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必备!《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必备!《思考的艺术》读后感”,敬请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篇1

内容简介:思考技能是天赋还是养成的习惯?视野狭窄、缺乏好奇心对思考有什么影响?……针对这类我们很少意识到的问题,本书从阐述思考的概念开始,教你打破思考的局限,克服思考的障碍,学会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并有效地沟通想法,从而传达给读者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思考是一门需要学习且可以习得的艺术。在每一章末尾,作者都设置了极具挑战性的练习题,方便读者边学边练,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本书最初为大学思考课程设计,因其简单易懂,逐渐被商业、人文、社科、科学等领域广泛采用,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思考技能训练书。1984年初版后,本书即被美国许多高校选为必修的思考课教材,26年间已修订至第8版。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简单来说,这是一本教你如何进行“反思”的书。 不等不佩服,在思维的逻辑性上,老外的方法还真是很清晰很有条理的。中国的教育一直很强调“技能性”,我们这些勤奋的学生把技术看得无比重要,只是,这些技术的研究更多是在学习前辈的经验和智慧,而不是创新和改变。走出校门,我们这些莘莘学子越来越发现,其实在实......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很多孩子在4 岁时用问题轰炸他们的父母,但在18 岁时却丧失了好奇心。这种情况何以发生是非常明显的———至少普遍看来是如此。他们的父母厌倦了回答问题,开始阻止发问,他们责备说:“别问这么多问题,好奇害死猫。”随后,孩子上学了,发现老师也没多少时间回答问题。教室里有太多的男孩子和女孩子,老师必须遵照课程表完......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篇2

最近读到《清醒思考的艺术》,惊讶于作者对于问题分析的理性深刻,好像就是在说千万个我们生活中常常迷惑的现象,却又能实实在在的剖析根本,对我而言,醍醐灌顶大概就是这个感觉了吧。

如果说,很多批判性思维的书籍在教会我们如何识别和避免生活中的各种谬误,是为破,那么这本关于思考的指南书,就是想告诉我们如何科学地进行思考活动并表达出来,是为立。

大学读的工科,学院里男女生比例大概为6:1,和同学聊起来,男同学普遍的感觉是女生太少了,但是女同学却几乎都感觉男女生人数差不多。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说思维误区,最常见的表现了。

杯子,咖啡,拿铁,卡布奇诺,桌子,杂志,糕点,空荡荡的空间,糕点,舒适,海格,咖啡店,咖啡馆,心,艺术。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游泳可以减肥。

一个觉得自己很胖,又不想参加跑步等健美方式,于是选择了游泳。他认为游泳很有效是因为发现职业游泳者的体形完美。后来他发现自己理解错了一件事情,游泳的职业选手不是因为他们游泳而身体形体美,而是因为形体美而去选择游泳。

就如模特宣传广告是因为她们自身有这样的条件而被选上代言,并不是广告真的有这个效果。

据说,正是由于这种错觉让很多的广告都会奏效想想自己会有着这样的错觉,一时间不由的警觉起来,人,总要诚实的对待自己。

眼镜,桌子,墙壁,植物,盆栽,古董,床头柜,书架,玻璃,家庭,社论,阅读

书中列举了现实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最常见的52种思维误区,比如:幸存偏误,你总会系统性高估成功的概率,因为没成功的中途就死掉了,你根本没机会看到它们;

沉没成本偏误,明明是一部烂片,你却不愿意中途离场,明明是个烂人,你却不愿分手,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太多金钱和精力;

过度自信偏误,绝大多数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

确认偏误,人们只愿意接受和相信与自己现有观念相匹配的新信息,与之矛盾的则故意视而不见等等。

对比书中引用的52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不妨想一想,自己都掉进过哪些坑里,又有哪些是现在自己还身在其中的坑。

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头脑中大量的思维误区导致我们仅凭直觉做出的很多决定最终都被证明是错的,我们很容易就被自己的大脑给骗了,还浑然不觉。

窗口,框架,树,旧的还有,人为什么容易有从众心理呢,因为那样最安全。试想一个原始人,突然看见一大群人都在莫名其妙地拼了命狂奔,他当时最理性的反应是什么,肯定是撒丫子就跑,他若是敢停下来仔细确认一下是真的有危险,还是仅仅是虚惊一场,那他的基因很可能早就从基因池里淘汰出去了。

因为如果危险是假的,大不了就是白跑了一趟;如果危险是真的,那连小命都保不住了,这种情境下的从众就是最合理的选择。

如果现代社会的人继续凭直觉生活,我们就可能常常会犯一些不易察觉的错误,所以理性才一直是现代社会无比看重的人格特质之一。

不幸的是,如果结合我们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理性思考依然是人群中十分稀缺的品质,关于这一点,随便看看网络上由各种公共事件引发的大量言论就可以知道。

对待几乎所有的网络公共事件,大众的简单情绪化表达绝对远远超过理性讨论的声音,所以网上才充斥着那么多人身攻击和侮辱谩骂。

采购产品眼镜,书架,书架,书架,书架,书架,阅读,图书馆,木制,玻璃,复古,复古玻璃,乡间别墅,路边,五颜六色

每一个现代人,都不可避免的被快速的生活节奏带动的略显浮躁,但至少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大脑中的思维误区。

当然,在生活中做到绝对理性,不犯任何的思维错误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独立的思考,理性的逻辑,无法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思维谬误,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是多么可怕的。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正面直视敌人,也许会胜利,也许会失败;但背对着敌人,必定会被收割。

至少我们可以时刻反思,评价那些我们已经产生的想法,然后判断出不同想法的合理性程度,选出最佳方案,评价改进这个方案,做到最大程度的避免入坑。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篇3

不错的一个思维偏误清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知事物以及为人处世做决断。略微整理一下,以供有兴趣的你简阅。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爱默生

书中的思维偏误的概念,是指系统性地偏离理性,偏离最理想的、合乎逻辑的、理智的思考和行为。今天的世界更倾向于奖励深刻思考和自由行动。

1幸存偏误

根据幸存下来人去估算成功的概率,往往偏高。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将游泳选手和好身材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3过度自信效应

过度自信不是受到了激励,而是自然单纯、不自觉地表现出高估自己的现象。

4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随大溜):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这是荒谬的。

5纠缠于沉没成本

不要纠缠于已经投入的成本,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6互惠偏误

没有互惠,人类、动物可能早就灭绝了。但互惠也可能引发报复,然后陷入恶性循环。

7确认偏误之一

确认偏误会让我们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反驳证据)的新信息。

8确认偏误之二

请与确认偏误作斗争。

9权威偏误

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权威“流行”。存在权威时,社会总是乐于跟从。

10对比照应

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判断出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

11现成偏误

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12“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这一情况,可以通过结果的有效性判断。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

13故事偏误

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不想扭曲真相,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14事后诸葛亮偏误

事后诸葛亮偏误绝对是最顽固的思维错误之一,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为“我早知道现象”,即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

15司机的认识

巴菲特的生活信条是:“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线在哪里。”

16控制错觉

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17激励过敏倾向

请小心激励过敏倾向。如果你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行为感到吃惊,请你想想,那后面隐藏着什么激励机制。

18回归均值

当你听到诸如“我病了,去看医生,现在我好了,因此是那位医生帮助了我”或“这一年公司业绩很糟糕,我们请了个顾问回来,现在业绩恢复正常了”的话时,很有可能就是回归均值在起作用。

19公地悲剧

对公地人们都想个人利益最大化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是将公地私有化或加强管理。对于无法私有化的东西,如臭氧层、海洋、卫星运行轨道等,必须加强管理。

20结果偏误

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而作出的吗?如果是,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

21选择的悖论

请你在端详面前的选项之前,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要想作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22讨喜偏误

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23禀赋效应

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

24奇迹

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的发生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

25团体迷失

一群智慧的人作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作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

26忽视概率偏误

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人们把这种思维错误称为忽视概率偏误——这会导致作出错误的决定。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

27零风险偏误

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是你的积蓄、你的健康,还是你的婚姻、你的友谊。请你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

28稀少性谬误

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我们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魅力。这种反应在心理学里也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

29忽视基本概率

精确描述误导了我们,让冷静的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科学里称这种思维错误为忽视基本概率。忽视基本概率是最常见的思维错误之一。

30赌徒谬误

赌博是一件独立事件,不会输的越多赢的概率就越大。现实生活中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请你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

31锚定效应

现实生活中,锚定效应随处可见。如果老师知道一位学生过去的学习成绩,就会影响他给学生的新论文打分,过去的成绩起了锚定的作用。

32归纳法

归纳法有有诱惑性:“人类一直都是成功的,因此我们也将征服未来的挑战。”然而,只有那些幸存到现在的物种才能这么说。。

33规避损失

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我们无法改变:恶比善更有影响力。

34社会性懈怠

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人的时候(否则就不存在团队了)。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35指数增长

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人对指数增长没有直观感觉的。真正有助于你的是计算器。

36赢家的诅咒

请你记住沃伦·巴菲特的建议:“千万不要参与拍卖。”做不到?那你就确定一个最高价,从中扣除20%支付赢家的诅咒效应。

37基本特征谬误

我们需要别人协助。特立独行的人——其中一些早就从基因池里消失了。因此我们才会这样过度地关注人。我们将90%的精力都用来关注人,只用10%的精力关情景。

38错误的因果关系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你要看仔细。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39光环效应

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请你排除醒目的特征。

40替代途径

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蒙田怎么说来着:“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

41预测的错觉

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训练出了一种条件反射——对每个预测报以一笑,以此去除它的装腔作势。

42关联谬误

早在有意识的思维开始之前,直觉思维就得出了结论。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要太顺从直觉。

43框架效应

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也不能描述。

44行动偏误

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

45不作为偏误

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46自利偏误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这就是自利偏误。

47享乐适应症

当对现有的适应以后,便不会因此的一些改善更开心了。

48自我选择偏误

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的陷阱中。

49联想偏误

我们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原则上这也很好:我们食用一种陌生果子,食后如果不舒服会联想到果子,以后会注意。知识就是由此形成的。只是,错误的知识也是这么形成的。

50新手的运气

如果你长期比其他人成功,可以认为自己的才华可能起到作用,但绝不能过于自信。参与的人越多,某人出于纯粹的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51认知失调

面试失败,你不会承认是你资质不够,而是会劝自己你其实根本不想要这份工作。

52双曲贴现

双曲贴现,也就是我们受及时行乐的想法控制的事实,是我们过去的动物性的一种残留。动物不愿意为在将来得到更多奖励而于今天放弃一种奖励。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篇4

