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落叶归根有感

观落叶归根有感

观《落叶归根》有感二。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那些思维的火花在观看过程中可能转瞬即逝,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思维是杂乱的,需要通过写观后感来梳理。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观后感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落叶归根》有感二”,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落叶归根》观后感二

落叶归根,好像就只是简简单单的想生在此处,死归我土,余生的愿望。故乡是你我出生的地方,它像棵树,它结实,它宽厚,它长生;我像树叶,像树枝,像萌芽。它保护着我们生长,茁壮,茂盛,枯萎,掉落。而我们只能看着,当它亲手送别我们,让我们坠落,死在它身旁。

或许简单的愿望才最难实现,《落叶归根》这部电影就是告诉我们最真实的生活,为了生活离开家乡外出工作的人,为了生存客死他乡的大有人在,他们只是想回到自己生的地方,死在树的身旁。

如果你死了,我背都把你背会家乡去!因为一句酒后话老赵带着刘全有的尸体走了很远。老赵这人为人老实本分,为了一句话信守诺言,有始有终,却也乐观大胆。他身上的品质是现代人所缺少的,也因为他是好人所以他在路途中遇到的也多是好人。

像一出场就打劫那辆车的劫匪,他们原本连刘全有的五千块赔偿费都不放过的。带头的却是假正义的前身被朋友弃过的他听了老赵的事件后放弃的打劫,还把洗劫来的钱财全给了老赵,佩服他的正义,其实假正义也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人,他也为生活所迫走上了打劫的路,他知悔改也会太令人发指。

老人为自己举行了丧礼,没有亲人花钱雇佣了一群不认识的人为自己哭丧,他不是在耍人,他好像反应着现在最常见的老无所养事例吧!家有老却无归期,你还记得家里有位老人为你等,为你愁,为你担吗?有空回去看看他们吧,还记得小时候他们抱你哄你的样子吗?再忙也回去看一眼,让他们看看,何苦逼得有亲人却活的想孤独老人呢!

还记得那个只身骑着自行车去西藏的小伙吗?他说我只是像看看自己是否能坚持到底,看自己什么时候会放弃。而踏上了旅途,他主动帮助老赵推着运着尸体的板车,他还热情的邀请老赵共享他自己煮的咖啡,或许是现在的社会把人都逼上了绝路。远离都市躲到了山野间寻求放松。

那个发廊的妹子,她是那么的正义,大胆,你看到了吗?如果换成你你会让一个不认识的人和一具尸体停留在自己店里吗?我想怕死了吧!东北人都是怎么乐于助人的,大家好像都传着,不然那首《我家在东北》怎能那么盛传一时呢?

好人有好报,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三好原则,不要怕付出,付出总有回报,不求多少,只求心安,最后孤身的老赵寻得了与生伴侣,老实人好人,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少了,还记得你在观看的时候看到好人的时候连连的称赞吗?舍不得付出何苦想收获回报!每个人多出一点点,也许好人不再稀少,你我都是。

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观《落叶归根》 有感


观《落叶归根有感》
传说
民间有习俗传曰:“游子,若客死他乡,宜将遗躯葬于故土。为此则魂安苍天,不为则流魂于浮世之间,永为怨鬼,不的超生!”
归根

时光飞逝,日月轮转,不明白魂了多久。古老的文明逐渐被现代文明与快节奏的生活所覆盖,然而,在世界的这边,一切都如同得了耳疾的人,想聆听外面的声音,竭尽全力,却总是含混的微鸣,似乎听到了什么,不过到最后剩下的只是空白和原本就有的记忆。
一个民工,一具尸体,一种民俗,一份,坚持,一条遥远的路......
老赵,一个普通的民工,普通的破旧衬衫,被岁月雕刻的布满沧桑的脸,然而,在这躯体中,有个什么东西在燃烧着,跳动着。为了完成归根的习俗,老赵带的尸体开始了回乡的路。行程在人们厌恶的眼神中开始,人们似乎是潜意识的驱使,抑或是真的害怕,是怕沾染了晦气,还是他们根本已经对感情淡漠——他们不能容忍与一具已然湿了温度的躯体共处一车,仗义对他们来说,也许已经成了沦丧的城池。

那一片天空
很久,很久,很累,很累。脚在发涨,腿在打着踉跄。没有钱,没有力气,真的没有希望了吧!路还是很长,尸体却越发苍白。
“兄弟对不住啊!我是无法帮你背回去了。再等等,就会臭掉,会烂掉!”老赵边说着边用手翻动着泥土。
头顶那片天空依旧蔚蓝......

