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通常会记录下读书笔记,以下内容主题是“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是编辑为您分享的,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之所以要整理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并总结一些感悟心得,主要原因是教师作为教育上的引导者和主要力量,十分重要,是教育的关键,必须重视起来。相关的书籍如:《做最棒的老师》、《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做不抱怨的教师》、《教师最需要什么》等著作,都是为大家熟知的。读了这些书之后,我对中国的教育体制和方式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和看法,当然教育的弊端还十分多,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大学的盲目扩招和教育质量的下降,让整个社会位置背负压力,这是不正确的!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1、每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都向往创造性劳动的欢乐,以及由于劳动的创造性而带来的生活上的充实。
2、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3、在你的科学知识大海中,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4、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5、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
6、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7、评分宁可少一点,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8、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
9、对每一节课,都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10、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11、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12、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成为读写无误的人。
13、如果学生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
14、复习是学习之母,不要让它变成后娘。
15、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
教师读书笔记感悟:
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记忆是灵活的,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
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作为一个教育人士,我也时常自省自悟,如何才能更好的起到助产婆作用,就像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教育理论,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为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阅读素养,进一步推进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一幼各园在寒假期间组织全体教师围绕《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开展了读书摘抄及感悟活动。
此次活动既有初涉教坛的年轻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大家认真阅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在组织游戏过程中的困惑、收获和启发,在记录本上认真摘抄,及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
近日,一幼各园围绕书写、摘抄和反思三方面进行了读书笔记评比。评比中,各位评委认真翻阅了每本读书笔记,认为教师能将读书的内容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并能着眼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对工作中出现的某些新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做到学以致用。
为了让老师们分享和交流学习心得,一幼各园还组织了读书笔记集中展示。大家互相学习,积极互动,很多老师清晰规范的笔迹和具体深入的反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笔记评比活动是我园推动教师自觉成长的又一新举措。既让老师们通过读书开阔视野、提升自我,还让大家将阅读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寒假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好生活》。看了书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罗素,一个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
罗素说,有些品性只能为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行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以下4种特征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活力、勇敢、敏感、智慧。
我们中国的教育往往是求全的教育。我们总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这便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处在学业无法优秀的焦灼感中。君不见,有多少三四岁的孩子因为钢琴热的不断升温而早早地就被父母赶到了钢琴上。有多少满脸哀怨的琴童,就有多少惟恐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后的家长。“求全心理”已成为中国教师和家长(其实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无法摆脱的“隐痛”,这里面既有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痕迹。
罗素说,儿童的生活原本是充满期盼的,他总是指向将来的可能目标。这是促使儿童上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总告诉儿童将来会比过去更糟,这不啻会令儿童的生命之源干涸。
1. 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
2. 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
3. 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地方。
4. 让孩子相信自己,别摧毁他们的梦想。
5. 当你走进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违反纪律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那你肯定会变得手忙脚乱。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师、商界精英、艺术家和总统,那你就会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
6.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孩子都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的社会会增添多少个医生、兽医、考古学家、律师、慈善家……
7. 教师必须以高标准来要求每个孩子,并且要尽力推动他们达到那样的水准。
8. 如果我们把教育浅表化,并且因为学生努力了就给他们A和B,那我们其实就是在帮倒忙或者做绊脚石,这样做无法帮他们做好在现实世界获取成功的准备。
9.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随随便拍背鼓励,就因为我们想让他感觉好受一些。不应当得到的表扬只会让我们的学生遭遇更多的失败。
10. 高期望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进步。但是,你不能仅设定目标而不采取行动,只是说“努力进取吧”。
