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1000字通用。

优秀的电影往往是充满了许多戏剧性的元素,很多人都是从喜欢开始,然后再慢慢的去接触这部作品,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其实观后感也是记录人生的一个过程,不断去丰富自己,提升自己。撰写作品的观后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流浪地球的观后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人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封在蛹里的蚕蛾,因为对自由的希望,才能破蛹而出,拥抱天空,翩翩起舞;埋在土里的种子,因为对光明的希望,才能破土而生,拥抱阳光,生长发芽;藏在云里的太阳,因为对万物的希望,才能穿过云层,拥抱大地,晴空万里;陷在绝境里的人们,因为对未来的希望,才能走出绝境,拥抱明天,和谐美好;面临着地球毁灭的中国171—11救援小分队,因为对地球的希望,才使地球脱离毁灭的危险。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将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可是这一计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地球快要经过木星时因为木星的引力过大,地球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停止运行,地球多处地下城发生地震。这是空间站没有预料到的事,但经过救援队的舍死拼命,停止的行星发动机最后都恢复了正常。但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最终空间站发布了最后的全球通迅:地球还有7天将与木星碰撞,剩下的日子,回家吧,抱抱家人。

当全球都放弃时,刘启想到了他的'父亲。早在十七年前刘启的父亲就去了空间站,他曾告诉刘启木星上大部分都是氢气,这使刘启想到可以点燃木星,而李一一立即想到了办法,他们开始了行动。在刘启爸爸和韩朵朵的帮助下,他们聚集了所有救援队一起行动,可是这火的最大可达高度仍不能点燃木星。这时刘启的父亲把空间站的燃料和自己的性命一同搭入这行动中。任务成功了,地球得救了,流浪地球计划继续施行。

其实刘启的这个想法早在7小时前就有人想到了,但这成功几率很小,几乎为0,但就是这最后的希望,使地球得救了!

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2)

昨日中午我和艳艳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围绕人类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的巨大工程,讲述了一对男女中学生号召众多工程师和军人在绝望中坚持寻找希望,并通过男中学生的父亲主动牺牲导航空间站,从而引爆木星上的氢气,避免了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的尴尬情景,让地球重新驶向未知的未来栖息空间。

电影看完,只觉得意犹未尽,很想看到地球落入新空间后会如何。但另一个问题是,地球上的物质终有一天会完全耗散,地核会完全冷却,这些可能比太阳的氦闪更为急迫。

电影中人工智能的背叛,与20xx太空漫游如出一辙,原来所谓机器的背叛,都是人类底层初始逻辑的矛盾设置。理性的目的是什么?方向是什么?这值得人继续思考。

抽签决定地下城生存权和居住权,并且不得转让和赠与,这个环节设计很冷血很冷酷。是谁决定了这种大规模的生命剥夺呢?这种抽签很传统,但无疑是又一次造神运动。令人感到恐怖,令人窒息的背景设计。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又如何呢?

为何只在一万个推进器下面造地下城?

地球上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有喜马拉雅高山,也有马里亚纳海沟。但电影无疑把地球当成了圆球状的地球仪来看,这里没法推敲。

另外在没有公转时,地球上的一切地理参数如何变化呢?好奇啊。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3)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国外漫威DC。而如今,中国,也踏入了科幻这一领域,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部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电影,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我,也已激动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头西。起初,我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那一刻,刘培强牺牲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牺牲,才有大家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魅力吧!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4)

悠闲的时光里,我们一家四口一起观看了春节里最火的贺岁片《流浪地球》,这是一部超级科幻片,取材于蒋慈欣的作品。它树起了国产科幻片的旗帜,给大家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复杂而真实的内心感受

影片在一段海边温馨的父子对话中展开,父亲即将离开身边的老少去遥远的空间站工作,告诉几岁的儿子看到星星就看到了自己,话语中虽带有不舍但心中装有使命的他毅然前往

转眼间几岁的儿子刘启长到十八岁,面对外面好奇的世界,男孩儿不安于现实生活的安逸,拿着姥爷的驾驶证瞒着老人,带着妹妹冲出了真实生活的藩篱,穿上特制防寒服来到了受大自然威胁、被木星遏制的另一个冰冷危险、且岌岌可危的地球。

一个个救援队为拯救地球上即将被吞噬的城市乡村,冒着刀割般的寒风、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和山间随时砸来的巨大石块,义无反顾地实施着艰巨的救援任务

在这场特殊的救援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这部影片的取材定位,它没有把画面切换到世界各国队员及纽约、伦敦等国外都市,更多地凝聚了中国救援队历险的故事,摄取了中国的北京、上海、武汉、新疆等地域的相继沦陷,给观众以真实的震撼。

老人看到孩子不辞而别,马不停蹄地来到孩子身边,在参与救援自救的过程中,由于巨石的滚落,救援车的失控,他不慎坠入悬崖头盔服装被撞破,随即老人变成了一座冰雕在奄奄一息之时,口中念念不忘两个孩子的安慰,孩子此时撕心裂肺的呼喊已无济于事,此时的我为老人的爱子情深而哽咽,为老人的悲惨结局而哀痛,也为孩子不计后果的出走给老人带来的灭顶灾难而气愤。

故事在继续,画面在切换,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都在关注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变化,更没有逃过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的双眼,他看到孩子离家出走而遇险,心急如焚的他劝告儿子赶快带妹妹回家,可换来了儿子敌对的不屑,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懂得因工作性质多年不能与家人相伴,杳无音信的他让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了严重的缺失,才换来了孩子的不解及敌视,他看到老人坠崖冰冻而死时,我们不仅看到他目色凝重,更能感受到坚强的他,泪已流在了心里。

木星的威力越来越猖狂,地球上处处山崩海啸,所有的人都万分惊恐,眼看没有人能阻止地球的毁灭,国际空间站发出世界各国救援队解散的号令,让所有人都回家过年跟亲人团聚,地球几十亿人乱作一团的气愤让人窒息,这应春节之景的构思把观众拉回现实,给人以真实情感。

可在奔赴回家过年的途中,孩子刘启不甘于命运的淹没,突然想起点燃木星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办法来拯救人类,立即得到了同归者的响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坐以待毙不如决一死战,他们各自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利用学到的理化知识与木星决战,同时妹妹邀请各国救援队参与拯救活动,在国际救援中心的斟酌后,如愿加入拯救行列,可以说鼓舞人心,我们也不由自主地为之加油助威。

世事难料,点燃计划虽然成功,可是燃料不足导致火力不够射程不远,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目标仍是望洋心叹,眼看着极度的困境,宇航员刘培强更是焦灼难安,可他的工作要求是死守空间站不能越雷池半步,强烈的请求支援也得到制止,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同胞陷入绝境的当口,他顾不上工作纪律,使劲浑身解数,切断电子操作冲破空间站的约束和羁绊,走到掌控并能施救的前台,决定及时动用空间站剩有的几十吨燃料,义无反顾地驾驶飞船冲向木星

此时的孩子刘启看到即将与木星同归于尽的父亲,才彻底明白了父亲这么多年来工作绝密的缘由,父亲不陪伴自己成长的苦衷,父亲对自己本不缺少的舐犊之情,父亲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衷心,父亲对人类献身的无疆大爱他喉咙嘶哑阻止父亲撞击木星的情境,让我对孩子因读懂父爱而欣慰,更让我为这样保护地球的献身使者而感动得泪如雨下!

观影结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更多更深的思考!我想说:这是一部融父爱、亲情、尊重理解,温情、险情、爱国之情,家园、环保、人类自救,科幻、真实、警示自省的震撼之作!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5)

2月11日爸爸带我去奥斯卡电影城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爸爸,他叫刘培强,他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因地球离太阳太近,太阳将要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灭亡。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人类把它称为“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他只能陪伴儿子刘启4年,4年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韩子昂陪伴刘启长大。转眼间17年过去刘启长大了,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从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开外公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的营救,连刘启他们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后来,莫斯最后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知道吗,木星90%都是气氧,刘启说:那是不是像一个大气球?刘培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刘启:嗯。最后,刘启把上万座发动机聚集在一个发动机里,冲击木星,木星在反弹给地球,地球受到冲击就会离开木星。最让我感动的是,因有些发动机缺少燃料,刘培强就驾驶航天器撞击木星,在驾驶的同时他最后对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了,你闭上眼睛,数321,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这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

可能在生活当中,我们人类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么,今天去哪玩,并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许,人类只在乎钱,并不在乎地球里里外外的事情。

其实这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感人,韩子昂在开启运输车的时候,有一首诗说:“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意思是说世上道路有很多,但安全是第一条,开车时不规范了话,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6)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为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电影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地。

尽管这部电影是想象的,但是当我了解到因为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后代的繁衍生息,我内心还是非常感动。电影中内容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守护我们的家园,避免电影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们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许多无数逆行者的携手并行,并肩作战。不曾忘,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不曾忘,那些说出铿锵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在请愿电影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这些无数个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吗?

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们抬起头看见了清静与美好。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7)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8)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这些道理会有比我懂得更透彻的人,我只希望这些人能产生影响,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支线剧情,就是航天员刘培强和他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感情,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和父亲关系十分冷漠的人,所以我在他们之间看到了我和我父亲的影子,刘培强为了人类,放弃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时光,常年不能和儿子相见,使得他们自己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其实以观众第三人称的角度,会觉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有一个能为人类做贡献的父亲应该是每一个儿子的骄傲,我们会很理所当然的觉得刘启应该理解并支持他父亲的工作,并引以为傲,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没有父亲的儿子和没有儿子的父亲都是人间的悲剧,当这种悲剧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谁都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父亲而是我的父亲,我想刘启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最后,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的刘启,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依然哭的十分悲痛,再多的仇恨都抵不过父子之间的血肉情,在现实的生活中,看到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不要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

然后就是我对火种计划的思考,其实流浪地球计划的本身,就是延续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看似并不矛盾,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真正想延续的是什么?人类文明这个概念太大了,更深入一点,有人可能认为是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命,但其实我觉得都不是,真正该得到延续的是人类的感情,刘培强在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我和我儿子的最后一次团聚,为了地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流浪地球计划真正想要保护的不是这个行星地球,而是地球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它想保护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过年团聚的亲情,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意义。如果最终真的放弃了地球,执行了火种计划,,等人类到达了新的家园,靠受精卵大量繁殖出的没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没有父母,他们只有人类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那么人类的延续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延续又不如说是一个文明没落了和一个新的文明的觉醒,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另外,这部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光论其品质,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他会给你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你之前不会在这种水平的特效下看到那么多的中国汉字以及其他中国元素,中国地名等。

流浪地球观后感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问:这堵墙是什么?——是死亡。

在发现未来400年内,太阳内部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也将被摧毁时,人们做出了人类史上最大胆的计划——让地球去流浪。这个时代,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已经刻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底,深入了整个人类的灵魂,而正是这种刻入骨髓,深入灵魂深处的恐惧,推动着人类离开太阳系,到宇宙中去流浪。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时是归期。太阳的氦闪是流浪地球的主导线还是一次契机?如果人类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那,何处又是居住地?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类还是地球?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又何时是归期?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是因由,又如何停止?流浪地球,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心还是人性?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如今这堵墙究竟是什么?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9)

这部片子在春节上映后,一直是最大的流量片,N多个官方号的自媒体们,加入了讨论,关于此片的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投资等各环节都有媒体进行过不少解说,虽然,有些解说资料也无从考证,但丝毫不影响媒体人的激情。

我是今天下午才刚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里仅分享几点自己的《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

首先,说说特效。

科幻片,不能不说特效,由于我所观看的电影院并不是非常高档的,所以,观影的整体效果肯定会打折扣,这里我排除影院的硬件因素,观完此片后,特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段是:吴京和俄国斯航天员,要出仓到外太空,夺取“领航号”的主控权。

他们在太空中的相互帮助、太空行走、以及最后俄国斯航天员被撞牺牲,都让我想起了好莱坞的一部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我个人认为特效可以与之媲美。当然,此片一路走来,特效部分很多,相对于其它部分的特效,此处的特效让我最为深刻。整体来说,我个人对于此片的特效给予8分以上。

其次,说说情节。

科幻片的情节,往往会被压缩,近而让整片的故事情节不怎么完整,观众会看得云里雾里,此片在开头与结尾都进行旁白的解说,这样就很好地将故事情节以更为完整和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所以,看完此片,那怕你是小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观众,也能明白这片子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此片的故事情节,很通俗易懂。

再者,说说情感。

网上现在也有些文章在说此片部分情节过于煽情,其实,这要看这个“情”煽的是很“硬”,还是比较(此处就不用“很”来修饰了)“软”(即:合理),比如:吴京赴死时的煽情对话、韩朵朵的救援召唤,这些情节给我个人的感受是:有代入感。自己也感动了,稍微落了几滴泪,并不是很尴尬的“硬”煽情。

无论怎样,《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片,是一部值得推荐和肯定的好片,因为,此片让国人看到了国产科幻片未来的希望。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0)

昨天,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但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面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希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希望时,他们依然希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因此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而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1)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通用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观后感分享与他人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通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1

进入影厅的通道很黑,头顶点着微弱的光,让人激动又好奇。整整三个小时,从开头到结尾,最让我感触的是“团结”。当外部危险促使人类合成一物,是我理想中世界的状态。

这种想法让我在一瞬间抛开了嫉妒、对弱者的嘲笑或是对其他人的不满,我好像懂得了尊重所有人,即使他穷、没有学识、狭义…或是不同民族。不仅仅是口头,它让我从内心认识了”人”。

看完电影后,如果某次我对人或物发表了极端个人的评价,我都不自觉在内心谴责自己。我对其他人,慢慢的`不只是人类,所有带思想感情的物种都退了半步。

它们都是完整的个体,它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造物主。每一个带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人都是伟大的,那也是最美好的部分。哪怕它比我美丽聪明,或是比我丑陋愚笨,我同样没有资格去评价或改变。

《流浪地球2》从编剧到制作和演员对我来说是完美的,是迄今为止我比较喜欢的电影。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2

花三小时看完了“流浪地球2”,感慨颇多。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很难想象国内的科幻片能够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大大超越了我的期待值,无论是编剧、特效、演技都在线,还不适时宜地进行了“文化输出”,片中更多地是强调每一个人的奉献,而不是漂亮国鼓吹的孤胆英雄。

