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200字。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面对作品里的情节、人物,我们需要从相关的角度去分析它。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200字”,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200字

一开始对王阳明的接触就是高中历史教科书把他的理论归为陆王心学一笔带过,高中政治把王阳明的“我思故我在”当作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例子,大一学哲学史的时候书上特意强调唯心主义都是错的,而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现在看来却不以为然。王阳明谈的都是儒家思想灵魂中的三纲五常,也就是伦理学,他对自然科学的探寻恐怕只有那次失败的格竹子事件。 以今人的角度来看,在这点上,王阳明逊色于朱熹。朱熹虽然也有理学家倾向于伦理研究的特征,但他也喜欢探究自然科学。众所周知,王阳明心学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简易明快的哲学之一。无论是它的思想,还是表达思想的语句都让人一目了然。王阳明心学又是一门实用的哲学,它告诉了我们极易被我们忽略的真理,同时也为我们每个人规划出了一张完美的、直观的人生路线图。王阳明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答案已不言自明。 王阳明一生中共证了三次道:一次是贵州龙场证出了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心即理;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证出了“致良知”;第三次在浙江余姚证出了“四句教”。实际上,三次证道都是在加强它心学的“良知”宗旨,异曲同工,根本谈不上是飞跃或者是变道,尤其是“四句教”只是王阳明心学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补充。如果说,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基调,那么,他后来提“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则是探索模式。1520年,他提出“致良知”,由此给了王阳明心学的灵魂。到他1521年这次和弟子谈话后,王阳明心学第一次在他身上有了成果:超狂入圣。王阳明心学的主张就是要成为圣人,先要成为狂者,然后才能循序渐进,进入圣人殿堂。“致良知”就是“格物致知”里的“致知”,它的运行原理就是按良知的本能(能分是非善恶)指引去为人处世。提出“致良知”还要特别感谢张忠团伙,如果没有他们对他进行的百般构陷使他每天都在生死一线徘徊,他就不可能在这极端恶劣的人为环境中提出“致良知”。一个拥有良知的人应该是在遇到压迫时,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即使屠刀架脖,即使不能成功,也要奋勇向前。这是为你的道、你的信仰、你的责任和你的良知必须付出的牺牲,这就是“杀身以成仁”和“无求生以害仁”。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只要你不去欺骗良知,真真切切地依循着良知去做,如此就能存善,如此就能除恶。王阳明在一生中,从思想,军事,仕途无不坚持良知,多次创造出军事上的奇迹,虽然功劳被掩埋,仕途沉浮,始终不为名利所动,在今时今日于我们也有可取之处。一种理论的伟大和生生不息正是它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依然可取。王阳明和朱熹的不同就在于他从内心出发,尊重内心良知和道德。反观朱熹从外界寻找道理,存天理灭人欲,将人除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外的欲望全部剥夺,而王阳明则主张把不正确的欲望剥夺,正是他对弟子举的例子,将疮剜去,只剜坏掉的。在孝道上也是遵从内心的良知,正如大礼议,人不可失去对父母兄弟的感情,不能摒除亲情。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7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700字

历时10多个小时,终于读完了这本书。不过内心是满满的充实和感动。

对于王阳明其人,其实我完全是一无所知,只依稀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号人物。至于他是做什么的?哪个朝代的?我一概不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位朋友的书评,书评写得内容充实,充满了智慧和机锋。于是我的好奇心立马就被钓起来了。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他的什么心学理论有这么牛吗?我立马将此书加入了我的书架。两三天的时间读完这本书,心中似乎有千言,却感觉无处落笔.

无法落笔的原因肯定不是这本书不好,而是里可分享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怎样才能把我心中的感悟完整的呈现给大家。

简单的说一下吧,王阳明的三次悟道:

第一,提出 “心即理”。

心即理的意思,我们的内心就是正理,无需外求,心外无物。

第二,提出“致良知”。

致良知,即是光明我们内心的良知,如心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善的,我们就去做,如果心告诉我们是恶的,我们就要坚持自己的良知,不去做。

第三,提出“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其实也就是前两项的总结。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心即理的意思;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致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行合一。

