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师培训读后感

教师培训读后感

教师培训读后感合集。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教师培训读后感合集,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师培训读后感 篇1

为期_天的培训,让我收获很多,使我深受感触。这次来到省实__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学习,我为接受特级教师---__老师高超师能的熏陶而高兴,更为_老师那种精益求精、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而感动。_老师及其他工作室所有成员(包括参训骨干教师)的言传身教必将使我受益终生,同时也不断鞭策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老师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在这次培训中,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起到了“扬帆导航”的作用,我必须好好地吸收和采纳。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这次培训中,获得了很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角色。要在教师这一行业获得成就,自己首先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在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去思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最终自身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教师培训读后感 篇2

暑期培训中,当老师们谈到培训的感受,有兴奋、快乐的,当然也有抱怨、烦恼的。但不管怎样,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应为这次暑期充电而感到快乐,毕竟我们收获了许多。

人们常把许多解释不清的原因归于缘分,回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缘分相关的还真不少,就拿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来说,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为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其实我的志向也是老师感染的我,影响的我。现在我如愿成有了教师这个职业,这绝对是我的愿望,从教后,我更是对教育充满热情,拥有爱心,时时不断进取。回想起来,这其中难道不是一种缘分吗?

一直感怀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大凡自己追求的愿望基本都能实现,甚至还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也许老师们会说:这种说法太“宿命”,其实,我更想表达的是,执着进取与心怀快乐是成功的源泉。

人生如河,行走于人生的河流,河中时而有暗流涌动,时而有硕石出没,我们撑杆前行,卷进漩涡和被石头搁浅都在所难免。成功到达彼岸的人,除了要有娴熟的技巧,还需要有迎难而上、苦中求乐的快乐心态。

从满腹牢骚,到快快乐乐的接受,从改变风浪、改变世界和社会,到首先改变自己,执着的人生态度与快乐的生活心境远比眼前的“第一”重要。把收获与付出看得淡一些,把成功和成长只当作是一段距离,在一片清静的天地间,怀抱执着,心存快乐,当你到达人生的彼岸时,你会发现曾经所经历的一切都是连接成功的辅助线。

教师培训读后感 篇3

放假前,我就想这么长的假期应该怎么度过,才不至于慌渡,正巧学校发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功培训手册》一书,闲暇时我便翻阅起来。

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特殊教育学生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的心理评估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特殊教育的基础知识。下篇从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校出发,分别阐述了盲校教师、聋校教师以及培智学校教师的核心专业能力。通过阅读本书,我巩固了有关特殊教育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了盲校教师和聋校教师所需要的核心专业能力,深入了解了培智学校教师所需的核心专业能力。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第七章第一节里有关“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下学期我们部门要开展主题教学,“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提到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流程与内容”围绕着主题教学展开,并以此为例告诉我们如何确定教学主题,分析主题,并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确定实施教学目标的步骤及手段,逐步实现该生“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既定的`长期目标。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在思考我部即将实施的主题教学。既然“个别化教育计划”可以通过主题教学实现,那么在进行主题教学之前,如果我们对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诊断和分析,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制订的长期目标,在选定的主题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这样,我们的主题教学效果会不会更好,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个体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都是不同的,如何将每个学生的长期目标统整,这是一个专业又面临巨大困难的问题。

此外,作为一个新上岗的教师,如何进行班级和学生行为管理,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备课说课,这些都是急需学习和提高的能力,通过对第七章的学习,我获得了一些方法指导,希望能够在将来的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应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培训读后感 篇4

何为基本功?特地上网查找了一下答案。也就是:从事某种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就必须掌握特殊学校教师的基本功。就特殊教育而言,按理我因该属于专业毕业的。但是阅读起这本书时,又让我感到我离专业深远。仔细对照书上的知识,除了还会盲文外,之前学的专业知识基本找不到影子了。看来还得好好恶补一番,要不然还真是误人子弟。

这本书里,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通识内容,第一章介绍的是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特殊教育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特殊教育体系,特殊教育机构。在特殊教育机构中介绍了特校、普校特殊班、普校资源教室、随班就读四种机构。分别阐述他们的概念、优点、局限性和适应对象。第二章介绍了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囊括了新中国成立后有关特殊教育的重要法律、条例、规章和政策。第四章介绍的是特殊儿童的心理评估,并附了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下篇主要是分类内容,共三章。分别是盲校教师核心专业能力;聋校教师核心专业能力;培智学校教师核心专业能力。我重点学习了盲校教师核心专业能力。在十几小节中,我对触觉图(盲图)制作,触摸教具的设计、制作和使用,盲用软件、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网页制作等信息,盲校辅助设备的使用技术,视觉康复训练基础知识和技术,盲校分层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多重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与教育,随班就读指导的基本理论和策略,综合康复基础知识和策略等进行了仔细研读。因为其中很多知识都是上学时没有接触过的知识。非常适合现代的盲教育趋势。贴近我们现在的招生对象需求,以及我们学校目前将要开展的医教结合的课题研究。

学习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功培训手册》这本书,让我有久旱逢甘雨的感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常从中继续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基本功,更好的为特殊孩子服务。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教师》读后感合集


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教师》读后感”。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通过品读作者的作品我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是个不错的选择。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教师》读后感 篇1

寒假转眼即逝,细细思量,留下了的除了家人朋友相聚的那份温馨快乐,还有存在心底的那份收获----忙里偷闲拜读了“另类校长”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完全篇,掩卷而思,正如他自己在此书开篇所言:这是一本无害的书!他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选择多了一份安慰,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追求。现将读书体会归纳如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老师。

始终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一直在心底深处维护“师道尊严”,于是乎在孩子们面前,我一直高高在上,无所不能。希望自己的学生惟命是从。看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已是头涔涔而汗淋淋了。孩子慢慢大了,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

《教师》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教师的挑战》这本书,受益较多,里面的很多案例和思考,给了我指导和启发。其中,我对介绍一个以边缘化儿童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的案例印象较深。

案例讲的是新泻县长冈市黑条小学的小林教子老师的一节算术课,题目是“比例”(六年级)。小林老师凝练的话语培育了侧耳倾听的儿童。尽管是在六年级,但很多学生还是害怕学习分数。“有一瓶840毫升稀释的橙汁。水和橙汁的比例是5:2,水和橙汁各占多少毫升?”在前节课上学生们把自己的解法写在了海报纸上。学生们用了四种方法求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在交流了这四种方法之后,理解“比”的量的意涵与运算的意涵。小林老师询问道:“请谁解释一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静静地举起了手。一开始,教师点名让凌子回答,她在海报上用了最简单的运算方法。被叫到之后,她就急急地撤了手,小声地说“能解出来,但是解释不了。”小林老师表态说,可以稍微等一等。这时,别的儿童就不能举手了。这就是这个课堂的精彩之处。小林老师鼓励她说:“在海报纸上写着呢。去拿来看看。”在老师和同学的期待与鼓励下,绫子同学站在黑板前开始慢条斯理地解释起来,声音小得像说给自己听一样,但却解释得无可挑剔,为此,她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赞赏。

由此我不禁想到自己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情景,这些学生胆小怯于表达,缺乏锻炼,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一样,在这种时候我总是很恼火,因为她的回答不能让其他学生都听见,觉得是在浪费我们宝贵的学习时间,总是生硬地要求她把声音放大再说一遍,但实际并没什么效果,要么她是再说了一遍,但声音并没放大多少,要么她就干脆闭起嘴巴不敢说了。而更糟糕的是,这个时候其他的学生并不是在安静的等待和专注的倾听,他们这时往往是迫不及待的举手,并发出“嗯嗯”的迫切希望老师叫他们回答的声音,在这种时候我的反应往往是请那个声音小的学生坐下并叫另一个声音大点的举手同学来回答,这样做看似改变了这种尴尬的场面,推进了教学。()但对那个胆小学生来说这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打击吗?下次她还能大胆的举手发言吗?她的声音还能越来越响亮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了。这里不容忽视的一个细节是:当小林老师表态说,可以稍微等一等。这时,别的儿童就不能举手了。之所以说这就是这个课堂的精彩之处,是因为其他学生不能举手了,就迫使他们转向对那个胆小同学的期待和聆听,这正是对那个胆小同学最好的鼓励啊,在这种情况下,她才有可能大胆的表达。我们的课堂上要想照顾好这样的边缘化儿童,除了要给他们以尊重、宽容和耐心之外,也要动脑、用心制定好合适的课堂规则,让这些规则来辅助我们真正地达成目标。

《教师》读后感 篇3

我继续耐心地坐下来读这本书,发现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课堂教学理念等,与赞科夫早先提倡的理念是一致的。

书中谈到一个话题“教师和儿童”。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时期,文化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意识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渐渐走向封闭。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在教师的眼里,学生只不过像是一种什么容器,可以把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灌到里面去,那么,教师就成为谋杀孩子的凶手了。呵呵,可能说得严重了,或许自己早已成为了这样的凶手……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只要记牢这句话,你一定会努力的。

在这一章节,还提到一个话题,那就是爱。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形容老师对学生的爱,但是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对学生那份特殊复杂的爱。“爱”这个字意味着一种自我牺牲的依恋的情感。老师对学生的爱,这可能是一种母爱或父爱,又跟本能的简单流露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也可能是对学生的一种热情,说得更白点,可能是把对职业的热爱,间接表现在学生身上。而又该如何正确地去爱学生?这好象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继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省,不断学习,多多积累不断完善……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教师应当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可是面对班里有四十如此之多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如何在方方面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呢,不禁让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在各个方面理解一个学生况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那么多学生呢?要花费多大的精力投入到这个问题上?

总之,《和教师的谈话》让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识的学生,它不仅教会了我许多教学上的技巧和知识,也教会了我从正确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培养我的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渐渐地我明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真正内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够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

《教师》读后感 篇4

最近我偶然读到一片文章:《女教师的47个吻》。一位名叫查文红的上海女教师来到了一个乡村教书。一开始,他因听不懂土话而被同学们嘲笑。后来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使普通话成为学校里最“时髦”的语言。查老师要回家过年了,同学们都舍不得,于是查老师亲了每一位同学一下,全班乃至全校同学都哭了。他们还说要在新年打电话给查老师,因为怕家里付不起电话费,所以他们约好只要响两声就挂掉的一定是同学打的。于是整个新年里,查老师家里电话铃声不断。这是我读后最为震撼的一篇,这是一篇真正有血有肉地描写师生情的文章。

首先令我感动的是查老师对孩子们的执着、责任和宽容。一位同学问她:“狠狠(土话中指下午的意思)还来吗?”她因听不懂土话而被同学们嘲笑:“连狠狠都不懂还来当我们的老师?”这是一句多么尖酸刻薄的话啊!这对老师来说是多么大的讽刺呀!可查老师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委屈,而是农村的落后与闭塞。“如果他们长大以后还只知道‘狠狠’的话,将永远走不出这片贫瘠的土地。”这是一位教师的心里话,她正体现出了?死鲜Χ宰婀?蠢吹脑鹑涡摹?死鲜ξ?巳猛??茄Щ崞胀ɑ埃?约嚎?甲巫尾痪氲难?鹆送??翘?枚?耐粱啊K?糠暧龅酱迕瘢?突嵊?先ィ?窀龊⒆右话闳先险嬲娴那虢毯脱?啊?紊希?鲜?拖人灯胀ɑ埃?俜?氤赏粱啊2痪茫???蔷驼莆樟似胀ɑ埃??矣镅钥际曰竦昧巳?虻谝弧J鞘裁慈猛??怯辛巳绱私救说某杉ǎ靠康恼??死鲜Φ哪欠萦冒?焦喑傻闹醋牛?欠葜醋湃绺痔?话慵岵豢纱荨?BR>而同学们的那份感恩之情也是我感慨万分。停电时,三个同学拿出了家里过年用的红蜡烛来给查老师壮胆。这是多么感人啊!也许他们过年也只点那么一两只,而为了老师,他们却舍得放弃一个他们过年唯一可以燃放的东西。当查老师要走时,全班同学都失声痛哭,引得全校同学都开始大哭。“那惊天动地的哭声,我从未听到过,至今还在我心中回荡,这一辈子我忘不了那感人的哭声。”查老师这样回忆。也许这就是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唯一能送老师的礼物吧!

想想平时,每当老师批评我们时,我们不是顶嘴就是赌气,有时甚至会故意和老师唱对台戏。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不应该呀!老师们正是因为关心我们,所以才会指出我们的错误。

教师,这是一个多么闪闪发光的词呀,它包含了母亲的温柔和父亲的严厉。

《教师》读后感 篇5

此书分为“智慧使者、人文校园、冷描热点、岁月页码、修学英国、漫步英伦”六部分,作者用他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案例,并让这些案例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更富有教育意义。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育生活中,书中的教育案例是我们经常能够接触到的,这些案例也在每个孩子身上不断地上演着,因为学生的差异性,这些案例在以不同的方式发展着,想想我们平时,你是怎样处理这些案例的,觉得和书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问题就出在了是否我们在细心地关注。

读完这本书,我想我会努力做到:

做一个理智的教师。不在让情绪牵着鼻子走,要时刻保持理性,但有不能过于理性,其实教师不仅要情感充沛,而且应理智健全。在日常的班级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令人头疼的学生,这时就是考验你EQ的时候,我们不能被当时的情绪蒙蔽,而应该跳脱出来,做一个明理的人,所以我想我以后要多读书,多思考一下所面对的问题,多角度多方法的设计解决预案,解决问题以理服人,才会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灵。

做一个明智的教师。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善与学生的关系,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分享者,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做一个明智的老师。因为明智的人,善于明理,善于辨析;明智的人,善于把握大势所趋。面对教育方式多样的今天,采取哪种方式来处理师生关系、解决冲突和问题,反映了教师行为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积极参与到现今的教育创新中去,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向同事学习治班教学的经验,丰富提高自己。

做一个博爱的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要学会如何去爱学生,当然,在我们工作的场所中,不仅仅只有学生,既然如此,我们应该要学会爱每一个人,面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怀,面对知识,充盈渴望;面对同事多关心。

《教师的智慧》一书让我看到教育是一种行动的艺术,身为教师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要时常重新认识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求做到最优秀,但求做个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教师》读后感 篇6

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在这个学期里,我在教学之余拜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书中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恳切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能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水平。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完这一百条建议我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读后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我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第一、教师要爱自己所选的职业

在选择做老师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份职业,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

在给《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教师退休前,举办了一次隆重的晚会。这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事实上还相当的年轻,她从20岁开始工作,到退休也不过45岁。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要退休呢?大家都不理解。奇怪的是,这位女教师连多工作一天都不愿意,恰好当她在学校工作满25年度那天离开工作。她的告别讲话,消除了所有的疑问。她说:“亲爱的朋友们,我离开是因为学校工作不是我喜爱的事业。我在这个工作中得不到满足,它没有给我任何乐趣。这是我的不幸,是我生活的悲剧。每天都盼望着课快些结束,喧哗声快些消失,可以一人独处。你们感到惊讶,一个45岁的妇女就离开了工作,而她的健康还很好。不,我的健康不好,已经受了内伤。受内伤是因为,工作没有给我乐趣。我的心脏病很重。劝告你们,年轻人,自己检验一下,如果工作没有给你们乐趣,那就离开学校,在生活中正确地判断自己,找一个心爱的职业。否则工作会使你们感到痛苦。”

思考一下这个悲伤的故事。健康、情绪、充实的精神生活、创造性劳动的乐趣、从心爱的事业中得到满足,都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如果对教育事业没有无限度热爱而强迫自己去做这份工作,不仅教育不好孩子,还会给自己带来身心的损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找不到半点的乐趣,那么这份工作简直就是一份煎熬,一份折磨。与此相反,如果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这种人生绝不会像那位女教师一样悲哀。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歌词:因为爱,所以爱。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确定的是爱自己所选的职业,并愿意为它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第二、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我们的教育经常处于变化的局面中,有时令人十分激动,有时情绪抑制。因此,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

碰到生气的事或突发的事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个消除激动和气愤的方法——幽默。他这样说到: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最紧张的,有时能引起很长时间气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缓和。学生们之所以热爱和尊重快乐、不泄气、不悲观失望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快乐的、具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会从每一举动中、每一生活现象中看出很小一点可笑的事。善于无恶意地、怀着好心地嘲笑反面的东西,用笑话支持和鼓励正面的东西,是一个好教师和好的学生集体的重要特征。

事实上,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教师只有在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

第三、培养教师的语言素养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文中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

首先,教师语言的纯洁性。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

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其次,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例如: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很关键。说什么?怎么说?我有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在某节课上,有3个学生在底下作小动作。我没有正面批评他们,因为我试过无数次,对这几位学生都没有用。于是,我就让他们主动站起来。顿时教室鸦雀无声,所有学生都以为我要批评他们了。我相信那几位学生也在思考要不要站起来。30秒之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了。我没有批评他,相反,我表扬了他的诚实和勇敢,相信他如果能改掉作小动作的坏习惯的话将来一定能做大事。我的话出乎学生的意料,我注意到没站起来的另两位学生的表情变化,一个脸已红得像红富士,另一个则低下了头。我的效果达到了,就继续上课。之后,这三位学生上课明显比以前认真了。

我想,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在每次教学实践中磨砺出来的。同样是教育上课开小差的学生,怎么说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为什么我那样说没有效果呢?我觉得这是需要我们平时注意思考和积累的。

第四、教师要学会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这个思想贯穿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他时刻提醒着我让赏识常驻心田。

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在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作为教师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教师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学困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师还要善于给他们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获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变后进面貌的可能。所以赏识在转化学困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做好,老师相信你……”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当学生产生什么事都来做的想法时,当学生学会认识第一个汉语拼音“a”时;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劳动时;当学生有一次作业得“优”时,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做老师的不要吝惜表扬,应该由衷地肯定学生的行为。你可以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

马卡连柯说:“你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比眼前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优点,这样做永远是正确的。”若我们不愿意表扬学生,缺乏欣赏学生的眼光,那么我们就会变得不会表场,就会使学生变得令我们无法赞美。

赏识教育让自由、欢乐、舒畅,回归课堂,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成功,还给学生,赏识教育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理解、关爱的心桥。

第五、教师要养成写教育日记的习惯

从事教学多半年来,我一直满足于做好教师的基本工作,对于学校要求的写教学总结,总是处于一种应付、畏难的状况。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和《我怎样写教育日记》的两条建议,对我触动很大。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我建议每一个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写作四十多部专著,六百多篇科学论文,而且一生都坚持写教育日记。而我每个月完成两篇教育随笔、一个教学案例,有时候都觉得无从下手,没什么好写呀,写什么呢?不就是每天上课、下课、处理些鸡毛蒜皮的事吗?同样是教师,我为什么总觉得无话可写、无事可说呢?

