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

怪诞经济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怪诞经济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选择愈多,让人愈混乱,多种选择等于无法决定

文|Sinopec淡然

《怪诞经济学》

作者:利玛窦·默特里尼

本书大部分阐述是偏于经济学的日常形为,失败时觉得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成功时认为是因为自己很厉害。我们总是只看见自己想看的。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己的主观认知和客观事实互相矛盾,可是谁也不想舍弃自己的信念和偏见。

一、我们犯的错有许多是可以预测的。

人类的大脑容易过热失控,不过再怎么笨的行为总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犯的错有许多是可以预测的。

换句话说,这些行为的逻辑有别于数学逻辑,虽然不像数学那么有规律,但许多实验已经证实,这些行为的背后往往有思考快捷方式的存在(详见第4章)。许多卓越的实验揭露了一连串“经济学的错误”,让我们看到“无意识的认知”如何作用,如何帮助我们过滤眼前的信息,以决定相应的行动。

很多时候,我们失败时觉得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成功时认为是因为自己很厉害。

我们总是只看见自己想看的结果。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己的主观认知和客观事实互相矛盾,可是谁也不想舍弃自己的信念和偏见。

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实验经济学等领域不断在研究人的决策过程,累积的研究量多得惊人。这些研究发现,“当事人的决策总能实现最大利益”的经济理论并不正确。研究也发现人们基于什么理由、如何作出不合理的决策。

本书也多处引用卡纳曼的研究成果。

人类的大脑容易过热失控,不过再怎么笨的行为总有一定的道理。

科学家在脑和神经生物学领域也针对合理性进行了一连串的研究,该领域通常是以大脑显像技术来追踪脑内的活动。

研究结果显示,人的决策行为受到相关大脑部位的神经细胞的左右,在无意识的过程和可以介入操控的过程之间,在情绪与认知之间(简单说来就是在感性和理性之间)

二、我们的大脑是这样计算的:

金钱的价值在我们心目中并不是绝对的。

我们会自行赋予金钱相对的价值,而这是受到经验和情绪所影响的。

轻易获得钱与辛苦获得的钱,不是等价的。比如说,那些中彩票大奖的,更容易被霍霍掉!

人们往往会把金钱分成各种类别,也就是会区分金钱的来源为何、怎样累积,以及如何使用。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脑中计算的,只不过此时计算所用的数学思维和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数学思维截然不同。

1、相同金额的钱,在不同情况下却有不同的价值。

比如,都是只要走10分钟路就能节省500元钱。可是对我们来说,买手机可以省下500元和买电视机可以省下500元,两者的差别很大问题的,但是实质其实相同。500元就是500元,但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价值会变得不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根据观察,人们往往会把金钱分成各种类别,也就是会区分金钱的来源为何、怎样累积,以及如何使用。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脑中计算的,只不过此时计算所用的数学思维和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数学思维截然不同。观察大脑的计算方式可以发现,人们会视情况不同而赋予同等数额的金钱不同的价值,于是所作的选择就显得互相矛盾。

人们往往会把金钱分成各种类别,也就是会区分金钱的来源为何、怎样累积,以及如何使用。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脑中计算的,只不过此时计算所用的数学思维和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数学思维截然不同

2、金钱的价值在我们心目中并不是绝对或抽象的。我们会自行赋予金钱相对的价值,而这是受到经验和情绪所影响的。

金钱的价值在我们心目中并不是绝对或抽象的。我们会自行赋予金钱相对的价值,而这是受到经验和情绪所影响的。

然而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金钱价值时未必依循经济理论。其实,这种现象层出不穷,有时甚至令人伤透脑筋。当“金钱的价值高低视情况而定”时,就代表着我们赋予了金钱相对的价值。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喜欢花钱,却讨厌存钱。

三、选择愈多,让人愈混乱。多种选择等于无从下手,无法决定!

在必须作选择的时候,大脑为了保持平衡,总会设法找理由解释,以证明自己的选择正确无误,然而最后却往往导致我们刚才所提到的不合理思考。此时的大脑运作就像传统集市中的交易——一件物品有多种价格,而每一笔交易都各有道理。

1、为了在诸多交易中保护自己,不轻易受人摆布,我们必须有宽阔的视野和坚定的选择标准。

不过,即使我们想方设法地证明自己的选择正确无误,毕竟还是会有极限,而大脑也会逐渐陷入混乱。经济学家也注意到,大脑的思考机制会作出自相矛盾的选择。

为了消除自己内心的迟疑,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绞尽脑汁,寻找适当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进行选择。就是那“盖棺定论”四个字。

像这样不断在脑中衡量、在心里盘算,只会让人陷入无法选择的泥沼而不能自拔。那些本来觉得三星太贵,根本不曾考虑购买三星随身听的人,可能到最后连SONY随身听都不想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消除自己内心的迟疑,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绞尽脑汁,寻找适当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进行选择。

