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安妮的读书笔记

安妮的读书笔记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

古语有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而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吧!读书笔记,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妮日记》它给人所带来的感动绝不是一星半点,这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对于生活最 为真实的感受,这部日记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它延续了安妮的 梦想,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欢迎阅读本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一】

前两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安妮日记》,它记述的是一名名叫安妮的犹太女孩从1942年到1994年写下的日记,在日记中安妮讲述了作为一名犹太人为躲避残忍的德国纳粹党在秘密小屋中的生活状况。

在日记中,安妮如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希特勒政府攻下荷兰后制定的一些法规法令规定:犹太人应在衣服上绣黄色六角星徽;禁止犹太人深夜出门;禁止去一些娱乐场所!看到这些规定我觉得十分气愤,他们这样做完全限制了犹太人的自由,没有一点民主可言,完全就是将犹太人逼上死路,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怎么生活!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妮一家仍然坚强努力生活着,他们不放弃,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等来成功的那一天。七月八日,安妮的姐姐突然接到了召急通知,玛格当时仅16岁啊!难道这些惨无人道的纳粹党连一个小女孩也不放过吗?纳粹党的残忍激起了大家的反抗精神,最终,大家决定全家搬进秘密小屋,那是一个办公楼上的废弃屋子,由他们的朋友送来食物,他们生活在秘密小屋里,为了防止被别人发现,他们白天夜里不敢大声说话、走路,只能做一些静态的事情。压抑的生活使大家都变得敏感而易怒,后来秘密小屋中又住进了凡格一家和善良的大夫狄斯亚,自私吝啬的凡格太太总是找安妮的缺点,甚至经常发生争吵,在这样的情况中,安妮学会了忍让,学会了坚强。在秘密小屋生活的这段时间中,安妮并没有放弃学习,还是每天认真的学习各种语言,同时安妮也有了自己的心事,安妮与皮特恋爱了,可是安妮的父亲却很生气,他告诉安妮她应该冷静的处理这段感情,并告诉她将来会有更多的选择,安妮也决定自己应该她冷静的处理这段感情。在这种时候安妮明白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胜利,而放弃就意味着死亡。 在他们住在秘密小屋的这段时间,他们的同伴都被成群的逮捕,受到盖世太保无情的对待他们有的被赶上火车送进维斯德堡,还有的被送到遥远的荒芜之地,中煤气而死1944年,盟军登陆,他们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喜讯,可他们的食物却越来越少,可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相互安慰、鼓励,相信未来一定会很美好。最终,德国失败了,可安妮也走了,她终究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通过读《安妮日记》我懂得了即使面临天大的灾难也要学会坚强,要始终保持的处理事情,要保持坚韧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下学习,不可轻言放弃,要相信自己,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就像安妮说得:我相信自己,包括我的思想、我的愿望以及我的梦想。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去安妮之家那天,阿姆斯特丹狂风骤雨。

因为场地有限,需要排队入场。我排过许多队,凌晨四点的协和医院,下午五点的乌菲齐美术馆,却没有一次像在安妮之家这么凄惨。

那条似乎永远不会动的队伍绕着安妮她家那栋楼,从王子运河一直浩浩荡荡甩到同性恋纪念柱。我清楚地记得我是如何从上午10点到下午1点穿着单薄的衣服在伞都遮不住的瓢泼大雨里,活活给冻成了孙子。

1942年7月9日,星期四。

我就这样在倾盆大雨中走着,爸爸、妈妈和我,每人拎着一个书包和一个购物袋,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早晨上班去的人们向我们投来同情的目光

阿姆斯特丹的早春时节,让我在74年后全方位无死角的体会到当年安妮的同款行程。迈上陡峭的楼梯,经过那架著名的书柜,读她爱她十二年的我,终于真正走进了她的世界。

第一次看安妮日记时我14岁,和她年纪相仿。我们一样莽撞,一样叛逆,一样有许多童话故事一般的幻梦,还有一样不被理解时的落寞。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字里行间那些十三四岁小女孩都有的想法和经历,让我瞬间视她为穿越时空的朋友。我甚至也像模像样的开始写日记,也用给日记写信的方法,倾诉着和她类似的烦恼与快乐。

