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4000字。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了相关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这些瞬间即逝的收获,就是我们写读书笔记的基础。读书笔记你知道怎么写更好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4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4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是披头士的歌曲,女主角直子每当听起这首歌曲就会觉得自己孤零零的迷失在一片彷徨、恐惧、迷惑的森林中。男主角渡边作为直子及其以前恋人唯一的朋友,试图用自己的爱情去挽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同样也被拉入了这片黑森林中。。。。。。渡边有限的几个朋友也纷纷在各自生活的迷乱中离开了渡边:木月的自杀源自于他对青梅竹马的直子传导的那份绝望和对成年人的世界拒绝;突击队在不为他人理解的生活方式中突然消失了;永择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和对感情的逃避,导致了他女友的自杀;玲子在和男主角共同挽救直子失败后再次陷入绝望;而绿子作为一名象征绿色和热情的女子,在挽救着她深爱着的渡边时的不断受伤后离开了渡边。

渡边面对着两面的爱情:一边是代表黑色死亡,他想挽救的直子;另一边是代表绿色生命,想挽救他的绿子。。。。最后他选择了他所鄙视的永择同样混乱的生活,自我的了确了自己的青春。书中的最后一段,渡边独自行走在荒凉的海边,一次次让烈日和狂风去洗涤他内心的痛苦,当他想绿子的时候他会打电话给她,但是在电话的另一头,他永远不知道对绿子该说些什么。代表生命的绿子是渡边的解药和结果吗?书中没有说明,留给大家的是想象和对渡边生活的迷思。

我时常读一些日本早些时候的小说,那时日本的社会结构和中国目前的变革还是挺相似的。仔细读起来也同样反映了我们身边一些人的青春了,在那些书本中我们偶尔能咀嚼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要是我现在把肩膀放松,会一下土崩瓦解的。以前我是这样活过来的,以后也只能这样活下去。一旦放松,就无可挽回了。我就会分崩离析——被一片片吹散到什么地方去。这点你为什么就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说照顾我?”

一直认为青春应是六月高原田坝上盛开的花海,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所写的青春、颓废和忧伤却占据了主流。

应如何度过人生中最绚丽的时节?我们看到的却是一张张充满忧郁的脸。

曾几何时,我们的青春不再完美,那明媚的风景成为我们心中无法抵达到的彼岸。如果总是在回忆中,才想起祭奠青春的哀伤,为什么不从现在重塑我们的信念。

在日本销量达到760万册的小说中描写的年轻人不像我心中所想的那样,生龙活虎、意气飞扬,有指点江山的豪情,对看不惯的事情握紧拳头一副不肯低头认输的模样。书中的年轻人抑郁、彷徨、恐惧、反叛甚至颓废,脆弱的成长过程就像Beatles唱的“挪威的森林”中那样迷失了自己,这令我思索到底使人迷失的森林里是什么样子?这个森林或许应是浓雾笼罩,到处弥漫着潮湿的令人窒息的空气,一条永远看不到通往光明的道路。但转念一想或许就象书中开始所描写的那样“连日温馨的霏霏轻雨,将夏日的尘埃冲洗无余。片片山坡迭青泻翠,抽穗的芒草在10月金风的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仿佛冻僵似的紧贴着湛蓝的天壁。凝眸远望,直觉双目隐隐作痛。清风拂过草地,微微卷起她满头秀发,旋即向杂木林吹去。树梢上的叶片簌簌低语,狗的吠声由远而近,若有若无,细微得如同从另一世界的入口处传来似的。此外便万籁俱寂了。耳畔不闻任何声响,身边没有任何人擦过。只见两只火团样的小鸟,受惊似的从草木从中蓦然腾起,朝杂木林方向飞去。”其实真正令人迷失的并不是某种外在的环境。

很喜欢开篇对直子的描写:“小小的冰冷的手、一头触感柔顺光滑的长发、软而圆的耳垂、耳垂下方一颗小小的痣、冬天里常穿的那件骆驼牌外套、老爱凝视对方的双眼发问的怪癖、有事没事便发颤的嗓音(就像是站在刮着强风的山坡上说话一样),把这些印象统统集合起来的话,她的脸便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了。最先显现出的是她的侧脸。这大约是因为我和直子总是并肩走在一块的关系罢。所以先让我忆起的常是她的侧脸。然后,她会转向我这边,轻轻地笑着,微微地歪着头开始说话,一边凝视着我的眼睛。彷佛要在清澈的泉底寻找一晃而过的小鱼似的”,女主角直子平平静静地出现,如湖水上经风起了一层涟漪却没有引起波浪,淡淡引出开场,如静看昙花开放,缓缓地,最后“砰”地张开所有的花瓣,在光滑的黑色幕布背景下白得几近透明的花瓣发出摄人的光芒。