2、自相矛盾的决定。

当选项变多之后,人们偏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选项。这是因为我们给自己找到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理由——中间的选项在其他两个选项的衬托下显得最方便、最珍贵。

当选项变多之后,人们偏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选项。这是因为我们给自己找到了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理由——中间的选项在其他两个选项的衬托下显得最方便、最珍贵。

3、其实一切只是自己妥协的结果罢了。

餐厅管理人员在设计酒单时也会巧妙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特性。例如在酒单上加入贵得令人咋舌的特级好酒,顾客就容易选择比低价酒高一级的中高价位洋酒。这样的选择倾向正好符合餐厅管理人员的期待。

如果你希望提供更多的选项能对大家都有益(不只对卖方有益),就必须了解一连串的决策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找出会让对方选择违反合理性的不合理选项,借此打乱对方选择的步骤。

4、高估自己的判断力,愈专业,愈容易自以为是。

人们不只在意自己拿多少工资,更在意与别人的工资相比时,自己的工资是高了还是低了。

我们衡量是否被公平对待,主要取决于与他人的比较。当失去一笔财富的痛苦两倍于获得同等价值财富。

此书值得一读!

概括来说,这本书所表达的是我们日常所做决策时,感觉和事实往往是并不相符的。书中举了大量有趣的事例来说明这点,虽然对部分事例的解释都仅出于本书的主旨,并未考虑其他因素而显得并不是十分具有说服力,但还是一本比较有趣的书,能让我们进一步探究自己做决策时的一些心理机制。

任都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应该不会找到纯理性或纯感性的人。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是把所有人都视为纯理性人,基于这一点而做出的决策因也会考虑到感性一面而往往会发生失误。而人若完全依据自己的感性即直觉去进行决策,也很有可能做出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决策。如何平衡理性与感性,这是一个复杂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既不是冷冰冰的计算机,也不是书中所说的“尖耳朵的火星人”,所以难免会在决策中参杂入感性的因素。有时这部分感性是不利于决策的,但有时参杂入感性而做出的“非理性”决策,反而是能够让我们心理感受最好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真正的理性应该并非是像计算机那样冰冷的纯理性,而应该是综合考虑到主观感受等因素,而将理性感性相结合,以达到最高效用的方式。这种方式,或许才是我们一般人类真正的理性。

书名翻译的有些怪,但其实讲的是直觉,感性与理性,逻辑的拉锯导致的各种行为与决策。系统一,系统二两者之间如何勾连,如何互相影响,如何随各种内外环境的不同而让我们陷入各种陷阱。书中通过各种有趣的事例,问题,让读者对各类问题映像深刻。相同金额不同价值,投资的各种怪异的决定等等,看完后有种原来如此,恍然大悟的感觉。书中后半部分各种对大脑功能区域的试验和说明,个人感觉,稍显枯燥和离题,其实如前半部分一样即可。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各种行动的背后代表的是当下不同的思考,或者说是当下系统一与系统二妥协后的结果。为了不让我们落入别人设计好的陷阱,我们需要一些基本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更有可能自己做主,但也仅仅是更有可能。人要真正获得自由决定的能力,好难,努力吧。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500字


《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大师曼昆所著,记得这是第二次看这本书,本书总共有13篇,分为36个章节。在读完此书之后,感觉全书结构合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曼昆教授将一些深奥的经济学理论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解释得很清楚。尤其是经济学十大原理,讲得出神入化,曼昆教授用语简单朴素,用简单的文字和简单的案例深刻的阐释了经济学中的十大原理,做到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深奥的知识,让人印象深刻。

同时,曼昆教授在此书中用重点讲解应用与政策,而正规经济理论则次之,这真正让读者领会到经济学的学以致用。本书主要讲解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企业行为与消费者选择理论、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波动、以及宏观的经济政策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

其实对于一个外行来说,我觉得本书的最大价值并不是有多少深奥的理论体系,而是在简单的语言中教会我们形成一种经济学思维。教会我们用经济学的知识去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要有经济意思,要把理论知识变成有价值的实际行动。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做了大量的学习,因为有些知识的确似懂非懂。我相信这些知识对我以后的理财有很大的作用,肯定会受益终生。

《经济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400字


《经济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400字

在网上买了两本比较陌生的经济书籍——《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完全陌生的领域,不过还蛮好玩的,作者写的很通俗易懂,我看书的速度也可以,一个星期两本,900多页。

收获最大的是这两个关键词:

机会成本——当你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所放弃的。专业解释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边际效用——这个词,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都有一定的含义,我更喜欢社会学的含义,即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但这是一个极度正常的现象,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不信你可以试试。

