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

热血狼牙_读书笔记作文600字。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不可一日无书读。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不同的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这是感触是非常难得的,它是我们去写作读书笔记的宝贵素材。你现在正在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血狼牙_读书笔记作文600字 ”,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狼牙山上至今仍回荡着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至今仍有他们路上洒下的热血;至今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仍在流传着风在诉说着,山在感叹着,天在抚摸着他们的灵魂,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浩浩荡荡的敌人临危不惧,英勇杀敌。完成了阻敌任务后,随之而来的是生与死的抉择。为了部队的撤退,为了老百姓的安全,为了祖国的光荣,他们选择了那条必死无疑的路狼牙山顶峰棋盘陀。五壮士勇往直前,敌人不断滚落深谷。狼牙山顶峰让他们居高临下,最后怀着对祖国期望英勇跳崖

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战火纷飞,许多老百姓死在日寇的刀枪下。但是,许多拥有豪情壮志的人为了和平的生活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狼牙山五壮士就是这样的人。不畏艰险的意志、舍己救人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坚持让我由衷感到敬佩。他们是我们中国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样也是伟大的英雄!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一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湛蓝的天空上时多么光荣,那是多少革命先烈用多少鲜红的血液换来多少生命的延续啊!黄继光用挺直的胸膛挡住敌人的炮口,挡住的也是更多人民的牺牲;燃烧弹在燃烧邱少云的身体时是痛苦的煎熬,为了不让敌人发现部队,他舍生取义,被大火活活烧死了;刘胡兰在屠刀的逼迫下也没有告诉敌人情报,可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王二小把敌人引入埋伏圈,没有一丝呻吟地牺牲

今天,我们来到狼牙山下,五位壮士的纪念碑高高地矗立在拥有那辉煌时刻的狼牙山上。面对这五位壮士的丰碑,我感到无比地自豪;面对这五位壮士的丰碑,我感到无比地骄傲;面对这五位壮士的丰碑,我感到热血沸腾。这激起我对生命的赞叹!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读书笔记作文600字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书名叫做《校园三剑客》。这本书里面讲述的是三个聪明机智的伙伴,分别是杨歌、白雪、张小开。他们用聪明机智展开了一段一段的奇异冒险。

我现在在看的其中一个系列《恐龙世界历险记》,我来介绍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三个小伙伴在奥林匹克公园的湖中,遇到了一只恐龙蛋,一只小蜿龙破壳而出。不知为什么小蜿龙却生病了,他们只要求助由于鼎鼎大名的秦关博士。博士告诉他们,为了小蜿龙的安全与世界的秩序,必须送它回去原来的世界。由此三个小伙伴和秦关博士,坐着他制造的时空机器,带着蜿龙回到了侏罗纪时代。

看到了很多的蜿龙,他们就把小蜿龙送回了他自己的家。之后留在侏罗纪时代,考察远古的动植物。

但是,同伴张小开被翼龙带走,他们在救回同伴的过程中,遇到了未来猎杀恐龙的狩猎者。那些狩猎者手段残忍,三个小伙伴奋力与那些坏人争斗,最后遇到了追捕坏人的时空特警。解除了侏罗纪时代的危机。并救回了小伙伴,平平安安地回到了二十一世纪。

三个小伙伴智勇双全,利用他们的智慧、勇气和正义,于邪恶斗争,关爱自然。有很多品德需要我们学习。

乡愁读书笔记作文


幽幽,何时归。

悠悠,心影碎。

一地幽兰,数不尽的惋惜。极目远眺,数不尽的哀伤。

安能故地重游呢?离你太远了,故乡!又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感叹呢?