以上只是我粗浅的认识,可能还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

我是个很感性的人,所以理性的分析,总揽全局的视野总是欠缺。我就说一点,王阳明这老头,我是打心底的喜欢和崇敬了。。

他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我心里有一个愿望,就是成为王阳明的学生。因为王阳明是真真做学问的大家,无论是在被流放的边境,还是在剿匪的途中,王阳明时时刻刻都在讲学,无论剿匪多么的紧张,艰险。他始终不间断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我想如果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可以追随是多么大的荣幸和幸福呀。

定心。极致的冷静,无论宠辱,都心定,即便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无论身处牢狱,还是恶劣的边疆,无论是命悬一线还是阴谋陷害。王阳明总是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用致良知的方式一次次的化险为夷,逢凶化吉,大获全胜。

悲天悯人的大圣人,他不拒绝做官,不是为了自身的名利,而是为了自己一身的学问可以真正的做点实事,济世救人,建功立业。江西剿匪,平叛乱,有勇有谋,有铁血的手腕,也有怀柔的心怀。他剿匪成功,还不忘安抚民心,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以免匪患再生。

他身出名门,却仕途不顺,命运坎坷。从小顽虐,不肯多读科举类的书籍,造成屡仕不第。他研究道教,佛教,儒家,日日苦读,悉心专研想找出成为圣人的真谛来,却在耗费了多年的心血之后通通推翻。由于自己的性格狂放使然,他遭人陷害,身陷囹圄,后又被流放到蛮荒的边疆。身体受伤,疾病缠身,可就是这样的遭遇,激发了他的智慧,于是在龙场恍然大悟,证得心即理。

致良知,就是要格物致知,光明自己的良知,还有在事上练,必须要知行合一。王阳明为我们做了一个绝好的表率,他自悟道这个道理,便没有再偏离这个道理。始终是身体力行,无论是江西剿匪,平叛宁王造反,还是后面广西招抚,他将心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敌人胆战心惊,闻风丧胆,让老百姓和学生拍手称快。他行事稳健,谋定而动,动则如疾风迅雷。将心学和军事策略完美的结合。

王阳明,我心中完美的圣人,又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事中磨炼。我自知已被各种欲念蒙蔽自己多年,可我心中始终存有良知,因为没有遵从良知行事,所以,才让我终日郁郁寡欢。

谢谢你,可爱的老夫子,让我明白道理,让我懂得要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必须致良知,必须知行合一,必须要事事磨炼。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存天理,灭人欲,这话听来很吓人。不过我懂得,灭人欲,只是要灭掉我们多余的一些颠倒妄想而已。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老夫子,请受学生一拜。[抱拳][抱拳]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后有感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后有感

蔡远飞

说实话,刚拿到公司寄给我们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两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拒绝的,因为觉得现在工作那么忙,哪来的时间来看书。但是出于好奇心,不明白为什么领导会推荐这本书给我们看,它的魅力何在?于是我翻开了书籍,看了简介,慢慢的就被这本书所吸引了。每天睡觉前或者休息的时候就翻上几页,让自己的心慢慢安静下来,也许这也是这书的魅力所在吧。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了解到王阳明虽出自书香门第,富有才情,但是他的一生却历经坎坷。多次参加会试都榜上无名,这在当时对读书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但是他却认为“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心动为耻”。世间万物皆有两面,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必太在意。只有调整自己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其实这种观点,正是体现了王阳明立身之本。他在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丞期间,通过“龙场悟道”,彻底领会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极为深远的一门学问—心学。

知行合一,就是说知行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这种观点,彻底纠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观。

致良知的道路又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让心回到“无善无恶”的本真状态,通过主体意识达到自我道德修养,规范自我行为。这是心学的核心部分。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个由知善到行善的过程,要求人们将自己的伦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境界。当今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增多。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将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现代人所缺乏的并不是道德知识,我们缺乏的是将道德知识落实到实践的具体行为。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要将其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为之中。这个社会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点滴的小事,把自己的道德认知落实到道德实践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扭转目前社会上的一些病态风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沟通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架起了一道桥梁。、

做为新三科技设计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们要在“笃行”上求实效。“知行合一”的重点是“行”,而不是“知”,它彰显的是一种实践精神。结合今年我们设计分公司的经营状况数据分析来看,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比较高,回款较慢。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把学习中获取的好理念、思考中发现的好想法、工作中积累的好经验,转化为实践成果,产生实际成效。尽可能的将我们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把回款率提高。要坚持问题导向,想实招、出硬招,强化执行落实,努力把本职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搞明白、解决好,让实践在问题的解决中落地生根。要勤于积累、多干少说,善于在实践中反刍内省、提炼创新,不断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新办法、新思路,真正在学用相长中实现知行并进。

