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600字 ·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读后感大全)。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我们会发现,喜欢读书的人,脑子里总是会有一些与常人不一样的思想这就是读书的重要性。读过许多书籍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在读完文章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得体会,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有怎样的格式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读后感大全)”,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第1篇】

昨天利用晚上的时间观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说实话以前我总觉得现在大多数的人是自私的,是利益至上的,无论做什么事总想着会收获什么。可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一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一操一。他们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他们是真正的共产党一员。其中贫困山区教师赵

世术的先进事迹,更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指引着我以后人生道路的方向。

赵世术是上鹿村的一名乡村教师。他双一腿残疾后,靠妻子背送坚持教学12年。他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三尺讲台,即便双一腿残疾也从没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山里的孩子。他用残缺的身一体支撑起一所小学,他把自己化作了山里孩子通向知识彼岸的“桥”、他用无怨无悔的行动书写着共产党一员的先进一性一、他用无私的情怀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他23岁从师范毕业后就一直在皂角乡下泽村任教。学校在半山腰上,山下有条没有桥的河,学生们上学需要大人背着送过去,河水从溶洞中流一出来,常年冰冷刺骨。为了让孩子的家长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劳作,年轻的赵世术主动承担起护送学生过河的责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要一趟趟往返于河水之中背学生们过河,一背就是5年。由于经常浸泡凉水,才20多岁的赵世术就患上了风湿一性一关节炎。后来赵世术腿上的病菌开始在手上出现,手指开始化脓,不能弯曲,但他依然顽强屹立在讲台上,没缺过一节课,没叫过一声苦,孩子的学业就是他的命。虽然他是一个普通的山区小学教师,一个最基层的农村教师,没有高额的工资、也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可他却有一种奋勇向前的拼搏一精一神、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一操一,坚守着艰辛清贫的山村教育工作岗位。我想这些都是源于他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汹涌澎湃,他们是共产党一员的代表。任何时候都把国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每件细小而伟大的贡献。《人民的好儿女》这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一员最好的评价。我们深深受到优秀共产党一员先进事迹的感召,决心在平凡的工作中绽放美丽。时刻树立强烈的身份意识,在逆境、顺境中坚守自己教育的信仰。在实际工作中,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用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家长们的真诚,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影响学生高尚的品德,用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孩子的正直,用自己的善良、美好去描绘教师这个大集体的善良、美好。

【第2篇】

近日,从优酷网看到《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大山的火把——赵世术和本色——王坤友,片中的一些先进共产党一员的先进事迹,实在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

大山的火把——赵世术,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1977年师范毕业,到偏僻乡村小学任教。为了减少家长对孩子上放学需过河的担心,主动承担每天接送学生过河上学、回家的任务。五年时间,每天三个小时,雷打不动,直到修上吊桥为止。不到三十岁,就患上风湿一性一关节炎。从最初的拄着拐杖到校上课到后来的妻子背着到校上课。到了手指不听使唤时,只好用绳子将手指与粉笔捆住板书。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铸成了“大山的火把”,照亮了一双双希望的眼睛;一温一暖了一代代渴求的心房。

本色——王坤友,工作勤勤恳恳,不怕困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先后担任蜀山镇原新安村一团一支部书记、一党一支部副书记、一党一支部书记、副乡长。后从副乡长“降为”村支部书记,去担任建成村村支部书记。干好这里的工作,还有更难的工作等着他,他没有任何怨言,服从领导分配。他接手的工作都是“烂摊子”,每一次,他都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王坤友参加工作40多年来,始终以一党一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即使是在家人去世、自己身患癌症的时候,仍然牵挂着村里的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一员的神圣职责,树立了基层一党一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一的伟大、共产党一的力量、共产党一员的风采。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一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利、甘为孺子牛的情一操一。

学一习一他们牢记一党一的宗旨,心里装着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一党一员。他们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一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情怀。

学一习一他们对一党一的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困难挫折的迎难而上、对群众事务的真诚服务、对生活和人生的坦然面对。学一习一他们的敬业一精一神,热一爱一自己的岗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人民的好儿女》这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一员最好的评价。愿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一员都能在优秀共产党一员先进事迹的感召下,立足自身的岗位,以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一员的风范,为迎接一党一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第3篇】