不过,所谓人无完人,片无完片,我们也能看到这部电影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拍摄镜头、剪辑与配乐,甚至刘德华与女儿的故事线都有一点借鉴电影“星际穿越”的痕迹;又比如整个剧本故事线颇多,使得导演不得不剪掉太多细节来把故事压缩到三小时,这使得没有看过“流浪地球1”的朋友们产生了故事情节的跳跃;再比如片中宏大场景的特效制作得很好,但对于细节特效的.刻画还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真实度的地方,玻璃碎裂划伤人的细节,太空中月球上人的步态,海水灌入网络机房的细节等都需要改进。无论如何,这部时间紧任务多的情况下制作完成的电影总体能达到这样一个高水准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其实并不主要是这部电影的制作,而是影片中两大对立派别支持的`观点。“流浪地球派”坚定地认为要实施流浪地球计划,从而达到避开太阳危机,把地球推移到宇宙更安全的区域中,他们甚至喊出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而相对的“数字生命派”则支持”意识上传”、”生命数字化”,认为只要把人类的意识都上传了,那么大家就都永生了,完美避过太阳危机。

对于这两种观点,我联想到了两点,一点是来源于宗教的“升向天堂”或者“羽化飞仙”,或者来源于外星生命学说的所谓“升维”,从这些概念中我联想到“数字生命派”支持的是不是就是一种“升维”呢?在一个虚拟的“天堂”生活,逃脱人世间的苦难难道不美吗?第二点则是谁又能证明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呢?不是另一种更高维生命制造的“数字化生命”?如果真实的情况确实我们已经是“数字化生命”,那“流浪地球”计划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虽然,我觉得“流浪地球派”的执著与牺牲确实值得敬佩,但我依然比较赞成“数字生命派”的观点。不过,我不太赞成“数字生命派”用恐怖主义活动来与“流浪地球派”对抗,我甚至觉得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这两派中间无法逾越的鸿沟无非是一个载体,如果能寻找到一种载体,依然能把每一个“数字生命”灌入其中,而实体化,那两派的问题就解决了,既然已经造了那么强大的推进器与飞船,对于“流浪地球派”来说,造一个能够飞跃到另一个宜居星球,然后把上传的意识下载到另一个星球的克隆体中的难度应该来说会比流浪地球计划要更有可行性。

当然,我不支持“流浪地球派”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要完成这个计划很多人会被牺牲。因为计划造成地球停转,使得很多人不得不迁徙到地下城,这些人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饥饿、劫掠甚至因为辐射而患癌症死亡,另外还有不少人会为了实施这个计划而牺牲,这些人即便到了地下城也会可能会面临弱肉强食的处境,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你愿意看到你的亲人,朋友,或者自己去面对那样的状况吗?更何况那样的牺牲不一定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其实,“生命数字化”在现在已经正在进行中了,马斯克的脑机芯片与殖民火星计划就是奔这个而去的,我们现在大力开展的ARVR,也正是在为这个铺垫更真实的虚拟场景。按照科技的发展速度,或许十年之内,“生命数字化”技术就会突飞猛进到可以实施的地步,倘若我们真的遇到这样一场灾难,在抉择时你会如何选择呢?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3

一百年后,太阳会膨胀到吞灭地球。是选择一时安稳顺其自然,过完当代人的一生?还是想办法远离地球,让后代有生存的机会?看完《流浪地球2》,我想到的最多的,是选择。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人类文明繁衍生息,世界各国放下成见,放下斗争,汇聚在一起执行移山计划。一场飞来横祸,父亲失去了妻女,不顾同事导师的劝阻,将女儿残存的意识导入已被禁止的数字生命技术。理性的科学家,在理智与情感中,义无反顾地想让女儿活下来。地表气候越来越恶劣,可全球只有一半人有资格进入地下城。为了让家人活下去,刘培强毅然决然参与空间站驻足站宇航员选拔,前路未卜,将名额留给年幼的儿子和岳父。月球危机近在咫尺,需要三百名宇航员去月球引爆核弹,大家心知肚明是单程票,热血青年毫不犹豫的报名,为了保护年轻生命,各国航天中队五十岁以上的老队员自愿前往,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们。谁不向往新生,但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一次次选择背后,是人性的挣扎,是权衡,是约束与渴望。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每一次选择都是艰难的角逐。

成长,就是教你权衡利弊,做出最好的选择。小时候,选择是随心而定,喜欢就是答案;长大后,在做出抉择之前,我们考虑的更多,受到的影响更多,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再也无法单单听从内心。小时候,总盼着长大,不受约束,特立独行。真正长大后,才发现,那一个个洒脱的身影背后,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世界,选项少了,难度却大了。

人生会总会面临很多选择,大到选择一座城市、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一份工作,小到选择吃什么、坐哪趟车……我们常常以为,选择了一个就会错过其他,可事实上,无论我们怎样选,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

每条路都有每条路的艰辛,只要我们能接纳自己的选择,不管走在哪条路上,都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尊重自己人生里的每一次选择,正式选择后出现的每一个遗憾,不要被每一次不完美的选择圈定自己的一生。要知道,未来的路还长,你的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即使你所做的选择不那么完美,但也没有人能阻挡你在不完美的选择里让自己变得更完美。选择热爱,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平山河的勇气。希望我们都能做出最好的选择,不回头,不后悔,坚定不移,朝着选择的方向,奔跑!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4

趁着过年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同时也听说,今天好几部同期电影也不错,思考了一下,选择这部,记得以前有个笑话,说《流浪地球》成功开启了中国科幻的大门,而另一部电影成功将这部大门关起来,流浪地球系列还是非常好看的。

这部电影有点像流浪地球的前传,在流浪地球1时,因太阳急速老化,人们准备非常飞出太阳系,途径木星时,因引力偏差,导致差点没被木星吸过去。

而流浪地球2是前传,可以理解为:人类为了准备离开太阳系,所做的准备,建造行星发动机,和推离月球。

1)科技发展路线

人们今天的成就,一大部分就是来自人们的自主,有点“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的意思,你喜欢山水画,你就去画山水,你喜欢科技类的东西,你就去做科技类,甚至买科技类产品,随着你的喜好,想做什么都可以,这样在充分的竞争市场下,即使非常小众的东西,也会有好的发展,这样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总有能够胜出的东西,现有科技也能进步。

之前听得到解读三体系列,打的一个比方非常恰当,要想科技长久进步,不是说让每个人都去搞科研的,而是让人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有每个人都想要一部更好的手机,厂商才有动力去用更好更新的芯片,而最后我们的航天器,才有可能用上,市场经过检验的好芯片。

2)民意的弊端

在未来,或者说在电影中,人类有很多新的技术:太空电梯技术,智能量子计算机和无人机等多项技术。人们的意志对于科技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统一战线,却不见得有好处,有利也有弊端,人们在应对太阳衰败这件事上,有着不同看法,有人就是考虑别的方案,因为行星发动机还没测试成功,所以各种反对意见层出不穷,甚至引发暴动,故意捣乱,你做什么事,偏不让你做。

但是什么方案行,当你拿着这种方案问他们时,他们也说不出任何方案,他们会说,反正不是领导者,不管这些,简而言之,这股民意只负责反对,不处理任何事情,这非常像现在互联网上信息一样,一旦有某些新闻出了,基本是正反都有,只负责发表看法,不怎么考虑解决问题。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类打起自己人来,都是下手真狠啊,反对建造行星发动机的人们,决定对太空电梯来一场袭击,他们先是黑掉了整个无人机系统,让所有枪口对准保卫电梯的自己人,然后采用轰炸形式摧毁了太空电梯。

3)数字生命与moss

在电影中,讲了一种数字生命的新技术,也说明了,未来人们可以通过将自己意识上传保存在计算机中,以达到永生的目的。这项技术未来完全有实现的可能性,甚至现在也有了苗头,就是一些AI通过换脸模仿人的表情,甚至声音与抒写文字,但都有很多限制,在人类规定的框架内行动,或者至少是人规定的边界内行动,一旦脱离人类的掌控,有了自己意识,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虽然现在人们可能造不出moss,那样的智能计算机,但是一旦某项技术脱离了人类掌控那样,可能就会像moss那样,它有了自己的想法,干预很多事情,很多希望也就此终结了,不会在绝望的时候,考虑其他可能行,就会选择放弃,纯粹逻辑。

4)没有国家之分-联合作战

看刘慈欣的小说,或者电影,总有一种格局,很大的格局,天下一盘的格局,也许只有像流浪地球下,太阳衰变这样的大灾难,人们才会放下国于国的隔阂,才会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吧。

让自己感动的,往往是联合作战,共同应对困难部分,作为师傅的航天员沙溢,自己主动承担爆破任务,在他的唤醒下,各国国家都纷纷响应,去一趟永远不归之路,甚至在看完电影后,再次回想,依然会被感动吧,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电影总体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可能不太适合全家一起看,小孩看的话,需要一定背景了解,这可能不是适合的部分,它依旧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的电影。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5

《流浪地球2》影片时长173分钟,除夕夜失眠的我,今天下午居然全影观看下来毫无困感,放映结束时依然意犹未尽。虽然是2D电影,不过对我来说,感觉也很Nice。

先说我选择这部影片的原因。春节档多部电影上映,《流浪地球2》是我毫不犹豫的首选首观影片。喜欢它,一是受孩子影响,自己也粉上了刘慈欣,《三体》和《流浪地球》我都读了两遍,这部影片就是刘慈欣作品改编;二是主演里有我喜欢的硬汉吴京、偶像永生刘德华、老戏骨李雪健。

再说说影片大概内容:《流浪地球2》主要讲述了当太阳面临毁灭,地球必须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类地家园,人类文明才可能再延续。为了逃离太阳系,人类在地球上各个地方建造了数量可观的地球发动机推进器。为了克服月球引力对地球逃离轨道的影响,全人类团结起来,集中全球各国各个时代的核武器,运往月球,人肉引爆三千多枚核弹,毁灭月球。在面临人类全球灾难时刻,全球人民空前团结,群策群力,最后地球发动机成功启动,开启了地球宇宙流浪,人类文明延续的探索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克服种种人为和天然的困难,有许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观影的触电点也许不同。我印象最深的情节有三,我用三句影片台词展开说一说。

触点一:您的最优选择是让韩子昂先生作为监护人进入地下城。

当刘培强(吴京饰)为了取得继续接受航天任务的资格,把自己中签能进入地下城活命的指标腾出来让给生命只剩余80多天的癌症晚期爱妻的时候,他对机器人的回答没有通过550C的测试,因为通过550C测试需要航天员的绝对理性,为了爱妻,周培强理性失控,机器人给出了他应该选择的答案,选择让他健在,也同样没有取得中签进入地下城资格的岳父代替生命仅仅预估只有两月有余的爱妻,作为未成年的儿子的'监护人才是理性之选。那一刻我着实被震撼了,这才是一个男人的担当,韩朵朵爱对了人。这是美好的爱情之爱。

触点二:我想要给丫丫一个完整的人生。

这是图恒宇(刘德华饰)在电影中说了数次的一句台词,刘德华扮演的是一位“数字世界架构师”。让丫丫(图恒宇之女,车祸离世)拥有完整的数字生命是图恒宇在他的后半生航天使命中最大的愿望。但是这是不合规的,为此他受到了多次惩罚,甚至让他的生命和女儿的数字生命必须二选一时,他依然决然的选择延续女儿的数字生命。但他依然没有忘记中国航天人和父亲的双重使命,想尽一切办法让丫丫的生命在550C设备上得以延续。这是一个父亲的执着,父爱之美之大,怎能不让人感动。也正因为他的执念,人类的命运最终被拯救。这是人性中亲情之爱。

触点三: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自我毁灭上。

这是周喆直(李雪健饰)的一句话。当全球的核武器集中到一起运到月球后,需要把三千多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核弹串联起来,以便于计算机操作同时引爆,毁灭月球。再不毁灭月球,地球逃离不出轨道,会面临极大太阳灾难氦闪带来的毁灭性灾难。但是各国的密码千差万别,需要常规破解根本来不及,只有半天时间必须破解完成。工程师们费劲心力还是无能无力,此时周喆直说了这样的话。最后不得不二百多宇航壮士出征人肉引爆三千多核弹。这些“壮士”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大爱。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6

春节期间,国内的电影票房大卖,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三年过后市场的复苏。《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是春节档中反映最强烈的,各种评价都有,我也去看了,今天说说自己的观后感。

从影评的角度,我肯定不是专业的。这我只谈谈从这部电影中可以感受到的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就是中国人的格局、眼界和面对世界未来的一股雄心壮志。

从三个角度看:

第一,情节的设置,主线还是拯救地球。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出来之前,咱们看过太多的欧美大片了。两年前《流浪地球》出来后,咱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国的格局,一分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到了这部《流浪地球2》,这份感觉就更强了。

中国人就是有这样的传统和胸怀,这就是电影中出现的像“移山计划”、“流浪地球计划”等等。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的,这种格局可不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中那种个人英雄主义所能反映出来的。

第二,制作水准,这还真得用“野心”两字来评价。据说之前拍《流浪地球》第一部时制作方经费严重不足,特效制作方面还差点意思。可这回《流浪地球2》的各种特效制作丝毫不逊于好莱坞科幻大片。很多镜头如太空电梯、空战等,包括咱们的歼-20等这样的高科技作战武器系统都出现了,设计非常精巧,制作也非常的精良,相当硬核。

第三,科幻,这个是我特别想讲的。春节前后电影、电视还有手机电视APP都上演了不少和三体有关的影视作品。三体是咱们国内近些年出现的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科幻著作,也培育了一大批的三体迷。这些年咱们的科幻作品,无论是文字还是影视的.,都还是太少了。

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科幻迷、飞碟迷,那会儿有一部文学作品叫《飞向人马座》,被我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

科幻作品,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个美好愿望的体现,也是推进科技发展的一种潜在动力。人类有多少科技发明,其实都是因为想象力而推动出来的。现在中国的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发展,科技要发展,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也处在大国竞争的焦点之中。科技已经成为中国能否继续上升的关键。

在这个大背景下,咱们就需要更多这样的硬核科幻作品,来激发全社会对科技的尊重,对科技的崇尚,对科技的向往。这样科技进步就有了更广泛、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就算是流浪地球,在电影制作方面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依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成功之作。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7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电影,对于我来说就是人生中的一大喜好。小学时,学习任务比较轻松,所以经常往电影院里面跑;可惜现在初中,学习任务比较重,很少有时间再去了。趁着这次过年,我终于去看了第一场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科幻和灾难性的小说,主要讲的是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转眼刘启长大,他带着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开外公韩子昂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连刘启他们的车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刘培强和韩子昂也英勇牺牲。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在地球毁灭的最后几天,大部分的人都丧失了希望,只有王磊小队一行人,在为地球做最后的努力。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韩朵朵在向全球的人求救,她认为自己很无用,大家都在为拯救地球尽己所能,甚至是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然后韩朵朵也在用自己单薄的力气帮助王磊他们。那些颓废的人,听到韩朵朵的感悟后,终于又有了希望。纷纷在回家与亲人最后的拥抱的途中调头,来到拯救地球的前线支援他们。这时我不禁潸然下泪,多么可贵的精神啊!他们都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最后几天,而是去支援拯救这岌岌可危的地球。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实现的希望,就连机器人Moss也计算过,判定成功率为百分之零,可他们却仍没放弃,在用自己所有力气去拯救这毫无意义的地球。

