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集锦。

我们在不同阶段会看见很多优秀的作品,观后感会收到个人因素的影响。这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来记录我们新的感受,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解读电影。以下内容“灯塔大课堂观后感”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从网络收集整理的,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1)

当我们在享受舒适的春节假期时,他们却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毅然返回岗位;当我们为日益增多的病例忧心时,他们却迎难而上与病毒抗争;当我们在感叹生命如此之微时,他们用爱培植着我们的勇气和信心。

从17年前的抗击非典,到今天抗击新冠肺炎,他们把救治患者当成自己的天职,要么主动请战,要么主动加班,要么紧急驰援一个个无畏无惧的身影,完美地诠释着心怀天下、悲天悯人的医者仁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一位医护人员在志愿申请书上写道: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是多么悲壮的豪情。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的最前线,又怎能不让人泪目?面对疫情,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处境,但是他们选择了逆行。就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守护人们的.健康,他们用微弱之躯践行着自己的南丁格尔精神的誓言。虽然我们不知道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下工作的他们是谁、有谁,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是为了谁。

当疫情的集结号吹响,他们有的刚踏上春节返乡的列车就即刻返回,有的放下照顾老人、孩子小家的责任扛起护航健康通道大家的担当,有的剪下美丽的秀发只为更好地工作。任凭口罩把脸部勒得变形,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不破楼兰誓不还,他们义无反顾地出征。为了节约有限的医用防护品,他们不喝水不吃东西,工作轮轴转,只为多照顾一个病人,多拯救一条生命。在这场和疫情生与死的抗争中,他们中有的人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岁月静好,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春暖花开,因为有他们的红烛春泥。医者仁心,大爱无言,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2)

民警,一听到这个称呼,我就联想到邻居给我讲过的那种乱罚钱,乘车不买票的人。但是这个最初的印象,却因我亲眼目睹的一件事改变了。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妈妈出去玩。我刚要过马路的时候,看见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走在马路中央。这时一辆汽车迎面驶来,那位司机使劲地按喇叭,可是老人家好像没听见似的仍旧不慌不忙地走着。汽车司机急忙踩了一脚刹车,可是汽车还是向老人冲了过去。在这危险瞬间,路边指挥交通的民警叔叔看到了,他脚下像踩着风火轮一样,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老人身边,就在汽车要撞向老人的一刹那,他搀着老人往旁边一闪,避免了一场车祸。

好险啊!人们都围上来看,这时老人的亲属来了,她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她走到民警面前说:“谢谢您了,民警同志,我老伴有老年痴呆症,我没有管好他,刚才要不是您救了我老伴,他早就给车撞了。”民警叔叔一边擦汗一边说:“不用谢,保护人民的安全是我应尽的职责。快回去吧!”老奶奶扶着老伴准备回家,但老人迟迟不走,眼睛直盯着这位民警,想说什么,但又说不出来。我从老人异样的目光中猜出他是想感谢民警叔叔吧!围观的人们都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这位民警叔叔。有一位中年人走上前去握住民警的手说:“以前我把你们看成‘马路疯子’,要钱不要人民,现在我才知道,你们的工作是伟大的,人民离不开你们。”我还情不自禁地拉住民警叔叔的手说:“叔叔,您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这时,这位民警叔叔并没有因为听到人们赞许的话而洋洋得意,他还是用亲切的话语招呼人们回到人行道上,接着又站到交通亭上,自如地指挥起来。

看到了这情景,我顿时对民警叔叔肃然起敬。他们为保护人民而不怕牺牲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警察爱人民的光辉形象,在我心中永不磨灭。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3)

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核酸检测结果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保证检验结果能够在24小时内反馈给送检方,军事医学专家组抵达武汉后,第一时间搭建核酸检测平台。今天(3月7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检测组长姜涛。

晚上9点,姜涛和团队成员正准备进入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完成核酸提取,由于当天检测样本送来时间较晚,为了能尽快把结果反馈给送检单位,他们要连夜完成样本的核酸检测。

样本提取属于高风险操作,进入实验室,他们要对几百只来自不同单位的样本试管进行清点并完成提取,这就需要检测团队在处理过程中十分的谨慎小心。

由于各单位送来的样本试管批次不同,有些咽拭子棉签的长度过长,在开盖的一瞬间,液体很容易溢洒,要迅速对溢洒部位及时进行专业处理。

专业的处理离不开姜涛曾经的经历,作为一名病毒学专家,他参与过多种疫苗的研制工作,研发出我军首个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还赴塞拉利昂进行埃博拉疫情防控等任务。

在完成3个批次的核酸提取工作后,姜涛和他的团队还要转战到另一间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确定样本检测结果。

目前,核酸检测组一个小时内可以完成90多份的样本核酸提取,单日标本最高检测能力达500份以上。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4)

全国劳动模范,这是一个光荣而又响亮的称号。见证着中国劳动人民的坚定志向,坚韧品格和勇攀高峰的精神。他们的事迹不只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是推进新中国不断向前的力量。

她,是20xx年的劳动模范;她,用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一心为拉祜族的脱贫致富做着重大的贡献;她,凭借对民族文化的挚爱,用我们的歌声,唱响了神州大地,让全国各地人民获悉拉祜族的文化;她,是一位八零后的女孩,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更是体现新一代年青人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热爱的一种表现,也是对自己努力拼搏,回报祖国做了榜样。她,就是拉祜族女孩:李娜倮。

作为祖国新一代的年青人,大家要向李娜倮学习。学习她在传承文化上做出的努力,与她那颗对民族热爱的心,和坚定不移的精神。她写了30多首拉祜族歌曲,其中的“快乐拉祜”最能体现出拉祜族人的纯朴文化成为经典,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要学习李娜倮不畏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她,早上跟族人下地劳作,晚上挑灯排练节目。她为了拉祜族文化脱贫致富的目的,不辞辛劳,披星戴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她坚韧的品格,勇攀高峰的精神,是大家每一个人学习的好榜样。

新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兴盛昌盛,一步步走上世界强国。不能离开作为中国人对民族的热爱,不能离开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的辛勤耕耘。让大家一块用勤劳的双手,为祖国添砖加瓦,为祖国走向更强的道路上,增添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5)

郭永怀当年和钱学森一样,是某国不想轻易放走的尖端科技人才。被拘留了五年的钱学森,当时打算归国的时候,临行前,他和郭永怀约定一年后在大陆共同为祖国崛起效力。等钱学森回国后不久,郭永怀就座不住了,天天想着和钱学森的约定。许多朋友都劝他,康奈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已经非常不错了,孩子以后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里也有更好的生活条件。郭永怀却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游历在外的游子总有一天要回到家乡。朋友见他如此坚决便也不再劝阻。郭永怀要走的时候为了避免被找麻烦,晚上把他的研究资料都给烧了,这些资料他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脑子里。1956年的9月郭永怀一家坐船回国的时候,一群士兵闯入轮船对郭永怀的行李大肆搜查,这时他的妻子才知道他烧研究资料的原因。回国后郭永怀更是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接见。

郭永怀“两弹一星”的头衔是这样来的,1963年,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党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郭永怀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1965年9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再次启动,郭永怀受命参与“东方红”卫星本体及返回卫星回地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1970年4月24日,在郭永怀牺牲一年多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祖国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像郭永怀同志这样的功勋,向郭永怀同志致敬。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6)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孔繁森同志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家在山东,他深深的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懂得,西藏是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内地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支援。所以,当党组织需要他到西藏工作时,他便毫不犹豫的奔赴西藏。为了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他舍弃了家庭的温暖,舍弃了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舍弃了很多本来可以享受的东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加快西藏建设、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为西藏人民奉献出了全部心血。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孔繁森同志牢记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他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为了藏族同胞,他奉献出金钱,献出鲜血,献出健康乃至生命。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对家人的爱与对人民的爱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党的神圣宗旨的高度同意。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雪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西藏最艰苦、最贫穷的地区。在山东工作、生活惯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续十年的工作、生活,那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需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困难啊!可是,他想的是党的事业,想的是尽快帮助阿里的人民脱贫致富,再苦再累他也无所畏惧。他清正廉洁,严以律己,把手中的权利看成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的重大责任。他用自己的工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常常为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是勤政廉政的光辉典范。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同志有理想有抱负,他不管在哪个地方工作,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对自己的工作确定很高的标准,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空谈,讲求实干,注重工作效果,在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就跑遍了98个,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制定建设新阿里的蓝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带给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孔繁森同志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以孔繁森为榜样,努力学习,加倍工作,严格管理,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7)

由荣成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科学报国、永远怀念—郭永怀生平事迹展”22日在钱学森图书馆开幕,共展出了146幅照片,文献实物17组件、多媒体视频3组,全方位展现了郭永怀科学报国的一生,不少珍贵资料首次公开展出。

《党的科技功臣——钱学森》新书出版座谈会同日在钱学森图书馆举行,纪念“两弹元勋”钱学森和郭永怀光辉的一生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郭永怀是中国著名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位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三方面研制中均作出重要贡献,且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他无私奉献、勤奋终身、实事求是、质朴正直、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品质受人尊敬,而他用血肉之躯保护机密文件,以身许国的牺牲精神亦感人至深。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与郭永怀近30年的交往堪称伯牙子期之交,在当代中国科学界被视为典范,传为佳话。钱学森曾在回忆好友的文章中写道,郭永怀是他最为相知的挚友……平日里,他们相互切磋学问;苦恼时,彼此倾吐真情;紧要关头,全力推荐放手相托。他们不仅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而且始终秉持科学报国的使命担当,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次展览分为“荣成之子潜心求学”“扬名海外毅然归国”“两弹一星功勋卓越”“家国情怀大师风范”“以身许国壮烈牺牲”“怀瑾佩玉爱在天际”“科学报国至诚之交”七大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报国至诚之交”这一板块,重点展示了钱学森、郭永怀二人之间深厚、真挚的友情故事,其中钱学森收集的有关郭永怀的剪报资料等钱学森图书馆藏珍贵原件均系首次公开展出。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安胜向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赠送“小罗克韦尔”奖章复制件。据了解,钱学森所获的“小罗克韦尔奖章”是国际理工研究所于1982年设立的最高奖项,每年授予至多3位在国际理工界有极高声望的科学家,同时入选“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录”,这是现代理工学界所能入选的最高荣誉等级。

张安胜还向荣成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赠送钱学森手稿的复制件(写有nothingisfinal的信封)。1941年,钱学森在存放《柱壳轴压屈曲》最后一稿手稿的信封上写上了“final”(完结),但立即意识到,科学家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他又写上“Nothingisfinal”(凡事皆无止境)。

《党的科技功臣——钱学森》一书共收录钱学森研究文章22篇,分“志在报国”“奠基航天”“思想光芒”“时代楷模”“‘我的父亲’”五大部分。全书收录内容多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理论深度的论文,涵盖钱学森成长历程、开创中国航天伟业、作为战略科学家的思想与特质,以及他作为人民科学家的崇高风范等。本书既具思想性和理论性,又具可读性和实用性。全书通过深入挖掘钱学森身上折射的党性光辉和精神特质。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8)

说到工匠精神,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三个词,十二个字,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没有尽头的事。这就是我认为的工匠精神。

昨日透过观看大国工匠的宣传片以及公司车间的大力宣传和弘扬,使我们了解了大国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大国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与他们的差距,不禁梦想向他们靠拢。

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不谦虚地讲,中国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辉煌史。

这天的中国,不仅仅能在高尖端科技实现领先,华为、联想、海尔、格力等中国企业也在其领域内位于世界前沿。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样是现代中国人专注走心、追求极致工匠精神的体现。

时下提到工匠精神,许多人都再说德国、日本。这正如两千多年前,世界痴迷于追逐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人们对于匠品价值的认可从未改变。德国、日本的制造都经历过学习他国技术、仿造假冒、不断升级、直到实现自主创新的过程。

德国的工匠精神也就是近一百年多年的事儿。1871年,德国制造还处在假货和仿冒横行时代。当时英国人规定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务必标注“德国制造”,以此区分劣质的德国货和优质的英国货。知耻而后勇,德国从此开始了精工制造的征程。用了100多年时间,德国人持续不断地在各个行业,坚持和传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最后使德国制造成为世界上高品质的代名词。

日本的工业制造是从学习欧美国家的技术、仿造开始的。20__年,日本还只能生产廉价而简单的商品。此后的xx年,将传统的工匠精神传承于规模化制造,极大提升了日本制造的品质。20__年设立“人间国宝”制度,用以保护匠人和小型企业,并在全社会持续倡导工匠精神。

中国有20__多年的工匠精神传承史,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工匠精神没有在近代全面的传承。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商业伦理问题突显,部分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益缺少商业道德,假冒伪劣、粗制滥造还时有发生。

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每个人都是匠人。在岗位上坚守本分、不断进取、努力专研,支持民族工业发展、尊重每一位匠人都是在传承工匠精神。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9)

近日,由省委外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共同举办的“云话山东”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系列外宣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5月8日,记者来到莘县国有马西林场。一个由平房构成的大院,和门口一块写着“世界粮食计划署(,东西宽1.2Km,经营总面积10912.9亩,分设7个营林区,49个林班,有林地面积9000亩。不仅在防风治沙、改善气候、促进农业丰产丰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林产品。同时这里丰富的森林资源、规模大、林相好、形成了多种景观。特别是夏季,浓荫蔽地,绿盖遮天,风清气爽,环境宜人,被称为“马西绿洲”。而它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孔繁森书记。孔繁森同志1981年至1985年在莘县任县委副书记。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2606项目莘县造林工程在1982年至1988年间执行。

历史上莘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形成高低起伏的沙丘荒漠,风沙危害严重。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国营王奉苗圃,1962年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该苗圃改名为国营王奉林场,面积2907.9亩。为进一步治理沙荒,改善生态环境,1980年7月,从周边毗邻村庄新征沙荒地8005亩,土地面积扩大到10912.9亩,定名为“国营莘县马西林场”,开始植树造林,治理沙荒。1982年,世界粮食计划署投资2000万美元,以马西林场为基础,在马颊河以西四个乡镇营建2606项目林,造林面积达11万多亩。

1984年3月,世界粮食计划署通知莘县,计划于6月到莘县对项目一期工程进行中期评价。这次中期评价非常重要,既要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价,以确定项目是否继续执行,又要决定是否同意莘县续建二期工程的申请,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声誉。县委研究决定这次接待工作由孔繁森书记总负责。随即,县委成立了准备接待工作的班子。孔书记对准备工作要求十分严格细致,比如现场路线、访问农户的安排、接待条件的改善、外宾的生活习惯、服务员的礼仪、服务,都布置得十分细致。他常说:周总理说过,外事无小事!因此,方方面面都要十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据莘县国有林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石斌介绍,为了少花钱又让外宾满意,孔繁森书记亲自到泰安挑选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虽然用钱不多,但是外宾个个爱不释手。那时候,莘县县委招待所的接待条件非常有限,孔书记亲自指挥,改造了客房,加盖了卫生间,置办了大餐桌和西餐餐具,并且教服务员如何上菜,如何分餐斟酒。对外宾的菜谱制定、环境卫生,样样仔细过问,具体指挥。

1984年6月下旬,世界粮食计划署考察组的4名外宾在莘县考察三天,三天结束之后,考察组在考察报告中给2606项目莘县工程这样评价:“对项目出色的质量和工作的高效率印象很深。”项目二期工程也因此被破例批准了。

1985年孔书记到聊城地区工作,在任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和林业局长期间,他仍然十分关心项目工程。孔书记二次进藏之后,还惦记着项目林,他几次来信询问项目林管护情况。他常说:这片林海来之不易,这是马西人民的命根子。

到1988年,10万亩林海建成了,马西人民战胜了风沙灾害,农业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灯塔大课堂观后感(篇10)

最近在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因新劳动法将要实施而引起的矛盾,可是看多了之后,我却不知道,在这场矛盾中,谁才是胜利者。

以前一直都很同情出来打工的劳动者,总认为那些老板不给工人买社保是不对的,不应该随便炒人,可是这次新的劳动法一出来,我却有点同情老板了:我接触过的有些人在一个地方做久了,确实有点依老卖老了,你想如果十年就签无固定期限的合同,那些人还不骑到老板头上去了——反正你不能炒我了。我单位就有这样一位仁兄,在我们单位干了十几年,一临时工月薪1800元,单位买齐所有的社保,还免费提供住房,可是现在单位改制了,不允许请临时工了,他不干了,说什么要去告我们单位。而且现在才知道该仁兄早就在合同上做了手脚。

当然我在这里说的只是个别,大多数劳动者们都是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的,我也要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精选


我们在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时,观看一部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观后感的存在就是将心中的想法和影视结合起来。观后感写的是自己看完电影后的真情实感,一定要写具体,写真实。你是否会对写作品观后感而感到发愁呢?也许下面的“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正合你意!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1】

郭永怀(1909—1968),男,汉族,中共党员,山东荣成人,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31年7月,郭永怀入读南开大学物理学专业。两年后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40年8月,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1941年,转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次年,获康奈尔大学航空学院教职,并成为该院创始人之一。