利用放假的时间,我观看了《人民好儿女》系列纪录片,在片中一共讲了48位先进共产党一的先进事迹,这其中有老师、有干部、有战士、有职员、有医生、也有普通村民。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地域,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共产党一员的风采。这几位共产党一员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震撼人心。从他们的事迹中,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一员的无私情怀、坚忍不拔、淡泊名义、甘为孺子牛的情一操一。其中赵世术这位一党一员的先进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世术,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1977年师范毕业,到偏僻乡村小学任教。为了减少家长对孩子上放学需过河的担心,主动承担每天接送学生过河上学、回家的任务。五年时间,每天三个小时,雷打不动,直到修上吊桥为止。不到三十岁,就患上风湿一性一关节炎。从最初的拄着拐杖到校上课到后来的妻子背着到校上课。到了手指不听使唤时,只好用绳子将手指与粉笔捆住板书。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铸成了“大山的火把”,照亮了一双双希望的眼睛;一温一暖了一代代渴求的心房。

看完影片,赵老师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我。赵老师不畏条件的艰苦,一心扑在了自己热一爱一的教育事业上,把一爱一全部给了孩子们。同样身为人民教师的我,在今后的工作学一习一中,一定要端正态度,热一爱一教育事业,热一爱一学生,用一颗真心、诚心去对待教学和学生。认真学一习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样身为共产党一员的我,更要向这些先进一党一员们学一习一,我没有像赵老师那样有环境条件的阻碍,就更应该好好学一习一,刻苦钻研,时刻发挥共产党一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发挥青年人的朝气与活力。勇于创新与实践,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即使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与挫折,也要敢于克服,勇于承担,这正是一名共产党一人应有的优良品质。

《人民的好儿女》这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一员最好的评价。每一位先进一党一员都是我们学一习一的榜样,赵老师只是其中的一员。我要向他学一习一,立足自身的岗位,心系学生,争做学生的贴心人,以最有效、最感人的实际行动,展现为人师表的风采,更好地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600字扩展阅读

英雄儿女观后感(读后感参考)


【第1篇】

风烟滚滚,唱英雄……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这是电影《英雄儿女》里的插曲。《英雄儿女》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王成叔叔的英雄事迹。

在朝鲜战场上,王成所在的连队为拖住敌人,坚守无名高地,一次次打退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的进攻,连队的伤亡十分惨重,最后阵地上只剩下身负重伤的王成。他一面用步话机向指挥部报告战情,一面阻击敌人,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团团围住。王成毫不畏惧,他用步话机向我军指挥所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随即拉响了爆破筒,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我军大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了中朝人民的安宁与和平,他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王成叔叔倒下了,千百个像王成叔叔那样的英雄站起来,冲上去。王成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杰出代表。《英雄儿女》这部影片热情地赞颂了以王成叔叔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影片给了我深刻的教育,王成叔叔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特别令我感动。看今朝,为什么祖国美如画?是英雄的业绩开红花。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鲜血浇灌了她。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然而我在学习上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时还特别贪玩,碰到难题不能像英雄们那样千方百计的去解决,多么不应该啊!

今后我一定以英雄为榜样,克服缺点,在学习上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刻苦钻研,勇攀科学高峰,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做新世纪的主人,决不让英雄的血白流!

【第2篇】

这部电影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战场,王成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以哥哥的精神为榜样,为战士服务,最终她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了的事情。

而我最记忆犹新的是王成所在的连队为拖住敌人,坚守高地,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连队的伤亡十分惨重,最后阵地上只剩下身负重伤的王成。他,一面阻击敌人,一面用步话机向指挥部报告战情,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团团围住。王成却毫不畏惧,他用对话机向我军指挥所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就意味着粉身碎骨,但为了祖国这一崇高目标,王成心甘情愿。”随即拉响了爆破筒,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我军大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了中朝人民的安宁与和平,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看了《英雄儿女》后,我感到悲伤而激动,是的,他倒下了,但是无数向他一样的人民志愿军站起来了。爷爷告诉我他六七岁的时候,正是抗美援朝的时候,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形象在他心中永远的站立。而王成和他们是多么类似啊,他虽然是电影人物,但是他却在我心中站了起来,像所有的人民志愿军一样!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在这里,我想起国歌中的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像警钟一样敲响在我的耳边。如今,中华民族未必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但是,类似事件在时刻提醒我们每个人。想到这里,我心中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然而我在学习上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时还特别贪玩,碰到难题不能像英雄们那样千方百计的去解决,多么不应该啊!

