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一座城池观后感

一座城池观后感

电影一座城池观后感。

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在生活已是再稀松平常的事情了,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电影一座城池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电影《一座城池》观后感

文:OneMyRoad

《一座城池》是韩寒首部被改编的大银幕作品。影片具有荒诞滑稽的风格,称得上是一部非典型的黑色电影。说它非典型是因为虽然影片中的大量台词就是韩寒惯用的黑色讽刺风格,但是整个故事在超现实主义之外有着浓郁的真实生活流。

影片的绝对主角为健叔与林夕,房祖名与王太利两位演员平民化的气质极符合原着原型,这两个倒霉小人物男总是阴差阳错遭遇人生打击,每件事都极为讽刺,欢笑背后是对人生无奈的控诉。正如影片中强调的那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池,当我们想要逃避的时候就会躲进去。林夕,从小就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不敢承担责任,遇事的第一选择便是逃避问题:青春期时对于自己喜欢的女孩询问的一句你喜欢我吗?,便选择逃离,一段感情无疾而终。健叔,作为林夕的大学同学加死党,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出生入死,从一开始就因为一次群架事件,误以为杀了人而选择跑路,其实与林一样,健叔同样无法面对生活中的选择,以至于因为这次逃离痛失人生中的一段真爱。这两个人从一开始就被设定为倒霉蛋的形象,人生中一次一次的打击,再到自我逃避意识的作祟,让他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发生了重大的偏移。而每一次逃避后,他们选择的生活都是封闭自己,在落魄的生活中,更加颓废迷茫,而仅有的创业激情,从大学开始就被无情的现实打压,只得苟延残喘。

韩寒的小说与现实有着密切的关联,电影《一座城池》则与前些时候上映的《小时代》有着天壤之别。郭敬明一直用他少女般的情怀意淫着他所一直盼望的浮华生活,不论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确实满足了无数少女对奢华生活的想象。影片中的众多主要人物都居于社会的顶层,更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奢华却不切实际。影片中的场景布置,从学校、派对到服装等根本不需要讲明资金的来源,关于奋斗、关于坚持,只是表面化的说辞,作为强加给影片的正能量的元素,突出的根本则是奢华的布景、昂贵的服饰,着重展现的也是上层人的生活情节与俊男靓女的面容与肉体。有钱、有娇好的面容,才有青春与爱情。

相比较而言,韩寒则显得更为朴实,走向的是另一个极端。《一座城池》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生活,一年多的跑路生涯,在现实的生活中遭遇到的艰辛,个个具体生动,虽然某些情节有些无厘头,甚至超现实,但是却实实在在以现实为原型,亲切而质朴。褪尽了浮华的背后,小人物、小市民、小天地,看尽的都是人世间真实的存在。林夕与健叔会为了二千块打架斗殴,为了广告的五百元而据理力争,为了搬家而分出自身仅有的几块钱这些小人物深陷在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本源之一是钱。在现实社会中,金钱有时确实决定了人生的不同状况:在跑路中,他们结识了新朋友还在大学读书的王超,王超家的经济条件与林夕、健叔相比,还算优越,自己还有一辆较破旧的桑塔纳。生活的窘境,多了这样一个人物,使得他们困难的生活有所改善,但也仅仅与房租有关。所谓同人不同命,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当这两难兄难弟决定回到家乡,面对自己的犯下的错误时,他们与王超的生活彻底绝缘,王超过上了公司白领的生活,而生活继续,林夕与健叔回到了故事开始的地方,还是小人物样,还是一脸茫然。

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光明与希望的基调,青年人的无奈、茫然、彷徨与尴尬的表现从头至尾。最终,当他们发现自己并未杀人,女友怀了别人的孩子,小学同学衣冠得体卖了保险。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周遭的生活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这无疑变得讽刺至极。可生活还是得继续,从哪里跌倒要从哪里爬起来,他们回到了事情开始的地方,那个他们打架斗殴的地方没有一点变化的操场。两人茫然无力,正如林夕从小就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到现在还是一样,失去的最终还是失去了,本该拥有的也没有好好把握。有时颓废,有时茫然,有时窝囊,而要说有些向上的意味,可能是在影片结尾处,林夕与健叔决定自首,正确的面对自己的生活,为他们一年前自认为犯下的错误(集体假象催眠)做个了结。

影片中的诸多桥段还是充满了让人捧腹的笑点,贱到极致,而喜剧有着很强的讽刺和探索功能,通过演员的滑稽行为和搞笑的耍宝所产生的却是本质上的悲剧内核。而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有时这就是生活,真实的生活,不论或喜或悲,美好或丑恶,荒诞却愈发真实。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城池,有人选择躲在自己的城池中,有人选择勇敢的面对,而这才是我们所有人所处的现实世界,所拥有的时代属于普通人的小时代。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一座城池观后感


一座城池观后感

看韩寒的小说永远有一种知道他想讲什么,但好像又有点不太明白的感觉。所以在看完书之后,又看了电影,尽管之前电影票房惨淡。

说说对电影的感觉吧,电影并没有对小说做很大的改编,但电影看起来更有一种强烈的黑色幽默的感觉。这座城池里的年轻人的生活看起来更像是一出无可奈何却又不可避免的闹剧。为挣钱想出上网找病毒的方法,最终导致肄业;为生活所迫去充当所谓凑人数的打手,以为自己杀人而远走他乡多年,最终却发现一切更像是一场梦;不知是多少次再度起航,开始做网站,最后也只得无疾而终。最可笑,无端漂泊多年回乡后却发现魂牵梦绕的那个人早已为人妻,为人母。

但是,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是逃避。林夕,从小遇事第一选择便是逃避。青春期时对于自己喜欢的女孩询问的一句“你喜欢我吗?”,便选择逃离,结果是没有结果。健叔,作为林夕的大学同学加死党,其实和林夕一样无法面对生活中的选择,以至于因为这次逃离痛失人生中的一段真爱。这两个人从一开始就是链两个倒霉蛋的形象,人生中一次一次的打击,再到自我逃避意识的作祟,让他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发生了重大的偏移。而每一次逃避后,他们选择的生活都是封闭自己,在落魄的生活中,更加颓废迷茫。而仅有的创业激情,从大学开始就被无情的现实打压,只得苟延残喘。

就像电影里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池,当我们想要逃避的时候就会躲进去。”每个人都一样。尽管我们的确知道这一切不应该。

《一座城池》观后感


《一座城池》观后感

王太利和房祖名的青春期是在旁白中开始的,旁白不但交代了人物的来龙去脉,甚至还替故事安排好了起始与转场,又像是影片和小说捆绑关联的线索,每当影片走的远了,就努力的把故事牵回来,再次启程上路。但其怪异的故事状态及叙述风格,使之完全成为又一部特立独行的影片,其荒诞底色保留了原着故事路线又自由发挥了几分,打架逃亡创业泡妞,幽默而苦涩,积极却又贫乏,像极了真实青春生涯。

以王太利的年龄而言,出演这个学生角色显得无比滑稽和尴尬,但这滑稽和尴尬又是这个角色所不可或缺的特质,和房祖名两人从仿若传奇式的出场伊始,人物身上就被寄予了无限期望,但他们的茫然鸡贼懦弱不思进取一切消极因素让他们的生活历程回归原点,碎片式的故事结构也让观众渐渐失了期望影片过于注重韩寒作品改编电影的商业符号,几乎差点忘记了电影与小说本就是两种载体却又阴差阳错成就了本要塑造的人物,他们所要传达的,正是一个荒诞的青春,是一个拼命想有所作为却又无能为力的年代,人物是什么?江河日下里的泥沙。

这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现象。

而且,电影的意义无疑逃不开制造充满矛盾的故事体系,从学校的车库到长江大旅社,从大荣公寓到行为艺术表演现场,通过中途设置的各个情绪点,给观众以宣泄的出口同时获得认同感,但自身出现矛盾则消解了情绪宣泄动力观众只会在波澜不惊里焦躁不安。于是,影片自始至终都在奋力制造幽默,让影片看起来更热闹一点。这种奋力看上去充满了忧伤。

但无可否认的是,这样的青春竟是如此的真实,慌乱的逼仄的困顿的出走的逃离的,从影片中,仿佛看到许多年前自己成长的轨迹,带着痞赖带着恐惧带着带着伤痛朝不保夕和借酒浇愁,蜷缩在城市的角落里,满怀希望的苟且着。于是,看发行方9月18日怒上便觉得怒字特别贴切,不是愤怒的怒,是一种肆意,是压抑过后大口喝酒大声喧哗的喧嚣,是一种不妥协的态度,青春的记忆,并非只有柔软的伤感或者绚烂的盛放,更多的是一事无成的庸常和年华虚掷的无力,是荒诞的异想天开和梦境破灭的无奈回归。

影片在旁白中逃亡又在旁白中归来,旁白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无力感。一想到影片必然会被拿来和小四的作品做比较,就宁愿它是一部默片,摒弃那些解读故事的旁边,可以更好的完成那种对空洞的恐惧对无聊的嘲讽以及回归情感的本质,让小四的归小四,让韩寒的归韩寒,一个轻浮如梦幻,是不切实际的虚妄,一个则要做一把锤蛋的铁锤,闷声不响的砸。

《一座城池》其实是多数人的青春期,但怕因为过于真实和荒谬,观众会辛苦的装作不知道了。

电影版《一座城池》观后感


电影《一座城池》观后感

看《一座城池》这部电影前,对它就没有太多的期待,倒不是单单因为房祖名同学未必能演得好这个角色,而是觉得这部电影从拍出来开始怕就注定了它要失败,王太利演健叔这个角色个人认为倒还比较合适,但是从整部小说来说,这的确不是个适合作为电影的题材。

其实不止这部,韩寒的每部小说我都觉得不适合作为电影来拍,至少在现在的中国不是很合适,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国情使然,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他的东西夹杂了太多的回忆、论述、思辨乃至于近乎蒙太奇一样的场地,从中国导演目前的品位和镜头的技术含量角度来讲,显然还未达到这种层次,当然就算交给外国的导演们来讲其实也拍不出来,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感悟这种东方文化下欲说还休的潜台词和冷幽默。

老实说我一直很喜欢这部小说,从初中看第一遍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那种渗透在骨子里的,淡淡的夹杂着欢乐和喜悦的浓浓的忧伤,或许那时候的自己太过早熟,小大人一样的思维让我往往有种冷清的惨然,其实现在想想人这辈子要经历的痛苦,远远会超过你自己的想象,而在痛苦面前的承受力,其实也会超过你自己所预期的极限,因为活着,无非就是在不停地经受命运无常的洗礼,就好像电影和小说中的健叔一样,觉得自己砍了人,开始错误的跑路,这期间女朋友也离开了他,然后一不小心撞伤了腿,再然后又弄伤了胳膊。

这期间又爱上了一个女孩,结果人家有了对象,到头来想要实施的创业计划又无疾而终,简而言之,这货活得简直一事无成,至于我,房祖名同学演的就姑且不说了,那粤语版普通话的原着旁白也着实无愧于他内地片杀手的称号,因而比起他来,我倒是更乐道于原着中那个蒙昧的主人公,一个有着无尽理想却在现实面前只能拿真善美吐槽的男孩,每次想起他,就会想到自己,想到一只青蛙坐在泥塘旁往仅剩的一点清水里吐口水时候的情景--太浅了,知道自己进不去,却又不愿离开。

再来说说这部小说里的几位女主角吧,原谅我选择了小说而不是电影,因为在那90多分钟的影像里,除了长江旅社的大妈,我觉得整部片子的所有女性简直没有任何一点人物性格可言,当然,也不排除是导演刻意营造这种朦胧的感觉使然,不过本着对于不能理解的艺术敬而远之的态度,我姑且还是从比较容易弄懂的原着下手吧,尽管也有很多人说它过于晦涩。

