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读后感第2页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美学散步读后感”。
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仿佛让我身临其境,被书中情怀所感动,读后感不可偏离文章主旨,要充分理解文章要义。您知道我们可以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吗?下面,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美学散步读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述,像一照相机的摄影。”(79页)这说明了绘画(艺术)与照相机的区别。
摄影所得的照片记录的只是一种机械的真实,将一瞬间的光与影定格下来,在这一意义上说,照片比绘画更能反映现实,它几乎是丝毫不差(差别的只是精度)地记录下真实的场景,将现象还原至本来面目。
绘画若在这一点上与其一较短长,必然技艺不如。
这也许是十九世纪以来写实主义绘画不在占据主流的原因之一。
无论画家的技巧如何高超,对视角、光线、位置的把握如何准确,都不如摄像机的精确-那种不带人为主观色彩的、近于无情的精确。
画家是有感情的人(即使他强调自己是在“客观”地描绘),而这种主观色彩正是绘画区别于摄影的标志,也是绘画得以在更高的层面上超越摄影的简单真实(机械真实)的资本。
中国传统山水画论认为“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崇尚“气韵生动”。
这种“气韵”并不是虚幻而与现实毫无瓜葛的,这种“真”同样要求“对自然现象作大量详尽的观察和对画面构图作细致严谨的安排。”(李泽厚:《美的历程》169页)中国五代画家荆浩惊异于太行山之美,作了数万本草图,“方得其真”。
这种“真”自然不是简单的真实,画家在作画时,每一刻的心绪都不同,每一笔都是不同心绪的反映,绘成整体便是无数不同心绪的集合。
可以说绘画既是空间(平面)上点、线、色彩等的组合,又反映了时间上的心理凝积过程。
在这一意义上说,一幅画包含了无数幅画,是无数个心理活动凝积的产物。
因此画是“流动”的,即“美在流动之中”(9页)。
或认为就算摄影所得的照片不是“流动”的,那么录像总该是“流动”的,它真实记录了事件的前后过程,应该是最真实的“真”。
我认为录像只是有限张(或者无数张)照片的连续展示而已,它在本质上仍然是相片,仍然只是机械的真实。
无论多长的录像,它总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注定它不能反应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一幅画或许只描绘了一幅图景,却可以蕴藏着无限的刹那,而相片虽然也可以让人联想,却因为它过于形象,反而或多或少剥夺了欣赏者想象的权利,想象的空间丧失了,艺术性也就随之削减了。
摄影的过程是机器的运作,只能反映“物理的目睹的实质(85页)”,绘画是画家用画具混合了自己的心绪、情感、记忆创作出的给欣赏者以无尽想象空间的艺术品。
这也许已经决定了二者在艺术性上的区分了。
后记: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将全书看完,对于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没有充分领会,很多观点都是在我“断章取义”甚至误解了原意的基础上得出的,算是很大的冒犯。
其中的关于“美”、“艺术”的定义主要参照董绍春老师的理论,然后用来分析宗白华先生的理论,多有不当之处。
在阅读《美学散步》之前,我已经先看了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于是拿二者相关的部分比较,引用部分一般都标出了原文页码。
未注明的都引用自《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内容:诗、画的美及两者的关系、书法、音乐和建筑、国外的雕塑,以及艺术意境和从艺术中反映出来的哲学理念。作者的文字流利、内容丰富优美、见解独到。
关于诗和画的分界,作者认为:诗传画外意。诗留给人更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列举了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画出的蒙娜丽莎的眼睛。有时候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摄影作品的题目一样,能够拔高艺术作品境界。另外,诗还能咏时间,而画只能捕捉瞬间。
很多诗像印象派,比如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多么美妙的一副香闺画啊。“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自然无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处处表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故。照相片无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现自然底面的精神故。要有发现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诗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王安石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往往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归纳为两类: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镂金的美。其中,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陶渊明的诗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都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汉赋、明清的瓷器、京剧舞台上浓厚的彩色的美是错采镂金的美。作者极推崇魏晋,因为这之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之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道、佛三教的支配。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倾向简约玄澹、超然脱俗。
