的敬意。”

现在,杜富国的伤情日渐好转。生日那天,他给医护人员唱了一首歌——《壮志豪情在我胸》,以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豪迈的歌声在病房久久回荡。

病房的阳台上摆满了鲜花,其中一束鲜花上插着一张卡片,上面写道:“向日葵说,只要你朝着阳光努力向上,生活便会因此而美好!”

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篇2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英雄是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先烈,而在当今的和平岁月里,杜富国同志便是英雄。杜富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折射出新时代军人应当具备的优秀品格,昭示了新时代奋斗者矢志如一的价值追求。而军区的肯定更是体现了对先进模范人物的尊崇褒奖,饱含着对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许党报国的殷切期望。

杜富国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是军人的优秀代表和时代楷模。我们要学习他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像他们那样,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革命梦想高于天”,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的领导。

要学习他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境界。像他那样,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住,把梦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学习他淡泊名利、清廉自守的道德情操。像他们那样,清白做人、干净干事,始终坚持军人的政治本色,自觉践行军人价值观。

我们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精心组织安排,把学习以杜富国同志为代表的英雄群体,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资料,与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结合起来,与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梦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提升品行作风,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不辱时代使命。

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篇3

连日来,一个英雄的故事在云贵大地广为传颂: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杜富国英勇负伤后,军地领导机关和医疗机构全力进行抢救。经多级医疗机构接力营救和精心治疗,目前杜富国已脱离生命危险。

英雄,流血显本色,壮举定乾坤。入伍以来,杜富国先后获得嘉奖2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1次,荣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杜富国面对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对同组的战友呐喊一声:“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战友一侧……。他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

认准了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必将成就一番事业。面对危险“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通道“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国这个年轻战士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体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爱,是支撑杜富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迹的爱;这种精神,是把爱国、爱军队和爱人民统一起来的崇高精神。杜富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切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在他和他的战友们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怕千难万险、不惜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扫除雷障为人民的“扫雷精神”得到了弘扬。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这是杜富国灵魂深处最珍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们欣喜地看到,无数杜富国式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奉献在云岭大地。无数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召唤,纷纷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们在鲜艳的战旗上续写着我们的荣光。

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篇4

丹心报祖国,赤诚为民富。杜富国——又一个英雄的故事在云岭大地、军营内外被人们争相传颂。

面对险象环生、突如其来的险情,是把危险留给自己,还是考虑自身安全。杜富国,这名90后战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为了保护战友,不幸英勇负伤,失去了双手、双眼。杜富国的选择,令人感概,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人生总是面临诸多选择。选择需要志向。习近平总书记讲,“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

入伍以来,杜富国始终把忠诚和信仰镌刻在灵魂深处,把使命和责任矗立在南陲边疆,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扫雷战场,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务面前、关键时刻、危急关头,用一次次“让我来”的铁血担当,诠释了当代革命战士坚决听党指挥、勇于献身使命的铮铮誓言,彰显了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哺育下新时代青年官兵投身强军、建功时代的自信自觉,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为祖国为人民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时代风采。

杜富国同志在参与文山边境扫雷作业中,始终牢记使命、冲锋在前,不怕吃苦、不畏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使命担当,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作风,是“老山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杜富国面对这牺牲的危险,挺身而出、英勇无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誓言,杜富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用奋斗书写时代篇章的光辉榜样。

杜富国先进事迹观后感篇5

“经南部战区陆军党委研究决定,给你记一等功1次。现在,为你颁授奖章和证书……”2018年11月24日,一场特殊的授奖仪式在排雷英雄杜富国的病房中庄重举行。10月11日下午,中士杜富国在雷场作业时让战友退后,独自处置不明物,突遇,下意识地向身后战友那一侧倒去,英勇负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荣立一等功,英雄背后留下一方净土。生活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当向那些为民负重前行的英雄致敬,更要力行致远。

负重前行当牢记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若心中没有人民、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便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负重前行当勇于担当。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折射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境界,体现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精神,彰显“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无畏气概。于党员干部而言,“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品质,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领导干部要敢于真干事就要坚持不推诿扯皮,做“太平官”,遇事不回避、不躲避,直面问题的存在,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负重前行当履职尽责。“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增强责任意识、作为意识,不断改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在其位谋其政,立足本职,勤业敬业,为国家、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始终以身作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新时代的满意答卷。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美好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无尽的付出,不尽的努力。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航船上需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扛重担,接重任,带着使命负重前行。

杨守伟先进事迹观后感精选


有空时看看经典电视剧是很惬意的一件事,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写一篇观后感可以用来激发因观看而涌上心头的决心和理想,你对写作品观后感有哪些心得?您一定在思考如何去写作品的观后感吧!以下是编辑精心收集整理的杨守伟先进事迹观后感,带给大家。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杨守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1】

