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于漪读书笔记

于漪读书笔记

《于丹趣品人生》读书笔记。

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这些阅读的所思所得就是我们作读书笔记的素材。怎么写好一份优秀的读书笔记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于丹趣品人生》读书笔记”,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生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无论你快乐不快乐,时间永远在流逝;无论你幸福不幸福,你依旧得活下去。怎么生活,是一个未知数;活的怎么样,是一门艺术。

于丹在趣品人生一书之中提出了一些看法:人们的生活普遍加快,为了挣钱拼命工作,没有一点幸福感。人们为什么有了钱却还是不幸福呢?于丹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内心的容量不同。虽然我对幸福没有完全的理解,但是我想,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房价的增长,油价的提高等社会现象,如果你的内心容量够大,坦然接受这一切,而不是只无谓的抱怨,你计较的少了幸福就多了,因此我认为:内心的容量决定生活的质量。

但同时我觉得,幸福指数的高低和付出的多少是成正比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不工作就无法生活下去,因此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在尽可能少的抱怨下接受压力,反而事半功倍,幸福感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而如果在不断地抱怨中继续接受压力,那么即使完成了工作,也毫无成就感、幸福感可言。比如我的压力来自于我的学习,如果我遇到一道数学题,老师在鼓励声中教会我和在批评声中教会我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是有压力的,只有拿一颗乐观的、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压力,压力才能转化成动力。

古人云:能闲世人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的意思是悠闲地对待别人当作压力的事情,才能有时间去满足自己的幸福感。幸福来自心里,当心被压力占据,容不下别的东西时,幸福又从哪里进来呢?只有空的杯子才能盛满上好的美酒。可见一味地往心里面加没有用的东西,结果心满了,该装的没有装,不该装的全部都是。

可见放空自己是多么重要,书中认为放空的方法,如:烟、酒、琴、茶等。但不论是那一种放空方法我觉得都是有用的,关键是看如何把握。对我而言,弹吉他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琴声中去,忘掉世界的烦恼,也是一种享受。另外,出去旅游,看看风景,或者与人交谈、倾诉,再或者听听音乐,玩玩电脑都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只需要控制一个度。超过度得本身就成了玩物丧志,控制很重要。

于丹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启示,让我对生活的艺术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我认为在忙与闲之间的取舍就是幸福与不幸福的关键所在。我想: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吧。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编辑推荐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前不久读了于丹教授《趣品人生》一书,突然想起曾经读过一篇名为《幸福是一种心态》的文章。文中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这句话再次从于丹教授的字里行间跳跃而出,再次深深触动了我。

于丹教授身处其位,也算是俗务缠身了,可她却能自主调适心态,乐游于山水酒茶,寄情于琴棋书画,我想,尽管也要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忙于应酬,但她一定是悠闲的,从容的,幸福的。正如书中所说,“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怎么办呢?“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到了这溪山清静中,不妨停一停……走进去,体会生命的一种从容”,“弹一张琴,吹一支笛……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这是很高的人生境界了,在这种境界,心是自由的,情是愉悦的,生活自然也是幸福的了。

世间万物自有其存在的方式和运行的规律,周而复始,不以我们的处境而悲喜,不以我们的喜恶而改变,世间也没有绝对的幸福与悲惨,真正的幸与不幸其实是在我们的心中,它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贾宝玉生于豪门,锦衣玉食,但他因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幸福;祥林嫂青年丧夫,被逼离家,出卖苦力,但她以能在鲁镇自食其力而开心。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种心态。身边有很多人,整天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用心,怨愤盈怀,牢骚满腹,这钟泄愤于世,与人为敌的做法,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反而会使自己更加消极懒散,更不利于身心健康。

幸福不会主动找上门,但它却赋予每个人均等的机会,等你怀着一颗真诚生活之心去迎取;幸福就潜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不清除心灵消极厌世的杂草,它永远不会发芽开花!常怀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知足知心,感恩之心,幸福就会常伴左右!