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古代的绘画不重视立体性,而注意流动的线条,把形体化成为飞动的线条,着重于线条的流动,因此使得中国的绘画带有舞蹈的一位。国外的很多画家、雕刻家注重光和影,中国话却是线的韵律,光影都不要了。这一定程度上受到中笔墨的影响。西方画家是由几何、三角构成透视学的空间,,而中国画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西洋在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重意境。西画的透视法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空间立场。中国画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染衬托,也不是移写雕像立体及建筑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型。
歌德说:建筑是冰冻住了的音乐。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中国园林建筑喜欢用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飞动之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特点。相较而言,希腊建筑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的植物花纹直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中国惯用园林来处理空间美感,如天井、院子。园林中的设计除了“游”中“望”,还可以“借景”。山水是诗人画家书写情思的媒介,艺术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作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焦点和精神聚集的处所。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发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平静的心态去欣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知识,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但是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如果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天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单,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示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准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然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看完这本199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的《美学散步》,感觉正如编者在重版说明中讲到的:“我们怀念那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们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我们要从宗先生成功的学术研究中吸取营养,在积极吸纳西方文化有益成果的同时,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力凸显民族文化的个性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出夺目的光彩。
山川草木,泥墙黛瓦。究竟是什么在梦境里时隐时现?是自然的造化还是本心的感受让我看见落照里白帆点点的月夜的海,听闻那海潮如诉衷曲的絮语。
行走在中国的文化檐廊里,天空的白云貌似永久飘逸,覆成桥畔的垂柳给人无限的遐思。月总是出现在诗人的心腑里,“坐久浑忘身世外,僧窗冻月夜深明”,静穆的月夜不禁让人寒意顿起。“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又被描摹成念乡的使者。诗人对月的无尽感怀使月的姿态丰富多彩,美渗透在诗人的笔下。朝阳下无意瞥见一枝带露的花,感觉着它生命的新鲜,生意的无尽,自由而无所挂碍,便产生了无穷的不可言说之美。美还在同情里,美在同疏林透射的斜阳共舞中,美在同蓝天闪闪的星光合奏中,美在同黄昏初现的冷月齐颤中。无限的同情对于星天云月,鸟语泉鸣,死生离合,喜笑悲啼。同情是一种情感的交融与共振,亦是美之所蕴含。罗素曾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又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他从对人类的同情中获得幸福的动力,但是同情更是可以移至山川草木,亭台瓦楼乃至万事万物,就像是虽然走进原野,发现花能解语,鸟亦知情,亦觉得山水云树,月色星光是我们有知觉,有感情的姊妹同胞。这样,美就漫步在纯洁的同情之中。