落叶归根观后感


篇一:落叶归根观后感

昨晚,我们一起看了赵本山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看完这部电影的感慨很多,这部影片反映了很多当今社会的现状。

1、社会底层人群的地位、社会福利及生活问题

农民工们要背井离乡,离开家里人外出打工,生活的条件非常艰苦,权益无法保障。在外打工遇意外受伤或死了,也没有一个合法的社会机构站出来给他们维护正常权益。

2、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现代教育的失败,大学生在学校学着文化知识,可连基本的人性伦理道德都丧失了,有一个“捡破烂的妈妈”竟成了大学生的负担。这样的大学生现在都不愿意正视这点,更别提以后还有没有反哺之恩的意识了。

3、老年人赡养的问题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那些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需要我们的关注,城市里的老年人可以进老人院安度晚年,可农村里的老年人他们的晚年生活是非常孤独的。

4、移民的问题

移民的安置工作,应该由政府的基本联系机构设立专门的组织承担,由他们负责安置移民,和后续移民中的各种社会联系事项等。

5、社会治安的问题

社会上流浪、乞讨等人员的安置、遣送问题,真的需要有一个合理、合法的相关政策出台,和一个合格、严谨的部门来正确执行。

6、盗窃、抢劫等犯罪的打击及预防

人们遇抢劫的预防和反抗能力差,往往是完全服从劫匪,很少有申张正义感的人能站出来。其实这种时候,只要有一个人能勇敢的站出来,其它的人也会跟着站出来的。

7、卖淫、卖血、非法运尸等问题

正规的血液收集机构要把握好血液输送这关,不要再出现类似的“艾滋病村”,不要再富了部分“吸血鬼”,也不要再出现更多的“血奴”了。

8、人民的法律意识问题

在整个电影快到结尾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说“个人运尸”是不对的,更没有一个人报警。在车上遇抢劫了有人短信报警,也没有警察出现。可见,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警察在给他们的感觉,也不是那种他们所能依靠的能保护他们的国家军队。

看完这部电影,其中有让人心酸的部分:在车上遇抢劫时,他出于无奈只能对抢匪说自己带着死人上路,没想到这竟感化了抢匪,放了一车人。可抢匪走后,他也被全车人赶下了车。这和莫泊桑写的《羊脂球》中的情形是一样的;也有让人开怀大笑的部分:和牛车赛跑等等。

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赵本山,是不同于每年在春晚演小品的赵本山。就如同范伟主演的电影《芳香之旅》那样,演小品的演员做了一次不同的尝试,在提高了他们自身演技的同时,也给大家诠释出了他们的另一个自我。

篇二:电影《落叶归根》观后感

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正要准备睡觉的时候,那等忧伤推荐我看一部电影《落叶归根》。他告诉我明天再看,我因睡意不大,忙完手头的事情,下了QQ,就打开了电影。一小时四十多分种后,我看完了电影,关闭了电脑,却关不了情绪。

我平时很少看电影,对赵本山虽然如雷惯耳,但对他的片子除了只在春节晚会看外,基本没看过,也就是因为那等忧伤的推荐,我才看了几个小品,电影这是第一部。

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片子,影片主要描述两个打工南下的农民工,一个客死他乡,而另一个信守承诺,要把自己的工友送回老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送工友回家的路途中。通过途中的不同境遇,反应了主人公与周围人的互动和与自己内心的争战。途中的经历,他看清了他人,也理清了自己,在他历经艰难,精疲力竭,弹尽粮绝的时候,也想放弃自己的生命,想与自己的工友一起“归家”,可是,他却是求死不得的。于是乎,他不得不又开始了旅途的行进。影片透过别人的故事,也给了生者一些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遇见了养蜂者一家,遇见了儿子上大学,而自己却靠拾破烂,卖血,生活在城市角落的农村妇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着走向“根”的理由。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个“根”,并被这个“根”牵引着走向遥远的未来。片子中也有很多搞笑段。夜已深,我依然没有约束自己的笑声,品味来自生活的创意,我随着情节在领受着,我深知自己是在看着别人的故事,情绪却一时收不回来,为了抚慰自己的情绪早一点进入梦乡,以备次日上班的精力,我放了段音乐,睡下了,让音乐带我进入了一个舒服而欲睡的情绪当中,睡着了。