11. 当呈现给学生们的是积极的鼓舞,而且让他们感受到被鼓舞的状态时,他们就如同时刻面临一场挑战,他们就会愿意分离一搏。
12. 应在老师与家长之间搭起一座信任之桥。
13. 当人们还在努力工作时,也许他们尚未做到最好,如果你对他们表达了感谢和赞赏,他们就会受到一种鼓舞,今儿为了不辜负你的感激而更加努力。
14. 相互尊重是帮助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互相支持关系的最佳方式之一。
15. 家长们应该意识到,孩子们时常抱怨老师是天性使然。他们一般会抱怨老师不喜欢他或者老师责备他了。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提醒孩子想想老师为班级以及为他个人做过的所有事情。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保持积极状态,而不是把他们带入消极的泥潭。
16. 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
17. 教师应该提醒自己,你所希冀的并非来自孩子们的感谢,你追求的应该是孩子们的成就以及对他们的人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18. 请走进孩子的生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学生可以信赖的顾问、一个教育者,以及一位指导者,甚至有时候还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
19. 我曾与很多“看似问题丛生”的学生相处过,一旦外在的隔阂被打破,我总会发现,他们本质上都充满激情,富有天赋。我们不可以放弃他们,我们应该相信他们的潜力。
20.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最容易的一个办法就是对他们微笑。如果学生们认为你乐于见到他们,你喜欢和他们在一起,那他们就会更加喜欢你,并且会很快以微笑回报。
21. 所有的老师都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即做教师并非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使命,召唤我们服务于更高的目标、付出自己的全部,把为我们的孩子创造幸福和安康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22. 用找借口的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你把时间用在找借口上,那你其实也就浪费了那些原本可以用在找出解决办法上的时间。
23. 家长也要毫不犹豫地让老师知道你们需要他们的建议,以更好地帮助孩子。问问老师在家里父母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那些优秀的老师总会有一些很好的建议。
24. 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我们要求学生勇于创新并追求卓越,我们也应同样要求自己。
25. 教师应该记住,我们展示给学生什么样的标准,他们就会确立什么样的标准。
阅读是一件可以让人享受的事情,读作品,可以使我们学到更多知识。写读后感时要能抓住重点,才能写出内心真实的感悟,你知道如何将自己的读后感写的更好吗?考虑到你的需要,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 ”,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下面就案例的撰写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在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位教师都要做研究型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再从实践到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研究的成就感与快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讲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研究型教师,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真正体会做教师的快乐。
二、研究内容哪里来
我们作为研究型教师又该研究什么内容?怎么研究呢?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迷茫。或许你会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教师应该养成记教育随笔的习惯,将教育教学中的感悟与困惑记录下来,可以是正式的听课评课,教学笔记,也可以是独自默想或者与同事的交谈中偶尔得之,哪怕是只言片语,这些都会成为你案例研究内容和材料的主要资源,教师的研究课题就从这些实践材料中得来。记录下随笔之后经常自觉的实践反思,也使零散的教育经验得到梳理,这是教育策略系统化的过程,对于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
教师通过记录的方式来反思是一条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教师通过描述、归纳、解释等各种方式来探究复杂的教育过程和现象,最后形成教学案例。从实践到完成案例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三、案例怎么写
从教师研究的现状和需要看,案例研究对象可分为一节课、一件事、一个人、一次活动等。案例研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果,更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通过叙事方式来反思和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
案例的质量由思考的高低所决定,要从纷繁复杂的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要注重可读性和操作性,首先要有时间段基础和经验的积累,还要加强理论学习,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通过这本书,我深切的体会到,教育科研并不是专家和学者的工作,教育科研与我们普通一线教师息息相关,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多反思多学习多实践多写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大家共勉。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广大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心愿——
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
0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
“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一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02
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
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
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差点害死了两条生命,这就是纵容孩子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自由散漫。
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好老师的标准是这样的:要求尽量宽松,不会板着脸批评自己;作业布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向着自己,绝对不会跟家长告状……
事实上,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才是教育的悲剧。隔壁班班主任是个相当绵软的老师,她对学生很好,经常买礼物送给学生。有时候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违反纪律,她本想好好批评,结果学生一撒娇她就训不下去了。年底的时候,学校对这个老师做了停职处理,让她回家反思。
原因是她班里的学生闯祸太多,已经有5名学生被记过,甚至有学生在校外打架斗殴。难怪有人说,老师手中有戒尺,讲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子。
教育应该是严肃的,甚至,应该是严格的。不对孩子的学习落后宽容,他们才会认真学习,一点点把成绩提上来。不对孩子的违纪犯规宽容,只有从小规范了孩子的行为,他们以后才不会犯更大的错,闯更大的祸。
教育最可悲的现象:孩子无法无天,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将来社会管!