这本日记的存在,让世人看见在战争的角落里,有人曾经那么热烈的活过。就算他们无法反抗、丧尽尊严、一无所有,失去所有做人的权力,他们仍然如此义无反顾地热爱着这个世界。但似乎也恰恰因为如此,这个世界对于他们的亏欠才更加的赤裸。

1944年7月21日,听闻有人刺杀希特勒,她激动不已:我满怀希望,形势终于看好!是的,真的,形势很好! 和平的曙光就在前方,安妮从未怀疑过这一点。她喜欢透过客厅厚重的遮光窗帘偷看白天的街道运河,想象着战乱结束后走在阳光下的美好生活。她想出版日记,想当作家,想遇到一位白马王子对她一吻芳泽。但命运跟她开了天大的玩笑,她终究没能撑到最后。

安妮的日记到此结束。

短短九个字,这本洋溢着无与伦比的热情的日记潦草地戛然而止。仿佛追了好久的剧被砍了,等了好久的文被坑了,做了好久的梦睡醒了,爱了好久的人不在了,前面所有对和平的向往,对活着的庆幸,对未来的幻想,所有这些费劲心机的铺垫存在的意义,在这一刻,都是默契地突显出结局的苍白。

我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看过雕刻着三十万冤魂的墓碑和堆积如山的发辫和鞋子。有一双坡跟鞋我印象很深,蓝色的鞋面红色的系带,一定是爱美的姑娘心头肉。还有用锅碗瓢盆堆成的山,很多主妇被押来时,天真的以为这是像在华沙那样给他们重新分配住处,还等着回家做饭。还有各式各样的拐杖、义肢,解说说,残疾人和老人总是第一批被带进毒气室的。还有奥斯维辛旁边的比克瑙妇女集中营里那个我以为会睡两个人,结果被告知是睡六个人的狭窄石床

我无法想象安妮走出小屋的时刻是怎样的心情,无法想象她和父母朋友分别时是何种画面,更无法想象在漫长而残酷的人间炼狱里那些翘首企盼光明的灵魂是如何在绝望中死去的。

小屋中总共八个人。其中,

范丹先生1944年9月6日到达奥斯维辛当日即被毒气毒死。

范丹太太在奥斯维辛后经过多次转移,死亡日期不得而知。

彼得1945年5月5日死于奥地利毛特豪森集中营,距离解放只有三天。

杜塞尔先生1944年死于12月20日死于诺恩加梅集中营。

艾迪特弗兰克(安妮妈妈)1945年1月6日死于比克瑙集中营。

玛戈特和安妮在1944年10月底被解往吕内堡草原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玛戈特于1944或1945年死于伤寒,安妮死于于1945年2月至3月初之间。

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作为小屋八位避难者中唯一的生还者,在战争结束后回到这里时,一切曾保留着当年大家离开的原样。为了不勾起沉痛的往事,他选择清空房间里的一切。但墙上的明星照片、窗外的西教堂尖顶、尘封的收音机、以及王子运河上的船只,仍然在诉说着那段隐秘的岁月。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三】

直到今日,我仍不愿去回想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那场全球性的战争,一想起它,脑中便会浮现出遍野的尸首和撕裂心肺的痛苦呻吟,我不要看到不幸的泪,不要看到绝望无助的眼神,我要听到全世界人民高声颂读渴望世界和平的赞美诗,而不是吟唱无助的咏叹调。

初涉《安妮日记》大约是在两年前吧,好奇的我与一名犹太小女孩进行了一番心灵的交流。正是这番不寻常的交流使我的心灵有了如此的震撼与触动小女孩名叫安妮,出身在一个犹太家族,父亲是一家糖果公司的老板,因此小安妮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然而,正值豆寇年华的小姑娘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有悲惨遭遇。希特勒发动了对波兰的突袭战,二战由此爆发,接下来便是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无奈的安妮一家悄悄躲进了父亲公司中的一间密室,躲避战争。然而,他们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安妮一家被凶恶的纳粹党徒关进了令人窒息的集中营。但是,安妮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她坚强,她努力。她每天在发黄的床榻上悄悄记录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我坚信,这么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少女有理由活下去,并且活得更为出色。出人意料的是日记突然中断了,无奈的她终于含泪倒在了黑暗中,但是她的精神并没倒,坚强的犹太人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法西斯政策倒台了,她们获得了重生

