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教学读书笔记

教学读书笔记

《启发式教学的几个原则》读书笔记。

古语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经典作品等,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在阅读了相关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为自己所看的书籍写一份读书笔记,你知道读书笔记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启发式教学的几个原则》读书笔记,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原则反映和要求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关系。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增强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②开发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③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④坚持教学明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熟悉性原则。

作为启发的材料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感知过的而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否则将会启而不发。因此在讲解新知识、新问题之前要组织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就可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对新课题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一层一层地揭示矛盾,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

2、准确性原则。

启发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处。关键就是突破难点到达重点的知识点,要害是指学生思路受阻的地方。这两者往往是一致的。

3、及时性原则。

要做到启发时,就要创设愤、悱的情境,就是说以一系列的启发过程,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紧张而又活泼的境界。当这个境界形成以后,教师抓住本质、关键,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也就最好。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推迟启发。

4、思维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思维,思维来自问题,更来自对矛盾的分析。因此,启发式教学十分重视矛盾的揭示和矛盾的分析转化过程的教学,这里特别要揭示教材内容中展示的矛盾。矛盾的展示、分析、转化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启发因素,这个过程的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过程。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编辑推荐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师读书笔记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并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体现了活教育理论的全新的教育观念。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深受启发。

一、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陈老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强调儿童的做,所谓做也就是活动。在园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儿童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儿童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

好动是儿童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儿童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儿童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儿童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儿童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儿童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儿童做,儿童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儿童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儿童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儿童的操作活动即 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儿童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儿童智力的。

二、活动性与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

儿童在陆地上学游泳,在教室里学煮饭,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师应当给儿童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儿童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要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原则。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原则之一。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儿童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儿童最初是从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工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儿童活动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儿童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幼儿园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必须要做到陈老提出的教学方法。

四、积极鼓励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儿童喜欢受称赞,容易受暗示,所以对儿童消极的制裁不仅不能收到实效,而且会伤害到儿童的心灵。所以积极的鼓励、暗示是软性的教育,虽然比较难做,但收效很大。消极的制裁、命令是硬性的教育,很容易做,但它不彻底的、暂时的。积极的鼓励可以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童求知欲。积极鼓励对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教师并要注意不要对有不良行为的儿童任意申斥、挖苦、单纯的禁止,甚至体罚。可见,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的原则,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儿童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教育原则》,觉得里面闪光的思想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让我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改观,并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层楼。我会秉着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坚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教师读书笔记《教学中的直观原则》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可以为教师们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可能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止在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教学的直观原则的提出是教育史上一个进步,但一开始只是停留在感觉论、经验论的水平上,随着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心理学研究的进展,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产生,人们才逐步对这一原则有了全面的解释,使它得到正确的运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直观之所以必要,是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学生特别是青少年缺乏直接经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容易犯抽象、空洞、形式主义的毛病;还由于青少年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是沿着由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的趋势发展,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教学富于直观性,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直观材料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提供真实的事物本身,运用经过精心设计、改造和典型化的模拟物、代替物和象征物,例如标本、模型、图片、图画、图表;在特定条件下由教师用形象化口头语言描绘,或用比喻及其他方式唤起和改造学生已有的表象,等等。这些直观材料和方法,要按照当前的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直观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形成学生的生动表象并借以形成概念,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师采用直观教学的原则,要跟运用语言讲解和启发思考结合起来。教学中词和直观的相互作用几种结合形式:教师用语言来指导学生观察;口头解说提供学生不能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通过语言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直观被用来作为例证。贯彻直观原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引导他们对直观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师读书笔记感悟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并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体现了“活教育”理论的全新的教育观念。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深受启发。

一、“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陈老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强调儿童的“做”,所谓“做”也就是活动。在园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儿童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儿童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

“好动”是儿童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儿童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儿童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儿童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儿童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儿童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儿童“做”,儿童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儿童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儿童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儿童的操作活动即 “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儿童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儿童智力的。

二、活动性与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

儿童在陆地上学游泳,在教室里学煮饭,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师应当给儿童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儿童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要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原则。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原则之一。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儿童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读书笔记.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儿童最初是从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工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儿童活动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儿童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幼儿园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必须要做到陈老提出的教学方法。

四、积极鼓励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儿童喜欢受称赞,容易受暗示,所以对儿童消极的制裁不仅不能收到实效,而且会伤害到儿童的心灵。所以积极的鼓励、暗示是软性的教育,虽然比较难做,但收效很大。消极的制裁、命令是硬性的教育,很容易做,但它不彻底的、暂时的。积极的鼓励可以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童求知欲。积极鼓励对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教师并要注意不要对有不良行为的儿童任意申斥、挖苦、单纯的禁止,甚至体罚。可见,“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的原则,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儿童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教育原则》,觉得里面闪光的思想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让我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改观,并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层楼。我会秉着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坚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并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体现了“活教育”理论的全新的教育观念。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深受启发。

