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六章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与作品产生共鸣。这些瞬间即逝的收获,就是我们写读书笔记的基础。如何在读书笔记中全面的总结自己的收获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六章读书笔记》,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章节:第六章《知己知彼,举一反三写与读》

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归纳推理,它是从个别事例归纳出一个共同的、一般结结论,即由个别推一般。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单独的例子来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如,A证明了某观点,B也证明了某观点,因此,某观点是成立的。

这个章节讲的是读与写的关系。我们上学的时候,不仅要会读,爱要会写。因此,读和写的同等重要的。不仅是在学生阶段的学习重要,而且对于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同样终生受益。

读书时为了理解书中的知识,把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和学习方法学以致用。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难念会员疲惫乏累的时候,此时就需要通过写来促读了。

写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是在书上记笔记,可以是摘抄,可以是写读后感,可以是对文中的内容进行批注等等。

《如何阅读一本书》在前面的章节中,有强调过读书五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脑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让自己的身体器官处在兴奋活跃的状态,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编辑推荐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七章读书笔记


陆游曾在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只是获得纸上的信息就够了,要发挥阅读的效用,就要付诸实践。学而用、学而思、学而传,就是在对不同的书籍带来不同效用的实践。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在诗词创作上有很大的成就,其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印象最深刻。

这两句诗是对阅读的最好的诠释。

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问题,大概意思是读了那么多书,后来还是忘了,那读书的目的在哪里?,我也看到了土豆老师的回答,才知道原来读书会忘记是个不好的现象。

读过的书怎么会忘记呢?如果会忘记,那就说明,你不会读书,你不是真正读书。只有水过鸭背才会忘记。

我以前也是跟知乎提问者一样,认为书中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记。直到这段时间我加入了这个写作课,看到了老师的回答,才知道自己多么不会读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范文


书名:《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推荐指数:

【读书感受】:

很多人读书属于盲读,所谓的盲读就是拿起一本书,管它有没有用就开始读,读完了也不知道作者讲了什么,即使大概知道讲了什么,也不太清楚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这本书就解决了如何正确阅读的问题,全书共四篇二十一章,主要讲了阅读的层次、分析阅读、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和阅读的最终目标等问题的解答。由浅入深,一步步解决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书的问题。

我不敢说自己读了多少书,但读这本书收获最大,它让我解决了阅读中的很多误区,教会我如何正确的去阅读一本书,接下来我将本书中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当然每个人的需求程度不同,希望大家有空读读这本书。

【书摘】

阅读层次的分类

①、基础阅读

②、检视阅读

③、分析阅读

④、主题阅读

阅读过程中的四个问题:

①、这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如何依次展开主题,如何从核心主题分解出关键议题。

②、作者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组合成作者传达的讯息。

③、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这本书做出自己的判断。

④、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这本书提供的咨询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件事很重要?自己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还启发不了自己,就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含义或建议,以获得更多启示

基础阅读必备的四中能力:

①、词义认知能力

②、信息查阅能力

③、读写记录能力

④、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检视阅读中略读的建议:

①、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言就先看序言(注意副标题)

②、研究目录页(对基本构架了解)

③、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④、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⑤、跳几个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⑥、跳跃式阅读,做读后笔记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①、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者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②、在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③、在空白处做星号或者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个重要的声明或者段落即可,也可以将这些段落的书页对折等,方便再次翻阅,唤起对书中的记忆。

④、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可以做顺序编号。

⑤、在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的论点,或者相关的重点。

⑥、将关键字或者句子圈出来和画线的功能相同。

⑦、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事,你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或者问题的答案,在空白处记录下来,可以帮助你回想起自己当下的感受。

一、分析阅读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规则

①、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分类。

②、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着什么。

③、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列举出来以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④、找出作者在问问题,或者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①、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②、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③、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构架出来。

④、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第三个阶段:像沟通知识一样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1)、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①、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构架,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②、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③、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2)、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①、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②、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③、证明作者不和逻辑。

④、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①、找到相关的章节(你及你关心的主题)。

②、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③、理清问题(建立起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

④、界定议题。

⑤、分析讨论。

【后记】

书中还大量讲了不用读物的阅读方法,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在这里我就不予以分享,有兴趣的自己可以看看。

最后,还是我经常对大家说的,读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可能你现在没有发现,可能未来的某一个不经意间你就会用到,真心希望大家放下手机,拿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找个安静的地方把它安静的阅读完,我想你一定会心情愉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摘录


读书的目的可以分为娱乐和提高自己。这里针对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阅读,因此最关键的精神因素是读者的:

主动性,也即主动阅读。

1、粗度,略读,读书的标题,副标题,书的索引,书的最后几页,书的致谢等,大致了解书的主题

2、阅读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最要紧的是适应不同内容不同目标的阅读速度

3、放置眼珠的停顿和回跳(方法就是用引导物,引导物流畅的在行间行走)

4、阅读时尝试提出问题,你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列出4主要的问题:

* 这本书主要在讲什么?作者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展开这个主题的

* 作者在细部说了什么?如何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主要的论点

* 在读了这本书大部分后思考:这本书有道理么?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 这本书与读者自己有何关系?如果这本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资讯,那么这些资讯于你是有意义的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些资讯是重要的?

如果这本书不近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那么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或者建议

5、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要记得去提出4中的这些问题,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有追求的阅读者

6、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措施:要去写下来----在书上做笔记。做笔记时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者重要力量的句子下划线

* 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条线

*在空白处做星号

* 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顺序做编号

*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有过同样的论点或者相关的要点。可以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者参照的意思

* 在空白处做笔记---可以记下你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出来的答案,或者对复杂的论点进行简化过后的所得;或者全书所有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的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记下来

* 读完一本书以后,可以在此书的第一页的空白页写下你自己的思想,写下全书的大纲

7、培养阅读的习惯。

所谓艺术或者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够一招规则运作的人,这也是艺术家和任何领域的工匠的不同之处。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感谢您阅读“读后感大全网”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六章读书笔记》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