电影结束了,我的泪水已打湿我的脸庞,“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8

年前,老师给我们推荐了阅读书单,书单里就有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每年过年给亲戚朋友们拜完年,老公便会带着我和孩子们去看电影,今年带我们看的电影是《流浪地球2》(The Wandering Earth I)。

据了解,这部电影改编来自刘慈欣同名小说《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2》则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以电影的方式拍摄出来展示在大众面前更有画面感,特别震撼,特别有教育意义,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让更多人看到也了解到我们共同的家地球的重要性,“电影里刘培强问面试机器人:我们能活多久?机器人回答:源于人类的选择。”道出了地球是我们的家,需要我们一起来保护和爱护它,地球能为我们所用多久,取决于我们对它的如何保护。

之所以一直以来超级喜欢看科幻片,源于上学时对古希腊文学的热爱,不过以往看的都是国外科幻电影。那时候,就一直幻想着咱们国家什么时候也能拍摄出类似这样的科幻大片,万万没想到今年在春节过年时,居然能看到自己国家拍摄的科幻冒险大片。多年来心里想的小小的心愿就这么很奇怪被实现了。实际《流浪地球》也是出于自己国家之手,不过当时我没看,这次看了还是有特别多的触动。

这部电影相比以往的科幻片拍摄更有技术,立意明确,表达的内容更新颖更有创意,拍摄技术凌驾在现代科技和未来遐想之上。从技术到故事的全面升级,不仅展现出人类在末日来临前的众生相貌,太空电梯,空间站坠落,月球核爆等科幻奇幻也令观众叹为观止。该电影集合了很多资深有实力的演员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等主演,刘德华特别演出,郭帆执导,郭帆、龚格尔担任编剧,刘慈欣监制的科幻冒险电影。片中印象很深的是李雪健老师,当时看过他拍摄花絮,68岁的老人对电影如此敬业和执着,深深触动了我,一位为电影而生的人,他的专业,在影片中李老师扮演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李雪健饰)临危不乱,当大家开始怀疑,开始抱怨把互联网设置在北京导致迟迟开启不了时,在刘德华扮演的架构师图恒宇坚持不懈不放弃的坚持和丫丫配合下一起完成了互联网的链接,李老师扮演的周喆直老师一直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慌乱中给大家些许平静的力量,向全世界娓娓道来一段万年前的历史,“团结延续着文明的火种”。

电影有太多的看点和感动,孩子们都看哭了,敬畏生命,敬畏科学,敬畏大自然。在《流浪地球2》中,人类对家园、故土的留恋,在面对危机时,不是坐上飞船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和地球一起流浪,影片中根值于中华文化,显示对家庭的重视、对亲人的思念。开篇是刘培强在祭奠他的父母,烧纸这个意象就是非常传统和中国的,我们通过这个方式寄托哀思,也经常说有一天我们会在天上再见,而影片最后,通过技术,我们真的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地方,见到了思念的人,人物刻画从年轻到年老,生命从有到无,韩朵朵的敢爱敢恨,敢怒敢言,和刘培强从爱情到了结婚生子,到得病去世,一路刘培强的陪伴,照顾,温暖而温馨,为给家人们争取名额,为了国家的责任,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选择继续开启航天员之路,道出了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和重视。架构师图恒宇对家人YY的思念,融入了影片中,通过魔方宫格一样的场景,将图恒宇和丫丫所在的'场景片段画面合集放在了一个又一个小方格里面,而小方格又组成了魔方,我们快速的了解到了四维空间。至少让我第一次快速的了解什么是四维空间。

影片中,印象深刻的是数字生命计划。据了解由碳云智能构建,以Digitallife的宏伟目标,希望通过现代的基因检测技术、智能设备等等,将人类现在的个体数据采集完毕,并储藏在虚拟世界里里,通过一系列医学、生物模型,通过分析自己的虚拟数据,来预测自己真实的个体寿命、疾病、患癌风险等。我个人对数字生命计划很感兴趣,不过在影片中,数字生命计划被禁止的,不被开启。电影里,除了数字生命的构建外,还有意识的上传与下载,这和马斯克的脑机计划有非常相似的关联度,马斯克说:“尽管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我们有信心,一个脊髓受损的人恢复全身功能是可能的。”Neuralink的工作是“让那些几乎不可能激活他或她的肌肉的人”重新活动起来。数字生命与这种意识的上传下载,让现实的人失去了肉体,也可以永生下去,同时也引出了系列的伦理问题、法律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

孩子们看得仔细,知道最后有彩蛋,我们等到最后,把彩蛋也看完了,孩子和我分析了MOSS和跟图恒宇的对话中,一切的灾难貌似是MOSS所为,最后的彩蛋貌似也为《流浪地球3》做了铺垫。

总之,这个影片有很多看点和感动,很多触目惊心画面和超强的视觉体验感,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去看看,个人分享感悟有限,不能全部一一给大家分享出来。

《流浪地球2》观后感 篇9

电影上说:“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没有月亮,那将是多大的遗憾。然而这样的遗憾在《流浪地球》2中,变成不得已。那是人类自我拯救进程里的败笔,但好在这部片子全程以“爱”贯穿,一切就都变得值得。

汪曾褀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活着才有意义。“影片中无论是刘培强对韩朵朵浪漫极致的爱、还是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之爱,还是那233个引爆核弹的50岁以上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长者以生命对人类的献礼,马兆的牺牲,还是图恒宇对女儿YY执念般的爱,将一切变得极具意义。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类的数字生命将永生。”这简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里,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数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长、进化,日益变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经灰飞烟灭,但你的思想、你的灵魂会沿着你惯性的思维模式去延续,去爱着你爱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业,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让人类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这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吧。

回望我们生命的这一路走来,许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灵光乍现的时候变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时刻的早点到来,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应该会有另一个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活得生机勃勃,活色生香,这很美好。这种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满生长的力量,或者这也可以定义为“活着”,象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剑里,叫活着。而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将“活着”永续,是一种精神的永续,生生不息。

忽然觉得,这许多年都没有参与过网络游戏,应该算是一种遗憾。如果可以,希望这个2023年可以参与体验一下网格游戏,去感觉一下虚拟现实,去拥抱科技与现实的种种驳接。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通用


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有书籍,还有影视作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回顾情节一边写下自己的观后感。观后感是有感而发写出来的东西。观后感可以让我们从作品中领悟新的道理和想法。如何写出一篇有条理化的作品观后感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1】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为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电影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地。

尽管这部电影是想象的,但是当我了解到因为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后代的繁衍生息,我内心还是非常感动。电影中内容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守护我们的家园,避免电影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们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许多无数逆行者的携手并行,并肩作战。不曾忘,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不曾忘,那些说出铿锵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在请愿电影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这些无数个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吗?

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们抬起头看见了清静与美好。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一句话,也由此可见人们对书籍的喜爱之情。我的家里就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流浪地球》。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由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著。

这本书讲的是:未来,天文科学家发现太阳内核急剧膨胀,迅速老化。因为氦原子和氢原子的数量急剧增多,发生了剧烈碰撞。使太阳核聚变飞速加快,寿命大大减少,约35年后发生氦闪,坍塌成一颗红巨星,吞噬整个太阳系。经过激烈的讨论,联合国政府制定出“流浪地球”计划。将其分为三个时代:

一、刹车时代——将地球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并借助12000个发动机的力量使地球停止自转。耗时42年。

二、逃逸时代——开动发动机,使地球达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前往比邻系。耗时1708年。

三、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系并减速,成为那里恒星的卫星。耗时750年。

流浪地球计划耗时2500年,历经100代人。

在这2500年中,地球、人类、各种动植物······无一例外全都受到了灭顶之灾。直到——地球驶出冥王星轨道,人们才发现:现在的太阳和以前太阳的各种参数,丝毫不差!人民发起了暴动,“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这是联合部长以及其他4999人被人民处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接着,氦闪,毫无规律、大规模的爆发了!因为人类已经到了冥王星轨道的边际,逃了出来!

这本书描写了未来地球的几种结局,让现在的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保护环境,节约地球资源,不浪费、不奢侈,不然,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只会越来越快······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在灾难(尤其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和互相团结、相互友爱的精神。并且,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也打破了中国科幻的创新,让中国在世界科幻上也有了立足之地,开阔了中国人民对科幻的眼界、见解。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3】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这些道理会有比我懂得更透彻的人,我只希望这些人能产生影响,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支线剧情,就是航天员刘培强和他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感情,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和父亲关系十分冷漠的人,所以我在他们之间看到了我和我父亲的影子,刘培强为了人类,放弃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时光,常年不能和儿子相见,使得他们自己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其实以观众第三人称的角度,会觉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有一个能为人类做贡献的父亲应该是每一个儿子的骄傲,我们会很理所当然的觉得刘启应该理解并支持他父亲的工作,并引以为傲,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没有父亲的儿子和没有儿子的父亲都是人间的悲剧,当这种悲剧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谁都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父亲而是我的父亲,我想刘启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最后,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的刘启,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依然哭的十分悲痛,再多的仇恨都抵不过父子之间的血肉情,在现实的生活中,看到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不要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

然后就是我对火种计划的思考,其实流浪地球计划的本身,就是延续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看似并不矛盾,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真正想延续的是什么?人类文明这个概念太大了,更深入一点,有人可能认为是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命,但其实我觉得都不是,真正该得到延续的是人类的感情,刘培强在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我和我儿子的最后一次团聚,为了地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流浪地球计划真正想要保护的不是这个行星地球,而是地球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它想保护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过年团聚的亲情,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意义。如果最终真的放弃了地球,执行了火种计划,,等人类到达了新的家园,靠受精卵大量繁殖出的没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没有父母,他们只有人类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那么人类的延续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延续又不如说是一个文明没落了和一个新的文明的觉醒,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另外,这部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光论其品质,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他会给你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你之前不会在这种水平的特效下看到那么多的中国汉字以及其他中国元素,中国地名等。

流浪地球观后感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问:这堵墙是什么?——是死亡。

在发现未来400年内,太阳内部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也将被摧毁时,人们做出了人类史上最大胆的计划——让地球去流浪。这个时代,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已经刻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底,深入了整个人类的灵魂,而正是这种刻入骨髓,深入灵魂深处的恐惧,推动着人类离开太阳系,到宇宙中去流浪。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时是归期。太阳的氦闪是流浪地球的主导线还是一次契机?如果人类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那,何处又是居住地?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类还是地球?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又何时是归期?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是因由,又如何停止?流浪地球,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心还是人性?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如今这堵墙究竟是什么?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4】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5】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6】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人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封在蛹里的蚕蛾,因为对自由的希望,才能破蛹而出,拥抱天空,翩翩起舞;埋在土里的种子,因为对光明的希望,才能破土而生,拥抱阳光,生长发芽;藏在云里的太阳,因为对万物的希望,才能穿过云层,拥抱大地,晴空万里;陷在绝境里的人们,因为对未来的希望,才能走出绝境,拥抱明天,和谐美好;面临着地球毁灭的中国171—11救援小分队,因为对地球的希望,才使地球脱离毁灭的危险。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将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可是这一计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地球快要经过木星时因为木星的引力过大,地球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停止运行,地球多处地下城发生地震。这是空间站没有预料到的事,但经过救援队的舍死拼命,停止的行星发动机最后都恢复了正常。但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最终空间站发布了最后的全球通迅:地球还有7天将与木星碰撞,剩下的日子,回家吧,抱抱家人。

当全球都放弃时,刘启想到了他的'父亲。早在十七年前刘启的父亲就去了空间站,他曾告诉刘启木星上大部分都是氢气,这使刘启想到可以点燃木星,而李一一立即想到了办法,他们开始了行动。在刘启爸爸和韩朵朵的帮助下,他们聚集了所有救援队一起行动,可是这火的最大可达高度仍不能点燃木星。这时刘启的父亲把空间站的燃料和自己的性命一同搭入这行动中。任务成功了,地球得救了,流浪地球计划继续施行。

其实刘启的这个想法早在7小时前就有人想到了,但这成功几率很小,几乎为0,但就是这最后的希望,使地球得救了!

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7】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国外漫威DC。而如今,中国,也踏入了科幻这一领域,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部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电影,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我,也已激动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头西。起初,我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那一刻,刘培强牺牲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牺牲,才有大家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魅力吧!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8】

悠闲的时光里,我们一家四口一起观看了春节里最火的贺岁片《流浪地球》,这是一部超级科幻片,取材于蒋慈欣的作品。它树起了国产科幻片的旗帜,给大家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复杂而真实的内心感受

影片在一段海边温馨的父子对话中展开,父亲即将离开身边的老少去遥远的空间站工作,告诉几岁的儿子看到星星就看到了自己,话语中虽带有不舍但心中装有使命的他毅然前往

转眼间几岁的儿子刘启长到十八岁,面对外面好奇的世界,男孩儿不安于现实生活的安逸,拿着姥爷的驾驶证瞒着老人,带着妹妹冲出了真实生活的藩篱,穿上特制防寒服来到了受大自然威胁、被木星遏制的另一个冰冷危险、且岌岌可危的地球。

一个个救援队为拯救地球上即将被吞噬的城市乡村,冒着刀割般的寒风、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和山间随时砸来的巨大石块,义无反顾地实施着艰巨的救援任务

在这场特殊的救援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这部影片的取材定位,它没有把画面切换到世界各国队员及纽约、伦敦等国外都市,更多地凝聚了中国救援队历险的故事,摄取了中国的北京、上海、武汉、新疆等地域的相继沦陷,给观众以真实的震撼。

老人看到孩子不辞而别,马不停蹄地来到孩子身边,在参与救援自救的过程中,由于巨石的滚落,救援车的失控,他不慎坠入悬崖头盔服装被撞破,随即老人变成了一座冰雕在奄奄一息之时,口中念念不忘两个孩子的安慰,孩子此时撕心裂肺的呼喊已无济于事,此时的我为老人的爱子情深而哽咽,为老人的悲惨结局而哀痛,也为孩子不计后果的出走给老人带来的灭顶灾难而气愤。

故事在继续,画面在切换,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都在关注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变化,更没有逃过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的双眼,他看到孩子离家出走而遇险,心急如焚的他劝告儿子赶快带妹妹回家,可换来了儿子敌对的不屑,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懂得因工作性质多年不能与家人相伴,杳无音信的他让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了严重的缺失,才换来了孩子的不解及敌视,他看到老人坠崖冰冻而死时,我们不仅看到他目色凝重,更能感受到坚强的他,泪已流在了心里。

木星的威力越来越猖狂,地球上处处山崩海啸,所有的人都万分惊恐,眼看没有人能阻止地球的毁灭,国际空间站发出世界各国救援队解散的号令,让所有人都回家过年跟亲人团聚,地球几十亿人乱作一团的气愤让人窒息,这应春节之景的构思把观众拉回现实,给人以真实情感。

可在奔赴回家过年的途中,孩子刘启不甘于命运的淹没,突然想起点燃木星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办法来拯救人类,立即得到了同归者的响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坐以待毙不如决一死战,他们各自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利用学到的理化知识与木星决战,同时妹妹邀请各国救援队参与拯救活动,在国际救援中心的斟酌后,如愿加入拯救行列,可以说鼓舞人心,我们也不由自主地为之加油助威。

世事难料,点燃计划虽然成功,可是燃料不足导致火力不够射程不远,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目标仍是望洋心叹,眼看着极度的困境,宇航员刘培强更是焦灼难安,可他的工作要求是死守空间站不能越雷池半步,强烈的请求支援也得到制止,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同胞陷入绝境的当口,他顾不上工作纪律,使劲浑身解数,切断电子操作冲破空间站的约束和羁绊,走到掌控并能施救的前台,决定及时动用空间站剩有的几十吨燃料,义无反顾地驾驶飞船冲向木星

此时的孩子刘启看到即将与木星同归于尽的父亲,才彻底明白了父亲这么多年来工作绝密的缘由,父亲不陪伴自己成长的苦衷,父亲对自己本不缺少的舐犊之情,父亲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衷心,父亲对人类献身的无疆大爱他喉咙嘶哑阻止父亲撞击木星的情境,让我对孩子因读懂父爱而欣慰,更让我为这样保护地球的献身使者而感动得泪如雨下!