我们还要在“善成”上见真章。善做善成是“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鲜活体现。做为公司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就是要发扬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善始善终,给公司带来效益最大化。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读后感

怀着忐忑的心情,假期里我拜读了度阴山先生著述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传》。对于王阳明的认识,其实不看此书,我也是知道一点的。他原名王守仁,出身书香门第,文武双全,通过剿匪和平定宁王叛乱,开创了明王朝的中兴大局。之所以有些忐忑,是因为王阳明的学说,在我们的历史和政治教科书上,被定义为唯心主义。而根据我们的政治教科书,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好在这本书是习近平主席推荐的,所以其内容主旨应该有正能量,有可取之处的。

对我来说,看完《知行合一》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知行合一不是我以前所了解的知行合一。以前知道知行合一这个说法,是通过近代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在近代史教科书提及陶行知先生时,就同时提及了知行合一。那时候以为知行合一就是通过实践获得知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学生要把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现在看来,貌似误解了多年。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是儒家所谓的明心见性致良知的良知。知行合一的知,和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的知,是不一样的。格物致知的知,的的确确讲的是知识,通过了解物体的规律而获得知识。所以在我所学的教科书上,多少占了些唯物主义的边,于是落足了笔墨,也混淆了知行合一的知和格物致知的知。

王阳明的学说,被当代归类为唯心主义,而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却是唯物主义。那么问题就来了,从根本上讲,王阳明的学说是错的吗?要知道,王阳明的传奇是辉煌的,其知行合一的威力是无边的,而且唯物主义学说对于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是非常认同的。而程朱理学和王氏心学,都是脱胎于明心见性的儒家学说。知行合一的良知,是每个人内心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有鉴于此,王阳明主张练心,并且主张事上练,就是要通过入世历练,不断的反省自身行为,最终找到内心的良知。但是对于良知是否与生俱来,我还是不太认同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度阴山先生觉得王阳明是认为良知与生俱来,我不敢苟同。毕竟外部环境对人类的意识,还是有影响的。

如果从学说理论正确性来说,王阳明的心学与唯物主义是对立的。马克思汲取数代哲学家的理论,穷毕生精力,才有了《黑格尔哲学批判》、《资本论》等巨作产生,从而开创唯物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局面。但是,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就是唯心主义学说巨匠:黑格尔。(读后感)所以,学说没有对错,他们都能而且只能有限的解释世界。唯物主义发展到今天,从爱因斯坦相对论衍生的薛定谔量子力学以及其猫论,却严谨的阐述了粒子运动的不确定性。同时,质量为零的上帝粒子的存在和发现,唯物主义的理论边界也逐渐清晰。

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一生虽然短暂如白驹过隙,但受到的困扰,却如沙滩碎石不计其数。而人的认识力也是有限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形成严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心学,作为一门把良知作为处世准则的主张,应该有其立身之地。其实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其发展都离不开严谨的逻辑分析,只不过在采纳分析基础时,一个偏向物质,一个偏向良知。这两门主张的关系,有点像老子学说中的有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如果将来有一门学问,能够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张统一起来,应该可以命名为玄玄学了。

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到底谁对了?我现在还是偏向于唯物论,但是也不否认唯心主义能帮我扫平很多困惑。当为人处世不违良知时,哪怕事后从唯物论来解读是徒劳的,至少我不会捶胸顿足内疚后悔,而是拥有内心平和。所以不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从其严谨的逻辑分析而言,应该都没有错。但是为什么不管是教科书,还是社会舆论,总要分个对错呢?问题应该出在表象,也就是说在名称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是两个外来词,具体是谁将Materialism和Idealism这两个词分别翻译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也不知道。但是这两个英文单词的翻译,更准确的意义应该分别是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如果用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来代替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应该可以不用事事分个对错。因为唯的存在,所以才有排他的意味。单纯的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是没有排他的含义的。而一套有排他性的理论体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比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唯一真神,就是具备排他性的,更不要说他们和佛教道教的教义差别。

