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摆渡人2读后感

摆渡人2读后感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_2000字。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读过了作品,对于里面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_2000字,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2000字

犹记得读完第一季摆渡人的时间,正值新年伊始,情不自禁、无法自拔的被笔者的故事深深吸引、震撼,拿得起便放不下.
一部关于爱与救赎、生与死的故事,用不同寻常的写法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一瞬间便俘获了我的心,跟随着迪伦和崔斯坦的脚步一起心惊胆颤、起落沉浮、间不容息.直至他们在相互的信任与勇敢的搏斗中穿越荒原、抵达一个又一个象征着活命的安全屋.方才如释重负.
笔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将迪伦在生死轮回之间的选择、矛盾、纠结与挣扎,表达的淋漓尽致.
故事的结局亦是美好的,将生命置之度外的爱让迪伦和崔斯坦打破冥界的规则与戒律,双双穿越回了烟火人间.是否就此如神话故事里讲述的那般,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时隔八月,好奇心使然,再读摆渡人第二季,实在没有办法不来看一看故事的续集里蕴含着怎样的玄妙.
书的封面,那幽暗昏黄的色调、虚无飘渺的小船,边际遥远的时空,猝不及防轻而易举的将心掏空.
重返荒原这样预示着非生即死的字眼,瞬间便将自己带回到迪伦和崔斯坦的身边,仿佛从未离开.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毋庸置疑,是自己.
人生而孤独,从呱呱坠地到归尘没土,这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漫漫却有时的一生,认谁也不会敌得过自己更懂得自己.
即便是朝夕相处,相濡以沫安然到老的伴侣,也无法拥有相同轨迹的一生.
生命到底不过是一个人的孤旅修行,能够真切的感受快乐和痛楚,抵御无常与磨难,才是修行的常态.而爱、勇气与信仰是决定结局悲喜的关键因素.
如同这本心灵治愈小说,不,确切说是不切实际脑洞大开幻想过剩的穿越小说,只不过这里的穿越和洛晴川穿越回了遥远古代的桥段不同,这里的穿越,是生与死的穿越,是一场跌宕起伏、惊悚悬疑、生死轮回的穿越,是灵魂与肉体在饱受折磨、垂死挣扎、却依旧向往重生的穿越.
而迪伦的出现,让这向往有了理由,他守护她,做她灵魂的摆渡人,她救赎他,成功逃离了永无休止,百无聊赖,孤独无我的摆渡人生活,重回到烟火人间,他们互为成全.
可书读过半,却激不起心中一点涟漪,重返人间后的迪伦和崔斯坦,像两个不谙世事撒娇耍气过家家的小朋友一样,尤其养伤期间轮椅拐杖的大占篇幅,像极了南方的小城里连绵不绝的阴雨回南天气候,惹得心情百般不悦,连同不时而来的亲亲我我的画面,更是难以接受,两个十五六岁尚未成年的孩子,这样频繁的亲昵画面真的合适吗!
毕竟这本书在问世后不仅打动了无数的成年读者,还荣获了2013年度苏格兰童书大奖的殊荣呀.这样的话风,实为不妥.
不止如此,第二季的情节因为苏珊娜-一个默默暗恋崔斯坦的摆渡人的加入与第一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因为苏珊娜亲眼目睹崔斯坦和自己摆渡的灵魂穿越回了人间,便开始蠢蠢欲动,欲效仿之,为了和崔斯坦一样穿越那道隔阻生死的隧道,去人间走一遭,追随爱情,再去感受生而为人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她用谎言欺骗自己摆渡的灵魂,和他达成共识:她助他还魂附体,死而复生,而他只需要将她带到人间.便从此桥归桥路归路.
却不曾料想,当他们真的得偿所愿返回人间,却像上帝为了惩罚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被下了诅咒一般,被彻底捆绑在一起,因为他们一旦离开彼此的视线,便会恶心刺痛直至血尽人亡,他们的境遇和迪伦、崔斯坦别无二致,不免于幸.却都无计可施.
越看越觉得第二季更像是一部虚构过度的悬疑惊悚片,当两对摆渡人和他们摆渡的灵魂打破戒律、穿越那道阻隔生死的隧道,随之穿越的还有冥界的恶鬼们,它们偷越到了人间残害无辜,大快朵颐贪食肉身制造灾难.
为了活着,和迪伦在人世真正的活着,崔斯坦接受了审判官的审判,他如约封堵了隧道入口,杀死了闯入人间的恶鬼,勇气非同一般.而苏珊娜却并非这般幸运,活在人世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她尚未来得及体验多少,便开始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恶鬼们大肆杀戮,无辜的人们因为她的贪慕自由不幸遇难,死不忍睹,虽然在崔斯坦的帮助下炸毁了洞穴,焚烧了恶鬼,但终因为她和杰克的自私自利自食恶果,苏珊娜被逐回荒原,继续开始没完没了的摆渡人的生活,杰克也因此再次毙命.
而崔斯坦和迪伦最终得到了审判官的原谅,同意他留在人间,并誓言永生守护,不得恶鬼卷土重来.
虽然故事的写法过于浮夸,但其要表达的寓意并不难解,生命中多少虚荣浮华迷人心窍,多少大小心魔等着我们去穿越,只要面向阳光,勇敢微笑,黑暗就一定会在后面.
让我心疼的那个默默暗恋的苏珊娜,她用善意的谎言追他到人世,亲眼目睹他已成为别个他,东施效颦终究自食苦果,被打回原形重返荒原,从此冥界人间永隔.让我想起“诗经 王风 黍离”里:
天地悠悠,我心纠纠,此生绵绵,再无他求,求之不得,弃之不舍,来世他生,来世他生,无尽无休.
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再美好也是苦涩.魂飞魄散也只能感动自己,当是不值.
………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就让我们自己做自己命运的摆渡人吧,无论旅程中乱棘丛生,抑或恶鬼缠身,相信我们历经沧桑,归来仍旧嘴角上扬,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中做个大人,做这世间最最从容的人.
……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_900字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900字

时隔一年,再读《摆渡人》2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看了《摆渡人》1,故事情节新鲜、独特的构思所吸引,先来回顾一下1的故事情节,女主角迪伦因为火车脱轨而死亡,在荒原她遇到了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崔斯坦带着迪伦的灵魂要平安渡过荒原,将她送到另一个世界,这样摆渡人的任务也就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迪伦发现自己爱上了崔斯坦,当然崔斯坦也爱上了迪伦,因为爱迪伦跨越了那个门槛,又原路返回找到了崔斯坦,结局两个人离开了荒原一起回到了迪伦的世界。
在荒原中经历的各种磨难,荒原的天气清空万里、乌云密布的转变,也反应出人的情绪及内心世界的变化。故事告诉我们,人生路上除了摆渡人的指引,更多的是靠自己。
《摆渡人》2崔斯坦来到迪伦生活的世界,崔斯坦对这里事显然很陌生,这时迪伦又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教他慢慢适应这里的生活,崔斯坦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迪伦都想让他尝试,两人一起上学、认识她的同学及老师、第一次吃牛排等等。两个人的身体已经融为一体,因为穿越荒原他们的身体已经连在一起,只要看不到彼此,身体就会巨痛,强烈的心灵感应或许应解释为爱情。
苏珊娜与崔斯坦同是摆渡人,他们在同一条线路上帮助灵魂渡过荒原,苏珊娜只有在安全屋时,她才能静静的、远远的看着崔斯坦,是的!她喜欢崔斯坦!为了崔斯坦他离开了荒原,但是崔斯坦已经有了自己爱的人-迪伦,他跟杰克之间的纽带是邪恶和贪婪的,审判官将苏珊娜送回了荒原,继续她摆渡人的工作。
崔斯坦和迪伦一起努力弥补了荒原的破洞,消灭了恶魔。结局是美好的,崔斯坦和迪伦两个之间的纽带因为明亮、净朗,闪着光芒,审判官不愿将这光熄灭,让他们一起留了下来,继续抒写着他们的爱情故事。看书的标题时以为他们的结局是一起回了荒原,迪伦也成了一名摆渡人,不过还好结局是美好的。
人生不管什么阶段,总会有个摆渡人在指引着我们通行。《摆渡人》1、2主要围绕的是爱、开朗、乐观及善良,故事很温暖,也给我们启示: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乐观,有时好的心态对成功至关重要;做人一写要与人为善,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青睐;人生就好比荒原,我们即是摆渡人,也是需要被渡的那个人,只要坚强、勇敢、充满正能量,可渡人也可渡己。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_500字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500字