1000字《于丹趣品人生》读书笔记范文


《于丹趣品人生》读书笔记1000字

生活的艺术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六3班朱语

生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无论你快乐不快乐,时间永远在流逝;无论你幸福不幸福,你依旧得活下去。怎么生活,是一个未知数;活的怎么样,是一门艺术。

于丹在趣品人生一书之中提出了一些看法:人们的生活普遍加快,为了挣钱拼命工作,没有一点幸福感。人们为什么有了钱却还是不幸福呢?于丹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内心的容量不同。虽然我对幸福没有完全的理解,但是我想,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房价的增长,油价的提高等社会现象,如果你的内心容量够大,坦然接受这一切,而不是只无谓的抱怨,你计较的少了幸福就多了,因此我认为:内心的容量决定生活的质量。

但同时我觉得,幸福指数的高低和付出的多少是成正比的。任何一个人如果不工作就无法生活下去,因此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在尽可能少的抱怨下接受压力,反而事半功倍,幸福感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而如果在不断地抱怨中继续接受压力,那么即使完成了工作,也毫无成就感、幸福感可言。比如我的压力来自于我的学习,如果我遇到一道数学题,老师在鼓励声中教会我和在批评声中教会我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是有压力的,只有拿一颗乐观的、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压力,压力才能转化成动力。

古人云:能闲世人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的意思是悠闲地对待别人当作压力的事情,才能有时间去满足自己的幸福感。幸福来自心里,当心被压力占据,容不下别的东西时,幸福又从哪里进来呢?只有空的杯子才能盛满上好的美酒。可见一味地往心里面加没有用的东西,结果心满了,该装的没有装,不该装的全部都是。

可见放空自己是多么重要,书中认为放空的方法,如:烟、酒、琴、茶等。但不论是那一种放空方法我觉得都是有用的,关键是看如何把握。对我而言,弹吉他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琴声中去,忘掉世界的烦恼,也是一种享受。另外,出去旅游,看看风景,或者与人交谈、倾诉,再或者听听音乐,玩玩电脑都是一种放松的方式

。只需要控制一个度。超过度得本身就成了玩物丧志,控制很重要。

于丹的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启示,让我对生活的艺术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我认为在忙与闲之间的取舍就是幸福与不幸福的关键所在。我想:这就是生活的艺术吧。

于丹教授论语的读书笔记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第二届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问黄埔区法官徐文娟为何在信访调解上成绩斐然时,她说是小学班主任杨老师的一句话鼓励她努力、勇敢、奋进。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从两方面谈谈体会:

一、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他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就强调-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以较高的水平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努力教好自己的学生,向他们传授有用的知识,让他们有所发展。还应利用平时的休息时间来不断学习,来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工作和学习中,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中,一种涵养一种自信让我感受到无比的充实和快乐。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培养出拥有健康心态的学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比如这几年,我任教三个班级英语,课时少,内容多,要求高,班内差生多,教学任务繁重,每天备课备得头昏眼花;同时又担任教务员,每天有一大堆的事务需要处理。又由于所带的班级学生年龄小,许多事都要老师亲力亲为,手把手教。但是我经常告诉自己:每天认真备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更好地教我的学生;一名优秀的老师应学会遇事冷静、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不能让坏心情一直围绕你,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心情,效率,甚至一事无成。其实学生都怕老师,特别是犯错误后,更不敢在老师面前抬起头来,这时老师如果大发雷霆,往往不起作用,如果是平心静气地谈话,在情在理地耐心教育,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经常听老师说,我们很尽力,也很认真负责,但一次次的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在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有一段时间心情是很郁闷的。读了论语心得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要明确这个缺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许有较长时间的面对,绝不要抱怨学生的懒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抱怨领导的不理解而是要积极思考,班级里尽管有部分差生,但也有较多好学生,说明我们的教学不是完全失败的,对于那部分学困生,只要我们不断反思,努力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终有一天他们也会进步的。

正如那句经典的老话: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积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快乐成为教师生活的主旋律。

二、用真爱对待我们的学生!

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精髓的东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是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爱学生。那么怎样爱学生呢?

