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八佰电影观后感

八佰电影观后感

[荐]八佰电影观后感受(模板6篇)。

写文档时,我们时常会疑问自己写出来的是否合格,这时先找可参考的范文很有必要。借鉴范文不是抄范文,而是借鉴整体架构,写作之前我们要如何运用好经典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佰电影观后感受,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 篇1

对于我们而言,什么样的人算英雄呢?大概是那些明明可以逃避可以安稳却甘愿踏出舒适区,去像笨蛋像傻瓜一样不顾一切的追逐自己的信念、追逐自我的人吧。电影《八佰》故事的开头便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慨,四行仓库的背后拥挤着无数的上海市民,灯火阑珊,而四行仓库的正前方,借谢团长的话来说,前方便是地狱。

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影片最后一匹白马从废墟中走出来,这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就像看了影片之后你明白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战士们的鲜血渲染出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能为社会为国家有贡献的人。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 篇2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佰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 篇3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电影《八佰》。在这之前,听朋友们谈论说这部电影很精彩,当我在影院坐了两个多小时从头到尾看完后,内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的历史,继东北沦陷、华北沦陷后,国民党军队大规模撤退时,谢晋元团长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军团却坚决地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杀敌,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军人的骨气和血性!

留守的人中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其他县市支援的人,有的人意志不坚定,有的人想回家娶妻生子,有的只是想看看大上海的繁华……他们却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个中华大地,硝烟四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日军的铁蹄践踏着祖国母亲的每一寸身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人类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不变法则!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这是怎样的家国情怀,当国民党军队都在撤退时,这群人却是当时的逆行者!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却有让全世界都敬畏的信念,那些浑身捆绑手榴弹,纵身跳入敌人钢板阵中的一个个“陈树生”,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投入这场敌我力量悬殊的决战,国难当头,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不朽丰碑!

在战斗之初,生活在依旧歌舞升平的租界里的同胞,似乎还觉得此次战斗与己无关,但看到壮士们一个接一个跳入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后,中华儿女骨子里最深沉的民族精神被激发了出来,捐款、捐物……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支持前线的战士们!爱国是需要传承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无数先辈们前赴后继的奉献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电影中令人感动的地方很多,看完后我的内心很受触动,被那个年代的人们所感动,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愿我们珍惜幸福生活,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愿世界没有战争。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 篇4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10月26日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这是一项死亡任务。

当时,大势溃败,为了保住大部队撤退,留下了这400余人,他们都是乱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无名的英雄。

指挥官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最后的阵地,便是后来的文具市场,曾经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始建于1931年,五层楼高,曾是4家银行共用的仓库,毗邻苏州河,河的另一边是租界。

站在最高处,可以看见国际饭店。

1936年3月初,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与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就在那座国际饭店谈笑风生。

没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烟之中。

1937年10月,上级对谢晋元说: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

这句话,等于间接的判了他们死刑。谢晋元带着400多名士兵在四行仓库里宣誓:此地就是我们埋骨之处!

10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但毗邻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疯狂轰炸。

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对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成群结队的人站在那里为对岸的将士们呐喊、助威。

有人举着大黑板高呼,告诉将士们日军的行动,当一个日本兵被击毙后,岸那边就会响起阵阵欢呼声。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怆,多年后,每当听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着泪花,还有一种坚定且无法言说的力量。

往事藏着吾辈之气节和精神图腾。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 篇5

20xx年看的第一场是《雪人奇缘》,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有很多同学已看过,我看了预告片儿,感觉很有兴趣。

上午下了古筝课后来到奥斯卡影城,取票进场,进入了二号厅,发现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个人。这倒与我预想的场景不同。后来想想,电影结束时正是饭点儿。所以人少也是应当的。

电影开演了,我逐渐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背后持续传来儿童哭声,真是大煞风景,破坏用户体验。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带出去,为什么要影响他人。

《八佰》改编于历史真实事件,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以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名为八百,实则只有420人。造就了这个奇迹。《八佰》历时230天拍摄,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当年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斤烟油和近五吨的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左边苍夷满目、硝烟四起;右边则灯红柳绿,一片繁荣,曼妙女倚栏望,而这里却是时时有生命危险。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国旗,升国旗会激怒日军,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盘上,凭什么不能升?那还有什么尊严?国旗升起来了,日军飞机来炸,人肉来挡,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四万万中国人在战争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 篇6

作为一部饱受期待的爱国主义电影,我在《八佰》上映的第二天得以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了这部战争片。我自认为我的泪点还算挺高,上一次哭成傻子还是在看《寻梦环游记》的时候,但这部电影属实给了我很大刺激与震撼。出场时心情高涨,感慨良多,因此趁着热情写下这篇观后感。

《八佰》可以说是一部极其硬核的战争片了。它毫不避讳地直接拍出战场上的惨烈景象。尸横遍野,血流满地,无数战士中枪倒地,痛苦呻吟,中间一段拼刺刀的戏码更是紧张刺激,可以看出无论是演员的化妆、现场的声效、场景的描绘都可以说是极其用心,剧情方面后期总感觉略微有点拖长,但作为门外汉的我无法给予正确评价,因此不过多赘述,总体来讲是一部很良心的电影。

接下来进入正题。

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日军侵华中,淞沪会战打的最后一场战役,由谢晋元和杨瑞符率领的八十八师以四行仓库为据点进行的防守战。蒋司令希望以八十八师的奋力抵抗与牺牲赢取来自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因此下令八十八军固守四行仓库七天。

不同于以往,从一个宏观的大局角度上描绘一个战争的进程,《八佰》采用了群像式演出,毫不避讳地展现出每一类人在面对绝境时心态的转变,为观众呈现出脆弱的人性在面临极端情境时的摇摆。

在影片的开头,士兵们的命运便借营长之口宣告而出:这座仓库是坚实的阵地,更是我们的坟墓。近乎绝望的现实,不免让人催生逃跑的心理。端午曾经试图通过河道逃生,老算盘则是人如其名,无时无刻不在打算着如何才能离开这个鬼地方。我们在批判这些人想要逃跑的小心思时,不妨深思一下倘若换做自己,自己又会怎么做呢?

战争总是要结束的,总有人要活下来的,我上有老下有小,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啊!老算盘跪下求着端午放过他的场景到现在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

是啊,试问谁会喜欢死亡呢?当士兵中弹倒下,绝望地伸手试图抓住战友,一句我想活下去!真是让我心都碎了。但军团身后,即为国门。失去了国家,也就失去了信仰,民族的意义更是不复存在。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无数战士挺身而出,一腔热血怒撒沙场,终是战胜了死亡的恐惧。

那一个个绑着手榴弹跳下去的战士,我们无法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我们都知道,他们每一个人都怀有一颗热爱的心,用自己的躯体筑成血肉的长城。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所谓的绝对男一号。每个人在经历战争的洗礼后都多少有所改变。

端午从试图逃跑,到舍生举旗;老铁从不断牺牲队友,到自己最终国家拼搏;就连十三岁的小湖北的眼神,都从逃避,呆滞变得坚定,沉着。战争是一场血与火的试炼,它终究改变了所有人。

电影采用阴冷的色调和巧妙的运镜向观众传达了反战的思想。苏州河一面歌舞升平,一面战火连天。天堂和地域仅仅一线之遥,但却难于登天。

在保卫战开始之初,战士们拼死拼活与敌人抗争到底的时候,民众如同一群看客,点起的烟花让我心寒,仿佛眼前的一场好戏与他们毫无关联。鲁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麻木的中国人,大概便是这样的一番神情吧。

但当民众们看到每一位战士的神情,意识到每一位战士为了国家付出的努力,他们的民族之魂终于被激发。嬉闹般的叫好声销声匿迹,有的只有信念与物质上的支持。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目的便达到了。区区几百人,面对数量庞大的敌人又能改变什么呢?但他们的努力激发了国人的血性,激发了四万万人一致抗日的决心。

或许旗帜的树立使得八十八军更快的遭到了敌军的疯狂攻击,但竖起这面国旗表明了中华民族将要抗争到底的态度。这是向敌人的宣告:只要这面旗帜还立在这里,中华民族便永远不可能倒下。

有的人故意抹黑,声称这部电影是给gmd洗白。但我认为,当倭寇入侵到家门口时,挺立在防线前的战士永远都会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不如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好好看看这中华男儿的气概。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电影《八佰》观后感集锦6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电影《八佰》观后感”。

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电影《八佰》观后感。观看喜欢的影片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一般来说观看之后都会有不少心得感悟。此时不妨来把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好的观后感能够打动人心,引发读者的共鸣。还请您收藏本文!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

今年八月二十一日,改编自历史故事《八佰》的历史电影上映了,钟爱以抗战题材为主题电影的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和爸爸就去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遥,孤军奋战四个昼夜,造就了这一场被围观的战争。记者采访时谎称自由八佰人,实际只有四佰人,租界的百姓见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便不断的送去补给,使这些战士们坚持了许久,但日本军的一次次进攻,最后双拳难敌四手,只能撤退进租界。

我在看的时候,心中充满愤怒和热血,恨不得自己就是里面的一位战士,能够杀倒几个日本鬼子。这是中国的耻辱,并且让我记住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和八佰壮士的英雄形象,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日本对中国无情的侵略,以及无数的受难同胞。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2

“国家破碎之际,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题记

前几天观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国电影——《八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日激战时那仅存的400名军人对抗3万日军时的英勇无畏。现在闭上眼,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1937年淞沪会战未期,中日双方激战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谢晋元带领400人的军队在四行仓库进行反击,作为最后的据点,仓库内有煤油等工业燃料,导致日军不敢使用大型杀伤力武器。仅一河之隔的租界有英国人,日方不能攻击,租界的人共同观看对面的场景,这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啊!但最令我敬佩的片段就属于一个个士兵身上绑满手榴弹,从四行仓库跳下炸死楼下的日军。那一个个名字,至今我难以忘怀。“俺叫王振兴!”“俺叫李救国”。“爸,妈,俺来生再来孝敬您!……”。

为了在全国会议上维护中国的发言权,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叠在一起,树立起了中国国旗。

影片早已结束,但我迟迟没有离开观影厅,为的是记住那些烈士的名字。我心中的波澜汹涌,思绪往前,一定要为国争光,做祖国将来的栋梁!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3

有一天,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完电影后,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大无畏精神和祖国的伟大。

这是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400多人抵抗数以百倍的日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他们毅然抵抗了四天四夜。尽管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斗,但战士们却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告诉身后的四万万同胞,我们没有挫败,中国还有希望。这便是令我感到震撼的影片——《八佰》。影片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互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一种心灵撞击。

影片中被苏州河隔开的上海租界和四行仓库,一边是热闹的繁华,一边却是令人战栗的荒芜。我记得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不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所带来的后果,更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影片中最令我震撼的场面是一个战士身上绑满炸药,留下血书,跳进日军的铁甲阵中,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前赴后继,他们一个个报出自己的姓名籍贯,慷慨赴死,尤其最后那一句“娘,孩儿不孝了”,直接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好一会儿,我才咬着牙止住了悲伤。自古忠孝两难全,总有人英勇就义是为了换取更多人的幸福安康,疫情中的白衣天使、灾难中的逆行者……他们和这些战士一样,都是真正的英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罢了。”虽然我们年龄还小,不能挺起脊梁负重前行,但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要对这些为了“岁月静好”而努力的英雄们说一声谢谢! 战争早已结束,电影也已结束,唯一没有结束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发展壮大的进程,唯一没有停下的是我们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我们青少年要拿起学习的武器,刻苦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将来报效国家。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4

以一条苏州河为界,一边是天堂,另一边便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高喊出自己的名字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不仅喊醒了河对麻木的民众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热血。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抗战情绪才被真正的`唤醒了。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孔祥卿

中国军人誓死捍卫上海四行仓库的的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会战在历史战争的长河中算不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役,甚至在淞沪战役中并不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该战役在民众的心中却是意义重大的,是人民抗战意识空前高涨的引线,在四行仓库房顶上他们升起的不仅仅是旗帜,更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作为一颗种子,去叫醒更多的国人。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范弘芳

八佰壮士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里的父亲、丈夫、儿子,可恰恰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时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宁死也要坚守阵地。在国家大义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壮士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牺牲精神让我们敬畏,抗战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愿所有人牢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金隅太行人,我们也应以史为鉴,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在工作中做努力奋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刘涵

影片的最后战士们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军队缴械并集中看押到了兵营,无法撤离上海,直到最后被日军俘获。归根结底还是那时的中国不够强大,上海流离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护,撤离的国军被羁押,强如日军面对租界时还是要看各国脸色给几分面子。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只有让人民群众觉醒来使我们的祖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才会有如今天这般的话语权。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李天龙

赵云七进七出,以一敌百。而八百壮士们面对的浩浩荡荡的日本军队,同是毫不退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现了白马,一开始白马受惊四处逃窜,如同刚刚入驻四行仓库时惊魂未定的守军战士,胆怯畏战;而后白马重新出现来到四行仓库就好比国军战士坚定信心,誓死守卫;最后出现的白马则或许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马产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壮士中年纪几乎最小的,汉室中兴待后生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希望正是寄托在这些具有民族热血的晚辈的身上。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5

周六,受到朋友邀请,去看了场电影《八佰》。

坐在黑压压的影院里,荧幕上跳跃出了画面。宽广的灌木丛中,一群新兵蛋子,背着枪,扛着箱,快速地前行。长时间的奔走,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前行的目的地,硝烟滚滚,是上海。

到达目的地不久,毫无防备的队伍就被日本人打散,叔叔老葫芦,侄子端午和小湖北,成了逃兵。

一队人将四处散落的逃兵收拢起来,将他们领到了租界对面的四行仓库。在几乎全面沦陷的上海,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把守森严的地方。即使没有支援,没有足够的物资,他们却仍然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军人心。但是逃兵们,不全是逃兵,说是散兵更合适,有的没上过战场,只想逃跑。有的厌倦了战争,不想打仗。夜晚,大批难民涌入租界。老葫芦混入其中,却因为穿着军服被赶走。灯红酒绿的租界,与黑灯瞎火的仓库。天堂,与地狱。

第一日,几声枪响宣告了日本人的到来。四行仓库门洞大开,没有一人防守,日本人在几番侦查下,鱼贯而入,大门突然落下,枪声,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关在地下的逃兵吓得瑟瑟发抖,很快,战斗接近尾声,大批尸体倒在地上,充满了死亡的气息。逃兵被拉出来清扫战场,谁料,日本人投射了毒气弹。

仅隔着一条河的租界,挤满了看热闹的众人,摩肩接踵,议论纷纷。他们安全地生活在租界,仿佛与河对岸的战场是两个世界。此刻毒气顺着风,来到了这片“桃源”。顿时,人们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街上的店铺纷纷关上了门,阻挡住了门外想要进来避难的人。

毒气,再一次地加大了伤亡。战斗后的仓库,全部将士陷入了忙碌中。突然,对面传来喊话,不投降,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端午定睛一看,其中一个,正是叔叔老葫芦!