首先来谈谈男主人公的前两位女友,A和B,这两位一个是个房奴,觉得自己如果不嫁给一位有房子的男生或者干脆说是不嫁给一套房子就毫无安全感可言,另一位则是一直想跻身也正在拼命跻身上流社会的时尚达人,对于没有房子落脚和连LV都搞不清楚的我来说,她们显然并不是合适的,而片中被我一直极力描述的小C,显然才是名副其实的主角,这是个很可爱很纯粹的女孩,可爱到当我把一个火柴盒交给神经质老师并且获得了一等奖时她都由衷的佩服,纯粹到连自己第一次来了大姨妈的颜色和广告上面的不同并非是蓝色都感到苦恼万分,可爱而又纯粹到连像我这样偶尔也会动歪念头的蔫坏男孩都不忍心对她做出些出格的举动,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还不够坏的原因使然,可也正是因为我不够坏,一心想保护她,反倒还觉得自己并不爱这个女孩子,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爱上这个女孩子,或者说,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做爱。

在我本人看来,什么叫做爱其实是个可笑而又值得探讨的问题,可惜对于现在的大数人来说,它只是可笑,却并不值得探讨,喜欢就在一起,这不是很好嘛,这样的话听得人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于是乎就在这样的话语里,有更多人的连心都磨起茧子来了,这其中,既包括原着中的我,也包括了此时正在打字的我,在日复一日的对于田园或是游牧式古典爱情的徜徉和面对无房无车就业压力山大的现实时,但分有点心里压力的小人物,都会承受巨大的痛苦。

当然,也有心宽体胖敢于拿父母钱去潇洒走一回的小人物们,不可避免的,未来迎接他们的将是更为巨大的痛苦,要么现在受苦,要么以后受苦,在命运的蛛网上,迎接我们的终究是痛苦的啃噬,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成为富二代,是的,成为富二代,无论你是红二代、官二代、星二代、黑二代还是商二代,作为既得利益的拥有者,归根到底都是富二代,而无论是在原着还是在小说中,其实都在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个讯息,这个时代,其实就是拼爹的年代,干爹也好,亲爸也罢,数以万计的奔驰妹妹、宝马妹妹、和丽都豪庭妹妹,都在向大家昭示着学得好不如傍得好这样一个赤裸裸的公理,就连最最纯洁的永久妹妹,不也是因为家境殷实才和行为艺术家阿雄成为了男女朋友吗?

换而言之,若是没有她优渥的家庭条件,这丫头和阿雄怕也早就饿死街头了,借用小说和电影中都出现过的一句话,这年头的漂亮妹子,要么被人包养了,要么包养了别人,而我和健叔这种没钱没权又没人连自己都靠不上自己的主儿,除了整日聊天扯皮做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荒唐度日,实在也无事可做了,毕竟在如今这个方圆几百公里都未必能找到一起小人物逆袭白富美艰苦创业当经理的励志故事的时代里,对于大多数平凡而又普通的年轻人来说,除了默默无闻,就只剩下自嘲自解了。

既然是一篇影评,自然要把小说中的重要人物一一分析一遍,于是乎,王超这个和名字一样普通的年轻人平淡无奇的登场了,这是全中国大多数适龄大学生的典范,对于未来毫无激情可言,对于眼下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至于所谓的爱情,更是持有普遍的速食主义精神,当被问及他会在自己心仪的宣传部的部长、文艺部的部花、模特队的队宝、垒球队的主力、新开快餐店的实习小妹、学校礼品店的服务员中选择哪个时,这小子抓了抓头说,这取决于她们中哪个先选择了我,这真是既搞笑又微妙的回答,就好像一只癞蛤蟆看着半空的天鹅群流出了哈喇子,旁人问它怎么了这货回答我在考虑如果哪只掉下来我该怎么食用一样,卑微而又不切实际。

当然,归根结底其实这小子还算不得太苦逼,毕竟他老爹好歹也是该市的公安局局长,虽说从王超的生活条件来看他老爸明显有些清廉,不过毕业后安排工作什么的想必也还很是轻松,因而在我看来,其实这货活得倒也蛮为轻松,虽说眼下有点小苦逼,日后想必也会较之我和健叔两人幸福安稳和有着落得多,不过到了那时,这小子的挑选女友的档次估计也会有所调整,至少实习小妹和礼品店的服务员未必还会在入选之列,而我们三人之间的友情能否延续,也是未见得知,倘使这小说还有续集,场景的晦暗可想而知,不过依韩寒公惯有的风格来看,对于极度悲伤全无欢乐可言的东西,他倒是从未着笔,从这点来看,个人觉得此公倒是还有些童心未眠。

有人说一座城池这部小说太过阴暗,通篇都是失望失望和失望乃至于最后整座城市都被损毁在炼油厂的大火和乱民们打砸抢的极度绝望之中,其实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至少在最后的最后,当永久妹妹(也就是小C)从身后紧紧拥住我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终究还是得到了升华,当然,并非是应有的升华,在这篇带有些魔幻主义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品里,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出发,结尾那一幕显然是虚伪的,韩寒是仁慈的,试图在自己的小说里营造出最后一片属于青年们的净土来,但这最后的结尾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谁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早就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净土可言了,因而比起原着来,电影里我和健叔与王超依依惜别后回到上海自首的情节显然更为真实一些,尤其是在我和健叔从公安局走出来看到健叔曾经的女友大着肚子从身旁走过时,我们都知道,她不是健叔的了,就这样,在房祖名那近乎让人无法忍受的普通话旁白这场梦是时候醒了中,这部实在说不上有看点的电影终于也就划上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句号。

最后再来说个人对这部电影插曲制作方面的一点意见,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所寓居的宿舍楼的窗外一直都是灰色的阴云,等到电影结束了,阴云还是没有散去,又或许这就是空气污染,在兰州这座城市里,看见和看不见的灰色烟囱们把浓浓的烟尘排泄到看见和看不见的低空中,飞鸟人群和住宅默默地承受着,像是生来就该如此一样,我翻了眼手机,特别关注的前任女友正在人人里晒着和新任男友在杭州旅游的照片,心里不禁有些发酸,脑海中对于北京夜空的澄净记忆终于又远去了几分,想起曾经那些固执而又美好的梦想,仿佛飘在半空中再无依托一般。

其实人这辈子终究是这样,有很多事情是你想做而又无法做到的,所以与其苦苦折磨自己,还不如不再去想,想到这里,鼠标悬停了好久的确定与XX解除好友?终于还是坚定地点了下去,我知道有些人和有些事情终究还是在自己的依依不舍渐行渐远了,就像主人公的小C、健叔的女友和自己少年时合上这本小说后那一片怅然的记忆,于是我终于懂得了很多年前的那个少年坐在写字台前写这部小说时候的情绪,所以依我说其实整部电影用了左小祖咒的插曲显然是一个错误,比起他那令人费解的歌词和曲调,想必宋冬野的《安和桥》更要切合实际,别的不说,一句让我困在这个城市里纪念你已然足矣。

那么姑且让我继续这样自怨自怜自喜自悲着,困在这座城市里,独自一人,纪念你和我们曾经的记忆吧。韩寒公,也不知道林某的这篇见解,是否能深入你心底?

《一座城池》观后感:荒诞的青春


《一座城池》观后感:荒诞的青春

笔者没看过原着,我是不会去关心原着有多么优秀,不会去了解原着的结构如何思想如何,更不会去管这部电影与原着的异同,原着党们请靠边!恕笔者愚昧,笔者完全没在这部电影中看出什么韩车手的高深的哲学思考,所以笔者仅仅在此篇文章中谈谈笔者的观后感。

首先让笔者蛋疼的是电影的名字,一座城池,这电影不是喜剧吗,怎么起这么个破名字!纵观整部电影,貌似一座城池这个名词,这个概念,只存在于的林夕的独白中。而且直到电影最后笔者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城池,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的避风港,一个人逃避现实时,便躲在这座城池里面。哦,原来一座城池有这么高深的意味,但是看看电影的剧情,貌似和它完全无关啊。

这电影笔者可以把它分成四段。第一段:林夕和健叔初相识,联手搞生意,最后被学校开除而肄业。第二段:林夕和健叔为了赚钱,打了一起群架,二人因为紧张产生了幻觉以为自己杀了人,于是他们便开始跑路。第三段,与长江大妈,王超,阿雄结识。第四段,健叔为了泡永久妹妹,和阿雄一起创业。这剧情笔者完全没有看出有什么亮点,导演的叙事和剪辑也呈现出碎片化的架势,基本上就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拼凑而成。不过这些小故事,大都有些怪诞,或者说是黑色幽默,让人看了捧腹,但也就一瞬而已。

再来说说演员,虽然这电影有两个主演,但房祖名充其量就是个旁白,可以用全程无表情无演技来形容,就算装酷耍狠也完全不像样子。电影旁白讲述了房祖名饰演的林夕如何走出心中的城池,而电影的剧情却是在讲述王太利饰演的健叔的心路历程。

说实话王太利是笔者认为电影的演员中唯一的亮点。他那股猥琐欠抽的样子,真让笔者想冲上去给他两大耳刮子。不过就电影来说,健叔其实才是电影的核心推动力啊,几乎电影中角色们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由健叔发起的,林夕完全就是在为健叔的行为和遭遇进行解释说明。电影中所有的槽点笑点怪诞的情节黑色幽默也全都是同健叔有关。

健叔散播病毒然后在学校开了个维修公司,最终导致二人肄业。健叔找小学同学赚钱,结果打了其群架还傻子的跑路。健叔煽动林夕去看火灾热闹结果自己骑车把腿摔废。健叔去看球被球砸中,手也残废。健叔与二逼青年阿雄相遇,并且哈了他两只鸡。健叔煽动林夕王超去吃鸡,结果王超被逼修车。健叔玩温度计结果眼睛受伤。健叔为了泡永久妹妹,又和阿雄联手创业。健叔再一次去看火灾热闹,反倒让王超成为杰出青年。

可以说整部电影所有幽默荒诞的地方都同健叔有关。笔者可以理解成,其实荒诞的是健叔这个人。他那种连神经质无脑二逼傻子等等词语都无法形容的行为模式,成为了影片的关键。

荒诞,不正是青春的代名词啊。健叔虽然长着一张老脸,但他和林夕王超阿雄等等一样,都只是毫无社会阅历的学生。他们,或者说我们,不都是靠着一时冲动,一时脑袋发热,一时突发奇想,去行动的吗。也许兴头一过,便不再继续。人心中的那座城池,其实就是人的幼稚荒诞青春逃避。当林夕和健叔决定回去,回去面对一切的时候,他们就走出了那座城池,踏上了成熟的道路。

《一座城池》观后感:当抽象遇上具体


《一座城池》观后感:当抽象遇上具体

去看《一座城池》理由很简单:纯碎是为了显摆我是一个小人物。就像我喜欢韩寒的理由一样单纯而美好: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喜欢韩寒。理由确实很蹩脚,但是很受用,我总不能说我单纯是看上了韩寒吧,虽然后来这成为了一个事实。

韩寒在微博上说过:似乎所有关于热血的事情都发生在夏天。所以这个与青春有关的故事自然也是发生在:这一年 夏。而这一年夏,林夕和健叔肄业了。肄业,在百度里的解释就是:指在校学习尚未毕业或因故不能继续学业的意思。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功毕业,在我看来就是因为一个女人,很多事情总结原因,其实到后来都是因为女人。这是一件好事,表明女人在这个社会上已经有了无法撼动的地位。