现在看完这两条建议后再想想: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可写的东西。有时候同学间的一次争吵、一句话语和家长的一次交流,都可以点燃我们灵感的火花,只是我没有及时记录下来,等到再想写时已不留痕迹了。再有我觉得善于观察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同事们在一起互相讨论的问题:哪些课堂效果如何,哪个学生喜欢插嘴,哪个学生能回答比较有创意的问题。我时常看了别人写了以后才发觉,我也有这样的事呀,为什么自己就不知道写下来呢?原来自己太粗心,不善于观察,教育随笔就无从写起,所以我们要写好教育随笔必须做个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在自己的眼睛里留下痕迹,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这样就会拥有很多的宝贵的财富。

所以,我也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面向教育事实本身”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日记、观察日记和行动研究日记,通过这些日记和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

教师们可以考虑写上面提到的三种教育日记或教育随笔。一是读后感;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后,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甚至可以借题发挥,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二是观后感;观看或访问一所学校、一节课、一个学生、一个教师、一个校长,记录自己观察或访问的感受。三是做后感;既有学习,又有观察,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改变,在改变中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和改变生活的过程叙述出来,就成为做后感。

第六、教师要学会挤出时间读书

当校长要求我们读好某书并且还要写读后感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教师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时间从哪里来?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就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我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

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大师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目光穿行于浸透了深邃哲理的字里行间,我仿佛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思想之旅。苏霍姆林斯基的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此书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它并不枯燥,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在任教的老师们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它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这样的一本书,应该让所有教师人手一册。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他们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教师》读后感 篇7

合上张平的《教育的智慧》,书中的一些话语仍在我脑海中回荡,“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应该从培养思维品质入手”“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的重点必须放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这些内容给了我很多启示,了解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的同时灵活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它的教育智慧是真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思维是智力与智能的核心,他强调要重视各种逻辑思维的发展,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又要发展他们的形象逻辑思维和动作逻辑思维。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于某一道题目的解法,常常有很多种,教师就要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形成求异思维;对于一些定理的归纳,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形成求同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大胆的在课堂上提出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一个学生的成才,不仅依赖于智力因素,而且依靠非智力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林崇德教授提出了四条主要措施,即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习惯。从兴趣入手,能培养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水平。的确是的,在课堂上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重要。程颐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心不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通过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林崇德在教改实验中特别重视“勤奋”,并要求实验班抓住“勤奋”学习的良好性格特征,养成勤奋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名教师,把“工作就是服务”落到实处,学生的需要就是自己的服务内容,学生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事事为学生做出榜样。把认真为学生负责作为自己的左右铭,用自己职业良心衡量自己,鞭策自己,让“工作就是服务”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推进到自己的每项工作,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服务。

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要及时纠正以往的某些错误认识,深刻提醒自己要科学治班,明白合理科学的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必要性,清楚管理不仅仅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约束。

总之,读过这本书之后,让我领会到了教育也是一种享受、一种智慧,使我从中学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当然,在品味林崇德老师的感慨和智慧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教师》读后感 篇8

暑假读了赵国忠的《教师的秘密书架》一书,发享了49位名师和读书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这些秘密包括读书故事、读书建议和读书思考等,给我很大的震撼。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由此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来说,阅读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了。最近,有媒体做了一个关于教师读书情况的调查,问了三个问题:写出三本教育专着的书名,哪些书是教育专着,一年中你读了哪些书?结果情况很不理想。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拥有文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为师之道,--“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教师成长最关键的途径就是读书,从书中我们才能吸收文化营养,才能在阅读中发展自己。魏书生初中毕业,但却成就了很大的事业。培养魏书生的书籍。李镇西,一个很有成就的老师,当人问及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时,他回答说,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由此可见,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正像书中所说,读书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

例如:用一辈子读懂一位教育家的李镇西。李镇西和很多名师一样,能与学生保持非常亲密的关系。他与学生在一起拍的照片,总能看到灿烂和无拘无束的笑容,洋溢着一种浓浓的师生情。而这种令人嫉妒的师生关系,与李镇西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研读不无关系。

从李镇西的办公室到家里的书房,到处都摆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着作。李镇西说,回想年轻的时候,他不是因为理论而是因为情感被苏霍姆林斯基所征服,并追随他走上了三尺讲台。他曾在三峡旅游的轮船上进入《帕夫雷什中学》;曾坐在医院的病房里,一边守候病中的妻子,一边和苏霍姆林斯基一起进行《关于人的思考》;曾因阅读了《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坚定了一辈子做教师的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的着作我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李镇西说,“从他那里,我汲取最多的还是他对孩子的爱!我知道,爱心这个说法已经很老套了,但我还是要说这一点,因为我们现在教育上缺乏的依然是这个。每次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第一反应便是他那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那浓浓的人情味”。因为被教育家感动,不知不觉地,他也将这种情感带到教育教学中。

读书可以治愚的钱梦龙,他自认为智商一般;虽然不聪明,大概也不算太笨。可是小时候却笨得出奇。一般的笨孩子读书还能死记硬背,他却连死记硬背都不会。短短的一篇课文,别的孩子至多读十几遍也就背出了;可他无论怎样苦苦地读,硬是背不出;即使勉强记住,临到要用的时候,还是丢三落四地记不全。从小学到初中二年级,竟创下了累计留级四次的“辉煌记录”!我自问,一个从小笨得出奇、又仅有初中学历的教师,居然能胜任高中课,以后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出版语文教学的专着,发表不少文章……所有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想来想去,只能归因于一点,那就是初中阶段就已起步的广泛阅读,这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而且使本来很糟糕的智力状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太多的事实证明,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读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教师图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丰厚人生的底蕴。教师只有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领悟能力强了,在课堂上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课堂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

阅读,撼动心灵与灵魂。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有智慧。阅读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教师》读后感 篇9

《过去的教师》真的值得我们一读,本书的序言的最后写道:希望今日年轻的老师,在繁忙的教务之暇,把这本书抽出来看上一篇两篇。就像在历史的大树下纳凉,有一点领悟、有一点警策、有一点会心、有一点激励,这就够了。当然,最好能如孔子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真的,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富有爱心、阳光亲和、育人有方、智慧聪颖、博学有爱的老师都是最受欢迎。

这些过去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理想。那个时代可谓内忧外患,而教育者却能坚守理想,创造出教育奇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平凡的教师,并没有绝伦逸群之处,但却对无数学生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先辈之所以能在那么清贫与平凡甚至是战火频频的岁月培育出那么多祖国的栋梁之材,不仅是因为他们博学多才,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在学生的心灵里播种理想。

时代不同也许对优秀教师的评价也不同:以前老师的形象以威严居多,学生普遍敬畏老师;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外在形象和气质以及亲和力要求更高。据有关材料表明:富有爱心、阳光亲和、育人有方、智慧聪颖的老师更受欢迎。但我想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一个博学有爱的老师永远都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培训读后感


培训读后感(一)

通过近期的培训学习,本人切实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精彩的授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参加本期培训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业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2020化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要面对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学习,要靠培训,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我真正认识到加强培训与学习,是我们进一步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的需要。加强培训与学习,则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我们提高业务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重望,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通过学习培训,使我清楚地体会到要不断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是要不断强化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问题,表现在政治上是一种高度的觉悟,表现在思想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现在工作上是一种良好的姿态。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思路来思考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要有超前的思维,要有悟性,有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做好自己负责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牢记全局意识,自觉适应目前形势发展需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调整好精神状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要树立群众利益第一位,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原则,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攻克难关的进取意识,敢于负责,勇挑重担。

2是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熟练工作方法。要学会沟通与协调,要善于与领导、职工、相关服务单位进行沟通,要学会尊重别人,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经常反思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反思当成一种文化,通过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3是要敢于吃亏、吃苦、吃气,弘扬奉献精神。三吃是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是社会的主流风气。就是要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多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要树立奉献精神,树立吃苦、吃亏、吃气的思想。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忍别人忍不了的事,严格要求自己。

4是要宽宏大量,学会包容。包容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包容是赢得朋友的前提,包容是人生的财富。包容不等于迁就和放任自流,包容别人的过错,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改过,与人相处要学会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做到心理相容。

5是要注重文明礼仪,增强综合素质。文明礼仪是生活和工作的根基,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防线。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文明素质,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我们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文明事,说文明话,让文明礼仪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让我们的素质上一个台阶。

6是要廉洁自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廉洁勤政,严格自律,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去感召人、凝聚人,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职工中树立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总之,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在理论素质、工作水平、思想观念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今后,我要把握住各种学习的机会,本着做一名小学生的态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身边的同志学,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努力锻造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无愧于人们的合格的干部。


培训读后感(二)

培训已近尾声,回想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我感受着新思潮、新理念的激荡,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国培就像一朵盛开的奇葩,宛若傲雪红梅,分外娇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国培,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热心交流的话题。这是一个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多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己在国培中成长。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在学习中反思。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当我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激起我心中的许多感想,让我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感悟到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学到了自信,学到了方法,感悟至深。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种观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个观念的引导,在今后课程改革中尽管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挫折,坚信我会去探索、解决!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这样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二、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教育将更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明白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学生和未来社会的成员。老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爱学习了。因此,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专家的讲座,让我认识到教师应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传统型的教师已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2、努力转变好角色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要使学生的学习从以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学生快乐的学习,不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主动快乐的学习了知识,努力创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可让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3、教师要做好言传和身教的表率作用

(1)用心去热爱自己学生。

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因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教师要心胸宽广,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一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活,一个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我们要把他当作一个能动的人,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平等地对待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更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此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教师上好一堂课,最主要就是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灵魂,不同的方法可以学习、借鉴。国培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专家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一场场精彩讲座,为每一位潜心求学者提供了丰盛的教学营养大餐,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愿我们的教师像大海那样敞开胸怀容纳百川,像太阳那样,不断地进行新的核聚变,积蓄新能量,做一支永远燃烧不尽的蜡烛,去照亮人类,照亮未来。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的与时俱进,也许这就是脚踏实地走出的第一步。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教师是主力军,课堂是主阵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中国教育,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发自内心的说一句:国培,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培训读后感(三)

在我们的仔细聆听中,我们期盼已久的培训学习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敲响了结尾的钟声。对于这几天的培训课程,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2020来形容了。老师们的博文广识、生动讲解、精彩案例无不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只恨自己才疏学浅、文笔糟糕,不能够将所有的感触都通过文字2020显然于纸上。但是我还是尽力绞尽脑汁,以祈求能将培训完后心中所想所获能表达出来。

此次精彩的培训学习主要心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自己更加了解涟钢,了解炼钢的工艺过程,了解涟钢的规模和组织结构。

想来自己真的应该感到惭愧,虽然在涟钢长大,却还真的不是很了解涟钢。对涟钢的建厂历史,产量,规模,所经历的种种,以至于钢铁的铸造过程,我都是一知半解。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终于知道了涟钢老一辈工人既然是将1958年的年产5万吨的小钢铁厂发展到现在的450万吨(不含集团其他公司)的大型钢铁厂,历经50年不衰,而且还在蓬勃发展,并多次获得了不少全国性奖项。而且还知道了炼钢的工艺过程,知道了炼钢最开始是从焦化、烧结开始,经历了不少中心环节,克服不少困难,最后通过轧钢厂将我们需要的钢材制造出来。并知道了涟钢有着比较复杂的组织结构,让我们一时一下消化不了,不过我想这个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很快会清楚的,为了我们能更好在涟钢发展,我想我们也应该主动的去了解这些的。

二、了解了更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知识。

这次培训学习,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去学习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知识,因为安全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东西,人们通常会把安全放在首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安全第一。

虽然平时我们也学习过一些安全方面的东西,并参加过消防演习等活动,但并没有这么系统的,并联系我们以后的工作岗位进行培训过。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了解了涟钢的诸多会发生不安全事故的因素,甚至有的达到了恐怖的程度,这次我们学习了该怎么去预防它,避免它,并杜绝它,让我们以后能好好的在工作岗位上保护自己。对于交通和消防方面,了解了很多交通方面和消防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以后能更好的远离危险。坚决将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贯彻到底。

三、学习了不少礼仪与修养

这次培训还专门安排了一个上午来给我们培训礼仪与修养的知识。在这次课上,我学到了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情商,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如何让自己以后的一言一行更加具有素质与修养。让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慢慢走向成熟与稳重。

四、最后培训中心还请来了公司的管理代表和工人代表

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谈话,告诉我们以后在涟钢应该怎么好好的去工作。主要是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刻苦,细心严谨的态度,这样才能慢慢在工作中磨练自己,成长自己。

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通过这次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我们向涟钢更进了一步。感叹与憧憬之余,我想我们只有靠自己的聪明与才智、努力与勤奋去建设好涟钢,为我们的涟钢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教师心得合集


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产生很深的感悟,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想法。经过学习后,我们才能写出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一篇好的心得体会怎样写才合适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编辑为您搜集整理的“教师心得”,敬请您阅读本文!

教师心得(篇1)

古往今来,赞美教师的句子数不胜数,而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很幸运,在懵懵懂懂中,我坐在了阳光下最光辉的岗位上,成为了曲寨中学一名实习教师。

来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我有充足的准备,可是,当我真正站在讲台上,面对发展中的学生时,才理解,一切的理论都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否则全都是空谈。第一次上讲台是替一位老师上课,很匆忙。查阅资料,观看其他老师视频,很快我就做出了一份让我自己满意的教案,再经过多次演练,我胸有成竹的站在了三班的讲台上。

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就进入了今天的主题——二次根式的加减,这个时候我遇到了第一个问题:三班的学生太活跃,活跃起来让我搂不住。当我想点几个同学上台展示时,孩子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不断的举手高呼“我!我!我!”孩子们兴致高,我固然开心,但是放任他们兴奋后我无法让他们重归于安静,使得课堂无法继续。所以我认为,当你最开始与孩子见面时,你的定位就应该是一个老师,无论是温柔还是严厉,你的内心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师而不是学生。

课堂结束后,我与指导老师沟通了一下,发现了很多问题,一个是板书,一个是课堂的完整度。板书我很清楚,没有主体内容,整面的随心所欲。这主要是源于我的准备不充分,讲课前我设计了上课的每一句话,但是却忘记了板书的排版。以后要学会利用黑板,分清楚每块黑板的作用。关于课堂的完整度,我很惭愧,无论是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学校的培训活动中,我都有清楚的记得,课后必须要总结。这是一堂课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了,但是这一次我的课堂竟然没有总结便匆匆下课,待老师提醒才恍然大悟!

我认为板书与小结是同等重要的,板书是文字的书写,小结是口头的重复。因为从我的板书中就没有体现出授课的重点,自然在我课堂的结束就无内容可小结。

教师是光辉的职业,但教师也是一个需要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职业,我需要学习的还很多,现在暴露出来的问题还很少,相信在未来一步一步的前进中,我的教学能力能够配得上成为一位老师。

教师心得(篇2)

从大学毕业到来到____小学,从事体育教学已有六年的经历,在这六年的教学过程中,编写了不下四百篇教案,各种各样的格式的都有,在这些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有自己独立完成,也有教研组讨论完成。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从一个只知道在书本上死搬硬套理论的新教师,走向一个能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处理好新课标要求与学校实际的冲突,让我在学校工作中能独当一面。在几年的教案编写过程中,本人对于教案的编写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让大家共享。

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体育教学,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体育课更具吸引力?怎样才能把体育课上的好些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研究教材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学生、场地、教学环境、备课环境。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有关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统称为“三基”),在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及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备教材: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按要求合理的组织教材

教师在新的教学任务面前,首先是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在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在依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查阅。

2、备学生:依据教材要求,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在旧的教学观念下,教师主要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忘记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既然是学生,那么教学的中心指导思想就应该围绕学生来制定。

应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等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备课时还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与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三基”的基础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自我锻炼意识并充分融入到生活中去。

3、备场地:依据教材和学情对场地要求,从实际出发,协调备好教学场地要求

教学场地,是体育教学实施的舞台,完善的场地配置,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但由于身处农村中学,场地设施的并不很完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综合能力和学校教学安排,合理的利用学校现有场地,认真组织和安排好教学场地。当然,我们在准备场地时还应注意是否与其它体育教师教学发生冲突。

4、备教学环境:根据教材的内在的联系和特性,处理和设计好适当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5、选择备课环境:集思广益,集体备课

在备课时要提倡海纳百川、集思广益的方法,抓住每一次的集体备课,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处理自己或他人不能处理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允许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各持己见,鼓励创新,不断探索。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应积极参与。另外,教师应随时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总之,备课也是一门艺术,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这节是否能按质按量得完成教学任务,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心得(篇3)

感恩老师,给我顽强的翅膀,飞向那知识的海洋,让书伴我成长;感恩老师,给我指明人生的方向,走向那五彩斑斓的人生风景线,让灯点燃快乐的火种;感恩老师,给我无限的前途和光辉,使我的明天繁花似锦,让我走向光辉的未来。

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课堂上,一道坚定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你在专心地听课,这便是感恩;下课后,在走廊里看到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礼貌的老师好,也是感恩!用优异的成绩,用可骄的成功,用你一点一滴的进步来告诉老师,老师,我能行,更是对老师的感恩。

不论我遇到了什么,您都会与我一同面对。老师,在我的眼里您是神奇的。我发自内心地感谢您,感恩您,我的老师,感恩您为我所做的一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老师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啊,夜间,是谁在灯光下批改作业?白天,是谁即使是感冒了却仍然坚持工作?老师每时每刻都在燃烧着自己,是老师为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啊!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老师哺育着太阳底下最美丽的花朵,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了我们一片洋溢着爱的海洋,给了我们荡漾着芬芳的幸福生活。是的,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我爱我的校园,更爱我的老师。让我们一起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谢谢您,我们爱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各恩图报,冬天就不会再寒冷,黑夜就不会再漫长,幸福快乐就会时刻陪伴在你我的身边!

