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无问西东观后感

无问西东观后感

2022观《无问西东》的心得体会 (合集4篇)。

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观赏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有的时候灵魂的交流远超语言上的分享,我们只有欣赏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优秀的作品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22观《无问西东》的心得体会”,

2022观《无问西东》的心得体会【篇一】

抗战时期,吴岭澜在云南的山洞外给学生上课。就在这容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他引用了泰戈尔的诗《爱者之贻》,道出了曾困扰他的问题,以及他的答案,“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这是泰戈尔的诗。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这段话的份量,堪比最后张果果的独白。

时间在四个故事之间切换,王被批斗,一起写信的李想为了支边名额而选择明哲保身;沈光耀答应母亲不去当兵;陈鹏误会了李想和王,决定去第九研究所工作;张果果的前同事Robert告诉了他一旦帮助四胞胎家庭,很可能就要麻烦一生。

每个时代,都会给出现成的“最佳选择”。那些选择,无一不让人明哲保身、别多管闲事。王可以对老师的生活境遇置若罔闻,也就不会落得一个被批斗最终毁容的下场;李想本可以不把全部食物留给张果果的父母,也就未必会落得一个葬身雪地的下场;沈光耀可以回到他富裕的家庭,甚至或许可以出国躲避战乱,也就不会落得与军舰同归于尽的下场;张果果可以从此消失于四胞胎的世界,也就不会花出去那么多钱为这家人安置。

自保是人性,哪怕李想因为想去支边而选择沉默,让王独自一人面对批斗、谩骂和拳打脚踢,我们也只是会感慨一句:时代使然。在那样的时代里,想哪怕站出来说一句很普通的人话、做一件很普通的人事,都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不会苛求这些被时代裹挟的小人物都是英雄。

2022观《无问西东》的心得体会【篇二】

在看到《无问西东》的时候,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好的电影也不是搜索来的,而是一种不期而遇,美好而惊奇。观后更是一种触及灵魂的良心之作,影片的表达方式以及情感诉求我们可以用高级来形容。

整部电影的构思是通过时空的逆推进,让观影的我们开始有些奇怪,但是随着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出现,再将所有的环节正面推理,就得到了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时空布局,恰似我们的一生。

开始的迷茫与无头绪是我们的开始,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接触跟多的人与事,开始不同程度的绽放人生,我们渐渐地明了了我们的人生方向,但是岔路很多人生路,容易迷失了自己。我们很难保证在一条路上走下去,我们纠结,矛盾,自我怀疑,自我肯定,终于在丢失的一角,寻得初心,刹那,明媚的阳光照亮了前行之路。

在整部影片中时时四个时代,四段故事,观影完毕,我们寻得一条明显的人物关系线。

战火纷飞的年代,艰苦求学的场景,一场场,一幕幕那是民族的脊梁。

当无情的炮火狂轰滥炸时,茅草屋下放不下一张课桌,大好年华,纷纷走向战场。

“我们从来不缺完美的人,而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诚意、无畏和同情”,所以有了故事的延续,有了善意补给下的生命传承,有了和平下的又一段的人性善良的美好与胆怯的救赎。

当代人无所不在的虚荣,在特定的年代就是要命的毒药;羡慕嫉妒恨的玩笑语,就成为杀人的利器;一时的妥协与怯懦,终将背负一生的内疚去救赎;无心的宣泄,成为自我了结的终章。所有的一切的黑暗、肮脏、丑陋都没有关系,在那样的乌云蔽日中,还是会有阳光,有爱,温暖着那颗不可救药的心。

所有的寄语、期待、礼物成为敏佳涅盘后的精神支柱,因为那是爱的化身。而李想背负的如山一般的内疚在张果果父母得救的刹那,烟消云散。

初心犹在,寻找的不仅是一份安置的良心,更是一种明媚的价值观,社会是复杂的,但是自己的价值观坚定的,依然可以活得简单,获得幸福。生活就是这样,你用光明去拥抱他,它回馈你的就是快乐,你用黑暗去浸染他,他就回馈你忧虑。

孩子的牛奶不是口感好的,不是营养的,而是安全的,所有回归根本,就是回归对生活的善意,用感恩的心态去看待遇见的美好,用善意的眼光直面所有的不幸,用诚挚的本真回归自己的初衷。

明确的价值观不是社会的异类,保函爱意和善良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因为那样的人生必将绽放出的是爱的传承,是下一代幸福的开始。

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让爱传递。

2022观《无问西东》的心得体会【篇三】

20xx年xx月xx日观看了电影《无问西东》。

这部影片主要是通过四个故事,来讲述故事中的五位青年,在不同时代人生道路上的选择。

故事之一:现代白领青年张震,面对有四个婴儿的贫困家庭,在帮与不帮中的选择。到影片最后他还是决定选择帮。

故事之二:六十年代,三个青年王、陈鹏、李想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通过他们介入班主任老师与其妻子感情不和这根导火索,而引出一场人生观与道德观的碰撞。在这场撕裂的斗争中,他们的师母自杀,老师懊悔,王差点丢了生命,李想在关键时刻,为了实现自己去大西北的目标,而放弃了王。陈鹏在感觉追求王无果的情况下,选择了服从学校分配。最后李想为了救同事,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大西北,到死他都在懊悔自己的逃避。而王在陈鹏的帮助下,终于敢于面对现实,而选择了主动到大漠中去寻找自己的爱人。陈鹏在王需要帮助的时候,做了那个无怨无悔给王托底的人。

故事之三:也是电影最精华的部分,讲述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沦陷,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的学子奔向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大。这所存活了8年的最穷的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玛峰。故事之三:也是电影最精华的部分,讲述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故事。1937年北平沦陷,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的学子奔向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大。这所存活了8年的最穷的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拉玛峰。

在炮火中,没有教室,在山洞、沟壑中席地而坐,挂一块黑板就是教室。瀑雨声盖过先生的教书声,先生在黑板上写下了"静听雨声"四个字。雨水淋湿了先生、学生的衣服,打湿了先生、学生的头发,但没有一个人离开。

翻来西南联大的历史,朱自清吃糙米度日;闻一多靠治印换钱,2年留下1400多方印谱;华罗庚住牛棚;邓稼先的父亲邓以哲教授叮嘱儿子"好好读书,将来力图报国"。邓稼先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为祖国的强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临终时他还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的太远"。 他们的身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是"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永不动摇的信念,对国家民族的前途所具有的高度责任感,支撑了联大对敬业、求知的追求"。

吴岭澜在选择专业时感到迷茫,梅校长对他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最后,他在听到泰戈尔的演讲后找到了答案。

故事之四:面对国家山河破碎,西南联大的学子们投笔从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沈光耀在经历了空袭,经历了死亡之后,激发了国家情怀,背着母亲报名参军,空投食物给那些忍受饥饿的孩子。在战场上以微笑面对死亡,在最后关头,驾机迎头撞向敌人。 他的原型就是清华学生沈崇海,当沈崇海发现自己的飞机受损,不能返回空军基地时,他驾机撞向了敌舰。 抗战时期,有1200名联大学子投笔从戎,其中14人以身殉国。

影片《无问西东》,表达了一种精神,就像西南联大校歌中写的"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 整部电影通过四个故事的相互穿插,和年代的交替,把四个故事中的人物相互关联起来。就像一部散文诗,形散而神不散。