读完整本书,我的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动,有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伤,也有被顽强的犹太人民的斗争精神的感动,更多的是对那种黑暗独裁统治的憎恶、不屑与鄙视。我悲愤,为什么有人在制造不幸,难道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是维护利益的仅有手段吗?我怅惘,为什么我们不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样,蒙太奇也好,乌托邦也罢,但那儿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男女老少平等下载,愉快地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世界,但这可能吗?是的,我敢说可能。因此,我希冀,希冀我们的世界停止战争!希冀白色的和平鸽在这方乐土抛下橄榄枝,希冀我们的人生色彩斑斓。

听,远处传来了颂读赞美诗的声音,浑厚而圆润的嗓音萦绕在我们耳际人性的光辉!

读书,总会有感想;但读书,更是为了找到心灵的寄托。读后感,就是这种寄托的外观读课外文学作品,要把自己融进去,慢慢体会,在思想上交流,在心灵上沟通。本篇读后感,基于这种体验,实实在在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触动和思考,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融进去了,又跳出来了,固而希冀我们的世界停止战争的感叹是深刻的,又是现实的;对人性的光辉的赞美,对人类良知的呼唤又是普遍的。就文章语言而言,由于闪烁着思想的光辉,因而虽不华美,却很准确,也很丰富。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安妮日记读后感500字


钦佩安妮,并相信这本书将永远压制胜利和丑陋,并促进和平与友好。她能感动全世界,但愿世界不会再有战争!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安妮日记读书心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1#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记里写道。

安妮是一个乐观的女孩,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她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她将温暖带给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当人们都在黑暗中挣扎、绝望时,她正等待着黎明并鼓励别人,温暖别人。安妮想当一名记者,但这个简单的愿望被当时的黑暗笼罩和淹没,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远望而无法触碰。但她依然怀着希望,用乐观的眼神观望现在,畅想未来。

日记本该是少年少女记录日常,平凡而快乐的“流水账”,而随时受着死亡威胁的安妮却留下了一本不一样的日记!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纳粹集中营里,冰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了她人生的句点。战争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战争来临,我只能敬佩和缅怀这位女孩,同时珍惜现在的时光。“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

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也许,在法西斯的疯狂怒吼中,还有许多孩子在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我不敢去想象当时的情景,也无法可想,但日记里自始至终渗透出的一份温暖却让我无法忘记。战争能摧毁一切,但它无法摧毁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和社会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愿安妮能将这温暖永远留在人世。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2#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似一缕阳光,如一阵清风……那时的我们拥有最纯真的笑容。

在《安妮日记》中“安妮”把开始记录是13岁,在15岁被纳粹抓获。——她把那“美好”岁月记录了下来。

我们在想象“安妮”过得舒适生活,错了!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她正生活在二战时期,为了躲避纳粹的杀害,于是随家人躲到了一间密室里,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在十三四岁我们应该享受着老师的教育,父母的疼爱,拥有最美丽的笑脸,最动听的笑声,享受花季的幸福,快乐和友情,可是“安妮”只有日记本陪着她。

我不敢想象密室里那黑暗的时光,这里没有阳光,没有快乐,只有饥饿,只有恐惧和病痛一直折磨着他们。“安妮”在这种环境下中学会了:不屈服,不气馁。她善于思考自己所犯的错误,正视自己的缺点。

安妮初进密室,对“凡。丹夫妇”是厌恶的,对母亲的责备的不满……可是“安妮”学会了自我改正,包容……在密室的生活由一开始的厌恶,到真正安定下来,度过了漫长的25个月。

“安妮”在密室中喜欢上了“彼得”——一个腼腆的男生,在这个密室里“安妮”有青春的萌动。在这个黑暗的密室里“安妮”用她的乐观,满怀理想感染着身边的人,感染着“彼得”,于是“彼得”也悄悄喜欢上了她。

在1944年8月1日,“安妮”放下了笔,故事结尾的很突然,留下了很多的幻想——“安妮”被纳粹抓走了!