前几天读完的,却一直不知道讲些什么

刚开始以为是悲剧。结局的结局也许还是有些悲剧的意味吧,于苏珊娜、杰克。

因为彼此,我们逃出了荒原,在现实世界享受着那点滴的幸福之外,也面临着这般那般的苦难磨砺……不过很庆幸,我们都没有放弃……

我带你逃出了荒原,却在间接之中也带她逃出了荒原,一方幸福一方遭遇着永无止境的艰险历程,只因一白一黑的两条线……

因为善良,我们得到了救赎,也承担着一份重任。

因为你重返荒原,因为我们重返荒原,因为所有人重返荒原,很庆幸我回来了。曾经,在我的世界,当你的摆渡人。如今,在你的世界,继续做你的摆渡人,从此没有了荒原的厉鬼,没有了荒原的艰辛,所拥有的只有彼此。我想经历了荒原,经历了与厉鬼的搏斗,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磨难,也算不上磨难了吧。

原来,摆渡人,一直在等一个人。摆渡了那么多的人,却仍然日复一日地重复,没有停止,只是因为没有遇见一个合适的你,摆渡人,摆渡的只有你。

希望每个人都会遇见一直在等待自己且属于自己的那个摆渡人……

我们终会拥有幸福,雨过天晴,会有彩虹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_800字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800字

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

《摆渡人1》给我们讲述了少女迪伦遭遇车祸丧生,由摆渡人崔斯坦引领走出荒原去往另一个世界,但最后为了爱,他们越过重重困难回到了现实世界。在此过程中迪伦和崔斯坦都得到了成长。《摆渡人1》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身边的人,如何走出迷茫困境。

《摆渡人2》则是讲述了他们如何融入现实世界。违反了规则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们成功穿越荒原回到现实世界,同时也把恶魔带入了现实世界,带来了一些麻烦。而崔斯坦本来就不属于这个地方,审判官找到他并准备惩罚他。但是迪伦和崔斯坦的爱和勇敢打动了审判官,承诺只要他们消除恶魔还有荒原与现实世界的破洞,审判官就会放过他们。最终崔斯坦和迪伦勇敢的战胜了一切,在现实世界中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如果说第一部是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直击心灵的问题: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那么第二部则是接着第一部详细回答了这个问题: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

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最初他教会了她什么是爱和勇敢,但是最后迪伦也成为了崔斯坦的摆渡人,教会了他要勇于反抗现实,追寻真爱。同时在第二部中,他们用他们的善良与爱意帮助了走入迷途的苏珊娜。

在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面对不同事情时的心态、处理方法也会不一样。其实有很多事情在一开始,心态就决定了结局。格局决定一切!迪伦的旅途中之所以都是高山,其实这都是她的心像。我们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同时也要思考每件事情都教会了我们什么,这样才能有所成长。但在漫漫的人生长河里,谁又会是你的“摆渡人”?这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在此过程中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愿我们在迷茫时能够遇到自己的摆渡人,对他们心存感激,同时用自己的善意和爱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成为别人的摆渡人,渡人及渡己。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_1600字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1600字

12月第3⃣️本以纸质书形式看完: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首先我认为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ll》并没有书友那根“预防针”般糟糕、不尽人意、无所期待……

当然没有《摆渡者》那么让人有着初恋般新鲜感的“着迷”这是真。

我觉得看一本书还是“思考着”的过程最重要。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你最终的选择?如果生命进入再次的轮回,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ll“重返荒原”,这不正是看完l我们对于崔斯坦和迪伦的美好期许吗?反正我那时候看完久久不愿意抽离故事情节,好希望迪伦活着、崔斯坦就在迪伦身边陪着她、保护她……

奇迹的是,摆渡者和被摆渡者他们就是彼此合二为一般的存在着的,或许这是最令我们值得思考和觉悟的:渡人者自渡,渡己者渡人。

崔斯坦和迪伦历经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抉择之后,最终打破生死界限,成功获取审判者的允许留在了人世:只要他除掉逃窜人间的恶魔并且阻止其他人穿过生死之间的帷幕…(他们成功留下了)

然而就在此时,一位名叫苏珊娜的摆渡人却因为毗邻崔斯坦的安全屋而窥探到了他们逃离荒原。再加上她一直对崔斯坦有着某种不同一般的情愫,她向往着也回到人间和崔斯坦拥有着简单、美好的现实生活,“想真正的活一次”。

或许是厌倦了每天重来往复的工作、逃避自己的职责所在;

或许是为了心所念之的崔斯坦、心向往之的现实生活……

她不顾一切的欺骗和引诱了一个由她引渡的灵魂—杰克,并约定让他的灵魂和肉体重合,而杰克要带着她回到人世…(他们成功过来了)

就在大家都觉得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安然无恙的度过余生的时候,命运的审判者骤然降临,他无声无息、强大而神秘,要对他们玩忽职守、为所欲为的行为作出冷酷而森严的惩罚和审判:

摆渡人,你离开了荒原,放弃你神圣的职责。你要失去你在人间窃取的生命。你将返回荒原,成为恶鬼中的一员……
对于爱情:

崔斯坦和迪伦的爱情无疑是穿越地狱天堂、人间烟火的,

他们的爱情受到了生死界限的考验、也受到了父母无止尽的反对、还有世俗的眼光、彼此间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的磨合……但这些似乎都无法改变他们相爱深爱、无法分开的事实,他们心中永远装着彼此、永远为彼此着想、付出和改变,生要一起,死亦何惧?

生活中爱情故事,

面对柴米油盐,

面对困难险阻

……

如若生死相依,

平淡中品味着爱情的甜蜜,

困难中不离不弃解决问题,

这又是多么令人心之所向的呢?


