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3篇。

观看电影或者视频,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些思维的火花在观看过程中可能转瞬即逝,每个人对于,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怎么才能防止将观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3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一

星期五下午,朱老师给我们准备了一个大惊喜————利用一下午的时间给我们看电影,让我们好好放松一下,而且,自费去肯德基,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对烤翅,没有任何一个家长知情,我们都十分感谢朱老师的惊喜,既让我们吃到了美味的烤翅,也让我们看到这部十分令人震撼的电影。

这个学期中,有一篇课文叫:《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杨红樱写一篇读后感,杨红樱读的这本书是《鲁滨逊漂流记》,他们家三代相传的书,写了所有男孩子必备的品质,我们读了这本书,老师也给我们放了一部关于这本书的电影,感受一下他一个人在荒岛漂流。

这部电影写了少年.派,在一次远航当中失去了父母,坐着救生艇独自在海上漂流,与他相伴的是一只可怕的孟加拉虎。

派生活在印度,过的十分快乐,但是,就在他正年轻的时候,他们全家要乘船出发去加拿大赚钱,他告别了自己的恋人,踏上了乘船去加拿大之旅。在一天夜晚,天空乌云密布,风呼呼地吹着,渐渐的,黑云覆盖了天空。大雨倾盆而下,电闪雷鸣,啊!暴风雨!此时的派已惊醒了,他的家人都还在船上熟睡着,他心急如焚,想救他的家人,可天奈被推上了救生艇,这时船沉了……

第二天早晨,一切都平静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时,他的救生艇上有一只野狗,一只斑马,一只老虎,后来,又来了一只名叫“橙汁”的大猩猩。可最后只剩下他和老虎相依为命,船上储存的生存物品有不少,够他们生存好一阵子,但是面对这辽阔无垠的大海,有谁不曾感到孤独?更可怕的是,他还要面对老虎吃不吃他的问题,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他们之间又发生了许多的故事,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对了,这只老虎也有名字————理查德·帕克。

有一天,经过昨夜暴风雨的洗礼后,派的救生艇被冲上了陆地,这真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啊。但是到了晚上,他意识到情况不妙,要尽快离开这里了!他准备了许多食物,当然也包括老虎的食物。但是在派的一再呼唤下,理查德终究没有现身。派虽然很失望,但他知道,这才是老虎所需要的地方。

最后,派被一艘英国船发现,被救上了岸,但他心中总是想着理查德·帕克,因为他和理查德·帕克已经产生了感情。

在这部电影当中,他在海上遇到的困难十分令人震撼,但以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观《少年派的奇幻飘流》有感 二

一次海难,让派一夜之间失去了几乎所有最亲的人,这样大的晴天霹雳一般人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承受得过来的,然而,影片中的少年——派不仅独自化解开了,他还经受住了比丧亲更为残酷的考验——茫茫大海上求存,两百多天独自飘在太平洋中与一只老虎共处。这条涅槃重生之路涉及到的东西远不止一般的定力,意志力,用电影中的一个词说,他牵连到了人骨子里的那份“信仰”。

离校后的那几年,第一次听好友泊凌子跟我讲他工作的一两年时间里,都是一个人过,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交往的人。当时我就惊叹,独自一个人,居然也能把自己照顾好?也能活下去?到后来,我独自一人也过了四五年,我才知道孤独的生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融入进去了,拥抱了他,我还深会到了这种孤独下的无限美,无限悠悠然。

然而,我以为我的厉害,跟这个少年派比起来,真的是不值一提。至少,我一人时,还可以偶尔和亲人说说话,还有三两个知己,时而淡如水的交交心;我不着急吃喝穿住,我也不会面临野兽的袭击,更不用担忧风暴恶劣天气会对我形成致命打击。我有那么多的书陪伴着我,那么多人间美景任由我去驻足欣赏,也常有那么多可爱的人给我感动,——这一切,飘流在太平洋上的派全没有。

整个求生过程中,派一步一步学会了放下刀兵心,防备心,缩小了自我,学会了尊重苦难时仍跟他在一起的每一个对象,即使那对象是一只老虎。除此以外,他还懂得了在黑暗中主动寻找光明,在平常细微的一物一机中找到乐趣,他观到了在恶劣环境下天地自然也依然存在着大美;在每一次获得生命的曙光时,他都深深感恩于信仰的力量。

