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3000字。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怎么写好一份优秀的读书笔记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3000字,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与一体,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3000字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内容简介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作者简介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3000字

明史有税重民穷之说。如果意在说明当日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言之成理。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同期英国税收约银二千余万两,和人口为三十倍的中国大体相等。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中国幅员辽阔,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类似潜水艇肉夹面包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三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法制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

张居正精明能干试图经济改革,申时行中庸诚信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奉行儒家传统道德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戚继光实干主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李贽清高矛盾试图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观,结果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就连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本有中兴之愿,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形象反转,天子家事又屡被臣下干预,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并肩长眠,早已厌倦在各种典礼上充当木偶的他也终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其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从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着体制上的欠周全。

单一意识形态体制所造成的困局还表现在,它不能承认自己自己存在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等于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个体制之下,因为终极价值理论上的不可怀疑和体制事实上的漏洞百出,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但是构成体制本身的官僚阶层自身已经发生了改变,其行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体制的分崩离析。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既无资本主义发展的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万历十五年公元为1587年,距鸦片战争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权,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职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标准,则前后想通。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情形仍与1587年相去无几。

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过去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纯考科举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举之后,上层机构与下层机构更为脱节,满清之覆亡,更无可避免。

民国肇造后,军阀割据,也是当然趋势。新的力量还没有产生,过渡期间,只能由私人军事势力撑持。这私人军事势力,限于交通通信等等条件的束缚,也只能在一两个省去里有效。省区外的竞争,更酿成混战局面。

国民党专政期间,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总算技术了军阀混战,但是全靠城市经济维持。

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在农村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底层机构。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底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而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结构,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气地理关系的影响。

自小读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的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为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机构作为行政基础。

传统日本好像很受中国儒家学说及佛教的影响,但是因为它国家低处重洋,对外安全,无须中央集权,与中国的结构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国内组织已经商业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

因为世界工商业技术的进步,所有国家都要从以前闭关自守的形势,将社会生活方法作彻底额改造,以期适应新的世界金融经济,中外无可避免。西方的民主与自由,以市民特权为基点,和日本的大名政权,授权于藏元的情形类似,所以改造比较容易。中国立国以来以贫民及小自耕农的经济立场作基础,农村内部复杂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国所称一国两制,骤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宣传工具,但是荷兰初成的联邦制也实际上是一国两制的表现。英国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为司法的基础,利用司法制度不声不响地使社会融合,也是渐渐由一国两制造成一国一制。但是一国两制不是没有危险的,美国开国时以保障人权为前提,却又因联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隶制度,终发生内战。

在技术方面讲,这一国两制的实行在中国必有很多困难,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国过去在汉朝以儒家笼括发夹、到家及阴阳家的思想,在隋唐时代又笼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统一。可见时势需要,即不成能亦成为可能。

总体而言,《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变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3000字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3000字:

一、叨叨叨

旅途漫长寂寞,且让我来絮絮地聊一聊读起这两本书的缘由。《万历十五年》是高二那年,复旦大学有一个针对文史爱好者的特别招生项目,开列了一个书单,可以挑选一本写读后感。我挑了最薄的《万历十五年》。说实话,高二的时候读此书,只能说似懂非懂,在化学课上偷偷写的读后感,更加不知所云,所以读后感寄出去了就石沉大海,我当然也和复旦无缘,同时认清了自己并非什么有天赋的青年才女。不过,勤能补拙,我后来逐渐把那份书单上的书买来读过,其中包括周作人、梁遇春的文集,是以当时的我的见识,绝不会主动去读的书,所以我一直对这个特别招生项目心存感激。

至于《大明王朝1566》则是友人前几年推荐的电视剧。我也听说此剧是国产剧的良心之作,主演还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陈宝国(我好几年专一地吃他代言的方便面,可见是认真粉过),但是我这个人读东西一般很快,有时候又要停下来想半天,所以无法忍耐我自己控制不了节奏的东西(毕竟用二倍速看电视剧真是很好笑了),所以我几乎不看电视剧,会转而去找原著来读。

这些是为了证明,找书的方法是很多的,彼此推荐是很好的。

高考过后,也曾再次读过《万历十五年》,不过都不如这次两本同时服用,效果更佳,试论一二。

二、远和近

两本书都不是严谨的历史著作,而只能以历史小说和历史杂文来读。但在《大》借题发挥的纯小说笔法过后,读一读《万》的论述,至少有一些基本的修正(比如海瑞更真实的样貌),和更深的思考。

两本书都以一个特别的年份做题,但所写皆远远超出这两个年份,从推行“改稻为桑”到李贽自尽,两本书横跨了明王朝十六世纪下半叶的整整半个世纪。而两本书中间,却空出了所谓隆万大改革,徐、高、张依次为首辅的二十年。那二十年,特别是张居正改革的十年,一向被认为是明王朝短暂的中兴,可两本书前后读来,却并没有感觉出什么真的改变,这便让人懊丧,也难免想要沉思一阵了。