对于工作:

先生存再生活,在工作中我常听大家这么说。难的是打破规矩、打破界限,重塑自我的勇气和决心。

崔斯坦为了爱情,

苏珊娜为了自己…

这其中不免掺杂许多自私的成分,但勇于打破常规、跳出圈子的永远是少数的“摆渡人”。

纵使崔斯坦成功“跳槽”,但他付出的代价却是惨痛和令人瞠目结舌的,庆幸的是只要心向善、合适的为之努力和加上那么点运气儿,似乎可以颠覆自己的整个人生观,从而改变着自己的整个人生轨道。

而苏珊娜,往往就是那批“东施效颦”凑热闹的人,看着别人去做了,而且做得蛮成功的,为了一己之私利也要勇敢去尝试一次:最后拉着个“垫背”的杰克来人间“打了遭酱油”,还引来了恶魔,让许多无辜的人牵涉其中丧了命…

然而“审判者”是神秘而强大的。他无声无息却又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他是公平公正的游戏裁决者:

摆渡人崔斯坦和灵魂迪伦之间的纽带是白色的,明亮、净朗,闪着光芒,“我不愿将这光熄灭”;

摆渡人苏珊娜和灵魂杰克之间的纽带是黑色的,全由贪婪和自私结成,为了实现自己的私欲,让无辜者枉送生命,“你不配接受我的同情和怜悯!”

摆正位置,做合适的事; 心若向阳,何所惧风雨!
对于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摆渡人,

我们的灵魂纯净澄澈或是黑暗肮脏,

我们可以看得清明,亦是我们的抉择。

对于遍布荆棘、变换无测的荒原、可怕的恶魔……

勇敢听从内心的抉择、决定,

努力、信仰,永远向前。

先渡己再度人?还是先渡人在渡己?渡己者渡人,渡人者自渡。

《摆渡人 重返荒原》(精选优质读后感)


《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摆渡人》讲的是女主迪伦在去拜访父亲的路上因车祸丧命,灵魂进入荒原在摆渡人崔斯坦的指引下去往另一个世界,然而两人历经险阻,突破了生死界限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而第二部重返荒原讲的就是两人返回到现实世界后发生的故事:因为通往现实世界的界限被打破,所以荒原上的恶鬼也随之进入现实世界,造成无故人员伤亡。本不该出现的两人被审判官发现,命令两人把恶鬼消灭。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摆渡人苏珊娜(暗恋崔斯坦)也发现了来到现实世界的秘密,利用另一个灵魂(杰克)随之来到现实世界,四人最后成功消灭恶鬼,苏珊娜被罚永远不得再次进入现实世界,迪伦和崔斯坦因其感人无私的爱情得以留在现实世界。看起来很圆满的结局,那么我为什么有点不太喜欢呢?1.本质上对这部小说有些苛刻,因为第一部对比之下在立意,情节安排,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上都强于第二部。第一部上对迪伦性格的描写,两人从陌生、熟悉到默契以及暗生情愫的过程描写的自然而真实,对比之下第二部更大的篇幅在写两人的浓情蜜意,虽然也符合恋爱的过程,但总感觉有些突兀,尤其是两人之间不能离开对方视线的无形纽带约束总感觉有些奇怪。有一种情节的生硬。2.人物设置:苏珊娜这个人物的出现过于突兀,尤其是在第一部完全没有任何描写和铺垫的前提下突然出现并且还浓烈的喜欢崔斯坦,感觉完全是为了造成故事的冲突而设置,过于刻意。此外,迪伦的父母离婚多年,结果现在却突然复合重新站在统一战线关心迪伦,他们的不和和矛盾完全没有说明是什么又为何解决(迪伦母亲对丈夫明明哀怨很深)3.场景的描写:很多描写感觉没有那么自然,第二部中出现多次和恶鬼打斗的场景。其中对恶鬼的描写让人感觉那不就是一只很大的蝙蝠吗?4.情节设置不够合理,为了happyending结尾而结尾。因为恶鬼的出现造成了多人死亡并且两次大爆炸,崔斯坦虽然得以留在现实世界,但是并没有明确身份。这一切都未说明应该如何解决……此外较好的几点:1.感情的部分描写迪伦对于崔斯坦的感情,以及在苏珊娜出现后的嫉妒和不安都非常真实,完全就是爱情中的女友看到情敌后的真实再现。PS:此外又想到虽然两人可以在一起,但是真的能白头到老吗?Ihaveadoubtaboutthat.2.对于现实世界中各个人物性格的描写还是很真实的。社会青年杰克以及其家庭的现状跃然纸上。莽撞,粗鲁,自私……以致最后也因此再次丧命。总得来说这是一部情节上称得上完整的小说。个人感觉有点画蛇添足,如果非要为第一部来个结尾的话,其实一个番外也足够了。个人感悟嘛……首先二人敢于承担责任,直面困难的勇气是值得学习的。此外彼此之间爱情的真诚和纯洁也足以让人动容。以上。

《摆渡人》读后感2000字-灵魂的摆渡人


如果人生是一场迷茫的苦旅,谁将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我们这些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人,早已走过不惑之年,匆匆然与知天命的那一站近在咫尺。按照传统文化理论,我们现在应该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处乱不惊。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看绝不尽然。扪心自问,面对人生的一道又一道关口,一次又一次选择,我们有多少次是不惑的?是淡定的?是从容的?七尺之躯伴随着岁月流逝从孕育生长到成熟消亡,不因个人意志与喜好有丝毫停留,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然而,我们的思想似乎很少能够跟上身体成长的节奏同步前行,灵魂不在原地徘徊踏步已是万幸。直到有一天,结识了徐先生的散文集《摆渡人》,醍醐灌顶之感油然而生。我隐约意识到,就在这对的时空遇到了对的人、对的事,遇到了我人生此段行程跨越时空的灵魂摆渡人。

徐先生的文笔很少有华丽的词句,多是娓娓道来的平和朴实之言,但恰恰就是这种质朴无华,契合了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的哲理。文集中的作品多是来自于先生的亲身经历与见闻,一些看似简单平常的小事,先生却是那么的敏锐,洞若观火,用温暖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丰富的心灵体验。先生的思考和感悟深刻透彻、不愠不火,提炼出来的哲理入木三分、耐人寻味。掩卷遐思,我的心灵真切地感受到先生格物致知的精神与知行合一的品格。

在酝酿此文的过程中,是否要将徐先生的感悟和哲理逐一呈现出来,这个问题反复在脑海中盘旋。思忖良久,似有所悟。如若将先生文章中的感悟和哲理复述于此,那岂不是成了一本读书笔记?或是一篇书评?这可并非是我的初衷。既然是读后感,那一定是应该讲述我的感受、感想、感悟。

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从一件平常的小事入手,用暖暖的语言徐徐勾勒出一幅生活场景,俨然在我面前展开一幅生动的画卷,代入之感油然而生,令人直觉身临其境。就在那平和从容的叙述之间,先生恰到好处地穿插个人的感悟,真切地激发出读者源自内心深处的共鸣。当这幅画卷缓缓地展到最后,先生总是能提炼出朴实却不乏深刻的人生哲理。先生的感悟犹如一股暖流在血液里流动,在脑海中游弋。先生的哲理犹如一股清流,醍醐灌顶,发人深省。先生对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能够如此感怀,如此深刻思考,不正是契合了王阳明大师的格物致知之精神吗?唯有专于格物,方能致于真知。品读一篇文章,悟懂一个道理,研读整部作品,看透一段人生。