在讲述的这四个故事中,"选择"始终贯穿在其中,它想表述的就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无论是张震,还是沈光耀,还是陈鹏,还是李想,他们都在选择中追逐着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表现出来的是善良,是国家情怀,是一种责任担当。 爱你真爱,行你本真,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2022观《无问西东》的心得体会【篇四】

《无问西东》最刺痛我的,是影片的配角,夫妇二人。

丈夫和妻子二人,私定终身。妻子供丈夫读大学,大学毕业,丈夫当上了教师,却不愿娶她。妻子跑到丈夫学校,以死相逼,丈夫无奈只好娶她。婚后,他从未碰过她,而她总是打他。她说,外人只知道她打他,却不知道他打她有多狠,因为打她的,是他的态度。她说,当初他说要一辈子对她好。他说,人是会变的,为什么我不可以?二人手中的一叠碗碎在地上,她坚定地说,就是不能变。

她总是深情地望着自己的丈夫,可他对所有的外人温和,唯独没有给她一点好脸色。我可以感受到,心针扎般的疼。

一人变心,另一人便挥挥衣袖,洒脱离开。她又何尝不想拥有这番气度。

妻子,看着那门外,想着当初二人曾开心共拉手风琴的时刻,跳入了井中。丈夫大惊,赶忙跑到井边,半个身子没入井中,大喊淑芬,淑芬,后又在院子大叫,有人跳井了,淑芬跳井了。或许他从未想过,她会真的寻死吧。

她曾是善良的、温柔的,他的变心,使她性情大变。野蛮、霸道、残忍出现在她身上时,她浑然不觉。终于,当她意识到,自己间接杀死了,被她骂作破鞋,勾引她丈夫的假想敌、女学生后,她失魂落魄,选择自尽,而让她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她的善良吧。

人生说匆匆却也漫长,又有几人可以把一切看淡。

趁着还年轻,历尽生死离别、爱而不得之苦,或许年纪大些,也会多几分淡然吧。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观《无问西东》有感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题记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只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电影里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这句话。当今世界,有多少人不是每天拖着一副虚伪的皮囊生活的呢?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听从自己的心声呢?那内心深处的念想,无关他人,只属于我们自己,它不停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电影里的沈光耀出生于名门世家,本可以幸福安稳地度过这一生,但是他选择了离家远赴西南联大读书。在那个战争弥漫,人民处于水生火热的年代,他萌生了从军救国的念头。他参加了空军选拔并完美地通过,可这时母亲收到他要从军的家书,立刻马不停蹄地前往西南联大劝说他。母亲流着泪说:我想让你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好这一生,命就没了。在母亲的劝阻下,沈光耀败下阵来,听从母亲的。可是那以后他的情绪就萎靡了许多。

当敌军突袭的警报响起,所有人匆匆躲进壕沟。在敌军飞机在上空盘旋的壕沟里,教授们捧着书,仍在传道授业。沈光耀的老师吴岭澜用泰戈尔的诗选点醒了沈光耀,当他再回到校区里,看到战火给人们带来的不幸:倒塌的校舍、昔日与他一同抓蛇的孩子在母亲怀里奄奄一息他决定了,听从自己的内心,弃笔从戎毅然走上了从军救国的道路。奔赴一场劫难,却像奔赴一场盛宴。牺牲的时候他望向家的方向,但他从未后悔,因为他做到了内心最想做的事。

而他的老师吴岭澜,也同样做到了从心而行。当年因为文科考试满分、实科考试不及格,而被清华大学梅贻琦先生约谈。他说最优秀的学生都选择实科,所以他也不想读文科。梅贻琦问了他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都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于是他决定转文科,成了后来清华大学的教授,过上了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

在吴岭澜身上,我似乎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我热爱历史,喜爱谈论时政,文科可算是名列前茅,但理科常拖后腿。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读理永远都是大势所趋,而我却背道而驰,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读文科,做一名文科生。但文科生这一条路,注定要比常人背负更多的压力。我曾仿徨,也曾迷茫。站在这人生的分岔路口,我到底是要在这百花丛中当一朵牡丹,还是做一枝独秀的傲雪红梅?内心的念想,似乎在不断地助推我走自己喜欢的道路。看到沈光耀内心笃定地奔赴盛宴,看到吴岭澜选择文科后,在一片雪地里碰着书本,露出会心笑容,内心的念想愈发强烈,愈发坚定我心中的文科梦。岁月峥嵘,文科依旧;初心不改,爱她依旧,无关他人,只问自我。

生命中总有疑惑的时候,当你需要做出选择时,尝试听听你的内心。正因他们每个人都怀有赤子之心,即使命运再来一次,王敏佳依然会写信指责长期殴打自己老师的师娘,仍还会在一片批斗声中昂起骄傲的头颅;陈鹏依然会不顾自己的前程,毅然带着王敏佳远走高飞;沈光耀依然会听从内心,奔向自己的死亡;吴岭澜依然会放弃实科选择自己喜爱的文科。。。。。。。所谓的赤子之心,就像那初生朝阳一般,纯真无瑕,无畏敢当。生命中就该有听从内心的勇气,必须笃定,只问本心,无问西东。

然而如今更多的人却在违背着自己意愿,在职场上为了升职做着那些自己不愿做但又利己的污秽之事;在学习上,也为了日后的出路,学着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在日常交往上,尽管自己很不喜欢与此人交往,但又因他对自己的前程有利,而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尔虞奉承;就像最初的吴岭澜随波而流,就只因人们口中的成绩好的学生都学实科,就放弃自己内心喜欢的文科,倘若他真的随了大流,他的这一生便真的只剩麻木和迷茫,只会把自己麻木地交给书本,交给知识;就像另一位主人公张果果他在职场的尔虞我诈、在利益的追逐平衡中丢失了内心深处的自己,在抚养四胞胎问题上曾想过抛手不顾,把自我看得过分重大,反而丧失了自我的力量。但他们最后都醒悟过来,选择了去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给岁月以最好的回报,去做那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岁月如梦,青春如歌。只问敢勇,无问西东。人生来应该是为自己而活,勿忘初心,在这个不完美的时代里,选择在当下活得真实,用一颗赤子心,活出只此一生的无怨无悔。岁月漫长,但青春说长不长。既然还年少,就全力以赴地拼一场,做最真实、最好的自己。他年若得青梅煮酒,亦能以年少就开始书写气略篇章,笑谈不愿怠慢与辜负的初心梦想。

2024观《无问西东》的心得范文 (精选4篇)


观看一部影片之后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观赏作者的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怎么写作品的观后感呢?为满足您的需求,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2024观《无问西东》的心得范文”,

2024观《无问西东》的心得范文(篇一)

无问西东,整个电影是围绕着泰戈尔的诗歌展开的,传递了的故事都是想告诉我们,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在自己的爱情面前坚定,在自己的梦想面前坚持,真诚的面对自己,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无问西东,无所畏惧。

第一条主线是民国时期,20年代清华青年学子代表吴岭澜,一个天才,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人,然后给到了图书馆里面泰戈尔演讲的时候,他看到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都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这些人站在这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人羡慕,他突然领悟到了什么是真实。然后他一辈子追求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年老的他把他内心的光照亮了正在迷茫中的沈耀华。

