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谋杀论文读后感

谋杀论文读后感

[参考]史学论文读后感(1750字)。

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在观看了优秀的书籍之后,心中都会感触颇多。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读书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那么,我们如何去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参考]史学论文读后感(175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史学论文读后感(篇一)

《典论》的作者是曹丕,“奸雄”曹操的儿子,但是这篇文章里好像他不怎么得老爸真传,倒是很受当时的风尚“尚通脱”所影响,认认真真的批评了诸多的文学家和文学家的创作态度。曹丕这个人好像除了喜欢葡萄外并没有什么过分的所谓帝王嗜好。陈寿对他的评价也是不高不低,可能是因为他只当了六年的皇帝,但是也兢兢业业的做了不少事情,至少他发展了屯田制,解决了通货膨胀问题,对百姓还是很好的。

在《典论论文》里,他开头就批评文人,接着又开始批评有代表性的人物写作的弊病,后来对当时文人的创作态度和世人对文学的态度加以批评,然后开始说写文章是怎么一回事情,最后十分感叹。整个文章逻辑性比较强,论述也很严密,确实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只是曹丕的感叹好像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因为自从他实行九品中正制后,“举秀才,不识书”好像已经合法了,“文人”不识书,那又有什么创作态度可言呢?抛却这些时代的背景不看,单看这篇文章,便不难发现读过之后受益良多。

曹丕对能写好文章是颇为看重的,直接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确,事实也如此。至于文章的思想,那是“气”,这个只能意会,怎么言传倒还真是不好说。而大多数人对文学的态度,曹丕也说的很清楚:“常人贵远贱近”。想易中天当时讲三国时,一开始想说曹操是英雄,就必须说出鲁迅先生如何评价曹操,然后才能说出曹操是英雄这样的话。其实曹操是不是英雄,并不是要谁说,就像1+1等于几?爱因斯坦说是2,小学生也说是2,那是因为之前爱因斯坦说过吗?不是,因为事实上它就是等于2,和谁说没有关系。人们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重别人的毛病,所以以长击短,这是对较为有名的文人更能体现,之后易老师再讲“先秦诸子”时就很“潇洒”了,首先是动作多了,言语随和甚至是随意了,我想这是他的真性情,但是他好像忘记了在《鲁豫有约》中曾今说过:“有没有教室很有区别”,在电视上讲,就应该考虑到很多人并不喜欢老师很随意。我们的文化不像西方,是像歌剧之类的有直观欣赏度的文化,而多是之乎者也等很严肃的讨论与说教。所以即然在电视上讲,就应该最大限度的容纳能容纳的所有人,满足更多人的求知欲,而在我个人看来,应该配合“席地而坐”的执着与“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的幽默。其实易老师讲“先秦诸子”的表现,不过是一个正常人的表现罢了,因为有名了,有群众基础了,所以自然会有一批或多或少的忠实支持者,也就不用再过多套论先前文学家的言论而能自成一体。

有人发出过学术应该走出象牙塔的言论,由此可见大众的求知欲是很强的,而更多的“百姓文学”呢?可能比较厉害的就是“骂人不带脏字”和谐音与嵌套语组织起来的荤段子而已。文章确实能流传很久或无穷期,比如老庄、孔孟、墨翟之言,但是能去读的又有几人呢?能读懂的又有几人呢?事实上,能完整的读出来就已经是“民间高人”了。所以,如果你对他人说孔孟言论,只要基本能说个条条框框,那你在他心目中就已经是半个圣贤了,更多的人会在你阔论之前就以太高深为由而言它,其实这也并不完全是个理由,而是个事实。难道那些书籍那么难懂吗?那些道理没人读懂吗?连最起码的一家之言都没有吗?不是,曹丕说:“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千载之功先不说。目前之务,或许是文帝自小富贵不是很了解,但是普罗大众真的是深陷多苦多难不能随己吗?有点网龄的人基本都知道,现在身为读书人的大学生有多少多余的的时间无处打发,上一辈的人也多是深陷争名逐利中,有共通的就是相互攀比、寄希望于下一代。从而开始一个“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的恶性循环之中。求知欲与名利欲在大众中夹杂着而变成一个无法自拔的泥潭,而诸多的人也在这个矛盾中付出繁多的时间,终于两样都没有沾边,成为众人在这个问题上茶余饭后的谈资。那这两者矛盾吗?不矛盾。一言以蔽之: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时间啊时间,你真的不眷顾我吗?我或许该对它道歉,我从来没有重视过它,现在它走了,迫不得已的走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忠心耿耿。当“营目前之务”与“遗千载之功”不矛盾时,时间不再让我们痛苦,那个矛盾的泥潭不再是对时间挥之不去的痛苦。更多的时间也是少的可怜的时间,将重新在我们面前闪光,我们也会在它面前辉煌。文帝曰: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史学论文读后感(篇二)

《新史学》读后感

我于日前重新拜读任公先生之大作--《新史学》,受益非浅,启发之余写此读后感。

任公先生学贯中西,其将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发现我国兹学之盛如彼,然国民不团结、群治不进化,"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先生推其病因,指出"六病三恶果"."六病"者: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十四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我国之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莫能"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史之用也。"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先生认为史学应该如人,须有其精神,"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已。"然我国史学"汗牛充栋,皆如蜡人院之偶像,毫无生气,读之徒费脑力。""非益民智之具,而耗民智之具也。"五曰:能铺叙而不能别裁。我国史学多且杂,然体裁单一,如果"将大事皆删去,而惟存"临猫生子"等语。"六曰: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中国万事,皆取述而不作主义。"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之史家,稍有创作之才的惟六人:太史公;杜君卿;郑渔仲;司马温公;袁枢;黄梨洲。此六病之弊所贻害后人之恶果有三: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时至今日,我辈读史也无一善本可寻,且疑古之风尚存,稍不留神就会发现手里捧的就是某某学者所指的伪书。呜呼,此国人之大不幸也!先生于百年前提出的问题至今尚未善解之,故今之史家应深思之、努力之,编写一善本以谢国人,也慰先生之在天之灵。

任公先生在彼时彼日针砭史学之弊,确能振聋发聩,今日读来尤耳目一新。深思之,语略过而意已到,"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然也!快哉!"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先生之心吾知之矣。

史学论文读后感(篇三)

作为一个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兴趣爱好者,我前段时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全册(上下册),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阅读时间都花在了查阅文中繁体字上。好在自认为读的还算认真,于是就想写点读后感作为对自己初读此著作后的一个小结。当然,钱穆先生的这套书值得再次精读,我保证再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释,很多字和词我仍不知如何发音,作何解释。

《国史大纲》是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就个人整体的观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师们视野之广阔、学识之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都有信手拈来之感。历史如同一张刻在他们脑中的画卷,似乎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熟谙于心,对每一历史事件得失总结、评论观点独到而犀利。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大家的大师之作,尽管读起来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读的慢且细,细细品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在于,不但开拓视野,更重要是启发思考。

其次,当我读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的文字时,过往时空中一些片段就会如电影桥段般跃然眼前。我知道它们并不是电影桥段,它们有的也许曾真实发生,过程被亲历者拿笔记下而流传下来;有的也许只是来自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真相在传播过程中经或多或少的加工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来自于今人通过学术研究及科技手段,对历史进行还原、推断或假设。

无论如何,历史本来的面目对于我们来讲,只能是一种隔著时空之窗的遥望。但我认为,我们仍要多读历史,不仅是因为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在历史浩瀚的遗物中尽可能寻找线索,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以及我们自身进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对于自身与过去,自身与当下,自身与未来这三层关系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只读了一遍,我可能还做不到就书中内容的解读或延伸来分享自己的拙见,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与小事

在历史整个语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个需要从不同维度来看。对于君民二元关系来讲,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制定的一条国家政策,任命一个地方官员,在天下黎民百姓看来是事关自身命运的大事。开明的统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会中变化,民情的动向,他们不是不犯错,只是能掌控事态,在小事演变成大事之前及时解决。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盛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绝对领导。相反,那些亡国的君主既看不到这些变化,又掌控不了局势。秦二世制定《七科谪》与《闾左戍》时,陈胜、吴广只是千万劳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来为民者天生的义务。最终他们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会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灭亡。

细细想来,那些决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种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时处理,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那历史是不是该是另外一番模样?从这个意义讲,历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决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尽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记住。

许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大事件,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义。

多数与少数

《国史大纲》里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民族关系,也就是华夏民族与 蛮狄戎夷的关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指导思想。在中原华夏文化语境中,我们华夏民族不但人数比少数民族多,文明程度还比他们高,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取一些特难听的名字恶心他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鄙视,更多是一种防卫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说明你跟我不一样。但是,当低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如何维持统治就成了统治阶层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少数统治多数,光靠武力显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尽量把自己变得和华夏民族一样,所谓同化,是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间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内各势力间关于汉化的分歧而导致的矛盾。对于数量占有、文化占优的华夏民族来讲,被异族统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开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过就慢慢妥协,最后从文化上同化异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变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总之,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背后都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著大规模人口减少,甚至有些民族被灭亡。但同时,民族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为融合多于冲突,才能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与断裂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概是说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比如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其疆域只是局部,远不比元朝统治全境。关于元朝算不算中国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谈论,我想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链条,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历史,更像是一次次链条节点的断裂,然后又组成新的链条的过程。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新的当朝者在执政中既会学习前朝,也有自己创新,但这些创新不足以推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跨时代的变革,顶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对比唐代和清代两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对比,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朝代,不过是同处在农业社会的不同阶段而已。看看从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信息时代,如果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这些巨变,现在的中国又是何种面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社会之所以几千年历经各种变乱而文化不断的原因,也许就是太过于稳定,我们的文化一脉传承,导致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是后来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脚步在走。社会变乱只是打断了原来生锈的链条,社会思想和文化让链条重新连接,于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又重新开始工作,社会又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如此循环,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我们读到史书里每一段寥寥数语的记载,更应该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和文字,看到它们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泪,有痛苦欢笑,有喜乐哀伤。厚厚的历史卷本,记录的那些征战杀伐中的善恶选择,艰难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至今读来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它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跳过冰冷的文字,直抵我们脑海,让我们有感受到历史中的不同一面。

还有一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可能不那么欣赏,甚至有些厌恶。面对他们,我们不妨少些痛斥和辱骂,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在面对他们遇到的那些状况时又将如何选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毫无污点的历史,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选择。

古代与当今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如果用当今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古代人们的一些选择,也许会觉得古人有时难以理喻。可是,当我们以当时的视角,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话)来看待那些事情,也许会对他们那些选择一些保留态度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同我们人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长大了看小时候的事,有多少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我们当时做那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历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论,我们当然也有权力去评判我们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为鉴,过去的事情不正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一个参照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

史学论文读后感(篇四)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史学著作读后感


史学著作读后感范文一

八史过后,中国史学彻底恢复元气,从修史活动中培养了不少具有实力的创新人物,刘知几可谓他们当中特立独行的一个。

刘知几和前面的历史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私人身份撰史学批评。论私人身份,司马迁算第一个,但他到底做着中书令;整本史学批评,在《文心雕龙》中偶尔一现,仅仅片言只语,淹没在一片文学批评的汪洋大海中。集两个方面于一身者,在中唐时期,非刘知几莫属。因为私人撰述,意味着压力倍增,必须自己独力承担寻找材料、雕版刊行,及写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相应开销。幸而材料方面不用担心,刘氏在辞职专门写书之前,多次入阁担任史官,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机密的内部档案,也是拜担任史官的经历所赐,他深深体会到中唐时史馆内部十羊九牧的混乱局面。《史学史》倒没有具体分析造成混乱的深层原因,联系到当时武皇夺权,中经中宗反复废立,最后才折腾到玄宗继承大统,人事频繁变动,朝野上下都忙于搞政治斗争,大家没有时间去料理史馆的管理。结果太宗时代传下来的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维护,史馆的人员规模越来越臃肿,恰像当今的行政机关。记得很久以前,我偷看母亲的《行政法》教材,末尾结语大概是说,我国的行政机关总会隔数十年人员翻倍,就陷入精简臃肿再精简的怪圈,两相对比,岂止巧合,不是很值得深思?

刘知几的性格比较耿直,却懂得官场道理。以他出身官宦世家的背景,自然晓得只要在朝一日,就必须按照上级指示行事,因此,他概叹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转身回家搞学术去。难道他的行动象征学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政治之间要保持距离吗?