先生文章的精髓不仅仅是停留在感悟和哲理本身,更是体现在知行合一的品格上。先生有多个光彩夺目的身份和头衔,但我以为,校长这个身份是先生当前最为重要的一个身份。尤其是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首任校长,其肩负着开疆拓土的伟大使命。如何秉承港中大优良的校训和办学理念,并在深圳这块热土将其发扬光大,对于先生来说是一个伟大而极具挑战的命题。先生曾讲过,如果我们不能把深圳分校办得比本部好,我们就没有必要办这个分校了。这是何等的气概和胸怀!令人欣喜和欣慰的是,作为港中大(深圳)的黄埔六期,我们在即将启程之际,在方方面面目睹了学校飞速发展的过去,感受着异彩纷呈的现在,憧憬着辉煌灿烂的未来。那未来必然可期!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短短的五年间异军突起,势如破竹?我从先生的文章中解读到了知行合一的品格,这是一股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先生因为心中常想着学生、家长和学校里的老师,所以创作了诸多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创作这件事本身就彰显着先生践行教育本职的知行合一。如果能注意到文章中描述的一些事例和细节,不难发现,先生已经将诸多感悟和哲理应用于学校建设和教育的某个方面。比如,在谈到手机对人的专注力有负面影响的时候,先生就在图书馆入口处装了一批小箱作为手机休息处,鼓励同学们在进入图书馆时把手机放进去,里面还可以充电。如果哪天碰上幸运,还会有免费券赠送。把手机放在图书馆门外锁好后,便可以专心去学习了。凡此种种,我不在此更多列举,尚未读过先生这部作品的读者可以在自己品读的过程中去挖掘,对于已经品读过的读者,我这里就算是抛砖引玉,还望诸君去细细地回味。这也算是贯彻先生倡导的独立思考、理性思辨之理念吧!

这部由三十余篇散文汇聚而成的散文集,《摆渡人》被编排于第五篇,独以此文冠名,真意何在?不融入其中,不深入体验,耳目所及,难解真意。心若不动,风又奈何?读进去,走出来,回头再看,方解其中真意。人这一生由一段又一段航程接续而成,我们每个人都是摆渡人,也都是被摆渡之人。先生秉承格物致知的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品格,竭尽所能地履行摆渡人的职责。在港中大(深圳)首届本科生毕业之时,先生将《摆渡人》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用他独有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航程的最后一次摆渡。港中大(深圳)今年的录取通知书本身设计已很精妙,犹如一个大礼盒,我突发其想:明年的大礼盒是否能加入先生的《摆渡人》呢?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是一个美妙而充满离愁情绪的盛夏,只因凤凰即将离巢,翱翔千仞寻得梧桐而栖。空巢之下,我又将以何种方式延续下一程摆渡呢?无妨,就让我们思想相随,跨越时空,跟随先生的感悟与哲思,继续做灵魂的摆渡人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若徐先生读得此文,发现谬解之处,还望予以指正。

《摆渡人》读后感1000字-渡过内心的荒原


非常喜欢这本书,一开始在听这本书时,读书人声音并不怎么悦耳,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拽着我听下去,神密、静谧、空灵、诡异、感动。然后又认真阅读了一遍。

读完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很是感慨:多么希望人在去世后都会到达那个世界---灵魂的天堂,在那里可以与逝去的亲朋、好友相聚。也许,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也是他们眼中的另一个世界!所不同的是,他们的世界需要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到达!从灵魂脱离到灵魂的天堂,一路需要穿过荒原,一路与恶魔不断抢时间、斗信念,是对人灵魂的一次严厉的考验,内心软弱、贪图安逸只会半途成为恶魔的食物!最近看的美国电影《天堂小屋》,如出一辙地出现了类似的场景,只有克服内心的脆弱,只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踏水而行,同样是在天堂里,他见到了自已的女儿,他脸上洋溢着的幸福感动着我。最终,他也走出了内心的荒原。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为了寻找曾经失去的父爱,私下联系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并坐上了开往父亲那里的火车。本以为这个孤独的女孩可以如愿以偿地见到父亲,却不幸中途发生事故。当她奋力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发现眼前是一片荒原,她想像的救援车、救援人员都没有,疑惑中,她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

做为摆渡人的男孩崔斯坦,带着迪伦开始穿越荒原。在走向荒原的路上,迪伦逐渐明白自己才是唯一的一位遇难者。然而,她没有惊奇万分,也没有悲观颓废,而是内心坦然地跟随着摆渡人,越过荒原、高山、黑水湖 还要随时面对恶魔的突然攻击,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成为恶魔一员,永远无法到达灵魂的天堂。在荒原的路上,崔斯坦和迪伦萌生了爱情。因为爱,迪伦绝然走出好不容易到达的灵魂的天堂,重返荒原去寻找崔斯坦。迪伦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反摆渡,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看到这,不觉感慨,书中的世界如此美好。怪不得,网络评说此书为心灵治愈类,治愈的是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治愈的是内心所欠缺的坚定。

读过《摆渡者》幡然感悟:真正的荒原并非地理环境,往往是我们的心灵和灵魂!人这一辈子,遇到的荒原会很多! 犹如书中所写,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的是穿超荒原者内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快乐,就是阳光灿烂。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同样的景象。包括崔斯坦,也是迪伦内心所想。正如催斯坦说,他有时是老人,有时是小孩,随被摆渡人的心而定。

我们遇到的荒原,不可能永远都有摆渡人,只有坚信自已,

坚守内心,才能渡过内心的荒原!

摆渡人读后感2000字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摆渡人读后感2000字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摆渡人读后感2000字范文一

用三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小说《摆渡人》,个人觉得小说写得挺精彩,语言流畅,情景引人入胜。像看一部穿越大片。

第一天晚上看了一些,差点吓得失眠,说吓得有点夸张,但的确让人想到死亡和灵魂,心里不免有点心悸,建议胆子小点的女人别看。呵呵,玩笑啊!

这是一场穿越了生死的爱情故事,单亲女孩迪伦在去看望父亲的火车上,遇到车祸,当她在恐惧中逃下火车,她以为她是活着的,而她却是火车唯一死去的人。她逃出黑暗的火车隧道,发现除了蜿蜒向远方的铁轨,就是荒野和山脉。她惊恐,迷茫,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她发现山坡上坐着一个大男孩,无疑让她心里有了一些依靠。那个男孩带着她向深山走去,当黑夜将近,危险来临,潜伏在周围的魔鬼开始向他们袭击,男孩保护着迪伦到达了第一个安全屋。迪伦对发生的事感到疑惑,在谈话后,她才知道她已经死了,而现在的她,只是脱离了肉体的灵魂,男孩是引领她的灵魂在无界,安全走过荒原的人。他叫崔斯坦。

迪伦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跟随她的摆渡人穿越危机四伏的荒原,到达一个个安全屋。

她信任依赖着崔斯坦,在两个人相互接触过程中,彼此产生好感。在与魔鬼的搏斗中,两个人生死与共,情感越来越深。历经了千辛万苦,生死相依,崔斯坦终于安全把迪伦送到了她该去的地方。当两个人来到边界线,深情拥吻。崔斯坦答应迪伦一起跨越边界,永远跟随她。然而,当迪伦跨过边界线,发现崔斯坦并没有跟过来,他消失不见了。她想返回去,边界线已经成为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了她的来路。她痛不欲生,发现自己的生命里,再也不能没有他。

而崔斯坦欺骗了迪伦,他知道他是无法穿越边界线的,他为了让迪伦去她该去的地方,欺骗她,答应永远跟随她。

迪伦看不到他,他却能看到边界线那边的迪伦痛不欲生的哭喊。但他只能伤心地看着她,然后离开,去接下一个灵魂,护送下一个灵魂穿越荒原。这是他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他的命运。