03
老师不放弃孩子,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小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只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到达目标的坚持,缺乏对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好孩子,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前途的。
从教多年,我至今记得一位家长是如何配合老师的。
她最初很不满我的严格,因为她女儿每次回家后都抱怨,说老师今天又罚她了。于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释,她的女儿丢三落四,有时忘了带作业,有时忘了带课本。我说:要是现在惯着孩子,她将来工作了,丢了公司的机密文件,谁来负责呢?家长沉默了很久,终于答应配合我一起纠正孩子。
在学校,若她女儿再次忘带作业课本,那我就罚她坐一天“飞机位”。在家里,她每天都提醒女儿清点作业课本,第二天出门前也要重新检查一遍。慢慢的,她女儿再也不会忘带东西,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细心。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家长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不能惯着他,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引导他们重新爱上学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来不及了。孩子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不当一回事,该批评就批评,该惩罚就惩罚,一定要让孩子知错就改。
孩子在12岁之前的成长十分关键,不要等到孩子变“坏”才补救,那只会让你后悔莫及。正如刘涛所言: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必须要有一个管得住他的人。老师不怕狠心,老师也希望成为那个管得住孩子的人,但千万别让老师寒心。
04
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罚
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
他看到有女学生抹口红,当即拿着纸巾给她擦掉;他发现有男学生抽烟,就罚他们站一整天;他看到有学生别着斧头当“混混”,立刻将他赶出了教室……
正是这么一个大胆管学生的老师,让“混混”变成了有志青年,让抽烟喝酒打架的学生变成了善良勇敢的好学生,让上课爱偷看小说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
那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单纯用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白无力。
唯有动用上管教与惩罚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老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老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老师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对孩子的“教”与“管”中。
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魏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尤其是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下面是我读后的点滴感触,和大家一块分享和共勉:
一、教书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求知的学生,因此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知识教育技巧,要有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读了魏老师的教育理论之后,我觉得魏老师的许多做法就值得我们仔细得揣摩体会和运用,从他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中我进一步肯定有智慧的教育,确实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能体会得到,比如课前一句富有哲理或饱含激情的导语,能很快的把学生带入课堂,引入教学,有时可能还能带动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育人方面: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还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不被社会淘汰。就拿平日里对于学生犯错,我们大部分都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写下保证书,叫家长。家长很无奈,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批评已不是方法,后来我转变了方法,不批评而是找他交谈,分析厌学的原因,讨论学习的重要性,慢慢转变他对学习的认识,同时给他安排了一定的班级任务,树立他在班级中的威信,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此外,我们也和家长联系,要家长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困难和要求,尽量的去帮助他们而不要一味的压迫。造成孩子的抵抗情绪,半学期后,学生有了明显的转变,正所谓魏老师提到的和家长共同教育效果会更好。但我们要把握好的教育方法。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我从魏书生老师那里得到的一点感悟。当然他的精神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从教育生活中去认真领会他。
今天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有六条: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这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同时也可看出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和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下面是我看了该书后的一些浅谈。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意
1、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应具有的。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一种应然性的规范或准则,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且还是一种实然性的品德,应当是教师应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热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善待每一位学生,使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师生关系的融洽,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班级气氛就会融洽,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关爱学生,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情感基础。每个教师的职责,必须懂得:今天的学生对于国家来说是未来,对于家庭来说是希望,对于学校来说是财富;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爱”也是一种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而且要树立和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
三、当今教师应具备的师德
教师是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桥梁,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工程师。明末清初,着名思想家黄宗义在《续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未师矣。”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为人师道,端品为先”“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些历史名句无不充分说明师德的重要性。“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高度概括,更强调了教师品德高尚的示范作用和重要地位。育人先育德,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的迅速发展,只有把握“做人”的真谛,才能真正立足于社会。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赢得学生尊敬和信赖的首要条件,也只有加强师德教育,才能保证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二十一世纪人才。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责任的呼唤。但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个人和社会之间,体制和人性之间,国情和人情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一种张力,教师就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尽量抵挡一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给学生腾出尽量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这才是当下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说明教育这一职业确实是无私和伟大的。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和平淡。教师的工作确实很艰辛,但也很光荣、很伟大,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工作尽管是平淡的、琐碎的、但它却体现了做人的最高价值。诚如陶行知所言,教师就当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能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