早上洗脸时,我突然顿悟,我不也是每天带着肉体在走路嘛,我的肉体从来都是无声无息的任我带着,有时候也常常成为我的拖累,有时候,我却也因它获益,但这种短暂的获益(享受)却也如片中的主人公一样,被世俗离弃。也有时候,因着一个人的付出,而让集体获益,而最终自己却被集体抛弃,我也突然想起,电影《集结号》中的一些情节,有时候,我们是甘愿为集体做出牺牲,有时候,我们却无意中成了牺牲品。片中的主人公始终秉承着自己的良善标准,工友也被自己用各种方式运送着,这种方式是他当时最轻松的方式。他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给他上了一堂课,这些课让他审视着别人的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寻找着自己的心寻归属。与其是在看电影,不如说也是一次心灵的旅程。本片把一个人从生到死,至死都不曾心甘情愿放弃的生命演绎的活灵活现。旅途是艰辛的,我们每走一段,都要找到走下一段的理由,否则,我们会轻易放弃在他人看来极其宝贵的生命。

半夜下了雨加雪,早上出门时还在下着,飞在半空的雪,当它落地的时候,就被大地的温暖消融成了水,这是春天的景色,我的心情陡然舒畅了许多,因为我是喜欢这样的季节,喜欢这样的潮湿感,喜欢这种朦胧的空气,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啊,好舒服。我吸的不是空气,是氧气,我呼出的不是浊气,是抑郁。

每个人都在寻找人生的终极答案,旅途中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路是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落叶归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信条,快乐证明活着,痛苦忧伤同样证明是活着,只是活着的方式不同而已,当我还有七情六欲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活着。人不可能把自己认同的快乐方式强加于别人,对于一个人是快乐的,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是痛苦的。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虽然不一样,但却不约而同的去了同一个地方,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载休,承载着不同的个体。有时候,它并不管我们还有多少计划没有实现,只要是那个特定的时刻来到,你就得放下手中一切的活计,到那个你一直不想去的地方。此时此刻,我也真正体悟到生命这个过程是何等的不可思议。我在故我思。人从哪里来?来做什么?又要往哪里去?当有那么一天。生活将我置于无奈,很多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认定上帝的真实存在。影片截取了几个生活片段,每一段都让我们嗅到生活中的他人和自己,人都愿意在电影中扮演正面角色,而却在现实中不断去演绎着极为不光彩的角色。

看完《落叶归根》,想想自己也正是在这路途之中,我的劳累不仅是来自路途的艰难,同时也有背负的沉重。人是一个群居的动物,在与他人的互动当中,活着自己的色彩,给予是一种,索取也是一种,在施与受当中,不断寻求着平衡,当这种平衡发生偏离的时候,人往往就会失控。我来自上帝的创造,为了荣耀上帝的名而存活着,将来又要去到天堂享受上帝所预备的生活。记得曾看过列夫·托尔斯泰曾写过一篇文章—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当片中的主人公躺在自己挖的坟墓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人需要的土地就那么多。所以,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佛经的《心经》告诉我们,世间万世万物皆为空,圣经的传道书也告诉我们,虚空的虚空,一切皆为虚空。听邓伟标的《空》听久了就会很喜欢。当我们将自己的心被各样的物欲填满的时候,我们能不被这世界所累吗?落叶归根,何处黄土不埋人啊?我只想带着灵魂轻松上路,不管我还在这个世界能停留多久,我都会尽量屏弃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上帝造我是一棵小草,我就追求小草的人生价值,当然就不会为追求大树的人生价值而奔命。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通过这次的心灵之旅,我认定我选择的这条路,我会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落叶归根到天家。

观《搜索》有感(二)


