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八佰电影观后感

八佰电影观后感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观看完的以后,你会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写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也许下面的“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正合你意!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 篇1

《八佰》电影观后感1

看完《八佰》这部电影,战争的炮火、硝烟和血腥以及爱国战士们熊熊燃烧的爱国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佰》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国民党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奉命坚守上海闸北,留守四行仓库。实际人数四百二十余人的队伍为壮声势而对外号称八百人,这便是片名《八佰》的来源。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获令撤往英租界的动人故事。

《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却一半天堂,一半地狱。当河的这边战争打响,血雨腥风之时,河的那边却还在打麻将,玩乐,连物资也不舍得捐赠。甚至还有人荒唐地寻问着:“有人买望远镜吗?可以把对面看得清楚一些。”由此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人麻木不仁,软弱,没有一丝反抗意识,以至于令人心寒和后怕。这与如今校园欺凌,车祸等事故发生之时,不少人袖手旁观,凑热闹却不伸出援手有什么区别呢?

但幸运的是当时的中华民族最终还是清醒了起来,团结了起来,反抗了起来。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到后来举起了枪向敌人射击,河两岸的人民终于联合了起来,一同守护祖国疆土,着实令人感动。如今的我们也应向前辈们学习,勇于出手,敢于帮助。

另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场面是机枪连排队跳楼去炸厚钢板的场面。一个个的烈士报上名字和家乡,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以血肉之躯去博取一丝胜利的希望,怎不令人泪下呢?当好不容易炸开一个口的钢板阵正缓缓愈合之时,大家紧张着,盼望着,一名战士毅然站在楼边,随着一声带着浓浓陕西腔的“娘,孩儿不孝了。”后为国捐躯,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信念啊。这段直接将整段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一个烈士,不仅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家庭的支柱,一位位烈士身后,便是一个个家庭,向烈士致敬,向烈士家庭致敬。

影片结束,电影画面一幕幕闪过,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庆幸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庆幸自己被那么多人保护着。此时,我们正当少年,满怀希望,满腔热血,寄托着先祖们强国和平的希望,砥砺前行吧,纵使荆天棘地,也不负此行。

烈士已故,战魂不灭,各尽其责,共护和平。

《八佰》电影观后感2

当我成尘时,你必能看见我的微笑。——题记

有句话说得好:“天堂离地狱只有一步之距。”电影里的800壮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800壮士的故事,但看完电影之后还是会忍不住落泪。1937年,抗日时期,中国在淞沪战争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师的军力去打后卫,抵抗上海日军,最后却零零散散只剩了几百人。他们只有400多人,对外却宣称有800人,而他们的勇气和力量也远远不止800人。日军用尽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们一次次的扛了下来,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还没有放弃。

四行仓库在苏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开头,我看到了那些租界里的国人如鲁迅先生笔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灯火通明,仿佛对岸的战争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还在赌博,这也是将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电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们在影片的最后都“醒了”,成了当时的勇士,他们的举动与影片中的老算盘和一个老头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心中刚开始还在各种纠结,最后也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者为了自己活命,想尽办法逃离战场。最后一战时老算盘看到对岸的战况,他下了车,也去岸边望着,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忍不住让我产生遐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对岸,帮助他们去击退日军?他是不是也“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日本人准备摆好钢板阵,向四行仓库进行攻击,于是那里的战士个个都绑上炸弹,跳到日本人的阵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声响彻天际,对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惊讶,日本人说好的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也不了了之。

他们跳下楼时我十分惊叹,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吗?没有,他们也怕但他们却有舍己为人、前仆后继、奔赴战场的精神,这是最可贵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仓库的遗址。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很清晰破烂不堪的墙体,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弹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块白一块完全无法想象当时战况究竟有多激烈。

狼烟四起,枪声余音缭绕;待到破晓,奔赴战场怀抱,挚友已故,精神终究未倒;故土燃烧,保卫者奔向风暴:无憾与你相遥,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八佰》电影观后感3

电影《八佰》取材于一九三七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讲述了日军攻打上海时,“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抗日历史故事。实际上只有四百二十人参加了战斗,为了壮大声势,谢晋元副团长对外号称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壮士”的由来,就是这“八百壮士”用智慧和勇气抵抗日军四天四夜进攻的故事。

随着一声警报声响起,一支来自民间的保安团的队伍从田地里走出,到达上海。这时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闸北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电影开始了,战斗也打响了。

四行仓库的一边是富丽堂皇、声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边是战火纷飞、一片狼藉的“地狱”战场,中间隔着苏州河,一座桥把两边连了起来。

在战斗中,日军为了寻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护下,拼命的挖掘墙洞,企图在墙内安装炸药把墙炸开进入四行仓库。战士们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军开火,还是无法让日军的坦克停止,四行仓库瞬间危在旦夕。陈树生发现如此危险的境况,为了阻止日军爆破墙壁,他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身上,从楼上纵身一跃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就是陈树生留给母亲的最后的话。后面的战士也奋不顾身的跳了下去,他们保卫了四行仓库的第一步入口处,他们用生命来守卫着四行仓库,为祖国而战。

在租界的人们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们勇敢战斗的场面,被战士们的勇敢、忠诚而折服,他们把家里的很多东西都送入四行仓库,药物、食品等源源不断的送来。

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面崭新的旗帜在四行仓库楼顶上屹立。勇士们矗立着,面向迎风飘扬的旗帜,敬着军礼。突然,日军的战斗机从南岸飞来,疯狂的向楼顶扫射,日军的目标就是想把旗帜打到,但是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拼死守住旗帜。前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战士前仆后继,无论是生还是死他们紧紧地握住旗帜不放,要让旗帜屹立东方。旗帜就是军魂,旗帜就是民族的希望。

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传出哽咽的声音,包含着我的眼泪。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八百壮士”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他们拼尽全力,英勇抵抗。正是这种保家卫国的顽强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是未来和平的守护者,更要铭记战乱纷飞的过去,和平来之不易。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壮士,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共铸和平。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 篇2

大概五六年前,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几个纪录片界的好友曾经花大力气重走抗战路,其中也包括寻访正面战场的遗迹,而淞沪会战作为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来正面战场的拍摄计划搁置,但是筹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壮故事却深深印刻在好友们的心中,即使是聚会时偶尔谈及,也让闻者泪目,感佩那些曾经付出过巨大牺牲的人们,为我们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面战场上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备受激励。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所经历的牺牲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的贡献是被低估的。至今,国际公认的二战起始日期还沿用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而不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所以,从年初听闻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有机会在年内上映起,我和朋友们就一直在密切关注。从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对于为淞沪会战收尾的这场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没有采用史学界惯用的“八百壮士”一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管虎用一个“佰”字,克制地体现了中国人都懂的中国军人内涵。

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 篇3

今天我们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每一个触目惊心的情节和英勇无畏的角色,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刻在了我的心上。

影片的开头,一群来自湖北来支援上海的士兵,而前面,则是硝烟四起的上海。

“快跑!是本鬼子!“开启了整部影片。一路逃避日本人的追杀,他们也伤亡不少士兵。他们来到了“四行仓库”,这就是影片的主要发生地点,接连几次的攻击也让我见识到了日本人的残暴、卑鄙和无耻。

对面就是租界,也就是谢团长说的:“这边是堂那边便是地狱中的天堂了,为了让敌人战败,战士们接连背上炸弹跳下楼来进行自爆。

租界,就在四行仓库的对面,军人们每日夜里都会听到这里戏院的声音。人们也在给战士们送必要的东西。

到最后,特派员说要他们撤离到租界。因为国民党对谢团长说,没有在三时内攻下四行仓库是他们的耻辱,晚上要和他们绝一死战。接连倒下的战士们,用进最后的力气也要冲进租界。临近尾声谢团长也受了伤,他对战士们大喊:“不要恋战,全体冲桥!”

这部影片使我最震撼的是中国军人的那种毅力,坚持不懈。这影片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通用4篇)


我们每天的工作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处理文档,写不出来的时候就要参考范文。高质量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很多,要想快速掌握范文对象,就多借鉴学习吧!请阅读由编辑为你编辑的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1

电影《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2

怀着激动的心情,东明店全体员工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胥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有些与现实何其相似。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每个人都有不可说的'压力。白天努力工作,夜晚开始崩溃。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因为我也经历了一段这样的时光。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保护的人,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时间去崩溃,只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努力锻炼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的守护家人。

愿大家都能勇敢的面对来自于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努力向上。

(文:东明店廖学婷)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3

八佰功名尘与土,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话则是《八佰》的真实写照。观影《八佰》时,我胸中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千层浪潮,奔涌而上从眼中夺眶而出。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让大家有集体情感共鸣,儿女共沾巾的佳作。

守卫四行仓库的四百二十人的军队为迷惑日军,向外声称自己有八百人,这就是本片名字的由来。四行仓库并不是重要的战略要点,最开始的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这个仓库能不能守得住,但是它处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在三天以后就是九国公约会议,要扛到会议召开的那天,要保证上海还有中国的士兵。这几乎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战斗,这四百二十个中国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民族信念感和自豪感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看完整部电影的那天,我彻夜难眠,电影中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脑海中循环播放,心里无法忘记战士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颊。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思古通今。为什么总有人想要侵略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土地就像电影里朱胜忠笔下的亭台楼阁一样美丽,充满了希望,这让他们嫉妒,让他们渴望。想想在烽火连城的年代的那一批人,无人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是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他们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雄心壮志,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的核心力量,将此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有未来。

感谢导演在银幕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和值得缅怀的英灵的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当忆苦思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不要忘记是谁给我们的这一切,忘记如何才能守住这繁荣昌盛。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4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 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 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电影片尾字幕模板2020年高清视频模板视频背景素材广告电影片尾字幕模板,片头,倒计时,相册,特效,粒子,婚庆,快闪,字幕,查看详情精校版?精品文档?2??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 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通用


经典的影片经过岁月的磨炼而变得优秀,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新的感受,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看了作品之后内心有什么感悟,我们撰写观后感的过程也是梳理思绪的过程,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的观后感呢?下面,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八佰的观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1

这里是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时中国人民拼死反抗,史称淞沪会战。

10月26日中国革命军第88师524团余400人,在团长谢晋元的带领下,守着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当时为了保护大部队撤退,这400人留了下来,上面命令是死守四行仓库,这一年前原繁荣的地方,现在已经被战争残害,变得死气沉沉,因有英租界的存在,这是地狱,那边是天堂。因为是断后,所以他们没有援军,也就意味着他们只有死。

10月27日,日军大肆进攻,投毒,凿墙来势汹汹,战士们抵抗了一天,筋疲力尽,晚上要休息,日军又突然进攻,平静了一段时间后,有人送来一面旗子和补给,也决定了明天要升旗,日军飞机不惜代价要击倒旗子,而国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洋人们见证了我们的“威严”。

这是历史上千万战争的一场,最后虽然失败,但也证明我们国家有希望,让外国知道,中国是怎么站起来的。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2

很多人可能不是很喜欢这类型的影片,作为历史老师,我一个人去看了这部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守卫战为题材的影片《八佰》。

关于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我想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国人都是有些印象的,在这场战争中,四万万同胞举全中国之力,历时14年之久,终于赢得了这样一场看似必败的战争。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我们牵制了二战中日本的绝大多数兵力,但是在这场浩劫中,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影片中,黄晓明所扮演的角色说了一句话,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不管输赢,我只想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让更多的国人不要再受到战争的磨难”,可是如果这场战争我们输了,哪里还有国人一说。先于上海沦陷的东北、华北地区的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无不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流离失所不在话下,甚至成为生化实验下的牺牲品,妇女沦为慰安,孩子从小接受奴化教育……试想推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多么可怕是事情,哪里还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庆幸的是这场战争我们是胜利了,才有了现在的小康社会、才有了国人的平安喜乐……

回到影片本身,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点:一个是苏州河两岸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租界区的歌舞升平和四行仓库的枪林弹雨、血肉模糊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欧豪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从一开始企图从水路逃离到对岸、连扳机都扣不动的懦弱小伙,到后来为了守卫旗帜不倒而英雄献身。