1956年10月,郭永怀从美国返回祖国,并担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58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九所(1964年2月改称九院)副所长、副院长,开始了“两弹”研制工作。同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因飞机失事殉职。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xx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2】

当我再一次看到这部影片的时候,对这样一位人民的好公仆的印象慢慢清晰起来。当人们怀念孔繁森时,我们又回到他的人生中讲述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怎么样的一故事。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宣传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进藏以后,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的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工作3年期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牧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老,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正县所有办公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0个敬老院和养老院,都给孤寡老人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极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的雪水。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去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去年增长6.7%。他为了制定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他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功夫。为次,他带领有关部门,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1994年11月29日,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

孔繁森的去世,让无数藏族同胞伤痛不已,一位90多岁的藏族老人一直哭了半个小时,一边哭,一边不停地按藏族习俗摸着脑门为书记祝福,反复念着一句话:“孔书记没了,我的福气也没了。”看到影片中的这一切,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他的名字,他的事迹传遍了神州大地,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孔繁森是千千万万进藏干部中的优秀代表,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楷模,他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一名汉族的领导干部,孔繁森不仅给西藏人民带去了党和内地人民的关怀,而且带领藏族同胞发展经济,生活上也与藏族同胞融合在一起,当地人们不仅把他视为领导,更把他当作亲人。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应该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学习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学习他一心为公,公而忘私,公私分明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呕心沥血,一心为人民群众。我们学生党员应把孔繁森同志的精神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先人后己,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充分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习孔繁森同志,重要的是要见诸于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以孔繁森为榜样,对照自己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找差距,从孔繁森同志的事迹中汲取营养,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名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公仆,用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的高尚品质和模范行动,带领群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孔繁森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召唤。孔繁森同志从青年时代就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孔繁森同志之所以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集中的一点,就在于它牢固的树立并忠诚的实践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言行一致的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努力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热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3】

雷锋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作为一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了。

在西藏高原,在齐鲁大地,在全国各地,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城乡。这个名字就是孔繁森。孔繁森生前两次赴藏,历时十载,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94年11月,时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不幸以身殉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奋斗之歌。

西藏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可是,孔繁森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待这些困难,忘我工作。他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相反他还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经常为患病的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

每到一个地方,孔繁森都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在岗巴县工作期间,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在拉萨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奋斗,赢得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

孔繁森同志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模范,是阿里人民的好书记。在阿里期间,孔繁森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加快阿里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殚精竭虑,忘我工作。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天下的人要为天下人着想为天下的人谋福利,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为西藏地区人民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但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努力学习专业科学文化知识,要关心国家大事、国计民生,做到身在校园心系天下,争取成为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4】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墓两侧石碑上,镌刻着人们的崇敬。

孔繁森,1944年7月生,山东聊城人,生前两次进藏工作。1992年底被任命为阿里地委书记,工作期间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

在西藏工作期间,孔繁森(左)在辅导藏族儿童读书(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长期在阿里地区工作的唐文明,对当年的一个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寒冬时节,下乡途中,孔繁森看见路边有一个帐篷,走进后发现,一个单身母亲在里面抚养着4个孩子。孔繁森掏出身上仅有的80多元钱,留给了这个母亲,临走前还把大衣脱下给一个孩子穿上。

“孔书记当时就对我们讲,如果老百姓继续这样生活下去,我们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中间对不起老百姓。”唐文明说。

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阿里地区,气候恶劣,高寒缺氧,是西藏最艰苦的地区之一。长期贫穷的局面,致使当地卫生条件比较落后,医疗人员短缺。粗通医术的孔繁森,每次下乡都要提前买好药,装在随身携带的小药箱里,随时为群众看病送药。

一次下乡,孔繁森碰到了一位因肺病发作危在旦夕的老人,他立即把听诊器的胶管伸进老人喉咙,将浓痰一口口吸出来,随后运用早年在部队当兵学过的医术,给老人打针服药,直至病情好转。

没有人知道,他帮助了多少人。熟悉他的同事记得,对于农牧区老百姓,孔繁森十分慷慨,在藏工作期间,他几乎没有给家人寄过钱,工资绝大部分用在了补贴困难藏族群众身上。

为了真正改变当地贫穷落后面貌,孔繁森认真学习中央精神,把国外高原地区开发和其他省市现代化建设经验与自己的调查研究相结合,为阿里地区的发展描绘蓝图,其中一项就是要努力搞活当地边贸市场。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前往新疆塔城考察边贸事宜,途中因车祸不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身上的遗物只有两件,其中一件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最喜爱的那句话:“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孔繁森离开20多年了,当地干部群众仍然忘不了他。孔繁森小学副校长强巴次仁说:“他的故事被写成了歌曲,很多不懂汉语的藏族老百姓都会唱。”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这首孔繁森生前留下的诗句,是长期默默无闻、坚守高原的党员干部群像的真实写照。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5】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孔繁森同志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家在山东,他深深的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懂得,西藏是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内地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支援。所以,当党组织需要他到西藏工作时,他便毫不犹豫的奔赴西藏。为了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他舍弃了家庭的温暖,舍弃了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舍弃了很多本来可以享受的东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加快西藏建设、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为西藏人民奉献出了全部心血。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孔繁森同志牢记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他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为了藏族同胞,他奉献出金钱,献出鲜血,献出健康乃至生命。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对家人的爱与对人民的爱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党的神圣宗旨的高度同意。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西藏雪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西藏最艰苦、最贫穷的地区。在山东工作、生活惯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续十年的工作、生活,那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需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困难啊!可是,他想的是党的事业,想的是尽快帮助阿里的人民脱贫致富,再苦再累他也无所畏惧。他清正廉洁,严以律己,把手中的权利看成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的重大责任。他用自己的工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常常为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是勤政廉政的光辉典范。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同志有理想有抱负,他不管在哪个地方工作,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对自己的工作确定很高的标准,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空谈,讲求实干,注重工作效果,在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就跑遍了98个,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制定建设新阿里的蓝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带给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孔繁森同志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以孔繁森为榜样,努力学习,加倍工作,严格管理,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6】

随着悠扬的歌声响起,我的心绪不经意间已经漂到了那高原的茫茫雪域之中。

同所有的伟大人物相提而论,孔繁森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和那些曾经被万人所津津乐道的奇闻逸事。经历传奇来说,他所做的一切似乎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不置一提。同那些被流芳百世,千古传唱的名言名句,诗词歌赋相论。他也没留下什么豪言壮语。

一切似乎都不能比。孔繁森已早离我们而去。他应该是停留在上一世纪的一个坐标,但是现在流行的一切又怎么可以和他所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相比。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一个精神坐标、精神指南。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奉献。民族的进步也正是靠了这许多人的标新立异。但我们不要忘记了那些曾经为我们有今天这样一个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空间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也不要忘记了那些在无名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所有我们应当景仰的人。

随着情节的深入,我仿佛看到了他火热的心,看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在那个万象更新的年代里,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在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雪域高原阿里,在没有被外来文化所侵蚀的那片净土上升起了一颗让所有人都时代铭记的新星——孔繁森。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篇7】

作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和国防尖端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当好“铺路石子”。

在为在中科院力学所,他是实际上的常务副所长。从制订规划、确定研究方向、进行学科建设、组织学术讨论、推动科学研究,到设计兴建大楼、改善职工伙食,他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当我坐在所图书馆的灯光明亮的书桌上的时候,有朋友告诉我,图书馆的总体布局乃至灯光设计,他都亲力亲为,处处渗透着他的心血。

在九院,他和他的同伴不断攀登研制两弹一星的高峰。在实验室里制订方案,在戈壁滩上身体力行。

那时,我们研究生作为“小不拉子”,对于他具体在忙些什么不大清楚,许多事情是后来逐渐了解到的,但在日常接触中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对年青一代的殷切期望和细致关怀。

刚进力学所大门时就听说,郭先生很严厉,对学生有点“凶”,令我们几个有点忐忑不安,而实际接触下来,满不是那回事儿。

他的确不苟言笑,我至今唯一记得的一次幽默是他开讲“边界层理论”课程时,先介绍他的助教呼和敖德,在黑板上写下“呼和”二字,说“这是‘零级近似’,你们可以叫她呼和老师”,接着写了“敖德”,说“那是‘一级近似’,至于‘二级近似’,我也搞不清楚”,这番话引来哄堂大笑。后来在私底下我请教过呼和她的姓名的“二级近似”,她告诉我一长串音节的姓氏,我至今也没记住。

关于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通用


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也是活跃的。伴随着观看的过程积累了更多的心得与感悟,大多数人对度过的书的印象不深但是对所看过的电影的印象很深。经常写观后感可以锻炼文笔和思维能力。写作品观后感时总是感觉有些困难?也许下面的“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正合你意!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1

作为我国近代力学事业和国防尖端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当好“铺路石子”。

在为在中科院力学所,他是实际上的常务副所长。从制订规划、确定研究方向、进行学科建设、组织学术讨论、推动科学研究,到设计兴建大楼、改善职工伙食,他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当我坐在所图书馆的灯光明亮的书桌上的时候,有朋友告诉我,图书馆的总体布局乃至灯光设计,他都亲力亲为,处处渗透着他的心血。

在九院,他和他的同伴不断攀登研制两弹一星的高峰。在实验室里制订方案,在戈壁滩上身体力行。

那时,我们研究生作为“小不拉子”,对于他具体在忙些什么不大清楚,许多事情是后来逐渐了解到的,但在日常接触中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对年青一代的殷切期望和细致关怀。

刚进力学所大门时就听说,郭先生很严厉,对学生有点“凶”,令我们几个有点忐忑不安,而实际接触下来,满不是那回事儿。

他的确不苟言笑,我至今唯一记得的一次幽默是他开讲“边界层理论”课程时,先介绍他的助教呼和敖德,在黑板上写下“呼和”二字,说“这是‘零级近似’,你们可以叫她呼和老师”,接着写了“敖德”,说“那是‘一级近似’,至于‘二级近似’,我也搞不清楚”,这番话引来哄堂大笑。后来在私底下我请教过呼和她的姓名的“二级近似”,她告诉我一长串音节的姓氏,我至今也没记住。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2

1960年5月,郭永怀被调到核武器研究院(九院),并兼任该院副院长。他在处理好力学所日常工作的同时,把大量精力花费在研制核武器这项对我国政治、国防和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事业中。在原子弹研制初期,郭永怀主要负责力学方面的领导工作。

在原子弹理论探索阶段,郭永怀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当时在第一颗原子弹采取什么样的引爆方式上存在不同意见,郭永怀通过比较两者的优劣,大力支持“争取高的,准备低的”的方针,即以较高级的“内爆法”作为主攻方向。又如,在炸药爆轰波的理论计算上,郭永怀正确地提出用一维特征线法进行,解决了一大批理论和技术难题。为了使大家了解爆轰学,郭永怀还亲自讲授了爆炸力学。

在爆轰物理试验过程中,郭永怀经常深入试验现场,指导工作并协助开展试验。当时,为确定原子弹爆轰聚焦技术方案,争论是很热烈的。年轻的物理学家陈能宽提出了一个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但却能少走弯路的聚焦方案。许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郭永怀从力学角度反复估算,大胆支持采纳这个方案。为了配合爆轰试验,郭永怀还指导设计部人员进行不同试验元件的结构设计,使爆轰试验得以顺利进行。

郭永怀十分重视并经常在九院的会议上反复强调核弹的武器化和系列化,指出要努力做好核武器的后期发展工作。在此后的进程中,他一直负责总体结构设计、外型设计以及环境模拟实验的指导与把关。他很早就安排了一系列与武器化有关的预研课题,包括结构设计、外型设计、飞行弹道、物理引信、环境试验项目与设备等。在弹体结构设计中,郭永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设想,包括薄壳结构、通用核航弹等。它们都在后来的工作中逐步得以实施,对核武器的轻型化、实战化和系列化以及新原理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环境试验方面,郭永怀在建立我国核武器环境试验设备及分析研究上起了主导作用。他从技术人员的配备、课题的安排、试验项目的确定和试验设备的筹建等多方面入手,使我国有了一整套大型、精密、试验范围较广的设备,包括冲击、噪声、振动、过载、温湿度、霉菌、盐雾的组合试验设备和大型离心试验机等。他还亲自出马,找有关单位协商研制专门设备。

郭永怀的科研眼光长远,在他心中始终装着武器化阶段的长远计划。他提出动态环境试验要开展随机振动、高速冲击和噪声试验。为了提高核武器的适应性,他提出开展拓宽温度试验。九院当时分工不分家,郭永怀的注意力也常常超出力学领域之外。他特别关心“安全论证”课题的研究。“安全论证”就是研究当飞机投下核武器后,能否以及怎样安全躲过光辐射、冲击波的威胁。为了保证绝对安全,郭永怀极力主张理论计算与模型空投试验结合进行。为此他还亲自过问并参与计算核航弹和氢弹空投过程中的飞行弹道、伞—弹弹道特性。在他的倡导下,经过严格的计算与分析,每次核试验飞机都安全返航。

他对我国核武器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例如,他对核武器系列化发展提出许多建议和设想;他指导进行了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研究、水洞试验以及调研工作;对研究发展潜地导弹也作出了贡献。此外,郭永怀还应两弹结合时期的需要,对我国核武器科研体制提出了重要设想。

1968年10月,郭永怀再次赴青海,筹划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试验工作。在离开青海之前,他对这次国家试验进行过评价发言。当时,试验的理论方面有“过早点火几率”问题;实验方面有设计内球新结构问题;材料加工方面正考虑产品自热和装配贮存问题;在整体系统方面有“弹、伞、机”的协同配合问题。郭永怀从这次热试验的准备情况瞻望1969年和以后的任务,大胆提出今后设计要重新考虑上述各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机动、安全、和小型化指明了方向。12月5日,郭永怀从兰州乘飞机返京。当飞机在北京机场着陆时,发生了一等事故,郭永怀不幸以身殉职。

郭永怀为我国的力学事业、国防科技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在回国后的短短xx年时间里所做的工作之多令人叹服。他参与了我国小型地空导弹、氢氧发动机和反导导弹的研制;他翻译并出版了普朗特的名著《流体力学概论》,组织翻译了《爆炸力学》;他担任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两个杂志的主编;他是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郭永怀的学术成就和高尚品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钦佩。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出版社分别于1982年和1990年出版了《郭永怀文集》和《郭永怀纪念文集》。1988年12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院东侧绿荫丛中为郭永怀树立了一尊汉白玉雕像。郭永怀的光辉形象将永存人间。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3

孔繁森20__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家庭,他1米7左右的个头,一双乌黑的眼睛,一脸坚毅的表情。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七年,20__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被国家抽调到西藏工作。孔繁森刚到西藏,就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铭志。

进藏以后,原注定孔繁森担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便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的3年内,孔繁森爱民如子,他不仅和农民一起耕耘、播种、除草,还把自己的工资捐给希望工程。三年后,孔繁森奉调回山东。

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再次进藏。他不畏艰辛,担任拉萨副市长,并收养了三个孤儿。然而,作为拉萨副市长的他收入并不是多高,再加上补贴一些困难家庭,他的.收入更是少得可怜。没办法,他只好买血为自己领养的三个孤儿补充营养。

孔繁森一心为人民,一生为人民正是党的好干部。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4

1968年12月5日凌晨6点左右,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得血红。后来人们隐隐约约的知道,是一架小型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

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地抱在一起。两具尸体早已烧得面目全非,如同半个焦炭,但是却保持着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姿势。许多年轻的战士都被这画面吓到了,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后来来了首长,人们才有勇气尝试把他们分开。

他们抱得很紧很紧,加上瞬间死亡,所以尸体无比僵硬。把他们分开的时候,必须很用力,就像掰断一大块木炭,由于缠绕在一起,把他们撑开的时候不断发出断裂的声响。

当“轰”的一声把他们终于分开,所有人立即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定格一样,所有人都无法说出一句话。因为把他们分开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是一个皮质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

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那就是他们力学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早已被烧得辨认不出来,当时是根据头后连着脊梁那块没有烧完的一点点白头发,认出了郭永怀。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5

1968年12月5日凌晨,一架即将降落北京机场的飞机突然故障失去了平衡,随后飞机不受控制的坠落下来,一头扎进了旁边的玉米地里面,随后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清理,清理过过程中发现了两具紧紧抱一起的尸体,大家都非常疑惑,当相关人员将两人分开的时候被眼前一幕惊呆了,这两人中间是一份刚刚取得的氢弹实验数据,被保护的完好无损,而这两个人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郭永怀以及他的助手。