迪伦到了她该去的地方,也是灵魂们生前最想去的地方,但迪伦看到的依然是荒原的景象,象由心生,所以她仍然身处荒原。她在管理人带到一座房子里,看到很多生死簿,还有崔斯坦引领过的千万个灵魂的账薄,每个灵魂都记录在册,被勾去的是一些没有走出荒原的,被魔鬼抓去成为魔鬼的灵魂,还有偷偷想重返荒原回到人间的灵魂。于是迪伦也心生了返回荒原的念头,但她不知道如何穿越回去。

她找到崔斯坦引领过的一个灵魂,他带她去见了一个很老见识很广的女人,她告诉迪伦返回荒原很简单,随便一个门,她都可打开重返荒原,但没有一个灵魂生还。迪伦深爱上崔斯坦,她不想在没有他的世界里孤独永生,哪怕她魂飞魄散,她也要找到崔斯坦。她想逆天而行,她要带崔斯坦返回人间,一生相守。

她打开了返回荒原的门,独自面对魔鬼们的袭击追赶,为了爱,这心中固执的信念,她变得坚强勇敢,她按原路返回和崔斯坦走过的路,终于看到崔斯坦正保护着另一个女人与魔鬼们搏斗,迪伦因内心的一点嫉妒之心,大声呼喊崔斯坦,崔斯坦因看到她分神,松开了那个灵魂的手,以至于那个灵魂落入魔鬼们之手,迪伦深感内疚。

两个相爱的人再次相见,深情拥吻,迪伦要崔斯坦尝试冲破命运的束缚,跟她返回人间,崔斯坦虽然心有顾虑,但为了爱的人,他愿意去尝试。

在安全屋,迪伦要求崔斯坦让她再看看外面那些灵魂们,还有多少在天黑前没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过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让迪伦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摆渡人和灵魂。她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摆渡人怀里惊恐万状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帮助那个摆渡人,崔斯坦告诉她那是不可能的,一个灵魂只能有一个摆渡人。迪伦不忍心看着小女孩被魔鬼们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开魔鬼们对小女孩的纠缠。为保护迪伦,崔斯坦身上多处受伤,他发现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肤,没有恢复到原来是样子,而是开始腐烂!

迪伦和崔斯坦终于来到那个火车发生事故的隧道口,他们忐忑前行,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不知道崔斯坦能不能留在人间。迪伦在车厢里不小心绊倒,无意中松开了崔斯坦的手,当她醒来,发现有医务人员,警察,义工都在忙碌,她被抬出了隧道,但她心里非常痛苦和担心,她想知道崔斯坦在哪里,她不能没有他,没有他的人间也毫无意义,就在她内心无比担忧痛苦时,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与其说说崔斯坦是迪伦灵魂的摆渡人,倒不如说迪伦是崔斯坦灵魂的摆渡人,爱是他们相互摆渡的媒介。迪伦的善良,单纯,勇敢,引领崔斯坦走向了新生,他在荒原墨守成规,例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摆渡了无数人,在荒原存在了或许千年之久,他几近麻木,没有血肉,只是在不停的工作,因为迪伦,他开始复苏,情感在心里滋长,让他拥有了人的情感,生出血肉之躯。而迪伦为了爱情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返回荒原,带领崔斯坦返回人间!

当我们面对生死存亡,会是什么给我们力量?你能做的到吗?

我相信人有灵魂,死不可怕,而是死后,你的灵魂也要领受艰难的跋涉,才能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

爱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爱让胆小懦弱的迪伦变得坚强勇敢,让没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躯,正如书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摆渡人读后感2000字范文二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选择的故事,也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成长与救赎之路。

在踏上寻找父亲的那列火车前,迪伦的生活孤独而混乱:母亲的琐碎唠叨、好友凯蒂的突然转学,一帮只会冷嘲热讽的同学,以及脑海中一闪而过的荒诞梦境她就像被闷在罐头里的一尾鱼,看不到任何希望,压抑窒息到无法呼吸。

她开始想念父亲,想念自己成长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温暖与陪伴,这感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这个单亲家庭女孩来说,父亲的存在是她人生中渺茫的一线希望,她渴望改变,并且坚信人生的每个瞬间都要由自己去创造,所以她怀着既激动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出发。无论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她都愿意去尝试和寻找。

如果人生被抹成一片灰暗,为什么不能自己给它涂上生动的色彩?

不幸的是,列车出了意外,她的世界从此沉入一片黑暗和死寂。而她那不断寻找的灵魂,也被迫飘离了自己在车祸中变得支离破碎的身体,走向漫无边际的荒原。

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路途。每个行走在荒原中的人们,都将天堂视为自己灵魂的终点站,他们拼尽全力地向着自己的理想与幸福奔跑,却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风景。

对迪伦和无数孤苦无依的灵魂而言,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世界便因你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暖阳,静谧湖水。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你加倍的体验。

在那里,迪伦遇见了男孩崔斯坦,她的灵魂摆渡人。他的笑容令人内心宁静,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秘莫测。最重要的是,他让迪伦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许久的安全感: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陪伴在她的身边,不离不弃。

他们一起躲避恶魔的利爪,艰难地携手走过泥泞的沼泽地,渡过危险的湖区,在安全屋里烤火休息。她的灵魂不同于所有他曾经保护过的灵魂,即使自己身处险境,依然对世界和他人充满好奇,富有同情心,还有只属于少女的娇羞与悸动。

两人在荒原中相伴行走的故事是整本书中最温暖的一段:他们从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恋,像一对儿真正的小情侣一样聊天,心动,争吵,拥抱这一切在危险的荒原之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仿若时光静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间。

再远的旅程,终需有一别。两株刚刚萌发的爱情幼苗,被一块看不见的帷幕隔在了冰冷的两个世界。

迪伦终于来到了天堂,传说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然而对她来说,失去了爱人的陪伴,天堂不过是座散发虚幻光芒的荒凉城堡。她注定要为爱寻找,以前是父亲,现在是崔斯坦。她想念他的陪伴,为了找到他,她愿意付出生命与灵魂的双重代价,即使等待着她的,是跌入黑暗的炼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崔斯坦呢?表面上看,他依然是那个温和、单纯、忠诚、尽职的灵魂摆渡人,可他的心却早已追随迪伦而去。爱情的滋生是他始料未及的意外,令他充满矛盾与自责。尽管这份感情让他心动不已,但他没有勇气走出荒野,更不敢越界踏入天堂一步,他只能将对爱的渴望强压心底,把所有与她有关的美好往事都封存于记忆之中,继续自己漫长的余生。

但,他忽略了爱情的力量。他不知道自己爱上的女孩是多么勇敢又多么倔强,不知道在爱的陪伴下,即使是黑暗无边的荒原,也可以焕发蓬勃的生机。

迪伦的灵魂虽然离开了身体,却依然鲜活纯真。她不会对人们视为天堂的世界趋之若鹜,相反,她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再华美的生活,也抵不过崔斯坦一个温暖的微笑。没有爱情的人生,不过是一座孤独的荒岛,有他的地方才是天堂。

于是,她怀着对爱的信仰再度出发,推开天堂之门,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

故事发展到这里,崔斯坦和迪伦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奇妙的转换。崔斯坦曾经带领迪伦穿越荒原,抵达人们心中向往的美丽天堂。而这个女孩却执意放弃轻松的生活,重回险象环生的荒原,只是为了找到他,和他厮守终生。

他们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摆渡人?究竟是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崔斯坦?还是古灵精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迪伦?她的每一个念头听起来都那么疯狂,却却莫名地吸引着他如果他们之间的分离与怀念注定要永无止境,如果15岁的迪伦都可以为爱勇敢放弃手中的一切,那么他又有什么理由不陪着她,和她一起经历涅槃后的浴火重生?

