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

「必备」《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700字通用7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大家最近都深深沉浸于作品一书,读了作品时,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简单的句子叙述下来完成读后感。您是否也打算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编辑为你整理的《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1

宁静的盛午,我又一次翻阅起这本百看不厌的经典小说《安妮日记》。

这本书用日记反映生活,表达的却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安妮佛兰克是个犹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出生于德国,她的父亲奥托佛兰克经营着一家公司。家中有姐姐玛戈和妈妈艾蒂丝。一家人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直到法西斯执政后对犹太人的残酷迫杀才使得安妮一家移居荷兰。1942年6月12日时,安妮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一本日记本,并取名吉蒂。这时,法西斯又侵占了荷兰,安妮一家被迫隐居在爸爸公司大楼后隐蔽房子里,(在这本书中称密室)开始了他们一家人的密室生活。

1944年8月4日,密室遭人举报而被逮捕,被关进了集中营。最后只有爸爸一个人活着走出了集中营,爸爸出营后,一直传扬女儿的日记,让全世界人共享!

安妮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她在心中永远呼吁着:“罪恶的战争,永远的安息吧!我们呼吁和平,我们渴望一个平静而美丽的世界!”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何不呼吁世界永远停止战争呢?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2

请你想象一下,当你躲在屋子里,吃着日益减少的食物,胆战心惊地躲过一次又一次的军队搜查时,你的内心会不会出现绝望?我们的主人公安妮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顽强地生活着。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安妮可能会和以前一样,在快乐、和平中度过每一天,可是那场战争打破了这一切:被炸毁的房子,流离失所的难民,无故死在街头的人们和那一张张狰狞的脸庞。所有孩子脸上的欢乐都不复存在,带着恐惧、愤恨,躲进了一所所房子。

和其他孩子一样,安妮也随着爸爸妈妈躲进了一所房子中,靠好心人送来的食物度过充斥着恐惧的每一天。可是她又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在这残酷的现实中,她的脸上仍然带着微笑,那是一种绝对相信自己的微笑!安妮说过:“我常常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因为我相信日子一定会变得像蓝天一样美好!”安妮相信,只要自己对生活还有希望,并且不断朝着那个希望前进,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

即使在这种环境下,她仍然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着一件件微不足道的事。当然,安妮也知道恨,知道挑起战争的人是可恨的,她在日记中不断抨击那些可恶的法西斯。现实是残酷的,德军终究还是找到了他们一家,在一次怒吼中,他们一家被抓进了纳粹营。在这里,她的妈妈首先离开了这个世界,安妮也在德军投降的前一天惨遭毒手,唯有安妮的爸爸逃了出来。他在那栋存满了无数回忆的房子里找到了《安妮日记》的手稿,并将它发行了出来。

读了这本书后,相信许多参加过那场战争、残害过他人的德军将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本书也成了德军罪行的有力证据。

如果安妮还在的话,她一定会再次露出她那充满希望的微笑。虽然她走了,可她留给了我们一种精神,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只要心中有希望,并且不断朝着那个希望努力,那么再弱小的人也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3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奼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糊口。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今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慨!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糊口了2年。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打动。具体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假如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仍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物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品,书籍,学习!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糊口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糊口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天然,是极其枯燥,沉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穷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役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总说

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触感染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天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想自由,快乐。在这今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糊口的看法。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好比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地打动!建议大家也去看吧你们会感触感染到里面的喜、怒、哀,乐。我接下来要看大仲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阅读痛快!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4

我很少读书,好书更是少之又少,但我却坚信着《安妮日记》是一本好书。或许作者不是著名的作家,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感人肺腑的友情,但是我依然这样相信。

作者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犹太人,她不幸地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的时期二战时期。那一段岁月令所有人难忘,更何况是一名犹太人。安妮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名叫玛戈,故事就从玛戈被传讯开始,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让人感觉充满了活力,没有人感觉到将会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就在这个日子中,玛戈接到了传讯通知,弗兰克一家立即决定逃走,找一个地方隐藏起来,于是便有了被安妮称之密室的地方。那时的安妮才13岁,和我一样大,但她的经历是我无法想象的。

她才13岁,对于一名向往自由的女孩子来说,密室生活是很残酷的。每天都得提心吊胆,每天得得保持绝对安静,每天都必须吃难吃的食物,这些,安妮都曾一次又一次在她的日记中提起,其中的艰苦我无法用苍白无力的文字形容,但有句话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灾难、抑郁,什么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第二天你是否还活着。连天的炮声,满街的哭声,任何一样都足以使安妮崩溃,但她都忍受住了,只为了一个活下去的信念。

还有太多太多给予我震憾的东西,生活在和平世界的我无法体会,也不想体会。我庆幸不是所有人类都喜欢鲜血,不是所有人类都喜欢战争,但我还是想问:究竟是什么呢?是什么让人类自相残杀?是贪婪,亦或是欲望?

简评:读后感需要的是读后敢想,富有真情实感,本文小作者对所读内容的描述简练,感想叙写具体,有自己的理解。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5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世上没有理所当然

成长,是女孩蜕变成少女的过程。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所记录的,是一名11岁女孩的经历。

她也是所有孩子的代表。

安妮,一个她自认为很失诗意的名字。明明身体瘦小,却带着一股劲儿。这点在安妮身上处处看得到,她既聪颖又勤奋。最受不了别人批评她的头发,曾与里德太太进行了正面交锋。为了不让班里尖子生吉尔巴德得逞,而埋头苦读学习,并一直把吉尔巴德当作自己有力的竞争对手。也正是她这种傻劲儿收获了亲情、友情和其他同学的喜爱。她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每天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精神的想象力。对于她而言,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惊喜,就有新的目标,新的动力。她的那种欢乐,简单而容易满足,每天都有发泄不完的精力,有她在的地方,永远都是非常热闹的,这也使冷清的绿山墙农庄有了活力。

安妮,她是我们的真实生活写照,处处都有我们的影子。这是一本励志书,酸甜苦辣,有哭过也有笑过,正是这种真实感让我情不自禁动起了笔。印象最深的就是《马修被击倒》这篇文章,安妮懂得感恩。不知是作者沉重悲痛的言语,还是气氛的渲染,令我哀泣无声,融入了这悲哀的氛围中。或许是因为马修和马瑞拉兄妹对安妮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上天让他们遇见了那么一个好女孩。马修无声的逝去让安妮心痛,为了挽救绿山墙农舍而放弃学业来照顾眼睛几乎失明的马瑞拉。安妮长大了,她变得成熟稳重,红扑扑的脸蛋映着青涩的少女神采。我不为安妮没能上到大学而遗憾,每个人都因她的决定而骄傲。马瑞拉对她的好,她全都记得,马修无声的肯定,她也知道。他们没有给她荣华富贵,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安妮,就像镜子,照出了我们的样子。