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提高境界标准,持续转变作风,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创新突破,中共潍坊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向杨守伟学习活动。

杨守伟,女,1971年11月生,200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进入潍坊市儿童福利院从事孤弃儿童护理工作,现任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21年来,她始终坚守朴素的为民情怀,心系孤弃、真情服务,用心干事、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她是潍坊市民政系统涌现出的先模人物,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代表。

向杨守伟同志学习,就要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心系群众、真情服务的为民情怀,学习她高标准、严要求的实干精神,学习她直面问题、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杨守伟先进事迹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向杨守伟同志学习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杨守伟为榜样,坚持以真诚的为民情怀滋养初心,将工作当事业干、将岗位当阵地守、将责任融入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奋力攻坚突破,努力开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局面。

杨守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2】

年3月28日,潍坊市水文局举办20xx年第一期道德讲堂潍坊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了潍坊市敬业奉献模范杨守伟和孝老爱亲模范张瑞霞讲述了她们感人的事迹,会议由吴启宗副局长主持,全市水文系统全体在编在职职工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首先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养护科科长杨守伟为大家做了精彩报告。她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当好孤残儿童的亲妈妈,用母爱为孤残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

她在为孤残儿童护理一线的xx年间,用伟大的母爱来诠释对生命的尊重,用鞠躬尽瘁来书写对生命的关爱,用无私奉献来表达一个妈妈的责任。面对人人避而远之的梅毒、艾滋、甲肝、乙肝等传染病患儿,她主动挑起护理的重担。数十名病危的孩子在她的精心护理下转危为安,数不清的唇腭裂、脑瘫、先天性心脏病、智障、手足畸形、鱼鳞病等恶疾或重残的孩子在她细心呵护下有了更美好的生活。她细心观察每个儿童的身体状况,为每个儿童建立起成长记录,为脑瘫患儿设计了脑瘫衣,为唇裂患儿设计了注射式奶瓶,使每个儿童在点滴的生活护理中也得到教育和康复锻炼。xx年来,她不知放弃了多少个放节假日和星期天,就连大年三十也是在福利院跟孩子们一起度这,她几乎把所有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工作上,给予家人的时间却少之又少。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在她的怀抱里健康长大,走进了家庭,走上了社会,有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她始终如一的把这些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残疾孩子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私奉献着真情真爱,为他们撑起了生命的蓝天!她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最美社工、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齐鲁和谐使者、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最美劳动者、山东省平凡魅力、感动齐鲁十大新闻人物、山东省第二届十大母亲等荣誉称号。20xx年她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八大。20xx年她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九大。

随后,潍坊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科科员张瑞霞做了感人的报告。多年来,她一直照顾瘫痪在床、又瞎又聋的公爹和双目失明的婆婆,为了照顾二老,和他们睡在一个大炕上。原来不会做饭的她,努力回想妈妈做饭的每一个细节,很快熟练掌握了炒菜、擀饼、包水饺、蒸馒头等做饭技巧,换着花样让老人吃得满意。除了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最难的就是每天为神智不清的公公清理大小便。婆婆牙口不好,每次做饭都要单独把素菜切成碎末,豆腐是她的最爱,所以每次买菜豆腐必不可少,煎豆腐、炖豆腐、小葱拌豆腐,她们变着花样让老人吃得应心顺口。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张瑞霞和丈夫有机会就带老人出去感受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20xx年他们带老人去爬青州云门山,儿子在前面引路,老公负责背婆婆,她在老公后面托扶,经过近两小时大汗淋漓的攀爬,终于到了山顶,她扶着婆婆,让婆婆亲手抚摸了天下第一寿字。后来又带她去了滨海海边,虽然老人耳聋眼瞎,看不见蔚蓝的大海,听不到海水波浪的声音,但她亲身感受了海风的吹拂沙滩的松软,那一刻婆婆的笑容像世上最美的花儿在她的心上盛开。20xx年下半年,83岁的婆婆开始精神恍惚,吃饭靠一口一口喂,张瑞霞每天上班走之前给老人喂好饭,换上尿布盖好被子,可家里一旦没人婆婆就摸索下床随地大小便,摸索到哪里破坏到哪里,床铺、衣物都沾满屎尿。她每次回家一开门,满屋都是刺鼻的恶臭味儿,不管多么疲惫辛苦,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战场。今天的幸福生活,除了他们全家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来自社会的关心帮助。张瑞霞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干好本职工作,照顾好家庭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敬老孝亲、关爱留守儿童、文明城市宣传等公益活动。在她的带动下,丈夫、儿子也积极加入到志愿队伍中。她相继被评为潍坊好人、潍坊市优秀志愿者、潍坊市道德模范、潍坊市三八红旗手、市文明家庭。