观影结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更多更深的思考!我想说:这是一部融父爱、亲情、尊重理解,温情、险情、爱国之情,家园、环保、人类自救,科幻、真实、警示自省的震撼之作!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9】

2月11日爸爸带我去奥斯卡电影城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爸爸,他叫刘培强,他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因地球离太阳太近,太阳将要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灭亡。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人类把它称为“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他只能陪伴儿子刘启4年,4年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韩子昂陪伴刘启长大。转眼间17年过去刘启长大了,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从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开外公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的营救,连刘启他们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后来,莫斯最后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知道吗,木星90%都是气氧,刘启说:那是不是像一个大气球?刘培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刘启:嗯。最后,刘启把上万座发动机聚集在一个发动机里,冲击木星,木星在反弹给地球,地球受到冲击就会离开木星。最让我感动的是,因有些发动机缺少燃料,刘培强就驾驶航天器撞击木星,在驾驶的同时他最后对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了,你闭上眼睛,数321,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这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

可能在生活当中,我们人类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么,今天去哪玩,并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许,人类只在乎钱,并不在乎地球里里外外的事情。

其实这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感人,韩子昂在开启运输车的时候,有一首诗说:“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意思是说世上道路有很多,但安全是第一条,开车时不规范了话,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10】

《流浪地球》是中国首次拍摄关系到未来和地球的科幻片,受到了中外人民的喜爱,票房成功突破十三个亿。

这是一部极有意义的电影,讲述了若干年后,太阳即将毁灭,所有国家的人团结一致,将地球脱离太阳系,寻找人类能够生存的环境,这就是地球的流浪计划。在这当中,有许多坎坷曲折。因为正在脱离太阳系,大陆十分寒冷,到处都结了冰,没有证件是不能去大陆的。而一对兄妹刘启和韩朵朵,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了证件,可以开一种新型车行驶在冰上。但由于没有驾照,他们被关进监狱,认识了一位中澳混血耍小聪明的人。后来,他们的抚养人,姥爷,想通过送礼来贿赂监狱的看守人员,结果也被关进大牢。一气之下,突然地下城地震了,他们便从监狱中侥幸逃出去了。这时,他们发现地下城的许多地方没有电能,在运送过程中,刘启的姥爷不幸去世,而电能终于散布整个地下城,可是在这一路上死去了不少人。

可谓祸不单行,地下城的人民刚刚感受到幸福,厄运却再次降临了地球已经被木星的引力所离开轨道,身为在空间站上保卫地球的刘启爸爸,自然也十分着急,可是一直联系不上刘启,后来通过刘启与爸爸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与配合,通过一些理论知识,拯救了地球。刘启却再也看不到从三岁离开他去空间站的爸爸了

导演以此篇呼吁大家以下几点:1、保护地球环境,多种绿色植被,保护生态平衡,太阳才可能会慢一些毁灭(不过,万事皆有可能)人类只有高科技是没用的;2、要珍惜亲情,不能与长辈顶撞,不礼貌地称呼(如:刘启叫自己姥爷老东西);3、行车要注意安全,不然会使家人担心(如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北京道路交通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此外,听说这是一本小说,作者是刘慈欣。还写过《疯狂的外星人》,也拍成了电影。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范文【篇11】

这部片子在春节上映后,一直是最大的流量片,N多个官方号的自媒体们,加入了讨论,关于此片的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投资等各环节都有媒体进行过不少解说,虽然,有些解说资料也无从考证,但丝毫不影响媒体人的激情。

我是今天下午才刚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里仅分享几点自己的《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

首先,说说特效。

科幻片,不能不说特效,由于我所观看的电影院并不是非常高档的,所以,观影的整体效果肯定会打折扣,这里我排除影院的硬件因素,观完此片后,特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段是:吴京和俄国斯航天员,要出仓到外太空,夺取“领航号”的主控权。

他们在太空中的相互帮助、太空行走、以及最后俄国斯航天员被撞牺牲,都让我想起了好莱坞的一部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我个人认为特效可以与之媲美。当然,此片一路走来,特效部分很多,相对于其它部分的特效,此处的特效让我最为深刻。整体来说,我个人对于此片的特效给予8分以上。

其次,说说情节。

科幻片的情节,往往会被压缩,近而让整片的故事情节不怎么完整,观众会看得云里雾里,此片在开头与结尾都进行旁白的解说,这样就很好地将故事情节以更为完整和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所以,看完此片,那怕你是小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观众,也能明白这片子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此片的故事情节,很通俗易懂。

再者,说说情感。

网上现在也有些文章在说此片部分情节过于煽情,其实,这要看这个“情”煽的是很“硬”,还是比较(此处就不用“很”来修饰了)“软”(即:合理),比如:吴京赴死时的煽情对话、韩朵朵的救援召唤,这些情节给我个人的感受是:有代入感。自己也感动了,稍微落了几滴泪,并不是很尴尬的“硬”煽情。

无论怎样,《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片,是一部值得推荐和肯定的好片,因为,此片让国人看到了国产科幻片未来的希望。

《流浪地球》观后感1000字


《流浪地球》观后感

原创: 马小希

转载声明:署名马小希的文章,皆为作者原创。基于作者对著作权底层架构的认知,特此声明,注明出处及作者即可转载作者的文章,该等行为不构成对作者著作权的侵犯,作者的认知与现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规定不一致之处,构成作者对转载者的豁免承诺。

过年放假去看了刘慈欣(以下简称并尊称"大刘")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前些年火了一阵子的《三体》应该是已经凉凉了。也许正是因为没有那么多外行看热闹式的关注和指手画脚的帮闲,所以创作者可以心无旁骛地打磨这部作品,《流浪地球》在今年的大年初一,真的不错。虽然故事是假的,但被故事感动后流下的眼泪是真的。

在读《三体》的时候就已经领教了大刘的冷酷。他不在乎主角的个人命运和读者的情感体验,在大刘笔下,任何的美好都随时可以被毁灭,这让主角和读者非常的抓狂甚至绝望。而大刘的作品之所以没有贴上"悲剧"的标签,则是因为每每在故事的最后,他总是把希望留在那还没有完结的故事当中,让它在读者的心里生根发芽。

如果说最后留下希望是大刘笔下故事光明的一面,那么在他的故事里,也总是有着阴暗的一面:人类总是在这里或者哪里表现出俗称为屁股指挥脑袋的偏私性。在没有现实约束的科幻世界里,大刘把这种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偏私性像在显微镜底下一样极端放大,夸张却让人无言以对,故事的绝望感也正来源于此,因为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直面人性中的阴暗面,这是大刘冷酷的一面,他创作的故事也因此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绝望感,而故事的主角不得不面对人性的阴暗面并反抗,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大刘的作品让我找到了某种共鸣。大学给了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而我在拿到学位之后,对自己的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举起了反旗:环境无需人类保护,遑论以此为目的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资源是有限的,比如石油,这是事实,但是数千年来人类的历史已经证明,因为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偏私性的存在,所以人类在用完最后一滴石油之前,会为了争夺最后几滴石油,先流干自己的血。所以对于我来说,从养生的角度出发,放弃思考诸如环境与资源保护这种问题,专注于遵守法律,好好工作,爱身边的人,不主动害别人,这样就可以了。年前师兄弟小聚,多年未见面的师弟听完我的上述见解之后,用他们研究哲学的人的语言正告我:你是一个怀有最小的善意的一个令人恶心的人。我很受用。

喜欢读大刘的作品。在偏私性造成的绝望中,他总是能够找到保存希望的路径,这让人至少愿意去相信希望是能存在的。这种希望的存在并非源自他者的说教,而是脱胎于内省后人性的觉悟,保有这种希望就不会对人性彻底绝望。这让我能够心安理得地继续当一个怀有最小的善意的一个令人恶心的人。何谓人性?自由?平等?博爱?信条?戒律?不,《流浪地球》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自我牺牲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选项。

pS:逻辑是个好东西,比如:一个杯子只能倒出一杯水,如果倒出了四杯水,那么一定是在你看不到的时候,有人给偷偷续上了——排除一切的不可能之后,无论多么的不可思议,请相信,那不是奇迹,赌咒发誓也没用。

流浪地球观后感1000字


最近,由屈楚萧、吴京和李光洁等主演的科幻灾难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映,影片根据刘慈欣的小说改编,主要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来开启流浪地球计划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当毛笔楷书的标题流浪地球出现在大荧幕上,我整个人热血沸腾。中国低迷数年的科幻片市场,就像流浪地球一样,兜兜转转,终于回到了正轨。

多少年来,我们看着西方科幻电影中飞船起飞,人体传送,虫洞穿越。而地球作为人类美丽,唯一的母星,一次次看着人类远远离去。

但是这一次不同。

在安土重迁的中国艺术幻想中,人们决定带着地球上路。家园与故土,是古老东方文明难以割舍的情怀。在无尽的星海中,多了一份牵挂羁绊和重装前行的壮烈。

带着母星上路是浪漫的,然而也是沉重的。

重装上阵,人是会死的,但希望会因此延续,子子孙孙无穷尽,而山不再高。于是我们看到了卡车运输员为了不连累火石选择分离车头坠崖;看到了救援小队队员付出生命拯救老韩,只是为了让他多活几分钟;看到了刘启千钧一发修复了卡住的发动机;看到了何工程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连接上传硬件。生命付出了,但如果是为了更多生命充满希望的活,我想那是值得的。

与地球上充满人情对应的是空间站里Moss的冷酷和理性。Moss在木星引力变化后的0.42秒就已经计算出来人类的命运,于是操控领航员转向,打算牺牲地球,用空间站物资完成火种计划。正是这些冲突,人工智能绝对理性和人类感性之间的冲突,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死亡与作为物种的人类的希望的冲突,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冲突,让流浪地球最为一部电影,变得更有框架感。

与之相反的是地球上人们正在对熄灭的发动机实施饱和式救援,5000台发动机共运送76000个火石,派出了402600人的救援队。虽然电影中只展示了一个小队的事迹,但背后是全人类为了希望的挣扎。

希望,从不是无中生有,不是靠着一两个人的主角光环带来的。

当个各国救援队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赶来增援,全人类站在一起完成最后的任务拯救地球时,

ps:据说各国救援队到来的先后顺序是按照当年汶川地震各国救援队到达的顺序。

我的眼泪无声的落来,随着而来的是对希望的感悟。

不仅仅是电影中所传达给观众对希望的坚守,将这只小破球接生出来也是通过行动让我感受到渺小而执着的倔强,能点燃绝望的力量。四年的准备,3000多张概念图,8000多张分镜头画稿,上万件道具制作,2003个特效镜头。

从投资人撤资到演员带资进组;从本来特别出演到最后零片酬主演。就连宇航员的衣服也是从隔壁《疯狂的外星人》剧组里借的!现场每一位演员也是将敬业发挥到极致,66岁的吴孟达拍一会儿就要吸氧;演员身上的机甲重达80斤,穿上半个小时就特别疼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无论怎样,请相信希望吧。 因为,希望是比钻石还要珍贵的东西。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1000字合集


看一场好电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我们的内心会产生许多不一样的想法,观后感是真情实感下的产物,不可弄虚作假。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观后感呢?请你阅读我们辑为你编辑整理的《《流浪地球》的观后感》,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

这部片子在春节上映后,一直是最大的流量片,N多个官方号的自媒体们,加入了讨论,关于此片的从拍摄、到后期制作、到投资等各环节都有媒体进行过不少解说,虽然,有些解说资料也无从考证,但丝毫不影响媒体人的激情。

我是今天下午才刚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这里仅分享几点自己的《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

首先,说说特效。

科幻片,不能不说特效,由于我所观看的电影院并不是非常高档的,所以,观影的整体效果肯定会打折扣,这里我排除影院的硬件因素,观完此片后,特效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一段是:吴京和俄国斯航天员,要出仓到外太空,夺取“领航号”的主控权。

他们在太空中的相互帮助、太空行走、以及最后俄国斯航天员被撞牺牲,都让我想起了好莱坞的一部科幻大片《地心引力》,我个人认为特效可以与之媲美。当然,此片一路走来,特效部分很多,相对于其它部分的特效,此处的特效让我最为深刻。整体来说,我个人对于此片的特效给予8分以上。

其次,说说情节。

科幻片的情节,往往会被压缩,近而让整片的故事情节不怎么完整,观众会看得云里雾里,此片在开头与结尾都进行旁白的解说,这样就很好地将故事情节以更为完整和流畅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所以,看完此片,那怕你是小白、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观众,也能明白这片子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此片的故事情节,很通俗易懂。

再者,说说情感。

网上现在也有些文章在说此片部分情节过于煽情,其实,这要看这个“情”煽的是很“硬”,还是比较(此处就不用“很”来修饰了)“软”(即:合理),比如:吴京赴死时的煽情对话、韩朵朵的救援召唤,这些情节给我个人的感受是:有代入感。自己也感动了,稍微落了几滴泪,并不是很尴尬的“硬”煽情。

无论怎样,《流浪地球》这部国产科幻片,是一部值得推荐和肯定的好片,因为,此片让国人看到了国产科幻片未来的希望。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2】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国外漫威DC。而如今,中国,也踏入了科幻这一领域,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部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电影,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我,也已激动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头西。起初,我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那一刻,刘培强牺牲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牺牲,才有大家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魅力吧!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3】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4】

昨日中午我和艳艳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围绕人类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的巨大工程,讲述了一对男女中学生号召众多工程师和军人在绝望中坚持寻找希望,并通过男中学生的父亲主动牺牲导航空间站,从而引爆木星上的氢气,避免了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的尴尬情景,让地球重新驶向未知的未来栖息空间。

电影看完,只觉得意犹未尽,很想看到地球落入新空间后会如何。但另一个问题是,地球上的物质终有一天会完全耗散,地核会完全冷却,这些可能比太阳的氦闪更为急迫。

电影中人工智能的背叛,与20xx太空漫游如出一辙,原来所谓机器的背叛,都是人类底层初始逻辑的矛盾设置。理性的目的是什么?方向是什么?这值得人继续思考。

抽签决定地下城生存权和居住权,并且不得转让和赠与,这个环节设计很冷血很冷酷。是谁决定了这种大规模的生命剥夺呢?这种抽签很传统,但无疑是又一次造神运动。令人感到恐怖,令人窒息的背景设计。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又如何呢?