其它还有很多政府层面的,就是宏观的一些东西:

一、人们总是面临取舍,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这两者不是都可以得到完美的,总需要取舍。

二、贸易总能改善生活,在我们工作中,分工合作总会比一个人工作的效率高些,流水线的例子很容易理解这一现象。贸易会让我们很容易享受世界各地的美好。

三、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虽然不是绝对,但我们还是得感谢这小小的通货膨胀率,不然也许我们会失业呢。

其实还有很多,但大多数我都记不住了,不过现在看新闻,偶尔会听到一些财政政策,会用所知的凤毛麟角的只是去解释动机,虽然多数的时候,我所理解的都是很片面的,还好我现阶段不会用这些知识指导我生活和工作,不然估计会死的很惨的。这也许就是知道比不知道更恐怖的道理吧!

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学读后感范文一

在我对经济学有所了解之前,我想象中的经济学应该是枯燥无味、堆砌数字和符号、对于现实生活没有意义的(至少对我来说是的)。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其实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还不如说是一种哲学,这个学科的价值能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个经济实体、甚至于每个国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经济学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些非经济学家的普通人来讲有两个方面:

1. 我们可以直接应用现代经济学的成果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简单说就是帮我们获得更多的金钱,经济学最关键的领域是经济领域,比如:当铁矿石进口价格上升时,钢铁企业的股票走势是怎样的?钢铁的下游企业股票走势怎样?;当利率上升时,我们要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家要做出这样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影响是什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当出口市场受挫时,我们为什么要促进消费?为了促进消费国家有什么手段(画外音:高房价)?具体发展什么行业?发展什么区域?怎样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经济学的方法论:书中涉及到的经济学方法论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石:以数据说话。书中分析问题都有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这也是经济学本身对经济学家最基本的要求。要养成凡事以数据作为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的基石。知易行难,比如现在生活中很多问题很难直接拿出数据分析,从而现在有些所谓的传统智慧(书中解释为:通常指哪些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因为人普遍使用,结果就为公众所接受为真理的说法)就非常值得质疑:金钱并不能帮助人赢得选举 (书中例子),每天喝8杯水不能对健康有帮助(书中例子),一根香烟折寿11分钟,要是现实中的例子就太多了:随便翻出一个电视台就会发现大把的白痴广告:论据和结论完全没有关系,逻辑似是而非,仔细分析这些广告完全可以当成是笑话集锦来看。(这也侧面说明为什么看电视多的人智商都不高)。

第二个层次是甄别数据:每天我们面对的数据都是海量的,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么,我们怎样使用。这就涉及到书中的另一个层次的观点:专家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我们怎样甄别这些专家的数据和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书中也提出了一种利器就是动机分析,书中认为:动机是现代社会的基石,理解动机或者是找出人们真正的动机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有些数据明显就是有问题的,比如前段时间的工资被增长的事件(那明显是统计局要和谐局面)。有些数据就不是那么容易发现,比如房地产中介提供的房屋成交参考价格。书中认为现代社会的专家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利,那么他们提供的数据和服务就难免带有利益的烙印,仔细进行动机分析,我们是能够甄别这些数据和信息。

第三个层次:基于正确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部分的内容是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书中提出了若干非主流命题:名字对孩子的未来有影响么?学校老师和相扑运动员有什么相似之处?父母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成功?作者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对这些有趣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其中使用的方法和智慧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我的建议是看到每一章的讨论命题后想想:如果我来研究这些课题,我会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怎样获得这些数据?怎样甄别数据?从哪里着手分析数据

经济学读后感范文二

《生活中的经济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体制。

《生活中的经济学》作者茅于轼,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曾在哈佛大学以访问身份工作一年。他从美国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写出了美国经济如此发达的原因。他的写作风格平易近人,虽有严肃认真的经济理论说明,但又不会长篇大论,让你看得头昏脑胀,不知所云。书中写的都是日常琐事,却往往折射出惊人的启示,可以说这是本大众化的书籍。

记得一位教授讲第一节经济学原理的时候说过:经济学与管理学最大的不同,是它们的学习方法不同。管理学主要从各种各样的案例入手,分析其中的要素和关键,从而提取管理方法的要点;而经济学需要很多的理论支持,一般说来,经济学家阐述的理论都是越简单越好。诚然,学习经济学,都要从理论学起。不过对于刚涉足这一领域的我来说,不来点具体实际的情况扩展说明理论,总是有点抓不着边的感觉。理论总要跟实际相结合嘛。抱着这样的心态,我阅读了这本书。要通读一遍并不难,难的是全部读懂。这是本需要咀嚼的书。老实说,我看了大半,真正理解透的也只有微经的大部分内容。对于宏经,可能我还没有学到有关知识,所以权当了解大概。尽管这样,我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从邮政的垄断与民航的竞争谈开去里就从美国的私人办邮政业务谈到垄断的危害和自由竞争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好处。在中国,邮政都是由国家开办的,但在美国,惜时如金的美国人不能容忍大多数邮局的排队等候,于是私人办邮政应运而生。事实说明,此举迫使美国邮政参与市场竞争,迫使它们改变策略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这个现实说明,竞争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效益。用茅于轼的话来说:一个竞争者比十个物价监督员的力量还要大。如何健康地开展竞争,这是我国政府需要深思的问题。