小时候,我们依偎在母亲怀里,倾听着母亲清脆的歌声,甜甜的入睡,时时刻刻感受着母爱,在这种伟大的情感面前,我们悄悄地成长。

可是,也有一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离开了家,离开了母亲,离开了缤纷的童年,独自在外闯荡。也许就是这种经历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余光中,还有他那流传最广、最为宛然动人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年少离家的他,时刻怀念着故乡,想念着母亲,那种积累在心底的思念,都倾注在那一枚小小的邮票上。小小方寸,连着两颗彼此牵挂的心,这种思念,只有等到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年龄,才会源源不断地倾泻出来。《乡愁》可以窥见他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对母亲,他心中好像总是觉得亏欠什么,是亏欠了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乡愁,思念母亲。

成年了,结了婚,多了一份缠绵,多了一份期盼,与妻子的聚少离多,乡愁变成了一张“窄窄的船票”,而这窄窄的船票,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的怅然,又有痴痴等待的“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绵绵思恋,也是这种淡淡的哀愁,体现出了他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乡愁,思念妻子。

不惑之年,他的人生又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的生命中一位重要的人退出了他的世界——慈母故去。坟莹上衰草累累,满野空旷。那一份怀念,那一份伤感,那一份无法倾诉的无奈,都撒作这一抔黄土,都化作这一方坟墓,生死两茫茫。如今,剩下的是他斑斓若星河的泪水。或许,他面对他母亲的那方矮矮的坟墓时,只有低头,因为,他亏欠了她太多。乡愁,思念离去的母亲。

而今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虽然这一切都是历史所造成的,但他仍在盼望,盼望着台湾能与大陆统一。因为,他觉得,台湾就像大陆的孩子,分离了太久,想要回归母亲的怀抱了,不要像他一样,知道珍惜的时候,母亲已经驾鹤西去了,等到母亲主动拒绝的时候,才知道后悔,却已无处寻觅。乡愁,思念祖国。

游子深情的顾盼,是一曲清婉而柔美的横笛之声,可为什么他的人生充满了遗憾?他已经错过了太多,与太多想珍惜的人相隔一湾浅浅的海峡,可就是偏偏不能再有一步的接近。那湾“浅浅的海峡”,却隔开故土四十载,隔开亲人四十载!此时,这浓浓的乡愁,恰似一江春水,滚滚东流!所以他会不停地回顾从前,自己对自己不停地诉说着浓浓的乡愁。

戚戚,白首离。

凄凄,愁几许?

[乡愁读书笔记作文]

穷人读书笔记作文


把记忆整理成一本画册,一页页翻开。在那一页,我又看到了那个故事:桑拿轻轻拉开帘子说:“瞧,他们在这里。”

那是一个穷人家的夜晚,一位朴素的渔夫和他善良的妻子收养了以死的邻居家西蒙的孩子。然而,穷人家这时也在悲惨中生活,但却没有忘记在困苦中帮助别人。

仔细想,一对贫穷夫妇,一样善良的心灵,在别人最需帮助时给予帮助。他们都是一样的不约而同,毫不犹豫。当桑拿拉起帘子的那一刻,无言的感动便像潮水一样包围了我。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真、善、美。

人们都说,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莫过于爱。整篇文章,没有一句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使人感动。这是爱,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爱。

一直以来,爱总是被人类追求着,却似乎很难得到。有谁想过,能给予就是爱。有一些人感情是自私的,他们不愿施舍人们一点儿真情,他们不会像军人一样,为了全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然而当今社会,似乎用心温暖世界的人越来越少。所以,爱就像成为了生活中的奢移品,成为可见不可求的神秘之物。

读了《穷人》这个故事,我深切地体会到,爱不但可以给人以物质的需求,而且还能为人分忧解难。其实,爱一直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只要你真心的愿意给予,你就会成为爱的富翁,这甚至会是一笔永不枯竭的财富。《穷人》里的渔夫和桑娜就是心中充满大爱的人,他们宁愿自己过得苦一点,也要把两个孩子抱回来,这就是大爱。难道我们身边就不能有一个这样的爱的使者吗?