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
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
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
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
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
对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俩个方面进行!
一、对新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对比
1、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是从原来八条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的。
2、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明确抵制有偿家教现象。
4、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二、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内容的解读
本《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规范》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时代感,强调了教师的爱与责任,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关怀。
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2)
在暑期当中,我认真学习了修订的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有6条,一改老《规范》8条的形式,内容更加紧凑,结构更加严谨。保留了传统要求中的精华,摒弃过时的糟粕,抓住了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脉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内容要求上更具体更具有时代性,把爱岗敬业改成敬业奉献。既然敬业,热爱自己的工作,肯定是热爱自己的岗位,敬业比爱岗更深一层,可舍去前者;而补充了表现时代特点的奉献一词,在敬业的基础上还要表现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乐于奉献,树立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严谨治学改成了终身学习等。
新规范中语言更具有人文性,在热爱学生这一条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把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改为了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严格要求有一种教师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感觉;严慈相济既有严的管教,又有慈的给予,充分表达出教师既要有父之严,又要有母之爱,两方面都要让孩子受益,更显人文关怀;耐心教导改成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友给人以亲切、信任、平等、易接近的感觉。良师益友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能终身受益的好老师、好朋友,建立了师生平等关系,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新规范的修改,作为教师的我们还需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认真学习的同时,要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照规范要求自勉,愿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真正像规范中所要求的拓宽知识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呵护学生的成长,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3)
深秋的夜,些许凉意隐隐渗出脊背。此刻,一盏昏黄的灯,面前是一本书《教育照亮未来》。观封页,素净的米色、白色和赭石,映衬着镂金大字,字字灼灼。我似乎从未读一本书如它一般,千斤重,万钧力。教育,这两个字,突然从历史的苍穹中跌落,划出一道绵延而遒劲的线条。
蔡元培、胡适、张伯苓、经亨颐、晏阳初、陶行知、陈鹤琴、叶圣陶,轻抚书页上的这一个个名字,陌生而又熟悉。他们的文字风格各异,却一样厚实沉重。我仿佛看到了未名湖畔,蔡元培让美育大放异彩;台东讲台,胡适言辞恳切,主张教育独立;南开学堂,张伯苓提倡重视体育,健全学生人格;衡山脚下,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打破城乡概念;育才学校,陶行知推行生活教育,让教育在生活的土壤中发芽时隔百年,当我再次因为《教育照亮未来》这本书而重温这些教育家的文字,并没有因为半文言半白话而觉得距离遥远。相反,这些近一个世纪前的呼喊,就像一个个晴天霹雳,振聋发聩。教育在民国,如呱呱坠地的婴儿,一路蹒跚学步,跌撞搀扶,直到腿脚稳健,蹦跳雀跃。战乱的废墟中,学校依旧弦歌一堂,带着诗意和温暖;颠沛流离中,教育依然昂首,愈发高贵而尊严。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个奇迹。
掩卷沉思。百年来,教育变化翻天覆地。然而,在教育如此昌达的今天,教育最朴素的本质,教育最原始的定义,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正渐渐模糊,叫人忧心。 乱花渐欲迷人眼,一阵阵的教育浮华背后,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作为一个教育者,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幸福感和价值感。如我,如我们,读《教育照亮未来》,似一阵清风徐徐,吹云散雾,又似拂去蒙在心上久积的尘埃。
胡适说,你种谷子,便有人充饥;你种树,便有人砍柴,便有人乘凉;你种瓜便得瓜,种豆便得豆,种荆棘便得荆棘。扪心自问,我作为一名教育者,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又在思量什么。面对讲台下澄澈如一潭清泉的目光,他们需要什么,我又能给予什么?叶圣陶在《如果我当教师》一文中说,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祸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面对朝夕相处的孩子,我的眼角眉梢是不是投射出些许的无奈与心烦?想及私塾里的教书先生背手踱步,一柄戒尺握在手中,我的手是不是又该高高举起然后轻轻落下?
猛然间,我对教育一词的敬畏感油然而生。教育绝不仅仅是教会一个孩子各种本领,识字、写字、算数、阅读;也绝不仅仅是教会一群孩子,懂规范,知礼仪。教育是微笑着看孩子趴在墙角观察小虫;教育是给浑身脏兮兮的孩子一个拥抱;教育是让孩子用一盒彩笔描绘心中的美好。在教育这个广阔的世界中,雪融化后是美丽的春天,阳光是活泼的。
蓦然回首,母校杭师大艺术楼前,经亨颐先生目光如炬,清戄的面庞,消瘦的身形,我曾驻足,仰视心中的大师,许久。犹记得那年长长的走道两边,一帧帧教育家的相片,有的已经泛黄,有的簇新。《教育照亮未来》一书,让我豁然开朗,奇迹并非有如神助。因为有一群民国教育脊梁和灵魂式的人,一群满腔热血遍洒教育圣坛的人,一群即使衣衫褴褛却神采依旧的人。他们思想的光芒早已穿越时空,耀眼得让今天的教育现实无法正视;他们教育的理念就像一株株苍松翠柏,四季常青;他们怀揣着一颗严慈并济的心,纵然是这个时代教坛最杰出的人物也望其项背。
记得一句话,如果身处黑暗之中,与其埋怨,不如让自己发光。借读《教育照亮未来》,品着民国教育大家的思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循着他们探求的足迹,一星光,一点亮,秉烛前行
推荐你看看以下的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简短,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书籍,很多人在阅读了作品这本书后,被他的故事情节所感动。读后感便可以把这些道理更好的记录下来。
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下面就案例的撰写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在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位教师都要做研究型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再从实践到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的体会研究的成就感与快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讲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研究型教师,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真正体会做教师的快乐。
二、研究内容哪里来
我们作为研究型教师又该研究什么内容?怎么研究呢?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迷茫。或许你会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教师应该养成记教育随笔的习惯,将教育教学中的感悟与困惑记录下来,可以是正式的听课评课,教学笔记,也可以是独自默想或者与同事的交谈中偶尔得之,哪怕是只言片语,这些都会成为你案例研究内容和材料的主要资源,教师的研究课题就从这些实践材料中得来。记录下随笔之后经常自觉的实践反思,也使零散的教育经验得到梳理,这是教育策略系统化的过程,对于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