再转阁游行于文学艺术境界之中,恍惚如乘上一叶小舟游荡在山水诗画中观摩亭岸垂柳,飞鸟掠痕。方士庶在《天墉庵随笔》里说“山水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美,美在意境里。元代汤采真说:“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自非胸中丘壑,汪汪洋洋,如万顷波,未易摹写。”山水成了书写情思的媒介,美虽在意境里但也要寄托在实物下,而也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意境的抒挥使美得以具化而又闪透着一种朦胧的色彩,就好比赞赏那树的苍翠遒劲,美被加于树之上,但意境里却闪透着一种基于树却高于树的朦胧之美。意境里所渲染的生命化,传神化,妙悟的体验才是给人心灵美感撞击的三大源泉。草之灵悟,花之妩艳,木之坚韧无不见诸于诗人构筑的意境之下,使得描摹的物象愈发鲜明活泼。
最后徜徉在艺术宝库的大殿里,美更是难以胜收。韩愈曾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与心,必以草书发之。”不难看出,张旭的书法不但书法自己的感情,也表达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又似音乐,似舞蹈,又似优雅的建筑。书法家的一撇一捺,一转折一弯钩,都能再现其书写时的心境,比如某个弯钩出现裂点,颜色偏深,那想必是书法家心绪不宁,或为外物所扰,或为心内波澜;而有时笔画顺畅,一气呵成,遒劲有力,又能窥见其行云流水,舒畅感怀的闲境。再转至音乐节律,无不辐射出幻境之美,音乐使听者心中幻现出自然景象,因而丰富了音乐感受的内涵。虽未至心却已至,身不行而能梦绕山川,这都是“一草一木栖神明”的启示。其至微至妙难以名状,不亦是无穷无尽,清谷空幽的美吗?再之于园林建筑,横亘了设计者的笔法,承载了建筑者的希冀。或空间的空灵幽远之美,或内部装饰飞动奇玄之美。窗匾檐栏,山石水木遍布空间的精心布置,组织空间,创造空间,无不蕴含着美的感受。
美的散步绝不是要飞到奇景妙物处参看,许多时候就是自己的一片内心,一点空灵的创造也会展现出奇绝的美妙。
一直认为阅读是一个私人性质的活动,读什么得到什么认可什么,跟个人的气质喜好甚至是阅读时的心境相匹配。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其实还不够准确,有的时候,同一个读者都可能在今天和明天不同的阅读旅程中,幻想出截然不同的哈姆雷特。读书真是件神奇的事情。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如若不是工作室的阅读推进,我是断然不会买这本书的。无他,理论性的东西,一般高深,看不懂,便不再自寻烦恼。整本书读下来果然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希腊哲学、康德美学、罗丹雕刻这几章尤其生涩。每个字都认识,个别句子也能懂,就是进不了脑子。于是乎,一方面佩服大师横贯中西的学识,一方面只能记下略微有点感觉而零散无比的句子,留待日后慢慢咀嚼。自然的美终不是一切艺术所能完全达到的。艺术的功用就是将他描摹下来,使人人可以普遍地、时时地享受。照片所摄非自然之真,惟有艺术才能真实表现自然。自然无时无处不在动中。我虽不能像宗老一样看懂罗丹雕刻的内涵和外延,但这些关于美的论述我没由来地认可。
那天早晨,一个细雨淅沥的早晨,刚好我们上《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我兴致勃勃找了几张图片,花鸟虫鱼,山川秀丽,展示出来,当然是哇声一片,那是我刻意选的美。图片还原了花与鸟的私语,光与影的变幻,这种赞叹是意料之中的。进入课堂学习第一自然段: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和学生一起朗读的时候,我突然就觉得,其实文字比图片更有美感:音美、意美、生命成长之美、圆满轮回之美。整段文字没有特别刺耳的音调,起伏有度,从容婉转;四字词语的使用,倍增典雅;春夏秋冬四季的转换,配合着句式的变化,从形与意上,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轻快灵动、蓬勃向前;收尾处的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更是值得玩味,从冬再到春,生生不息,永不枯竭,浪漫又美好。对,文学这一艺术形式提炼了自然的美,它比图片更具有动感:时间流动,情意流动,生命也在流动。这短短的文字给予我极大的想象空间,人与文交融的刹那,双方都赋予对方更高层次美的定义,真真儿让人身心愉悦。
不久天放晴了,中午走在去食堂的路上,看见路边的树叶,心里更是大爱:每一株叶子都由上至下分出层次不同的绿色梯队:顶上是小小的叶芽,绿中带黄,微微卷起;稍下一点是浅绿色的新叶,在春风中慢慢舒展;再往下是油绿色,完全展开,挺括有型;还往下,是暗绿色,深沉厚重。颜色有异,可经过雨水的洗礼,目力所及之处,每一片叶子都张扬着一种只可意会的精气神。微风拂过,送来清新的草香叶香,而阳光就在叶片上轻快地跃动,跃动那种美让你猝不及防地陶醉,新春的气息就那么赤裸裸地扑面而来。拐过澄池,五只大大小小的乌龟正伸长脖子,趴在石头上晒背,悠闲惬意,围观者只能羡慕嫉妒恨。柳叶初发,颇有柔梢披风之态,乖巧婀娜。这一切可看可嗅可赞,但就是怎么样也享受不够。午饭归来,翻开读书笔记,一眼瞥到自然的美终不是一切艺术所能完全达到的,登时明悟,深以为然。
兴致来了,再读读这一章,不由感慨:美学大师说的确是平实之语。摄影比不上艺术,艺术比不上自然。在我看来,图片是静止的影像,艺术是动态的描摹,而自然则是全方位地沉浸体悟,因为大真鲜活,所以成其最美。