【第3篇】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影片中的这一段:敌人的汽油弹在燃烧着。火海中,王成对着话筒急促地喊:“快【开炮】!要大家伙!大的!”

敌人包围上来。我方炮弹打远了。

王成:“再打近点!”

“四十公尺行吗?”

王成:“还远!”

“三十公尺呢?”

王成一边向敌人扔手榴弹一面喊:“再近点!不要顾我!二十公尺!”

“什么!”

王成:“敌人包围我了!向我这儿打,别顾我!”

成群的敌人很近了。王成一手扔着手榴弹,一手拿着话筒喊:“向我开炮!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开炮!向我开炮!”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段,王成为了战争胜利不惜舍去自己年轻的生命,说出这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我看的时候很投入,很惊险,很难过!

看完我深有感受: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再次有战争出现,我们还能有真样的英雄人物出现吗?今天的中国,少了多少年前的团结气,多了些金钱气,似乎什么东西都金钱买来得,中国的今天,是革命先烈,是毛主席带领全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得来的,为什么得到了,反而忘记了团结的关键性了那?少了团结的意识,就连小小的日本也敢抢咱们的资源,敢和咱们叫阵了!英雄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宏扬。但是更重要得是先烈们的团结精神。

希望我们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一切。

铁人观后感(读后感大全)


【第1篇】

铁人=王进喜: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黑龙江人,对于这个公式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听着铁人的事迹长大。不过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依然感触良多。电影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展现当年那段奋斗的历史,激励我们年轻一代图强向上。

沙漠,风暴,掩埋的设备……

现在的石油人在恶劣的条件下为祖国开采着石油。

朔风,冰雪,浩荡的大军……

当年的石油人展开了一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大会战。

镜头在时空间做着切换;我们的心也在现实与历史间做着思考。

到驻地,住牲口棚,找设备,搭井架,闹饥荒……

一望无际的黄沙,心灵的寂寞,沙漠综合症,祖辈的寄托……

俩代人经历着不同的困苦,俩代人做着相同的奉献。

有时我们也许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一代人是怎么熬过那个艰难时期的,影片通过独特的视角给了一个答案:精神——铁人的精神。铁人的精神鼓舞了那一代人,铁人的精神同样也深深的印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里。她流淌在我们中华儿女的血液里。除去时代和价值观的差异,我们迸发着同样的激情。

观看影片的时候,我感觉王进喜身上散发着一股子阳光的味道,这股味道滋润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即使没能坚持到最后的王文瑞,内心里也被深深的感染了。这股阳光的味道带领那一代人走出了阴霭,带领那一代人开创了一个时代,带领那一代人被永远铭记。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以在做任何事时带上那么一点点阳光的味道。打电话的时候,带上那么一点点阳光的味道,让对方感受到温暖,仿佛听见你的微笑。写材料的时候,带上那么一点点阳光的味道,让大家感受到活力,仿佛看见一个精彩的未来。开会的时候,带上那么一点点阳光的味道,让大家感受到创意不断,仿佛嗅到一缕新鲜的气息。

‘有也上,没也上,脱了裤子也要上的’的话还回响在耳边,那么的掷地有声。我们这代人再也不需要付出那么大的牺牲。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奉献的方式有所改变,但是这种奉献的精神没有变过,并且一直都不会变。

让我们将铁人精神,三老四严的口号继续传承下去,在我们的时代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2篇】

今天单位组织观影《铁人》。看完之后很有感触。

电影用彩色描写了新一代铁人标兵的思想历程和行动,用黑白的色彩描述了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的事迹,人物刻画生动感人。60年代的生活再一次展现在眼前,让人感触很多。

那个时代,也许物质很贫乏,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比起现在来要丰富,充实得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这一代,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呵~我甚至在想,我怎么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啊。那样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人的心灵那种宁静反而越来越难得到。