其实我们的一生中无时不从错误中走过,如果可能的损害较小——你无须绞尽脑汁,要允许发生错误,这样你会生活得更轻松。只要我们能够有一定把握应付生活,只要我们在关键时刻小心留神,我们的决定是否完美,其实并不需要太在意。

为了养成习惯,方便日后查阅,我将自己未知的或一知半解又不能对号入座进行自我小结。

1.幸存偏误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我们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不了解现实的自己(与雷托一样)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它意味着:你系统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

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一旦我们混淆选择标准和结果,我们就会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如果没有这种错觉,一半的广告都不会奏效––适用现在广告策划学习的我

3.过渡自信效应: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自己常范,注意)。

4.从众心理:广告会有计划地充分利用我们拥有从众心理的弱点(心理分析与2点雷同)

5.纠缠于沉没成本:有许多好理由支持你继续投资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作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自己曾范过,觉醒之)。

6.互惠偏误:许多非政府组织都按克里希那教派的模式募捐——先赠予,然后索取(太普遍了)

7.确认偏误:“人类最擅长这样过滤新信息,使现有解释仍然成立(又一心理学)

8.故事偏误:讲述一则故事的广告,比理性地罗列产品优点的广告效果更好。事实上,产品的故事只是附带物,可我们的大脑不是这样运转的。

结论: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

应对方法:请你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请你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

训练方法: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9.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这种思维错误又名史学家错误。一要判断决定(是否疏散)的好坏,必须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过滤掉我们事后知道的一切信息(尤其是珍珠港果真遭到了袭击的事实)。

结论: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作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

10.选择的悖论:《不满指南》一书里说明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三:第一,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第二,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作出更差的决定。第三,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不满。你如何能够保证从200个选项中作出完美的选择?

答案是:你不能。选择越多,你在选择后就越没有把握,因而也就越不满。

11.禀赋效应: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哈哈,估计常人均有之)

结论: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请将你拥有的视作“宇宙”临时留给你的某种东西。要知道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又会被拿走。

12.忽视概率偏误: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累计奖金的多少及电压的强度),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换个说法: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人们把这种思维错误称为忽视概率偏误——这会导致作出错误的决定。

结论: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由于我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风险,我们必须计算。在概率公开的地方——像彩票——这就很容易。而在普通生活中,风险很难估计,但又是躲也躲不过的。

13.零风险偏误: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是你的积蓄、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友谊、你的敌人,还是你的土地。请你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研究表明,无论是中了百万彩票还是半身瘫痪都不会长期改变你的满意程度。不管发生什么事,快乐的人照样快乐,不快乐的人依旧不快乐。更多内容请见享乐适应症那一章。

14.赌徒谬误:请你仔细观看,看你面对的是否是独立的事件——不过这主要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请你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

15.基本特征谬误:极度关注他人源自我们过去的进化史,隶属于一个群体是生存所必需的,被排斥意味着死亡即使我们本该知道,领导才能对经济成功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普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影响力。有趣的是,在一个存在危机的行业里,首席执行官们常被撤换,而在朝阳行业里却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将90%的精力都用来关注人,只用10%的精力关注情境。

结论:不管戏剧多么让我们着迷,舞台上的人绝非孤立的,他们的表演离不开一个个情境。你若真想理解正在表演的戏剧,就请你不要只注重表演者,而是多关注他们的表演或舞蹈。

16.光环效应是指: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

结论: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因此你要看仔细。请你排除醒目的特征。

17.替代效应: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

18.预测的错觉:事实证明,最糟的预测家恰恰是那些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专家,尤其是世界灭亡预言家,(知道现家各类股评、楼评、健康、养生砖家了嘛)

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哈佛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写道,从而招致他的同行们的憎恨。

问题是: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以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好名声的形式。换句话说,社会给了这些人不受约束的预测的权利

结论: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这位专家的预测有何约束机制?第二,这位专家的预测准确率有多高?他在过去5年里作过多少预测?其中有多少应验了,有多少落空了?

19.关联谬误:我们为什么会掉进关联谬误的陷阱呢?因为我们会直觉地理解“和谐的”或“可信的”故事。

卡尼曼由此认为,人存在两种思维:一种是直觉、机械、直接的思维;另一种是有意识、理性、缓慢、有逻辑性的思维。

结论:请你忘记“左半脑和右半脑”的说法吧,更重要的是直觉思维和有意识的思维之间的区别。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顺从它们对你是有好处的。

20.框架效应:言为心声,同样的内容,换个不同的说法,效果完全不同。心理学里称之为框架效应。(太认同了,人都喜欢美言)

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美化是框架效应特别喜欢采用的方式之一。如果我们只关注整体的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我们也是在顺从框架效应的规则

结论:你要意识到,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也不能描述,每个事实——不管你是从一位朋友那儿听到的,还是在一份严肃的报刊上读到的——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21.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结论: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什么——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受些,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事实甚至往往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人类的全部不幸就是他们不能安静地待在他们的房间里。”帕斯卡尔就曾经这么写道,在他的书房里。

22.不作为偏误:“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23.自利偏误: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

满分总是你自己的功劳,这么优秀的成绩反映了你的真实能力。如果你出现一次掉队,考了个低分呢?那就是考试不公正。

24.享乐适应证:科学里称这一效应为享乐适应症: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变得更幸福。

(1)请你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2)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车、房屋、分红、中彩票、得金奖等;(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你要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请你做你最爱做的事情——哪怕你要付出部分收入

25.自我选择偏误: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的陷阱中

26.联想偏误:马克·吐温更贴切了:“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里隐藏着多少智慧,我们就只吸取多少——不要多;好让我们不像坐过热灶台的猫一样。被烫过的猫永远不会再坐到热灶台上去——这是对的;但它也永远不会再坐到冷灶台上去了。”

27.双曲贴现:随着时间长度的不同,我们作出的决定是不一致的。科学里称这一现象为双曲贴现。意思是: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双曲贴现,也就是我们受及时行乐的想法控制的事实,是我们过去的动物性的一种残留。

结论:及时行乐的诱惑力极大——尽管如此,双曲贴现也是一种思维错误。我们越能控制我们的冲动,我们就越能成功地规避这一错误。我们对我们的冲动控制越小——比如在酒精的影响下——我们就越容易犯这个错误。及时行乐是个好主意——如果每星期一次的话。但天天享受,好像每天都是末日似的,却是不明智的。

总之,当我们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篇5

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问题解决者,就不仅需要具备事实性知识,还需具备缜密的思维。要体会思考的重要性,就要将自己置身于面对各种不同情形的环境中,如何分析争议,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日常生活中不管在选专业,选职业,甚至出门见人该怎么穿搭都是经过一番思考。而在迎接挑战、抓住全球经济带来的机遇更需要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的技巧。

良好的思考者并不都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一些人在思考上具有比其他人更高的天赋,因而能更快、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反过来使得思考能力又比别人更强。但只要经过后天培养,普通人的思考能力也是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提高思考能力的难度取决于你的习惯和态度。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篇6

有六种阻碍思维的坏习惯——“我是更好的”、爱面子、拒绝改变、从众、刻板印象、自我欺骗。都需要注意克服。

“我是更好的”:这种习惯可能从小就有,甚至小时候总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的人都不少,笔者就是其中一个。这种习惯不会轻易消失,“我是更好的”这一习惯在人类社会存在已久,但会阻碍我们的思维,破坏客观性,使我们容易自我膨胀。

爱面子:爱面子容易造成推卸责任,找理由,“这不是我的错,我没有别的选择”等等说辞。拒绝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加深错误的严重性。

拒绝改变:拒绝改变是一种对新的观点和做法不加思考而拒绝的倾向。拒绝改变是对创造性事物的通常反应,这也是正常表现,因为大脑是习惯性懒惰的,接受新的改变意味着需要采用新的模式。但要克服这种懒惰。

从众:对待从众的正确方式是自己思考,而不去担心到底有多少人支持自己的观点。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概括化的极端形式,概括化根据基本要素将人、地点和观念进行分类。存在刻板印象会导致对事物用预先决定好判断好的想法来套用,因而阻碍了思维的活动。

自我欺骗:许多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也存在自我欺骗,如果习惯装作懂很多,就真的会相信自己真的懂很多似的。也就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无异于屁股决定脑袋。

《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篇7

良好的思考能力不仅能让你写作和说话变得更有效率,也能让自己更懂得去明辨事理。博学是输入,是对知识的学习,是接受外界的知识,而慎思则是对学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进行自我的筛选,然后通过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去择优而用。反复如此,自己对输入的知识更丰富更有效率,然后才能更好的输出,而输出则是你个人的一切表现。有时间的朋友,不妨一读。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参加工作以来,除了专业书籍,认真读过的书确实寥寥无几。每每拿起书本,翻阅几章之后,便搁置起来吃灰了。直到有一日,田先生送了一个电子书kindle给我。由于新奇,打开看了几天,竟又拾起读书的兴趣。本着开卷有益的想法,一口气下载了好些书籍,出差途中也方便阅读。

最近读到《清醒思考的艺术》,惊讶于作者对于问题分析的理性深刻,好像就是在说千万个我们生活中常常迷惑的现象,却又能实实在在的剖析根本,对我而言,醍醐灌顶大概就是这个感觉了吧。

如果说,很多批判性思维的书籍在教会我们如何识别和避免生活中的各种谬误,是为破,那么这本关于思考的指南书,就是想告诉我们如何科学地进行思考活动并表达出来,是为立。

大学读的工科,学院里男女生比例大概为6:1,和同学聊起来,男同学普遍的感觉是女生太少了,但是女同学却几乎都感觉男女生人数差不多。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说思维误区,最常见的表现了。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游泳可以减肥。

一个觉得自己很胖,又不想参加跑步等健美方式,于是选择了游泳。他认为游泳很有效是因为发现职业游泳者的体形完美。后来他发现自己理解错了一件事情,游泳的职业选手不是因为他们游泳而身体形体美,而是因为形体美而去选择游泳。

就如模特宣传广告是因为她们自身有这样的条件而被选上代言,并不是广告真的有这个效果。

据说,正是由于这种错觉让很多的广告都会奏效想想自己会有着这样的错觉,一时间不由的警觉起来,人,总要诚实的对待自己。

书中列举了现实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最常见的52种思维误区,比如:幸存偏误,你总会系统性高估成功的概率,因为没成功的中途就死掉了,你根本没机会看到它们;

沉没成本偏误,明明是一部烂片,你却不愿意中途离场,明明是个烂人,你却不愿分手,因为之前已经投入了太多金钱和精力;