同学们,当我们什么事都不懂时,我们步入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来到了指明我们去向的地方。在这里,老师教我们做人,给我们知识。在老师的培育下,我们学会了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知道了人活着的真正意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是老师渊博的知识,让同学们们感受文明与希望;是老师宽广的胸怀,让大家懂得宽容与忍让;是老师慈善的目光,让你们由懦弱变得坚强。当同学们遇到挫折灰心丧气时,是老师在你们心田播种希望;当你们取得成功一帆风顺时,是老师及时开出骄兵必败的良方。

是她,滋润着我们这些娇嫩的祖国之花。她是辛勤的园丁,哺育我们成长;她是温暖的烛光,照进我们心田;她是心灵的吸尘器,吸走我们心中的阴云。她就是最美丽,最伟大,最无私的园丁老师。

让我们,在试场上,认真应试,仔细答题,牢守纪律;让我们,在教室里,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给班级一个整洁的环境;让我们,在寝室里,把寝室布置得窗明几净,给室友一个舒适的环境;让我们,在校园的小径上,看到地上有纸屑果壳,能够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拾起来我想这一切的一切正是老师对我们多年来不断教育的成果,也是一种感恩,同时也是我们对老师平时谆谆教导的一种最好的回报。

你没有华丽的辞藻,去修饰心中那一份感恩。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我的老师,因为老师打开智慧的大门,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您浓浓的师爱一直伴随左右。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是使我们走向正确道路的指航标;是我们记忆最深刻的人老师们把我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是多么辛苦呀,我们难道不应该报答他们吗?

老师,他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感恩老师,是他们孜孜不倦地教导着我们。他们的关爱和教诲使我们无时无刻不被爱所深深地围绕和滋润着,无时无刻不被爱温暖照射着。难道我们还不应该对老师深深地感恩吗?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要感恩老师,就像小草感恩那博大的土地一样。是他们用纯洁无私奉献和付出,启迪着我们,一次次给予了我们慰藉和鼓励,让我们从懵懂的少年走到了现在,开始编织我们美丽的未来。

我要感恩您,用算不完的爱,数不完的辛勤,来浇灌这我的成长,滋润我的生命,唤出我努力奋斗的精神。无论怎样,我将感恩您,报答您,但,我的回报,只不过是滴水之于长河远远不够。

教师心得(篇4)

学校对一个教职工来说,是一个要托付终生的地方,它等同于我们的家。我想,和我一起生活在学校的大部分教职工,都和我一样,希望有和谐文明,安定祥和的生活,希望生活在和谐文明的氛围之中。而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弘扬正气,倡导文明,积极主动的把我们的学校营造成一个人人向往的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我仔细思索,一个人,或许平淡无奇,或许光彩照人,但不重视正气文明之风,他就是没有素质和综合优良品质的。不是一个合格的人,那么,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肯定不会有幸福。如果一个学校中拥有部分这样的教职工,也会给学校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我是区区小女一个,无权无力制止社会上现存的所有不文明、没正气的风气,也没有足够的血性和胆魄,像前辈一样召集我的`同学和朋友举行一次轰轰烈烈的行动,去贬斥一些不良行为,惩罚那些有不良行为的人,但我,作为学校中的一员,看到自己学校业中存在不文明、没正气行为,我却不能熟视无睹,我深恶痛绝,我要大声呼吁。

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小分子,我现在的工作目的和我的童年憧憬基本一致,即展示自我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和谐美满的生活。后来,我才发现,自己这个简单淳朴的目标,实现起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我发现,作为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一员的我,即使生活已经得以保障,但是,生活中诸多不和谐,还是让我不能安宁。出去购物,却遭缺斤短俩与假冒伪劣;和周围的人稍有矛盾,便会迎来恶语相击;乘公车上班,个人简历却被烟雾笼罩;美化环境,修身养性的花草树木,却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看看吧,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老人与小孩,他们需要和谐的环境;忙碌的同事,他们需要真诚的朋友;优美的自然环境,它们需要精心的呵护;我们的学校需要进步,更需要有高素质和修养的教职工。

做为学校中一员,我想,我最应该做的有三件事情:一是遵守劳动纪律,出色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二是乐于助人,善待一切,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三是积极宣传监督,倡导周围的人扬正气,促和谐。

我想,学校中的每一名教职工,如果都能够做好上面的三件事情,那我们的学校又将会是一个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家庭。正如珍妮·古道尔博士所说:“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一个人都能带来变化。那么诸多小的变化积累在一起,就是一个面貌的改观。”

人的生命如同彩虹般灿烂,也如同彩虹般短暂,要活出怎样的精彩,要留下怎样的英名,全由你自己考虑,自己作主,自己把握。而我要做的,就是拿出自己仅有的勇气,正义凛然的去维护学校的形象。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碰见过抢钱的劫匪,也没有能力援助失学的儿童,所以,我始终没有干过一件能够被认为是“弘扬正气,倡导文明,促进和谐”的大事。对我来说,“弘扬正气,倡导文明,促进和谐”,就是指,实实在在的工作,将文明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里,并长长久久的坚持下去。

同时倡导所有的人,扬正气,促和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拥有崇高的精神情操,才能在平凡的岁月中,感受不平常的气息。让我们都伸出自己的双手,热门思想汇报为将我们的学校构建的更加和谐美满而努力。

教师心得(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作为一名老师,在不同场合经常会听到一些比较“醒耳”的词语,如师德、规范什么的,有时别人还会开玩笑说:“别误人子弟啊!”这把我们老师想成什么了……

近阶段,通过学习师德生规,什么是师德呢?我的理解是:师德是一名老师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以前的老领导在报告中说过:“师德是师风形成的基础,师风就是师德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就一所学校而言,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是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社会的兴衰在教育,教育的成败在于老师。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就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社会职责,就要准备着像蜡烛一样燃烧掉自己。我们,作为今天的老师,职责是塑造培养具有高尚人格,有责任感有先进意识的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中国一代新人,理应老师自己首先是一个有高尚道德,良好修养并能跟上时代步伐的社会人。

所以为人师者我认为应该:

一、坚定的职业信念,立志献身于小学教育事业。

坚定的信念,是老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是老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老师只有树立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才能真正热爱老师这个职业,但是坚定信念的树立,有一个逐步确立,不断加深和巩固的过程。每个老师从它准备当老师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对老师职业的认识。此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实际投入到教育工作实践中去,经过实践锻炼和体验,承受各种挫折,吸取教训之后,不断加深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加深情感体验,经过种种思想的矛盾和斗争,最后建立起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坚定信念。“老师”一词包容了庄重、严肃、亲切、和蔼、刚正、严厉……多重角色的扮演者,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学习,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奋发向上的人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全身心投入到提高儿童教育工作中,激活他们的欲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不断增强自己的承受力。从学习,自我修养和亲身体验中,争取成就,体验老师的工作不只是艰辛的事业,而是充满了无限乐趣和幸福的事业,决心为其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二、用师爱唤醒学生的心灵。

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是老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爱,是老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把师爱视为教育的美德。我国近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于“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纽带,是教育维系之所在。因此,我认为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榜样。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我国老师的传统美德。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把“为人师表”作为老师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进一步明确提出“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老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就是说,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模范品行作榜样,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即“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也是老师职业道德之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受塑造人的心灵的特殊规律所决定。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老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老师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作为我们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突出在老师的行为表现方面。老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己,当学生的表率。凡是老师提倡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做的,自己更不能做。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所以,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其次要从自己的外部表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诸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即“诚实”,“正直。”也就是孔子所说“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诚实、正直、富有正义感的学生。最后,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老师,特别要在老师义务方面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楷模。坚决反对两重人格。

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老师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它是老师职业品质之区别于其它职业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教育培养人的工作具有它的特殊规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育人的规律,对老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老师必备的宝贵品质,而且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断更换,要不断面临新对象,为了适应新的对象,需要我们不断作调查了解,区别对待。再者,时代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学生的求知欲也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所谓的“知识激增”的现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求知渴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营养。在教育工作中,要求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好学上进,勤于进取,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常流水,这样才能不愧为老师。并且,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实现的,其间还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反复。要求我们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执着的精神,怀着对学生一片赤诚,以巨大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对自己的学生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深刻领悟“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但是现在的老师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存在着做到了“学而不厌”,不一定做到“诲人不倦”。经常歧视潜能生、辱骂潜能生,对潜能生缺乏耐心。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不但要做到“学而不厌”,而且还要做到“诲人不倦”,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热爱学生,甘为学生任劳任怨,用自己掌握的教育艺术,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能力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财富。

五、具有文明的仪表风度。

所谓老师的仪表风度,是指老师在教育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步态手势,面部表情、服饰仪容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和特征。它是老师个人的内在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外部反映。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中,老师的仪表风度是人民老师文明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有一句有名的格言,“即在学生面前,老师的所作所为没有一桩是细小的,无关紧要的。”我认为,老师的仪表风度,包括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德国的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老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年幼的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崇敬心理。他们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自己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致于服饰打扮,发型式样等。学生从种种模仿老师的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有关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对我们老师来说,即使是生活细节也决不能忽视,应时时处处,在一切方面都检点自己,做学生的表率。

愿我们的老师都能崇尚师道,敬重师风,尊重自己,对社会负责,做到人人都能仁他人之仁,信他人之信,义他人之义,促使民主播扬,科学昌明,人文之光。

教师心得(篇6)

从一名在校大学生转变成一位站在那三尺讲台上的一名新老师,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坐在讲台下面听课的学生,而如今当我们站在自己一直向往的那个位置上时,不用说心情肯定是无法形容的激动。我被分在初二杨老师那实习,老师的笑容和亲切让我们突然消除了一身的紧张。面对讲台下面的学生,我感觉不只是一种教学的义务和工作,更多的是责任!仅仅一个星期的实习工作,让我已经更加喜欢上了这个职业。实习前的安排工作、实习时听课、备课,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对自己讲课的分析,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很意外,初次站在讲台上时我并没有紧张。就像杨老师说的:“站在讲台上要大胆不要紧张,要把自己看成是他们的正式代课老师而不是实习生或实习老师。”第一次正式站在讲台上我以为我也会像大部分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一样紧张、语无伦次或是怯场。当我真的站在那三尺讲台前的时候,我的顾虑全都消除了。听这那热烈的掌声和看着学生对新老师那好奇而又期待的眼神。我知道这节课我一定要上好!美术课本来就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所以我们的氛围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让学生在忙碌紧张的学习中能够放松用心的去享受。让美术成为他们的一个爱好。

听课对自己的教学所起作用,我们每个新教师都是知道的,所以多听课,自己的教学才能有更快的进步。听课不是把一些老教师的课“复制”到自己的课上来,而是当成一种研究,在听课之前,要先备好课,再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自己与优秀教师存在的差距,找出原因,学习他们的优点,好的经验方法,同时自己要勇于创新,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评课是一种诊断式研究:听见课就要进行评课,让优秀教师点评自己的课,从中受到启发和帮助,可以对其他教师进行评课,吸收他人的精髓。“教学反思”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平时,自己在教学中会发现很多问题,或成功的失败的,应该用心记下来,进行深入反思,这样使自己的教学更深刻,更快成长。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然后要学生接受我,自然而然就接受了我的教学,并能主动的参与。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或讨论,或写生,动手制作,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实物摄影技术,利用电视、录象、投影、多媒体等音像手段创设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兴致勃勃地学好美术。那么怎么上好一堂美术课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首先就和同学讲:学美术要做到“我要画,而不是要我画。不仅是美术任何的学习都是这样。”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启发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想象;用各种视听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受,积累视觉经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教学《从心底感受自然》一课时,在讲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时,找了一些优美的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我问他们喜欢哪个季节?如果用一种色彩来形容你喜欢的季节它将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呢?通过多媒体欣赏四季的图片考虑问题。图片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也很投入。欣赏之后,同学们便开始踊跃的回答我上面提出的问题,兴趣点很快集中起来。一堂好的课还必须有好的开头,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书,一部电影,要吸引住读者、观众,精彩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上课也同样如此,没有精彩的开场白如何吸引学生呢?所以要上好一堂课的导入语设计的好,先声夺人,就能激发情趣自然多教学产生积极作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采用了几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运用谜语导入,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课堂上如果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故事的导入也很好,青少年大多都喜欢听故事,,他们一听故事就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然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很重要。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索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有些如果不清楚,可以说:“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还应该具备整体把握课堂教学的心理素质,有把握住学生突如其来的奇怪想法,不能以自己的浅薄来否定学生的灵感,同时要加强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一个星期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的缺憾,例如由于刚刚开始教学,在时间的把握与分配上,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较少,讲解太多;也会因为每个班的情况不同,学生的积极性也是不同的。老师在授课时也要因班制宜等。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认真的上好每一堂课。

教师心得(篇7)

       教师入党考察思想汇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珍藏多年的强烈愿望。在少儿时期,从歌中我就记住了"党是我们亲爱的母亲","党的光辉像太阳",却不理解其中的涵义。进入少年,通过教科书和影视等途径,我开始逐渐明白: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经济和文化曾经长期处在世界各国的前面。可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了资本主义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于是,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一批能人志士领导和发动了一系列革命斗争,企图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结果却都失败了,中国人民陷入了更深的黑暗。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它就象黎明中升起的太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指引着中国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翻身做了主人,建立起了新中国。所以党是创造人民新生的母亲和太阳。我渴望这创造新生的母亲拥抱我,呼唤这新生的太阳照耀我。200*年,在校领导和朋友的支持鼓励下,我终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接受党对我的考察。在三年的`考察期内,我严格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首先利用在高校学习机会进一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其次,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指导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我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我是一名教师。花工作中,我除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落实政府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还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科研活动,及时给自己充电,与时俱进。最后,我恳请党组织在经过3年严格考察后,批准我转为预备党员。  

教师心得(篇8)

教师艺术修养的师德师风心得体会1马卡连柯说:“只有学会用15种乃至20种音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做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才变成了一个真正拥有表达技巧的人。”

马卡连柯说的“表达技巧”,就是言语的艺术,既表达的艺术。可以说,没有哪种职业能比当老师的更需要讲究表达艺术的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讲课(包括谈话、交流)要自然、口语化,除了个别情况要求慷慨激昂,来点抒情,带点“文学色彩”以外,多数情况下是娓娓道来。这样,学生听起来会感到亲切,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我总是根据讲课内容的感情基调和学生听讲的状况和情绪来调整自己的语调、语速,并决定讲话的轻重和缓急。即使学生听得十分专心,也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因为用一种语调、语速说话,学生容易疲劳。课堂上,有是需要老师讲,每个环节之间需要老师来“勾连”。凡当讲的,我都写在备课本上。需要“接惑”的,则一字一顿地把每个字送到学生的耳朵里,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需要“渲染”的,则浓墨重彩,使自己的讲略带一点“诗意”。精当的、精彩的讲,也是一种资源,既使学生对个别的字眼可能听不懂。凡是讲到重要的、关键的地方,我总是组织一下教学,有时是提个醒儿,有时只要说一声“同学们”,有时则什么也不说,只用目光环视一下全班学生。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地方,其实都是一种艺术。

马卡连柯说的“脸色”、“姿态”,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伴随语言”,即“体态语”。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样一句“到这里来,”由于脸色不一样,姿态不同,意思就大不相同。试想一下:微笑着、右手掌心朝上微微向侧面一伸说“到这里来”和扳着面孔、右手掌心朝下向侧面一伸说“到这里来”,给人的感觉一样吗?截然不同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的提示与批评、表扬与激励等手段会伴随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在这方面不知要说多少话。批评和表扬也要讲究艺术。一位学生答错了,一位学生答对了,如果说“你错了,他对了。”这样就太直白,说错的学生会有些难堪。如果说:“他答对了,但要是没听你发言,他的答案不会这么快就出来。”这样讲,说错的人肯定心里会舒服一些。同样是肯定学生的朗读,笼统地说“读得很有感情”,就不如说“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心情很沉重”、“你把__谈活了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__地方”。第斯多惠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是很有道理的。学生需要激励,而激励是要讲究艺术的。

老师的讲是表达,朗读也是表达――替作者表达。朗读是赋作品以生命,是再创在造,也是一种艺术。我备课时首先备“朗读”,而且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我常常说,老师把课文读好了,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把文字读活了,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进课堂。课堂上,常常因为我们师生之间的入情入境的朗读而充满活力,充满情趣。听有感情的朗读是一种享受。

课堂教学不但需要老师会讲、善读、而且要求我们擅长表演。教学中,我有时和学生表演一个故事情节,有时和学生分角色读一段对话,因而使语文教学趣味盎然,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种表演要适度,不能滥。演的目的为了是帮助学生理解,是为了“助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课文读得更好。

有人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对于老师来说,这“第二张脸”太重要了。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喜欢写字,喜欢书法。至今,一有空闲,还提笔练字。备课时,我总忘不了备“字”――把每个生字,照着书上的正楷字,认真临写,直至自己满意。到了高年级,我有时板书用行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行书、草书。常用的字如能教会学生用行书、草书去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带来方便。而且会启迪他们关注、热爱书法艺术,引领学生学会欣赏汉字的多种书体。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经常画简笔画。小时侯喜欢画画,读中学、师范时,又喜欢国画。小时侯打下的绘画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派上了用场。教描写花鸟虫鱼的课文和一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我常常几笔将其勾勒出来,起到了很好的直观效果,学生很喜欢。看图作文我都是自己画图,有时直接画在黑板上,既便捷,又赢得学生的赞许和佩服。

说话的艺术、朗读的艺术、表演的艺术、书法的艺术,还有绘画的艺术哪里来?一句话:来自老师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会对一个人的情操、品格、气质、言谈举止以及审美眼光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毋庸质疑的。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一张口、一出手、一投足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连一篇课文都难读好,哪里还谈什么教学艺术呢?不懂一点书法,压根儿不知何谓“颜体”,何谓“魏碑”的人,怎么能为学生写一手好的板书呢?