二位代表分别讲述了他们感人至深的爱岗敬业和孝老爱老的感人事迹,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努力,在家庭中照顾好幸福美满的家庭,义无反顾当好志愿者,传递社会正能量,展示了身边百姓的凡人善举,彰显了最美道德模范的人性美,道德美,家风美,她们的精彩报告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全市水文职工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榜样,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为潍坊水文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杨守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3】

学习宣传 最美齐鲁民政人 先进事迹,推进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8月24日上午,省民政厅召开了全省民政系统 最美齐鲁民政人 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采用视频会议方式,主会场设在省民政厅,全省县市民政局干部职工在分会场参会,省福彩中心全体职工在省中心分会场观看了报告会。会议对22名首届 最美齐鲁民政人 进行了通报表扬,其中五位 最美齐鲁民政人 代表作了先进事迹报告。以 母爱 撑起孤残儿童天空的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护理员杨守伟、甘当革命烈士守墓人的淄博市临淄区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常慧、用女儿情怀让往生者完美谢幕的济南市殡仪馆入殓师辛沙沙、用 爱 管好 鸡毛蒜皮 的平凡民政人东营广饶街道民政办主任徐红芳、29年辛勤抚育22名孤儿的中国烟台SOS儿童村专职 妈妈 郑忠燕,这五位报告人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事迹。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心怀大爱的情怀深深感动了福彩干部职工。报告会后,省福彩中心党总支书记赵立杰同志对省中心学习先进事迹活动提出要求,他指出,五位 最美齐鲁民政人 用不平凡的事迹给福彩干部职工上了不平凡的一课,全体职工要以 最美齐鲁民政人 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做好福彩事业。

杨守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4】

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近日举行,省委宣传部授予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同志齐鲁时代楷模称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副省长孙继业出席发布仪式。

杨守伟20多年来坚守在护理一线,始终把孤弃儿童当亲人,持之以恒、倾情付出,向孤弃儿童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对党忠诚、敬业奉献,以大爱之心播撒温暖,以贴心服务传递真情,以创新理念科学抚育,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为宣传褒扬杨守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其齐鲁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模范为榜样,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齐鲁时代楷模发布厅是省委宣传部着力打造的全省重大典型宣传发布平台。本次发布仪式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潍坊市委、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

今夜,潍坊市区及县市区各地LED显示屏楼体外墙灯光秀为齐鲁时代楷模杨守伟亮起1

致敬!齐鲁时代楷模杨守伟!

向杨守伟同志学习!

杨守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5】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做好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宣传最美齐鲁民政人先进事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月24日上午,省民政厅召开了全省民政系统最美齐鲁民政人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采用视频会议方式,主会场设在省民政厅,全省县市民政局干部职工在分会场参会,省福彩中心全体职工在省中心分会场观看了报告会。

会议对22名首届最美齐鲁民政人进行了通报表扬,其中五位最美齐鲁民政人代表作了先进事迹报告。以母爱撑起孤残儿童天空的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护理员杨守伟、甘当革命烈士守墓人的淄博市临淄区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常慧、用女儿情怀让往生者完美谢幕的济南市殡仪馆入殓师辛沙沙、用爱管好鸡毛蒜皮的平凡民政人东营广饶街道民政办主任徐红芳、29年辛勤抚育22名孤儿的中国烟台SOS儿童村专职妈妈郑忠燕,这五位报告人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事迹。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心怀大爱的情怀深深感动了福彩干部职工。

报告会后,省福彩中心党总支书记赵立杰同志对省中心学习先进事迹活动提出要求,他指出,五位最美齐鲁民政人用不平凡的事迹给福彩干部职工上了不平凡的一课,全体职工要以最美齐鲁民政人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做好福彩事业。

杨守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6】

在人们的印象里,福利院的孩子是一群被父母遗弃,需要被同情和怜悯的孩子。但当来自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张张笑脸出现在大屏幕上,人们发现,这里的孩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充满阳光。

灿烂的笑脸背后,是妈妈辛勤的付出。1月18日晚,齐鲁时代楷模发布厅迎来了她,有着1029个孩子的特殊妈妈杨守伟。

精心护理患鱼鳞病的小玉一年多,直到她有了正常肤色;从恒温箱到隔离间,一刻也不放弃艾滋抗体阳性的患儿小雪,直到她彻底转阴恢复健康福利院的孩子们病情各异,重残率超过90%,让刚当了妈妈的杨守伟心如刀割。从2000年入职起,她就暗下决心:当好妈妈,决不放弃每一个生命。

喂奶喂饭、把屎把尿、值班守夜。寒冬腊月里,杨守伟埋头洗尿布的身影,一直刻在潍坊市社会福利院原院长张新民心里。我第一次跟她近距离交流,就是她在水池边洗尿布,虽然抓了两手大便,却一点都不在乎。当时我就想,这个干劲满满的姑娘是个好苗子,值得托付!