看到这个叫派的少年所受过的难,所历过的险,我才知道自己这一路走来是有多么幸运,又是多么渺小。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三

无论是一首好诗,一本好书,还是一部好的电影,都有各个层次的细节值得玩味。电影作为通俗艺术的一种,它的核心目的便是讲一个故事。故事具有极为客观的色彩。其中只会包括多数制作人、演员、摄影师的少量主观,而这种人的主观到后便也成了客观。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故事的本身没有好坏、正恶之说,对其的感悟也只由人的思想中显出,也正如武则天的无字碑,无心无字,有心则有字。

本文主要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做三个方面的评论,分别是信仰、平等、舍得。

信仰。影片中的主人公有多种宗教信仰,用其本人的话来说,这即是人生意义之所在。在太平洋暴风雨下的孤舟上,主人公声嘶力竭地呼喊与祈祷着神迹的同时也感受着神迹。在一个人万念俱灰、孤立无援之际,人的伙伴只有心灵,因为只有心灵才能产生希望。而心灵是虚幻的,是没有实体的,这时人们开始将心灵的最高点树立一个神的概念,认为神会在困难时给予希望,这是一种心灵的力量,宗教因心灵而生,神因宗教而成。希望是人们所渴求的,所以人们设立了种种自以为良好的习惯规范,以保证希望会在必要时降临,也正是因为人们遵守了这些规范,做出了许多贡献,所以才不会放弃希望,于是生命便有了意义,生活也有了目的。信仰十分重要,人们相信,有了信仰,希望也一定会接踵而至。

平等。人们都想要平等,但现实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平等。影片的结尾,主人公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于人,一个于动物。当主人公向事件调查组与作家抛出这一同样的问题时,两者都毫不犹豫选择了看似更加美好的动物的故事,人们都不相信人性有如此险恶,却无意中将动物归于了险恶的范围。的确,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人不可能与动物吃同样的食物,与动物住同样房屋,亦或是与动物一样被人宰割吞食。《时间简史》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当战争、瘟疫与饥饿已不再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议题时,人类将向着长生不老,永远幸福快乐的神人方向走去,而初期,这种创造神人的计划必将耗资无数,所以只能让少数人捷足先登,而当第一批神人被创造出来后,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读取人类世界所有信息,并将其记忆、应用与发展。他们会在刹那间发现,他们与人类的关系,就像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一般,他们不会再花费大量资源来将“动物”变成“人”。可能刚开始,大家还会和平相处,但总会有人不满,总会有人开战,然后输得一塌糊涂。经过自然的选择,人类也会像如今的“动物”,悄然失色,或许,帕克与主人公的和平相处,也预示这这层含义吧。

舍得,同样是影片的结尾,主人公发出一番肺腑之言,人生便是在不断地失去。人生的确是在不断地失去,失去时间,失去亲人,失去爱情,失去事业……无数的失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反观之后,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我们得到了经验,得到了坚强,得到了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更为重要的一些东西,哪怕无法察觉,也一定会得到些什么。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pi,一个印度小男孩,对各种神从好奇到敬仰,印度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他逐渐的全部都相信,相信各种神的存在及对此虔诚信仰。而他的家人,父母和哥哥却不以为然。pi的爸爸,一家动物园老板,更是教育他要科学的理性的思考。一天,pi想去看看理查德帕克(一只成年孟加拉老虎),他觉得从老虎的眼神中能看到神的仁慈,他能和它成为最好的朋友。当老虎一步步逼近他手上拿着的肉时,关键时刻pi的父亲赶到制止了他,并让人抱来一只羊,让pi看着老虎活生生的将其吃掉,想用此残忍的场面教育他自然生存法则。在惊恐的眼泪中pi从此心中一片空白,只是依着生活的轨迹惯性行走,长大。然而,生活的真正考验刚刚开始

