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1500字。

古语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想要在书籍中学习到新的知识,经典作品书籍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在阅读相关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那些收获瞬时涌现,需要即时把它记录下来。那么我们该怎么写好一份读书笔记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1500字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书笔记

这是马克思写于1945年,并于1988年经恩格斯修改后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开发表。《提纲》是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无产阶级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烈,无产阶级为了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世界观。而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并日益蜕化变质,根本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工人运动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算是为了适应这个需要,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和人类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当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哲学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使唯物主义在德国先进分子中占了优势。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仍然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仍然存在着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特别是它否定革命实践的作用,因而不能作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必须批判和改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创造崭新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提纲》的一条红线。马克思针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轻视、否认或曲解实践的情况,强调实践的伟大意义,第一次鲜明地把实践作为历史发展和哲学理论的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纲》中,无论是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新哲学的阐述,都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

一、批判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揭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就哲学的显著特征。首先批判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的反映论,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其次批判威信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正确地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时间观,阐述了实践的科学含义及其伟大意义。

2、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提纲第一、二条中,马克思从总的方面阐明了科学实践观,并以实践观点基础,批判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同时把唯物论和辩证法都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之上,正确地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二、批判唯心史观,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

1、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关于人同环境、教育关系上的错误观点,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辩证统一的思想。

2、批判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局限性,阐明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克服宗教的正确途径。

3、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4、提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提出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5、揭露旧唯物主义唯心史观的认识根源。

三、阐明新旧哲学不同的阶级基础、根本特点和新哲学的历史使命

1、揭露旧唯物主义的阶级根源,说明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

2、阐明了新旧哲学的根本特点和新哲学的历史使命。

阅读心得:恩格斯说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其原因就在于: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来看,其标志是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形态》,而《提纲》可以看作是写作该书之前的一个纲领,因为从内容上看,该书是《提纲》基本思想的进一步展开。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来看,《提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批判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基础、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为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提纲》提出的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扩展阅读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以简洁大众的言论入手解释马克思主义思想,韦老师在为我们阐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作用中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课”,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正确的信仰,帮我们走出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迷茫,获得一种深度的幸福感。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m.dhb100.com/

马克思是我们现在的精神领袖,未来仍然会是中国崛起的精神领袖,而且以后会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领袖。读这本书之前,仅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仅仅领悟到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心中仍然存在“我们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疑问,通过这本书籍的学习,我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实际上给我们国家创造了一个非常难得的从精神上崛起的机会。

依靠着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的儒、道、佛、墨、法都整合到一个体系,从而以一种现代的方式来复活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高超之处也就在于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一种统一的形式,并且把这些东西全部激活以后能够使他们在全世界通行,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翻译器。所以,马克思之于中国绝对不只是政治意义,他还能够帮助中国的精神文明在全球崛起。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唯物辩证法部分是服务于消除宗教和论证共产主义信仰这个目的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的科学。通过这本书籍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唯物辩证法是一个总体的方法论,并且十分强调其科学性。唯物辩证法指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物质,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和丰富自己,同时也可以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是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普遍、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疫情让国家和人民们都措手不及,也将许多计划打乱,这届青马学员与导师们也一直是线上见面,我们虽还未与基地的许多老师见面,但却收到了老师们通过书籍给我们传递出的关心。我在这段时间读了《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部分章节,从中也体会到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所谓大众化,就是为人民所接受、为人民所掌握、为人民所运用,从而指导人民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赢得最后的解放。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一般性的常识或经验;大众化不应仅仅被理解为理论的通俗化、具体化,不应当改变马克思主义“人类知识的总和”和人类文明发展结晶的品格。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依然作为一种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思想体系而存在,依然是同革命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一道前进的,并根据人类社会进步要求与形势发展需要改变自己的发展形态,不断进行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的学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

新时代,我们青马学子依然要传承好《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中的精神,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同时,搞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800字(读书笔记范文)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翻开《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韦正翔在扉页上如是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希望走出迷茫、追求崇高信仰、获得深度幸福的人们!”

对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一开始我是抱着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心态去阅读的,但是我未曾想到这本书没有我想象中的枯燥,作者诙谐有趣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她不仅在讲述马克思主义也在讲述哲学,讲述人生的道理。

通过了解这位老师的经历,了解她的人生故事,从她的口中了解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

大概是她的人生与我而言过于精彩,我读的反而津津有味。

这本书带我感受了人生的哲理,人生的道路坎坷曲折,我们需要努力生活,在这期间我们自我实现的需求使得我们有贡献社会的动机,社会也因此发展。

我对哲学并不了解的,但通过这本书打开了我对哲学的认知,初步的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从门的缝隙里窥见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列宁所言:“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讨论,加以批评,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他重点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他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发展的根据来源于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由于时间不能倒流,因此人生无法重来,所以我们才需要把握好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引导我们,让我们不要走弯路,或者感觉到后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探寻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得到了解放,她在发展中带领中国同胞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强大。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的广大党员、人民群众指引方向,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大多数人的思想有了依靠。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也是人民的选择,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才能有力量,民族才能有希望。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1500字》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