至于怎样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而且不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这里就不谈了。我们做语文老师的,如果既有较扎实的语文功底,能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去教语文,又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上的有意思,一定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心得(篇9)

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

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一)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已经近一年了,这一年来,我不断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在各方面以一名正式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审视自己。

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人生理想与信念的最大追求。入党作为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种志向,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取向与理想信念的目标,是一项无比神圣而光荣的事。

党员是平凡的,他需要那份默默无闻的贡献和宁静致远的衣钵;党员也应该是优秀的,他们战斗在各条战线上,起者模范带头作用,他们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或是精湛的技术,进步的思想。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人,既拥有丰富的学识,又能够在平凡中帮助别人,影响别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叱咤风云,但一定要真真切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里,

共产党员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思想路线的新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具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铁的纪律,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党的先进性的标志。

我注意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脚踏实地,认真工作,经常向老党员和同事学习经验、交流心得,认真关心国家大事,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和激励自己。但自己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和党支部思想交流不够;自己的业务素质还很薄弱,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等等。

我决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正确地看待自己的长与短、得与失、名与利,做一个无论在组织上还是思想上都入党的人。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不辱一个党员的名誉,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为实现党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XX年11月X日

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二)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我在深圳任摄影教师第四个月了,我不仅把摄影初级班、中级班的课程都掌握了,而且开始了摄影初级班的教学。然后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堂课,我觉得很紧张可是心情很激动。现将我这段时间的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向党组织做一个思想汇报。

初为人师,而且我有怯场的心理,第一次上台讲课,我觉得非常几张。于是备课更是不敢懈怠,当我夹杂着几丝羞涩与忐忑走上讲台时,我知道这将是历练我的一个舞台。开始讲课时,我明显地感觉到我的声音在微微颤动着,不过学员似乎感觉不到我的紧张,因为我表现得比较镇定。慢慢地,我被一双双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老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但是,正是为了实现这种价值,我也为之付出,努力了很多。

上课比我想象中的要顺利,然而我知道问题是潜在的,摄影初级班的课程对于完全没有碰过相机的学员来说,存在不少难点。对于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员,多少有点生疏和困难,于是我不断在理论课上插入一些实践操作,鼓励学员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课余时间帮学员解决相机购买的问题,很快,学员和我便慢慢熟了。课堂渐渐地活跃起来,然而另一个问题却出现了,学员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会在课堂上越聊越兴奋。然后我把嗓音提高,叫他们回来摄影课堂上,然后他们又重新认真地听课了。

课后我认真地总结经验,同时结合党的思想。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勤学、思考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我的行动。我想作为一个要求入党的现代青年不应成为空谈者——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行动中却很少动真格,而应成为一个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者。i摄的发展需要实践,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实践,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

在这段时间里,我正视自己个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下决心给予改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结合i摄机构的教学理念,注意积累,勤于思考,将所学最新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方法更好的结合,努力钻研摄影教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相信这是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恳请党组织继续监督和考验我,让我继续完善、继续提升。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XX年11月X日

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三)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自从被党组织正式批准为**预备党员以来,这一光荣称号不断激励着我,也成为我学习、工作、生活的新动力。从递交入党的那一刻起,我更加懂得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没有索取只有奉献。

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为民请命、为民谋福利的人,辛弃疾"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始终心系国家命运;曹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到了当代,人民的好干部牛玉儒、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等英雄模范、人民公仆数不胜数。他们在这个人们所谓物欲横流的年代,却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气节,更显得弥足可贵。而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来体现我们党的伟大宗旨呢?

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该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认识上真正到位,尤其是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努力地去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正确对待群众。对于我们学校的每位教师来说,就是要正确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位同学。以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尊重家长,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反省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言行。

作为一名教师和预备党员,自己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上课,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差生不歧视,对优等生不偏爱。二是要经常反省自己。我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会受到自身约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呈动态变化。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地反省自己,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于党的宗旨,是否符合于党的要求,才能不断增强群众意识、服务意识。三是要不断自我学习。要向前辈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善于从书本知识中汲取思想认识中的精华,以提高教学水平。社会发展到今天,为人民服务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新风的倡导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是特殊的生产劳动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在老师的心目中,任何学生的没一点进步都是一个惊喜,从生活到学习关心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教学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倾自己所能,全力以赴,在个方面为学生树立表率作用。通过学习自查,对目前学校开展的加强师德教育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自己能在教育教学中履行职业道德规范,能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上便是我的思想汇报,望党支部的领导能给予我宝贵的指导。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XX年11月X日

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四)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我在深圳i任摄影教师第四个月了,我不仅把摄影初级班、中级班的课程都掌握了,而且开始了摄影初级班的教学。然后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堂课,我觉得很紧张可是心情很激动。现将我这段时间的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向党组织做一个思想汇报。

初为人师,而且我有怯场的心理,第一次上台讲课,我觉得非常几张。于是备课更是不敢懈怠,当我夹杂着几丝羞涩与忐忑走上讲台时,我知道这将是历练我的一个舞台。开始讲课时,我明显地感觉到我的声音在微微颤动着,不过学员似乎感觉不到我的紧张,因为我表现得比较镇定。慢慢地,我被一双双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老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但是,正是为了实现这种价值,我也为之付出,努力了很多。

上课比我想象中的要顺利,然而我知道问题是潜在的,摄影初级班的课程对于完全没有碰过相机的学员来说,存在不少难点。对于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员,多少有点生疏和困难,于是我不断在理论课上插入一些实践操作,鼓励学员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课余时间帮学员解决相机购买的问题,很快,学员和我便慢慢熟了。课堂渐渐地活跃起来,然而另一个问题却出现了,学员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会在课堂上越聊越兴奋。然后我把嗓音提高,叫他们回来摄影课堂上,然后他们又重新认真地听课了。

课后我认真地总结经验,同时结合党的思想。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勤学、思考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我的行动。我想作为一个要求入党的现代青年不应成为空谈者——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行动中却很少动真格,而应成为一个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者。i摄的发展需要实践,自己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实践,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

在这段时间里,我正视自己个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下决心给予改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结合i摄机构的教学理念,注意积累,勤于思考,将所学最新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方法更好的结合,努力钻研摄影教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相信这是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恳请党组织继续监督和考验我,让我继续完善、继续提升。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XX年11月X日

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五)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作为预备党员以来, 在预备党员期间,我接受了党校的培训,我自觉的接受党课教育,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和锻炼,我得以再次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还学习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知识。学习了民主法制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并且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党中央颁布的决策、决议,在思想上和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我在党组织的严格要求下,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支部党员的帮助下,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活动,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增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入党。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一直都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在这一年的预备期里我的收获很大,现向组织汇报:

一、工作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不但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到各课堂听课学习,平时,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同时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学习方面

在学习上,坚持务求实效。今年我顺利研究生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并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我还是坚持孜孜不倦地学习。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为了尽快了解学校的基本概况和工作流程,掌握教学、科研工作规范和教学基本技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的学习步伐从来没有停止,从积极参加新教师入职培训到自己课后总结反思、从专家名师讲座到同行教师的课堂,不断的学习。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将理论运用于自己的实践课堂,并学会举一反三。

三、生活方面

日常生活中,我一直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正确处理与上级、同事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要求办事,待人和气,注意自己的教师形象,热心助人,主动帮助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和大家处在一个和谐的生活氛围之中。

一年来,尽管自己在学习和工作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和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相比,也不免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反思,本人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之处:

1、政治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没有计划性,没有系统性,抓得不够紧。

2、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够细致,有时也存在应付的现象。

3、安于现状,缺发进取,上进心。

4、对学生的关心及沟通做得不够好,对后进学生的帮扶工作还得做的更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地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先进党员学习,克服不足,争取早日在各个方面更上一层楼。

总之,我时刻铭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党员教师,应该走在前列,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求索取,做好本职工作,起到模范先进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将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对工作加倍认真负责,积极思考,主动进取,使自己成为一名实事求是的优秀的共产党员。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XX年11月X日

教师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六)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自从被党组织正式批准为**预备党员以来,这一光荣称号不断激励着我,也成为我学习、工作、生活的新动力。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起,我更加懂得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没有索取只有奉献。

为人民服务,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为民请命、为民谋福利的人,辛弃疾"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始终心系国家命运;曹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到了当代,人民的好干部牛玉儒、人民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等英雄模范、人民公仆数不胜数。他们在这个人们所谓物欲横流的年代,却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气节,更显得弥足可贵。而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和实际行动来体现我们党的伟大宗旨呢?

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为人民服务;二是要完全彻底,全心全意。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该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认识上真正到位,尤其是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努力地去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正确对待群众。对于我们学校的每位教师来说,就是要正确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位同学。以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尊重家长,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反省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言行。

作为一名教师和预备党员,自己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上课,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差生不歧视,对优等生不偏爱。二是要经常反省自己。我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往往会受到自身约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呈动态变化。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地反省自己,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于党的宗旨,()是否符合于党的要求,才能不断增强群众意识、服务意识。三是要不断自我学习。要向前辈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善于从书本知识中汲取思想认识中的精华,以提高教学水平。社会发展到今天,为人民服务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我们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新风的倡导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是特殊的生产劳动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在老师的心目中,任何学生的没一点进步都是一个惊喜,从生活到学习关心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对教学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倾自己所能,全力以赴,在个方面为学生树立表率作用。通过学习自查,对目前学校开展的加强师德教育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自己能在教育教学中履行职业道德规范,能用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以上便是我的思想汇报,望党支部的领导能给予我宝贵的指导。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时间:20XX年11月X日

教师心得(篇10)

有些活动课的设计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或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距离太大;还有些活动课的设计中思考阅读的内容较多,落实到笔头的内容太少(我们在教学时可把教材中的一些习题完成就可以了);个别章节没有充分考虑一线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在使用起来有些困难(如西双版纳的图很多,比较杂乱)

此次的教材培训对一线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了教材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但我们认为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沈老师是郑州市人,在培训时只能结合自己的地域特征进行释疑。我们在实际教学时只能是借鉴,不能照搬;又如参加的人数少,全省有许多一线教师,但参加培训的教师比例太小,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随后的活动中,我们听了长春市第48中学的教师的2节公开课,以及吉林大学欧伟老师的关于有效教学的讲座。

这两节课给我的感促很深:

1、在硬件教学上我们的差距又拉大了,人家在使用新的换代产品的投影设备,手中持着电子笔在大屏幕上随心所欲地控制着教学节奏。

2、在挖掘教材深度和广度上,能拓宽教材内容所涉猎的知识体系,并发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3、在控制教学过程的能力上,给人一种轻车熟路之感,做到了"一条主线,突出重点,学者轻松,听者愉快"。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两节公开课,第一节课可谓是一节生动活泼的一课,第二节就不那么顺利了,一开始就出现了机器故障,老师没能及时处理好,草草讲过,等到别人处理好后才进入正题,给全体成员发放的"南人与北人"的资料也就是教师草草读过,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对教材挖掘的深度够,然而在对学生参与教学上没有到位,课堂气氛不活,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虽然动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虽然深刻挖掘了教材内容,虽然变换了多种教学手段,有说有唱有欣赏,但就是没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留给我们的思考:

1、教学过程中角色的互换是多么的重要。

2、没有多媒体,我们只用粉笔+黑板,运用科学了,师生情感融合了,教学激情激发出来了,学生都要讲话了,那你的这节课也一定能折射出光茫。

3、有了多媒体,我们必须得会用,"好剑要落英雄手",那也得对教材深入挖掘,处理教材结构。

4、大胆裁舍教材不合理内容,补充新的资源,置换教材信息,对每一章每一节内容都要有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教学设计。5、高中地理乃至大学地理对初中地理内容有一种前瞻性和辐射作用,学习系统的地理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创生是很有利的,而且这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材改革,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教师要不断学习,特别是现代教学媒体的学习更为重要。

物业培训读后感


物业培训读后感(一)

经过公司领导的精心筹划与各职能部门的协同下,物业总公司于2月27号在会馆员工之家,对我们物业班组以上的人员进行了全方位细致的培训。无论从工作的细节还是人生的规划上都让我们受益颇多。让我们从专业化,从责任感,从规范化的管理等都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在这里向公司的领导能够给予我们这样学习的机会,为这方面培训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们需要公司给我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但更希望公司给予我们提升所需要的学习的机会,让我们认识我们的差距与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加的职业,让我们更加的专业为公司服务。

聂总的培训,告诉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给自己更多的历练机会。人的差距不是按年龄来划分的,而是毕业后日积月累的知识的累积,然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对于半路出家的我更应该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学习相关的法律法律,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等。给自己制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无目标,没进步练好基本工,然后朝着目标执着前进。气度决定格局,素质决定命运。职业物业人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与谈吐!金正昆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懂得啦沟通的禁忌以及初次见面的社交礼仪,使我们在社交场合中交往更加的职业,为避免出现社交的尴尬而闹出笑话。邓总与朱总的专业知识培训,让我们对服务有了一个全新,深层次的认识,让我们的管理操作做到有章可寻,让我们由人管向制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做为一个项目经理必须首先对服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让自己的言行影响大家为我们的业主服务。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我们的业主获得超过心理预期的服务,让我们的业主更加的信任我们。服务不能停留在理论上,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将服务标准落实到我们项目上的每个人员,各部门的一线作业将参照我们的服务标准,能做到的坚持,有差距的及时改进,不能做到的,寻找原因,及时改进,结合公司的规章制度,开展自检,总结,定期回访客户把服务提升上去,拓展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朱总从安管,保洁,绿化,工程等几个方面给我们细微的讲解等级服务标准,并指明各个小区存在的问题与差距。龙庭的现状与对应的等级服务标准还存在很的差距与不足,通过这次培训,我们项目将把项目各部门对应的等级服务标准分发到对应的各部门,让我们的小组长认真研读理解等级服务条款,寻找差距,哪些是没有做到的,为什么没有做到,什么时候能够做到位。将小区的等级服务标准融入到管理的理念当中,对未达到标准的事项能及时处理的及时处理,主观影响的,立即整改,定时定期对项目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改变以前的管理,向品质生活靠拢,认真贯彻从心出发,用心发现,无微不至,尽善尽美!将龙庭的物业服务提升到新的高度!

徒有理论也是不够的,怎样将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汤总给了我们物业人十个心态。其中的老板心态印象深刻。只有将自己融入到这个公司中,将公司的事情视为自己的事情,用老板的角度来审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把公司的事情做好。没有这样的心态不是一名合格的打工者,对不起给你饭碗的老板,更对不起自己。要让这种心态融入到项目中的每个人,让所有人在处理事情时都能认识到:这是我的事情!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物业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做好物业看似简单,实际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掌握专业知识,积累经验,良好的心态。我们希望公司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龙庭项目全体人员将本次培训内容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为我们物业公司的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物业培训读后感(二)

首先很感谢(建东房地产培训中心)给予了我们这次在一起培训学习团聚的机会。并使我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认识了同行业的知名人士佼佼者,使我对物业管理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我更感谢各位培训老师对我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关怀和学习上的教导。

这次培训让我深有体会和感触,使我对(建东房地产培训中心)的教学设施、培训质量、培训环境等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由其让我体会最深刻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如:

1、从上课时间安排上体现了人性化和顾全化,能够照顾不同区域学生的赶路辛苦,而且上课时间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及时调整,即节约了时间又保障了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休息时间,从而保障了培训质量及提高了培训效率。

2、我觉的在各位老师的辛苦努力下,把教学场地、培训环境布置的特好,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在知识海洋的学堂里所得到的一种快乐,能够让我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热烈的学习气氛下,使我更深入的体会领悟从各位培训老师那里所学到的各种新的理论观点,使我不断的加深理解,回味无穷,受益非浅。

3、更让我敬佩的是培训老师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以及讲学水平和为人师表的形象,无一不让我感叹佩服,使我深受感染,从各位培训老师的言传身教上让我更明白了,身为一个物业管理服务者所必备的一些素质,更明白了物业管理服务这几个字2020的更深含义以及多元化因素,使我对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4、当然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最大,使我熟知了很多专业的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和物业管理法规条例,更领会了物业管理理念,是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更深入的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和谈讨问题,给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根据物业管理基层人员工作实际操作需要,希望能在以后的培训当中是否能够把一些法律法规概念及专业名词能够细分化解释清楚。让大家能够明白理解,而一些法律条款内容一看就懂是否可以简单化讲解。其次能否多讲解一些案例,能够分析事态的起因、预防措施、及应采取那些应急处理措施等。

最后我祝愿(建东房地产培训中心)越办越好,同时更感谢各位老师的教诲,希望各位老师对我以后的工作能够继续指导。

教师读书征文:读《新课程教师培训教材赏识你的学生》之我见


教师读书征文:读《新课程教师培训教材赏识你的学生》之我见

----这条小鱼在乎

缘起

无意间,真的是无意间翻到这本书的,它就在我家的茶几的一个角落里,静静的躺着,封面毫不起眼,而且标题也绝不是那种引人入胜的标题,《赏识你的学生》真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是一个太多人提的口号!而这样的书也真的是有些泛滥了。在我记忆里,真的记不起自己是在那里买的这本书了。翻开第一页扉页,才知道是弟媳无意间落在我家的茶几上的。现在想想应该管这叫书缘,能与一本书结缘此不妙哉!随手一翻,这条小鱼在乎就映如眼帘,就是这篇短文,让我的内心产生了要写些东西的欲望,和继续看下去的动力。

于是那段日子,我感觉到很享受这段书缘,在每日上完课后,闲暇时,临睡前,翻开,细细品味。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谁错了、报复与报答、难忘的八个字2024、他要感谢那只手、特迪的礼物等等等等。一篇篇叙事短文,犹如一声声铿锵的木铎声声感动着我的心灵,激起我无限的感动。但是最能引起我共鸣的还是最初看到的这篇这条小鱼在乎。

这条小鱼在乎

编译/田辉

(摘录自:第二章老师,您听我说p20)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晚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着他拯救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读了这则意味深长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一直浮现出岸上将干涸的水洼里正在无奈地垂死挣扎的小鱼的情状,由小鱼的无奈又渐渐地演变成班级中那些也像小鱼一样生活在无奈之中的所谓差生们。课堂上,当老师与优生对话时,无人问津的他们也是一脸的迷茫和无奈,他们就像浅水洼里的小鱼,正在用微弱的声音在向我们呼救。我们听到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呼救声了吗?出于人的良知,我们也不能弃之而去啊!

