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如何在书上做读书笔记

如何在书上做读书笔记

如何在书上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意林 2019-11-12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笔记。

人,生于世上,似乎都是偶然。生于何时,降于何地,全不能由自己做主。你,是诞生于悠长的密西西河畔,还是落地在巍峨的长城脚下?我,是出世于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还是在风光旖旎的江南小镇迎来自己在人间的第一声呐喊?你,是出生在古老的巴比伦时代,还是在气象万千的盛唐时代长大成人?我,是在千里无鸡鸣的三国乱世纵横马上,还是在祥和安乐的21世纪享受生活?这一切,你我都无从选择。所以,你我的相识注定是偶然,是上苍一次随意的安排,让你我在公元某一年某一月某一天某一时某一秒钟,在地球上某一纬度某一经度相交的某一点,不期然而遇。你说,这不是偶然吗?这不算邂逅吗?

偶然。看上去,一切都是偶然。然而,许许多多的偶然反复出现,不就变成必然了吗?况且,如果一切都是偶然,人生就少了许多期盼,许多渴望,少了朦胧的神秘,也就少了一份意外的精彩。想想吧,如果李白不是出生在气象恢宏的盛唐时代,如果不是遇到将他视为俳优的唐明皇,他能写出这样天马行空,淋漓洒脱,感人肺腑的壮怀诗篇吗?如果李清照不是生在积弱积贫的宋王朝,如果不是恰逢乱世,如果不是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赵明诚,如果不是赵明城先她而去,留下伤心欲绝的女词人,李清照还会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李清照吗?如果纳兰性德不是出生在宰相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如果他不是长期追随皇帝陛下,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如果不是他有一个深爱的妻子,妻子又先他而去,如果不是他不是用情至深,只在人间逗留了短短三十一个春秋,那么,纳兰性德还能写出感人肺腑的《饮水词》吗?如果,如果,一切都是如果。我相信,上天的安排,一定有它的深意,不然,不会谱写出人世如此精彩的华章,不会勾勒出如此壮丽的历史画卷。所以,我想,人生的相逢一定不会如太空中星球的碰撞般随意而不可测,上天是有意为之的。人生的相逢未必是偶然。

相逢未必是偶然。因此,你我相遇即是有缘。前世的千百次祈盼,或许,只是为了换来今生的一次回眸。既然如此,你我为何要生隙?你我为何要斤斤计较,一步不肯退让?今生有缘,让你我相识,就让我们彼此互相善待,共同搀扶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即使,有过不快,有过怨恨,有过伤痛,就让一切成回忆吧,你我相逢一笑泯恩仇,坦坦荡荡走过风,走过霜,走过雨,走过雪。

相逢未必是偶然。因此,当你诞生在富贵之家,请一定要珍惜你的生活,善待朋友,善待亲人,善待所有你认识的人,或许,上苍让你降生于此,是为了借你之手,对贫苦之人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你出生在贫苦人家,你也不必灰心,谁知道呢,或许老天正是为了锻炼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让你参透人生,借以展示上天的旨意。

相逢未必是偶然。因此,当你生于乱世,你不必惊慌,冥冥中自有安排,指引你作出正确的选择。生于太平盛世,你也不能高忱无忧,一切都定于你自身,就看你能否把握。

有人说相逢是首歌,我相信,这必定是一首浪漫而温馨的歌,一首诗意而饱含哲理的歌。在歌声中,让我们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因为,相逢未必是偶然!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人生若只如初见》高中读书笔记3000字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乍看是借了纳兰的词,让人提了兴趣而已,但细读,却在这名字中品出了其他的味道,绝不仅仅是个题目而已。上古那些巧笑倩兮的纯真女子,她们在水边遥望,那笑颜在书中绽放。封建社会那些才华横溢的公子才将,那些心思细婉的俏女佳人,即便是薛涛那般的官妓,鱼玄机那般放纵之人,在此也只是柔情下的娇憨可爱。礼教压制下的性情男女和凄婉爱情,偏生他们又绝不是会受那些劳什子禁锢的世俗之人,于是那样恬淡的笑颜,那样哀婉的泣容,便都在这清丽的文字中渐渐明晰。

对于《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承认最初我是因她的名字而爱,就如人们会因一个脱俗的名字而对一个人徒生好感。但读过了,进入了,品味了,我便真的爱上了,不只为她的名,还为那些形形色色,或温和,或倨傲,或娇笑,或哀伤的容颜,为那浅浅淡淡中沁人心脾的言语。说"她",因为她确有如女子一般的恬美,即便有那般凄伤无奈的人生和爱情,也有一份静美透出。