一、“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陈老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强调儿童的“做”,所谓“做”也就是活动。在园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儿童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儿童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

“好动”是儿童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儿童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儿童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儿童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儿童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儿童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儿童“做”,儿童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儿童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儿童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儿童的操作活动即 “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儿童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儿童智力的。

二、活动性与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

儿童在陆地上学游泳,在教室里学煮饭,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师应当给儿童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儿童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要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原则。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原则之一。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儿童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儿童最初是从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工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儿童活动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儿童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幼儿园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必须要做到陈老提出的教学方法。

四、积极鼓励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儿童喜欢受称赞,容易受暗示,所以对儿童消极的制裁不仅不能收到实效,而且会伤害到儿童的心灵。所以积极的鼓励、暗示是软性的教育,虽然比较难做,但收效很大。消极的制裁、命令是硬性的教育,很容易做,但它不彻底的、暂时的。积极的鼓励可以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童求知欲。积极鼓励对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教师并要注意不要对有不良行为的儿童任意申斥、挖苦、单纯的禁止,甚至体罚。可见,“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的原则,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儿童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教育原则》,觉得里面闪光的思想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让我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改观,并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层楼。我会秉着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坚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原则》的读书笔记


风靡全球的图书《原则》年初在国内出版,短短一个月就卖出数十万册,创造了中国图书市场的奇迹。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瑞达利欧(Ray Dalio)。他是掌管17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

达利欧也是一个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的慈善家。他参与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发起的“捐赠誓言”,承诺将捐出自己身家170亿美元至少一半的财富,如今已在中国捐赠了数千万美元。作为发起人,他还联合比尔盖茨、牛根生、何巧女等成立了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我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事实是什么,并且告诉我发现事实后如何行动。”这是作者厚积而薄发的人生经验。

瑞达利欧《原则》之精髓可用如下内容概括,分成四大门类,包括:“成功与失败的箴言”、“人生的智慧”、“工作的原则”、与“金钱的真谛”。这四类原则,是我们人生的基石。

一、成功与失败的箴言

1. 成功的关键在于,既知道如何努力追求很多东西,也知道如何正确的失败。

2. 错误让人谦逊,你需要用谦逊平和勇敢。

3. 梦想 +现实 +决心 =成功的生活。

4. 需要通过练习来改变人的习惯。

5. 经历失败、学习和快速的改进,才可以达到成功。

6. 人需要困难,不能躲避痛苦,如举重的痛苦,如沮丧、思想挣扎、尴尬、耻辱的痛苦。

7. 养成一种习惯,面对精神痛苦时能够自动地反思痛苦而不是躲避痛苦,你将能够快速地学习和进化。

8. 面对自身缺点,你有 4种选择: ①你可以否认缺点(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②你可以承认缺点并应对缺点,努力把缺点转化为优势(能不能成功取决于你的自我改变能力)。③你可以承认缺点并找到绕过缺点的方法。 ④或者,你可以改变你的目标。

9. 在逆境中,你的目标应该是守住自己的成绩,尽量减少损失,或者直面不可挽回的损失。

10. 你不可能把每一步都做好,最重要的是要谦逊。

11. 成功有两条路:①自己拥有成功所需的要素;②从其他人那里得到成功所需的要素。

二、人生的智慧

1. 人生之于你有利的道路,你尚未找到,你需要找下去,直到找到它。

2.利用计算机帮助你决策。

3. 人们彼此冲突的信念或利益会妨碍他们从对方的视角看事情。

4. 假如自然或任何东西是完美的,它就不会进化。

5.我们渺小、短命得不可思议,无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其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6. 你的未来取决于你的视角。

7. 选择一个目标通常意味着放弃你想要的一些东西。

8. 你的层次越高,你就越能有效地应对现实,塑造符合你目标的结果。

9. 你有多大的反思就有多大的回馈。

三、工作的原则

1. 更上一层楼的话,难度并不会降低。

2. 扬长避短,优化用人。

3. 一个管理者能够实现的最大成功就是能够组织其他人在没有你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