我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并不宽裕,并不贫穷。却以俭为德,以省为荣。因为父母天天工作,没有时间陪我去逛公园,我时常听见朋友们说她的父母带她去哪里哪里玩。因为俭朴,所以那些糕点店、一鸣店里的东西一样都没吃过,我何尝没有抱怨过。因为宗教关系,过节时好不热闹,其他晚上放鞭炮,我们跟平常日子没啥两样。朋友们放学回家都去买小吃,我却要在一旁瞪着眼睛,唾沫往心里咽。终于有一天,我触破了底线,开始抱怨早饭太单调。又是蛋炒饭,天天吃蛋炒饭,你不腻啊。

这些是剩饭,倒了浪费。这样油更浪费呢。我不情愿地盛了半碗,匆匆吃完,上了楼。

吃完了吗?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6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安妮日记》。读完以后,我十分佩服安妮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1933年德国的法西斯建立以后,他们就开始大肆的迫害犹太人。安妮一家只好躲到安妮父亲公司后面的“密室”里去生活。安妮每天都在密室里听广播、读书、写日记,快乐的活着,每天都在乐观地想:“我比那些已经被送到集中营的犹太人幸福多了”。不过,安妮一家最终在1944年8月4日被抓住,都被送到集中营去。最后,除了安妮的爸爸之外,其余人都死在了集中营里。

安妮是不幸的,但安妮没有向不幸屈服,而是乐观的过着每一天。比起安妮,我们比她幸福多了。当安妮住在终年没有阳光的密室里生活时,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到操场上玩耍;当安妮每次偷偷摸摸地去买菜时,而我们却能开着车下着饭店吃着美味佳肴;当安妮在狭小的密室里一个人学习时,我们大家却在整洁、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唱歌、画画……。安妮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快乐、开心的活着、学习着,而我们在这么好的条件下,还整天抱怨作业太多,不想上学……。我们比起安妮差的太远了,我们一定要学习安妮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今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遇到了困难,都要去积极地面对它,努力克服它,乐观向上的度过每一天。

《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 篇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个犹太人被残忍的.赶尽杀绝,集中营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死去……

在看了《安妮日记》后,我更加憎恶纳粹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安妮的眼睛,看到了一片黑暗。

安妮出生在一个上层犹太家庭。在纳粹围捕犹太人的时候,安妮的父亲和他的业务伙伴在办公大楼顶部和后部准备了密室。在密室中,有弗兰克、佩尔兹一家和杜塞尔。安妮在密室中用自己13岁时收到的日记本写日记,直至法西斯发现了密室。后来,安妮因为伤寒死在了犹太人集中营。

本书是以书信形式写的。一个普通女孩生活在一个不普通的时代,她的日记,正是在二战里失去生命的数百万犹太民众的心声。它是一幅自画像,也是家庭生活的画卷,是受到死亡威胁的人的自述。安妮相信:虽然发生了那么多事,人们的内心却是美好的。我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混乱、苦难和死亡之上。虽然日益逼近的枪炮声在毁灭城市,让百万民众遭受苦难。可是,安妮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灾难定会过去,和平与美好总要回来的!

这使我想起了《无命运的人生》中的主人公科沃斯在集中营里度过的日子,那些充满惊恐、折磨、死亡与忍受的循环往复的生活。和安妮一样,科沃斯也是一名犹太人。可他们是那样坚强,勇敢,用尽生命努力拼搏。正如同安妮所说:

“我不要象在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活得有价值,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因为我是自己的船长,终有一天我会看到我能停泊的岸。”

这本《安妮日记》揭露了法西斯对人类所犯下的可耻的罪行。对于这些,我们可以原谅,但绝不能忘却。

许多年过去了,这本书通过一双少女的眼睛告诉我们战争的恐怖。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这场人类历史上的大劫难,那么,我们必会拥有一个不会颠覆的世界。

hdH765.com更多作文大全扩展阅读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范文700字精选


怎么写出一篇优质的作品呢?作品令许多人心中五味杂陈,读后感就是谈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议论。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安妮的日记读后感范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范文【篇1】

《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任命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包括我在内,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的和平时期只有不到200年。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

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悲剧。2000年的颠沛流离,他们被驱逐、被迫害、受尽屈辱、历尽磨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恐怖的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民族的头上,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统统像羔羊一样被塞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看着营中那堆积如山的各色毛发,听着幸存者用颤抖地声音控诉令人发指的罪行,所有良心未泯的心灵都在震颤。纳粹,人性的赤裸裸显现,感觉和动物无异。到处充满死亡的气息,到处是惊恐无助的眼神,到处是绝望的哭喊。为什么连生存也不允许呢?谁规定了在那个时期犹太人就是老鼠,纳粹就是猫呢?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沉重的一笔,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成批的杀害,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犹太人”!这中间,许多还是孩子,安妮。弗兰克就是其中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正如欧思斯特·斯赫纳倍尔所说:“几百万人的声音被压制下去,这个低低的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悄悄话……它比杀人者的嚎叫更持久,比时代的一切声音更响亮。”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范文【篇2】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奼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糊口。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今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慨!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糊口了2年。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打动。具体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假如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仍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物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品,书籍,学习!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糊口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糊口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天然,是极其枯燥,沉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穷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役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总说

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触感染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天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想自由,快乐。在这今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糊口的看法。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好比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地打动!建议大家也去看吧你们会感触感染到里面的喜、怒、哀,乐。我接下来要看大仲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阅读痛快!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范文【篇3】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刚出版,就一下子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欢迎,我也在看。

《绿山墙的安妮》主要讲得是有一个叫安妮的小姑娘,她生活在风景如画绿山墙农舍。那里空气甜润,春天有美丽犁花在窗前。安妮是个阳光灿烂美好性格浪漫情怀的小女孩。

看了这本书,我了解到安妮是一个看见别人比她好,她并不灰心的性格,比如说,有一次,班里有个男同学考试成绩比安妮好,安妮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超过他。这可以说明安妮不服气,很争气并很有决心。

看到她这样做事的方法,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有一次班委竞选不上时,就只会哇哇大哭,其它什么也不会。所以,我真的应该向安妮好好学习她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性格。

《绿山墙的安妮》我很喜欢,我还喜欢看别的书,因为每一本书,都让我学到了一种新的品德,新的知识。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范文【篇4】

今日无事,便翻起了《安妮的日记》。一打开书,我便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这本书写的是二战时犹太人受德国法西斯的压迫,过的艰苦生活。这本书内容与题目相符,写的是犹太女孩—13岁的安妮在“秘密小屋”中的真实日记。看完后,我感触很深。