在西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始于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理论的批判继承;在东方,作为王氏心学之源的孔孟儒学,也汲取了不少朴素唯物主义学说《道德经》精华。哲学的发展,曲折渐进,这点两派都不否认。在未来,谁又能保证不会有一门唯心主义会青出于来而胜于蓝呢?抑或是另有一门学说,通过对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统一的进行归纳演绎而一统江湖呢?通过阅读《知行合一》,抛开唯论,在思想认识方法上的升华,也算此书没有白读。在教育领域,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如何解读学生们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也许心学提供了另一个解读角度。初中学生基本都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三观都还很稚嫩。即使教科书给他们灌输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但是不排除他们也还有其他的渠道获得另外的想法。正确的引导学生融合各类想法,从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衍生出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观,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体会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4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400字

十年前,他无房、无车、无存款,只有青春和梦想。那时心很小,装不下太多的人情世故,只做最锋芒的自己。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感动,笑得没心没肺,哭得稀里哗啦。一碗回锅肉都洋溢着幸福的滋味,那时生活苦逼却简单充满了希望,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心爱的人快乐平安地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茅草屋。

城市浮动了人心,岁月改变了生活。为了明天更美好,他坚持、坚持一个人含泪打拼,省吃俭用。三年后,他终于在县城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时一切都那么美好,连空气中都跳跃着愉悦的音符。看着一滴滴汗水汇聚的家,睡梦中都能闻到惬意的笑声。

时光荏苒,曾经的同事和朋友有的当上了乡镇一把手,有的在省城买房买车,恬淡的生活一遍一遍地被攀比所碾压。他知道今生仕途已远去,但看着飞涨的房价,忧心忡忡,什么时候也能在省城买房买车?为了心中的目标,忍受着委屈和起早摸黑的辛劳。二三年后他也在省城按揭了套房子,同年底又买了车,车实用性并不大,更多的只是满足于面子。买房签单时并没有第一次买房的喜悦,看着银行按揭贷款上鲜红的指印发呆,有一种卖身的无奈,沉甸甸的贷款和利息压在心头。再挺一挺,熬一熬,把贷款还上就可轻松的享受生活了,自己给自己不断打气加油。

生活平淡如水静静流淌,并无多少波折涟漪。三年后他终于凑够了银行按揭贷款,心里长长的舒了口气。那天阳光暴烈,来到银行结清了贷款,心情却并没有期待的轻松愉悦,只是一个人沿着滨江路走了很久、很久。看着江边绿树掩映,鳞次栉比的豪宅,穿着光鲜驾着名车的俊男靓女,惆怅又一次泛上心头。行业萧条,生活琐碎,愁思涌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又怎么面对这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幸福又靠什么去维持?一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已往对王阳明零散八卦虽有耳闻,但并无特别印象。真正初识王阳明于《明朝那些事儿》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让王阳明在心中鲜活高大了起来,对王阳明有了探索了解的兴趣。这本书很好,并不是书写得多么好,而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很好,值得学习,他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特别是人心的问题。

王阳明说:“人人都是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能辨是非善恶。十年前他对物质要求不高,能满足于简单的生活,只因涉世未深,良知没被私欲所遮蔽,不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只俯首于内心真实的自己,自己支配主导着自己的人生,行为准则也还未被外界的评判标准所绑架,所以内心充实容易得到幸福的满足。

城市物质享乐的诱惑,良知慢慢被私欲所遮蔽,贪欲不断膨胀,攀比虚荣之心泛滥,一山望着一山高,忽视了得到的幸福。得到越多,贪欲越多,反而幸福越远了。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追名逐利也是人的本性,但应该有个度,这个度因人而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你能力范围最好。对七情六欲不能一味消极克制,也不能贪婪放纵无度。心就像一面明镜,物来则照,不来或失去也坦荡明亮,不纠结,顺其自然。

我们不幸福,只因我们太注重外在的东西(功、名、利、禄),对心外之物要求太高,超过了我们能力所及,得不到就千愁百结,郁郁寡欢,情绪总受到外物的控制影响,一次次挣扎于满足贪欲的漩涡,刚要靠岸时攀比和虚荣又一次把我们推入另一个欲望的漩涡。物质给予的幸福都不会长久,好似触手可及,却永远无法靠岸。

只有经常擦拭我们的良知,让良知光明,根据良知的指引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不惧将来、无愧于心、不怍于人、不慵于世!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800字


一、“龙场悟道”

