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800字 · 读苹果与粉笔灰书摘记有感

读苹果与粉笔灰书摘记有感

《苹果与粉笔灰》读书摘记。

书是一股清泉,沁人心脾。好的作品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会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对于读后感,"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经常写读后感,文章就会越得心应手。有没有哪些优秀的读后感可以作参考?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苹果与粉笔灰》读书摘记,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莫让标签遮望眼

——我读《苹果与粉笔灰》之八

标签是贴在罐头上的,不是贴在人身上的。你能否从心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明辨你对他人的看法呢?

——摘自《苹果与粉笔灰·标签》

高二刚开学时,在走廊里偶遇学生刘震高一的物理老师。我们俩聊了几句,我顺便问了一下刘震高一时的情况。

“这孩子基础太差了,而且不知道学习,根本就听不进老师的劝告,属于油盐不进型的。李老师,你就别费力气了。”同事好心提醒我之后,流露出了一种无奈的表情。

基础太差,不知道学习?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为分班名单上,刘震的成绩比较靠后。

油盐不进?意思就是这孩子好话坏话都听不进去,基本上属于气死老师型的。这标签可真够新颖,也可真够令人头疼的。但他真的是一个如同事所说,油盐不进的人吗?同事的话,我琢磨良久。

开学三周,就到了中秋节假期。为了让大家好好享受一下节日里和家人团聚的的乐趣,也考虑到高中学习的紧张,我没有给同学们布置家庭作业。让他们回家疯一把去吧。

开学后的第一周,我照例收学生的周记。没想到这次给了我一个惊喜,虽然我没有要求学生假期写周记,可是有十几位同学却一直坚持着,这些同学大多数都是班级成绩的佼佼者。而我却在这一串名单中发现刘震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一周假期,一天也没有耽误。

虽然只是写了几篇周记,而且每篇的篇幅也不算长,可是对于这样一个在别人心目中不知道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是多大的进步?我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振奋,这孩子并不是不可救药,他也有着学习的主动性呢!

我为我的发现欣喜不已。批改完周记,我在课堂上重重地表扬了假期坚持写日记的同学,尤其是刘震,我在他的周记中努力寻找出了几个相对来说比较出彩的句子,在全班同学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当听到大家热烈的掌声时,这个人高马大的大小伙子竟然羞涩地低下了头。

我对之前刘震身上“不知道学习”的标签有点怀疑了。

一次,刘震的周记中有这样两段话:

(周日)今天就要开学了,但是风一直刮,雨一直下。到了学校还是大雨倾盆。但完全没有影响班内同学学习。班内让班主任管理得井井有条,在这样一个班级,没有任何杂念,同学们都很知道学,所以我也在慢慢进步,该加油了。

(周一)因为昨晚下了一整晚的雨,起床时外面还哗哗下着,本以为不用上早自习了,但是有了以前的经历,还是冒雨去看看。令我没想到的是班里大部分同学已经到齐。更没想到的是班主任已经早到了。我想像她这样负责任的老师已经不多了,分在这个班很幸运。

刘震一直强调班内的学习气氛对他的影响,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能发现同学的优点,而且心中还对我充满了敬意,其实我只不过做了一个班主任该做的一切,他却给了我极高的赞誉,他完全是一个知恩明礼的孩子啊!这难道能说是“油盐不进”吗?