二奶,小三,情妇,姘头等等,我觉得这个社会给予女人的别称要比某些作家的笔名还要多得多了。一个物质文化的女人背后总有一颗黯然销魂的非物质文化的心。而这样的男人背后总有一群随之而倒霉的兄弟。一个男人如果真心爱上了一个女人,之后发生的与这个女人有关的事情,要么使这个男人成为了传奇,要么成为了疯子,有趣的是,多半是后者。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吴三桂冲发一怒为红颜。好吧,真心觉得扯得不是很远。林夕和健叔因为无法理解兄弟的悲伤,没能及时地开导他,以至于被打了小报告,把他们在校园的电脑上投放病毒的事情反映给了校领导。这成为了他们无法成功毕业的直接原因,也成为了后来他们逃离一座城池的间接原因,仿佛也是健叔一直不健康的根本原因。

韩寒的小说我基本都涉猎了,但是基本也只是涉猎。能够称之为小说的都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我只能隐约感受到他们住在地球的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似乎确凿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故事,后来那些人呢?都走到记忆之外去了。所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可以让我这种不合格的读者可以看着电影写读后感。(但凡是老师布置的读后感都是名着,但凡是名着都被拍成了电影)。

在没有看电影之前,我一直觉得《一座城池》就是一个老色狼教育一个小色狼如何成为真正的色狼的感人励志故事。看完电影之后我发现,我被自己欺骗了。这个故事太纯洁了,其人物关系之简单,其画面之唯美,其内心之单纯。让我为之深深感动,无不为之故事里那些人的悲伤爱情而痛心遗憾。林夕在被一个有着一双清澈的眼睛的女孩表白之后,逃跑了,这种逃是那种转身就跑,不带一丝一毫的犹豫。就这样,一段还未萌芽的感情就胎死腹中了。

然而很久以后当他回忆起曾经的那个女孩,他确信自己是喜欢她的。至于健叔,这个在出逃之后的每一天都思念着女朋友的男人,当他回到原来的那座城池的时候,他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已经是一个步履蹒跚的孕妇了,掐指一算,孩子不是自己的。爱情啊爱情,就在我们小心翼翼的呵护中,逐渐支离破碎。

虽然林夕和健叔是绝对的主角,但是我也很喜欢王超,这个人物放在西游记里,绝对是观世音菩萨。赐予了健叔一个残缺的胳膊,就这样出现在他们的生命力带给他们惊喜,在他们生活窘迫的时候及时地帮助他们,爱护他们,给予他们人道主义的关怀。他家境不错,但是不甘堕落,依然时刻在底层的大众人民混迹。秉承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人民的财产安全受到危险的时候,奋不顾身地冲向火场。真是一棵社会主义的好苗子呀!

于是春去夏来,经过一年的奔跑,奔逃,奔波,创业,失业,待业,希望,失望,绝望。林夕和健叔决定,回到最初的起点去自首,这就要说起他们为什么要从一个肮脏的火车站到另一个肮脏的火车站的理由了。在一次打架斗殴中,健叔和林夕看到一个满身是血的人躺在地上,而他们两个人很敬业的带了刀子。

故事的发展当然不可能让主人公随心所欲了,当林夕和健叔得知当年根本就没有人员伤亡的消息后,感慨万千地又重新回到了当初群挑的那个操场,操场还是那个操场,人也还是那个人,只是心已经不是当年的那颗取名叫做年少无畏的心了。在这一年的逃亡生涯中,即使他们从一座城池跑到了另一座城池,但是他们却被自己心中的城池囚禁了起来。

这座城池比世界上任何一座城池还要坚不可摧,所以他们不时的迷惑,迷离,迷惘,无奈,彷徨,尴尬,但是他们依然不断的追赶,追求,追寻。也许影片就是想告诉我们:其实生活就是一场披着喜剧大衣的悲剧。然而你什么都可以失去,就是不能失去一颗向上的少年的心啊。

原着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任何抽象的东西具体的时候都是异常强大的。其实我不是很懂。

《一座城池》观后感:逃亡路上的梦想人生


《一座城池》观后感:逃亡路上的梦想人生

韩寒的小说终于被拍成电影了,作为中国目前最有名的青年作家之一,韩寒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和关注。《一座城池》并非是他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但这种和大众的距离感或许也能增加大家的好奇心,究竟这部电影会拍成什么样子?房祖名与王太利这对奇葩组合又能演绎什么样的黑色幽默?这些问题会围绕在笔者看电影前的脑海中。

简而言之,《一座城池》讲述的是王太利和房祖名两个大学肄业生的逃亡生涯,两人在一次群殴中自认为是杀了人,所以一路狂奔到一座小城市继续当无业游民,两个人稀里糊涂的生活反而还是由各种奇遇。整体来看,《一座城池》着眼点是社会中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关注的是万千草根中的两人,但这两人或许也是千千万万中国草根的代表。

影片塑造的两个人物:健叔(王太利)和林夕(房祖名)是两个典型的二货。生活无目的,上大学靠混日子,结果还混成肄业。找不到工作就去跟人打架挣钱,结果还出了事儿。一句话,这两人命中注定是小人物。但还别觉得这两人万中无一,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就很容易碰到这样的人,甚至还有群体。这其实是80后一代人普遍的写照,对于生活和未来无明确目的,在挫折中慢慢懂得一点点成长,这或许是原着和电影想表达的涵义。

并不是说80后大多数人都混的和健叔林夕一样惨,但大家都有过他们那样漫无目的的时光。所谓一座城池,是指人心中构筑的围城,每个人都有过不去的坎儿,这座围城在心里把人死死包住,人就很难成长。突破了这道障碍,才能在精神上获得成长。《一座城池》是一个有关青春和成长的故事。

但影片来的有些疼痛的喜悦,黑色幽默在片中比比皆是,健叔一而再、再而三地受伤,两人在生活中的各种无厘头行为都让人开怀一笑。健叔这个角色简直是为王太利度身定做,猥琐、懦弱、鸡贼、贪婪、好色,几乎所有男人的缺点都有了,但奇怪的是健叔这人脾气还挺好,也不是大奸大恶之人,有时还有点可爱,王太利演绎的很到位。相比之下,房祖名表演的林夕倒也不算失败,就是口音还是港台腔,有点出戏,不过他对人物性格的拿捏还算准确,希望他今后能在台词发音上多下下工夫。

影片很独到的找来了左小祖咒配乐并且演唱主题曲,很惊艳,左小祖咒奇妙的音乐演绎方式与这部电影的风格简直不谋而合,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天衣无缝的感觉。影片的导演孙渤涵是第一次执导电影,难免有些生涩的地方,但《一座城市》还是一部有诚意和想法的电影,值得鼓励。

一本书一座城第一季观后感


《一本书一座城 第一季》是一部由李晗主演的纪录片,该片共有8集,每集30分钟,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电影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看完第二季返回来看的第一季。

因为这部纪录片,我开始倾向于了解城市,去看到、读到城市更深层次的东西。城市真的不是什么宣传片里的那样宏伟大气,它的灵魂应该是体现在大街小巷。

如果你没有居住过一座城市,那你一定不了解它所以旅行根本不会太读懂城市。

最后一集台北,里面讲到大陆人去到台湾,吃到家乡的食物时不禁流泪的场景,让我印象颇深。

我想起我读大学,非常开心能够离开这里,然后去到外省以后,每天早晨都想念的便是家乡的一碗米粉。

喜爱一座城市,大概就是喜欢它那里的没事和人气儿吧。

很久没看纪录片了,最近成天埋头在美妆博主的花言巧语及那些无头无尾的港剧中,只为混得个轻松愉快的心情。

然而看到B站的首页推荐了有关于书的纪录片,点进去瞄了一下,又胡乱点开每个节目的介绍,发现《一本书一座城》还带有旅游形式,性质大增,忙看了一集,然后就停不下来。

主持人的声音很好听,正是我喜欢的那种。一点大陆加一点台湾腔,语调不南不北不偏不倚,很适合文艺需娓娓道来的节目,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看了几集,终于看到一个关于中国的城,北京,我印象不大。我也是年青一代,去了北京,打卡似的把旧遗址的景点打卡完毕后,让我更感兴趣的还是三里屯的商业街,晚上北京潮人最爱去的酒吧或者小众团体很酷的聚会。以前我也觉得生活在北京人的好幸福,每天都能跟几千年前几百年前的房子、建筑生活在一起。现在依然羡慕,但我却不渴望,因为我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抹不去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不一定适合我。

节目最后总结,北京,从繁华的外表到老旧的背面,从中心繁华的紫禁城,到一圈一圈扩张的环线。这座城市在努力穿越传统的光晕,向着一个更好的自己蜕变。为了前行,它在不断地卸下一些东西又捡起一些东西。作为首都,它肩膀上的人群希望和失望已经太多,它仍然会走下去。但是没有人知道,它放弃的会是什么,捡起来的又是什么。

无关乎是新、是旧,是修改、是重建。需要保护的不是一些过去的房子,甚至不是某种生活方式,无论这座城市呈现出来的是它丰富驳杂的哪一个面向。可能我们需要的空间是,它既可以储存记忆,也可以晾晒情感。它不会小到让人没有转身的余地,也不会大到超出了身体的感知。再回老北京,无须伤感,离开,它可以意味着再度相会。

以前的我,甚是反对中国政府把整个中国改的面目全非,我迷恋古时候的碉楼亭阁,南中国的南洋骑楼,民国时期的宅子阁楼,那些牌坊、城墙、寺院。心痛且不舍。但今日一看,反思生活。城市的主人是人,只要是生活在这里的人幸福知足,那城市,就有它的意义。

八座城市和八本书分别是:北京、巴黎、台北、柏林、香港、上海、杭州和伦敦;《再见,老北京》、《流动的盛宴》、《脸之书》、《再见,柏林》、《天工开物栩栩如真》、《繁花》,杭城一页和《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本来觉得浙江卫视做出这种水平的纪录片很不容易,但是在杭州这一集搞特殊化总归不太好。片子的内容还是对得起这个标题的,选取的视角也还是很不错的,除了杭州以外,其余七座城市都只选了一本书的视角,虽然切题但是略显单薄,介绍杭州时选取了好几本书,对于这个城市的介绍全面了许多却也又失去了重点。

对于每集只有二十来分钟的纪录片而言,虽然片中有许多槽点,但是质量还算是可以接受的。

第一集罗马永恒之城,在讲述罗马地下的13条水道时说,是因为水代表财富,所以强大的罗马需要修很多通往周边地区的水道,以炫耀自己的强盛。这里没看明白,仅仅是炫耀?没有其他功能了吗?

另外就是这让我想起中国文化里水也代表财富;尤其对一个城的格局和长治久安而言,水一样拥有重要的地位,只不过不是不是输出和炫()耀,而是输入和保障:比如八水绕长安之说,譬如环绕北京的护城河。

第二集伊斯坦布尔记忆中的城市,在提到纯真博物馆的时候出现了一条裙子,那是创造出来的古董吗?中间的拉链由密密麻麻的纽扣来充当,有什么特别的指代、蕴意或者象征吗?和土耳其当地的什么群体的服饰文化有关联吗?