过度自信偏误,绝大多数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

确认偏误,人们只愿意接受和相信与自己现有观念相匹配的新信息,与之矛盾的则故意视而不见等等。

对比书中引用的52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不妨想一想,自己都掉进过哪些坑里,又有哪些是现在自己还身在其中的坑。

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头脑中大量的思维误区导致我们仅凭直觉做出的很多决定最终都被证明是错的,我们很容易就被自己的大脑给骗了,还浑然不觉。

还有,人为什么容易有从众心理呢,因为那样最安全。试想一个原始人,突然看见一大群人都在莫名其妙地拼了命狂奔,他当时最理性的反应是什么,肯定是撒丫子就跑,他若是敢停下来仔细确认一下是真的有危险,还是仅仅是虚惊一场,那他的基因很可能早就从基因池里淘汰出去了。

因为如果危险是假的,大不了就是白跑了一趟;如果危险是真的,那连小命都保不住了,这种情境下的从众就是最合理的选择。

如果现代社会的人继续凭直觉生活,我们就可能常常会犯一些不易察觉的错误,所以理性才一直是现代社会无比看重的人格特质之一。

不幸的是,如果结合我们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理性思考依然是人群中十分稀缺的品质,关于这一点,随便看看网络上由各种公共事件引发的大量言论就可以知道。

对待几乎所有的网络公共事件,大众的简单情绪化表达绝对远远超过理性讨论的声音,所以网上才充斥着那么多人身攻击和侮辱谩骂。

每一个现代人,都不可避免的被快速的生活节奏带动的略显浮躁,但至少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大脑中的思维误区。

当然,在生活中做到绝对理性,不犯任何的思维错误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独立的思考,理性的逻辑,无法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思维谬误,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是多么可怕的。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正面直视敌人,也许会胜利,也许会失败;但背对着敌人,必定会被收割。

至少我们可以时刻反思,评价那些我们已经产生的想法,然后判断出不同想法的合理性程度,选出最佳方案,评价改进这个方案,做到最大程度的避免入坑。

读后感思考艺术合集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浓浓的兴趣。优秀的读后感可以写出自己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他人或感染他人。栏目小编向您分享了读后感思考艺术,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读后感思考艺术【篇1】

最近一段时间在尝试减肥,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不管是少吃了一顿饭,还是去运动了半小时,第二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称。

如果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就会把这个结果归功于昨天的节食或者是运动。但如果体重增加了,我们只会觉得这是正常的,减肥哪有那么快的,然后一转眼就把体重秤上的数字忘记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2个月,直到有一个朋友问我,你最近老是打卡跑步减肥,体重到底有没有变化啊。

我突然发现,虽然自己觉得运动是有效减肥的途径,但实际上我的体重一直上下波动,甚至可以说基本保持不变。

罗尔夫·多贝里在《清醒思考的艺术》中提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我变成了确认偏误的受害者。

1、什么是确认偏误?

确认偏误是一种思维误区,它让大脑更倾向于把新信息和我们当下的观点相兼容。

换句话说:我们看不到和现有观点相矛盾的信息。

打个比方,如果有人要写一篇文章,阿里巴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这个公司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这个时候作者就会去挖掘其他类似也有企业文化,并且已经取得成功的公司资料。但事实上,就算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最终却是失败的公司也不在少数。而且还有一些公司没有专门去搞自己的企业文化,但也获得了成功。

这两类公司都会被作者忽略,这就是确认偏误带来的影响。

这个问题在写作中特别突出。

很多人写文章的时候,洋洋洒洒就是好几千字,但是真正有用的东西并不多。编辑让他去删减一下字数,结果他觉得每一段话都不可或缺。

作家亚瑟说过一句话:“干掉你的宠儿。”你越是喜欢什么,就越是要小心什么。

聪明的作者都不会在删文这件事情上优柔寡断,因为他们知道文章最后是呈现给读者看的,而不是给自己看的。

2、如何克服确认偏误?

如果想要克服这种思维误区,其实是很难的。

曾经有一个教授让自己的学生做过试验。首先教授把一组数字展示出来:2、4、6,然后学生需要不断报出数字来猜测这组数字的规则,大多数人想的是8,也有人说是10或者12,教授都说符合规则。于是大家少数服从多数,得出一个共同结论是:“后面的数字比前面多2”.

但很遗憾这个规则是错误的,其中有一个学生试探了很多不同的数字:

4→不符合规则。

7→符合规则。

-24→不符合规则。

最后他猜测规则是:后面的数字要比前一个大。这个学生用的方法,就是先思考出一个答案,然后去尝试验证答案是错误的,不断地去寻找反驳的证据。作文互联网是第二个人脑,它帮我们过滤了更多相反的意见,如果你经常逛淘宝就会发现,它会给你推荐你喜欢的东西而不是讨厌的东西。而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可能会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进入一个同类人的圈子,但是确认偏误对你大脑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强。

《清醒思考的艺术》中提到了达尔文的方法。他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一旦发现和自己的理论冲突的观察,就如实地把他们记录下来,认真地去研究观察背后的原理。这是一个不那么舒服的方法,但作为聪明人,我相信你不会逃避。

读后感思考艺术【篇2】

其实我们的一生中无时不从错误中走过,如果可能的损害较小——你无须绞尽脑汁,要允许发生错误,这样你会生活得更轻松。只要我们能够有一定把握应付生活,只要我们在关键时刻小心留神,我们的决定是否完美,其实并不需要太在意。

为了养成习惯,方便日后查阅,我将自己未知的或一知半解又不能对号入座进行自我小结。

1.幸存偏误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我们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不了解现实的自己(与雷托一样)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它意味着:你系统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

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一旦我们混淆选择标准和结果,我们就会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如果没有这种错觉,一半的广告都不会奏效––适用现在广告策划学习的我

3.过渡自信效应: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自己常范,注意)。

4.从众心理:广告会有计划地充分利用我们拥有从众心理的弱点(心理分析与2点雷同)

5.纠缠于沉没成本:有许多好理由支持你继续投资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作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自己曾范过,觉醒之)。

6.互惠偏误:许多非政府组织都按克里希那教派的模式募捐——先赠予,然后索取(太普遍了)

7.确认偏误:“人类最擅长这样过滤新信息,使现有解释仍然成立(又一心理学)

8.故事偏误:讲述一则故事的广告,比理性地罗列产品优点的广告效果更好。事实上,产品的故事只是附带物,可我们的大脑不是这样运转的。

结论: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我们这样做是在扭曲真相——这会影响我们决定的质量。

应对方法:请你将这些故事拆解开来。请你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

训练方法: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9.结果偏误:我们倾向于以结果判断决定——而不是当时作决定的过程。这种思维错误又名史学家错误。一要判断决定(是否疏散)的好坏,必须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过滤掉我们事后知道的一切信息(尤其是珍珠港果真遭到了袭击的事实)。

结论: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你最好仔细研究一下这样作决定的原因,而不是吐槽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决定,或者为一个也许是纯属偶然地获得成功的决定感到庆幸。

10.选择的悖论:《不满指南》一书里说明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有三:第一,选择范围太大会导致无所适从。第二,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作出更差的决定。第三,选择范围大会导致不满。你如何能够保证从200个选项中作出完美的选择?

答案是:你不能。选择越多,你在选择后就越没有把握,因而也就越不满。

11.禀赋效应: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哈哈,估计常人均有之)

结论: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请将你拥有的视作“宇宙”临时留给你的某种东西。要知道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又会被拿走。

12.忽视概率偏误: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累计奖金的多少及电压的强度),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换个说法: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人们把这种思维错误称为忽视概率偏误——这会导致作出错误的决定。

结论: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由于我们不能直觉地理解风险,我们必须计算。在概率公开的地方——像彩票——这就很容易。而在普通生活中,风险很难估计,但又是躲也躲不过的。

13.零风险偏误: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是你的积蓄、你的健康、你的婚姻、你的友谊、你的敌人,还是你的土地。请你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研究表明,无论是中了百万彩票还是半身瘫痪都不会长期改变你的满意程度。不管发生什么事,快乐的人照样快乐,不快乐的人依旧不快乐。更多内容请见享乐适应症那一章。

14.赌徒谬误:请你仔细观看,看你面对的是否是独立的事件——不过这主要存在于赌场、彩票和理论书籍里。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请你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

15.基本特征谬误:极度关注他人源自我们过去的进化史,隶属于一个群体是生存所必需的,被排斥意味着死亡即使我们本该知道,领导才能对经济成功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普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的影响力。有趣的是,在一个存在危机的行业里,首席执行官们常被撤换,而在朝阳行业里却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我们将90%的精力都用来关注人,只用10%的精力关注情境。

结论:不管戏剧多么让我们着迷,舞台上的人绝非孤立的,他们的表演离不开一个个情境。你若真想理解正在表演的戏剧,就请你不要只注重表演者,而是多关注他们的表演或舞蹈。

16.光环效应是指: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

结论: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因此你要看仔细。请你排除醒目的特征。

17.替代效应: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

18.预测的错觉:事实证明,最糟的预测家恰恰是那些媒体关注度最高的专家,尤其是世界灭亡预言家,(知道现家各类股评、楼评、健康、养生砖家了嘛)

预言未来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另一种是不知道他们自己一无所知的人。”哈佛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写道,从而招致他的同行们的憎恨。

问题是:专家不必为错误预测付出代价——无论是以金钱损失还是以失去好名声的形式。换句话说,社会给了这些人不受约束的预测的权利

结论: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这位专家的预测有何约束机制?第二,这位专家的预测准确率有多高?他在过去5年里作过多少预测?其中有多少应验了,有多少落空了?