影片里面刻画的那个“刘思成”的角色,跟铁人的人生选择是截然不同的。他最终吃不了苦,当了逃兵。只是他的儿子成了新一代的劳模。在当时的人看来,那人的举动真的是太让人愤慨了。怎么可以那样?但是今天再来看,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世界上不是每个人的思想境界都那么高,不可能人人成为英雄。刘思成,他也想坚持,也曾经真实地努力过,但是最终还是受不了,所以放弃了。作为一个书生,身体条件不适应,最终放弃,对他来说,一辈子心理都在承受折磨,也算是一个悲情的人物了。在那个年代,曾经真实努力过的人,我觉得都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去学习。我并不觉得这个人物缈小。相反的,我觉得导演很厉害,把人性里面一些真实的东西放到了电影里面,而不是一味地树立下面的形象,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中国电影的进步?

我觉得铁人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如何,估计是编剧编出来的吧。不过我觉得写得很好。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表现了出来;把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出来。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共产党员,数量在增长,可是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时刻,真的应该反思了。

青年一代,学文化,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更迫切的,应该是为他们找到一种精神的追求。那样,才不会出现那么多学生沉迷网络不可自拔,有那么多的学生脆弱地走上轻生,基本犯罪的迷途。人,活着,较之那些死去的人,本身就是可贵的,可是怎么样才能活出意义来,不枉这世上几十年,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啊!

【第3篇】

铁人王进喜,一个曾经响彻神州大地的名字。他的“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铮铮誓言,已经浓缩为铁人精神,和他的英名一道永载史册。

王进喜的名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但那时我只知道王进喜是石油工人、是全国劳模,至于他具体的事迹却所知甚少。09年7月9日,我有幸作为大重设计院的一名员工观看了《铁人》这部影片,使我对王进喜本人及他的英雄事迹有了完整、深刻的了解。

六十年代的中国,物质缺乏、经济落后、科技水平相对不发达,那时石油工人的工作条件是十分艰苦的,不仅设备跟不上,就连每天的三顿饭也很难吃饱。面临此种状况,王进喜不仅没有后退,而是带领着1205钻井队克服种种困难,以五天一口井的速度创造了石油勘探史上的奇迹。由于设备差、物质又短缺,面对井喷大家束手无策,如果不把喷口压住,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就连大家辛苦搭建起的井架也会被吞噬到底层中去。在这危急时刻王进喜毫不犹豫纵身跳进水泥池中,用血肉之躯充当搅拌机。井喷被压住了,可是王进喜身上却满是被水泥烧起的大泡,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颊滚落下来。

王进喜不是铁人,他和普通人一样都是父精母血的肉人,可是他的精神、他的意志却比钢铁还要坚强。王进喜的心中没有个人,只有国家,他深知石油的丰富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他甘愿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王进喜在我心中不仅是铁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英雄。

看过王进喜的事迹后,不禁的让我联想到《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他们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同样出身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职业培训,可是他们却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凭借的不是书本上的教条理论,不是无条件的服从,而是凭借着自己摸爬滚打几十年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凭借的是他们超人的智慧以及着满腔的爱国热血,我觉得他们才是最值得敬佩的英雄。

铁人已去,事迹长存。王进喜是当之无愧的全国劳模、是伟大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让我们向铁人致敬……

《烽火》观后感(读后感大全)


铭记历史是每个人应尽的职责。从古至今,那些让我们感到满腔羞耻、咬牙切齿的历史,让我们在愤怒的同时,也会不由得仔细想想我们的过错。

今天看了《烽火1937》这部纪实片,感触颇多。深入了解后,才会发现当时的日本像强盗一样抢掠我国;像小偷一样使人厌恶;像无赖一样无理取闹------罪恶深极!