还有一个就是贯穿于全剧始终的一匹白马:这匹马的出现是由一个小意外而引出,在如此混沌的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不得不说很惊艳。在战争过程中,由于受到惊吓,白马在苏州河畔一路狂奔,也曾受伤,但它始终是这部剧的颜值担当,在团座谢晋元与日军指挥官的会谈中它还充当了门面担当的角色。甚至在结尾处,在这场保卫战落下帷幕之后,它在一片废墟、满目荒凉中再次冲出……虽然我觉得它抢了“小湖北”的戏份,但是还是想给这一幕点赞。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令人泪目,比如那些绑着炸药的终身一跃,比如赌场刀子冲破枪林弹雨将电话线送到对岸;比如何香凝先生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比如大学教授在募捐之际将妻子的项链扔下楼去,在看到撤离中被射杀的士兵时拿出自己的枪进行反击;比如赌场老板蓉姐,用斧头砍下柜门,拿出吗啡给到伤员……

但是也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仅代表个人观点):

参与这场守卫战最小战士“小湖北”,我原本以为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缩影,尤其是在撤离前夕,团座谢晋元对他说:你一定要活下去,去看看好起来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影片最后用一个远景的形式展现了当下四行仓库遗址矗立于繁华大上海一隅的场景,一方面可借遗址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另一方面也以当今大上海的欣欣向荣的场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但总归觉得这个结局还是太突兀,没有个很好的前后衔接,如果用幸存下来的“小湖北”的视角来讲这里或许会更好些。

另外就是,大家观影应该都有前奏需要看一会儿才能进入剧情的感受,而影片开头节奏较快,很多场景让人没有来得及作出反映就一晃而过。而在撤离最后,当日本的机枪扫射在冲上桥面的士兵的时,对岸的民众冲破栅栏,在桥头设立的铁门处挥舞着手掌的场景却久久不息,我大概能理解这个场景的存在是为了反映出,八佰勇士所唤醒的国人的觉醒,但个人还是觉得过于矫情。

影片中很多场景之于太平盛世中成长的我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影视作品反映出来的不过是当时的一些缩影,真实与否无需定论。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战争远比影片来的激烈且残忍,那些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牺牲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唯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愿世界和平!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6

《八佰》这部电影是在前些日子上映的,我妈给我说这是一部抗战的片子,我本以为这是八百壮士抗争成功了呢?谁成想,最后的结果令人感到伤感!

《八佰》主要讲的是一九三九年,关于“淞沪会战”的故事,位于苏州河北岸的是战火硝烟不断的”四行仓库”的所在地,而河南岸的却是英国人租借处,人民安居乐业,一条河流,将两地分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经过不断抗战,最后虽然失败,但依然有大多数战士存活了下来!

在《八佰》中,最让我感到十分“震撼”一个片段是在日军准备爆破大楼时,因为他们四面八方都有钢板防护,手榴弹一扔就弹开了。于是,一位士兵将炸弹绑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他不顾敌人重力的炮火攻击,纵身一跃,直接跳入了一群日军所围成的钢板阵,随着一声响动—“咚——”他与一些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了:之后,越来越多的战士也像先殉职的那一位战士一样;身绑炸弹,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其中,我还特佩服一个人,他叫“刀子”,他本来在难民过桥时拦下了一个想“逃”的军人,但在德国人运电话线受阻时,他却挺身而出,以身殉国,将电话线安全运到四行仓库!

从大体上看,他们的抗战已经输了,但,他们的精神却被后人所铭记,他们,才是真的中国人!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7

电影《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8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惧。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欢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殊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无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挡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

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保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9

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

没有战争不惨烈,以前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如今的明抢暗箭,防不胜防。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战斗,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

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10

忆风雨,跌宕征程·兴;展江山,昂扬而起·鼎。——题记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这就是我的家,以前的家,《八佰》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绝望和希望相缠绕所呈现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里面的人物并不是非黑及白,还掺杂着灰色的形象,想要逃跑的士兵,租界民众等等,他们是一个个等待“唤醒”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他们的“白”在于为八佰壮士捐物资,企盼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出现。

每一个人都有恐惧,每个人的无畏都需要被唤醒。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又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喊着自己的名字和遗言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台词印在了每个人心里。

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从栏杆对面伸出双手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被真正唤醒了。

最后的那匹白驹,它就是希望,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永不屈折的希望。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3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网上都说这部电影十分好看,所以我们就前往了电影院去观看。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在8月23日上映了一部史诗级的国产大作,它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很多人的好评。这就是《八佰》。一部热血的战争大片。一开始,就是一场残酷的杀戮。中国的军队遇上日本人以后,疯狂的逃窜。最后所有的逃兵都被当场枪毙,而引入故事的,就是几个侥幸逃脱的逃兵。

逃兵来到了四行仓库,成为了上海最后一批抵抗日军的士兵们。刚开始,所有的人都在逃跑。只有勇敢的人,站出来阻止他们。不惜动用武力,也要死守上海。顿时,这几百个人的生命,被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在经过第一天的磨练以后,所有的正式开始经历了血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被一各一各杀死。所以,没有人在想逃跑的事。在四行仓库的另一头,就是法租界。那你对比喻这里来说简直就是天堂。那也是战士们的信念。

四天过后,牺牲了无数的战士,但是一只冷眼旁观的其他国家突然撒手不管。所有的士兵之后,奔向法租界。在最后出壳的过程中,我感到无比的震撼。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们啊!他们不怕牺牲,就好像是其他战士们的缩影,就是为了守护着每一个人们。难道他们没有怕过吗?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几位战士背着炸药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时候,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所以他们都在那个时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还有更多让我感动的片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的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变成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们赢得的胜利。

而这部电影充分地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4

没有天生无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题记

告别半年的“冰封”状态,电影院复工已有一个多月了,近期《八佰》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疫情虽然让人惧怕,但观众对这部《八佰》电影却充满了期待!上周我和同学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讲述了日军攻打上海时,“八佰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用智慧、勇气和鲜血,迎面阻击敌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八佰》选择自下而上的底层视角,以一群临时并入阻击部队的非正规军为主视点,讲述了一群英勇无畏的热血儿郎们也会眷家恋母,但为国捐躯但死而无憾,怕死畏战的散兵游勇在迷茫怯懦中找回民族大义与家国情怀的故事。

“快,快给我砸!手不要停!找准点,给我砸!”这是四行仓库里谢晋元发出的指令,日军就在楼底下,只有砸开了这面墙,才能与日军进行搏斗,那墙是用砖头一砖一瓦砌成的,非常的坚固,想要用锤头砸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面对日军的进攻,就必须要把它砸开!说干就干,陈树生和老算盘一起用锤头砸墙,你一锤我一锤,终于把墙砸出了一个洞来。以陈树生为代表,一群战士们义无反顾的将炸药绑在自己身上,异口同声的喊着:“绑紧点”!他们将炸药牢牢的拴在自己身上,然后整齐的排成一字形,跳下楼去,与敌人同归于尽。这种无畏生死、义无反顾的精神使我感动至极,泪珠在眼眶里不由得的打转……

谢晋元在征求过大家的同意后,决定在天台上升起旗帜。而这面旗帜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热血希望,更是在向敌人们挑衅!果然旗帜还未到达顶端,日军的飞机便飞来了,谢长官的第一个命令就是保护旗帜!战士们纷纷跑上前去,不顾危险,死死地抱住旗杆。即使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外面,敌人的炮弹随时会击中自己,但他们的手,以及他们的保护旗帜的决心,并未因此而放开……

退

四行仓库和安全区只有一座桥的距离,谢团长在收到指令后,决定当晚全员撤退。虽然桥并不长,但是这也相当于完全暴露了自己,果不其然,谢团长冲锋在前,带着几个人先行上桥,被日军击中了。但他们并没有倒下,而是用尽自己最后的力气,为队友打掩护。最后,他向后面的队友们喊了一声:“快过桥,活着就是胜利!”最终大家还是成功过桥了……

八佰壮士最后的坚守,极大地激发了河对岸所有百姓强烈的抗日情怀,犹如星星之火一般,却可以燎原!

片中有多个触人心弦的时刻,其中最让我戳泪戳心的一幕,源于一个看似平常的对话场景:跟随方记者进到四行仓库的外籍女老师询问战士们,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还这么拼命抗争,有什么意义?

一位战士回答:“意义?这里是我们的家!”

《八佰》它不是一部简单呈现历史真实事件的战争电影,而是一部带给我们许多“意义”理解的作品: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壮士”的意义、“军民顽强抗争”的意义以及“舍生取义”的意义。

此刻,我想起片头打在银幕上的那句话:“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向所有为保家卫国贡献过力量甚至生命的烈士们致敬!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5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是刀枪火海的浴血战场,对面租界则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形成鲜明的对比。国民革命军为了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以相差许多的日本军队进行战斗,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部队就要面临30多万的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这就是影片开头,用鲜血染成的两个字“八佰”,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那四百多人,让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誓死保卫祖国,热爱祖国的心,这部电影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又都是主角,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刻在我的记忆当中。

比如,陈树生,当时在敌军的猛攻下,渐渐的,部队就要战力不支了,他毫不犹豫地在身上绑上不下七八个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那是因为他考虑到他自己,别无选择,自己的牺牲会给部队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他以为他只是来上海清理战场的,只想着能够跟着弟弟小湖北好好的活下去,一起来上海拍照,等和平之后再去英国旅游,可是他为了让国旗升起,他也冲到战场与敌人大战,可最终中弹而亡。还有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他带领部队要冲过桥到租界,可是中途不幸中弹,在他倒地前还撕破喉咙地喊着“全体冲桥!全体冲桥!”

租界那边的爱国人士也尽心帮他们:杨慧敏游过苏州河给军队送国旗,赌场的老板给他们送药,热心的市民也捐赠物品……瞧,桥对面最突出的是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向对面的战士们敬礼,四行仓库这边的战士们看到纷纷站起来立正向小女孩敬礼,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又一次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八佰”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且行在血雾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为是的中国人民。“八佰”不仅仅是八佰人,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6

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

没有战争不惨烈,以前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如今的明抢暗箭,防不胜防。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战斗,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如果真的关心战争,那就拿起机关枪,瞄准敌人的心脏,给他一枪,而不仅仅只是在看戏。

如果真的关心战争,四行仓库里的人怎么可能仅仅只有400人?

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7

今天,爸爸带我看了今年第一部电影,名字很怪,叫《八佰》。电影讲的是1937年,日本人占领上海,400多名中国军人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为了壮大军心,四百壮士谎称八百人,最终以少敌多顽强抵抗了四天四夜的故事。四行仓库原先是个金库,有着厚实的墙体,里面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弹药储备,加上紧邻外国租界,导致日本人不敢使用重炮、炸弹等大型武器,从而展开了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战斗。

为了打下四行仓库,日本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爬墙翻窗进来,被喷火枪烧得满地打滚;他们用大型工程车撞仓库墙壁,车被煤气瓶炸毁;他们搭了盾牌阵要炸四行仓库,却被中国军人用身体扛着炸药包硬生生炸得撤退了;他们派飞机来扫射,但也被我们用机枪打了下来。虽然日本人被打退了,但每一次的胜利,我们中国军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本人翻窗进来时,战士们措手不及之下伤亡惨重;用煤气瓶炸工程车的时候,爆破手也同时被火烧伤了;炸盾牌阵的时候,整个机枪队的战士一个接一个扛着炸药包从楼上就往下跳;再比如敌军飞机飞过来的时候,扶着旗杆的那些人到死都不松开。

看完电影,我情不自禁立正向大屏幕敬了一个礼,如果没有你们这些英雄的保家卫国,哪里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你们都是我们敬佩的榜样,都是全世界的最美逆行者。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8

所以今天约了两个好友去电影院看了心向往已久的《八佰》。看完后对我的冲击非常之大,我一个大男人泪目久久不能停歇。

《八佰》由管虎导演的,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是由近八佰名中国军人坚守四行仓库的故事。

看完后我有几个感想:

1,因为刚开始的抗战,国军的不作为导致了我国军队溃败得一塌糊涂。

2,连续的战败把一些军人都打怕、打怂、打得没有血气了。

3,国民因为连续战败也对军人失去了信心,对国家被占领也麻木了。

4,在四行仓库中奋战的是一群保家卫国,心怀家国、心怀信仰的真正军人、英雄。而隔壁租界中的百姓过着自以为安逸的生活,“歌舞升平”活脱脱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国家强大的力量;剧中记者还有一些外国人因躲在英国国旗下而能安然渡桥,走过战区。反观《战狼》中吴京因手持中国五星红旗渡过外国战区。这时才更感国家强大带来的民族尊严与安全感。

6,每个人的奋战都有意义;虽然坚守在四行仓库的军人并不多,但在他们不屈的浴血奋战后,终于激起了民众心中沉睡的雄狮。

7,战争就是政治的手段;至于为什么,你们看完便知。

8,我为生长于华夏而感到自豪,我为那些因抗战而失去生命的中国军人感恩。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9

电影《八佰》在正式上映了,上映首日票房突破三亿,影片中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都给人很强的代入感。

蝼蚁尚且贪生,在战争的巨大威胁下,老鼠也要求一个生。正如预告片中,闸北的大批难民正在涌向灯火辉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却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军人正在艰难地行军,操着湖北口音问离上海还有多远。这个细节很带感,因为该团其实之前已经打残,一半士兵是从湖北保安团补充的。

而远处的上海城,已经在连番战斗之后遍地烽烟、残垣断壁。

一座仓库,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沪战场的血肉磨盘,已经将整个城市化为废墟。当谢晋元站在楼顶远望南岸,那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气象,越发衬托得北岸宛如地狱。

预告片有一点非常有趣,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脸,但这或许就是电影的本意:没有个人命运,只有家国;没有个人生死,只有八佰。

电影的历史考据也做得很好。因为怕重武器打到对岸的租界引起国际冲突,当时的日军也只能用轻型坦克和步枪攻击四行仓库,双方大多数时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预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镜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包括后面,几名战士在楼顶牢牢抓住一杆千疮百孔的战旗,这应该就是四行仓库战斗著名的护旗之战。电影中将如何呈现,非常值得期待。

从预告片来看,管虎导演一贯的手持写实画风和快节奏叙事依然得以延续,电影可看性极强。那种血火之间的残酷与忠诚,得以一览无余地表达。

对应片头的偷生老鼠,预告片结尾也是动物,一匹雄壮的白马从残破的战场中一跃而起,飒沓飞驰,其中的隐喻意味令人无比亢奋。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10

影片《八佰》影院正式放映以来,如同战场上枪炮齐鸣、流弹横飞,各种评论各种角度夹杂各种思维管涌刷屏,各类媒体平台“无人不道看片回”!趁着周末忙里偷闲的快乐时光,我也是和友人一起奔赴电影院观看这部疫情过后首部上映的“口碑炸裂”的视觉佳作,早有耳闻的我也是毫不含糊的备好了“心相印”纸巾一包,来欣赏这部由可歌可泣的历史真实事件而改编创作拍摄的国产战争电影。

故事原型为 1937年 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多人对外号称八百人。而距离四行仓库战场仅河之隔另外一头,是租界区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可谓一边“天堂”,一边“地狱”。

片中军人们大量的抽烟镜头似乎和先前微博热搜的国家控烟协会的一段话有点背道而驰了。这个便是国家控烟协会之前提出的建议:“烟草过多影视剧应取消评优资格”,协会认为,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严重削弱人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吸烟影视镜头对青少年尝试抽烟有非常重要的诱导作用。而该片的吸烟镜头贯穿了全片,既有着桥一边租界区权贵们在国家危难之际点着香烟的愚昧不醒,也有着桥的另外一边几百名中国军人面对日本侵略者们点着香烟的生死看淡。更有着一句:“烟是我的命!”,体现着当下军人们生死看淡,为国牺牲的悲壮之姿。

《八佰》该片中,军人们在面临生死一线的国家危难之际,而自身薄弱的力量要面对的是人数上数倍于自己的日本侵略者以及更为精良的军事武器于装备。他们的内心害怕吗?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从影片开始之际几位军人不断抽烟的场景可以看出,他们怯战的情绪,他们怕的不是牺牲,而是有着太多的牵挂与不甘。他们有的才十几岁,尚未体验够人世的灿烂,有的家有老小,他们还未尽到一名孝子或是父亲的角色。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便是剧里的羊拐,他是个军人,为战场而生。他拿起枪面对敌人时,倔强狠绝,浑身散发着“狼性”。他也时常沉默地抽着烟,说烟是他的命。他无妻无儿,说自己无所畏惧。但提到老母亲,嘴角就会不由自主地抽动,然后默默地点起烟。羊拐是被战争裹挟的底层士兵群像之一。他们有挣扎有牵挂,但大敌当前,却舍弃小家挺身而出,羊拐对人间真的无所眷顾吗,从他在影片中的不断的吸烟电影镜头可以看出,其实是有的。但是,点起了那根烟,便没有了。

影片中另外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镜头,便是羊拐对着那名酷似“汉奸”的记者方兴文说道:“有烟吗?”他楞了一会,默默地从口袋递了过去,而这包烟是他在和外国领事交流时出其不意的“顺走的”,当时的他与外国领事们侃侃而谈,看起来像极了卖国求荣的投机分子,但真正看到了这一幕又一幕军人们为国捐躯的场景,他也触动了。此刻你便会发现,只是不同的人用着不同的方式来帮助这个国家罢了。

影片结尾之际,从一开始羊拐也很看不上“害怕滴很”的“瓜怂”老铁,在最后的分别之际,两个人隔着栏杆说着向往,他甚至贡献出了自己看成命的半包烟。生死关头他能分享出的最好的东西,就只有从方兴文那里讨要来的半包烟。这半包烟,老铁也只拿了一根,没舍得都带走。他的内心知道,很可能,他这辈子不会再有机会去抽完这包烟了。

影院里从掩鼻抽泣到哭成一片,结束出来的观众大多带着久违的泪痕和激昂的情绪。应该说,影片最大的激发了悲壮的血性!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一种大义凛然的牺牲,一种慷慨激昂的斗志!一种久违的家国情怀和抗争意识,凝聚了中国军民齐心抵抗外辱的共同情绪,慷慨激昂。

所幸,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人也不同于当年的中国人了!放弃幻想,秉承血性,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断充盈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内生动力,外辟新局,以发展求得竞争的主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11

《八佰》是导演管虎的作品。作为我国第六代导演中个人风格极其鲜明的一位,他的作品总是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故事、凌厉的剪辑以及热血的画面而令观众印象深刻。这次的新作《八佰》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那是每次想起都会让全体中国人灵魂震动的1937年,日本侵华行动极尽疯狂,中国国民革命军与其对阵的正面战场残酷而又屈辱。而当时淞沪会战已近尾声并全面陷入颓势,为了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得到更多的国际支持,国民守卫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八百勇士”,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打响了一场极其惨烈的守卫战。这是一场全无胜算的战斗,几百名国军战士面对的是武器精良、整备齐全且人数碾压的日军精英部队,而他们能拼上的,就只有热血和生命。《八佰》所呈现的,就是这个故事。

这部电影仿佛一张拼图组成的油画,它由一个个普通小人物的故事组成。这些人并没有超能力,甚至有些人连个军人的样子都没有。怯懦的老算盘,窝囊的老铁,牢骚超多的军油子羊拐,糊里糊涂的乡下小子端午,他们操着天南地北的方言,各自有各自的小心思。守卫四行仓库的战斗,于他们而言就是阴差阳错的一场劫数。电影的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强调他们正面和英勇的形象,反而表现的是他们的卑微、自私、贪生、怕死。然而,在战争真正开始之后,观众却看到了那种根植于国人灵魂之中的坚定与血性。

似乎很少能在国产电影中看到如此直白的战争场面描绘,断肢、鲜血、枪弹、爆炸,很多镜头甚至可以说会让人产生不适感,那是一种真实的残酷,即使身在画面之外,都仿佛能切身感受到疼痛。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一个个年轻的士兵身绑手榴弹排队跳入日军的盾牌阵地,他们高喊着家乡和自己的名字,以血肉为国家与人民铺垫着通往胜利和自由的道路。

《八佰》是一部残酷的作品,不仅仅在于对于战争场面的真实描绘,更重要的是其基于历史而呈现的故事张力。一道苏州河所隔开的仿佛阴阳两界,英租界的歌舞升平与四行仓库的尸横遍野两相对照,让这个电影的内核更加深刻与悲凉。守卫仓库的四天四夜,填进去了多少年轻战士的生命,却并不能改变国军在抗日战场上一败涂地的结局。甚至连这场护旗之战斗本身,都是面向国际政治舞台的一场表演。电影的剧情让人分外无力,而更残忍的是,这并不是故事,而是真实的历史。

看完这场电影,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哭了多少次。虽然从一开始围绕着这段历史、这部电影以及导演的争议就很多,但是作为一部脱胎于真实历史的作品,它确确实实地感动到了我。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团长谢晋元与每一个士兵所表现出来的英勇和热血,都是鲜活而澎湃的,那是冰冷的政治所浇不熄的。

经历了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更加能够体会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那种深入骨髓的血性和坚韧,每每在民族遭遇危难、人民陷于苦痛之时,都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而与当年相比,而今我们不再需要向国际社会呈上我们的苦难,以寻求其施舍的帮助。我们完全能够依靠国家和人民的力量,与一切困难对抗并最终取得胜利。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底气,我们必须感谢曾经的先烈,他们为抗击外族侵略付出的鲜血,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

我很喜欢《八佰》中那匹白马的意象,它那么神圣而绚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每一个士兵乃至每一个国人心中最纯粹、最美好的向往。历史总会有曲折,要流汗、更要流血,但人的精神却是永恒的,那是我们所共同守护的最后的家园。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篇12

最近,电影《八佰》的上映引发网友热议,对于这部有争议的战争片,大家的评论似乎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赞赏者认为这部电影制作精细,又有家国情怀,而批评者则认为这部电影许多地方违背真实历史,甚至为了煽情而刻意篡改历史。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八佰是怎样一个故事?现在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1937年。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正式拉开序幕,在日本舰队、飞机和源源不断的增援部队猛攻下,国民部队最终放弃了上海,于10月26日下令后撤到苏州河以南区域,而电影《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之战正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场战斗。只是这场战斗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当时正值11月初准备召开九国公约国际会议之际,为了向欧美展现中国军人与日本侵略者惨烈搏斗的景象,同时博得西方国家的同情和支持,蒋当局命令留下少许兵力坚守苏州河北。在此情况下,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带领一个营大约420多号人退守四行仓库,选择此地的原因也是极为特殊的,除了四行仓库本身易守难攻外,就是为了让仅有一河之隔的租界看看中国军人为抵抗侵略者固守家园的牺牲精神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另外,为了能够多撑一会儿,谢晋元将军对外号称自己这边共有800人。这便是电影《八佰》讲述的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么这场在电影里被描述得十分惨烈的战斗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日本海军陆战队对此事曾有简略的记录,档案中记载说日军在27日凌晨4点30分左右开始向闸北进攻,先后占领铁路管理局和中央造币厂,到27日夜间日军将四行仓库周围建筑全部占领,使得四行仓库彻底孤立无援。但是在日军的记载中却并没有28-31日的攻击记录,直到31日凌晨才开始对四行仓库进行炮击,然而在凌晨两点多后日军便完全占领了四行仓库。

虽然对日军记载的档案我们抱有怀疑态度,但是从中方亲历者记录(四行仓库第一营营长杨瑞符日记)中我们发现和日军记载的基本吻合。而且从其他可靠消息来看,日军攻打四行仓库的兵力远非主力军队,只有下辖的一支海军陆战队,并且双方均未使用重武器。至于电影中最为煽情的送国旗那一段,杨慧敏同志在自己的《自述》中明确说了,当时她身负国旗前往垃圾桥附近,被一名英国士兵阻止,在多番辩论后,终于得到许可,在历经两小时左右的路途后,杨慧敏同志终于将国旗送到了四行仓库,献给了谢团副和杨营长。

在固守战进行到第四天后,蒋当局迫于英方施压,将八佰士兵撤退,当然,此时的420余名士兵能够撤下来的只有390余人,在将伤员转移到医院后,剩下的350余人被英军缴械,困于孤营。

至于后面的故事大家想必也知道了谢晋元将军被叛徒打死。随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向英国宣战并攻入英租界,将剩余将士抓了罚为苦役。直到抗战结束,这些历经坎坷的中国军人才得以被解救,然而最终八佰勇士也只剩不到150人。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电影八佰的观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1)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是刀枪火海的浴血战场,对面租界则是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形成鲜明的对比。国民革命军为了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以相差许多的日本军队进行战斗,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部队就要面临30多万的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这就是影片开头,用鲜血染成的两个字“八佰”,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那四百多人,让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誓死保卫祖国,热爱祖国的心,这部电影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又都是主角,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刻在我的记忆当中。

比如,陈树生,当时在敌军的猛攻下,渐渐的,部队就要战力不支了,他毫不犹豫地在身上绑上不下七八个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那是因为他考虑到他自己,别无选择,自己的牺牲会给部队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他以为他只是来上海清理战场的,只想着能够跟着弟弟小湖北好好的活下去,一起来上海拍照,等和平之后再去英国旅游,可是他为了让国旗升起,他也冲到战场与敌人大战,可最终中弹而亡。还有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他带领部队要冲过桥到租界,可是中途不幸中弹,在他倒地前还撕破喉咙地喊着“全体冲桥!全体冲桥!”