在这样一个艰苦的战争岁月,每一个人都艰难地生活着。先不说犹太人,就连安妮躲藏之国荷兰那儿生活是人们,也都天天月月伴随着战火硝烟与灭顶之灾。这一切的一切,又何况犹太人呢?犹太人虽然生活富裕,可却遭受着抓捕与屠杀。

在荷兰,有多少多少犹太人的生命毁在了希特勒手里。他们的危险随处可及,可想而知。统统都是,又何况一个13岁的犹太女孩。她从小就因为血统和种族的原因而生活在一片危险和歧视中。可是,小安妮却不为此而伤感自卑,从不为此埋怨,而是坚强的面对社会的不公平,顽强的同残忍的法西斯做斗争。她虽然只是一个没有成熟起来的小女孩,却从不害怕与惊惶。从容不迫,使全家人在“秘密小屋”里生活了三年。

联想起我们,都是家中的小公子和小公主。大家都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在他们的过分溺爱之下,我们都经不起挫折和磨难。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不是在父母面前,手曾破了皮,头碰一下,就会流出眼泪。连这么一点点挫折都经受不起,如果我们处于战争中,后果将惨不忍睹!

同学们,让我们也坚强起来,也勇敢起来吧!其实,逆境可以使人坚强许多。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范文【篇5】

轻轻地合上了书,安妮那活泼的身影还在我脑海,久久挥散不去

《绿山墙的安妮》是出生于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著名作家蒙哥马利写的。《绿山墙的安妮》主要讲了一个名叫安妮的女孩的成长故事:安妮是个孤儿,童年的岁月充满坎坷,但她对生活充满幻想,即使苦难再多也不能磨灭她那无比丰富的想象力。来到绿山墙农舍后,她以独特的生命活力赢得了周围人对她的喜爱。

安妮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长得也不算漂亮:脸又瘦又小,长满雀斑,大大的嘴巴,还有一头连她自己都不喜欢的红头发。可是,她依旧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幻想,用自己青春蓬勃的感染力赢得了马瑞拉的喜爱,最终留在了绿山墙。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最打动我:戴安娜的妹妹明妮?梅在一个夜晚发了高烧,她们的父母又去了外地,戴安娜只好去找安妮,最后,安妮帮明妮?梅控制了病情,明妮?梅的病得到很好的救助。我想:戴安娜的母亲巴里太太对安妮的态度很恶劣,安妮却不计前嫌,愿意帮助明妮?梅,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女孩。

我想:作者应该是以安妮的故事告诉人们,只要胸怀梦想,不懈努力,生活就会丰富多彩,生命就会美丽多姿。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范文【篇6】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乐观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不怕风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能积极地去面对,在看似绝望的处境种找到生的希望。或许,你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或许,你的人生有许多的苦难,但请不要对它失去信心,这都是上天给你的考验,正所谓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经历了考验,才回发现生活的美丽。你给生活投去一个灿烂的微笑,生活也许会回报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安妮日记》,不用我说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由一个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写的日记。如果只是一本简单的日记,它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本书记录着二战时期,犹太人惨遭诛杀,安妮一家为了保命,在密室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阴冷,幽暗的密室,连空气都令人觉得压抑,在密室的生活中,所有人都承受着无数来自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安妮更是如此,作为一个个性开朗活泼的女孩,关在密室的生活已严重地压抑了她的个性,更辛苦的是,她还要承受承受密室里其他成员的指责,美其名曰教育。所谓指责,大部分也是无中生有的训斥,只是他们无法宣泄心中的不快,就让安妮当他们的心灵垃圾桶。而安妮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根本没有能力反抗,唯有忍气吞声。试问谁受得了那么多的压抑与指责呢?安妮找到了唯一的倾诉对象,Kitty,一个精美的日记本,从此,每天的生活,不管开心还是痛苦,安妮都会,都只会很Kitty分享内心的喜怒哀乐。

我很惊讶,在外面战争不断,每天提心吊胆的日子里,安妮想着的不是生活有多么的不公平,不是无止境地抱怨生活,而是一心向往着美好安定的生活,满怀希望地等待重见天日的那天。有时候她也会埋怨,也会在日记本中宣泄内心的不快和对某人的不满,但过后她就会反思,会为自己的出言不逊感到羞愧,然后又燃起对生命的希望和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更应该感到羞愧。在当下,我们过着无比安逸的生活,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也没有社会生活中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但是,我们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着生活。与安妮的积极、乐观、上进比起来,真的是觉得羞愧难当。在如此安逸的生活中,我却没有想着如何去改变生活,去提升一下生命的意义,每天过着养老般的生活,虽然乐得轻松,却收获寥寥。这样的生活,是否真有意义?之前看到一条微博说,大学这四年,之所以把两年可以上完的课分成四年来学,就是要让学子们在轻松而又碌碌的生活中把志气打磨,把理想湮灭,让人变得现实,才能够适应现实的社会。为何我们就没有那种积极客观的态度呢?安妮在密室中生活,都能每天学着一些东西,包括文化,包括做人的道理,还有对这个社会的认知。而我们呢?

还生活一个积极乐观的笑脸吧!在困难的日子里,要记得坚强;在安逸的日子里,更不要忘记积极!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范文【篇7】

安妮,一个渴望自由,热爱和平的女孩;希特勒,德国纳粹党头目、独裁者、法西斯主义者。安妮与希特勒简直是光明与邪恶的代名词……最近,我看了《安妮日记》,我来给你们讲讲我的感触。

安妮·弗兰克是个正处花季的犹太少女,本来生活得富裕安宁。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权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迫害,他们被逼无奈,躲进了爸爸公司的“密室”中。密室各个窗户被钉上了木板或盖上了厚厚的所谓的窗帘,密不透风,只能清晨谨慎地拉开窗帘,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安妮一家共4人,加上范丹先生一家3人,还有牙医杜塞尔1人,共8人,挤在一间不算太小的“住房”里。对此,我深有感触!他们每天挤在小桌上吃饭!是有多么难受;书桌有限,每天,一人在桌子上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的饭菜总是老和尚念经——千[篇1]律;每天下午只能乏味的看着无趣的书籍;只能到准时的时间——六点半,才能播放收音机中的英国电台,记住!只能是英国电台!