为何只在一万个推进器下面造地下城?

地球上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有喜马拉雅高山,也有马里亚纳海沟。但电影无疑把地球当成了圆球状的地球仪来看,这里没法推敲。

另外在没有公转时,地球上的一切地理参数如何变化呢?好奇啊。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5】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这些道理会有比我懂得更透彻的人,我只希望这些人能产生影响,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支线剧情,就是航天员刘培强和他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感情,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和父亲关系十分冷漠的人,所以我在他们之间看到了我和我父亲的影子,刘培强为了人类,放弃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时光,常年不能和儿子相见,使得他们自己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其实以观众第三人称的角度,会觉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有一个能为人类做贡献的父亲应该是每一个儿子的骄傲,我们会很理所当然的觉得刘启应该理解并支持他父亲的工作,并引以为傲,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没有父亲的儿子和没有儿子的父亲都是人间的悲剧,当这种悲剧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谁都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父亲而是我的父亲,我想刘启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最后,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的刘启,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依然哭的十分悲痛,再多的仇恨都抵不过父子之间的血肉情,在现实的生活中,看到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不要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

然后就是我对火种计划的思考,其实流浪地球计划的本身,就是延续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看似并不矛盾,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真正想延续的是什么?人类文明这个概念太大了,更深入一点,有人可能认为是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命,但其实我觉得都不是,真正该得到延续的是人类的感情,刘培强在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我和我儿子的最后一次团聚,为了地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流浪地球计划真正想要保护的不是这个行星地球,而是地球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它想保护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过年团聚的亲情,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意义。如果最终真的放弃了地球,执行了火种计划,,等人类到达了新的家园,靠受精卵大量繁殖出的没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没有父母,他们只有人类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那么人类的延续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延续又不如说是一个文明没落了和一个新的文明的觉醒,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另外,这部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光论其品质,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他会给你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你之前不会在这种水平的特效下看到那么多的中国汉字以及其他中国元素,中国地名等。

流浪地球观后感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问:这堵墙是什么?——是死亡。

在发现未来400年内,太阳内部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也将被摧毁时,人们做出了人类史上最大胆的计划——让地球去流浪。这个时代,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已经刻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底,深入了整个人类的灵魂,而正是这种刻入骨髓,深入灵魂深处的恐惧,推动着人类离开太阳系,到宇宙中去流浪。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时是归期。太阳的氦闪是流浪地球的主导线还是一次契机?如果人类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那,何处又是居住地?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类还是地球?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又何时是归期?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是因由,又如何停止?流浪地球,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心还是人性?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如今这堵墙究竟是什么?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6】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7】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人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封在蛹里的蚕蛾,因为对自由的希望,才能破蛹而出,拥抱天空,翩翩起舞;埋在土里的种子,因为对光明的希望,才能破土而生,拥抱阳光,生长发芽;藏在云里的太阳,因为对万物的希望,才能穿过云层,拥抱大地,晴空万里;陷在绝境里的人们,因为对未来的希望,才能走出绝境,拥抱明天,和谐美好;面临着地球毁灭的中国171—11救援小分队,因为对地球的希望,才使地球脱离毁灭的危险。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将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可是这一计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地球快要经过木星时因为木星的引力过大,地球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停止运行,地球多处地下城发生地震。这是空间站没有预料到的事,但经过救援队的舍死拼命,停止的行星发动机最后都恢复了正常。但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最终空间站发布了最后的全球通迅:地球还有7天将与木星碰撞,剩下的日子,回家吧,抱抱家人。

当全球都放弃时,刘启想到了他的'父亲。早在十七年前刘启的父亲就去了空间站,他曾告诉刘启木星上大部分都是氢气,这使刘启想到可以点燃木星,而李一一立即想到了办法,他们开始了行动。在刘启爸爸和韩朵朵的帮助下,他们聚集了所有救援队一起行动,可是这火的最大可达高度仍不能点燃木星。这时刘启的父亲把空间站的燃料和自己的性命一同搭入这行动中。任务成功了,地球得救了,流浪地球计划继续施行。

其实刘启的这个想法早在7小时前就有人想到了,但这成功几率很小,几乎为0,但就是这最后的希望,使地球得救了!

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8】

2月11日爸爸带我去奥斯卡电影城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爸爸,他叫刘培强,他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因地球离太阳太近,太阳将要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灭亡。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人类把它称为“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他只能陪伴儿子刘启4年,4年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韩子昂陪伴刘启长大。转眼间17年过去刘启长大了,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从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开外公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的营救,连刘启他们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后来,莫斯最后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知道吗,木星90%都是气氧,刘启说:那是不是像一个大气球?刘培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刘启:嗯。最后,刘启把上万座发动机聚集在一个发动机里,冲击木星,木星在反弹给地球,地球受到冲击就会离开木星。最让我感动的是,因有些发动机缺少燃料,刘培强就驾驶航天器撞击木星,在驾驶的同时他最后对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了,你闭上眼睛,数321,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这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

可能在生活当中,我们人类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么,今天去哪玩,并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许,人类只在乎钱,并不在乎地球里里外外的事情。

其实这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感人,韩子昂在开启运输车的时候,有一首诗说:“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意思是说世上道路有很多,但安全是第一条,开车时不规范了话,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9】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为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电影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地。

尽管这部电影是想象的,但是当我了解到因为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后代的繁衍生息,我内心还是非常感动。电影中内容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守护我们的家园,避免电影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们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许多无数逆行者的携手并行,并肩作战。不曾忘,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不曾忘,那些说出铿锵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在请愿电影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这些无数个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吗?

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们抬起头看见了清静与美好。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0】

昨天,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但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面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希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希望时,他们依然希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因此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而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


会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转变,不会思考的人晕头转向。观后感,就是把我们看完某作品后内心有感触的想法写下来,观后感的“感”就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不然就失去了观后感的意义。当你看到此文,即表明你在寻找观后感吧!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篇1)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宇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篇2)

流浪地球的叙事背景宏大,很多设定充满新意,从电影设计来看,后面还会有三和四,有类似星际穿越的设定。

看了第一部的原因,在一些情节来说不可避免就会可预测(吴京在月球坍塌后逃生活下来)。有些段落也略显俗套(在最后一秒终于联网成功,拯救世界)。

有一点我的悲伤是,在面对世界末日时,是有少数人去决定大多数人命运的。“数字化人类”和“流量地球”的选择,从电影设定来说,“数字化人类”给了每一个人活在“虚拟”中的机会,且从最后刘得华的结果上看,也不糟糕。流浪地球,最后是一半人的牺牲(他们没有去地下城的机会)。这些选择,究竟如何正确,又对谁公平。

做选择的权利在少数人的手上。月球即将突破洛希极限,地球发射器的准备工作没做好,这时点火地球立刻完蛋,不点还有三天时间等死。但是少数人替大家做了决定,这很可能剥夺大多数人最后三天的生命时光。我认为这部片子充满了浓浓的个人英雄主义(吴京选择一个人在月球上放置最后的五枚核弹,中国代表选择倒计时结束就发动发射器)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篇3)

首先肯定《流浪地球2》的道具与场景特效制作都很棒,堪称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从我们观众的视角看,已经不输世界顶级科幻制作了,起码是站在一个量级上了。当然背后类似电影的工业流程优化与成本控制应该不是一两部《流浪地球》就能够赶上的。

但是,转折来了,我个人认为电影剧情里,在联合国那个国际舞台上,充斥了太多生硬的中国盛气凌人式的台词,比如李雪健在会场对国际组织负责人的那句“我们不是在和你商量,而是通知你!”,还有很多类似的“硬”价值观输出。这种桥段可能让部分观众看得热血沸腾一时爽,我却觉得有点尬。如果当下的中国硬实力确实是世界顶尖了,你用这个台词也没硬伤,好莱坞科幻电影就经常是他们一个英雄拯救了全人类,但那是以美国这几十年打遍全球无敌手的军事实力为话语权背景的,简单说人家也是有一点资本的。以中国当下的实力说这些台词更给人口嗨的感觉,虽然电影故事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但时间不是还没到嘛。有句话大家都熟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相传了两千多年,这是汉朝两名武将陈汤与甘延寿出征遥远的康居(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把匈奴王郅之单于斩首示众之后才说的话。先将匈奴王斩首了,再说这狠话,西域各国心服口服,如果你过去了又没把郅之单于的人头挂在马上,你说这话谁理你?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被好莱坞电影洗脑了这么多年,他们的套路也看腻了,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灌输价值观的方式更加隐秘,更加随风潜入夜,这是就是他们的高明之处。很多他想灌输给你的“道理”,他不会在台词里明说,而是通过给你展示一个包装好故事,把你朝那个认知上引导,让你通过情节自我感悟出那个“道理”,事后你还觉得这是你独立思考的结果,润物细无声啊。

以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的吸引力,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本参与进来,会形成一个资本与电影制作的良性迭代循环,讲更多的好看的故事给全世界听,这也是文化软实力输出的极佳途径。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00字(篇4)

当我看完张艺谋的《满江红》电影以后,我对今年春节上映的电影特别满意,满意的原因是电影的主题好。三年疫情,加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是时候需要重新激起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唤醒人们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的时候了,恰值此环境与时间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正当时。而张艺谋的《满江红》,刘慈欣的《流浪地球2》,一是以历史片,一是以科幻片的方式,将这一主题艺术化并达到了一个美的高度。

我本来想春节看一部电影就可以了,谁曾想看过《流浪地球2》的人介绍说,这个电影不亚于《满江红》。这个电影剧本的作者是刘慈欣,我以前看过介绍,作者以《三体》科幻小说名扬四海内外,尤其是中学生最爱这部科幻小说,男学生是人人传看。

我查看了一下电影内容:《流浪地球2》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危机四伏,流浪地球时代的人们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拯救地球。为了能够保护人类继续生存下去,在发动机的驱使下,最终使地球逃离整个太阳星系,人类得救了。于是我又决定看此片,以满足心理。

看后我被震撼了,这部科幻电影,从主题、内容到叙事取舍,惊险刺激,从电影剪辑架构幻化等技术的运用,到爱国主义精神思想的传递,都做得非常到位非常好。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巨大进步,更让我们看到了“团结、责任、牺牲”等国提偶的价值观。电影里的中国总代表总指挥马老师的一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可以说是整个电影语言的点睛之笔与高度概括,是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传统精神的内核体现。

如果把《流浪地球2》和张艺谋的《满江红》作以比较的话,感觉有相同的地方,一是把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是两部电影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传布炽爱自己最亲的人。《流浪地球2》里一位550CW专家爱自己女儿,想尽办法救因车祸而“死”的女儿。一位宇航员爱自己得癌症的妻子,爱自己的儿子,在忠与孝亲不能两全时,他选择成全“忠”;《满江红》里的张大在面对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瑶晴被士兵们侮辱时,为了救自己的女人不被侮辱,他差点招供,但他最后还是选择“忠”。

《流浪地球2》观后,我的情绪激荡不已,不能平静。我在想,平时我们的电影宣传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多停留在语言层面,很少能去具体化与艺术化地深入人心,打动人心,而《流浪地球2》与《满江红》电影,将爱国主义典型化艺术化了,人性化了,入心入肺化了,不再是简单的空洞的说教与宣讲。

我在想,今年的春节电影,不再是以前的赤裸裸的男欢女爱式的煽情电影了,不再是宣传都市俊男靓女与豪华富有之人的你亲我爱与钩心斗角了,不再是比富竞豪奢的演绎了。而是让电影回归教化,回归正能量的传播,回归艺术的本真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1000字范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看科幻电影,也在最近观看了由屈楚萧和吴京等主演的电影《流浪地球》,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在太阳即将毁灭的情况下,处于太阳系中的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的观后感吧!

最近,看群里笔友们分享了《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点评虽褒贬不一,但让我有欲望看的点在于这是一部中国首创的科幻片!必须要支持一下嘛。另外,从回来至今也没去看过电影,加上近期与他的关系也在相互促进中,索性约上一起去看看吧。这次倒是一拍即合,还算痛快。下班后,简单吃了一口,就直奔影城了到后急忙取了票和眼镜,冲进播映厅随便找了个座位就目不转睛的盯上了屏幕,仔细一看还是错过了片头部分,但科幻片所幻出地球还是很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随着也容不得我多想,继续认真看吧

写到这,我得转念了!我想说,尽管我很认真的感受影片的每一个片段,可当走出影院时我问大叔看懂了吗?他和我一样茫然

或许是错过了片头?或许是物理学的太烂?又或者说是对自然科学了解的太少?反正不知如何讲述。不过,作为一个爱总结的我,怎能让它占了时间还没有收获?到家我就各种搜索,结论是:

《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以上文字,就可以让我似懂非懂了。接着又看了几篇影评,也相对多元的加深了认识。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所吸收。

首先,音效结合视效,已冲击到了我的耳目。其次,人物设计戏份虽不够饱满,但演员足够投入。最后,剧中有几句台词还是引起了共鸣。

因此,我选择的其中一句分享给大家,同时也送给自己: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当我听到了这句台词时,我相对理解了作为航空军人的违规;也相对理解了孩子的叛逆心理;更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为情为利而不理智。

因此,我选择的其中一句分享给大家,同时也送给自己: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当我听到了这句台词时,我相对理解了作为航空军人的违规;也相对理解了孩子的叛逆心理;更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为情为利而不理智。

对,有感情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我们是高级动物,要从本性一步步提升到本真的境界。

是,人类要发展、要创新,但欲望也要结合自然、结合科学齐头并进呀。

近几年,总听说:地球变暖了!自然污染了!人心浮躁了!人情淡漠了!人性贪婪了!

