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选集】。

古人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你现在正在想写一篇读书笔记吗?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选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英国著名作家斯威夫特所写的《格列佛游记》,真是既幽默又具讽刺性呀!

主人公格列佛是个外科医生,不过他酷爱航海,于是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冒险。格列佛曾先后到一个叫科立普特的小人国、一个叫布罗丁奈格的大人国、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慧驱等国家。其中最令人爱不释手的便是小人国和大人国。在小人国里格列费是个大巨人,帮助科立普特打仗,一个人可以敌对手几十条战船。在大人国,被布罗丁奈格人当宠物。简直太具想像力了。

说到想像力,我觉得我特别差劲,一写起需要附加想像力的作文,我就像狼吃刺猬无从下口啊!要挤牙膏似的写一会,想一会儿。此时此刻,我真佩服斯威夫特那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我有时还会天真的怀疑外国人的大脑会不会更发达。直到最后我才知道了,原来是我接触的东西太少了,大脑没得到开发。

《格列佛游记》以幽默搞笑的元素向我们批判了旧时欧州的黑暗,如果一生只能看三本书,那《格列佛游记》一定在其中。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着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读完之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古人读书有头悬梁,锥刺股之说,而我读书大概也有此种精神吧。只两天,这本二指厚有余的大书就被我看完了。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先生的奇遇。这本书第一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他们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之一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这个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一个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但是主要的困难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他们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这些绳索,不到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在这般小的玩具世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不仅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同时,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的缘故。这个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一个层面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

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十分明确了因为格列佛自己也变成了小人:他用自己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自己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不得已因为他随时可能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而说它所谓的讽刺意味,则又可以用书中的另一句话来诠释,一个人如果要在与他的地位完全不可相比的人们面前保持自己的尊严,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是徒劳无益的。转眼见又到了书的第三卷,飞行的岛国,这一卷在我看来是最为引人入胜的了,作者再一次去进行航海,但一样也是遭遇的厄运,他被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之上。却意外的发现了飞行的岛国拉普他。这里的人十分奇怪,似乎对乐器有种莫名的喜爱,他们除了把饭菜都做成各种各样的乐器形状以外,还时不时的就皇帝连同所有大臣拿上乐器演奏三个小时。并且把音乐视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如果不懂音乐,或是不精通音乐,那他不管有何德何能,也是要比别人矮一头。格列佛先生在这里先是受到了很好的待遇。他去参观了位于飞岛国的陆地领土上的首都拉加多,并去游览了着名的设计家学院。在这里见到了许多的奇人,了解到了许多奇怪的事,甚至见到了一台能自己写出哲学,诗歌,政治,法律,数学和神学着作的书。作者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后也离开了这个地方。随之来到了本书的第四卷,慧马国。格列佛在慧马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总而言之,《格列佛游记》既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优秀小说,也是一章具有着强烈讽刺意味的哲理文。他讽刺了社会上的种种丑恶,却又不明说出来,而是巧妙的将它们安插在书中的故事中,把人类贪婪,为了谋权牟利的心机在小人国的大臣们身上体现出来。把人类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掠夺残忍的本性在与大人国的交往中体现出来。至于飞岛国与慧马国的启示,在上面我已经说到了。

学生很喜欢这本书,可以从书中找到许多做人的道理,学到许多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我真想和格列佛一样的周游世界,探询人们不知道的秘密,我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知识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教育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在书中我非常喜欢作者的一段话,那也是他的人生所得,值得我们去体会,我也会把这段话当做我的做人标准.人人都能拥有真诚,公正,克制自己等等美德.如果人人都能实现这些美德,再加上经验和善本之心,人人就能为国家尽义务,只不过还需要学习一段时间罢了.如果一个人缺少德行,即使他具有卓越的才能也于事无补。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0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了解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