《搜索》观后感

这是一部揭示人类无知的影片、这是一部讥讽人类盲目的影片、这是一部幻象重叠的影片、这是一部导人错误的影片、这是一部诱人深思的影片---------《搜索》

电影《搜索》讲述了都市白领叶蓝秋,在医院续医保的过程中一次检查,意外查出淋巴癌晚期。从而让其没有在公车上为一位老大爷让座,彻底改写了牵连其中的数人的命运。上市集团老总城中富豪沈流舒因此陷入不安的漩涡;阔太太莫小渝勇敢地从被人羡慕嫉妒恨的婚姻家庭中落荒而逃;媒体新鲜人杨佳琪因此看透职场冷漠并借机成功上位;资深电视人陈若兮因此红极一时却又急转直下职场情场两失意;失业且负债累累的杨守诚因此获得一笔意外之财,却也因此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意外旅行。七天时间,因为一件公车上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几个人被卷入其中,生活被迫推离既有的轨道,甚至命运都被彻底改写。

不得不承认,社会发展所带出来的闹剧、新闻传媒的疯狂炒作、不明真相市民的疯狂轰击、迫于周围无数舆论平地而起,对一个癌症晚期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一昧的相信网络,一昧的不分真假。受到网络的迷惑而不能自我,被扭曲事实而看不到真相。

他们,一昧的为了自己,一昧的为了名利,受到报复心的左右,疯狂追击,捏造事实,无中生有,为了一己私心,不惜把一件小事成千百倍扩大,添油加醋,倚靠媒体公众化,使得本来小事,经过一番调味,偏离了原本的轨迹,任由私心操控而不能自己,更致使民众不明真相,盲目信从。

他们,借着钱财满贯,肆无忌惮。她,为了点小事而争风吃醋、胡乱猜忌,为了自己所谓的名誉而造谣他人,看到了由嫉妒而引发的幻象,捏造一些所不存在的事,导致了事件的进一步恶化。他,被社会舆论冲昏头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人胡闹,而后,又为了一己私欲而报复他人,使得事件一波三折,横生错节。

事情的真相原本很简单,但被人包装过后你便看不见它了。

《搜索》之所以成功,那是抓住了人的本性,将人性几个侧阴暗面活灵活现、淋漓精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本真的世界。里面的大人小人、好人坏人、不知所措之人、心计多端之人小社会中的人生百态,你看了就会知道。

观《返老还童》有感二


《返老还童》观后感二

什么叫好片子?好片子应该是可以回味的。

很久没有看电影了,昨天看了部美国电影《返老还童》,让人有点思绪涌动。电影以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和出生时相反的进程进行,叙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一个婴儿一生出来就有80多岁老人的面相,还患有多种老年疾病。母亲因难产而死,父亲将这个面目苍老的小孩丢弃在一家养老院的门口,一个黑人妇女收留了他。本杰明长到十多岁时还坐在轮椅里,依旧老态龙钟,但奇迹在他身上慢慢发生他在一点点返老还童,就像一座倒走的时钟。小女孩黛西喜欢和这个小老头一起玩,一种纯真的爱在两人之间流淌。许多年以后本杰明蜕变成了一个英俊的中年人,这是他和黛西命运相交的最好几年时光,他们走到了一起,还有了可爱的女儿。但几年后本杰明还是痛苦地离开了心爱的人,因为他感到自己还在继续年轻下去,他爱黛西,又怕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多年以后,警察找到了黛西,说有一个十岁左右的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小男孩,他的日记上最多的是黛西的名字。黛西领他回家,最终本杰明蜕变为一个婴儿,张望了黛西最后一眼,在老年黛西的怀中闭上了眼睛

人人都想长生不老,能够还老返童更是美事一桩,但真的让你永生不死,你愿意吗?看来不能够和心爱的人同步返老还童,也不是一件美好的事。

美国人真会胡编乱造,把不可能发生的事推到我们眼前,还紧紧抓住我们的心。《返老还童》的电影有点荒诞,但全剧贯穿着许多感人的爱父母之爱,养母之爱、朋友之爱,男女之爱。。。。。又赚去我一把眼泪水。爱,常常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诞生,又以不可理喻的方式结束,虽然许多爱不能天长地久,但可以在回忆中成为永恒。这部电影里有真实的人性存在,不能不说是一部杰出的、感人的电影。

影片中的船长说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等到最后一刻到来的时候,你还得平静地放手。