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不过这本书对于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的确有着不错的效果。我想在以后的学习里,这本通俗而又深刻经济学读物将对我经济学知识的加深巩固将有着重要的帮助。我同时也希望,在不久后的将来,市场上将会出现专门阐述中国经济理论和现象的类似书籍(而不是全部是美国的)相信那时中国的经济体制,将得到极大的完善。

较量:乐观的经济学与悲观的生态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渺小的人类,还是伟大的人类?n——生态学与经济学的《较量》n-1-n最近热映的《流浪地球》电影中,地球就像一个大个的宇宙飞船,资源有限、设计精妙,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在宇宙间流浪。在50多年前的1967年,当时美国太空计划成功,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震撼了全人类。地球从月球上方升起、像一艘宇宙飞船一样孤独地浮在太空中。人类第一次得以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自身——人类孤独地生存在宇宙中,完全依赖于地球有限而脆弱的资源。美国环境科学家埃利希呼吁为了地球这艘宇宙飞船,人类需迅速将经济模式转型为“太空人经济”。从此环保主义开始成为人类关注的重要目标。-2-n70年代的美国,环保主义几乎成为一种世俗宗教,他们预言“二十世纪最后的三十几年中,唯一且最为重要的事实”就是世界饥荒。最形象的宣传是一只巨大的秒表在行进着,预测每八点六秒就有一个人“死于饥饿”。那时候的美国就像我们现在的中国——雾霾严重、资源紧缺、人口过剩。埃利希发出“大范围饥荒”的警告,呼吁人们进行“根治性手术”,主动进行生育控制并赞同堕胎合法,甚至提出利用药物或公共饮用水达到强制绝育或暂时性不育的假想,从而切除人口增长失控这个“肿瘤”。为控制人口,有些学者认为美国应该将国际食物援助的国家分为“无法救助”(海地、埃及、印度)、“尚可救助”(利比亚、冈比亚)或者“应该救助”(巴基斯坦、突尼斯)。一九六六年,约翰逊总统拒绝将美国小麦运送至印度,直到印度执行了强有力的家庭生育计划。美国还认为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超过石油产量,于是开始在波斯湾驻军,因为全世界所有探明的石油储量将在一九九〇年用尽,他们必须采取行动。人类被焦虑和不安笼罩着,但这一切是真的吗?n-3-n在环保主义盛行的同时,另一种乐观主义观点相应而生,他们认为环保运动是“美国经济面临的唯一也是最大的威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和埃利希饥荒逼近的观点相反,西蒙认为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缓解许多国家严重的食物匮乏,迅速增长的世界人口也未必会造成全球性的食物短缺。西蒙认为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想法、更新的技术以及更好的解决方案。人口增长并不会引发世界危机,反而有助于解决危机。人类才是“终极资源”。人类没必要控制生育,因为少生的孩子中没准就有莫扎特、米开朗琪罗,甚至是爱因斯坦。西蒙还认为自然资源也不会匮乏,因为资源的定义会随着时间发生彻底且不可预料的改变。-4-n西蒙和埃利希的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终于爆发了激烈冲突。一天,被埃利希屡次侮辱、忍无可忍的西蒙把一杯饮料泼到了埃利希的脸上,两人进而扭打在一起。1980年,势不两立的二人开启了一场世纪豪赌,多篇学术期刊上的文章记载了这件事。两人选择了当时最为稀缺的铬、铜、镍、锡、钨五种金属,每种价值200美元,双方对赌:10年后如果价格下跌,埃利希向西蒙支付1000美元,如果价格上涨,西蒙向埃利希支付差价。