但也不必讳言地说,刘知几的性格里蕴含着极大的理想主义者成分,且看他在着名的传世作品《史通》里提到如何成为合格的史学家标准可知。所谓三才论,既需要勤奋学习,又不失驾驭史料文献的天赋,才学兼备之余,还拥有过人的胆识和器局,超越时代的局限。按这个标准,其实刘氏自己也未能达标。《史通》的自叙篇章,也有庸俗地吹嘘自己家世和郡望的词眼,证明他也沾染了当时门阀旧风气。毕竟这些缺陷,是白璧微瑕,无改刘氏《史通》的独创性,及时总结编撰史书的成败得失,可以说第一本史学界的理论教科书。

很快安史之乱来了,从太宗时代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社会财富,遭到极大破坏,剩下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晚唐。史学不再着眼于纯理论,政治气候的转变,要求它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

于是,杜佑和他的《通典》稳稳地接过刘知几的班。当时唐朝已经无复太宗年代的富裕,杨炎变革赋税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国库收入困难问题,大环境所致,晚唐的史馆早就退居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毕竟朝廷再也出不起那么多的闲钱供养学术。由此可知,头顶着宰相光环的杜佑,实际不过以半官方身份撰文,他的《史通》自主命题,一反常态把典章制度史独立成书,又首次以《食货志》位居全书之首,一改历代以帝王本纪等政治史居主要地位的惯例。回想贞观和开元,学术不论经济,而经济自强;玄宗以下六朝,强调经世致用,而财富缩水,真不觉令人唏嘘!所以,杜佑的《通典》与其说在巨细无遗阐述历朝历代制度变化的来龙去脉,毋宁在表达他对时代走向的深深思考,其中某些见解,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例如,他开篇《食货志》有个这么样的观点:国家经济最重要就三点,粮食、土地、劳动人手,只要这三个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国家和人民的收入将逐步提高。真真如暮鼓晨钟!一个生活在千年前的古人居然能看明白当今不少干部们常常头痛的三条政绩拦路虎,不难想见杜佑个人具有深厚的政治涵养,是支撑着他写出经典的史学着作的基础。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史通》俯首可拾。再比如,他在《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明确表达:国足则政康,家足则教从。政治健康发展依赖国家收入稳定;支持人民文明进步要看家庭是否经济稳定。同时他后面又提及,家庭要富足,靠的是诚实经营,一味靠避税,到头来损害国家和家庭的根基。林林种种,不由得令人敬佩他对世事的洞察能力,当然书中更多的是新颖的史学观点。

不但观点,连推导方法也是前所未有。他在《通典礼典》,用少数民族现行的婚姻风俗跟春秋时代汉族的上层贵族婚姻习俗对比,得出结论,汉族文明并非一贯先进,少数民族也并非落后的蛮夷。只是地理气候不同,文明进化快慢有异,一语中的,有力驳斥往常士大夫头脑中固有的大汉族主义。这一点很接近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的看法,谁说古人不如今人!关于杜佑的新颖思想,不止一点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借分封制、郡县制的争议,最后推出不因后事以酌前旨,不能用后人的眼光来揣测古人的看法,评价和判断历史事件时,必须从这一事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杜佑的观点足以穿越时间,包含着历史主义的成分。若非如是,则属厚诬古人,今天还有许多反面教材,最经典一句我孝庄。杜老九泉之下,对此估计也只会嗮笑,他性格文质彬彬,加上学问好,无怪乎皇帝在他致仕(退休)时,下鉴定语蕴经通之识,履温厚之姿,宽裕本乎性情,某猷彰乎事业。

杜佑的一生可谓无憾,享年七十七岁(虚岁七十八),其时《通典》已经脱稿,伴随着他的逝世,唐代史坛的亮度再次变弱,幸而还有点点光芒照亮。

史学著作读后感范文二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着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历史学著作读后感


历史学著作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2020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著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历史学著作读后感(二)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2020。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著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2020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著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著主人公的喜,忧著主人公的忧,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

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著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著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历史学著作读后感(三)

作为一个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兴趣爱好者,我前段时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全册(上下册),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阅读时间都花在了查阅文中繁体字2020上。好在自认为读的还算认真,于是就想写点读后感作为对自己初读此著作后的一个小结。当然,钱穆先生的这套书值得再次精读,我保证再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释,很多字2020和词我仍不知如何发音,作何解释。

《国史大纲》是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就个人整体的观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师们视野之广阔、学识之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都有信手拈来之感。历史如同一张刻在他们脑中的画卷,似乎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熟谙于心,对每一历史事件得失总结、评论观点独到而犀利。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大家的大师之作,尽管读起来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读的慢且细,细细品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在于,不但开拓视野,更重要是启发思考。

其次,当我读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的文字2020时,过往时空中一些片段就会如电影桥段般跃然眼前。我知道它们并不是电影桥段,它们有的也许曾真实发生,过程被亲历者拿笔记下而流传下来;有的也许只是来自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真相在传播过程中经或多或少的加工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来自于今人通过学术研究及科技手段,对历史进行还原、推断或假设。

无论如何,历史本来的面目对于我们来讲,只能是一种隔著时空之窗的遥望。但我认为,我们仍要多读历史,不仅是因为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在历史浩瀚的遗物中尽可能寻找线索,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以及我们自身进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对于自身与过去,自身与当下,自身与未来这三层关系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只读了一遍,我可能还做不到就书中内容的解读或延伸来分享自己的拙见,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与小事

在历史整个语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个需要从不同维度来看。对于君民二元关系来讲,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制定的一条国家政策,任命一个地方官员,在天下黎民百姓看来是事关自身命运的大事。开明的统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会中变化,民情的动向,他们不是不犯错,只是能掌控事态,在小事演变成大事之前及时解决。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盛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绝对领导。相反,那些亡国的君主既看不到这些变化,又掌控不了局势。秦二世制定《七科谪》与《闾左戍》时,陈胜、吴广只是千万劳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来为民者天生的义务。最终他们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会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灭亡。

细细想来,那些决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种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时处理,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那历史是不是该是另外一番模样?从这个意义讲,历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决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尽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记住。

许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大事件,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义。

多数与少数

《国史大纲》里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民族关系,也就是华夏民族与 蛮狄戎夷的关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指导思想。在中原华夏文化语境中,我们华夏民族不但人数比少数民族多,文明程度还比他们高,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取一些特难听的名字2020恶心他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鄙视,更多是一种防卫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说明你跟我不一样。但是,当低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如何维持统治就成了统治阶层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少数统治多数,光靠武力显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尽量把自己变得和华夏民族一样,所谓同化,是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间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内各势力间关于汉化的分歧而导致的矛盾。对于数量占有、文化占优的华夏民族来讲,被异族统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开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过就慢慢妥协,最后从文化上同化异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变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总之,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背后都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著大规模人口减少,甚至有些民族被灭亡。但同时,民族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为融合多于冲突,才能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与断裂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概是说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比如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其疆域只是局部,远不比元朝统治全境。关于元朝算不算中国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谈论,我想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链条,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历史,更像是一次次链条节点的断裂,然后又组成新的链条的过程。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新的当朝者在执政中既会学习前朝,也有自己创新,但这些创新不足以推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跨时代的变革,顶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对比唐代和清代两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对比,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朝代,不过是同处在农业社会的不同阶段而已。看看从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信息时代,如果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这些巨变,现在的中国又是何种面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社会之所以几千年历经各种变乱而文化不断的原因,也许就是太过于稳定,我们的文化一脉传承,导致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是后来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脚步在走。社会变乱只是打断了原来生锈的链条,社会思想和文化让链条重新连接,于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又重新开始工作,社会又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如此循环,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我们读到史书里每一段寥寥数语的记载,更应该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数字2020和文字2020,看到它们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泪,有痛苦欢笑,有喜乐哀伤。厚厚的历史卷本,记录的那些征战杀伐中的善恶选择,艰难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至今读来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它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跳过冰冷的文字2020,直抵我们脑海,让我们有感受到历史中的不同一面。

还有一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可能不那么欣赏,甚至有些厌恶。面对他们,我们不妨少些痛斥和辱骂,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在面对他们遇到的那些状况时又将如何选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毫无污点的历史,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选择。

古代与当今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如果用当今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古代人们的一些选择,也许会觉得古人有时难以理喻。可是,当我们以当时的视角,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话)来看待那些事情,也许会对他们那些选择一些保留态度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同我们人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长大了看小时候的事,有多少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我们当时做那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历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论,我们当然也有权力去评判我们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为鉴,过去的事情不正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一个参照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

史学名著读后感


史学名著读后感范文一

《中国史学名著》读后感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着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史学名著读后感范文二

《中国史学名著》读后感

从前我对于史学所知不多,很庆幸读到这样一份讲义性质的书稿,严肃但富有趣味,每看一篇,仿佛就坐在当年的课堂里聆听先生的教诲。当这样一门课细细上下来,我这样一个史学的门外汉也竟能够了解了些许脉络。然而,这只是收获之中极小的部分。

因是课堂讲义,每一篇无外要提到作品内容,作者的生平,这些并不想在这里重复。及至关于史学的源流,兴衰,时代分野,这些学术上的见解论断,亦不想在这里细细摘录,钱先生的论断每出新意,且都能自圆其说,令人叹服,但我不懂史,因此并不适宜在此做纯学术的探讨。

然而,它在如何读书,及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人生和社会的问题上对我的影响极深。

关于读书

1、读书要通.钱先生说由博返约,博便是要多读书,多读书后能从大处归纳会通,这就是约。全书多次提到做学问不该局限在一个单一的领域,只寻求一个小题目来做,对刘知己和杜佑的褒贬也彰显了钱先生的这一观点。而他自己更是这一观念的实践者,虽是讲史学,却能跳出史学的樊笼,站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高度来讲,讲史学,却从《西周书》、《春秋》始,期间又提及《世说新语》、《文心雕龙》,魏晋玄学、唐时的佛学到宋明理学,经、子、集无所不包。虽然对自己的无知心知肚明,但面对这样的大师,还是无法不为自己的浅薄而汗颜。

2 读书的态度。要用研究的态度,而不是批评的态度。读一部书,不找出它一些毛病,仿佛不能表示读书有所得,是极大的错误。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严谨谦逊的治学精神吧。钱先生的建议,读书要能采其长,不是要索其瑕疵;又说应有一种无所为的心理,只求细心欣赏,现如今,还有多少人能这般不带功利地做学问呢?即便是降低要求做学问总该要了解,既不讲了解,也该能'记得',这又谈何容易?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尽说述而不作,但如何述法,尽不容易。

3、 书要一部一部读。钱先生说当知读一篇文章大不易,但只要能读一篇,就能读一切篇。这一篇不能读,别篇也一样不能读又说读书要读到书背后的人,切不可当一堆材料来刊,而各人读书,可以有见识不同.想自己从前读书,都称不上读书,只可谓翻书,从头至尾,快则快矣,合上书却一无所得,只留下一模糊印象,或者一点零碎谈资供人前卖弄。

关于对社会和人生

钱先生容易受人批评的地方不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盛赞,例如对于纪传体的极力称赞,对于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些评价,对于农历纪年,中文的妙处,无一不是如此。因这观念太偏,所以遭人批评。余英时先生说钱先生一生为故国招魂,不禁让我联想到另一位老先生,辜鸿铭。都是一腔的爱国热情,只不过透过不同的偏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样的感情,这样的胸怀,让我觉得惭愧。一直以来,我大概都属于是悲观的虚无主义者,对这个社会的总总地方感到失望,及至冷漠,然后躲在独善其身的牌子后面漠然地度日。从不认为自己能留下什么或者改变什么,也从未想过要去做些什么。所谓立德、立言、立行,对我来说仿佛一件出土文物,可以看看,但与自己没有关系。说出我从来不觉得这是我的国家这样的话,心也不会颤抖。

即使是现在,每天听着周围的人抱怨这个社会种种的丑恶,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但是,从心里接受了这样的话虽说这个国家的社会责任不在我,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做事情的态度也会不一样吧。

关于读后感史学合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后感史学合集,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读后感史学 篇1

“八史”过后,中国史学彻底恢复元气,从修史活动中培养了不少具有实力的创新人物,刘知几可谓他们当中特立独行的一个。

刘知几和前面的历史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私人身份撰史学批评。论私人身份,司马迁算第一个,但他到底做着中书令;整本史学批评,在《文心雕龙》中偶尔一现,仅仅片言只语,淹没在一片文学批评的汪洋大海中。集两个方面于一身者,在中唐时期,非刘知几莫属。因为私人撰述,意味着压力倍增,必须自己独力承担寻找材料、雕版刊行,及写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相应开销。幸而材料方面不用担心,刘氏在辞职专门写书之前,多次入阁担任史官,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机密的内部档案,也是拜担任史官的经历所赐,他深深体会到中唐时史馆内部十羊九牧的混乱局面。《史学史》倒没有具体分析造成混乱的深层原因,联系到当时武皇夺权,中经中宗反复废立,最后才折腾到玄宗继承大统,人事频繁变动,朝野上下都忙于搞政治斗争,大家没有时间去料理史馆的管理。结果太宗时代传下来的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维护,史馆的人员规模越来越臃肿,恰像当今的行政机关。记得很久以前,我偷看母亲的《行政法》教材,末尾结语大概是说,我国的行政机关总会隔数十年人员翻倍,就陷入“精简—臃肿—再精简”的怪圈,两相对比,岂止巧合,不是很值得深思?