现代社会几乎没有“好心人”,但他们那总是有几个“不畏风雨”的好心人,坚持给他们送食物、生活用品、电器、书籍等……

他们生活和在家里完全不同。在家,他们可以放肆玩耍,大声说话;而在“藏匿”生活中,走路只能轻手轻脚,说话只能像讲悄悄话一样,不能大喊大叫。

安妮说过一句话:“纸比人有耐心”,我认为是对的,一切不能向人類诉苦的话,全都能向纸倾吐出来。她还有个愿望:“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继续活着。”她的愿望实现了,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同她的作品一起长存不朽。

安妮!多么坚强的女孩!她梦想成为作家,她实现了!在战乱的环境下,给后人留下了一本不朽杰作。这种难度远超普通作家……

最新精选:《安妮日记》读后感通用版(7篇)


作文相信大家都写过吧,有时候,一些好的作文可以给我们写作文时很多有用的灵感,作文,没有固定的内容,都是每个人有感而发。一篇好作文是很会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哪些优秀作文可以作为写作的参考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精选:《安妮日记》读后感通用版(7篇)》,仅供您参考。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一】

战争阴云笼罩下的阿姆斯特丹,即使是晴朗的天气,也给人一种沉闷的压抑感,但安妮.弗兰克,这个与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儿,却能以乐观的心态一边自学,一边保住生命!

她们的一家人躲藏在一间仓库里,13岁的安妮收到了一个生日礼物——日记本!从此开始写日记!安妮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记者和作家,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安妮说:“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密室日记》,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的日记更丰富的材料”!

从这本日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洁,率真,个性鲜明的安妮,我认为这样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对自己的严格,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怀抱理想的顽强性格感到钦佩,特别令我们感动是安妮看到理想破碎,丑恶暴露,世界正在变成荒漠而无比痛苦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败,反而更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她用精神上的充实弥补物质的匮乏,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文字出自一个十三岁的孩子之手!

安妮的故事像一个天然的电影剧本,它承载了乐观,信念,感恩,勇气和爱,我也要向安妮一样坚强,努力学习,好好的生活!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二】

从古至今,书籍便是文人墨客讴歌的对象。古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句,今有“书籍是饥饿的人的一块面包”的名言。作为一位惜书爱书之人,每天坐在柔和的灯光下,读名家著作,是愉悦的享受,而总众多著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族少女安妮·费兰克。她的家庭原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安妮被迫全家迁至荷兰避难,二战爆发后不久,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一家人躲进了一间密室,密室成员后曾至8人。1944年8月有人高密,他们8人被捕并被关进集中营,最终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生还。其父整理并出版了安妮的日记,即为《安妮的日记》。

这本书描写了许多鲜明感人的形象。安妮是一个性格活泼的花季少女,她的父亲谦虚随和,母亲语言夸张,缺乏理解能力,姐姐内敛端庄,温柔懂事……,性格迥异的8个人,构成了这本日记式小说的主体,更触动我内心的是,让我对生命、对二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安妮的日记燃起了所有人对生命的热情,使人们认识到大屠杀、反犹太主义,也使人们认识到人性内心的童真、善良、仁慈,更成为现代业界的精神象征。

《安妮日记》给我带来了太多感悟,对亲情、对友谊、对人生……

畅游书海,愉悦心灵;宁静岁月,唯愿与书香常伴……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三】

近期以来,我已经看了五本书了,但这五本书中,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本让人匪夷所思的一一安妮日记,

书中讲述了一个二战时期的犹太少女安妮跟随爸爸妈妈一起逃亡的故事,它们藏在一位好心人科夫伊斯先生的房子里,那时,德国太保正在到处寻找着犹太人,准备将他们赶尽杀绝,身为逃亡者的安妮一家和范丹一家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这本书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就在于爱,在于爸爸妈妈对她的爱,也在于她喜欢的人对她的爱,在安妮的日记中,安妮说爸爸是她最靠谱的保护伞,而不觉得妈妈是一个好妈妈,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个儿童都怀揣着这样一个心理,就连我也不例外,可我觉得。妈妈不是想大家想的那样不好,只是对你的爱太深了而已,所以,追究到最后,还是爱的因果关系,日记中还有一点,就是安妮喜欢的人一一皮特,他们几乎形影不离,不惜代价成为一对好伴侣,而那时,皮特都十九岁了,而安妮才十六岁,一个未成年与成年人的爱情,怎能不让人匪夷所思,而还有一个重点,就是那时安妮生活的环境,她生活在德国人可怕的统治当中,书中很多地方都在描写战争的可怕:安妮经常时不时地听到炸弹的轰炸声,那时,天都快要塌下来了一样。

由此可见战争的残忍与危害,据统计二战使十九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这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九千余万人,四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在结尾,安妮全家与范丹全家都被告发,被抓到集中营里,最后,只有当过兵的安妮的爸爸幸存之外,其他人都被折磨致死,最后,我合上书,闭上眼睛,仿佛那一幅幅悲惨的景象还在我的脑海之中。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四】

这个星期,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这是一部真实的以书信为形式的日记体小说,主要内容是作者安妮·弗兰克用日记记录了在两年多时间里经历的许多事情。通过阅读,使我对战争与和平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受德国迫害,1942年,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描写了在秘密小屋里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和每一件难忘的事情,记录下在狭小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深刻感悟的人。

直到1944年8月,因为被人告密,和安妮一起隐匿的八个人被捕并被关进了集中营。到战争结束,只有安妮的父亲弗兰克先生一人得以生还。后来,他整理了女儿在藏匿期间的日记,出版后引起极大的反响,这本书已成为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一本书。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为安妮的遭遇而十分难过,也无比憎恨发动战争的法西斯。中国也是深受日本法西斯伤害的国家,我们更应该呼唤和平,反对战争,让当今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安妮日记》,就要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主人公安妮原本出生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可是因为战争受到迫害,被逼躲进了秘密小屋。正如《安妮日记》中所说:白天连去洗手间都不行,也不能发出一点声音。

想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所以,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发脾气;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老师顶嘴;不要……总而言之,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我们今天的生活而满足吧,并且为了我们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吧。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五】

昨天,我在书店里看见了安妮·弗兰克著的《安妮日记》,这个作家英年早逝,只活了16岁,这部书写了她16年的童年生活,我看了十二分同情他们。

这本书讲述了:1929年,安妮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一次,安妮过生日时,收到一本硬皮笔记本,安妮十分喜欢,给这本日记取名叫“吉蒂”她在上面写日记,写他的喜怒哀乐和她心中的小秘密,一切都那么美好,但在1942年6月,德军占领了荷兰,为了逃避盖世太保的搜捕,父亲带着一家人躲进了办公室的密室。几天后,另一家也挤了进来。在这不随意活动的日子里,安妮接着写日记。时间慢慢流逝,安妮想着可以快点告别这个充满死寂和饥饿的囚牢重返校园。后来她真的离开那里,不过去的是集中营,1944年8月4日,弗兰克一家被发现,后来,凡丹一家和安妮妈妈伊迪斯去世了,安妮姐姐玛格丽特支持不住了也去世了,1945年3月,差三个月满16岁的弗兰克死于伤寒。战争结束后,只有安妮父亲一人生还。他整理出版安妮隐匿期间的日记。

读完之后,我十分同情他们,他们一家和凡丹一家、公司职员,真的好可怜,战争这样无情,伤害了许多无辜的人们,我好同情他们,我和安妮一样,渴望和平,全世界人们一起生活,从此不再有战争,让我们化敌为友,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六】

《安妮日记》是德国德籍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集中营幸存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这本书从一个少女的角度记录了二战给犹太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毁灭性破坏。日记中既有担心被发现的多次惊恐,又有日常生活中的欢乐温馨。安妮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密室中每个成员的鲜明性格,使他们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而结尾又是戛然而止,一切欢乐、争吵都埋葬在发配往集中营的路上。少女童趣的世界和那残酷的现实的碰撞让每个看完书的人都会陷入沉思。所以,这是一本特别的、深入的、记录二战的书籍,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思考。

《安妮日记》读后感【篇七】

书,已翻到尾页,我轻轻地合上《安妮日记》这本书,在心中默问:“安妮,我亲爱的朋友,你在我看不到的天堂,是否依然幸福?”