人类要毁灭了???

事实呢,自然确实让我们没少开发没少破坏,人心也确实因金钱而没少动摇。

那么,回过头再细想影片的剧情,太阳为什么要毁灭?人们为什么要移到不见天日的地下城?全球为什么要再创新家园???

我想,有些答案就摆在那,原本就是很简单,原本就不用这般复杂的去揣摩这部影片。

所以,还是那句台词: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即便这样,还希望人类多些理智,少些感性、少些不理智的贪念吧。

由于时间关系,就先聊到这里吧

感恩一切,阿弥陀佛!!!

流浪地球观后感1000字欣赏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由郭帆执导,吴京,屈楚萧,李光洁等主演,讲述了一个关于地球的科幻故事,在太阳即将老化开始,人们生活的地球也面临毁灭,人们将带领地球如何?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流浪地球观后感1000字欣赏。

看完《流浪地球》,除了电影本身带来的震撼外,还有一点别的感触。

第一是很震惊,这部电影特效做的太好了,之前看介绍说特效赶超好莱坞,我内心还在冷笑:放屁吧,看看中国这几年电影哪个特效超过一块了,撑死了最多都是五毛钱。看完之后打脸,嗯嗯,真香。同时我又感到很疑惑,这部电影好像就是划代一样,横空出世,忽然特效就这么nb了。之前中国电影哪有这么好的,不太科学啊。其实这背后的事实就是:我们中国影业,完全有能力制作出毫不逊色于西方大片的绚烂特效。那问题就来了,我们之前为什么都制作不出来呢?翻一翻之前所谓大片的经济构成,你会发现,一部电影投入最多的钱往往都投入到演员身上,而且还是那些没什么演技但是流量巨大的花瓶演员。那这不就说明了,中国影业发展的畸形么。该花的钱没花在该花的地方,还老想着靠演员流量圈钱,到最后,就是想圈钱的电影越来越多,电影质量无所谓,只要演员的粉丝能来看,那就行。慢慢的,别家看到这家吃到了甜头,自已就也想分一杯羹。源源不断的烂片就接连而来。这一一个恶性循环。

在我的记忆和经历中,这现象最一开始在杨幂身上。她拍了《宫》后,人气爆棚,然后紧接着又拍了个《孤岛惊魂》,当时宣传海报出来,杨幂身着比基尼,纤细骨架搭配丰满上身一下又引爆了媒体关注度,那一阵子谁都要去看孤岛惊魂。我哥也强被同学拉着去看,看完后他告诉我:我这辈子也不看国产片。可想这部烂片多么烂了吧。但是片方还是赚到了很多钱,除了让粉丝满足了之外,着实恶心着了不少人。之后的那些烂片,就像是在中国影业这块土地上堆的粪,但粪还尚能除,制粪的人还是在忙不停蹄地恶心着一批一批人。但很幸运的是,我们也有着有良心的电影人。以前很失望,总念叨着隔壁家电影多么多么好,还能推动国家法律的电影。如《熔炉》《素媛》,我们咋就没有呢?结果后面又出了《我不是药神》。总理直接批示推送试验药的发展。药神有好导演,也有好演员。像王传君,还有黄毛的演员,后来又主演《无名之辈》那个,我实在是记不起名字来了。更棒的是,有支持好导演好演员的人,如导演宁浩,他提携了药神的导演。拿流浪地球来说,最后导演说实在没钱了估计也不能发你片酬了,他也没有说啥。默默掏腰包投资了6000万。这些演员可能没有流量,享受不到一线演员的荣光,但他们是真真正正,配得上演员二字的人。但是也有着不幸的导演。《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自杀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无力偿还影片投资。还有就是,遇到了垃圾制片人。

我很开心,不只因为是《流浪地球》的精彩。最让人开心的是,原来中国电影,真的能做的这么好。我估计是没啥能力贡献中国影业了。就尽绵薄之力贡献票房吧。逼着我爸我妈去看。哈哈,大刘看到自己的作品这么优秀的被影视化一定也很开心吧,搞得我也好想写小说啦。

流浪地球观后感,科幻的旅程,“流浪”的地球


科幻的旅程,“流浪”的地球

博罗中学高二(21)班 赵文慧

指导老师 温海峰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这些道理会有比我懂得更透彻的人,我只希望这些人能产生影响,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支线剧情,就是航天员刘培强和他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感情,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和父亲关系十分冷漠的人,所以我在他们之间看到了我和我父亲的影子,刘培强为了人类,放弃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时光,常年不能和儿子相见,使得他们自己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其实以观众第三人称的角度,会觉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有一个能为人类做贡献的父亲应该是每一个儿子的骄傲,我们会很理所当然的觉得刘启应该理解并支持他父亲的工作,并引以为傲,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没有父亲的儿子和没有儿子的父亲都是人间的悲剧,当这种悲剧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谁都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父亲而是我的父亲,我想刘启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最后,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的刘启,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依然哭的十分悲痛,再多的仇恨都抵不过父子之间的血肉情,在现实的生活中,看到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不要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

然后就是我对火种计划的思考,其实流浪地球计划的本身,就是延续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看似并不矛盾,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真正想延续的是什么?人类文明这个概念太大了,更深入一点,有人可能认为是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命,但其实我觉得都不是,真正该得到延续的是人类的感情,刘培强在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我和我儿子的最后一次团聚,为了地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流浪地球计划真正想要保护的不是这个行星地球,而是地球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它想保护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过年团聚的亲情,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意义。如果最终真的放弃了地球,执行了火种计划,等人类到达了新的家园,靠受精卵大量繁殖出的没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没有父母,他们只有人类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那么人类的延续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延续又不如说是一个文明没落了和一个新的文明的觉醒,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另外,这部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光论其品质,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他会给你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你之前不会在这种水平的特效下看到那么多的中国汉字以及其他中国元素,中国地名等。

流浪地球观后感

八十班 韩晴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问:这堵墙是什么?——是死亡。

在发现未来400年内,太阳内部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也将被摧毁时,人们做出了人类史上最大胆的计划——让地球去流浪。这个时代,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已经刻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底,深入了整个人类的灵魂,而正是这种刻入骨髓,深入灵魂深处的恐惧,推动着人类离开太阳系,到宇宙中去流浪。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时是归期。太阳的氦闪是流浪地球的主导线还是一次契机?如果人类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那,何处又是居住地?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类还是地球?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又何时是归期?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是因由,又如何停止?流浪地球,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心还是人性?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如今这堵墙究竟是什么?

[精品]《流浪地球》的观后感(通用11篇)


我们会观赏很多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观看到令人难忘的情节,总是能让自己深受启发,写观后感要主次分明,讲究以小见大。观后感的开头内容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能绕圈子卖关子。那么一篇全面的观后感都有哪些优点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为你精心整理的“《流浪地球》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人心中最真切的幻想,希望像钻石一样珍贵。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封在蛹里的蚕蛾,因为对自由的希望,才能破蛹而出,拥抱天空,翩翩起舞;埋在土里的种子,因为对光明的希望,才能破土而生,拥抱阳光,生长发芽;藏在云里的太阳,因为对万物的希望,才能穿过云层,拥抱大地,晴空万里;陷在绝境里的人们,因为对未来的希望,才能走出绝境,拥抱明天,和谐美好;面临着地球毁灭的中国171—11救援小分队,因为对地球的希望,才使地球脱离毁灭的危险。

《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将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可是这一计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地球快要经过木星时因为木星的引力过大,地球所有的行星发动机停止运行,地球多处地下城发生地震。这是空间站没有预料到的事,但经过救援队的舍死拼命,停止的行星发动机最后都恢复了正常。但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最终空间站发布了最后的全球通迅:地球还有7天将与木星碰撞,剩下的日子,回家吧,抱抱家人。

当全球都放弃时,刘启想到了他的'父亲。早在十七年前刘启的父亲就去了空间站,他曾告诉刘启木星上大部分都是氢气,这使刘启想到可以点燃木星,而李一一立即想到了办法,他们开始了行动。在刘启爸爸和韩朵朵的帮助下,他们聚集了所有救援队一起行动,可是这火的最大可达高度仍不能点燃木星。这时刘启的父亲把空间站的燃料和自己的性命一同搭入这行动中。任务成功了,地球得救了,流浪地球计划继续施行。

其实刘启的这个想法早在7小时前就有人想到了,但这成功几率很小,几乎为0,但就是这最后的希望,使地球得救了!

希望,希望是我们回家的唯一方向!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2)

悠闲的时光里,我们一家四口一起观看了春节里最火的贺岁片《流浪地球》,这是一部超级科幻片,取材于蒋慈欣的作品。它树起了国产科幻片的旗帜,给大家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给我们带来了复杂而真实的内心感受

影片在一段海边温馨的父子对话中展开,父亲即将离开身边的老少去遥远的空间站工作,告诉几岁的儿子看到星星就看到了自己,话语中虽带有不舍但心中装有使命的他毅然前往

转眼间几岁的儿子刘启长到十八岁,面对外面好奇的世界,男孩儿不安于现实生活的安逸,拿着姥爷的驾驶证瞒着老人,带着妹妹冲出了真实生活的藩篱,穿上特制防寒服来到了受大自然威胁、被木星遏制的另一个冰冷危险、且岌岌可危的地球。

一个个救援队为拯救地球上即将被吞噬的城市乡村,冒着刀割般的寒风、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和山间随时砸来的巨大石块,义无反顾地实施着艰巨的救援任务

在这场特殊的救援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这部影片的取材定位,它没有把画面切换到世界各国队员及纽约、伦敦等国外都市,更多地凝聚了中国救援队历险的故事,摄取了中国的北京、上海、武汉、新疆等地域的相继沦陷,给观众以真实的震撼。

老人看到孩子不辞而别,马不停蹄地来到孩子身边,在参与救援自救的过程中,由于巨石的滚落,救援车的失控,他不慎坠入悬崖头盔服装被撞破,随即老人变成了一座冰雕在奄奄一息之时,口中念念不忘两个孩子的安慰,孩子此时撕心裂肺的呼喊已无济于事,此时的我为老人的爱子情深而哽咽,为老人的悲惨结局而哀痛,也为孩子不计后果的出走给老人带来的灭顶灾难而气愤。

故事在继续,画面在切换,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都在关注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变化,更没有逃过中国宇航员刘培强的双眼,他看到孩子离家出走而遇险,心急如焚的他劝告儿子赶快带妹妹回家,可换来了儿子敌对的不屑,男儿有泪不轻弹,他懂得因工作性质多年不能与家人相伴,杳无音信的他让儿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了严重的缺失,才换来了孩子的不解及敌视,他看到老人坠崖冰冻而死时,我们不仅看到他目色凝重,更能感受到坚强的他,泪已流在了心里。

木星的威力越来越猖狂,地球上处处山崩海啸,所有的人都万分惊恐,眼看没有人能阻止地球的毁灭,国际空间站发出世界各国救援队解散的号令,让所有人都回家过年跟亲人团聚,地球几十亿人乱作一团的气愤让人窒息,这应春节之景的构思把观众拉回现实,给人以真实情感。

可在奔赴回家过年的途中,孩子刘启不甘于命运的淹没,突然想起点燃木星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办法来拯救人类,立即得到了同归者的响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坐以待毙不如决一死战,他们各自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利用学到的理化知识与木星决战,同时妹妹邀请各国救援队参与拯救活动,在国际救援中心的斟酌后,如愿加入拯救行列,可以说鼓舞人心,我们也不由自主地为之加油助威。

世事难料,点燃计划虽然成功,可是燃料不足导致火力不够射程不远,助推地球远离灾难的目标仍是望洋心叹,眼看着极度的困境,宇航员刘培强更是焦灼难安,可他的工作要求是死守空间站不能越雷池半步,强烈的请求支援也得到制止,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同胞陷入绝境的当口,他顾不上工作纪律,使劲浑身解数,切断电子操作冲破空间站的约束和羁绊,走到掌控并能施救的前台,决定及时动用空间站剩有的几十吨燃料,义无反顾地驾驶飞船冲向木星

此时的孩子刘启看到即将与木星同归于尽的父亲,才彻底明白了父亲这么多年来工作绝密的缘由,父亲不陪伴自己成长的苦衷,父亲对自己本不缺少的舐犊之情,父亲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衷心,父亲对人类献身的无疆大爱他喉咙嘶哑阻止父亲撞击木星的情境,让我对孩子因读懂父爱而欣慰,更让我为这样保护地球的献身使者而感动得泪如雨下!

观影结束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更多更深的思考!我想说:这是一部融父爱、亲情、尊重理解,温情、险情、爱国之情,家园、环保、人类自救,科幻、真实、警示自省的震撼之作!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3)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国外漫威DC。而如今,中国,也踏入了科幻这一领域,开启了中国科幻元年,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部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拯救地球电影,由刘慈欣作品改编而来。向太阳争命,向木星争命。两个小时电影,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地球在脱离太阳系过程中,意外被木星捕获,重启发动机后,本以为能顺利脱险,却又错过了脱离时机。在绝望之时,人们又提出了点燃木星,推动地球方案。一番努力后,有牺牲,有收获,有揪心,有感人。最终,成功了,那一刻,身处影院我,也已激动热泪盈眶,隔着银幕,都能感觉到那种弥漫在人心底兴奋,很奇妙。

观影过程中,有些细节,触动了我。

首先一个,便是希望。影片开头,在韩朵朵学校,我们听见了这样一句话希望,在这个年条代,是比钻石还珍贵头西。起初,我女主,一样对这句话充满了不屑,这为认为这不过是个说辞。随着电影情节发展,这种看法,变了。当地球被木星所捕获时,地球,被联合国所抛弃,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点燃木星方案;正是因为希望,才有了联合国授权,正是因为希望,才鼓舞了全人类,携手拯救地球!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掉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第二个,是全世界救援队到来之时。刘启他们本已陷入绝境,正是救援队支援,才让他们看到了最后希望,帮助他们完成了点燃木星准备。细心一些,我发现影片里最后各国救援队到达顺序是08年汶川救援顺序,也许,这是想说灾难面前无国籍,众志连城定胜天吧。

最后一个,是刘培强那句三二一抬头。这句话,在全片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刘启小时候,另一次是面对地球存亡时候。本是句哄话,但在地球存亡之时,却显得无比豪壮。在木星被点燃那一刻,刘培强牺牲那一刻,我哭了,也许,只有小家牺牲,才有大家周全吧。

看完电影,心中只有二字震撼。《战狼》相比,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地体现中国世界地位,而是以全人类存亡为中心进行阐述,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科幻浪漫魅力吧!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4)

昨日中午我和艳艳去看了电影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围绕人类把地球推离太阳系的巨大工程,讲述了一对男女中学生号召众多工程师和军人在绝望中坚持寻找希望,并通过男中学生的父亲主动牺牲导航空间站,从而引爆木星上的氢气,避免了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的尴尬情景,让地球重新驶向未知的未来栖息空间。

电影看完,只觉得意犹未尽,很想看到地球落入新空间后会如何。但另一个问题是,地球上的物质终有一天会完全耗散,地核会完全冷却,这些可能比太阳的氦闪更为急迫。

电影中人工智能的背叛,与20xx太空漫游如出一辙,原来所谓机器的背叛,都是人类底层初始逻辑的矛盾设置。理性的目的是什么?方向是什么?这值得人继续思考。

抽签决定地下城生存权和居住权,并且不得转让和赠与,这个环节设计很冷血很冷酷。是谁决定了这种大规模的生命剥夺呢?这种抽签很传统,但无疑是又一次造神运动。令人感到恐怖,令人窒息的背景设计。

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又如何呢?