刘知几的性格比较耿直,却懂得官场道理。以他出身官宦世家的背景,自然晓得只要在朝一日,就必须按照上级指示行事,因此,他概叹“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转身回家搞学术去。难道他的行动象征学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政治之间要保持距离吗?

但也不必讳言地说,刘知几的性格里蕴含着极大的理想主义者成分,且看他在着名的传世作品《史通》里提到如何成为合格的史学家标准可知。所谓“三才论”,既需要勤奋学习,又不失驾驭史料文献的天赋,才学兼备之余,还拥有过人的胆识和器局,超越时代的局限。按这个标准,其实刘氏自己也未能达标。《史通》的自叙篇章,也有庸俗地吹嘘自己家世和郡望的词眼,证明他也沾染了当时门阀旧风气。毕竟这些缺陷,是白璧微瑕,无改刘氏《史通》的独创性,及时总结编撰史书的成败得失,可以说第一本史学界的理论教科书。

很快“安史之乱”来了,从太宗时代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社会财富,遭到极大破坏,剩下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晚唐。史学不再着眼于纯理论,政治气候的转变,要求它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

于是,杜佑和他的《通典》稳稳地接过刘知几的班。当时唐朝已经无复太宗年代的富裕,杨炎变革赋税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国库收入困难问题,大环境所致,晚唐的史馆早就退居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毕竟朝廷再也出不起那么多的闲钱供养学术。由此可知,头顶着宰相光环的杜佑,实际不过以半官方身份撰文,他的《史通》自主命题,一反常态把典章制度史独立成书,又首次以《食货志》位居全书之首,一改历代以帝王本纪等政治史居主要地位的惯例。回想贞观和开元,学术不论经济,而经济自强;玄宗以下六朝,强调经世致用,而财富缩水,真不觉令人唏嘘!所以,杜佑的《通典》与其说在巨细无遗阐述历朝历代制度变化的来龙去脉,毋宁在表达他对时代走向的深深思考,其中某些见解,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例如,他开篇《食货志》有个这么样的观点:国家经济最重要就三点,粮食、土地、劳动人手,只要这三个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国家和人民的收入将逐步提高。真真如暮鼓晨钟!一个生活在千年前的古人居然能看明白当今不少干部们常常头痛的三条“政绩拦路虎”,不难想见杜佑个人具有深厚的政治涵养,是支撑着他写出经典的史学着作的基础。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史通》俯首可拾。再比如,他在《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明确表达:国足则政康,家足则教从。政治健康发展依赖国家收入稳定;支持人民文明进步要看家庭是否经济稳定。同时他后面又提及,家庭要富足,靠的是诚实经营,一味靠避税,到头来损害国家和家庭的根基。林林种种,不由得令人敬佩他对世事的洞察能力,当然书中更多的是新颖的史学观点。

不但观点,连推导方法也是前所未有。他在《通典·礼典》,用少数民族现行的婚姻风俗跟春秋时代汉族的上层贵族婚姻习俗对比,得出结论,汉族文明并非一贯先进,少数民族也并非落后的蛮夷。只是地理气候不同,文明进化快慢有异,一语中的,有力驳斥往常士大夫头脑中固有的“大汉族主义”。这一点很接近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的看法,谁说古人不如今人!关于杜佑的新颖思想,不止一点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借“分封制”、“郡县制”的争议,最后推出“不因后事以酌前旨”,不能用后人的眼光来揣测古人的看法,评价和判断历史事件时,必须从这一事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杜佑的观点足以穿越时间,包含着历史主义的成分。若非如是,则属“厚诬古人”,今天还有许多反面教材,最经典一句“我孝庄”。杜老九泉之下,对此估计也只会嗮笑,他性格文质彬彬,加上学问好,无怪乎皇帝在他致仕(退休)时,下鉴定语“蕴经通之识,履温厚之姿,宽裕本乎性情,某猷彰乎事业”。

杜佑的一生可谓无憾,享年七十七岁(虚岁七十八),其时《通典》已经脱稿,伴随着他的逝世,唐代史坛的亮度再次变弱,幸而还有点点光芒照亮。

读后感史学 篇2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著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读后感史学 篇3

我这几天阅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读历史学成语》,这本书上有许多生僻字,我就查字典认读、理解成语后面的背景和来历。自己觉得很有收获,在星期六上完日语课后,爸爸妈妈带我出去吃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饭,一边开始了有意思的历史、成语讨论:

“爸爸,我看到书上有个成语‘千金买笑’,这个成语讲的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她非常美却不爱笑,周幽王非常苦恼。虢石父建议周幽王点燃烽火戏弄诸侯来搏褒姒一笑,周幽王就听信了这个话。烽火点燃时,诸侯纷纷带兵跑来救援,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狼狈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周幽王大喜,经常点燃烽火来戏弄诸侯。因为他把军令当儿戏,拿国家安危开玩笑,失信于民,最后就亡国了。”爸爸吃惊地看着我说:“菲菲竟然能把成语讲得这么清楚呀!”妈妈说:“你真棒!妈妈知道‘烽火戏诸侯’,却不知道这后面的历史故事呢!”妈妈接着说:“没有原则的溺爱娇惯,属于是非不分;有句俗话‘娇子如杀子’,你成长中有错误就要及时指出,否则百害无一利。”我笑着叫道:“老妈!你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说教呀!”

我又对爸爸说:“爸爸,我觉得姜子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钓鱼用直钩子而且没有鱼饵,这叫‘愿者上钩’;另外他的妻子马氏在他落魄时嫌他穷、嫌他没出息,离开了他,当姜子牙受到重用时,她又苦苦纠缠想回来。姜子牙把水壶里的水泼到地上,让马氏收起来就允许她回来。可是马氏趴到地上只捧起一堆泥浆,这叫‘覆水难收’。”

“你真棒!讲的很详细呢!”爸爸妈妈一起夸我。

“爸爸,我们中国朝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秦朝还是唐朝?我知道唐、宋、元、明、清呢!”我又问道。

“宝贝儿,你刚才讲的周幽王是周朝人;姜子牙是商朝人。周朝、商朝历史比秦朝和唐朝要早得多。我国的朝代有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爸爸给我耐心地讲着。

“哇!你好厉害呀,老爸!你给我讲的真清楚!怪不得妈妈说你是咱们家最有学问的人呢!”我连连“拍马屁”,引来了爸爸妈妈一阵笑声!

我发现读书讨论特别有意思:可以加深读书印象、对书中的知识了解更多;一家人享受饮食的美味又收获了知识的营养,真是其乐融融呀!

读后感史学 篇4

《新史学》读后感

我于日前重新拜读任公先生之大作--《新史学》,受益非浅,启发之余写此读后感。

任公先生学贯中西,其将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发现我国兹学之盛如彼,然国民不团结、群治不进化,"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先生推其病因,指出"六病三恶果"."六病"者: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十四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我国之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莫能"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史之用也。"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先生认为史学应该如人,须有其精神,"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已。"然我国史学"汗牛充栋,皆如蜡人院之偶像,毫无生气,读之徒费脑力。""非益民智之具,而耗民智之具也。"五曰:能铺叙而不能别裁。我国史学多且杂,然体裁单一,如果"将大事皆删去,而惟存"临猫生子"等语。"六曰: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中国万事,皆取述而不作主义。"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之史家,稍有创作之才的惟六人:太史公;杜君卿;郑渔仲;司马温公;袁枢;黄梨洲。此六病之弊所贻害后人之恶果有三: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时至今日,我辈读史也无一善本可寻,且疑古之风尚存,稍不留神就会发现手里捧的就是某某学者所指的伪书。呜呼,此国人之大不幸也!先生于百年前提出的问题至今尚未善解之,故今之史家应深思之、努力之,编写一善本以谢国人,也慰先生之在天之灵。

任公先生在彼时彼日针砭史学之弊,确能振聋发聩,今日读来尤耳目一新。深思之,语略过而意已到,"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然也!快哉!"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先生之心吾知之矣。

读后感史学集锦10篇


写作品读后感需要注意什么呢?在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一般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读后心得。此时我们就可以将脑中的想法记录进自己的读后感。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读后感史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后感史学 篇1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著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读后感史学 篇2

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尽管法律与文学在西方成为一种所谓的运动或曰流派出现在20世纪后期,但是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威廉.S.霍尔兹沃思的这本《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应当被视为法律与文学的一种早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和交叉。由于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乃至世界著名文学家,由于他对英国社会特别是英国下层社会的生动描写和关注,同时还由于他早年在伦敦律师所的经历以及与当时法律界的长期联系,因而其涉法作品不仅细腻,而且有一定的可信度。当然,作为一名文学家,其相关作品中的一定的想象、夸张等是容许的或可以理解的。也许,正是通过狄更斯的作品,引发了不止一代的中外读者对于狄更斯时代的英国社会的了解和想象。就这本中译本而言,汉译者实乃功不可没,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能够分享霍尔兹沃思的这部作品,同时可以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重读狄更斯。其中,汉译者给出的诸多译注更是方便读者之举--毕竟,大多数的中国读者对于英国法律文化知之不多……

读后感史学 篇3

今年是建党的一百周年,我校以礼遇榜样模范 弘扬道德风尚为主题,让我们了解优秀党员的故事,借此学习他们的品格和精神,提高自身对党的认知,增强我们的凝聚力,此次活动让我深有感悟。

学习优秀党员,就要学习他们勤恳干事、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热情和忘我工作的精神,把实现远大目标和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起来,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党和学校的事业贡献力量。学习党员,就要学习他们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始终不灰心、不气馁,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我们要学习他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职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学习党员,就要学习他们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自觉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能力,真正做一名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党员。虽然有些优秀的共产党员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精神永在,风范长存,将永远激励我们不畏挫折,勇敢前进。

读后感史学 篇4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着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读后感史学 篇5

学习成语是每个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所必须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几天看了一下《读历史,学成语》,这个本书,发现它是一本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它用历史为主线,串起各个成语(主要是历史人物成语)。

三年级以前,小朋友看的是快乐学成语,虽然也可以记住成语,但运用的时候不免有时会张冠李戴,弄巧成拙。本书用讲历史故事的形式来学成语,的确很独特。看历史故事,既了解了历史,又同时学习了成语,真的很不错。三年级的小学生应该可以接受这种比较正统的学习方法了。一个四字的成语,不但有它的意思,还包括:出处,人物,事件,时代背景,等等。如果只是单纯记得成语,而不了解它的全部,那就会在以后的应用中出现偏差,甚至于词不达意。故事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特别是孩子,看这本书就像是在看很长历史电影,每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理解成语这就是本书最大好处。它所讲的故事是历史上存在过的,这就更加锦上添花了。既学了成语,又看了故事,还读了历史,真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虽然好多成语涉及到的字有不少是生辟字,小朋友一时半会接受不来,但它在字的上面有注音,也可以直接无障碍地阅读。

学习古文,从学成语开始,如果全部用现代语法,那大千中华的灿烂文化瑰宝就没那么传神了。所以学好成语是为今后敲开中华文化宝库准备敲门砖。

读后感史学 篇6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著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著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著主人公的喜,忧著主人公的忧,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

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著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著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读后感史学 篇7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读后感史学 篇8

作为一个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兴趣爱好者,我前段时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全册(上下册),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阅读时间都花在了查阅文中繁体字上。好在自认为读的还算认真,于是就想写点读后感作为对自己初读此著作后的一个小结。当然,钱穆先生的这套书值得再次精读,我保证再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释,很多字和词我仍不知如何发音,作何解释。

《国史大纲》是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就个人整体的观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师们视野之广阔、学识之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都有信手拈来之感。历史如同一张刻在他们脑中的画卷,似乎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熟谙于心,对每一历史事件得失总结、评论观点独到而犀利。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大家的大师之作,尽管读起来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读的慢且细,细细品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在于,不但开拓视野,更重要是启发思考。