仔细回味,这本日记,笔调贴近我们,又和我们的生活大不一样。“安妮”把成长中的困惑与好奇真实地记录出来,在日记中“安妮”对自己的情感直言不讳,让我们好像看到另一个自己。

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我们没有渡过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是在欢笑中度过的。“安妮”也是幸运的,她在这时间里,认识到了自己,学会了坚强,热爱生活。

可爱的“安妮”在纳粹的迫害下永远的闭上了眼,距离她16岁生日仅剩3个月,距离这个集中营集中营获救仅剩1个月,“安妮”用自己的笔写出了“痛苦”的密室生活,让我们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不仅深思。

正值花季的我们,应该深思:那漫长的25个月,我们会做什么?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3#

“我常常问自己,要是我们都遇难了,那就不会受这么多苦,不会连累那些保护我们的朋友,不也挺好的吗?不,不对。我们还想活下去,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还要自由、幸福的活下去!”这番辛酸又坚强的话出自《安妮日记》主人公,一位名叫安妮·弗兰克的犹太少女的日记中。

我默默的将这段话读了一遍又一遍,反复思索着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暗天无日的藏匿生活;食物以及其它生活用品的极度稀缺;恐怖的空袭噩梦般的反复上演;恐惧绝望的日日夜夜。这种窒息的地下生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可安妮却把这种生活当成“一场浪漫又刺激的冒险之旅”,带着她的日记踏上了征途……

这本日记本是安妮十三岁生日时父母送给他的礼物,于是安妮与这本笔记本的对话成了安妮每天必做的功课。但在温暖的的小屋外,世界并不太平。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开始了对犹太人残酷的种族迫害。迫于形势,弗兰克一家带着其它四位犹太人逃到了公司的密室里。他们白天必须安静,以免被楼下的工人或邻居发现,晚上才可以自由活动。在日记中,安妮犀利的控诉了法西斯的种种恶行,在战争机器的碾压下,明天的世界将会呈现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对此,善良的安妮始终相信:“人性本善,混战和苦难终将结束……”

我查了资料,结果让我震惊:一九四四年八月四日,警察闯进秘密小屋,八名成员被捕!八个月后,只有安妮的爸爸奥托·弗兰克活着从集中营回来。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纳粹德国投降——世界如安妮所愿迎来了和平的曙光。我们不会忘记,有一双来自天堂的眼睛正默默的注视着我们。她不是名族英雄,也不是历史名人,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少女,一个战争的牺牲品,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是啊,战争又有何意义呢?如果我们呼吁和平,将会有多少人免遭战争的残杀?如今,钓鱼岛事件,叙利亚内战……让世界不再和平。如果某些国家不那么霸权,不那么好战,如果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战争,为什么不让和平之花永远绽放?这样下去,我们离第三次世界大战又有多远呢?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4#

她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儿,上课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同学叽叽喳喳;她是个充满想象力的女孩儿,以后的梦想是当一个记者;她是好学的,尤其喜欢研究古代贵族家谱和读书。

就这样的一个她,与我们普通的女孩子没有区别的她,引起了我的思绪。

老师给我们上了一篇课文,有关纳粹二战时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无法想象,一个笑容明艳的美丽的小姑娘会和这样残暴的集中营有任何关系。她是安妮弗兰克,一个多话不安分的小女孩,她在“后屋”藏了好几年不见天日,直到纳粹发现了她。

我翻阅她的日记,发现她的日记截止到了1944年8月1日,而1944年8月4日,她被抓了起来。她的文字是那么充满了希翼和渴望,我不敢想象她被送入集中营后发生了什么,她的脸是那么可爱天真,让人忍不住去想,怎么可以?纳粹怎么下得了手?

一张图片一直在我脑中闪烁,那是一张犹太人临邢前的照片,被贴在奥斯维辛的长廊上。照片上的人无不目光呆滞,嘴巴紧抿着,好像都想说些什么。我不由自主地在其中搜寻安妮的身影,一方面我希望找到安妮的

身影,另一方面,我又非常不想找到她,我不相信她真的被关在了这种地方。我心里祈祷着不要找到她。可是,除了这张照片上的人,还有400万人死于这个集中营,死去的人太多了,安妮的母亲,姐姐玛戈,范丹一家,杜瑟尔医生……我忍不住来回想着,这太残忍了!我有点受不了了,纳粹的行为令人发指,是平常人不敢想的。