19.关联谬误:我们为什么会掉进关联谬误的陷阱呢?因为我们会直觉地理解“和谐的”或“可信的”故事。

卡尼曼由此认为,人存在两种思维:一种是直觉、机械、直接的思维;另一种是有意识、理性、缓慢、有逻辑性的思维。

结论:请你忘记“左半脑和右半脑”的说法吧,更重要的是直觉思维和有意识的思维之间的区别。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顺从它们对你是有好处的。

20.框架效应:言为心声,同样的内容,换个不同的说法,效果完全不同。心理学里称之为框架效应。(太认同了,人都喜欢美言)

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美化是框架效应特别喜欢采用的方式之一。如果我们只关注整体的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我们也是在顺从框架效应的规则

结论:你要意识到,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也不能描述,每个事实——不管你是从一位朋友那儿听到的,还是在一份严肃的报刊上读到的——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

21.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结论:在不明情形下我们会产生要做点什么的冲动,随便什么——不管它有没有帮助。之后我们会感觉好受些,虽然其实什么也没有好转——事实甚至往往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人类的全部不幸就是他们不能安静地待在他们的房间里。”帕斯卡尔就曾经这么写道,在他的书房里。

22.不作为偏误:“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23.自利偏误: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

满分总是你自己的功劳,这么优秀的成绩反映了你的真实能力。如果你出现一次掉队,考了个低分呢?那就是考试不公正。

24.享乐适应证:科学里称这一效应为享乐适应症: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变得更幸福。

(1)请你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2)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车、房屋、分红、中彩票、得金奖等;(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你要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请你做你最爱做的事情——哪怕你要付出部分收入

25.自我选择偏误: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的陷阱中

26.联想偏误:马克·吐温更贴切了:“我们应该注意,一个经历里隐藏着多少智慧,我们就只吸取多少——不要多;好让我们不像坐过热灶台的猫一样。被烫过的猫永远不会再坐到热灶台上去——这是对的;但它也永远不会再坐到冷灶台上去了。”

27.双曲贴现:随着时间长度的不同,我们作出的决定是不一致的。科学里称这一现象为双曲贴现。意思是: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双曲贴现,也就是我们受及时行乐的想法控制的事实,是我们过去的动物性的一种残留。

结论:及时行乐的诱惑力极大——尽管如此,双曲贴现也是一种思维错误。我们越能控制我们的冲动,我们就越能成功地规避这一错误。我们对我们的冲动控制越小——比如在酒精的影响下——我们就越容易犯这个错误。及时行乐是个好主意——如果每星期一次的话。但天天享受,好像每天都是末日似的,却是不明智的。

总之,当我们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读后感思考艺术【篇3】

考虑时间:状态最佳的1个小时比状态不佳的2个或3个小时更有效率;

考虑地点:例如你看书学习需要一个更适合的环境,在图书馆呆上一天往往能看完两三本普通书籍,但在自己家里恐怕难以做到。根据自己的习惯去选择合适的地点,看看自己在哪些环境中能更好的激发自己的思考能力。

考虑条件:有的人思考都需要一些灵感,可能你习惯身旁有一杯茶,一杯咖啡,或者需要一首合适的音乐,或者需要在校园某角落去聆听自然的的声音。为自己的思考创造条件。

学会全神贯注:保持全神贯注意味着当思维游离时,能够将注意力转向我们的思考目的和问题。被打断不要担心,只要能够及时的调整过来,更有效率的回到思考主线上。

应对挫折:思维混乱、心理障碍等都会影响思考,一个好的思考者能够掌握应对挫折的策略。

本书还有个好处就是每个章节后面都有思考的训练题,在无聊时也不妨打开进行一次思考的训练。

读后感思考艺术【篇4】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中午正在做个混沌的梦,梦中正在焦急的向一个人解释什么,突然听到宝宝哭声,我像是被另一个空间的自己强行拉了回来。人回来了,脑子没回来。梦中的一切清晰地像是真的,那我正在抱着的宝宝也是真的啊?

结果是过了这么久,脑子依然没回来,可是我还得写这篇读书笔记,而且书名还是《清醒思考的艺术》。这可真是难坏我了。

《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讲了52中常见的思维错误,其实仔细想想,每一种我会经常犯,可是却也从没来仔细思考过这样对不对,只是盲目的按照思维惯性来思考,处理事情。可是这些思维误区,不是看到了知道这样想有问题了就可以立马改正的,需要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最好写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的原因,把思考的过程写下来,再来对照本书的内容,把犯错误的地方找出来加以改正,再把正确的思路写下来。多进行几次,把思维惯性改过来,才能有所改善。所以要想把这本书拿来我自己所用,看完只是进行完了第一步,后面的还有事情很多要做。

第一,本书中罗列的思维错误的清单并不完整。

第二,这里谈论的不是病理学毛病。尽管存在这些思维错误,我们仍然可以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一名犯了思维错误让10亿欧元付诸东流的首席执行官不存在被送进一家医院的危险。没有什么保健措施,甚至没有一种药物能让他克服这一错误。

第三,大多数思维错误是有相互联系的。你不该感到意外,因为大脑里的一切都是网状分布的。神经元的投射是从一个脑区传往另一个脑区的。没有一个脑区是独立存在的。

1、幸存偏误——为什么你该去逛逛墓地

幸存偏误里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不了解现实的你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

幸存偏误意味着你系统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哈佛是好大学还是烂大学?

我们不清楚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挥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许多成功人士都曾经在哈佛就读过,这是不是就等于哈佛是所好大学呢?我们不清楚。

结论: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强健肌肉、美貌、高收入、长寿、影响力、快乐,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你要诚实地对待自己。

3、过度自信效应——你为什么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过度自信不是受到了激励,而是自然单纯、生而有之的。

(1)不存在相反的不够自信效应。

(2)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女人较少高估自己。(3)不仅乐观者会受到过度自信效应的影响,就连自称悲观的人也会高估自己一一只不过高佑的幅度要少些罢了。

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些地判断形势。

读后感思考艺术【篇5】

有六种阻碍思维的坏习惯——“我是更好的”、爱面子、拒绝改变、从众、刻板印象、自我欺骗。都需要注意克服。

“我是更好的”:这种习惯可能从小就有,甚至小时候总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的人都不少,笔者就是其中一个。这种习惯不会轻易消失,“我是更好的”这一习惯在人类社会存在已久,但会阻碍我们的思维,破坏客观性,使我们容易自我膨胀。

爱面子:爱面子容易造成推卸责任,找理由,“这不是我的错,我没有别的选择”等等说辞。拒绝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加深错误的严重性。

拒绝改变:拒绝改变是一种对新的观点和做法不加思考而拒绝的倾向。拒绝改变是对创造性事物的通常反应,这也是正常表现,因为大脑是习惯性懒惰的,接受新的改变意味着需要采用新的模式。但要克服这种懒惰。

从众:对待从众的正确方式是自己思考,而不去担心到底有多少人支持自己的观点。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概括化的极端形式,概括化根据基本要素将人、地点和观念进行分类。存在刻板印象会导致对事物用预先决定好判断好的想法来套用,因而阻碍了思维的活动。

自我欺骗:许多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也存在自我欺骗,如果习惯装作懂很多,就真的会相信自己真的懂很多似的。也就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无异于屁股决定脑袋。

读后感思考艺术【篇6】

不错的一个思维偏误清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知事物以及为人处世做决断。略微整理一下,以供有兴趣的你简阅。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爱默生

书中的思维偏误的概念,是指系统性地偏离理性,偏离最理想的、合乎逻辑的、理智的思考和行为。今天的世界更倾向于奖励深刻思考和自由行动。

1幸存偏误

根据幸存下来人去估算成功的概率,往往偏高。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将游泳选手和好身材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3过度自信效应

过度自信不是受到了激励,而是自然单纯、不自觉地表现出高估自己的现象。

4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随大溜):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这是荒谬的。

5纠缠于沉没成本

不要纠缠于已经投入的成本,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6互惠偏误

没有互惠,人类、动物可能早就灭绝了。但互惠也可能引发报复,然后陷入恶性循环。

7确认偏误之一

确认偏误会让我们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反驳证据)的新信息。

8确认偏误之二

请与确认偏误作斗争。

9权威偏误

任何时候都有不同的权威“流行”。存在权威时,社会总是乐于跟从。

10对比照应

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判断出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

11现成偏误

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这当然是愚蠢的,因为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

12“在好转之前会先恶化”的陷阱

这一情况,可以通过结果的有效性判断。里程碑是明确的,是可以检测的。

13故事偏误

从自传到世界大事——我们将一切炮制成有“意义”的故事。不想扭曲真相,请你设法用无关联的眼光看看自己的生平,你会吃惊的。

14事后诸葛亮偏误

事后诸葛亮偏误绝对是最顽固的思维错误之一,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为“我早知道现象”,即事后回顾时一切都显得是可以理解的、不可避免的。

15司机的认识

巴菲特的生活信条是:“请认清你的能力范围,并待在里面。这个范围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范围的界线在哪里。”

16控制错觉

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将注意力集中于你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听之任之吧。

17激励过敏倾向

请小心激励过敏倾向。如果你对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的行为感到吃惊,请你想想,那后面隐藏着什么激励机制。

18回归均值

当你听到诸如“我病了,去看医生,现在我好了,因此是那位医生帮助了我”或“这一年公司业绩很糟糕,我们请了个顾问回来,现在业绩恢复正常了”的话时,很有可能就是回归均值在起作用。

19公地悲剧

对公地人们都想个人利益最大化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是将公地私有化或加强管理。对于无法私有化的东西,如臭氧层、海洋、卫星运行轨道等,必须加强管理。

20结果偏误

请你切勿以结果判断决定。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而作出的吗?如果是,那你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

21选择的悖论

请你在端详面前的选项之前,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要想作出在事后看来无懈可击的选择是非理性的,因为事情的发展永远有无数种可能性。在存在无限选择的年代,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22讨喜偏误

你行为不理性,是因为你想讨别人喜欢。

23禀赋效应

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换句话说: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

24奇迹

不可思议的意外事件就是虽然少见但完全可能发生的事件。它们的发生没什么可吃惊的,如果它们从不发生,那才令人感到意外。

25团体迷失

一群智慧的人作出愚蠢的决定,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从而作出他们每个人在正常情形下都会拒绝的决定。

26忽视概率偏误

我们是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我们缺少对概率的直觉理解。人们把这种思维错误称为忽视概率偏误——这会导致作出错误的决定。我们很难区分各种风险,除非风险为零。

27零风险偏误

请你告别零风险的想象,学会怀着“没有什么是安全的”想法生活——无论是你的积蓄、你的健康,还是你的婚姻、你的友谊。请你满足于至少有东西让你保持相对稳定并体验自身的快乐。

28稀少性谬误

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我们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魅力。这种反应在心理学里也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我们对稀少性的典型反应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

29忽视基本概率

精确描述误导了我们,让冷静的目光偏离了统计真相。科学里称这种思维错误为忽视基本概率。忽视基本概率是最常见的思维错误之一。

30赌徒谬误

赌博是一件独立事件,不会输的越多赢的概率就越大。现实生活中事件大多有着相互联系——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影响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请你忘记命运的平衡力量(除了回归均值的情形)。