我是一个美术老师,任教9个班级,每个班级每周两节课,加上不可推卸的学校宣传与环境布置工作,还有自己的手头的教育教研工作,如果遇上艺术节繁重的工作,有时真的让我有些透不气。但是,这些并不能做为忽视我的学生的理由!相反,我从心里喜欢这份工作,因为我有这群可爱的孩子们,而在我的这群学生中,有这样一条被卷上岸的小鱼!

一条被卷上岸边的小鱼我的学生A

我与我的学生A

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07年的9月,我开始任教这个二年级班级,因为起先有担任过二年级1个班级的美术教学,所以对接任这个班级的美术,我是信心十足的。但是上课的第一天,我就遇上了一个难题。一个喜欢上课在我的课堂里,旁若无人到处闲逛的孩子,并且时不时的捉弄一下其他孩子。以下就简称他为A吧。在我印象中,一个瘦弱的,小小的男孩子!

当时发生的事情,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我对A说:请您坐下来,老师要开始上课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感到很失面子。A对我的话,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径直走到黑板前,站在我的身边,饶有兴趣般的看着我请您坐下来,老师要开始上课了。我又重复了一次,带点惊慌,毕竟是第一次到这个班级上课。A还是看着我,木木的,嘴巴做成一字2024形,仿佛要看看我这个新的美术老师能做些什么。请您坐下来,老师要开始上课了。我已经有点怒气了。这时坐在前面第二排的一位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你不要管A了,他就是这样的,老师说了,叫我们谁都也不要理他。!其他的孩子也一起点头称是,甚至有几个还大叫起来:出去,A!出去

接下来的事情,我真的是想不到。A居然像被刺到一样,转身大吼:谁说的?我还不想理你们呢!A竭力的与那班抗议的学生们争论着,眼看这节课是不能上了,就在这个时候,A扑向前排的一个女孩子,抓住她的头往下按!然后撕破了她的图画本子,女孩一下子就大哭起来扰乱课堂,还打人!还打女孩,在我的逻辑中,这不是一个男孩子应该做的!你在做什么?我大叫,我想音量足够全校都能听见吧!我走向A,他大概也在惊讶我的大嗓门!A愣了一下,看着我的脸(事后,我想当时这张脸可能已经严重扭曲了吧!)随即沙哑地大哭,疯一般摔门冲出了教室!老师他经常这样的,老师让我们几个去把他找回来吧!刚才站起来说话的第二排男孩子自告奋勇。好吧,你们去找找!我还在怒火中烧!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此时只能先靠这几个孩子了,毕竟他们更了解这个孩子,几个男孩欢天喜地的跑出去,仿佛很幸灾乐祸一般,我看着仍旧在哭泣的女孩,她也正无助的望着我,我感到教师的尊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课后,在班主任老师的口中了解到,A的父母从小就外出生意,非常的繁忙,只上过一年的私人幼儿园,经常把A一个人留在家里,反锁门窗!天啊!这是怎样的一个童年。

这已经是属于比较严重的自闭了,看着班主任老师摇头的样子,我能想象的到,这样一个孩子,从小没有人陪他说话,没有伙伴,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然到了学校里,更是这样!他不会与人交往,得罪了不少同学!他很懂得自我保护,甚至于他人的好意!由于没有很好的早期教育,A的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其他的同龄孩子!对于教师的建议,他似懂非懂!

陪护培训有感


向死而生,死而无憾

——安宁陪护培训有感

王丹

中国人习惯性抗拒死亡。死,是一个需要避讳的词,好像不提及它就永远不会光临。可是,我们生来就要面对自己终将会死的事实。死亡犹如生命的一个句点,它属于生命,并且圆满生命。了解死亡,可以更好的活着。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间,你要用它来做什么?

4月9日上午,我参加了慈燕团队组织的一场少儿安宁陪护培训。最初加入安宁陪护小组仅仅是对临终关怀这件事感兴趣。以前听说人在死亡之前总有各种遗憾,那么聆听即将死去的人的遗憾,是不是可以让生活过的更精彩?后来才发现,安宁陪护小组并不是做临终关怀的团队组织,而是针对儿童做的舒缓治疗志愿服务。

所谓舒缓治疗,大意是希望生了重病的人,可以通过医生给与止痛治疗,志愿者陪伴进行精神支持,以及经济支持,使患者在患病期间过的像正常人一样舒适且有尊严。虽然接受舒缓治疗的小朋友并不绝对是即将死亡的小朋友,但多数已经走到生命的末期。

培训中,周医生提到她与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的对话。女孩说:"我还这么小,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做,那么多的好吃的没吃过,我觉得非常遗憾。"这话从一个孩子嘴里说出来,多么令人心碎!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三天,你要用它来做什么?

也许是因为参加了安宁陪护小组,开始对死亡的话题格外感兴趣。曾搜集一些经历过鬼门关的人的资料,开始发觉,了解死亡的人才能更好的理解活着的意义。

生命只有一次,当死亡来临时,你会有怎样的遗憾呢?

李开复经过癌症的洗礼,发现自己曾经只顾追求工作,追求效率,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亲情,同时他也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关怀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于是痊愈后的他决定放慢脚步,把工作移交出去,更多时间用在家庭和公益方面。

常常提醒自己终将面对死亡,可以剔除生命中繁冗的杂物,而使我们看清对于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方式,大概能够让生命更饱满,更精彩吧。

前几天看到Selina在《开讲了》里面谈到那场几乎毁掉她的爆炸事故。她说她曾对她的爸爸讲,她怨恨他的爸爸每天都说"感恩"这个词,她那时处于人生的低谷,她一点都不感恩。但是当她经过所有苦难之后她才变成真正懂得感恩生活的那个人。她看到无数粉丝,认识与不认识她的人都在为她祈祷;她看到父母与朋友在她身边支持她、照顾她。她虽不幸,在事业最如日中天的时刻遇到了生命的重大变故,险些丢了生命;但她又那么幸运,在她恢复后,她出的第一首歌叫做《爱我的每个人》,她在歌里唱到:"谢谢你们,爱我的每个人/让我努力后可以谢谢自己很坦诚/会想不通 或绝望到躲开/但你们做的 总让我想坚强负责任/为了爱重生。"

认识死亡,让我们更加深入生命,尊重生命,自己的以及别人的。也更珍惜活着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三小时,你要用它来做什么?

前几天看到陈文茜在微博上推荐一部电影,叫做《最后一堂课》。讲的是作为女儿,怎样从抗拒到接受一个82岁高龄的母亲,决定为有尊严的离开人世而选择自杀的故事。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事件中的母亲一生热衷公益。她认识到死亡是活着的一部分。死亡也要和活着一样有尊严。

这也让我想到慈慧安宁陪护小组的理念——让患者在生命的后期活得有尊严,不留遗憾。满足患者最后的小小愿望,也是对留在这个世上的生者最大的宽慰。

向死而生,正面死亡教会了我们更好地生活,珍惜每时每刻。要知道,你所浪费的今天,正是昨日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继续教育培训读后感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课堂。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场所,教师生命中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是为课堂而付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性。如何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诗意,如何构建理想课堂,构建新的课堂文化,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执著追求的。

牶托呈鞘挛锏淖罴炎刺,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我们将这一理念移植到我们的课堂中去,追求师与生、讲与练、导与放、思与悟、人与文、情与理、预设与生成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合、融洽,营造一种自然、开放、和谐的课堂。那么如何创设生态和谐的课堂,以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呢?

首先,应让课堂洋溢浓浓的爱意。有了浓浓爱意,课堂显得宽松,教师游刃有余地教,学生轻松自主地学。有了爱意,就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尊重。有了爱意。课堂就不仅仅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有了爱意,课堂上更多的是激励,是赏识。

犉浯危应在课堂呵护孩子的未泯童心。教育是什么。它可以是唤醒,是等待,是激励,是鼓舞,但教育首先是保护。童年对孩子来说,是纯洁的,充满着天真与好奇。如果孩子在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好奇、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能得到珍惜、呵护,这些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但童年又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呵护孩子们的这份天真,这种好奇。

第三,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他们每一次独具个性的发言。生态和谐的课堂,师生之间应没有任何鸿沟,教师也不应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应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双向的互动过程,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课堂中心灵自由舒展,民主平等、宽松和谐。

教育培训处个人读后感


教育培训处个人读后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从呀呀学语到考进大学,从一介书生到成为机关干部,我们无不是在吮吸着书籍的芬芳、沐浴着知识的阳光中成长、成熟以至于成功的。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方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

一本好书,让人如饮清茶,心旷神怡;一本好书,也能让人穿越历史,温故知新。今年以来,积极响应委机关“建设书香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的号召,我根据本处工作性质和个人爱好选择了相应书籍进行品读。其中,《激荡三十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多。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用冷峻的灵性之笔,记录了1978年到2018年的三十年间,在中国大政治背景下,企业和企业家成长、发展的过程。它既客观而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三十年华章,为读者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全景图;又敏锐地指出,过去三十年中国企业的几乎所有重大机遇都只是政治变革的伴生品,未来三十年,理应期待由更多与政治无涉的商业智慧构成中国企业的历史。

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我,按理来说,面对事情基本能做到宠辱不惊、泰然自若。然而,在阅读《激荡三十年》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心潮澎湃,甚至曾经热泪盈眶。静静地感受自己的体会,无疑是一个心灵冲击的体验过程。

首先是感动,感动于伟大祖国在历史的转折时期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我们摆脱了贫穷和落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十年,人生可称而立,国家可见枯荣。过去的三十年,激荡而伟大。回望来路,中国以濒临崩溃之身,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坚持改革开放,成就了一场伟大的革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力量和探索,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中国奇迹、世界奇迹。从贫瘠到富裕,从禁锢到自由,从崩溃到奇迹重生,三十年,一个个瞬间书写完成的这部改革开放史,让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为之击节赞叹。同时,我们必须要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以伟人的胸怀和眼界,坚持实事求是,推进解放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国航线,驾驶着我们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尽管伟人已逝,但思想永存,精神不朽,邓小平理论将继续指引我们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其次是敬佩,敬佩于那些在历史的机遇面前一跃而起的勇士,他们和我们一样,曾经是“小人物”,然而当变革来临时,他们敢立潮头,成为时代的英雄人物。作者开篇即写到:“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在此前言引领之下,全书仿佛一幅画卷缓缓展开,浮现如此之多传奇般的企业家,诸如吴仁宝、柳传志、陈天桥、郭广昌、丁磊、任正非、李东生、鲁冠球、李书福、马云、史玉柱、张瑞敏等等,就象《三国演义》中层出不穷的英雄一般,每个人的故事至今读来依然让人敬佩不已。串起这些人的共性特征,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即敢于打破一切陈规陋习、敢于挑战一切艰难险阻的改革创新精神。掩卷而思,惭愧不禁涌上心头。我们自己,是不是该多一点决心,多一点魄力,多一点坚持呢?不奢望风起云涌之时敢立潮头勇为天下先,但却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安心本职兢兢业业再创新业绩。

第三是憧憬,憧憬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更加深入,将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中国大地上结出最美的果实。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已经不可逆转地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思想观念的束缚,体制机制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难啃的“硬骨头”,已经成为阻碍中国梦奋斗目标实现的严重障碍。破除障碍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除障碍、涉险滩,顺利趟过“深水区”、度过“攻坚期”,在深化改革的各领域取得最大公约数,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梦的本质是人民梦,实现中国梦,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幸投入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要怀有“此时不搏何时搏”的精神,力戒空谈、真抓实干,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入党培训教材读后感


篇一:入党培训教材读后感

今天又一次小组讨论的形式自学,我们首先自己认真阅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这本书,因为内容比较多,我选择了依靠目录的形式去通读,这样条例性会比较清晰。

第1讲主要讲了当代大学生与中国共产党,要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共产主义信仰者,做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并且要投入积极性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更加确认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使自己在一定时期内被锻炼和磨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2讲主要讲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从早期的发展到十六大后改革开放在新世纪的新征程,说明党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第3讲主要讲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当的指导思想又称党的行动指南十七大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我知道牢记党的指导思想,对于每一个要求入党的大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4讲主要讲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而在去年的党章学习中,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当时是作为重点区牢记的,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都符合新的时代要求。

第5讲主要讲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奋斗目标,我觉得我们的奋斗目标一直是个艰巨的任务,是历史上最美好的理想。也是必然趋势,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努力也会实现的。

第6讲主要讲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纪律和作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我觉得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行动指南,纪律严明好党的一大政治优势,突出了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要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做遵守纪律的模范。更有着特别的意义。

第7讲主要讲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每个党员和要求入党的大学生来说,都要认真领会党员权利和义务的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且自觉按照这些规定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以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党的利益,从而保证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8讲主要讲了做一民合格的共产党员,讲了党员的条件与标准。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端正入党动机。争取早日入党。

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风雨冲刷。更显青松巍峨!我觉得我们要肩负使命,胸怀祖国。

篇二:入党培训教材读后感

刚刚结束了2010年市直机关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学习。这两天来,我本着端正入党动机、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努力为入党做好思想准备、积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目的,通过教材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性质、组织制度、指导思想、最终目标、现阶段任务、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课程,使我对党的感性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自己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对党的先进性有了深刻的体会、更加清楚的认识了党的本质、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

通过教材的学习我意识到我之前对党的了解是局限的、片面的,现在我才真正意义上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她伟大的历史、崇高的理想以及艰巨的任务,同时老师精彩的讲解、对党的热诚和忠贞也深深得感染了我,通过这次党课的洗礼让我感到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党指导思想的认识,深刻的领会了将“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我们党自建党以来,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年代以及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年代,涌现出了无数优秀党员,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告诫:“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党是一个执政党。因此,我们共产党员都要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保持先进性,才能胜利完成我们的使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 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因此,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通过这次对党的十七大主题思想报告的学习,认识到了新世纪新阶段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以及在这种变化下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完成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新任务,对党章作了重要修改。新修改的党章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坚持了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保持党章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党章的一些内容作了适当修改或补充完善,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论断、奋斗目标、“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些成熟制度写入了党章。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科学的理论体系,他们是无产阶段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另外一方面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只有认真学习理解才能去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通过开展班级工作进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漫长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够获得的。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

三、加倍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新世纪,新发展,要求我们不管在哪个战线上的都要有新的知识结构。只有多掌握一些科学技术知识,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不被时代所摒弃,做时代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的强大尽一份力量。加强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只有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行,勤勤肯肯,踏踏实实,才能不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才能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要向周围的同志们学习。在这次培训班中,每次课大部分学员们都很早来到教室,讲课时认真的听,仔细的记,积极地参加讨论,培训班的大部分学员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都互相影响着。从大家的身上我感到了一种活力,一种动力。在我周围,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先进模范人物,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兢兢业业地做事态度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五、贵在坚持,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我们都应引以为戒,不论组织上是否入党,都应做到首先在思想上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做党员的动机,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

当然,由于本期培训班时间紧、任务重,所以还有很多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精髓不及一一理解和深刻体会。但我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心,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尽快消化,不断提高。发现和改正自己的存在的不足,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在党组织精心培养下,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店长培训有感


店长培训有感

这次回到总部最大的感受

关键字:工作思路+身体基础

之前也回去参加过培训,不过是以商品为主的培训,这次的培训跟之前截然不同,主要是针对店长带店的方法展开的,从企业文化、人员管理、VIp管理、团队精神、货品管理、陈列、销售技巧等方面,帮助所有店长理清了思路,感觉回来之后,有好多的事情可以去做,也需要去做了。其实看到全国这么多优秀片区,这些片区店长分享的工作想法,我觉得我们南昌片区有很大的空间去提升,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相信,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先由一件事开始,做好一件再来做一件,慢慢的,一定会看到变化和结果的。

还有一点让我觉得很感动的事,公司给参加培训的所有人都安排了运动健康的课程,让我们重视自己的健康,好的身体才能对我们的家庭,对我们的工作负责。

关于店铺人员管理的学习心得

关键字:黄金三角形+岗位技能

这次在店铺人员管理上面,有一个点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就是关于店铺人员组合。

相信很多店长也都有这样的疑问,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员工组合,才能让我店铺的业绩稳中前进,蒸蒸日上。这次学习到了一个黄金三角的理论:1个高手+2个踏实实干的组合。有了这样的组合,店铺的业绩稳中求进是可以有的。

还有一点,是关于店铺工作的分工,现在店铺是有陈列、账务、仓库、VIp管理这几块的工作,我们现在的方式是每个人负责一块内容。现在很多片区,是这几块工作由每个员工轮流担任。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把员工的岗位技能全面提升了,又能让店铺的这几项工作做得更好。我相信每个员工都是有潜能的,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她们成长和展现。

关于VIp管理

关键字:自愿+走心+跟进

我相信说到VIp管理,很多店长都很有感触。店铺业绩绝大部分来源于我们的VIp.但是谈到VIp管理,大家都会觉得很挠头,为什么,因为无论我们再三强调要重视,总有员工就是做不好。通过这次培训,我总结以下几个点,后续我也会在店铺先开展这项工作,因为VIp不抓好,业绩就不可能做得好。

1、要所有员工做深入沟通,对于VIp维护重要性的认识,发自内心认可和要自愿去做。如果不是出自内心对这个工作的认可,也是不可能做好的。但是,说一句很残酷的话,没有VIp的员工,也就等于没有稳定业绩,没有稳定业绩,对于个人和公司都是一种伤害。

2、我会在店铺先设立一个VIp组长,所有人的VIp维护工作交给组长来检查跟进。包括预约顾客、生日问候、情感互动等工作,做了就要跟进检查。

3、大家每天就VIp维护上面,在交接班会的时间互相交流困难、分享跟VIp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让大家共同进步。如果发现某个VIp该员工维护效果不好,店长要介入,判断是否重新分配VIp资源。VIp资源是公司资源,如果在A员工维护下没有结果,店长就是及时调整资源分配。确保不浪费有效VIp.