第二个故事到40年代西南联大的段落,当沈耀华的母亲千里寻儿,不希望他当兵参与到战争中时,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我不想你还没有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就没有了性命。妈妈只希望你过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平安。这一段我已经飙泪了,我们出生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活在一个安全的国家,从来不用担心看不到第二天升起的太阳,我们可以平安的过完这一生,应该更加学会珍惜。当他看到那个带给他无数欢笑的孩子被日本轰炸机炸死的时候,他决定去当飞行员,把生命献给国家。在训练的过程中,他把军营的食物带给那个村庄的人,被教官训骂的时候,他说: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我不是为了这一口饭吃而当兵,我清楚的知道我在做什么。

然后就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代的故事,到电影快要结尾的时候,陈鹏回来发现村落都被封了,两人走散了,王说这辈子一定要找到你,在我最熬不住的时候是你给我坚持的力量,现在该我来照顾你了。看到最后也没有看到两人相遇的镜头,人生就是有这么多遗憾和错过,在那样讯息不发达的年代,错过可能就是错过了一辈子。但是现在呢,想念的人只要打一通电话,告诉你等着我,就不会走散。

所有的一切回忆都是给了21世纪的张果果这个故事,他在救助四胞胎这个事情里,一开始充满温暖,然后听到一些被帮助的人缠上一辈子这样的故事后有所犹豫,到最后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相信人性的善良。四胞胎的家人一定要见到果果其实就是想给他送四个孩子的胎毛做的毛笔。

电影的最后还有一段独白,看到的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的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你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了吗?我想这个电影就是想告诉我们,思索生命的意义,是值得花时间去思考的,永远不放弃真诚,对自己真实。

2024观《无问西东》的心得范文(篇二)

很久没有在院线国产片里,看到这样一部立意如此高、底蕴如此深厚的影片了。

四代人,四个故事,穿越了一个世纪,交相呼应。从清华学堂、到西南联合大学、再到清华大学,高等学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时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伟大的名字交织在一起,便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

看了一下豆瓣的低分影评,想先说结论:批评故事拆分叙述和人物时空交错牵强的,我想是因为忽略了这些故事的内在一致性。这部电影,本质上讲的是大学精神的传承。一代一代人在迷茫的年少时期,被点拨,被引导去叩问内心,做出适合自己的、真正想要去做的选择,不顾时代浪潮,不顾他人言语,不顾世俗评价,无问西东。而这些人成长后,又用自己的方式,去给予下一代人同样的精神滋养,把真正的大学精神,传承下去。

片子开头,张果果独白,“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影片的第一部分交代了四个主角故事的起因,时间线逐一往前推,从二十一世纪,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似是四个全然无关的故事:

现代时期:张果果(张震饰)是广告公司职员,忙于为奶粉公司做提案,期间认识了四胞胎的父母,给了他们希望,却最终输掉了提案,无法兑现自己说过的话。

2024观《无问西东》的心得范文(篇三)

《无问西东》最刺痛我的,是影片的配角,夫妇二人。

丈夫和妻子二人,私定终身。妻子供丈夫读大学,大学毕业,丈夫当上了教师,却不愿娶她。妻子跑到丈夫学校,以死相逼,丈夫无奈只好娶她。婚后,他从未碰过她,而她总是打他。她说,外人只知道她打他,却不知道他打她有多狠,因为打她的,是他的态度。她说,当初他说要一辈子对她好。他说,人是会变的,为什么我不可以?二人手中的一叠碗碎在地上,她坚定地说,就是不能变。

她总是深情地望着自己的丈夫,可他对所有的外人温和,唯独没有给她一点好脸色。我可以感受到,心针扎般的疼。

一人变心,另一人便挥挥衣袖,洒脱离开。她又何尝不想拥有这番气度。

妻子,看着那门外,想着当初二人曾开心共拉手风琴的时刻,跳入了井中。丈夫大惊,赶忙跑到井边,半个身子没入井中,大喊淑芬,淑芬,后又在院子大叫,有人跳井了,淑芬跳井了。或许他从未想过,她会真的寻死吧。

她曾是善良的、温柔的,他的变心,使她性情大变。野蛮、霸道、残忍出现在她身上时,她浑然不觉。终于,当她意识到,自己间接杀死了,被她骂作破鞋,勾引她丈夫的假想敌、女学生后,她失魂落魄,选择自尽,而让她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她的善良吧。

人生说匆匆却也漫长,又有几人可以把一切看淡。

趁着还年轻,历尽生死离别、爱而不得之苦,或许年纪大些,也会多几分淡然吧。

2024观《无问西东》的心得范文(篇四)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不知从何时起,帷幕渐开,卷走了一帘幽梦。倚着窗儿,望着天边的斜阳,无边的遐思编织成蝴蝶的翅膀,扇动着飞往时间的远方。

——题记

人性本不坏,只是被现实所扭曲

人来这世上走一周遭,有千百万种活法,或是本真,或是世故。但同处于这个复杂的社会,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捆绑着人们的手脚,让本想随风而行的心灵变得千疮百孔。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人生来就是邪恶的化身,只是时间改变了最初的我们。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总会有人学着去伪装自己,把自己包装在看似完美的“皮囊”下,抓住余留的一丝体面,苟且地活在这世上。

正如电影中的李想,他为了保疆的名额否认了与王一同写信的事实,让自己的朋友受到兵人的批斗,过路人的殴打、羞辱,背负上勾搭老师的罪名,甚至差点闹出命丧黄泉的悲剧。他的生活迁就于他的懦弱,他不敢正视自己,他是生活的败者。

好比《半生缘》中的姐姐曼璐,她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正是豆蔻年华之际选择了去当舞女。在生活和社会的种种逼迫下,她的人格开始变得扭曲,她嫉妒妹妹曼桢拥有幸福的爱情,她心中的魔鬼开始侵蚀她的身体。最后,为了栓住丈夫祝鸿才的心,她让丈夫强奸了曼桢,彻底毁了妹妹的似锦前程。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其实李想和曼璐心中也有悔恨,可是有些事选择错了,就再也回不到当初的那份美好。

无论世界有多喧嚣,人性的美好依旧闪耀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时,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在烟雨朦胧中,看见自己的美好,是对人性最长情的告白。电影中的沈光耀,王鹏和张果果,与其说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不如说他们是守护人性的天使。

抗战年代,沈光耀自愿参加残酷的战争,努力去做那些令他害怕,但重要的事。***时期,王鹏把爱情摆在理想的前头,他说,“我有人要照顾”,纵然意味着他要与她放逐千里。商业职场,张果果面对各种尔虞我诈,见招拆招、先发制人,“赢”是他的习惯。而有一天,他却面临了一个比“赢”更重要的选择,而他选择了如何去爱。

即使是人生如梦,也要为自己编制一个繁花似锦的美梦。有梦想去追逐,有目标去奋斗,有爱我的人要爱,不忘初心,其实最好的风景一直在脚下,在路上,在心里。

愿你出走前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少年初长成,自己却也是风华正茂的高中生。无论前路有几多波折,无论回忆有多少心酸,无论当下有多少苦痛,梦想攥在手里,生活踏在脚下,含着泪微笑地走下去,你,就是生活的主宰。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保留上天赐予的那份美好,你值得喝最烈的酒,做最疯狂的梦。

愿你出走前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后记

师德师风:观《无问西东》有感 (推荐4篇)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欣赏优秀的作品。在观看作品的时候,我沉浸其中非常吸引人的情节中,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观后感记录下呢?经过搜索和整理,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呈现“师德师风:观《无问西东》有感”,

师德师风:观《无问西东》有感(篇一)