该片主要讲了1937年入侵我国的日军在中华大地上有恃无恐,平津两城危在旦夕。为了打通卢沟桥这条军事要道,7月7日夜晚,日军以要进城寻找一个士兵为借口,强行进入宛平城。被我国守城士兵拒绝后与我军交战,率大军攻进卢沟桥,直逼北平城,华北十分危急。无数华夏儿女奋起抗战,支援29军。支援军队伍日益壮大,奔赴前线,奋勇杀敌,蒋介石也说过“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的话,以此来表明自己抗战的态度。

29军的二位副军长佟麟阁、赵登禹也亲自到战场指挥战斗,给了日军很大的打击。日军动用飞机、大炮等控制住了29军的战斗能力。佟、赵二位副军长率军虽以死相拼,但先后牺牲于战场,以身殉国。这正表现了我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七七事变”发生后,我国人民全面爆发,团结一致,共同杀敌。在那之前,我国人民在分崩离析的思想中跋涉。我认为是一味地求和,因为事变后的中国人明显明白了“不反抗就只能任人宰割”的深刻道理。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投降。

在片子中,有个画面是日本自称来中国是为了和平。和平?呵,这是个多么令人感到讽刺的字眼啊!把挑起战争的罪名强加到我们中国的头上,这就是其对美所宣称的和平?可笑至极!荒谬至极!

夜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或许我们中国也应该反思一下:日本侵略者固然可憎,可中华民族更应该自强。倘若我们足够强大,侵略者还会有胆量侵略我国吗?在我们憎恨侵略者的同时,他们也可能在嘲笑我们的懦弱。

在这个崭新的21世纪,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的理想而奋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吧!

《假钱》观后感(读后感大全)


在中秋节放假的这三天里,我不仅完成了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我还在家里看了一部荣获“琼花奖最佳影片”奖的昆山法治微电影《假钱》。

《假钱》这部影片,只有短短的15分钟,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小学生罗飞扬为了买辆心仪已久的遥控汽车,将爸爸跑出租收到的被人给的50元假币交给了学校当餐费。班主任钱莉莉却发现那张假钱上写着班长“郭磊磊”的名字,于是钱老师将计就计,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假钱》这部影片中的罗飞扬这一角色,使我印象深刻。罗飞扬他是个善良的孩子,他为了让爸爸不那么辛苦,也想满足一下自己的愿望,从而他将别人给爸爸的那50元假币代替了真的50元。到了学校,早读课,一下课,班长郭磊磊就让他们几个没交餐费的人带了的交到他那儿去,兴许罗飞扬也知道会被老师查出来,所以他照着黑板上班长郭磊磊的笔迹把班长的名字写在了他的那50元假钞上,然后走上讲台交给了班长。坐到座位上后,他忐忑不安,又借铅笔盒里的镜子看班长和老师的一举一动,看他们没发现后才松了一口气。可最终还是被钱老师发现了,在钱老师故意举行的怎样认别假钞的主题班会上,他偷偷地把假钞换了,事后,他又给老师写了一封情感真挚的道歉信……他的这一举动也让我知道了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也让我看到了他对爸爸的体贴。

我也非常喜欢这部影片中的班主任钱老师,是她给了罗飞扬一个改错的机会,钱老师她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看见假钞上写着班长郭磊磊的名字,就马上把郭磊磊的作业本拿出来,两个字迹放在一起一对照,钱莉莉老师她便知道这不是班长写的了,而她在知道这50元假钞是罗飞扬的后,并没有立即向罗飞扬兴师问罪,而是开了个班会,让罗飞扬自己把钱换回来,也借此告诉了罗飞扬和全班同学个道理,真是一箭双雕啊!然而,钱老师在看见罗飞扬给她写的一封道歉信后,她被罗飞扬这个孩子写的信感动得潸然泪下。还在全班同学上体育课后,把一只简易型的验钞笔放在了罗飞扬的铅笔盒里……我认为钱老师的教育方法非常好,她让罗飞扬自己认识到错误,而不惩罚他,使得罗飞扬记住了这次他犯的错,并且以后也不会再犯了。短片中的钱老师也被罗飞扬给她写的一封信感动了,她这才知道罗飞扬把钱换掉的原因,也非常同情这个孩子他的遭遇。影片中的钱老师也让我看见了一个善良,美丽,拥有着美好心灵的她。