亲爱的安妮,从你的日记中,我读出了你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我随着你一同成长。面对残酷的战争、暗无天日的生活和青春期的种种苦闷,你有着自己的坚持和思考。你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关怀和对未来的憧憬令我赞叹,值得我学习。

安妮,你使我明白,不管多么艰难的困境,我也要坚强,也要充满希望,因为在困境中,我会收获成长。每当我遇到困难丧失希望的时候,你的笑容总会浮现在我眼前。你的年龄与我相似,为何你能做到的,我却做不到?于是,我的心里充满了力量。你是我的榜样,我要像你一样乐观、坚强!

亲爱的安妮,我的朋友,罪恶的战争已经过去啦!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好幸福!安妮,我知道,你就站在我身边,像我一样快乐地微笑着。我轻轻地闭上眼,目视我的内心,然后转过脸,看见,你一直与我同在。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通用8篇


作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写作文不仅可以锻炼人的心灵,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文笔,优秀的作文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打开思路,关于写作文的格式有哪些需要注意呢?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妮的日记》读后感通用8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篇1)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世上没有理所当然

成长,是女孩蜕变成少女的过程。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所记录的,是一名11岁女孩的经历。

她也是所有孩子的代表。

安妮,一个她自认为很失诗意的名字。明明身体瘦小,却带着一股劲儿。这点在安妮身上处处看得到,她既聪颖又勤奋。最受不了别人批评她的头发,曾与里德太太进行了正面交锋。为了不让班里尖子生吉尔巴德得逞,而埋头苦读学习,并一直把吉尔巴德当作自己有力的竞争对手。也正是她这种傻劲儿收获了亲情、友情和其他同学的喜爱。她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每天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精神的想象力。对于她而言,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惊喜,就有新的目标,新的动力。她的那种欢乐,简单而容易满足,每天都有发泄不完的精力,有她在的地方,永远都是非常热闹的,这也使冷清的绿山墙农庄有了活力。

安妮,她是我们的真实生活写照,处处都有我们的影子。这是一本励志书,酸甜苦辣,有哭过也有笑过,正是这种真实感让我情不自禁动起了笔。印象最深的就是《马修被击倒》这篇文章,安妮懂得感恩。不知是作者沉重悲痛的言语,还是气氛的渲染,令我哀泣无声,融入了这悲哀的氛围中。或许是因为马修和马瑞拉兄妹对安妮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上天让他们遇见了那么一个好女孩。马修无声的逝去让安妮心痛,为了挽救绿山墙农舍而放弃学业来照顾眼睛几乎失明的马瑞拉。安妮长大了,她变得成熟稳重,红扑扑的脸蛋映着青涩的少女神采。我不为安妮没能上到大学而遗憾,每个人都因她的决定而骄傲。马瑞拉对她的好,她全都记得,马修无声的肯定,她也知道。他们没有给她荣华富贵,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

安妮,就像镜子,照出了我们的样子。

我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并不宽裕,并不贫穷。却以俭为德,以省为荣。因为父母天天工作,没有时间陪我去逛公园,我时常听见朋友们说她的父母带她去哪里哪里玩。因为俭朴,所以那些糕点店、一鸣店里的东西一样都没吃过,我何尝没有抱怨过。因为宗教关系,过节时好不热闹,其他晚上放鞭炮,我们跟平常日子没啥两样。朋友们放学回家都去买小吃,我却要在一旁瞪着眼睛,唾沫往心里咽。终于有一天,我触破了底线,开始抱怨早饭太单调。又是蛋炒饭,天天吃蛋炒饭,你不腻啊。

这些是剩饭,倒了浪费。这样油更浪费呢。我不情愿地盛了半碗,匆匆吃完,上了楼。

吃完了吗?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篇2)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刚出版,就一下子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欢迎,我也在看。

《绿山墙的安妮》主要讲得是有一个叫安妮的小姑娘,她生活在风景如画绿山墙农舍。那里空气甜润,春天有美丽犁花在窗前。安妮是个阳光灿烂美好性格浪漫情怀的小女孩。

看了这本书,我了解到安妮是一个看见别人比她好,她并不灰心的性格,比如说,有一次,班里有个男同学考试成绩比安妮好,安妮就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超过他。这可以说明安妮不服气,很争气并很有决心。

看到她这样做事的方法,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有一次班委竞选不上时,就只会哇哇大哭,其它什么也不会。所以,我真的应该向安妮好好学习她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性格。

《绿山墙的安妮》我很喜欢,我还喜欢看别的书,因为每一本书,都让我学到了一种新的品德,新的知识。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篇3)

“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寂静的夜晚,读完《安妮日记》的最后一个字,耳边萦绕的是安妮清脆而坚定的声音。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是安妮依然想“活下去”。事实上,她做到了。固然她在15岁的花季被迫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借助她的《安妮日记》,她永远地活着,永远亮丽,如初绽的花。

《安妮日记》是安妮﹒弗兰克用生命完成的杰作。1942年6月,德军占领了荷兰,为了逃避盖世太保的搜捕,父亲带着一家人躲进了办公室的密室。密室里的糊口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好说的13岁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经常担惊受怕?一切好像都那么黯淡无光。

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悲愤,挣扎?她用生成的好文笔向我们展示了她那段最难忘的糊口。从13岁到16岁,几乎每一篇日记,更多的不是战役带给她的沉重,而是她对待战役的乐观。“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需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

这是多么坚强的安妮,多么乐观的安妮,是坚强和乐观支撑着安妮渡过了艰难的密室糊口,是坚强和乐观成就了《安妮日记》。

是的,“糊口予我以痛,我以微笑吻之。”只有乐观才可以让一个遭遇不幸的人,坚强地活下去,活出别样的出色。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篇4)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

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篇5)

《安妮日记》是安妮写了自己从十三岁到十五岁时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记录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自己的喜怒哀乐,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些日记却震撼了世界的良知,成为了纳粹灭绝人性行为的罪证, 向世界展示了在纳粹的铁蹄下善良的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与残害,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期盼与渴望。