“看到的和听到的,常常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让你在意的东西,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因像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出生的朝阳欢呼雀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愿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在我很小的时候,读过一本书,是奥地利作者维克多弗兰克的《生命的意义》,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人一生是如何因为他人的关爱与付出而生存下来。书中的结尾最后总结了一句简单的话: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为了让他人活得更好。

这本书与这部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对生命的意义作了我所能最大程度理解的一种阐述,即时我看不惯的一切,我也努力去理解,因为一切的背后皆有他的逻辑。如果一个人从爱与关爱中长大,受过很多温暖与帮助,他们未必愿意变成让人嗔恨的模样。有些人改变不了,但我们还能影响其他人。虽然我们道路不同,甚至也许我很讨厌,但是一个生命向另一个生命的求助,无论如何,我愿意伸手。

无问西东——不计较得失,听从你的内心做正确的事。

师德师风:观《无问西东》有感(篇二)

清华大学生吴岭澜看到自己的语文和英语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自然是喜不自禁,可物理成绩确是“不列”,可想心情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经历了打击的他决定去找老师转系,于是有了下面的精彩对白:

——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只知道不管我将来做什么,在这个年纪,读书、学习都是对的,何用管我学什么,把自己交给书本,心里就有一种踏实。

——但是你还忽略了一件事——真实。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却损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益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他有幸听到泰戈尔的演讲,更有幸亲眼目睹了自己崇拜的老师学者在倾听演讲时的那份自信、笃定和泰然。

“我们各民族最珍贵的拥有是什么,你们有什么是可以从民族里拿出来的。你知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文化,你史册里最完善最永久的是什么,因此我用我的致诚恳请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从此,吴岭澜开始过上了真实的生活,不再认为花时间思考人生是在浪费生命、甚至是可耻的。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和对自己的真实。”这是吴岭澜对学生的教诲,也是他的人生信条吧。

师德师风:观《无问西东》有感(篇三)

就是电影的名字《无问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感觉每个故事都支离破碎,但却找不到更好的电影表现手法,就说说故事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东西吧。

张震所饰演的张果果最后打电话决绝透露商业机密,台词没有记住、只是觉得在这个尔虞我诈的商业战场,张果果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保持了自己忠贞善良的底线。试问在如此利益诱惑的社会,又能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个?

60年代黄晓明和章子怡的故事实话我没看懂、明显的一文艺MV,能记住的就“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这句话了,已经发生的事、已经逝去的人,对这些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好当下,别让逝去的人逝去的没有价值。自己的理解、没看懂这段导演演了个啥意思,难道就是告诉大家爆炸了个核武器,大家记住这段艰辛历史?不懂不懂。

沈光耀的故事是这个影片里面我最喜欢的了,尤以沈母最为感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三代五将的家庭,太能洞察功名利禄的虚幻,沈母爱光耀,同时也保护了他的翅膀。沈母知道:光耀是父母的,同时也是他自己的,所以放他千里求学。无疑、光耀的父母给了他人生最大的财富——人生的乐趣、对爱情的喜欢,对为人父母的过程享受等等等等,其实这些都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精神财富。

片子最后的彩蛋、故事的原型都是近现代中国顶尖大师、致敬!

最后,无问西东、问的应该就是初心吧!

师德师风:观《无问西东》有感(篇四)

看了《无问西东》这部电影,它令我感动至极。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连接在一起的四个小故事。其中,令我最有感触的是一位成绩优异的飞行员沈光耀在抗日战争时的故事。

沈光耀为了保卫祖国,放弃了很好的学校,而选择在条件十分艰苦的飞行学院学习,在这里时不时有飞机投弹,时时威胁着生命。在西南联大时学校因为缺钱,屋顶只能用茅草盖。在雨季,倾盆大雨冲刷着屋顶,发出剧烈的响声,甚至,还有雨穿透屋顶,肆无忌惮的进入房间,冲刷着泥地。在这样的日子里,雨声掩盖了老师上课的嗓音,雨水打湿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衣服,但他仍然坚持着学习,在轰隆的飞机声中,咚咚作响的雨声中度过一天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有一位美国军官来到学校挑选飞行员,他在一阵的犹豫彷徨后,最终决定弃笔投戎,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在学院里,他会偷偷的省下一些吃的,然后在每次飞行训练结束后,默默的带上食物冒着被敌机追踪的危险去往一个偏远的只有小孩的村庄投放食物,这些村里的小孩也亲切的称呼他为“晃晃”。就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学习、训练。他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可以参加任务,报效祖国。然而,在某次作战中,由于和敌方力量悬殊,最终,为了减少伤亡,他驾驶着自己的战斗机毅然决然的撞上敌舰,从容赴死。

在电影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而沈光耀就是这句话的最后执行者,他的这种为别人着想,爱国,富有同情的精神,最终造就了他这样坚毅的人。他的精神应该被后人传承,教育后人。让我们永远地铭记这种坚毅的,富有同情的精神,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观《无问西东》有感1400字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无问西东。

当张果果这段独白出现的时候,我思绪万千,泪水纵横。一部电影,横跨四段时空,跨越近百年的历史,用四段清华学子的故事,给了我人生中许多未知的答案:人活着只为活得真实,从内心出发,随心所动,无问西东。

即使四代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想法,那便是追随自己的内心,选自己内心所选,积极面对生活,保持本我,恪守真心。

吴岭澜受到大潮流的鼓动,一心想学实科救国,但经梅贻琦的循循善诱,明白了真实,遵循了内心的选择;当沈光耀勇敢弃笔从戎,迈出那沉重而艰难的一步时,他便做到了追随内心所想!为了衣不蔽体的孩子们,他不顾一切地给他们投送食物,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李想,虽然为了一己私利而逃避了责任,但他的后半生仍然可歌可泣。为了弥补当年犯下的错误,他扎根边疆,救死扶伤,这是他的选择;现代社会尔虞我诈似乎已成为了一种常态,但张果果坚定自己的选择,敢于冲破现实的迷雾,帮助了四胞胎姐妹一家。四代人,充当了当前社会的一面折光镜,折射出现实的种种不堪以及每个人在冰冷现实面前所保有的温度。

这个社会,听到的和看到的常常会令我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他们的念头来。有多少人为了社会地位与利益,违背自己的内心,为了区区一个名利和社会地位争得面红耳赤,弄得反目成仇。一天天,一年年,面对的都是虚伪的自己,面对的都是你争我斗,像极了宫斗剧。这些人永远都躲在襁褓里,当个婴孩,违背种种。他们,被利欲焚烧,被世俗埋没,寸步难行!就如官员,初衷是为了百姓,但到头来呢,却是贪赃枉法。只要我好,管你们是死是活。贪官的行为就是丢失本我的表现,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内心。

影片的最后,屏幕上出现了致最珍贵的你。是的,每个人都是珍贵的,也是真实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面对纷繁扰乱的社会,能够坚守那份真心实属不易。一生真的太短,一瞬真的好长,我们哭着醒来,又哭着遗忘。一天天的重复,一样又一样的重复。我们哪天不是机械地活着。盲目地活着?将自己交给书,我们就觉得真实。不,那不是真实,只是踏实而已。

我问自己,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所选的道路,真的是我内心想要的吗?我真的不后悔吗?到底什么才叫真实呢?今天,终有所悟。真实,便是坚守自己的初心,随心所动,敢于同世俗抵抗。那么,面对许许多多的未知,我还有勇气前来么?会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内心的选择,父母给了我生的希望,成长给了我前进的勇气,我所经历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恰到好处,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一个完整的自我,那是真实的世界,也是真实的自我,只不过是我自己不敢去挖掘我的真实罢了。