另外就是苏菲教里的转圈舞很有意思,和瑜伽里的静坐冥想与佛家的打坐本质是类似的。但是转圈的动中求静仿佛更难更委婉。再有一点是对呼愁的表现非常单薄,对作家采访时刻的解释也太浅,对金钱vs精神的话题要剖析的话一定要有新意,用创新的方式才有看点,简单提及不做铺开就没意思了。

第三集布拉格无法抵达的城堡,是前三集里我最喜欢的。前三集中只有它做到了由小见大。本来伊斯坦布尔的气质是最容易做文章的,但是布拉格这集反而比上一集更出彩。用城堡和卡夫卡来诠释本难以表达的冲突和抑郁的内容,一下子就具象化了,一下子就感觉抓住了捷克城市文化最核心的七寸,并链接到了同曲摇滚,布拉格富有的精神就立马立体化了很多。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李安导演曾经说过“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这座“山”或许是尘封不愿再记起的回忆,或许是一段无法走出来的感情,也可能是对世俗的偏见,但不可避免的是他都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电影《断背山》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断背山》影评(篇一)

我觉得,每个导演拍电影都会像自己的风格,然而李安是拍什么像什么。从推手到少年派,色戒到断背山,跨度真的太大了,但是并不会让人觉得出戏,原因之一就是他真的是一个很用心的导演,从了解各个时代,国家文化,到bgm,到分镜,我觉得都可以堪称完美的。断背山的结局可以说和色戒是很像的,最后一幕其实也很像,色戒里是易先生对着床单上的褶皱一阵低头,而且bbm则是Ennis对着Jake的衬衫一阵凝视。之所以不选同性之类的tag是因为,我觉得除掉这个标签,电影各个方面都很出色。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我觉得ennis原本是一个胆小,老实本分人,可能和他童年也有关系吧。随着电影剧情发展,他自己也在慢慢成长。比如他明明喜欢Jake,为了逃避世人眼光,拒绝和Jake一起去开农场请求,比如面对发现自己出轨以及出柜的妻子,他选择拒而不答妻子愤怒的质问(那一段我觉得他对自己妻子连个道歉都没有是真的很过分),他一直想要过上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有自己妻子孩子,又贪心想要真正的爱情,最后把爱自己的两个人都伤害了一遍,好在最后女儿请求他参加婚礼时,他犹豫以后最终没有逃避。

至于Jake为什么会死,我觉得或者对于他是一种解脱,在湖边他对ennis说到一半的话,我想他自己也大概料到了会有这种结局……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得到理想之中的爱情吧。

今年看的《Brokeback Mountain》,它的后劲儿是悲的,永无止境的悲,刚看到开头时,便感觉到了说不出的苍凉,果真,这种苍凉感一经出现便贯穿了整部电影,

这种悲伤的苍凉感,起初不经意,但它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存在着,直到影片最后在狂风暴雨下,刹那间爆发成惊涛骇浪,猛烈地冲击你的心灵,

然而这种冲击远远不够描述它的悲,以至于影片结束,你依旧身陷那满是悲的汪洋之中,至今无法脱离,至少我是这样的,

直到现在,大脑中一旦被勾起断背山,心脏就像是被人狠狠地重击了一下,窒息的感觉,尤其当我得知恩尼斯的饰演者希斯莱杰已故后,那种悲,那种无能为力的悲,便已将我的心脏冲击的支离破碎。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故,今夕何夕,青草离离,明月夜送君千里,等来年,秋风起

电影里的人一直在抽烟,勾的我,也拿起来桌子上的那包红塔山。这是我买的第一包烟,今天晚上抽的,是第四颗,连着抽了好几颗,感觉挺好的。今天晚上似乎是最成功的一次了,起码我只打了两次打火机,就把烟点着啦,也没呛着自己,这对我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要是你对一个月前的我说,一个月后你将开始抽烟,我肯定不会相信。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追求生活健康的人,有时候偶尔熬了一次夜,就满心都是愧疚,每天逼着自己吃很多水果,虽然也非常喜欢吃水果吧。我这几天,开始抽烟,乱吃东西,也不跑步。我也问自己,你为什么抽烟?我的回答是,我为什么不抽烟。

以前很讨厌一个英文单词,stale,觉得身体轻盈、清爽很重要,觉得生活健康很重要,但是我最近情绪不稳,感觉什么都不重要,不能被健康绑架了呀,我觉得很自由。是的,绕来绕去,我又回到这个词上,自由。

其实一张嘴说这个词儿就容易被人批判,很多年我一直感觉这个词儿是我不理解的,觉得不是自己的词,但我现在突然感觉,无论是理解一个词或者学一项新本领,都是这样,慢慢的,一边说着我跟你不熟一边就真的明白了,了解了。所以关于自由,我其实有很多话想说。

自由,就是像地球上的第一波人类一样的活着。所有事情都没有先例,之前有没有发生过,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心里想做的是什么,你的情绪是怎样发展的,俗话说按照你的心意去做,这应该就是以人为本吧。我今天,就在情感、性、社会、文明等一下方面谈一下自由。

之前看一本书,李银河解读福柯,有一句话:we must make a little change for this thing,不是像我们曾经说的那样“让我们尝试将同性恋重新引入社会关系的一般规范之中去”,而是反过来说,‘不,让我们最大的可能避开社会加于我们身上的人际关系类型,尝试去创造新的人际关系可能性的空间’,通过提出一种新型人际关系的权利,我们将会看到非同性恋者们通过改变他们自己的人际关系方式,是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那本书上的好句子非常多,我在这里之所以单独拎出这一句来,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句子和这部电影联系大。

因为我看电影的时候老是想,既然JACK和恩尼斯都有自己离不开的女人和家庭,也互相离不开对方,那他们为什么不全都在一起?

为什么一个家庭之中不能有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组成?

家庭的形式,难道只有一种吗?丈夫妻子孩子。

为什么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爱人?为什么所爱的人只能是同一个性别的?话说区分性别的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除了亲情,爱情,友情之外就不能够有别的,我们人际关系的形式,只能是这么死板固定吗?

我太喜欢提问问题了,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说了,只想问一些问题。顺应天性。

决定我们和某个人在一起的,只能是因为我们相爱吗?特别喜欢和某个人待在一起,那就是爱吗?

爱情是什么?友情是什么?爱情和友情的区别是什么?是谁,将两个陌生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感情分为这两种,或者说这两种其实是一种感情,或者说其实感情的种类有很多种,只是现如今,我们只用语言能表达出来这两种?并非所有的存在,都能够被表达,应该算是一个共识了吧。

性活动的实质内容是什么?前两天看了一个戏剧叫《陆游与唐婉》,我看到男女主角并不进行肢体接触,只是隔着空气打转,我突然想到一个词语叫“周璇”,他们很投入地互相对看,我觉得其实这非常的亲密,性活动与亲密活动的区别是什么?或者说性活动,只是表达亲密的一种方法?

性与文明的关系是对立的吗?更高层的文明是什么呢?

道德出现的原因是为了控制吗?如果说法律存在的意义会因为道德而失去,那么道德可以因为什么,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呢?

是社会规范先出现的,还是违反社会规范的人先出现的?

异性恋可以喜欢同性吗?同性恋可以喜欢异性吗?我的意思是划分同性恋和异性恋是有意义的吗?

如果说食欲和性欲是同种类的东西,那么是什么导致食欲成为一个过度公开的东西,而性欲成为不公开的呢?是谁将性放到一个晦涩的地方?如今我们大家都能特别体面地满足自己的食欲,如果工禅当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下一步他们会做什么呢?哈哈,希望组织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难道人类的感情和情绪,还有正确不正确之分吗?

……

还有很多问题可以问,不想问了,因为问烦了。对于这些问题我当然有自己的回答,不然,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有世界观人生观的人呢?

所谓的影评,其实跟人家电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其实这是个好电影啦,我看电影一共落下两滴泪,不多不少,刚刚好。在恩尼斯拥抱衬衫的时候哭的,对于那些逝去的人,我们多想抱抱他们啊。最后说一句吧,我觉得安妮海瑟薇真好看。

年轻的时候总是偏向选择一些比较轻松明快的电影来消磨时间,那时对于同性的解读也只是局限于“两个同性的人相爱”这样浅显的认识上而已,所以对这部一直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的,对它的感情就像是中文所说的“不忍卒读”。

今天我所在的城市天气并不是特别好,早上懵懵醒来的时候窗外的雨在沥沥地下个不停,翻过身打开手机的瞬间,突然有了要看看这部电影的念头,躺在床上看,看完有种用文字难以言喻的感触,明明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我都没有一滴流泪,却感到胸闷,和之前看的一部电影后感觉如此一样(无关的电影)

断背山,电影刚开始,所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天空和白云,一副美好到让人尖叫的景象,埃尼斯有点局促的站在门前,和他仅有的一个小包,这个场景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导演给的镜头时间太久了,看完整部电影后又觉得给的时间太短了,接着就是杰克,从他的出场、偷瞄、从后视镜里看埃尼斯再到刮胡子,我就觉得这个人估计要栽了。

但我想要讲的不是杰克对埃尼斯的浓烈坦白到极致的爱,相反,想说的是埃尼斯对杰克隐忍克制的爱意。

相逢即是缘分

在十几二十岁这种年轻气盛的年纪里,埃尼斯的寡言让我有点惊讶,对杰克爱的程度也令我汗颜,我承认自己做不到这样爱一个人。

他们的第一次别离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当时杰克是开车离去,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他从镜子里看埃尼斯的那一幕了,但我更加喜欢的是接下来的一幕,埃尼斯左手捂着小腹那里在墙边一边呕吐一边锤墙,这是爱到极致的人才会有的现象,感情牵扯着肉体的痛感。

我爱你但我也有点怕,这是我给埃尼斯对杰克感情的评价。

电影里的时间跳转我一直是特别不习惯的,这次却没有很排斥,四年,打出来的时候字幕里有思念这两个字,四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了,即使是每天都生活在一起的情侣都不能保证四年的时间互相会变成什么样,所以他们相聚是的热情很感染我,他们拥吻的时候像是蓬勃生长的爱意一下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埃尼斯每次都以钓鱼为借口出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他每次收拾东西的时候都很急促,像是等不了下一秒一样,面对与杰克的相会,他是欣喜与激动并存,愧疚与恐惧兼并,一方面他想与杰克快点见面,互诉衷肠,一方面又想快点逃离现在自己拥有的家庭,他怕杰克也怕妻儿。

我一直都相信外界的恐惧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自己心底的恐惧,埃尼斯就是这种,明明自己都要被自己的恐惧感压垮了(他九岁的记忆),还是坚持与杰克见面,他压抑自己的害怕,连爱也一并压抑了,所以大家看到的是杰克事事迁就埃尼斯。(这里并不是否认杰克对埃尼斯的爱)

他们每次见面互相凝视的眼神都很深情,充满了浓烈的爱意,埃尼斯对杰克的爱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杰克的地位在他这里比妻子要重要,他情愿花几天的时间跟杰克腻在一起,却不愿意花几个小时稍稍打扮一下陪妻子去教堂,这里对比很明显了。

还有一处就是埃尼斯的妻子再婚后他们在饭桌上的事情,明明之前的铺垫里就说了他自己本人是很少去尝试牛仔竞技的,但女儿要求的时候他也能夸夸其谈,这里说明杰克对他所说的话他都是密密麻麻的记在了心里,所以需要的时候才能流畅的讲出来。

后来的一次会面埃尼斯向杰克坦白了自己的害怕,他问杰克“you ever get the feeling,when you're in town…and someone looks at you…suspicious,like he knows。Then you go out on the pavement and everyone's looking at you…like they all know,too?”他害怕但又想继续爱杰克。

他们最后一次的见面,时间长达一周,分别的时候埃尼斯说了约在八月的见面要推到十一月,对杰克来说是煎熬,对他自己亦是,他们在一起开心的日子总是太短太短,争吵的时候埃尼斯对杰克的爱意简直是爆发到了几点,他们彼此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对对方身边的女人过多的说过什么,但这一次埃尼斯是真的吃醋了,对一个陌生的男人吃醋,看到这里的时候有点难过,因为时间跨度已经长达二十年了,可能是彼此都累了,杰克说了句“I wish l knew how to quit you。”这里明显能感觉到埃尼斯的不安,他怕杰克真的放弃他。