现在想想,美是阳春白雪,也是下里巴人;是高深的学问,也是世俗的生活。宗老先生在众多艺术形态中提炼美表达美传递美,固然是美学盛事,而我等庸人,能在尘世一花一叶,一树一池中发现美欣赏美,也未尝不是乐事。凡夫俗子,因美而悟,如此甚好。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荣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是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每天捧读《美学散步》如灯下,就如同黄昏时与宗老在安静的湖畔闲游散步,一边欣赏着波光潋影,湖光山色,一边聆听着宗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西洋的艺术娓娓道来,无论是视觉的,还是听觉的,都是一种唯美的感受。也好比走进了时光机,在时光的隧道里,在宗老的指点下,慢慢欣赏,细细琢磨,那些古今中外的绝世雕塑、书法绘画、诗词歌赋、园林建筑、音乐舞蹈,都历历在目,渐渐鲜活,并熠熠生辉,让我感受到人间的诗意和对生命的憧憬,帮助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欣赏美,理解美,以及创造美。
尤其是读到晋人的美时,晋人超脱的精神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方式令我神往。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等人的诗,郦道元的文,云冈、龙门壮伟的造像等,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高峰。
晋人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欣赏个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他们赞美人格美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玉山玉树,他们追慕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理想人格。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会体会自然,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谢灵运的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晋人的行草艺术也是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是优美自由的心灵所现。晋人无论对于自然,对于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是一往情深。晋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他们培养了一种高级社交文化,如竹林之游,兰亭禊集,玄理的辩论和人物的品藻是这社交的主要内容,寄兴趣于生活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是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
在我看来,晋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完全可以用纯、静、真、美来形容,他们潇洒脱俗、清明澄澈,他们真诚率性、自由奔放,他们创造的艺术美,美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度。反观我们现代人,却被各种世俗的东西所束缚,每天戚戚于富贵,汲汲于名利,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同无辜的孩子也被卷入这个漩涡中,不得消停。为了升学,每个孩子也似乎都在拼命,睡眠不足、节假日不休是常态,走进大自然成为奢望,小小年纪便少年老成,功利心重,全然没有孩童的稚气与活泼,一副生活无趣的情态。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提出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想这应该是个永恒的命题,无论哪朝哪代,都会有人苦苦思索而无所得。
我也在思考:晋人在那个最混乱最苦难的时代,是如何超脱世俗,活出自我的?相比晋人,我们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我们应该怎样权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怎样在这个熙攘的大环境中活出自己的一片净土,在心田里开出一朵白莲来?
空想无益,还是去生活中寻找答案吧!
和我妈就书法教学产生的一点思维碰撞,也是第一次向父母打开自己内心这个宏大的读书世界吧,既然记录了就发了。
一、为什么人有表达美的需求?
1.人有表达的欲望,这是一种内心的自我驱使,情感积累到了必须要薄发的程度,又有表达的工具和途径
2.表达对美的感受之后,既实现了马斯洛需求中的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又能得到周围人的称赞,作为社会性动物,在群体中有了存在感和满足感。
二、通过我设计的教学四步走策略,是否能够实现学会学习的目的,特别是学会书法学习?
教育部提出“学会学习”的初衷,是想从他人驱动变成自我驱动,青年真正成长为具有自我进步需求,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能够不段进取,终身学习。
你的四步走策略从激发兴趣到培养技巧再到大量练习最后可以实现量到质的飞跃,逻辑链条比较严密。
虽然书法学习不能随时随地存在,但这种青少年时代就萌发出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书法带给他的愉悦和舒适,会伴随他度过漫长的一生,这也是终身学习的一种方式,不是吗?