所以,我告诉自己,必须要像沈光耀等人这般,敢于迈出哪一步,真正做到不为世俗所羁绊,随心所动。这就要求我,也要求我们每个人从世俗中挣脱出来,从自私的襁褓中脱离而出。坚持自己的本心,坚信自己的珍贵,坚守自己的阵地,抛弃各种杂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无问西东,只问本心,才能不为自己找到千千万万种理由逃避现实,以此迎合世俗,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每个人都很珍贵,每个人都会对别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亦会被周围影响。所以,在各种选择面前,一定要坚守内心所选,做无愧真心的事,做最真实的自己!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无问西东!生而为人,由心而活,不顾言语,不顾浪潮,不顾世俗,立德立言,只问初心,心之所向,不问,西东。

观《无问西东》有感:我也不问西东


我也不问西东

一一观《无问西东》有感

◇周良贵

支部组织集体看了场电影,却没想到看场电影看出一肚子惭愧和自卑。花了二个多小时在时空中颠颠倒倒,在玩魔术般的镜头切换中始终没找着北,就像搞不清章子怡和章(獐)子岛什么关系一样带着一头雾水走出影院,我不得不严重怀疑自个儿智商是否有问题?

上网进行脑补,这才知道《无问西东》之名也取自清华校歌中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电影开篇歌曲就是清华的老校歌。该影实是为纪念清大成立百年而拍,说白了是一部献礼片,只不过在百年到来时却被莫名其妙束之高阁。这下给自己好象找到了台阶,到底是给一流大学立碑的,又都是一流大牌演绎,不搞个玄之又玄新之又新的咋显水平?或许这么长没让出阁,并不是传说的什么政治敏感性,说不定这片儿也让审片人智商有点搁顿?

一部电影装进了四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而且主题也定格在寻找真实、勇敢的自我,不少情节、场面虽然逻辑有些牵强但抓心也抓得一踢糊涂,看得热泪盈眶的人还真不少。至于情节人物,我想既然是为清大献礼,定然都是有原版模型或pS模型的,至于世纪风雨中成长的清大为何要选这几个并不很搭的情节,相信编创人员定然抱有良苦用心和目的,凭我越来越觉得有问题的智商自然说不出一二。总的来说是我本人格调低下,好的不想再多说,毕竟这电影对我有点伤,哪怕一剑还一剑,也得鸡蛋里挑些骨刺。恕我直说,第一根刺儿我最想问问这电影的导演,是否脑子坏了不?能不能少点在时空中倒来倒去,又不是培养飞行员为训练大脑的平衡而不得不如此,真的不怕人家晕吐吗?第二根刺,清大又不是中戏,干嘛尽挑那些大牌俊男美女,都帅得一塌糊涂,搞得半天哪人哪名哪时代都难辨,有意思吗?人家马云今天不也很成功吗?难道清大会以貌取人?还是清大太有钱太拉风?第三是关于那个老师许伯常和老师那个被其冷漠的"错爱"培养成渣滓洞狱警的师母或许真有其人其事,但也够荒唐透顶了,选这样的引线来导入文革的残酷和荒唐,并且不惜戏分,莫非是要荒唐对荒唐?当然最想挑的刺是现代广告人张果果和一众面孔,这个时代人的聪明智慧超过任何时代,但人性也更加复杂,四胞胎、亿家奶粉、老板、秘书、家属各有所想、各有所求丶更各有所疑,做人到这份上,我都不知道说啥,但张果果兑现了承诺,超出了期待。如果将这四个时代按时间前后排列,光从人性的光辉和个人追求、境界这一面来说,我斗胆说一句,真的十一代不如一代。

说是"无问",但从电影开场即充满了"叩问"——当提前了解你所要面对的人生时,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整场电影最为可圈可点之处就是处处充满对人生的叩问、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叩问?好在在观者看来四个时代的四个主角最终都做出了不错的选择。战火纷飞、容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你是选择安身立命,还是奋不顾身?特殊年代,身不由己,你是选择明哲保身,还是敢于申明大义、忠于真实?面对现代职场的浮躁与诱惑,你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不忘初心?身居象牙之塔,你是选择成为民族脊梁还是成为精致的利已之人……电影中经典鸡汤熬了不少,喜欢喝鸡汤者可以去慢慢啜饮,细细品味。时代不同,扣问不同,但能不能、敢不敢有责任担当,没有私心和杂念,不畏世俗,真诚的做自己,毅然决然地选择真实、善良、无畏与同情,是对每个人人生最现实的考验。"世俗"的真实面孔就是明哲保身,它存在于每一个时代,如同空气一样包裹着日常生活,甚至让人习惯到无法察觉,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而我们这个时代,又在面临着怎样的"世俗"呢?