两人的赌局反映了当时发生在全美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间的文化冲突,同时也体现了一九八〇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吉米·卡特和其共和党竞争者罗纳德·里根截然不同的思路。1990年,西蒙成为最终的获胜者。10年间,尽管世界总人口从四十五亿增加到了五十三亿,五种金属矿物的价格却平均下跌了近一半。这场赌局尖锐地质疑了环保主义者广泛认同的假设,即我们正不可避免地走向一个资源匮乏并可能陷入灾难的世界。西蒙赢得赌局的1990年,乐观主义完全占据了上风,美国政府不再过分强调环境保护,一直延续到现在不靠谱的特朗普政府,甚至正式退出了碳排放协议。乐观主义者认为:全球变暖带来的真正“灾难”在于“用过高的成本,不理智地将资源用于抑制的碳排放”。为了快速减少碳排放而付出的成本“足以为全世界的每个人提供干净的水源”,这样每年能够拯救两百万人的生命,并且阻止五亿起严重疾病的发生。回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环境预言时,时任总统布什表现得不屑一顾。他说:“二十年前,一些人谈到了增长的极限。如今,我们意识到增长其实是改变的动力,也是环境的朋友。”n-5-n总体来看西蒙取得了胜利。1980年至1990年间,金属市场的涨跌情况印证了西蒙和经济学家的观点。新的供应来源、替代产品以及金属垄断瓦解对金属价格的影响远远超过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最终导致金属价格的下跌。但实际影响因素及作用却错综复杂。商品价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在繁荣和萧条、稀缺和富足之间波动。西蒙的胜利也并非确定无疑。并非每一个以十年为期的关于商品价格的赌局他都能赢。后来经济学家对从1900年到2008年间每个十年都进行了模拟,他们发现在63%的情况下都是埃利希获胜。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商品价格在一战后骤然下跌至低点。 埃利希犯下的唯一错误,就是将时间限定在了十年。因此埃利希一直不承认失败,他说:“朱利安·西蒙就像个从帝国大厦顶层跳下去的人,经过十层楼的时候还在说一切进展顺利。”n-6-n《较量》不仅是埃利希和西蒙个人的较量,还是人类环保主义和乐观主义的较量,也是人类和地球的较量,这些较量归根结底是人类的终极思考——“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如何衡量人类社会是否成功?我们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n是像《流浪地球》中那样主动控制人类规模、牺牲居住者来挽救地球?还是以人类为根本,发展经济、鼓励创新来追求社会质量?n-7-n环境问题如今也成为了中国的头等大事,许多城市限行限产一票否决,丝毫不管经济的影响。这一点非常像《较量》中70年代的美国,我们大部分人也从不怀疑、跟着D的声音,可这真地对吗?还有几十年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牺牲掉了几代人,现在虽已狼狈转向,可是人口减少趋势已成,经济日渐增长乏力,为时已晚。人类宁愿选择相信悲观主义者,即使错了结果还好;也不愿相信乐观主义者,因为如果错了结果更糟。正是这种思想绑架了我们的道德,将我们捆绑上了环保主义战车。-8-n事不辩不明,正是有了埃利希和西蒙的赌局和较量,美国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环保政策、曲折前行。但如果辩论都不允许辩论、怀疑都不允许怀疑、反对都不允许反对,我们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与乐观主义和环保主义相比,没有意见才是社会的最大悲哀。———————————————n面对浩瀚的宇宙和流浪的地球,我们究竟是渺小还是伟大?n《较量:乐观的经济学与悲观的生态学》,将给您带来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思考。