于丹说得好,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而恒久。学会了宽容,老师就可以走进学生及家长的内心世界,学生及家长也就会感恩于老师的付出;学会了宽容,我们的内心将会有一种坦荡荡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为教师的我们,与学生的接触较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在处理时,多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问题,要少一些指责和抱怨,要多一些鼓励和赞扬。只有这样,你才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较好的印象,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才能正常地开展。只有这样,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与融洽。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读书笔记《品谈古典》


岁月如梦中流逝,已记不清从何时起,醉心于古典文学中。

翻开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尘香的古藉,聆听千百年来流水的声音,看尘封许久的故事在时光的轮回中娓娓诉说着昔日的情怀,心情似是平静然而轻起涟漪。爱极了这种没有浮华的感动,总能使人静下心来,细细品谈古典神韵。

古典如花。她是生长在白雾茫茫绿草苍苍迷离深处的一株湘中红莲;是楚江水边独倚东风亭亭凌波的一枝芳兰幽芷;她是驿外断桥竹梢疏处潇洒冷落的一剪寒梅;是南浦岸边烟波渡口傲笑东风的几度桃花暗香风流。

古典似月。她是流连在江南春江荡漾微波惊起莺啼的柳林月色;是夜深兰台上清风迎送的西楼清辉如水;她倒映在十里秦淮波光滟滟中呈现晶莹白玉般的洁静;她是楼台雪月朦胧中轻轻被披上的一层淡烟疏雨。

古典如风。她是西出阳关梦断故园的游子蓦然回首的杨柳苍烟;是苍穹胡天下夜夜断肠思归的汉女胡笳呜咽声凄;她是荒凉大漠无边黄沙里公主琵琶幽怨似诉;是残钟悠扬声中荡气回肠的广陵绝唱。

古典似雪。她是边关将士在巡视庄严国土时凝望着的雁背上残阳如血;是古道西风凛冽中牧羊者在异国他乡饱受沧桑却坚贞不渝永远守望的汉使旌节;她是风雪孤村升起的袅袅炊烟笼罩在漠漠平林;是独自泛舟的蓑翁在漫天风烟里钓不完的寒江碧雪。

古典如茶。茶香茶亦苦。几枚清新雅致的茶叶,是岁月留在记忆中风化的故事;一汪碧波脉脉的清泉水,就是心情在岁月里流逝的悲欢离合;晶莹的茶杯则有如一部部印载着前尘往事的古藉;茶香隐隐,亦如同古代先贤悠悠的灵魂,穿梭千百年的时光,把一份或失意或激昂或愤慨或迷离的心境散发到每一个知音的心间。

古典似琴。白云野鹤,焚香清茗,高山流水间抚琴弹一曲阳春白雪。每一段落都是岁月滚滚中一段红尘历史的分界;每一次徽变都是回味往昔不堪留念的叹息;每一次丝弦的拔动都是在告诉人们曾经表演在历史长卷中的星移斗转。琴音飘荡,似乎凝固在尘埃封存的史书中。

古典是杏花飞雨、烟柳残红处的惊鸿一瞥,不经意间触动了心底的弦。翻开尘封许久的史书看看吧,看前人用尽繁华为后人展现的沧桑岁月,看凝固在泛黄扉页上的风化的记忆,看流淌在你我血液中的沉默的故事与早已风干的悲欢离合的往昔。

沧海桑田,当岁月抹去盛世繁华;当时光洗去艳舞轻歌;当物换星移、英雄枯骨,历史烟云散尽,世事飘若尘埃。古典在浩如烟海的典藉中,在烟火人间的尘缘中,在笑品历史的人心中。

品三国读书笔记


匆匆又匆匆,终于读完了易中天的《品三国》,上册。很喜欢易的叙述品评笔调,可以说,除了生活和带孩子的必须时间外,其它事情都让我扔在了一边,读此书,实在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朋友说,读后感应看完书后马上写,所以又将一大堆必做的正经事扔下,先记录一些读书的感受。如果时间允许,本应该再翻一遍做些信息的筛选,现在只好就这样敲出些文字宽慰一下自己。因此怕是难免有胡言乱语之处。

读此书,感觉易先生实在是严谨、认真而又博学,但感触最深的是他的可爱,这种可爱包含了很多内容,这所有的内容就形成了他的个性魅力。因为只是匆匆阅读,因为本人解读文本能力的有限性,在此只能略说一二,而且还极有可能是胡说。

我想说的是易先生的好恶,对象当然是三国中的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三国的英雄中,感觉先生更喜欢曹操和孙策,而对刘备则不太以为然,虽也有赞美之词,但还是有些言不由衷,那些肯定之词好像仅仅是学者的一种态度,而曹操和孙策却似乎是真欣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下面我摘录一些文字加以说明。