租界那边的爱国人士也尽心帮他们:杨慧敏游过苏州河给军队送国旗,赌场的老板给他们送药,热心的市民也捐赠物品……瞧,桥对面最突出的是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向对面的战士们敬礼,四行仓库这边的战士们看到纷纷站起来立正向小女孩敬礼,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又一次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八佰”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且行在血雾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为是的中国人民。“八佰”不仅仅是八佰人,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精神!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2)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网上都说这部电影十分好看,所以我们就前往了电影院去观看。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在8月23日上映了一部史诗级的国产大作,它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很多人的好评。这就是《八佰》。一部热血的战争大片。一开始,就是一场残酷的杀戮。中国的军队遇上日本人以后,疯狂的逃窜。最后所有的逃兵都被当场枪毙,而引入故事的,就是几个侥幸逃脱的逃兵。

逃兵来到了四行仓库,成为了上海最后一批抵抗日军的士兵们。刚开始,所有的人都在逃跑。只有勇敢的人,站出来阻止他们。不惜动用武力,也要死守上海。顿时,这几百个人的生命,被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在经过第一天的磨练以后,所有的正式开始经历了血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被一各一各杀死。所以,没有人在想逃跑的事。在四行仓库的另一头,就是法租界。那你对比喻这里来说简直就是天堂。那也是战士们的信念。

四天过后,牺牲了无数的战士,但是一只冷眼旁观的其他国家突然撒手不管。所有的士兵之后,奔向法租界。在最后出壳的过程中,我感到无比的震撼。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们啊!他们不怕牺牲,就好像是其他战士们的缩影,就是为了守护着每一个人们。难道他们没有怕过吗?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几位战士背着炸药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时候,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所以他们都在那个时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还有更多让我感动的片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的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变成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们赢得的胜利。

而这部电影充分地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3)

看电影《八佰》,第一次跟家人,感动于军人的英勇,悲恸于战争的惨烈。第二次跟同事,则多了几分理性,可以更细致地分析这些所谓“逃兵”的转变,更深刻地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我想,从下面两点,谈谈感受,一是动机,二是合作。

首先谈谈动机。影片中,一河两世界,一边宛若天堂,一边满目疮痍。影片主要讲述一支被收编不太正规的军队,可以说是东拼西凑起来的,有账房先生、有种地的、有跟原部队走散的……当看到河对面歌舞升平的景象时,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火光中闪现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什么,让他们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继续坚守四行仓库呢?

大家还记得沿着水道逃出来的端午和老算盘吗?虽然他们都回头了,但我想,原因是不一样的。老算盘是因为租界警察的警告,而端午,是因为使命感——当他听到租界的百姓们喊着“你是英雄!”“好样的!”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这里,让我联想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同样都是返回了四行仓库,老算盘是因为外在动机,端午,是因为内在动机,所以最终,老算盘还是想方设法苟且偷生,而端午,与大家并肩作战英勇奋战到最后一刻。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是什么让这些人坚守四行仓库呢?是他们的内在动机——为了身后租界百姓的安全、为了给谈判争取筹码、为了民族精神不倒……

反观我们,是什么让我们努力工作呢?相信多数人,都会说,为了赚钱啊!没错,为了赚钱,可是有没有想过,是为了赚小钱,还是赚大钱呢?如果,是为了当下的一份收入,你一定会去计算,我今天工作了多次时间,干了多少活儿,拿了多少工资。这是小钱。如果,是为了当下的生活不被轻易改变,为了未来的生活更有品质,为了深爱的家人有更多选择,你是不是会更加努力呢?因为你身上多了一份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你的内在动机,推动你赚更多的钱,这,是大钱。只要我们的内在动机足够强大,我们的意志也就会更加坚定,也许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跟我们期待的未来相比,这些都不值一提。那么现在想想,你的内在动机是什么呢?

其次,谈谈合作。整个影片升华的片段,也是全剧的泪点——送电话线。跑过去一个,被打死了。再跑过去一个,又被打死了。直到最后一位刀子,成功把电话线扔过去了,自己还是被日本人打死了,看得人全程泪奔。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去就是送死,但就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舍身一试,才让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最后成功了。而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每个人的力量,也都是渺小的,如果因为自认为不可能,就轻易放弃,那我们的目标,将永远只是梦想。所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家庭中,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个赚钱养家一个辅导孩子作业,各司其职,才能稳而不乱。在工作中,同样没有一个人是全才,能够做好所有的事情,只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持久发展下去。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组,要共同完成一篇论文,每个人写其中一个板块,要求由组长最后收集好提交完整的论文,可是到截至时间的时候,因为其中一人没有完成,导致组长没能按时提交,全组没有完成任务。下次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么做呢?没错,提前去跟每一个组员要作业,给自己预留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各种意外。本身这个任务里,并没有要求组长去提前叮嘱大家交作业,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二是以结果为导向。因为合作的时候,很难做到所有人的想法一致,而每个人又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所以,不如简单一点,大家都以结果为导向,忽略过程中的分歧,多考虑对方的不确定性,我想这才是合作的本质。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4)

很多人可能不是很喜欢这类型的影片,作为历史老师,我一个人去看了这部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守卫战为题材的影片《八佰》。

关于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我想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国人都是有些印象的,在这场战争中,四万万同胞举全中国之力,历时14年之久,终于赢得了这样一场看似必败的战争。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我们牵制了二战中日本的绝大多数兵力,但是在这场浩劫中,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影片中,黄晓明所扮演的角色说了一句话,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不管输赢,我只想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让更多的国人不要再受到战争的磨难”,可是如果这场战争我们输了,哪里还有国人一说。先于上海沦陷的东北、华北地区的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无不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流离失所不在话下,甚至成为生化实验下的牺牲品,妇女沦为慰安,孩子从小接受奴化教育……试想推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多么可怕是事情,哪里还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庆幸的是这场战争我们是胜利了,才有了现在的小康社会、才有了国人的平安喜乐……

回到影片本身,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点:一个是苏州河两岸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租界区的歌舞升平和四行仓库的枪林弹雨、血肉模糊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欧豪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从一开始企图从水路逃离到对岸、连扳机都扣不动的懦弱小伙,到后来为了守卫旗帜不倒而英雄献身。

还有一个就是贯穿于全剧始终的一匹白马:这匹马的出现是由一个小意外而引出,在如此混沌的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不得不说很惊艳。在战争过程中,由于受到惊吓,白马在苏州河畔一路狂奔,也曾受伤,但它始终是这部剧的颜值担当,在团座谢晋元与日军指挥官的会谈中它还充当了门面担当的角色。甚至在结尾处,在这场保卫战落下帷幕之后,它在一片废墟、满目荒凉中再次冲出……虽然我觉得它抢了“小湖北”的戏份,但是还是想给这一幕点赞。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令人泪目,比如那些绑着炸药的终身一跃,比如赌场刀子冲破枪林弹雨将电话线送到对岸;比如何香凝先生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比如大学教授在募捐之际将妻子的项链扔下楼去,在看到撤离中被射杀的士兵时拿出自己的枪进行反击;比如赌场老板蓉姐,用斧头砍下柜门,拿出吗啡给到伤员……

但是也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仅代表个人观点):

参与这场守卫战最小战士“小湖北”,我原本以为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缩影,尤其是在撤离前夕,团座谢晋元对他说:你一定要活下去,去看看好起来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影片最后用一个远景的形式展现了当下四行仓库遗址矗立于繁华大上海一隅的场景,一方面可借遗址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另一方面也以当今大上海的欣欣向荣的场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但总归觉得这个结局还是太突兀,没有个很好的前后衔接,如果用幸存下来的“小湖北”的视角来讲这里或许会更好些。

另外就是,大家观影应该都有前奏需要看一会儿才能进入剧情的感受,而影片开头节奏较快,很多场景让人没有来得及作出反映就一晃而过。而在撤离最后,当日本的机枪扫射在冲上桥面的士兵的时,对岸的民众冲破栅栏,在桥头设立的铁门处挥舞着手掌的场景却久久不息,我大概能理解这个场景的存在是为了反映出,八佰勇士所唤醒的国人的觉醒,但个人还是觉得过于矫情。

影片中很多场景之于太平盛世中成长的我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影视作品反映出来的不过是当时的一些缩影,真实与否无需定论。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战争远比影片来的激烈且残忍,那些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牺牲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唯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愿世界和平!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6

《八佰》这部电影是在前些日子上映的,我妈给我说这是一部抗战的片子,我本以为这是八百壮士抗争成功了呢?谁成想,最后的结果令人感到伤感!

《八佰》主要讲的是一九三九年,关于“淞沪会战”的故事,位于苏州河北岸的是战火硝烟不断的”四行仓库”的所在地,而河南岸的却是英国人租借处,人民安居乐业,一条河流,将两地分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经过不断抗战,最后虽然失败,但依然有大多数战士存活了下来!

在《八佰》中,最让我感到十分“震撼”一个片段是在日军准备爆破大楼时,因为他们四面八方都有钢板防护,手榴弹一扔就弹开了。于是,一位士兵将炸弹绑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他不顾敌人重力的炮火攻击,纵身一跃,直接跳入了一群日军所围成的钢板阵,随着一声响动—“咚——”他与一些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了:之后,越来越多的战士也像先殉职的那一位战士一样;身绑炸弹,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其中,我还特佩服一个人,他叫“刀子”,他本来在难民过桥时拦下了一个想“逃”的军人,但在德国人运电话线受阻时,他却挺身而出,以身殉国,将电话线安全运到四行仓库!