有很多像安妮一样的女孩儿,她们聪明乖巧,勇敢无畏地追求梦想。可是在集中营她们受到了什么样的折磨呢?怎样的死去呢?没有人知道,只有安妮把自己的一切记录了下来。我们应该感激安妮,如果没有她,她在后屋的日子,对纳粹的控诉,就不可能被记录下来。

荷兰人特意在安妮住的后屋设置了一个旅游景点,去的人络绎不绝。我可以想象窗中一双明亮的眸子,那是安妮在向外面张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安妮。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5#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安妮日记〉,《安妮日记》取材于二战时期的真实事件。她在日记中吐露了安妮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位读者的心。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这本书主要记录的是安妮在密室里的生活,尽管密室的生活是如此的枯燥无味,但在她的笔下却显得生动有趣。在日记中,安妮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13岁的她,却表现得如此成熟,与她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中。我们拥有自由,我们可以上学,我们可以与自己的同伴一起玩,我们可以无限时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我们可以……

但是,在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们总是常常抱怨自己,抱怨他人。总是嫌这嫌那的,有许多的不满,有许多的要求。但在安妮的一篇日记中,她这样写道——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相比之下,我就觉得很惭愧。

以前,我总是对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的。一点都不懂的尊重他们,总认为他们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但是现在,当我看了《安妮日记》后,我觉得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珍惜现在,珍惜和平,希望这个世界永远和平!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


好句摘抄:

01.阳光灿烂,天空蔚蓝,还有美妙的微风,我在渴望,如此渴望,渴望着一切。我想谈话,我渴望自由,渴望朋友,想一个人待着,我真的很想哭!我感觉自己就要爆发了,我知道哭出来会好受一些的;但我不能,我焦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透过紧闭的窗户缝呼吸,感受着自己的心跳,它仿佛在说:你为什么就不能满足我的渴望呢?

02.对于那些胆怯、孤独和不幸福的人来说,最好的药方子就是走出去,走到某个他们可以安静地和天空,和大自然,和上帝待在一起的地方。因为只有在那里,在美丽而淳朴的大自然中间,一个人才能领略到一切本来的样子,才能感受到上帝本来是希望看到人们都幸福的。

03.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每一个悲伤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它的安慰。我坚信大自然会给一切磨难带来慰藉。

04.回顾以前的生活,我明白,我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已经永远结束了。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走了,一去不复返。

05.管是谁,只要他幸福,他也能令别人幸福。拥有勇气和真诚的信念的人是永远不会在不幸中消亡的!

06.人们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对自己的看法。

07.这里的孩子只穿着薄薄的褂子和木鞋跑来跑去,没有大衣,没有帽子,没有袜子,也没有人来帮助他们。他们的肚子空空的,只嚼一根陈年的胡萝卜,忍受着剧痛。他们从冷冰冰的家里走进冷冰冰的街道,等到了学校,走进的还是冷冰冰的教室。

08.如果我讲话,他们就都认为我是在炫耀;我沉默他们就认为我可笑;我回答就是粗鲁,聪明的提议就是狡猾;我累了就是偷懒,多吃一小口就是自私、愚蠢、懦弱、奸诈,没完没了。成天我只听到我是一个让人难以忍受的婴儿,尽管我一笑了之,装着不往心里去,可我真的在意。

09.一般的人是根本不懂书籍对我们这些关起来的人的意义的。读书、学习和听广播就是我们的乐趣。

10.一旦他开始读书了就会头也不抬一下,也不会东张西望,只会时不时地傻笑两声,死活要妈妈来分享某个有趣的情节。

11.唯一让人不去想这一切的办法就是学习,而这我可做了不少。

12.外面听不到一声鸟叫,一种死一般的寂静到处弥漫,牢牢地抓住我,好像要把我深深地拖进地底下。

13.我甚至都不敢想像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还会恢复正常。我确实也说起战争以后,可那不过是空中楼阁,是某种永远也不会出现的东西。

14.每当有人从外面进来的时候,他们的衣服上带进的风,他们脸上沾着的寒气,都会刺激我把头埋在毯子里,好不让自己去想:我们什么时候能得到闻闻新鲜空气的特权啊?