都说理解才能读诗、背诗、懂诗,安意如无疑是个做得极好的人。她以一个年轻女子,却得这样灵动、深邃的文字,如滴水穿石,水轻力却重;如清风拂面,风柔情却浓。文章没有大开大合、恢弘气势,却在细笔柔情间纵横捭阖,将中国几千年诗文纳入文间。

她从"人生若只如初见"写起,想来也是个爱纳兰词的女子,因为她由"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写班婕妤。班婕妤的确是个贴近"初见"的女子。她和成帝之间,若无飞燕,无合德,该是多么幸福。她错在太正规、太端重,她的静美不像赵氏二女,她希望夫君做个贤君,于是拒绝与之共辇。若时光重来,回到初见时刻,她会怎样?安意如的赏诗早已入了诗,与其说是读诗,不如说在读心。她探入班婕妤的内心,体悟她的哀戚与坚强,她写《怨歌行》一表情怀,后世却出现了一首她定不愿看到的《长信宫词》,因为她不愿被旁人当做哀叹的对象。

其实,说起来,文中这些女子,哪一个不是如她般倔强骄傲,不愿被看轻,又都借着自己的才情抒己情达己意。于是她由长恨写到陈阿娇的无能为力,一曲《长门怨》亦挽不回君王的心。由李白的《妾薄命》转笔思忖,便是武媚娘。同样有过被君王遗忘的时光,武媚娘却借着一身才情扭转乾坤,终成一代女皇。由诗歌写性情、写命运,安意如的不同寻常立现。她从红豆写杜甫,写钱谦益,写《长相思》,进而写李白,写林君复。萧统和慧娘的一段没有结局的凄情,便引出了这么些更深更浓的情。王维作《红豆曲》,会是什么心思,不该只是红豆枝前的一瞬而才情激漾便写下此曲,也许是思及萧统和慧娘之情,于是睹物思人,或许想到了那个心里只有薛绍的太平公主,或许想到了什么家国之思。红豆相思,他却只能相思,那般情进一步是爱情,退一步是相思,他选择离开,只剩相思。红豆树前的一番感慨让这情思在后世被多少诗人仰望感怀。她就这样写出了《红豆曲》的意境,只去读诗体句永远探不到的意境。她由《长相思》写林君复,由林君复写到他的梅,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无人能出其右。因为他爱梅爱的纯粹,就如那个爱梅成痴的女子梅妃江采萍,她宫前遍植梅花,建赏梅亭,作《梅花赋》,比后世那些卫道士们的爱梅相比完全不同。

从梅写到陆游、辛弃疾,写到陆游和唐婉的爱情,安意如真的是以人性体诗,以诗来读人、读情。一字一句,借名人诗句相缀,在人的真情中,在花的风骨中,在世上的浓情蜜意中,安意如叹息一句:"东汉的杳渺水烟里又看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隐约的身影。"我更加明白,读懂了陆游的情,才能读懂他于沈园中写下的那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才读得懂他与唐婉和那一阙《钗头凤》。她写杨玉环,为她和三郎的爱情而感而伤,她说:"红颜祸水总带着些无可奈何的意味。"这话真正是读诗的意味。体味她的爱情、她的人生,再读李白那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才读得出它的美。因为诗中有情,也该以情读诗。"纵一抔黄土收艳骨,数百丈白绫掩风骨",掩不下那份凄凉的绝美,一如他们的情。于是安意如感叹:"命运伸出手来,我们无能为力。""有些爱要用一生去忘记,恨,一样会模糊。""他们仍是他的旷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绝代佳人,江山美人两不相侵。"这样的语句,才最品得出《长恨歌》的意味。