迫于生活,一家人连同动物登上了一艘日本货船去往加拿大,行至太平洋一处海沟时,货船失事了,pi在无力救出家人的哭喊中被人扔上了救生艇,同时被扔上救生艇的还有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鬣狗、一只猩猩以及老虎理查德帕克,当救生艇漂浮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时,pi在极度恐惧与无奈中眼睁睁的看着鬣狗咬死了受伤痛苦的斑马,接着又咬死了丧子悲痛的猩猩,而理查德咬死了鬣狗,现在,只剩下凶狠的老虎与他做伴了。失去亲人、无助、饥饿种种情绪交织,死神似乎近在咫尺,可是对老虎的恐惧令他异常清醒,无暇去顾及各种情绪,他需要从虎口脱险,这是意识里最强烈的信号。至此影片进入主体部分,靠着救生艇上的一本海上生存手册,补济品,他从开始想要驯服老虎到最终学会与其相处直至得救。

故事结尾pi得救躺在医院里,日本方面的人来调查想要了解货船失事的原因,但他们无法相信pi所说的,于是pi换了一个故事,动物换成了货船上的人,斑马成了青年佛教徒,猩猩成了pi的妈妈,鬣狗成了厨子,厨子说为保命青年的腿必须要截掉,于是pi和妈妈按住青年让厨子动刀,可是伤口感染了,青年去死;但pi的妈妈马上发现了厨子钓鱼的鱼饵,原来厨子是故意杀死青年,这样才有鱼饵,这样才能生存下去;可当鱼饵用完,厨子意图对pi下手时,pi的妈妈与厨子搏斗,pi看着妈妈被厨子杀死,最终老虎pi杀死了厨子。上帝真的存在吗?是上帝让这残忍的一切发生的?就象pi不理解上帝让自己的儿子耶稣来到人间受难一样,他同样不理解这一切究竟为何?他看着青年活生生的被厨子动刀,他看着他脸上的表情,我想不明白一个人活着为什么要受那么多的痛苦,这是经历过痛苦的人类的声音,活着,那么多的痛苦,而快乐却是在催促着快点的乐一下而已,生命的意义究竟所为何?可是,当面对老虎的爪牙时,恐惧却成了他活下去的动力。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孕育了最强盛的生命力,人们的意识因而重重的沉在大地上,一切现实问题变得清晰,活着,有了继续。可猛烈的暴风雨来了,pi的承担到了极限,老虎奄奄一息,没有了恐惧,只有长久作伴的情感,电闪雷鸣中只能相互依偎着道别,呼唤神,感谢神让生命的存在,并让这一切这样的消失,pi没有痛苦,没有绝望,只有走向生命终点的接受。然而,神却出现了!?pi醒来发现救生艇靠在一片陆地旁,一个如天堂般炫丽的小岛,岛中恍如仙境的淡水湖,无数可爱的小狐狸,食物是当然的了。夜幕降临,理查德却跑向了救生艇?pi在树枝枝丫上看见湖中鱼在死去?他伸手摘了树上的果实,一瓣瓣掰开却是一颗人的牙齿!原来这是一个食人岛!于是,他赶紧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和理查德一起又登上了救生艇。信仰让他坦然的面对大自然的摧残,在超过了自己能力范围时把一切交给上帝来安排,当上帝似乎真的在给他指出方向时,理智却让他看清现实,象旅途中的美丽风景一样,也许我们从来都要记得自己所要前进的方向,当一切飘飘然时,也许正是不能承爱的生命之轻。

最终,救生艇飘到了海岸,筋疲力尽的pi爬向沙滩,脸贴着沙子无比的踏实!理查德也踉跄着走上沙滩,望着眼前的森林停足不前,pi在后面微笑着,他想,亲爱的理查德应该会回头望他一眼,他曾驯养它,作为素食主义者,为了生存他捕鱼给它吃;暴风雨来临时,他们相互依偎,相互呼喊;可是,没有,理查德径直走了,走向森林。有人救起了pi,可他哭喊着,却不是因为得救的喜悦,而是一起经历艰辛的理查德居然头也不回的走了,永远的离开了他!pi想到爸爸说的是对的,老虎不会把我当成他的朋友!。我们的生命中有谁这样的对待过我们吗?有的。当这一刻发生时会撕心烈肺吗?那些与之相伴似已成为我们生命一部分的东西就这样活生生的给掰开分离了。也许,上帝不会安排留住所有,那些难分难舍的终究也还是要离开,因为还要让新的阳光照进来,每一段的旅程总是会遇到不一样的风景,得到的,失去的都是人生吧。而今握在手心的却还是要记得温暖的味道,因为这些也许正来自于我们失去的,而那时我们来不及好好告别,来不及对爸爸说,谢谢他教会我生存的道理。

主人公派(pi)的故事或多或少影射了普通人生活的经历,儿时被讥笑、展示智慧、寻找生命的意义、经历生活的千锤百炼到知天命。当你望向天堂一般绚丽色彩的海平面底部时,你看见的是幻象还是真实呢?是你的信念还是真理呢?是神还是你自己?