我对刘震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天,我批改周记时,又发现了刘震下面的话语:

又过了一周,这一次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的日记写得非常烂,一是字写得非常不好,二是像流水账,也是缺少阅读和写作能力。总之,就是两个字:不好。但每一次发过日记本后我都非常感动,因为我知道自己做得很不好,但没有想到每次日记最后老师都没有写过批评我的评语,只见到鼓励和激励的话语。每一次老师给的评语都会出乎我的意料,使我很感动。我能够感觉得到,爸妈和老师都对我期望很大,但是我做得非常地不好,有点自责。但我相信,我会努力的,努力做得更好。

我已经不记得我给了刘震怎样的评语,让他的内心如此触动。但是,与其说我对刘震的激励感动了他,倒不如说,刘震的变化感动了我。他能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自身,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从给他的评语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望,一日三省吾身,从而能自强自奋,这真的是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了。

之前刘震身上的“不知道学习”“听不进老师劝告”“油盐不进”的定语都被我一一揭掉抛弃了。高二一年,刘震一直在进步。

莫让标签遮望眼。班主任,要努力发现学生的美丽,并能帮助学生创造美丽,班主任自己的世界也会风光无限。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800字阅读

《皮囊》书摘及(读后感大全)


《皮囊》书摘及读后感800字

这房子,我也十几年没进来了。它果然是记忆中的那个样子,但又不仅仅是那个样子,就如同一张没对焦好的照片,一道清晰起来,大概的模样还是如此,只是每部分的景致,完全颠覆了此前的感觉。它比我记忆中小,土墙斑斑驳驳、老气沉沉,还飘着一股发霉的味道。

我自己也一直警惕地处理着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任何不合时宜的想象都是不需要的,因为现实的世界只有一个。

我所说的浑厚有个最简单的解释,从一个小镇的生活再到一个县城一个地级市一个大城市,顺着这跟链条下来,每一个层次的生活都不一样,你经过对此,对以往的更能理解而且吸收,对现在的也更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而比起一生下来就在城市的孩子们,我们有太多他们觉得奇特和不可思议的故事了。

好好想想怎么生活,怎么去享受生活。

奉上皮囊读后感:

几年枯燥得只剩下教科书的生活,晚了累了歪在床上刷微博逛论坛,都是些无聊消遣,实在是累得奄奄一息了,不想动身体动脑动感情,就这样苟延残喘一会再洗涑休息。结束这样的生活后,却发现了自身有太多不足,几年单纯忙碌的生活掩盖了我的浅薄,如今面对复杂的生活常茫然无措,急需另一种“工具书”来查找答案。

可是选书的时间往往比看书的时候多,偶尔选中一两本看了也不满意,因为没有马上找到答案。更有看到一半看不下去的,于是书也渐渐不看了,那些困惑只能从与每个生活和工作的细节的直面冲撞中去粗暴地寻找解答,“搞一下不就知道了”、“搞错就扑街啦”,有时要像苍蝇往前撞去确定前面是不是透明玻璃,日子过得纠结而壮烈。近来才渐渐明白,阅历固然重要,它带给你的除了它本身,更重要的是历经过后的自信,甚至是敢大大方方说一句我不懂的底气。未来总是未知,你应该学会生存的能力,但没有一劳永逸,不是事事有定式可循,每人每个阶段都有太多的苦难和困惑。你需要成就,但不能事事急功近利。生活很难有工具书,它如同很多事,需要深厚积累后的厚积薄发。读一本好书,它能滋养你的内在,然后有些东西在你需要的时候自然地化生出来。