这一切,都以散文的文字娓娓道来,像她所写的内容般静美,如绚美的花,以蹁跹的舞姿开放,又那样平淡轻巧,完全不似那些干枯的讲述,不是学术的阐释。她从不说什么好词、什么手法,不说什么作者认为、描述表达。因为这不像读诗,如此干瘪的种粒,开出的花是伤人心神的,结出的果是涩人口腹的。没有学者的自以为是,没有专家的不容置喙,她只是以时以地以情,讲述着一个个或甜蜜或凄绝,或惊骇或惨烈的故事。或爱或恨或敬或怜,都是走进了诗人的心里,揣度着写这诗时他许是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经历什么;在吟出此句时她许是在爱着谁,念着谁,呼唤着谁。她将他们的心思悉数抛出,有猜测,但不是臆断。她说:"不知该如何猜测,才有可能无限的猜测。"诗歌本就该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为什么不可以去猜测去揣想,去描绘去感触,怎就一定要守着词典字斟句酌的埋头于这诗这句这词这字,如训诂学家们将那些情意绵绵的诗歌解出个死气沉沉的颜容。如她写秦观,说:"少游这个人,应是青衫磊落,莹然独立于花廊下,抬头看着楼上的爱人,脸上有阳光阴影的文弱男子,有着暗雅如兰的忧伤。那春草清辉般的邂逅,应是他的。"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他眉间愁绪是他爱的某个女子也抹不平的。他骨子里是凄婉的,连思人也是"倚危亭,恨如芳草,过尽飞鸿字字愁。"她以小说家的想象力和诗人的敏锐,将严谨的史实、精辟的论述连同凄美的故事融合在了一起,不可分离,让时代久远的文字再现,还原了诗情、诗景、诗事、诗史,历历在目,玲珑精致。

素来讨厌朱熹式的解诗,竟将那些美丽的意境诠释的支离破碎,将诗中那最干净纯粹的爱情完全曲解,那般虚伪造作,实在是脱离了诗的本源。难怪安意如会叹一句:"以为可改变很多事,到头来依然没入命运的漩涡;越来越爱做深刻的思考,却越来越远离纯真,不能与自然作最纯粹直接的交流。"当训诂越来越严谨,文字越来越高明,人们的心和最本真的情愫,和那诗歌中栀子花般的清淡洁白一样越离越远。于是,"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不只属于人,属于情,更属于人内心的那份最初的纯美和眷念。沉吟于心,感应诗歌,感应诗人,感应诗心,但愿能挽回几分最初的美!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摘抄书中:对诗词的鉴赏方面,我是一个很放诞纵情的人,所以很喜欢李白多于杜甫。喜欢太白诗中磅礴的仙气,纵心任情的姿态,意境高远而不冷僻,远非晚唐贾岛孟郊之类的苦吟诗人可以企及。太白是盛唐的风光绝盛,杜甫也高绝,奈何盛境以后的人,再雄浑也透着·凌乱后萧条。

就为这个,我特地爬回书堆里看了孟浩然的诗。对他的诗本就有印象,他的诗那样亲切,原就本不是生疏冷疏的。此番有了名师的点拨,再加上此时心境已不同少年时。再看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类的句子,真是别有感触。

这几个平淡无奇的句子,描摹细致,意境深远。字字惊心动魄,又是那样的直白轻率。

笔记及感悟:作者对古代文人名诗有一定研究,喜爱李白多于杜甫,说明作者是喜爱仙人气息,磅礴意境的。杜甫成就也是极大的,是被称为诗史,作者觉得世人大可学社工部的沉郁工整,李太白的神韵是学不来的。

李白喜欢孟浩然,亲切地称其为“孟夫子”,对孟浩然有仰慕之意,作者也称赏孟夫子,让作者想起了他的风仪,不自觉地进入书海去看他的诗,还真有点感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有风景,孟浩然诗中有气象,李白学了孟夫子,比其诗更高妙些,李白又见老夫子,又不由自主地变得更尊敬,又为其·折服,又谦逊起来,孟夫子少好节义,喜欢振人患难,因此而又更尊敬些。李白酒喝的多,杜甫酒少,作者觉得与这有关,所以李白更胜杜甫一成,又会觉得李白不同于常人,是名副其实的诗仙啊!

《意林》读书笔记


每一本书都有它唯美的旋律,每个人对这种旋律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想,伴随着这种旋律在书中翩翩起舞。

《意林》它不像名着那样大本的让人看起来枯燥乏味,不像神话那样幻意让人神魂颠倒、思想却脱离了现实。它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教育我们成功的背后必定是被汗水浸透的,它讲的是人生的哲理,指导我人生走正确的道路,它讲的是崇高的品德,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好的模范,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俗话说“万古长青,只有一真耳。”在《意林》上完全能够感受到这种情感,读到令人震撼的画面,在脑海定格。那些感动人心的话语,有时使人潸然泪下。

你能随着它穿越时空隧道,去参观中世纪的秀丽,去领悦古代人做事的道德论则,去叹服新异的科技,这些它是玩转的多么巧妙。

它写尽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奈、写了希望的曙光。

它写了许多人生经历、让我们参模、让我们学会理性看待事物。

它写了永不放弃者必将成功、得过且过者继续堕落。

里面有句话使我久久难以忘怀,它说我们这刚刚起航的小船载得起父母那沉甸甸的爱吗?