上帝早已给每个人派发了生命的期限表,人的生命长度一般不会超过百岁。人一生下来,每天都在以倒计时的方式行走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虽然知道生命是有期限的,但少年时稀里糊涂,中年时忙忙碌碌,直到忙碌停顿下来,才有时间审视自己生命的历程。前面许多虚度的年华中,憾事不少,不可重来,后面的路怎样走才能少留遗憾?我们无需直奔终点而去,人生的终点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也无需考虑身后的事,因为身后的那些墓碑、传记、豆腐饭等等,统统是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人生旅途中的一站站风景,应该才是我们要专注的事,如何完善旅途中的过程,才是我们该去做的事。当然,再怎样设计,生活也不会是全部完美的,大家都在痛并快乐地(或糊涂地)活着,但假如不重视旅途的过程,昏噩度日,上帝也许会提前收走发放给我们的生死牌。

有人说,人生是一杯茶,第一道甜,第二道苦,第三道是淡如微风。

甜也好,涩也罢,都是人生的滋味,到了淡如微风的岁月,那是生命的一种无奈。最终都得放手,看开了,能拥有住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值得以命去博取呢?

观《二冬》有感


观《二冬》有感

每一滴水上安住,每一段路上幸福

《二冬》拍摄的大量取景地点,是我和导演杨先生共同的故乡,曹川镇。

不管走多远,每每,我都在尽心竭力的推销着我的故乡,不管是在坦荡如砥的沃沃中原,还是在水乡飘歌,杏花烟雨的江南,我常常问自己:是怀念吗?是追忆吧?抑或是痴恋!

对师长,朋友,眉目如画的知己,我这样动情的描述着我的故乡:那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小村庄,四季分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山下有清泉,一条小溪潺湲流过,用清水打扫了我的"听水小轩" ,抓几尾青鳞青甲的鱼儿,屋里顿时生动起来,夏夜,清风徐来,千百种虫儿在小村的四周,此起彼伏竞相咛哝,可以读读我那线装的泛黄的书本,写写让自己欢喜的文字,窗外的芦丝在生长了,有了声响··· ···

此时,众人眼里,全是艳羡。

我们故乡的农人是善良朴直的,从每个村庄名字的由来就可见一斑,譬如我的故乡"庙崖(来)"村 ,传说是原来有座寺庙修建在山崖旁边,故名"庙崖(来)" ,譬如我从小生长的"花家地" ,曾因花姓人氏居多而得名,譬如杨先生的故乡"杨家沟"和"孟家岭" ,乡亲们用最直接,最明了的方式为自己的居所来命名。

观看《二冬》 ,心旅底层先是戏谑,再是凝重,后是图腾。

通篇全是我牵肠挂肚的乡音啊,那是我的母语啊,就像老南京人观看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 ,银幕打开,老南京话的吴侬软语,一下子就拉近了众人心的距离,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的直逼心扉。

下涧,陡泉,曹川集镇,光影定格的画面曾经都是我目光抚摸过且一辈子魂牵梦萦的地方啊,毫不避讳的说,我向人推销故乡时候,把曹川镇数个地方的明秀全部在思想里组装嫁接在了一起:"下涧"的山水,"庙崖(来)"门前的古槐,"西河头"横亘千年的黄河,"寺头庙"我的青葱岁月,似乎只有这样,故乡才是最完满的,就像"西湖醋鱼" ,必须得选用西湖的锦鲤,镇江的醋,钱塘的盐才能活色生香一样。

这一点,杨先生是深有感触的,所以,他的光影也是饱满的。

每一滴水上安住,每一段路上幸福。影片的主人公"二冬" ,像极了我初中时候的一位玩伴,是的,在你的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极少交流,性格执拗,但是心里有底,有着自己水到渠成的幸福,让你愿意接近,这就是他们身上独有的符号。

"二冬"是执拗的,"二冬"又是仗义和胆大妄为的,在那个离我小区不远处的教会学校里,教唆他去洗头房里"打扑克" ,贪小便宜借走摩托车不还,在"二冬"敲开他房门时慌张而龌龊的马老师真是对耶稣基督的一种莫大嘲讽啊,他是仗义的,为了"曹小军",自己开着摩托车数十公里让朋友去惊鸿一瞥,了却一桩心愿,"曹"遭群殴时,不管不顾自己足下拖鞋,抄起板砖就上,引敌追赶,为"曹"的全身而退争取了宝贵时间。