比尔•盖茨年度选书,讲经济学家朱利安•西蒙与生态学家保罗•埃利希打了一个赌,用五种金属的价格变动,预知未来世界的发展。双方各买入一千美元的铬、铜、镍、锡、钨,约定十年后除却通货膨胀因素,如金属价格上涨则证明地球资源稀缺,西蒙认输。这场赌局也被视为美国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对决。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窥探政治与科学的互动关系,不同的政治立场是如何运用经济学家们和生态学家们去开展博弈。可惜两个主角都过于偏激,要么是世界末日要么是乌托邦,罔顾现实生活里的弹性,我们的任务不是要从互相较量的观点中做出选择,而是要尽力找到方法来平衡这两种观点引起的紧张和不确定感,吸收双方观点中有价值的部分。最终,决定人类进程的不是自然的铁律或无限的市场力量(埃利希和西蒙各自的指导原则)而是我们所做的社会和政治选择。

这是一本关于人口和环境问题的书,通过乐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朱利安•西蒙和悲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保罗•埃里希近半个世纪的较量,探讨了关于未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的社会是否应该依赖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来迎接并适应全新的挑战?抑或我们是否必须立即减少碳排放,并以激进的方式改变社会?

埃利希和西蒙互斥的观点对于我们构想未来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任务不是要从互相较量的观点中做出选择,而是要尽力找到方法来平衡这两种观点引起的紧张和不确定感,吸收双方观点中有价值的部分。最终,决定人类进程的不是自然的铁律或无限的市场力量——埃利希和西蒙各自的指导原则——而是我们所做的社会和政治选择。无论是生物学还是经济学,都无法替代一个更深层次的道德命题:我们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篇一: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在我对经济学有所了解之前,我想象中的经济学应该是枯燥无味、堆砌数字和符号、对于现实生活没有意义的(至少对我来说是的)。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其实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还不如说是一种哲学,这个学科的价值能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每个经济实体、甚至于每个国家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经济学的价值对于我们这些非经济学家的普通人来讲有两个方面:

1. 我们可以直接应用现代经济学的成果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简单说就是帮我们获得更多的金钱,经济学最关键的领域是经济领域,比如:当铁矿石进口价格上升时,钢铁企业的股票走势是怎样的?钢铁的下游企业股票走势怎样?;当利率上升时,我们要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家要做出这样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影响是什么?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当出口市场受挫时,我们为什么要促进消费?为了促进消费国家有什么手段(画外音:高房价.)?具体发展什么行业?发展什么区域?怎样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经济学的方法论:书中涉及到的经济学方法论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石:以数据说话。书中分析问题都有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这也是经济学本身对经济学家最基本的要求。要养成凡事以数据作为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的基石。知易行难,比如现在生活中很多问题很难直接拿出数据分析,从而现在有些所谓的传统智慧(书中解释为:通常指哪些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却因为人普遍使用,结果就为公众所接受为真理的说法)就非常值得质疑:金钱并不能帮助人赢得选举 (书中例子),每天喝8杯水不能对健康有帮助(书中例子),一根香烟折寿11分钟,要是现实中的例子就太多了:随便翻出一个电视台就会发现大把的白痴广告:论据和结论完全没有关系,逻辑似是而非,仔细分析这些广告完全可以当成是笑话集锦来看。(这也侧面说明为什么看电视多的人智商都不高)。

第二个层次是甄别数据:每天我们面对的数据都是海量的,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么,我们怎样使用。这就涉及到书中的另一个层次的观点:专家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为自己谋取利益。我们怎样甄别这些专家的数据和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书中也提出了一种利器就是动机分析,书中认为:动机是现代社会的基石,理解动机或者是找出人们真正的动机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有些数据明显就是有问题的,比如前段时间的工资被增长的事件(那明显是统计局要和谐局面)。有些数据就不是那么容易发现,比如房地产中介提一供的房屋成交参考价格。书中认为现代社会的专家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利,那么他们提一供的数据和服务就难免带有利益的烙印,仔细进行动机分析,我们是能够甄别这些数据和信息。

第三个层次:基于正确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部分的内容是书中最为一精一彩的部分。书中提出了若干非主流命题:名字对孩子的未来有影响么?学校老师和相扑运动员有什么相似之处?父母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成功?.作者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对这些有趣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这其中使用的方法和智慧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我的建议是看到每一章的讨论命题后想想:如果我来研究这些课题,我会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怎样获得这些数据?怎样甄别数据?从哪里着手分析数据。

篇二: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周日花了一天时间把《魔鬼经济学》大概看了一遍,很就不看书了。没想到一天不到就能看完一本书,还是最近几个月来看完的唯一一本书,着实让自己意外。

看完后,首先说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列维特是个很有见地的经济学家。我觉着他才是一个牛一逼一的旁观者,有数学思维却不表面运用数学,能够洞察人一性一。

刚看完时,我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可是我想着想着就觉得有点不对。我是学计算机,为什么我半年没看完一本计算机方面的书,却在一天之内兴致勃勃地看了一本经济学的书。难道我的兴趣不在计算机?再进一步想,我毕业这么久没有任何计算机方面的进修,也就是说我能保持我还行的技术能力靠的完全是大学里的基矗可怕了,我在吃老本,现在吃以前的,那以后吃什么呢?我该注意了,思考了。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计划。不过,我好像是突然意识到了点什么。。。。。。

篇三: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上大学以来,在一些如微观经济等跟经济有关的课堂上,总听到老师们推荐一本经济类的书,说是必读的它就是《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实在抢手啊,在图书馆是要预约才能借到的,我把它从图书馆拿回来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于是我利用一个星期中午午睡前的空隙把它读完了。

说实话,当初我想要借这本书来看的目的是比较功利的,想着它既是畅销书,又是与我们专业有关的,里面一定会教我们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直接告诉我们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不多,但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发现作者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向读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我感觉书中的一些大多数关于美国背景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很不一样,导致我会对一些章节不太理解,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做法,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然而,我对书中作者关于孩子教育与父母一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持保留态度,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同吧,我始终认为孩子教育与父母一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关系。书中史蒂芬列维特有这样一个观点: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对此我不太认同,因为放到中国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拿我最近在《读者》看到的一篇文章来说吧。文章题目是什么已经忘了,但里面的内容让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以后教育孩子也要像文章所说的那样去教。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一个13岁男孩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故事,因为他爸爸有事,所以要把他托给外国一个朋友看管,在机场,爸爸友人这样对小男孩说:听着,你爸爸不没有欠我人情,我也没有欠他人情,这样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人情利益关系,所以你在我那儿住的时候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指望我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早上要自己做早餐,自己想到哪儿玩可以按照旅游手册上写的路线去游玩,若是我有空我可以陪你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国外生活回来,小男孩的变化让全家人吃惊,他成了具有极高自理能力的13岁小男孩。就我自己而言,父母给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承担责任、努力前进,因为在家里,我们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当然,青春期的我们就很难说了。