观《无问西东》有感 2000字


念念不忘,可有回响
——观《无问西东》有感
刘钰君
指导老师:赖海宁
两情相悦如往常,道世事无常。生变幻,当头棒,猝不及防。你我曾如鸳鸯,儿女情长,执子之手盼白首共烛光。念念不忘,可有回响。心已伤,百孔千疮,我已遍体鳞伤,仍然故作强。
——小时《望》
《无问西东》跨越时空,从1921到2012,以四个不同的故事诠释了对“无问西东”的理解,并提出了追求真心的方法,“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在1962的爱情中,或许大多数人会感动于王敏佳和陈鹏的爱情故事,而我却为刘淑芬和许伯常的故事所唏嘘。一如影片所述,刘淑芬与许伯常本自情深,在刘淑芬供许伯常上完大学后,许伯常却不想娶刘淑芬了。于是刘淑芬摆出泼妇的架子拿着刀逼上门去,逼着许伯常娶了她,并在婚后性情大变动辄打骂。是,她捏造事实,构陷了王敏佳,毁了一个花季少女,那她自己呢?她又何常不是被毁掉的那个!
“当初是你说会对我好一辈子的。”“当初,当初人就不能变吗?为什么?为什么其他事情都可以变而这件事就不能变。”在我看来,许伯常就是在为他自己的错找借口。亲口许下的誓言在即将兑现之际反悔,怨谁?刘淑芬也只是个为爱所困的女子,当她发现自己的所爱变心后是什么感觉?惶恐,焦急,不安还是绝望?但她仍不能放弃对许伯常的爱,那些缱绻时光,妄想用一生去抓住。
她只是为爱所困,她怨过,挣扎过,努力过,是许伯常没有给她机会。为什么要许下相守一生的誓言?为什么不当机立断,却还吊着那么一丝希望?为什么在发现信是王敏佳写的时候不进行交涉?为什么?他没有责任吗?这个结果是他一手造成的啊!当许伯常在井口边声声呼唤时,是内疚多一点呢?还是日夜相处的点滴情谊更多一点呢?刘淑芬她只是怨怼,这怨怼酝酿出一个构陷,她想让王敏佳吃点苦头。所以当她看到王敏佳戴着反动的牌子被批斗的时候,内心应该是畅快的吧。她或许想:看不起我的人,我要你们付出代价。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一想到自己那么多年来的苦楚也就不在意了。她想要王敏佳痛哭流涕,忏悔,向她请求宽恕。可王敏佳她没有,她笑了,在荒唐而又郑重的批斗大会上,笑得那么凄美,暗含嘲讽。像是对现实,对人们疯狂的冷眼旁观,对刘淑芬的讽刺。无论如何,在精神上,王敏佳赢了刘淑芬。于是刘淑芬崩溃了,她大叫道“你们看,她在笑,打她。”那么愤怒的声音,疯狂中的人们是不存理智的。当她以为王敏佳死了的时候,又是那么的失魂落魄,她没想害死人,她只是想教训一下,教训一下而已。在回家的路上,她碰到了许伯常,他像往常一样把她当作空气。她想,他知道了吗?他知道自己构陷他的学生并把她害死了吗?她不敢想象,怕他伤心,也让两人的未来陷入黑暗。她或许想,她真是渣滓洞集中营中的敌人,没有她许伯常会开心吧。于是她走进院中,想起过去的缱绻时光,笑了,然后从井口跳了下去。她受不了许伯常的冷漠了,也受不了自己良心的折磨,只好一了百。
“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时候把我推开。”刘淑芬也想有个人托着她啊,把她从那枯井里托出去。她的爱那么卑微,自认无错,可王敏佳一封举报信过来告诉她,她的爱不对,她错了。那,她该怎么办才对?谁又能告诉她怎样才能挽回许伯常的心?如果,如果她就这么去了,他不就会一直记得她了吗?她永远会是许伯常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经年大戏,谁是受害者?谁都是。刘淑芬死了,王敏佳毁容了,而许伯常,按他的性子,应该是一辈都无法从这个结里走出来了。
追求真心,无问西东。是啊,他们都追了啊。刘淑芬追了爱情,王敏佳追了自己的善心,许伯常追了自由。但追求真心也要讲方法,看实际的啊,刘淑芬的念念不忘,可有回响?
可难道我们就该隐忍吗?真心?真心是什么?佛谓真心乃真实无妄之心,出六识,与六尘无染无杂。我觉得真心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无关其他。像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一样,三寸金莲跨越太平洋;像三毛追求自由,肆意畅快;像鲁迅弃笔从文,遵循本心。只是在决定的刹那,一切就注定成为过去,没有回头路。我们必将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然而并非所有的真心都有结果,一如刘淑芬对许伯常的爱,结局只是两败俱伤。
看看刘淑芬,谈得感性一点,你所给的就是他人想要的吗?有句话我一直觉得很有道理,“用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用别人的方法疼别人。”有一个故事,学业结束,一个宿舍的人在聊舍长哪里好。舍长洋洋自得地想着他照顾过生病的舍友,保持了宿舍的卫生。然而舍友却说,舍长最好的是在有人睡了的时候,无论在做什么都会立刻轻手轻脚。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刘淑芬爱许伯常,并念念不忘。可婚姻,热饭终究不是许伯常想要的。真心的付出确实令人感动,但请顾及他人的想法、需求。念念不忘,可有回响?你本在平原湖泊,又何来回响?
刘淑芬的真心是好,但缺了点方法,少了点通情达理。世事无常,唯愿我们都能够遵循本心,都能被他人所善待。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观《无问西东》有感
曾惠琳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无问西东。”
当张果果这段独白出现的时候,我思绪万千,泪水纵横。一部电影,横跨四段时空,跨越近百年的历史,用四段清华学子的故事,给了我人生中许多未知的答案:人活着只为活得真实,从内心出发,随心所动,无问西东。
即使四代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想法,那便是追随自己的内心,选自己内心所选,积极面对生活,保持本我,恪守真心。
吴岭澜受到大潮流的鼓动,一心想学实科救国,但经梅贻琦的循循善诱,明白了真实,遵循了内心的选择;当沈光耀勇敢弃笔从戎,迈出那沉重而艰难的一步时,他便做到了追随内心所想!为了衣不蔽体的孩子们,他不顾一切地给他们投送食物,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李想,虽然为了一己私利而逃避了责任,但他的后半生仍然可歌可泣。为了弥补当年犯下的错误,他扎根边疆,救死扶伤,这是他的选择;现代社会尔虞我诈似乎已成为了一种常态,但张果果坚定自己的选择,敢于冲破现实的迷雾,帮助了四胞胎姐妹一家。四代人,充当了当前社会的一面折光镜,折射出现实的种种不堪以及每个人在冰冷现实面前所保有的温度。
这个社会,听到的和看到的常常会令我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他们的念头来。”有多少人为了社会地位与利益,违背自己的内心,为了区区一个名利和社会地位争得面红耳赤,弄得反目成仇。一天天,一年年,面对的都是虚伪的自己,面对的都是你争我斗,像极了宫斗剧。这些人永远都躲在襁褓里,当个婴孩,违背种种。他们,被利欲焚烧,被世俗埋没,寸步难行!就如官员,初衷是为了百姓,但到头来呢,却是贪赃枉法。只要我好,管你们是死是活。贪官的行为就是丢失本我的表现,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内心。
影片的最后,屏幕上出现了“致最珍贵的你”。是的,每个人都是珍贵的,也是真实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一定要知道自己不要什么。面对纷繁扰乱的社会,能够坚守那份真心实属不易。一生真的太短,一瞬真的好长,我们哭着醒来,又哭着遗忘。一天天的重复,一样又一样的重复。我们哪天不是机械地活着。盲目地活着?将自己交给书,我们就觉得真实。不,那不是真实,只是踏实而已。
我问自己,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所选的道路,真的是我内心想要的吗?我真的不后悔吗?到底什么才叫真实呢?今天,终有所悟。真实,便是坚守自己的初心,随心所动,敢于同世俗抵抗。那么,面对许许多多的未知,我还有勇气前来么?会的,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内心的选择,父母给了我生的希望,成长给了我前进的勇气,我所经历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恰到好处,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一个完整的自我,那是真实的世界,也是真实的自我,只不过是我自己不敢去挖掘我的真实罢了。
所以,我告诉自己,必须要像沈光耀等人这般,敢于迈出哪一步,真正做到不为世俗所羁绊,随心所动。这就要求我,也要求我们每个人从世俗中挣脱出来,从自私的襁褓中脱离而出。坚持自己的本心,坚信自己的珍贵,坚守自己的阵地,抛弃各种杂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无问西东,只问本心,才能不为自己找到千千万万种理由逃避现实,以此迎合世俗,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每个人都很珍贵,每个人都会对别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亦会被周围影响。所以,在各种选择面前,一定要坚守内心所选,做无愧真心的事,做最真实的自己!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无问西东!生而为人,由心而活,不顾言语,不顾浪潮,不顾世俗,立德立言,只问初心,心之所向,不问,西东。