《安妮日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安妮一家为了逃脱纳粹种族毁灭的魔爪,他们藏身到了安妮父亲那家公司楼上的“秘密后屋”。在“秘密后屋”避难的不仅只有安妮一家。他们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相继收留了父亲同事范达恩一家共四个。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安妮一家可真伟大。”在长达二年的避难生活中,他们整天过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活动在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充足食物的几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时刻担心着被外人发现,被纳粹抓走。到后来,他们不仅食不果腹,衣不敝体,还经常受到盗贼的惊扰,空袭警报的惊吓,以及飞机炸弹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里,“秘密后屋”里原本温良恭俭的人变得敏感自私,你争我吵,而外面,忠厚善良的人也被特殊的环境被逼得去偷去抢,读到这里,我想在纳粹这样的统治下安妮也会变吧!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安妮却没有在纳粹的施压下变得自私敏感,她仍旧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读到这里我为她对生活的态度没有改变而感到高兴。然而由于告密者的告密,秘密后屋”的所有人都被可恶的纳粹抓走,最后除了安妮父亲以外,所有“秘密后屋”成员都悲惨地死在纳粹集中营,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泪眼模糊,悲哀万分。我为安妮这位花季少女的香消玉殒感到可惜,更对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感到愤怒。

看完这本书,我想在当前的和平环境里我们衣食无忧,备受呵护的我们确实应该珍惜这种幸福,并且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强盛,为人类的持久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因为未来的希望在我们身上。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篇6)

文中的安妮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初见安妮,发现你是一个扎着红色的两条辫子,苍白瘦小的脸上长着好些雀斑,嘴巴和眼睛都挺大,你的眼睛在表示某些情绪是看起来是绿的,在别的情况下是灰色的。这是普通观察者看到的。可读着读着渐渐发现其实安妮是个很爱说话的女孩。

安妮你是个乐观,爱幻想,当然还有你那喋喋不休。你喜欢给东西起名字“白雪皇后”这是你给窗外那颗樱桃树起的名字,尽管这个名字并不是最好听的,但是从这儿可以看出你对这颗樱桃树的喜爱之情。而玛丽拉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很熟悉“天晓得”这句话就是我们以前的班主任葛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

当知道安妮的身世之后才知道你是一个很悲惨的孩子。当你刚三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而你的爸爸也死于热病,就这样你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儿。而你并没有感到孤单,而是乐观的面对这一切,也许这就是上帝赐予你的礼物。比其他同龄的孩子都要懂事、能干许多。

绿山墙农舍这个创造梦的地方,也许给安妮留下了深刻的回忆。绿山墙农舍的卡斯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一个小精灵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闭塞的农舍乡村。故事由此开始。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篇7)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臧克家的诗句,也是我读完《安妮日记》的第一反应。安妮在密室中的两年日记让人看到了完整的安妮的形象――活泼,开朗,乐观,积极,聪明,好强,她的小心思,她的青春期困惑,她的理想,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跃然纸上,毫无保留,以此改编成剧本也是很容易塑造人物形象的。她死了,但她一直活在我们心中。这就是记日记的好处,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古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始终觉得“立言”应放首位,胜过另两者。普通人很难立大功立大德而被世人记住,从而永垂不朽,但普通人可以立言,哪怕是一句诗,一句话,一篇文,却能流传万世。安妮是个普普通通的一个犹太女孩,但因为她的日记,她的名字被世人铭记,她的形象被后人缅怀;卡夫卡,一个普普通通的保险推销员,却因为他的小说不小心被朋友保存下来,从而卡夫卡这个名字绽放出无限光芒;杜甫,官职低微,四处漂泊,寄人篱下,但因为那些伟大的诗,成就了他的伟大,诗圣美名流芳百世。当然,很多人是以功德留名,但想想如若安妮没能留下日记,她那xx短短生命就如其他遇害的六百万犹太人一样似蝼蚁似草芥,再生动再挣扎的生命也只是人们眼中的一个数字,一个600万分之一的分数。而因为她的日记,我们可以追随着她的文字与她感同受身,脑补着与她一起经历那些日日夜夜,为她惋惜,为她祈祷。安妮很不幸,在解放前2个月被抓紧集中营,最终遇害,但她也很幸运,她的日记没被销毁;之前读过另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则比安妮幸运很多,在集中营幸存下来迎来了战争的胜利,才有了后面这本书,记录集中营里犹太人的心理状况。

我也记日记,记了近xx,但多为流水账,比起安妮那细致的场景描写,记录下内心的各种起伏,记录身边人的言行特点,记录自己对战局的思考,这才是她的日记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所在。我也得改改我的日记风格。尽管那些大师的日记也多为流水账类型,如吴宓日记,顾颉刚日记等等,但安妮这个小话痨的日记最吸引人,最可爱,展现了最真实的她。

我一直有个思考,人活一世,若想不朽,唯有留下两样东西――生物信息和非生物信息。生物信息就是DNA,传统的方法就是生孩子,生一个孩子就留下了1/2的DNA,生的多,留下的就更多更全面,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其道理,但自从发现了DNA并有了克隆技术后,留下自己的生物信息不必非得生孩子这般麻烦,留下肉体即可,所以死后“入土为安”也是有道理的,而火葬就彻底消灭了你的生物信息,所以死前最好留下一撮头发,或脚底一块死皮。所谓的“非生物信息”就是你的后天的一切行为,言论,思想,我们的影像,我们的文字,我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各种痕迹,各种偏好。留的信息越多,越能还原真实的我们,留的越多,越能提高自己不朽的可能性。英剧《黑镜》第二季的《马上回来》那集和第三季的《San Junipero》那集提醒了我们,要永生,就要在生前留下更多的痕迹,更多的言行,最好是完整的脑部意识,新出炉的第四季的第一集《卡里斯特号》提醒我们除此以外,留下DNA更能再造真实完整的自己。我也想永生,我也想不朽,那就从保存好自己的一缕头发和认真记日记认真写博客开始吧。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篇8)

读了这本《安妮日记》,它真的是一本日记,还是一位处于青春期的少女的日记。

安妮是一位德籍犹太人,这本日记记录了安妮和家人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她本人的诸多情感和思想。看到「德籍」、「犹太人」和「密室」,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安妮的命运以及他们藏身的原因,定然是跟纳粹有关系,不过我不太想介绍这段历史,这些信息很容易获取到。

我只是写写读后感而已。

不过为了更好的叙述,还是得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因为希特勒发起的战争和反犹主义,安妮和家人被迫藏身密室,除了安妮一家,也有另外几位犹太人。日记的时间跨度是13岁到15岁。