吊在杆上的老葫芦撕心裂肺地喊:“端午!看好小湖北!好好活着!带他回家!”这声音撕扯着喉咙发出,随风撞进端午的耳朵。端午知道叔叔老葫芦必死无疑,对死亡的恐惧,对故乡的怀念。一股脑涌上心头。感到脑袋一片空白,流下泪来。

……

恐惧是勇敢的前奏,恐惧过后是勇敢。你看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入敌阵,视死如归。你看老铁,主动留守,上到楼顶,护卫大旗,唱起了《定军山》。

电影《八佰》,让人颇多感慨。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6

一条苏州河,一岸是枪林弹雨的人间地狱,一岸是霓虹璀璨的人间天堂。人与人的隔膜障壁,近乎绝望的刺眼对比,再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真实的上海,真实的中国。

《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电影里年仅13岁的小湖北,跟随着叔叔哥哥落难逃命,却在偶然交错间被带入四行仓库。他看着对岸的灯光戏曲,眼中唯一的光芒是活下去,活着才有希望。所有人都照顾他,七月给他带来洋饭店的蛋糕,端午告诉他打完仗一起去照相。然而战争残酷,战火无情,叔叔被日本人切腹示威、七月被窗外飞过子弹一枪毙命、端午在对抗敌方战机中掏空五脏六腑,爱他的人、可以依靠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在眼前骤然离世。后来,他放弃活的机会,用小小臂膀端着枪,眼神坚定地盯紧前方,恨不得一枪毙了日本兵!

最后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在中国人眼里,是最棒的。

八佰观后感受通用


现在很多人习惯用文字编辑软件做文档内容,写不出来时别忘了还有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可能都会看一下同类的文章是怎么写成的,值得我们认识范文的框架有哪些?读后感大全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八佰观后感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八佰观后感受【篇1】

9月20日,这一天,使我悲哀;这一天,也使我愤怒,因为我去看了电影《八佰》。

电影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主要故事讲述了在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名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奋力对抗三十万日军,并奋战四天四夜的故事。这场战争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锋,持续了大约三个多月,当时上海濒临沦陷,人心涣散。为了能够稳住人心,取得最后的胜利,第88师262旅524团团长谢晋元率420多战士,收到命令坚守最后一道防线“四行仓库”。为了迷惑日军,壮大声势,谢晋元对外宣称一共有800将士,但实际上只有四百多人,这也就是电影片名《八佰》的由来。

《八佰》这部电影让我十分悲愤,而最使我震撼的就是陈树生舍身炸日军了。郑恺饰演的陈树生为真实“八百壮士”之一,在发现敌人企图用钢板阵爆破楼体时,身绑手榴弹毅然跳下仓库,用身体砸进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仅给母亲留下“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八字血书。陈树生豁出命来也要守住阵地的大义凛然,影响了战场上的其他士兵。他们也纷纷排成一列,身绑手榴弹,高声喊出自己的姓名,一个个一跃而下。这些画面,深深震撼着我,感动着我,让我泪流满面!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站在苏州河对岸租界的一个人流着眼泪激动地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少年,更要发奋读书,掌握更多科学知识,长大为祖国效力。周恩来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努力读书就是为了让中国不再落后,不再挨打。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要感谢这些先烈们,这是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先烈们的初心,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八佰观后感受【篇2】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近日,我带着媳妇一起观看了抗战题材影片《八佰》。该片主要讲了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多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顽强抵抗日军四天四夜最终以少胜多的历史壮举。剧中没有特定的主角,但每个小人物又都是主角,他们每个人的壮举都催人泪下。

战争是残酷的,影片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编,极大地还原了这场战役的真实面貌。当绑满炸药的陈树生等人纵身一跃,炸毁敌方阵营的那一瞬间,对岸的同胞看到废墟之中那鲜红的血肉,国人中有谁能不震撼?姚晨扮演的国人不禁发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的感慨,字字直击人心。在上演这些英雄们的同时,影片也毫不避讳的塑造了个别懦弱和胆小的逃兵的形象。刚开始进入四行仓库的老铁、老算盘等人无时无刻不想逃走,但在经历了同胞惨死、目睹了敌军的残忍后,他们心中的血性也被激发了出来。最终老铁一个人拿着大刀,勇敢的站上了顶楼,挥刀吸引、挑衅敌方的注意力。端午则代表了战争下最普通的人民,他们是朴实的人民,但他们也是英雄。

一个民族需要英雄,一个时代需要榜样。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好的爱国教育篇,它让每个中国人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族精神。当河对岸的同胞们看到仓库里的战士们英勇抗敌、壮烈牺牲的情景时,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用弹弓为他们送去了补给品。一位商人还为他们送去了国旗,这面旗如果升起来,对日军将是极大地侮辱,日军会不惜一切代价摧毁他们;如果不升起来,或许他们还能多抵抗两天,但为了民族荣誉,他们最终选择了把旗升起来。他们很清楚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但为了无数国人们的希望,他们选择升旗,选择牺牲。是的,有战争就会有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天堂的那边一开始不允许中国士兵进入,即便是穿着军装的农民,因为一旦进去了便会给他们带来战争。一些洋人把这场残酷的战争当做一场赌局,输赢与他们无关,金钱才是他们在乎的。天上还有开着飞机,用望远镜观察战况的各国战争观察家。一个个中国军人惨烈的死去,与他们无关。而地狱的那边是正同敌人生死搏斗着的英雄们。四行仓库是他们最后的阵地,也是他们的坟墓。在战争面前,他们从来都没有选择生死的权利,他们本该有自己的生活,却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生命。

战争,无论输赢,都意味着失去,没有真正的赢家,有的只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抗日战争历史中涌现出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是全体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八佰》会成为一颗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让更多人明白战争是残酷的,历史是沉重的,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八佰观后感受【篇3】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正值电影《八佰》上映。为了纪念这个胜利时刻,爸爸决定带我去观看电影《八佰》。电影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时,中国军人在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战斗的故事。

为了迷惑日军,壮大声势,民族英雄谢晋元团长将驻守四行仓库的四百多名战士对外宣称为八佰人,这也是这部电影名字《八佰》的由来。

电影中几个场景让我热血沸腾,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激战当中,日本人在钢板掩护下靠近四行仓库大楼,想用炸药爆破楼体打开缺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战士陈树生扛起两捆手榴弹舍身跳楼砸穿日军钢板阵,最后引爆手榴弹与日军同归于尽。为了阻止日军,更多的战士义无反顾地扛起手榴弹跳了下去,并报出自己的姓名,当我听到“娘!孩儿不孝了!”这句话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侵略我中华大地!

隔河相望的百姓们看到战士们艰苦地与日军战斗,想为战士们提供帮助,但日军残忍地阻止这一切。百姓们为把电话线送过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牺牲在路上,只为帮助到自己的战士。看到这里我想说:百姓不畏死,中国是不会亡的。

一位童子军小姑娘深夜偷偷地游过河送来了一面国旗,谢团长准备第二天早晨升国旗,可是这样会引来敌人更猛烈地攻击,但中国军人依然决定升国旗。为了保护升起的国旗,战士们不怕牺牲,勇敢地与日军的飞机战斗,成功地击落了日军飞机。高高飘扬的国旗宣示着中国军队没有撤退,上海没有全部沦陷,我们国家还有胜利的希望。

我们要向这些英雄们致敬,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不再受到外敌欺辱;正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因为有他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

八佰观后感受【篇4】

古往今来,我们从不同的电影中看到了中国悲哀与痛苦的历史,中国的历史短短几部电影怎能讲完,所有的电影结合起来也只不过是中国屈辱史的四分之一罢了,每一个事件的失败与胜利都被记录下来,永不会忘却,在那栋大楼中只有四百人的军队,却对外打着有八百人的口号,河的北面是繁华的大街,南面则是炮火不断的战争。在那栋楼中,有人被无顾卷入想要逃走,有人热血澎湃想要加入,记着想要告诉中国人民,那些战士憔悴的脸庞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为了将国旗升起,中国军队用身体当旗杆立起他们的希望,也是中国没有倒下的标志,一个个战士从四行仓库跳下,为了不让日本得逞,以自己为炸弹的承载物去为祖国效力。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主角,但在中国人心中他们是中国的主角,他们都怕死,又有谁不怕死呢?他们也有自己的孩子,母亲,家人,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他们别无选择,只有牺牲才能让未来的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让他们承受像自己一样的痛苦,或许在他们的电影中不是主角,但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却留下了比主角还重要的地位。

八佰观后感受【篇5】

“你们这里有多少士兵?”

“四百三……”

“我们有八百人。”

他们也许只有四百多人,但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对外称声称他们有八百人。

也许,他们不止“八百人”。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习惯置身事外的逃兵,是无意闯进的老百姓,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懦夫。但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了这场战斗,从四行仓库内的士兵,到河对岸的人。没有人生来就是勇敢的,也没有人会义无反顾的放弃自己的生命。人非草木皆有情,这样平凡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

而更让我感动的,不是烈士们的牺牲和直到最后的坚守,而是许许多多的本是普通懦弱的人,因为他人的感染,因为民族的召唤,一点点蜕变成一个英雄的过程。他们也许对英雄没有标准的定义,也许他们甘于平庸,也许他们从未想过保家卫国,也许他们只是想回家……但是历史选择了他们,国家选择了他们,或者说命运选择了他们,他们被迫成为了别人所崇拜的人。但谁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却真的都成了英雄。

“关公讲究的是兄弟情义,赵子龙不一样,他护着国呢。”

当第一个年轻人跳下楼,以血肉之躯载着炸药奔向敌军,我觉得那一刻真的比刹那更短,比永远更长。他甚至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但没有人会忘记他。“国人皆如此,倭寇安敢。”

有许多人对于电影中护旗这一场景提出了疑问。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感动但却毫无意义的场景。旗子与信念固为重要,但明知道升起这面旗帜会换来无谓的牺牲,那为什么还要升起她?

请大家别忘了这句话几番出现:“全世界的人都看着我们呢。”全世界的人都看着我们呢,看着中国,看着中华民族。在这一刻,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给全世界展示我们的勇气,也宣告着,中国不会亡。

也许他们不是不到八百人的壮士。

他们何止八百人。

[收藏]八佰电影观后感受700字精选


本文为读后感大全推荐专题“八佰电影观后感”相关内容。

我们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势必会接触到文档的撰写,我们要培养经常阅读范文的日常习惯,参考文章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打开思路,写好范文需要注意什么?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八佰电影观后感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篇1】

刚开始我并不知道《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只是知道它在网上的争议很大,为了保持对电影内容的好奇心和神秘感,我也没有过多去了解。今天我去看了这部电影。本来有千言万语,但是看到B站,微博上已经有太多人点评分析过了,我也说不出什么新意,那就从我个人的角度,不参杂任何历史,谈谈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吧。

整部电影给我映象最深的就是隔着苏州河迥然不同的天堂和地狱。

当仓库内死守的战士筑建防御工事的时候,河对面的人们喝酒听曲唱戏,富太太们照样喝茶打麻将嚼着上海话吐槽老公微薄的工资。当日军围攻仓库,扬言三个小时攻下仓库时,河对面的人们抱着看戏的心态,戏虐的下赌注,抢观戏的最佳位置。当仓库内战士现场直播式的以血肉之躯与日军拼死相搏时,河对面的国人心底产生了或是怜悯或是悲愤的情感。当看到仓库内的战士冒死也要守住国旗时,河对岸的民众的爱国之情真正被点燃。在最后战士们争分夺秒的过河时,河对岸的民众更是不顾一切的冲破铁丝网要和战士们同在。

这整部电影不仅仅是在写仓库中每位战士的成长,不仅是端午(欧豪饰)从刚开始的懦弱到最后护旗牺牲;不仅是小湖北(张俊一饰)从一个被保护到主动拿起枪投入战斗,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不仅是老铁(姜武饰)从刚开始胆怯消极应战到最后掩护主部队撤离;不仅是陈树生(郑恺饰)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就身绑手榴弹英勇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以及一个个和他一样甘愿牺牲的勇士他们的牺牲当然是我们应该歌颂的,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辈皆应如此!!!

但是我觉得导演好像并不满足于对这些单个人物的成长和表达,导演想要传达的'是一种大视角,大格局。

苏州河一侧满目苍夷,断臂嶙峋,寸草不生,尸横遍野。苏州河另一侧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灯火通明,近在眼前的战争好像与他们毫不相干。只要自己还能生活的好好的,什么国家,民族,大义统统不关我的事!不禁让人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在近距离的直观了仓库内战士的战斗后,租借内的国人整体上也在逐渐转变成长。这也许才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导演不仅想让河对岸租借内的国人成长,更希望给每一个观影的观众以启迪:国家遇到危难时,每一个国人都不应该也不可能是身外人,战火时刻都会因为你的漠不关心和高高挂起而愈烧愈烈,烧到自己身上只是迟早的事,所以我们必须同仇敌忾!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篇2】

星期五下午,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抗日爱国电影。它的名字叫——《八佰》。电影里的故事让我感动地哭了!