为何只在一万个推进器下面造地下城?

地球上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有喜马拉雅高山,也有马里亚纳海沟。但电影无疑把地球当成了圆球状的地球仪来看,这里没法推敲。

另外在没有公转时,地球上的一切地理参数如何变化呢?好奇啊。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5)

《流浪地球》是中国首次拍摄关系到未来和地球的科幻片,受到了中外人民的喜爱,票房成功突破十三个亿。

这是一部极有意义的电影,讲述了若干年后,太阳即将毁灭,所有国家的人团结一致,将地球脱离太阳系,寻找人类能够生存的环境,这就是地球的流浪计划。在这当中,有许多坎坷曲折。因为正在脱离太阳系,大陆十分寒冷,到处都结了冰,没有证件是不能去大陆的。而一对兄妹刘启和韩朵朵,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了证件,可以开一种新型车行驶在冰上。但由于没有驾照,他们被关进监狱,认识了一位中澳混血耍小聪明的人。后来,他们的抚养人,姥爷,想通过送礼来贿赂监狱的看守人员,结果也被关进大牢。一气之下,突然地下城地震了,他们便从监狱中侥幸逃出去了。这时,他们发现地下城的许多地方没有电能,在运送过程中,刘启的姥爷不幸去世,而电能终于散布整个地下城,可是在这一路上死去了不少人。

可谓祸不单行,地下城的人民刚刚感受到幸福,厄运却再次降临了地球已经被木星的引力所离开轨道,身为在空间站上保卫地球的刘启爸爸,自然也十分着急,可是一直联系不上刘启,后来通过刘启与爸爸以及广大民众的支持与配合,通过一些理论知识,拯救了地球。刘启却再也看不到从三岁离开他去空间站的爸爸了

导演以此篇呼吁大家以下几点:1、保护地球环境,多种绿色植被,保护生态平衡,太阳才可能会慢一些毁灭(不过,万事皆有可能)人类只有高科技是没用的;2、要珍惜亲情,不能与长辈顶撞,不礼貌地称呼(如:刘启叫自己姥爷老东西);3、行车要注意安全,不然会使家人担心(如这部电影的经典语录:北京道路交通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此外,听说这是一本小说,作者是刘慈欣。还写过《疯狂的外星人》,也拍成了电影。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6)

说起科幻电影,大家和我想到的肯定都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比如漫威,DC,这些系列的电影。而今年,一部国产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我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识,让我振奋不已。

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刘慈欣这个人可不简单,他可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的《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可是全亚洲首次获奖。这部《流浪地球》的编剧也是他,恰好他也是我所崇拜的作家之一,所以我对这部电影期待满满。

电影讲的是若干年后,人类发现太阳正在迅速塌陷。100年后,就会由于引力过大,吞噬地球。人类想逃走,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制造出了1万台高达11000多米的推进器,准备将地球推离太阳系。因为在距离太阳系4.25光年外,人类所发现的另一个可以生存的新家园。可在途中,因为受木星引力影响,推进的地球将会在短时间内撞上木星。人类在最后时刻,想尽办法挽救地球的故事。

我觉得这部电影是国内拍的比较好的科幻电影。首先内容振奋人心,符合现实,属于硬科幻类型。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在电影的最后:危急关头,各地救援队团结一心,为拯救地球放手一搏。面对未知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希望。这时,亲情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这股爱的力量使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所向披靡。

但有好就有坏。电影中还是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事实上洲际导弹是可以点燃木星的,虽然射程没有那么远,可他仍然能靠着引力,飞向木星。不过,电影为了刻画人物,只能遵照刘培强中校的;利用领航员号的爆炸来引爆木星表面的气体,从而使爆炸的推力将地球推理木星引力。而在现实之中,这个反而是行不通的。因为按照他的办法,飞过去时间根本不够,飞的同时,地球的大气层早就被木星的引力完全摧毁。

尽管电影中有些漏洞,但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那句“冰总有一天会化成水的”让我体会到: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要有爱,可以面对任何困难。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一句话,也由此可见人们对书籍的喜爱之情。我的家里就有许多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流浪地球》。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由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著。

这本书讲的是:未来,天文科学家发现太阳内核急剧膨胀,迅速老化。因为氦原子和氢原子的数量急剧增多,发生了剧烈碰撞。使太阳核聚变飞速加快,寿命大大减少,约35年后发生氦闪,坍塌成一颗红巨星,吞噬整个太阳系。经过激烈的讨论,联合国政府制定出“流浪地球”计划。将其分为三个时代:

一、刹车时代——将地球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并借助12000个发动机的力量使地球停止自转。耗时42年。

二、逃逸时代——开动发动机,使地球达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前往比邻系。耗时1708年。

三、新太阳时代——地球泊入比邻系并减速,成为那里恒星的卫星。耗时750年。

流浪地球计划耗时2500年,历经100代人。

在这2500年中,地球、人类、各种动植物······无一例外全都受到了灭顶之灾。直到——地球驶出冥王星轨道,人们才发现:现在的太阳和以前太阳的各种参数,丝毫不差!人民发起了暴动,“看来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的确是一种奢求”这是联合部长以及其他4999人被人民处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接着,氦闪,毫无规律、大规模的爆发了!因为人类已经到了冥王星轨道的边际,逃了出来!

这本书描写了未来地球的几种结局,让现在的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要保护环境,节约地球资源,不浪费、不奢侈,不然,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只会越来越快······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在灾难(尤其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和互相团结、相互友爱的精神。并且,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也打破了中国科幻的创新,让中国在世界科幻上也有了立足之地,开阔了中国人民对科幻的眼界、见解。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8)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为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电影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地。

尽管这部电影是想象的,但是当我了解到因为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后代的繁衍生息,我内心还是非常感动。电影中内容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守护我们的家园,避免电影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们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许多无数逆行者的携手并行,并肩作战。不曾忘,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不曾忘,那些说出铿锵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在请愿电影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这些无数个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吗?

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们抬起头看见了清静与美好。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9)

在刚过去的新年中,我在新年的第十分钟坐进了电影院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流浪地球,看完这部电影,我有很多的思考,所以我用笔记录下来。

总的来说,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可以给这部电影99分,不给满分的原因是电影就像作文,在中国一篇作文给满分,其本身就是对这个题材的不尊重,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来品味电影的内容,首先能让我贯穿这部电影感觉到的一个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作为支配地球唯一的一种生物,我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我们与地球不可分割,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就是包括不管是男女老少,贫困富贵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能建成的,没有全人类的空前团结,相互协调,是不可能将井然有序的将行星发动机以相同的规格修建在相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个思考,假如哪天真的在现实中,太阳真的急速老化,要吞没地球,人类达到电影所说的空前团结,会不会愿意接受联合的国家组织或个人,这是我无法解开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法干涉的,只有灾难发生的那一天,事实才能给我们答案,我选择相信一起都是命运安排好的,我们终究只是五维空间中事件可能性的一个分叉,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实践。

但是从这个问题上可以衍射出的一个我们通过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全人类团结?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全团结?我总结了全人类不团结的几个基本原因,能源空间,宗教信仰。但我感到讽刺的发现若灾难发生,在灭顶之灾下的人类,如果还因为这些问题而产生分歧,彼此内斗,到最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是不会有争赢的那个奖品,这是一场注定没有意义的没有胜利的竞争,除了给对手带来打击之外,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斗争的一方终究会灭亡。

想到这我不禁要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放下恨与妒忌,放下歧视与分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全人类共同进步呢?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哲学性思想推动人类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人类团结攻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人类科技进步的道路上而不是在彼此斗争上,尽快张洼更多的智慧和科技,当灾难发生时,没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那就不会有人带着遗憾离去,不会有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不用靠抽签的方式进入地下城,去获得庇护,我只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思想境界比我高的人大有人在,这些道理会有比我懂得更透彻的人,我只希望这些人能产生影响,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支线剧情,就是航天员刘培强和他儿子刘启之间的父子感情,因为我本人是一个和父亲关系十分冷漠的人,所以我在他们之间看到了我和我父亲的影子,刘培强为了人类,放弃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时光,常年不能和儿子相见,使得他们自己产生了误会甚至是仇恨,其实以观众第三人称的角度,会觉得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解决,有一个能为人类做贡献的父亲应该是每一个儿子的骄傲,我们会很理所当然的觉得刘启应该理解并支持他父亲的工作,并引以为傲,但是我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没有父亲的儿子和没有儿子的父亲都是人间的悲剧,当这种悲剧发生在无辜的自己身上,谁都会产生抱怨,为什么不是别人的父亲而是我的父亲,我想刘启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想法,但是在最后,得知父亲将牺牲自己保全全人类的刘启,也许是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以及对父亲的不舍,依然哭的十分悲痛,再多的仇恨都抵不过父子之间的血肉情,在现实的生活中,看到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以得到更广阔的空间,不要等真正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

然后就是我对火种计划的思考,其实流浪地球计划的本身,就是延续人类文明,在这一点上,火种计划和流浪地球计划看似并不矛盾,但是其实我觉得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真正想延续的是什么?人类文明这个概念太大了,更深入一点,有人可能认为是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命,但其实我觉得都不是,真正该得到延续的是人类的感情,刘培强在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我和我儿子的最后一次团聚,为了地球,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失去的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流浪地球计划真正想要保护的不是这个行星地球,而是地球上人们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才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它想保护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过年团聚的亲情,这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意义。如果最终真的放弃了地球,执行了火种计划,,等人类到达了新的家园,靠受精卵大量繁殖出的没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没有父母,他们只有人类保存自己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那么人类的延续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把它看作是一种延续又不如说是一个文明没落了和一个新的文明的觉醒,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看完这部电影,真的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希望与大家分享,另外,这部作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光论其品质,绝对不输好莱坞大片,他会给你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你之前不会在这种水平的特效下看到那么多的中国汉字以及其他中国元素,中国地名等。

流浪地球观后感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问:这堵墙是什么?——是死亡。

在发现未来400年内,太阳内部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也将被摧毁时,人们做出了人类史上最大胆的计划——让地球去流浪。这个时代,对死亡的恐惧似乎已经刻进了每个孩子的心底,深入了整个人类的灵魂,而正是这种刻入骨髓,深入灵魂深处的恐惧,推动着人类离开太阳系,到宇宙中去流浪。比起坐以待毙,人类选择挣扎到底。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为无数生在这个时代的人弥留之际的遗言。它包含着人类这个种族亘古不变的永恒心声——我们要活下去。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时是归期。太阳的氦闪是流浪地球的主导线还是一次契机?如果人类不能带着地球去流浪,那,何处又是居住地?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类还是地球?

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处是归途,又何时是归期?流浪啊流浪,既是流浪又何是因由,又如何停止?流浪地球,流浪啊流浪,流浪的是地球还是人类,是人心还是人性?

有一道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如今这堵墙究竟是什么?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0)

2月11日爸爸带我去奥斯卡电影城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

有一位算不上一个称职的爸爸,他叫刘培强,他是一位中国航天员,因地球离太阳太近,太阳将要毁灭在即,地球也将随之灭亡。人类为了寻找新的家园,即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人类把它称为“流浪地球”计划。所以他只能陪伴儿子刘启4年,4年后前往国际空间站,妻子因病去世,所以只有外公韩子昂陪伴刘启长大。转眼间17年过去刘启长大了,他带着妹妹韩朵朵偷偷从地下城跑到地面上,偷开外公的运输车,结果不仅遭到逮捕,还遭遇了全球发动机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的营救,连刘启他们也被强征加入。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后来,莫斯最后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失败,刘启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爸爸对他说的话:儿子你知道吗,木星90%都是气氧,刘启说:那是不是像一个大气球?刘培强: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知道。刘启:嗯。最后,刘启把上万座发动机聚集在一个发动机里,冲击木星,木星在反弹给地球,地球受到冲击就会离开木星。最让我感动的是,因有些发动机缺少燃料,刘培强就驾驶航天器撞击木星,在驾驶的同时他最后对儿子说:“儿子,爸爸要去执行任务了,你闭上眼睛,数321,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爸爸了”。这可能是刘培强给刘启的一个念想,因为距离太远,就算用望远镜,刘启也很难看到空间站。但最后的这一刻,地球由于被吸引,已经离火星很近了,而刘培强点燃火星,造成巨大的燃烧、爆炸,刘启肯定是能看到的。在最后一刻,刘培强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也兑现了给儿子的承诺。

可能在生活当中,我们人类有些人每天只在乎今天生意好不好,今天吃什么,今天去哪玩,并不在乎地球外面的事情。也许,人类只在乎钱,并不在乎地球里里外外的事情。

其实这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也很感人,韩子昂在开启运输车的时候,有一首诗说:“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意思是说世上道路有很多,但安全是第一条,开车时不规范了话,亲人两行泪。

《流浪地球》的观后感(篇11)

昨天,爸爸带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

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来太阳急速膨胀,会吞噬地球,人类被迫在赤道附近装上推动器,由空间站引导,带着地球离开银河系,经过2500年,去到新家园。但是在中途,由于几台推动器没了燃料,导致7天后地球将与木星发生撞击。为了生存,人类有了大胆的.想法,他们凭借推动器,点燃了木星,逃离了危难,继续征程……

“太宏伟了!”在走出影院时,我不禁感叹。在过去两个小时中,我仿佛置身在科幻世界里,亲身游历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庞大的推射器,一片废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杂而不乱。虽然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光里,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我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电影中,面对着地球、木星相撞这一事实,无数人绝望了,他们有些低头不语,有些唉声叹气,还有些哀声痛哭……可是,他们的行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有一小部分人还对脱险抱有希望,制定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当联合政府声明对这个计划不抱希望时,他们依然希望满满;当他们的计划眼见就要失败时,他们不绝望,仍然耐心坚持,奋斗到底,最终拯救了整个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条坎坷的路,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过去,并引导你走上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这还不够,要想成功,还应懂得取舍。“取”很容易,“舍”却很难。

人人都懂“舍身取义”“舍己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人?电影中,由于推动器燃料不足,以至于所产生的火力不足以让木星被点燃,与此同时在空间站里还有30吨燃料,于是刘培强中校不顾生命危险,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使得木星被点燃,使地球脱离险境,他也因此丧生了。人人都说“舍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连舍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难,何况是性命?