教师通过记录的方式来反思是一条最有效的学习途径。教师通过描述、归纳、解释等各种方式来探究复杂的教育过程和现象,最后形成教学案例。从实践到完成案例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三、案例怎么写
从教师研究的现状和需要看,案例研究对象可分为一节课、一件事、一个人、一次活动等。案例研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果,更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的案例研究是教师通过叙事方式来反思和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
案例的质量由思考的高低所决定,要从纷繁复杂的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案例要注重可读性和操作性,首先要有时间段基础和经验的积累,还要加强理论学习,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通过这本书,我深切的体会到,教育科研并不是专家和学者的工作,教育科研与我们普通一线教师息息相关,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多反思多学习多实践多写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大家共勉。
教师,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必须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好的心灵。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一、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就是要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因为,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已是刻不容缓。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我们必须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发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里得到激励,学会爱人,变得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三、新时期的教师要求德才兼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辅助学生的成长,要把师德体现于具体行动中,强化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强调热爱学生。
四、我们应当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这是高尚道德的体现,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教师爱护学生,急学生之急,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出,是教师爱学生的最高体现。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今后,我会必须不断学习,把一颗炽热的心放在教育事业,勇于探索创新,精誉求精。总结教学经验,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创造新的业绩。把每一次的成功都当作是新的起点,向新的征程进发。
寒假期间,我再次认真学习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觉得师德就是《规范》的核心问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育部周济部长最近阐述了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为教育事业负责。一、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教师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高尚,追求卓越,这也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要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好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哲学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回顾这个学期,忙忙碌碌!虽有些许成功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上收获不多,总有一种心底很空白、茫然所失的感觉……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这本《用哲学》,首先觉得书名不同于其他教育哲学书,从封面和封底文字和漫画看,似乎很通俗,再翻看起来,书中有许多作者自画的漫画,还有德国著名漫画家普劳恩的漫画,版式非常清晰明了,几乎每两页就有一个教育案例,每章都有漫画,文字通俗鲜活,读起来很顺口,没有那种抽象哲学的干枯感。慢慢细读,有一种“哲学原来可以这样用!”的感叹,用书中的案例比较自己的教学,真的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头脑轻灵了许多,心底唤起了一种久违的哲学的精神,那种茫然所失的感觉被洗刷的干干净净,正如书中所说的,教师,需要一种用哲学的精神……非常感谢作者,这本书使我对教育有了深刻的感悟,给了我一种在忙忙碌碌中沉思和开阔的眼光……
今年寒假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工作漫谈》,从中真切地感受到魏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尤其是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下面是我读后的点滴感触,和大家一块分享和共勉:
一、教书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求知的学生,因此我们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丰富的知识教育技巧,要有驾驭、灵活运用教育规律的能力。读了魏老师的教育理论之后,我觉得魏老师的许多做法就值得我们仔细得揣摩体会和运用,从他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十法”中我进一步肯定有智慧的教育,确实我们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也能体会得到,比如课前一句富有哲理或饱含激情的导语,能很快的把学生带入课堂,引入教学,有时可能还能带动学生整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育人方面: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还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不被社会淘汰。就拿平日里对于学生犯错,我们大部分都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写下保证书,叫家长。家长很无奈,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批评已不是方法,后来我转变了方法,不批评而是找他交谈,分析厌学的原因,讨论学习的重要性,慢慢转变他对学习的认识,同时给他安排了一定的班级任务,树立他在班级中的威信,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此外,我们也和家长联系,要家长和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困难和要求,尽量的去帮助他们而不要一味的压迫。造成孩子的抵抗情绪,半学期后,学生有了明显的转变,正所谓魏老师提到的和家长共同教育效果会更好。但我们要把握好的教育方法。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我从魏书生老师那里得到的一点感悟。当然他的精神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从教育生活中去认真领会他。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广大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心愿——
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
0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
“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一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02
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
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
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差点害死了两条生命,这就是纵容孩子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自由散漫。
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好老师的标准是这样的:要求尽量宽松,不会板着脸批评自己;作业布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向着自己,绝对不会跟家长告状……
事实上,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才是教育的悲剧。隔壁班班主任是个相当绵软的老师,她对学生很好,经常买礼物送给学生。有时候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违反纪律,她本想好好批评,结果学生一撒娇她就训不下去了。年底的时候,学校对这个老师做了停职处理,让她回家反思。
原因是她班里的学生闯祸太多,已经有5名学生被记过,甚至有学生在校外打架斗殴。难怪有人说,老师手中有戒尺,讲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子。
教育应该是严肃的,甚至,应该是严格的。不对孩子的学习落后宽容,他们才会认真学习,一点点把成绩提上来。不对孩子的违纪犯规宽容,只有从小规范了孩子的行为,他们以后才不会犯更大的错,闯更大的祸。
教育最可悲的现象:孩子无法无天,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将来社会管!