其次,当我读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的文字时,过往时空中一些片段就会如电影桥段般跃然眼前。我知道它们并不是电影桥段,它们有的也许曾真实发生,过程被亲历者拿笔记下而流传下来;有的也许只是来自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真相在传播过程中经或多或少的加工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来自于今人通过学术研究及科技手段,对历史进行还原、推断或假设。

无论如何,历史本来的面目对于我们来讲,只能是一种隔著时空之窗的遥望。但我认为,我们仍要多读历史,不仅是因为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在历史浩瀚的遗物中尽可能寻找线索,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以及我们自身进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对于自身与过去,自身与当下,自身与未来这三层关系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只读了一遍,我可能还做不到就书中内容的解读或延伸来分享自己的拙见,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与小事

在历史整个语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个需要从不同维度来看。对于君民二元关系来讲,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制定的一条国家政策,任命一个地方官员,在天下黎民百姓看来是事关自身命运的大事。开明的统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会中变化,民情的动向,他们不是不犯错,只是能掌控事态,在小事演变成大事之前及时解决。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盛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绝对领导。相反,那些亡国的君主既看不到这些变化,又掌控不了局势。秦二世制定《七科谪》与《闾左戍》时,陈胜、吴广只是千万劳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来为民者天生的义务。最终他们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会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灭亡。

细细想来,那些决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种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时处理,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那历史是不是该是另外一番模样?从这个意义讲,历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决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尽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记住。

许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大事件,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义。

多数与少数

《国史大纲》里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民族关系,也就是华夏民族与 蛮狄戎夷的关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指导思想。在中原华夏文化语境中,我们华夏民族不但人数比少数民族多,文明程度还比他们高,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取一些特难听的名字恶心他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鄙视,更多是一种防卫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说明你跟我不一样。但是,当低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如何维持统治就成了统治阶层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少数统治多数,光靠武力显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尽量把自己变得和华夏民族一样,所谓同化,是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间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内各势力间关于汉化的分歧而导致的矛盾。对于数量占有、文化占优的华夏民族来讲,被异族统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开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过就慢慢妥协,最后从文化上同化异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变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总之,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背后都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著大规模人口减少,甚至有些民族被灭亡。但同时,民族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为融合多于冲突,才能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与断裂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概是说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比如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其疆域只是局部,远不比元朝统治全境。关于元朝算不算中国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谈论,我想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链条,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历史,更像是一次次链条节点的断裂,然后又组成新的链条的过程。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新的当朝者在执政中既会学习前朝,也有自己创新,但这些创新不足以推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跨时代的变革,顶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对比唐代和清代两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对比,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朝代,不过是同处在农业社会的不同阶段而已。看看从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信息时代,如果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这些巨变,现在的中国又是何种面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社会之所以几千年历经各种变乱而文化不断的原因,也许就是太过于稳定,我们的文化一脉传承,导致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是后来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脚步在走。社会变乱只是打断了原来生锈的链条,社会思想和文化让链条重新连接,于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又重新开始工作,社会又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如此循环,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我们读到史书里每一段寥寥数语的记载,更应该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和文字,看到它们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泪,有痛苦欢笑,有喜乐哀伤。厚厚的历史卷本,记录的那些征战杀伐中的善恶选择,艰难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至今读来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它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跳过冰冷的文字,直抵我们脑海,让我们有感受到历史中的不同一面。

还有一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可能不那么欣赏,甚至有些厌恶。面对他们,我们不妨少些痛斥和辱骂,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在面对他们遇到的那些状况时又将如何选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毫无污点的历史,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选择。

古代与当今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如果用当今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古代人们的一些选择,也许会觉得古人有时难以理喻。可是,当我们以当时的视角,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话)来看待那些事情,也许会对他们那些选择一些保留态度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同我们人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长大了看小时候的事,有多少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我们当时做那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历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论,我们当然也有权力去评判我们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为鉴,过去的事情不正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一个参照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

读后感史学 篇9

将历史作为自己的专业已经九月有余,每每和同学们谈论自己的专业,总是拿情怀、为往圣继绝学、人文精神诸如此类虚幻飘渺没有实际内涵的词儿来为自己增添点儿光芒,仿若任何专注于实际与现实的东西都是深受功利主义的荼毒,不够崇高,不够浪漫,而自己恰到好处的避开这些,走的孤独且决绝。

然而近日阅读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不免大惊失色,不免汗颜,不免羞愧。回想起上一学期的几次论文作业,不免哂笑与嘲讽自己的无知与幼稚:责任、家国情怀、民族意识等等大而空的词儿反复的出现在我的阐述中,我也沉迷于宏大的叙述,寥寥几笔就概括出历史学的意义类,像极了古代那些古老迂腐、满嘴仁义道德的文人们。文字浮在云端,自然华而不实,细读倒有点审视历史标榜自己的感觉。只是可惜了我可爱的老师们,要在我这云端行走几千字的距离,摇摇欲坠。

本书经过几次的翻译与改版,也前后经历十几年的印刷与发行,其热度自是不言而喻,足见其重要性。近来更有人将其列入历史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不知马克先生,该作何感想。既谈技艺,就在无形中定义了历史学家的本职工作-手艺人,与陶瓷工、瓦匠等别无二致,差别只在工作的客体。曾用书名《为历史学辩护》“一门学科的存在需要辩护,足见其地位之不妙。”(译者语)可见,作者在此书中,主要是想回答开篇的那个由一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历史学有什么用呢?”历史当然有用,只是在其作为学科被纳入研究者的视角,他存在的价值又在何处呢?我不敢说自己目前得到了可以说服众人的理由“历史并不纠缠当下。”在此仅仅对于在马克大师的书中提及的技艺,作个简单的归纳总结,其中夹杂些许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其内容与主旨大多不超出此书。

读后感史学 篇10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日新月异的改变,传统的历史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探索未来的道路,它必须在理论或者方法上进行一定的突破,从而在新环境中走出一条稳健道路,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著作《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就是对当代史学的发展道路的记录。该书着重阐述了当代史学发展的趋势、一般方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共有7章,分别为“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探索新概念和新方法”“社会科学对历史学的影响”“历史学的新领域”“探究历史学的意义:国别史、比较史学和‘元历史学’”“历史研究工作的组织”“结语:当前趋势和问题”。该书抛弃了“欧洲中心论”的陈腐说教,也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局限,不仅论述了西方国家的历史研究,同时也花大量篇幅论述了东欧、苏联、第三世界国家等的历史研究。当然,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立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前沿,选择有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行整体性的把握。本书主要告诉我们,在20世纪后半期以来,历史学研究走上了社会化的道路。

以往的历史研究主要是实证研究,然而,当时间进入20世纪,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因为德国历史主义思想流派异军突起且不断扩大其影响,二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然而,马克思主义史学虽在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但因为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以及阶级斗争情况,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与促进作用,历史学一度陷入危机。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社会科学雪中送炭,帮助历史学完成了新趋势的建立。

首先,历史研究的社会化是指历史学研究摆脱了封闭状态,正如巴勒克拉夫在书中总结的那样到,20世纪的史学成果主要源于方法的创新,即历史学摆脱了封闭的实证主义研究,开始采用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用新的研究方法和态度去解决历史学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历史资料的时代已经到来”。

比如作者在书中举例说明的法国年鉴学派,他们所关心的是处于时代中的人类的全部活动,是“属于人类,取决于人类,服务于人类的一切;是表达人类,说明人类的存在、活动、爱好和方式的一切。”他们的根本目标是创造一种“全面的历史”,以取代“事件构成的历史”。

作者认为其对历史学的贡献不在于历史观念的更新,而在于方法论上,主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坚持历史研究工作的前提是提出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如何才能实现”总体的历史学的实践问题。在年鉴学派等的主持下,社会科学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历史学。比如纠正了历史学固有的种族中心主义,加强对理论问题的重视,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等数量分析技术,等等。

其次,随着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方法引入到历史研究,传统的历史体系得到更新。“从研究个别和具体转向研究普遍规律,是把历史学和社会科学都作为最终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的尝试”,历史学家不再只去关心政治史,而是试着去关注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于是,便出现了一下新的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历史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

最后,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也包括“历史学家视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巴特克卡夫也认为,当代史学研究应注重时空方向的拓展,历史研究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不断革新的。过去,我们的历史研究在对欧洲地区倾注了太多的目光,而忽略了东南亚、非洲、美洲等的历史探究,作为世界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地区所发生的史前史、殖民史、民族运动史、文化史等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历史学研究领域扩大,在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上都出现了新领域。

在时间上主要表现为史前考古方面。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可以算是历史研究领域扩大的最重要的方面,因为它对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都产生了普遍的影响,改变了他们对人类过去的看法。在空间上则表现为突破传统的“欧洲中心论”,亚洲史、非洲史、拉美史蓬勃兴起,真正实现了“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

通过作者的分析,可知突破“史学危机”就是要突破传统模式,对历史社会化的必要性和途径有清醒的认识,不断引进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历史工作者也要发挥主体作用,促进自身及研究的社会化,历史学才会重新焕发蓬勃的朝气,作文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

当然,在本书中,作者虽强调要摒弃“欧洲中心论”的历史观,但是也没能完全跳脱“欧洲中心论”史学观对自我的影响。他认为19、20世纪世界史学在方法论上的进步均来自欧洲史学的向外部的传播,而忽视了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在历史研究上所取得的突破。

论文读后感


论文读后感范文一

酷狼朋友罗克的故事太多了,我非常感兴趣。他是一个聪明的发明家。他研究了人体能量吸收器,把人自身散发的热量攒成电,大伙儿从此不用交电费了,他还研究出防暑疫苗,打一针凉快一夏天,还有防寒疫苗,文凭针,官运针,愉快针,孝顺针他甚至还能捣鼓出人造龙卷风,使善良反败为胜,战胜邪恶,他还发明了垃圾炼金机,能把垃圾炼成黄金,那叫彻底的变废为宝!罗克还是个教育家,他发明了50句家长忌语和50句教师忌语,可最后还是宣告失败,他任地球-球长后,不仅解决了计算机万年虫的困扰,还从此免了后代的n年虫之忧,罗克甚至还当上上帝,让孩子在六岁时学会父话,能够和 母语讲得一样流利。他是一个奇思妙想的发明家,我非常喜欢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想和他一样当地球球长和上帝,为人类造福。也想我平时除了认真钻研。刻苦学习以外,还能积极动动脑筋。记得有一次,我的地球仪褪色了,变得模模糊糊,看不清,只得让他退休了。我想这样要买许多地球仪,得用许多钱,不是很浪费吗?怎样能让地球仪不褪色呢?要么把它放在柜子里,可是又放不下,怎么办呢?这时,我看见桌子上有一只三江购物的袋子,把它套在地球仪上,打一个结,怎样非常方便,要用时只要把袋子拿掉。我已经用了5年了,但地球仪还是跟刚买来的一样新。在生活中,我就是这样爱动脑筋。当然,像故事中的罗克一样成为一个发明家,还远远不够。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加倍努力。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创新。

论文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读了池莉的《来来往往》、何顿的《丢失了自己的女人》,这也许是目前描写中年危机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吧。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事业上的成功人士,又都同样面临着爱情、家庭的危机,但这只是表面的问题,实际是每当人在日复一日地向前走的时候突然停下脚步来,看看过去,看看未来,会有一种茫然。 现实是经不起推敲的,正如爱情一样是脆弱的。生活中戏剧性的东西其实并不一定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我想大多数婚姻在最初缔结的时候,总也应该是真心诚意的吧,是因为爱情的吧,然而,世界每天在变化,不可阻挡,但无论岁月如何流淌,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童话,总会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冒出来,也或者有了合适的温度、湿度,她就滋生出来了,让你我对现实本身产生不满并开始憧憬和向往,我们无法摆脱可心又不甘。多年前,人们说懒得离婚,时至今日,虽然更多的人更直截了当地抛开过去迎向崭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种生活和感情的中间状态的存在,是介于好和坏,喜欢和讨厌,过得下去和过不下去之间的,是介于勇敢有力地去改变和折腾疲惫地不想改变,不得不改变而改变后又未必如何之间的想到《廊桥遗梦》,想到佛朗西斯卡也许爱有残缺才美丽,人生有遗憾才真实吧。