我不得而知………

时光荏再,一转眼我已初中毕业了。也读了许多年的书了,问自己,有过热真学习吗?学到了什么吗?如果有没学懂的,有反思吗?我天天在意的,是发型吗,重要吗?这些在这本书上都找到了答案。

一页翻去,又是一个崭新的旅途,一路亮丽的风景让我们尽情赏阅。

[《意林》读书笔记]

命若琴弦读书笔记


我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看到“命若琴弦”这四个字,让我对命运产生了无尽的遐想。是什么人的命若琴弦?还是所有人的命都若琴弦?当我打开这本书,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一老一少两个瞎子,每人带着一把三弦琴,穿山越岭,怀揣着美好的愿望,说书为生。

老瞎子估摸着就在这几天,他就能够弹断一千根琴弦了。因为师傅告诉他,只要能亲手弹断一千根琴弦,然后取出装在琴槽里的药方,便可以治愈自己的眼睛。他就能亲眼看见这明亮的世界,所以显得非常激动,虽已七十岁依然信心满怀。然而,当老瞎子真正弹断一千根琴弦,拿着师傅留下的药方取药时,才知道那所谓的药方原来只是一张白纸,瞬间老瞎子的心弦断了,支撑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精神支柱倒了。就像一根断了的琴弦,再也弹不出悦耳的曲子。他坐在药铺前的台阶上,想起了师傅临终时说的话:“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此时老瞎子才恍然大悟……

对于年轻的小瞎子来说,他渴望爱情,而他暗恋的姑娘己远嫁他乡,痛不欲生的他更渴望获得光明。为了鼓起小瞎子生活的勇气,老瞎子也用师傅的方式告诉小瞎子:“是我记错了,不是一千根,是一千二百根。”然后将“药方”装进小瞎子的琴糟里。老瞎子想:“这孩子再怎么弹吧,还能弹断一千二百根?永远扯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张无字的白纸。”

八百根、一千根、一千二百根断琴弦是支撑两代瞎子活下去的希望,使他们怀揣着梦想,匆匆忙忙、兴致勃勃地翻山越岭、赶路、弹琴,就算身体疲惫也乐在其中。虽然只是一个虚设的谎言,让老瞎子充充实实活到七十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这样一张“药方”,不管内容怎样,它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方向、有了希望,也有了动力,我们会为之而努力、奋斗、拼搏。在这过程中,也许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痛苦与无奈,但有目标就会使我们坚持下去。到最后才发现,与结果相比,让我们刻骨铭心的更是生命长河中的曾经。

读了史铁生先生写的《命若琴弦》,使我深深地感到:人的命就像琴弦,绷紧了才能弹出好曲子,弹好了就够了。

《命若琴弦》读书笔记


读了现代作家史铁生的作品集《命若琴弦》,它讲的是七十岁的老瞎子带着十七岁的小瞎子走乡穿寨,跋山涉水,不辞辛苦地说书卖唱,三弦琴上的琴弦断了一个又一根。原来五十年前,老瞎子的师傅说过:只有弹过的琴弦到了一千根,用它们做药引子,那个让眼复明的药方才管用。老瞎子抱着要看看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信念,弹亲卖艺为生,不知不觉终于凑够一千根了,他兴冲冲地照方拿药,可是谁都说他拿的是一张白纸。他惊呆了!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几天几夜,想起了师傅临终时说的话: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老瞎子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原来当他们经过一个小山村时,小瞎子情窦初开,喜欢上一个姑娘,老瞎子劝他不要想得太好,因为他比谁看得都清楚。果然,老瞎子赶回时,正是小瞎子痛不欲生之时,因为来他心爱的姑娘已经嫁人了。等到小瞎子缓过劲来,问老瞎子:我们为什么是瞎子呢?我也要看看世界的模样。老瞎子说:要想复明,必须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然后用药才有效。我记错了,所以眼睛没法治了,你还小,一定好好弹下去。于是,他们又像往常一样走街串巷了。
作家对于读者,呈现于文字背后而见,清晰而又模糊。对于史铁生,我更多了一份猜想。
对于身残的史铁生,开始并没有志坚。曾经千方百计寻找自杀机会的史铁生,不会想到今天已获得如此多人的认可。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为它为活着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他选择了写作,写作成了他的生存方式。可以说,他是被生活逼上文学道路的,可他却比比别人走得更远,因为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因为身残,他有了更多的思考机会;因为身残,他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因为身残,他更懂得了人的生存境地;所有这些,为他铸就了长远的文学道路,而且越走越远。