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的四行仓库,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日军四天四夜而最终取得胜利。

在这部电影中,有两处场面令我热泪盈眶。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强盾,组成了一个大盾疯狂向仓库攻击,想把四行仓库铲成平地。国民党用枪打,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危难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往自己身上绑炸弹,跳下楼去牺牲自己,一个没有炸死,第二个跳下楼去炸,直到日本人全都炸死为止。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抗日英雄用身躯和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像他们一样保卫这个国家。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场面,让我感动的地方。在第三天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的场面,因为挂国旗是无疑是对日本人说的“三天拿下四行仓库”是个极大的讽刺。所以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起来很愤怒,他们按原先的计划一队一队护住红旗不倒,第一队倒下第二队继续上,他们用身躯护住国旗不倒。其中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国旗也不让它倒下,直到飞机被另一个战士打跑了,但这个战士不幸中枪牺牲了。这时我发现我的口罩早已被我的眼泪浸湿。我对国旗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非常难过,有这么多的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这个国家,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为生活在中国感到自豪,我爱中国!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篇3】

在队工会的组织下,后勤部全体职工9月9日下午去影院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八佰》。电影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都是在愤慨中渡过的!我恨不得也拿起武器与国民革命军一起投入战斗,看着那些勇士身上绑着手榴弹,从高楼上跳下的那一刻,我的泪顿时模糊了双眼!是什么样的情怀让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和敌人同归于尽,我想这是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为了身后千千万万的同胞的安危,为了让我们这个民族不受外来侵略,为了他们的信仰,为了让我们这个民族不再生病,让他们快点觉醒,不要再蒙蔽双眼,让千千万万的同胞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同仇敌忾!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我要珍惜当下,不忘国耻,不忘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篇4】

看了电影《八佰》,在我心中,有一种感觉,那是佩服;有一种希望,那是全世界的人和平相处。我不想再看到那么多人的无谓牺牲,不想。

《八佰》这部电影有两个多小时,原来我看这种关于战争关于打仗的电影、电视剧,都坐不住。但是这部这么长的抗日电影我居然完完整整地看下来了,而且它让我泪流满面,为什么呢?大概是电影中的场面太让我震撼了吧。

我佩服那些人,那些抗日时期不怕艰难,不怕吃苦的人。有些人还很年轻,就在战场上倒下了。电影里的小湖北、谢团长、老算盘,这几个人给我印象最深。老算盘一心想逃命,想着他的那个还没见过面的肉嘟嘟的女人;谢团长是八十八师的一面旗,为了唤醒更多的人起来抗日,他率领战士们顽强抗战;小湖北呢,我想,他应该就是那颗种子吧!

很多内容一闪而过,我也记不清了。但是,有两个场面,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他们升国旗护国旗的场面,为了让红旗不倒,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国人的反抗精神,英勇的战士们用满是伤痕的身体撑起了国旗,虽然他们都知道,日本的枪炮一定会瞄准他们,但他们没有人退缩。另一个感人的场面就是最后战士们冲桥的时候,那一双双伸出来的手,那手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温暖......

我喜欢《八佰》这部电影,因为它除了让人感动,更给人力量。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篇5】

“我听到对面的楼里有人在喊,父亲说:‘那些人在保护我们’,我只记得那时候酒酿圆子很好吃,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荧幕上炮火连天的场景看的我心惊肉跳,甚至都有一种想要找一个日本人打一架的冲动,即使我知道那样是不对的。像我这种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会知道那种感受。但是即使是在观看电影,我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当年的生活在那种情况下人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这就是家国情怀。

电影中的各个角色扮演的十分真实,开始很多人想当逃兵,但后来渐渐的变得勇敢了起来,最后竟加入了掩护部队逃生的敢死队,被人们称作英雄。有的人肯定想说,他们凭什么算英雄,他们一开始可是想方设法的逃跑的人啊。对啊,他们是人啊,他们也有血肉有感情的啊,再说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回家的路上,心里百感交集;本以为可以快乐的看完一场电影,但电影那沉重的内容却让我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而此时已经到家了,于是我决定玩会手机解解闷。正要的起劲时,我忽然想到电影中有很多人在对岸看着那些保家卫国出生入死的军人,一边说着军人加油,一边放着烟花说笑,对于这种隔岸观火,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行为我很厌恶;但我看了看自己现在的状态:了解到这些沉重的历史,却不因为自己生在和平年代而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而用手机来麻痹自己。这和那些隔岸观火的人有什差别?

其实,一开始那个吃酒酿圆子的人就象征着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灯火辉煌的大城市里,又有多少人记得那老旧仓库里曾经的战火。

既然我们爱国,那就要多多少少为国家做一些贡献,而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自己爱国啊!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篇6】

电影《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700字(通用10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八佰电影观后感”。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需要撰写各种文档,充分使用范文是写作提升的高效手段,更多地思考范文的整体构思和组成框架,你是不是还对范文感到棘手呢?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1

“我听到对面的楼里有人在喊,父亲说:‘那些人在保护我们’,我只记得那时候酒酿圆子很好吃,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荧幕上炮火连天的场景看的我心惊肉跳,甚至都有一种想要找一个日本人打一架的冲动,即使我知道那样是不对的。像我这种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会知道那种感受。但是即使是在观看电影,我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当年的生活在那种情况下人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这就是家国情怀。

电影中的各个角色扮演的十分真实,开始很多人想当逃兵,但后来渐渐的变得勇敢了起来,最后竟加入了掩护部队逃生的敢死队,被人们称作英雄。有的人肯定想说,他们凭什么算英雄,他们一开始可是想方设法的逃跑的人啊。对啊,他们是人啊,他们也有血肉有感情的啊,再说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回家的路上,心里百感交集;本以为可以快乐的看完一场电影,但电影那沉重的内容却让我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而此时已经到家了,于是我决定玩会手机解解闷。正要的起劲时,我忽然想到电影中有很多人在对岸看着那些保家卫国出生入死的军人,一边说着军人加油,一边放着烟花说笑,对于这种隔岸观火,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行为我很厌恶;但我看了看自己现在的状态:了解到这些沉重的历史,却不因为自己生在和平年代而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而用手机来麻痹自己。这和那些隔岸观火的人有什差别?

其实,一开始那个吃酒酿圆子的人就象征着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灯火辉煌的大城市里,又有多少人记得那老旧仓库里曾经的战火。

既然我们爱国,那就要多多少少为国家做一些贡献,而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自己爱国啊!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2

怀着激动的心情,东明店全体员工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胥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有些与现实何其相似。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每个人都有不可说的'压力。白天努力工作,夜晚开始崩溃。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因为我也经历了一段这样的时光。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保护的人,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时间去崩溃,只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努力锻炼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的守护家人。

愿大家都能勇敢的面对来自于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努力向上。

(文:东明店廖学婷)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3

以一条苏州河为界,一边是天堂,另一边便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高喊出自己的名字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不仅喊醒了河对麻木的民众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热血。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抗战情绪才被真正的`唤醒了。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孔祥卿

中国军人誓死捍卫上海四行仓库的的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会战在历史战争的长河中算不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役,甚至在淞沪战役中并不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该战役在民众的心中却是意义重大的,是人民抗战意识空前高涨的引线,在四行仓库房顶上他们升起的不仅仅是旗帜,更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作为一颗种子,去叫醒更多的国人。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范弘芳

八佰壮士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里的父亲、丈夫、儿子,可恰恰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时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宁死也要坚守阵地。在国家大义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壮士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牺牲精神让我们敬畏,抗战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愿所有人牢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金隅太行人,我们也应以史为鉴,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在工作中做努力奋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刘涵

影片的最后战士们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军队缴械并集中看押到了兵营,无法撤离上海,直到最后被日军俘获。归根结底还是那时的中国不够强大,上海流离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护,撤离的国军被羁押,强如日军面对租界时还是要看各国脸色给几分面子。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只有让人民群众觉醒来使我们的祖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才会有如今天这般的话语权。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李天龙

赵云七进七出,以一敌百。而八百壮士们面对的浩浩荡荡的日本军队,同是毫不退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现了白马,一开始白马受惊四处逃窜,如同刚刚入驻四行仓库时惊魂未定的守军战士,胆怯畏战;而后白马重新出现来到四行仓库就好比国军战士坚定信心,誓死守卫;最后出现的白马则或许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马产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壮士中年纪几乎最小的,汉室中兴待后生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希望正是寄托在这些具有民族热血的晚辈的身上。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4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 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 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电影片尾字幕模板2020年高清视频模板视频背景素材广告电影片尾字幕模板,片头,倒计时,相册,特效,粒子,婚庆,快闪,字幕,查看详情精校版?精品文档?2??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 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5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佰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6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10月26日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这是一项死亡任务。

当时,大势溃败,为了保住大部队撤退,留下了这400余人,他们都是乱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无名的英雄。

指挥官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最后的阵地,便是后来的文具市场,曾经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始建于1931年,五层楼高,曾是4家银行共用的仓库,毗邻苏州河,河的另一边是租界。

站在最高处,可以看见国际饭店。

1936年3月初,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与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就在那座国际饭店谈笑风生。

没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烟之中。

1937年10月,上级对谢晋元说: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

这句话,等于间接的判了他们死刑。谢晋元带着400多名士兵在四行仓库里宣誓:此地就是我们埋骨之处!

10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但毗邻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疯狂轰炸。

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对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成群结队的人站在那里为对岸的将士们呐喊、助威。

有人举着大黑板高呼,告诉将士们日军的行动,当一个日本兵被击毙后,岸那边就会响起阵阵欢呼声。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怆,多年后,每当听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着泪花,还有一种坚定且无法言说的力量。

往事藏着吾辈之气节和精神图腾。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7

最近火爆的电影《八佰》上映了,朋友圈和抖音都反响强烈。爸妈为了加强我的爱国情怀,让哥哥给我们订好了电影票。我怀着激动又复杂的心情来到电影院,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战争类的电影,我无法想象电影里的画面,竟然是真正的历史重现。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254团留守在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团长谢晋元怕日本人发起下一场猛烈进攻,就把420人称作800人。

第四个昼夜最让我激动。外面日本人越来越多,但是战士们子弹也越来越少,他们一个个背上炸药包,打算和日本人同归于尽,只要人在,就不会让日本人靠近一步,势必坚守着上海最后一道防线。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一个护送电话线的任务,租界原本可以安安全全的活下去,但他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并没有隔岸观火,而是纷纷报名参加这次护送任务,牺牲了不知道多少人,才最终接上电话线。战斗进入后期,谢晋元团长为了保住战士们的生命,选择冲过护城桥,虽然最终成功,但是只有三成的人生还。

在这部电影里,我认识到了虽然粗鲁但是爱国爱家人的老算盘;年龄虽小,但是不屈不挠的小湖北;顽强向前,忠肝义胆的谢晋元团长……虽然人物角色都不同,但是都是保家卫国的抗战英雄。一寸山河一寸血,我们的五星红旗是战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和平也是英雄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安于现在舒适的现状,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对于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恶行,我们没有资格代替先辈选择原谅。勿忘国耻,向英雄致敬,向伟大的中华民族致敬!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8

看了《八佰》这部战争电影,我的眼睛在流泪,我的心也在流泪。我为敌人残暴而愤怒,为中国人科技落后而流泪,为中国人铁骨铮铮的精神而骄傲。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有一种火焰在燃烧,愤怒的巨蛇在我心里游走。

四行仓库,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六七百余人在仓库里开个会,也不会感到拥挤。那里面防御工程齐全,大部分人背上都背着毛瑟狙击枪,防止敌人突袭。若不是此时我国经济落后,那么多祖国同胞也不会丧命于此。四行仓库里面有炸药,后面是英国租界,所以敌人不敢用重炮,这是一个绝对的地势优势。

这里面有着很多令人流泪的事,敌人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士兵背上背着爆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开了敌人的盾牌防护;将士们宁死,也不愿让国旗倒下,士兵就是用自己的血肉来捍卫国家的尊严。

可恶,你们还敢挑衅。这是日本空军说的,但是,日本人残忍的杀害祖国同胞,就连无辜的'租借人民也残忍地杀害,这难道不是日本空军的罪行?难道日本人就不会为自己的残暴感到愧疚吗?