无问西东观后感 4篇


什么是无问西东呢,字面意思大概就是不要在意外界的因素、他人的眼光。一言以蔽之,follow your heart:追随自己的真心。无论是现代的张果果不在意Robert自讽资助了一个孩子如同认了一门亲戚的婉言规劝,决定把这四胞胎一家人帮到底,并且张果果被前上司David当了职场的牺牲品,却毅然放弃了一个迫害他的机会;还是说60年代的陈鹏在文革那个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年代与大潮逆行,救下了被批斗打至濒死的王敏佳;还是说抗战期间的飞行员沈光耀执行任务时冒着被敌机追踪的危险给没有食物吃孩子们的空投食物;还是说民国时期的北平,英语第一,物理却无列的吴岭澜迷惘之后选择了转去文科。这四个故事的主角,都是在挣扎过后做出了选择,而这个选择,并非是利于主角自身发展安危和利益的最佳选择,他们反其道行之,做了其他普通人没有勇气做的选择,大有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无畏勇敢。而所有故事的传达的主旨都与张果果影片开始时的独白“如果知道了你即将面临的未来,不知你是否还有勇气前往”契合呼应。
无问西东观后感王敏佳
因看不惯恩师被师母毒打家暴,和从小的玩伴李想写了诅咒信给师母,最终写作方式与字迹被识破。一个女人独揽错误被批斗暴打,而共犯李想为了支边名额正在发表慷慨的演讲稿。而最讽刺的地方,他们一墙之隔。李想演讲道与反对派势力划清界限(暗指王敏佳),与此同时踮起脚尖张望着的王敏佳露出了真诚的微笑,我想如果这里改成是一种对人性失望的冷笑的话,那本电影的立意就不会深远。但是我们却不能责怪文革时期那些袖手旁观的人,比如李想,因为时代使然。是时代的错不是每个个体的错。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每一个人在文革时期都能勇敢地站出来发声,但是我们应该歌颂那些有勇气站出来的英雄与大潮世俗逆行的英雄比如陈鹏。
无问西东观后感 沈光耀
一个富家子弟,聪慧而热爱生命,在国家危难之时却想去当一名飞行员。母亲知道以后让他跪下,搬出家书“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沈光耀发誓不再当飞行员。我以为,母亲只是不希望自己的独生子牺牲,而后来才明白,她是害怕儿子根本没想好怎么过好这一生就生命结束了。直到最后后来家中的牌匾“三代五将”我才明白当母亲的辛酸。而当日军轰炸无辜的平民,他看到死去的孩子,解下了自己手腕的佛珠,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去当了飞行员。飞行任务时冒着危险给吃不了饭的孩子们空投糖和食物,孩子们每次都能认出飞机,开心地指着飞机地叫着“晃晃、晃晃”;最后因为被击中视死如归用飞机撞向日军的战舰。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这个时代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给出的正义、勇气和同情”。
无问西东观后感 吴岭澜
与沈光耀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感动相比,吴岭澜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共鸣。“理解的越多越痛苦,明白的越多越撕裂”他一直都没有停止对生命的思索,也因此而痛苦。当梅贻琦校长建议他转去文科,他给出了自己为何而迷惘的原因“因为最好的学生都读实科”。对他自身而言,没有目标,他念实科却不清楚为何而读。因此梅贻琦建议吴岭澜不要把自己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而忽略了真实,真正的真实是你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都有一种从心灵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不羞耻。正是这段教导,让吴岭澜追问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后来偶然吴岭澜去图书馆看到正在发表演讲的泰戈尔,旁边站着的正是最优秀的一批人:林徽因、朱自清、梁思成、钱钟书、梅贻琦。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不要焦虑,不要忘记自己的真诚和真心”吴岭澜恍然大悟,原来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他瞬间从思索生命的羞耻感中解放出来。我们可以看出后来吴岭澜没有读实科,若干年后而是在清华当了一名教授。这段是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一段。儿时的我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不知道自己为何而读书,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努力,每天都在认真听课,机械忙碌地学习,却忙完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忙。而当今大学生都会或长或短地经历迷惘时期。而这个迷惘从何而来?我想是因为缺少“思考”,缺少对自身的认识、对未来的思考。这个孔子也早已给出了解答。我们也能从初中课文《论语十则》找到解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这个“罔”正是我们大学生和吴岭澜正在经历的,因此我悟到无论你处于什么时期什么地位占有什么有何荣耀,永远不要遗忘两件事情:思考与学习。

观《无问西东》有感:不辜负


不辜负

——观《无问西东》有感

张弦

老师说,现在是个好时代,不要辜负自己和时代。何为"不辜负"?老师说:不辜负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做得最好,就是不辜负。似懂非懂,心里想,可是每个人所处的时代都是无法选择的,很多时候我们身不由己也力不从心,时代所然怎么办?这一次,《无问西东》做出了回答。

一部电影,横亘四段时空,跨越近百年的历史,讲述了四段清华学子的故事。不同时代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命运,时代大背景他们无法选择。可是,在时代背景下,他们对自己的命运和青春做出了自己的抉择。

20年代的吴岭澜,一心想学实科,有着根深蒂固的实业救国思想。迷茫困惑时,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梅贻琦一番话引发了他深层次的思考。梅贻琦说:什么是真实?就是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是否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而最终让吴岭澜彻悟的,则是去图书馆听了泰戈尔的演讲,看见在泰戈尔身旁站着当时中国最卓越的一群人。他们笃定从容,充满自信,目光清澈。吴岭澜顿悟,选择了遵从本心,毅然弃理从文。

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沈光耀,"看起来什么都能做好",当看到孩子在日机的轰炸下死在母亲臂弯,看着刚刚还活蹦乱跳的孩子瞬间失去了生命。哪怕违背母命,他也要弃笔从戎,最终慷慨赴死。

60年代的王敏佳,明艳得像花儿一样。因为虚荣,因为一次"见义勇为",却被那个时代定性为特务、破坏他人家庭。在批斗会上,她的尊严被践踏,肉体被摧残,甚至生命也差点被剥夺。在李想和陈鹏之间,她终于明白,什么是背叛,什么是托举。曾经的鲜衣怒马都化作了那场暴雨,一座空坟埋葬了青春,却也使她做出了自己一生的选择。"上次我以为我死了,睁开眼看到的是你。这一次,我一定要在死亡来临之前找到你。"

李想选择了血书书写下的荣耀青春,却也同时选择了懦弱的背叛。好在"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他终于实现了自我救赎。

陈鹏,中国核工业的参与者,在前途面前,他说"我有人要照顾";在灾难面前,他选择了托举;当心爱之人下坠时,他义无反顾地托底。茫茫戈壁,当蘑菇云辉煌升起,火车上,他听着人们的议论,笑了。但是当看到他拿下帽子后,头上的斑秃还有肩头后背的落发,那一刻很多人哭了。

张果果,现代社会的精英男,职场上游刃有余。外表俊朗,内心冷漠,疑心重重,精于算计。然而,在最后面对四胞胎的无邪笑容时,终于说出了"我和你们不一样。"正如他画出的窗花,色彩简单明净,犹如他在挣扎之后的内心。这样的选择之后他应该是不会再被频繁的噩梦惊醒了。

四段历史,四段人生,他们的选择,没有辜负那个时代,没有辜负他们的青春。自然,也没有辜负自己。我是一个肤浅的人,在这部影片中,我不想说什么"热血报国""家国情怀"这些让我望而生畏、肃然起敬的词汇,作为一个经常拎不清的人,倒是被很多细节打动:

首先是米雪饰演的沈母,岁月从不败美人。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贵族,什么是真正的大家风范。这个年轻时就喜欢的演员,上年纪了,依然美到了骨子里。一口软糯粤语,从她嘴里说出竟有说不出的熨帖。她阻止儿子当兵,不是为了给自己增添子孙,而是"怕你还没想好这一辈子该怎么过就没了",最后她站在沈家"三代五将"的牌匾下,身影如此落寞,孤单悲凉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作为一个母亲,听到儿子殉国的死讯,却依然淡定。翻看着儿子的素描,还没忘给前来报讯的大林小林端上一碗红枣莲子水。