从大体上看,他们的抗战已经输了,但,他们的精神却被后人所铭记,他们,才是真的中国人!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7

电影《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8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惧。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欢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殊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无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挡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

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保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9

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

没有战争不惨烈,以前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如今的明抢暗箭,防不胜防。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战斗,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

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10

忆风雨,跌宕征程·兴;展江山,昂扬而起·鼎。——题记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这就是我的家,以前的家,《八佰》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绝望和希望相缠绕所呈现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里面的人物并不是非黑及白,还掺杂着灰色的形象,想要逃跑的士兵,租界民众等等,他们是一个个等待“唤醒”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他们的“白”在于为八佰壮士捐物资,企盼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出现。

每一个人都有恐惧,每个人的无畏都需要被唤醒。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又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喊着自己的名字和遗言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台词印在了每个人心里。

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从栏杆对面伸出双手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被真正唤醒了。

最后的那匹白驹,它就是希望,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永不屈折的希望。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5)

这里是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时中国人民拼死反抗,史称淞沪会战。

10月26日中国革命军第88师524团余400人,在团长谢晋元的带领下,守着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当时为了保护大部队撤退,这400人留了下来,上面命令是死守四行仓库,这一年前原繁荣的地方,现在已经被战争残害,变得死气沉沉,因有英租界的存在,这是地狱,那边是天堂。因为是断后,所以他们没有援军,也就意味着他们只有死。

10月27日,日军大肆进攻,投毒,凿墙来势汹汹,战士们抵抗了一天,筋疲力尽,晚上要休息,日军又突然进攻,平静了一段时间后,有人送来一面旗子和补给,也决定了明天要升旗,日军飞机不惜代价要击倒旗子,而国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洋人们见证了我们的“威严”。

这是历史上千万战争的一场,最后虽然失败,但也证明我们国家有希望,让外国知道,中国是怎么站起来的。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6)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虽然这些战士被称作“八佰壮士”但实际上只有四百多人。他们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首绚烂的爱国之曲,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此同时,也有几个画面让人记忆犹新,潸然泪下。

绑 紧 点 儿

四行仓库外,战火喧天,日军将坚固的盾牌高高地举在头上,一路闯到了仓库的围墙,在盾牌的掩护下,日军开始疯狂地砸起了墙。“队长!日本人的盾太厚了,子弹打不穿!”陈树生在心里暗暗地咒骂了一声,回身拿起几包炸药“娘!孩儿不孝!”说着便冲着奔向窗户,失去了遮挡,他的身体完完全全地暴露在了敌人的火力下,子弹射穿了他的身体,可是他却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早已抱有必死的决心了。他奋力一跃,紧紧抱着炸药,带着自己伤痕累累的身体,撞开了日军的铁盾,伴随着陈树生的一声怒吼,炸药火光冲天。像是早就商量好了似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拿起炸药包,一个山东兵抱着一大捆炸药跑到一个小战士面前笑着对他说:“孩子,绑紧点儿。”日军退去了,这是由无数战士们的牺牲换来的。试问这样的场景谁能不泪目。

升 旗

坚守四行仓库的第三天早晨,团长,对着四百多名身负重伤的战士们说道:“战士们!昨夜河对岸的租界为我们送来了一面旗帜,你们说,我们是升还是不升?”“升!”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团长谢晋元看着他们,心中感慨万分:升起 军旗便是对日本人极大的挑衅,这会使本就十分困难的防守难上加难。

众人来到楼顶,看着 军旗缓缓升上天空民,那是一种无声的呐喊,那是对罪恶的侵略者的藐视,是对英勇抵抗者的赞扬!然而好景不长,日军显然无法忍受这种行为,派来了一架飞机来轰炸,楼顶的战士们立刻进行隐蔽并开始防御,可随着一声巨响,旗杆断了,就在 军旗即将倒下落地之际,一名士兵冲了上去双手紧紧地撑着旗杆,可飞机很快就射穿了他的身体。还没完!无数的士兵用自己的身体抵住了旗杆,直到飞机被击落,战士们的心脏不再跳动。

冲 桥

坚守四行仓库的第四天傍晚,一纸“总裁手令”使战斗提前结束,所有的战士被命令于当夜全部撤退至租界。信号灯亮了,战士们开始分组过桥,敌人罪恶的子弹疯狂地舔舐着战士们的鲜血“不要恋战!一口气冲过去!“可是情况并不明朗,战士们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奔去却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地上,还没有倒下的战士不顾自己安危,拼尽全力想将受伤的队友拉入安全区。“活着就是胜利!”谢晋元拖着自己满目疮疾的躯体,扯着沙哑的嗓子吼道:“我们的民族病了,只有我们才能治好它,才能鼓舞我们背后四万万国人的心!”看到这一幕,我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震撼……

“落后就要挨打。”“活着就是胜利。”历史往事历历在目,如今中国已经变得强大起来,但是我们不能懈怠,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使新中国紧随时代的洪流,让我们的祖国更上一层楼!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7)

电影《八佰》在正式上映了,上映首日票房突破三亿,影片中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都给人很强的代入感。

蝼蚁尚且贪生,在战争的巨大威胁下,老鼠也要求一个生。正如预告片中,闸北的大批难民正在涌向灯火辉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却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军人正在艰难地行军,操着湖北口音问离上海还有多远。这个细节很带感,因为该团其实之前已经打残,一半士兵是从湖北保安团补充的。

而远处的上海城,已经在连番战斗之后遍地烽烟、残垣断壁。

一座仓库,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沪战场的血肉磨盘,已经将整个城市化为废墟。当谢晋元站在楼顶远望南岸,那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气象,越发衬托得北岸宛如地狱。

预告片有一点非常有趣,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脸,但这或许就是电影的本意:没有个人命运,只有家国;没有个人生死,只有八佰。

电影的历史考据也做得很好。因为怕重武器打到对岸的租界引起国际冲突,当时的日军也只能用轻型坦克和步枪攻击四行仓库,双方大多数时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预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镜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包括后面,几名战士在楼顶牢牢抓住一杆千疮百孔的战旗,这应该就是四行仓库战斗著名的护旗之战。电影中将如何呈现,非常值得期待。

从预告片来看,管虎导演一贯的手持写实画风和快节奏叙事依然得以延续,电影可看性极强。那种血火之间的残酷与忠诚,得以一览无余地表达。

对应片头的偷生老鼠,预告片结尾也是动物,一匹雄壮的白马从残破的战场中一跃而起,飒沓飞驰,其中的隐喻意味令人无比亢奋。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8)

影片《八佰》影院正式放映以来,如同战场上枪炮齐鸣、流弹横飞,各种评论各种角度夹杂各种思维管涌刷屏,各类媒体平台“无人不道看片回”!趁着周末忙里偷闲的快乐时光,我也是和友人一起奔赴电影院观看这部疫情过后首部上映的“口碑炸裂”的视觉佳作,早有耳闻的我也是毫不含糊的备好了“心相印”纸巾一包,来欣赏这部由可歌可泣的历史真实事件而改编创作拍摄的国产战争电影。

故事原型为 1937年 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多人对外号称八百人。而距离四行仓库战场仅河之隔另外一头,是租界区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可谓一边“天堂”,一边“地狱”。

片中军人们大量的抽烟镜头似乎和先前微博热搜的国家控烟协会的一段话有点背道而驰了。这个便是国家控烟协会之前提出的建议:“烟草过多影视剧应取消评优资格”,协会认为,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严重削弱人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吸烟影视镜头对青少年尝试抽烟有非常重要的诱导作用。而该片的吸烟镜头贯穿了全片,既有着桥一边租界区权贵们在国家危难之际点着香烟的愚昧不醒,也有着桥的另外一边几百名中国军人面对日本侵略者们点着香烟的生死看淡。更有着一句:“烟是我的命!”,体现着当下军人们生死看淡,为国牺牲的悲壮之姿。

《八佰》该片中,军人们在面临生死一线的国家危难之际,而自身薄弱的力量要面对的是人数上数倍于自己的日本侵略者以及更为精良的军事武器于装备。他们的内心害怕吗?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从影片开始之际几位军人不断抽烟的场景可以看出,他们怯战的情绪,他们怕的不是牺牲,而是有着太多的牵挂与不甘。他们有的才十几岁,尚未体验够人世的灿烂,有的家有老小,他们还未尽到一名孝子或是父亲的角色。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便是剧里的羊拐,他是个军人,为战场而生。他拿起枪面对敌人时,倔强狠绝,浑身散发着“狼性”。他也时常沉默地抽着烟,说烟是他的命。他无妻无儿,说自己无所畏惧。但提到老母亲,嘴角就会不由自主地抽动,然后默默地点起烟。羊拐是被战争裹挟的底层士兵群像之一。他们有挣扎有牵挂,但大敌当前,却舍弃小家挺身而出,羊拐对人间真的无所眷顾吗,从他在影片中的不断的吸烟电影镜头可以看出,其实是有的。但是,点起了那根烟,便没有了。

影片中另外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镜头,便是羊拐对着那名酷似“汉奸”的记者方兴文说道:“有烟吗?”他楞了一会,默默地从口袋递了过去,而这包烟是他在和外国领事交流时出其不意的“顺走的”,当时的他与外国领事们侃侃而谈,看起来像极了卖国求荣的投机分子,但真正看到了这一幕又一幕军人们为国捐躯的场景,他也触动了。此刻你便会发现,只是不同的人用着不同的方式来帮助这个国家罢了。

影片结尾之际,从一开始羊拐也很看不上“害怕滴很”的“瓜怂”老铁,在最后的分别之际,两个人隔着栏杆说着向往,他甚至贡献出了自己看成命的半包烟。生死关头他能分享出的最好的东西,就只有从方兴文那里讨要来的半包烟。这半包烟,老铁也只拿了一根,没舍得都带走。他的内心知道,很可能,他这辈子不会再有机会去抽完这包烟了。

影院里从掩鼻抽泣到哭成一片,结束出来的观众大多带着久违的泪痕和激昂的情绪。应该说,影片最大的激发了悲壮的血性!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一种大义凛然的牺牲,一种慷慨激昂的斗志!一种久违的家国情怀和抗争意识,凝聚了中国军民齐心抵抗外辱的共同情绪,慷慨激昂。

所幸,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人也不同于当年的中国人了!放弃幻想,秉承血性,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断充盈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内生动力,外辟新局,以发展求得竞争的主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篇9)

这是一场大家都熟悉的战役。其实,它称不上是一场战役。

这只是一座孤城上最后的防守,最后的军人,他们如困兽一般的坚守,而已。

无法形容自己坐在电影院时的心情,对这部片子期待得太久了,久到有一些害怕,害怕看到的不是我想看到的,害怕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

无处不在的网民们剧透说,头盔用错了,坦克的型号不对,那两匹马也各种不对,而我,从第一分钟那个软糯的上海话声音出现的瞬间,就攥紧了手机,用尽力气地握住。似乎这样,才足以让我有力气抵挡住接下来的惨烈。

“点枝蜡烛,摆一碗酒酿圆子”这应该是上海人祭祀的习俗吧。

此刻,当我再次想起这话的时候,忍不住想起自己,每年祭祀时,可曾想过那些人?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人们。

而我们,就是影片中提及的那四万万人啊。虽然时光流逝,四万万的基数越来越大,可按理说,应该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吧。我们在高楼大厦,钢筋铁骨中穿梭时,可曾在心里竖一座碑,那上面,布满弹孔!

画面转向那匹漂亮的白马,它在弹片横飞的战场上飞奔,它的身躯染上了血色,它的蹄声“蹬蹬”,一声声敲痛人心。对面租界,有女人在唱着歌剧,江的这边,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我倒下了,就换你。”

我在回忆剧情的时候又一次热泪横流。

看着那些战士,身上绑满手榴弹,一边喊着“娘,孩儿不孝,”一边纵身跃下;

看着河那边的年轻人,为了将电话线带过河而被打成筛子;

看着那面倒下又站起来的旗帜;

看着小男孩搂着白马脖子的片刻宁静;

看着老光棍凝视着女孩脱下衣服的背影;

看着老艺人唱着《长坂坡》,要杀个七进七出……

鼓点声中,多少英雄止步桥上,鲜血将历史浸泡出了浓重的红与黑。我站在几十年以后的盛夏,看镜头下的雪,轻悄的,盖不住一张血污的脸。

电影很长,两个半小时,短暂的宁静都会被枪声打碎。我和朋友说,别带孩子去看。场面太过惨烈,超出了我对它的预期。炮火击碎了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我居然生出了一种灵魂无处安放的错觉。

那个年代,那样的一批人,其实有很多人是怯懦的呀。谁都不愿意轻易赴死,但是战争将他们推上了杀身成仁的祭坛,他们献出了所有,冰冷的历史却只留下几行字。

那个被打穿了脸颊的老兵油子,

那个没拿过枪的铁算盘,

那几个不敢杀人的新兵蛋子。

他们的家里有娇妻,他们去上海的时候还做着上游轮玩的美梦。如果他们活在现在,或许会成为白领,和我们一样一边抱怨一边行色匆匆;

或许会是一个农民,因为天气不好而骂几句老天;

或许会在工地打工,开着塔吊俯视着脚下变得渺小的人群。

如果他们活在现在,也许生活很艰难,但是,至少不用面对凛冽的炮火,不用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当电影镜头转向特派员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些活下来的勇士们后来的遭遇。被软禁,被暗杀,过了悲惨而与世隔绝的四年孤军生涯。

后来,他们有些回了原籍,有些留在上海做苦力,终此一生,再不能重返战场,杀敌报国。一把淬过火的锋利的刀,就这样被重力折断了。

电影停留在他们冲过垃圾桥的刹那。

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片,抛开那些所谓的硬伤不说,有些史实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杨惠敏泅渡送旗,比如四百多勇士最后浴血冲桥……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700字(通用10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八佰电影观后感”。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需要撰写各种文档,充分使用范文是写作提升的高效手段,更多地思考范文的整体构思和组成框架,你是不是还对范文感到棘手呢?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1

“我听到对面的楼里有人在喊,父亲说:‘那些人在保护我们’,我只记得那时候酒酿圆子很好吃,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荧幕上炮火连天的场景看的我心惊肉跳,甚至都有一种想要找一个日本人打一架的冲动,即使我知道那样是不对的。像我这种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会知道那种感受。但是即使是在观看电影,我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当年的生活在那种情况下人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这就是家国情怀。

电影中的各个角色扮演的十分真实,开始很多人想当逃兵,但后来渐渐的变得勇敢了起来,最后竟加入了掩护部队逃生的敢死队,被人们称作英雄。有的人肯定想说,他们凭什么算英雄,他们一开始可是想方设法的逃跑的人啊。对啊,他们是人啊,他们也有血肉有感情的啊,再说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回家的路上,心里百感交集;本以为可以快乐的看完一场电影,但电影那沉重的内容却让我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而此时已经到家了,于是我决定玩会手机解解闷。正要的起劲时,我忽然想到电影中有很多人在对岸看着那些保家卫国出生入死的军人,一边说着军人加油,一边放着烟花说笑,对于这种隔岸观火,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行为我很厌恶;但我看了看自己现在的状态:了解到这些沉重的历史,却不因为自己生在和平年代而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而用手机来麻痹自己。这和那些隔岸观火的人有什差别?