迪伦的变化令人欣喜,初到荒原的她也曾经是需要被保护的弱者,和普通人一样,在得知自己的死亡真相时悲伤不已,在面对恶魔的攻击时恐惧无力。是爱情的力量让她迅速成长,从对生死一无所知到利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逃离天堂,战胜恶魔,最终清除所有横亘在他们之间有形或无形的羁绊。她用爱的坚持,为自己推开了一扇幸福之门,也将崔斯坦引渡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而迪伦用生命与灵魂的不懈追寻告诉我们: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或隔门,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甚至改变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赎,来自心灵的自我成长与非凡勇气。

克莱儿的文笔细腻,唯美,颇具张力,读来不忍释卷。她用充满画面感的文字,将连接天堂和人间的荒原景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故事惊心动魄,情感真挚动人,让一个虚构的爱情故事饱含真实的人生况味和隐喻。当我们必须直面生存和死亡、灵魂的毁灭与爱情的永生之艰难选择时,你将如何迈出自己的脚步,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没有后悔?

《摆渡人》读后感2000字-你不止是灵魂,也是摆渡人


她说原来你在这里。

他说我在这里。

两句话下面是深深的空白,而我的心却充实到不能再塞东西了,我盖上书的背页,不觉眼角已沾满了泪水。原来世界上最让人安心的一句话不是我很爱你,而是我在这里。

故事的开始,普普通通的场景,平平淡淡的叙事,作者用的刚刚好的笔墨,勾勒出一个内向而不被母亲理解的女孩。她叫迪伦,父母离异,她想念父亲,逃了课,坐上了早班的列车,只身一人踏上了见父的旅途。倏地一下,火车上的灯光熄灭了,声音炸裂了,世界终结了,列车出事了。她费了好大的劲才撞出列车,她以为就她一个人出来了,直到她碰见了他

他手抱膝坐在隧道口左侧的山坡上,眼睛紧盯着她。隔得这么远,她只能看清他是个男孩,浅黄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他崔斯坦,凝望着迪伦,一个字也没有说,而只是让她跟自己走。迪伦先是不服,出于无奈便接受了。怀着对崔斯坦的猜疑和陌生,甚至是厌恶,他们走向了那片荒原。

崔斯坦带着毫无头目的迪伦走了几天,迪伦得知了自己死去的现实。崔斯坦以为她会大闹特闹,但迪伦只是坦然的接受了,这让他对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在之后的相处中,崔斯坦发现迪伦是一个很有爱的人,她会关心崔斯理的一切,会听着崔斯理的故事安然入眠,崔斯理他在改变,变温柔,变感性,也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但他内心不安,他只是一个摆渡人,不能对一个纯洁的少女下手,可是爱情的潮水来了,她迷死他。同时迪伦在崔斯坦与恶魔的战斗中也见识了崔斯坦的勇敢坚强,她也深深地爱着崔斯坦,他迷死她。但两个人都对对方都有猜疑,直到迪伦要穿过大门去往天堂,他们互相告白了。可是大门在身后,崔斯坦却没有过来,迪伦伤心欲绝。她找到了长者,只身一人重返荒原,只为找到崔斯坦,找到她的爱。

故事的最后,崔斯坦回到人间。他坐在隧道的出口处,手放在膝盖上,注视这她。就像这一切还未发生之前的他和她一样。

扉页的文字刻着:如果我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迪伦这样一个内向的女孩,在遇见了自己的摆渡人后,变得愈发勇敢。在两人相处时,迪伦没有因为自己的死而难过至极,而是为崔斯坦在荒原里日复一日不变的遭遇痛彻心扉;在最开始与崔斯坦的争论中,她没有完全服从,而是提出质疑;在进入天堂之后,她没有觉得她得到了她想要的,而是无尽的空虚。我相信崔斯坦在与迪伦离别的一刹那,也痛不欲生,他不仅想要护迪伦一路平安,还想护她一世周全。但是他没有办法,他被束缚在这荒原上,护灵魂周全,周而复始,他的热情在消退,变得麻木冷漠所以他的话语里面透出一种没有自由的悲哀,在他的世界里,似乎每个人都是他的主人公,而他什么也不是。这一切的一切,迪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接受崔斯坦,并且欣赏他,信任他,爱他。上天以为迪伦会像众多灵魂一样,在天堂静静地等着她的亲人,可是上帝低估了爱的力量,她重返荒原,不顾生命地追求爱,她知道自己可能会魂飞魄散,她也知道自己可能会一事无成。但是她愿意为爱付出生命,她要主导她的心境。可以说,崔斯坦不仅把迪伦摆渡到了天堂,也让她蜕变,重塑她的心灵,让她到达美好的彼岸。而重返荒原的迪伦,显然做起了崔斯坦的摆渡人,把他带离了这个困着他的荒原,让他获得了自由,让他知道了不论多大的磨难,只要有爱,都可以扛过,只要不放弃,就可以战胜恶魔。也让我明白了我们是人,我们要主导自己的心境,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穿过那扇门,看上去有摆渡人的指引,但其实主要还是靠你自己,人的命运是难以预测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可以半途而废,试一下总有希望。

这些道理,在生活上也可以得以验证。迪伦,就是那个坚持着我自己特点的我自己,我喜欢迪伦,是为了弥补一种心灵空缺。是的,在真实世界里,我不可能每件事都坚持下来,做事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也做不到每天都主导自己的心境,更做不到为爱付出生命。这些做不到的部分,如洪水般向我的心砸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坑,难以填补。而迪伦的到来,让我看到了一个略带极端的坚持做事的女孩,弥补了我心中的一大块空缺,并激励我奋进,向上,再慢慢地填补剩余的缺口。

而在奋斗的过程中,身边总是有一些人陪伴,比如朝夕相处的老师和朋友;在背后默默给出肩膀的父母还有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他们教会我如何提升自己,如何宽容做人,甚至是如何做一件类似于做拌粉一样的很小很小的事情。在我跟他们的互动中,我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在我跟他们的日常交流中,我了解到很多我之前从未想过的事情,还有一些新的思想。无论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是思想的碰撞,都会对我产生影响,我在这些影响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得以改变,重塑心灵,成为一个更好的我自己,到达心灵的彼岸。可以说,他们,就是我的摆渡人,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同样的,我也是他们的摆渡人。

最后一点小小的体会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被摆渡者和摆渡者,我们接受着其他人的看法,同时传递自己的想法。有些人,被别人摆渡后不懂的感恩,日子越过越好,却不帮助摆渡者生活;而另外一部分人,一边被别人摆渡,一边摆渡别人,一边享受爱,一边传递爱,这就像食物链一样,所有的人在意想不到的时刻都会得到解救,都会变成更好的自己,那是他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他告密。我愿选择后者。

最后,我要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克莱尔 麦克福尔。她让我明白死亡是生存的尽头,而爱是生存的价值。崔斯坦,或者说摆渡人给我的灵魂注入了一种新的力量爱的力量,就像迪伦说的:我回来了,为了你。

《摆渡人》读后感范文2000字


导语:生命在摆渡,人生在摆渡,我们似乎一直存在于摇摆之中。小编收集整理了《摆渡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后感范文1:

用三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小说《摆渡人》,个人觉得小说写得挺精彩,语言流畅,情景引人入胜。像看一部穿越大片。

第一天晚上看了一些,差点吓得失眠,说吓得有点夸张,但的确让人想到死亡和灵魂,心里不免有点心悸,建议胆子小点的女人别看。呵呵,玩笑啊!