让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新中华。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9

今年八月二十一日,改编自历史故事《八佰》的历史电影上映了,钟爱以抗战题材为主题电影的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和爸爸就去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遥,孤军奋战四个昼夜,造就了这一场被围观的战争。记者采访时谎称自由八佰人,实际只有四佰人,租界的百姓见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便不断的送去补给,使这些战士们坚持了许久,但日本军的一次次进攻,最后双拳难敌四手,只能撤退进租界。

我在看的时候,心中充满愤怒和热血,恨不得自己就是里面的一位战士,能够杀倒几个日本鬼子。这是中国的耻辱,并且让我记住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和八佰壮士的英雄形象,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日本对中国无情的侵略,以及无数的受难同胞。

八佰电影观后感受范文 篇10

《八佰》这部电影描述了在淞沪会战尾声时期在四行仓库发生的一场战斗。电影开篇演出经过近三个月的苦战,中国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军心士气严重低迷,比刚挺进上海时的雄赳赳、气昂昂完全不同。在血与火的战场,再勇敢的战士也经受不住身边战友们的持续牺牲。大撤退的命令一下达,军队在撤退中陷入混乱状态,在日军突击分队的攻势下,建制几乎被完全打乱。国府高层考虑九宫公约即将召开,决定留一支部队坚守苏州河岸的四行仓库,以显示国军仍在坚守上海,在国际社会上寻求更大帮助。

电影然后描述了溃散的十余名士兵加入了守卫四行仓库的五二四团第一营,这些溃散的士兵,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部队,有的甚至是新兵,有的也已被日军吓破了胆。随着战事的激烈程度,这些加入的散兵在身边战友的感召下,找回了杀敌的勇气。守军们的顽强奋战被河对岸的外国侨民和中国百姓都深深看在眼里,在坚守了四天四夜之后,遵照上级命令退入了租界。

在观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就是开篇很宏大,结局却显得有些意犹未尽,遗憾点太多,更重要的是鉴于历史后来对这支孤军的下场结局并不好,团长谢晋元被叛徒杀害,四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军营又被日军俘虏受尽磨难。给人感觉就是比起屈辱被俘倒不如与日军血战到底来的痛快。

比起xx年播出的《捍卫者》有明显的差别,《捍卫者》描写的是淞沪会战初期的宝山县城保卫战,姚子青营长率部死守宝山县城七天七夜,最终英勇战死。两场作战规模非常相似,都是敌强我弱的局面。但在本质上却有明显的区别,宝山保卫战姚子青率部守卫国土,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因素,宁可全军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也不会受到其他的干扰。四行仓库保卫战是谢晋元团长率部守卫四行仓库,其发起意义在于国府高层想要通过在上海的坚守,引起九国公约在国际上更大的帮助中国,这是一场因政治外交发起的一场军事作战,军队必须要接受政治的指令行事。守军就不可能放开手脚的作战,在坚守四天四夜之后,谢晋元团长只能率部退入租界,结束这场战斗。军人不畏死,就怕死的不明不白。最后向在抗战中为国家牺牲的中国将士致敬!这是小生看完《八佰》这部剧的感想,欢迎诸位看官游览,留言指出不足之处。

观后感模板: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


十年间,管虎导演不停地搜罗和阅读有关这场战争的书籍和史料,反复琢磨公共价值观,不断淬炼《八佰》的剧本,经历了40多轮的反复打磨才最终完成了剧本的定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

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1

在8月23日上映了一部史诗级的国产大作,它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很多人的好评。这就是《八佰》。一部热血的战争大片。

一开始,就是一场残酷的杀戮。中国的军队遇上日本人以后,疯狂的逃窜。最后所有的逃兵都被当场枪毙,而引入故事的,就是几个侥幸逃脱的逃兵。

逃兵来到了四行仓库,成为了上海最后一批抵抗日军的士兵们。刚开始,所有的人都在逃跑。只有勇敢的人,站出来阻止他们。不惜动用武力,也要死守上海。顿时,这几百个人的生命,被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在经过第一天的磨练以后,所有的正式开始经历了血性。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被一各一各杀死。所以,没有人在想逃跑的事。在四行仓库的另一头,就是法租界。那你对比喻这里来说简直就是天堂。那也是战士们的信念。

四天过后,牺牲了无数的战士,但是一只冷眼旁观的其他国家突然撒手不管。所有的士兵之后,奔向法租界。在最后出壳的过程中,我感到无比的震撼。这是多么伟大的战士们啊!他们不怕牺牲,就好像是其他战士们的缩影,就是为了守护着每一个人们。难道他们没有怕过吗?

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2

这周爸爸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八佰》。这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国民党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不到400名的战士,却对外号称800人,死守上海四行仓库,誓死抵抗日本侵略的故事。影片场面悲壮,情节引人入胜、让人热泪盈眶。其中两个情节最令我感动。

一是背炸药包跳楼。眼看四行仓库的西墙就要挺不住了。一名军人将身上装满炸药,走到一名老兵身旁,对他说,如果你能活着,就将这张纸条送到我家,上面写着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说完便爬上窗台,纵身一跃。跳下了楼,那一跳,没有带着丝毫的犹豫,满是悲怆和壮烈。只听下面轰隆一声巨响。敌人的枪声消失了,进攻瓦解了。

二是血肉之躯护党旗。军人们执意要生起党旗,要知道在当时的情形下,这可是对日军极大的侮辱。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毁了四行仓库,果真第二天清晨,旗刚一升起,就听见了从远处传来的轰鸣声。那是日军派来的轰炸机,它一次一次俯冲下来。向党旗升起的地方疯狂扫射,战士们一个个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党旗。即便被打得浑身是血,遍体鳞伤也不肯放手。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同时也看到了日本鬼子的凶残狠毒。作为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向老一辈的革命先烈学习,学习他们身上那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3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很传统保守的人,从来都不追星追剧。但今天让我有点意外。看完了电影《八百》,他们俩都流泪了。尤其是我的老爸,他可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代言人呐!可想而知电影的故事有多震撼他感动他。

故事说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硝烟弥漫,家国失守,上海沦陷在即。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一营以420余人,为迷惑敌人,对外宣称有800人,史称八百壮士。在团长谢晋元的率领下,四天四夜抵挡日军三十多万人的疯狂进攻。最后那些平凡如草芥的士兵们,无惧生死,慷慨为国而殇。

妈妈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以来,曾历经千种灾厄,万重苦难。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惧怕过,屈服过,我们总是能战胜一切敌人,一切恐惧,穿越苦难,绝境求生。五千多年以来,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而我们每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也可以是这个伟大民族的火种。

妈妈的话让年幼的我震撼又感动!这个国家的武器再弱,也是保护我的。外国的武器再强,也是来侵略我们的。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应该做什么呢?我应该怎么做好它呢?爸爸妈妈,请让时间给你们看我的回答。

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4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20xx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电影片尾字幕模板20xx年高清视频模板 视频背景素材广告 电影片尾字幕模板,片头,倒计时,相册,特效,粒子,婚庆,快闪,字幕, 查看详情>精校版 精品文档 2  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5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524团却要面对30万日军。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须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犹豫,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胜利。还有端午,原本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利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铭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524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争的残酷。可最后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拼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

《八佰》电影观后感600字模板


通过观影欣赏优秀作品,将心得感悟沉淀下来,我们选择的作品通常适合我们精神上有所共鸣的,这时我们最好去花些心思来写一份观后感。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如何为自己撰写作品观后感提供灵感呢?编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八佰》电影观后感,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

看了电影《八佰》,在我心中,有一种感觉,那是佩服;有一种希望,那是全世界的人和平相处。我不想再看到那么多人的无谓牺牲,不想。

《八佰》这部电影有两个多小时,原来我看这种关于战争关于打仗的电影、电视剧,都坐不住。但是这部这么长的抗日电影我居然完完整整地看下来了,而且它让我泪流满面,为什么呢?大概是电影中的场面太让我震撼了吧。

我佩服那些人,那些抗日时期不怕艰难,不怕吃苦的人。有些人还很年轻,就在战场上倒下了。电影里的小湖北、谢团长、老算盘,这几个人给我印象最深。老算盘一心想逃命,想着他的那个还没见过面的肉嘟嘟的女人;谢团长是八十八师的一面旗,为了唤醒更多的人起来抗日,他率领战士们顽强抗战;小湖北呢,我想,他应该就是那颗种子吧!

很多内容一闪而过,我也记不清了。但是,有两个场面,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他们升国旗护国旗的场面,为了让红旗不倒,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国人的反抗精神,英勇的战士们用满是伤痕的身体撑起了国旗,虽然他们都知道,日本的枪炮一定会瞄准他们,但他们没有人退缩。另一个感人的场面就是最后战士们冲桥的时候,那一双双伸出来的手,那手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温暖......

我喜欢《八佰》这部电影,因为它除了让人感动,更给人力量。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2

星期五下午,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抗日爱国电影。它的名字叫——《八佰》。电影里的故事让我感动地哭了!

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的四行仓库,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日军四天四夜而最终取得胜利。

在这部电影中,有两处场面令我热泪盈眶。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强盾,组成了一个大盾疯狂向仓库攻击,想把四行仓库铲成平地。国民党用枪打,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危难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往自己身上绑炸弹,跳下楼去牺牲自己,一个没有炸死,第二个跳下楼去炸,直到日本人全都炸死为止。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抗日英雄用身躯和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像他们一样保卫这个国家。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场面,让我感动的地方。在第三天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的场面,因为挂国旗是无疑是对日本人说的“三天拿下四行仓库”是个极大的讽刺。所以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起来很愤怒,他们按原先的计划一队一队护住红旗不倒,第一队倒下第二队继续上,他们用身躯护住国旗不倒。其中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国旗也不让它倒下,直到飞机被另一个战士打跑了,但这个战士不幸中枪牺牲了。这时我发现我的口罩早已被我的眼泪浸湿。我对国旗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非常难过,有这么多的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这个国家,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为生活在中国感到自豪,我爱中国!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3

在队工会的组织下,后勤部全体职工9月9日下午去影院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八佰》。电影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顽强抗战四天四夜,坚守上海最后防线的故事。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都是在愤慨中渡过的!我恨不得也拿起武器与国民革命军一起投入战斗,看着那些勇士身上绑着手榴弹,从高楼上跳下的那一刻,我的泪顿时模糊了双眼!是什么样的情怀让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和敌人同归于尽,我想这是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为了身后千千万万的同胞的安危,为了让我们这个民族不受外来侵略,为了他们的信仰,为了让我们这个民族不再生病,让他们快点觉醒,不要再蒙蔽双眼,让千千万万的同胞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同仇敌忾!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我要珍惜当下,不忘国耻,不忘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4

很久不曾写什么东西,今天,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回想不久之前看《八佰》的场景,我决定,还是提笔,写一写自己的观后感受,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下内容毕竟是一家之言,真有措辞有误之处,还望各位见谅。

观看《八佰》,何香凝的这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堪称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整部电影是基于四行仓库之役来创作的。电影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应该是这三个场景:

一是谢晋元收到撤退命令,得知真相后说的那句你们就是这样定义这场战斗?语气里的崩溃,痛心的眼神,只能一个虐心表述我内心的感受。

二是主动殉战的陈树生,在他自爆前的那个敬礼,在我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在他的'脸上,没有后悔,没有难过,有的只是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三是租界巴蜀商会的刀子请愿以身涉险,给国军运送电话线。

说真的,三个场景,导演都狠狠的抓住了我的泪点,我想,这应该是所有观影人的共同感受,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电影的精彩,震撼我承认,但或许是应为艺术创作的原因,历史上,四行仓库之役的撤退,其实是得到日本军部同意的,可是,影片的展示让人觉得有点不解,影片中,部队的撤退部分,个人看起来更像是导演的一次个人煽情。

我也知道这不是一部纪录片,更不是教科书,只不过是一部电影,我们就应该允许他有创作空间来表达这场战役,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创作空间,让人感觉到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同时也有些严重美化了GMD抗战之感。取材毕竟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我们在创作之时,还是应该尊重历史,不应太过美化,特别是对于那些熟知历史,了解八百壮士最后的结局的人来说,这样的结局或许会让人难免有些憋屈。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5

“国家破碎之际,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题记

前几天观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国电影——《八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日激战时那仅存的400名军人对抗3万日军时的英勇无畏。现在闭上眼,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1937年淞沪会战未期,中日双方激战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谢晋元带领400人的军队在四行仓库进行反击,作为最后的据点,仓库内有煤油等工业燃料,导致日军不敢使用大型杀伤力武器。仅一河之隔的租界有英国人,日方不能攻击,租界的人共同观看对面的场景,这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啊!但最令我敬佩的片段就属于一个个士兵身上绑满手榴弹,从四行仓库跳下炸死楼下的日军。那一个个名字,至今我难以忘怀。“俺叫王振兴!”“俺叫李救国”。“爸,妈,俺来生再来孝敬您!……”。

为了在全国会议上维护中国的发言权,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叠在一起,树立起了中国国旗。

影片早已结束,但我迟迟没有离开观影厅,为的是记住那些烈士的名字。我心中的波澜汹涌,思绪往前,一定要为国争光,做祖国将来的栋梁!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6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

月度推荐:电影《八佰》观后感最新模板9篇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写观后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观后感记录下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度推荐:电影《八佰》观后感最新模板9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1)

20xx年看的第一场是《雪人奇缘》,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有很多同学已看过,我看了预告片儿,感觉很有兴趣。

上午下了古筝课后来到奥斯卡影城,取票进场,进入了二号厅,发现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个人。这倒与我预想的场景不同。后来想想,电影结束时正是饭点儿。所以人少也是应当的。

电影开演了,我逐渐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背后持续传来儿童哭声,真是大煞风景,破坏用户体验。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带出去,为什么要影响他人。

《八佰》改编于历史真实事件,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以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名为八百,实则只有420人。造就了这个奇迹。《八佰》历时230天拍摄,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当年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斤烟油和近五吨的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左边苍夷满目、硝烟四起;右边则灯红柳绿,一片繁荣,曼妙女倚栏望,而这里却是时时有生命危险。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国旗,升国旗会激怒日军,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盘上,凭什么不能升?那还有什么尊严?国旗升起来了,日军飞机来炸,人肉来挡,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四万万中国人在战争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2)

星期五下午,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抗日爱国电影。它的名字叫——《八佰》。电影里的故事让我感动地哭了!