我还对影片中的爸爸十分喜爱。影片中罗飞扬的爸爸是一个出租车的司机,没日没夜的接客,为的就是要养家糊口,好好地把罗飞扬养大,让他吃好,穿暖,给她买学习用品。在罗飞扬给钱老师的信中也提到,在他爸爸生日的那天,罗飞扬他为爸爸准备好了蛋糕,准备给爸爸过生日。但爸爸回来时已经很晚了,他抵挡不住周公的召唤,已经睡了。由此可见,这部影片中的罗飞扬的爸爸是非常繁忙的,他也是很不易的。

《假钱》这部法治微电影,告诉我们:假钱在社会上是禁用的,我们要向短片中的罗飞扬学习,用了假钱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可贵的是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懂得不要用假钱,如果发现假钱应该立即交到警察手里,或者去银行把假钱给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人民的名义读后感600字


近日,拜读了《人民的名义》原著小说。

整本书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信仰,乃至对权利有自己不同的诠释。老一辈经历过革命年代洗礼的共产党员,像陈岩石。他的信仰是纯粹的,战友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制造任何不安定的因素。

沙瑞金信仰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接受监督的公仆的权利;李达康信仰的是“一心为民,建功立业”可以创造崭新事业的权利,而高育良信仰的则是一种可以操纵他人、改变命运的权利。前两者为公,后者为私,所以后者最终失败。

主角侯亮平耳边回响最多的就是检察官宣誓的那几句话,他们忠于法律,维护公平正义。这就是他的信仰。

祁同伟是剧中表面上最大的反派了,也是最让我感到痛心的一个角色,原来的他是一个缉毒英雄,后来成为公安厅厅长,被党和国家、人民寄予厚望。但是他在这弄权的大染缸里却迷失了自我,为了钱权放弃了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精于各种算计又心狠手辣,自言要“胜天半子”,但是最终却在跟老天抗争中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对故事中那些在金钱、权力、美色前沦陷的共产党员来说,他们早已忘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们的尊严早已属于历史,像废旧的家具,随便给俩钱就肯处理。可是,当午夜梦回,他们自己岂能像拂去污垢杂尘一样,将这些污点轻轻拭去,安然入睡?人生最珍贵的尊严岂可如此被视为“儿戏”?

我们应当在自己心灵的净土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最初的信仰就是我们应当走的路,是我们的追求,是我们人生的意义。不然就会迷失在这花花世界,或碌碌无为一生或骤然断送一生。(杨相静)

《战狼》观后感(读后感大全)


【第1篇】

要说这个暑期最火的话题,那一定是《战狼2》这部军事题材的电影了,火到什么程度,节节攀高的电影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随着观众口碑的升温,《战狼2》的票房也许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难以打破的纪录了。

因为恰逢假期,我也有幸观看了这部震撼人心的电影。电影刚开始,看到冷锋纵身一跳,在大海中与海盗肉搏,六分钟的水下搏斗真可谓惊心动魄!接下来是最戳中泪点的一个环节,冷锋和战友将执行任务中牺牲的战友的骨灰送回老家,遇到无耻的一群拆迁队,看到无助的牺牲战友的家人,冷锋一脚踢死可恨的恶霸,冷锋虽因此而入狱,但他的做法我认为是在惩恶扬善。

影片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两个镜头,一个是指挥官满含热泪在军舰上一声“开火”后,数枚载着复仇的导弹直奔恐怖分子而去。观众们都全体起立,伴随着响亮的掌声,观众的泪水在眼角滑落。这泪水是对敌人的愤怒,是对牺牲者的痛惜!还有一个画面是影片快结束时,冷锋带领被救出的工人,车队经过作战区,冷锋用手臂当旗杆,让五星红旗在他国空中飘扬,全场沸腾,无不为之动容。那面红旗,就是祖国,祖国,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保护神!

电影结束,一本护照映入眼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多么地震撼和自豪!一张中国脸就是一张安全通行证,从黎巴嫩和以色列武装冲突、泰国反政府示威、海地地震到利比亚冲突升级……一次次撤侨救援行动,令每一位中华儿女自豪。“民强,国则盛;国强,民则安”!影片中,冷锋将中国军人的刚毅勇猛、无畏担当和中国的铁血军魂演绎的淋漓尽致。

此刻的我仿佛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也不惧怕战争,列强窥视祖国,对我们蠢蠢欲动。中国已不是以前的中国,东方睡狮已苏醒,中国真正强盛起来了!我们的祖国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让我们以中国人而自豪!