好久没有和孩子们谈心了,在我印象中他们应该是什么也不懂,你叫他们写作业,他们就写作业;你让他们读书,他们就读书,他们不懂的什么是反抗,更不懂的老师的用意和情感。

刚接手新班时,我摆出了老师的尊严,因为这个班带来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可是,当我面对我的课堂时我感到了困惑,为什么学生眼中都带有少许的惧怕,他们对我的问题要三思后才敢回答,是那么的不够自然,而且语气还那么不肯定,课堂上很沉闷。我百思不得其解。周俊杰是班里内秀的一个女孩,最近她悄无声息变化着,让我感到她的潜力可挖。这天放学约她来办公室送作业,我不露声色,问其身体、家庭状况,与同学的关系是否融洽,学习上有什么困难,班里最近发生的事情,试图消除她的胆怯,她都一一否决。几经周折,我终于敲开了她的心扉。老师,我上课回答问题老是紧张,害怕回答错误,得到同学们的批评,手里总是冒汗。再看看她,的确有些紧张,我翻开她手心一看,汗已浸湿了手中那张作业纸,我让她坐下,耐心的开导她,她向我倾注了很多知心话。听完她的这番话,我的心震撼了一下,这就是我的课堂沉闷的原因,我要感谢这个孩子的天真,感谢他的童言无忌,让我重新认识孩子们,他们年龄虽小,但是他们还是很懂得道理,很有个性的。从那以后我以更多的宽容,更多的爱心对待他们,我发现课堂上改变了不少,上课爱发言的学生增多了,他们的眼中少了惧怕,却多了对我的信任,对数学学科的喜爱,让我从中体会到了与学生合作的快乐。

学生的智慧是不可低估的。有一次,在练习中有个问题是怎样买票最合算?我在教学时,指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票价一律8元或成人票lO元,儿童票6元的买法都一样是16元,所以怎么买都可以。这时有个学生提出:老师我有一个更省钱的方法,大人买票价一律8元,小孩买成人票10元,儿童票6元,这样只要14元,可以节省2元。多么聪明的孩子!学生还举着手说老师还有,有些想法虽然与教学内容有点不符,但我没有阻止他们,因为我知道我现在就是需要这样敢于发表意见的学生。

千万别小看我们的孩子,只要我们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孩子们就能把他们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精品]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1740字)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会有一些独到见解。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读后感是人们读完书后的真情实感、独到见解。那么,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精品]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174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一】

“八史”过后,中国史学彻底恢复元气,从修史活动中培养了不少具有实力的创新人物,刘知几可谓他们当中特立独行的一个。

刘知几和前面的历史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是私人身份撰史学批评。论私人身份,司马迁算第一个,但他到底做着中书令;整本史学批评,在《文心雕龙》中偶尔一现,仅仅片言只语,淹没在一片文学批评的汪洋大海中。集两个方面于一身者,在中唐时期,非刘知几莫属。因为私人撰述,意味着压力倍增,必须自己独力承担寻找材料、雕版刊行,及写书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相应开销。幸而材料方面不用担心,刘氏在辞职专门写书之前,多次入阁担任史官,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机密的内部档案,也是拜担任史官的经历所赐,他深深体会到中唐时史馆内部十羊九牧的混乱局面。《史学史》倒没有具体分析造成混乱的深层原因,联系到当时武皇夺权,中经中宗反复废立,最后才折腾到玄宗继承大统,人事频繁变动,朝野上下都忙于搞政治斗争,大家没有时间去料理史馆的管理。结果太宗时代传下来的制度没有得到足够的维护,史馆的人员规模越来越臃肿,恰像当今的行政机关。记得很久以前,我偷看母亲的《行政法》教材,末尾结语大概是说,我国的行政机关总会隔数十年人员翻倍,就陷入“精简—臃肿—再精简”的怪圈,两相对比,岂止巧合,不是很值得深思?

刘知几的性格比较耿直,却懂得官场道理。以他出身官宦世家的背景,自然晓得只要在朝一日,就必须按照上级指示行事,因此,他概叹“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转身回家搞学术去。难道他的行动象征学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政治之间要保持距离吗?

但也不必讳言地说,刘知几的性格里蕴含着极大的理想主义者成分,且看他在着名的传世作品《史通》里提到如何成为合格的史学家标准可知。所谓“三才论”,既需要勤奋学习,又不失驾驭史料文献的天赋,才学兼备之余,还拥有过人的胆识和器局,超越时代的局限。按这个标准,其实刘氏自己也未能达标。《史通》的自叙篇章,也有庸俗地吹嘘自己家世和郡望的词眼,证明他也沾染了当时门阀旧风气。毕竟这些缺陷,是白璧微瑕,无改刘氏《史通》的独创性,及时总结编撰史书的成败得失,可以说第一本史学界的理论教科书。

很快“安史之乱”来了,从太宗时代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社会财富,遭到极大破坏,剩下只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晚唐。史学不再着眼于纯理论,政治气候的转变,要求它发挥经世致用的功能。

于是,杜佑和他的《通典》稳稳地接过刘知几的班。当时唐朝已经无复太宗年代的富裕,杨炎变革赋税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国库收入困难问题,大环境所致,晚唐的史馆早就退居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毕竟朝廷再也出不起那么多的闲钱供养学术。由此可知,头顶着宰相光环的杜佑,实际不过以半官方身份撰文,他的《史通》自主命题,一反常态把典章制度史独立成书,又首次以《食货志》位居全书之首,一改历代以帝王本纪等政治史居主要地位的惯例。回想贞观和开元,学术不论经济,而经济自强;玄宗以下六朝,强调经世致用,而财富缩水,真不觉令人唏嘘!所以,杜佑的《通典》与其说在巨细无遗阐述历朝历代制度变化的来龙去脉,毋宁在表达他对时代走向的深深思考,其中某些见解,到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例如,他开篇《食货志》有个这么样的观点:国家经济最重要就三点,粮食、土地、劳动人手,只要这三个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国家和人民的收入将逐步提高。真真如暮鼓晨钟!一个生活在千年前的古人居然能看明白当今不少干部们常常头痛的三条“政绩拦路虎”,不难想见杜佑个人具有深厚的政治涵养,是支撑着他写出经典的史学着作的基础。诸如此类的言论,在《史通》俯首可拾。再比如,他在《通典·历代盛衰户口》明确表达:国足则政康,家足则教从。政治健康发展依赖国家收入稳定;支持人民文明进步要看家庭是否经济稳定。同时他后面又提及,家庭要富足,靠的是诚实经营,一味靠避税,到头来损害国家和家庭的根基。林林种种,不由得令人敬佩他对世事的洞察能力,当然书中更多的是新颖的史学观点。

不但观点,连推导方法也是前所未有。他在《通典·礼典》,用少数民族现行的婚姻风俗跟春秋时代汉族的上层贵族婚姻习俗对比,得出结论,汉族文明并非一贯先进,少数民族也并非落后的蛮夷。只是地理气候不同,文明进化快慢有异,一语中的,有力驳斥往常士大夫头脑中固有的“大汉族主义”。这一点很接近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的看法,谁说古人不如今人!关于杜佑的新颖思想,不止一点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借“分封制”、“郡县制”的争议,最后推出“不因后事以酌前旨”,不能用后人的眼光来揣测古人的看法,评价和判断历史事件时,必须从这一事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杜佑的观点足以穿越时间,包含着历史主义的成分。若非如是,则属“厚诬古人”,今天还有许多反面教材,最经典一句“我孝庄”。杜老九泉之下,对此估计也只会嗮笑,他性格文质彬彬,加上学问好,无怪乎皇帝在他致仕(退休)时,下鉴定语“蕴经通之识,履温厚之姿,宽裕本乎性情,某猷彰乎事业”。

杜佑的一生可谓无憾,享年七十七岁(虚岁七十八),其时《通典》已经脱稿,伴随着他的逝世,唐代史坛的亮度再次变弱,幸而还有点点光芒照亮。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二】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着,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着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三】

作为一个历史知识储备有限的兴趣爱好者,我前段时间花了近3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全册(上下册),其中有大概六分之一的阅读时间都花在了查阅文中繁体字上。好在自认为读的还算认真,于是就想写点读后感作为对自己初读此著作后的一个小结。当然,钱穆先生的这套书值得再次精读,我保证再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释,很多字和词我仍不知如何发音,作何解释。

《国史大纲》是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

就个人整体的观感而言,首先非常佩服大师们视野之广阔、学识之丰富,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都有信手拈来之感。历史如同一张刻在他们脑中的画卷,似乎每一个细节他们都熟谙于心,对每一历史事件得失总结、评论观点独到而犀利。这也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大家的大师之作,尽管读起来略微吃力,但正因吃力才读的慢且细,细细品读让人受益匪浅的一点在于,不但开拓视野,更重要是启发思考。

其次,当我读到那些描述浩瀚如烟的历史进程的文字时,过往时空中一些片段就会如电影桥段般跃然眼前。我知道它们并不是电影桥段,它们有的也许曾真实发生,过程被亲历者拿笔记下而流传下来;有的也许只是来自历代人们的口口相传,真相在传播过程中经或多或少的加工而变得模糊不清;有的来自于今人通过学术研究及科技手段,对历史进行还原、推断或假设。

无论如何,历史本来的面目对于我们来讲,只能是一种隔著时空之窗的遥望。但我认为,我们仍要多读历史,不仅是因为通过这扇窗,我们可以在历史浩瀚的遗物中尽可能寻找线索,对于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以及我们自身进行追根溯源。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有趣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个人,对于自身与过去,自身与当下,自身与未来这三层关系将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只读了一遍,我可能还做不到就书中内容的解读或延伸来分享自己的拙见,仅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大事与小事

在历史整个语境下,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这个需要从不同维度来看。对于君民二元关系来讲,皇帝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制定的一条国家政策,任命一个地方官员,在天下黎民百姓看来是事关自身命运的大事。开明的统治者能明察秋毫,感受到社会中变化,民情的动向,他们不是不犯错,只是能掌控事态,在小事演变成大事之前及时解决。所以历史上那些所谓盛世,都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所绝对领导。相反,那些亡国的君主既看不到这些变化,又掌控不了局势。秦二世制定《七科谪》与《闾左戍》时,陈胜、吴广只是千万劳役中不起眼的角色,履行著在皇帝看来为民者天生的义务。最终他们不堪忍受徭役,燎起了社会反抗革命的星星之火,导致了一个大帝国的灭亡。

细细想来,那些决定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并非突然爆发出来,追根刨底可能都是由各种小矛盾聚合而成的。如果其中的一些小矛盾能被及时处理,这些大的事件就可能不会发生。那历史是不是该是另外一番模样?从这个意义讲,历史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决定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面貌的因素之一。尽管,只有那些大事件能被记住。

许多人的小事情,加在一起就是国家的大事件,这大概就是民心的含义。

多数与少数

《国史大纲》里有相当的篇幅都在讲民族关系,也就是华夏民族与 蛮狄戎夷的关系。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春秋》)大概就是中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总指导思想。在中原华夏文化语境中,我们华夏民族不但人数比少数民族多,文明程度还比他们高,于是我们就跟他们取一些特难听的名字恶心他们。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上的鄙视,更多是一种防卫的心理,从一开始就说明你跟我不一样。但是,当低文明程度的少数民族通过武力征服取得高文明程度地区的统治权之后,如何维持统治就成了统治阶层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少数统治多数,光靠武力显然不行,吸收、融入中原文化,然后尽量把自己变得和华夏民族一样,所谓同化,是必由之路。这个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言而喻,不但是民族间融合的矛盾,更有本民族内各势力间关于汉化的分歧而导致的矛盾。对于数量占有、文化占优的华夏民族来讲,被异族统治在文化上是不可接受的,开始的反抗很激烈,反抗不过就慢慢妥协,最后从文化上同化异族,能被同化的最后都变成了华夏的一部分,不能被同化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比如元朝)。

总之,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背后都是文化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伴随著大规模人口减少,甚至有些民族被灭亡。但同时,民族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而正是因为融合多于冲突,才能让我们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完整与断裂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大概是说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朝代吧。以前也有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比如五胡乱华时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不过其疆域只是局部,远不比元朝统治全境。关于元朝算不算中国这个问题我暂且不做谈论,我想如果把历史比作一个链条,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历史,更像是一次次链条节点的断裂,然后又组成新的链条的过程。历史上各个朝代更替,新的当朝者在执政中既会学习前朝,也有自己创新,但这些创新不足以推动社会发生根本性的跨时代的变革,顶多算是前朝的plus版。如果对比唐代和清代两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方面做一个全面对比,相隔几百年的两个朝代,不过是同处在农业社会的不同阶段而已。看看从19世纪以来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现在信息时代,如果19世纪以前的中国社会也发生了这些巨变,现在的中国又是何种面貌?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社会之所以几千年历经各种变乱而文化不断的原因,也许就是太过于稳定,我们的文化一脉传承,导致社会变革的结果只是后来者沿著前人的方向和脚步在走。社会变乱只是打断了原来生锈的链条,社会思想和文化让链条重新连接,于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又重新开始工作,社会又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运行。如此循环,直到近代才被打破。