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的四行仓库,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日军四天四夜而最终取得胜利。

在这部电影中,有两处场面令我热泪盈眶。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强盾,组成了一个大盾疯狂向仓库攻击,想把四行仓库铲成平地。国民党用枪打,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危难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往自己身上绑炸弹,跳下楼去牺牲自己,一个没有炸死,第二个跳下楼去炸,直到日本人全都炸死为止。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抗日英雄用身躯和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像他们一样保卫这个国家。

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场面,让我感动的地方。在第三天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的场面,因为挂国旗是无疑是对日本人说的“三天拿下四行仓库”是个极大的讽刺。所以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起来很愤怒,他们按原先的计划一队一队护住红旗不倒,第一队倒下第二队继续上,他们用身躯护住国旗不倒。其中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国旗也不让它倒下,直到飞机被另一个战士打跑了,但这个战士不幸中枪牺牲了。这时我发现我的口罩早已被我的眼泪浸湿。我对国旗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非常难过,有这么多的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这个国家,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为生活在中国感到自豪,我爱中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3)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20xx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通过观影介绍,才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4)

周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触颇深。

第一是国难当头的牺牲精神

影片第1个打动我的镜头,是战士陈树生抱着炸药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随着一声巨响,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清他的面庞,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紧接着,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跳下去,仿佛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约,赴一场慷慨之约。历史上真实的陈树生也是这样,牺牲的时候年纪只有20多岁。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一个个介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这800壮士。原来他们都曾经在那个离我们很远的战争年代,切切实实的用生命为民族奋斗过。“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他们视死如归的的精神令敌人胆寒,令后辈敬佩。

第二是唤醒民众的信心与尊严

一面属于中国的旗帜,一位小姑娘从世外桃源的天堂,带到如魔鬼地狱般的地方,这面旗帜的递送者是租界一个衣食无忧的赌场女老板,而她的弟弟为了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牺牲在桥上。升起的那一瞬间,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仪式感的力量。升旗会引起日军的注意,他们会疯狂攻击四行仓库,但是战士们这样说:“不能让国旗倒下,要让全中国的人们知道我们还在战斗!”一个个的战士为了保护旗帜倒在旗杆下,他们用血肉之躯支撑着旗帜巍然屹立。

看完这部电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些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先烈们,虽然他们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他们的精神永不磨灭。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5)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们那儿的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八佰》。总体来说非常的震撼。让我们的内心激动万分。

战争让我们的民族国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尽管这样也并不会让中国人退缩,反而是奋勇前进。国民党80,80刚开始的800人,为了抵抗日军,他们把炸药捆绑造捆绑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楼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体去换来安宁,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在窗户高处喊着他们自己的名字,那是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相反,在河的两岸租界内,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繁华的街角,动人的音乐。一片祥和,而在河的这头炮火连天,枪声震震,活命的时刻,就像天上的恩赐一样,他们对河这边的渴望全部转化为了爱国奋斗的意志。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刚进入战场中的人们的软弱,恐慌以及想要逃离。这些再真实不过了。人不是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困难的一面,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们最后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会招来炮轰,也要升起的决绝,他们守护的单单是一面旗子吗?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隔岸乡故判,愿再无喧闹。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6)

“我听到对面的楼里有人在喊,父亲说:‘那些人在保护我们’,我只记得那时候酒酿圆子很好吃,却不记得发生了什么”。

荧幕上炮火连天的场景看的我心惊肉跳,甚至都有一种想要找一个日本人打一架的冲动,即使我知道那样是不对的。像我这种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自然不会知道那种感受。但是即使是在观看电影,我也能深刻的体会到当年的生活在那种情况下人的感受。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认为这就是家国情怀。

电影中的各个角色扮演的十分真实,开始很多人想当逃兵,但后来渐渐的变得勇敢了起来,最后竟加入了掩护部队逃生的敢死队,被人们称作英雄。有的人肯定想说,他们凭什么算英雄,他们一开始可是想方设法的逃跑的人啊。对啊,他们是人啊,他们也有血肉有感情的啊,再说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回家的路上,心里百感交集;本以为可以快乐的看完一场电影,但电影那沉重的内容却让我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而此时已经到家了,于是我决定玩会手机解解闷。正要的起劲时,我忽然想到电影中有很多人在对岸看着那些保家卫国出生入死的军人,一边说着军人加油,一边放着烟花说笑,对于这种隔岸观火,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行为我很厌恶;但我看了看自己现在的状态:了解到这些沉重的历史,却不因为自己生在和平年代而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而用手机来麻痹自己。这和那些隔岸观火的人有什差别?

其实,一开始那个吃酒酿圆子的人就象征着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灯火辉煌的大城市里,又有多少人记得那老旧仓库里曾经的战火。

既然我们爱国,那就要多多少少为国家做一些贡献,而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自己爱国啊!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国泰民安来之不易!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7)

八佰功名尘与土,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话则是《八佰》的真实写照。观影《八佰》时,我胸中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千层浪潮,奔涌而上从眼中夺眶而出。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让大家有集体情感共鸣,儿女共沾巾的佳作。

守卫四行仓库的四百二十人的军队为迷惑日军,向外声称自己有八百人,这就是本片名字的由来。四行仓库并不是重要的战略要点,最开始的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这个仓库能不能守得住,但是它处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在三天以后就是九国公约会议,要扛到会议召开的那天,要保证上海还有中国的士兵。这几乎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战斗,这四百二十个中国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民族信念感和自豪感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看完整部电影的那天,我彻夜难眠,电影中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脑海中循环播放,心里无法忘记战士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颊。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思古通今。为什么总有人想要侵略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土地就像电影里朱胜忠笔下的亭台楼阁一样美丽,充满了希望,这让他们嫉妒,让他们渴望。想想在烽火连城的年代的那一批人,无人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是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他们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雄心壮志,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的核心力量,将此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有未来。

感谢导演在银幕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和值得缅怀的英灵的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当忆苦思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不要忘记是谁给我们的这一切,忘记如何才能守住这繁荣昌盛。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8)

电影《八佰》观后感1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和烧结厂的同事们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阚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实在是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当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为我们美丽的特钢,我们的德龙集团贡献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学之所用在阚总的带领下会建设出一个更美好的新特钢。在厂领导的推动与鼓舞下我们会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项任务,努力向上。

电影《八佰》观后感2

因为疫情,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进电影院了,由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暑假有幸和爸爸妈妈观看了20xx年的第一场电影——《八佰》。

通过观影介绍,我得知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也是一部票房很高,又有我喜欢的演员郑凯和俞灏明,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好奇。

对历史没有多少了解的我,在爸爸妈妈的初步讲解当中,大约有一些模模糊糊的了解。这部电影由管虎导演执导,电影出现的人物众多。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军队西撤,只留下420余人,固守上海,但是为了迷惑敌人,谢晋元报出虚假人员800人,这才有了“800壮士”之说。在生与死的决择中,“800壮士”为和平奔赴沙场,发出了“不当亡国奴”的怒吼,他们以血肉之躯誓死坚守上海,彰显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

电影的开头是一条河,隔着四行仓库和租借,河这边断壁残桓,满目苍夷;河的那边,万家灯火,歌舞升平,影片一开始就是以逃兵的世界进入,这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自行仓库的国民***军第八十八十五二四团。

这些人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却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军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条,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了这场战斗。

“兄弟们,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段台词,简直将现场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泪点激发到了极致,全场充满了嘤嘤的抽泣声,中国正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才得以日益强大。

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悲痛的情绪中默默地离开,这样的场景是我没有见过的.,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没有人不怕死亡的,也没有真正的英雄,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只是凡胎肉体,是父母细心呵护养育长大的。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是要牢记历史,要努力让自己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吾辈应当自强自立。

电影《八佰》观后感3

今天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观看了一部振奋人心,令人动容的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不畏牺牲的英雄。它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英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个日夜,誓死保卫祖国防线的事情。整个过程扣人心弦,还有许多情节让我们不由的流下了泪水。

这一段是最让我振奋的----当时四行仓库已被日军包围,而且到处都是激烈的轰炸声,然而驻守仓库的国军就连一面国旗都没有,这时河对岸有人把国旗绑在自己的身上,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交给到了战士手中,国军英雄不惧牺牲把国旗在四行仓库的顶层高高升起,民众们也为此而感到振奋,他们在不停地欢呼,每个人都咬着牙,含着泪。

这时日军也发动了更加疯狂,残暴的进攻。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英雄们也组织了敢死队,他们把炸药绑在自己的身躯上,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身阻挡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对岸的民众看到此景都愤怒的攥紧了拳头,真想冲上去同他们一起战斗,此时的人们心中是多么的愤怒,多么的悲痛。而我们的英雄又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无畏。

日军眼看久攻不下,又开始用轰炸机对仓库狂轰乱炸,他们的目的就是想炸掉我们的国旗,摧毁我们的意志,而我们的军人毫不退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旗帜,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不会倒,中国不会亡。

影片结束时,我的心一直是激动的,愤怒的,拳头也是紧握的。

最后我想说:同学们,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父母、老师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懂得感恩,报效国家。向为了和平而流血牺牲的先烈致敬。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9)

《八佰》电影观后感1

看完《八佰》这部电影,战争的炮火、硝烟和血腥以及爱国战士们熊熊燃烧的爱国之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佰》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国民党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420余人,奉命坚守上海闸北,留守四行仓库。实际人数四百二十余人的队伍为壮声势而对外号称八百人,这便是片名《八佰》的来源。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获令撤往英租界的动人故事。

《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却一半天堂,一半地狱。当河的这边战争打响,血雨腥风之时,河的那边却还在打麻将,玩乐,连物资也不舍得捐赠。甚至还有人荒唐地寻问着:“有人买望远镜吗?可以把对面看得清楚一些。”由此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当时的中国人麻木不仁,软弱,没有一丝反抗意识,以至于令人心寒和后怕。这与如今校园欺凌,车祸等事故发生之时,不少人袖手旁观,凑热闹却不伸出援手有什么区别呢?

但幸运的是当时的中华民族最终还是清醒了起来,团结了起来,反抗了起来。从最初的漠不关心,到后来举起了枪向敌人射击,河两岸的人民终于联合了起来,一同守护祖国疆土,着实令人感动。如今的我们也应向前辈们学习,勇于出手,敢于帮助。

另一个让我感到震撼的场面是机枪连排队跳楼去炸厚钢板的场面。一个个的烈士报上名字和家乡,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以血肉之躯去博取一丝胜利的希望,怎不令人泪下呢?当好不容易炸开一个口的钢板阵正缓缓愈合之时,大家紧张着,盼望着,一名战士毅然站在楼边,随着一声带着浓浓陕西腔的“娘,孩儿不孝了。”后为国捐躯,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信念啊。这段直接将整段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每一个烈士,不仅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家庭的支柱,一位位烈士身后,便是一个个家庭,向烈士致敬,向烈士家庭致敬。

影片结束,电影画面一幕幕闪过,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庆幸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庆幸自己被那么多人保护着。此时,我们正当少年,满怀希望,满腔热血,寄托着先祖们强国和平的希望,砥砺前行吧,纵使荆天棘地,也不负此行。

烈士已故,战魂不灭,各尽其责,共护和平。

《八佰》电影观后感2

当我成尘时,你必能看见我的微笑。——题记

有句话说得好:“天堂离地狱只有一步之距。”电影里的800壮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800壮士的故事,但看完电影之后还是会忍不住落泪。1937年,抗日时期,中国在淞沪战争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师的军力去打后卫,抵抗上海日军,最后却零零散散只剩了几百人。他们只有400多人,对外却宣称有800人,而他们的勇气和力量也远远不止800人。日军用尽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们一次次的扛了下来,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还没有放弃。

四行仓库在苏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开头,我看到了那些租界里的国人如鲁迅先生笔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灯火通明,仿佛对岸的战争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还在赌博,这也是将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电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们在影片的最后都“醒了”,成了当时的勇士,他们的举动与影片中的老算盘和一个老头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心中刚开始还在各种纠结,最后也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者为了自己活命,想尽办法逃离战场。最后一战时老算盘看到对岸的战况,他下了车,也去岸边望着,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忍不住让我产生遐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对岸,帮助他们去击退日军?他是不是也“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日本人准备摆好钢板阵,向四行仓库进行攻击,于是那里的战士个个都绑上炸弹,跳到日本人的阵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声响彻天际,对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惊讶,日本人说好的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也不了了之。

他们跳下楼时我十分惊叹,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吗?没有,他们也怕但他们却有舍己为人、前仆后继、奔赴战场的精神,这是最可贵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仓库的遗址。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很清晰破烂不堪的墙体,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弹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块白一块完全无法想象当时战况究竟有多激烈。

狼烟四起,枪声余音缭绕;待到破晓,奔赴战场怀抱,挚友已故,精神终究未倒;故土燃烧,保卫者奔向风暴:无憾与你相遥,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八佰》电影观后感3

电影《八佰》取材于一九三七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讲述了日军攻打上海时,“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抗日历史故事。实际上只有四百二十人参加了战斗,为了壮大声势,谢晋元副团长对外号称有八百人,此即“八百壮士”的由来,就是这“八百壮士”用智慧和勇气抵抗日军四天四夜进攻的故事。

随着一声警报声响起,一支来自民间的保安团的队伍从田地里走出,到达上海。这时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上海的闸北已经变成一片废墟。电影开始了,战斗也打响了。

四行仓库的一边是富丽堂皇、声色霓虹的“天堂”租界,另一边是战火纷飞、一片狼藉的“地狱”战场,中间隔着苏州河,一座桥把两边连了起来。

在战斗中,日军为了寻求突破口,在坦克的掩护下,拼命的挖掘墙洞,企图在墙内安装炸药把墙炸开进入四行仓库。战士们集中火力,猛烈的向日军开火,还是无法让日军的坦克停止,四行仓库瞬间危在旦夕。陈树生发现如此危险的境况,为了阻止日军爆破墙壁,他把手榴弹绑在自己的身上,从楼上纵身一跃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舍生取义,儿所愿也。”这就是陈树生留给母亲的最后的话。后面的战士也奋不顾身的跳了下去,他们保卫了四行仓库的第一步入口处,他们用生命来守卫着四行仓库,为祖国而战。

在租界的人们看到了一幕一幕英雄们勇敢战斗的场面,被战士们的勇敢、忠诚而折服,他们把家里的很多东西都送入四行仓库,药物、食品等源源不断的送来。

伴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一面崭新的旗帜在四行仓库楼顶上屹立。勇士们矗立着,面向迎风飘扬的旗帜,敬着军礼。突然,日军的战斗机从南岸飞来,疯狂的向楼顶扫射,日军的目标就是想把旗帜打到,但是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拼死守住旗帜。前一排的战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战士前仆后继,无论是生还是死他们紧紧地握住旗帜不放,要让旗帜屹立东方。旗帜就是军魂,旗帜就是民族的希望。

电影结束了,电影院里传出哽咽的声音,包含着我的眼泪。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八百壮士”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他们拼尽全力,英勇抵抗。正是这种保家卫国的顽强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是未来和平的守护者,更要铭记战乱纷飞的过去,和平来之不易。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壮士,铭记英雄,勿忘历史,共铸和平。

八佰电影观后感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观看完的以后,心中感触颇多,明白了很多道理,写观后感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提升自己的过程。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的观后感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八佰电影观后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1)

怀着激动的心情,东明店全体员工一起观看了《八佰》。感谢公司,感谢胥总给予我们这次特殊的观影机会。

电影刚开始的几分钟,感觉很压抑,透不过气。同事说我,这是最基础的战争题材,你连这个都看不了?看完整部电影,在我看来这不是战争题材,这是一部民族主义历史沉淀片。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情:当他们在自己身上绑上炸药喊出自己的名字义无反顾的跳下去的时候,当他们说来生再见的时候......