由此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对他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放手去让孩子自理,他就迟迟不能独立生活。当然,小伙伴跟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但我觉得父母的教育才是关键。而前一段日子有位老师在网上发布的帖子也跟这个话题有点关联,他认为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就是说富人家的子弟由于他们的父母肯花钱给他们最好的教学资源,这样他们的孩子在日后的各种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当然,这涉及的有教学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仍是父母。

读完这本书后,尽管我脑海中仍有许多问题,但也学会了分析问题要结合背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你想要的答案。

篇四: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魔鬼经济学》下面这些命题作者都用一些数据和方法进行了实证。(姑且不论这样的方式是否是有效的)

1、美国的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成绩好看些,往往会在试卷评阅之前进行私自修改;日本的相扑运动里面的相扑运动员为了自己的排名在关键局一般会相互作一弊。这是作一弊的案例。

2、3K一党一的人和房地产经纪人一样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利益最大化。所谓专家经常滥用一些数据来恐吓大众以达到目的,其实我们大可以放心的对他们的研究数据进行怀疑。

3、毒贩的地位和收入都是极其低的,他们的危险也是很高的,但是因为在贫民窟里面贩一毒并不被当成是一件可耻的事,加之生活贫困,和很多有明星梦的人去好莱坞,所以他们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做到贩一毒集一团一的高端,所以不愁没有人贩一毒,所以贩一毒的人待遇很差。

在这里作者举例说:为什么一个一妓一女的收入会比建筑家的高,因为想做一妓一女的人少,相对供给比建筑师的相对供给就少,而需求也可以这样说:一妓一女不需要建筑师,但是建筑师不一定不需要一妓一女。

4、美国的犯罪率为什么在前几十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犯罪分子的减少作者把这个归于堕胎合法案的通过。因为想堕胎的母亲大都是来自贫穷没有受到很好教育的未婚群体,如果他们将孩子生下来,对孩子的教育肯定不是很足,这就增加了潜在犯罪的数目,但是堕胎合法就降低了潜在的犯罪人数,这个影响当然是由在法案通过后的几年、十几年的数据得到的。

5、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好的结论就是不要完全相信那些专家的话,因为当你读足够多的专家的话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大部分观点是完全相反的。父母对孩子确实有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决定于做父母本身的人品,至于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则是次要的。

6、一个人的名字对他的一生有影响吗?多多少少是有一点的,这还是要通过他们的父母实现,当一个父母给他们的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他们多半是寄予某种希望,当然他们也会为这种希望而努力,培养他们的孩子。

作者还分析了美国白人和黑人的取名,由于种族对立依然存在,所以在取名字时是收到影响的,黑人想在黑人区呆下去最好是取明显带有黑人特征的名字。底层的阶级取名一般倾向于想高层人士学习,所以当那些名字被底层人士普用之后高层人士一般会创造出新的名字。

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蛮好的,同类的书籍在市场上其实是很多的,就是研究一些比较切中实际的问题,尽量多的找数据和证据来证明,当然一切大都要回归到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正常心里,基于此作出一系列的活动,从而符合我们的现象。

从这本书得到的启示:1、尽量保持自己的判断,不要急于相信那些所谓专家的话,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当然一定要是准备的数据。

2、做经济分析的时候,当分析和数据或者现实不一样的时候,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换一种相反的解释,或许人们不是这样认为的,或许当人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人们会这样想,而不是那样想

篇五: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这本《魔鬼经济学》是我在地铁口的书摊上买的,当时也是贪个小一便宜。回家打开书一看,原来是盗版书,满篇都是错别字,好在还没达到影响理解内容的程度。看来小一便宜不能占啊!