03
老师不放弃孩子,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小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只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到达目标的坚持,缺乏对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好孩子,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前途的。
从教多年,我至今记得一位家长是如何配合老师的。
她最初很不满我的严格,因为她女儿每次回家后都抱怨,说老师今天又罚她了。于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释,她的女儿丢三落四,有时忘了带作业,有时忘了带课本。我说:要是现在惯着孩子,她将来工作了,丢了公司的机密文件,谁来负责呢?家长沉默了很久,终于答应配合我一起纠正孩子。
在学校,若她女儿再次忘带作业课本,那我就罚她坐一天“飞机位”。在家里,她每天都提醒女儿清点作业课本,第二天出门前也要重新检查一遍。慢慢的,她女儿再也不会忘带东西,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细心。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家长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不能惯着他,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引导他们重新爱上学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来不及了。孩子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不当一回事,该批评就批评,该惩罚就惩罚,一定要让孩子知错就改。
孩子在12岁之前的成长十分关键,不要等到孩子变“坏”才补救,那只会让你后悔莫及。正如刘涛所言: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必须要有一个管得住他的人。老师不怕狠心,老师也希望成为那个管得住孩子的人,但千万别让老师寒心。
04
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罚
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
他看到有女学生抹口红,当即拿着纸巾给她擦掉;他发现有男学生抽烟,就罚他们站一整天;他看到有学生别着斧头当“混混”,立刻将他赶出了教室……
正是这么一个大胆管学生的老师,让“混混”变成了有志青年,让抽烟喝酒打架的学生变成了善良勇敢的好学生,让上课爱偷看小说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
那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单纯用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白无力。
唯有动用上管教与惩罚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老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老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老师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对孩子的“教”与“管”中。
今天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有六条: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这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同时也可看出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和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下面是我看了该书后的一些浅谈。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意
1、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应具有的。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一种应然性的规范或准则,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且还是一种实然性的品德,应当是教师应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热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善待每一位学生,使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师生关系的融洽,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班级气氛就会融洽,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关爱学生,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情感基础。每个教师的职责,必须懂得:今天的学生对于国家来说是未来,对于家庭来说是希望,对于学校来说是财富;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爱”也是一种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而且要树立和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
三、当今教师应具备的师德
教师是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桥梁,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工程师。明末清初,着名思想家黄宗义在《续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未师矣。”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为人师道,端品为先”“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些历史名句无不充分说明师德的重要性。“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高度概括,更强调了教师品德高尚的示范作用和重要地位。育人先育德,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的迅速发展,只有把握“做人”的真谛,才能真正立足于社会。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赢得学生尊敬和信赖的首要条件,也只有加强师德教育,才能保证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二十一世纪人才。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责任的呼唤。但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个人和社会之间,体制和人性之间,国情和人情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一种张力,教师就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尽量抵挡一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给学生腾出尽量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这才是当下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说明教育这一职业确实是无私和伟大的。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和平淡。教师的工作确实很艰辛,但也很光荣、很伟大,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工作尽管是平淡的、琐碎的、但它却体现了做人的最高价值。诚如陶行知所言,教师就当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能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一、《教师人文读本》读书笔记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二、《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读书笔记的内容可以是对书本的好词好句的摘抄及对这个书籍的感悟,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0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读书笔记栏目!
一、《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
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二、《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三、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四、《给教师的建议》
老师们!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五、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轻松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可以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你充满内涵;可以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面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六、关注全体学生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鹤善舞,牛能耕,老鼠生来就打洞。我们生活在一个健全的社会,我们需要科学家,也需要负责的送奶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人一个发展的空间。尽管这是一份梦想,但我依然坚持。
七、《简单语文不简单》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择。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
八、《班主任大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
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九、《教师人文读本》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 教 师 人 文 读 本 》 中 ,还收 录 了 古 今 中 外 很 多名 家 的 各 种 类 型 的 文 章 ,每 一 篇 都 让 我 有 所 获 益 。 《 学 习 的 革 命 》 一 文 告 诉 我 : 做 教 师 首先 要 相 信 你 所 有 的 学 生 都 是天 才 , 你 才 会 认 真 地 教 每 一 个 人 。 我 领 悟 到 , 教 学 的 艺 术 不 在于 传 授 本 领 , 而 在 于 激 励 、 唤醒 和 鼓 舞 ; 教 育 不 是 要 改 变 一 个 人 , 而 是 要 帮 助 一 个 人 。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十、《给教师的建议》
闲暇时,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受益匪浅。其中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建议给我印象深刻。
卢梭的寓教于乐总让 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呢?纵观今天背负着升重点,考大学沉重包袱。孩子们,他们哪还有心思去玩,哪里还有时间去乐呀!