其实,一开始那个吃酒酿圆子的人就象征着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灯火辉煌的大城市里,又有多少人记得那老旧仓库里曾经的战火。

既然我们爱国,那就要多多少少为国家做一些贡献,而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自己爱国啊!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2

怀着激动的心情,东明店全体员工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胥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有些与现实何其相似。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每个人都有不可说的'压力。白天努力工作,夜晚开始崩溃。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因为我也经历了一段这样的时光。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保护的人,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时间去崩溃,只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努力锻炼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的守护家人。

愿大家都能勇敢的面对来自于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努力向上。

(文:东明店廖学婷)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3

以一条苏州河为界,一边是天堂,另一边便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高喊出自己的名字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不仅喊醒了河对麻木的民众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热血。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抗战情绪才被真正的`唤醒了。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孔祥卿

中国军人誓死捍卫上海四行仓库的的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会战在历史战争的长河中算不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役,甚至在淞沪战役中并不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该战役在民众的心中却是意义重大的,是人民抗战意识空前高涨的引线,在四行仓库房顶上他们升起的不仅仅是旗帜,更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作为一颗种子,去叫醒更多的国人。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范弘芳

八佰壮士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里的父亲、丈夫、儿子,可恰恰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时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宁死也要坚守阵地。在国家大义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壮士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牺牲精神让我们敬畏,抗战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愿所有人牢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金隅太行人,我们也应以史为鉴,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在工作中做努力奋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刘涵

影片的最后战士们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军队缴械并集中看押到了兵营,无法撤离上海,直到最后被日军俘获。归根结底还是那时的中国不够强大,上海流离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护,撤离的国军被羁押,强如日军面对租界时还是要看各国脸色给几分面子。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只有让人民群众觉醒来使我们的祖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才会有如今天这般的话语权。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李天龙

赵云七进七出,以一敌百。而八百壮士们面对的浩浩荡荡的日本军队,同是毫不退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现了白马,一开始白马受惊四处逃窜,如同刚刚入驻四行仓库时惊魂未定的守军战士,胆怯畏战;而后白马重新出现来到四行仓库就好比国军战士坚定信心,誓死守卫;最后出现的白马则或许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马产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壮士中年纪几乎最小的,汉室中兴待后生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希望正是寄托在这些具有民族热血的晚辈的身上。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4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 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 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电影片尾字幕模板2020年高清视频模板视频背景素材广告电影片尾字幕模板,片头,倒计时,相册,特效,粒子,婚庆,快闪,字幕,查看详情精校版?精品文档?2??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 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5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佰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6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10月26日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这是一项死亡任务。

当时,大势溃败,为了保住大部队撤退,留下了这400余人,他们都是乱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无名的英雄。

指挥官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最后的阵地,便是后来的文具市场,曾经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始建于1931年,五层楼高,曾是4家银行共用的仓库,毗邻苏州河,河的另一边是租界。

站在最高处,可以看见国际饭店。

1936年3月初,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与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就在那座国际饭店谈笑风生。

没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烟之中。

1937年10月,上级对谢晋元说: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

这句话,等于间接的判了他们死刑。谢晋元带着400多名士兵在四行仓库里宣誓:此地就是我们埋骨之处!

10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但毗邻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疯狂轰炸。

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对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成群结队的人站在那里为对岸的将士们呐喊、助威。

有人举着大黑板高呼,告诉将士们日军的行动,当一个日本兵被击毙后,岸那边就会响起阵阵欢呼声。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怆,多年后,每当听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着泪花,还有一种坚定且无法言说的力量。

往事藏着吾辈之气节和精神图腾。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7

最近火爆的电影《八佰》上映了,朋友圈和抖音都反响强烈。爸妈为了加强我的爱国情怀,让哥哥给我们订好了电影票。我怀着激动又复杂的心情来到电影院,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战争类的电影,我无法想象电影里的画面,竟然是真正的历史重现。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254团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团长谢晋元怕日本人发起下一场猛烈进攻,就把420人称作800人。

第四个昼夜最让我激动。外面日本人越来越多,但是战士们子弹也越来越少,他们一个个背上炸药包,打算和日本人同归于尽,只要人在,就不会让日本人靠近一步,势必坚守着上海最后一道防线。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一个护送电话线的任务,租界原本可以安安全全的活下去,但他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并没有隔岸观火,而是纷纷报名参加这次护送任务,牺牲了不知道多少人,才最终接上电话线。战斗进入后期,谢晋元团长为了保住战士们的生命,选择冲过护城桥,虽然最终成功,但是只有三成的人生还。

在这部电影里,我认识到了虽然粗鲁但是爱国爱家人的老算盘;年龄虽小,但是不屈不挠的小湖北;顽强向前,忠肝义胆的谢晋元团长……虽然人物角色都不同,但是都是保家卫国的抗战英雄。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的五星红旗是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和平也是英雄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安于现在舒适的现状,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对于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恶行,我们没有资格代替先辈选择原谅。勿忘国耻,向英雄致敬,向伟大的中华民族致敬!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8

看了《八佰》这部战争电影,我的眼睛在流泪,我的心也在流泪。我为敌人残暴而愤怒,为中国人科技落后而流泪,为中国人铁骨铮铮的精神而骄傲。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有一种火焰在燃烧,愤怒的巨蛇在我心里游走。

四行仓库,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六七百余人在仓库里开个会,也不会感到拥挤。那里面防御工程齐全,大部分人背上都背着毛瑟狙击枪,防止敌人突袭。若不是此时我国经济落后,那么多祖国同胞也不会丧命于此。四行仓库里面有炸药,后面是英国租界,所以敌人不敢用重炮,这是一个绝对的地势优势。

这里面有着很多令人流泪的事,敌人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士兵背上背着爆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开了敌人的盾牌防护;将士们宁死,也不愿让国旗倒下,士兵就是用自己的血肉来捍卫国家的尊严。

可恶,你们还敢挑衅。这是日本空军说的,但是,日本人残忍的杀害祖国同胞,就连无辜的'租借人民也残忍地杀害,这难道不是日本空军的罪行?难道日本人就不会为自己的残暴感到愧疚吗?

让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新中华。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9

今年八月二十一日,改编自历史故事《八佰》的历史电影上映了,钟爱以抗战题材为主题电影的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和爸爸就去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遥,孤军奋战四个昼夜,造就了这一场被围观的战争。记者采访时谎称自由八佰人,实际只有四佰人,租界的百姓见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便不断的送去补给,使这些战士们坚持了许久,但日本军的一次次进攻,最后双拳难敌四手,只能撤退进租界。

我在看的时候,心中充满愤怒和热血,恨不得自己就是里面的一位战士,能够杀倒几个日本鬼子。这是中国的耻辱,并且让我记住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和八佰壮士的英雄形象,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日本对中国无情的侵略,以及无数的受难同胞。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10

《八佰》这部电影描述了在淞沪会战尾声时期在四行仓库发生的一场战斗。电影开篇演出经过近三个月的苦战,中国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军心士气严重低迷,比刚挺进上海时的雄赳赳、气昂昂完全不同。在血与火的战场,再勇敢的战士也经受不住身边战友们的持续牺牲。大撤退的命令一下达,军队在撤退中陷入混乱状态,在日军突击分队的攻势下,建制几乎被完全打乱。国府高层考虑九宫公约即将召开,决定留一支部队坚守苏州河岸的四行仓库,以显示国军仍在坚守上海,在国际社会上寻求更大帮助。

电影然后描述了溃散的十余名士兵加入了守卫四行仓库的五二四团第一营,这些溃散的士兵,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部队,有的甚至是新兵,有的也已被日军吓破了胆。随着战事的激烈程度,这些加入的散兵在身边战友的感召下,找回了杀敌的勇气。守军们的顽强奋战被河对岸的外国侨民和中国百姓都深深看在眼里,在坚守了四天四夜之后,遵照上级命令退入了租界。

在观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就是开篇很宏大,结局却显得有些意犹未尽,遗憾点太多,更重要的是鉴于历史后来对这支孤军的下场结局并不好,团长谢晋元被叛徒杀害,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军营又被日军俘虏受尽磨难。给人感觉就是比起屈辱被俘倒不如与日军血战到底来的痛快。

比起xx年播出的《捍卫者》有明显的差别,《捍卫者》描写的是淞沪会战初期的宝山县城保卫战,姚子青营长率部死守宝山县城七天七夜,最终英勇战死。两场作战规模非常相似,都是敌强我弱的局面。但在本质上却有明显的区别,宝山保卫战姚子青率部守卫国土,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因素,宁可全军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也不会受到其他的干扰。四行仓库保卫战是谢晋元团长率部守卫四行仓库,其发起意义在于国府高层想要通过在上海的坚守,引起九国公约在国际上更大的帮助中国,这是一场因政治外交发起的一场军事作战,军队必须要接受政治的指令行事。守军就不可能放开手脚的作战,在坚守四天四夜之后,谢晋元团长只能率部退入租界,结束这场战斗。军人不畏死,就怕死的不明不白。最后向在抗战中为国家牺牲的中国将士致敬!这是小生看完《八佰》这部剧的感想,欢迎诸位看官游览,留言指出不足之处。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系列


如今影视剧已经占据了人们娱乐生活的大部分,此时心中种种,感慨万千,最是适宜写一篇观后感。为了记住观看影片时的感动和变化的思绪,我们应该写一份观后感。不同的时期看同一部影视作品可能有不同的感悟,相信你此时在为写作品观后感而犯愁了吧!我们花时间专门编辑了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篇1】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 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 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电影片尾字幕模板2020年高清视频模板视频背景素材广告电影片尾字幕模板,片头,倒计时,相册,特效,粒子,婚庆,快闪,字幕,查看详情精校版?精品文档?2??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 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篇2】

《八佰》这部电影描述了在淞沪会战尾声时期在四行仓库发生的一场战斗。电影开篇演出经过近三个月的苦战,中国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军心士气严重低迷,比刚挺进上海时的雄赳赳、气昂昂完全不同。在血与火的战场,再勇敢的战士也经受不住身边战友们的持续牺牲。大撤退的命令一下达,军队在撤退中陷入混乱状态,在日军突击分队的攻势下,建制几乎被完全打乱。国府高层考虑九宫公约即将召开,决定留一支部队坚守苏州河岸的四行仓库,以显示国军仍在坚守上海,在国际社会上寻求更大帮助。

