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刘胡兰读后感600字

刘胡兰读后感600字

刘胡兰读后感2024范文500字。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刘胡兰读后感2024范文500字,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刘胡兰读后感500字】

我读了《刘胡兰》这本书,对刘胡兰感到深深的敬佩。

故事讲的是她在她15岁那年被徐得胜、张全宝用铡刀给害死了。她被阎匪军官抓住了,军官威胁他一定要说出她是不是共产党员,可刘胡兰为了保守住秘密,只说了村里只有她一个共产党员,敌人一次一次的问,可刘胡兰也一句顶一句说她什么也不知道。军官宣布:如果刘胡兰不投降,就立刻拉出去和另外几个被捕的农民一块儿执行死刑。可是刘胡兰却死也不肯向他们屈服。最后,她壮烈的牺牲了。

过去,有多少人为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些普通的名字含存着不普通不平凡的事。像雷锋刘胡兰等等。

试想,如果没有那些为祖国,为人们勇于献身的战士,哪里会有今天这美好的幸福和生活呢?

我们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儿童,21世纪的主人,应该更加努力学习。为了我们这伟大的祖国,为了有美好的明天,我们不要辜负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有前途来报答爸爸和妈妈,而且要做一些为祖国奉献的事。

【刘胡兰读后感500字】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刘胡兰的故事》,真是太感人了!

刘胡兰是山西省文水县人云周西村人。她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在1947年1月8日,国民党包围了她们村子,由于叛徒出卖,刘胡兰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她进行了严刑拷打,让她说出村中谁是共产党员,刘胡兰始终不肯屈服,敌人见严刑不能见效,便用物质引诱,但刘胡兰软硬不吃,始终不肯开口。敌人见各种手段用遍都不奏效,便将刘胡兰残忍的杀害了,当时她年仅十五岁。

毛主席得知了这个消息,于1947年3月26日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对刘胡兰短暂的一生做出了崇高的评价。

看完了这个故事,使我非常感动,刘胡兰的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但却是那么坚强勇敢,她对祖国对人民充满了无限的爱,对敌人充满了无尽的恨,她忠于党的事业,直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这种勇敢坚强的精神怎能不使我们敬佩呢?我要学习她的这种精神,争取改掉自己怕苦怕累的毛病,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刘胡兰读后感2024范文400字范文


【人物简介】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别名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 著名的革命先烈,抗日游击队队员。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小英雄

刘胡兰读后感400字

刘胡兰的故事,以前听老师讲过后,刘胡兰这个光辉的名字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一直盼望能读到这个伟大的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能读到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特别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后还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死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说:她一定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己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啊!

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天伦之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年轻的生命就结束了。我们的毛主席,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生在和平年代,没有战火和硝烟,这样的环境是千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革命英雄经过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应该要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

《刘胡兰》读后感400字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妈妈讲过刘胡兰的英雄事迹,那时的我就知道刘胡兰是个抗日英雄。今天我读完了这本书,使我感慨万分,刘胡兰那么小,却能做这么勇敢的事情,真的让我感到震撼!

刘胡兰15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刘胡兰被敌人抓捕的时候,敌人绞尽脑汁的想从刘胡兰的口中得知自己有利的信息,沉着脸,恶狠狠的说:你们的八路区队在什么地方刘胡兰斩钉截铁的说:不知道!区区一个孩子,嘴挺硬!快说!不知道!

就这样,刘胡兰牺牲在了敌人的军刀下,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刘胡兰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想一想,现在的15岁的孩子还在妈妈的怀抱中撒娇,现在的我们过着平平安安的生活,还不是刘胡兰等抗日英雄当时的付出吗?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刘胡兰的精神,珍惜革命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好好的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刘胡兰读后感800字20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胡兰读后感800字2024,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刘胡兰读后感800字2024请关注刘胡兰读后感栏目。

刘胡兰读后感800字2024【一】

一个个革命烈士其实仿佛是一块雨花石,静静的,深深地躺在泥土之中,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而在其中,有一颗小小的雨花石,她让我感动,她让我震撼,她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 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 年5 月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六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土改运动。1946 年秋,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 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当共产党。

此刻,我仿佛看到刘胡兰穿着粗布衣裳,剪着剪着齐耳短发,眉宇间透露毅力,眼睛怒睁,嘴角微翘,面对凶狠的阎军,昂首挺胸,从容不迫,慷慨就义的景象。我掩卷沉思,一个只比我大两三岁的姐姐,临敌不惧,竟有如此大的勇气,让我由衷的敬佩,而在这敬佩的同时也渗着几分感动,因为他们这些革命烈士的冒死工作,才能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不禁想高呼:共产党万岁,革命烈士万岁!