31锚定效应

现实生活中,锚定效应随处可见。如果老师知道一位学生过去的学习成绩,就会影响他给学生的新论文打分,过去的成绩起了锚定的作用。

32归纳法

归纳法有有诱惑性:“人类一直都是成功的,因此我们也将征服未来的挑战。”然而,只有那些幸存到现在的物种才能这么说。。

33规避损失

损失要比同样多的收益对我们的影响更大。科学里称之为规避损失。我们无法改变:恶比善更有影响力。

34社会性懈怠

人们在团队里的行为不同于单独一人的时候(否则就不存在团队了)。可以通过尽可能彰显个人效率,来缓和团队的弊病。

35指数增长

当事关增长率时,请不要相信你的感觉。人对指数增长没有直观感觉的。真正有助于你的是计算器。

36赢家的诅咒

请你记住沃伦·巴菲特的建议:“千万不要参与拍卖。”做不到?那你就确定一个最高价,从中扣除20%支付赢家的诅咒效应。

37基本特征谬误

我们需要别人协助。特立独行的人——其中一些早就从基因池里消失了。因此我们才会这样过度地关注人。我们将90%的精力都用来关注人,只用10%的精力关情景。

38错误的因果关系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你要看仔细。有时两者之间因果恰恰相反,有时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

39光环效应

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光环效应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特征。请你排除醒目的特征。

40替代途径

风险从来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因此,请你时刻考虑你有什么样的替代途径。蒙田怎么说来着:“我的生命充满不幸——这些不幸大多没有发生。”

41预测的错觉

请你对预测持批评态度。训练出了一种条件反射——对每个预测报以一笑,以此去除它的装腔作势。

42关联谬误

早在有意识的思维开始之前,直觉思维就得出了结论。直觉思维偏好可信的故事,作重要决定时不要太顺从直觉。

43框架效应

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没有框架效应,你什么也不能描述。

44行动偏误

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如果情况不明,请你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你要克制自己。

45不作为偏误

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46自利偏误

成功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外因。这就是自利偏误。

47享乐适应症

当对现有的适应以后,便不会因此的一些改善更开心了。

48自我选择偏误

当我们本身是样品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掉进一种以自我选择偏误著称的思维错误的陷阱中。

49联想偏误

我们的大脑是一部联想机器。原则上这也很好:我们食用一种陌生果子,食后如果不舒服会联想到果子,以后会注意。知识就是由此形成的。只是,错误的知识也是这么形成的。

50新手的运气

如果你长期比其他人成功,可以认为自己的才华可能起到作用,但绝不能过于自信。参与的人越多,某人出于纯粹的运气长期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51认知失调

面试失败,你不会承认是你资质不够,而是会劝自己你其实根本不想要这份工作。

52双曲贴现

双曲贴现,也就是我们受及时行乐的想法控制的事实,是我们过去的动物性的一种残留。动物不愿意为在将来得到更多奖励而于今天放弃一种奖励。

读后感思考艺术【篇7】

今天终于完整粗略读完全书,这两天自己不断结合逆反思想方式,对自己过去这两年的经历去反复回想,发现如果能够早两年看到这本,自己过去很多的时候就不会做出那些愚蠢的选择和决定。

结合逆反思考方式,才能够更好的深入自己的内心,清楚的看到为什么当初自己一而再的犯了很多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会犯的错误。

事后除了懊悔,却不能找到自己深层次的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直到这两天,才发现这本书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人性的丑陋和被大众的感染和仿效的事实。

然而过去自己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很多时候自己心里因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而自以为傲,但是现在猛然发现我过去两年所做的事情更多的是被影响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现在自己已经变成自己曾经瞧不起的大众。

随着把全书看完后,逆反思想再次的将久别的.自己的唤醒过来,虽然不曾见到作者,但是我深深的知道他是我的知心老师,值得我一辈子尊敬的老师,很感激他写的这本书能如此的洗涤和滋润我的思想。

说到这里,我更不得不感谢李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悉心指导,不管今后自己成功与否,我知道,您是我应该感恩的人,您已经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人之一,我内心一直憧憬着历史上的水泊梁山的好汉一起做着替天行道的大事,在我的心中,能加入你们的团队,犹如加入水泊梁山一样令我神往,现在只是担心我配不配,能不能像那108将一样拥有自己的一个特别的才干贡献出来。

这两天我也反复去正反思考我选择走金融道路的可行性,最后反省出自己当初决定的动机和多少的盲目和冲动,在逆反的思考里面挑出了一些站不住脚的理由。

然而当自己把这些理由都不纳入我考虑选择交易员的选择时,而且我尽量去考虑做交易员或投资工作的风险、内心长期将要面临的压力、坚持大量的学习和一切我目前能想到的负面时,我还是理性的继续选择做交易员这样的选择,所以我相信我今后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加上老师的帮助和指导相信自己能够征战资本市场的。

读完本书让我觉得最难的是如何将逆反思考融入自己思想,融入自己的血液,融入自己的本能反应,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候保持思想的警惕性和敏锐性,从现在开始自己有意无意的训练自己在每一件事情上去逆反思考它的反面或是每一个不同的可能。

感谢李老师的推荐,我会永久保存这本书,不定期的翻阅,直到逆反思考成为自己思考的全部。

读《逆向思考的艺术》有感


读《逆向思考的艺术》有感

水金

徐老师在一次动态中为将来有志于从事证券行业的同学推荐了100本书,为了早日能实现财务上的自由,当时我把这些书记了下来,并且或买或下载了那些书籍。我利用晚上的时间已阅读了5本,并且都做了必要的笔记(别人在双11剁手,我那天买了10本大的笔记本,呵呵,也许是受到逆向思考的影响吧)。现在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逆向思考的艺术》这本书的一点感悟。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头号"逆向思考者"——汉弗莱·B·尼尔,在书中他提到,驱使他走上探索之路,并最终形成相反意见理论,是因为他目睹了大众在追求"战胜股票市场"方法的过程中遭遇的失望和幻灭,他认为市场操作中的亏损并不是系统造成的,而是交易者或投资者本人出了问题。全书围绕着"当所有人想得都一样时,可能每个人都错了。" 这一论点,通过大量的引证和讨论美国历史中的经济或金融有关的问题,论证相反意见理论存在的真实性,以及市场投资者逆向思考的必要性。

首先,我认为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摆正了我投资的心态。今年初涉投资的我,买了招商医药基金,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市场一片大好,我也是看着每天基金都有盈利,不断追加投资,而在七八月份眼瞅着不断亏损,又急不可耐把基金赎回来,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愚蠢。

尤其我在看了《逆向思考的艺术》,知道那是典型的大众行为,追涨杀跌。书中明确提到,这本书并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进场,什么时候离场,但它却能给你一种意识,随时判断目前的形势,逆向思考,尽可能地避免错误。既然追涨杀跌是大众行为,会带来灾难,那么逆向思考,我想也许追跌杀涨可能更有利(即在股票或基金低价位的时候买进,而在高价位的时候保持清醒,设定止盈点,切勿贪婪)。这正好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要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你要恐惧。"正好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的我如果看到某一天大盘及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我会非常开心,因为我在今天买入基金的话会获得更多的份额。

其次,我认为逆向思考是训练思维方式非常好的工具。以前我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是单向的,而且通常是狭隘的,而现在的我更关心的是问题的相反方向,因为这往往是问题的突破口。比如我现在刚工作,我不仅向老师傅学习一般步骤,而且我更感兴趣的是问他们这么多年的工作,他们犯的错误有哪些,然后对于他们犯过错误的环节足够的重视,很少犯错,老师傅们都说我上手快。

作者在书中还幽默地提到,运用逆向思考,可以得出一个股市赔钱法:

一、对交易行报价厅里的流言蜚语信而不疑;

二、相信自己听到的一切,特别是内幕消息;

三、如果您不知道,那就猜吧;

四、随大流;

五、没有耐心;

六、贪婪地等待最顶部那l/8美元的价格;

七、以微小的保证全比例交易;

八、固执已见,不管是对还是错;

九、永远不离场静观;

十、拿回小额利润,忍受大额亏损。这些所谓的赔钱的行为,正是大众在市场的表现,而在股市中能获利的只有少数人,因为他也获利你也获利,哪有那么多利益,少数人的利益必然源于公众的愚昧和狂热所以在大众趋同时,切记停一停,也许逆向的行动会更有利。

最后,这本书写的一句话我深以为然,"如果您打算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那么最好不过的办法就是一边学习它,一边写作这一方面的文字。"正是由于我在阅读这些经典书籍是做了笔记还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我发觉这些走在价值投资这条道上的大师们的思想有太多相似点,现在我也能自己尝试写一些有关芒格,林奇他们所持的观点的感悟。希望大家在看书的同时,也能把笔动起来,这样绝对能事半功倍。

作者为微信理财群成员:水金

「必备」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爱的艺术读后感”。

怎么写出一篇优质的作品呢?读了作品后,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我们可以通过一篇读后感,记录下来更有价值的人生道理。请你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爱的艺术读后感》,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

有人说,“相爱的艺术是相同的,失去爱的人儿各有各的失误。”爱是一门艺术吗?让我们听听的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对爱的理解。

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美籍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他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人家庭,是家中的独子。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执教于高校。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病逝于瑞士家中。

弗洛姆的思想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除了《爱的艺术》,他还创作了《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著作。

《爱的艺术》是弗洛姆最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弗洛姆提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个性,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人格倾向,那么一切爱的尝试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自制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在第一章中,弗洛姆明确提出,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人们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有三种原因:一是只研究怎么被人爱;二是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三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

第二章是关于爱的理论,也是全书中花费最多笔墨来阐述的一个部分。弗洛姆首先谈了爱的要素。对人来说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而这只有通过真爱才有可能实现。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在这一章里,弗洛姆还谈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的道德,不顺从是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从爱的对象上,弗洛姆将爱分为兄弟的爱(博爱)、母爱、性爱、自爱和对上帝之爱。对这几种类型的爱,他都有独到的认识。比如在论述自爱时,他将自爱与自私做了剖析和区分。自爱是爱他人的基础,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自私者不是过于自爱,而是缺少自爱;他实际上恨自己。

在第三章里,他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及其瓦解。现代人对自己、对同代人和对大自然产生了异化。爱情成了一笔好买卖,爱情上的基本要求是“结伴”、“组合”思想。西方社会中爱情衰亡的两种“正常”形式是:把爱情看作是性满足的产物,或把爱情看作是结伴思想和防止孤独的避风港。

最后一章,是关于爱的实践。当然,弗洛姆自己也强调:爱,乃是纯个人的体验,无论何人,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亲身体验。但他给出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律己、专一、耐心、信仰及锻炼信心和勇气。

这本书虽然简短,但非常富有启发性,使我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它给我的启发是,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虽然爱情中包含着克服分离和孤独感的渴望,但只有双方首先是有独立意识和独处能力的个体,才能使爱情长久地滋润彼此的生命。爱情中的磕磕绊绊,多是由于一方或者双方个性上的不成熟。