他又是胆大妄为的,在砍伐树木时,面对林业站人欲动自己心爱摩托车,立刻拿起板斧,横眉冷对,一脚将其摩托车踹倒山沟,面对村人打架,他又有着一份热血沸腾的集体意识,不计任何后果的披挂上阵。

"二冬" 又是自卑的,自卑的人分两种,一种骄傲自大,一种沉默不语,他们内心底层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二冬"念念不忘他的"枪" ,那不是枪 ,那是他的胆啊,有"枪" ,他胆气十足,敢想敢干;面对迎面走来的结婚队伍,"二冬"自卑了,他有的只是自己的新娘,一辆三轮车和头顶一把孤零零的雨伞,除此之外,他什么都没有,如果没有猜错,他内心里的彷徨,焦灼和仇恨一定正在歇斯底里的掐架,而且打的头破血流。

这就是我从小生活的环境,这就是我从小生活环境里的人,一个个名利脚下踩,情义两肩挑,面对天光豁亮的生活时却又彷徨,踟蹰,徘徊,迷惘的人啊。

"嫦娥"是善良的,她是我和杨先生念念不忘,故乡曹川镇女性特有的一个代表人物,诚然,眸如秋水,眉横青山,面似芙蓉和她们无关,但她们素面朝天,纯净自然,让人心里熨帖舒适;她们一定不会舌绽莲花的说: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明月相皎洁,她们表达爱的方式很简单,"嫦娥"在"二冬"困惑疑虑的时候,一边轻轻照顾着孩子,嘴角短促的一声"你到我这儿来啊!" ,我想,此时此刻,无数硬汉铿锵的内心都会在瞬间柔顺,"嫦娥"有着自己独特的聪慧和坚韧。

"二冬"走了,"有多远,走多远!" ,是他对自己的承诺吗?不,那是誓言!

巧合的是,影片最后的终结部分,"二冬"带着妻女离开的画面竟然是故乡"庙崖(来)"通往曹川集镇的那条路,从山头望下去,漫天琼瑶,环宇莽莽,天地静谧,13年前,我也是从那条路上离开的故乡,13年前,我离开时,莲花盛放,13年后,我祭它时,心无哀伤,13年后,欲望都市把我的赤子心境撑大了许多许多,小村庄,再也回不去了。

我明白,一个农村孩子要想走出来,而且走得光彩透亮,是多么的不易,"二冬"!冬天了,春的后面是秋,秋的后面是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杨先生,请允许我这样唤你,好吗!

冲了宝爱的"铁观音" ,细细看完了你的光影,"曹川",因为你的推销,也成了我的梦寐,故乡不存在的。

观《樱桃》有感二


《樱桃》观后感二

山东台最近刚播过的电影《樱桃》,女演员苗圃几乎把疯娘给演绝了,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含混不清的红红两字也很少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是在她身上却深藏着的痴痴的母爱却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在大雨天,一心想着女儿的她从二楼跳下拿着雨伞一路狂奔冲到学校,却不知道撑开雨伞为自己遮挡一下风雨,她是真傻;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的她,却每每不忘在女儿的饭盒里装上新鲜的、红红的樱桃,她是真痴。正常的母亲,在儿女调皮不听话时,会打也会骂,而疯娘却把这些都归于自己,可能她不是很明白个中原因,但是她知道她与别人不一样,因为她,女儿受了委屈,哭了,因为她,女儿被同学欺负她的母爱是痴的,憨的,愚的,却也是最真挚,最无私,最纯洁的。

疯娘樱桃消逝在樱桃紫红的季节,就因为女儿红红说樱桃好吃!

母爱如斯,岂是伟大二字所能形容的!

为天下母亲祈福,为天下母亲求安,愿天下母亲安康一生!

观《战国》有感二


《战国》观后感二

《战国》,虽然我的历史成绩很一般,但是确实还是不太懂得具体的史实,但是如果你还是一个初中或者高中还在学习历史的学生,那还是不要看这部电影了,因为会误导。

有时候,意识的来源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可以正确或者错误地反映客观事实,而我只知道这部电影是很严重地扭曲了好多事实!

田夕是剧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校花景甜饰演的角色,我一看见她就觉得这笑容好熟悉好亲切,因为我曾经每天都可以看见她的照片图像,是主角,但是据说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个真实人物的,美女将军,所以肯定大家都会关注的,看她双刀突出重围的那一幕,确实蛮佩服的,要是自己又一身如此的武功就好了!