为了祖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事业,郭永怀已经不是第一次将生死置之度外,1937年抗战爆发,眼看祖国大地满目疮痍,他怀揣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前往加拿大留学,他一心扑到学业上,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硕士学位,随后来到美国在航空大师冯卡门门下,研究空气动力学的前沿课题。他在这方面的成绩太突出,所以很快他就成了备受欢迎的专家学者,并受邀到康奈尔大学任教。但是郭永怀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留学的初衷,国内还有四万万同胞等他归来,没过多久他受到钱学森的邀请来到加州理工学院任教,一起搞研究。两个爱国青年常常一同忧心祖国的现状,谋划着如何才能为祖国效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百废待兴,一直漂泊海外的郭永怀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心里一直规划着回国效力,但没想到这时候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迅速搜走了所有留美中国学生的护照,不准任何人回国,而这时候的郭永怀正在读博,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打断了他博士毕业就回国的计划,随后他想到为了曲线回国的注意,他在友人的帮助下取得了印度印度某工学院的教职。当他拿着聘书去移民局办手续的时候,却被美国官员告知:只要你企图离开美国,我们就认为你要返回赤色中国。面对如此恐吓,他和其他爱国学生一起决定将这些不公遭遇公诸于众,同时想办法和国内联系,请求帮助。

之后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争取回国的斗争上,这些活动不但耗费心力,同时还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是郭永怀从不畏惧,经过不懈努力,他们请求回国的信件终于被成功送回国内,之后中国大使在日贝瓦会议上将这些信件拿出来郑重要求:美方立即释放中国留学生。但是美国的条件是必须释放被中国扣押的几十名美军飞行员,这一消息当时在国际上引起轰动,中国留学生遭遇不公待遇受到广泛关注,在诸多压力下,美国政府不得不撤回留学生回中国的禁令,同意了包括郭永怀在内的76名留学生回国。他知道路途艰辛,所以他出发前艰难的决定烧掉自己积累多年的笔记和手稿。

看到这一幕,朋友们的心在滴血,这是郭永怀积攒多年的心血,但是郭永怀含泪说:既然带不走,烧了也没关系,它们早在我的脑子里。就这样一众科学家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但是轮船却迟迟不开,几个穿制服的大汉却粗暴的在留学生的行礼里面到处翻找,弄的一地狼藉,这时候同行的朋友们都松了口气,都佩服郭永怀烧手稿的先见之明,就这样过了两个多小时轮船才开动。

1956年9月,历尽千辛万苦的郭永怀才终于回到祖国,并得以和同样突破层层封锁回国的钱学森见面,两人一拍即合,准备为新中国的事业大展拳脚,郭永怀说:我衷心希望我们的国家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能有尊严地站在世界人民的面前。随后他争分夺秒地投入到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为了节省时间,他常常不顾周总理不让他们坐飞机的决定,偷偷地搭便机往返于青海和北京。没想到这次从兰州飞回北京的飞机真的出事了,而郭永怀也成了唯一一位为两弹一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烈士,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先辈们为我们负重前行罢了,我们要更加的努力奋斗,让这盛世不负他们所望。他们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6

后来,我们还发现他说话态度的严厉程度与对话者跟他的年龄差值成反比。他的一位老学生P与他谈话时就有点胆怯,郭先生批评他时有点严厉。最近,我的一位老学长告诉我,P先生目前已有九十多岁了,他学问不错,不愧是郭先生耳提面命带出来的学生。

在上面提到的第一次谈话中,郭先生没向我们讲一句大道理,只是让我们把所有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方法,特别向我们推荐了两本关于科学史和科研方法的英文著作,使我们体会到“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道理。

见面以后的。三个月,郭先生给我布置了一项任务,以阿尔文(197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宇宙电动力学》为主要参考书,学习磁流体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同时把此书翻译出来。经过一年多努力,我完成了译作,战战兢兢地交了稿。事隔两个月,郭先生把修改稿退给了我,告诉我,按照他的部分修改为标准,好好修改译稿。我一瞧傻了眼,只见稿纸上布满了红字修改。恰好,我那时听完了师母李佩先生的英文课,并学完了所里开设的“英汉翻译理论和技巧”课程,按照导师的修改意见,逐字逐句进行重译,于是,二审得以通过。导师又帮我联系了上海的一家出版社。后来在科学出版社正式印行。可惜的是,郭先生未能看到此书的问世。

那时,力学所的研究生集中在一个大办公室学习,大家你追我赶,每周一般读书七天,从早上七点读到晚上十点。周日早晨也不敢太晚起床,因为周日上午郭先生经常踱着方步到我们的学习室来。有一个周日,他来了,走到我们仨跟前,满脸笑容,递给我们三张糕点票。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清楚,那个时候吃饭定量,普通糕点也是定量供应,每人每月半斤。郭先生是学部委员,有些许特供,因此,就把糕点票送给了我们。这大概是师母的主意。小小糕点票,里面包含着浓浓的情意。

进所第二年,郭先生在他的研究室里组织磁流体力学讨论班,集体学习留比莫夫的专著,并讨论手头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从中,我看到了先生的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和宽严相济的组织能力。年纪越长的越有压力,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倒是迎来了学术上的阳光雨露。

几十年过去了,郭先生颀长的身影似乎还在眼前。他内向、低调,极少有疾言厉色。他喜欢戴着一顶鸭舌帽。走路老低着头,靠着建筑物的围墙走,只要他在中关村,上班的时间总是定数。有时,我们哥儿几个有意在那个时刻,躲在一旁悄悄欣赏这道风景线。可惜,上苍早早地剥夺了我们这样的权利!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7

968年初冬的一天傍晚,邮递员送来一封从呼伦贝尔寄来的家书。郭永怀心尖一颤,这是女儿第一次给他写信啊!

展开信笺,他的神情有些恍惚,他仿佛看见不满两岁的女儿跌跌撞撞地跑过来,稚嫩的笑声像啁啾的小鸟。时间过得真快呀!仿佛就在昨天,他笨手笨脚地从护士手中接过刚出生的女儿,一眨眼的工夫,她就会坐了,会走了。“来,亲亲爸爸。”小家伙摇摇摆摆跑过来,一头扎进他的怀里。接着,热乎乎的小脸蛋使劲拱上来,那种痒痒的、带着奶味的甜蜜把他的整个身心都融化了。想到这里,他粲然一笑,谁知,笑容刚刚漾开又陡然消失。原来,他看到女儿用一枚小小的邮票寄来一个小小的央求。她说,呼伦贝尔天寒地冻,希望父亲给她买双过冬的棉鞋,因为,她的脚已经冻伤了。他吸了口气,丢下信纸,怔怔地立在那儿。

此刻,女儿正在内蒙古自治区插队。他想起女儿临走时,自己到车站送行。列车启动的那一刻,他冲着车窗挥了挥手,不知怎的,视线变得模糊,眼泪就流了下来。现如今,女儿遇到了难处,只好向父亲求助。

郭永怀心神不定地踱了几步,目光又牢牢地盯在信纸的字迹上。看得出,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为此,一向不喜欢逛商店的郭永怀走进了科研基地的小卖部。售货员递过厚实的狗皮棉鞋问道:“多大尺码?”郭永怀一头雾水,他还真不知道女儿的脚有多大。售货员啼笑皆非:连尺码都没搞清楚,咋就跑来买鞋呢?在随后的回信中,他对女儿说:“棉鞋暂没有,你是否画个脚样来,待有了货,一定买……初劳动时要注意,过猛和粗心是一样的,都是不对的。”瞧,在温情脉脉的时候,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和普通的父亲并无二致。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8

19xx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西滩郭家村。1929年进入南开大学预科。1931年7月,升入南开大学物理系。1933年~1935年在北大物理系就读。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国难当头,坚定了郭永怀科学救国的信念,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起来,首先要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发展航空事业。为此,他放弃了专修光学的夙愿,改学航空工程。

1940年9月,郭永怀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师从辛格(J.L.Synge)教授,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他出色的工作得到导师的赞赏。1941年5月,郭永怀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著名力学家冯卡门的指导下从事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研究,以优秀成绩获得博士学位。那段时间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工作、学习的中国人还有钱学森、林家翘、钱伟长等。

1946年,郭永怀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此后的xx年是他科研的黄金时期,他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发展了Poincare,Lighthill的变形参数与变形坐标法,为此,钱学森于1956年将这一方法命名为PLK方法。郭永怀因在跨声速与应用数学方面的两项重大成果而扬名世界。1955年7月,他被晋升为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

郭永怀是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漂洋过海的。受聘于康奈尔大学时,他就向校方表示:“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要离开”;在是否申请接触机密资料的表格栏中填了“不”;对于让他申请加入美国籍的来信,一概置之不理。他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参加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康奈尔分会,经常和大家热烈地讨论祖国的未来。

1956年11月,郭永怀毅然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回到了阔别xx年的祖国。

回国后,郭永怀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领导国内的力学与国防科研上。他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合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班主任、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等职。他参与制定了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规划,倡导开展新兴力学学科的研究。他对我国的国防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参加了许多重大的工程和项目。他还参与组织、领导中国科学院的人造卫星本体设计,参与地空导弹的研制。

对待学术,他一向严肃认真。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高等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在清华大学创办工程力学研究班,先后办了三届,学员300多人,他们成为我国首批力学科研和教学方面的骨干。郭永怀和钱伟长组织并领导力学研究班的工作。郭永怀在1958年、1959年还曾担任班主任,并亲自讲授《流体力学概论》。张涵信(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第一届学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回忆:“彬彬有礼的郭永怀先生,对力学工作十分严肃认真。他甚至连Supersonic是翻译成超声速还是超音速,Euler的名字为什么翻译成欧拉等都讲究。他主张读经典著作,他说这Prandtl的时代是流体力学的丰收期。Prandtl本人是个大权威,有学识有经验,书写得全面深刻,因此应该学习他的‘流体力学概论’。”

郭永怀为人朴实正直,在频繁的年代,他尊重科学,勇于讲真话。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9

他,就是中共阿里原书记——孔繁森。

假如人生是汪汪大洋中的一条小船,那么,志向是方向盘,工作是发动机。没有志向则船无往,只能在大风大浪中晕头转向,随波逐流,终无所成;不努力工作,纵然有了方向,也只能是守株待兔,停滞不前。立志是非常重要的,人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有目标有方向地去学习,去工作。孔繁森也正是为了西藏阿里,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记得他来到西藏,第一次主持会议的时候,他不是侃侃而谈,不是气宇轩昂,不是决心如山倒,也不是誓言重重。他只是平淡地说了声:“你们会在我心中。”正是这个看似平凡的志向,拉开了他西藏工作的序幕。为他光辉的历程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江泽民爷爷曾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孔繁森就是这样的典范。

忘不了多少个夜晚,他在屋角沉思;忘不了多少个白昼,他在黄土沙中奔波;忘不了他踏遍了每户人家的门槛,慰问了每个老人,鼓励过每个孩子,帮助过每个家庭;也忘不了他曾收养过两个孩子,对他们关怀备至,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的心中装着的始终是藏族的孤儿,藏族的老阿妈、老阿爸。

他“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和血。”孔繁森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的精神永远刻在藏胞的心里,他的光辉形象在全国人民心中永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一定要有显赫的声誉,但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老英雄李玉安、井玉琢,引功埋名几十年,默默奉献。他们虽名不显世、誉不骄人,但又何尝不是具有崇高精神的共产党员呢?

无私奉献是时代的需要,是孔繁森给我们这代人——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呀,指引我们向前向前再向前。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正如孔繁森在一首诗中所写,他把自己的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对藏族同胞的爱,他对祖国人民的爱。

灯塔大课堂第二十八课观后感 篇10

一个生命不可能延缓到永远,但他的精神却可以永世长存。孔繁森同志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深入到阿里地区————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以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群众的生活奔忙。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亲自深入高原地区的部队、村寨、学校、牧民家中调查研究,解决困难,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为了解决雪灾中牧民的生活问题,他用普实的语言和行动温暖鼓舞着广大群众,用无私的爱心向人民奉献一切。影片中他满腔热忱为群众服务,为国家利益不计较家庭个人得失的感人事迹,催人泪下。

孔繁森同志的一生,是一个共产党员不懈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祖国。淡泊名利的孔繁森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世间最真、最善、最美的光辉!

学习孔繁森同志,就要从他那种认真务实的“螺丝钉精神”学起。电影中的点滴小事,却反映了他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记得我的一位老师说过,“人生在世,要又满足又不满足。哪个岗位都能有所作为,不要总是挑剔,要满足。自己并不是做得那么完美,永远有努力的余地,要不满足。”孔繁森同志之所以成为全国共产党学习的榜样,他的螺丝钉精神是成就这一切的关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具有像孔繁森同志那样的“螺丝钉精神”。毛主席他老人家对共产党的先进性有过一个通俗的解释:他说,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孔繁森同志正是用他那种“螺丝钉精神”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取得实效,关键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要像孔繁森同志学习,树立“螺丝钉精神”,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表现在我们每个人对党员身份的珍惜,对党的形象的爱护,对党性的忠诚和对党员要求的自觉。

机器再大,没有螺丝钉或者螺丝钉松松垮垮不行。人再有本事,没有螺丝钉精神也不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任何党员,不管是党的干部还是我们普通党员,作为无产阶级先进组织的一分子,就像一部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就要意识到自己承担的一份责任。我们党的先进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都是靠我们队伍中的每一个人的力量来组成的。

我们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像孔繁森同志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打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浦东新区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快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灯塔课堂28观后感系列


电影可以赋予我们创作的灵感,内心深处都会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写观后感除了有作品内容,更要求结合自身和实际,不可夸大。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怎样才能突出这篇观后感的特别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灯塔课堂28观后感,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1

由荣成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科学报国、永远怀念—郭永怀生平事迹展”22日在钱学森图书馆开幕,共展出了146幅照片,文献实物17组件、多媒体视频3组,全方位展现了郭永怀科学报国的一生,不少珍贵资料首次公开展出。

《党的科技功臣——钱学森》新书出版座谈会同日在钱学森图书馆举行,纪念“两弹元勋”钱学森和郭永怀光辉的一生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郭永怀是中国著名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位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三方面研制中均作出重要贡献,且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他无私奉献、勤奋终身、实事求是、质朴正直、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品质受人尊敬,而他用血肉之躯保护机密文件,以身许国的牺牲精神亦感人至深。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与郭永怀近30年的交往堪称伯牙子期之交,在当代中国科学界被视为典范,传为佳话。钱学森曾在回忆好友的文章中写道,郭永怀是他最为相知的挚友……平日里,他们相互切磋学问;苦恼时,彼此倾吐真情;紧要关头,全力推荐放手相托。他们不仅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而且始终秉持科学报国的使命担当,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次展览分为“荣成之子潜心求学”“扬名海外毅然归国”“两弹一星功勋卓越”“家国情怀大师风范”“以身许国壮烈牺牲”“怀瑾佩玉爱在天际”“科学报国至诚之交”七大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报国至诚之交”这一板块,重点展示了钱学森、郭永怀二人之间深厚、真挚的友情故事,其中钱学森收集的有关郭永怀的剪报资料等钱学森图书馆藏珍贵原件均系首次公开展出。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安胜向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赠送“小罗克韦尔”奖章复制件。据了解,钱学森所获的“小罗克韦尔奖章”是国际理工研究所于1982年设立的最高奖项,每年授予至多3位在国际理工界有极高声望的科学家,同时入选“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录”,这是现代理工学界所能入选的最高荣誉等级。

张安胜还向荣成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赠送钱学森手稿的复制件(写有nothingisfinal的信封)。1941年,钱学森在存放《柱壳轴压屈曲》最后一稿手稿的信封上写上了“final”(完结),但立即意识到,科学家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他又写上“Nothingisfinal”(凡事皆无止境)。

《党的科技功臣——钱学森》一书共收录钱学森研究文章22篇,分“志在报国”“奠基航天”“思想光芒”“时代楷模”“‘我的父亲’”五大部分。全书收录内容多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理论深度的论文,涵盖钱学森成长历程、开创中国航天伟业、作为战略科学家的思想与特质,以及他作为人民科学家的崇高风范等。本书既具思想性和理论性,又具可读性和实用性。全书通过深入挖掘钱学森身上折射的党性光辉和精神特质。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2

在昏暗的封建王朝,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富强而抛头颅、洒热血,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恶魔弯腰。

爱国诗人屈原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是由于小人的离间,光明正大、正直无私的屈原诚信而被怀疑,忠心而被诬陷,怀着满腔义愤,写出了《离骚》这部伟大的著作。屈原几经挫折,被长期流放到沅一带。他虽被放逐,但一颗心仍眷恋故国。他经常在江边徘徊,披散着头发,“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天,他向老渔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说:“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性格蒙受世俗的污辱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鱼肚里好了,怎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的污秽的沾染呢?”最后,屈原怀中抱着石头,投泊自杀了。屈原的自杀,表现了他热爱楚国的精神,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志趣,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不愿同流合污、至死不屈的高尚品质。

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苏轼,宁可在牧羊,天天挖掘野鼠穴内的野草和干果充饥,也不投降于单于。降将李陵厚颜无耻地劝说苏轼投降,而苏轼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我也是甘心乐意的。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他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含辛茹苦、历尽折磨,却宁死不屈,始终终于祖国,特别是当那些叛徒、败类诱降他时,更表现出他那大义凛然的堂堂正气。

有黑暗就会有光明,这些爱国志士为了祖国宁死不屈,留下了慷慨的誓言。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3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原是一个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可是,相邻小国日本却侵占我国东北长达xx年之久,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都没一颗热烈的爱国心,若当时人们都行动起来,难道还要怕那个小国日本吗?