一、曹操

曹操究竟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品三国主要想弄清这样一个事实。

品三国第一集真假曹操。在这一集中,先生尽量科学地引用历史上的各种评论来讲述曹操其人。开篇他就引用了鲁迅的评论: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这当然是一个积极的引导,接下来还是引述鲁迅先生的话,鲁迅是想为曹操翻案的,他的言论自然对曹操有利。所以接下来先生说:坏话说多了,就成了成见。成见一代代传下去,就积重难返。具体到曹操,事情更麻烦。后面先生说到了众多涉及曹操的书籍,包括《三国演义》和《资治通鉴》;还就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一话引经据典展开了评论。看毛批: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 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之后作者说:毛宗岗父子是不喜欢曹操的。他们都说这是曹操的过人之处,那就应该是过人之处了。而后,作者又引述曹操临终时的细节及诸多故事论证了曹操的真诚、儿女情长和宽宏大量。最后作者说: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最后作者的论断是: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接下来先生用了11集来品这个可爱的奸雄。在第二集中先生用了外很大篇幅论述曹操的可爱,他说:曹操最可爱也最遭人嫉恨之处是他说真话。在 12集天下归心中,先生用了八句话来概括曹操的用人之术:一,真心实意,以情感人;二,推心置腹,以诚待人;三,开诚布公,以理服人;四,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五、令行禁止,以法制人;六,设身处地,以宽容人;七,扬人责己,以功归人;八,论功行赏,以奖励人。之后先生又说: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八个字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曹操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而他做人的成功,又是知人的成功。先生还说:洞察人性,洞悉人心,已不容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也很难得。但更为可圈可点的是,他做得是那样坦然、实在、大气、自然。这就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了。此外,先生还说到了他的性格,他的人情味,幽默感,他爱才的真诚,他的大气和深沉。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如先生所说的那样,曹操确实是可爱的奸雄,关键词还在于可爱二字。普天之下,如曹操者又有几人呢?

二、刘备

我认为,先生并不喜欢刘备其人。

在品曹操的章节当中,先生就有这样的话:刘备溜得比兔子还快。后文还有同样的话:又溜得比兔子还快。在十三集前言部分有这样的话:刘备出道的时候,一无所有,一文不名,只能东奔西走地寄人篱下,反复无常地投靠他人。注意词语:反复无常。但先生还是想尽量客观地评价刘备的,他引经据典地评说了刘备的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但贬斥之意总还是不自然地从文字中流出。就十三集中,有这样的话:刘备在战场上每每是落荒而逃,先主败绩的记录屡见不鲜校等到他亲眼看见曹操的旗帜,便吓得掉头就跑,完全不顾部下死活,哪里像个英雄?在说到刘备的身份时,先生还多次用到一个词:注水猪肉。在十九集中,作者又这样评说:这是一个猫头鹰式的人物,体面的说法是天下枭雄。注意,猫头鹰并不可爱,枭雄也不如可爱的奸雄。第二十集兵临城下中,论及刘表托国刘备拒绝一事,先生说:这事裴松之认为不实,我也认为靠不住。分析之后又说:所以,把刘表的托国和刘备的 谦让看作高风亮节,不过腐儒之见。再论及刘备逃跑时坚持与百姓同走的以人为本之说时,先生又有这样的话: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说:要做事业,手下一定要有人,和道德不道德、仁慈不仁慈没有关系。说到曹操追上刘备。两军相遇后刘的表现时,先生引用了〈三国志〉中的记载,并这样评论:可怜的刘豫州,这时不但再也讲不得以人为本,就连老婆孩子也顾不上了。

可以发现,先生在刘备身上用了许多贬义词语,语调常含讥讽之意,在这样的叙述中,对他英雄身份的认定就显得很乏力了。

三、孙策

感觉之中,除曹操外,先生最爱孙策。

写孙策的文字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十八集江东基业。一开始,先生就用帅哥一词称呼孙策,而后他说:其实在我看来,孙策比项羽更可爱。之后,先生引用〈三国志〉中的话来介绍孙的种种优点,后面又有这样的评论:这就真是英雄!不但大气,而且聪明。赞美起来毫不吝惜情感和笔墨。再看,孙策的大气和聪明使他英气逼人,充满人格魅力,也使他和其他英雄惺惺相惜,然后先生举证了太史慈的故事,并谈到了孙的自信,并说,自信的人是有魅力的,有魅力的人是有吸引力的,何况孙策还能以诚相待!然后,先生还说到了孙的军纪和政治,充分肯定赞美了孙的英雄之气。先生也谈到了他的缺点,但终究是瑕不掩瑜。最后先生还提到了孙是个孝子、佳偶、好兄长和好领导,并都一一举证。特别是好领导这一评说中,先生用了较多笔墨。并说:这也再次证明,孙策是有政治眼光和政治头脑的。