15.再多的道理和感激之情也无法压制你内心的真实感受。骑车,跳舞,吹口哨,望大千世界,感受年轻的魅力,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就是我向往的。

16.一个人即便被许多人爱着也还会孤独的,因为他还不是任何人的唯一。

17.他已经给了我那么多当然是我受之有愧的可我每天还要做那么多错事。

18.在我来到这里之后,当我还只有14岁的时候,我开始比大多数女孩子更早地想到自己,更早地晓得我是一个人。

19.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更加成熟,我的爱也伴我一起成长。

20..但我现在相信,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物质匮乏,我们拥有丰富的补偿。

读书感悟:

安妮,作为一名作者,她只有一部作品,但是,这部作品却被翻译成6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了3000多万册。 因为它给人所带来的感动绝不是一星半点,这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对于生活最为真实的感受,这部日记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它延续了安妮的梦想,安妮的灵魂。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那个狭小空间中唯一可以真正倾诉所有心声的地方。然而,其实刚开始写日记的时候,她又怎么会想到,即将迎接她的是25个月黑暗得不见天日的光阴呢?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日记陪伴着安妮从一个女孩到一位少女的蜕变的全过程,她的思想,她的灵魂都随着这残酷的现实而成长着。作为一名犹太人的她面对死亡的阴影,面对战争,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也许有人会说她的一生充满着悲剧色彩,而我说:她心底所存留的希望,是比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想去求生的愿望更为强烈的。

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躲藏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即使在那样残酷的战争背景之下,我们得到的更多是存在于生活中的美好,而萦绕在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的,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的欢乐和温暖。

安妮的日记是不同于自传抑或是随想录这类的东西,她的日记亦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含蓄的语言,其实,她根本没有将这本日记给那么多人看的准备。她在日记中所记录的是她在这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她的苦闷,她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还有她的梦想,她的希望。她渴望可以自由地看到天空,而不是在深夜里,悄悄拉开窗帘所看到的黑暗的一切。窗帘遮住的不仅仅是天空,还有光明,还有自由,她自从进入密室就无比渴望的自由。她曾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她是战争与迫害的见证者,亦是受害者,她在无穷的恐惧中挣扎着生存,却依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有人说: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你看。也许,在进入父亲密室的那一刹那,安妮的自由就被撕碎了;也许,在她离去的那个原本应该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她绝望过,但是,在她的日记中,你更多的得到是8个性格不一的人对于生存的渴望。她曾这么写道:我对谁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无所不言,但我希望在这里能对你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我获得慰籍与支持的一个泉源。这是安妮对日记说的,亦是对自己说的。

存在于和平时代的我们是绝不会体会到战争的那种残酷和恐惧,我们不需要惧怕明天就会被剥夺生存的权力;因为我们可以自由地拥抱阳光,所以我们不会理解那种两年多无法看见太阳的悲伤;安妮,她甚至是比我小的孩子,她还没真正地在这社会上打拼过,然而,她所要接受的,是一个民族被一个帝国的残害的事实,那种在恐惧中重生的善良,令我不禁动容。因为无论是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在她的作品里感受到希望,感受到梦想,感受到对和平的渴望。那时候,我不再感慨于战争的残酷,而我,却不禁为人性的一份善良而感动不已。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当我爬在巍峨的黄山上,当我漫步在东方明珠塔之上,当我走在人民用血汗筑就的长城之上每一次,这么多的每一次都让我有千言万语想高声呐喊出来,那便是让我最自豪的话语:我有一个美丽的梦,美丽的中国梦!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这是发自内心的激情

对于小时的我来说,美丽的梦想似乎是那样的遥不可及。记得有一次,我在作画,一群女生突然走到我身边,冷嘲讥讽道:咦?这是什么玩意儿?秋千什么,我看这是砖块吧!说着她们都仰头大笑,还说我不是画画的料。我立刻红着脸,低下了头,我感觉我的心都碎了,这是我的梦想,却这样被侮辱。于是,我放弃了。因此在那时候,我眼中的梦想就像一个漂亮而又透明的泡泡,在广阔的太空中飘来飘去。可正当停留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刻,正想用手去触碰的它的那一刻,美丽的泡泡就这样破了。因此,我从不相信梦想的存在。直至有一次品读完《安妮日记》,这才让我感受到梦想的伟大。