4、对于VIp的维护要走心,方式方法要多样,有一个精髓,你怎么对待你的好朋友,你就同样对待你的VIp.

这里我想举个例,我出去培训前,我的一个老VIp应我邀约到店,一次性消费九千多。等我培训回来,她过来只是逛街顺便看看我,又消费了四千多。大家都羡慕VIp对我的信任,但是大家知道这种老友般的信任,是需要你的真心和时间的。其实我出差回来的第二天就拿着家里包的粽子给VIp送过去了,因为我知道她不会包粽子,所以每年端午节前我都会特别为她准备家里妈妈亲手包的粽子。这么年下来了,其实我已经不是简单的维护VIp,而是在跟我的老朋友互互动交往了。维护VIp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心的问题。大家可以问问自己,你花了多少心思在你的VIp身上?

最后,站在一个片区大姐的角度,想跟各位妹妹们再句掏心窝的话,我也是从销售做起,做得很不错,算店铺的高手之一了。现在好多新人觉得每个月完成任务好难,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VIp在手,一个月四个老V来消费再加随机的散客,完成任务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你手上要是没有VIp,那就真的很难,基本要看天吃饭了。所以,VIp的积累和维护,不要等,马上开始吧!加油,各位妹妹们!

老鹰与小鹰读后感(培训感想)


<<老鹰与小鹰>>读后感(培训感想)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起地球。”在这里,我要说:“给我一对翅膀,我能够征服全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你我就像是一粒粒尘埃,那么的渺小。但是当许许多多的埃团结、拥护在一起,那就是座座大山,无论多少风雨,都有魏然不动。可想而之,团队的力量是多么的大。今天有幸观看了《老鹰与小鹰》的故事,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它就像一面镜子,处处影射着我们的生活,或许有一天,你会在这部短片中找到你的影子,它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人我的步伐,向人生的最高峰挺进。
无论是谁,他的成长都有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和关爱,在我们刚刚出生到呀呀学语,我们的父母、亲人无时无刻都有在帮助你,爱护你,教你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教你学会说第一句话,当你摔倒时,他们会安慰你,鼓励你,教你如何重头再来,直到你走上属于你自己的那条路,他们才会放下那颗疲倦的心。
我们就像那故事中的小鹰,我们太弱小了,成长的道路还十分漫长。从那只小鹰展开它那稚嫩的翅膀,到展翅高飞,都离不开长辈的帮助、关爱与支持。也让它懂得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信心,无论你做什么事,只要你有了信心,努力去做不怕没有成功的那一天,有了自立和自强的信念,当你展翅高飞的时候,就会克服一切困难,翱翔天际,同时你也会感受到你所得到的帮助是多么重要,那些人将是你生命旅途中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指引你的航向。
随着岁月的流失,我们同样会积累许多经验和知识,学着去帮助、关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看到你所帮助过的人,在自己生活的天空里展飞翔,你同样会感到很欣慰。
人的一生并不是风平浪静的,总会有许多盍盍绊绊,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心,自立和自强的信念,你身边所有的人都有是你坚强的后盾,展开你的翅膀,勇敢去飞吧!我坚信,不久的将来,灿烂的天空一定有你的一席之地,成功一定会在那里等你!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合集


评语评价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大家应该都会有需要写评语评价的时候,你也许需要"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这样的内容。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1)

After a term’s reading, I finished ten more books, however, what impressed me most is Jane Austen and her two classical books.

In China maybe we all know LiQingzhao, a great female poet whose poetry are full of the emotions from the bottom of her heart. However, in England the figure maybe is my most admirable authoress Miss Austen who can never have too many respects from the common people just like me. After read her two masterpieces of books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Sense and Sensibility, I feel so proud of being female to see a world-famous authoress using her independent thoughts, humor words to show 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alled superiors and the lower-class.

At that time, neither in the east nor in the west, it is not so easy for a woman to become a great figure with literary reputation. In China Li made it, while in England Miss Austen with her unique characteristic also realized her dream after a long struggle with the temporal points. It seems that all in Jane’s life, she made a decision between sense and sensibility; once there was an old saying “Affection is desirable, money is absolutely indispensable.” She resolutely chose her true love but not a splendid life or a comfortable home, what a pity she can not marry the one she did not really love even a beloved one, in her short life, she finished six famous books with her heart and soul but never married and stayed single for ever.

When reading Pride and Prejudice, I wondered why the oldest sister in the Bennet family also was named Jane, is there any possibility Jane Bennet is the soul of Miss Austen; and Miss Austen expected to realize all the pity which can not come true in her real life, so Jane Bennet was pictured as prefect as possible to be the best of the five sisters.

It’s a classical book with abundant description of everyone’s inner heart, especially the changes in their hearts. It can never deserve too many analyses for it was so wonderfully worked. One can say anything but ordinary to show our respects and admiration.

The man said“I do not have that talent of conversing easily with people I have never met before.” The woman said“We all don’t know him.” The book is full of the man’s pride and the woman’s prejudice in its lines and words.

From his pride we can see his confidence and persistence; whereas from his pride we can’t see his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which he hid behind the surface.

From her prejudice we can see her firmness and treason; whereas from her prejudice we can’t see her expectation and worries which she hid behind the surface.

So it gave us a beginning of the story of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led us to Miss Austen’s emotion world. So wonderful a book, so classical a story, so prefect a happy ending made it never a problem whether his pride or her prejudice counted, because of love, all can be neglected.

In the book once the proud Mr Dracy talked about the traits an accomplished woman must have, it needed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music, singing, dancing, drawing and modern languages, and besides this, a certain something in her manner of walking, in her voice and her behaviour. What’s more, something more solid, the improvement of her mind by wide reading. It could never be too strict for a common woman to follow.

About the attitudes to the marriage, Charles Dickens in the Oliver Twist also showed us the opinions of that day, he said if a man has ambitions to enter politics, then he marries a woman with a stain on her name, over though it’s not her fault, it might spoil his chances of success in his life. The society is cruel, people might use the knowledge of his wife’s doubtful birth against him, and against his children, too. And one day, he might begin to regret his marriage.

But love is so great that nothing can conquer it, and in the Pride and Prejudice we see the type of classical love, if we say in the realization we are so sorry to see the over more interest lead us to forget what love is, what a pity when love is not so pure as it should be, what a pity when love is used as a medium of exchange.

To my happiness the books inflected Miss Austen’s marriage view, it is wrong to get married for property, money and states. She objects to getting married for money and regarding the marriage as a trifling matter. She also points that the man and the woman’s emo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an ideal marriage.

After reading it, I feel that I just want to turn Elizabeth who is ordinary but with special beauty, brave but with a little stubborn, though she is not a prefect woman our eyes, she does be a woman with prefect disadvantages. To the hero Mr Dracy, I feel that I just want to marry a gentleman like Mr Dracy who always puts his love deep in his heart, till the day he made sure that Elizabeth was the one he wanted to spend the rest time of the live. Under the handsome and gentle; proud and serious face, there was a kind heart full of love.

Pride is just like a piece of beautiful clothes which is luxurious and untouchable. However, the expense of pride is loneliness. Prejudice is just like the clouds floating in the sky with its freedom. However, the expense of prejudice is lost.

What I learnt from the books and Jane Austen is deeply printed in my mind and I should never forget Elizabeth and Mr Dracy’s prefect love story, they usefully influenced each other. His mind might have been softened and his manners improved by her sociability, and she might have learnt from his greater judgment and knowledge of the world. Just like a fairy tale, the price and princess have a happy live together, which I am looking forward.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2)

Bronte, name of three English novelists, also sisters, whose works were world-famous in Victorian Times, have become beloved classics. The sisters Charlotte Bronte, Emily Bronte and Anne Bronte were born in Thornton, Yorkshire. Each sister had astonishing achievement that was praised and envied by others. Charlottes Jane Eyre was published first, in 1847. Annes Agnes Grey and Emilys Wuthering Heights appeared a little later.Charlotte was born in 1816 and died in 1855. As her most famous works, Jane Eyres popularity has never waned and remained a passionate expression of female issues and concerns.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3)

Jane Eyre, is a poor but aspiring, small in body but huge in soul, obscure but self-respecting girl. After we close the covers of the book, after having a long journey of the spirit, Jane Eyre, a marvelous figure, has left us so much to recall and to think:

We remember her goodness: for someone who lost arms and blinded in eyes, for someone who despised her for her ordinariness, and even for someone who had hurt her deeply in the past.

We remember her pursuit of justice. Its like a companion with the goodness. But still, a virtuous person should promote the goodness on one side and must check the badness on the other side.

We remember her self-respect and the clear situation on equality. In her opinion, everyone is the same at the Gods feet. 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tatus、in property and also in appearance, but all the human being are equal in personality.

We also remember her striving for life, her toughness and her confidence

When we think of this girl, what she gave us was not a pretty face or a transcendent temperament that make us admire deeply, but a huge charm of her personality.

Actually, she wasnt pretty, and of course, the ordinary appearance didnt make others feel good of her, even her own aunt felt disgusted with it. And some others even thought that she was easy to look down on and to tease, so when Miss Ingram met Jane Eyre, she seemed quite contemptuous, for that she was obviously much more prettier than the plain and ugly governess. But as the little governess had said: Do you think, because I am poor, obscure, plain, and little, 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 You think wrong! This is the idea of equality in Jane Eyres mind. God hadnt given her beauty and wealth, but instead, God gave her a kind mind and a thinking brain. Her idea of equality and self-respect impress us so much and let us feel the power inside her body.

In my mind, though a persons beauty on the face can make others once feel that one is attractive and charming, if his or her mind isnt the same beautiful as the appearance, such as beauty cannot last for, when others find that the beauty which had charmed them was only a falsity, its not true, they will like the person no more. For a long time, only a persons great virtue, a noble soul, a beautiful heart can be called as AN EVERLASTING BEAUTY, just as Kahill Gibran has said, that Beauty is a heart enflamed and a soul enchanted。 I can feel that how beauty really is, as we are all fleshly men, so we cant distinguish whether a man is of nobleness or humbleness, but fleshly men, so we cant distinguish whether a man is of nobleness or humbleness, but a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our souls, and from that, we can know that whether a man is noble or ordinary, and even obscure, that is, whether he is beautiful or not.

Her story makes us thinking about life and we learn much from her experience, at least, that is a fresh new recognition of the real beauty.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4)

The story includes three parts.They are respectively talking about:Gulliver in Lilliput,in Brobdingnag,and in Houyhnms.

Gulliver travels to the South their way to the East Indies,a strong wind carried them to the wrong of the people died.Some days later,he comes to Lilliput,everything is small there.Three days later,he comes to Brobdingnag.This country is opposite from Lilliput,the thing are huge,very huge!Then he travels to a place called Houyhnms,which is also very interesting.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5)

I was so touched by the book "charlotte's web",and several times I dropped tears of emotion. The book is about a pig Wilbur who was about to become a delicacy. In the barn he knew the spider charlotte, who had not slept for two days and two nights in order to rescue it, because it had to "write" the words on the Internet. Then Wilbur was saved and famous. Charlotte was dead tired! In the second spring, Wilbur remembered charlotte, a spider who had helped him before. You must shed tears when it comes to this! I believe this story must make you deeply moved! Yeah! The story of spider charlotte and Wilbur, the pig, makes millions of people cry.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6)

Jane. Love living in a parents, sponsor, grew up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reatment with peers, aunt abandon, cousin contempt, cousin insults and beating of a child this is the dignity of the ruthless trample, but perhaps because it all, Jane. Love and faith of infinite indomitable spirit, a kind of inner personality can win.

In rochester, she never because he is a teacher and the family status meanness, but that they feel inferior is equal. Should not because she is a servant, but not respected by others. Also because of her integrity, noble and pure heart, no pollution, secular society for the shock, and rochester her as a spiritual and equality in the conversation, and slowly and deeply in love with her.

Jane eyre itself to us is a kind of simplified, is a fanpiaoguizhen, is a kind of pursuit of whole heart feeling, is a kind of simplified feelings and neglected, it is like a cup of water, purify every reader's heart, also cause readers, especially female readers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7)

I read a Defoe's of Robinson Crusoe. I am deeply attracted by the book, it lets me realize Robinson the surprising perseverance and indomitable spirit.

Robinson Crusoe is this book hero. In a maritime, Robinson on the ship in a desert island near reef and ship sailors and passengers are all drowned; but Crusoe one fortunately survived. The waves roll up the beach on him. In overcoming the initial pessimistic and despair, after that, he with his indomitable perseverance, and nature is launched heroic epic struggle. He depends on his own hands and wisdom, use guns and simple tools, self-reliance, self-reared land lived a desolate YeDao life. Through unremitting efforts, he not only have their own residence and furniture, and pasture, plantation, even have a pet. In such a terrible circumstances, could live in this way of life, is not easy, it is totally he relies on his perseverance and wisdom creates miracle.

Robinson Crusoe is a good at helping others, help him from a cannibal rescues the next captive, that day was Friday, so they named him Friday. From then on, Friday became his faithful partner and servants. Robinson also teach he learned to speak English. Soon, he was rescued from cannibals several captives, and together they labor, living together. Later, an English ship through the desert island, Crusoe help captain overpowered rebellion sailor, boat leave desert island and return to England and live a happy life. Robinson from castaway to return to England, this paragraph of time unexpectedly for 20 years.

Read this book, that I was deeply touched. A personal dire straits, unexpectedly can do this life is full of confidence, bravely facing life, create life, true is valuable. Make me realize that people regardless of when and where no matter much difficulty, can be difficult intimidated, bravely facing difficulties and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always maintain a positive, optimistic attitude, poised to face challenges and bad luck.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ike Robinson, that is always a victory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8)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is a famous British writer Thomas hardy's representative tragic work. Which is a very significant part among his Novels of Character and Environment, but which is also much controversial. The female leading role is a pure, good and beautiful country girl whose name is Tess. Being in a poor family, she has to comply with her mother's persuasion that goes to work in the landlord’ manor. It is here that she is raped by the landlord Alec. Then with pregnancy, she comes back home Unfortunately, not so long after she gives birth to a child, her baby dies of disease.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is terrible shadow, she goes to a milk factory miles away from her home as a milking worker and hopefully lives a complete new life. There, after Tess meets the pastor's son Angel Clare, they weave a romantic and beautiful story.

I think Tess must be a kind-hearted girl.

She endured so much pain, but she never complained about others. When she was young, she missed her best love. Then fate began to play jokes with her. A so-called gentleman cheated her and took awa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f an un-married girl. No matter Tess was regretted or not, people around her, contained the church, all of them thought that she was a bad girl. She couldn’t get married. She couldn’t stay home to wait for her parents’ order to get married. She ran away and met her best love. Since she thought that she wasn’t innocence, she stood her deep love of Angel, and put the opportunities to other girls, those who can never compared to her.

At last, she got married to Angel, but the fact of her history made her husband angry and bad-tempered. She tried her best to make her husband happy, but he didn’t care what she had done, how sad she was. Until Angel found that he loved Tess very much, Tess had come back to the disgusted man. True love was a power. Tess killed the man, ran away with Angel, lived in others’ house, and be caught by the police. Although Tess would be in prison and be killed, she wouldn’t regret at last. After all, Angel really loved her at last.

Everybody will day dream sometimes. But we won’t care it any time. Tess’s father was a dreamer. We must think about ourselves. When somebody tells us a thing which is far away from our daily life, we must think about it carefully and investigate the fact. We are not fools. If what they say, what you believe, our world will become a mixture. We all know that we are just citizens of China, and students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age. Life is life. How can we fall into a hole of imagination? This imagination led Tess to death. That was the result.

In the old times of China, people also had a conception of innocence of girls. But did they think about men? Yeah, at that time, men were the host of world. Women just needed to give birth to babies, teach them, and do housework to their husband. That was a duty. Even though at present, we don’t have a judge on men either. We also meet problems on finding jobs. Because those companies think that our women are terrible. We can’t do many things but men can, we will give birth to babies but men don’t, every month we have several days of mental problems but men don’t. That’s unfair. We do so much, so it is right to give more opportunities to us.

At the ball, Tess missed her love. Nowadays, we need to be brave. And when the opportunity is coming, we must catch it in time. If we lose, we can hardly meet it again. The chance is given to the people who get the ready to. So we should prepare and chance will find us. And we need to learn refusing. If Tess refused to made friends with Alec, maybe she could avoid this disaster. In present times, many children kn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men and men earlier. And also many of them don’t know. Actually, our society need to teach them in order to know what will happen or what they should do to protect themselves. Although most parents think that this is a bad thing beyond virtue, but it tends to the young to learn that.

We need forgiveness. We can see that Tess lived in a religion place, but those people didn’t get the thought of kind-hearted and forgiveness. As we are students who have the relief on Marxism, we have learned to be kind-hearted, but how about them? So we should be an atheism. We learn science, not ghosts.

After Tess went to the farm, she met her love again. She was afraid, was under pressure, and was shy on her first feeling of love. Why should we have a crime feeling after making a mistake? Just correct our mistakes, we are good persons too. Of course, we can not make mistakes if we know they are wrong.