现在,爱国之人多了起来。如:被中国人民称为“当代神农”的袁隆平,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粮食危机,如数学家华罗庚,为国家贡献了一批人才,如王元,陈景润等卓越的科学家,甚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也是爱国的一员,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哪能坐在如此美丽宽敞的地方学习工作,为将来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保卫钓鱼_的人士,他们因为有一颗爱国心,这颗爱国心,让他们不畏海上风暴,更将生命置之度外!

梁启超有一名话说得好,“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我们也是中国的一员,我们的心中,己深深地烙上了中国印,让我们用优异的成绩,充满力量的行动,为我们的祖国争光,让老一辈人自豪地说:“时代,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

“如果你是一个最小的螺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就让我们像雷锋等爱国人士学习,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为祖国这一个美丽的大厦建设,送出一份自己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吧!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4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党带领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夺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胜利,还需要久久为功,付出更大努力。新时代更需要发扬光大孔繁森精神,需要更多像孔繁森那样亲民爱民、忠诚正直和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新时代弘扬孔繁森精神,就要把提高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提高政治能力,就要有孔繁森同志那样信念坚定、献身使命的忠诚品质,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新时代弘扬孔繁森精神,就要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像孔繁森同志那样心怀百姓、求真务实,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新时代弘扬孔繁森精神,就要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孔繁森同志生能舍己、死亦无畏的牺牲精神,在新时代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

新时代弘扬孔繁森精神,就要勇挑重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要像孔繁森同志那样,创新进取、担当作为,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勇当先锋,善于作为,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中国共产党赶考应考的时代。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如何继续秉承赶考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孔繁森精神给了我们清晰的召唤和示范,时刻激励鞭策着党员领导干部坚守初心本色,牢记使命担当,更好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5

我的祖国是有着悠久而的历史的中国。在元朝,它曾经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而在唐宋,她又曾是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的国家。在近代,她遭受了战争的磨难,变得贫穷落后。但,经过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取得战争胜利后,中国又重新站起来了。建国后的新中国,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光辉灿烂的成就。今天,她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国际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爱祖国,因为她有可歌可泣的历史、欢欣鼓舞的现在和鲲鹏展翅的未来。回想中国的发展历程,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例如,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以及神舟五号、六号、七号的成功发射,北京奥运会的圆满举办……这些,都让我们兴奋不已;而我们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美好,一天比一天幸福。我爱祖国,因为她有显赫的伟业和精明强干的人民。我,作为一个喜欢旅游的青年,对于祖国的美好,感受最深的当属那或气势磅礴、或姿态万千的大好山河。如旷世绝俗的亚龙湾、奇美俊秀的黄山、如梦如幻的漓江……

当我站在亚龙湾晶莹剔透的沙滩上,呼吸着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最和煦的阳光,欣赏着最湛蓝的天空海水时,觉得大自然似乎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都赋予了亚龙湾。当我潜入清澈透明的海水,看见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在柔软的珊瑚从中穿梭而过,种类繁多的海星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像刺猬一样满身带刺的海参在漫步时,我深深地陶醉在了亚龙湾海底那美轮美奂的景色中……

当我来到黄山的散花坞,眺望远处云雾缭绕、云海盘旋的梦笔生花景观时,觉得那里插着好像是一支神仙之笔,笔杆上绽开着一簇簇绿色的花朵,或许神仙就用这支笔来吟诗作画吧。咦,神仙之笔旁怎么有如此巨大的笔架?上面架着的笔是不是都被仙人拿走了?我真想用仙人的笔来抒发对奇美俊秀的黄山的赞美之情啊!我乘着竹筏,顺着烟波浩渺的漓江缓缓而行,两岸的山有些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瞧,一只巨大的石头象正把鼻子伸进江里吸水呢,竹筏快划吧,不然,大象的“花洒”就对着这边喷水了!看,是谁的细尾巴朝着竹筏这边甩来?竹筏往前划,我才看清了,哦,原来是一只驮着货物的石骆驼正在赶路呢。奇怪,前面怎么更朦胧了?我带着疑惑踮起脚,使劲向前望去,只见一匹石头马前蹄腾空,尾巴夹在两只后腿之间,正奋勇地向前奔去。竹竿一撑,竹筏便往前飘去,我更用力地踮起脚尖,哎!我又看见了另一匹石马,这匹石马的鬃毛被风吹得飘动起来,尾巴有力的向一边甩去,后足蹬起了多少尘土啊!竹筏离那两匹马越来越近,我接着看见了第三匹、第四匹……一共有九匹,这一定就是九马画山了……烟雨中的漓江,如诗如画,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我爱祖国,因为她有壮丽的山川、秀美的景色让我陶醉,更因为她有广大勤劳的人民不断为她添光增彩,其中还有我,因为我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心!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6

1990年8月,赵维东作为山东省第六批援藏教师的领队到西藏日喀则地区执行援藏任务。“起初觉得还挺新鲜,但是后来就头疼,腿迈不动,有了高原反应,一个个都难受得不得了。”赵维东记得很清楚,“下午一点钟左右,一辆车到了,车上下来一个中年人,穿着西服,戴着礼帽,山东人。我知道他就是孔繁森。”

这就是赵维东与孔繁森的第一次见面。

孔繁森给援藏教师们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政策和有关情况,尤其提到援藏要过四关。“第一关是环境关,第二关是生活关,第三关是政治思想关,第四关是民族政策关。”他特意叮嘱援藏教师们,到了西藏要为人民服务,要遵纪守法,要多干实事。

“他很诚恳,就像亲人一样对老师们很关心,第一次接触就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赵维东回忆道。

“在以后的援藏日子里,我们牢记孔书记的告诫并以此互相勉励。”再见面,是在一个月以后的援藏教师座谈会上。“他跟我握手,问教师们都适应了吗。还说,有什么困难可以给他打电话,他一定会帮助我们。”赵维东说。“有事儿言语,我会帮忙的。”这句话成了孔繁森的“口头禅”。

“我永远不会忘记1992年7月15日,完成援藏任务回山东之前,那天我们去跟孔书记辞行。”在赵维东的记忆中,孔繁森办公室房间不大,两个沙发,墙上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孔繁森说:“祝福你们圆满完成任务,你们做了不少好事。我也快到期了,我也会回去,到时候我们再相见!”

后来听到孔繁森遇难的消息时,赵维东一时不敢接受。“当时非常悲痛,将近一周的时间,我们在西藏交往的事情,不断涌上心头。”时隔多年,再讲起那段经历,他还是落下了眼泪。

赵维东与孔繁森仅有三面之缘,但一生铭记。“第一印象就是很热情,乐于助人;再一个就是他有很强的事业心,下去搞调研,抗震救灾,看望孤寡老人,去学校视察,一碰到有帐篷有牧民,就去了解情况,进行调研;第三个印象,就是有强烈的公仆意识,他对西藏人民群众感情特别深。援过藏的人特别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我们亲身经历了那样的环境,也听藏民反映过他的事迹,他确实以公仆心为西藏人民服务。”

“他曾经说过,西藏的老人就是我的老人,西藏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西藏的土地就是我的家,我要用实践证明共产党的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两次进藏,一共十年,他将最好的青春献给了西藏。”手捧着与孔繁森的合影,赵维东感触颇深。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7

在聊城东昌湖畔的孔繁森纪念馆里,陈列着三件国家一级文物——一个小药箱、一个听诊器、一本写着遗嘱的笔记本。据介绍,孔繁森下乡有“四必到”:必到敬老院,必到学校,必到边防哨卡,必到贫困牧民家庭。而这每一样,都记录着孔繁森在西藏走过的路。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孔繁森第一次进藏,在海拔4700米的岗巴县3年,他几乎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第二次进藏后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每次下乡,孔繁森都身背药箱,为群众治病,藏族农牧民称孔繁森为“药箱书记”。孔繁森在指挥抗震现场连续奋战七天七夜,还亲自抚养三个藏族孤儿。短短一年多时间,孔繁森在阿里走访98个乡镇,行程8万多公里。而孔繁森的遗物,一是他仅有的存款——8.6元;二是他的“绝笔”——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这些关于孔繁森的故事,纪念馆的讲解员已经讲了无数遍。纪念馆宣传部负责人周会说:“xx年,馆里组织了‘重走繁森路’工作组,一行八人到西藏,进行文物征集工作和关于孔繁森身边人的口述访谈工作。”也就是这一次“重走繁森路”,让周会对讲解了无数遍的孔繁森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

在“重走繁森路”的49天里,他们采访了40多位孔繁森生前的好友、同事,还有接触过的人。令周会印象深刻的事情和感动的瞬间有很多,受孔繁森帮助的商人黎穆萨以感恩的心态赞助当地大学生上学,收到孔繁森为当地老百姓做的擀面杖……“孔繁森身上的那种赤诚担当、大爱无我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像一面旗帜一样,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狮泉河在苍茫雪山前静静流淌,山河无言,历史回响,孔繁森的故事代代相传,成为人们对孔繁森永远的纪念。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8

“提起孔繁森同志的事迹,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这位共产党员在50年的生命历程中,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党和国家,献给了那片他热爱的雪域高原……”伴随着讲解员的解说,孔繁森同志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形象浮现在大家眼前。

xx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这个有意义的历史时刻,为将理想信念火种、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以下简称聊城移动)、东昌府区阳光小学共同开展“党建和创”活动。聊城移动利用移动“5G+VR”技术,为阳光小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场生动的党史教育课,让大家体验了一次沉浸式“5G+VR”数字化学习,共同学习了孔繁森精神。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5G+VR”红色基地场景由聊城市政府牵头打造,并将其作为聊城市5G新技术在红色宣讲场景应用的重点示范标杆。6月20日,聊城移动在接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5G覆盖任务后,连夜制定施工方案,立即开工,仅用24小时即完成传输布放、天馈安装、设备开通,准时优质地完成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的5G室分覆盖。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的5G建设和投入使用,有效破除了传统宣讲困境,使聊城的红色基地资源实现“信息化”。同时,将孔繁森同志事迹与VR技术相结合,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每一个学习的人作为主角,在虚拟世界中切实接受孔繁森精神的洗礼。

活动当日,通过现场讲解加“5G+VR”同步直播方式,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阳光小学两处活动现场,广大党员群众、师生代表“重走援藏路”,共同学习了孔繁森精神。阳光小学活动现场的部分同学跟随现场讲解员,成功构建“虚拟化、沉浸式”的学习教育云平台,通过VR同步直播,以第一视角重走孔繁森同志的奋斗路。不少同学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聊城移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阳光小学的同学们还通过5G+VR眼镜,了解了抗日战争,感受了长征精神,“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孩子们“回到了从前”,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党的历史,体会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

作为植根聊城市的5G主导通信运营商,聊城移动牢记央企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下一步会利用通信优势创建更多党建产品,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党建宣传智能化、多媒体化、科技化,助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9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过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有一心报效国家,却被奸人害死的岳飞;有都城被毁,投江殉国的屈原;有渴望山河统一,至死挂念的陆游;有捍卫国人利益,愤然禁烟的林则徐……妈妈告诉我,这些人都很爱国。虽然当时幼小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爱国,但这些人物故事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渐渐地,长大的我自己也从书中读到了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靠吃野草棉花与日军抗争,誓死保卫国土的抗日将领杨靖宇;有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做贡献的数学家华罗庚;有隐姓埋名28年,研究原子弹、氢弹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从这些人物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出一种令人敬佩的深厚情感,这就是爱国。

那么我该怎样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呢?疫情期间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是一种表达;用自制手抄报宣传抗洪英雄的事迹,也是一种表达;把自己的压岁钱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当然是一种表达;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更是一种表达……

现在的我还只是一个小学生,暂时还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只要我能像上面我所了解和学习的那些人物一样,心里装着国家,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这就是爱国最简单的表达。

灯塔课堂28观后感收获精选


快乐的来源有多方面,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就是一种,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的观后感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灯塔课堂28观后感收获精选,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灯塔课堂28观后感收获(篇1)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严重影响和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了更好的控制疫情,学校延长假期,为了不影响同学们学习知识,我们开始了网络教学。刚开始,我抱着疑问的态度,网络教学一定不如课堂上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但是一周的网课下来,让我对网课有了全新的认识。

网课对同学们专注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上课时你必须全神贯注按照教师的指令完成各项任务;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点,你可以在“答疑”时间内找老师解答,或是选择回放观看,这样知识点就掌握的更好了;为了调动同学们学习性,老师也会活跃氛围,让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也会根据每个学生递交的答案及时给与批改,在这种上课模式下,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大的收获。

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我感受更多的是教师的辛苦付出。例如我们的许老师每天从早到晚的陪伴,晨间点名、准备上课,无论哪位教师在上课,许老师都在视频中观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有个别调皮的同学不专心,老师会立即纠正,同学就专心的学了起来。课间时间也会让我们适当放松,走动走动或是喝水或是眺望远处,适当的休息,类似这样点点滴滴的付出真的深深打动了我,像许老师这样的老师还有许多,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付出了许多艰辛,为了调动同学们学习兴趣在课程设计、备课、录制视频方面一定集思广益;在上课的同时还要对同学递交的答案立即给与评价,在“答疑”时间内要根据每个同学有疑问的地方立即给与解答……,老师的认真、负责、敬业、耐心、爱心深深的感动着我。

作为一名超银学子,在这种良好的精神氛围下学习,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不辜负每一位教师的付出,让自己在网络教学中收获更多,让我们一起为之努力奋斗吧!

灯塔课堂28观后感收获(篇2)

从“争气”到“领跑” 百年京张绽放新荣光

在20__年即将和我们告别之际,祖国母亲再一次为我们送上了一份“出行大礼”。12月30日,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对此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__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__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京张高铁的开通,让我瞬间回忆起小时候在课本上学过的一篇文章——《詹天佑》。课文为我们讲述了__05年京张铁路艰难的修建过程,整篇文章的意义和亮点在于两个字——争气。当时,我国尚没有一条国人独立主持设计、建造、运营的干线铁路,然而,留学归来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打破了这个记录。他克服了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将南美伐木所用的“人”字形铁路首次运用在我国干线铁路上,靠人工一下一下挖出来八达岭隧道,通过延长距离,顺利通过了京张铁路关沟段33‰大坡度,将原本需要开挖1800多米的八达岭隧道缩短为1091米。京张铁路的建成通车一举打破了国外认为“中国人不能自己修铁路”的言论,实实在在地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如今,距离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已经过去110了。百年来,中国人民经历了诸多磨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权站起来,从“开除球籍”的边缘奋起直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1年,我们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进程,大踏步地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百年来,中国的铁路建设实现了从举步维艰到一日千里的跨越,实现了从蒸汽时代、内燃机时代、电气时代到高铁时代的飞跃。

灯塔课堂28观后感收获(篇3)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过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有一心报效国家,却被奸人害死的岳飞;有都城被毁,投江殉国的屈原;有渴望山河统一,至死挂念的陆游;有捍卫国人利益,愤然禁烟的林则徐……妈妈告诉我,这些人都很爱国。虽然当时幼小的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爱国,但这些人物故事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渐渐地,长大的我自己也从书中读到了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靠吃野草棉花与日军抗争,誓死保卫国土的抗日将领杨靖宇;有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做贡献的数学家华罗庚;有隐姓埋名28年,研究原子弹、氢弹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从这些人物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出一种令人敬佩的深厚情感,这就是爱国。

那么我该怎样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呢?疫情期间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是一种表达;用自制手抄报宣传抗洪英雄的事迹,也是一种表达;把自己的压岁钱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当然是一种表达;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更是一种表达……

现在的我还只是一个小学生,暂时还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只要我能像上面我所了解和学习的那些人物一样,心里装着国家,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这就是爱国最简单的表达。

灯塔课堂28观后感收获(篇4)

对奖赏不敢兴趣。教师对学生评价,不要过于超负,比如:无论搞什么活动和课上奖励什么小红旗,小红花,五角星等,学生的面积大了,甚至每一名学生所得太多了,学生就有反感,就认为得与不得都一样,起步到促进作用,反而适得其反,还有骄傲自满,听不得批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被人赏识。新课堂提倡课堂功能评价的独立性和发展性,可以说既满足了学生渴盼表现的心理需要,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对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中,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在很大的程度上仍处于依赖“外部权威人物评价

”阶段。为此,过多过滥的表扬时期看不到自身的不足,反而一再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最优秀的,从而滋生骄傲,自满情趣。这类学生的突出表现之一就在于听不得任何人的批评,一旦受批,则极易产生对抗情绪,消极心理,心理上难以承受“天堂到地狱”之别。这一代孩子大多

是独生子女,父母的高度期望带来的高度满足使大多数学生不知“苦为何物”,并且,自小养成的“外部归因”而看不到自身的丁点错误,加之进校后教师先甜后苦的评价策略使其“妄自尊大”的心理更进一步,殊不知,温室里的花朵更需要的是自然烈日、暴雨、狂风的洗礼,方能顽强的成长。而着一些孩子一旦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或经常受不如意的事实,心里无法承受这些“巨爱”,从而产生焦虑、自卑、自异等不良心理。痛苦得不到及时调解,极易产生不良后果。