4. 开阔视野,与其他聪明人良好地沟通。

5. 不要害怕,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持守它。

6. 规划先于行动。

四、金钱的真谛

1. 金钱没有固定的价值,金钱的价值来自它能买的东西,但金钱并不能买到一切。

2. 做有意义的工作和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读书笔记原则


以下知识你是否都清楚呢?
读书笔记可是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它的每种形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呢,如此便有了它必须遵守的共同的原则,这些原则也是对读书笔记的总的要求哦
一:理解内容是前提
在作读书笔记之前,先要对读物的内容有个真正的理解,心中明确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哪些应该详记,哪些需要简单记。这样进行选择后,记录的就应该是原文中的精华部分和关键问题。
总之,做读书笔记,先要理解内容,再写读书笔记。
二:格式明确,符号统一
目前来说,读书笔记的做法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可以由读者自己来规定,但必须做到格式明确,符号统一。
记载的内容要有条有理,不能不分主次,密密麻麻写成一大片。要格式清楚、明确。一般来说,重要的论点、论据、事实、数字、公式等应各占一行;关键词和非关键词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色笔;相同的问题应尽量分段;不同的问题之间要空若干行等等。
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符号,这些符号自己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前后要一致,保证日后能够顺利地辨认。
三:简明易读
写读书笔记要求简明扼要,抓住问题,无关紧要的词句省略掉,便于日后的使用。
写笔记要便于自己阅读,就是说,可以使用一些缩写体。但要注意使用的缩写体必须是那些自己相当熟悉的。这样做的笔记即自己清楚,又相当完整。
四:注明时间和出处
作读书笔记时,要写明笔记的时间,日后把不同时期的笔记做一比较,会有收效。
除去写明笔记的时间之外,还要注明所记录资料的出处,目的是便于日后查找、核对。
五:要分类
读书笔记的分类,就是将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把相同的集中在一处,把不同的区分开来。
(1) 以笔记的内容为主,必要时再按时间、出处、笔记形式分类。
(2) 按笔记学科属性分类。
(3) 按专题研究的问题分类。
六:经常复习
通过经常复习笔记可以不断理解,消化所读到的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七: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坚持写读书笔记,做到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必须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不能凭兴趣出发,高兴就写,不高兴就不写。要想长期地坚持下来,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认识写读书笔记的意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写读书笔记,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 把读书笔记作为读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其中,严格执行。
(3) 经常检查自己的读书笔记,看哪些笔记对自己的帮助大,哪些对学习有益,哪些做得还不够,以提高写读书笔记的兴趣,促进写读书笔记习惯的形成。
好习惯就由现在开始培养起吧。

读书笔记的原则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便也有它必须遵守的共同的原则,这些原则也是对读书笔记的总的要求。
一:理解内容是前提
在作读书笔记之前,先要对读物的内容有个真正的理解,心中明确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哪些应该详记,哪些需要简单记。这样进行选择后,记录的就应该是原文中的精华部分和关键问题。
总之,做读书笔记,先要理解内容,再写读书笔记。
二:格式明确,符号统一
目前来说,读书笔记的做法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可以由读者自己来规定,但必须做到格式明确,符号统一。
记载的内容要有条有理,不能不分主次,密密麻麻写成一大片。要格式清楚、明确。一般来说,重要的论点、论据、事实、数字、公式等应各占一行;关键词和非关键词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色笔;相同的问题应尽量分段;不同的问题之间要空若干行等等。
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符号,这些符号自己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前后要一致,保证日后能够顺利地辨认。
三:简明易读
写读书笔记要求简明扼要,抓住问题,无关紧要的词句省略掉,便于日后的使用。
写笔记要便于自己阅读,就是说,可以使用一些缩写体。但要注意使用的缩写体必须是那些自己相当熟悉的。这样做的笔记即自己清楚,又相当完整。
四:注明时间和出处
作读书笔记时,要写明笔记的时间,日后把不同时期的笔记做一比较,会有收效。
除去写明笔记的时间之外,还要注明所记录资料的出处,目的是便于日后查找、核对。
五:要分类
读书笔记的分类,就是将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把相同的集中在一处,把不同的区分开来。
(1) 以笔记的内容为主,必要时再按时间、出处、笔记形式分类。
(2) 按笔记学科属性分类。
(3) 按专题研究的问题分类。
六:经常复习
通过经常复习笔记可以不断理解,消化所读到的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七: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坚持写读书笔记,做到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必须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不能凭兴趣出发,高兴就写,不高兴就不写。要想长期地坚持下来,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充分认识写读书笔记的意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写读书笔记,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 把读书笔记作为读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其中,严格执行。
(3) 经常检查自己的读书笔记,看哪些笔记对自己的帮助大,哪些对学习有益,哪些做得还不够,以提高写读书笔记的兴趣,促进写读书笔记习惯的形成。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启发式教学的几个原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教学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