安妮生活在秘密小屋25个月。在漫长的日子里,唯有13岁的安妮用她富有生活气息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让她记录下小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真的很难想象,当犹太人们因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感到痛苦时,安妮却仍然能够以乐观的心态将这一切化为了自己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安妮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就是这样的一段话,却让我感慨万千。安妮把写作当成心灵的支柱,即使常为这样的生活而沮丧,但从没有绝望过。她乐观地认为这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我在想,她在这样残酷的战争中都能够坚持梦想,为理想努力、奋斗。那对于身在和平与宁静中的我们来说,为何不像她一样,勇敢而又坚定地放飞梦想、追逐梦想、实现梦想。

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成为一位像安妮一样能够追求理想的人,能够放手去追逐一切的人,能够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安妮日记精彩读书笔记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安妮日记精彩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安妮日记读书精彩笔记一

前两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安妮日记》,它记述的是一名名叫安妮的犹太女孩从1942年到1994年写下的日记,在日记中安妮讲述了作为一名犹太人为躲避残忍的德国纳粹党在秘密小屋中的生活状况。

在日记中,安妮如实的记录了当时的希特勒政府攻下荷兰后制定的一些法规法令规定:犹太人应在衣服上绣黄色六角星徽;禁止犹太人深夜出门;禁止去一些娱乐场所!看到这些规定我觉得十分气愤,他们这样做完全限制了犹太人的自由,没有一点民主可言,完全就是将犹太人逼上死路,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怎么生活!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妮一家仍然坚强努力生活着,他们不放弃,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等来成功的那一天。七月八日,安妮的姐姐突然接到了召急通知,玛格当时仅16岁啊!难道这些惨无人道的纳粹党连一个小女孩也不放过吗?纳粹党的残忍激起了大家的反抗精神,最终,大家决定全家搬进秘密小屋,那是一个办公楼上的废弃屋子,由他们的朋友送来食物,他们生活在秘密小屋里,为了防止被别人发现,他们白天夜里不敢大声说话、走路,只能做一些静态的事情。压抑的生活使大家都变得敏感而易怒,后来秘密小屋中又住进了凡格一家和善良的大夫狄斯亚,自私吝啬的凡格太太总是找安妮的缺点,甚至经常发生争吵,在这样的情况中,安妮学会了忍让,学会了坚强。

在秘密小屋生活的这段时间中,安妮并没有放弃学习,还是每天认真的学习各种语言,同时安妮也有了自己的心事,安妮与皮特恋爱了,可是安妮的父亲却很生气,他告诉安妮她应该冷静的处理这段感情,并告诉她将来会有更多的选择,安妮也决定自己应该她冷静的处理这段感情。在这种时候安妮明白坚持下来就意味着胜利,而放弃就意味着死亡。 在他们住在秘密小屋的这段时间,他们的同伴都被成群的逮捕,受到盖世太保无情的对待他们有的被赶上火车送进维斯德堡,还有的被送到遥远的荒芜之地,中煤气而死1944年,盟军登陆,他们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喜讯,可他们的食物却越来越少,可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相互安慰、鼓励,相信未来一定会很美好。最终,德国失败了,可安妮也走了,她终究没有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通过读《安妮日记》我懂得了即使面临天大的灾难也要学会坚强,要始终保持的处理事情,要保持坚韧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下学习,不可轻言放弃,要相信自己,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就像安妮说得:我相信自己,包括我的思想、我的愿望以及我的梦想。

安妮日记读书精彩笔记二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2_1944),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

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一般人总是将《安妮日记》与控诉德国纳粹的暴行或是一个小女孩的成长联系起来,但是不仅仅如此,在密室中发生的一切,正当恶劣的环境像山一样压在人们头上的时候,我们看到,特别是成年人,是立刻调整自己的行为,想方设法顺应环境,还是在这种调整中以环境压力作为放弃理想与原则的借口?就像万达安先生在和平时期还能帮助初到荷兰的弗兰克先生,为什么在这种绝境下却表现出极端的自私去偷孩子们的食物?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而13岁的安妮呢?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平和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在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有一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的。她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摘抄》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安妮的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