拿起《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我看到了王阳明那坚毅、严峻、从容、仿佛能化解一切困难的脸。但现实中谁也不能做到“化解一切困难”,哪怕是创办心学、弟子满天下、文武双全的一代圣贤——王阳明,也会在回想到自己悲惨过去的时候无奈地摇摇头,既而欣慰地笑笑。因为那艰难的处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又加深了自己的思想。

王阳明幼时即表现出自己的特别: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研究四书五经,去考取功名,赢来荣华富贵。他潜心研究自己的爱好,道家、佛家的思想和如何布置战场等非正经的爱好。他立志成为圣贤,却迫于身边人的要求,开始学习去考取功名。他凡事讲求随良知,未受冤大臣申清白,却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龙场乃荒凉之地。这里居住的多为不开化的土著,这里有的也只是一大片原始丛林,连房屋也没有。王阳明没有被这恶劣的环境打倒,他开垦荒地,修建房屋,每天要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计。房屋后的丛林中带有虎熊等野兽出没,王阳明险些丧命。当地的土著十分排斥外来之人,他们动不动就向王阳明示威,可王阳明只是对他们友好地笑一笑。

有一天晚上,王阳明独自躺在床上,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前半生那不幸的遭遇及落魄的处境,他又看看窗外那艰苦的环境,想到自己受到的对待,不禁叹了一口气,心里有些悲怆、沧桑之感。他闭上眼——在青少年时期他曾有那么多爱好,可每样都不够深入,不够精致,现在也没有什么成就,可为什么,自己不后悔呢?他心中有个答案惊人地蹦了出来:要随良知!他恍然大悟,一下子坐了起来,这种信念塞满他的胸膛,他的心莫名地坚定了,慢慢思考良知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那一夜,他突然开悟了,把自己所想的边边角角整合为一门新的学说——心学。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心学,是帮王阳明打开辉煌人生的一把钥匙!

二、“何为心学”

前面对于王阳明如何创建心学说了那么多,那到底何为心学呢?

心学从本质上来讲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意思为当你为难时,不要犹豫,要严格遵从自己的良知,做自己的良知所指引的事,不要被其它的事情蒙蔽自己的良知。而“行”主要侧重于实践。意思是当你在对某些事情犹豫再三,困惑不前时,可以自己动手实践,得到锻炼;这个“行”也有不做书呆子只苦读书,要在事上锻炼的意思。

以上为心学的实质。那么,心学是否是一个完全创新、不受世俗绊的学说呢?其实不然,当时的中国上下都信奉圣人朱熹的学说,早期的王阳明也不例外。但当他在实践朱熹学说中“格物致知”这一理论时,他却发现了漏洞——如何“格物致知”成为圣人?这一点在书中说的并不明确。于是,经过他多年的潜心研究,他把从朱熹学说得到的观点与自己的格调融为一体形成了心学。可以说,王阳明创建的心学是源于朱熹学说,又高于朱熹学说的。

三、“心学的力量”

既然在前面说了“心学是打开王阳明辉煌人生的一把钥匙”,那么,王阳明到底又怎样的辉煌人生呢?他一生取得成就虽不算多,但每一次胜利都宛如一件奇迹。

他在受到贵人相助后立的一件重大意义功劳是:剿匪。他要去的地方环境十分险恶,民心涣散,民风恶劣,常有土匪出现。在王阳明来此地之前已有数批官员来此镇压,可都无成效,因此遭到了当地匪帮的轻视。他们对王阳明的看法亦是如此。

而王阳明是真正做到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颁布法令,查明奸细,又捉出土匪。但他明白,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他给自己下的任务是彻底清除土匪,改变这里的民风。

王阳明不久后拉开了这场剿匪大战的序幕。他派兵直接袭击势力较弱的土匪,直捣他们的老巢。对于实力较强的,他则充分利用自己心学的优势,想敌人所想,没过多久就用自己的心计击败了敌人。可是,他也并不把心思全放在军事上,他也在不断提炼并升华自己的心学,并把心学的精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每一个人。于是,每天他的状态便是一边给弟子们讲课,又一边听士兵报道战况,然后微微一笑做决定再接着讲课。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个月。终于有一天战况已定,而他的课也讲完了。他起身而走,又提醒自己不看路边的人员伤亡以免自己被内疚压得喘不动气。虽然,这已是他能力发挥的最大化程度,可还是有无法避免的人员伤亡,尤其是无辜普通老百姓,这让他无法释怀。