《苹果树上的外婆》内容简介


2016年2月13日 星期三晴

亲情的重要――《苹果树上的外婆》读后感

今天早晨,我再次从书柜中翻出了这本《苹果树的外婆》,以前上四年级时我就看过这本书,现在又拿出这本书细细品味其中的情节与道理。

这本书里主要讲的是一位名叫安迪的小男孩,他很伤心自己没有外婆和奶奶,他很羡慕自己的同学有外婆和奶奶。有一次,他爬到苹果树上幻想自己的外婆带他去游艺馆和很多地方,沉浸在自己有外婆的思想中很快乐。直到有一天,一位叫芬克的奶奶搬到了他们家旁边,安迪经常去帮助奶奶买东西,把自己家里的花送给奶奶,在不断与奶奶相处中,增进了她与芬克太太的感情,还把自己幻想有外婆和奶奶的事告诉了芬克奶奶,他认为芬克太太就是他的亲奶奶。从此,安迪有了外婆与奶奶:一个是在幻想中的外婆,一个是真实生活中的奶奶。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安迪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即使自己是在幻想中有外婆,有不是自己亲奶奶的芬克太太,但安迪很知足,没有抱怨也没有难过,而是把她们当成自己的亲外婆和奶奶,真真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在幻想中,安迪极力幻想自己外婆的模样,满足自己想要外婆的愿望;在真实生活中,安迪没有介意芬克太太不是她的亲奶奶,而是把她当成是自己的亲人,用真心去对待和帮助她。我觉得安迪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读后感%

安迪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努力寻找,但他明白:自己有了外婆与奶奶,即使不那么真实,即使不是自己的亲人,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就足够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我很幸运,我有爱我的外婆和奶奶,但有时候,我会因为自己的不满与她们争吵,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要多去包容她们,理解她们。她们为我们无私的付出,我们应该用行动回报她们、孝敬她们。比起安迪,我太幸福了!安迪没有自己真实的外婆和奶奶,但他很知足,一点也没有埋怨、挑剔,我们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好好的对待自己的亲人,好好的孝敬她们。

在这本书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只要亲情,才能让你很真实的勇敢地面对生活,不那么空虚。

《灰喜鹊盖房子》(精选优质读后感)


“邻居们唧唧喳喳,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为此争执起来,始终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我到底该听谁的呢?”为了盖座又坚固又漂亮的新房子而拿不定主意的灰喜鹊达蒙,动工之前习惯性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结果就是,在邻居们的争吵声中,可怜地在高大的刺槐树底下来回徘徊。《灰喜鹊盖房子》中这个如此纠结的达蒙,和《猴子种果树》中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猴子如出一辙。他俩最终一个没盖成新房子,一个没种成果树,都一事无成。

赫西奥徳说过,什么事都自己动脑筋的人,是最值得称道的。其实,达蒙还是愿意动脑筋勤思考的。他不是经过反复考察,自己选定盖新房子的好地方的么?不但如此,他还知道manyhandsmakelightwork呢。于是,他虚心地积极地去听取他的好邻居们的意见。只不过悲催的是,他把听取别人的意见当成了一种习惯。诚然,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空间是有限的;有时候,听取别人的意见的确是一种理智并正确的行为。那些有经验有深度的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然而随之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各有千秋。尽管如此,有一点毋庸置疑,到了最终环节,经过选择和比较,做决定的人却还只能是自己,那个善于听取意见仍能果断拿主意的自己。达蒙若是能只是单纯地听取邻居们的建议,进而还能做到爱默生说的那样,要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他的新房子势必早就盖起来了,他也就不用一直在那颗大树底下举棋不定地徘徊了。

因此,这个寓言故事给我们的警示是,做人不能没有主见,处事不能没有决断。有主见难,坚持主见更难。做什么事儿都需要别人点头认可,那么我们就都平淡无奇地像河边任意一颗沙子,毫不出彩。有主见的人一定是有个性的人,聪明的人,眼神清澈而坚定的人;而没主见的人大都唯唯诺诺,盲目跟风,优柔寡断。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在她五岁的时候就告诉她,凡事都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自己的判断,听了项伯的话,放了刘邦,这才有了后来的四面楚歌。

所以,有主见才会有思想,有思想就会有正确的决断,正确的决断才会产生幸福的结果。如果缺乏主见,做“墙头草”而随风倒,那将会毫无成果、一事无成。

于我们成人,对事物要有自己确定的意见或见解,忠于自己的内心,不必老是顾虑别人的想法,或总是想要取悦他人。生命可贵又可爱之处就在于可以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做你自己。为自己而做,为自己的梦想活,为自己的快乐活,justbeyourself。