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呼唤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而生活在“甜言蜜语”“暖风轻拂”中。环境下的孩子们未来能面对这样的社会竞争吗?是否要等到他们在社会里栽了跟头才能体验到学校与社会的区别呢?是的,挫折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修正自是过高的不良品质有极大的益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创造一定的机会让孩子们承受适当的挫折感作为教师或家长,主要是在语言上加强做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同时,挫折教育也是要让每位学生明白,在人生中取值和生活道路上,没有一天道路是铺满鲜花,洒满阳光的比值大道,更有可能布满了荆棘但只要我们有信心,采用恰当的方法,定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

灯塔课堂28观后感1000字


在欣赏优秀影视作品时,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获得更多感悟,到影片结局的时候,大家都会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以后,可以将给自己的感悟结合自己的见解写出一篇观后感,思维是杂乱的,需要通过写观后感来梳理,你正准备写一篇作品名观后感吗?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编辑帮大家整理的灯塔课堂28观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1

在我国为两弹一星(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一共23位,这23位科学家分别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元勋的荣誉称号和功勋奖章。在这其中只有郭永怀先生一人参加了三个项目,钱学森先生是参与了导弹和人造卫星的项目。而说起郭永怀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感到陌生,这是因为当年这颗璀璨耀眼的科技之星过早的陨落,使得他的名字没有给人们留下过多记忆,但是他的功绩在历史上是永不磨灭的。

郭永怀早年经历

1909年4月 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他是家中第4个儿子。在他10岁的时候,就被父亲送到了学堂里面读书,17岁时考入了青岛大学附中,20岁考上了天津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两年后郭永怀从预科班毕业开始了大学生涯;那时候的他对数学和光学极其喜爱,便在大学期间选择了物理学专业。在大学里郭永怀很快就受到了顾静微先生的欣赏,开始重点培养郭永怀;后来郭永怀听闻中国著名光学家饶毓泰教授归国,并在北京大学任教。为了跟随饶毓泰先生学习,他奋发图强的学习,最终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进入北大的郭永怀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饶毓泰教授的赏识,并且毕业后在饶毓泰先生身边担任助教。

1939年,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三人在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的帮助下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结果他们在登船时发现护照竟然是日本人签发的,三人一致认为宁可不留学也不能接受侵略者的签证,于是纷纷放弃留学的机会;一直到1940年他们才再次有机会前往加拿大留学。

为顺利归国,烧毁多年研究成果

1941年,郭永怀转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开始了博士学位的攻读,那时的郭永怀和钱学森一起写出了震惊世界的数论论文,给超音速飞行提供了理论基础;1946年郭永怀以一篇优秀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开始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担任教授。在这期间,他多次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人类的超音速飞行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一心想报效祖国的郭永怀在美期间尽量避免和那些敏感部门打交道,就是为了以后可以顺利回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郭永怀的耳中,冲击着他那颗炙热的赤子之心,他在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决定回去建设自己的祖国。可是当时的郭永怀在学术上如此高的成就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当时的美国政府不断制造障碍,使得一大批向郭永怀、钱学森这样的优秀爱国科学家无法回到祖国;那时郭永怀不断和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同事讨论,希望可以想出一种方法来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一种合适的途径贡献给祖国。

1955年8月,郭永怀终于等来了归国的机会,那时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以及日内瓦中美会谈,使得美国取消了对中国学者的禁令;听闻此事的郭永怀顿时满心欢喜,天天和同事盘算着何时回国。而他的很多朋友却劝阻郭永怀回国,说道

你在美国当教授多好,孩子以后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你为啥就是忘不了那个贫穷的国家呢。

郭永怀听后顿时就来了气回到家贫国弱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后来他在《我为什么回到祖国写给还留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们》中说道:

新中国建立以来,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被驱逐出了中国大陆,中国人民可以真正地抬起头来了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以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起建设我们美丽的河山。

1956年,回国前夕的郭永怀为了不再给美国当局制造节外生枝的机会,便将自己十多年写的未发表的资料一把火烧了,当时他的学生和同事都表示惋惜,而郭永怀却说道省的他们再找我麻烦,反正这东西我已经装在了脑子里,属于我的知识美方是无法扣下的。

在郭永怀夫妇登上回国的船后,果不其然遭到了美方特务的调查,他的同事核研究科学家张文裕、王承书夫妇也遭到了搜查,因为搜查使得轮船开船时间都延迟了两个小时,所幸无人被扣押。

全身心建设祖国,不料遭遇空难

回国后的郭永怀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待,周总理问他有什么要求,他激动地说道:我想尽快投入工作。后来他在钱学森(1955年回国)的推荐下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了高超空气动力学、爆炸力学、飞行力学等研究工作中;经常早出晚归,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连节假日都不休息埋头工作。1963年郭永怀跟随科研队伍前往了青海基地,帮那里的研究小组解决了不少的难题,被称为研究领域的三大菩萨之一(其他两人为理论、实验部门的负责人)。

在1960年到1968年期间,郭永怀先后进行了核武器的研发和试爆、反潜核武器的指导、人造卫星的研究发射。此外,他还对潜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实验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无数科研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我国核武器在郭永怀在任的8年时间里,实现了从零到原子弹、氢弹、核航弹和核武器导弹的成功实验。每当谈论起这些,郭永怀都会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科研工作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可以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辱的话挂在嘴边。

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实验基地发现了一条线索,需要赶紧返回北京研究。结果在5日凌晨的首都机场,郭永怀乘坐的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向偏离跑道一公里以外的玉米地扎了下去,顿时火光四射。经过紧急救援,人们根据郭永怀平时穿的衣物从飞机遗骸中认出了郭永怀的遗体,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抱在一起;当大家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他俩中间夹着一个公文包,公文包里的研究资料被保护地完好无损。

很难想象在飞机遇险的时候,在面临死亡的最后一刻,郭永怀居然选择了用自己的身躯来保护国家的秘密资料;中央领导人在得知郭永怀的牺牲后悲痛不已,并表示要彻查此事。另一边的实验基地在他牺牲22天后,取得了热核导弹试验的成功,但是这时的郭永怀却无法亲眼见到这景象。1968年12月25日,郭永怀被授予了烈士的称号;1999年,他又被补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唯一一位获得该荣誉的烈士科学家。钱学森晚年在回忆郭永怀时曾说到:美国人说我顶得上五个师,那郭老可顶十个师。

正是由于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惜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原子弹造出来的伟大创举,才使得我国今天可以免受西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十多亿中华儿女不用生活在帝国主义的核阴影之下。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2

由荣成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科学报国、永远怀念—郭永怀生平事迹展”22日在钱学森图书馆开幕,共展出了146幅照片,文献实物17组件、多媒体视频3组,全方位展现了郭永怀科学报国的一生,不少珍贵资料首次公开展出。

《党的科技功臣——钱学森》新书出版座谈会同日在钱学森图书馆举行,纪念“两弹元勋”钱学森和郭永怀光辉的一生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郭永怀是中国著名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中,郭永怀是唯一一位在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三方面研制中均作出重要贡献,且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他无私奉献、勤奋终身、实事求是、质朴正直、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品质受人尊敬,而他用血肉之躯保护机密文件,以身许国的牺牲精神亦感人至深。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与郭永怀近30年的交往堪称伯牙子期之交,在当代中国科学界被视为典范,传为佳话。钱学森曾在回忆好友的文章中写道,郭永怀是他最为相知的挚友……平日里,他们相互切磋学问;苦恼时,彼此倾吐真情;紧要关头,全力推荐放手相托。他们不仅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而且始终秉持科学报国的使命担当,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发展以及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本次展览分为“荣成之子潜心求学”“扬名海外毅然归国”“两弹一星功勋卓越”“家国情怀大师风范”“以身许国壮烈牺牲”“怀瑾佩玉爱在天际”“科学报国至诚之交”七大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报国至诚之交”这一板块,重点展示了钱学森、郭永怀二人之间深厚、真挚的友情故事,其中钱学森收集的有关郭永怀的剪报资料等钱学森图书馆藏珍贵原件均系首次公开展出。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安胜向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赠送“小罗克韦尔”奖章复制件。据了解,钱学森所获的“小罗克韦尔奖章”是国际理工研究所于1982年设立的最高奖项,每年授予至多3位在国际理工界有极高声望的科学家,同时入选“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录”,这是现代理工学界所能入选的最高荣誉等级。

张安胜还向荣成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赠送钱学森手稿的复制件(写有nothingisfinal的信封)。1941年,钱学森在存放《柱壳轴压屈曲》最后一稿手稿的信封上写上了“final”(完结),但立即意识到,科学家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他又写上“Nothingisfinal”(凡事皆无止境)。

《党的科技功臣——钱学森》一书共收录钱学森研究文章22篇,分“志在报国”“奠基航天”“思想光芒”“时代楷模”“‘我的父亲’”五大部分。全书收录内容多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理论深度的论文,涵盖钱学森成长历程、开创中国航天伟业、作为战略科学家的思想与特质,以及他作为人民科学家的崇高风范等。本书既具思想性和理论性,又具可读性和实用性。全书通过深入挖掘钱学森身上折射的党性光辉和精神特质。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3

我的祖国是有着悠久而的历史的中国。在元朝,它曾经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而在唐宋,她又曾是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的国家。在近代,她遭受了战争的磨难,变得贫穷落后。但,经过全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取得战争胜利后,中国又重新站起来了。建国后的新中国,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光辉灿烂的成就。今天,她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国际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爱祖国,因为她有可歌可泣的历史、欢欣鼓舞的现在和鲲鹏展翅的未来。回想中国的发展历程,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地方,例如,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以及神舟五号、六号、七号的成功发射,北京奥运会的圆满举办……这些,都让我们兴奋不已;而我们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美好,一天比一天幸福。我爱祖国,因为她有显赫的伟业和精明强干的人民。我,作为一个喜欢旅游的青年,对于祖国的美好,感受最深的当属那或气势磅礴、或姿态万千的大好山河。如旷世绝俗的亚龙湾、奇美俊秀的黄山、如梦如幻的漓江……

当我站在亚龙湾晶莹剔透的沙滩上,呼吸着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最和煦的阳光,欣赏着最湛蓝的天空海水时,觉得大自然似乎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一切都赋予了亚龙湾。当我潜入清澈透明的海水,看见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在柔软的珊瑚从中穿梭而过,种类繁多的海星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像刺猬一样满身带刺的海参在漫步时,我深深地陶醉在了亚龙湾海底那美轮美奂的景色中……

当我来到黄山的散花坞,眺望远处云雾缭绕、云海盘旋的梦笔生花景观时,觉得那里插着好像是一支神仙之笔,笔杆上绽开着一簇簇绿色的花朵,或许神仙就用这支笔来吟诗作画吧。咦,神仙之笔旁怎么有如此巨大的笔架?上面架着的笔是不是都被仙人拿走了?我真想用仙人的笔来抒发对奇美俊秀的黄山的赞美之情啊!我乘着竹筏,顺着烟波浩渺的漓江缓缓而行,两岸的山有些朦朦胧胧的,若隐若现。瞧,一只巨大的石头象正把鼻子伸进江里吸水呢,竹筏快划吧,不然,大象的“花洒”就对着这边喷水了!看,是谁的细尾巴朝着竹筏这边甩来?竹筏往前划,我才看清了,哦,原来是一只驮着货物的石骆驼正在赶路呢。奇怪,前面怎么更朦胧了?我带着疑惑踮起脚,使劲向前望去,只见一匹石头马前蹄腾空,尾巴夹在两只后腿之间,正奋勇地向前奔去。竹竿一撑,竹筏便往前飘去,我更用力地踮起脚尖,哎!我又看见了另一匹石马,这匹石马的鬃毛被风吹得飘动起来,尾巴有力的向一边甩去,后足蹬起了多少尘土啊!竹筏离那两匹马越来越近,我接着看见了第三匹、第四匹……一共有九匹,这一定就是九马画山了……烟雨中的漓江,如诗如画,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我爱祖国,因为她有壮丽的山川、秀美的景色让我陶醉,更因为她有广大勤劳的人民不断为她添光增彩,其中还有我,因为我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心!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4

童第周说过,愿效老牛,为国捐躯。无论是居庙堂之高的文天祥,岳飞,还是处江湖之远的顾炎武,陆游;无论是古代的屈原,还是近代的秋瑾,鲁迅,只要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西汉名将霍去说过,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明朝末年,清兵入侵中原,史可法坚守扬州城,决心以身殉国;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了拒毒于门外,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流放依犁;朱自清一身重病却拒绝“救济粮”;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作投枪,打击敌人……这些都是爱祖国高于一切的英勇战士,他们的这中爱,是千百年来人民对自己祖国一种深厚的感情,是赤子对母亲最真挚,最热切,亘古及今不衰的爱。

热爱祖国是不会理会祖国究竟是富裕还是贫穷。正是贫穷落后,才真正考验得我们,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更加把热爱祖国的美德发扬光大!改变祖国的面貌。

法国的拿破仑说过,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我们应该景仰为了祖国甘愿牺牲个人利益乃至是生命的人,置国家利益而不顾的人应遭世人的嶉弃!

灯塔课堂28观后感 篇5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原是一个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可是,相邻小国日本却侵占我国东北长达xx年之久,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都没一颗热烈的爱国心,若当时人们都行动起来,难道还要怕那个小国日本吗?

现在,爱国之人多了起来。如:被中国人民称为“当代神农”的袁隆平,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粮食危机,如数学家华罗庚,为国家贡献了一批人才,如王元,陈景润等卓越的科学家,甚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也是爱国的一员,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哪能坐在如此美丽宽敞的地方学习工作,为将来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保卫钓鱼_的人士,他们因为有一颗爱国心,这颗爱国心,让他们不畏海上风暴,更将生命置之度外!

梁启超有一名话说得好,“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我们也是中国的一员,我们的心中,己深深地烙上了中国印,让我们用优异的成绩,充满力量的行动,为我们的祖国争光,让老一辈人自豪地说:“时代,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

“如果你是一个最小的螺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就让我们像雷锋等爱国人士学习,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为祖国这一个美丽的大厦建设,送出一份自己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吧!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1】

科学在今天,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但是科学在给我们带来便利只时,也带给了我们无穷的隐患。

科学在近十年来,可谓是发展神速啊,但是与此同时,环境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啊,在科技发展中,给人类带来便利式的生活时,可曾想到过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当我们正开着私家车,行驶在双线道马路上时有没有想过,在世界上,有着愈来愈多的生命正在消失呢?是否想过当原始森林消失之时,等待人类的又会是怎样悲惨的结局呢?

是,科学是可以让我们方便的技术,但是圣人说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说,科学如果有优点,又怎么会没有缺点呢?没有完美的人又何来完美之物?就好比汽车吧现在的汽车啊,功能越来越全面,但汽车的尾气排放也在升高,发生车祸的机率也越来越高了现在,平均每天就有数以万计的人因为车祸而搞得家破人亡。最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随手科学的发展大大的超出了之前,像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也随之普及,现在的我们,不仅体质弱,还很容易得病。虽说医学技术是很发达,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因为今朝的医学技术的发达,导致了病菌的加速变异。以至于科学的医药房展已然以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了,或许人类的灭绝是因为莫一场大的瘟疫。

总之,随科技的发展,有利亦有弊,但是,这利与弊确是要我们自己去掂量掂量了。前往不要去做那些害人不利己的事。

科学的利,科学的弊,总是会有的,正如《易经》中说的,凡事都有两面性,都是有阴有阳的,但至于阴阳的多与少,便要看造物者的考虑是否周全了。所以当我们再创造一件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得久一点,切不让弊大过了利。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2】

迎着曙光,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抹鲜艳夺目的红色呀,是那样耀眼。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不屈的民族,从古到今,我们经历了外族入侵,但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把侵略者赶出了我们的国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国歌响起时,我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的先辈在战场上勇敢战斗,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今天和平的中国。先辈们的鲜血不能白流,我们要传承红色,发扬红色精神,继承先辈们的遗志,为实现强国之梦而努力奋斗。

中华民族是追梦的民族,中华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建造了新中国。看,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瞧,飞速的动车、高铁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一条条高速连接东西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个个卫星发射成功,航母建造已屹立于世界领先地位。夜幕降临,从大楼望去,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天空中飘荡着美妙的乐曲,人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建国__年来,中国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祖国变得强大,成为世界大国。这此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传承了红色,强国一代有我在!