【第2篇】

说到爱国心,说到军人梦,暑假里最热门的电影,《战狼2》,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

影片讲述了脱下军装的冷锋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本来能够安全撤离的他无法忘记军人的职责,重回战场展开救援的故事

20××年3月26日起,由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约旦、苏丹等其他海湾国家参加的国际联军在也门发动打击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此次军事行动使得当地局势骤然紧张。当时在也门共有590名中国公民,为了保障这些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政府决定派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临沂舰、潍坊舰和微山湖舰转向也门执行撤侨任务。20××年3月29日中午,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临沂舰抵达也门亚丁港。临沂舰进入一级战斗部署,各战位严密组织观察警戒,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和水兵荷枪实弹在码头安全警戒,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武装军舰从外国撤侨,临沂舰接回的第一批人员共计124人,这124人在39分钟内全部登舰完毕,可见中国海军的效率之高。3月30日,第二批400多人乘坐中国海军潍坊舰顺利离开也门使得这400多人在80分钟内就全部顺利登舰撤离。全部中国公民都已完成撤离。

20××年4月25日,尼泊尔境内发生8.1级大地震,尼泊尔是一个旅游国家,地震发生时有大量中国游客在境内旅游。地震发生后,,中国率先调动国航,南航,东航的客机进入加德满都机场,成为此次灾难中第一个完成撤侨的国家,共安全接回5685名在尼滞留中国公民。

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军旅已终,情怀犹在;军装已脱,职责难释;军营已别,担当不忘,祖国与人民需要,召必回,他为拯救深陷屠杀的同胞和难民勇闯战区。

影片中,空手擒拿一招制敌,飞檐走壁弹无虚发,扑面而来的军人血性、责任担当和爱国情怀感染着每名观众,更唤醒了沉寂在我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和民族血性,唤醒了我的军人梦想。从冷锋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军人身上的阳刚、英雄与担当,看到了新时代军人的英雄血性在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上焕发出的新活力。

我爱我的祖国,我有一个军人梦!

【第3篇】

以前,不懂事的我并没有觉得祖国有多么伟大,多么令人感到自豪,甚至总觉得在网上看到的国外的生活特别让人羡慕。

相信大家都知道,暑假期间,《战狼2》几乎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球,更是突破了50亿票房。为什么会这么火?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它触动了大家的爱国情怀,传递了正能量。连我这个“崇洋媚外”的家伙,也被最后吴京臂举中国五星红旗带领大家走过交战区的一幕给震惊到了,自豪感油然而生!

《战狼2》之后,妈妈和我一起看了一篇关于真实的利比亚撤侨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电影中的故事并不是完全虚构的,现实中确实有类似事件发生!亲历者姓王,是到利比亚班加西参加工作的中国人。暴动发生,他们所在营地被一拨又一拨的暴动者闯入,甚至还有之前维护治安的警察,抢劫打砸,无数次被枪指着脑袋,命悬一线。文章里配上了当时的照片,每一张图都是一片狼藉,人们挤在一间屋子里避难,打地铺休息。用王先生的话说,他们感受到的是各种惶恐,绝望和无助。后来,一向认为中国哪哪都不好的王先生给中国大使馆打了求救电话,让他没想到的是,祖国其实在暴乱发生第一天就开始准备营救方案了。而他们从营地被砸抢到离开,仅历时三天,跟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侨民是最早最快撤离的,很多其他国家根本就顾不上他们的民众。再看到最后的两张照片,安全撤出的中国人高举着国旗,站在希腊机场入口处,在登机前留下合影,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民族自豪感。我想,他们当时一定特别想深深地拥抱祖国妈妈吧!

王先生说:“有人回国下飞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跪下亲吻脚下的土地,我看哭了,我深深地理解了艾青的那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们非常幸运地生活在这和平的国度,虽不能亲身体会远在他乡仍被祖国妈妈保护的经历,但早已被深深触动,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现在的努力和奋斗就是对祖国妈妈最好的回报!我以我心爱祖国,我以我行报祖国!

相信《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读后感大全)》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