电影很值得一看,画面极美,场景很震撼,3D效果超赞,号称《阿凡达》之后最令人窒息的3D效果!确实很养眼,特别是那些动物的画面特别真实,怎一个美字了得呀。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2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后感

这部电影美轮美奂的特效制作绝对可以与《阿凡达》相媲美,堪称视觉盛宴。在有限的时间里,影片展现出大海的所有姿态,海上风暴的壮观,闪电击破长空的壮丽,清澈如小溪般宁静的画面,随着剧情的发展慢慢浮现到眼前。海对于人的吸引不仅仅在于那无穷的力量,还在于无法丈量的神秘感。关于海洋的神秘感,导演用纪录片式展现了飞鱼群、追捕飞鱼的鱼群目前尚未灭绝的海豚群,各种各样的鱼类都友情客串了一把。关于海洋的美丽,导演用色彩绚丽又精美的画面为观众展现了唯美通透的水母群、带着亮光在水中游弋的鲸鱼还有那个派想起母亲的夜晚。那个前面带亮光的深海鱼,把我一下子带入了童年的回忆,记不得它名字,感觉因该是在《机器猫》中认识的。对于海的描绘,导演做到了极致。海疯狂的一面让派失去了一切,海静宁又神秘的一面让派安抚着派。避免喧宾夺主,突出老虎,导演对于海上霸主鲨鱼的描绘总是淡淡一笔。

观影结束后思考影片所带来的感受,大概有几点:一、人生需要导师。在剧中派的父亲就是这位导师,1、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派老虎是不可以做朋友的,它保障了派的生命。2、他告诉派要理性的信仰宗教,并影响了他一生;二、生活需要信仰。导演在片中展示了多种宗教,没有比较也没有传播,只是展现信仰对一个人的支撑。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却带给人们许多力量,克服困难的力量,面对灾难的力量,对自我道德的约束力。盲目信奉和无信仰都不可取。3、有陪伴。敌人会帮助你成长,有时候他们又是亦敌亦友。我们无法清楚的划分这条界线,但是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是去他们,我们就完全失去了社会的功能。就像影片结束部分派讲述的第二个故事,他把动物角色都人物化。动物在船上展现的都可以在人的身上找到缩影。在船上的那些日日夜夜,从某种程度上瑞查的帕克老虎,已经充当了社会人的角色,派跟它讲话,试着去训练它和它做朋友等4、不要绝望。人生中的沉沉浮浮都是考验,只要不绝望,都会看到第二天的阳光。派就是坚定这个信念才活了下来。5、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片中提到的食人岛,就是派开始认为的福岛,在白天给予恩赐,在晚上都会收回。得到的,都要以另一种方式付出。安逸带来的只有孤独,所以,上路吧。

印象中的李安是一位经常触动人心的导演,他善于用犀利的视角洞察我们平凡的生活,用平常的语言和朴实的镜头为我们拉开那些主人公的生活序幕,我们被触动着、感动着,还有深思而这部电影,却一改以往的基调,导演不断的完善、挑战自我,孕育了这部佳作的诞生。绚丽多彩的画面感,贯穿整部电影的震撼音乐,尤其是讲故事的方式,都很喜欢。

观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观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湖南长沙市湘一外国语学校 何小晟