我们,追梦少年,见证了祖国宏伟的发展蓝图,传承红色义不容辞。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继续传承红色,众志成城,发愤图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用行动和青春热血浇筑我们伟大的强国梦。

让我们高喊:强国一代有我在!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3】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会缺席。

——题记

20__年__月__日,新冠病毒肺炎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疫情突如其来,没有硝烟的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刚听出现不明肺炎传染病时,大多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不过又是一场小打小闹,掀不起风浪,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却是一场不逊于17年前SARS的灾难。

我看了一个视频,被访者是一位女医生。她哭着说,她也很害怕,她也很怕被感染,她也很怕再也见不到家人朋友。采访者问她,都这么害怕了,为什么还能坚持?女医生立马穿上了手上的白大褂,抹掉了眼泪,勇敢又自豪地说,就是因为这个白大褂,穿上了它就有了一种使命感,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短短几句,没有多么华丽的修辞,却让人动容,为之潸然泪下。同济大学第二批志愿者前往__支援,他们宣誓“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更是让人泪目。

在这场战役中,我最敬佩的是已经__岁高龄的钟南山老爷爷,他不远千里去__支援,为了研制这种病毒的抗体,每日通宵达旦地工作。还有许多白衣天使日夜劳累,为了我们的健康,义无反顾的坚守在一线。还有全国各地有很多爱心人士自愿捐款和捐助物资,他们的付出与大爱,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心中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

加油中国!加油__!加油白衣天使!愿世间的美好与你们牵手。

春天会来临的。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4】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深入贯彻落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这面对生与死、安与危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为民族、为人民的存亡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革命传统又一次得到了发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千千万万普普通通共产党员不断挺身而出,汇成全民族抗击灾难的滔滔洪流,他们履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与责任。

正如恩格斯曾深刻指出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这使我懂得了入党的真正含义,只有在思想上入党才是真正入党,也只有在思想上入党了,才能在危急时刻实践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带头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带头服从学校一切防控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引导工作,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疫情,传播科学防控知识,积极关注官方渠道和媒体的疫情通报,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预防知识,做好防范和保护措施。出门佩戴口罩,及时洗手、洗鼻,室内常通风,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减少不必要的出行,不去人员密集场所聚集聚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配合学校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寒假期间疫情防疫工作。如有协助老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积极主动报名、勇挑重担。

坚定信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祖国一起,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5】

寂静了两个月的校园,因为开学而变得生气勃勃,充满朝气。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竭力为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学生树立安全防护意识。4月21日,白银区第一小学联合四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学生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知识宣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医生从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校园疫情防控须知,以及如何安全正确的自我防护等方面给孩子们进行了面对面讲解,帮助孩子们重视并树立牢固的防护意识,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疫情,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同学们聚精会神听得非常认真,并与张医生提问互动学习防控知识,对于同学们还存在疑惑的方面,张医生一一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

相信在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的积极防控下,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下,我们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6】

今年的春节没有了以往的热闹,在这个时候每座城市的“逆行者”纷纷冲向最前线,不停地抢救病人,在此我想献给“逆行者”一枝花,因为他们是这个时期最可爱的人。

我想送给你们一朵感恩的花。你们为我们的祖国付出了太多,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眼镜,对自己的行动也造成了不便,当你们取下眼镜的那一刻,眼镜在你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你们退缩,你们不计个人得失,奔赴第一线艰苦奋斗、冲锋陷阵,为的就是换来更多人的健康,你们辛苦了!

我想送给你们一朵可爱的花。你们勇敢地去面对病毒,不惧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幸福带给他人,让病人痊愈。你们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用超凡力量与病毒作斗争,你们的行为深深震撼着我,每当我在电视中看到你们的身影,我就立志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你们是我的榜样,是最可爱的人!

“逆行者”,你们辛苦了,我们会永远为你们加油,你们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7】

东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中国以38金夺得奥运奖牌榜第二名,所获金牌追平了xx年伦敦奥运会,中国所获的金牌数已超预期。

在奥运会期间,中国健儿那夺金瞬间,令人感动,而每块肌肉的质美感,每个肢体的力量感,每个身姿的柔软感,都成为了每个人的注意焦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田径100米决赛和乒乓球男单决赛。

在xx年时雅加达亚运会田径100米决赛时,苏炳添以九秒九二打破了亚运会纪录,战胜所有参赛选手,夺得第一名,在xx年2月21日举办的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60米中,跑出了六秒四九,夺得冠军,并且也夺得了亚洲飞人这个称号,苏炳添真是当之无愧啊!而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苏炳添再次创造了闪电般的奇迹,在小组半决赛中,以小组第一——九秒八三的成绩挺入决赛,这一成绩也打破了他曾经保持的九秒八八的亚洲纪录,在决赛上,苏炳添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是以世界第六的成绩圆满收场,他惊人的速度创造了亚洲纪录,震惊了全世界,是中国人的骄傲!

乒乓球男单决赛是两位中国人之间的较量,在比赛过程中,可谓是波澜起伏啊,第一局马龙比樊振东先进入状态,虽然在之后樊振东努力追赶比分,但是马龙先下一城赢下了第一局;"小胖"樊振东在教练的点拨下,逐渐找回了状态,第二局一开始就找到了马龙的缺点,进行猛攻,虽然之后马龙咬牙追风,但是樊振东稳扎稳打,拿下了第二局,追平了比分;第三局,樊振东和马龙都逐渐进入状态,互不相让都打出了惊人的互扣球,最后还是马龙,他抓住了樊振东的防守漏洞,连下四球赢得了第三局;第四局樊振东不在状态,被马龙抓住机会,赢得了第四局;第五局,樊振东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艰难地赢下了第五局,这也使他看到了希望;第六局是马龙的冠军点,马龙顺着这股劲儿干净利落的结束了比赛,以4比2击败队友樊振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五连冠军王。

东京奥运会中,中国健儿不仅是要争夺第一名成为冠军,而且要在比赛过程中不断的超越自我,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奥运会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一种能鼓舞人奋发进取的精神,中国奥运精神正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以往精神珍宝的继续和发扬,是溶入进亿万人心血的新力作,不能忘记上世纪80年代女排的精神,带给人们的巨大鼓舞,怎能忘记今年奥运金牌榜上中国团夺得第二名,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的升旗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奏响我们的体育健儿,为了这一刻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九州生气恃风雷",这光芒四射的中国奥运精神显示出巨大的凝聚力,伟大的制造力,已深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这必将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改革开放,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8】

春节,在我印象中应该是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的样子。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年初一大人小孩穿着新衣服,拎着礼包开开心心地去各家拜年。而今年的春节和以前不一样,大街上总是冷冷清清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乖乖待在家里不许出门。妈妈说这一切的不一样都是被一个叫“冠状病毒”的家伙给捣乱的。因为外形很像皇冠,所以科学家们给他取个名字叫“冠型病毒”。它的威力实在是太厉害了,只要一个人被它感染了,跟这个人接触过的人都有可能被传染到。一传十,十传百……后果不敢想象。电视新闻里说大家最好呆在家里不要出门,必须外出的人一定要带口罩,回家勤洗手,做到自我保护。

在这个春节里,还有一群可爱可敬的人,他们放弃春节在家和亲人团圆的日子,在最危险的地方用自己的生命跟病毒赛跑抢时间,作斗争。他们就是医院的医生们,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在我心里他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英雄”!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9】

我想,这个春节大家一定都“宅”在家里。原本是阖家团圆、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破坏了。

这场疫情危害极大,防控阻击战形势也十分严峻。我们不能出去玩,不能看电影,不能逛商场,活动范围仅限客厅、卧室和厕所,闲得我都要长蘑菇啦,有时发出了委屈的“嚎叫”,妈妈摸摸我的头:“欣欣,别难过,这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家好好呆着,不给社会添乱,保证自己的安全。这也是抗疫。”我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无奈地看书、看电视、看手机。

电视、手机新闻中,每天更新疫情报告,变化的数据牵动着我们所有人的心。看到前线的白衣天使们日夜奋战,取得了一步步胜利,我就知道,我们不能出门游玩,不能走亲访友,不能外出聚餐,只能安守家中,这就是为抗击疫情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这场疫情,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教育。唯有正视这样的经历,在困境中汲取教训成长,才不辜负这样一场代价沉痛的历练。直面不可回避的现实,和痛苦一起相处,这是成长很重要的一门功课。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1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名名中国儿女志愿军唱着威武的胜利之歌,来到了鸭绿江,坚持进行抗美援朝。这一段硝烟满天的战争就这样打响了。为了让朝鲜人民的安全得到保障,不知有多少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赞歌。这场战役中,不知牺牲了多少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甚至连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也在这场战争中为保护党的重要资料牺牲。正因为他们的牺牲,而打败了前来侵略的美军。

以前的艰苦奋斗和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相比,很明显,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和平年代,人民无忧无虑地生活。但是截至几个月前,我们中国又发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一新冠肺炎病毒的侵略。但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奋起勇战,不惜放弃与自己的家人团圆,而去挽救病人的生命。在这场战役中也出现了许多的英雄:84岁还在为医学方面做贡献的钟南山院士、96岁还在进行劳动贡献给人民的袁隆平、还有那些在疫情一线的医生,都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为人民付出的人,才让这场疫情终止。

有了袁隆平爷爷的劳动成果以及贡献,让大家也爱上了劳动这件事。有些小学生自己开荒地,种粮食。当他们吃到自己种的菜时,心里甜滋滋的。正如许多英雄所说的劳动最光荣。袁隆平爷爷还专门为劳动题出了一对对联欢喜事晴耕雨读,幸福人春种秋收。真正诠释了劳动的好处。

经过孩子们学习期间的劳动。在暑假的7月30日,北斗三号第30颗卫星,整个北斗系统的第55颗卫星成功发射。现在每个行业,没有一个不需要卫星系统。卫星系统的出现,才真正的造福了我们现在的生活。专家也提倡我们要追星,就追北斗星。是啊,所以有多少的小学生从此热爱上了航天事业,并且不惜花光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出了北斗卫星的模型。在留守儿童组建的合唱团中,他们也用自己对社会充满热爱的歌声,大声地高唱着《夜空中最亮的星》。

看完这次《我是接班人》后。我决定,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范文【篇11】

奥运会胜利闭幕了,可我相信全中国的人还像我一样沉浸在空前的喜悦中。奥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金牌的第一,荣誉的伟大,因为奥运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盛会、一个活动、一项赛事,而是一种人类不断向更高更快更强发展的精神传承和载体。

我所理解的奥运精神:自强、创新、进取、仁爱、责任等都在这次盛会中表露无遗,它既古老绵长,又闪现着现代文明的时代特征,奥运精神传递着胜利、和平的信息,倡导敢于追求胜利、追求和谐共处、追求健康成长的精神,这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理念。

奥运精神充分体现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美好愿望,这种精神我相信在今后一直会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之所以理解奥运精神,学习奥运精神,就是要把奥运精神作为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来永远激励我们创造出更出色的业绩,回报我们的国家,回报社会,回报生育我们的。父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都有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我们应该像运动员们一样为了事业舍弃一切,追求更高的目标,要把精力用到事业上,事业之于人生,就像鲜花之于绿叶,绿叶因鲜花倍增光辉,人生因事业而更加精彩。人生苦短,干事业的期不过二十年,要把人生的状态用在事业的追求中,人生才会更精彩,更有意义,更加辉煌。我们要立志做一个志存高远、胸怀抱负的人,做一个立志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切实为人生增添一份亮丽的光彩。

奥运精神激励我们前行,激励我们创新,不断的超越自我,超越前人,超越记录,创造更新的记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人生不变的追求,唯有创新才能超越,才能发展。要践行创新需要沉甸甸的责任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重于泰山,勇于承担责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必须做到的,创新任重道远,永无止境,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谁都不甘示弱,谁都唯恐落后,没有人会停下来等你追赶,成功就在彼岸,徘徊、驻足将永远无法到达。

奥运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


观影是对人大脑的一种全方位刺激,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在观赏的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 篇1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景色是最美的。你瞧,油菜花开了,他们的小脑袋挨挨挤挤。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露出了金黄的笑容,有的已经有些萎了。蚕豆花也来凑热闹了,他们看起来像“黑良心”,红中带点粉,粉中夹着白,白里透着黑,真是美极了。这时,桃花也按捺不住来亮相了,它们一团团、一丛丛、一簇簇,争先恐后地想把最漂亮的自己展现给大家。

春天的美景真是数不胜数,让我甚是陶醉。记得去年去过的__大学,那里的樱花争相绽放、婀娜多姿,一根根枝条上长着好几百朵樱花,看得我眼花缭乱。一对对蜜蜂、一群群蝴蝶在花丛中追逐打闹。一阵风吹来,满枝的花瓣随风飘舞,远远的看上去好似下了一场粉加白的雪。

以前一到春天,樱花开的时候,__大学里人山人海,都是来看樱花的。有的人站在樱花树下,凝视着这美丽的花朵,不禁赞叹道:真美啊。有的人拿起相机,把这美景都留在了自己的相机里;有的人在这花园里闲庭散步,把每一处的风景都深深的记在自己脑子里。可是,__年的春天,__年的__,__年的武大校园,由于疫情的原因,却是空荡荡的,一个人影都没,只有那么多樱花树坚强挺立在那,花儿依然长得那么美,仿佛在大伙儿打气:__人民加油,你们要挺住,配合国家和医护人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到时再来校园里尽情玩耍吧。

是啊,__年的春天不一样,许多地方,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街道上不再是车水马龙,图书馆不再是济济一堂。自从疫情爆发,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人流量就飞似的下降,统统窝家里,无法欣赏到春天的美景啦。真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可以尽情的拥抱美丽的大自然。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 篇2

北斗天团 夜空中最亮的星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古有北斗七星,识方向、定季节、辨时辰,今有北斗卫星,覆盖广、定位精、导航准。中国北斗服务世界、造福人类,这是北斗天团为我们照亮的浩瀚星空。

26年、9495天、8.2亿秒,北斗天团坚持不懈、奉献青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北斗一号系统,1994年立项、2000年建立、2003年完善;

北斗二号系统,2004年启动、2012年建成;

覆盖全球的北斗三号系统2020年建成。北斗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到强,在这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默默付出。迄今为止,北斗天团共计30万余人,带领团队完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建设任务的孙家栋院士,反对参考GPS、力主另起炉灶的许其凤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主持完成中国国家大地控制网及相应坐标系统的杨元喜,研究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北斗女神徐颖他们数年如一日、青丝变暮雪,持之以恒、以身许国,满腔热血、忘我工作,勇攀高峰、圆梦星辰。

数字信号、芯片、原子钟,北斗天团自主创新、攻坚克难。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1995年,针对信号快捕精跟问题,王飞雪、雍少为、欧钢三位20多岁小伙子,拿出全数字化方案,依靠仅有的4万元经费、不到10平方米的仓库、借来的仪器设备,经过三年煎熬,完成模拟实验,突破核心技术,完成双星定位的北斗一号系统。无独有偶,北斗二号面对信号干扰,攻克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多项关键技术,北斗三号则实现了器部件一体化体系,使北斗装上中国芯,首创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工程建设。中国仅用20年时间就突破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40多年的成果,每一项核心技术取得的进展,都是研究人员在攻克娄山关、撕开腊口子,他们心怀远方、风雨兼程,摸石过河、循序渐进,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服务可用性优于99%,北斗天团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细节决定成败。北斗三号卫星,工作时间可以达到10到12年;

实际测评全球定点导航精度2~3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

每天时钟误差小于0.5纳秒,累计600万年误差1秒。各项指标都比最初公布的目标数据更优化,与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相比也排在前列。作为世界上第四个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在导航精度、授时精度、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堪称世界一流,更多北斗+正加速向我们走来。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航天人员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成为专、精、尖的行家里手,越是遇到阻力,越是发挥本领,越是面对挑战,越是认真钻研,实现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逐步转变。

北斗天团就犹如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广大党员干部当学习他们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 篇3

如果,20__年的春天没有疫情,我应该在南山草原的草坪上仰望二月里最美的明媚春光;如果,20__年的春天没有疫情,微笑不用以距离的单位来丈量,口罩也只能躺在拥挤的医药箱;如果,20__年的春天没有疫情,眼前应是海棠依旧,人来人往。

原以为,当我们终于有时间停下脚步,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呆在家里的时候,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反而更多的是不安,于是我开始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如果,20__年的春天没有疫情,我,或者说我们,会在做什么呢?