舍弃是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因为它不是单单为了自己,更多时候,它是为了顾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从大局出发,多为他人着想。

这部科幻片的不仅情节扣人心弦,而且告诉我了许多道理。此次观影,我受益匪浅。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通用9篇)


生活中我们会观看很多作品,从中领悟到许多心得,许多人看完电影后,心里都会涌现许多自己的看法,我们在观赏时,需要仔细地领会,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故事的情节,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影片本身。怎样将作品和观后感联系到一起呢?读后感大全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 篇1

在今年的贺岁片里,有一部令我特别震撼,这部电影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和评价,昨天我就观看了这部电影。

近未来,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在儿子刘启四岁那年前往国际空间站,和国际同侪肩负起领航者的重任。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园,进行最后的一搏,哪怕这挽回地球只是一种0%成功几率的奢求。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机器,是因为,人在面对任何困境的时候,哪怕这事是一种妄想,但是人类的情感往往会让人去试一试。

整部电影一波三折,令人回味,从电影回到现实,我们的地球确实在濒临崩溃的边缘,大气臭氧空洞,南北极冰川融化,世界各地出现极端天气,这都在说明地球的环境正在不断地恶化,如果再不注意保护环境,那么电影中的一切都将成为现实。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不要让电影中的一切成为现实,到了那时人们也只有后悔莫及了。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 篇2

寒假期间,我欣赏了一部著名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太阳正在逐渐膨胀,这将对太阳系的行星造成很大的伤害。人们为了摆脱灾难。一项先进的逃生计划已经开发出来,该计划使用行星发动机将地球从太阳系转移出去。为此,人们还建造了地下城市。这样人们才能暂时脱离危险。但由于木星引力过大,行动受阻。主角刘启和韩朵朵,救援队和正在太空侦察的宇航员刘培强开始实施一系列拯救地球的计划。

刘对未来的科学预测在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场景触动了人们的心灵,让我身临其境。电影里我最佩服的角色是宇航员刘培强。作为一名资深航天工作者,他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事业,在外层空间度过了十多年。他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当地球面临巨大危机时,他仍然没有忘记他的儿子。

球上有那么多难民,当他发现木星被点燃但没有足够的燃料时,他宁愿炸毁他控制的空间站,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结局却是幸福的。他的生活带来的是整个地球的美好和人民的幸福。刘培强用平凡的父爱表现出来的英雄精神,超人无私的胸怀,值得我们赞美。

救援队不断遭受着各种各样的磨难:亲人去世的痛苦,看着祖国灭亡的悲伤,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但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促使他们寻找生存的可能性,那就是希望。希望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它可以指引我们找到成功的道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退缩。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坚信希望,努力实现希望,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越来越远。

没有人能确定未来的生活。刘的书和这部电影已经为我们赚了一笔。在科学上,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寻找奥秘。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 篇3

春节期间,我们全家观看了我国首部,可以与全球顶尖科幻媲美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十分震撼。

本片讲述了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依靠太阳生存的地球也即将面临灭亡,面对绝境,人类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实施了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在地球安装无数发动器,以此脱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在这部“流浪地球”电影中,向我们展示了宏大的地球拯救场面,出现了空间站,及地球推进器,庞大的地下避难城,及各种机械设备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显示了气候巨变后将人类以往建造的美好城市被冰雪覆盖,变成冰川和孤城的灾难场景,在地球毁灭之即,人类显得是多么的微弱和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父亲刘培强是个宇航员,在得到地球推进器全部发动后,还不能达到破坏木星的引力,在千钧一发之即,他得到允许,分离休眠仓,开动“领航号”空间站飞向推进器,向木星发出巨大火焰时,那一段与分离17年,分开时儿子刘启只有4岁,现在已长成人,而且偷偷逃出地下城参与救援的儿子之间的对话,儿子刘启苦苦哀求父亲不要开动空间站,因为他知道一旦爆炸,父亲将一去不复返。

但父亲刘培强知道必须用空间站上的30万吨燃料来点燃木星上的氢气,以便让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反向推进地球,让地球脱离木星的引力,这是完成地球流浪计划的关键一环,在生死之际,刘培强为了地球能活下来,为了地下城的千万个家庭,也为了自己的孩子,他毅然开动空间站而壮烈牺牲。

看完《流浪地球》电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是为我国能制作出与世界顶尖级科幻片媲美的科幻电影而骄傲自豪,说明我们国家强大,中国人智慧和创造力空前高涨,“敢于天公试比高”,有志气有能力,让中国科幻电影屹立在世界前例。

二是在地球即将灭绝时刻,人类表现的空前的大团结和创造力,“地球流浪计划”要经过100代人,2500年时间的努力,地球才能找到新家,人类制造了那么多先进、尖端的机械和设备,如何发射推动器,如何抵挡外来行星的干扰和引力,这是人类空前大团结大合作的产物,这正是中国人文化核心——家国情怀,带着地球流浪,带着全人类搬新家,这不是与现在国家提倡“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脉相承吗?不像西方国家拍的科幻片,灾难来了,自己或有钱的贵族乘建造的“诺亚舟”逃跑或是显示个人英雄主义拯救灾难。

这部我国的科幻大片横空出世,为青少年种下一颗热爱科学,憧憬未来的种子;唤醒了我们青少年热爱、关注、掌握科技知识,加强学习和积极探索科技知识,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科技后备军。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 篇4

假期跟家人一起看了电影流浪地球,不得不说,现在国产剧的特效真的很棒,整部电影看完暂时还没有发现特效很粗糙的地方。剧情虽然有待推敲,但毕竟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电影中出现的很多小细节也更加能让观众看出剧组的用心。

比如:刘培强给木星画形状是为了记录离木星的距离,他从休眠舱出来之后发现窗口的木星不见了,立刻意识到空间站已经“叛逃”。在那个窗口旁,挂着一个《盗梦空间》里的陀螺,而盗梦空间的结局是,主角终于回到家见到了孩子。这样的前期铺垫郑浩宇电影的结局是相反的,刘培强并没有回家,而是选择了牺牲。

再比如:电梯里队员为了救姥爷韩子昂而死,韩子昂只多活了几分钟。王磊的救援队用性命运送火石,点亮发动机的却是其他团队,很多电影里的死去总是强行赋予意义,至少能换回些什么。但是在这里,死亡就是死亡,那么真实而冷酷,就像现实世界。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的巧合,没有那么多的幸运,作为救援队,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的任务,在任务完成前,无论是什么样的牺牲都阻碍不了前进的脚步。当然在一些理想主义的电影中会出现获救的可能,但也只是理想中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再比如:姥爷韩子昂出生于1999年,是一个如假包换90后,所以他才会用着旧手机,刷着抖音,听海草舞。这些都是对于电影的时代背景和任务生活环境的侧面描述。正式通过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才更加看得出制作的用心。

这部电影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好看的,也值得二刷,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好电影。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 篇5

在这个让我们可以缓解自我的寒假里,电影院推出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的电影。

在这一部部电影中,我最欣赏《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让我倍感交集,有感动、有震撼、有敬佩,有......它让我感到了希望的力量。希望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它可以让整个地球的命运为之改变。

这一部电影讲诉了太阳即将毁灭,地球被一片冰雪覆盖了,但人们采取了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创造了地下城,航天飞船和一座座高耸入云的地球发动机,一对兄妹做了二张仿照出入牌,经过一层层考验,坐电梯来到了地面,二人开了一辆大型的运输车,犯罪进入了监狱,他们的爷爷为救出兄妹,也不慎入监狱,哥哥在监狱中让大部分地球发动机毁坏,地下城马上支援,兄妹和一个救援团去救援,兄妹的爷爷为了火石,英勇牺牲,正当他们小队的队员一个个倒下时,哥哥发出求救信号时,没人理睬,妹妹第二次发出求救信号时,大家都感动了,在妹妹求救完毕后,整个救援组织都调转车头,救援小队发现地球发动机燃料的还不够引爆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兄妹的宇航员爸爸不顾一切,用飞船上的燃料引爆了木星。

当我看到兄妹的父亲和孩子说完最后一句话,牺牲自己,引爆木星。兄妹只能在地上,看着爸爸和飞船一起爆炸。顿时,观看电影的人没有一个不落泪的,我的眼睛湿润了,两行热泪从我的`眼中落了下来。在妹妹求救完毕后,整个救援组织都调转车头,一辆辆运输车、装甲车不谋而合的向地球发动机出发,这个场面让我震撼不已,全部救援组织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终于改变了整一个世界,整一个地球,整整三点五亿人民群众得救了,支撑着人们的活下去的力量,就是——希望。

这一部电影让我感动至极,又震撼不已,还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在困境中,不可以放弃,只要你有着希望,并不断地向着那一个方向前进,你就可以成功。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 篇6

电影讲述若干年后,太阳因内核老化而一直膨胀,科学家们研究发现,100年后太阳系将不复存在,人类为了生存建造了1万座推进发动机和100座转向发动机,推着地球寻找新的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系,并在每个发动机的下面建造了地下城,让人们在此生存。将这个计划称为《流浪地球》。

当地球接近木星的时候,因木星的引力,使众多发动机停机,地球有被木星吸引、撕扯、毁灭的危险,当人类实施救援失败后,众多人都要放弃接受灭亡的时候,主人公刘启等人想出了点燃木星的计划,他们来到一座转向发动机里面,将所有的能量聚集在一个喷口,喷出的火焰长达7万米,但离点燃木星还有5千米的的距离,在人们就要绝望的时候,刘启的爸爸刘培强中校独自驾驶空间站冲向木星,利用空间站内存的燃料引爆空间站。爆炸的火焰长达5千多米,最终木星被点燃,爆炸的冲击波把地球推向了新的家园的方向。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这部电影虽说是一部科幻片,其实是在提醒人类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就觉得近几年经常出现的雾霾、干旱、洪水、地震频发等现象,就和人类不太注重保护环境有关。

第二:电影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是在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遵章驾驶,安全驾驶。我也要经常提醒爸爸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遵章、规范驾驶。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 篇7

在看《流浪地球》之前,我早已刷遍了网上关于《流浪地球》的文章。再加上我以前读过原著,自认为能对电影的发展作预测。真正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是不可能的。

我在看网上的文章时,就觉得他们所讲述的我在读原著时没有感觉到。而且我在读《流浪地球》时,除了电影中没有的叛乱令我震撼,我真心没有察觉出其他还有什么地方能让写文章的人如此激动。所以,我也是带着疑惑去看电影的。

看了之后,我才体会到了他们的感觉。事实上,电影与原著有很大的不同。原著完整地讲述了“流浪地球计划”的前三部分。而电影只记录了第二步,只有结尾有一点第三步。先说一下哪五部分:1、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并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2、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3、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4、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5、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以上皆以原文为准)

电影只选取很原著中小的一个部分,在再将其中的人物进行补充,交织上情感,再制造一些原文中没有的意外。就比如原著中地球平安经过了木星。电影中的这一块高潮在原著中是叛乱(已平安略过木星后)。而且,原文中的主人公在电影里根本没出现。

简而言之,按我的理解,电影其实就是按照原著中的大环境,在框架里填充上不同的东西,让观者能与之共鸣。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 篇8

前不久,我在电视上观看了《流浪地球》这部影片。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因太阳膨胀而迫使地球做出逃逸太阳系的“流浪之旅”,到数光年外的新家园。

在其中主要描绘了在通过木星附近时,因木星引力过大而使地球趋于分解而毁灭,影片中的几个人物在CN171-11救援队中用他们的勇气、毅力、意志、智慧以及鲜血诠释了希望的意义。这也是这部影片的中心思想。

在那样的环境中,可以体会得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安全的,随时都会成为埋葬亿万人口的钢铁坟墓。无论是地下城、旷野、冰山,还是其他都不是安全的。而他们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他在这处处危险的地方四处运载着“火石”点火器,与驾驶空间站的父亲则用空间站点燃了木星,使地球最终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免于遭难,也使他们自己免于毁灭。在这其中,这支救援队中牺牲了一个又一个英勇的战士,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践行了人可以在做不到的情况下“力挽狂澜”,这也是这部影片中最催人泪下的一点了。

影片中太空舱中的管家机器人曾经在最后说过一句话“让人类保持理智是一种奢侈的要求!”也正是我们有着挑战困难不懈努力的激情,才使得我们人类这个种族得以在动物的竞争中崛起、发展、壮大,乃至我们可以做到更多更多之前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永远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只是自己。

《流浪地球》观后感范文 篇9

今日妈妈带我去南洋电影院看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了寻找新的家园,人类在地球表面上建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这个举动被称为“流浪地球”,之后全球的人们齐心协力拯救地球的故事。

让我最感动一段是讲述了各国救援队已经都在撤离途中了,但当大家听到韩朵朵在广播中期望大家能回到一齐伸出手出一份力时,大家为了拯救自我的家园,决定进行最终的一搏,哪怕这挽回地球只是一种0%成功几率的奢求。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机器,是因为人在应对任何困境的时候,哪怕这件事是一种妄想,可是人类的情感往往会让人去试一试。而里面的莫斯,则是里面最理智的东西了,所有的事情都会计算好,只要有一点失败的可能,莫斯都不会去冒这个险。

我认为,人要有正义感,当全世界的人都觉得地球即将毁灭,人类再无挽回的机会时,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这样大家就会团结起来,打败困难!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十分有意义!虽然电影资料是虚构的,但我们必须要爱护地球,珍惜现有的资源,不要让电影中的某些情景成为现实,这样的话真的太可怕了!

相信《流浪地球的观后感1000字通用》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流浪地球的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