后来的结局来的猝不及防,当埃尼斯得知杰克的死迅时并没有想我想象中那样,他自始至终都表现的很镇静,可能是时间真的过去了太久太久,久到埃尼斯自己都忘爱了杰克多久,外套和衬衫那里是戳人心扉的点,最后的最后,有点泛黄的衬衫套在了蓝色外套上,对着断背山的图片,埃尼斯说了句“Jack I swear…”

估计埃尼斯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会爱上杰克,最后问女儿的一句话,他爱你吗?问的也是自己吧,终于肯承认自己感情,这是多艰难的事情呢,就像是把之前活了几十年的自己硬生生的打碎重组,塑造出现在的这个自己,庆幸的是埃尼斯终于肯面对自己,不不幸的是他所爱的人已经不在。

《断背山》影评(篇二)

越是深沉压抑的电影就越会有更多让人回味的情节,因了那份不完满,才更会牵动着观众的心。我作为那其中的一员,更是不肯轻易释怀。于是总是试图在他们的悲剧中找到那些曾经鲜活过的快乐瞬间,替他们铭记,然后,方能忘却那份不完满,忘却他们最后深入骨髓的痛。

可是有时候,这做法却并不奏效,因为想来想去,原来体会到的更多的还是他们那份深沉的爱恋。只是让人愈加的难以释怀。

关于《断背山》中的两个男人,起初并不觉得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是爱。是啊,和爱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两个寂寞的男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事罢了,或许与生理需求有关,但却是扯不上爱的。可是,越到最后,他们的关系却越邪乎。

整部电影看完后,我都没想到那许多,只是觉得心里有隐隐的痛。而今天,差不多用了一整天,又把电影理了一遍,然后就真的难过了。

如我所言,我本意是寻找快乐的,可最终理出来的细节却尽是他们之间悲情的爱恋。那种不被世俗理解的小心翼翼的相守,每每想起,都忍不住落泪。

他们有什么错呢?只不过是想构建自己的世外桃源,只想过最简单的日子,远离一切。可是却被种种现实所牵绊。那该是种怎样的痛,明明不想分离,却不得不走向相反的方向,去过各自的日子,娶妻生子。

最开始的时候,不理解埃尼斯为什么对杰克打自己的那一拳那样愤怒,然后竟是那样凶狠的打了回去。后来懂得,愤怒是因为自己不愿别离,而杰克却还是看似没心没肺的打闹,埃尼斯不能挽留,所以生气。他们两人,明明那么不想分开,却又不能说些什么。这不像是男女之恋,喜欢不喜欢,都可以毫无顾忌的言明。

“我爱你”、“我不要你走”、“我要跟着你,天涯海角”……

无论怎样,都不会有旁的人指责。可他们,他们是两个男人,于是,便不能有爱,便不能追随,相守。否则,便是整个世界的背叛,他们深知自己背负不起,于是,就这样分开。

第一次的分离,埃尼斯向来内向,丝毫看不出他对杰克有什么不舍,即使当杰克追着自己问何时会再见他时,他也是很干脆利落的应付完他,然后淡淡的说再见,没有拥抱,甚至没有握一下手。就像是萍水相逢的他乡之客各自走回自己的路。那时,我以为,埃尼斯,不在乎这一切。

可是,他走在路上,很慢,很慢。等到杰克的车远去后,他闪进一个路边的角落里,捂着胸口,跪在那里,哭了。那场景,透出埃尼斯内心深深地绝望和不舍。我才知,原来,他只是故作坚强。

再然后,是杰克来年还去那个老板那里找工作,可分明是去为了找埃尼斯。却是被羞辱了一番,然后悻悻离去。那时,我知,他在乎。

之后,是各自生活,漫长的四年,都已是娶妻生子的人了,并且时间也是该冲淡一切了。可是杰克却仍旧不死心,寄来一张明信片给埃尼斯,然后是两人的见面。是恋人重逢后的激情与狂喜,却很不凑巧的被埃尼斯的妻子艾玛看到他们二人纠纠缠缠的吻。

重逢的喜悦蒙蔽了一切,他竟是没有发现妻子眼神中的绝望和无助,那是种分明想拉住他留下他却又无计可施的无能为力。最终只是看他离开,然后抱着女儿痛哭。

他们每年见一次面,然后谎称是去钓鱼。他们在断背山上小住几日,不会超过一个星期,然后再离开,等待下一次的见面。那将是,一年以后。

埃尼斯和妻子离婚了,杰克收到消息后兴冲冲的驱车赶来,是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然后却是被埃尼斯无奈而冷淡的拒绝,只因为他要在这个月末陪女儿。于是,杰克只能说再见,开车离开。路途中,一个大男人,一边开着车,一边哭得那样惨兮兮的,与他来时的满面笑容形成强烈的反差,那场景,让人心疼。然后,他去喝酒了吧,恍恍惚惚的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找了不该找的人。

对于埃尼斯,我还是一如既往的以为他并不是很在乎,毕竟他经常忽略杰克的喜乐,而他,也常常不苟言笑,看起来冷,也坚强。

可是看着他在新女友离去时的寡淡和面无表情时,再一次的知道,他的确是不喜欢女人的。尽管那个她很不错,并且不因他的木讷,清贫而嫌他,却反而那样坦率的承认自已因他“坠入爱河”。而他,面对她的质问,甚至是眼泪,却始终寡淡。或许会有些微的震动和怜悯,只是,与爱无关。

圣诞夜,埃尼斯去和女儿们吃饭,饭后,他和杰克的事被前妻挑破。他又急又恼的捂着前妻的脱口而出的话的场景,与其说他是害怕世俗的压力,倒不如说是怕他和杰克二人会被生生拆散。而杰克,因为抢走了她的丈夫,就这样被艾玛贴上了“龌龊”的标签。

龌龊,是一个多么污秽的词?而杰克本身,真的是龌龊的吗?

想必,这也不是艾玛的一人之见,透过她的态度,我们便可以轻易的知晓,当时的整个社会,都是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这类人。而他们,艰难的爱,追随,相守,却仍旧离幸福那么远。然后知道,现实的残酷,仅凭一己之力,果真是那般的难以对抗。

之后,他们再次见面时,两人争吵了。杰克说了句“我真希望知道该怎么离开你”,这让一向内向而坚强的埃尼斯终于卸下了伪装,无助的哭了,他说自己在乎,若是不在乎,又怎会把日子过成现在这样?什么也不是,没有地方可去……两个大男人抱在一起哭着,那场景,那样揪心。

他们无法选择什么,否则便是与整个世界对抗。而这次见面后,又是别离,长久的别离。

十一月之后,埃尼斯忙完了自己的工作,寄明信片叫杰克来,却被退回,收信人那里盖着章:DECEASED,红色的字迹分外刺眼,他盯着它看了很久,或许他的大脑已经空白了,只是突然不理解“亡故”,意味着什么。

他打电话向杰克的妻子询问详情,只是一起意外事故。杰克的妻子告诉他她丈夫的遗愿是把一半的骨灰洒在断背山,还说杰克曾说过“断背山是他这辈子最爱的地方”。埃尼斯告诉他断背山是自己与杰克相识的地方。那个漂亮的女人突然明白了一切。原来,那个和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丈夫,至死,都没有爱过自己,他的心,原来从来都只属于一个男人。

最后,埃尼斯去杰克小时候住过的房间,意外发现了他们曾经穿过的衣服挂在同一个衣架上。那是他们第一次分开后杰克偷偷藏起来的衣服,有埃尼斯的衬衫,袖口那里有他的血。

两件衣服套在一起,那样的意味深长,是杰克内心深处最真的期许,是想与他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的美好祈愿,只是,终归不能实现。

还有一个场景,是埃尼斯愤怒的警告杰克不要做对不起自己的事,而这分明是恋人之间才有的敏感,嫉妒和占有欲,这个细节,又是那样深刻而含蓄的表现了埃尼斯的爱。

可杰克,终究是背叛了他。和另一个男人去了山上,按照埃尼斯曾经的描述,建一座小木屋,一起帮忙经营牧场。也许很多人会以为杰克他只是需要才这样做的。可是,听到他父亲,那个严肃的似是能看透一切的老人转述着儿子的话时,我却觉得那样的辛酸。

杰克,他构筑好一切,最后还是那样幽幽的一句:可惜,就跟埃尼斯的大部分想法一样,永远都不成形……自始至终,全是埃尼斯,无论他带着谁去完成自己的梦想,另外的人,始终都是以埃尼斯的替代存在着。他的爱,该是有多深呢。

他爱他,爱到每时每刻都会想到他,爱到记得住他说过的每一句话,记得住他愿望里每一个小细节。多么绝望而不惜一切,是那样深入骨髓的铭记。

最后一个镜头,依然无比动人,还是两件挂在同一个衣架上的衣服,旁边是断背山的风景明信片。埃尼斯含着泪光,用惯常的含混不清的口音说:“Jack,Iswear…”没有下文,我自是不知他要发个怎样的誓。想必,是守他一生的誓吧。

生前,一直分离。死后,他守着他,终老。因为有爱,便无所畏惧。

断背山,还是最初的壮美,而他们,却先是生离,再是死别,尝尽人世辛酸。因为终其一生,都无力改变,无力改变自己,更无力改变世俗的观念,于是,不得不把一次次的见面放在阳光的暗影里。

他们一生被世俗牵绊,也因其恐惧。自始至终,都不敢忠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那件想做的事。

当爱,凄凉至此,就连眼泪都已不能表达我的难过。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为他们痛。

电影最终,以一方的离世结局。或许是完美的。只有死别,才能更深刻的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永恒的爱恋。

可埃尼斯最后含泪说着“I swear…”的场景,我却怎样,都忘不了。

《断背山》影评

There’s Nothing About Love:Brokeback Mountain

从去年夏天就开始期盼的片子,本来要去看首映的,却由于种种原因一误再误,这天几乎是第四次为了《断背山》去影院,才最后如愿以偿。片子长达134分钟,节奏流畅舒缓,却没有一个废镜头,观众完全沉浸在半世纪前怀俄明的草原风光里,那里的天空很蓝,云朵很软,有着红色的房顶,绿色的原野和一望无际的雪白色羊群。在阳光间歇洒落的林间小径,你先看到的是并驾同行的八只马蹄的影子,然后镜头上移——立刻的人穿着干净的格子衬衫和牛仔裤,白色与黑色的帽沿压得很低,树叶的阴影落在他们的脸上。当然还有吉他的声音,影片中一向连绵不断的吉他弹奏,让我想起两年前住在隔壁的男孩子——我一向认为他很开朗,但有一天晚上当我无意经过他的房间,我看到他的朋友(另一个男孩,他最好的朋友)在用电脑,而他就坐在一边的黑暗里默默的弹着吉他。我不记得当时说了什么,只是每次想起来的时候,总觉得那时候正有月光从窗间流泻到他的脸上,构成了记忆里一个完美的剪影。吉他的独奏——诠释寂寞?却又不完全是,更多的是一种抒发,用感染力最强的媒介——音乐,把自我内心深处潜藏的情感一点点揉进去表达出来,而需要表达的这种情感又往往是很难被世人所理解和认同的。