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的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当我们读到史书里每一段寥寥数语的记载,更应该透过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和文字,看到它们背后可能是一大群人的故事,有生有死,有血有泪,有痛苦欢笑,有喜乐哀伤。厚厚的历史卷本,记录的那些征战杀伐中的善恶选择,艰难岁月里的人性光辉,至今读来仍震撼和敬佩的人生故事,以及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它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跳过冰冷的文字,直抵我们脑海,让我们有感受到历史中的不同一面。

还有一些人,我们读他们的故事时可能不那么欣赏,甚至有些厌恶。面对他们,我们不妨少些痛斥和辱骂,多些批判和反思。如果我们是他们,我们在面对他们遇到的那些状况时又将如何选择?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同样也没有毫无污点的历史,有的只是各种各样的选择。

古代与当今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如果用当今的价值取向去判断古代人们的一些选择,也许会觉得古人有时难以理喻。可是,当我们以当时的视角,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如果可以的话)来看待那些事情,也许会对他们那些选择一些保留态度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如同我们人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我们长大了看小时候的事,有多少是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我们当时做那些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不妥。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历史中的是非曲直自有后人的定论,我们当然也有权力去评判我们先民的一些做法。只是,以史为鉴,过去的事情不正是我们当下所作所为的一个参照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四】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著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著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著主人公的喜,忧著主人公的忧,感受著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

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著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著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五】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著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在今年的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我让妈妈给我买的,因为我早就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个盲人,她非常了不起,我想通过这本书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位伟大的女性。所以,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海伦凯勒曾经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她给她的家庭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可是当她十九个月大的时候,一场灾难降临了,海伦突然高烧不退,等高烧退去之后,可恶的病魔却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力。也许大家都不会相信,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考上了哈佛大学,而且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给后世以勉励。

海伦凯勒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自己看不见多姿多彩的世界,却又是那么想看一眼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所以她非常羡慕那些有一双明亮眼睛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好好珍惜。

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和海伦相比,我拥有健康的体魄,我是一个多么幸福的人啊!所以,我发誓,今后,我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好好地学习,好好地生活,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样才不会辜负了我们所拥有的明亮的眼睛和一切美好的东西。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的感受。

我建议那些还没读过此书的人们抓紧去阅读它吧,相信它一定会带给你无限的精神食粮。

西方史学著作读后感【篇七】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着作。此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着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个文人就是司马迁,而这部无与伦比的史学着作就是《史记》。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在阅读《史记》之时,有如穿越时空,遥望古老中国的风雨。而能够有这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主要凭借着司马迁在《史记》里倾注了丰厚的情感,融入了对英雄的讴歌,也有对封建帝王的批判,使它充满了强烈的爱憎之情。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的,公正的记述,不要求抒发情感。然而读着《史记》,你会很容易的跟着司马迁的思绪,为那些泪满襟的悲剧英雄感动,惋惜;又为那些奸佞的小人愤慨,汗颜。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埃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像《史记》这类的经典史学着作,首先要学会领悟人生,领悟社会,领悟的越深刻,越能通过《史记》去体会司马迁的心理感受,以及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这也正是我读《史记》之时,最大的收获所在。

3000字读后感论文


3000字读后感论文范文一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是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作品的选集。书中,社会上那些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上流人物,得意之徒们的丑恶行径,被揭露无遗。通过他们的种种表现,形象逼真,不拘一格地向读者展现了文明社会的黑暗与滑稽本质,弱肉强食与天良丧尽的现实,并喻示在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的生存环境中,人性的异化和畸变。

然而在众多对丑恶人性的描写之中,也不乏许多使人肃然起敬的小人物,让人对荒诞,滑稽的故事漠然一笑之后,感慨万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感恩节的绅士》这篇文章,它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人性的魅力。

故事讲了两位美国绅士其中一人根本不能称之为绅士,他只能说是一个常年受饥饿折磨的穷人。在他们之间有个奇怪的约定每年感恩节,穷人便会坐在联邦广场喷水池对面人行道旁边东入口右面的第三条长凳上,等待着老绅士的到来。老绅士来了之后,会带这位饥肠辘辘的穷人饱餐一顿。这就是他们之间神圣的约定。对老绅士而言,一顿饭钱简直微不足道,但是,他却从其中找到了助人的乐趣。而穷人的目的也并不完全是在于那顿丰盛的饭菜,更重要的是能使一位老人如自己所愿。

这个传统延续了九年之久,第十年的感恩节,穷人照惯例走在去约会地点的路上。可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半路上,穷人被一幢住宅的管家请进了门,并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大餐。原来住宅的主人两位老太太,也有一个奇怪的传统在正午把第一个饥饿的路人请进门,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饥饿的穷人抵挡不住事物的诱惑,畅开肚子,吃了起来。当他心满意足地走出住宅时,才想起了和老绅士的约定。但他还是如约与老绅士碰了面。老绅士将他带到了一处餐厅,穷人为了不扫老绅士的兴,只能装作饥饿难奈地狼吞虎咽起来。尽管穷人那时只剩下挪动身子和呼吸的确力气了。穷人吃完后,老绅士付了帐,两人便道了别。

故事的结局是两人在回家的路上都晕了过去,被送进了医院。穷人是因为吃得太撑,几乎撑破了胃,而老绅士,一位在前些日子还家财万贯的富翁则是因为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身体脱虚,而在路上倒了下来。

读这篇文章就好像是在嚼一只橄榄,甜味中带了一丝酸涩,让人在漠然一笑之后,思索良久。

文中的主人公,充其量不过是两个小人物,然而反映初等推己及人,相濡以沫的人性魅力却是那些大人物,权贵们所无法匹敌的。

那位老绅士在身上只剩下一点钱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不去赴约,但是他看重的不是金钱,而是诚信,他宁可饿死也不愿意食言。相比如今社会上一些只要自己利益受到损害就不择手段的人来说,老绅士的人性魅力显露无遗。再看那个穷人,尽管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受什么教育,但是他比任何受过良好教育的权贵都充满魅力那是人性的魅力,他可以对老绅士说自己已经饱了,可他为了圆老绅士的心愿,咬紧牙关,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也许这很可笑,可是却是不是多么伟大,多么令人钦佩!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人性的伟大力量,我也立志要像那两个绅士一样,不求活得轰轰烈烈,但求真真实实,充满意义,有所追求!!!

3000字读后感论文范文二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首出自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中的《我的自白书》一诗,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红岩》中成岗的现实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着名诗篇。1949年10月28日,陈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牺牲时年仅26岁,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对党的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半个多世纪匆匆过去了,然而站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蓦然回首,诗歌孕育的那种激情澎湃的豪情依旧未变,它随着涛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荡起涟漪翩翩。

《红岩》的作者是杨益言和罗广斌。杨益言是1948年9月被捕的,关在重庆渣滓洞。他和关在这里的近300多名革命先烈,受尽了严刑拷打和非人的折磨。当时,年仅23岁的杨益言刚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胸怀救国之心回到故乡重庆,就被国民党特务盯住了。他是渣滓洞监狱中在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大屠杀前被亲友多方营救出的幸存者之一。罗广斌是由江竹筠(江姐)介绍入党的,被捕以后被关押在白公馆。就在1949年11 月27日深夜军统特务先对渣滓洞进行大屠杀时,由于兵力不够,他们把白公馆的所有看守特务人员抽调到渣滓洞集中起来屠杀共产党人,在白公馆特务空虚的情况下,罗广斌等18 名革命同志趁机逃出了敌人的监禁。亲身经历了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并且作为幸存者和最直接的见证人,这两位作者在1959年写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加以集中、提炼、进行艺术再创造,以3年的艰苦创作写出这部气势恢宏的长篇小说《红岩》。

《红岩》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1948年,国民党的统治下的中国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临行前江姐嘱咐甫志高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发现郑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不听劝告,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和刘思扬等人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却纷纷落空。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使出了许多包括限制供水、供食等阴险手段。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乘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叛徒甫志高带着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进了渣滓洞。在狱中,她受尽了严酷的折磨。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使出了假和谈的阴招。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也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共产党员刘思扬是其中的一个。在刘思扬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狱中地下党的情况。正当刘思扬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被抓起来关进了白公馆。郑克昌在诱骗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进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阴谋,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险恶的特务。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取得了关系。同时,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当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黎明。

《红岩》记述的是1948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小说的主要情节集中在中美合作所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在这样的魔窟里,避免不了对酷刑的描写,但小说着重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严酷的肉体摧残,但在由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在狱中斗争的中心线索之外,小说还以地下党组织的城市运动与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做为另外两条支线,这三条线索融合成一个整体,揭示了在敌人统治的地区和严密控制的监狱里,共产党人将生命化为胜利的高尚风貌以及反动派在濒临灭亡之际垂死挣扎的种种丑态。在情节的构造上也独具的匠心,作者没有去追求离奇的情节,而是重点把活动天地极为有限的狱中斗争写得迭宕起伏。作者善于安排事件的突变,善于在斗争的尖锐处用笔,这使得在情节的转折变化中,人物的精神鲜明地显现出来。在人物的塑造上,《红岩》没有采取围绕一个中心人物贯彻始终的手法,而是围绕着狱内、狱外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英勇坚强的许云峰、江姐,充满传奇色彩的双枪老太婆,疯老头儿华子良、天真可爱的小萝卜头等,都已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典型形象。作者将这些人物放置于具体的事件当中,通过对具体细节、行动的刻画而将不同的个性鲜明地呈现出来。江姐就是这众多典型人物形象中的一个。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如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就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在去川北的路上,她看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顿时热泪盈眶,禁不住要痛苦出声。但她以想到当时的处境和新的战斗任务很快就控制了悲痛的感情,更英勇的投入了新的战斗。作者细腻的写出了作为妻子的江姐所具有的丰富感情,写出了她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被捕后,她经受了更大的考验,深受同志们的爱戴。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庄严地实践了自己的无比高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人不禁声泪俱下。

小说《红岩》问世以后,不久就被搬上了舞台和屏幕,还被绘制成连环画,可见《红岩》的深入人心。邓颖超同志在1985年重回重庆时,激动地写道:红岩精神,永放光芒。1991年4月,jzm总书记视察重庆时,特地参观了红岩村纪念馆,题下发扬红岩精神,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的词句。1996年的红岩图片展览,在全国引起空前轰动,参观者络绎不绝。人们无不为红岩精神所吸引,所感动,所激励,所振奋。

捧起《红岩》便爱不释手,我全部的身心都被它所深深吸引,即使将他读完,头脑中仍时时会浮现剧中的人物形象。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的英雄志士用鲜血换来的果实,血染红岩,才挣得今天的安居乐业。我要衷心的感谢《红岩》,不仅因为它为我树立了榜样,更由于它使我深入的体味到什么是光辉的历程,什么是血染的风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珍贵的青春,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与认识!

凶残的敌人最终失败了,我们的革命先烈用顽强的精神与不屈的气节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胜利之歌!所有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而牺牲的先贤们,不管岁月如何改变,你们将永远是赤子心中恒不褪色的红岩!

论文读后感大全


论文读后感大全,读论文总会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写下来吧!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论文读后感大全,欢迎阅读!