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减负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我们仍能听到许多学生埋怨的声音,细问起来,原来,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回家还得完成
家长的若干作业。邻居家的小男孩,放学回家很少出门活动,就连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关在小房间里做妈妈布置的什么《江苏正卷》、《课外补充阅读题》等习题集,碰到难题(特别是些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目)必过来问我,细看一下整本习题集,无非是些常见的题目,好些题目与学校统一的练习册雷同,甚至一模一样,而真正能开发智力的题目寥寥无几,孩子就在这样每天练了又练的习题中荒废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最宝贵的财富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
每每想到这儿,初为人母的我都会发誓将来要让自己的女儿从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来,我会和她做游戏,看她画画,欣赏她唱歌跳舞,引导她读书明理,带着她去看路边艺人奇妙的手艺带着她认识大自然,认识社会学习在学校中看不到学不到的知识。
在社会要求学校给学生减负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各位家长给孩子减负。现在正是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正是他们好动好玩的年纪,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正确对待他们稚嫩的问题,欣赏他们童趣十足的举动,多给他们最宝贵的财富,我相信每个童年在记忆中都会是五彩缤纷的。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每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会与作品产生共鸣。这些瞬间即逝的收获,就是我们写读书笔记的基础。那么,优秀的读书笔记模板有哪些?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模板6篇”,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这份由教育部保驾护航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实了广大教师与家长期盼已久的心愿——
为教育拨乱反正。
再一次证明了——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成就孩子最好的方式,必然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一起为了孩子的教育而发力!
01今天老师退一小步,明天孩子掉一大步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个妈妈发帖求助,说老师不管她孩子了,该怎么办?原来,她孩子学习一向不自觉,成绩不好,老师为了帮孩子提高成绩花了很多心思。上周,老师因为孩子没做作业,让他留下来补做。家里的老人知道了,直接跑去学校闹了一场,骂得老师都哭了。这下好了,老师也不管孩子了,急坏了他妈妈。
帖子下有网友评论:
“老师心里都有阴影了,真是逼着老师不管。”;“这得多伤心啊!任何一个老师都不敢管了。”确实,家长的无理取闹,有可能逼得老师不管孩子。
每个老师的初心都是为了孩子好,给他们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等等,都尽可能发现孩子没学好的地方,帮他们巩固。老师不仅是孩子学习上的良师,更是孩子生活中的守护者,嘘寒问暖,规范行为,德育教导,样样到位。
然而,现在的老师却被逼得一再对孩子让步。打比方说,有学生推倒了另一个学生,老师该怎么做?从前的老师想都不用想,直接批评,让孩子知道推人是不对的。
现在的老师,却是三思而不能行。
管吧,又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回去找家长告状。不管吧,万一孩子下次在马路横冲直撞,危及生命怎么办?对孩子的不断让步,正在逼得老师节节败退。如果教育只是为孩子开脱,那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孩子。如果家长舍不得管孩子,学校不敢管孩子,最终能管的就只有监狱了。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教育,千万不要轻易向孩子让步。
02
老师再不管,熊孩子就没救了
前段时间,一条“小孩故意把孕妇推倒”的新闻刷屏。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小孩竟然回答:“我看电视上孕妇摔倒会流产,所以我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多么可怕!
正因为没人管好孩子,孩子越来越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尚且没有正确的规则、道德、法律意识,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其实是不清楚的。凭着“好玩”二字,差点害死了两条生命,这就是纵容孩子的代价。不管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育都不应纵容,不能自由散漫。
在大部分孩子眼里,好老师的标准是这样的:要求尽量宽松,不会板着脸批评自己;作业布置得少,就算不做也没关系;什么事情都向着自己,绝对不会跟家长告状……
事实上,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才是教育的悲剧。隔壁班班主任是个相当绵软的老师,她对学生很好,经常买礼物送给学生。有时候学生没做作业,或者违反纪律,她本想好好批评,结果学生一撒娇她就训不下去了。年底的时候,学校对这个老师做了停职处理,让她回家反思。
原因是她班里的学生闯祸太多,已经有5名学生被记过,甚至有学生在校外打架斗殴。难怪有人说,老师手中有戒尺,讲台上有教鞭,才能教好孩子。
教育应该是严肃的,甚至,应该是严格的。不对孩子的学习落后宽容,他们才会认真学习,一点点把成绩提上来。不对孩子的违纪犯规宽容,只有从小规范了孩子的行为,他们以后才不会犯更大的错,闯更大的祸。
教育最可悲的现象:孩子无法无天,老师不敢管,家长舍不得管,将来社会管!