这个故事,让我陶醉,在感动的世界里翩翩起舞;让我温暖,在寒冷的冬天寻找独一无二的暖流。让我们像流星许下愿望,向土地种满希望,向天空洒满期望,盼望让爱永驻人间。

真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穷人读书笔记作文]

《简爱》读书笔记作文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简爱》读书笔记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简爱》读书笔记作文一

抱着应付公事的心态,毫不情愿的拿起了这本早被我遗忘到九霄云外的《简爱》,不得不承认,我读书的态度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我被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当小简爱被斥骂的时候,我不禁对这位被命运捉弄的孩子报以同情的眼光,或者在她的眼中,这所谓的同情是对她的蔑视,她不需要,童年的悲惨遭遇让她反感,也会让他感到痛恨。

或者是海伦和谭波儿小姐的出现,让她学会了改变,但在闲暇之余,我们不得不感慨当时社会的无情与冷漠。伴着简爱的每一次的化险为夷,我不禁为她欢呼,当他勇敢拒绝圣约翰的求婚而坚持自己的真爱时,我被她的选择所感动,当她去照顾已经残疾的罗切斯特的时候,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

每一段的经历更重要的还是写出了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感纠葛和心路历程,她的心灵矛盾和内心冲突,她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憧憬和追求,将女主人公的热情奔放,藐视习俗,追求解放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简爱的身上,不得不对今天的生活报以庆幸,相比较而言,我们所缺少的不都在简爱的身上体现出来了吗,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生活中,简爱的任何一点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当今社会的典范。

《简爱》读书笔记作文二

有这么一个人,背负着世界给她带来的一切不幸,当世界看到她的种种劣势,告诉她生活不要有太多奢望,她偏偏不听。这样的传奇女子简爱,以她乐观振憾了我们。

也许她不漂亮,但她有着坚强的个性,也许她在人们眼中是位弱女子,可她依旧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渗透着女性独立思想的小说让我爱不释手,我为简爱的悲惨遭遇、雪上加霜的困难感到悲伤,为里德太太的偏心感到愤怒,为罗切斯造特先生失去一只手双眼感到同情。

也许就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大多数人还都有着达尔文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界就如同那样冷酷无情,至少并不是太美好。 人类只会向那身上有光环的人们投向目光,那些卑微的人们孤独又无助,本应该选择认输,可有人却依然如此倔强。

也许,他们只是那么想:为了生活罢了。但他们为了生活如此努力,他们相信明天是美好的、幸福的。

也许,我们不曾担心过,不曾困难过,不曾对这世界有什么太多的奢望、、、、、、可换了我们是简爱的话我们真的能创造美好的明天,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吗?我想我们还过着无忧的生活,还来不及体会那么多的艰苦,我们也只能从书籍中体会吧,懂吧、、、、、、

《简爱》给人坚强的感觉,但阅读完后会使人更加坚强,或许,这就是夏洛特勃朗蒂独特的文字与想象,《简爱》的魅力之处吧!

《简爱》读书笔记作文三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

《简爱》读书笔记作文四

曾经有一份挚爱,漂洋过海来到我面前,那便是《简爱》。它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她所象征的女性理想和追求已超越了时空,成了人们心中的永恒。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在这本书里渗透着最多的就是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了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本书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但是虽然她们生活在同一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的性格比较温柔,很清纯,更加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得不到父母太多的关爱,再加上她容貌不美,身材也很矮小。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

她所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容貌不美,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

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她从不因为自己的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在罗切斯特面前感到自卑,相反的,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的是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而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在这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勇敢的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话,迈向一个有着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学道路的起步。简爱藐视财富,但她却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我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论语读书笔记作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的意思是花言巧语,曲意逢迎,通俗点的说法叫“拍马屁”。

“拍马屁”源于蒙古文化,蒙古族是马背民族,蒙人常以养得一匹好马为荣,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

可见,“拍马屁”本是一种风俗,并无贬义。然而蒙人建立元朝之后,趋炎附势者为巴结权贵,不管其马优劣如何,便争着拍马屁股恭维一番。

久而久之,“拍马屁”便成了谄媚逢迎、阿谀奉承的意思。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几个马屁大师。90年代初,有人专门编了本书叫《马屁大观》。编者从各种正史野史、民间小说中摘选了数百则“拍马屁”的故事,马屁大师们轮番登场,各成一派,可谓百屁争鸣,拍出了风格、拍出了特色。

不过,也有几条漏网之鱼不在《马屁大观》之列,但与书中的马屁大师们相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武周时期的宰相杨再思,绝对是个集拍马屁之大成者。