这是一场穿越了生死的爱情故事,单亲女孩迪伦在去看望父亲的火车上,遇到车祸,当她在恐惧中逃下火车,她以为她是活着的,而她却是火车唯一死去的人。她逃出黑暗的火车隧道,发现除了蜿蜒向远方的铁轨,就是荒野和山脉。她惊恐,迷茫,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她发现山坡上坐着一个大男孩,无疑让她心里有了一些依靠。那个男孩带着她向深山走去,当黑夜将近,危险来临,潜伏在周围的魔鬼开始向他们袭击,男孩保护着迪伦到达了第一个安全屋。迪伦对发生的事感到疑惑,在谈话后,她才知道她已经死了,而现在的她,只是脱离了肉体的灵魂,男孩是引领她的灵魂在无界,安全走过荒原的人。他叫崔斯坦。

迪伦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跟随她的摆渡人穿越危机四伏的荒原,到达一个个安全屋。

她信任依赖着崔斯坦,在两个人相互接触过程中,彼此产生好感。在与魔鬼的搏斗中,两个人生死与共,情感越来越深。历经了千辛万苦,生死相依,崔斯坦终于安全把迪伦送到了她该去的地方。当两个人来到边界线,深情拥吻。崔斯坦答应迪伦一起跨越边界,永远跟随她。然而,当迪伦跨过边界线,发现崔斯坦并没有跟过来,他消失不见了。她想返回去,边界线已经成为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了她的来路。她痛不欲生,发现自己的生命里,再也不能没有他。

而崔斯坦欺骗了迪伦,他知道他是无法穿越边界线的,他为了让迪伦去她该去的地方,欺骗她,答应永远跟随她。

迪伦看不到他,他却能看到边界线那边的迪伦痛不欲生的哭喊。但他只能伤心地看着她,然后离开,去接下一个灵魂,护送下一个灵魂穿越荒原。这是他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他的命运。

迪伦到了她该去的地方,也是灵魂们生前最想去的地方,但迪伦看到的依然是荒原的景象,象由心生,所以她仍然身处荒原。她在管理人带到一座房子里,看到很多生死簿,还有崔斯坦引领过的千万个灵魂的账薄,每个灵魂都记录在册,被勾去的是一些没有走出荒原的,被魔鬼抓去成为魔鬼的灵魂,还有偷偷想重返荒原回到人间的灵魂。于是迪伦也心生了返回荒原的念头,但她不知道如何穿越回去。

她找到崔斯坦引领过的一个灵魂,他带她去见了一个很老见识很广的女人,她告诉迪伦返回荒原很简单,随便一个门,她都可打开重返荒原,但没有一个灵魂生还。迪伦深爱上崔斯坦,她不想在没有他的世界里孤独永生,哪怕她魂飞魄散,她也要找到崔斯坦。她想逆天而行,她要带崔斯坦返回人间,一生相守。

她打开了返回荒原的门,独自面对魔鬼们的袭击追赶,为了爱,这心中固执的信念,她变得坚强勇敢,她按原路返回和崔斯坦走过的路,终于看到崔斯坦正保护着另一个女人与魔鬼们搏斗,迪伦因内心的一点嫉妒之心,大声呼喊崔斯坦,崔斯坦因看到她分神,松开了那个灵魂的手,以至于那个灵魂落入魔鬼们之手,迪伦深感内疚。

两个相爱的人再次相见,深情拥吻,迪伦要崔斯坦尝试冲破命运的束缚,跟她返回人间,崔斯坦虽然心有顾虑,但为了爱的人,他愿意去尝试。

在安全屋,迪伦要求崔斯坦让她再看看外面那些灵魂们,还有多少在天黑前没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过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让迪伦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摆渡人和灵魂。她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摆渡人怀里惊恐万状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帮助那个摆渡人,崔斯坦告诉她那是不可能的,一个灵魂只能有一个摆渡人。迪伦不忍心看着小女孩被魔鬼们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开魔鬼们对小女孩的纠缠。为保护迪伦,崔斯坦身上多处受伤,他发现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肤,没有恢复到原来是样子,而是开始腐烂!

迪伦和崔斯坦终于来到那个火车发生事故的隧道口,他们忐忑前行,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不知道崔斯坦能不能留在人间。迪伦在车厢里不小心绊倒,无意中松开了崔斯坦的手,当她醒来,发现有医务人员,警察,义工都在忙碌,她被抬出了隧道,但她心里非常痛苦和担心,她想知道崔斯坦在哪里,她不能没有他,没有他的人间也毫无意义,就在她内心无比担忧痛苦时,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与其说说崔斯坦是迪伦灵魂的摆渡人,倒不如说迪伦是崔斯坦灵魂的摆渡人,爱是他们相互摆渡的媒介。迪伦的善良,单纯,勇敢,引领崔斯坦走向了新生,他在荒原墨守成规,例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摆渡了无数人,在荒原存在了或许千年之久,他几近麻木,没有血肉,只是在不停的工作,因为迪伦,他开始复苏,情感在心里滋长,让他拥有了人的情感,生出血肉之躯。而迪伦为了爱情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返回荒原,带领崔斯坦返回人间!

当我们面对生死存亡,会是什么给我们力量?你能做的到吗?

我相信人有灵魂,死不可怕,而是死后,你的灵魂也要领受艰难的跋涉,才能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

爱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爱让胆小懦弱的迪伦变得坚强勇敢,让没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躯,正如书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读后感范文2:

秋日值班,一本《摆渡人》,英国作者克莱尔 麦克福尔所著,陪我一整天,安静而充盈,美好且震撼。

15岁的迪伦,在一团糟的氛围中,满怀期待的去见素未谋面的爸爸,然而,火车出了事故,迪伦死了,灵魂的引导人崔斯坦带着迪伦,应该说,是迪伦的灵魂,行走在荒原,最终又返回生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仅仅有迪伦和崔斯坦,这一段长达十几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们两人相伴。书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像所投射出来的荒原,或风景清丽,或障烟重重,有悬崖峭壁的起伏,有深不可测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书本的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还隐藏着什么。哪怕是你心底里最深的期冀,你都不一定会明了,那到底是什么。

当每个人不清楚自我状况的时候,都是被引领的,甚至在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的时候,都只能被动而无奈的接受被引领。所幸,迪伦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她要带着崔斯坦一起回到生界,她要和崔斯坦在一起!就像她告诉女巫那样,不管去哪里,荒原也好,生界也好,只要和崔斯坦在一起,那么就可以。而女巫的话,也只有一句你必须找到他!原来,任何的魔法都起源于,我要!我一定要!我必须要!当迪伦利用心念点亮柴火时,当迪伦眼中只有安全屋一个目标时,所有的恶魔都拉不走她。人所处的环境无论有多恶劣,有多绝望,都不会是被环境所迫,而最终,不放弃自己的终将只有自己!只有自己彻底放弃了,自己也会被拖下地狱!迪伦告诉我们,眼中没有妥协,就不会被心魔所吞噬。那么精疲力竭,那么撕心裂肺,那么宁愿就躺倒在地下不反抗连眼皮都没有力气再睁开,可迪伦,还是被一个信念所支撑下来了!难以逾越的荒原,她走了过来,竟然还又返还回去!!!