四行仓库与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鲜烈的对比,一线天堂,一线地狱。连接租界和四行仓库的桥叫浙江路桥,也叫老垃圾桥,长59、741米。影片的最后是生的希望,而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这59、741米,许多人留在了这59、741米上。

观影后觉得有些与现实何其相似。都说成年人的世界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每个人都有不可说的'压力。白天努力工作,夜晚开始崩溃。许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昼的时间无法自处。或许这是社会现状,因为我也经历了一段这样的时光。形成这样的原因是我们不够强大,对社会的认知不够多。和《八佰》里面的战士一样,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对自由的向往,就不会再有崩溃的时刻。

我们没有生在战争时代,我们的今天是祖祖辈辈为我们创造的。当我们有了梦想,有了要保护的人,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时间去崩溃,只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学习上。努力学习自己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努力锻炼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的守护家人。

愿大家都能勇敢的面对来自于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努力向上。

(文:东明店廖学婷)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2)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佰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3)

这一定是看过的最长的电影,三个小时就差16分钟,评分为9.5的电影——《霸王别姬》,也伴随着我在洪城客运站等了这几个小时,车还未来,正好可以打发时光。

讲的是戏剧《霸王别姬》的故事。让我搞不明白的是,小时候那个送去戏园子里学戏的女子,长大后由张国荣饰演的是不是同一个角色,如果张国荣他在这里演的是一个女生,那为什么剧里说他是男的?可他的名字又和小时候的那个女子一样的名字,这就让我不太理解了。

我想这里面,可能涉及到了那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反正看过的人都知道,从来都不喜欢看任何一部关于此话题的剧情,可能是我保守还是怎样,但是这部剧,让人更多的不是不理解,反倒是一种觉得可惜。

张国荣是怎样一个人,我不去评价,但他一定是一个传奇人物,是他那个时代的里程碑,如今的他照样活在很多人心中,我对他也有几分敬意。

听说,在他的葬礼上,他生前的一位好朋友,看到张国荣的遗体,直接就站不住了,他或许还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像大多数喜欢着张国荣的人一样。

这部剧,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也不知道乱说了些什么。里面的那个张国荣好心捡回来、悉心栽培的小四让我印象深刻,甚至让我觉得很可恶。张国荣觉得他浮躁,所以打他,他发怒了,他说你根本就没打算把我培养成一个角儿,只不过把我当一个跑龙套的使唤,我以后一定会成为角儿,不然都对不起你的栽培,你说是吧?

后来他的确有一次登台唱角的机会,唱的是张国荣的虞姬角色,还在那儿得意,曾经演过《十八岁天空》的男主唱的楚霸王项羽,他要和张国荣共进退,最后还是不得不屈服于现状,向世道低头,和小四也一起演了不一样版本的《霸王别姬》。

我心疼张国荣,因为“楚霸王”最后为了保全自己,他开始诋毁张国荣,只为了保全自己的一条命,我想那时候的张国荣得有多心寒。

隐约记得屏幕上显示过了十一年后,那时候他们两个人有点老了,还在回忆当年那句熟悉的京剧台词,突然张国荣拔出来了那把剑,他选择了自尽,电影的最后一幕是“楚霸王”回头望向了自杀的“虞姬”,然后剧终。

大概就是这样的情节,我觉得电影演绎的挺到位,尤其是哥哥张国荣,那叫一个惊艳,好评,的确!

《霸王别姬》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大片,除获得金棕榈大奖外,还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多项奖项,这部作品也曾在世界多国上映,并打破了内地文艺片在国外的票房纪录。我曾在一些论坛看到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电影史最伟大的电影,甚至没有之一,通过这学期影视鉴赏课,我有幸重温了这部经典。

《霸王别姬》所展现的是一个时间跨度比较大,关于在某种环境里人性的张扬的一部电影。而艺术批评的任务,就是到作品中去发现、命名这样的人性概念。《霸王别姬》的艺术成功之处就是对于扑朔迷离的的人性的独特的把握。有谁知道人性是什么?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

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

而在电影里人性是一种最原始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而社会也往往因为它的某种原因而“成就”某种人性,尽管我们常说那仅仅是艺术的,可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原先的小豆子成了程蝶衣,是因为他有了一种对现有身份的认同。小豆子“本是男儿郎”,在戏里却要做“女娇娥”,这种性格与行为的扭曲,造就了一个独特的程蝶衣。在戏里“她”娇柔百态,俨然就是一个女儿身,那一颦一笑一言一行的无限风情,无不透出一个假虞姬的真性情。在戏外所谓的“不成魔不成活”是他的戏在人性里的根植,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虞姬身份,同时也深深的把从小所依赖的大师兄,也就是现在的段小楼,真切的比作霸王。

可以这么说在程蝶衣看来,人生即是戏,而戏即为人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程蝶衣荒诞的举止与行为,因为他已不仅仅是入戏太深那么简单了,在他的骨子里有一种对人性的重新解读,这种解读的误区不仅仅是存在于他本身,而更多的是这个社会对他的人性的误区解读,以至于到最后当程蝶衣感觉到无法再做他的虞姬的时候,影片为程蝶衣选择了一个比较艺术化的结局,那就是保持他的纯真人性让他的生命嘎然而止。

人生如戏,有过一份感触,我们就会更加珍惜。

作为少女时,我看它一遍。书和电影都看了一遍。书版小楼>影版小楼

影版里,幼时的小楼是个血气方刚的愣头青,是个小霸王,但渐渐的,骨气都化作血流走了。即使这样,我也一直喜欢他,直到菊仙出事。好感都化作绵绵惋叹。印象最深,却是班里的戏子都化作牛鬼蛇神,用细细的丝挂住铁牌,在脖子上勒出一道细细的线,脸上涂的花彩,每个人都狼狈,除了他。但是最后他也失了仪态,太贱了,太苦了,太难熬了,这个世道和世道下的人都太疯了。所以看到电影结局是他作为虞姬死去时,竟是感到要为他欣喜的。

小说中,作为虞姬死在霸王的怀中,只能是他奢求的梦。醒了,也只能在心中嫉妒虞姬的好运,然后活下去。

最后,菊仙是个好姑娘。

等我成长为女人,心境转换后,必要再捧一场霸王别姬的戏。

汉兵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空房中,一时只剩虞姬那悲婉的叫声。时间,仿佛被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哈!想不到我项羽也会有今天!事到如今,我无颜再面对江东的父老乡亲,还有百姓们,都是我亲信了刘邦呀!”说完,他久久地凝视着江面,目光如此凉。忽然,他抽出佩剑,反手一插,只见一股鲜血迸出,这个曾经称霸一方,无比风光的汉子就此倒下了。

《霸王别姬》讲述了一代霸主项羽难信刘邦,对他过于盲从,最后被刘邦设下埋伏,逼至江边,绝望中自杀而死的故事。

看到最后那段描述项羽自杀的文字,我不禁痛吟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静心细想,西楚霸王不正是死在了一条常识上吗?他忽略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假如他牢记这个常识,十年之后东山再起,八千兄弟之仇,百万楚民之盼,不都可以完成了吗?

我们再来看看那时利用常识的`胜利者。

东汉末年,诸葛亮走出隆中,辅佐刘备,建立蜀国。而他的成功就在于善用常识。

君见城门大开,城内无兵,必以为有埋伏。这是常识,却也是成败的关键。诸葛亮弹琴城上而退十万兵马,就是利用这一点。一点小常识,使诸葛亮成为了不败的王者。

忽视常识如残花,必将凋零,利用常识如雄鹰,展翅高飞。盲从常识的人自掘坟墓,践行常识的人锦途千里。

仰视蓝天,我发现,成败皆因常识!

1977年,相隔十年余久的他们,再次相遇,在特殊的地点以特殊的方式,结束了他们积攒了一生的爱与恨,情与仇,一切终归尘埃。

1922年,小小年纪的程蝶衣被送到了戏班子里,因为有张女儿的脸,他的角色早已注定——虞姬,曾经的他,不愿向命运屈服,但几年后的他,已经分不清幻想与现实、舞台与人生、爱与义、他已成虞姬,他愿沉溺在舞台上尽享无限欢乐与瞬间的永恒,他愿与他的霸王长相守,他爱着他的霸王,无论是台上那个对虞姬百般呵护、百般宠爱的霸王还是台下那个与程蝶衣相濡以沫、互扶依靠的段小楼,他都深爱着。段小楼是他的全部,是他的梦,因为是梦,所以追随,因为是梦,所以遥不可及,因为是梦所以美好,因为是梦所以不愿沉溺,只想沉溺幻想。

只可惜,程蝶衣的爱心终究还是费心,花天酒地,娶妻生子,是男儿的本性。段小楼戏中唯一一个正常人,任何事情的发展在冥冥中早已形成一定的轨迹无法改变,就像火星撞地球一样,段小楼遇上了菊仙,即使他们曾立誓同台唱戏到永久,段小楼依然是男人,戏台上,爱江山更爱美人,生活中重诺言更重享乐,毫不犹豫的菊仙成了他的选择,而那个被他选择的菊仙天真地幻想着自己所托付的这个男子会是个刚强勇猛的男子汉,却万没想到,在生与死、爱情与生命之间,他选择了自己的生命,在他亲口否认爱眼前这个女子的时候,菊仙瞬间崩溃,可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在阴阳交界处徘徊,最终无法越进那道路门,内心的软弱、矛盾、虚伪在那一刻全部释放,在矛盾的一瞬间,出卖了妻子、兄弟和他的心,不过,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子,能舍身为王,为别人的生命付出一切的能有几个?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现代生活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小悦悦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愿意出手相救,其他人因内心恐惧而退缩。

如果说活命是段小楼的全部,那么段小楼就是菊仙的一切,菊仙这个刚强的女人他的刚烈,对爱的执著,内心的坚强是我所敬佩的,不向命运屈服,即使身处青楼,依然能够有勇气去面对万事的变迁,她要重新做人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在大难面前,仍然誓死保护段小楼和那把宝剑,为何?因为爱,所以愿意付出一切,但当全身心的付出都得不到回报后,无论是谁都会疲惫,在欺骗与背叛之后,也会厌倦,爱到深处就是恨,好最终穿上新婚时的'嫁妆,带着曾经的记忆,现在的痛苦走了,恨他还是因为爱他到无法自拔。

1977年,两人又重新相遇,在这十一年里,双方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人生,命运早已注定,不论是戏中还是戏外,虞姬的选择都是在最爱的霸王前离开,而霸王能做只有那一声嘶喊,唱完最后一出戏后,华丽转身,悲哀落幕,舞台是他最后的归宿,华丽的戏台应有高贵的人来闪耀自身的光彩。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男儿郎败给了女娇娥,利战胜了情,恨掩埋了所有的爱,曲终人散,帷幕落下,无须感叹,一切终归尘埃。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4)

“桥那边是天堂,桥这边是地狱”谢晋元站在四行仓库的顶楼,看着对面灯红酒绿的法租界,很感慨的对小湖北他们说。

谢团长深邃的眼眸难掩内心的波澜,坚定的表情透漏出对胜利的渴望,桥这边的战士们浴血奋战,为的是能让桥那边国泰民安,虽然两军兵力悬殊,但誓死捍卫上海不被沦陷的决心却一直未变。

这部爱国题材的电影拍得真心很棒,影片中很多细节处理的都非常到位,每一个人的爱国情怀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细节来展现,让我们看到了相同的爱国主义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小女孩的突然敬礼、老教授天天拿着望眼镜观望对面的四行仓库、壮士过桥时,蓉姐拧着两箱吗啡奔跑相送、枪林弹雨中,老铁独自一人扛起旗杆,升旗、白马一次又一次独自往外奔跑。

许多类似且不同的场景都让人为之感动落泪。

影片中也不乏有些搞笑的片段,端午被子弹擦伤脖子时的胆小、老铁的唯唯诺诺、抵抗日军时,老算盘的懦弱无能。张译塑造的老算盘一角,可谓是让人啼笑皆非,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面部神情,无不诠释了一个胆小怕事渴望生存下去的人物形象。