星期五晚,我与同学一道观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所讲述的耐人寻味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1.信仰与理智。这是影片反复探索的东西。影片一开始,派的父亲就告诫信奉三种宗教的派要理智对待,不要盲目地信这信那,但派依旧保持自己“复杂”的信仰。从这里开始,理智与信仰的对抗就一直穿插于影片中,直到最后,影片抛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你愿意相信第一个故事,还是第二个?”是相信信仰,还是选择理智?在第一个故事中,是信仰,让派在孤身一人与一只老虎漂泊于海上时不至于绝望,是坚信上帝、神、安拉会向他施以援手,从而让他乐观地活下去,并最终获救。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理智的作用,正是理智地思考,让他从荒岛死里逃生。而理智同时也告诉我们,上帝、神和安拉都是虚假的。第二个故事比第一个故事更符合实际,尽管我们不愿意接受。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抉择呢?我的答案是:做一个有信仰且有理智的人。有信仰,却不狂热,只是奉行不悖;有理智,却不麻木,只是沉着冷静——这或许是一种最好的做人方式。

2.毅力与决心。派这个名字的由来在引起我们发笑的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决心与毅力。日后,正是这种决心与毅力支撑着他在海上漂流了227天。如果光有信仰,缺少毅力与决心,他仍难以活下来。这也告诉了我们:要做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人。

3.人与动物。在给老虎理查德·派克喂食时,派说老虎的眼神像是在说些什么。派的父亲说那只是派的倒影,派却发现那里除了他的倒影之外,还有别的某种有灵性的东西。最终派救了快要淹死的老虎,并和它一起活了下来。如果没有老虎,派也活不下去。影片中派和老虎的关系或许就是人与动物的最佳关系,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存共亡。影片最后,老虎没有回头,走人了莽莽丛林。派很伤心,却不后悔。派爱老虎,这种爱不止于老虎。我们对其他动物也应如此,不管它们是否有灵性,都要爱它们,与它们和谐共处,让这个星球永远生机勃勃。

4.自己与上帝。在派漂流的时光中,他无数次祈祷上帝显灵来救自己,而实际上是他自己救了自己。这说明天助自助者。在险境中能救自己的,唯有内心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唯有博大的爱与坚强的意志。

编辑絮语

看电影,写观后感,这是十分值得提倡的写作练习。因为这种练习大多不是老师的命题作文,写起来能够自由发挥,不受约束。我们看小晟这篇作文是多么自由:他整篇文章由l、2、3、4罗列而成,完全不顾所谓章法结构;而且,罗列的几条长短不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非常欣赏这种文风。何况,小晟在这篇作文中还表现了超过同龄人的思考力: “我的答案是:做一个有信仰且有理智的人。有信仰,却不狂热,只是奉行不悖;有理智,却不麻木,只是沉着冷静——这或许是一种最好的做人方式。” “他无数次祈祷上帝显灵来救自己,而实际上是他自己救了自己。这说明天助自助者。”赞一个!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700字


一个叫派的少年和他的一家人在印度开了一个动物园,快乐地生活着。直到有一天,一家人因种种原因迫不得已卖了动物园,带上所有动物踏上了前往加拿大的轮船。暴风雨来临,船上的所有人都不幸丧生,只有派和凶狠的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侥幸地逃到了救生艇上。派和孟加拉虎从对峙到相依为命,在海上漂泊了227天,一次又一次地死里逃生,直到派获救,理查德?帕克重返大自然。

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惊险神奇。观影后静下心来思考,少年派的漂流只有一个“奇幻”可言吗?

不,不是的。派不仅要面对海上生活种种突如其来的危险,还要随时提防一只凶狠的老虎,那处境让人无比担忧。可若是没了那只老虎,派也不会存活下来。正国为他要随时提防老虎,他才会时刻不放松警惕,为了让老虎不吃自己而为老虎捕鱼。在海上求生,最可怕的就是精神恍惚,无所事事,寂寞地等待死亡来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当派回忆起那段漂泊大海的日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失去,而最痛心的是,没与他们好好的告别。”是啊,派与他眷恋的故乡,不辞而别;派与他深爱的家人,不辞而别;派与他相依为命的老虎,不辞而别,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珍惜那些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虽然人或许不会一下子就生老病死,但光阴的流逝总让人觉得不知不觉。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要不遗余力地做自己要做的事,说自己那些发自内心的话。把握当下,这才不会错过一些十分珍贵的东西。

正因为派有信念,没有绝望,才会让他绝处逢生。学会在绝望处希望,就会拥有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巨大的力量会帮人克服一切困难。我们的生活环境比海上漂流好了很多很多,更不应一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只要有勇气,有信念,生活中就没有过不去的槛儿。

一部经典的电影,给我留下无限的启示。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感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感