初走荒原,崔斯坦是她的摆渡人,而再次返回时,没有了摆渡人,迪伦靠的是自己,是自己强大的信心和信念!每一次黑夜的降临都意味着死神恶魔的呼唤,迪伦说,她不再害怕看到恶魔了,那是因为,心里有了坚定的爱,就有了无畏一切的胆量。终于再次见到崔斯坦,他们的角色打了个颠倒,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我们一定要回去!15岁的迪伦再没有了是不是带小熊的犹豫不决,再没有了面对不符合心愿的生活环境而在心底产生的怨怼,她有的只有对爱的向往和坚守!果然,爱带来了奇迹!她看着他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如痴如醉。紧张的我怎么都不肯放下手里的书,一直在读到这句话时,才放心的合上书,抬了眼,看一看窗外的绿树,深深的吸入一口满含桂花香的空气,来平复一下自己紧张的思绪,终于一起回到这个世界里,心才可以放下,为迪伦和崔斯坦而放下。

荒原是自我投射的,而这个神秘的摆渡人不也是自我投射的吗?!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明了自我的摆渡人来引领自己,在将要溺水时获救,在深陷淤泥时被扯出来,在不知道方向时被指引。其实,这个摆渡人,和荒原一样,也正是自我投射。所以,与其说两人相伴,还不如直接说,每个人的荒原最终只有自己陪伴着自己,孤独而坚定的走过。摆渡人引领的是人的灵魂,而指引摆渡人来引领的,却是自己。他投射出来的年龄、相貌、性格、言行,就连胡子,眼神,都是自我心像投射而来。不是吗?其实,摆渡人,就是你自己!给了我们希望的摆渡人,其实,就是自己给了自己希望!自己给予了自己的救赎!

书中说,在荒原,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他引领着迪伦读过了最初知道自己死亡时的疑惑不安,到接受现实,适应现实,他完成了他应该的工作;遇到了迪伦后,崔斯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份工作,从最初的投入到逐渐的冷漠,到刻意的回避情感,再由顽强的直白的迪伦用爱来点燃他逐渐坚硬的心房,摆渡人温婉而自然的进行了转换,迪伦此时又成为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她伸出手指,扣起他的手,开始坚定不移的指引崔斯坦来尝试着进入到她的世界,虽然这听起来真的有些天方夜谭,哪怕这本书里有魔法存在,因为没有人尝试过,更没有人知道他们会不会成功。最终,如我所愿,他们成功的返回了,不仅迪伦用爱成就了自己,也因此用爱唤回了崔斯坦,这个结局,最然来的虐心,我还是很喜欢的。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轻轻合上这本书,忍不住的眼角湿润,很久很久都没有被自己所感动了。原来,读懂了摆渡人,我也就读懂了我自己。我所信奉的,所心仪的,所选择的,就是需要我自己不论任何艰难险阻,都要去实现的,因为,我自己就是我的摆渡人!

《摆渡人》值得反复品读的一本好书!

后记:窃想,如果很多年以后,很多年以后,我也要行走在自己的荒原中,那会是一番什么景象?我的摆渡人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会如何走过那片荒原呢?不敢深想,甚是奇妙。

读后感范文3:

这是一个关于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的故事。

一个关于灵魂摆渡的故事。

一个关于生存、死亡和爱情的故事。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独自踏上一列火车去寻找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一场火车事故,当她爬出火车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她以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她却是唯一的逝世者。

走出火车残骸的仅仅是她的灵魂而已。

在一片荒原的世界里,迪伦见到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他带领着她,保护着她,穿越茫茫荒原,护送她的灵魂到达应该去的地方。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被摆渡的灵魂,在知道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后,迪伦没有颓废和消沉,而是淡定的接受了死亡的事实,她在崔斯坦的引领下,与如影随形的恶魔们勇敢抗争,从最开始的依靠,信赖,慢慢变成了纯洁的爱恋。

被摆渡的灵魂爱上了灵魂摆渡人!

可是这份爱注定不被允许,迪伦有自己的归宿,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当迪伦跨越摆渡的终点边界线时,却没有看到答应与她一起离开的崔斯坦,痛苦欲绝的迪伦最终决定冒险尝试任何灵魂都没有做过的事情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寻找自己的灵魂摆渡人,自己的爱人。

又是一条充满未知和艰险的路,为了爱,迪伦选择了一场可能让自己灵魂灰飞烟灭的豪赌,尽管前途未卜,可她依然步履坚定。

上天还是眷顾了这对有情人,在茫茫荒原,迪伦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极力劝说崔斯坦跟随自己回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她的世界,尽管这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情,尽管一切都充满未知和风险,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愿意冒险尝试,只因他曾答应过迪伦绝不会失去她,一定要保护她!

这一次,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带领着他义无反顾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车,去寻找自己的身体。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伦在进入火车残骸后就紧紧抓着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错乱不堪,漆黑一片的车厢时,不慎摔倒的迪伦还是丢开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来的迪伦如愿地回到了人间,满心却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她为丢开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却看见向自己走来的崔斯坦对着她说:原来你在这里。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因为迪伦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灵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护她一生。

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崔斯坦,摆渡了她的灵魂,摆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的行动,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读《摆渡人》_摆渡人读后感800字


今晚终于把这本书看完,心里有种温暖的感觉让人又相信了爱情。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一本畅销小说。书中一开场展现的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唠叨的母亲,不开心的学校,敏感而略带自卑的个性,迷茫而又无聊的生活让她显得沉闷而又烦躁。这样一个女孩好像曾经都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普通。然后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或者说本书还是一部非科学类的书,是的,出现了人死亡后的灵魂。

在列车意外脱轨中死去小女孩的灵魂在黑暗中看不见任何光亮,她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挣扎着爬出列车,然后她看到了唯一的一个人,来带领她的灵魂到另一个世界的人----摆渡人。摆渡人一路上带领着小女孩的灵魂翻山越岭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回避着女孩各种问题,不愿直接告诉女孩已经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过程中发现身体奇怪的表现,逐渐接受了肉体已经死亡的事实。情窦初开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难中渐渐喜欢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她情真意切的关心与信赖,逐渐唤醒了摆渡人几百年来内心深处麻木的情感。然而,摆渡人的工作决定了当他送女孩到达目的地后,他将再也不能见到女孩。

人性的回归,可以让人找到真实的自我;爱情的力量,可以让人战胜恐惧。曾经自卑,软弱的小女孩开始变得勇敢而坚韧,如破茧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经阅遍人间生离死别几近麻木的摆渡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心灵深处对生命的认知,对美好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情。最终人性的伟大改变了命运,面对未知的恐惧,女孩与摆渡人勇敢的选择了即使灰飞烟灭也要在一起的决定。他们一起回到肉体死亡现场,然后奇迹发生了,他们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类,可以如愿以偿的生活在一起。

阅读《摆渡人》,更像是跟随主人公历经一场关于心灵变化的历程。灵魂的摆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个世界,也更意味着找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如果说摆渡人引领了女孩的灵魂,那么某种程度上,女孩也是摆渡人的灵魂摆渡人。

喜欢《《摆渡人2:重返荒原》读后感_2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摆渡人2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