三、请问可以从你的角度解读一下教育学上的“想象力”吗
不可以,因为我们专业不需要想象力。
《美学散步》这部书是由宗白华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也曾发掘过这样的美,但是都无法像他那样灌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觉,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现今也许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以这方面的启迪。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
说到建筑和园林,我想前立刻会浮现出气势宏伟磅礴的紫金城、颐和园;含蓄温婉的苏州园林和风细雨下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如果不懂得中华民族的飞动之美和空间艺术,是不会深刻的。飞动之美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刻上,还表现于建筑园林之上。只要看看北京几大宫殿中的装饰:飞腾的龙、愤怒的猛兽、展翅的鸟雀、扑翼的凤凰、转来转去的蛇、伸着脖子的白鹭、顾影自怜的仙鹤、互相嬉戏的猴子、还有神仙、玉女飞天的场景和妖魔鬼怪狰狞鬼脸就能充分感受到我们民族人们内心涌动的生命活力,那典型的飞檐,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宗白华还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他说中国人注重可游,可行,可望,可居,而可望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游、行、居都是为望服务的,所以我开始明白了中国的窗、亭、台、楼、阁、廊在园林建筑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构成了望的途径。窗子使其内外发生了交流。一扇窗就如一幅画框,窗外的景色构成了框内的图画,并且它总是变动不居的。在窗内任何一个角度看窗外,都会得到不同的景致,这同样也体现在亭台楼阁廊上。中国人喜欢设亭台楼阁,喜欢设窗,是和许久以来的民族审美传统分不开的,独坐窗前、独倚亭边、独行廊中,都会让自己的视觉得到一次很好的旅行和放松,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在大自然里品味变化万千的韵致和美丽。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慢慢合上《美学散步》一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也曾发掘过这样的美,但是都无法像他那样灌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觉,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现今也许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以这方面的启迪。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中国从六朝以来,艺术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怀欢道,在拈花的微笑里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这就是他追求的禅的心灵状态,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丽中生发,产生生气远出、妙造自然、清真可爱的情感体验,正如温婉的玉,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出水芙蓉是宗白华的一种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创造,为了达到他艺术和人生的至高清纯境界,表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对人真性的挖掘体悟。
这种对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宗白华内心深沉孤寂之感。在现代文明高度高度发达下,人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这种矛盾的忧郁和苦痛的边缘,宗百华悲怆地喊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复提醒国人要意识到现代精神的颓废问题,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召唤,他把他的这种孤独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引入了美学范畴,个体生命的孤独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艺术之境中完全可以转化为对生命的歌颂和追求。通过艺术对人性本真的追寻,他的孤独落寞得到了彻底地发泄,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园,返回精神的故乡,抚平内心的伤痛,慰藉平日孤寂的灵魂。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
《美学散步》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美学散步读后感”。
栏目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美学散步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后感书名是文学历史上的一部著作,是由著名文学家{作者人名}编写的。此时通过写好一篇读后感,可以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尽可能的表达出来。
慢慢合上《美学散步》一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也曾发掘过这样的美,但是都无法像他那样灌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觉,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现今也许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以这方面的启迪。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中国从六朝以来,艺术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怀欢道,在拈花的微笑里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这就是他追求的禅的心灵状态,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丽中生发,产生生气远出、妙造自然、清真可爱的情感体验,正如温婉的玉,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出水芙蓉是宗白华的一种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创造,为了达到他艺术和人生的至高清纯境界,表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对人真性的挖掘体悟。