刘胡兰、黄继光、董承瑞、江姐、夏明翰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我耳边久久回荡着,回荡着,回荡着《刘胡兰》读后感2 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小说《刘胡兰》。小说生动地叙述了英雄少女刘胡兰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她经历了凄惨的童年,小小年纪就协助Mei.cn的女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来回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在英勇就义之前,她说道:怕死不是共产党员。

一个比我大两三岁的姐姐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他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在她还没满15 岁时,就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种献身精神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这种精神多么令我们敬佩啊!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在1947 年亲自为刘胡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八个大字。1957 年1 月12 日,在刘胡兰遇害十周年时,毛泽东主席又重新为刘胡兰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以表对刘胡兰这位女英雄的思念。

但是和她比比,我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平时遇到一点困难就垂头丧气,叫苦叫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做人要勇于拼搏、不怕困难、做个不屈不挠、勇敢的人,要做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少先队员。

看看我们今天的辛福生活吧!都是他们这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这些英雄事迹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在心。

读《刘胡兰的故事》有感500字2024


今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有着耀眼红色封面的书,我翻开了全神贯注地读了起来。

这本书讲的是烈士刘胡兰的故事。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家庭。1947年1月12日,敌人和地主武装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了所有路口,不许任何人出村。刘胡兰的奶奶说:“胡兰子,你先躲到金忠嫂子家里,那里不会有人去。”原来农村有个习俗,妇女刚生下小孩后,会在门环上系根红布条,一般人就不进去了。当刘胡兰来到金忠嫂子家,屋里已经有很多人了。刘胡兰想:如果留下来,满堂的乡亲都要受到牵连,不能连累他们!于是,刘胡兰离开了金忠嫂子家。

不一会儿,几个匪军来到刘胡兰面前,说:“你就是刘胡兰吧!我们长官有请。”刘胡兰被带进了大庙,审讯刘胡兰的是阎军连长张全宝。张全宝问:“你就是刘胡兰?”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的,什么都干过!”“你们区上的八路军都到哪去啦?”“不知道。”“以后你会不会为共产党办事?”“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服务到底!”张全宝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共产党的小姑娘居然会如此坚强。张全宝走到刘胡兰面前,吼到:“你投不投降?”刘胡兰愤怒地瞪着敌人,喝道:“你说,我咋个死法?”张全宝阴沉着脸,吼道:“用铡刀!”说完,刘胡兰昂首挺胸地向铡刀走去……

当我看到刘胡兰牺牲时,我热泪盈眶,这个15岁的小姑娘对敌人毫不畏惧,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壮丽牺牲了!她的坚贞不屈深深感动了我。相比刘胡兰,我感觉自己真的很渺小。今年我也11岁了,但是在家里还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每当遇到困难时,我就变得垂头丧气,只会哭鼻子。为此,爸爸还给我取了个名字叫“爱哭猫”呢!想到这里,我不禁脸红了。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英雄刘胡兰这面镜子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要以她为榜样,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胡兰读后感600字2024


【第1篇】

15岁,正是花季的年龄,15岁时我们还像温室里娇嫩的小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但刘胡兰却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英勇牺牲了。当我再一次读《刘胡兰》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时,心中更加被刘胡兰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少年共-产-党员刘胡兰,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乡亲们的安全,在敌人的屠刀前,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收买和威胁,毫不动尧宁死不屈,仅仅15岁就光荣牺牲了。这篇文章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畏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为党的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因此,毛主席亲自为刘胡兰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我沉思着,一个只比我大三岁的姐姐却能为祖国为人民作出牺牲,我十分敬佩。敬佩的同时我又在想,如果没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这些为人民的幸福为祖国的繁荣而英勇奋斗的先烈们,又怎么会有我们今天这美好的生活?革命先烈们就像一块块小石子,铺起通向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道路。现在我也要好好学习,吸取更多的知识,长大后做一个不怕困难,为人民服务,对党对祖国有贡献的人,也要成为那通向祖国繁荣昌盛道路上的一颗平凡的小石子。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刘胡兰》,读后,我深有感触。