印度少年派从小就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有许多不同的信仰,有自己的思考,而且会背圆周率∏上近万位数字!有一天,派的全家要搬到加拿大,父亲动物园里的动物也纷纷登船。然而海难发生了。全船只留有派与一只他所可怕的孟加拉虎最终存活。派一边想方设法想尽办法与老虎一起生存,呼救,一边提防着老虎。可渐渐地,他开始亲近老虎。后来,他们漂流到一座岛上,派本想在岛上生活一辈子,可一颗前人的牙使他书稿改变了想法,他最终他回到人类社会,老虎也回到了丛林。

整部电影是派的一部成长史。他一直在克服各种困难,从同学的嘲笑到生存的危机。而这些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克服他人给你造成的困难。派的大名谐音“小便”,为此他常常受到周学的嘲笑。于是,他给自己起改名为派并转了校,但他还用的实力(成功默写∏整整6黑板)使周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不再嘲笑。对别人给你造成的困难,要靠自己克服。

克服天性上的困难。派小时候看过曾目睹虎吃羊的恐怖景象,所以他非常惧怕老虎。当他在海上独自与虎漂流海上时,一开始他时刻躲避着老虎,但环境所限,他觉得这不是一种好方法,终于克服心理的恐惧,便尝试面对大虎。他发现老虎其实也很怕他,就开始关心它。后来他与老虎达成一种默契,成了患难的“兄弟”。当面对困难时,不能只害怕,勇于面对,说不定能从中发现乐趣。

克服心灵的困难。由于已厌倦漂泊,所以当派发现小岛时,他一开始便不想离开小岛,打算在此岛上只满足现状,唯求度过余生。可它他最终醒悟:留下,只能孤独一生;离开,也许有机会回到人间重启人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现状,要学会不断进步,追求更高的境界。

这部电影给我很多的启示。就像海报所说:“不凡此程,不虚此生!”

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感(修改)

电影讲述的是印度少年派的传奇故事:少年派聪慧机灵,善于思考,而且有记忆圆周率∏近万位数字的特异功能!然而在移民海外途中海难发生,派只与一只可怕的孟加拉虎存活下来。派克服种种困难,想尽办法与老虎一起生存。最终派回到人类社会,老虎也回归丛林。

这是一部关于派的成长史:他处处面临危机,一直在努力克服困难,坚强成长。我深受感动:有作为之人的成长过程,应该都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直面困难,勇于前进的历程。

克服外在的无理嘲讽。电影中的派,因大名谐音“小便”而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于是,他自己改名为派并转了校。同时他用自己的实力成功默写∏整整6黑板,使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再无嘲笑!人无完人,当我们面临舆论,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克服,去证明自己。

克服天性上的胆小怯懦。派因小时候曾目睹虎吃羊的恐怖景象,所以他惧怕老虎。当他独自与虎漂流海上时,一开始他惊恐万分,时刻躲避着老虎,处处提防着老虎。但环境所限,他不得不克服天性的恐惧,尝试面对饿虎。这时他发现,老虎其实也很怕人,就转为开始关心它。后来他居然能与老虎达成默契,成了患难“兄弟”!由此,当我们面对天性的胆怯时,不能一味地害怕,而是要善于动脑,勇敢面对,说不定也能如派一般,从中发现乐趣呢!

克服心灵上的安于现状。由于长期的艰辛漂泊生活,所以当派发现一个小岛时,他一开始只满足现状,唯求能度过余生。可他最终醒悟:留下,最多能孤独一生;离开,也许有机会重启人生。于是,他不再安于现状,再次促成了人生启航!对派来说,这是严峻的人生选择,对我们也一样,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现状,要学会不断进步,追求更高的境界。

这部电影给我启示——“不凡此程,不虚此生!”

妈妈的话:

几次写读后感,都感觉写得不好,你有点动摇了。但在仔细阅读你的这篇新习作后,我感觉你除了重点有点偏向介绍电影之外,并没大不足。所以不用担心,只要学会读后感的写法,把重点放“感”的角度与思路上就很不错了。这次,你能虚心地学习,认真地修改,并如实把修改过程保存下来,真好!以后你可以看到自己前进的脚步在成长的历史中闪耀!


喜欢《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 3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