有一个场景,朱队长让老算盘他们用枪去打日本鬼子的时候,老算盘慌了,他不敢,他说家人在老家给自己找了一个圆圆胖胖的媳妇,等着他回家结婚,可是他到现在都没有见过“媳妇”,他不想死,他就是普普通通一算账的,他想活下来。看着老算盘眼镜框下那双迷离的小眼睛,那个无辜微凉的眼神,真让人心疼。没错,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只想活着,活着一切都才有意义。单从活着这个角度来看待,其实大家都没有错。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这种题材的电影,但是此刻安静的坐在电脑屏幕前,细细的回忆着影片中的情节,真得有很多很多画面能够触碰到我心底的泪点。第二场战斗时,倭寇军强攻不成便在墙上凿孔,将炸药包塞进孔里爆破,此时四行仓库里的军人们一个又一个背上炸药包往楼下跳,每一名跳下去的战士都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有什么话要说,其中陈树生第一个跳下去,喊了一声“我叫陈树生,这个给我妈”,然后就听到砰的一声炸裂声。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不怕死的战士为了保卫上海,壮烈牺牲。面对此情此景,桥那边的何香凝凝视着双眼,说了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九个字,铿锵有力,是对我国人民英勇抗战最大的肯定。

这部电影整体上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保卫四行仓库的英勇事迹,是他们的舍生忘死激起了国人抗战的决心。战争年代,有人不畏生死,舍生取义,这种品质值得子孙后代去铭记。

电影结束了,爱国情操却永久不息。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5)

八佰功名尘与土,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话则是《八佰》的真实写照。观影《八佰》时,我胸中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千层浪潮,奔涌而上从眼中夺眶而出。毫无疑问这又是一部让大家有集体情感共鸣,儿女共沾巾的佳作。

守卫四行仓库的四百二十人的军队为迷惑日军,向外声称自己有八百人,这就是本片名字的由来。四行仓库并不是重要的战略要点,最开始的大多数人并不在意这个仓库能不能守得住,但是它处在历史的关键点上,在三天以后就是九国公约会议,要扛到会议召开的那天,要保证上海还有中国的士兵。这几乎是一场不可能完成的战斗,这四百二十个中国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民族信念感和自豪感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看完整部电影的那天,我彻夜难眠,电影中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脑海中循环播放,心里无法忘记战士那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颊。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铭记历史才能思古通今。为什么总有人想要侵略我们的国家,因为我们的土地就像电影里朱胜忠笔下的亭台楼阁一样美丽,充满了希望,这让他们嫉妒,让他们渴望。想想在烽火连城的年代的那一批人,无人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谓是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他们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雄心壮志,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能延续至今的核心力量,将此传承下去,中华民族才有未来。

感谢导演在银幕上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和值得缅怀的英灵的故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当忆苦思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不要忘记是谁给我们的这一切,忘记如何才能守住这繁荣昌盛。

八佰电影观后感(篇6)

这天,我看了一部令人感动的抗日电影《八佰》。看后,我被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誓死护国的壮举所深深感动。

电影讲述的是:19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东北、华北依次沦陷,上海也即将沦陷,蒋介石的军队撤出上海,留下八十八师希望得到国际的支持。小湖北和他的哥哥、叔叔本是一个军队的军人,被日军冲散。来到背靠租界的四行仓库,却意外被正在巡逻的八十八师的团长谢晋元抓了个正着,误以为是逃兵,和他的哥哥在仓库里经过了种.种磨难下渐渐成长为英勇的战士。后来,小湖北的哥哥因为扫射日军的飞机而受了重伤,抢救无效死亡。小湖北也因掩护众兵将牺牲。

看电影的时候,我时不时就会掉下眼泪。尤其是将士们眼看仓库即将失手,奋不顾身的在自己身上绑好炸药,边大叫着:“中国万岁!”边跳下去炸死敌人时,以肉身捐躯护国,我完全就哭了起来。那可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就在一瞬间变没了。这是多么强的民族意识啊,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看完电影,我不禁沉思起来。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不就是那些将士们换来的吗?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很强大。

电影八佰观后感


读后感大全经过精心筛选,为您收集了一些与“电影八佰观后感”相关的知识点,供您学习参考。对于观后感的写作格式,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方面进行展开:首先是简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主要情节;接着可以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整体评价,包括剧情、演技、视听效果等方面的感受;之后可以对作品中的主题、角色等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意义;最后可以给出自己对作品的总体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观影与阅读不同,影视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能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和思考。观后感是观众与影视作品的情感互动和交流的表达形式,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当然,观后感的写作方式和风格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本文仅供您参考,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和思考提供一些帮助。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

20xx年看的第一场是《雪人奇缘》,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有很多同学已看过,我看了预告片儿,感觉很有兴趣。

上午下了古筝课后来到奥斯卡影城,取票进场,进入了二号厅,发现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个人。这倒与我预想的场景不同。后来想想,电影结束时正是饭点儿。所以人少也是应当的。

电影开演了,我逐渐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背后持续传来儿童哭声,真是大煞风景,破坏用户体验。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带出去,为什么要影响他人。

《八佰》改编于历史真实事件,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以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名为八百,实则只有420人。造就了这个奇迹。《八佰》历时230天拍摄,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当年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斤烟油和近五吨的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左边苍夷满目、硝烟四起;右边则灯红柳绿,一片繁荣,曼妙女倚栏望,而这里却是时时有生命危险。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国旗,升国旗会激怒日军,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盘上,凭什么不能升?那还有什么尊严?国旗升起来了,日军飞机来炸,人肉来挡,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四万万中国人在战争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2

这天,我看了一部令人感动的抗日电影《八佰》。看后,我被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誓死护国的壮举所深深感动。

电影讲述的是:19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东北、华北依次沦陷,上海也即将沦陷,蒋介石的军队撤出上海,留下八十八师希望得到国际的支持。小湖北和他的哥哥、叔叔本是一个军队的军人,被日军冲散。来到背靠租界的四行仓库,却意外被正在巡逻的八十八师的团长谢晋元抓了个正着,误以为是逃兵,和他的哥哥在仓库里经过了种.种磨难下渐渐成长为英勇的战士。后来,小湖北的哥哥因为扫射日军的飞机而受了重伤,抢救无效死亡。小湖北也因掩护众兵将牺牲。

看电影的时候,我时不时就会掉下眼泪。尤其是将士们眼看仓库即将失手,奋不顾身的在自己身上绑好炸药,边大叫着:“中国万岁!”边跳下去炸死敌人时,以肉身捐躯护国,我完全就哭了起来。那可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就在一瞬间变没了。这是多么强的民族意识啊,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看完电影,我不禁沉思起来。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不就是那些将士们换来的吗?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很强大。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3

周六,受到朋友邀请,去看了场电影《八佰》。

坐在黑压压的影院里,荧幕上跳跃出了画面。宽广的灌木丛中,一群新兵蛋子,背着枪,扛着箱,快速地前行。长时间的奔走,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前行的目的地,硝烟滚滚,是上海。

到达目的地不久,毫无防备的队伍就被日本人打散,叔叔老葫芦,侄子端午和小湖北,成了逃兵。

一队人将四处散落的逃兵收拢起来,将他们领到了租界对面的四行仓库。在几乎全面沦陷的上海,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把守森严的地方。即使没有支援,没有足够的物资,他们却仍然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军人心。但是逃兵们,不全是逃兵,说是散兵更合适,有的没上过战场,只想逃跑。有的厌倦了战争,不想打仗。夜晚,大批难民涌入租界。老葫芦混入其中,却因为穿着军服被赶走。灯红酒绿的租界,与黑灯瞎火的仓库。天堂,与地狱。

第一日,几声枪响宣告了日本人的到来。四行仓库门洞大开,没有一人防守,日本人在几番侦查下,鱼贯而入,大门突然落下,枪声,喊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关在地下的逃兵吓得瑟瑟发抖,很快,战斗接近尾声,大批尸体倒在地上,充满了死亡的气息。逃兵被拉出来清扫战场,谁料,日本人投射了毒气弹。

仅隔着一条河的租界,挤满了看热闹的众人,摩肩接踵,议论纷纷。他们安全地生活在租界,仿佛与河对岸的战场是两个世界。此刻毒气顺着风,来到了这片“桃源”。顿时,人们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街上的店铺纷纷关上了门,阻挡住了门外想要进来避难的人。

毒气,再一次地加大了伤亡。战斗后的仓库,全部将士陷入了忙碌中。突然,对面传来喊话,不投降,这些人,就是你们的下场!端午定睛一看,其中一个,正是叔叔老葫芦!

吊在杆上的老葫芦撕心裂肺地喊:“端午!看好小湖北!好好活着!带他回家!”这声音撕扯着喉咙发出,随风撞进端午的耳朵。端午知道叔叔老葫芦必死无疑,对死亡的恐惧,对故乡的怀念。一股脑涌上心头。感到脑袋一片空白,流下泪来。

……

恐惧是勇敢的前奏,恐惧过后是勇敢。你看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入敌阵,视死如归。你看老铁,主动留守,上到楼顶,护卫大旗,唱起了《定军山》。

电影《八佰》,让人颇多感慨。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4

《奇迹男孩》讲述了一个温暖千万家庭的成长故事。10岁的奥吉天生脸部畸形,此前一直在家中和妈妈自学。当他小学五年级时,奥吉进入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学校上学。在这里,奥吉将与校长、老师以及性格迥异的同学相处,他不寻常的外表让他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焦点,也给他的校园生活带来了不少难题。幸运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奥吉的父母、姐姐一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在他们的支持与关爱下,奥吉凭借自身的勇气、善良、聪敏影响激励了许多身边的人,并收获了友谊、尊重与爱,最终成长为大家心目中的不可思议的“奇迹”。

在观影之前,一行人都认为,《奇迹男孩》应该是一部紧张刺激的奇幻片。但它不是,甚至里面的故事,平常到不能再平常。尽管如此,这部电影却用这一个个平凡的故事,构建了一个不平凡的奇迹。这是多么难以想象,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因为面部畸形而被同学嘲笑、讽刺,甚至受到了无限的排挤和背叛,那些充满恶意的眼神,一个孩子怎么能承受?可奥吉不一样,他坚持了。他有最美好的家庭,又收获了朋友,赢得了学院最高荣誉的徽章。当他站在台上领取徽章,望着台下为他欢呼的人们,我不禁为他曾经的经历作了对比。那些充满恶意的眼神,就在时间的推移下慢慢变化,直到充满了鼓励、赞许。小小的奥吉,创造了一个奇迹。用他的善良、朴实、正义。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无故他的面容如何,坚持下去,也许能创造奇迹。

今天,我重温了一遍电影《奇迹男孩》,看完,依然感觉心潮澎湃。

小男孩奥吉一生下来就很丑,他做了二十七次手术,面孔还是很难看,他每天都戴着一个头盔过日子。为此,他没有上过学,他的知识都是妈妈教他的。终于有一天,妈妈觉得他得和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了。

第一天,全家人送他到校门口,妈妈亲了亲他,亲切地对他说:“你可能会感到寂寞,不过没关系,我们大家都爱你。”姐姐也弯着腰对他说:“别人想看你,就让他看,有一些人注定生下来是与众不同的。”爸爸搭着他的肩膀温柔而坚定地说:“我们只能送你到这里,剩下的路你自己走。现在,把头盔拿下来吧。”于是,他摘下奥吉的头盔,自己彷徨地走进了校门。

在学校里,他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歧视,回到家,他发了脾气,甚至戴着头盔哭泣,不肯吃饭,父母用心地安慰他,鼓励他,告诉他,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印记,它记录的是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与美丑无关,生活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他感受到了父母的关爱,鼓起勇气,继续去上学。

之后,他上课大胆发言,主动做科学实验,还帮助同学杰克,请他到家里做客和补习,所以他有了人生中第一个朋友。后来,面对其他同学们种种嘲笑,甚至是嘲笑他身上有病菌,接触到他的人,也会感染病菌,他都不去理会,渐渐地,他的善良和真诚,打动了身边的人,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这些朋友,还帮助他教训其他嘲笑他的人。

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他获得了学校的最高荣誉奖章——一枚代表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化为力量去感染影响身边的人的奖章。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奥吉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是啊,我们选择不了容貌,选择不了出生,但却可以选择怎么活着,做好自己。不要被别人的看法左右,就能活出一个充实快乐的自己。做一个像奥吉一样,拥有者丰富的知识、无限的勇气和一颗善良的心的人,更值得让大家为你鼓掌。

昨天我看了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患病的五年级小男孩的上学经历。

在去学校之前,都是由他的母亲给他上课,为了照顾他,母亲放弃了自己做老师的梦想。男孩看透了妈妈的心思,决定到学校去学习。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家人惊讶极了。母亲尊重他的决定,送他去一所学习读书。他在同学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喜欢上了学校。

可他的校园生活一开始并不怎么样,因为有的小朋友说他是怪物,都像看动物一样看他,小男孩感到很伤心,好几日都垂头丧气地回家。爸爸问他的校园生活如何,小男孩勉强的说:“还行!”可是他心里并不这样认为。

他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跟同学们友好相处,获得了学校里的第一个“朋友”,可那个孩子并不是看着起来的那样友好。后来,他用的他的实力收获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他由一个自卑、自闭的孩子变成开朗自信的少年!他通过努力获得了学校颁发的荣誉勋章,开始了新的生活。

通过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我拥有健康的身体,必须要学会爱护自己,珍惜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今天是寒假的第一天,我和父母一起去看了电影《奇迹男孩》,爸爸说这部电影在外国很受欢迎,所以,我也是满怀着期待。

奇迹男孩就是讲的这样一个故事,家里的第二个孩子降临了,由于父母基因问题导致了脸部畸形,还好父母没有放弃他,母亲放弃了事业陪伴着,直到五年级的时候决定让他走进校园,面对残酷的现实,小男孩是幸运的,有一个有爱的家庭,父母很疼他,姐姐也很溺爱他。