这本书主要讲了山西文水县的刘胡兰,四岁时,母亲就撒世而去。因过早地失去母爱刘胡兰更加懂得人间的辛苦与艰苦。她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与游击队一起镇-压汉奸。一天,刘胡兰遭到汉奸的告密,不幸被捕。敌人逼刘胡兰说出党的秘密,宁死不屈的刘胡兰一个字也没说,敌人见这小姑娘小小年纪竟不怕死亡,便用金钱来诱-惑刘胡兰,却还是失败了。敌人见刘胡兰,软硬不吃,便以血腥相逼,刘胡兰说:“党是胜利者,你们是永远也扑灭不了党的雄雄火焰你们就等着吧!”说着,就走向了敌人的铡刀,献出了年仅15岁的生命,为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亲笔写下:“生的光荣,死的伟大。”这八个大字。

合上书,最令我感动的是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不惧怕、视死如归和爱国精神,她把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发挥到极点。和刘胡兰比起来,我是多么渺小啊!平常遇到一点困难,我就喊苦喊累,现在,我一定要向刘胡兰学习,不怕困难,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第2篇】

今天,我再读了《刘胡兰》这本红色经典书,感动之处已是泪流满面,看完了书,还沉浸在刘胡兰的故事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同学们,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凝神听课的时候;当此刻平安祥和的气息围拢于我们的全身之时,你们是否还记得,60多年前的今天,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在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中,有一名共产党员,她的名字叫刘胡兰。

此时此刻,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刘胡兰英勇就义时的情景。刘胡兰英勇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下,她是那样的安详,仿佛正躺在一片松软的草地上,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可是,就是这个乌云低垂的冬日,敌人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告密,刘胡兰和其他六位革命同志被捕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六位同志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敌人想从刘胡兰的口中得到党的秘密,就指着烈士的遗体威逼刘胡兰投降。敌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小小年纪的刘胡兰宁死不屈,面对这场血腥屠杀,她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我咋个死法?……”一句句荡气回肠的话震撼着全场,敌人害怕了,敌人退却了。刘胡兰昂首挺胸,走向铡刀,她是那样的从容。曾经她就是这样一路由稚嫩走来,走向成熟,站在了鲜艳的党旗下。临刑前的她,眼里有一抹光芒,一抹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将最终胜利的光芒!

我真想给刘胡兰敬个少先队礼,来表达我心中的敬仰!15岁,生命才刚刚开始;15岁,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刘胡兰牺牲了,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毛主席给她亲笔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刘胡兰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上!我牢牢记着当年带上红领巾时铿锵有力的誓言:“时刻准备着,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少的心展翅欲飞;年少的我风华正茂。我热爱学习,追求上进,我时刻以胡锦涛总书记“四好少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我要接过英雄的接力棒,勇于接受挑战和承担责任,从小学好本领,长大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第3篇】

英雄不是一时的逞强,在别人面前炫耀;也不是拥有无穷的财富,变得指高气昂;英雄可以是大人,孩子同样也可以。英雄是在一次次战斗中,保护大家,顽强阻击敌军的人。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从小接受党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946年,在她年仅14岁就被吸收为中共候补党员。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刘胡兰为了保护机密文件被人告知是共产党员,结果被匪兵中徐专员问话。面对强硬的敌人,刘胡兰没有退缩,她与敌人对答如流,她用机头脑和勇气在话语中狠狠咒骂了敌人笨拙,无用。她和雨来一样,不受敌人威胁、利诱,软硬兼施的影响,没有屈服于敌人的种种恶言。然而,敌人说:“如果你不老实交待自己,我便杀了这些村民。”刘胡兰挺身上前,喝道:“别向乡亲们开枪,我替他们死。”

刘胡兰毫不畏惧地在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前,她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壮烈牺牲,时年15岁。

小小英雄刘胡兰,她还没有成年,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便牺牲了。毛主席也曾亲笔为刘胡兰提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如果一个孩子都可以毫无怨言地为大家牺牲,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称他们为英雄,有理由爱戴、敬重他们。

刘胡兰她以生命证明了自己的真人真事。有人说:“这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有什么作用?毫无用处。”也有人说:“现在是和谐的,不需要这些。”可我却认为:“生活中应该有英勇就义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你背包行走时,忽然有人抢夺了你的物品,这时如果大家都不理会,是否觉得难受?如果有人帮你拿回包,你是否觉得他是一个隐藏在茫茫人海中不起眼的英雄?

再假设:你掉进了一个水库,明明有人看见了,却视而不理,在你获救的那一刻是否会这一辈子都痛恨那些人?如果有人见了你,舍身相救,你是否会觉得他是一个正义、正直、见义勇为的英雄呢?