之前,我也和很多人抱着同样的想法,以为爱是遇见了对的人,就自然而然能学会的能力。在这本书里,作者说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爱是可以学习也需要学习的。它就像音乐、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可以通过知识和努力加以学习的,这便是爱的智慧。

而且,爱绝不应狭隘。好的爱情是会使双方的世界都更加敞亮的,是会使彼此都更会爱人的。就像作者所说,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应该也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这段话我看了几遍,很有同感。这本书值得反复地读,我觉得,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起来会有不同的感触,而且随着自己人生经历的增加,这种感触会越来越深刻。

最后,我想探讨的话题是:在爱情中,如何平衡“给予”和“接受”之间的关系?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2

看了二十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书的篇幅很短,讲的事情也很简单,主要内容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他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按他所说,人类社会将非常具有创造性,可是创造性也许并不是那么跟爱有关。

在读这本像短篇小说的小书时,收获也并不少,对弗洛姆本人,对他的理论都有了很多了解,这是读一本好书所能够带来的收获。比如,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人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他的人生历程在书中也有所讲述,咨询师、教授,而他自己的生活也非常波折,另外由于时代的影响,他还非常关心政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原因。

弗洛姆的理论并不像弗洛伊德的理论那么精彩。他说: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也因此并不太让人信服。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没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这种理论同样让人难以相信。就像神学的逻辑结论是神秘主义,心理学的最终结论就是爱。这句话倒是很有意思。他对成熟的人的定义也很有道理: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

弗洛姆在书中对弗洛伊德的引用是最多的。他有些反对弗洛伊德的地方:弗洛伊德的一个错误,那就是他认为爱情只是性本能的表现和升华,而没有认识到性要求是人渴望爱情和与人结合的一种表现。两相比较,我倒是觉得弗洛伊德更正确。其它也有好多地方谈到弗洛伊德,当然不是全然反对的:人们指责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性的作用,他们这么做常常是为了否认弗洛伊德学说在传统观念圈子里引起反对和批评的那部分理论。但是性风俗在这五十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弗洛伊德的理论就是在中产阶层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惊骇。温柔绝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说是性本能的升华,而是博爱的一种直接表现,既表现在爱的生理形式中,也表现在爱的非生理形式中。在现代思想中,斯宾诺莎、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提出同样的原则。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重点已从正确的信仰转移到正确的生活道路。

马克思也提出这一原则,这表现在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弗洛伊德的悖论逻辑使他发现了心理分析疗法的过程,也就是更加深入体验自己的过程。弗洛伊德对宗教的这一信仰形式的批判是完全正确的。缺点只在于弗洛伊德没有看到单神宗教的另一方面和这一宗教的真正核心这一核心导致否定神的概念。弗洛伊德的概念完全符合二十世纪初完整的资本主义精神。弗洛伊德对爱情的看法符合十九世纪物质主义意义上的男权主义,而沙利文的定义是来自于二十世纪被异化的人很有必要把弗洛伊德的发现从生理的范畴转换到生存的范畴中去,并进一步发展他的理论,最后这方面还是不太懂。

不过有时他的分析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人从同母亲的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如果人不是这么发展就会导致神经机能疾病。书中对神爱的阐述也显得有点太多了。最后在爱的实践这一部分,弗洛姆讲到如何去爱。就像古训所强调的一样,他也强调了专心这一要素。他说:如果专心地干,那么干什么就无关紧要了,无论干什么,重要的或者不重要的都会增加一层现实意义,因为干事的人是完全开放的。获得爱的能力的主要条件是克服自恋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在书的最后,弗洛姆引用了马克思的话,这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心: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的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时,爱情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这本小书确实给人很多深刻的启发,可是对于我,还不止如此。我还在自己的书群里跟大家分享了这本书的一些精彩理论,这种尝试把大家都集中起来,一起分享,一起交流,对大家共同的进步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是最让我高兴的。前天还用同样的方法分享了《优势谈判》这本书,效果也很好。以后还会继续分享更多好书,也许会发展得更为专业呢,而这都是这本小书给我的启示。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3

“恋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们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恋爱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恋爱,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们合二为一。人的恋爱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恋爱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恋爱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为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这是在《爱的艺术》中我最喜欢的段落。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不属于心理学领域的人来讲,其实读起来很晦涩难懂,说它对是一本课外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籍。经常有种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的感觉。它是好书推荐中的其中一本书,我也非常承认它的经典和价值,只是我觉得我以后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领悟和消化其中的内容。

我觉得其中的内容更像是爱的规则。书中提到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深爱。其实我觉得这些爱中,其他的都没有那么的复杂,只有恋爱,太具有难以掌控性。恋爱本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的结合,可是在现实中往往会涉及两个家庭,很对夫妻的感觉毁于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到现在,我对克服这样的矛盾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虽然我一直尝试用爱去避免,但是还是有几分担心,或许只有爱是不够的。

爱情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不会限制彼此的发展,才不会让对方有窒息的感觉。

总之,我觉得不管怎么经营,怎么去做,只要两个人都感觉幸福,那就是好的恋爱。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4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试图保存两者的真理,用对方的原理修正进行另一方的理论,得出最后的综合体。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这本《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自20xx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熟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在本书里,弗洛姆也谈到,在交易盛行和奉物质财富为首要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类爱的关系遵循统治商品交换和劳动力市场的相同规律,以“互利交换”的思想为基础,估计自己和对方在社会中的价值,力图做一个交易,此交易即称之为爱情。

弗洛姆认为,以上提到的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爱。马克思曾强调过知识和成熟在爱情里的重要性,也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你应该考虑在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弗洛姆的观点类似,成熟的人格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基础,而成熟人格包括有冒险的能力、有勇气,甚至准备迎接厄运和挫折。成熟的爱情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最重要的是,有成熟人格的人,拥有创造性的爱,具备爱的能力,愿意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做积极的奋斗,愿意为赢得他所爱的东西而劳作,真诚地爱一个人,就是关心他的生活,尊重他的潜力和他自身。这样的爱,是一种“给予”,分享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丰富了他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双方都因此而充满快乐。弗洛姆认将“给”认为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通过“给”,个人才能体验到自我的力量,自我的“富裕”,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5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很好的一本薄薄的书。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弗洛姆也大量探讨了现代社会是否有利于爱的培养的问题,他认为,西方社会导致了爱的溃散;其主要论据在于,现代社会的组织方式带来了现代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了。我赞同,在工业大革命之后,"物"在人类生活中享有了从未有过的地位,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崇拜;但是我不敢肯定,在现代社会之前,爱是普遍的,而现代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爱的溃散。可能确实现代对于人之间关系的抨击很多,从文学到哲学的各个方面,但是更加可能是由于人的信仰变化——从崇拜爱与美到崇拜物而贬低人——而造成的。我们甚至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更加敏感或者麻木。所谓协作精神和相互体谅对于相处的作用,我想不只是现代会这么要求——人和人是不同的,相处之间摩擦就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同理心和让步就是必要的润滑剂,而非某个社会形态强加在于人身上的,只不过大众媒体会不会这样坦诚。

让步假设说,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爱的溃散,这也不能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美德标准带来了这样的情况来概括。如果爱——博爱、母爱、性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那么人就不会轻易放手它们,不会因为社会崇尚协作精神,就贸然提议说,我们放弃相互之间的爱,用协作意义上的共生来替代吧。——人面对鱼和熊掌的第一反应,不会是,两者我该放弃哪一个,而首先会是,我能不能同时占用两者。另外,如果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起意在于学会爱,获得幸福感,那么笼统而轻巧地把责任推于社会形态是一种既不负责任又无济于事的行为——我们大可以把时间花在一部电影一桶爆米花,而不是严肃的思考上。

但是,我们确实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工业化的进程,确实改变了人的很多习惯、特征;这样特征和习惯的改变可能最终改变了社会里爱的现状。

确实,现代社会里更多幸福感来源于消费——或者说,人的幸福感向来部分来自于消费,而在工业化之前,消费部分占有份额受到了消费品总量的限制,无法大幅扩张;而工业化带来了这样的可能性,于是人自然地转向这部分更加容易增长的幸福来源,从而形成了大众逐利的场面;而这样的情况有可能造成了大家对于精神层面替代性的忽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也许国际贸易里"福利恶化型"增长的情况会出现。

同时,现代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习性。弗洛姆在"爱的实践"里所提到了几种爱的基本要求:"自律"、"专注"、"耐心"、"极大的热情"。但是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约束集确实不利于这些美德的培养,这些美德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远不如一两千年前。我们可以说,人性的的进化是缓慢的,远远慢于意识形态的演化,更加慢于生产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生产力经历了指数甚至更快的增长之后。不可能指望植根于人性的意识形态迅速地可以适应生产力的提升,而同时保持了当初的种种坚韧不摧(或者至少在没有外界冲击情况下,表面的坚韧不摧)。因此,爱成为一种需要学习、时时注意的能力——培养这样能力之始,就是从努力靠近弗洛姆所提出的几项要求开始。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6

这是这个学期马原课上,我读到的第二本书,与第一本《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风格确实有很大的区别,虽然都是将问题最后总结成一种高度,以全社会,或者是以人类的性格,社会的要求作为探求的对象,但是第一本书就像是一杯陈年老酒,在一个黄昏中,坐在大海边大口喝着,而《爱的艺术》则给人一种在清晨静静坐在花园中,外面阳光明媚的感觉。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在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看法其实和我想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我的想法平时更加幼稚一些,因为我觉得确实,爱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你爱的人的责任心,是一种可以爱别人,爱社会,爱生活,的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如果具备了爱人之心,具备了爱的能力,那么获得爱情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是根据作者的观点,社会上很多人对爱情的三个错误看法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

其实这些举止都是正常的,毕竟人的认知规律就是先从外在开始,然后随着接触的增加,而彼此互相了解,然后才能将自己内在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我觉得如果是在现实中,衣着,举止,谈吐,是人们展示爱的能力的一种手段,但也仅仅是一种手段了,如果一个男生,衣着糟蹋的走到你面前,谈吐中脏话的次数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有多少,那这样一个人即使内涵锦绣,性格谦虚,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以及高于他人的能力,那么他也不会吸引到他面前的人。

2.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爱情中最大的能力是什么,其实就像是弗洛姆所说,应当是给与,而不是获得,为了自己爱的人去付出,去带给她一种阳光,一种活力,这种给,才是爱情中最美好的一种因素之一。