这种对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宗白华内心深沉孤寂之感。在现代文明高度高度发达下,人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这种矛盾的忧郁和苦痛的边缘,宗百华悲怆地喊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复提醒国人要意识到现代精神的颓废问题,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召唤,他把他的这种孤独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引入了美学范畴,个体生命的孤独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艺术之境中完全可以转化为对生命的歌颂和追求。通过艺术对人性本真的追寻,他的孤独落寞得到了彻底地发泄,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园,返回精神的故乡,抚平内心的伤痛,慰藉平日孤寂的灵魂。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
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
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美学散步》这部书是由宗白华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也曾发掘过这样的美,但是都无法像他那样灌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觉,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现今也许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以这方面的启迪。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
说到建筑和园林,我想前立刻会浮现出气势宏伟磅礴的紫金城、颐和园;含蓄温婉的苏州园林和风细雨下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如果不懂得中华民族的飞动之美和空间艺术,是不会深刻的。飞动之美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刻上,还表现于建筑园林之上。只要看看北京几大宫殿中的装饰:飞腾的龙、愤怒的猛兽、展翅的鸟雀、扑翼的凤凰、转来转去的蛇、伸着脖子的白鹭、顾影自怜的仙鹤、互相嬉戏的猴子、还有神仙、玉女飞天的场景和妖魔鬼怪狰狞鬼脸就能充分感受到我们民族人们内心涌动的生命活力,那典型的飞檐,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宗白华还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他说中国人注重可游,可行,可望,可居,而可望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游、行、居都是为望服务的,所以我开始明白了中国的窗、亭、台、楼、阁、廊在园林建筑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构成了望的途径。窗子使其内外发生了交流。一扇窗就如一幅画框,窗外的景色构成了框内的图画,并且它总是变动不居的。在窗内任何一个角度看窗外,都会得到不同的景致,这同样也体现在亭台楼阁廊上。中国人喜欢设亭台楼阁,喜欢设窗,是和许久以来的民族审美传统分不开的,独坐窗前、独倚亭边、独行廊中,都会让自己的视觉得到一次很好的旅行和放松,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在大自然里品味变化万千的韵致和美丽。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一直认为阅读是一个私人性质的活动,读什么得到什么认可什么,跟个人的气质喜好甚至是阅读时的心境相匹配。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其实还不够准确,有的时候,同一个读者都可能在今天和明天不同的阅读旅程中,幻想出截然不同的哈姆雷特。读书真是件神奇的事情。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如若不是工作室的阅读推进,我是断然不会买这本书的。无他,理论性的东西,一般高深,看不懂,便不再自寻烦恼。整本书读下来果然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希腊哲学、康德美学、罗丹雕刻这几章尤其生涩。每个字都认识,个别句子也能懂,就是进不了脑子。于是乎,一方面佩服大师横贯中西的学识,一方面只能记下略微有点感觉而零散无比的句子,留待日后慢慢咀嚼。自然的美终不是一切艺术所能完全达到的。艺术的功用就是将他描摹下来,使人人可以普遍地、时时地享受。照片所摄非自然之真,惟有艺术才能真实表现自然。自然无时无处不在动中。我虽不能像宗老一样看懂罗丹雕刻的内涵和外延,但这些关于美的论述我没由来地认可。
那天早晨,一个细雨淅沥的早晨,刚好我们上《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我兴致勃勃找了几张图片,花鸟虫鱼,山川秀丽,展示出来,当然是哇声一片,那是我刻意选的美。图片还原了花与鸟的私语,光与影的变幻,这种赞叹是意料之中的。进入课堂学习第一自然段: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和学生一起朗读的时候,我突然就觉得,其实文字比图片更有美感:音美、意美、生命成长之美、圆满轮回之美。整段文字没有特别刺耳的音调,起伏有度,从容婉转;四字词语的使用,倍增典雅;春夏秋冬四季的转换,配合着句式的变化,从形与意上,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轻快灵动、蓬勃向前;收尾处的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更是值得玩味,从冬再到春,生生不息,永不枯竭,浪漫又美好。对,文学这一艺术形式提炼了自然的美,它比图片更具有动感:时间流动,情意流动,生命也在流动。这短短的文字给予我极大的想象空间,人与文交融的刹那,双方都赋予对方更高层次美的定义,真真儿让人身心愉悦。
不久天放晴了,中午走在去食堂的路上,看见路边的树叶,心里更是大爱:每一株叶子都由上至下分出层次不同的绿色梯队:顶上是小小的叶芽,绿中带黄,微微卷起;稍下一点是浅绿色的新叶,在春风中慢慢舒展;再往下是油绿色,完全展开,挺括有型;还往下,是暗绿色,深沉厚重。颜色有异,可经过雨水的洗礼,目力所及之处,每一片叶子都张扬着一种只可意会的精气神。微风拂过,送来清新的草香叶香,而阳光就在叶片上轻快地跃动,跃动那种美让你猝不及防地陶醉,新春的气息就那么赤裸裸地扑面而来。拐过澄池,五只大大小小的乌龟正伸长脖子,趴在石头上晒背,悠闲惬意,围观者只能羡慕嫉妒恨。柳叶初发,颇有柔梢披风之态,乖巧婀娜。这一切可看可嗅可赞,但就是怎么样也享受不够。午饭归来,翻开读书笔记,一眼瞥到自然的美终不是一切艺术所能完全达到的,登时明悟,深以为然。
兴致来了,再读读这一章,不由感慨:美学大师说的确是平实之语。摄影比不上艺术,艺术比不上自然。在我看来,图片是静止的影像,艺术是动态的描摹,而自然则是全方位地沉浸体悟,因为大真鲜活,所以成其最美。