We can not avoid problems either. Tess daren’t to tell Angel the truth. When Angel knew that, he couldn’t accept at once. In our daily life, we can meet many difficulties. And we may make mistakes. At that time, we must think highly of it and face it but not to avoid. Fact will come out unless you don’t do it. Most of us can not accept our relatives’ or friends’ betray. So face it earlier, maybe we can get forgiveness earlier.

Another important thing was that Tess’s family had many children. The poor environment made her have to approach to Alec. Should the poor do like this? There are many poor men in our country, but they find jobs for themselves, although the job is very hard to do. They make their own money and endure pains.

I just think of my family. I am the only child of my parents. They love me very much. And most of my life, they had a correct way to teach me. And I have grandparents. When I was young, four of them taught me to do housework. They said that I would be a good girl if I listened to them. And I always listened to them, contained other things, which might be wrong now. This winter vocation I went home. I found that they had many wrong conceptions. So I think that if I was as clever as now when I was young, maybe our family would be a good family. But when I thin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my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did a good job already. So I regret a little that I love them not so much. And sometimes I quarreled with them. I should talk to them, right? That is to be a good daughter and granddaughter. Their thought may not catch up with the society. So it’s necessary to us to tell them the right or advanced thing.

Women’s reputation is higher and higher. It is quite different now. Men become good husbands who always listen to their wives. Maybe we must make this situation fairer. Two persons must respect each other, and then life will be better. My parents quarreled in winter vocation. It was a small thing. I don’t know why they quarreled. It seems that if you think more highly of another, you will have more words to say.

Tess is an excellent and outstanding woman. I am in sympathy with her and even admire her qualities and characters. She is a beautiful and noble resistance, but Tess is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ist era, interwoven with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so simply relying on her own power can not get rid of the tragic fate. I love and take pity on Tess. Although Tess is dead, but her image has been retained in every reader's heart forever.

??Girls should be hard working, faithful, loyal, intelligent, and virtuou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as she must be a maiden! If her husband was the first man who touched her then she was a good girl, a good wife no matter how she thought. If she wasn’t, then she would gain a very bad reputation and nobody would dare to go near her. What about men? People did not care whether he was an experienced man or not, nor did they care about his character. They thought man equals power and power equals rights.

Now let’s not be so bitter. Nowadays women’s situations have become much better. Some are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society and some are because of civilization. Just let those poor painful women like TESS be just a memory.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9)

Jane Eyre, is a poor but aspiring, small in body but huge in soul, obscure but self-respecting girl. After we close the covers of the book, after having a long journey of the spirit, Jane Eyre, a marvelous figure, has left us so much to recall and to think:

We remember her goodness: for someone who lost arms and blinded in eyes, for someone who despised her for her ordinariness, and even for someone who had hurt her deeply in the past.

We remember her pursuit of justice. Its like a companion with the goodness. But still, a virtuous person should promote the goodness on one side and must check the badness on the other side.

We remember her self-respect and the clear situation on equality. In her opinion, everyone is the same at the Gods feet. 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tatus、in property and also in appearance, but all the human being are equal in personality.

We also remember her striving for life, her toughness and her confidence

When we think of this girl, what she gave us was not a pretty face or a transcendent temperament that make us admire deeply, but a huge charm of her personality.

Actually, she wasnt pretty, and of course, the ordinary appearance didnt make others feel good of her, even her own aunt felt disgusted with it. And some others even thought that she was easy to look down on and to tease, so when Miss Ingram met Jane Eyre, she seemed quite contemptuous, for that she was obviously much more prettier than the plain and ugly governess。 But as the little governess had said: Do you think, because I am poor, obscure, plain, and little, 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 You think wrong! This is the idea of equality in Jane Eyres mind. God hadnt given her beauty and wealth, but instead, God gave her a kind mind and a thinking brain. Her idea of equality and self-respect impress us so much and let us feel the power inside her body.

In my mind, though a persons beauty on the face can make others once feel that one is attractive and charming, if his or her mind isnt the same beautiful as the appearance, such as beauty cannot last for, when others find that the beauty which had charmed them was only a falsity, its not true, they will like the person no more. For a long time, only a persons great virtue, a noble soul, a beautiful heart can be called as AN EVERLASTING BEAUTY, just as Kahill Gibran has said, that Beauty is a heart enflamed and a soul enchanted。 I can feel that how beauty really is, as we are all fleshly men, so we cant distinguish whether a man is of nobleness or humbleness, but fleshly men, so we cant distinguish whether a man is of nobleness or humbleness, but a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our souls, and from that, we can know that whether a man is noble or ordinary, and even obscure, that is, whether he is beautiful or not.

Her story makes us thinking about life and we learn much from her experience, at least, that is a fresh new recognition of the real beauty.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10)

Robinson Crusoe Robinson Crusoe was written by Daniel Defoe. It tells the story of a young explorer who becomes marooned on a deserted island. His experiences of the island change his outlook on life.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the 1700s on a deserted island somewhere off the coast of Brazil. The island is fairly large in size and has a small shore. The interior of the island has many trees, wild pigs and other small animals and a small cave in which Crusoe stores food. I walked about the shore lifting up my hands. Look around, I see nothing but water, a forest, and the remains of my ship. At first, I was afraid of wild animals but after some exploration of the land, the only animals I had seen were wild pigs, squirrels, and some small birds. The only possessions that Crusoe retrieved from the remains of his ship were a small knife, a box of tobacco, a pipe, and a small book that would later become his journal. Robinson Crusoe was a young and stubborn explorer. He was extremely tall and strong. His stay on the island changed him from a mean, stubborn man to an open-minded person. Standing at six feet, two inches and having my long, thick brown hair back in a ponytail, I felt as if I was eight feet tall. Without the permissi.

读后感的评语教师怎么评(篇11)

Jane Eyre, is a poor but aspiring, small in body but huge in soul, obscure but self-respecting girl. After we close the covers of the book, after having a long journey of the spirit, Jane Eyre, a marvelous figure, has left us so much to recall and to think:

We remember her goodness: for someone who lost arms and blinded in eyes, for someone who despised her for her ordinariness, and even for someone who had hurt her deeply in the past.

We remember her pursuit of justice. It’s like a companion with the goodness. But still, a virtuous person should promote the goodness on one side and must check the badness on the other side.

We remember her self-respect and the clear situation on equality. In her opinion, everyone is the same at the God’s feet. 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status、in property and also in appearance, but all the human being are equal in personality.

We also remember her striving for life, her toughness and her confidence…

When we think of this girl, what she gave us was not a pretty face or a transcendent temperament that make us admire deeply, but a huge charm of her personality.

Actually, she wasn’t pretty, and of course, the ordinary appearance didn’t make others feel good of her, even her own aunt felt disgusted with it. And some others even thought that she was easy to look down on and to tease, so when Miss Ingram met Jane Eyre, she seemed quite contemptuous, for that she was obviously much more prettier than ‘the plain and ugly governess’。 But as the little governess had said: ‘Do you think, because I am poor, obscure, plain, and little, 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 You think wrong!’ This is the idea of equality in Jane Eyre’s mind. God hadn’t given her beauty and wealth, but instead, God gave her a kind mind and a thinking brain. Her idea of equality and self-respect impress us so much and let us feel the power inside her body.

In my mind, though a person’s beauty on the face can make others once feel that one is attractive and charming, if his or her mind isn’t the same beautiful as the appearance, such as beauty cannot last for, when others find that the beauty which had charmed them was only a falsity, it’s not true, they will like the person no more. For a long time, only a person’s great virtue, a noble soul, a beautiful heart can be called as AN EVERLASTING BEAUTY, just as Kahill Gibran has said, that ‘Beauty is a heart enflamed and a soul enchanted’。 I can feel that how beauty really is, as we are all fleshly men, so we can’t distinguish whether a man is of nobleness or humbleness, but fleshly men, so we can’t distinguish whether a man is of nobleness or humbleness, but a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our souls, and from that, we can know that whether a man is noble or ordinary, and even obscure, that is, whether he is beautiful or not.

Her story makes us thinking about life and we learn much from her experience, at least, that is a fresh new recognition of the real beauty.

读后感教师2500字合集6篇


读后感大全栏目推荐你阅读“读后感教师”等专题内容。

书籍是我们人生逆境中最大的慰藉。读了作品,内心被其触动,为了更好地记录我们的情绪,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你最近写过作品的读后感吗?经过收集,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了读后感教师,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读后感教师【篇1】

最近看了一本是一个美国教育学家科汉盖纳著的《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一书。虽然这本书我只读了一半,但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有趣的教育方法已经让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了新的认识。边读边想,触发了许多感想,并记录了下来,限于我本人学力,有些地方可能不是非常妥帖,好在有感而发,对于严密的逻辑关系也就不讲究深入细致的推敲

一、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本书主要观点摘要。综观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里德与罗恩非德的工具论与纳艾斯与克里的本质论成为了两种主要派别。持本质论观点者,强调科目中心,注重通过严谨的美术学科内容的设置来实现美术教育价值,工具论观点者则更强调美术的教育功能,如创造力的培养,他们重视教育过程,但忽视创作效果。通览全书,我个人以为《美术,另一种学习语言》这一本书的观点从属于工具论,即主张通过美术实现教育价值。这种观点我们很清楚地可以从书中探讨的主要内容上看出。本人当然认同这种观点,引用“让你的指尖对你说,你并非总是需要语言”这句话也是再次强调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该书分三章,主要内容主要有:第一章美术与儿童,涉及课堂中的美术活动与儿童美术的本质两个课题,主要探讨美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美术为什么是学生在发展、个性、情绪、交流上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二章美术与学习,主要探讨美术能否有助于以及如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观察以及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感。第三章美术与学校,主要探讨美术与其他课程结合的可能性,有利于美术学习的学校环境如何布置,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家长交流的方法以及美术在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儿童、非语言儿童、富裕儿童、天才儿童、障碍儿童发

展上的作用。如果再作具体一些的阐述话,又可细化为以下内容。

(一)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艺术提供了理解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儿童自身与他们的思想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当儿童开始懂得他们有力量改变和重构他们创造的形状时,他们就发展了自信和对自己能力和果敢的欣赏力。以上是来自书中的两段话,足以印证作者的:“通过美术教育能更好了解儿童,也能促使学生理解自己,发展自信”的观点

(二)儿童美术的特点是表达自己的内心思想,获得自我肯定。“儿童的美术表达思想,探索美术媒体,并使自我得以肯定。”“他们更多地沉入创作过程中,而不顾他们的作品将被如何评价”分析儿童美术时,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对儿童及其自发性的探寻。能够说明的是,作者认为儿童美术具有自发性与原生态性(这一点我国儿童美术研究者杨景芝持同等态度)

(三)美术教育不仅关心儿童的自我表现,也要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矿框架来发展儿童这种观点在证明了我们美术教学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教学的指向。以下是作者的原文片断,大家可以品读出一二。“美术教育关心早期儿童美术作品和他们更年长时的美术作品,前者通过提供合适的材料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来推进,后者则通过技术指导和扩展参照框架,即了解人类经验的范围和个人拥有的可能性来发展”

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阅读下载能力等一系列思维品质与能力对于美术能发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这一点我们早已认同,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有详细的阐述,现实中,儿童为一张画取名就是最好的表征。提高阅读下载能力则是一种我们以前较忽视的观点,不过随着“视觉文化时代

(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王大根.20_)”的到来,阅读下载图像能力的培养成为大家越来越关注的课题,美术能提高阅读下载能力也就成了铁板丁丁的事了。

(四)美术是一种交流,情绪宣泄的手段,是儿童个性品质的表征,是儿童了解自我的手段,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儿童一边画画一边自言自语的样子,多数绘画时(除非强迫)他们都是在一种自发性的情感表达中,通过绘画(美术)儿童也能进一步展示自我了解自我。

(五)美术教育帮助儿童了解自我的活动建议, 作者认为美术教育应帮助儿童了解自我非常重要,并建议设计以下一些活动,玩一种关于我的游戏,装扮望远镜,做画夹子写出兴趣爱好,画自己,全班相集,用粘泥表示对自我的想法,化妆戏剧游戏。

美术提高学生的认识技巧的活动建议 ,美术能促进知识的积累和个人的解释能力,训练认识技巧的活动有:制作拼贴壁画、根据模特画画、画诗意、创造想象的动物和地方、作平面和立体图、感觉训练、印图案、分类拼贴、动态雕塑、运动画、班级滑稽专栏、比较。

美术促进观察能力的活动建议。作者认为每个人的观察具有差异,学习观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色彩意识、形状和形式、质地。促进观察的活动有:在色彩方面,设计一个顶板投射器、玩彩色胶片、在形式方面,闭眼泥塑、塑造扭动动物、在家里欣赏自然形式,在质地方面,做质地簿、碎布拼贴。

美术促进情感发展的活动建议。美术有效释放儿童个人烦恼,能发展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周围人的情感的理解力。有关活动:薄纸拼贴、情感泥塑、做面具、做木偶。

在阅读下载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是作者的一种课程综合的思想。作者认为美术完全可以综合社会学习、科学学习、语言艺术学习、数学学习一起进行教学。并提出了以下活动建议:从信号、符号到设计,做块故事布,动物行为的视觉记录。

另外,作者还花了一些篇幅阐述了自己对智力、创造性和智商测验看法,分析了美术与少数民族儿童(强调了民族自身文化教学)、贫困儿童(依靠美术弥补与社会分离的裂痕)、非语言儿童(美术是非常好的交流方法)、富裕儿童(发展健康的自我表现)、天才儿童(建立课后兴趣小组)、障碍儿童(发展障碍以外的其它方面的敏感性)等各类特殊儿童的关系。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本书对当前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启迪。谁正被造就,陶工还是陶壶?这句话来源于这本书的“目的说明”里。原意是陶工在制作陶壶的时候不仅造就了陶壶也造就了自己的技能。运用在这里,说明我阅读下载了本书不仅了解了作者的观点也对新课程美术教学实践有了一些粗浅想法。以下择要阐述一二。

(一)教学要注重审美

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理念是我们美术教师一直推崇的,在该书中也倡导这样一种观念。

(二)教师教学的责任在于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我个人一直赞同在美术学科(其它学科)开展探究学习,但是坚决反对将探究学习视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事实上,不论是从知识的快速有效传承角度还是能力的培养角度,两者的相互有机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从这一点看,作者的观点存在一些片面的地方。

(三)确定有意义的目标,技术只是手段

作者认为“在美术中,儿童必须在有意义的目标确定后,技术才能被决定.”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导言中一再强调“技术不应是一堂课的唯一目的,技术掌握应为个人表现服务。”的确,美术是个人的、是生活的,作为技能应该为美化生活、转达情感服务。

(四)评价要在集体与个人两方面进行。从某种角度审视,集体评价注重群体意识的培养,个体评价注重自我意识的培养。在评价时我们使用的有效方法是“只能以儿童自己的年龄、生活、思想和情感为背景”。具体操作方法很多,比如:将学生代表作品保留在文件夹内。

(五)注重差异教学

(六)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重,教学途径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差异性。这里可以借用作者论述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规律所用的一句话“谨防使用公式给每位学生铁上标签和进行分类”(原意是,教师不要强行将学生按照罗恩菲德与皮亚杰的美术认知发展年龄分段进行分类,在这里是指不要搞一刀切的评价方法。)我师范时的老师曾对我说,阅读下载其实是一种休息。我现在尚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只是觉得阅读下载能增长见识,俗语云“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自觉一日不读书边有落伍的感觉,因此,大多数时候也逼着自己学习。以上的读书笔记思考的不能算很深入,只是一时兴趣而已,如果同道中人阅读下载后有所收益并引发探讨,那便是我求之不得的了。

心得三: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一书,由玛琳.嘉伯.林德曼(美国)著。那到手的时候,我大略地翻看了一遍,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深深感到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只有枯燥理论的教育丛书,而更像一本实用的教学手册。此书一共分为四大部分:

一、美术课程的基础。

其中阐述了美术在我们世界中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详细记叙了各学段学生学习目标,美术特长学生教学计划等等。

二、美术的构成:美术元素,构图原则以及艺术创作。这也是篇幅最长的一部分,因为其中涉及到线、形状、明暗、阴影、空间、设计原理、构图、构思等等几乎所有美术教学中的关键点,最有意思的是,每个关键点中,都有“学习动力小创意”这一部分,如“线”章节中,作者提到“如果你一直在使用铅笔,试着用一下别的工具,钢笔或者炭笔等等,如果用力压着这些工具来画,会发生什么?如果轻轻地画又会怎样?一边画一边扭动画笔呢?你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握笔方法,比如握着一边或者顶端?”又如“肖像画”章节中,作者为孩子们练习画不同的面部表情提供了各种方法:“当你悲伤、快乐、生气的时候,耳朵、鼻子、眼睛、嘴巴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

吃饭、睡觉、大笑、哭泣、大叫、打哈欠、吹口哨、打喷嚏时、表情又会有什么变化?情绪对面部表情有何影响?当你感冒的时候看上去是怎样的?” “从三个角

度观察模特头像,画三幅轮廓线画或动态素描,然后将三幅画叠加,让画面相互交叉”……

这让我想到了,一年级中《画自己》这一课,我着重对抓住自己五官特点这一方面,通过观察几个不同小朋友的脸,或者照照镜子仔细观察五官、用手摸摸感受自己的五官等方法,来感受每个人五官的不同特点,但是,就算是同一个人,当他的表情不同时,五官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书中的内容深深启发了我,为何不来一个喜怒哀乐的表情对比呢?在课前可以收集一个小朋友不同表情的照片,或者是笑或者是大叫甚至在哭泣、打哈欠……在课堂中,假如有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在课件中看到了自己的同学,并发现原来人的表情是这样有趣,画自画像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表情画出来,这是多么生动有趣啊!