总会把《My Own Private Idaho》一并拿出来比较。导演GusVanSant本来是《断背山》编剧兼制片DianaOssana最为看好的导演第一选取,Gus却放下了这部片子。于是李安接手了。初看此片,就算完全无法理解同性感情,或是因为片中浓重的牛仔口音看不懂剧情,也会单纯的被镜头所传达出来的美丽所震撼。不只是风景,每个镜头的运用,人物表情面貌的特写,每一处简单的场景:白昼,黑夜,草原,溪流,湖泊,天空,树林,篝火,羊群,甚至混乱嘈杂的闹市,甚至尘土漫天的公路,甚至混乱不堪的汽车旅馆;再看原著,两个高中没毕业家境贫寒的农庄小子,那些赤裸裸的性/粗口描述是很难和“美”挂钩的,甚至和时下流行的“暴力美学”也完全沾不上边:Jack是个一嘴龅牙之后中年发福的小个子,Ennis则瘦的像根竹竿而且伤疤遍体。于是有朋友开玩笑的说:李安把《红高粱》拍成了《霸王别姬》。

回到《My Own Private Idaho》。同样是艺术性很强的文艺片(或者归类成Gay片),同样是沉重的逼得观众喘但是来气的杯具,同样是两个天涯沦落人,同样是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断背山》里是禁忌(Ennis少年时代的梦魇是同性恋者会被人打死,他根本不敢设想自我能够和Jack在一齐),而《Idaho》中Scott是市长的公子,他最后因为自我的前程和利益理所当然的抛弃了Mick。再看《断背山》,Jack不断的和他父母说自我要离婚,和Ennis一齐经营自我的农场,只是他没有等到;而Ennis这一边,他能够放下妻女的羁绊,然而却放不下世俗的眼光。

有个心理医生告诉我,爱的升华是对生命的延续,也就是说,当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抚育下一代的想法。我不明白这种理论是从哪来的,但感情是个太复杂的东西,单纯的“和对方在一齐”确实不是感情的全部。爱是包容,是理解,是为对方的幸福付出自我的一切,爱是恒久忍耐,爱是牺牲。而Jack与Ennis更多的是互相对彼此的需要。你当然能够说他们在爱。只是这种爱并不是每个人生命中的唯一。导演Gus是仁慈的,在《Idaho》的片后花絮中,当Mick再次昏睡在公路上,他的哥哥把他抱上车,带他回家,天边的云幻出了一张微笑的脸。没有了Scott的照顾,Mick仍然是Mick,他仍然要继续活下去。而《断背山》,李安已经添加了太多温情的东西赚足观众的眼泪。

然而,真要把所有一切都提升到一个感情的高度吗?似乎只要拿感情做幌子,一切都是能够原谅的,一切都是能够宽恕的,但是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因小说与电影的渲染而充满期望。《断背山》中感动我的并不是所谓的感情(如果是,我将咒骂Ennis的懦弱和自私),而是对往生似水年华的追忆。

当Jack和Ennis第一次相遇在断背山之夏,他们都还不满20岁。Ennis说他不是同性恋,当然,Jack也不是。只是在那一个特定的时光,特定的氛围,特定的环境,一些年轻的、激烈的、完美的事情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发生了。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限定在这种特定时光/空间发生的感情不能准确的定义之为感情。至少在那个夏天的时候它还不是。而后影片继续,主线是Ennis的乏味冗陈娶妻生子的“正常”生活。他是一个牛仔,他向往的是回归自然的原野和天空,他的心无限广博,而家庭那黑暗狭小的空间就像一只笼子,他就像是困在笼子里的一只猛兽——他需要发泄,所以他不断和别人打架——但这还不够。他需要的是广阔的天空和原野,他需要的是冰冷的溪流和茂盛的丛林,他需要的是同样强壮充满愤怒充满欲望的身体,像野兽一样,像他自我一样。显而易见,他爱Jack,或者说,他爱的不是Jack,他爱的是那种生活,那个年轻的无忧无虑的年代,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断背山之夏。

前几天的时候在伦敦,坐地铁,有个流浪艺人在弹一个十分熟悉的调子。开始我怎样也想不起来,直到经过他的那一刹那,我突然发现那是DavidBowie的《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我把当时自我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我没有敢回头,因为在那个刹那,我突然热泪盈眶——不是因为大卫爷爷,我早已经不是他的歌迷了。连前几天网上摇滚论坛的朋友看到我,还调侃我的歌特装扮,说我已经彻底脱离了他们的Glam阵营。但是我不能解释,在我突然再次听到大卫爷爷的歌,听到一个陌生的流浪艺人在地铁里弹奏,我竟然会无缘无故的流泪——我不能解释这种可笑的行为——或者只是因为那个熟悉的调子,再次把我带回30年前那个璀璨的黄金年代,就在我离开那个地铁站的刹那,我只感觉华丽摇滚又死了一次。

世上有些东西不能仅仅归类为感情。Jack和Ennis,你能够用狭义的“爱”来定义他们是恋人,但也能够说他们是朋友,是亲人,是兄弟。他们所要的但是就是远离世人的责难和羁绊,在原始的自然环境里重复重复再重复他们的断背山之夏,打猎,骑马,露营——他们因各自的“天性”而在一齐,对他们来说,在乏味混乱的生活中,唯有彼此象征着自由、热情以及一切的完美,是彼此的另一个自我,是灵魂的唯一所在。影片最后的神来之笔,是那两件调换了里外顺序重新套在一齐的衬衫,当Ennis为Jack的牛仔衬衫系上最后一粒纽扣,“系好了,”他对着空气自语。年华的消逝恐怕是一切消逝中最为可悲的。感情能够重来,失败能够继续,错误能够弥补,但时光的逝去却是永远也找不回来。两件衬衫的袖子上保留着20年前的血迹,思绪飘回了那一年的断背山,19岁的Ennis和Jack在草地上打着滚,抱成一团。

——断背山,断背山,肝肠寸断,情义如山。

影片这样的结局自然让人唏嘘不已,但爱与拥有,或许本就无关。它会一向活在有情人的心上,不是时空能够轻易打断。

虽已是阴阳两隔,生死契阔,但想必另一个世界的Jack不会忘记,在断背山上的某个清晨,Ennis曾与他深情相拥;而Ennis,相信亦不会后悔爱上那个名叫Jack的男人。虽然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他们的感情,就如他们那两件被Jack套在一齐珍藏了二十多年的旧衣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Brokeback Mountain,就应是“断背山”吧,更多的时候却被译成“断臂山”。有一种说法是这是李安的意思,照应“断袖之癖”。想来,在久远的记忆里,古人的断袖之癖似乎一向是被嘲笑的。电影的最后,那两只沾着血迹的空空荡荡的袖子套在一齐,留下的却只有无尽的遗憾。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很喜欢电影的海报,远处是一片宁静的雪山。两个低着头的男人,若有若无的表情。就像看完电影之后的感觉,若有若无。

没想到未见画面之前先听到的是一段流畅的吉他,我喜欢这样宁静温和的开始,就像我宁愿相信Jack爱上Ennis是因为那个早晨温暖的拥抱而不是那个夜晚寒冷的暧昧。Jack和Ennis,一个农夫一个牛仔,就应都是那种粗鄙的乡下孩子吧,年少的冲动和深邃的孤独使他们相爱。然后就是一个漫长的20年,被痛苦和等待笼罩的20年。

也许很多人会喜欢Jack。与Ennis相比,他是用心热情的。Jack一路追求,一路失望,直到最后才让Ennis明白他对他的爱又多深。最喜欢的一个Jack的镜头,是他和Ennis第一次相遇,他偷偷的观察着Ennis,像个淘气的孩子。始终觉得Jack只是个天真寂寞的孩子,有点像《她比烟花寂寞》里的Jackie,直接的不给任何人留余地,和最爱的人一齐受伤并且互相伤害。

然而Ennis又何尝不是一个好人。虽然他不爱他的妻子,却依旧对她很好。他努力的挣钱养家,爱女儿。而他也要忍受和Jack一样的痛苦,又不能把自我的阴影再留给女儿。他的深沉和内敛让他选取默默地承受一切,到最后却依旧有勇气说一句,“Jack I swear,God”。

看完电影之后便不再愿意把《断背山》简单的归类成gay片,因为觉得它是给所有不被祝福的感情的。Jack不爱男人,也不爱女人,他只是爱Ennis。或许他爱的仅仅是那段孤独记忆里的那一个没有情欲只有温暖的拥抱,而偏偏给他这个拥抱的,是一个同性。

就像李安自我说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Jack和Ennis痛苦却相爱了20年,到最后共同的回忆只有那座断背山。与其说相爱,不如说是依靠和寄托。因为太深的爱,是能够伤人的。

还记得《改变1995》里的那句歌词,“奥斯卡那天李安用中文跟全世界说多谢”。没想到在五年后的金球奖上,李安依旧是用中文说“多谢”。我并不是不期望中国的电影能够让全世界看到,只是反感那些为外国人拍片的导演。虽然有人说李安被好莱坞认但是因为他们已经不把他当作中国的导演了,我不否认。但至少在《断背山》中我依旧看到了属于东方人的含蓄,至少从李安的脸上,我依旧看到了发自内心的儒雅而不是某些中国导演故作姿态的清高。李安的电影,没有故弄玄虚的特技,从头到尾都是温和平静的,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却能让观影的人感到波涛汹涌。这是李安的成功。

围城读后感2000字:婚姻是一座围城


《围城》一书由钱钟书所著,是一部讽刺小说,写抗战时期一些知识分子丑陋的嘴脸。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围城读后感2000字:婚姻是一座围城。

《围城》这本书,之前是我在上海实习时买的。后来我辞职后,一直放在家里,直到十天前,我回到家,想着家里搁置的新书都快要发霉了,便决心要带几本出去。由于行李箱装的衣服实在太多了,而且出差工作也几乎没时间看书。最后我只好妥协,仅仅带了一本《围城》。而这本新书《围城》,在我出差十天,和我形影不离,甚至在我吃黄焖鸡米饭时,都还边吃边看。直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十天了。

一本崭新的书,在手掌中摩挲过,在行李箱中摇滚过,在高铁上奔跑过。如今,我终于看完了,似乎看完的不是一本书,而我像书中的方鸿渐一般,经历了许多故事。连这本深蓝的书,外表也变得陈旧起来。

故事情节很简单,很俗套。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留学生的恋爱,婚姻,家庭,事业,人际等而已男主留学回来,找工作,找老婆,最后匆匆结婚的故事。男主孙鸿渐毕业回来在船上便邂逅一个姑娘,后来又被另外一个苏小姐看上了。可他喜欢的人又是苏小姐的表妹唐小姐。这里我说下为什么说前面写的不够好,因为在小说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前提下,我没有看到方鸿渐怎么就喜欢上这些人。一切似乎完全是作者叫他喜欢上的,而不是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因为缺少必要的铺垫和感情的细枝末节。例如,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也好啊。毕竟喜欢一个人,总会表现出来什么。而我并未读出来那种可以感觉到喜欢的感觉。所以,我总觉得叙述十分干巴,人物塑造得不够鲜活,感情剖析也不够细腻。

我270多页之前,可以说丝毫没有感觉到这本书给我带来什么太大的兴奋与刺激。对比其他的小说,故事情节实在太普通,语言叙述不够清晰明朗,语言力度不够,人物塑造也不够鲜明生动。只是偶尔出现几句不错的句子,我也觉得是强行插入。综合语言,情节人物塑造,结构等,可以说没什么出奇的地方。即便这样,270多页之前,我还仅仅只是佩服作者的博学多才,至少苏小姐的那首诗,我是打心底钦佩的。那首诗定是作者写的无疑了。顺便啰嗦一句(),钱老的《管锥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00多一本,我家里有一本,书页质量没话说,摸得像少女的柔发,闻起来像雨后森林般的气息。只不过全是繁体字,至今我一页还未翻阅,惭愧惭愧。

这首诗,我找到了。72页。

难道我监禁你?

还是你霸占我?