故事中的直子是“我“在高中时期好友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在一年后再次与直子相遇并开始交往,直子因无法解开心结进入疗养院治疗,后因脱不开心中块磊而自杀身亡。

一些相识、相遇、相恋在许多情况下都十分美丽别致,或者还会有惺惺相惜的成份在里面,也或许根本不用语言表述就可以将一些信念存放在心底深处,默默地存储起来,等到若干年后或者以为记忆差不多忘却的时候,再从记忆的底层翻将出来,将片断连接起来,如再走一次人生最刻骨的那段。“我”对直子从相识到重逢到相互交往,然后爱上她,在整个交往的过程中,无论是在东京街头漫步,还是在去疗养院探望或者是用书信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份爱情始终很沉重,爱情的美好无法治愈双方的心结,就算想拯救直子远离那口”野井“却还要面对自己的痛苦挣扎,何况“我“与直子中间还有一个永远十七岁的木月。

木月,从开始总觉得是隐隐约约的,说不出来的性格,初看上去有点没有头脑,感觉很难透过纸背认识他,只是随着故事情节渐渐地就清晰起来,让我想起曼陀丽的吕蓓卡,一个朦朦胧胧的人,只有简单的描述,感觉却似第一主角似的鲜明,控制着“我”和直子的情绪,也是“我”与直子逃避生活的起因,只不过“我”躲进了壳里,而直子终究交出了生命,好象最大的胜利者仍是木月,他永远将年龄停止在十七岁。

阿绿大胆、率真,外表上十分叛逆,实际她是一个很认真生活的人,对绝症中父亲的照料,对艰辛生活的忍受,对喜欢的人的坚持守候,她浑身都充溢着热情活力的青春,我感到她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如果将直子与阿绿做为两个意象,我认为一个代表着美好容不得一点瑕疵的理想,一个则代表略微有些瑕疵却能使人快乐的现实。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我曾得到过一个很完美的玻璃匣子,它总让我想起灰姑娘的水晶玻璃鞋,我喜爱它,就将它放入抽屉里,后来我又怕开关抽屉时会碰到它,抽屉里的笔记本、铅笔、尺子的杂物也会伤害它,只好把它放在矮橱里,可是矮橱里的杂物更多,我最后选择将它放在高高的衣橱上面,用厚毛巾包裹住以防染上灰尘。我很喜欢它,它总是吸引我每天数次爬上高高的凳子将它拿下来欣赏它,终于有一天,在我爬上高高凳子上时,手中没用抓好它,摔到了地上,匣子滚到了地上,幸亏有层毛巾保护只坏了一角。我很伤心,发觉这样完美的东西竟然毁在我的手中,我为它不再完美而伤心难过,不再象开始那样对它爱不释手,只将它放到了抽屉里,很长时间后发觉它并没有因周围的杂物而磨损。渐渐大了,发现完美的事物往往不存在,如果我能忍耐些,从另个角度去观察就会发现它仍会令我心动不已。

后来看到初美,感觉直子与初美很相象,追求人性的完美,只是直子将自己绕进了网中,就像小王子星球上的那只玻璃罩中的玫瑰,只要准备与外面接触时立即伸出刺来,其实她比那只玫瑰更知道她的刺多么的苍白无力。而初美则试图让自己去接触生活、认可生活、容忍生活,可是她最终得不到内心认同的完美。她们骨子里是相同的,所以她们最后做了同样的选择。

小说里的“突击队“让我感慨良多,一个很真实的人做真实的事,却他与社会格格不入,理想永远也不能实现,他让我想起上高中时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每说一句话都会引起同学们的嘲笑,他总是会很无辜地抬起莫明其妙的脸,他永远不知道为什么成为同学们的笑料,真是悲哀!人们往往会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难道这样的快乐真是由心底发出的快乐吗,不过是心灵空虚时想寻找点调剂罢了!

书中用极少的篇幅描写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让处于成长时的少年变得麻木,他们只得从爱情、朋友里寻找令心平静的港湾,他们追求美好的爱情,善良的人性,高尚的品格。在小说里并未过多的涉及到社会,但仍然可以在读时体会到作者的担忧,比如“如果只是过过单纯的日常生活的话,管他是右派也好,左派也好,是伪善也好,伪恶也罢,对我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差别。

“暑假时,学校要求警方出动机动队。机动队冲过防栅,逮捕了里头所有的学生。在当时,其它大学也经常发生这种事,可说是司空见惯的了。”

“罢 课决议时他们还曾经大放厥词,把反对(或是表示怀疑)罢 课的学生骂得狗血淋头,或是群起围剿。为此我去找过他们,问他们何以不继续罢 课,反倒上起课来了。”

“我在心中对木月说,喂!这世界真是太可怕了。这班人拿了大学学位之后,便到社会上去拼命地制造更下流的社会。”

“我”只能用点名时的不应声来抗议,这种微弱的力量好象并不能够掀起波澜,但在平静的表面下谁又能看到内在隐藏的波涛汹涌呢?