《儿子如书》读书笔记


今天在看杂志时看到《儿子如书》一文的题目,我就好奇起来,这儿子怎样的呢,竟会像书本?于是我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

这是一位父亲写的文章,记录下儿子在读初中时候的几件小事情。比如:儿子在奶奶牙疼的时候把冰冻的橘子瓣放在奶奶肿着的脸上,给奶奶消肿止疼。期间无论妈妈怎么说他也不辩驳。在谈论男女交往上,儿子更懂得:追,不是时候。在买衣服时和老板讨价还价,不吃垃圾食品,更喜绿色食品;在处理手表一事除了显示出儿子那注重亲子情感的一面,更突出儿子洞察力,对亲戚的关爱。从儿子的种种行为,作者就好比看了一本人生哲理书一样,从中学到了不少年青一代的好。

看了本文,我感慨不已,自己的儿子虽然没有这么做过,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他也能做一些类似的小事 ,我深感安慰。可是,转念想想眼下的小学生,很多还不会自己穿衣、系鞋带这样小小年纪就被宠得像小公主、小王子,什么事都是家中老人帮着做的。到了学校,连扫地都不会。这样下去,有几个能成为像文中的儿子那样懂事懂生活的呢?我们已为人父母的家长们,好好教育孩子,别把孩子毁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安德的游戏》读书笔记


读了《安德的游戏》,我很好奇安德是靠什么来战胜孤独的。或许是对胜利的信念?或许是竞争中获得的快感?是什么支持他不放弃,并最终坚持到底?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畅销书,据说是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的最爱。但我却花了半年时间,断断续续才看完。可能是因为我头一次阅读科幻小说,或许是缺乏阅读科幻小说的经验,不明白如何去欣赏,阅读的过程中,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需要,以阅读其他书籍的方式将其看完。因此,我对书中的科幻部分很难给出一个恰当的评价,正如安德在游戏中杀光了虫族,一定程度的无知或被蒙蔽,反而能让你得意在从容中不经意间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安德生于一个天才之家,哥哥和姐姐也都是天才。实际上,他们仨在才智上差异不大,只是性格有别哥哥野心勃勃,凶狠;而姐姐善良,温柔。对于一个要领导地球战士、抗击强大的虫族进攻的统帅,过于善良恐怕会显得软弱,而过于凶狠又恐会走向歧途安德看起来是一个合格的人选,可能正是因为其在性格上中和了其哥哥与姐姐。

安德出场时才五六岁,就在结尾处全歼虫族时他也就十来岁。就是这样一个小孩,被送往太空中的战斗学校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玩游戏这就是科幻部分吧。由于开篇就假定了安德是人类中最聪明的人之一,因此如何将安德培养成一位能够带领同伴战胜虫族的统帅,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心理,磨砺其心志。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战斗学校的负责人,首先是将安德孤立起来。一方面他要利用其性格中的狠决去击败那些向其挑衅的同伴,有时甚至将向他挑衅的同伴打死。另一方面,他性格中的善良部分,会让他在每一次残酷的行动中感到愧疚实际上,他面临的挑战,有时是你死我活的,他的残忍只是为了生存。或许也正是他有善良的一面,他能够克制自己不恃强凌弱,也能因此最终赢得同伴的拥护。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本告诉读者如何成为卓越的领导人的书。首先是智力,其次是手段,最后是胸怀,三者缺一不可。没有足够的智力,你无法掌握最高的技艺;没有狠决的手段,你无法招架别人的暗算,从背后飞来的箭簇;没有足够的胸怀,你无法控制住自己,不滥用自己的智力与权力。

通往建功立业的征途,极其枯燥。蜗居在战斗学校里,没有温情,没有灿烂的微笑,有的是疲惫,同伴的嫉妒,日夜像幽灵一样游荡的恐惧,孤独。安德的智力让他能够较为轻松地战胜他的同伴,但智力在战胜孤独上并无多大用处。在孤独时,他会想念他在地球的姐姐,这种思念或许会给他带来安慰。

本文来源: https://m.hdh765.com/h/456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