《魔鬼经济学》也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他和其它教材型的经济书相比,知识方面介绍得并不广泛,但娱乐一性一更强一些。这本书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而是讨论了几个独立的很有趣味的话题,比如:哪一类人的诚信度比较差、人在什么环境下倾向于撒谎、3K一党一是如何组织的、黑帮的经济活动、堕胎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等等。

虽然这本书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但明显地可以看出作者所有的话题都在试图传递同一个思想:有些事件,看上去似乎是某个原因引起的,但实际上它却是另一个因素的结果而已:真正的更本质的原因往往是隐藏在其后的,也许是你从来未曾想到过的。

在这本书讨论的众多话题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关于黑帮成员是如何分赃的那一段。我是一个俗人,所以一看见和收入、分配相关的内容就格外兴奋,记忆力也仿佛好一些:)。下面,就以讨论影响某个人的工资水平的因素,来作为这本《魔鬼经济学》的读后感吧。当然我们讨论的将是在美国的情况,这比讨论中国现状来得安全。

一个人的工资收入首先与他从事的行业有关,不同行业间工资水平的差距远远大于行业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才有男怕入错行这一说。

一个行业收入的高低从根本上讲,是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的:职位数量少,求职的人多,工资就低;否则就高,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深入一点分析,有四个因素(这四条是《魔鬼经济学》中给出的)会影响到某个行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有多少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工作让人产生的不快一感、以及市场对这个行业所提一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用这四点可以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一妓一女的平均收入比程序员还高(《魔鬼经济学》上给出的例子是建筑师,不过程序员更贴近我的生活啦):①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女孩子梦想着自己长大后去当一妓一女,愿意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较少;②一妓一女的技能是要在非常具体的环境当中才能磨炼出来;③一妓一女所从事的工作让她们感到很不愉快,这份工作有潜在的威胁,并且她们很可能会因此失去获得幸福家庭的机会;④想找一妓一女的服务的人远远多于想找程序员服务的人。以上几点就导致了相对于程序员来说一妓一女可能是供不应求的,因而一妓一女这个行业的平均收入较高。(美国情况,其他国家情况可能不同)

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是否有垄断存在。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力都被一个叫做工会组织所垄断。雇主必须同工会协商讨论工资的高低。而全国只有一家工会,是绝对的垄断机构,可以在谈判中占尽优势。因此,拥有一个真正为劳动者服务的工会,就能大大提高工资水平。

同一个行业内,个体之间也存在工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个人的业务水平不同,创造出的价值也不同,所以想要提高收入,必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每个人对工资的期望不同引起的。这一点是我在读《经济学原理》中解释价格歧视一段时突然领悟的。

篇六:魔鬼经济学读后感

前些天王小岚发我一书:《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曾经大热,为一位年轻的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教授与一位自一由撰稿人合著,非常轻松易懂,是我所阅读过的(虽然样本极少)最好读的经济学相关书籍之一。

既然如此轻松好看,便意味着信息量或者信息难度/深度的有限,作者自己也指出该书初版时的一些反对声音,有些我也同意如有人指出该书有着明显的模糊不清的风格;还有人说在关于犯罪率下降的章节作者显然太不谦虚。还有更多的反对集中在没有明确的统一的主题,对此我没有太多想说的,我不明白这个问题是否会对作者的研究价值产生本质影响,因为作者很清楚地意识到,他本质上,只是一个喜欢提出问题的人让人想到哲学家。至于连贯与否,对于一个喜欢不断尝试提出新鲜问题的好奇者来说,并不十分重要,除非这个好奇者碰巧是逻辑一爱一好者。

而对于先前提到的两种批评,我认为都有证据支持。

首先,虽然作者在课题研究时大量采取了统计学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这是经济学实证化的强大工具和支撑,但作者在下结论时常常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过于武断,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倾向当然,客观地看,这也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采取实证科学做法的一种不可避免的损失,可视为研究过程中的一种机会成本,可不幸的是,当这种机会成本以否定人们所熟悉的观念,即以否定传统智慧的形式向人们展现出来时,就会引起一些人的强烈不适(如作者证明了9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犯罪率急剧下降是由于很多年前堕胎法的通过,势必引起了保守主义、基督徒的反感。)当这种不适感具有普遍一性一时,这种理论就有可能被视为武断、无理,甚至是谬论。话说回来,在这里,当然,作者并没有在价值判断上引起我个人的反感,尤其当我考虑到他经济学家的身份,但是,正是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一名科学家/学科的深入研究者,作者并没有展示出充分的客观一性一。回归分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控制变量法,是将经典物理学/数学的方法引入对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的分析中,然而众所周知,作者更知,社会经济问题是无法做到完美的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或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首先是建立在不完全和不确定一性一的基础上的,确定也是在有概率保证的情况下才能谈论;相关,由其定义可知,区别于确定的函数关系,变量间的相关虽可量化,但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完全,其可靠程度也大相径庭,但总的来说,没有社会统计是真正完全的。统计学是一种不可放弃的强大工具,但如何把握太重要了,经济研究中应努力防止被统计牵着鼻子走。因此,经济研究,必然要求经济学家时刻保持客观一性一和谦虚不过考虑到此书面向大众读者,那么,牺牲一点客观一性一也可以容忍,但这又是机会成本,即以牺牲一点客观一性一的代价换取更多注意。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怪诞经济学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经济学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