之前提到王阳明的每一次胜利都相当于一场奇迹,那么这次剿匪之战奇迹在哪里呢?首先是人员伤亡少。之前派去的官员用的士兵比王阳明用的多好几倍,却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而王阳明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心学去了解对方,没有直接硬碰硬。其次是花费少。在王阳明之前的官员,每次剿匪的军费不是几十万就是几百万,给国家的财政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而王阳明只用了最基本的军费,其余的没有多花一分。这也是小小地拯救了当时国库空虚的明政府一把。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9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900字

王守仁/王阳明(1475--1529)朱厚聰、朱厚照时期,平定江西匪乱、宁王谋反、广西匪乱,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陆王心学、儒家、道家、佛家。

主要思想: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

结合文章,我理解的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在具体事情上根据良知,端正念头,做符合良知的行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指对事物进行研究,总结,得到一定高度的思想或感悟。

文章有让人继续追看的魔力,回想起来他的语言与我喜爱的高晓松同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历史脉络娓娓道来。第一次接近王阳明不知文章观点是否偏颇(网络上贬褒不一),百度作者(度阴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硕士,畅销书《帝王师:刘伯温》作者)竟无详细百科介绍,时常也有不知是作者言,还是王阳明语的感觉,但文章态度算是旁观者角度(非追捧者),较为客观。这本书也为了解中国哲学开了个头。

摘录文章中吸引我的“知识点”,语言文字:

理学大师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周易》是周文王在监狱里写的一本卦书

这个夜很漫长,有很多人行走在夜色中。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道士模样的人,他正倒骑着驴,行走在公元960年的一条大路上。当有人告诉他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大宋时,他惊喜得从驴上摔了下来,说:“从此天下定矣。”他叫陈抟,是五代末期华山里神乎其神的一个道士。在他身后,我们看到了他的弟子穆修,而穆修的背后则是他的弟子周敦颐,此人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是当时的大学问家,世人评价他的品行时说他“胸怀洒落如风光霁月”。周敦颐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那篇美轮美奂的《爱莲说》。另外,他受到祖师爷陈抟道士的影响,以道家的语境写了一本书叫《太极图说》。书中提到了“无极”这一概念,它是万物的造物主,也是万物运行的标准。在周敦颐的身后,我们会看到两个相貌相似,神情却迥然不同的人。一个脸上荡漾着和气的颜色,而另一位神情严肃,活像僵尸。这两人是亲兄弟,和气的那位是哥哥叫程颢,严肃的那位是弟弟叫程颐。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900字


什么是读后感?是指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感想、收获写下来的文字。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我们在写读后感需要注意的是,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读书笔记呢?读后感大全特意收集和整理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1)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2)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王阳明

读了郦波老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仍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看到度阴山写的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又有了再读王阳明的渴望。再次纵览王阳明的一生,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为之肃然起敬。悟道心学、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这每一件于他人而言已是辉煌的一生,对王阳明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段经历,王阳明用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几辈子都无法企及的人生。再读王阳明,对心学又有了一些更深的感悟。

致良知:守住心中底线。

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王阳明心学认为人心中有个能分是非善恶的良知。

王阳明的一生都是坚持按良知的指引去做,所以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拥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是非善恶之心,但很多时候没有听从内心的声音。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遮挡我们的良知,功利之心、贪欲之念、纵情之求,我们忘记了要时时打扫自己的良知,让它清澈、明净、透明,反而被自己的欲望层层包裹起来,忘记了良知的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现在想来,也有不忘良知的意义。不论我们走到哪里,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不要偏离了良知的道路,不要与自己的初心越走越远。

致良知更重要的还要持之以恒。

王阳明在生命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像一道强光直抵我的内心,震憾、钦佩、叹服,仿佛一切的情绪都无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冲动。一个人如果能光明一生,这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即便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一定是无憾的是圆满是美好的。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但这个世上终有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别,就是很多人无法把良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那些我们曾经坚持的、捍卫的、遵循的良知,在物欲横流中逐渐面目全非,逐渐不知所踪。

事上练: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平定宁王。

事上练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常常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无从实现;似有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运气,却不知事上练,其实事事皆可练。

从一分一秒的时间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内心练得无比强大,把自己的本领练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人必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王阳明的心学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能重新焕发出精神的光华,能催生出前行的动力,能让平淡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力量,让平凡的生命有了更美的追求。作者:赵景利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3)