当时,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依仗武则天的宠爱而权倾朝野。有一次,二张的哥哥张同休在司礼寺宴请百官,酒酣之时竟然当着百官之面取笑当时担任内史之职的杨再思说:“杨内史长得真象高句丽人。”

这句话如果放在今天,特别是受韩流影响的年轻人们,绝对会认为是夸自己长得帅或长得美。但当时唐王朝是当之无愧的天朝大国,高句丽这种附属小国在汉人的眼里就是“蛮夷”,所以说别人长得像高句丽人的意思就是,你丫长得真丑。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打脸,杨再思不但不怒,反而十分开心,还立即按照当时高句丽的民族习惯,将剪纸贴在头巾上,反披着紫袍,摇头晃脑地跳起了高丽舞,在座的百官无不鄙笑。

还有一个例子。当时张昌宗以美貌著称,时人都称他面似莲花,杨再思却说这个比喻不好,说:“不是六郎(张昌宗小名)似莲花,而是莲花似六郎才对”,一句话让张昌宗心花怒放,大赞这家伙会说话。

杨再思为官一任,基本碌碌无为,但凭着炉火纯青的马屁术,一直官运亨通,在政治斗争中始终屹立不倒。

不过,历史的审判向来公正,后世史学家用如椽巨笔将这个“马屁精”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但中国人,老外也爱“拍马屁”,特别是日本人,竟然将“拍马屁”演变成了一种文化。

日文的“拍马屁”翻译成汉文叫“磨芝麻”,寓意对待上级或长辈要毕恭毕敬,就像双掌互搓磨芝麻的样子。

日本人受汉人礼治文化的影响,视“敬”如命。我们经常能看见电视中,日本人谦卑地九十度鞠躬,只敢看对方的脚,大声喊“哈伊”。

中国人原来也讲究这个。古代称身份高贵的人为“足下”,就是说您身份尊贵,我只能看你脚下那块地方。

现在中国人已经不再讲究这个了,但日本人还保留着这一传统。日本的社会强调上级对下级、前辈对后辈的绝对权威,对大部分日本上班族而言,磨芝麻是职场必备的技能,因此也就有了“马屁文化”。

有日本职员曾总结过职场的“马屁套路”,上司开玩笑冷场的时候要帮腔,说的有趣的笑话要在别的场合要再次提起,“上次那个笑话太有意思了”。另外,诸如“某某桑,我非常仰慕您…您太伟大了…我在您面前太渺小”这样恭维话要经常说。

在我们看来,这些话不仅肉麻而且做作,不过在日本,几乎人人都很吃这一套,甚至还出现了“拍马屁”的职业。据说东京两个大学毕业生在路边摆了个小摊,提供拍马屁服务,口号还挺文艺:“感觉一下你潜藏的魅力吧,纵容一下自己”。结果一开张,生意火得不行,让人不禁感叹生财有道。

这么一看,日本的社会风气好像也不咋样(咦,我为什么要用也?)。

不过,相比言语,日本人更看重能力和态度。日本人不反对“拍马屁”,但反感“只会拍马屁”。所以,在日本职场,马屁精终究还是马屁精,有能力的马屁精才是好员工。

其实,因为现实生存的需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拍马屁的时候,这无可厚非。马屁精不可怕,可怕的是只会拍马屁的“二十四K纯马屁精”。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昏君还是明君,身边都不乏溜须拍马之人。但越是昏庸的君主,身边的“二十四K纯马屁精”就越多。

古代君王头顶上的冠饰叫冕,冕的两边各用一条丝绳挂下一个饰玉,称作瑱,因为可以塞住耳朵,所以又名充耳。充耳的目的,就是让君主不要去听一些谄媚之言,充耳不闻就是这个意思。

可惜的是,人们在加冕之时,只顾享受冠冕堂皇,却忘了耳边的警示。

所以,身居高位者,赞美之言可以听,但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听到那些和自己没关系的“马屁”,要果断扬起蹄子,一脚踢开。

踢开他们,才能看见真的自己,才能发现真的生活。

喜欢《热血狼牙_读书笔记作文600字》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笔记作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