在学校,一开始收到了同学们带有异样的眼光,伙伴的欺骗跟远离,但是小男孩没有自暴自弃,依然热情,依然乐观,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友谊,获得了勋章,成为了一个奇迹。影片很感人,情节不拖沓,看到最后的时候不由得为男孩鼓掌。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幸运的,完整的来到了世上,有着一手好牌却打烂了生活,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有家人,有朋友,何愁过不去。18年开始了,新的一年我们奋勇向前,创造出自己的奇迹人生。

天生脸部畸形的男孩,《奇迹男孩》以他在家人的帮助下融入校园,面对成长为展开,但电影却并不仅是单用男孩的毅力艰辛来动人以情,导演巧妙的透过不同人物视角为切入,由此营造了一股更为真挚纯朴,诱人共鸣的暖流,令人性的真善之美成为了电影奇迹的源泉。

《奇迹男孩》是一部与我所预想的励志片截然不同的电影,在这部作品中,其故事的原点虽然是天生面部畸形一直受到家人保护,没有去过学校的小男孩奥吉,但一面他其实并不是电影的绝对主人公,另一面电影也并没有刻意的去拿奥吉的缺陷来煽情励志,而是令人真切的走进了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在奥吉走进校园后的生活里,用多角度的叙事手法,凝聚着善良的力量。

电影除了对奥吉有着尤为细腻的人物刻画之外,也让我们走进了奥吉的父母、姐姐、姐姐的闺蜜、以及奥吉的同学,在以他们为展开的故事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这些人物身上其实都有着自己的苦恼,母亲因为奥吉失去了事业,姐姐因为奥吉心生妒忌,同学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挫折等等,《奇迹男孩》里的每个人物其实同样都在经历着自我的成长,透过宽容理解所够了的脉络,电影在不断转换的视角中构建出了尤为丰富的内在层次,亲情、友情与爱情的展露如此动人。

虽然如果我们去比照现实生活,《奇迹男孩》所营造的这个环境是带有一定乌托邦色彩的,但这并不妨碍于电影对人性之善的诠释,在多角度的展现中,每个人面对生活都会有着不为人知的挣扎困境,这成为了电影走入人心的共鸣所在,而电影真正所令人有感“奇迹”的,则是每个人面对挫折问题都仍旧不失的是那颗淳朴善良的本心,充满善意的世界如此温暖,深切的人文关怀所照亮的并非仅是像小男孩奥吉这样的特定人群,而是每一个观众的心。

这是一部并不需要同情来博取观众泪水的佳作,其对多人物叙事娴熟的驾驭,甚至于让人看不到何般蓄意的煽情,但在那关乎人性真善美的“奇迹”里,《奇迹男孩》却足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愿善良能被温柔以待,更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善待善良的人。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5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中国军队奋勇抗击日军,在上海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较量,这就是著名的813事变。也称淞沪会战。然而仅仅几天,上海就变成了一片废墟。蒋介石为了保住南京,从他的精英部队八十八师中抽取了一个团做垫后的任务后,便让国民党大军撤至南京,电影中八百壮士的故事,就发生在上海苏州河岸边的四行仓库中。

电影开篇,是一位老奶奶的旁白。四行仓库保卫战开始的时候,她还年幼,对战争的记忆,只是好奇欢吃那一年的酒酿圆子。在电影里,我们听到一个小女孩,喊着吃酒酿圆子的声音。隔着苏州河的另一岸,战火连天,这个细节动人真实,也有些残酷。不过,当时对岸的营长谢晋元说过一句话: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总要有人在地狱做抗争,对于普通人来说,吃到酒酿圆子的甜,是因为有人在拼尽全力去守护。

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守军有400多人,为了迷惑敌军,谢晋元对外宣称八百人。在以前,谢晋元率领的五二四团一营作为加强营,确实有近八百人的兵力。可是在之前的战斗中,几乎全部牺牲。这已经是第五次补充兵力了,军队中大部分都是没有作战经验的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八佰不仅是一组数字,更是一组民族精神。影片中的一匹白马,从刚开始的慌乱逃跑到之后的驰骋战场,它代表的,就是在战争中逐渐成长的年轻人。

电影中,最震撼我的还是那场跳楼戏。在及时洞察到日军爆破的企图后,机枪连的士兵在身上绑着炸弹从楼上跳下去,实现自爆,打乱敌人计划。当这些士兵在空中大喊自己的名字,爆炸时被炸得血肉横飞,说实话,我当时泪目了。他们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临危不惧的勇气让我泪目。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唤醒了民族的斗志。

这部电影没有主角,但这些将士们个个都是主角。让我们为这些八佰英雄致敬!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6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10月26日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

这是一项死亡任务。

当时,大势溃败,为了保住大部队撤退,留下了这400余人,他们都是乱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后无名的英雄。

指挥官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

最后的阵地,便是后来的文具市场,曾经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始建于1931年,五层楼高,曾是4家银行共用的仓库,毗邻苏州河,河的另一边是租界。

站在最高处,可以看见国际饭店。

1936年3月初,卓别林携带新婚妻子宝莲·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亚洲蜜月旅行,与梅兰芳和电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艺界人士就在那座国际饭店谈笑风生。

没成想,一年后的上海,已陷入硝烟之中。

1937年10月,上级对谢晋元说: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

这句话,等于间接的判了他们死刑。谢晋元带着400多名士兵在四行仓库里宣誓:此地就是我们埋骨之处!

10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四行仓库,但毗邻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疯狂轰炸。

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对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成群结队的人站在那里为对岸的将士们呐喊、助威。

有人举着大黑板高呼,告诉将士们日军的行动,当一个日本兵被击毙后,岸那边就会响起阵阵欢呼声。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怆,多年后,每当听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里除了泛着泪花,还有一种坚定且无法言说的力量。

往事藏着吾辈之气节和精神图腾。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7

8月21日,电影《八佰》在全国上映。人们有理由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历史上的八百壮士,就上演了一部悲壮的真实大片:

一支中国孤军,在日军围困中以寡敌众、死守不退,日军一波一波的疯狂进攻,都被勇士们击退。当日军抵近企图爆破守军所在大楼时,一位身上绑满手榴弹的中国士兵,毅然从楼上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是1937年惨烈的淞沪会战中之细节。历史细节,唯有放在历史中观察,才能让人更加真实地理解。

当时的背景是: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不敌日军海陆空一体的凌厉攻势。10月26日,大场失守,上海战局急转直下,中国军队侧背受到严重威胁,为防止被日军围歼,决定放弃现有阵地,全面向苏州河南岸转移。但是,当时蒋介石决定留一支中国军队在苏州河北岸坚守,最终选择了毗邻苏州河的四行仓库。

八百壮士,实则只有452人,一个营,他们来自第88师,由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在日军已经占领的苏州河以北区域留下1个营坚守,已无太大军事价值。在蒋介石眼中,这支孤军的意义是:让外国人看看,我们还是有部队坚守在上海市区的。

蒋介石满心希望:国联大会11月3日就要在布鲁塞尔开幕了,这个会议,一定要做出制裁日本的决定啊……

1937年9月22日,淞沪会战正打得难解难分之际,蒋介石在南京就即将召开的国联大会回答《巴黎晚报》记者提问时,说过如此一段话:

“若列国仍又不采取及时措施,遏制日本之侵略,则不但各国对中国原有之贸易为之消减,即各国在东亚之领土,亦必受严重之威胁。故对日制裁,非所以独助中国,亦所以保护国联会员国及相关非会员国本身之利益。本人深信各国远大眼光之政治家,必当有见及此,遵照会章制裁日本,以尽其义务矣。”

一个弱国的悲剧,就是幻想自己陷入危难时强国会“尽义务”出手援助。

当淞沪会战局势日渐对己不利后,蒋介石的选择是:要坚持跟日本人打下去,哪怕是象征性地打,也要坚持到国联大会召开,由国联出面干涉、调停。

这又是弱国的悲剧: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与坚决的战斗意志与强敌对抗,却幻想通过外交斡旋来达到目的。

国联大会11月3日如期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但与会各国出于各自的战略考虑和利害关系,除发表泛泛的谴责之词外,谁都不愿率先制裁日本。

经过3个星期的空谈,11月24日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会议拒绝了中国政府关于制裁日本的正义要求,强调九国公约和平原则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中日停止敌对行动,采取和平程序。

这份报告书,形同一张废纸。而这份报告书出炉之时,淞沪会战已经结束,日军兵锋,直指瑟瑟寒风中的南京。

心存幻想,又怎能坚决斗争?

八百壮士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是历时3个月之淞沪会战的尾声。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蒋介石耗费心血训练的20个德械师全部葬送在黄浦江畔,中国雏形的空军也折损了大半战机,海军舰只几乎全部自沉封锁长江航道,抗战初期库存的弹药装备全部耗用在淞沪之战……

从史料中能够读出:中国军人的血气之勇与武器装备、战术理念、战略思想的落后,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缺乏步兵与炮兵、战车的协同作战训练,不适应日军的海陆空立体作战。

那时的中国,确实是一个弱国,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弱”——系统性的弱。

八百壮士作为蒋介石“打给外国人看看”的象征,最终成为中国人面对强敌不屈抗战的象征。

事实上,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并不是“打给外国人看看”,外国人靠不住。他们以一腔热血,不畏死亡,在全体中国人当中树立了一座坚持抗战的精神丰碑,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

八百壮士的结局,同样悲壮。

血战4个日夜后,他们受命退入租界,却被英军缴去武器。这支孤军全靠上海市民接济。他们照样出操和训练,但在纪念抗战一周年的升旗仪式中,遭到租界军人的袭击,4死11伤。他们却只能通过绝食来抗议。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在出操时遭受叛徒袭击,中弹身亡,年仅36岁。同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将这支孤军全部拘禁,押至各地做苦工,最远的被押送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战士们有些逃脱,有些死于折磨……

这支孤军的悲壮,是当年弱小的中国的悲凉。

所幸,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当年的中国了。

这恰恰就是历史予今天的意义。

《八佰》这部电影不仅刻画专业军人的形象,强敌来临,从不退缩,自杀式防止敌人进攻,到现在我心里还在哽咽。逃兵老算盘、老铁,从开始瓜怂,变成一个英勇的爱国主义战士,值得我们学习。谢团长、齐家铭对老兵的教育,对一堆逃兵的言传身教,都值得每个管理者学习。宁知不可为而为之,坚守仓库四天四夜,特派员来劝说为了保存火种,谢团长才放弃四行仓库。

河对岸枪林弹雨,河这岸声色犬马。堂堂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不能保护自己,反而让侵略者保护,可悲之极。现在的中美关系恰恰就像八佰,不能寄托于他国周旋,我们要自己争取合法利益,绝不能妥协。在国际交往中,强权才是真理。强权需要强大的国力,因此在中美谈判中,要保护华为、字节跳动,不能牺牲企业利益,换来暂时的和谐。中美之争,是谁做老大之争,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妥协代表着新的广场协议。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8

其实,我有点不想去看《八佰》,果真,声音震耳,战斗的血腥和激烈。好几次,我都是捂住耳朵,妈妈问我,你害怕,靠着我,我摇头耳朵捂得更紧了,我才不靠呢,都初中了,我要锻炼一下自己的胆,看看是否可以克服。不过,看着看着就完全被电影的战争场面和特效,深深地震撼到。它是一部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斯巴达三百勇士》的中国式战争电影。

这是一场政治博弈的战争,仅仅只搁着一条苏州河,就活生生的演绎着天堂和地狱的故事。一边的`纸醉金迷,另一边的奋勇抗敌,中国的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对岸的同胞。

如果没有强大和统一的国家,就必然会遭袭外敌的侵袭;如果没有军人不计牺牲的奋勇杀敌,就没有对岸和平安稳的生活。

八十八军最后的坚守,虽然仅仅只是沦为政治博弈的筹码,但此一役打出了国军的壮烈,也激发了对岸所有百姓强烈的抗日情怀,就犹如星星之火一般。小女孩,向对岸军人行一个敬礼,无数国人涌向栅栏,手伸向在战斗中的军人……

看完电影,意犹未尽,很值得观看的一部国产大片呢!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9

今年八月二十一日,改编自历史故事《八佰》的历史电影上映了,钟爱以抗战题材为主题电影的我在看完这本书后,和爸爸就去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遥,孤军奋战四个昼夜,造就了这一场被围观的战争。记者采访时谎称自由八佰人,实际只有四佰人,租界的百姓见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便不断的送去补给,使这些战士们坚持了许久,但日本军的一次次进攻,最后双拳难敌四手,只能撤退进租界。

我在看的时候,心中充满愤怒和热血,恨不得自己就是里面的一位战士,能够杀倒几个日本鬼子。这是中国的耻辱,并且让我记住了抗日战争的艰苦和八佰壮士的英雄形象,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日本对中国无情的侵略,以及无数的受难同胞。

电影八佰观后感 篇10

大概五六年前,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几个纪录片界的好友曾经花大力气重走抗战路,其中也包括寻访正面战场的遗迹,而淞沪会战作为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后来正面战场的拍摄计划搁置,但是筹拍中搜集到的那些悲壮故事却深深印刻在好友们的心中,即使是聚会时偶尔谈及,也让闻者泪目,感佩那些曾经付出过巨大牺牲的人们,为我们民族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面战场上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备受激励。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曾经说过,“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所经历的牺牲已经得到举世公认”。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二战中的贡献是被低估的。至今,国际公认的二战起始日期还沿用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而不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扩大对华侵略。

所以,从年初听闻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有机会在年内上映起,我和朋友们就一直在密切关注。从片名即能感受到,《八佰》对于为淞沪会战收尾的这场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并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理性和克制的,它甚至没有采用史学界惯用的“八百壮士”一词。“五人为伍,百人为卒”,管虎用一个“佰”字,克制地体现了中国人都懂的中国军人内涵。

观后感《[荐]八佰电影观后感受(模板6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八佰电影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