现在想想,美是阳春白雪,也是下里巴人;是高深的学问,也是世俗的生活。宗老先生在众多艺术形态中提炼美表达美传递美,固然是美学盛事,而我等庸人,能在尘世一花一叶,一树一池中发现美欣赏美,也未尝不是乐事。凡夫俗子,因美而悟,如此甚好。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着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对于体味中国艺术至境,宗白华原则的是从错彩镂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熔铸出来并标举到了极致。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荣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是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每天捧读《美学散步》如灯下,就如同黄昏时与宗老在安静的湖畔闲游散步,一边欣赏着波光潋影,湖光山色,一边聆听着宗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西洋的艺术娓娓道来,无论是视觉的,还是听觉的,都是一种唯美的感受。也好比走进了时光机,在时光的隧道里,在宗老的指点下,慢慢欣赏,细细琢磨,那些古今中外的绝世雕塑、书法绘画、诗词歌赋、园林建筑、音乐舞蹈,都历历在目,渐渐鲜活,并熠熠生辉,让我感受到人间的诗意和对生命的憧憬,帮助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欣赏美,理解美,以及创造美。
尤其是读到晋人的美时,晋人超脱的精神世界和高雅的生活方式令我神往。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等人的诗,郦道元的文,云冈、龙门壮伟的造像等,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高峰。
晋人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欣赏个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他们赞美人格美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清风朗月玉山玉树,他们追慕光明鲜洁,晶莹发亮的理想人格。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会体会自然,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谢灵运的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晋人的行草艺术也是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是优美自由的心灵所现。晋人无论对于自然,对于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是一往情深。晋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晋人以新鲜活泼自由自在的心灵领悟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使触着的一切呈露新的灵魂、新的生命。他们培养了一种高级社交文化,如竹林之游,兰亭禊集,玄理的辩论和人物的品藻是这社交的主要内容,寄兴趣于生活过程的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是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
在我看来,晋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完全可以用纯、静、真、美来形容,他们潇洒脱俗、清明澄澈,他们真诚率性、自由奔放,他们创造的艺术美,美到了不可企及的高度。反观我们现代人,却被各种世俗的东西所束缚,每天戚戚于富贵,汲汲于名利,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甚至连同无辜的孩子也被卷入这个漩涡中,不得消停。为了升学,每个孩子也似乎都在拼命,睡眠不足、节假日不休是常态,走进大自然成为奢望,小小年纪便少年老成,功利心重,全然没有孩童的稚气与活泼,一副生活无趣的情态。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提出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想这应该是个永恒的命题,无论哪朝哪代,都会有人苦苦思索而无所得。
我也在思考:晋人在那个最混乱最苦难的时代,是如何超脱世俗,活出自我的?相比晋人,我们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我们应该怎样权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怎样在这个熙攘的大环境中活出自己的一片净土,在心田里开出一朵白莲来?
空想无益,还是去生活中寻找答案吧!
《美学散步》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内容:诗、画的美及两者的关系、书法、音乐和建筑、国外的雕塑,以及艺术意境和从艺术中反映出来的哲学理念。作者的文字流利、内容丰富优美、见解独到。
关于诗和画的分界,作者认为:诗传画外意。诗留给人更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列举了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画出的蒙娜丽莎的眼睛。有时候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摄影作品的题目一样,能够拔高艺术作品境界。另外,诗还能咏时间,而画只能捕捉瞬间。
很多诗像印象派,比如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多么美妙的一副香闺画啊。“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自然无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处处表现这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故。照相片无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现自然底面的精神故。要有发现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诗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王安石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往往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归纳为两类: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镂金的美。其中,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陶渊明的诗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都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汉赋、明清的瓷器、京剧舞台上浓厚的彩色的美是错采镂金的美。作者极推崇魏晋,因为这之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之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道、佛三教的支配。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倾向简约玄澹、超然脱俗。