电影然后描述了溃散的十余名士兵加入了守卫四行仓库的五二四团第一营,这些溃散的士兵,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部队,有的甚至是新兵,有的也已被日军吓破了胆。随着战事的激烈程度,这些加入的散兵在身边战友的感召下,找回了杀敌的勇气。守军们的顽强奋战被河对岸的外国侨民和中国百姓都深深看在眼里,在坚守了四天四夜之后,遵照上级命令退入了租界。

在观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就是开篇很宏大,结局却显得有些意犹未尽,遗憾点太多,更重要的是鉴于历史后来对这支孤军的下场结局并不好,团长谢晋元被叛徒杀害,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军营又被日军俘虏受尽磨难。给人感觉就是比起屈辱被俘倒不如与日军血战到底来的痛快。

比起xx年播出的《捍卫者》有明显的差别,《捍卫者》描写的是淞沪会战初期的宝山县城保卫战,姚子青营长率部死守宝山县城七天七夜,最终英勇战死。两场作战规模非常相似,都是敌强我弱的局面。但在本质上却有明显的区别,宝山保卫战姚子青率部守卫国土,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因素,宁可全军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也不会受到其他的干扰。四行仓库保卫战是谢晋元团长率部守卫四行仓库,其发起意义在于国府高层想要通过在上海的坚守,引起九国公约在国际上更大的帮助中国,这是一场因政治外交发起的一场军事作战,军队必须要接受政治的指令行事。守军就不可能放开手脚的作战,在坚守四天四夜之后,谢晋元团长只能率部退入租界,结束这场战斗。军人不畏死,就怕死的不明不白。最后向在抗战中为国家牺牲的中国将士致敬!这是小生看完《八佰》这部剧的感想,欢迎诸位看官游览,留言指出不足之处。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篇3】

看了《八百壮士》后,我心中有说不完的激动,这部爱国主义影片,主要叙述当时日军进攻上海的真实战况,我八十八军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五百人,由团长谢晋元中校率领掩护国-军之撤退,并陷入三面之包围中,即战四昼一夜,有四行仓库通过稣州河进入英租界。这里面有一个很英勇的女孩,叫杨惠敏,自愿当童子军,父亲劝她回去,她不肯,说要让中国立起来。上海闹饥荒时,他去维护秩序,还将国旗送到四行仓库,路上危机重重,可为了立志气,强民心她死也要去。

故事的高潮在杨惠敏乘船送国旗一段,令人印象深刻。

大姑艺人唱八百壮士,在烽火连天的上海四行仓库已陷入日军围攻谢晋元沉稳的指挥战斗,杨瑞符营长足智多谋,八百壮士英勇顽强,打退多路进攻。上海各界人民热情支援八百壮士抗敌。女军杨惠敏身负国旗,在日军飞机轰炸下潜入仓库,将旗帜送入仓库。播音员为市民报告八百壮士战斗的情况。

当时,全国的童子军坚守着“不要饷、不吃粮、不怕苦、不怕死”的号令。我为之感动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贡献,而是为了国家未来的前途而贡献着,不贪生怕死,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800个烈士,多么珍贵的“一笔财富”啊,就这样牺牲在了日本人的手榴弹中,我真惋惜埃这时,我的心中又萌生了憎恨之情,日本人为什么要将八百壮士赶尽杀绝呢?为什么一定要占领上海呢?为什么要攻击中国,不和我们做朋友呢?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为了统治全世界,日本人要伤害所有人吗?要让所有人看不起吗?

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璀璨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蹂躏。失陷的国土,逃难的贫民,溃败的军队苦难时刻的开始。日本人,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果不是当时的中国不强大,那么,日军也不会来攻击我们了,从现在起,我要发奋读书,让祖国更加强大!让世界各国都和平共处,再也不发生这种事情了。“……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此时此刻,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回响在我的耳畔,我的心也像宋祖英那样装满了沉甸甸的祖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篇4】

周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触颇深。

第一是国难当头的牺牲精神

影片第1个打动我的镜头,是战士陈树生抱着炸药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面庞,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紧接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约,赴一场慷慨之约。历史上真实的陈树生也是这样,牺牲的时候年纪只有20多岁。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一个个介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800壮士。原来他们都曾经在那个离我们很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的用生命为民族奋斗过。“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他们视死如归的的精神令敌人胆寒,令后辈敬佩。

第二是唤醒民众的信心与尊严

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一位小姑娘从世外桃源的天堂,带到如魔鬼地狱般的地方,这面旗帜的递送者是租界一个衣食无忧的赌场女老板,而她的弟弟为了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牺牲在桥上。升起的那一瞬间,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仪式感的力量。升旗会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会疯狂攻击四行仓库,但是战士们这样说:“不能让国旗倒下,要让全中国的人们知道我们还在战斗!”一个个的战士为了保护旗帜倒在旗杆下,他们用血肉之躯支撑着旗帜巍然屹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们,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篇5】

扬中华之魂,明爱国之志!

9月7日周一,八·十中队的同学们来到了电影院,一起观看了一场爱国电影《八佰》。

最近非常热门的这部电影,讲的是在1937年淞沪会战之后,三十余万国民党军撤出了上海,仅剩400多名将士镇守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谢团座为了鼓舞士气,对外号称士兵有800人,于是就有了“八百勇士”的名字。这400名勇士坚持不懈,勇敢坚强,坚守阵地十多天,与日军鏖战之后冲锋过桥,撤退到了对面的英租界。

剧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名名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的舍生忘死,坚强不屈,让队员们非常的感动震撼,战场上鲜血淋漓炮火纷飞,残酷而又无情。作文队员们深刻的理解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我们的革命先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我们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祖国的新栋梁,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1000字精选


我们特别编辑了“《八佰》的电影观后感”。我们时常会看到很多经典的电影或电视剧,每次看完,我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你是否在纠结写作品名观后感应该从哪里入手。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1)

很多人可能不是很喜欢这类型的影片,作为历史老师,我一个人去看了这部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守卫战为题材的影片《八佰》。

关于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我想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国人都是有些印象的,在这场战争中,四万万同胞举全中国之力,历时14年之久,终于赢得了这样一场看似必败的战争。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我们牵制了二战中日本的绝大多数兵力,但是在这场浩劫中,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影片中,黄晓明所扮演的角色说了一句话,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不管输赢,我只想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让更多的国人不要再受到战争的磨难”,可是如果这场战争我们输了,哪里还有国人一说。先于上海沦陷的东北、华北地区的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无不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流离失所不在话下,甚至成为生化实验下的牺牲品,妇女沦为慰安,孩子从小接受奴化教育……试想推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多么可怕是事情,哪里还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庆幸的是这场战争我们是胜利了,才有了现在的小康社会、才有了国人的平安喜乐……

回到影片本身,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点:一个是苏州河两岸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租界区的歌舞升平和四行仓库的枪林弹雨、血肉模糊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欧豪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从一开始企图从水路逃离到对岸、连扳机都扣不动的懦弱小伙,到后来为了守卫旗帜不倒而英雄献身。

还有一个就是贯穿于全剧始终的一匹白马:这匹马的出现是由一个小意外而引出,在如此混沌的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不得不说很惊艳。在战争过程中,由于受到惊吓,白马在苏州河畔一路狂奔,也曾受伤,但它始终是这部剧的颜值担当,在团座谢晋元与日军指挥官的会谈中它还充当了门面担当的角色。甚至在结尾处,在这场保卫战落下帷幕之后,它在一片废墟、满目荒凉中再次冲出……虽然我觉得它抢了“小湖北”的戏份,但是还是想给这一幕点赞。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令人泪目,比如那些绑着炸药的终身一跃,比如赌场刀子冲破枪林弹雨将电话线送到对岸;比如何香凝先生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比如大学教授在募捐之际将妻子的项链扔下楼去,在看到撤离中被射杀的士兵时拿出自己的枪进行反击;比如赌场老板蓉姐,用斧头砍下柜门,拿出吗啡给到伤员……

但是也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仅代表个人观点):

参与这场守卫战最小战士“小湖北”,我原本以为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缩影,尤其是在撤离前夕,团座谢晋元对他说:你一定要活下去,去看看好起来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影片最后用一个远景的形式展现了当下四行仓库遗址矗立于繁华大上海一隅的场景,一方面可借遗址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另一方面也以当今大上海的欣欣向荣的场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但总归觉得这个结局还是太突兀,没有个很好的前后衔接,如果用幸存下来的“小湖北”的视角来讲这里或许会更好些。

另外就是,大家观影应该都有前奏需要看一会儿才能进入剧情的感受,而影片开头节奏较快,很多场景让人没有来得及作出反映就一晃而过。而在撤离最后,当日本的机枪扫射在冲上桥面的士兵的时,对岸的民众冲破栅栏,在桥头设立的铁门处挥舞着手掌的场景却久久不息,我大概能理解这个场景的存在是为了反映出,八佰勇士所唤醒的国人的觉醒,但个人还是觉得过于矫情。

影片中很多场景之于太平盛世中成长的我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影视作品反映出来的不过是当时的一些缩影,真实与否无需定论。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战争远比影片来的激烈且残忍,那些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牺牲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唯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愿世界和平!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6

《八佰》这部电影是在前些日子上映的,我妈给我说这是一部抗战的片子,我本以为这是八百壮士抗争成功了呢?谁成想,最后的结果令人感到伤感!

《八佰》主要讲的是一九三九年,关于“淞沪会战”的故事,位于苏州河北岸的是战火硝烟不断的”四行仓库”的所在地,而河南岸的却是英国人租借处,人民安居乐业,一条河流,将两地分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经过不断抗战,最后虽然失败,但依然有大多数战士存活了下来!

在《八佰》中,最让我感到十分“震撼”一个片段是在日军准备爆破大楼时,因为他们四面八方都有钢板防护,手榴弹一扔就弹开了。于是,一位士兵将炸弹绑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他不顾敌人重力的炮火攻击,纵身一跃,直接跳入了一群日军所围成的钢板阵,随着一声响动—“咚——”他与一些日本鬼子同归于尽了:之后,越来越多的战士也像先殉职的那一位战士一样;身绑炸弹,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其中,我还特佩服一个人,他叫“刀子”,他本来在难民过桥时拦下了一个想“逃”的军人,但在德国人运电话线受阻时,他却挺身而出,以身殉国,将电话线安全运到四行仓库!

从大体上看,他们的抗战已经输了,但,他们的精神却被后人所铭记,他们,才是真的中国人!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7

电影《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8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惧。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欢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殊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无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挡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

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保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9

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

没有战争不惨烈,以前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如今的明抢暗箭,防不胜防。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战斗,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

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10

忆风雨,跌宕征程·兴;展江山,昂扬而起·鼎。——题记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这就是我的家,以前的家,《八佰》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绝望和希望相缠绕所呈现的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里面的人物并不是非黑及白,还掺杂着灰色的形象,想要逃跑的士兵,租界民众等等,他们是一个个等待“唤醒”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他们的“白”在于为八佰壮士捐物资,企盼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出现。

每一个人都有恐惧,每个人的无畏都需要被唤醒。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又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喊着自己的名字和遗言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台词印在了每个人心里。

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从栏杆对面伸出双手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被真正唤醒了。

最后的那匹白驹,它就是希望,是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永不屈折的希望。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2)

看电影《八佰》,第一次跟家人,感动于军人的英勇,悲恸于战争的惨烈。第二次跟同事,则多了几分理性,可以更细致地分析这些所谓“逃兵”的转变,更深刻地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我想,从下面两点,谈谈感受,一是动机,二是合作。

首先谈谈动机。影片中,一河两世界,一边宛若天堂,一边满目疮痍。影片主要讲述一支被收编不太正规的军队,可以说是东拼西凑起来的,有账房先生、有种地的、有跟原部队走散的……当看到河对面歌舞升平的景象时,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火光中闪现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什么,让他们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继续坚守四行仓库呢?