初读《格列佛游记》是在多年以前了,当时只觉得很神奇,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来一次这样的旅行,见识这四个国家的种种奇妙的景象。再次翻开这本书,没了初读的新鲜,更多的是厚重的悲哀。越读越能深刻地感知作者笔法的精妙,插科打诨间就把18世纪英国从政治到科学到人性的黑暗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最可怕的是我从中看到了当代社会的缩影,看到了身边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的恶习。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力量吧,它可以穿越时空,描摹出真实的世界,引起人们的共鸣。
小人国的荒唐主要表现在选拨制度、党派之争和邻国之战。不知道那些因跳绳技术高超选拨出来的官员能否真正担当大任,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代表不了群众的利益。毕竟百姓的生活是没办法建立在跳绳上的。说来荒唐,但我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高俅不就是因为踢球技术高而获得赏识吗?又有多少人是因为拍马屁,好专营等获得高位呢?因为鞋跟的高低而划分的党派之争在现代不也是处处存在吗?似乎有人的地方,有利益纷争的地方就会有党派,人总是善于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了利益颠倒黑白又有何妨?大到国家,小到单位,甚至那些躲在屏幕后面的键盘客那个不是墙头草,随时倒。

说到战争,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乏,战争的理由虽不至于都是因为鸡蛋应该从大头打还是小头打,但也是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从近代为了帮助兄弟国家成长的日本发动的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到为了排除生化武器的伊拉克战争,再到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国内战争,留下的似乎只有两虎相争的残骸以及无数民众的横尸遍野,而战争的阴影又从未离开过这个地球。这些荒唐的一切一直都在现实中活生生的发生着,还将继续发生着……

总觉得大人国就像一面镜子,在格列佛沾沾自喜地炫耀自己国家炸药、军队、法律和各项政策时都被国王轻描淡写的反驳中无地自容。大人国的国王也实在难以理解这些“爬虫”争斗不息,自相残杀的意义何在?是啊,当一切不合理都抹去的世界不正是我们渴望已久的“世外桃源”吗?

最近浏览了一篇文章《百亿保健帝国,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那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和被病痛缠身的小女孩,把生的希望放在一些保健品上,最终人财两空。类似的悲剧几乎每一天都在上演。这像极了飞岛国种种荒唐的实验:从黄瓜里提取阳光、从粪便里提取养分、让蜘蛛吐出五颜六色的丝代替丝织品,甚至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些种种都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的“砖家”由来。那些研究转基因并大量投入生产,让人们“放心”食用后又出来辟谣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无益。我亲眼看着生计艰难的邻居借用“巨额款项”购买所谓能包治百病的“玉床”。甚至我的家里也出现了很多拥有神奇功能的“保健品”,哪怕我费尽口舌,他们还是不相信假冒。我该痛恨生产者丧尽天良的“发明”,还是应该悲哀人们的愚昧?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依旧泥沙俱下,各种伪科学纵横遍地。

如果飞岛国让作者讽刺的对象由政府转向伪科学时,那么慧骃国就开始直指人性了。那些没有谎言,没有欺骗,具有包容性的慧骃们就是人类理想的样子,但很不幸的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却处处都是野胡。脏兮兮的野胡出场时,似乎很难和人类联系起来,可是想想那些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的人,随手乱扔垃圾的人,乃至整个地球上垃圾横生,所有的废水、废气、废物,那么野胡就是renlde真实写照了;野胡喜欢打架斗殴,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小到两人之间的争吵,群斗再到国家之间的战争,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野胡喜欢吮吸一种多汁的草,然后就变得喜怒无常,颠三倒四,看到这一幕,不知道那些酗酒成性的人会不会脸红;给野胡成倍的足够他们享用的食物,他们还是会争夺,他们喜欢闪闪发光的石头,喜欢囤积,一旦丢失就呼天抢地,悲伤欲绝,多么形象的刻画啊,这个世界上为财物而死的人还是少数吗?都知道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在有生之年还是忍不住的去获取,去争夺,贪婪的享有一切。这些人性中的恶通过变化角色描绘出来,让人们从旁观的角度去审视自己时,一切都显得那么可笑,又那么悲哀。

在文学作品中从来都不乏对人性的拷问,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也许可以把这个中国人扩大到整个人类。但鲁迅又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勇敢者也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也许没有任何一个人想承认自己和文中令人生厌的野胡是一样的物种,但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弱点真实的存在我们身上,正视他们,就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我们终其一生也很少能碰到生与死的抉择,但与自己的人性中的恶斗争却是时时存在的,当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或嫉妒诽谤时,当控制不住自己的恶意时,能提醒自己一下:“是亦不可以已乎”?那本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愿我们都能够面向黑暗,向阳而生!

感谢您阅读“读后感大全网”的《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0字【选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书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