万法归宗都是一样的道理,不变的规律。而圣人就是成功解说人。心学讲人,已近乎于道。世人皆有趋利避害之心,社会要和谐,则趋利需公平互利,趋利之心本无善恶。事实上程朱理学教人于礼趋利,心学教人凭良心趋利,于礼与凭良心溯本追源当是异曲同工,礼无完礼,亦非人人能知礼,而良知为人之天性,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王阳明说人人都能成圣,因为这些道理人人都会,孩提时会的长大了却不会,我们只是被欲望蒙蔽了良知而已。要想保持良知不被蒙蔽,就得强大你的心,而知行合一就能不断锤炼你的心。孟子说我善养浩然正气,只有一颗强大自信的心才能焕发出这种傲人的浩然正气。心学最重要的教人言行一致,宁为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人最憎恶的是那些口是心非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世上之人表里不一,总言身不由己。道理都懂,但利之所在则言不由衷行不由心。是人皆宜被欲望蒙蔽了良知,只有事上炼心,方能固本培元,不改本心。对心学理解就是:人生于社会中,求利要互惠互利,时刻牢记于心,事事遵循,当这已成为你的习惯,你坚不可破的信仰时,这已成为王阳明所说的圣人。该书作者对心学解说中有些过分先入为主,强词夺理之嫌。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4)

王阳明在生命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只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八个字像一道强光直抵我的内心,震憾、钦佩、叹服,仿佛一切的情绪都无法描述,我有了欲哭的冲动。一个人如果能光明一生,这是何等闪耀的人生,即便籍籍无闻,即便没有丰功伟绩,但这一生一定是无憾的是圆满是美好的。

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圣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良知,但这个世上终有善恶之分,有美丑之别,就是很多人无法把良知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那些我们曾经坚持的、捍卫的、遵循的良知,在物欲横流中逐渐面目全非,逐渐不知所踪。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5)

王阳明在军事上体现出来的雄才伟略,让人啧啧称赞,这就是心学表现出的力量。王阳明在各种战争中最后总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事上练。他是军事才能不是天生的,不是突然具备的,去了解他的一生,在他15岁时,他就曾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从小就喜欢排兵布阵,并在并在江西一次又一次的剿匪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事上练,才能以悬殊兵力平定宁王。

事上练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是在实际中,我们常常做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空有远大的理想,却无从实现;似有满腹的才华,却无从施展。我们常常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平台、没有运气,却不知事上练,其实事事皆可练。

从一分一秒的时间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自己的内心练得无比强大,把自己的本领练得无比强大,一个强大的人必能找寻到自己的梦想。王阳明的心学似乎总能给人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能重新焕发出精神的光华,能催生出前行的动力,能让平淡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力量,让平凡的生命有了更美的追求。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篇6)

本次读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感觉这书里有种力量。或许有人会说又是本鸡汤。我负责的告诉你绝不是鸡汤。这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阅读本书,把藏在身体深处的力量挖掘出来。这种力量叫做“致良知”。

它类似于心理学。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很多原理。但很少教我们方法怎么运用。而阳明心学确能简单易懂的理解去践行,确实佩服这位古人留下来的智慧。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终极目标。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光明良知才能强大自己,持续不断的光明良知,才能成大事。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却没那么简单,深挖隐晦的智慧才是不断探索的价值。

光明良知有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静坐,第二事上练。

静坐并不是佛家的苦禅啥也不想。而是让自己静下来感受自己的良知。整理自己的思想。通过独立安静的思考把蒙蔽良知的东西清理出去。

关于“事上练”我们每天都可以实行。对待生活和工作,事事都可以从良知来判断是非,并管理好自己,时时刻刻的光明自己的良知。

理学讲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重新解读,人人平等,没有条条框框,良知与生俱来,良知也容易被私欲所蒙蔽。人只要没有私欲,自然能成为圣人或领袖。伟大主席“毛泽东”不就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在电视剧里就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对白》。当代的华人神探李昌钰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是他,而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真的很伟大,做到了知行合一。养育了一群子女,学历都非常的高,都非常的出色。李昌钰的成长和人生的道路基本也是他的母亲给他指明的。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良知光明的人,私欲极低的人,一个教会儿女“致良知”的人。真心的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母亲。