两本书仿佛还能连上,《万》的开头,万历皇帝终于认清了文官们对他的蒙蔽,他们的权力和虚伪,仿佛终于明白了《大》的最后,他爷爷嘉靖跟他说的那句“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事才算数”。

当然两书写法十分不同,《大》写的是细节(比如诸人多次互相望来看去,“深深的”和“紧紧的”眼神),《万》写的是历史大观。所以两书不是严谨的历史,严谨的历史不会记下这些时刻,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宏大总结,所以这两本书才好读。

很细或很大地写历史,是会影响读者的观感的。站在远处看结构,比较冷静和客观,看问题容易怒其不争。站到跟前看每一个个体的命运起伏和选择,比较理解和同情,看问题容易哀其不幸。比如两书都写浙直一带农民,《万》写他们富裕、抗税、刁顽,《大》写他们护苗、饥荒、报恩,这固然因为两书所强调的底层百姓人设不同,也因为远远地看一个群体在大局中的位置和影响,跟把一个齐大柱这样好勇斗狠又知恩重义的形象摆到了面前(哪怕情节太奇而不真实)观感的不同。同理,一般读历史只读嘉靖专断、精明、多疑、贪婪,修丹练道、大兴土木、外用奸党、内蓄刁奴,观感自大不同于写他和心腹太监之间的玩笑任性,和万历的祖孙之情。

《万》当然也写人,写个体的挣扎和困顿(这也是它好看之处),但终究是放在大格局中去写,所以让人窒息和绝望,看不到出路。不像《大》写的是这些人具体的斗争和选择,让人紧张和振奋。《万》中的人,是历史大局下的一些有特色的符号,读书笔记一些挣扎的集合和代表,《大》中的人,是可能在一言一行,一个眼神一个决定里改变历史,至少改变成千上万人命运的人。这就有似结构的决定论和人的能动性谁为主的历史观之争了。

反过来看,《大》也是借由海瑞不停歇的抗争,去探寻问题的源头,最后迈过严党,探到了皇上,也可说探到专制制度。《万》则甚至迈过了万历,探到了治国原则阴与阳的内在矛盾,或是农业帝国无法超越的局限。

还是那句话,近看一个人,容易代入,愿意从他的性格,关系,利益,以及自己“未必能比他做得好”的诚实去想问题。而远看大历史,则能跳出个体的局限,代入自己的思考和评价标准,以及事后诸葛亮的智慧去看古人。

这两种视角我觉得都很有价值,都比只站在中间,看见万历的懒惰和张居正的腐败有价值。

三、阴和阳

反过来,两书有许多共通之处。不知大家看法如何,我读两书的“书眼”,都是“阴阳”二字。

也就是放在台面上供奉的东西,和不能放上台面的东西。两者如果能够“绷住”,就暂时四海升平上下一心,而任何试图对抗、戳穿、偏废、调和这阴与阳的人,则无不失败告终,凄凉散场。

嘉靖和万历祖孙二人,都在登基后不久和群臣的对抗性事件中,看穿了这些人绷住阴阳的虚伪,而不再愿意配合他们的表演。嘉靖在意实惠,但至少不允许人当面拆穿,万历则实惠和面子都渐渐放弃了去求。嘉靖为自己找到了严党背锅,以便绷住自己的阴阳,万历则没能,或者不屑于找。然而无论怎样,他们都明白了,自己只得和这样的虚伪共存,或永远对抗,并最终收获恶名。

恶名是难免的,因为阴阳的绷住,有赖于找到一个更大的敌人,无论这敌人是严党、嘉靖、张居正、万历,抑或后来的木匠皇帝、魏忠贤等等。和这头号敌人,即责任制底下背锅人的斗争,固然有利于阴的实现(无论求利还是求名),也同样是保住阳的必须。心理上,文官们需要暂时说服自己相信,只要这个敌人的问题解决了,天下事就有望,而天下之所以还有问题,要么因为出现了新的敌人,要么因为旧敌人还没有清算彻底。史书上,文官们需要这个敌人,留给后世去讨伐和叹息。因为他们自己,秉圣人之教,行无奈之举,是没有办法,承担这责任的。有的人你不能说他错,有的人你没法让他干活,而自己孤身作战,上下委屈,只能一声长叹。所以,如果一时没有天下人心知肚明、人同此心的靶子出现,这个集团也要靠党争,创造一个靶子。

阳的要求太难了,所以要挑刺找敌人,而挑刺并不难。阳的要求太难了,所以如果找不到一个偏离标准更远的敌人,余下同样不能达到标准的人,又如何自处呢?凡人做不了海瑞,也做不了李贽。

正史是由文官集团,或者文官集团中的阳来写的。所以嘉靖和万历是糟糕的君主,他们的糟糕之下的委屈,只能走近去看,张居正和胡宗宪注定被清算,他们的了不起,大概要走远来看。

做实事不如识时务重要,一个集团的意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安身立命的道统,和安身立命之后的实惠。