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古代的绘画不重视立体性,而注意流动的线条,把形体化成为飞动的线条,着重于线条的流动,因此使得中国的绘画带有舞蹈的一位。国外的很多画家、雕刻家注重光和影,中国话却是线的韵律,光影都不要了。这一定程度上受到中笔墨的影响。西方画家是由几何、三角构成透视学的空间,,而中国画是诗意的创造性的艺术空间。西洋在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重意境。西画的透视法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空间立场。中国画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染衬托,也不是移写雕像立体及建筑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型。
歌德说:建筑是冰冻住了的音乐。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中国园林建筑喜欢用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飞动之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特点。相较而言,希腊建筑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的植物花纹直到唐代以后才逐渐兴盛起来。中国惯用园林来处理空间美感,如天井、院子。园林中的设计除了“游”中“望”,还可以“借景”。山水是诗人画家书写情思的媒介,艺术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作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焦点和精神聚集的处所。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近来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一些状况:5月14日,陕西澄城县上六年级的杨某失踪。直到5月19日,杨家人才在污水湖畔发现杨某的白色球鞋,还有一封遗书。遗书上写着:“王老师今天把我打了,我知道我的英语不会读,但是我自己已经努力了很多,但是每次考试我都不及格。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王老师对不起,您打我,我也不会埋怨您。我知道您为我好,您才打我。我要走了,王老师对不起。我向您表示真诚的感谢吧!祝您: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您的学生:杨某20xx年5月14日。”据证实:5月14日,英语老师王某看到班里五六名成绩差的学生很是着急,在杨某的肩膀上拍了两下,对这几名学生说,快升初中了,一定要努力一把,提高学习成绩。
4月的一天下午17点左右,在湖北省武汉市关山二路国光社区一栋宿舍楼内,12岁男生刘某在家里用红领巾上吊自杀。刘某的母亲称,孩子上吊前一晚,因为成绩不好,曾经被父亲打过。
从这些令人震惊的案例中,我们真的该好好反省一下:“蜗牛”们已经不堪重负,我们又何苦再要紧紧相逼。弄的“蜗牛”们痛苦不堪,我们也更是身心俱疲。这里我想到了杨振宁博士的一句话:“一沙一世界,一花一春天,每一朵鲜花都有开放的理由,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我们的学生就像那满含生命的种子一样埋在地里,他们极力地想寻找光明,他们怯生生吐出芽,伸出叶。可是,我们总是不停地催促:“快点,哎呀,再快点!”没有等待的耐心,没有等待的从容。多少生命在我们的催促中“夭折”了,多少“蜗牛”在我们的催促声中放弃了。
教育本该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活动,本该是学生心灵中最向往的一块圣地。从何时开始,我们的学生学习得如此之累,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之路变得如此艰难。可能这一切皆来自心结。当我们老师不再急功近利,不再好高骛远,当我们能够让“蜗牛”们牵着去散步,可能我们收获的将会是另一番景象:满园春色使人宜,鸟语花香令人醉。
教育的路上,请让我们放慢脚步吧,让我们的“蜗牛”们能够稍微轻松点。他们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阳光、空气、风雨以及美丽的花园。同时,也让我们感谢上帝给我们派来的那些“蜗牛”们,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也才有了“闻花香、听鸟语虫鸣、观夜空星斗”的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这样写道:“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在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继续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一片安静,无人应答。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样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闪亮。咦,以前怎么没有如此体会?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这篇文章让我想了许多。
蜗牛是谁?是我的孩子。原来,这篇文章,是作者借这样的一个寓言告诉身为家长的父母们:把脚步放缓,和孩子的节奏同步吧。再忙,也不要疏忽了孩子的存在。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数星星,看日出。再忙,也要抽时间陪孩子玩耍。因为成长路上,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
这篇文章,让我的心变得无比柔软。让我温情地想起我的儿子,让我的内心深处涌出深深的内疚与自责。
真的,因为忙碌,我好久没有和儿子一起散步,数星星,聊天,做游戏了。为求生存,我白天在职场打拼,竭尽全力。晚上还要做家务,检查孩子的功课,真的很累。所以,每当儿子想跟我聊天时,我都以太忙、太累为由推托过去。
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人生于世,钱是赚不完的。而孩子的心理需求,想与父母交流思想的强烈愿望,却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整天忙自己的事情,我忽略了人生最美的风景――和儿子共处的快乐。我亲爱的“蜗牛”,原谅妈妈!
从此以后,下班后的时光,我全部交给了儿子。听孩子在饭桌上讲学校的趣闻,我会心微笑。儿子上课发言积极,获得老师的表扬,我鼓掌激励。儿子考了满分,我奖励他一个热烈的拥抱。儿子拿着奖状回家,我会端端正正地将它贴在客厅中央的墙上,欣喜不已……
从此以后,每天晚上,陪儿子聊天半小时,让儿子心情无比舒畅。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儿子的理想,经常变换。今天想当科学家,明天又想当探险家,后天又想当音乐家……儿子五彩斑斓的梦想,让我看到了他光辉灿烂的未来。
从此以后,爱上了星光下的漫步,嗅到久违的花的芬芳。夏夜,那一声声蝉鸣,让心灵归于宁静。
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 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看完《美学四讲》之后,我还到网上查找了很多学者对四讲的个人见解和评论,感觉受益匪浅。
相信《宗白华《美学散步》读后感1500字系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宗白华《美学散步》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