仅是一集就用了那么多的文字赞美孙策,可见先生对其喜爱之甚。

综观先生对以上三个英雄的态度,可以看出先生的喜爱很大程度缘于人的真性情,曹操和孙策都是真实、真诚、大气的人,而刘备就显得做作一些;其次,当然跟人物的个人才能有关,从个人能力这个角度而言,刘备稍显逊色。当然,我认为主要还在于前者。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的过错并不能决定别人对他的评价,相反,有时缺点的彰显还会增强其人格的魅力;再者,一个人人说好的人往往要么无能要么伪善,不然也是劳累地活着,压抑得失去本我。这样的言辞或许有些过激,不过对于人的真性情的喜爱一直决定着我的择友标准,因此在通过《品三国》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我感觉易先生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可爱

读书笔记之《品谈古典》


岁月如梦中流逝,已记不清从何时起,醉心于古典文学中。

翻开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尘香的古藉,聆听千百年来流水的声音,看尘封许久的故事在时光的轮回中娓娓诉说着昔日的情怀,心情似是平静然而轻起涟漪。爱极了这种没有浮华的感动,总能使人静下心来,细细品谈古典神韵。

古典如花。她是生长在白雾茫茫绿草苍苍迷离深处的一株湘中红莲;是楚江水边独倚东风亭亭凌波的一枝芳兰幽芷;她是驿外断桥竹梢疏处潇洒冷落的一剪寒梅;是南浦岸边烟波渡口傲笑东风的几度桃花暗香风流。

古典似月。她是流连在江南春江荡漾微波惊起莺啼的柳林月色;是夜深兰台上清风迎送的西楼清辉如水;她倒映在十里秦淮波光滟滟中呈现晶莹白玉般的洁静;她是楼台雪月朦胧中轻轻被披上的一层淡烟疏雨。

古典如风。她是西出阳关梦断故园的游子蓦然回首的杨柳苍烟;是苍穹胡天下夜夜断肠思归的汉女胡笳呜咽声凄;她是荒凉大漠无边黄沙里公主琵琶幽怨似诉;是残钟悠扬声中荡气回肠的广陵绝唱。

古典似雪。她是边关将士在巡视庄严国土时凝望着的雁背上残阳如血;是古道西风凛冽中牧羊者在异国他乡饱受沧桑却坚贞不渝永远守望的汉使旌节;她是风雪孤村升起的袅袅炊烟笼罩在漠漠平林;是独自泛舟的蓑翁在漫天风烟里钓不完的寒江碧雪。

古典如茶。茶香茶亦苦。几枚清新雅致的茶叶,是岁月留在记忆中风化的故事;一汪碧波脉脉的清泉水,就是心情在岁月里流逝的悲欢离合;晶莹的茶杯则有如一部部印载着前尘往事的古藉;茶香隐隐,亦如同古代先贤悠悠的灵魂,穿梭千百年的时光,把一份或失意或激昂或愤慨或迷离的心境散发到每一个知音的心间。

古典似琴。白云野鹤,焚香清茗,高山流水间抚琴弹一曲阳春白雪。每一段落都是岁月滚滚中一段红尘历史的分界;每一次徽变都是回味往昔不堪留念的叹息;每一次丝弦的拔动都是在告诉人们曾经表演在历史长卷中的星移斗转。琴音飘荡,似乎凝固在尘埃封存的史书中。

古典是杏花飞雨、烟柳残红处的惊鸿一瞥,不经意间触动了心底的弦。翻开尘封许久的史书看看吧,看前人用尽繁华为后人展现的沧桑岁月,看凝固在泛黄扉页上的风化的记忆,看流淌在你我血液中的沉默的故事与早已风干的悲欢离合的往昔。

沧海桑田,当岁月抹去盛世繁华;当时光洗去艳舞轻歌;当物换星移、英雄枯骨,历史烟云散尽,世事飘若尘埃。古典在浩如烟海的典藉中,在烟火人间的尘缘中,在笑品历史的人心中。

喜欢《《于丹趣品人生》读书笔记》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于漪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