因为这是一本真实的日记,作为男生去窥探一位13岁少女的日记,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13岁的安妮和其他少女的心智其实是差不多的,虽然她自己自以为很有主见和想法(和年轻时候的我们是一样的),这也在后来被她在日记中亲口承认。那时的安妮会写下她认识的人的性格,哪些人她喜欢,哪些人她讨厌,哪些人在追求她等等,她写她没有真正的朋友,她说纸比人有耐心。她的日记多是些琐碎的话题,也是些熟悉的话题,有家人相处的矛盾和抱怨,有青春萌动的情爱,也有自己对外界的见解和评论,思想上看起来还是有些简单和肤浅。在日记的后10%会看到成熟一点的文字,开始对自我有一些反思和分析,相较之前,心智明显有成长。

这样一本书和二战拉上关系,完全是因为安妮的境遇,我很同情安妮及其他犹太人的遭遇,不过我的侧重点是从安妮身上,能看到我们过去青春的影子。

有一个年纪我们也是这样,觉得自己很孤单,对世界有许多「独特」的看法,喜欢记录伤感的句子,喜欢念矫情的诗,对世界充满希望,对自由无比看重。我们总觉得自己比大人们聪明,觉得自己活得更通透,还会叹息人们被物欲压弯了腰。作文里可能常常看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今看这些就有些幼稚了,幼稚的不是观点,而是说话时的思考深度。我有时候羡慕年少的自己,因为他在认真地感受世界,不过那时的他是肤浅的。正如安妮说,那时的安妮是快乐的,但却是肤浅的。两者是一样的。

不同时期去审视相同的事物,会得到完全的不同感受,但可能观点却是一致的。这也是看书过程中,感受比较强烈的一点,因为就像在看过去的自己嘛。我还想了一个比喻,人的成长就像是壁画,画完第一层,抹白,画第二层,再抹白,画第三层。每一次都会推翻过去,但画的内容和主题可能并不会有多大变化,越到后面越怀念前面的画,也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内容和主题没变,但是厚度增加了不少。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还是喜欢那个肤浅的自己,因为他很简单,成年人不得不面对复杂,想要回归简单,不知需要多少心性的修炼。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通用


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我们难免会有新的想法。通过撰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仔细回忆书本的内容,是不是把握不准写作品读后感的要点呢?下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安妮的日记》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篇1

《安妮日记》是安妮写了自己从十三岁到十五岁时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记录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自己的喜怒哀乐,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些日记却震撼了世界的良知,成为了纳粹灭绝人性行为的罪证, 向世界展示了在纳粹的铁蹄下善良的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与残害,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期盼与渴望。

《安妮日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安妮一家为了逃脱纳粹种族毁灭的魔爪,他们藏身到了安妮父亲那家公司楼上的“秘密后屋”。在“秘密后屋”避难的不仅只有安妮一家。他们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相继收留了父亲同事范达恩一家共四个。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道:“安妮一家可真伟大。”在长达二年的避难生活中,他们整天过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活动在没有阳光,没有自由,没有充足食物的几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时刻担心着被外人发现,被纳粹抓走。到后来,他们不仅食不果腹,衣不敝体,还经常受到盗贼的惊扰,空袭警报的惊吓,以及飞机炸弹的威胁。在这样的环境里,“秘密后屋”里原本温良恭俭的人变得敏感自私,你争我吵,而外面,忠厚善良的人也被特殊的环境被逼得去偷去抢,读到这里,我想在纳粹这样的统治下安妮也会变吧!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安妮却没有在纳粹的施压下变得自私敏感,她仍旧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读到这里我为她对生活的态度没有改变而感到高兴。然而由于告密者的告密,秘密后屋”的所有人都被可恶的纳粹抓走,最后除了安妮父亲以外,所有“秘密后屋”成员都悲惨地死在纳粹集中营,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泪眼模糊,悲哀万分。我为安妮这位花季少女的香消玉殒感到可惜,更对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感到愤怒。

看完这本书,我想在当前的和平环境里我们衣食无忧,备受呵护的我们确实应该珍惜这种幸福,并且准备将来为祖国的强盛,为人类的持久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因为未来的希望在我们身上。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篇2

读了这本《安妮日记》,它真的是一本日记,还是一位处于青春期的少女的日记。

安妮是一位德籍犹太人,这本日记记录了安妮和家人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她本人的诸多情感和思想。看到「德籍」、「犹太人」和「密室」,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安妮的命运以及他们藏身的原因,定然是跟纳粹有关系,不过我不太想介绍这段历史,这些信息很容易获取到。

我只是写写读后感而已。

不过为了更好的叙述,还是得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因为希特勒发起的战争和反犹主义,安妮和家人被迫藏身密室,除了安妮一家,也有另外几位犹太人。日记的时间跨度是13岁到15岁。

因为这是一本真实的日记,作为男生去窥探一位13岁少女的日记,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13岁的安妮和其他少女的心智其实是差不多的,虽然她自己自以为很有主见和想法(和年轻时候的我们是一样的),这也在后来被她在日记中亲口承认。那时的安妮会写下她认识的人的性格,哪些人她喜欢,哪些人她讨厌,哪些人在追求她等等,她写她没有真正的朋友,她说纸比人有耐心。她的日记多是些琐碎的话题,也是些熟悉的话题,有家人相处的矛盾和抱怨,有青春萌动的情爱,也有自己对外界的见解和评论,思想上看起来还是有些简单和肤浅。在日记的后10%会看到成熟一点的文字,开始对自我有一些反思和分析,相较之前,心智明显有成长。

这样一本书和二战拉上关系,完全是因为安妮的境遇,我很同情安妮及其他犹太人的遭遇,不过我的侧重点是从安妮身上,能看到我们过去青春的影子。

有一个年纪我们也是这样,觉得自己很孤单,对世界有许多「独特」的看法,喜欢记录伤感的句子,喜欢念矫情的诗,对世界充满希望,对自由无比看重。我们总觉得自己比大人们聪明,觉得自己活得更通透,还会叹息人们被物欲压弯了腰。作文里可能常常看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今看这些就有些幼稚了,幼稚的不是观点,而是说话时的思考深度。我有时候羡慕年少的自己,因为他在认真地感受世界,不过那时的他是肤浅的。正如安妮说,那时的安妮是快乐的,但却是肤浅的。两者是一样的。

不同时期去审视相同的事物,会得到完全的不同感受,但可能观点却是一致的。这也是看书过程中,感受比较强烈的一点,因为就像在看过去的自己嘛。我还想了一个比喻,人的成长就像是壁画,画完第一层,抹白,画第二层,再抹白,画第三层。每一次都会推翻过去,但画的内容和主题可能并不会有多大变化,越到后面越怀念前面的画,也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内容和主题没变,但是厚度增加了不少。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还是喜欢那个肤浅的自己,因为他很简单,成年人不得不面对复杂,想要回归简单,不知需要多少心性的修炼。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篇3