而具体到我们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亦是如此。日常生活中,总不乏习惯事事代替孩子做决定的“独裁爸妈”,这些独裁者鲜有去征求孩子意见的,一旦孩子不遵从指令,就大加责备。殊不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见,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给他发表主见的机会,窃以为具体来说可以归为“三要一不要”。

要静听孩子的“唠叨”。孩子大都喜欢唠唠叨叨,叽叽喳喳,兴奋不已地讲他每天的见闻,我们万万不可嫌孩子啰嗦和麻烦。因为这种“唠叨”恰好是孩子自主意识的最早的体现,这是小家伙试图向成人表达他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或许正是孩子世界观的雏形呢!因此,我们不仅要静听孩子的“唠叨”,还要鼓励孩子多“唠叨”。

要留意孩子的“报告”。父母可随时随地提醒孩子注意观察事物,给他们探索的机会。观察之后,还应问一问他看见了些什么,学会了些什么。当孩子向我们作“报告”时,耐心倾听并适时点拨,会令孩子得到鼓舞。

要聆听孩子的“辩解”。当孩子为自己所做的事与家长争辩时,家长千万不能斥责孩子“顶嘴”,要给孩子充分的辩解机会;当孩子与他人争吵时,我们也不需要立即去调解纠纷,可以在旁聆听和观察,看他说话是否合理,是否有条理。

不要打断孩子的“话头”。不少家长在听孩子讲话时,有时会觉得孩子的语句、用词不够成熟,喜欢抢过孩子的“话头”来说,这样做无形中是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同时也会让孩子对以后的表达失去信心。因此,在孩子想说话的时候,即使他辞不达意,家长也应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而不能抢做孩子的“代言人”。

如若我们都能做到以上的“三要一不要”,孩子的主见意识就会逐渐显现,独立思考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亲爱的孩子,愿你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能主导自己的人生;愿你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会辨清前方的是非;愿你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持之以恒地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掌舵人生。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


书是雨露,能滋润干枯之心。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读后感是指看过某本书籍、某篇文章后自己受到的启发或者感悟,写读后感的意义在于写的过程边思考的书中带来的困惑。优秀的读后感应该是什么样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800字精选》,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颗苹果树的故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棵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苹果树先后把自己的苹果、树枝、树干、树根全部奉献给了男孩,使男孩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玩具、房子、船,最后就连枯老的树根也成了男孩歇脚的港湾,老树却开心得热泪盈眶。

有些心酸,心情很复杂!这叫什么事呀!我真有些烦小男孩,他太贪婪了,一次又一次地索取,以至于使一棵茂盛的大树只剩下一个枯树根。每次索取之后并没有知恩图报,没有满足大树的小小的愿望——陪伴其左右。简直太没有良心了!

苹果树啊,小男孩摘了你的苹果,你高兴;小男孩砍了你的树枝,你心满意足;男孩砍了你的树干,你仍然雀跃万分;男孩坐在你仅剩的枯根上,你开心得热泪盈眶……为什么呀?

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渐渐地,我似乎从小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那棵苹果树呢,不正是我们的父母吗?我的眼前闪现了一个个画面:我生病去北京治疗,父母愁眉不展,恨不得替我去承受;我取得了全国化学实验金奖的好成绩,父母那发自内心的高兴劲儿至今我记忆犹新;我因粗心没有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安慰并鼓励我继续前进;我是家里的中心,主宰着全家的喜怒哀乐;就连家里做饭的口味,也是依着我······父母一切都是为了我,想的全给予,是奉献。当我体会到他们的苦心时,我想到的是回报。我不能像小男孩一样无视苹果树的感受,我要让父母高兴,他们含辛茹苦的抚养我教育我,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爱,那就是好好学习,长大做出一番成就来完成父母的心愿;当他们年老时陪伴在他们身边免除他们的孤独,让他们幸福的安度晚年!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篇2