当然给的目的有所不同,也决定了给予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从心里出发的,那种人格成熟的给与,以后很多人想着,这种给与,时应有回报的,而这种回报是对方也应该给与我什么,或者说是要给我以更多,但这种或许不叫爱情,而是一种很幼稚的生意罢了。真正的爱情的给与是一种,因为我富有活力,我可以是一座大山,让你登到山顶,去看看这个世界有个多么的光明和美好,去感受这山峰是多么的清爽,通过这种给,展示了我的力量。通过这种给,展示了我的这种完全的人格。在生活中,如果你的好朋友请你喝了一杯饮料,即使是小孩子都能感觉得到,他是对我好的,于是下一次他渴了的时候,我也邀请他喝一杯,我们是朋友。这种友爱,可能便是因为一方挨着另一方的行动唤起类另一方给的行为,不是报答,而是真心希望对方也能够好好的,能够和我一样的开开心心的,口渴了也有饮料可以喝,这种单纯的行为,或许也是爱的一种表达。

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但实际情况中,总会有那种看着她的笑脸,我不禁也笑出来的情况,原因并不是说什么我被这种笑容感染了,而是我真的为他的这种小儿感到开心,而感到幸福,希望他多笑一笑,快乐这么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与他分享着这个世界上的欢乐与忧愁。

作者提出的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inlove和beingin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异性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慢慢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阂、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所以,当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这一段出现的时候,我在想许多读者都会产生共鸣,到底时遇上了对的人,没有抓住机会,还是在不正确的场合遇上了他,更或者是遇到了错的人,这些问题从古至今,甚至到未来,都会被人们不停地讨论下去,但是,我只是想说,无论如何,坦然的去看待给予,去付出,因为你会真的感觉到很快乐。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7

有人说,“相爱的艺术是相同的,失去爱的人儿各有各的失误。”爱是一门艺术吗?让我们听听的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对爱的理解。

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美籍心理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他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人家庭,是家中的独子。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执教于高校。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病逝于瑞士家中。

弗洛姆的思想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除了《爱的艺术》,他还创作了《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著作。

《爱的艺术》是弗洛姆最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弗洛姆提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个性,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人格倾向,那么一切爱的尝试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自制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在第一章中,弗洛姆明确提出,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人们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有三种原因:一是只研究怎么被人爱;二是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三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

第二章是关于爱的理论,也是全书中花费最多笔墨来阐述的一个部分。弗洛姆首先谈了爱的要素。对人来说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而这只有通过真爱才有可能实现。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8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们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们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为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个人,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这是在《爱的艺术》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段落。这本书对于我个人这个不属于心理学领域的人来讲,其实读起来很晦涩难懂,说它对是一本课外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籍。经常有种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的感觉。它是好书推荐中的其中一本书,我个人也非常承认它的经典和价值,只是我个人觉得我个人以后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领悟和消化其中的内容。

我个人觉得其中的内容更像是爱的规则。书中提到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深爱。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些爱中,其他的都没有那么的复杂,只有爱情,太具有难以掌控性。爱情本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的结合,可是在现实中往往会涉及两个家庭,很对夫妻的感觉毁于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到现在,我个人对克服这样的矛盾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虽然我个人一直尝试用爱去避免,但是还是有几分担心,或许只有爱是不够的。

爱情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不会限制彼此的发展,才不会让对方有窒息的感觉。

总之,我个人觉得不管怎么经营,怎么去做,只要两个人都感觉幸福,那就是好的爱情。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9

内容简介:我们都渴望温暖人心、无与伦比的亲密关系。但是,很多时候,这种彻底的、无条件的自我分享都是一项令人畏惧的任务。如今,在《爱与被爱的艺术》一书中,马修·凯利循序渐进地讲述了如何克服我们内心的恐惧,从而体验到真正的亲密。只要达到了凯利在7个层次中的要求,我们和我们的伴侣就能够获得信心,并最终体验到爱、忠诚、信任和幸福。本书不仅充满了深刻的真知灼见,而且还引用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在书中,作者重新定义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相互的影响。最终,通过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体验,我们将能够创造所有人都渴望已久的牢固的联系、强烈的喜悦和持久的同盟。

爱与被爱的艺术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说到亲密的关系,每个人都会想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没错,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也是我们学习建立亲密关系的第一范本。从小被父母关注爱护和尊重的孩子往往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协调,当他们成人后他们也会去关注和爱护别人,与别人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会比较以真我的状态出现,会比较信赖他人的感情。相反,有些孩子从小不是跟着父母长大,不是在一个比较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他们深受强势母亲或者脾气暴躁父亲的管制,那么他们太容易养成委曲求全,强迫自己,自己不接纳自己,特别在意他人评价的思维模式了。在以后的与人关系中,他们要么沿袭无条件顺从父母去无条件没自我地顺从他人,要么下意识地模仿自己的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即强势对人,简单粗暴处人。还有的则是完完全全地去逆反、愤怒、敌对他人。这类人往往内心里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因此他们有比较重的防御心理,不由自主习惯性地怀疑一切,悲观消极地预测一切。他们骨子里有种他们不会遇到真爱,不会有人真爱他们的心理魔咒在时刻叮咛提示着他们。试想,一个人心中如果存在着这样的‘小鬼’,他们还会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吗?哪个人在与他们互动时会感觉舒服呢。因此,与人建立最亲密的关系,我们首先需要反思再认识的是自己的心理模式。什么样的心理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敞开度,就会给予对方什么样的感应。又有谁会愿意去接触陪伴一个心门关得死死的‘假’人呢。

爱与被爱的艺术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著名的两性心理专家 John Gray 就曾著书,认为男女鸿沟之大,就好象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他曾提到:男人认为自己有能力达成目标、完成结果,是存活在世界上最重大的意义。而女人则是经由体会与表达感觉以及关系的品质来界定自己的存在价值。因此两性之间的误会、冲突,很多都是肇因于对于这些差异的不尊重与不了解。如果要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首要条件就是要检视并接受这些差异的存在。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0

《爱的艺术》和《你的努力,终将成就无可替代的自己》这两本书籍,当它们同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映入我脑海中的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的爱。无可否认后者那种肯定的精神让我钦佩,但我个人更乐忠于前者。爱这一名词渺小而又伟大,从我们哇哇落地之时起,爱这一词汇便时刻萦绕着我们。无私的母爱,沉默的父爱,单纯的友爱,如蜡烛般燃烧自己的师生之爱,无一不温暖、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社会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它的主要内容是该篇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解释了爱这个深奥的话题,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我很认可前言中的一句话“我们不能因为爱并不容易,就不去认识它的种种困难,以及实现爱的条件”。本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我的回答是“是”,但这门艺术深刻而又艰难,尽管大多数人都认可这个答案,却又无能为力,仅有极小部分的人去研究这门艺术。第二章爱情的理论中对爱情的阐述,使我感到陌生而又复杂,略感熟悉的也只有母爱、父爱、博爱、以及自爱。第三章中的理论,通过时间的积累证明它的不可实现性。在文章的最后爱的实践中告诉我们,不管是木工、医学、还是爱的艺术,都需要一定的训练,专一,耐心以及全力以赴。通读全章,不得不惊叹于它的深刻,对于我一个门外汉来讲,实在是晦涩难懂。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自己读不下去,只是对于这一本经典的心理学著作,我觉得我以后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领悟和消化它。

弗洛姆的文章中说,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那么关心责任心就会变成对他人的一种控制。而作为医护工作者的我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何尝离得开这四项呢?来自不同城市的我们一同汇聚在这里工作,从陌生到熟悉,我们彼此相识相知,在对方的身上认识彼此的独特个性,促使对方努力成长,而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们,这是尊重。身着白衣踏进院门,需要我们时刻踏实严谨,精益求精。不仅是对工作的认真,也是对患者的一份关心和一份责任心。讲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我院发生的一件趣事。上班期间,一位阿姨拉着工作者一起跳舞,问及缘由,是大夫精湛的技艺,极致的护理,让阿姨可以活动自如,恢复正常生活。看着她开心的脸庞,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更强!

最后让我引用彭沙尔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情,任何人”。(杨晶荔)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1

《爱的艺术》读后感

张爱玲说过,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负重前行,冷暖自知。在这个年龄再谈爱的艺术,是不是矫情?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尘封书橱已久,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偷得一点空隙,书读了一半,月底了掌门收账,写几点感悟,不吐不快。如果说领军生活是生命里的甘蔗,苦了嚼一嚼,能抵消内心酸涩,那么读书写感悟,也算是夏日里的一剂清凉散,于昏昏中解醒。

没有爱的生活就是一潭死水,但是爱的不成熟、不认真、不健康,便处处皆是伤痕。当爱情在婚姻里变成了亲情,当我们需要给予爱的时候,回过头来看,我们更应该懂得如何爱。当年不懂爱,只因是少年。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夫为人妇,我们该如何拿捏这份沉甸甸的爱,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创造美好?

君不见,父母之爱子,变成了鸡飞狗跳的争吵?而在我们身上来自原生家庭的爱又有多少恰如其分地表达?又有多少以爱为名的伤害在频频发生?