面对这阴阳,嘉靖和万历对抗,张居正和海瑞各向一边偏废,李贽戳穿,徐阶、胡宗宪、戚继光适应(袁崇焕和戚继光的差距,看来不只在武,也在文)。

可是为什么,申时行的调和,最终也不能成功呢?申时行默默无闻继续了张居正的改革,可是阴阳终于还是绷不住,因为阴阳的背后,是权力,是名利之争,谁都需要阴,而要求对方阳,没有敌人,就没有团结。

在两本书里,分别以底线和解药出场的心学,仿佛是一条可行的新路。不立高调的标杆,也不突破良心划下的底线,心里和现实里的矛盾,仿佛可解。可惜,如此不定标准,回归个人,唤起良知,注定只能做王朝末年,当阴和阳相去太过遥远之后的补救,而不可能全盘推翻,作为新的起点了。

阴阳绷出了稳固,可荒误实事,是非不分,也最终不可收拾。

四、叹叹叹

无论是从小说里一个个细节去看,还是大历史观下的议论去看,都不能不感叹,王朝的无数聪明才智,都被用来绷住这阴阳了。

等到绷不住那天,这些大人物和聪明人的努力终究付诸流水,造成的伤害却由普通人和后来人承担,因此走近去看,还能看到他们的才华和努力,苦恼和苦衷。走远去看,却不能怨愤并失落于他们的自私和绝望了。作者:詹青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800字


万历四年,1576年,朱翊钧收到了一举报信。辽东督查刘台,举报张居正。刘台罗列的七大罪状,这也都是疾风骤雨改革中常有的事,虽然每件事情本身问题不大,却是其中的张居正的要害,首辅怒了。

在明朝,官员之间互相举报和弹劾,本身明朝特色,为何首辅对此事怒了呢?是因为他怕是吗?非也!关键是举报他的人,既非他的上司,也非政敌或同僚,而是他心血栽培、一手提拔的学生。

一个人要想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一小步,而有人支持那才是王道。而刘台得到了首辅大人的支持,因为张居正的提携。他在高中进士后仅仅两年,就成为辽东督查,那他为什么要这样黑老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以前一直给他鸡蛋,忽然有一天没有给,他不高兴了,因为他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属于谁?辽东将领事李成梁,打了大胜仗,刘台眼红,抢先写了喜报邀功,这种事是犯禁的,按制度应该降职惩罚,当然作为首辅的张居正也可以低调处理,大概是想教育一下学生,以儆效尤,首辅法人就对刘台予以公开训斥、通报批评,这下鸡蛋没吃到,学生不干了,黑了老师。

其实这样的弹劾在明一朝,不算新鲜事,但是抛开事情本身来说,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以尊儒礼制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下,连自己的学生都起来反对自己,这是多么挂不住面子的事情啊!为此,首辅提出辞职,未果。加之首辅本身的私德并不是多好,后来的清算,从个人到制度,将本来可以振作起来的明朝,重新带回了死亡之路,首辅的心血也成了回光返照。以道德治人、整人,这在明朝也是极为推崇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和道德关联,死亡概率大大提升,道德要不要讲?那肯定是要讲的,但是讲什么,是要有选择的,每次看到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时,后背就发凉,那些手法极端、思想错误的尽孝方式原封不动的示众并加以宣传,是懒啊?还是没有甄别的能力?

一个王朝也罢,家庭也好,亦或个人,好多东西是相通,但我们自身轨迹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必然形成惯性,有些东西是好的,应当予以坚持,但是对于那些不合时宜,与历史潮流逆向的东西,一定要摒弃,予以革新,这也算读书的一点浅薄收获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读《万历十五年》首先读的大概应该是位于附录二后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明白著者大历史观的概要,否则,读完全文也是不甚明白何以起这个题目。 但倘若如作者所述,中国的革命,好像一个长隧道,须要101年才可以通过。我们的生命纵长也难过99岁。以短衡长,只是我们个人对历史的反应,不足为大历史。将历史的基点推后三五百年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 当在历史的大轮廓中,见微知著,选一起承转折的关键点,更如标本的切片样,才是书的题解。

其次是道德观念和制度在书中哪一种,影响历史的程度在作者看来较重?在这里,制度所指的概念是钱穆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所称的政治制度。而这前后两本书对道德观念和政治制度的比较也是有意思的,《中》成书于1955年,《万》成书于1979年。

粗看,好像《万历十五年》中,关于道德影响的论述较重,例如 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很多翰林来自民间,他们知道法治的力量有一定的限度,但一个人只要懂得忠孝大节,他就自然地会正直而守法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关于改革的政治书,也是一本关于记录改革的历史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积极探索,致力与改革和创造。然而,他们最终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万历十五年,中华大地的物质文明已经持续向前发展,丰饶的江南已经初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们的帝国的法律和组织机构却没有随之改进,事实上也无法改进。因为,阻止其前进的,乃是大明帝国以文官为基础的整个官僚体制。

书中所写的人物,无以不是制度的牺牲品。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

喜欢《《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体会3000字》一文吗?“读后感大全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读书笔记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