《苹果树》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苹果树与小男孩的故事:苹果树很爱小男孩,小男孩想游戏的时候就用大树来做秋千,饿的时候就摘树上的苹果吃,玩累的时候,就靠在树下乘凉睡觉。他很快乐,大树也很快乐。直到这个小男孩渐渐长大,他的想法和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不断地向大树索取,钱、房子、船最后,苹果树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一个矮矮的木桩,但它还希望那个孩子能坐在上面休息。苹果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从来不求任何回报,但却依然很快乐很快乐

这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谁能像树一样无私的为我们倾其所有呢?我们的父母就象这棵树一样,他们会尽一切努力地满足我们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做子女的有几个能替父母着想,儿时只顾向父母索取,长大后只顾着自己的工作、家庭,又有几个能感受到父母的孤独?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种爱是无私的爱,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如果说世上还有一种爱可以让我们泪流满面,那也只有父母对儿女的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伟大的父母亲们,谢谢你们!祝福你们!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篇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一位小男孩,天天到树下来,他爬上去摘苹果吃,在树荫下睡觉。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

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不再天天来玩耍。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苹果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要玩具,可是没钱买。”苹果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苹果,高高兴兴地走了。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苹果树很伤心。

有一天,男孩终于来了,树兴奋地邀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没有时间,我要替家里干活呢,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忙吗?”“我没有房子,”苹果树说,“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看到男孩高兴树好快乐。从此,男孩又不来了。树再次陷入孤单和悲伤之中。

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苹果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苹果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苹果没了。”

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

苹果树又说:“我再没有树干,让你爬上来了。”

男孩说:“我太老了,爬不动了。”

“我再也没有什么给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树流着泪说。

男孩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

“好啊!老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坐下来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来,苹果树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篇4

那棵树,就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就好像那个小男孩,小时候,我们总是围绕在爸爸妈妈的周围玩耍,渐渐地长大后,我们会离开父母的身边,而且不常回来。每次回来,就是不快乐的时候,不然就是有什么需要的时候。而父母都会把他们身上最好的最符合我们需要的东西交给我们,这时我们总是拿了东西,转身就走,留下了渴望我们留在他们身旁的父母,凝视着渐小的背影。

虽然如此,他们在心中,却是不断地说着:“希望孩子会快乐,祝福孩子一路顺利、平安。”当我们累时,他们就伸出双手怀抱着我们,让我们安稳地在他们怀中休息,不受吵闹。

为人父母者,想的都是无怨无悔的给予;天下间再也不会有任何人给予我们如此盛大、永无休止的爱和恩慈;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心甘情愿,只为我们笑逐颜开而不计得失辛苦的劳作。

爸爸妈妈的笑容,是世间温暖和煦的春风,爸爸妈妈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霜雪雨的刻痕,而爸爸妈妈的爱在这世间便另有天地。仿佛有一扇门,推开它便会看到万丈光芒。这光,给孩子指引,给孩子保护,给孩子温暖,给孩子希望!!

爸爸妈妈的爱是心甘情愿,是永无止境!!

而为人子女,是不是真的体会到这一片苦心?是否想到一份回报?那就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我们的爸爸妈妈!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懂得他们的爱,懂得他们的付出,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说:“谢谢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们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回报你们无私的爱!”

苹果树的故事读后感 篇5

心怀感恩——读《苹果树的故事》有感曾经有这么一个男孩,他总是无尽地向一棵苹果树索取;曾经有这么一棵苹果树,他总是默默地向一个小男孩奉献。岁月流逝,苹果树一直在给予,直到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桩;小男孩一直在索取,直到他老了,累了,不想再干什么事业了,于是静静地坐在那光秃秃的树桩上,朝着远方眺望。这就是《苹果树的故事》,突兀的结尾,结合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我猜想着:最终坐在树桩上眺望远方的小男孩是否权衡过给予与索取的力量?他的内心是否有过对苹果树的愧疚?他是否在深思人生的意义?是否?这我并不知道。