那孙膑,果真是书呆子,是穷酸文人?那第一幕刚出现的时候,就是各国请他下山的声音,本来知道他是军事家,谋略家,但是电影中展示足了他的色眯眯,还有傻愣愣的笑,还有对夕儿确实好笑有点痴情,不过最后还是终身一跳,刚好就落在了已经为他动心、已经让齐王放弃美人的田夕面前,搞不懂,之前也是傻愣愣地,魏夫人要救他逃离,他不走,田夕策划了几次也不走,死抱着树,不知道他是守着什么。难道还真是为了让庞涓回心转意?师兄弟的情真的那么真?

还有剧中那一遍又一遍的涓啊、膑啊,害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恶心死了。还多语言太现代化,好多台词我都接得下去,好多故事情节我也不理解,历史上的田忌赛马好笑不是这样的啊

算了,还是不纠结自己的思维和已经快错乱的神经了。

总之,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电影的最终对我还是有点杯具!

观《战马》有感二


《战马》观后感二

原先只是冲着斯导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的名头来看这部片子的,虽然和我预想的很不一样,但我依旧被感动。人与马之间真挚的感情,于残酷的战争中,迸发出人性的光辉。反映出人们追求和平无比厌战的情绪。

可能是看惯了小人物成就英雄的老套剧情,我只看剧照会觉得说是这匹马乔伊在战争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勇敢坚毅,鼓舞了士兵,并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但真正的剧情是从马的视角,结合对5位不同的临时马主人的叙述,来反映战争的残酷,并且激发了人们的厌战情绪以及人性的闪光点。应该说是视角独特,正面的战场的戏份很少,更多的在描述在战争期间在人与马的交流。很多人看了《战马》后,说影响最深的是在结尾部分,英德两军阵前,为了解救被警戒栅栏困住的乔伊,双方形成了局部停火的默契。表达了即使在战争中也存在着人类最原始的情感,打破了那位德国军官说的战争会夺走人们的一切的谬论。但我倒是觉得这个用意虽然很妙;英军这边只有一名二等兵敢于冒险出壕沟营救,而德军亦是如此,可以看出导演想要表现在拯救生命面前,没有国籍之分,世界大同。

我觉得其中有两个片段是我印象最深的。其一是当艾伯特参军后,他们这一连的任务是要占领德军的一个据点。在冲锋前,长官下令艾伯特的发小留下来,只要看到一个逃兵就立刻开枪射杀。我觉得他们应该是父子关系,为了保护胆小的儿子。但是当陆续有人因为德军猛烈的炮火而逃回阵地时,那个发小却犹豫不绝,迟迟没有向自己的战友开火。接下来让我诧异的是,他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一口气冲到了敌军的据点。最终不幸得被敌军的毒气吞噬。实在令人扼腕,傻人并非一定有傻福。只不过对这个小人物的描述,让我看起了那个同样看起来胆小怕事的法国老爷爷的一句话:每个人表达勇气的方式不同。他没有向自己的逃兵战友开火,是另一种勇敢的体现。这一段刻画的非常细腻和深刻,可见导演的功力。唯一可惜的是不属于影片的支点,只能作为参考,因为与乔伊的结合不够。

其二是讲述乔伊的第二位临时主人,一对德国的骑兵兄弟。如果用网络恶搞的方式概括这段,可以命名为由一个承诺引发的血案。长官选中了同样被俘且看似更为强壮的黑马,用作拖运伤兵的牲口。如果不行,就当场杀掉。在千钧一发之际,是乔伊的帮忙,使得长官守住了承诺,留下了黑马和乔伊的命。这让当哥哥的想起了临行前对母亲的承诺:把弟弟(弟弟才14岁)活着带回家。弟弟被征召入前线,哥哥为了守住承诺,铤而走险带走弟弟,最终被部队找到,并当场枪决。这段和乔伊结合的非常巧妙,是本片的点睛之笔。是乔伊给了哥哥勇气,人类的手足情超越了战争赋予士兵的使命。

我认为《战马》是少有的与动物结合的影片中的上上之作,虽然与小金人擦肩而过,但是佳作就是佳作,不会因为得不到奖而减少丝毫人们对它的喜爱。

相信《观《落叶归根》有感二》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落叶归根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