论文读后感大全【1】

1835年秋天,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考试中的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要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他认为如果人只是为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他进一步发挥他的思想。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把自己的想法都写进了这篇文章中,教师看了大为惊异,深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老师对这作文只作了思想丰富,理解深刻。这八个字的评语。

这告诉我们理想重要,立志重要,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便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论文读后感大全【2】

中佛罗里达大学傅萧萧博士的论文读后感

在全球旅游中,仅仅重申新兴市场作为主要的旅游客源或是目的地(p. 419) 的重要性已经是老生常谈,从这点来看,李想博士的文章恰逢其时且富有建设性。

如今,越来越多的来自新兴世界地区的人参与到旅游实践中,然而在学术领域里,我们对这类市场的研究却很滞后。

当发展中国家显示出相当的增长势头和经济潜力时 (p. 419),新兴市场就不仅仅是一个情境或是一个背景,还是一种机制,一种促进消费者行为形成、中介的机制,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 (reconfigure) 消费者行为。

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非常符合这一情形,故而中国旅游市场研究者应该更细致地理解其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和行为表现。

为什么的问题

作为新兴市场(尤指中国)的旅游研究者,我常常收到这样的问题,中国文化有怎样的独特之处?或是中国消费者与西方消费者有怎样的区别?虽然这些都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想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在李想博士文章里,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文章中,李想博士从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宏观和微观角度描述了新兴市场情境与其他市场的区别问题,其中有一个观察尤其吸引我,同时也是我在近来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市场增长已经鼓励了许多有关中国旅游者的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仍采用西方的范式或者是中国样本加西方框架来验证(新瓶装旧酒),同时,许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使用西方范式研究中国市场存在一些局限,例如以下几点。

现代旅游理论很大程度上基于以欧洲为中心的范式假设。

然而,作为以东方文化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情况和欧洲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跨文化情境下,如果不加区分地套用西方范式和框架,不尝试发展概念,则会给测量内容和情境、以及理论推广带来潜在的问题。

特别是从其他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中提炼的有限的测量题项可能限制了中国旅游者充分表达他们行为和体验的能力。

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维度和组成题项是否能通过同样的方式被解读是存在疑问的。

应该指出的是,当和其他西方旅游者做比较时,尽管中国旅游者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但是他们拥有一些由文化根基产生的特点,而在之前的测量中并没有捕捉这些特点。

因此,已有的维度和组成题项可能无法发现中国旅游者行为的一些细微差别。

例如,类似的维度,由于受社会和文化的重建影响,可能并不显示相同程度的相关性或重要性。

李想博士提出通过教育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例子说明了这一问题。

尽管几乎所有的社会都强调教育的意义,但是与教育追求有关的期望可能在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例如,学而优则仕这一中国信仰可能是一个中国文化视角的具体维度。

这种文化差异可能是测量中国旅游者行为时在方法论上面临的主要困难。

此外,李想博士指出来自新兴市场的消费者已表现出消费动机的快速转变,从基本的生理/生存需要到对质量、价值、便利以及更快乐的追求(p. 420)。

从需要实现的视角看,人类需要是复杂且宽泛的,尽管食物和住所等基本需要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理解,但是由社会和文化参数框定的更高水平的需要则不容易理解。

来自新兴地区的旅游者可能以相当不同的方式看世界;他们的社会和文化需要可能有所不同,因而有关度假行为的视角可能大相径庭。

前方有什么机会的问题

在谈到前方有什么机会 的问题时,李想博士概括了一系列未来研究的机会,敦促我们扩大消费者基础。

总体上来看,中国社会经济正在经历市场导向改革、大规模城市移民以及不断扩大的阶级分化等变革,由此催生了与中国情境相关的特殊细分市场,包括新中产阶级旅游者、中国的暴发户、个人主义风格的千禧旅游者以及常常被忽略的低收入、低教育的旅游者。

这些新兴的细分市场的存在表明旅游活动越来越开放多元,同时有着很大的市场消费潜力,但是我们对这些人群的休闲和旅行需要的了解却非常少。

同时,这些市场的存在使得如今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得错综复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来已经受到西方媒体广泛关注的杀马特亚文化群。

当年轻的移居者在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现实中挣扎时,当这一群体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时,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却少之又少。

同时,我们又可以合理推断,对于那些处在变化的政治历史模式前沿的群体来讲,休闲和旅行的体验具有社会经济意义。

我和我的合作者已经尝试在更宽泛的社会现象情境下对旅游进行解读,在某种意义上,探索旅游的变迁实际上是如何揭示社会的变化。

那又怎样的问题

既然西方量表解释中国旅游者行为的力量有限,在我们的研究中,就需要超越现代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观点,而不是仅仅复制已有的量表。

那么,如何能做到呢?我们怎样更充分、准确地应对新兴市场群体?作为研究者,我们想要更丰富、更敏感地解读新兴旅游市场,具体在测量的层面,则需要聚焦于构念、题项上,进而思考如何产生与文化、社会经济相关的维度。

可以说理论构建的时间似乎已成熟,装在新瓶子中的旧酒尝起来不新鲜,而我们可以为新酒装入新瓶子中喝彩。

然而,虽然西方的范式在应用中存在严重局限,但并不是完全无效,这意味着我们不一定需要或是应该提倡完全的范式转换或是普世规则来推翻之前的实证现象。

正如李想博士所主张,尽管我们承认传统营销原则的局限,即它们建立在不能可靠地解释新兴市场特性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体验经济的基础上 (p. 424),寻找中层理论来寻求解释是现实的,因为我们不仅能够结构化地重新组织已有的发现,延展它们的边界(大致是旧酒,新瓶方法),而且可以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引领新的方向(新酒,新瓶方法)(p. 424)。

通过新瓶中的旧酒,我们只能举杯消愁愁更愁,然而端起新瓶中的新酒,我们则能共君一醉一陶然。

事实上,包括我自己和我的合作者在内的许多研究者已经开始使用更基础的方法和更本土的视角来探索中国消费者是哪类消费者,他们在旅途中寻找什么,他们实际上做什么。

有如下两个例子。

1)传统文化价值作为中国消费者指导原则的角色。

2)现代化和全球化如何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互动,乃至挑战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在国内、区域内、长距离的国际旅游行为和体验上的差别将会是另一个有趣的研究主题。

这样的洞察将产生理论意义,并且为试图吸引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目的地和企业提供实际可用的框架。

最后的思考

文化是动态的,新兴市场的概念也是如此。

正如李想博士指出的,新兴市场将生长成为先进的经济,而先进的经济将可能再次成为新兴市场。

有趣的是,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在过去的两千年中曾经是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直到1810年,西方才通过产业革命超过了中国。

在此之前,西方人通过横跨大陆的旅程去获得东方商品,例如瓷器、茶以及丝绸等。

来自中国当时世界的中心的任何物品都被认为是优质的、有地位的。

如今,在中国与西方的第二次接触中,中国正在发展、过渡和新兴。

谁又知道接下来将发生什么?可是时候将新酒倒入新瓶中来满足我们的求知欲了。

《中国党史学习资料》读后感


篇一:《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

夜看中共风雨路,昂首铿锵迈步来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

教育学院2011级学前教育一班

江西师范大学党校第九期培训班

孙田圣

18702594354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小时候,总是喜欢在放学的路上哼着这样一首首铿锵的红歌,懵懵懂懂地对党和祖国有了初步的认识。 到了中学,加入了共青团,成了一名共青团员。那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你们是党的后备力量。欣喜地告诉父母自已是党的后备力量,自己与党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而今,已经读了一年大学的我,有幸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对党有更深入的学习。

为了全面深刻的学习党的精髓,我在夜里细细的读了我们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风雨雨的九十多年历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的,每一个脚印,依然那么清晰,依然那么令人鼓舞。

在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形成的初期。

在风风雨雨中,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难险阻,为实现解放全中国而不断奋斗着,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当五星红旗从天安门广场徐徐升起,中国也正向繁荣昌盛前进。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上的好转,工业生产也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向工业化全面进军,兴建一百五十六个包括钢铁、汽车、飞机、船舶、机床、原子能、化工、蒸汽机车在内的现代工业项目。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都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然而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58年党发动的“大跃进”活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希望尽快的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给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这都是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指导上的失误导致的,之后经历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1976年文革结束,次年邓小平复出,中国开始清理“文革”错误,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重振经济。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以及以前“左倾”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国家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今天我们的中国人民,在胡锦涛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阔步前进。一部先烈的殷殷嘱托,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

一部不平凡的党史,就是我们先辈们辉煌的记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要居安思危,谦虚谨慎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

一部艰苦的党史,那些位高权重,却时时刻刻把人民记在心上从不以权谋私的公仆更是我们今天为政者学习的楷模,在位一天,不是为了为自己私利,而是为了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多思考自己究竟为人民做了些什么?

对于大学生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学习党的有关理论知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用党的理论知识作为武器来武装自己的大脑。重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和创造,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作为大学生的我必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只有端正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产生和保持正确的入党行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长期考验和考察,才能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我会坚持学习,做到持之以恒,谨记组织上入党是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先使自己思想上做到入党,对照党员的标准找出自己的差距,以高度的自觉性,正确的认识自己,严于剖析自己,坚定信心,执着追求,使自己更加进步。

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很难,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难。前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我决不气馁,无论什么样的挑战我都会接受,因为我心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念,我想入党的这种坚定信念更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淡化,它只会更加的强烈,有了它的指引,我必能勇往直前,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学习党的有关理论知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用党的理论知识作为武器来武装自己的大脑。重视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和创造,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班级正为即将到来的红歌比赛排练。我知道,在读完党史以后,在全面深刻地学习党的精髓以后,我们歌唱祖国的声音会更加嘹亮!

篇二:党史读后感_

党史读后感

在寒假期间,我认真细致的读了《中共党史读本》,再次走向中国共产党的过去,重温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知道党九十年的征程是一部真正的血与泪的奋斗史,我相信每一个人对于党的历史都会铭记在心。我们更知道,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向今天的社会主义,走向幸福和光明。回眸历史,党一步步走来。

1921年7月23日晚8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家里召开。毛泽东等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参加大会,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年多来的井冈山斗争,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坚持在实践中顽强探索的结果。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它们都是宝贵的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新起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

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由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北平(今北京)爱国学生6000余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国民党政府出

动大批军警镇压,打伤和逮捕了许多学生。次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16日,学生和市民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全国学生的响应,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声援,形成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首都北京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中华民族从此走上独立、统一的道路。中国人民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的成立也是世界上一件大事,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98年6月中旬-9月上旬,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北方的嫩江松花江流域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截至8月22日,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8月14日,江泽民在湖北抗洪抢险第一线发表《夺取长江抗洪抢险决战的最后胜利》的讲话,勉励广大军民坚定信心,严防死守,决战到底。9月3日—6

日,江泽民再赴湖南、江西、黑龙江等地,视察抗洪救灾工作。9月28日,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在这次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民族和人民展示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同我们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北化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回首这九十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屈服过,中国共产党用这种不屈的精神换来了祖国的美好明天。中国共产党的这种不朽

的精神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追随党的脚步。

2003年5月4日,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共青团是党用来团结教育青年一代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共青团,一个熟悉的名字,青年的先进组织是对她的注解,它意味着一个阵地、一项事业,神圣而又神秘.。选择共青团就是选择了我的信仰与志向。在小时候爸就和我讲了很多关于党的历史,还有很多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我对党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心中就产生了加入共产党的信念,加入共产主义共青团就意味着缩短我和党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慢慢的长大,进入了高中的校门,在高三那年,不管时间的紧迫,学习的紧张,我依然进入了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的学习,学习了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党的历史以及党章。在老师的教导下,使我对党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党的知识,更加的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念。经过残酷的高考,我很幸运的进入了大学的校门,来到这陌生的地方,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人,新的事。我在一步步的成长,成熟。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到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到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再到成为了预备党员,再到现在的中共党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这其中,通过学习,使我更近一步的认识了党,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党的理论知识。在研究生生活中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充分的体现了党员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我相信每一个人对中国共产党都有向往,都有那个信念,都不会忘记党的历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有今天人

篇三: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

中国共产党党史读后感

在这个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伟大日子里,我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认真阅读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又联系了一下中国的近代史,并由此产生了很多感触;

众所周知,近代百年史是中国的屈辱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自鸦片战争以来强加到中国身上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后中国所出现的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制度,之后的军阀混战,笼罩在中国神州大地上完全是愁云惨月。直到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后到新中国成立,我们才彻底改变这一局面。这也说明历史老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英明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进而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中国共产党是个紧密围绕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敢作敢为强有力的政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广州起义等一系列的武装运动,在动乱的年代为广大人民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刘伯承等一批元帅运筹帷幄,在无数个不眠夜的灯下统领大军日夜奋战。中国共产党从1928年起,不断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壮大,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顾一切只为革命的胜利。最难忘的还是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横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艰难险阻再难都可以征服;饥寒交迫再苦也同样可以忍受。是的,我们牺牲了很多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但共产党人最终以一支无敌之师的名义克服了天险走完了长征,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壮举。回首长征就是点燃了一种精神,照亮了一

个民族。我觉得,无论将来我们走到哪里,长征都会是一首精神之歌,不断在耳畔唱响。

历史的创伤难以磨灭,战争的伤痛是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惨烈的南京大屠杀至今仍深刻刻绘在几代中国人的内心深处。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惨无人道的行径毫无天理。可是勇敢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在逆境中拍案而起,带领广大劳苦大众在全国范围内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艰苦的环境下,被动的局面下,我们党充分集中才智,密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历时8年终于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当中多少仁人志士、多少优秀的英雄儿女、多少无辜的善良百姓献出了生命,可是,中国共产党挑起了责任,强忍悲痛,面对敌人义无反顾。