其次,陈鹏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一个孤儿被全村人收养。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候,每次遇到"晃晃叔叔"投掷食物,大一点的孩子都会抱着他出去,给他分一杯羹。若不是晃晃叔叔的那些食物,就没有了后来的清华学生陈鹏。苦难中,一个个孩子蓬头垢面,衣不蔽体,唱《奇异恩典》的镜头亦让人泪目。那个断了腿的神父说,音乐能让人忘掉痛苦和饥饿。一群孩子虽然腹内空空,却依然听话地唱起了歌。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来自精神的力量。

还有西南联大,当面对外界环境的恶劣无法对抗时,"静坐听雨"四个字笔力遒劲,是一种诗意的美。当躲避空袭大家有条不紊从学校撤往防空洞时,抬着恐龙模型的师生,雪地里拉小提琴的学生,大家席地而坐,头上是轰鸣的轰炸机,而这些师生们依然在讲课听课。神情专注,表情从容。

还有一个镜头,刘淑芬跳井的那个,一个人要绝望到什么程度才会如此生无可恋?一个沉浸在往事中不愿意醒来的女人,面对一个看都不愿意多看自己一眼的丈夫,无论怎么努力都回不到过去,真真是生有何欢死又何惧。

这部电影明明有那么多的瑕疵啊,为什么我依然会这么喜欢它?我喜欢这些人脸上飞扬的青春,那些明媚得如春天挺拔向上的小白杨一般的青春;其实,我也算是外貌协会的人,总觉得一个人的脸上写着他的心性和品行。我喜欢这几个演员,六年时间过去,这六年间他们都结婚生子,有了很多故事,但是,屏幕上的他们依然是那么纯净美好;我喜欢那些人脸上的淡定从容和目光坚定,毕竟这些在现代人脸上正在日益被冷漠和功利所取代;我喜欢他们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学习热情,喜欢那些落满银杏叶的大道;我喜欢那些银杏叶下的"万紫千红"和蚌壳油;我喜欢陈鹏和王敏佳在清华园里飞奔的身影,更喜欢茫茫戈壁上踽踽独行的背影……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无论经历了怎样的抉择,痛苦或者艰难,然而,没有人抱怨。他们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初心,并且在生活中演绎并践行,我想,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不辜负",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时代。

张弦 陕西洋县人。

观《无问西东》有感1800字


《无问西东》跨越时空,从1921到2012,以四个不同的故事诠释了对无问西东的理解,并提出了追求真心的方法,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在1962的爱情中,或许大多数人会感动于王敏佳和陈鹏的爱情故事,而我却为刘淑芬和许伯常的故事所唏嘘。一如影片所述,刘淑芬与许伯常本自情深,在刘淑芬供许伯常上完大学后,许伯常却不想娶刘淑芬了。于是刘淑芬摆出泼妇的架子拿着刀逼上门去,逼着许伯常娶了她,并在婚后性情大变动辄打骂。是,她捏造事实,构陷了王敏佳,毁了一个花季少女,那她自己呢?她又何常不是被毁掉的那个!

当初是你说会对我好一辈子的。当初,当初人就不能变吗?为什么?为什么其他事情都可以变而这件事就不能变。在我看来,许伯常就是在为他自己的错找借口。亲口许下的誓言在即将兑现之际反悔,怨谁?刘淑芬也只是个为爱所困的女子,当她发现自己的所爱变心后是什么感觉?惶恐,焦急,不安还是绝望?但她仍不能放弃对许伯常的爱,那些缱绻时光,妄想用一生去抓住。

她只是为爱所困,她怨过,挣扎过,努力过,是许伯常没有给她机会。为什么要许下相守一生的誓言?为什么不当机立断,却还吊着那么一丝希望?为什么在发现信是王敏佳写的时候不进行交涉?为什么?他没有责任吗?这个结果是他一手造成的啊!当许伯常在井口边声声呼唤时,是内疚多一点呢?还是日夜相处的点滴情谊更多一点呢?刘淑芬她只是怨怼,这怨怼酝酿出一个构陷,她想让王敏佳吃点苦头。所以当她看到王敏佳戴着反动的牌子被批斗的时候,内心应该是畅快的吧。她或许想:看不起我的人,我要你们付出代价。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一想到自己那么多年来的苦楚也就不在意了。她想要王敏佳痛哭流涕,忏悔,向她请求宽恕。可王敏佳她没有,她笑了,在荒唐而又郑重的批斗大会上,笑得那么凄美,暗含嘲讽。像是对现实,对人们疯狂的冷眼旁观,对刘淑芬的讽刺。无论如何,在精神上,王敏佳赢了刘淑芬。于是刘淑芬崩溃了,她大叫道你们看,她在笑,打她。那么愤怒的声音,疯狂中的人们是不存理智的。当她以为王敏佳死了的时候,又是那么的失魂落魄,她没想害死人,她只是想教训一下,教训一下而已。在回家的路上,她碰到了许伯常,他像往常一样把她当作空气。她想,他知道了吗?他知道自己构陷他的学生并把她害死了吗?她不敢想象,怕他伤心,也让两人的未来陷入黑暗。她或许想,她真是渣滓洞集中营中的敌人,没有她许伯常会开心吧。于是她走进院中,想起过去的缱绻时光,笑了,然后从井口跳了下去。她受不了许伯常的冷漠了,也受不了自己良心的折磨,只好一了百。

你别怕,我就是那个给你托底的人,我会跟你一起往下掉,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你掉的时候把我推开。刘淑芬也想有个人托着她啊,把她从那枯井里托出去。她的爱那么卑微,自认无错,可王敏佳一封举报信过来告诉她,她的爱不对,她错了。那,她该怎么办才对?谁又能告诉她怎样才能挽回许伯常的心?如果,如果她就这么去了,他不就会一直记得她了吗?她永远会是许伯常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场经年大戏,谁是受害者?谁都是。刘淑芬死了,王敏佳毁容了,而许伯常,按他的性子,应该是一辈都无法从这个结里走出来了。

追求真心,无问西东。是啊,他们都追了啊。刘淑芬追了爱情,王敏佳追了自己的善心,许伯常追了自由。但追求真心也要讲方法,看实际的啊,刘淑芬的念念不忘,可有回响?

可难道我们就该隐忍吗?真心?真心是什么?佛谓真心乃真实无妄之心,出六识,与六尘无染无杂。我觉得真心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无关其他。像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一样,三寸金莲跨越太平洋;像三毛追求自由,肆意畅快;像鲁迅弃笔从文,遵循本心。只是在决定的刹那,一切就注定成为过去,没有回头路。我们必将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然而并非所有的真心都有结果,一如刘淑芬对许伯常的爱,结局只是两败俱伤。

看看刘淑芬,谈得感性一点,你所给的就是他人想要的吗?有句话我一直觉得很有道理,用自己的方式爱自己,用别人的方法疼别人。有一个故事,学业结束,一个宿舍的人在聊舍长哪里好。舍长洋洋自得地想着他照顾过生病的舍友,保持了宿舍的卫生。然而舍友却说,舍长最好的是在有人睡了的时候,无论在做什么都会立刻轻手轻脚。这个说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刘淑芬爱许伯常,并念念不忘。可婚姻,热饭终究不是许伯常想要的。真心的付出确实令人感动,但请顾及他人的想法、需求。念念不忘,可有回响?你本在平原湖泊,又何来回响?

刘淑芬的真心是好,但缺了点方法,少了点通情达理。世事无常,唯愿我们都能够遵循本心,都能被他人所善待。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2022观《无问西东》的心得体会 (合集4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无问西东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