从作者的这些小创意看,美术作业仿佛如同游戏一般有趣、随性,结合书中插图来看,教学活动更在意着学生的感知能力、学习动力、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地对作品加以成人的审美观来看待。

三、美术欣赏:观赏美术作品并作出回应——历史、分析、审美。这里也包含了各时期,各派别美术作品的简介。其中从古代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当代美术直到现代美术作了简要的记叙,包括各个时期艺术家的简介和作品介绍。这一章节中,作者还为老师们提供欣赏作品的方法,一幅画,怎样去欣赏?欣赏些什么?评判是否有标准?怎样形成自己的判断?这包括作品主题、视觉结构、历史意义、理解、美感等方方面面,比如:“作者是如何驾驭各种美术元素和构图原则的?注意观察作品的线条、图形、色彩、明暗、空间、图案和质感,以及它们与平衡、比例、主次、节奏、和谐、统一和对比的构图关系。这些美术元素和构图原则在作品中是如何安排的?”我想,这些问题的思考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上,也会有借鉴作用。很多学生在到了高年级美术课堂上就仿佛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不会去思考而只是等着老师为他灌输知识,而我感到,我们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考能力,他们应该要能说、敢说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到了高年级,学生应该自己去思考探索,教师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学生从线条、图形、色彩、空间等方面去初步感受,谈出自己的想法,欣赏才有意义。

四、小学美术课程的建设:计划、评价组织、提问。

在全书中,作者还很贴心地设计了各种实用附录,供教学时使用,如:著名艺术家、博物馆及其他资源、静物画参考素材,肖像画比例等等。虽然是关于美国小学、美国式教学的书籍,但是对于我们而言,也是有很大的参考、学习价值。

读后感教师【篇2】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个性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应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带给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们不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透过书本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业余时光,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总的来说,读书对于我们个人成长的好处可体此刻几个方面。

一、读书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能够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透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我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我,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他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知识更全面。从而能够更深刻的思考问题,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现代的许多实践都证明了各种信息的相关性,如果只明白一个领域的信息,必然会有碍于自身的发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未来的不确定风险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应了解当今的政治经济形势,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势一样。研究物理学的学者们都要有必须的化学和其他基础,才能有所成就。记得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复旦做讲演时就曾说过,现代科学已没有明显的界限,你务必对相关的科学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这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位广泛学习的典范,他虽然只上过中学,但由于他发奋读书,十九岁时就能用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实践后,他也没有间断过学习和研究,从而被马克斯称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广博渊深的知识,对恩格斯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忙。

从它的经历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用心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能够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必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以带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

读后感教师【篇3】

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也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此可见,读书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读的精。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像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一样。读书是为灵魂寻找的镜子,我们必须用心去领会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读书,让我知道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了我的东西就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我的见识。”

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以我们要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着知识的点点滴滴。在学校的号召下我阅读了由宿春礼先生主编的《思路决定出路一书》。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一生中我们拥有许多选择的机遇,关

键在于你的头脑中是否形成了正确的思路,并决心为之付出与奋斗。多一个思路多一种出路。概述生动而鲜明地诠释了人生的处世与生活智慧。主要从展示秀的自我,把握人生的关键点,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做人与处世的智慧以及有梦想才会有奇迹等诸多方面将生活的智慧授予我们。

海伦·凯勒曾说,“当一扇门关闭的时候,另一扇门就会打开。然而我们太多时候总是遗憾地盯着那扇已经关闭了的门,从而对那道为我们敞开的门视而不见。”生活从来不会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的。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时常会遇到令人棘手的问题。面对烦恼,面对问题,我们应有直面的勇气,更应有科学的克服方法与思路。缺乏经验与阅历的我们更需以该书为指导,让其成为打开我们心扉的金钥匙。《思路决定出路》一书教会了我如何在工作中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身的不足;教会了我如何把握人生的十字路口,谱写美好而绚丽的人生华章;教会了我如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以豁达乐观的心态看世界。本书以生动鲜活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将生活中的哲理与智慧向我们娓娓道来。其中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以下这则故事:

读小学的时候每天要经过一条国道。路两侧总是有货车上落下的焦炭块儿。我随手捡一些,带回家给母亲好炉子用。那东西燃劲儿大,能节省不少煤,因此,母亲夸奖过我几次。有一天,为了博得赞赏,我趁放学时在路上奔波到天黑,整整捡了一书包焦炭。回到家,将辉煌战果献给母亲,她却没了往日的快乐,沉着脸问:“你的作业做完了吗?”“当然没做完,”我很扫兴地咕哝着。母亲说:“顺手带些焦炭回来,没错;专门去捡它,那不是你的事。我不是要看你带回多少焦炭,而是要看你带回多少学问。”读高中时,我迷上了“文学”,整天谋划写作,心思不在学业上,成绩很差。虽然我内心为此很恐惧,但总幻想着一鸣惊人,然后躲过高考,被大学破格录取。终于有一天我的文章见报了。我兴冲冲奔回家,送给母亲看,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你损失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

大学泡汤了。我当兵到了部队。在一次小型军事演习中,我所在的连队以50%的“伤亡”打败了“敌军。全连官兵欢呼雀跃!但当天晚上的总结会上,首长否定了我们,他指出:在真实的战场上,你们在胜利后的两个小时内,就面临全军覆没。第一,你们的兵力已经难以应付敌人的后援;第二,非常严重的是你们在胜利后就昏了头,居然没有一鼓作气及时占领某战略制高点。

这则小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很多时候,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功”而自得时,事情却渐渐露出其尴尬的一面。衡量成功,不仅要看得到了什么,更要看自己为此失去什么。如此道理在教育中也能得到深刻的验证。一些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与成绩,教学手段缺乏科学性,忽视学生的素质与德育教育。更有甚的为让学生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虽然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可能会有所提高但这同时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中许多走向社会后缺乏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德育被忽视,许多人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不遵循社会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对社会的危害自然可想而知了。

表面看来的成功,实在是充满沉重代价的。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很少停下来思考,很多事情都是想当然地去做,往往忽略了怎么做才是最便捷的,忽略了怎么做才是最有果的,忽略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只有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运用我们心灵的力量,开发我们的潜能,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创新,才有光明的道路。

比大陆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思路。换一种想法,会换一种心情;多一个思路,会多一种出路。

读后感教师【篇4】

前不久,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看了一篇《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正好我也在做个人课题研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掩卷沉思:教师搞课题研究是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坚持得不够好。当然,这个坚持得不够好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做,我们做了,但做的深度上不够好。当我们发自心底的想要做、必须要做的时候,我们才能品尝到她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为了更好的促自己成长,立足三尺讲台,研究课堂教学,不把课题研究当作一阵风,结题就了事,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为了在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成绩,我想对一学年来的几点不足做一下反思、梳理:

一缺乏坚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个名字叫坚持,我们都能记住这醒目的话语。很多时候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时间倒流到前年九月,在学校教科室的倡议下我热情洋溢,勇敢且成功地申报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效》个人研究课题。那个时候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但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努力的做着课题。每堂课都尽力做好与自己课题有关的工作,但是由于忙的借口,让我们逐渐激情勇退,这项工作的投入度与力度相对减弱。各种各样的借口成了坚持的绊脚石。我们都不会忘记奥运会上,我国体操男团在比赛场上完美的表现,我们都清楚在这成功瞬间的背后是他们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结果。

二缺乏深度

其一,造成课题研究缺乏深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对它的思考。再往下细追究还是我们处于被动研究状态,只浮于表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在问题面前我们选择的是什么?回避还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举例而言,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与个人课题有关的环节确确实实做了,心里也做好了整理的思想准备,可是时间却一天天过去,总以忙没时间而懈怠、搪塞,常常这样自我安慰,甚至有时候是任务迫在眉睫了,灵感也才随压力而来。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有把它时时放在心上,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总结才能做得更好。

其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践行。把在做课题过程中的点滴随时随地记录下来整理好,这就是一笔谁也拿不走的宝贵财富。好多时候,我觉得工作好苦好累,自己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甚至把上一节个人课题汇报课也当作一种负担甚至是烦恼,总觉得耽误了我手头的很多实质性的工作,其实,细细想来,这不正是在研究、在学习、在提高吗?我们在践行点滴的同时,也是在使自己不断丰满起来。读了这篇文章,我真想告诉自己:多一点现实,少一点虚拟;多一点勤勉,少一些埋怨!

读后感教师【篇5】

教师读书心得:读《放下是一种幸福》有感

懂得何时该放弃,何事该放弃,何地该放弃,何人该放弃,乃是人生的第一大智慧。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卷首语

《把帽子扔过栅栏》这篇文章看似与书名和卷首语毫不相干,我是这样理解的,把帽子扔过栅栏,是放下懦弱、逃避,选择尝试,逼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曾经也是一个选择懦弱不敢尝试的人。我曾说,一个老师如果不尝试当班主任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老师,就无法了解学生,和学生进行更好的互动,无法使自己在教师这个行业获得成功。话虽如此,我走上当班主任这条路也是一再退缩不敢尝试,不敢主动提出来,生怕自己做不好遭人耻笑。最后退无可退,逼上梁山,其中经历的挫折不在少数,动摇过,想过放弃坚持,想过退却。记得在初一下学期带领学生进行值周劳动,学生人数少,我没有经验,指挥不当,高强度的工作量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放弃,并把这种想法向一位长者提出来,当时只是发泄一下而已,没想到她却放在了心里,并向有关领导提了出来。在得知领导考虑让别人来接替我的班主任工作时,本该高兴的我犹豫了。我真的就这样终结我做一个优秀教师的梦想吗?我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宣布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吗?我真的要从此活在自卑的阴影里吗?

如果不放下轻松的生活,就只能选择平庸,如果不放下逃避,就只能选择失败和不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生活由自己选择。我不要失败,我拒绝平庸;我不要惆怅,我选择奋斗。从那次起,哪怕工作中遇到再大的压力,我也不说放弃。困难,克服一个少一个,经验,积累一个多一个。虽然我至今仍不是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仍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但是,对目前的工作,我多了一份从容和自信。

父亲笑了起来:当你面对一排难于翻越的栅栏时,先把你的帽子扔过去,然后你就不得不想出到达栅栏那边去的办法来。

我是一个做事喜欢拖沓的人,总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有时候,想到一个管理班级的好点子,可一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却又拖拖沓沓难以实施,以致时过境迁,这些点子也被自己遗忘,变成空想了。去年6月,想要进行投稿,准备利用暑假的时间写一篇像样的文章,可是,一直拖到快放寒假,才把这件事情做完,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投入才能成功,当你做出某种果断的举动后,就已经把自己置身于一种成败未卜的境地,这使你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翻越栅栏。

自从想到利用假期做好学案,装订成册,以更方便学生使用以来,我们备课组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暑假,我们在不确定另一位搭档是谁时,没有推诿、等靠,而是决然行动,第一时间完成学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把学案发到了学生手上。目前,我们又在加紧制定新的学案,那种被催促的感觉不会再重演了。主动及时地完成任务的那种轻松感也不是用语言所能言表的。

放下懦弱、放下逃避,及时行动,坚持行动,让我活得充实,心情愉快,心态平和。

读后感教师【篇6】

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

他告诉我们,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等,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

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他生命的价值在于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幸福与完整,成为新教育最为饱满的两枚理想种子。因为它们的存在,教师挣脱一切标签脸谱与定型,悄然还原成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以幸福成全生命的人。

如何做一个幸福教育的人呢?

1、要对教育生涯充满理想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动态的追求,反映了人的当下的一种心态。而教师的幸福又是什么?教师的幸福就是: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如果仅仅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那么在当下,它可能未必是一种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幸福的职业。

如果没有理想,任何一种职业都会是无趣的,更何况是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理想,有理想的教育注定精彩纷呈。教师职业毕竟比其他职业有更多憧憬,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也许我们的工作不像一些人说得那样有诗意,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的工作会在不久的将来起作用,就能使我们感到美和幸福。看到那些参天大树时,常常想到曾经它们和所有的树都一样,曾经都是株幼苗,在经历了百年、千年后,依然挺立于世,让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的庇荫,让所有人敬仰它的活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同每一位诗人那样,都是因为有梦有理想,有梦有理想的教师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

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也就没有了意义。在中国教育的现实中,教师的忙与苦是勿庸置疑。教师的工作涉及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还有教育活动中的突发事故太多,问题学生层出不穷。只有当你理解了记忆的方法与过程,才不会为学生背不出科文而生气了,你也就不苦了;当你理解人的能力差异和发展差异,理解了所谓差生的形成过程时,就不会为差生的存在而生气了,你也就不累了;当你理解了少儿多动症时,就不会把学生的动当作对上课的反抗,也不会简单地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产生否定,你也就幸福并快乐着。恨铁不成钢,这个恨是不理性的爱,因为教师没有掌握铁如何成钢的规律;从专家型教师身上可以看到,他们面对教育教学事故时,是那么的自信与从容,是那么的驾轻就熟。这是因为他们见多了,把握了规律,从而让事故变成了故事。

2、要有自己的特性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的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要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

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3、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等存在着客观差别,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绝对相等的。作为老师要有一颗平等之心,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别之处,一旦孩子发现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会爆发出我们难以想象的能量。这让我想起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当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资质平平却被实验者认为是未来的花朵的学生抱有期望,而且也会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态度、表情与行动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待微妙地传递给他们,其中包括更多的提问、辅导等。当这些学生获得期望的信息后,也会产生鼓励的效应,更加努力地学习。长此以往,不仅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近了,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和对老师的感激与回报也会逐步提高。

教师,不是那些靠手艺吃饭的人,也不是单靠体力就能完成的工作,作为教师,朱老师在第二辑阅读提示中说仅有爱是不够的,或者说,真正的爱里,一定包含着智慧。我个人也觉得,新时代下的教师,不光要给孩子一碗红烧肉,而且要赋予受教育者以知识。我们必须关注,总结,分享。特别地,要关注自己,总结自己,分享自己。

书中写信的15位教师,在纷扰的都市或者乡村里为自己未来拼搏,他们的问题可以折射出教师的工作和无尽的辛劳和烦忧形影相伴:疲于上课、工资不高、压力山大、生活单调、闲暇稀少、困扰重重、前途渺茫......可以想象,很多一线老师的工作强颜欢笑,说教师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工作显然过于梦幻。而朱永新老师从来不回避问题,一对一帮老师们排忧解难。他的文字似乎告诉我们:生活的天平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砝码,要维系心灵的平衡,沿着最初的梦想勇敢地走下去。

面对教育科研不自信的老师时,朱永新老师明确表态,教育科研不是学者的专利,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应该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原因很简单,我们才是最贴近教育实际、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人。他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往往是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的,这是与学者做科研最大的区别。追求卓越,渴望优秀,走向成熟,创造性地工作,教育科研是必由之路。朱永新老师用了一个比喻:教育科研,如同人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不仅在水里学,也要在岸上学。

书中还提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从29岁开始,一直担任乌克兰一所农村xx年制学校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他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晨5点至8点从事写作,白天去课堂上课、听课、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一生中写了40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他也认为教育科研是教师摆脱机械化生活的必经之路。我们的工作与未成年的孩子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要潜下心来研究他们。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如何度过,由谁携手带路,周围世界的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做到了。他全面、丰富、深刻、独特的教育思想与他持续35年关注和研究教育、研究儿童一脉相连。朱永新老师说,做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坚持,即使成就不了伟大的人物,至少也可以成为精致的专家。他呼吁一线教师,扎根在教室之中,扎根在教育的田野养分里,扎根在经典书籍的灌溉中,坚持阅读与写作,一定能够成为科研型教师。另一方面,朱永新老师非常细致地介绍了一线教师如何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提出问题,如何写论文,如何做课题研究。他认为,教师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文章或者出版著作,而是为了切实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教师是什么?教育学上已有答案,不过仍然有很多人还在探究。毫无疑问,教师是份生存的职业,平凡中彰显伟大,普通中蕴藏幸福。

教师的伟大,人们往往归结为:奉献和牺牲。我们都渴望自己变得伟大起来,都希望被肯定,被赞赏。但我们的内心却非常抵触一味地奉献和牺牲,因为我们不是神仙,我们生活在真实的土地上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精神领域,我们有寻找幸福的权利。

教育归根结底是人和人之间发生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不同。教师的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在于,我们不仅仅把教师当做谋生的职业,还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着别人的生命。在从教生活中,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了不起的好老师符号,赋予自己一个自由心灵的躯体,勇敢、大胆地带着智慧去面对困难和挑战。简言之,教师的幸福感首先来自于信仰。

《曼德拉传》塑造了一个人类共同的英雄曼德拉。朱永新老师说:曼德拉就是一本教科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受过27年的牢狱之灾,历尽磨难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然在狱中。这样强大的心灵的形成离不开苦难和痛苦中的挣扎,更离开不了对生命执着的爱。

爱,不论在何时总比恨来得更加自然。教师这个职业的底色依旧是她。有了爱,教师才能有能力欣赏这条道路上的沿途风景,才能攀登更多的山峰,才能拥有强有力的武器去改变世界。有了爱的信仰,才可能不徘徊,不犹豫,不后悔,才可能真正拥有梦想。

朱永新老师的信中还提到,做好老师应该具备的四种能力:口才;风格;创新;提问。

在我看来,一个不善于口头表达的教师,其背后是思想性格的缺陷。好口才绝对能够训练出来。朱永新老师坦言自己当学生时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结巴、不善言谈,后来因为读到一本传记,通过训练,慢慢地会说了,而且自信了。有人说老师就是用嘴巴吃饭,这个观点一点不为过。做一名好老师,要巧舌如簧、能说会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好的口才要伴随好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说话内容是不能够感动人的。另外,好的口才必定伴随行动。真实做出来的事情,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打动人。

其次,风格的形成取决于卓绝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也就是说,风格不是模仿来的,而是自我更新、博采众长、用其所长、不断摸索、不断试错中凝练出来的独特的优势。风格并非一朝一夕,它会在某个时候给你带来一片黑暗,再从黑暗里去甄别优劣。如果半途而废,便永远不知道默默等待的下一秒带给我们的精彩,执着等待的人,风格总会为他升起一轮照亮他的红日。朱永新老师说,追求风格要沉下心来修炼,当修炼到家了,自然会蓦然回首,风格自在灯火阑珊处。

喜欢《教师培训读后感合集》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师培训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