作为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世界的中心,但在近代百年里却逐步淡出了历史舞台。正当国人为此绝望的时候,又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伟大引路人的作用,虽然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为了在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贫困而落后的国家里夺取革命的胜利,建设一个新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创造过举世为之震惊的人间奇迹,也面对过许多棘手的难题,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不管什么困难和挫折,都阻挡不了它的前进,而只是使它锻炼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今天,中国人民正在满怀信心地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经济可以象中

国革命一样焕然一新,未来的世界同样还会是中国人的世界。 回顾90年风雨历程,我们更加确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检验而作出的正确选择。90年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丰富的经验教训,是先驱者们在缺乏先例的艰难条件下经过探索追求所得到的,是无数先烈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还会坚定不移的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长远战略为计,以远大目标为航,在今后的百年里谱写更加辉煌的奇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读历史学成语读后感


读历史学成语读后感一:读《读历史学成语》有感

(993字)

在10月份,我迫不急待地拆开了从网上订的《读历史学成语上册》,书里夹这一张非常一精一美的书签,上面有着三数列字:“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这句颇有韵味的语句将我吸引住了……

翻开书的第一页,纸张上打印着许多的成语,后面是对这些成语的解释。第一篇课文是:《开天辟地》。这篇课文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从古代到现在,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所以叫“上下五千年”,但这些却没有文字记载,只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很久以前,宇宙只是一一团一气,就像一个鸡蛋,漆黑一片。盘古在这样的情况下,苏醒了,他挥舞大斧,劈开了黑暗,所以一直顶立在天地之间。后来,盘古死了,他身一体的各个部分化成了各种东西--日月星辰,风雨霞霓,山河湖海,桑田沃土,花草树木,将宇宙打扮美丽了。

虽然这个神话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却很感人。盘古沉睡在黑暗的宇宙里,已经一万八千年了,终于拿起大刀,砍破了黑暗,让宇宙也得到了光明,但盘古却要一直顶力着天,踩着地。当盘古死后,他身一体的各个部分化成了世间万物,有树有花,有河有湖有海,有太一陽一和月亮,有风、有雨、有沃土……从此,宇宙的黑暗消失了,宇宙变得美丽极了!

还有一个故事让我有很深的感触,这篇文章名叫:《覆水难收》。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是:姜太公的妻子马氏嫌他太穷了,毫不犹豫的离开了他,只留下了姜太公一个人。后来,周文王寻得姜太公,并封他为相。姜太公用自己的智谋,帮助周武王攻灭了商朝,并立下了汗马功劳。马氏得知姜太公无比富裕时,找到了姜太公,想要和他恢复夫妻关系。姜太公将一壶水倒在地上,让马氏将水收回壶中,马氏赶紧趴在地上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浆。于是姜太公对她说:“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起了。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

我觉得姜太公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他并没有大声骂吼自己的“原”妻子,而是巧妙的将水倒在地上,让马氏收回,但是倒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让马氏说不出话来!我还认为马氏是一个嫌贫一爱一富的人。当姜太公很穷时,她自己头也不回的走掉了,而现在,姜太公成为了宰相,她马上“厚着脸皮”地“粘”着姜太公,让姜太公和她恢复夫妻关系,这明显是“嫌贫一爱一富”的表现!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读《读历史学成语下册》,很多一精一彩还在等着我呢!大家也去读一读吧!

我的名言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每一天,你会发觉自己天天过的都很充实!

读历史学成语读后感二:《读历史学成语》读后感

(906字)

我这几天阅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读历史学成语》,这本书上有许多生僻字,我就查字典认读、理解成语后面的背景和来历。自己觉得很有收获,在星期六上完日语课后,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带我出去吃饭,我和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一边吃饭,一边开始了有意思的历史、成语讨论:

“爸爸,我看到书上有个成语‘千金买笑’,这个成语讲的是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她非常美却不一爱一笑,周幽王非常苦恼。虢石父建议周幽王点燃烽火戏一弄诸侯来搏褒姒一笑,周幽王就听信了这个话。烽火点燃时,诸侯纷纷带兵跑来救援,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狼狈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周幽王大喜,经常点燃烽火来戏一弄诸侯。因为他把军令当儿戏,拿国家安危开玩笑,失信于民,最后就亡国了。”爸爸吃惊地看着我说:“菲菲竟然能把成语讲得这么清楚呀!”一妈一一妈一说:“你真棒!一妈一一妈一知道‘烽火戏诸侯’,却不知道这后面的历史故事呢!”一妈一一妈一接着说:“没有原则的溺一爱一娇惯,属于是非不分;有句俗话‘娇子如杀子’,你成长中有错误就要及时指出,否则百害无一利。”我笑着叫道:“老一妈一!你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说教呀!”

我又对爸爸说:“爸爸,我觉得姜子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钓鱼用直钩子而且没有鱼饵,这叫‘愿者上钩’;另外他的妻子马氏在他落魄时嫌他穷、嫌他没出息,离开了他,当姜子牙受到重用时,她又苦苦纠缠想回来。姜子牙把水壶里的水泼到地上,让马氏收起来就允许她回来。可是马氏趴到地上只捧起一堆泥浆,这叫‘覆水难收’。”

“你真棒!讲的很详细呢!”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一起夸我。

“爸爸,我们中国朝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秦朝还是唐朝?我知道唐、宋、元、明、清呢!”我又问道。

“宝贝儿,你刚才讲的周幽王是周朝人;姜子牙是商朝人。周朝、商朝历史比秦朝和唐朝要早得多。我国的朝代有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爸爸给我耐心地讲着。

“哇!你好厉害呀,老爸!你给我讲的真清楚!怪不得一妈一一妈一说你是咱们家最有学问的人呢!”我连连“拍马屁”,引来了爸爸一妈一一妈一一阵笑声!

我发现读书讨论特别有意思:可以加深读书印象、对书中的知识了解更多;一家人享受饮食的美味又收获了知识的营养,真是其乐融融呀!

读历史学成语读后感三:《读历史学成语》之读后感

(279字)

寒假里,我读了一遍《读历史学成语》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本书里有很多我从来没见过答的字,也有很多很多没见过的成语。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成语小故事编成了世代流传的中国历史,让我更了解中国历史。

读了《从容不迫》让我明白平时做作业或者考试时要镇定沉着,不慌张。读了《一鼓作气》让我明白不要做“拖拉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完成,有质有量。然而当我看了《披荆斩棘》,更是明白遇到困难,不畏惧,只要认真克服困难,就一定能成功的。

通过假期看的几本课外书籍,真的很受益良多,特别是《读历史学成语》,我要以历史为例,学习古人的智慧,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读历史学成语读后感四:《读历史学成语》-读后感

(546字)

学习成语是每个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所必须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几天看了一下《读历史,学成语》,这个本书,发现它是一本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它用历史为主线,串起各个成语(主要是历史人物成语)。

三年级以前,小朋友看的是快乐学成语,虽然也可以记住成语,但运用的时候不免有时会张冠李戴,弄巧成拙。本书用讲历史故事的形式来学成语,的确很独特。看历史故事,既了解了历史,又同时学习了成语,真的很不错。三年级的小学生应该可以接受这种比较正统的学习方法了。一个四字的成语,不但有它的意思,还包括:出处,人物,事件,时代背景,等等。如果只是单纯记得成语,而不了解它的全部,那就会在以后的应用中出现偏差,甚至于词不达意。故事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特别是孩子,看这本书就像是在看很长历史电一影,每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理解成语这就是本书最大好处。它所讲的故事是历史上存在过的,这就更加锦上添花了。既学了成语,又看了故事,还读了历史,真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虽然好多成语涉及到的字有不少是生辟字,小朋友一时半会接受不来,但它在字的上面有注音,也可以直接无障碍地阅读。

学习古文,从学成语开始,如果全部用现代语法,那大千中华的灿烂文化瑰宝就没那么传神了。所以学好成语是为今后敲开中华文化宝库准备敲门砖。

生态论文读后感800字


其实说白了作者论述这么多,无非就是要告诉我:高科技节能产品的运用不一定就代表了环保,节能,和健康。还得和它们所处在的环境相协调。否则就是矫揉造作。好比公共厕所里放了一个汉堡包,以图增加香气,可那总体的味道依然是令人作呕的。

也扯淡的告诉了我,好的设计能激发人类的某些情感,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好比一个人抹黑散步突然见到一个裸体的大美人躺在地上,你从她身边经过,一不小心就可能改变自己步伐的节奏了,沦陷于床头。这裸体的美人就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么。

而且除了要设计出产品的功能外,还得考虑到它给人类心灵内部的效果,最好看到这个产品还有什么什么感情会从自己脑袋里激发萌发出来。这就好比避孕套,你不但要知道它的功能是用来避孕的,还得从它的外形,内部构造,形态上能感受到自己和小情人在床上销魂的快感。

对于适应于生态设计的空间形态:

我觉得就是告诉我要建造一个富含生态意味的小窝,内部的材料和加工费必须要省之又省,否则***不符合生态这个优雅的词,省下来还不成,还得从空间布局、造型、色彩、材质、肌理上好好选择一番最好给人一种清新、朴实、温馨,舒适,安全,静谧,惬意等一些形而上学的感觉,最好能通过一个实物还能折腾到,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上面,好比自己刚想躺在树荫下睡觉,突然就听到那炎炎夏日下没完没了的蝉鸣,不但要听见它在聒噪,还得能猜到它隐藏何处是什么颜色,是母的还是公的,最好还能意淫出摸它的温度,或者烤了它的话,会是什么味道。

所用的材料还得简洁,简单,大方,别他奶奶的整什么跟宫殿式的,花红柳绿,花里胡哨。否则不符合生态这个雅致的词儿。我的妈呀,最好所用的材料是天然的材料,木头,石头,花草,竹子,泥土,和天然水等无污染,无毒害,健康的东西最他奶奶的好,否则折腾也白折腾。人中毒死了住的房子再好也是白搭。

据说,越天然的东西还能给人一种质朴、温暖、亲切,激发母爱,或童心的感觉,感情自己的生母不是母亲,大自然倒成生几养几的母亲了。还他奶奶的能感觉到人情味,好比那著名雕塑,断臂女神维纳斯,据说她本是由死的天然的石头,雕琢而成,一旦成形倒成了充满爱心善良,勾人心魄的女神了。你说郁闷不?一块石头尽然比人还有人情味。

赖特曾说:对建筑艺术进行认真的研究,基础在于那些简陋的乡土建筑。它们对于建筑,正如民间传说对于文学以及民歌对于音乐。可见在自己创造的这钢筋混凝土的时代,人类想法真是一出又一出啊,自己把之前的土建筑给拆了,现在又想建了,想起人家的好了,真是贱呐,人们终于知道了土建筑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便于施工还环保,还有大自然的感觉。所以想起了模拟的土层,草皮,木头,树藤,花草等东西来装饰,以图心灵上的安慰。达到人类那生态,环保,节约,健康的目的。美其言,低技术的建筑模式,和居住方式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居民健康、自然、节约、淳朴的心理和行为。

这意淫就大发了,要用现代化的装饰材料,在室内去营造出大自然界那白雪皑皑的美景,田野里郁郁葱葱的庄家,和那些风霜雨雪、万物生长的情景,还真是个挑战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读后感1000字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读后感1000字

  在我们大多数人研究历史学往往就是看看一些历史学方面的著作,很少有人深入了解学习历史学的理论以及方法,更多的只是把历史当做一个个趣味故事来看,理论与方法少有人知。难怪很多人对历史知之甚少。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此书从理论上告诉我们该怎么学历史。     历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历史”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在我们看来,历史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正如古人所说,以史为鉴,就是说的学习历史,以已有历史为鉴,发现其中纹理,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读后感1000字

  在我们大多数人研究历史学往往就是看看一些历史学方面的著作,很少有人深入了解学习历史学的理论以及方法,更多的只是把历史当做一个个趣味故事来看,理论与方法少有人知。难怪很多人对历史知之甚少。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此书从理论上告诉我们该怎么学历史。     历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历史”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在我们看来,历史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正如古人所说,以史为鉴,就是说的学习历史,以已有历史为鉴,发现其中纹理,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

喜欢《[参考]史学论文读后感(175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谋杀论文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