你闯进我的心,

关上门又扭上锁。

丢了锁上的钥匙,

是我,也许你自己。

从此无法开门,

永远,你关在我心里。

唯一支撑我看下去的,可能就是《围城》的名气和作者本人了。如同钱老本人所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要我说,我还真是如此八卦好奇。毛姆的读书随笔不也是喜欢八卦司汤达,福楼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私生活吗?哈哈。

暂且打住,再说说,《围城》打动我的又是什么。

打动我的正是270页左右,方鸿渐与孙柔嘉认识了很久,方却远远将孙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似乎孙只是一个妹妹而已。又是一个令我不解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情节又是强行发展起来。孙喜欢方,我可以理解,但是方一下子就因为别人的谣言和孙订婚,其中多多少少还有孙的朋友赵先生的撮合。但是那样的内心没有丝毫的纠结与挣扎,这是不够说服我的。也许这里可以用书里的一句话来解释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

还有一句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直到我读到他们两个订婚,结婚的时候,我开始抱着书不放了。我想,那才是全书真正精彩的部分。

方和孙经常因为对方的家庭而大动干戈,互相诋毁,互相伤害,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太熟悉后,面具便开始逐渐丢下,进而那些初恋时的美好,也忘却得一干二净。孙看不起方的前女友(不能算,暂且这样称谓苏小姐)、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好朋友赵先生等。方看不起孙的姑姑,保姆李妈,父母等。总而言之,没吵架前大家还能勉强生活,一涉及到生活的人情世故,便公然翻脸,甚至大打出手。

最大的讽刺,从他们的订婚开始了。前面对于留学生的讽刺还算极其普通的,这里对爱情,婚姻的讽刺,实在是震撼人心,毁天灭地。不禁让我想到了《范进中举》,等了太久,一下子得到的快乐兴奋只是因为现在拥有了,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结婚。歌词写的好,得不到永远在骚动,得不到的更加爱。后来,一切都拥有了,便觉得一切索然无味,甚至厌恶,唾弃。就像书里方鸿渐开始说的一句话,世间哪有什么爱情,纯粹是生殖冲动。

另外后面描写孙小姐在背后议论别的小姐的部分。实在太精彩了。放到今天的大学女生宿舍,简直是教科书般地直击灵魂。让我感觉钱老似乎化身为张爱玲一般。其中一句,经典语录只有女人才能真正理解女人。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韩剧般的故事情节,但读到最后,我才兴奋起来,直到读到最后一句这个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需要,一切啼笑。

前面的一切可以说全部都是对结尾巨大讽刺的铺垫。

也许,我读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是《围城》的冰山一角,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红楼梦》。我在小说的结尾感受到一些类似无奈,悲哀,压迫,挣扎的东西。我想,那也许就是我所理解《围城》的真正含义。

最后说一句书里的原话可能是最契合主题的一句话了。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一本书一座城第二季观后感


《一本书一座城 第二季》是一部由洪家春导演、李晗主演的纪录片,该片首播于2017年的5月份,网友们是怎么评价这部影片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我曾幻想着在福尔摩斯的烟斗牵引下穿越伦敦的下水道,遥望着卡夫卡的布拉格的上空乌鸦的尾巴略过的城堡,看着彼得大帝与列宁的雕像在圣彼得堡的广场上静静对峙,站在东西方交汇的拜占庭帝国的废墟上寻找失落的世界中心。

我也曾幻想着听西安的摇滚乐手用中气十足的秦腔为一座废都喊丧;听乌鲁木齐的阿妈站在亚心塔()上咏唱着边缘与中心;立于河套平原的沙丘之上看知青在极端的饥饿与困顿之下谱出的一首食色性也;看福州的觉醒者们站在历史潮头穿透迷雾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打开一座城市的方法有多种,有人用舌尖和味蕾,有人用建筑和色彩,有人用方音与喉咙,而《一本书》选择了最虚无缥缈的方式,用书籍,用文学,用小说、用诗歌,构筑起来一暮暮文学的剪影。在这里,书籍成了破解城市密码的一把钥匙,它既能变熟悉为陌生,让我们重新思考脚下的土地,又能化陌生为熟悉,相隔万里也能感受到属于文学的相同频次的共振。

《一本书一座城》告诉我,对于我曾走遍无数次的城市,我对他一无所知。

毫无疑问,《一本书》掐住了一方城市文学的命脉之重,像贾平凹之于西安,张贤亮之于银川,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尔,布罗茨基之于圣彼得堡,如庖丁解牛,找到了最合适的切口,城市与文学的缝合了无痕迹,你分不清楚也不必分清楚哪里是人,哪里是城,你听到咔嚓一声,城市的锁就被文学这把钥匙打开了。

以书会城,生在此山中,我们或许永远无法识破一座城市的万千气象,文学却可以轻易地一语道破天机。

《一本书一座城》是私人的,私人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固执,也是一种撒娇。《一本书一座城》展现出了一种柔软的姿态与立场,却又携带着某些似乎强硬的价值观随着不断溢出画面,它的女性视点,照射出的不是一个清晰的,高保真、19201080分辨率的世界,而是加了滤镜的,模糊的,蒙上了一层水汽的城市,在纪录片追求绝对客观、准确、自然主义式地零度记录的今天,保留了某种真诚可贵的失焦。《一本书》中,你看不到那种强大的距离感和震慑力,而是从容的、跳脱的、含蓄而有力量的叙述。这种拿捏得当的分寸感,让它游刃有余地在历史大叙事与个体经验中来回抽离,即便是在处理主旋律题材,都可以体现出那种难能可贵的细腻质感,在《乌鲁木齐的夜与昼》中,无论是援藏的歌唱家、地下党的后裔、还是建设兵团献了青春献子孙的豪情,悲壮的画面感与热烈的主题成了某种悖谬,在宏大叙事的外壳之下隐约包裹着主创对那个特殊年代正直殉难者的一颗悲悯之心。带上镣铐跳舞却依旧能打动人心。

虽然海上丝绸之路的选题带有一定的正直色彩,但《一本书》没有囿于宏大叙事般的说教,更加强调主观性与私人体验,是一部生活化、有温度的非主流纪录片 。

在第一集里,贾平凹说,第一次来到西安时觉得很胆怯,很恐惧,抬起头看钟楼,看的帽子都掉了。

《一本书》中有很多这种零碎的小细节与充满意趣的采访,既有参与了历史建构的大人物,如贾平凹、帕慕克这样的大家学者,也不乏平凡如斯的市井小民。即便是很小的人物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所谓平凡人生的英雄梦想,在《布拉格篇》里,它选取了与书的气质天然契合的采访对象冷战时的双面间谍,喜欢恶作剧的后现代艺术家,并且通过出色的拍摄、剪辑与配乐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效果,选取这些为主流社会所排斥的边缘人士,塑造出这个在大国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小国子民的形象,他们只能是大国间交涉的棋子,像活在地洞里惶惶不可终日的啮齿动物,是只能在外围环绕永远也无法抵达城堡的测量员K。配上卡夫卡乐队迷幻摇滚所渲染的如梦似幻的感觉,对视听语言要素的合理巧妙运用,让叙事变得多姿多彩。在风景纪录片一样的精致的画面、抒情诗一样优美的语言和故事片一样引人入胜的剧情中取得了平衡。

《一本书》里有很多游离于整个剧情之外细节,细密、丰富、形成了某种标识性的诗意蒙太奇,乌鲁木齐一集中,镜头就这么随机地从大街上路过的行人脸上无意识地扫过,记录下了各种喜悦的、忧虑的、迷茫的、笃定的面孔,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或许在纪录片中,可以开口说话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而沉默的大多数以这种方式捍卫了自己的某种存在的仪式感。

强悍的故事才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剧情化的设置,叙事的苍白无力,即便镜头再美也会沦为一部乏味的城市纪录片。所幸,在《一本书》中,一个个天雷勾地火、一瞬间电光火花的故事,让原本沉闷的题材变得可看性十足,它的取材虽然略小众,但小众不意味着不接地气,《一本书》将曲高和寡的选题与朴实无华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带来一部接地气的纪录片。在《一本书》中,即便是讲述宏大的人文历史 ,也往往是从一个小的切入点开始讲述 ,一个个飘散在城市上空的故事连缀起来,成了结构纪录片的血肉之躯。在《再会老北京》里,作者试图让一个外国人以闯入者的姿态来注释北京,视线对准胡同里长大的女孩子,皇城根下的老子民,在《乌鲁木齐的夜与昼》里,援疆兵团的陶思梦回忆起自己的知青年华时脸上仍然带着少女时代的羞涩与雀跃。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宏大的历史被还原为个体的生命体验,用日常来托举厚重。

我国大多数纪录片往往背负了很重的历史责任感及,使命感,担负着宣传、教化、启迪等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本书》摒弃了晦涩难懂、呆板无趣的知识传播形式,引人入胜的温情、悬念、解密、游历等故事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法,适当的煽情、悬疑,充满悬念和张力的叙述、加上视觉节奏和音乐韵律的融合,让《一本书》成为了一场视觉上的流动的盛宴。

《一本书一座城》,给一座城市标注最合适的文学注脚,给一本书选择最契合的地理模型,文学与城市,像镜子内外的两重空间,从未被割舍过。

前一阵子偶然间发现了一张从珠海到福州的特价机票,于是就和小伙伴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与其说是旅行,还不如说是度假。福州的生活节奏让我和朋友这种超级懒人感到非常的亲切。虽然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我知道这绝对不是我最后一次来福州。

这个系列的纪录片我目前还只看了福州这一集,但是又怕看完以后再来写会忘记,于是就想趁热把这一篇给写了。

福州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好印象,其中印象最大的是鱼丸真的又大又好吃。看到这个系列的时候出于对福州的思念,就先暂时跳过其他城市,直接打开了福州这一集。

这集片子以严复的天演论开篇,老实说在高中课本中了解关于他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之后就再无深入了解,今天才知道他是北大第一任校长,有些对自己没有早点了解到而感到不快。

片子里的具体细节我就不多说了,时常只有30分钟左右,看完也挺快的,就不扫兴剧透了。

而看这部片子时我所感觉到的福州,和我曾经身临其境探寻过的福州,即像又不像。

在福州游玩的那几天,我曾经打趣的和朋友说过,

你看他们的闹市区的商店,开门这么晚,关门这么早,饭点了都没啥人来。他们的日子到底是怎么过的啊?