如果,20__年的春天没有疫情,春节尾声期间我应该会约上三五好友去看春节档电影《姜子牙》《熊出没》《囧妈》《唐人街探案3》《夺冠》首映;我们会穿过拥挤的人潮,买上两三桶爆米花,嘻嘻哈哈悠闲地看完一部电影,或吐槽一二,或感动二三。他会责怪你又迟到了五分钟,你会埋怨他三分甜的奶茶又变成了五分。等这部电影的最后会不会有彩蛋,结尾是否会一顿狂哭,或者会骂上一百遍“都是什么烂片,回头去豆瓣给你差评!”看完电影,吃大餐、逛街……这些都是往日里最寻常不过的画面,如今却如此难得。

如果,20__年的春天没有疫情,这个新年,我也会被七大姑八大姨拉着相亲吧。现在身边小伙伴劝爸爸妈妈的理由竟然变成了“不戴口罩就不相亲,不结婚。”这种劝说真的很拼命了。我的发小说年前家里介绍的相亲对象天天发消息,聊的话题居然是是疫情,聊哪里有口罩,哪个单位有护目镜……单身狗相亲会全部泡汤,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出来出来见一面啊。口罩下的姑娘极大可能没有化妆、上口红。#口罩式半蒙脸相亲#,相亲移动端看眼睛比划成为新常态。

如果,20__年的春天没有疫情,那应该是一个很美的春日。孩童在楼下的小区欢快地跑来跑去,有的地方也已经下起了20__年第一场初雪。下楼玩雪,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吃一顿炸鸡或是一顿烤肉,响起一片欢声笑语。大人们已经顺利开工三周了,学校应该开学了吧,孩子们叽叽喳喳,早出晚归;家长们忙着准备膳食,还要在夜里,忙着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小学生们还不知道钉钉打卡和线上听课是什么玩意。同时,自家小区不会封闭、门上贴条隔离14天,不会每天有不同的暗号。小区租客也不会限制出行,被每天盘问,门卫大叔也不会把你当成“刘德华。”

如果,20__年的春天没有疫情,2月14日,此时站在你的身边就是另一半。这是你们一起度过的第N个情人节,今天会是一个很棒的约会日。你们会吵架,会斗嘴,也会和好,当然也可能会分道扬镳。这也许会是你们结婚的日子,因为疫情的发展而取消、延期改期,取消场地。朋友圈1月、2月出现了很多“落跑新娘”“落跑新郎”,临时取消婚礼,投入战“疫”。还有人在街头流浪,有人在异地相思。还有夫妻双双奔赴一线,让不少人泪目。平凡人的爱情,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不平凡的能量。这或许是一段特殊时期,不仅考验着爱情,也让我们感受到:珍惜身边人。不少情侣会选择在20__年02月02日领证吧,据说这是向世界宣言的告白日。这一天,花店应该很忙吧,民政局的门口应该会排很长的队吧;等待春暖花开,等你回来娶我。

如果,20__年的春天没有疫情,我们也许永远不会知道,原来我们讨厌的交通堵塞,我们烦恼的工作繁忙,我们抱怨的生活琐事,相比较当下的疫情,也开始一一变得美好了。因为大家期待着一切如常,如似期待热烈张扬的春天,期待新闻里所有的好消息。我也不会发现,曾经在我眼中平平淡淡的日子却显得弥足珍贵。此时此刻,我坐在办公室用力敲击着键盘打下这一串串文字,心中也在默默期许与憧憬:愿这扰乱人世的日子早一天离去,枝头春满,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我们都可以被世界温柔以待。

然而,这只是如果。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措手不及,以致于曾经习惯的景象,都成了记忆,成为泡影。街头冷冷清清,餐馆烟消火熄,快递部分停运,超市仅有必需,商场大门紧闭,公园杳无人迹,开学遥不可期,健身主动放弃……疫情压不垮我们,就像勇士不畏任何艰险!我们在黑暗中反思,在困难中磨炼,终将迎来煦暖的阳光,重上征途,勇往直前!

这就是最坚强的我们!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 篇4

窗外的阳光格外明媚,透过绣着红色玫瑰花的窗帘照在我的脸上,格外温暖。彼时,我想,如若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措手不及的传染病,现在我一定在明亮的教室里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那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一遍遍的呼唤着“老师好”,如今回味起来,是多么的动听……

可是生活没有假如,因为这场可怕的疫情,如今我们只能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未想过有一天这样安然的待着也能为国家做贡献。随着疫情的严重,“停课不停学”应势而生,在“钉钉”上进行网上直播教学成了“潮流”。回顾网上直播学习的这两周,可以说是感慨良多……

1.初使“钉钉”问题多,耐心指导暖心窝

网上直播前夕,学校考虑到老师们对软件的不熟悉,于是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老师们进行培训,学校的徐老师耐心指导,一步步引导老师们掌握直播技巧,不管有什么问题,都一一耐心的及时解答;同年级的老师们,为了确保课上的视频品质,在直播群里试课时,其她老师们在后台积极关注,及时给予意见和建议;年纪较大的教师无法及时了解直播步骤时,年轻教师以开视频的方式一步步操作指导……正是有了这些负责的同仁们、有了这些暖心的同事们,如今学校里的每一位老师都能熟练的进行直播,向孩子们传授知识。这一刻,只想对祖国母亲说:“虽然我们不能亲自上前线,但我们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为你培育、培养着祖国的花朵。”

2.巧用“钉钉”来直播,上好《开学第一课》

尽管不能相聚于学校,但是作为一学期一次的开学日,2月10日早上8:10分,全校师生仍然利用“钉钉”举行了开学典礼,大家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当看到我们的时校长为大家送上祝福和鼓励时、当看到孩子们身穿干净的衣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认真的看着时,那一刻,我的心中无比激动。

3.宅在家里也能学,温馨画面动人心

如今,网上学习已进行了将近两周,每次批改孩子们的作业,看到在家也认真学习的孩子们,看到负责的家长,读到他们暖心的语言,心中都无比温暖。是呀,老师认真了,家长也会认真,那么孩子们会更加更加的认真。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大中华终将迎来春回大地,播撒芬芳。待到那一刻,我会大声的告诉我的孩子们:“冬已尽,春可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 篇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决战疫情,自上而下的坚守、四面八方的驰援、万众一心的“阻击”,让我们的信心愈发坚定。

社会各界的众志成城,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我们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就一定能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使我们在面对疫情时,既有最坏的打算和最谨慎的决策,又能够在应对时沉着冷静、在面对时积极乐观,在行动中忙而不乱。

从部门决策到层层落实、从医疗援助到物资供应、从发动群众到疫苗研发……在疫情防控“链条”的各个环节,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坚定的信心,就不会“后劲不足”“敷衍了事”,就一定会形成持续接力的“全民行动”。

“封城”之时,_人隔窗对话、高唱国歌,让人欣慰、感动。我们坚信,越是艰难越向前,每一个抗疫细节传递出的,都是“我们行”的坚定信心。

有了坚定的信心,就能临危不惧,稳步推进防控各项工作;有了必胜的信念,就能凝心聚力,鼓起源源不断的士气和干劲儿;有了激荡人心的精神合力,就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信心坚定的我们,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 篇6

我的身边时刻都能看到感人画面,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却不忘公民义务,他们在寒风中逆风而行,不顾个人冷暖,个人安危,为每家每户送去温暖和安心,我的身边因为有这些人,才让我们能安安心心地生活。

国家还在紧张的防护中,在我的身边,村子被封了,村长还坚守在岗位上。国家在战斗中,我们没有时间恐慌悲叹,而应和国家一起,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中去!我们或许没有那些明星有钱,一下子捐出去几百上千万;我们或许没有那些人力资源;或许我们都还是中学生,没办法去支援前线。但是,我们要记住,尽量不出门,范文参考网注意卫生,保护好自己,不给国家添乱,尽自己所能做国家坚实的后盾,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能做的。

高尔基说:“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的享受,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了这个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是呀,这些主动“请战”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在这场疫情防控中,他们会付出一些代价,但他们内心是幸福的。

记得,前两天,在抖音上看到过一个视频,被访者是一位女医生,她哭着说,她也很害怕,她也怕被感染上,她怕再也见不到家人朋友了。采访者问她,既然这么害怕,为什么还要坚持呢?她立马穿上手中的白大褂,抹掉了眼泪,勇敢而自豪地说,就因为我身上这个,穿上它,我就有一种使命感了,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短短几句真诚的话语,没有多么华丽的修辞,却是那么让人动容,为之幡然泪下。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 篇7

为积极响应学校防控疫情常态化,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确保身心健康和学业顺利开展,我系于20__年10月23-26日,各班级开展疫情防控”主题班会。

本次活动由各班辅导员主持开展,20__级、20__级同学参与其中,积极认真,促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各班辅导员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同学们进行讲解,介绍了学校活动区域防护知识、个人防护知识、居“家”防护知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以及就医流程。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常态化,需要每个人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希望大家积极应对疫情、做好安全防护,应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务实有效地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准确、及时提供个人相关信息,不漏报、不瞒报,协助学校做好每日数据统计与上报。

部分班级还观看了钟南山院士纪录片,有“国风之士”之称的钟南山院士,20xx年非典疫情初发,作为最早接诊非典患者的专家,觉察到非典蔓延的严重后果,67岁的钟南山毅然选择坚守前线并申请“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十七年后的如今,新冠病毒袭来,疫情再次侵扰人们的生命,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坐镇抗击疫情的前线战场。

此次主题活动的召开更加坚定了我们内心的信念,鲁迅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清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同学们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作为在新时代中国的年轻一代,为祖国续写盛世华章!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看见春天直播观后感9

为全面做好寒假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预防疫情反弹风险,落实假期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近日,市二十三中学校再次组织各班召开了“寒假安全与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旨在让师生再次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保持战时状态,杜绝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坚决筑牢疫情防线。

班会上,学生们从火神山医院的抗疫英雄事迹中感悟到了责任与担当,再次感受到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大家围绕这些故事,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纷纷表示要以抗疫英雄为榜样,学习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始终坚守使命初心,勇于担当的精神,把伟大的抗疫精神转化为用知识和专业技能武装自己的强大动力。班会最后,学生们集体朗诵抗疫现代诗《守望》,传递出天地大爱、人间真情与心中不灭的希望,激发出面对疫情,不惧风雨,学会感恩,共筑抗疫防线的精神力量。此次主题班会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增强了防疫责任感。

学校对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对学生健康状况坚持每日测量体温、班级通风消杀、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严密掌握师生的行程动态。对即将到来的寒假,教育师生少外出、少聚集,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科学佩戴口罩,不前往疫情高中风险地区旅行、探亲等,并按照属地要求落实防控措施,提早为新学期开学研判提供依据,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分享 篇8

红色基因是什么?红色基因是一种执着的信念,红色基因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传承并弘扬红色基因,是我们每个青少年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未上幼儿园我就听爷爷讲《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既为王二小的牺牲而感到无限惋惜,也常为鬼子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的憎恨。那时候我常常想:要是我当时在场,我也要和王二小一样,打鬼子,当英雄。

上了幼儿园之后,爸爸又给我讲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当时我虽然并不明白红色基因的含义,但看到革命先烈们为了解放事业为之抛头颅,洒热血,非常感动。我想:我们如今快乐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后来我上了小学,姐姐带着我去博物馆,看了当年许多关于革命先烈中的照片,我明白了国旗和国徽代表的含义。我也有幸观看毛泽东用过的许多物品。我更加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红色基因;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团结一心。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浴血奋战,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无数爱国将士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解放的胜利。

同学们,当下富足宝贵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宝贵的青春,鲜活的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缅怀他们,铭记历史,为了强国梦为之不懈奋斗,努力学习!红色基因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我们更应该将这种宝贵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简短


观看电影带给我们的快乐是非常宝贵的,很多优秀的想法就是在观看的时候产生的,为了记住观看影片时的感动和变化的思绪,我们应该写一份观后感。写观后感时要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心意。您有为印象最深的作品写过观后感吗?根据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精心整理了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简短,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1】

疫情当前,人人自危。然而,相较于城市居民,广大基层百姓更注重风俗来往、亲朋共聚,渴望在“年”的氛围中升腾出热热闹闹的“人情味”,加上文化水平较低,防控意识不强,由此,乡镇防疫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正如董卿在央视《主持人大赛》中的精彩点评那般,“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面临着一场共同的战“疫”。如何打好这场硬仗,保护好基层群众安危,活跃在一线的所有基层党员诠释了答案。

冲锋在前,一线践行党员担当。疫情就是战情,防控即是责任,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基层党员干部主动放弃休假,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秉持高政治站位、高风险意识、高责任担当默默奋斗。一封封“请战书”如春风般扑来,一线基层也到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无论是晨光熹微,还是月挂枝头;无论是“拼命三郎”日夜无休在各大关键路口铺设“防疫网”,还是“夜行者”们为村民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火墙”,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竞相与时间赛跑。这些人民的儿女力图堵住乡村防疫漏洞,用身体力行守一方安宁,护百姓平安。

戮力同心,一线凝聚磅礴力量。疫情面前,团结为先。这场防“疫”硬仗,党员干部明晰责任,协同各方,力争又快又准打好防疫“组合拳”。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恪尽职守、各守其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些同志虽未冲锋一线,但还是如萤火虫般,立足岗位,默默散发着光芒。更让人觉得温暖的,是那些农村党员同志们,他们朴实无华,心却牵挂大家;他们捐钱捐物,贡献自己的心意与力量。联防联治,共搭生命屏障;群策群力,共排世间万难。大灾面前,党员同志们拧成一股绳,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成为万夫莫敌的中国脊梁。

多难兴邦,一线党旗更加飘扬。大难面前尽显党员本色,危机面前显露党员初心。每位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华夏版图,这场无情的疫情不但没有消灭这抹鲜红,反而促使这面红旗越来越大、越发得红。疫情无情,人却有情,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在磨难中积累经验,在坎坷中更快成长。在如新华社所言,“历经风雨的孩子终将长成大树。”在这个越挫越勇、越难越上的民族身上,我们看到了历经磨难后的沉淀,看到了属于中华民族的韧性。一路走来,披荆斩棘的中国共产党定会不负众望,接续好时代接力棒。

春寒料峭,即使疫情加快蔓延,广大党员干部不因风险而躲避,不因困难而不前,甘心下沉到防控疫情最前线,以“开春者”的使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以“逆行者”的姿态为人民的平安一路护航!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2】

今年的春节没有了以往的热闹,在这个时候每座城市的“逆行者”纷纷冲向最前线,不停地抢救病人,在此我想献给“逆行者”一枝花,因为他们是这个时期最可爱的人。

我想送给你们一朵感恩的花。你们为我们的祖国付出了太多,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眼镜,对自己的行动也造成了不便,当你们取下眼镜的那一刻,眼镜在你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些困难并没有让你们退缩,你们不计个人得失,奔赴第一线艰苦奋斗、冲锋陷阵,为的就是换来更多人的健康,你们辛苦了!

我想送给你们一朵可爱的花。你们勇敢地去面对病毒,不惧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幸福带给他人,让病人痊愈。你们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用超凡力量与病毒作斗争,你们的行为深深震撼着我,每当我在电视中看到你们的身影,我就立志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你们是我的榜样,是最可爱的人!

“逆行者”,你们辛苦了,我们会永远为你们加油,你们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3】

1997年的7月1日,是我们难以忘怀的日子,这天既是中国共产党76岁生日,又是中华民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开始。我们一家和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6月30日下午,全家早早吃过晚饭,便围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香港回归特别报道”。时钟刚刚响过11下,随着爸爸“快看”的话音,我连忙往电视屏幕上瞧。啊!_,中央代表团其他成员紧随在后步入会场,全场掌声雷动。

我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交接仪式开始了,盼望已久的时刻到了,我们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屏住呼吸,紧盯着屏幕。这时,连解说员的声音也听不到了,夜似乎凝固了,时间的脚步仿佛停止了,我已经听到自己坪怀的心跳。那“米”字旗从旗杆顶部极不情愿地滑落下来,英国人垂头丧气地把它收藏进历史。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激动的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五星红旗终于飘扬在属于自己的国土上了!

当我们还沉浸在激动和幸福的泪水中时,_的声音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快,放鞭炮J”爷爷刚等_。我两步跨到院子里,用颤抖的双手将鞭炮点燃。霎时,祖国大地仁鞭炮齐鸣,礼花点点,祖国L空一片灿烂,片辉煌!“快看!”爸爸一下把我抱起,只见莱城上空,两条金色的巨龙腾空而起,这不正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在腾飞吗?啊!难忘的香港回归夜!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4】

为了做好我镇初三毕业班复学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学校要求,开学第一天给同学们上好“健康第一课”,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讲解,不断加强学生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漳平市总医院象湖分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4月20日(复课当日)上午9:30,联合象湖中学开展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讲座。

本次讲座由我院严志潮医生主讲,讲座内容主要围绕对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做了详细讲解,就正确的洗手、佩戴口罩给师生们做示范,对开学后教室卫生的管理、学生课间活动、开学后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等流程做了介绍,帮助初三学子从“宅家模式”,顺利切换至阔别三个月之久的“校园模式”。让这些孩子也能以一种更为平和的心态应考、顺利度过接下来的初中时光。

讲座现场有备方能无患。守护校园安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关系着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讲座中,师生们认真听讲,大家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并掌握新冠肺炎日常防控操作技能及新冠肺炎应急处置措施,为做好开学复课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讲座后,中学陈正金校长表示,学校与卫生院都高度重视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现全面培训、全员覆盖,切实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全校师生通过讲座达到“知防疫、会操作、能操作”的讲座效果。

接下来学校将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推动初三年级安全有序、规范开学,确保校园“一方净土”,构建起群防群控严密防线,持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开学筹备工作,切实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5】

王可轩

我叫王可轩,现在永丰中心小学六年级119班读书,我喜欢读励志方面的书籍,喜欢看教育片,每次看完都受益匪浅,感想多多!