大家还记得沿着水道逃出来的端午和老算盘吗?虽然他们都回头了,但我想,原因是不一样的。老算盘是因为租界警察的警告,而端午,是因为使命感——当他听到租界的百姓们喊着“你是英雄!”“好样的!”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这里,让我联想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同样都是返回了四行仓库,老算盘是因为外在动机,端午,是因为内在动机,所以最终,老算盘还是想方设法苟且偷生,而端午,与大家并肩作战英勇奋战到最后一刻。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是什么让这些人坚守四行仓库呢?是他们的内在动机——为了身后租界百姓的安全、为了给谈判争取筹码、为了民族精神不倒……

反观我们,是什么让我们努力工作呢?相信多数人,都会说,为了赚钱啊!没错,为了赚钱,可是有没有想过,是为了赚小钱,还是赚大钱呢?如果,是为了当下的一份收入,你一定会去计算,我今天工作了多次时间,干了多少活儿,拿了多少工资。这是小钱。如果,是为了当下的生活不被轻易改变,为了未来的生活更有品质,为了深爱的家人有更多选择,你是不是会更加努力呢?因为你身上多了一份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你的内在动机,推动你赚更多的钱,这,是大钱。只要我们的内在动机足够强大,我们的意志也就会更加坚定,也许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跟我们期待的未来相比,这些都不值一提。那么现在想想,你的内在动机是什么呢?

其次,谈谈合作。整个影片升华的片段,也是全剧的泪点——送电话线。跑过去一个,被打死了。再跑过去一个,又被打死了。直到最后一位刀子,成功把电话线扔过去了,自己还是被日本人打死了,看得人全程泪奔。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去就是送死,但就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舍身一试,才让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最后成功了。而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每个人的力量,也都是渺小的,如果因为自认为不可能,就轻易放弃,那我们的目标,将永远只是梦想。所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家庭中,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个赚钱养家一个辅导孩子作业,各司其职,才能稳而不乱。在工作中,同样没有一个人是全才,能够做好所有的事情,只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持久发展下去。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组,要共同完成一篇论文,每个人写其中一个板块,要求由组长最后收集好提交完整的论文,可是到截至时间的时候,因为其中一人没有完成,导致组长没能按时提交,全组没有完成任务。下次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么做呢?没错,提前去跟每一个组员要作业,给自己预留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各种意外。本身这个任务里,并没有要求组长去提前叮嘱大家交作业,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二是以结果为导向。因为合作的时候,很难做到所有人的想法一致,而每个人又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所以,不如简单一点,大家都以结果为导向,忽略过程中的分歧,多考虑对方的不确定性,我想这才是合作的本质。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3)

就在前天我和父母一同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网上都说这部电影十分好看,所以我们就前往了电影院去观看。

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在8月23日上映了一部史诗级的国产大作,它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很多人的好评。这就是《八佰》。一部热血的战争大片。一开始,就是一场残酷的杀戮。中国的军队遇上日本人以后,疯狂的逃窜。最后所有的逃兵都被当场枪毙,而引入故事的,就是几个侥幸逃脱的逃兵。

逃兵来到了四行仓库,成为了上海最后一批抵抗日军的士兵们。刚开始,所有的人都在逃跑。只有勇敢的人,站出来阻止他们。不惜动用武力,也要死守上海。顿时,这几百个人的生命,被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在经过第一天的磨练以后,所有的正式开始经历了血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被一各一各杀死。所以,没有人在想逃跑的事。在四行仓库的另一头,就是法租界。那你对比喻这里来说简直就是天堂。那也是战士们的信念。

四天过后,牺牲了无数的战士,但是一只冷眼旁观的其他国家突然撒手不管。所有的士兵之后,奔向法租界。在最后出壳的过程中,我感到无比的震撼。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们啊!他们不怕牺牲,就好像是其他战士们的缩影,就是为了守护着每一个人们。难道他们没有怕过吗?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几位战士背着炸药包往下跳念名字的时候,想一想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所以他们都在那个时候往下跳也是十分勇敢的。还有更多让我感动的片段,他们400多名战士都十分的勇敢,为了不让四行仓库变成他们的坟墓,他们只能在那里抵抗,最后他们赢得的胜利。

而这部电影充分地发挥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精神。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4)

在久违的电影院里,和家人们一起看了点映。一边是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一边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河两岸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纵使是市井混子,在国难当头时,也愿意舍得头颅去碰那子弹一颗。生如蝼蚁亦有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对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敌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着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现在的我们在这大荧幕上看着那段黑暗无边,泣血挣扎的历史,不是全貌,却也掀开了一角,让我们窥见那无奈、无助、无望被裹挟着、推动着,那无畏、无惧和无穷的力量在守护着,奔涌着。

没有战争不惨烈,以前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如今的明抢暗箭,防不胜防。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时代,新的挑战,新的战斗,如今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如果真的关心战争,那就拿起机关枪,瞄准敌人的心脏,给他一枪,而不仅仅只是在看戏。

如果真的关心战争,四行仓库里的人怎么可能仅仅只有400人?

至少,我们可以再多一点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数字,是来时的路,也是未来前行的灯塔。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5)

一半天堂,一半地狱,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革命先烈无数人的努力下才成就了今天,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偌大的一个上海市,十几万正规军撤得无影无踪,只留下400多战士留守四行仓库,其用意竟然是为了几天后,召开的雅冬塔会议上各国佬们在看上海,中国队还在坚守。国民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争取国际援助,看人脸行事。

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混乱不堪,在东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的老师和学生已让人傻傻分不清了,日本把中国打的人心不安。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起来,还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哪个人不怕死,可在战争面前我们中国战士们,做的是保家卫国,不顾一切后果的拦截敌人,一场生与死的战争。

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华人民的勇敢坚强,不怕困难保家卫国的精神。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6)

电影《八佰》在正式上映了,上映首日票房突破三亿,影片中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英勇,都给人很强的代入感。

蝼蚁尚且贪生,在战争的巨大威胁下,老鼠也要求一个生。正如预告片中,闸北的大批难民正在涌向灯火辉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却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军人正在艰难地行军,操着湖北口音问离上海还有多远。这个细节很带感,因为该团其实之前已经打残,一半士兵是从湖北保安团补充的。

而远处的上海城,已经在连番战斗之后遍地烽烟、残垣断壁。

一座仓库,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沪战场的血肉磨盘,已经将整个城市化为废墟。当谢晋元站在楼顶远望南岸,那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气象,越发衬托得北岸宛如地狱。

预告片有一点非常有趣,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脸,但这或许就是电影的本意:没有个人命运,只有家国;没有个人生死,只有八佰。

电影的历史考据也做得很好。因为怕重武器打到对岸的租界引起国际冲突,当时的日军也只能用轻型坦克和步枪攻击四行仓库,双方大多数时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预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镜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包括后面,几名战士在楼顶牢牢抓住一杆千疮百孔的战旗,这应该就是四行仓库战斗著名的护旗之战。电影中将如何呈现,非常值得期待。

从预告片来看,管虎导演一贯的手持写实画风和快节奏叙事依然得以延续,电影可看性极强。那种血火之间的残酷与忠诚,得以一览无余地表达。

对应片头的偷生老鼠,预告片结尾也是动物,一匹雄壮的白马从残破的战场中一跃而起,飒沓飞驰,其中的隐喻意味令人无比亢奋。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7)

今天,爸爸带我看了今年第一部电影,名字很怪,叫《八佰》。电影讲的是1937年,日本人占领上海,400多名中国军人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为了壮大军心,四百壮士谎称八百人,最终以少敌多顽强抵抗了四天四夜的故事。四行仓库原先是个金库,有着厚实的墙体,里面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弹药储备,加上紧邻外国租界,导致日本人不敢使用重炮、炸弹等大型武器,从而展开了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战斗。

为了打下四行仓库,日本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爬墙翻窗进来,被喷火枪烧得满地打滚;他们用大型工程车撞仓库墙壁,车被煤气瓶炸毁;他们搭了盾牌阵要炸四行仓库,却被中国军人用身体扛着炸药包硬生生炸得撤退了;他们派飞机来扫射,但也被我们用机枪打了下来。虽然日本人被打退了,但每一次的胜利,我们中国军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本人翻窗进来时,战士们措手不及之下伤亡惨重;用煤气瓶炸工程车的时候,爆破手也同时被火烧伤了;炸盾牌阵的时候,整个机枪队的战士一个接一个扛着炸药包从楼上就往下跳;再比如敌军飞机飞过来的时候,扶着旗杆的那些人到死都不松开。

看完电影,我情不自禁立正向大屏幕敬了一个礼,如果没有你们这些英雄的保家卫国,哪里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你们都是我们敬佩的榜样,都是全世界的最美逆行者。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篇8)

影片《八佰》影院正式放映以来,如同战场上枪炮齐鸣、流弹横飞,各种评论各种角度夹杂各种思维管涌刷屏,各类媒体平台“无人不道看片回”!趁着周末忙里偷闲的快乐时光,我也是和友人一起奔赴电影院观看这部疫情过后首部上映的“口碑炸裂”的视觉佳作,早有耳闻的我也是毫不含糊的备好了“心相印”纸巾一包,来欣赏这部由可歌可泣的历史真实事件而改编创作拍摄的国产战争电影。

故事原型为 1937年 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多人对外号称八百人。而距离四行仓库战场仅河之隔另外一头,是租界区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可谓一边“天堂”,一边“地狱”。

片中军人们大量的抽烟镜头似乎和先前微博热搜的国家控烟协会的一段话有点背道而驰了。这个便是国家控烟协会之前提出的建议:“烟草过多影视剧应取消评优资格”,协会认为,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严重削弱人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吸烟影视镜头对青少年尝试抽烟有非常重要的诱导作用。而该片的吸烟镜头贯穿了全片,既有着桥一边租界区权贵们在国家危难之际点着香烟的愚昧不醒,也有着桥的另外一边几百名中国军人面对日本侵略者们点着香烟的生死看淡。更有着一句:“烟是我的命!”,体现着当下军人们生死看淡,为国牺牲的悲壮之姿。

《八佰》该片中,军人们在面临生死一线的国家危难之际,而自身薄弱的力量要面对的是人数上数倍于自己的日本侵略者以及更为精良的军事武器于装备。他们的内心害怕吗?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从影片开始之际几位军人不断抽烟的场景可以看出,他们怯战的情绪,他们怕的不是牺牲,而是有着太多的牵挂与不甘。他们有的才十几岁,尚未体验够人世的灿烂,有的家有老小,他们还未尽到一名孝子或是父亲的角色。让我印象颇深的人物便是剧里的羊拐,他是个军人,为战场而生。他拿起枪面对敌人时,倔强狠绝,浑身散发着“狼性”。他也时常沉默地抽着烟,说烟是他的命。他无妻无儿,说自己无所畏惧。但提到老母亲,嘴角就会不由自主地抽动,然后默默地点起烟。羊拐是被战争裹挟的底层士兵群像之一。他们有挣扎有牵挂,但大敌当前,却舍弃小家挺身而出,羊拐对人间真的无所眷顾吗,从他在影片中的不断的吸烟电影镜头可以看出,其实是有的。但是,点起了那根烟,便没有了。

影片中另外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镜头,便是羊拐对着那名酷似“汉奸”的记者方兴文说道:“有烟吗?”他楞了一会,默默地从口袋递了过去,而这包烟是他在和外国领事交流时出其不意的“顺走的”,当时的他与外国领事们侃侃而谈,看起来像极了卖国求荣的投机分子,但真正看到了这一幕又一幕军人们为国捐躯的场景,他也触动了。此刻你便会发现,只是不同的人用着不同的方式来帮助这个国家罢了。

影片结尾之际,从一开始羊拐也很看不上“害怕滴很”的“瓜怂”老铁,在最后的分别之际,两个人隔着栏杆说着向往,他甚至贡献出了自己看成命的半包烟。生死关头他能分享出的最好的东西,就只有从方兴文那里讨要来的半包烟。这半包烟,老铁也只拿了一根,没舍得都带走。他的内心知道,很可能,他这辈子不会再有机会去抽完这包烟了。

影院里从掩鼻抽泣到哭成一片,结束出来的观众大多带着久违的泪痕和激昂的情绪。应该说,影片最大的激发了悲壮的血性!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一种大义凛然的牺牲,一种慷慨激昂的斗志!一种久违的家国情怀和抗争意识,凝聚了中国军民齐心抵抗外辱的共同情绪,慷慨激昂。

所幸,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中国,现在的中国人也不同于当年的中国人了!放弃幻想,秉承血性,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不断充盈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内生动力,外辟新局,以发展求得竞争的主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喜欢《八佰电影观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八佰电影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