对于李昌钰本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天工作16小时,吃饭都怕浪费时间。就是这种勤奋成就了他。他也能做到知行合一。他有自己的目标。他知道这个目标自己怎样做可以达到,并长期努力坚持付出。最终成了华人神探,现实生活中的福尔摩斯。

说到这里,我一直说别人的故事,我也来讲讲自己的体会和事上练。自从理解了良知的力量,简单的理解了阳明先生致良知。认为自己良知也被蒙上了一层较厚的灰尘和污渍。上至孝,中至信,下至公共社会。自己的私心太强。很多事情现在想想有些脸红,很多行为不够光明。

比如对父母的孝,一直觉得自己非常有孝心,但做的很少,知行不一。前几年觉得自己对朋友以真心相待,这几年反而没有了,利益心太重,还是私欲太重。自己也会学着占便宜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参与感没那么强,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或者自己等着结果直接受益就好了,还笑别人费力不讨好。等等……。我的良知被社会的习气所蒙蔽了。

通过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也初步了解“良知”的力量。一个人做到无私自然无畏。无私无畏不是说不作为。你做的事情只要符合良知,你的心中就没有任何恐惧。比如革命先烈,他们就是心中的无私所以伟大。比如我们看到美女会不好意思对视。说白了还是心理有私欲。比如我们看到我们的上司和老板,有时不敢面对也是心理的私欲在作祟。只有去除这些私意,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发挥自己强大本身的力量。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1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100字

先从行文上说这本书相对平实,因此增加了可信度。王阳明的一生不同人复述起来都不一样,有的传奇浪漫一些,有的现实可信一些,这个版本属于现实主义手法。

从龙场悟道到天泉证道,构成王阳明最辉煌的人生区间,也是心学成长的轨迹。在这中间,王阳明有遮天蔽日的无上功勋,也有山穷水尽的人生绝境,王阳明全都以“此心不动”轻轻化解,这中间的心思修养岂止“乐观”

“明察”就能解释得了?

举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际关系就是成事的利器!王阳明似乎在这方面无往而不利,他总能审时度势,事先从中央到地方该上书的上书该写信的写信,不是陈述利弊就是叙旧陈情,把方方面面的人心安抚妥帖再大刀阔斧地做事,既能做到不清高又能做到不庸俗,爽爽利利地事儿就成了。“搞关系”的手法已臻化境,实在是我这样的一根筋儿望尘莫及的。[强]

再举一例:

王阳明最大功绩就是平定宁王之乱,但随即遭张忠团伙诽谤,奇葩皇帝朱厚照将他逼上绝路,此时他写了首 《啾啾鸣》: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抱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圣人与凡人一样也会郁闷,但郁闷的结果天差地别,你看,郁闷过后的王阳明超然、自信、不惑、不忧、不惧。最最了不起的还不是他快速调整了心态,而是他将这样的人生低谷变成了升华思想的沉潜机会。证明就是危机过后,他的心学思想从“心即理”一跃为“致良知”。

据王阳明自己说,提出“致良知”还要特别感谢张忠团伙,如果没有他们对他进行的百般构陷使他每天都在生死一线徘徊,他就不可能在这极端恶劣的人为环境中提出“致良知”。

作者力图将王阳明拉下神坛还他以肉身凡胎,所以写事时360度无巨细地铺开来,让王阳明在一个立体的空间去处理麻烦祸端,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似乎也增长了不少智慧。

而且,作者所呈现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作者后记里的一句话坦露了这样的意图:“ 这本书,还应该是王阳明的灵魂。”

再从内容上说说,这本书注重重大事件中王阳明的心理活动及对心学的解读,对想了解心学的人来说读这本书不错。

从章节标题就能看出内容倾向:第三四五章《 王阳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第六章《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第七章《 知行合一的修炼法门》。

不过,如果想了解王阳明的生平轨迹及他的思想来源后来的发展脉络,还是西水无相的《万象归心~》更为清晰一些。

所以,建议先读《万象归心~》再读《知行合一~》,这样会对王阳明了解得更清晰深入。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00字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00字

周星星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评价?

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平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历尽劫难、矢志报国的宽阔胸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 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平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二、阅遍繁华,波澜不惊的强大内心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读王阳明,了解他的心学体系,会让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行有余力,再开始《传习录》的学习。

相信《《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2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