在同事眼里,杨守伟好像永远不会累。护理员王敏和杨守伟共事十年,她注意到,杨姐总是最早到、最晚走,还总给自己加码,是个超人。杨姐观察到脑瘫孩子在床上非常容易烦躁,就让孩子们白天脱离床铺做康复或抚触。她还设计了适合脑瘫孩子的抓握环、衣服,带着我们一块儿缝制。

福利院曾接收过一名患眼癌的2岁孩子心心,杨守伟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也没有好转。最后,心心在她的怀抱中离世。我知道她很难过,可是她只是弯着腰拖地,一直拖到胳膊酸了、直不起腰。直到整理好心情,再去忙别的孩子。福利院养护科的张永敏含着热泪说,超人,也有脆弱的时候。

几年前,杨守伟精心养护的唇腭裂孩子健健被一个爱心家庭收养。22年间,在她和护理员妈妈们的陪伴下,100多个孩子完成了手术,467个和健健情况差不多的孩子学会说话、吃饭、走路,治好了病,身心蓄满能量,被爱心家庭领养。

每送别一个孩子,杨守伟都会本能地封存上一段有关孩子的记忆,把心中的爱送给新的生命。因为她知道,无论对孩子的新家庭,还是对其他更多需要照顾的孩子,忘记都是最好的选择。

福利院的每个孩子都是慢飞的天使。福利院老师苏娟娟最佩服的,是杨守伟从始至终对孩子的尊重。她会根据孩子的肤色、喜好给他们配备不同颜色和款式的衣服,会定期带孩子回自己家,体验普通家庭的氛围和生活方式。这都是为了孩子们将来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时没有自卑感,敢说敢做。苏娟娟说。

一名特殊的孩子来到发布现场,戳中观众的泪点。在潍坊市儿童福利院长大,在潍坊市社会福利院当护理员的孙春梅,为杨守伟送上一幅画微笑的妈妈。仅有一个杨妈妈是不够的。儿童福利院的一些弟弟妹妹,因为身体原因,年满十八周岁后不能回归社会,将会被送到潍坊市社会福利院。我要紧紧跟在杨妈妈身后,共同守护这个家。

孙春梅的深情讲述,让杨守伟红了眼眶,紧紧拉住女儿的手:谢谢你们叫我妈妈,给我这么好的人生。

孩子们虽然被父母遗弃了,但是党和政府、社会各界没有遗弃他们。22年来,儿童福利院从几间平房发展为占地4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中央空调全覆盖、设施一流的福利院。接过齐鲁时代楷模的证书,杨守伟说,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传递者,传递着党和政府对孤弃儿童的爱。作为一名党员,我会继续带领护理员们一起用心用情守护好孩子们。

杨守伟先进事迹观后感【篇7】

杨守伟同志是潍坊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始终工作在为孤弃儿童服务的第一线,是全市涌现出的巾帼先模。动员会上,杨守伟同志用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动情讲述了自己xx年如一日,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当好孤弃儿童妈妈的感人事迹。她从全心护理体重还不到三斤的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勇敢护理患有传染性重病的弃儿,到用心护理无数残疾的患病儿童,不怕脏、不怕累,不惧困难,把爱融进最普通琐碎的护理中,帮助孩子重拾生活信心,用真挚的母爱为孤弃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

动员会就迅速学习贯彻市委部署要求,在全市妇联系统深入开展向杨守伟同志学习活动作出明确要求。会议指出,杨守伟同志是当之无愧的巾帼代表、先模榜样,xx年来默默奉献在服务孤弃儿童的第一线,初心不改,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党和事业,用孜孜不倦的学习把自己打造成全能战士,成为无数孩子真正的妈妈。会议强调,杨守伟同志是市妇联兼职副主席,为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广大妇联干部的身边榜样,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要在全市向杨守伟同志学习活动中学在先、走在前,把开展向杨守伟同志学习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妇联系统巾帼领头雁淬炼行动有效结合起来,坚持以真诚的为民情怀滋养初心,不断增强学习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要面向妇女群众广泛宣传杨守伟同志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巾帼先模示范带动作用,用妇女典型鼓舞妇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砥砺广大妇女将工作当事业干、将岗位当阵地守、将责任融入使命,为努力开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局面做出更大的巾帼贡献

前,集体实地参观了杨守伟同志的工作环境,详细了解工作内容,看望了福利院的孩子们,并捐赠了消毒湿巾、益智儿童玩具等慰问品。大家一致表示,一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要求,以杨守伟及其团队为榜样,自觉对标先进、提升标准,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真正把学习成效切实转化到用情用力为妇女儿童服务中去。原标题:《迎建党百年,学巾帼先模!潍坊全市妇联系统向杨守伟同志学习动员会召开》

喜欢《最美铁路先进事迹个人观后感(精选3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最美铁路先进事迹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