这几天,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令我产生了许多想法。

安妮是个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因为希特勒上台后,十分排挤犹太人,所以他们一家搬到了荷兰。

之后德国侵略者占领了荷兰,因此,他们的生活变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许多自由。接着安妮上了犹太人中学,她学习成绩不错,活泼开朗,善于交流,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1942年7月,德国开始屠杀并囚禁犹太人。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何4个犹太人一起住进了一个“秘密小屋”。

他们过着提心吊胆、见不得人的生活。

就这样,他们在这个没有阳光的秘密小屋里度过了大约910个日日夜夜。

这本书也写了许多安妮对人生的感想,让我也学到了很多。

在我看来,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人人平等,犹太人也应该像正常人一样过着幸福生活。现在也有一些富人排斥那些穷人,比如保姆、临时工……

看了这本书我还感悟到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坎坷,不要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抱怨、放弃,应该勇敢面对,就像安妮他们,在这两年多的日子里,没有出过那一扇大门,也遇到过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没有了粮食、差点被人发现……在他们的艰难面前,我们的小挫折又算什么呢?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篇4

安妮,一个渴望自由,热爱和平的女孩;希特勒,德国纳粹党头目、独裁者、法西斯主义者。安妮与希特勒简直是光明与邪恶的代名词……最近,我看了《安妮日记》,我来给你们讲讲我的感触。

安妮·弗兰克是个正处花季的犹太少女,本来生活得富裕安宁。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权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迫害,他们被逼无奈,躲进了爸爸公司的“密室”中。密室各个窗户被钉上了木板或盖上了厚厚的所谓的窗帘,密不透风,只能清晨谨慎地拉开窗帘,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安妮一家共4人,加上范丹先生一家3人,还有牙医杜塞尔1人,共8人,挤在一间不算太小的“住房”里。对此,我深有感触!他们每天挤在小桌上吃饭!是有多么难受;书桌有限,每天,一人在桌子上时间不能太长;每天的饭菜总是老和尚念经——千[篇1]律;每天下午只能乏味的看着无趣的书籍;只能到准时的时间——六点半,才能播放收音机中的英国电台,记住!只能是英国电台!

现代社会几乎没有“好心人”,但他们那总是有几个“不畏风雨”的好心人,坚持给他们送食物、生活用品、电器、书籍等……

他们生活和在家里完全不同。在家,他们可以放肆玩耍,大声说话;而在“藏匿”生活中,走路只能轻手轻脚,说话只能像讲悄悄话一样,不能大喊大叫。

安妮说过一句话:“纸比人有耐心”,我认为是对的,一切不能向人類诉苦的话,全都能向纸倾吐出来。她还有个愿望:“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继续活着。”她的愿望实现了,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同她的作品一起长存不朽。

安妮!多么坚强的女孩!她梦想成为作家,她实现了!在战乱的环境下,给后人留下了一本不朽杰作。这种难度远超普通作家……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篇5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绿山墙的安妮》写的是一个孤儿的故事﹕

爱德华王子岛上有那么一对老兄妹,他们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做帮手,可是却阴差阳错的领养了一个名叫安妮的女孩。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言辞。她活泼、好动、不拘小节,并因此干出了许许多多、出乎人意料而又令人嘀笑皆非的事情。

安妮的那些天真而又真实的话和想象,将带你进入一个奇妙的通行世界,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奇妙。并且她那种对学习坚持不解、积极探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不仅如此,安妮更是一个重友谊、大气的人。黛安娜是她结交的第一个朋友,她们每天形影不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真是让人羡慕!而且安妮竟为了感恩而放弃理想,去报答那个改变她一生的人。

只要你时刻有一颗乐观的心看待事物,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克服困难。而且要珍惜那唯独属于你的亲情,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还有就是不要把外表看得太重,即使你有一头自己都嫌弃的红头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注重心灵美。

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足。你也赶快去看看这本吸引我的书吧!

《安妮的日记》读后感 篇6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乐观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的人生不怕风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能积极地去面对,在看似绝望的处境种找到生的希望。或许,你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或许,你的人生有许多的苦难,但请不要对它失去信心,这都是上天给你的考验,正所谓阳光总在风雨后,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经历了考验,才回发现生活的美丽。你给生活投去一个灿烂的微笑,生活也许会回报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安妮日记》,不用我说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本由一个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写的日记。如果只是一本简单的日记,它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本书记录着二战时期,犹太人惨遭诛杀,安妮一家为了保命,在密室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阴冷,幽暗的密室,连空气都令人觉得压抑,在密室的生活中,所有人都承受着无数来自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安妮更是如此,作为一个个性开朗活泼的女孩,关在密室的生活已严重地压抑了她的个性,更辛苦的是,她还要承受承受密室里其他成员的指责,美其名曰教育。所谓指责,大部分也是无中生有的训斥,只是他们无法宣泄心中的不快,就让安妮当他们的心灵垃圾桶。而安妮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根本没有能力反抗,唯有忍气吞声。试问谁受得了那么多的压抑与指责呢?安妮找到了唯一的倾诉对象,Kitty,一个精美的日记本,从此,每天的生活,不管开心还是痛苦,安妮都会,都只会很Kitty分享内心的喜怒哀乐。

我很惊讶,在外面战争不断,每天提心吊胆的日子里,安妮想着的不是生活有多么的不公平,不是无止境地抱怨生活,而是一心向往着美好安定的生活,满怀希望地等待重见天日的那天。有时候她也会埋怨,也会在日记本中宣泄内心的不快和对某人的不满,但过后她就会反思,会为自己的出言不逊感到羞愧,然后又燃起对生命的希望和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更应该感到羞愧。在当下,我们过着无比安逸的生活,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也没有社会生活中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但是,我们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着生活。与安妮的积极、乐观、上进比起来,真的是觉得羞愧难当。在如此安逸的生活中,我却没有想着如何去改变生活,去提升一下生命的意义,每天过着养老般的生活,虽然乐得轻松,却收获寥寥。这样的生活,是否真有意义?之前看到一条微博说,大学这四年,之所以把两年可以上完的课分成四年来学,就是要让学子们在轻松而又碌碌的生活中把志气打磨,把理想湮灭,让人变得现实,才能够适应现实的社会。为何我们就没有那种积极客观的态度呢?安妮在密室中生活,都能每天学着一些东西,包括文化,包括做人的道理,还有对这个社会的认知。而我们呢?

还生活一个积极乐观的笑脸吧!在困难的日子里,要记得坚强;在安逸的日子里,更不要忘记积极!

《「必备」《安妮日记》的读后感范文700字通用7篇》希望您能收藏下来!“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优秀作文而创建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