03
老师不放弃孩子,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的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小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只会变成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对世界的认知,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到达目标的坚持,缺乏对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没有控制、抑制和约束好孩子,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前途的。
从教多年,我至今记得一位家长是如何配合老师的。
她最初很不满我的严格,因为她女儿每次回家后都抱怨,说老师今天又罚她了。于是,她直接找到了我。我向她解释,她的女儿丢三落四,有时忘了带作业,有时忘了带课本。我说:要是现在惯着孩子,她将来工作了,丢了公司的机密文件,谁来负责呢?家长沉默了很久,终于答应配合我一起纠正孩子。
在学校,若她女儿再次忘带作业课本,那我就罚她坐一天“飞机位”。在家里,她每天都提醒女儿清点作业课本,第二天出门前也要重新检查一遍。慢慢的,她女儿再也不会忘带东西,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细心。
好的教育一定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把孩子引向更好的路。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但家长也要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孩子不爱学习,我们不能惯着他,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然后引导他们重新爱上学习。现在还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来不及了。孩子经常闯祸,我们不能不当一回事,该批评就批评,该惩罚就惩罚,一定要让孩子知错就改。
孩子在12岁之前的成长十分关键,不要等到孩子变“坏”才补救,那只会让你后悔莫及。正如刘涛所言: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必须要有一个管得住他的人。老师不怕狠心,老师也希望成为那个管得住孩子的人,但千万别让老师寒心。
04
教育少不了爱,更少不得惩罚
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溺爱的家长。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罚。电影《老师·好》中的苗老师,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老师。
他看到有女学生抹口红,当即拿着纸巾给她擦掉;他发现有男学生抽烟,就罚他们站一整天;他看到有学生别着斧头当“混混”,立刻将他赶出了教室……
正是这么一个大胆管学生的老师,让“混混”变成了有志青年,让抽烟喝酒打架的学生变成了善良勇敢的好学生,让上课爱偷看小说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的教师……
那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管你最严的老师,爱你最深。爱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一个纪律散漫、不思进取、无心向学的学生,单纯用爱去感化,只会显得教育苍白无力。
唯有动用上管教与惩罚的力量,孩子才能明辨是非对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学习进步;只有惩罚,才能让孩子敬畏规则;只有惩罚,才能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爱和惩罚,是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两条腿。戒尺教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惩罚就已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
希望所有家长都能明白:若把纵容孩子视作爱,那么,老师其实不爱孩子。老师的爱,必然是宽严并济、奖惩分明的;老师对于教育的信念,从来不曾改变。老师的良苦用心,全都融合在对孩子的“教”与“管”中。
今天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内容有六条: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这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同时也可看出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文化和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下面是我看了该书后的一些浅谈。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意
1、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应具有的。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一种应然性的规范或准则,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且还是一种实然性的品德,应当是教师应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热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善待每一位学生,使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师生关系的融洽,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班级气氛就会融洽,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关爱学生,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情感基础。每个教师的职责,必须懂得:今天的学生对于国家来说是未来,对于家庭来说是希望,对于学校来说是财富;每个教师都应意识到:“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爱”也是一种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而且要树立和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
三、当今教师应具备的师德
教师是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桥梁,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工程师。明末清初,着名思想家黄宗义在《续师说》中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未师矣。”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师的师德。“为人师道,端品为先”“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些历史名句无不充分说明师德的重要性。“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高度概括,更强调了教师品德高尚的示范作用和重要地位。育人先育德,时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技的迅速发展,只有把握“做人”的真谛,才能真正立足于社会。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教师赢得学生尊敬和信赖的首要条件,也只有加强师德教育,才能保证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二十一世纪人才。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责任的呼唤。但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个人和社会之间,体制和人性之间,国情和人情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一种张力,教师就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尽量抵挡一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给学生腾出尽量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这才是当下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说明教育这一职业确实是无私和伟大的。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清贫和平淡。教师的工作确实很艰辛,但也很光荣、很伟大,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工作尽管是平淡的、琐碎的、但它却体现了做人的最高价值。诚如陶行知所言,教师就当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能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哲学的读后感,来自京东网的网友:回顾这个学期,忙忙碌碌!虽有些许成功的教学案例,在教学上收获不多,总有一种心底很空白、茫然所失的感觉……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这本《用哲学》,首先觉得书名不同于其他教育哲学书,从封面和封底文字和漫画看,似乎很通俗,再翻看起来,书中有许多作者自画的漫画,还有德国著名漫画家普劳恩的漫画,版式非常清晰明了,几乎每两页就有一个教育案例,每章都有漫画,文字通俗鲜活,读起来很顺口,没有那种抽象哲学的干枯感。慢慢细读,有一种“哲学原来可以这样用!”的感叹,用书中的案例比较自己的教学,真的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头脑轻灵了许多,心底唤起了一种久违的哲学的精神,那种茫然所失的感觉被洗刷的干干净净,正如书中所说的,教师,需要一种用哲学的精神……非常感谢作者,这本书使我对教育有了深刻的感悟,给了我一种在忙忙碌碌中沉思和开阔的眼光……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
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
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
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
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
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
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心得体会。
教师,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必须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终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好的心灵。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一、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就是要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因为,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已是刻不容缓。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我们必须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发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里得到激励,学会爱人,变得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三、新时期的教师要求德才兼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辅助学生的成长,要把师德体现于具体行动中,强化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强调热爱学生。
四、我们应当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这是高尚道德的体现,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教师爱护学生,急学生之急,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出,是教师爱学生的最高体现。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今后,我会必须不断学习,把一颗炽热的心放在教育事业,勇于探索创新,精誉求精。总结教学经验,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创造新的业绩。把每一次的成功都当作是新的起点,向新的征程进发。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中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书笔记教师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