而后我们去到了一座张家的宗祠,和片子里的张家不在同一处。但他们对家族的骄傲却是大致相同。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人烟稀少的宗祠处,为我们这些个偶然走入的旅人们讲述着他们家族的信念和历史。他们的神情里满是自豪。

我有些感动,可能是在现代化的都市里呆得太久,我甚至都很久没有见过这种会为了一个集体的变迁而或喜或悲的人了。记忆中那个老人骄傲的告诉我他们家族里今年有多少个考上了重点大学,多少个中考考上了重点高中;为我介绍他们宗祠里的水池里的鹅卵石排列组合的寓意;半封的铜钱状排水口对家族后人的训诫,还有房梁上经历闽南风雨洗涤却从未变色的彩陶艺术。

有些兴奋,原来这就是我没见过,却一直在想念的中国。

传统文化里的那些沉静的思想,或采菊东南下的恬淡,或文化传承的坚定,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各样的人践行着。

在电子化现代化的潮流中,我总是悲观地觉得世界变化的太快,人们太急,步伐太匆忙,太容易被现实的浪花带走,而忘记了自己在金钱之外还应该保有的东西。

可好像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也许我应该多出去看看,世界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好一些。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卡夫卡《城堡》

俄裔美籍诗人布罗茨基的散文集《小于一》中的散文《一座改名城市的指南》

沈苇《新疆诗篇》

张贤亮《灵与肉》

严复《天演论》

贾平凹《老西安》

8本书,八座城市里伟大作家的作品串起古丝绸之路上的8个城市--------罗马、伊斯坦布尔、布拉格、圣彼得堡、乌鲁木齐、银川、福州、西安,寻找最深层次的城市精神,并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来展示城市的文化基因,透视新丝路上古老文明的前世今生。

公元前202年-208年的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陆上通道被称为古丝绸之路,作为联接欧亚大陆的这条丝绸之路,它除了是商业贸易的通道,更重要的是一条文化的大通道。是连接中国和西方世界的第一座桥梁。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而在这条道路上8个鲜活文明的城市展示了8个城市鲜活的印记。这是最近最喜欢的一部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城市是什么,城市的灵魂是什么,城市的积垫是什么?城市是那些鲜活的一群人、城市是那些散发着时光味道的老建筑、城市的灵魂永远是人,难道不是嘛,这也正是这部纪录片最吸引人的地方,鲜活的人、一本本书将古老与现代、开放与包容、彼此吻合起来,看一本书的城市,看一群人的城市,看古老的城市,看现代的城市。

罗马

罗马是西方文明的奠基之城,也是万城之城、永恒之城,是所有欧洲城市的原型。它向前是希腊,向后是文艺复兴。罗马代表了曾经的罗马文明,罗马文明是什么---------恢弘的古罗马水道、 两千年的古罗马斗兽场,一条条至今仍在使用的古罗大道。作家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里鲜活的插画,让古罗马和现代的罗马以最微妙的方式彼此吻合,古罗马在现代复活了。 在这一集中,我们在罗马的文化沙龙听人们如何讨论卡尔维诺,和意大利歌剧演员探讨他的歌剧梦想,跟随考古学家走入罗马地表之下探索未知的神秘世界,跟随年轻跑酷者和涂鸦艺术家去看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伊斯坦布尔---------地跨欧亚的城市

伊斯坦布尔是联系东方和西方的咽喉,一城跨越亚欧。它曾是中世纪全球最大的都城。 宏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大清真寺仍然透露着昔日拜占庭和奥斯曼两大帝国的辉煌。

在本集中,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看来,它却像是一座废墟之城、呼愁之城,充满了旧日忧伤。

布拉格---------卡夫卡黑色幽默下的东欧城市

布拉格是东欧重镇。它神秘,荒诞,又带有一丝浪漫。这里出产的卡夫卡,昆德拉等作家诗人都擅长布拉格式的嘲讽和黑色幽默。

而卡夫卡就像是关于布拉格的一个暗号。他的小说《城堡》和这座城市的形象之间有着无法解脱的纠缠和羁绊,提供了打开这座城市之谜的钥匙。 阿基格拉姆学派的作品卡夫卡城堡。作为向卡夫卡致敬的建筑作品它仿佛含有不易参透的古怪内容。在本集中,卡夫卡文学奖的卡夫卡协会主席,用卡夫卡小说的文字做歌词的卡夫卡乐队,还有一个卡夫卡式的神秘人物一个冷战时期的双面间谍,一切都为布拉格这个城市戴上了神秘的面具。

圣彼得堡---------列宁格勒究竟哪个是你真实的样子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这个冰雪巨人坚韧而又温柔的一面。这座城市有两个名字:圣彼得堡和列宁格勒。前者得名彼得大帝,后者来自列宁。

当你叫圣彼得堡时,你是伟大的彼得一世大帝的化身,当你是列宁格勒时你是曾经的红色革命圣地, 罗茨基---俄裔美籍诗人他眼中的圣彼得堡是什么样的,和他的童年挚友,他的侄子,他的仰慕者,他的研究者一起聊聊,圣彼得堡就像诗人一样经历史上的大起大落,总能坚韧地静静伫立。

乌鲁木齐--------离海洋最远的城市

南来北往的大巴扎,飘扬着木卡姆的新疆传统音乐,唱着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歌唱家,还有兵团子弟守土为国的信念。新疆你究竟为何如此吸引人们,或者诗人的诗能告诉你吧。

银川------别样的塞外江南

银川历来被称为塞外江南,丝绸之路的民族文化交融让这里富有别样风情,但这里却甚少土生土长的银川人。80年代的文学领军人张贤亮就是拓荒移民,也是这座城市的文学代表。 张贤亮的作品是80年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一手打造的镇北堡西部影城不仅诞生了《大话西游》 更有享誉国际的《红高粱》。他的《灵与肉》描写荒凉,他身体力行,把银川做成了立体的文学标本。在他的笔下,一座西北蛮荒的城市开始有了自己的性格。 一座移民城市如何拥有家的感觉,张贤亮的遗孀以及他在农场工作时的伙伴,都展示出了那一代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 而新一代银川人已经远走北京但依然歌唱银川的歌手苏阳、远走法国留学但最终回归银川种葡萄园的高源,又接着从外来变成土著。不论离开与否,他们的心中,都已经把银川从他乡变成故乡。

福州-------海的柔情与坚韧

福州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是中国和世界通过海洋连接的必经之处。这里的人有着中国少见的海洋心态,开风气之先。严复就是这样一种城市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去英国留学,回国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更翻译了《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严复不仅译写了赫胥黎的《天演论》,还创作了大清帝国的第一首国歌今天的福州,正应了严复的话能够生存下来的,既不是那些最强大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 在本集中,我们会看到倾其家产收藏严复手稿的商人,闯荡商海多年的北大毕业生最终隐居福州山林,年轻的咏春拳掌门推广以柔克刚的拳法,还有满族村的后人秉承当年驻守福州的水师旗营的遗志,世代守护这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

西安-------你的灵魂是什么

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端点,西安与罗马并立东西两端。而偌大的西安,它的灵魂是什么呢?贾平凹在《老西安》里做了如是发问。 主持人李晗和贾平凹在艺术雕塑的的环抱中和贾平凹坐而论道,起而行之,去看他书中提到的老西安景象,去探访西安城中各种有趣的人物,像秦腔乐手王世森,古董收藏者马纯立,西安方言摇滚乐队黑撒,还有和中国诗人孟浩然同名的土耳其留学生。去寻找一个答案:是什么让老西安撑起了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变迁?

回到开头 是什么撑起了丝绸之路上这些城市的千年变迁? 是那些鲜活的一群人、是那些散发着时光味道的老建筑、是时光、是历史、是..................

电影《英雄》观后感(一)


电影《英雄》观后感

《英雄》着实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短短的剧情里竟穿插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以及大情大义。赵国大将的女儿(飞雪)为报家国之仇,与心爱之人(残剑)历经艰辛,苦练剑法,终有所成,即便决定刺秦,奈何在最后即将成功的一刻,残剑却领悟到了更深的大义--天下苍生。与天下苍生相比,个人的得失便不再称的上什么得失,个人的爱恨,也不再算的上什么爱恨。苦于众人的不理解,只能背下懦夫的骂名,然在无名天下独一无二的剑法前,他也只能申明大义,竭力相劝。长空本着对无名莫大的信任,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来左右,更是所谓的难得的知己吧!在朋友,家人,祖国与天下苍生之间,无名不得不狠下心做出一个抉择,然而正是这个抉择,决定了英雄这以称号。舍小我取大我,便可谓之英雄.

秦王自是有他残暴的一面,但是人谁又无过呢?从整个历史的角度来看,没有他,便没有流过的统一,也就用不能终止六国连年混战的局面,以及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只是,当时的人们都无法看到这些罢了。所以,当他从无名口中得知,残剑竟以天下劝他放弃刺秦时,竟不能自已的动容:想不到最了解自己的人,竟是自己苦苦要捉拿的刺客!

金庸老前辈曾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依我看,所谓英雄者,盖为天下苍生着想者罢了!

整部〈英雄〉里,对白都很可笑。你心里只有天下飞雪怒道,还有你残剑急忙表白。当时,电影院里一哥们率先笑了出来,听的出来,那哥们是乐坏了,笑的那叫一个高兴,感染了所有的人。还有秦始皇最后弄明白残剑当初为什么不杀他的时候,很是感慨的发了一通议论,原话记不住了,只记得象是小学时候开班会时,老师讲的那些废话,听完之后,不知道说了什么。偶尔抓住老师的一句可乐的话笑半天,然后会议就结束了。当时秦始皇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这感觉。

再有就是,无名这个人挺有趣的。编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故事,连听人家炕底的话都说了,为了赵国,这等龌龊的事情也就罢了,后来,在那里跟秦始皇絮叨了半天,屁也没干,看起来好象是被秦始皇感动了。这也太便宜了,秦始皇自个在那里悟了半天的书法,无名的神经就错乱了,后来,自个被弄成了蜂窝。实在好笑呀。都不明白片子什么时候演的无名被感动的。

《英雄》这部影片,除了具有宏大的场面和震撼力极强的音响效果外,众多名演员的加盟也为该影片增添了市场的卖点。然而这些在我看来,还只是一些肤浅的表面现象,它的内在价值便是编导通过该片向人们推销一种理念、一种人生、一种哲理、一种现实。我不知道这些名演员在选择加入这部大片时有何感想。但是,从陈道明那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中我仿佛看到了他在宣泄自己的真实情感。从无名的十步一杀中我仿佛感受到取得成功的巨大诱惑力。然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间,飞跃出现了,质变产生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竟然出现了换位。拼搏多年的无名将那心中的希望化为泡影,将眼看就要到手的胜利拱手让给了别人,最终以放弃结束了英雄的壮举。

我真不知道编导在把什么理念灌输给人们,是现实主义还是理想主义,谁是真正的英雄呢?是秦始皇还是无名刺客?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是一种英雄本色,相反的做法,放弃即将到手的成功难道也是英雄的壮举?当《英雄》的编导将辩证思维逻辑展现给人们时,他一改传统的写实主义风格。

无名英雄,任人评说。世上总会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存在:其一,这是无名之辈;其二,这是英雄壮举。人们总是将二者割裂开来。然而,影片的编导则一改传统的思维方式,将无名之辈与英雄壮举联系起来,对立的两极在影片中统一起来,这或许就是编导展示给人们的真理。《庄子.杂篇》第一论庚桑楚里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天下乱,因为谁?不单因为有桀、有纣这样的暴君、也是因为有秦皇、汉武和鸟生鱼汤!我想把这个观点再推大一点,天下乱,除了权者弄权而坏天下之和谐,更因为人人都想成为主。在这种利益驱使下人人都想通过先王的方法而后主,天下人心乱、则天下自然就乱。张导演为知识分子的悲剧作传,让我觉得顺眼,现在我要解释这句话中的另外两个字悲剧。知识分子们傻傻的为天下匹夫舍生取义,希望能够平兼济天下、平天下,可是,他们轻信了弄权的王、怜悯着想通过先王而后主的乱之源头匹夫,即百姓。如此南辕北辙、轻生取义,可怜又可笑,当悲剧二字无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几千年的封建旧习是很难改变的。

《英雄》里的无名选择了放弃,现实中的无名在历经坎坷之后,也将选择放弃。绝不能在创新的征途上做唐吉歌德式的人物,与大风车做无谓的搏斗了。应该采取更加务实的战略,在善于发挥自己长处的哲学领域掀起批判的高潮。  可惜吗?后悔吗?辩证法告诉人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举世瞩目的雕塑艺术品维纳斯像,就是因为没有了双臂,才给人以无穷的魅力;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因为以未完成体形式留给了后代,才给后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这样想来,我的心理顿时感到平衡了。  作为一个无名之人,当我在追寻一个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之时,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学会放弃便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观后感《电影一座城池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座城池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