但我却从这篇文章中找到我我想要的。如果说无私的苹果树是我们的父母。那么文中的男孩不就是现代社会中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吗?我们的父母总是像苹果树那样给我们提供衣食住行,总是像苹果树那样慈爱地关照我们,抚慰我们。可是我们呢?只知道一味地享受着这一切,在青春期只会叛逆地“离家出走”,怀着一颗淡漠亲情的心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等到我们想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爱父母的时候,恐怕早已悔之晚矣。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趁现有的大好时光去回报父母呢,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一次精心准备的晚饭,一次与父母交切的交谈……都是对父母最好的抚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这就是我读《苹果树的故事》所得到的启发,尽管文中的小男孩并没有回报苹果树,哪怕是说一声“谢谢!”但如果我是小男孩,我一定要去这么做,我不会再像小男孩一样在最后留下遗憾,因为我有过一段切身体验。那时候也许是处在青春期的缘故吧,我对一切事物都看不顺眼,心情一直处于低潮状态中,外婆刚来我家的时候,我就对外婆大发脾气。外婆陪我做作业到深夜,为我煮饭洗衣,而我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不体贴外婆就罢了,还惹外婆生气,对外婆大吼大叫:“你怎么这么唠叨?”外婆愣怔了半晌,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当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我才感到深深的自责。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开口向外婆说一声对不起,现在读到了这篇《苹果树的故事》,我觉得我就像那个小男孩。那么的无情地摧毁着苹果树的内心,我的内心充满了对外婆的愧疚,如果外婆此时此刻就在我身边,我一定要和外婆道歉,她是我父母的父母,这么大岁数了,曾经给予我的爱已有万千上次。现在虽然处于更年期,虽然那么唠叨,但她爱我的心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一定要给予她爱我的机会,让她心中有爱我的幸福感,或许,这也是感恩的一种方式吧。感恩是一道阳光,温暖人的全身,感恩是一场甘霖,滋润人的心灵,感恩是一缕清风,清凉人的内心。感恩能消除恨的隔膜,感恩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恩能让人间更美丽,感恩能让世界充满爱。

让我们心怀感恩去报答每一个爱我们的人,让我们不再像小男孩那样留下悲剧,让我们在感恩中成长,让我们放飞感恩的风筝!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书笔记


闲暇时阅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打开浸着墨香的书,发现这些似曾相识而今又经推敲修订过的文字,被作者精心架构的五个小专辑,分别是“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足见作者的用心。

这是一本教师阅读图谱,师离不开阅读,读什么书很重要。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说不上走弯路,但确实存在某个阶段阅读内容缺失现象。《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作者提炼出“自己先变成孩子”的学生观、“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观、“要时刻以身示范”的为师观,没有说教,道理自然深入人心。

在这个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读一些根本书籍是捷径也是正道。如果有心,认真阅读每一辑的书目,犹如一张阅读图谱,若能按图索骥读上几本,围绕对应主题,思考相关问题,相信一定收获多多。

这是一本阅读方法指南。看书,人人都行,但是阅读,并不是人人都会。当然,这里除却休闲式的随性阅读。教师阅读专业类书籍,有时因为获取信息比较观点,只需浏览,但更多时候是需要细心阅读的。

有人说:“每个人总是阅读中找回自己。”能静心每周认真阅读一本纸质书,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方法指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自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很幸运地与《读书是最好的修行》一书相遇,如在茫茫书海中,看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

让我们都捧起书来,汲取越来越多的知识营养,获取越来越多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热爱读书的人,知识不会老化,善于读书的人,才思不会枯竭。

留一点时间给阅读,陶冶我们因繁杂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点时间给阅读,矫正我们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挤一点时间给阅读,开启我们因机械工作而遮掩了的心扉。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田东东)

喜欢《《苹果与粉笔灰》读书摘记》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苹果与粉笔灰书摘记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