所以,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英雄,上天造他就一定会给予你感谢他的机会。

英雄品质需要被人们深深的印在心底里。

【第4篇】

因为要参加班级的英雄人物事迹演讲,我查阅了一些英雄人物故事书,有幸读到了一篇写《刘胡兰》英雄事迹的文章。 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年仅15岁的刘胡兰在一次任务中被捕,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宁死不屈,敌人对她严刑逼供,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革命精神,铡刀前,刘胡兰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养育她的家乡土地和勤苦勇敢的乡亲们。“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短发;仰望翻滚的乌云,环顾万里江山……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最终英勇就义,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革命英雄经过抛头胪、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我决心从小要好好学习,炼就过硬的本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读《刘胡兰》有感400字2024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刘胡兰》读感范文,更多读后感尽在。

读《刘胡兰》有感400字2024

暑假里,我在图书馆阅读了《刘胡兰》一书。看完书,我很感动。刘胡兰牺牲时只有15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在那个战争年代,不知道她经历了多少苦难。在被敌人杀害前,她在想什么,她是以怎样的勇气来面对死亡的呢?我想应该是她绝不背叛同志,坚守信念的精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但能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很重要。刘胡兰面对阎匪军的威逼,坚持住了自己不背叛同志,忠于共产主义的信念。那么小的年纪,真是令人佩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我也有自己的信念:多帮助别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如何去坚持呢?目前,好好学习,汲取有用的知识,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应该是最重要的。自己有了本领,才可以去帮助别人。能够帮助别人,才会对社会有贡献。

坚守信念,虽然有的时候会感觉很累;但想想刘胡兰的事迹,这些苦累好像又算不了什么。并且有了信念,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想着这些,也就不会感到那么辛苦了。

坚守信念,有刘胡兰做榜样,我更有力量了。

读后感2024范文500字范文


篇一:《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看完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的《伟大的母爱》,如纤纤细手拂过平息的琴弦,心久久不能平静。此时此刻我多想高呼一声:人生真情莫过于母爱。

《伟大的母爱》一文中,内容真挚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海伦那夫人千百万人中的一员,却别写得伟大、善良。

天底下母爱是最细致、最无私、最易体会到的。但海伦那夫人并不是玛丽格兰特和罗伯尔格兰特的亲母亲,并且非亲非故,她以博大的母爱去帮助他们姐弟,真是让人敬佩。

我不禁想起我们的老师的爱犹如母亲般的爱。也许是职业的缘故,他们对我们一向十分严格。因为我年少无知、轻浮、猖狂使我对这种母爱不屑一顾,还时常与他们作对。

天天都抱怨上天的不公平:为什么不赐予我一个了解我、理解我的母爱老师。

可是,随着时间的飞逝,我渐渐明白,发现我错了。还能再写什么呢?还需要再写什么吗?在别人的眼里,老师的这种母爱实在太平凡了、太普通了。可在我心中,老师的这种母爱永远是伟大了,温馨的。这种爱将是我勤奋学习的最大鞭策,将是我工作上进的动力和源泉。

老师的爱是我们头顶上的一片天,让我们茁壮成长!在前进的路上,让我们心中永远带着那份母爱!愿我们永远对得起那份母爱。

篇二:《滹沦河和我》

本文是一篇含义颇深的叙事散文。课文叙述了幼年时对家乡河滹沱河产生的一段不解的情结,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挚热情感。

幼小时候,祖母她们都说作者像滹沱河,于是作者产生了想见见她的念头。不久,作者第一次见到了滹沱河,滹沱河却成了作者失落的梦。作者终于见到了气势宏伟、狂吼飞奔的滹沱河,了却了心愿。最后抒发了作者与滹沱河难舍难分的依恋的感情。

开始时,作者对祖母她们的话的认识,只是觉得自己性情有点野,很多时候都不受大人们的管束。大概是这个缘故,才把作者与滹沱河相比。所以作者当时认为滹沱河多半也是一个人,比作者长的强大,能够管住作者。

第二部分,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描写方法。首先虚写心目中的滹沱河,其次实写见到的没有水的滹沱河,然后再虚写自己想象中的滹沱河,从而突出了滹沱河在作者心灵中的重要位置。

第三部分,写了滹沱河狂吼飞奔的气势。作者伸手想去摸滹沱河河水,是流露出自己对滹沱河的亲切感情。之后又写了作者见到滹沱河的感受。最后写几天后大水消退,作者又一次去看望这与自己已经难舍难分的滹沱河。

第四部分,虽然滹沱河那么伟大,作者那么渺小,但是作者觉得自己与有滹沱河相似的性格而感到自豪。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刘胡兰读后感2024范文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刘胡兰读后感6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