所以,爱的艺术,仍然需要我们孜孜以求。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爱的本质是给予,爱包括博爱、母爱、性爱、自爱、神爱等形式,但所有爱的形式都包含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等基本要素。下面的话是弗洛姆的书中原话,颇有同感。摘录给诸君共勉。

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而是需要通过后天习得的能力。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定的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倾向。这种态度、性格倾向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同一个“爱的对象”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只爱一个人,而对其他人漠不关心,他的爱就不是爱,而是一种共生性依恋或者是一种放大的自我主义。

最重要的是学会一个人单独地待着,而且不看书、不听广播、不抽烟、不喝酒。有没有集中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地待着,而这种能力又是学会爱的一个条件。正因为我们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个人连在一起,这个人也许就是我生命的拯救者,但是这种关系同爱无关。

尊重意味着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因而,尊重也包含着不能利用对方的意思。我希望被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去表现,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如果我爱他人,我感到和他是一体,但他仍然是他自己,而不是要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于我的利用。只有当我自己取得独立的地位,在没有拐杖的情况下独立站起来,能自己走路,不想去支配和利用别人时,尊重对方才是可能的。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在物质世界范畴里,给是财富,害怕受到损失的吝啬鬼,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他都是一个贫穷和可怜的人。但给的最重要范畴还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范畴,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与悲伤。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

爱的艺术读后感 篇12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称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能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是给予,你要主动的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可以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能力是关怀。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这本书就说尊敬其实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实的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形成的样子,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这是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爱的艺术》读后感(四)

读完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我想领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让我知道了,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但是,爱是什么?我们真的理解爱,甚至真的在爱吗?这本书的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爱、自爱、父母之爱、性爱、上帝之爱等等,更能帮我们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自我,洞悉幸福完整背后的秘密。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在于其无偿的给予性,无条件性,不论你身处何地,不论你是好是坏,只要你是母亲的孩子,你便会得到母爱。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得到,而且也根本无法用努力去得到,无法创造,也无法控制。在母爱中我们是处于被爱的地位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把被爱转变为去爱,转变为创造爱。我们要学会爱也需要学会给予,给予比得到更能使自己得到满足,更能使自己欢愉,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当人们明白这些时,爱才能变成成熟的爱,“我被爱是因为我爱”。

弗洛姆指出:“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那么关心和责任心就会变成对爱人的一种控制。在爱情里,尊重和认识非常重要。首先认识自我,自己本身要达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而不依附或依赖他人;其次,要客观地正视对方,认识他的独特个性,并努力使对方成长,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3000字


1. 概述

全书并不厚,只有215页,却以小章节的形式列举了52种生活中很常见的思维错误(有些虽然很常见,但内因也隐藏得较深,没有一颗执着之心很容易被其表层的幻象所迷惑),并且每章标题都会附加小标题进行简单的说明,以让初读和再次阅读出书的人能够马上理解或想起这个陷阱的大概含义。

这里笔者不对所有52条陷阱进行挨个介绍,那就成复印机了,这里就只整理几个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并附上自己的一些理解和遐想。

2. 典型错误

2.1 幸存者偏误

开篇的幸存者偏误极具现实意义,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以见这个错误的思维陷阱人们总是系统性地高估成功概率。人们总是将目光放在聚光灯下的那个,孰不知一将功成万骨枯,现在的所谓主播,歌星等造星运动不断刺激着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欲望,有理想自然是好事,但还请时刻保持清醒,知道概率的渺小。

多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有助于保持清醒,避免这个偏误造成的影响。

2.2 过度自信效应

第3条过度自信效应即使悲观的人也会高估自己,你比你自认为的要差,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近年来笔者评价面试者时候非常关注的一点此人的自我认知是否和他展示出来的能力相吻合?投射到实际的生活中,要对所有的预测持怀疑态度。没有哪个大项目比原计划更快更便宜地竣工,也很少有开发项目如期完成,预估的时间内总是很难完成任务等等都可归于此。

应对之法就是谋划事情时候从悲观角度出发,做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2.3 好转之前会先恶化陷阱

这是第12条的陷阱。这一篇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在于其对于宗教的解释。笔者在看完的瞬间不由得笑出了声在天堂降临地球之前,世界必须毁灭,灾难必然会发生。信徒会认为情形的任何恶化都是证明了预言,而每一点好转都是上天的馈赠。

应对此类陷阱的方法就是盯紧里程碑,它会帮你检测和警醒这类陷阱。

2.4 事后诸葛亮偏误

这是第14条的陷阱。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提到诸如我早就说XXX,你要是当初听我的XXX等等。相信没人愿意在事后听到这类话,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无数次,且在未来依然会不断地发生。2008年的金融危机,1914年的世界大战,198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等等,现在一堆人给你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觉得这简直是必然事件,但事情的真相却是在当时的场景下,没有人站出来预言其存在。

这类偏误归根结底就是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多做笔记,记录下你的预测,这样当你回头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世界是不能被预测的。

2.5 回归均值

这第18条陷阱意在告诉我们极端成绩和不太极端的成绩总是来回交替的。例如某个好学生很有可能某次突然成绩大踏步后退,但下一次又回到了前列。这个陷阱的很大一个问题在于其会导致相关领导或负责人推导出处罚比夸奖更有效例如处罚差生,夸奖好学生,当回归均值生效时候,以上结论似乎显而易见。

时刻警醒这个陷阱的存在,遇事不要妄下定论,多多观察,谨言慎行。

2.6 结果偏误

第20条陷阱在于揭示人们总是试图以结果为导向去判断决定。记住: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做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

在判断决定好坏的时候,请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下,过滤掉事后知道的一切信息,然后作出判断。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被轰炸的珍珠港,请不要站在现在的视角去分析。

2.7 稀少性谬误

第28条稀少性谬误旨在告诫我们判断某件事物时候,不要纠结其所谓的稀有性。这类陷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饥饿营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诸如库存清仓,仅今天有货,最后一天优惠这样的言论相信各位读者或多或少都听到过。

保持清醒思考的能力,仅仅按其价格和作用来判断是否需要某件物品,不要受其稀有性的干扰。

2.8 锚定效应

第31条的锚定效应普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譬如销售首先喊出一个非常高的价位,然后等着你去还价;亦或是面试者简历里的期望薪资等等。

这类陷阱你需要不断警醒其存在,然后设法减少其影响。

2.9 社会性懈怠

第34条的社会性懈怠和一条心理学概念即时反馈息息相关,当人们身处在一个团队中的时候,因为很难看到个人努力带来的效率上的提升,因此人们总是倾向于部分倦怠。典型例子就是划桨手身上存在社会性倦怠,而接力赛运动员身上却没有。

社会性倦怠是一种理性行为既然出半力就可以了,那为什么要出全力?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性倦怠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责任扩散效应就值得我们警醒了团队与甘冒比个人更大风险的倾向,因为大家都会想一旦出事,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2.10 享乐适应症

第47条陷阱享乐适应症,快乐和悲伤(即使是断手断脚这种)最多持续三个月,因此你要避免很长时间都不能习惯的负面印象,比如长时间的往返交通。笔者阅读过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里给出的解释是大脑会选择遗忘痛苦,我们要学着用一颗平和的心去接受将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坚持,这里的例子包括锻炼,学习等等。

2.11 预测的错觉

这第41条预测的错觉,其中的措辞可谓是字字诛心。尤其以基金管理人彼得林奇的话尤甚美国6万多个经济学家,只要预测对两次经济危机的发生时机,他们就会成为百万富翁,但到目前为止,他们中的大部分还只是普通职员。

保持对预测的批评态度,面对预测时候反问自己俩个问题:

作出预测的专家是否有约束机制?例如预测失败时候是否有相应程度的惩罚措施。

该专家过去五年的预测成绩证明如何?

2.12 认知失调

这第41条认知失调主要出现在我们面对自己的能力不逮时候,我们总是倾向于找出一个不那么扎心的理由来让自己好受一些。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没有吃到葡萄的狐狸一样我觉得它们没有熟透,我不喜欢酸葡萄。

3. 跋

本部分作为全书最后的汇总性章节,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解释了这些陷阱存在的必要性因为进化并不等于优化,而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人类在进步中保留下来的特性导致的,例如现代社会奖励深思熟虑,但古代却不是,你需要马上动起来,否则可能就会被老虎吃掉。

4. 最后

这是一本常看常新的书,需要定期翻阅,借以不断磨练自己的思维,剔除思维瑕疵,封堵思维漏洞,还原世界本质。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意义是检验,不是创造或发现;也就是你得有了理论,实践才会有意义。对于书中提到的陷阱,有些你可能理解到位了,但应该还有更大多数属于模糊能感觉到,却表达不出来,也就是形成不了清晰的思维脉络;或者知道有问题,却无从下手;更有甚者毫无知觉,浑浑噩噩。知晓这些陷阱,可以为发现或避开它们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后再在生活中刻意去探索与发现,理论结合实践,虽然完全避免属于天方夜谭,但是至少知道自己发了啥错误,以及这是由什么导致的? 相信没人愿意浑浑噩噩。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赫胥黎说过:事实不因为被忽视⽽消失。但我们恰恰是这么做的。投资⼤师沃伦巴菲特也知道这⼀点,⼈类最擅长这样过滤新信息,使现有解释仍然成⽴!巴菲特之所以这么成功,就是因为他了解确认偏误的危险,于是强迫⾃⼰换位思考。

所有思维的错误之⽗,就是确认偏误,但是我们缺乏认识不到确认偏误。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的思维陷阱,并在它们造成重⼤损害之前予以避免。或许它不能给我们带来好运,但⾄少能保证我们不会⾯对太⼤的灾难!

由于⽇常⽣活中,我们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所以会造成我们系统性地⾼估成功的希望。⾼估自己的学识要⽐低

估自己的学识频繁得多,失去某种东西的危险要⽐获得某种东西的前景更能促使我们加快速度,幸运的是:这种错误有时候是可以预测的!本书让我们正确地认识到成功的概率!

作者罗列了⼀份系统性思维错误的清单,这份清单不仅在⾦钱投资领域有⽤,在⽣意和私⼈⽣活中也有⽤。

作者从幸存偏误、游泳选手身材错觉、过度自信效应、从众心理、纠缠沉没成本、互惠偏误、确认偏误、权威偏误、对比效应、现成偏误、故事偏误、好转之前先恶化陷阱、事后诸葛亮偏误、司机的知识、控制错觉、激励过敏倾向、回归均值、公地悲剧、结果偏误、选择的悖论、讨喜偏误、禀赋效应、奇迹、团体迷思、忽视概率偏误、零风险偏误、稀少性谬误、忽视基本概率、赌徒谬误、锚定效应、纳归法、规避损失、社会性懈怠、指数增长、赢家的诅咒、基本特征谬误、错误的因果关系、光环效应、替代途径、预测的错觉、关联谬误、框架效应、行动偏误、不作为偏误、自利偏误、享乐适应症、自我选择偏误、联想偏误、新手的运气、认知失调、双曲贴现、及时行乐等52个方面阐述了选择标准与结果的混淆。

生活中凡事我们都要看仔细,诚实地对待⾃⼰。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要从悲观的⾓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地判断形势。将注意⼒集中于自己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并坚定不移地只关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就听之任之。

如果情况不明,不要采取任何⾏动,直到你能更好地分析形势,克制⾃⼰。

爱默⽣说:在群体⾥容易按照他⼈的想法⽣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的想法⽣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的⼈!

思考是⼀种⽣物学现象,是由进化形成的!不同的思维错误会让我们系统性地跑向某个特定的错误⽅向。这让我们的错误可以诊断,从⽽得到⼀定程度的纠正!

今天的世界正在奖励深刻思考和⾃由⾏动的人!只有当理性思考转变为本能⾏为,设法尽可能理智和理性地作出决定。⽆须绞尽脑汁,允许发⽣错误,能够有⼀定把握应付⽣活的能力,在关键时⼩⼼留神,那么无论我们的决定是否完美,其实并不需要太在意!

因为清醒思考是奢侈的!这才是清醒思考的艺术的精髓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必备!《思考的艺术》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