也许现在的你正在随手把塑料瓶子随便丢进其他垃圾桶,你拿着塑料袋随手它丢到了垃圾堆里,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许多有用的垃圾就得不到回收利用。想想我们的地球,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人类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每年都有上万只动物死于环境污染,北极里到处都可以看见垃圾袋,海边到处可以看到塑料瓶、袋子。一吨废纸可以再造850公斤好纸,相当于可以让17棵大树免于砍伐。那些不要的塑料瓶和袋子可以提炼为无铅汽油、柴油…如果这些资源都可以回收的话,人们会好好分类垃圾的话,就可以让自然环境少受一些折磨。

塑料瓶、袋子、纸…这类物品可以视为可回收垃圾,电池、体温计…这类物品可以视为有害垃圾,果皮、烂掉的蔬菜…这类物品可以视为厨余垃圾,陶瓷、玻璃渣…这类物品可以视为其他垃圾。

为了我们山清水秀的祖国,为了我们美丽的大自然,为了我们美丽的地球,从现在开始,垃圾分类,你我做起。让更多的资源能回收利用。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观后感简短【篇6】

我们在家过年,他们在过鬼门关。在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中,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第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与病毒做斗争。他们,是来自各地省市的医护人员,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

84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像17年前面对非典一样。如果他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深深地向他鞠一躬,表达我的敬意。

我昨天看电视时,偶然翻出一条新闻,上面记者问一位医生:“你怕吗?”医生说:“当然怕,但穿上属于我的服装时,我就充满了信心。”

所有的白衣天使们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从未改变,为人民安全逆行的志向,永不改变!

致敬逆行者,他们用生命危险在诠释着“大医精诚”。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期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日结束。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集锦


读后感大全相关栏目推荐:“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看完一部电影后,我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欣赏完一部作品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很多优秀的观后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写观后感就是把短暂的视听感官刺激,变成自己的理性思考。是不是对于写作品观后感感到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精心为你整理的“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1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xx年。终于,在20xx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这次实验是他们事先自己划定的吗?其实不是。这次实验中的部分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这不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为只有具有演示价值的问题才能被征集,这要求我们青少年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从里到外充实起来,不能外强中干腹空空。

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

也许,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是否能够实现就需要看我们青少年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向我们“中国梦太空梦”的实现靠近!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2

嫦娥一号登月完成了环绕任务,嫦娥三号完成了着陆巡视的任务,而嫦娥五号的成功落月将会实现在月球上的预定区域进行采样并且返回到地球,嫦娥五号的落月是探月工程中“绕,落,回”三个步骤中的最后一步。嫦娥五号的着月,标志着我国圆满地完成了探月的战略规划,接下来将要开启对月球与深空的探测。嫦娥五号登月的任务是迄今为止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因为首先要成功地落到月球上,然后再到月球上的物质进行采样,然后再从月球表面升起,在太空中与轨道对接,最后需要成功地返回到地球上。

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地艰难,不允许出现丝毫的差错,整个操作的过程也是最为复杂的。嫦娥五号的任务已经并不是要落到月球表面那样简单了,因为在月球上采完样要返回到地球进行检测的,所以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上起飞是需要很强大技术要求的。

而且由于目前为止我们对月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月球上环境非常地复杂,这也增加了起飞难度。而且在起飞以后,还要实现完美对接,使嫦娥五号顺利地返回地球,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完成都会令人激动万分。嫦娥五号成功落月以后,我国将要实施进一步的探测计划,计划在接下来的嫦娥六号将要在月球的南极进行采样并且返回到地球,而嫦娥七号的任务是对月球上极区的资源进行详细勘察,而且,还要对月球的地理环境和月球上物质的组成成分,已经气候环境的变化进行探测分析。

中华民族不仅实现了登月的愿望,现在正在向着全面探测月球及太空的目标而努力着,嫦娥五号的登月也为世界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3

4月24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中国航天“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神舟十三号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宇航员再次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有趣的一课。

20xx年12月9日,“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第一课正式开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活动,他们讲得精彩、讲得成功,备受欢迎。而继第一堂课后,“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例如,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4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4月24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本次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众所周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航天人不畏艰辛,勇于攀登、奋发图强,他们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是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的队伍,由此形成了“航天精神”。要想把航天精神传承下去,必须靠广大青少年接好班,因此,“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正是青少年航天梦开始的地方,也是展现航天精神的好平台。

“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通过三位航天员惟妙惟肖的讲解,更能使青少年近距离深入了解航天知识,直观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奥妙之处。观看完“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我受益匪浅,不仅认识到了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对学习科学的热情也更加强烈了。“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使我从小树立起了崇高理想,在我心里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激发了我无尽的探索欲望!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5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同志颁发“航天功勋奖章”,褒奖他们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并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他们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爱党报国、忠诚使命的坚定信念,勇担重任、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矢志不移、追求卓越的高尚品格以及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务实作风,勇于探索、敢于胜利,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更大力量。弘扬“航天”精神,我也愿做一只“飞燕”。

弘扬“航天”精神,我愿做一只不怕困难、飞跃高山的“穿云燕”。

我上学的时候必须每天翻越过家门口那座高山,才能到达6公里外山下的学校。参加工作后我攀越了业务、能力、意志、挫折、考验等座座高山。我作为一名有20余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面对当前所负责的宣传、组织、文秘、基层服务、群众来访等工作,面对再高再峻再险的“业务大山”,无论再苦再难再累的任务,我愿做一只不怕困难、飞跃高山的“燕”,学习航天人勇担重任、勇攀高峰的革命精神和矢志不移、追求卓越的高尚品格,坚定信仰,心怀理想,自强不息,攻坚克难,再创佳绩,率先垂范。

弘扬“航天”精神,我愿做一只加强学习、抓住时间的“惜时燕”。

每天抽时间阅读有益的书籍“加油”“充电”,加强政治理论,边看边当“键盘侠”及时记下感悟、心得和收获,补充知识理论和营养,提升工作能力和素质,丰富人生意义和内涵,适应时代飞速的发展。我愿意学习航天人惜时奋进的精神,做一只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勤抓机遇、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燕”,将时事新闻关注于心,浏览、分析和借鉴改革形势和各地经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珍惜每一天。

弘扬“航天”精神,我愿做一只笨鸟先飞、自觉加班的“拼搏燕”。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面对复杂的工作、紧迫的任务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五十多岁的我反应迟缓,文凭低、眼界窄、能力弱,必须“笨鸟”先飞、自觉加班、未雨绸缪,弘扬航天人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务实作风,做一只忙碌中永远乐观、青春勃发、统筹兼顾的“燕”,否则看到别人取得成绩只有望洋兴叹。因此,我充分利用下班和晚上这段稍微自由的时间,做好第二天的准备,把分内的工作再次回顾并做到极致,同时利用这段时间总结和梳理一天以来的工作,使之更加完善。

弘扬“航天”精神,我愿做一只公私分明、守纪自律的“廉洁燕”。

“心底无私天地宽。”面对家庭和工作的矛盾,为了干好工作、处理突发情况,办公室一有需要、一有召唤、一有任务,需要我们立即到位,需要我们克己奉公、舍小家为大家、有时甚至隐姓埋名。弘扬航天精神,既视家如玉又公私分明,既克勤克俭又顾全大局,既坚持原则又洁身自好,既严以律己更守住底线,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心无杂念、内心坦然,传勤俭之德,明公私之念,树法纪之威,拒身外之物,存欲望之戒,扬奉献之帆,我们就是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燕”。

弘扬航天精神,学习航天人爱党报国、忠诚使命的坚定信念,也是传承和发扬牢记使命、服从安排、任劳任怨精神和风格的体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做穿云燕、惜时燕、拼搏燕、廉洁燕,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是新时代每一只勇敢翱翔的“飞燕”、每一名务实奋斗的干部最美的诗篇。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6

为有效提升广大师生科学素养,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3月23日下午,尊桥小学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

下午15:40,“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尊桥小学师生准时收看。本次课题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授课,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同学们被精彩的“天宫课堂”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每一个实验,领会着科学世界的神奇与魔力。

通过本次“天宫课堂”学习活动,同学们对中国空间站有了更多了解,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实验的独特魅力,精彩纷呈的“天宫课堂”激发同学们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空事业的热情,树立了长大后为航天事业作贡献的远大理想!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7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

——康德

我五六岁的时候,也曾像张衡那样拉着爷爷去数天上的星星。爷爷总会耐心地陪我仰望星空,告诉我:这是北斗七星,你看它闪烁着金光,十分耀眼;这是牵牛星,这是织女星,它们蕴藏着动人的故事;这是长庚星,黎明时分在东方出现就叫启明星……

有一年中秋节,我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一边又拉着爷爷去看星星和月亮。我问爷爷:“为什么月亮会发出这么耀眼的光?”

爷爷笑道:“这可不是月亮发出的光,这是太阳照到月球而反射出来的光。”“那月球原本是什么颜色?”爷爷说:“应该是灰色的吧!”“那太阳有多大?”爷爷轻轻抚摸着我的头发:“这就得你长大后自己去探索了。不过,从小就要勤奋不懈,坚持努力,积累扎实广博的学识哦。”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爷爷经常吟唱李商隐的《嫦娥》,我也会跟着吟唱:“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如今我才知道,这飞天之梦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付出过多少沉重的代价。古有用生命尝试乘火箭上天的万户,今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还有千千万万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物,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前赴后继,潜心探索,勇于拼搏,勇于牺牲,才成就了我们的今朝梦圆。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十三号,这中间经历过多少沧桑,遇到过多少困难。虽然钱老已经不在了,但我们应该铭记他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百折不挠、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在中国航天史上,不仅有像钱老这样的大人物,也有像万户这样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这种敢于梦想、敢于尝试、敢于挑战的精神,我们也应该铭记在心。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可谓是一天强似一天,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导航,从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到神舟三号搭载模拟人飞船再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至最近的神舟十三号飞船,还有嫦娥系列、天宫系列、天问系列……无一不在昭示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无一不在向全世界宣告,我们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我曾通过书本了解过神舟五号的知识,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千百年来的航天梦终于实现,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载人技术的国家;我也曾在电视上看过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的发射过程,那宛如巨龙腾空而起的橙色火焰,至今在我脑海闪耀;我还在太空直播课堂中观摩过崔志平、王亚平、叶光富等宇航员的太空实验,那些实验神奇有趣,奥妙无穷……

但我并不满足于此,宇宙浩渺无垠,我们探索到的只是茫茫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哪怕整个银河系在宇宙中占的位置依然只是冰山一角。火箭的速度一般是每秒2千米-11千米,而光速每秒大约30万千米,我们连光速都还没能达到。要知道,用光速从银河系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超过10万年的时间。但爱因斯坦说过,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物体无法达到光速,这就意味着人类目前对宇宙的探索困难重重,道阻且长。

航天路漫漫,任重道远之。我们想要实现星际飞行,甚至星系飞行,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更多的探索。浩瀚神秘的宇宙,等着我们,不久的将来,我们定会去拜访你的角角落落。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8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给聂海胜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给刘伯明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汤洪波“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筑梦太空,英雄领航。”虽然我们普通人不能像航天英雄一样翱翔太空,但是这些英雄身上所体现的人生境界却值得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

读懂“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无我境界,涵养“我将无我,不负众望”的为民情怀。为了心中的航天梦,航天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无数次的刻苦学习和训练,只为了那万众瞩目的一飞冲天,只为了全程工作的万无一失。例如,航天英雄聂海胜更是“三探苍穹”,每一次都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是,有谁知道,太空中有太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哪怕发生一点点的意外,就可能永远不能回来。但是,因为心中有梦,他们甘之如饴、无怨无悔。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学习他们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境界,努力工作、奉献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的崇高品格。

读懂“一腔热血报国志”的爱国境界,点燃“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的精神火炬。爱国,是公民最朴素最深刻的感情。发展航天事业,建设世界航天强国,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了让祖国和人民放心,为了让全体中华儿女扬眉吐气,三位航天英雄无惧无畏,满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最佳状态、尽最大努力完美完成了太空探索的各项任务目标,并成功返回地球。这样的历史功勋极大振奋和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也要积极培育这种爱党爱国的情怀,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读懂“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奋斗境界,激发“志存高远,逐光而行”的磅礴力量。“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梦上九天,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作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三位航天英雄,聂海胜三人执飞任务的圆满完成,让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如今,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也要有追求卓越、一往无前的勇气和胆识,努力开创新辉煌,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崭新华章。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9

xx年6月17日9时22分,这注定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为重要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了,这也意味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取得了历史上的重大突破,试问这是一件多么傲人、多么喜人的事情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创新的不断更新,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变革,尤其是在北斗环绕、嫦娥伴月、神舟起航的伟大态势下,我们也真切体会到了中国航天奋发图强、砥砺奋进的决心和勇气。

太空探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航天一次次取得重大突破的背后,这是无数航天人坚持不懈、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结果,所以说探索神秘的外太空、探秘传奇的浩瀚宇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而发展航天事业、打造专属空间站、建设最强航天国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梦想。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的漫长征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伟大的创新会推动伟大的产业,伟大的产业会孕育伟大的精神,而伟大的精神会衍生伟大的变革。中国航天不断刷新高度、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也培育出了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所以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延续辉煌,只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更加卓越。

二十年前美国抹杀了我们加入空间站的权利,这给我们的航天事业带来了很多压力、阻碍和挫折,可正也是因为这些打压和限制才得以让我们创造出了独属于中国特色的航天技术,而这些核心技术的创新也成为了我们强大的象征,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如今中国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站,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未来的空间竞争中拥有了绝对优势,而全中文的操控页面也再一次说明了中国的强大和伟大,所以我们一定得为伟大的航天人点个赞。

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努力创新是我们航天事业取得进步的关键,所以在未来教育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打造全民创新、大众创业的趋势,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陷入坐享其成、止步不前的恶性循环中去。再者,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热爱国家、无私奉献等美好品质也是航天精神的衍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弘扬和传承伟大的航天精神,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思想上和精神上的重大提升。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10

启迪心智需要“仪式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的受众主要是中小学生,好奇心是青少年阶段最宝贵的财富。课本中高度浓缩而又晦涩的知识往往学起来较为枯燥,而当被这些理论支撑的科学实验,在孩子们仰望的天空中被“太空教师”演示出来的那一刻,牛顿三定律不再是往日题海里让人停滞的知识之锚,因为它们全都活了起来。科普知识的活力会转化为心智未开的少年求学途中的动力,到未来,可能会有一个或多个孩子为追寻当年的太空实验而成为颇有建树的科学家。

理解科学需要“仪式感”。除过那些无人不知的科学天才,没有多少人天生对物理公式或数学推导有近乎纯粹的兴趣。就像科幻小说或电影的功用一般,“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就是一部现实中的科幻作品。《三体》三部曲的问世从感性的角度让一代人拥抱科学,认识宇宙,“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则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用更理性的视角帮助青少年理解科学之美。

对外宣传需要“仪式感”。“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开播面向全球,授课内容可根据新媒体平台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切实把科普教育这堂大课上出了“国际味”。能在国家空间站做“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的项目,无疑是我国科技软实力的彰显。用航天事业“夹带私货”,早已是世界强国们做广告宣传的高端玩法,例如俄罗斯就曾在索契冬奥会和世界杯期间将奥运圣火和足球带上太空造势。航天工业需举国力以成,在太空里的任何一步都是地球上的新闻。我国打造独一无二的“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品牌,象征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搞科普教育需要“仪式感”。把课堂搬上太空并非浮于表面的科学作秀和形式主义,而是因为它同科学本身的“神秘感”相互补,用一种说服力的方式,向每一个崇尚科学家精神的孩子,提供一次验证理想的契机。这样的“仪式感”值得再多“亿”点。

一堂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11

周五班会课上,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观看神舟十号在遥远的外太空中的天宫一号内三名宇航员为我们做的“太空授课”……

授课中王亚平老师为我们做了几组只能在外太空失重情况下可以做到的有趣实验。首先王亚平老师告诉我们,太空中专用的质量测量仪是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制造的。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在质量测量仪中,设置一个弹簧凸轮机构,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另外再设置一个能够测出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测速系统,根据这个定律,宇航员可以在失重情况下测出物体的重量。

然后,王亚平老师把一个小球用线固定在一个支架上当亚平老师给小球一个推力时,小球竟然围绕摆轴做圆周运动。王亚平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给处于失重状态下的小球一个小小的初速度,小球就会围绕摆轴做圆周运动了。但是在地面上,我们要给小球一个足够大的初速度,才能够实现。”

之后王亚平老师又做了陀螺试验,告诉我们陀螺在地面高速旋转时,具有很好的定轴性,这一特性在太空中也是一样适用。所以天宫里的很多设备就是利用陀螺组合来定向的,也有利用陀螺定向原理制作的仪器,用来测量航天器的姿态和轨道。

最精彩的要说水膜实验和水球实验了:王亚平老师使用一个金属圈和一个水袋,把金属圈轻轻地放入水袋,再将金属圈慢慢地抽出,这时在金属圈上形成一个大大的水膜。在失重状态下,普通水也能够形成漂亮的水膜,这在地面上可是很难实现的。随后王亚平老师轻轻地把水注入到水膜上,水膜慢慢的变厚,随着注入的水越来越多,水膜竟然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水膜变成了大水球,而且没有破裂。当把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红色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后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

通过这次太空授课实验,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物理知识,也告诉我们外太空还有太多奥秘没有被人类所攻克,这次太空授课,也激发了我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凡而枯燥的物理的美妙之处,而且也了解到了有关太空的一些知识,见识到了这些神秘的知识,加强了我们对无尽的太空的兴趣。

相信《灯塔大课堂观后感集锦》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灯塔大课堂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