偶然在另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平平常常的走在路上---就像散文。”我沉下心来想:或许一个人行走时能够使路人对之注目,那便是小说了。我常在看小说时会抬起头望着窗外想象小说中的情节,比如阿绿在露台上一边看着消防队灭火一边弹吉它唱自己作词的怪歌;初美闭起眼睛靠在汽车座位的角落上,金色小耳环随看车身的摇摆而发出闪光,穿着午夜篮的洋装,嘴唇上涂着淡色口红……

作者后来说“有些人会喜欢,有些人不会喜欢”,这本小说在发表以后引起极大的轰动,所产生的共鸣效应上看小说是成功的。

后记:看完这本小说,一路的过程还算顺利,没有看完一章荒废许久再看,一下子看完的感觉,确实给我更大的感受,说来也有点荒谬,我是通过喜爱的乐团的主唱推荐,才知晓村上春树这个日本作家的,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喜爱上他的作品。他的作品,静静中透着一股强大的吸附力,让你不得不为之赞叹。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一)

小说的大致内容是,在开往德国汉堡的飞机上,作者无意间听到了甲壳虫乐队的《挪威森林》,于是回忆游走到了18年前的日本:一个孤独的男主角——渡边,经历了好朋友木月的上吊,一年后,不期而遇的碰到了直子并开始了交往,然后到直子的消失。几个月后,渡边收到了从疗养院寄来的直子的信,原来,和木月一样,直子也有着“自闭症”,他们都孤独,无可排遣的空虚,却找不到各自心灵和这个世界交往的通道……

渡边决定去探访直子。他发现了她的改变——那个羞怯的喜欢用手拨弄耳发的女生变得成熟了,但不久却传来直子自缢的消息。渡边这一次终于感到了那无边无际的孤独、怅然和悲伤。他一直极力治愈着和木月一样陷入困境的直子,最后却发现,在这日益变化的世界里,连自己都找不到与之沟通的出口。他选择了出走,离开了这繁华的都市,陷入了无可救药的失落之中。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许多人都说:“孤单得要命”。故事的结局是:与直子同病房的玲子,鼓励渡边找回了自我,开始摸索新的人生。

可以说,小说的情节,平平淡淡,笔调缓慢如蜗牛爬行,语气也淡淡的。然而在这字里行间,却充斥着一股无可抑止的悲伤,无边无际的孤独。作者要向我们展示的是生与死,坦率与真诚,还是悲伤与孤独?这要靠读者自己领会。

面对现实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那样的苦闷与彷徨,重要的是看我们自己如何去应对,如何走出固执思想的圈子。如果遇到解不开难题的时候,大家读读这本书,希望主人公渡边能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的希望。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二)

我喜欢读中国作家写的书,并非中国的作家们的文笔有多出彩,思想有多深刻,也并非出自于他们笔下的作品有多么使人读得津津有味,意味深长。主要原因是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相比起外国文学作品中那些冗长难记的人物名字要好记得多。

可是我却独爱读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文学著作,不仅是因为其那些使人出其不意,幻想奇特的比喻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我这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每每读起村上的著作,性格中感性时而又偏向悲观主义的性格,总会被勾引出来。以孤独与无奈为感情基调的村上文学深深地打动着我,时刻使我感受到其文章所述“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所构成的使人心旷神怡的意境。

早在高中时期就已拜读过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最近又不由自主重拾此书,品读一番。每读一次,内心都感到现实世界如此地虚无缥缈,恍然如梦。在现在这个充斥着“公”的色彩的社会里,纯粹个人的东西被压制得实在太多太多。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在繁华的大都市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奋斗的目标与方向。如果上升到社会的整个群体,读书笔记.在中国,“个人人身自由”、“个人言论自由”这些名词对于大多老百姓来说是个“熟悉的陌生人”,因为“个人人身自由”、“个人言论自由”这些名词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耳畔与意识之中,却未能和它们有过“亲密接触”。这不禁使我联想到现在的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媒体本营为百姓说话,反映民声,传递民怨,却因“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个性突出的事物而受高压限制而沦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喉舌,使我深感悲哀。我相信很多人在中国这种用“民主” “自由”等美丽外包装下的强权政治之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情况之下,整个中国社会乃至“天朝”的每一个臣民们都会是一颗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

当我们的这种感受逐渐趋于清新,当我们明白到与“公”那一方势力对抗是愚蠢的如同“以卵击石”的行为时,村上春树的文学作品却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生活模式,一种人生态度——当与现实无法抗衡时,何不把玩孤独,把玩无奈,处江湖之远呢?

《挪威的森林》中的男主人公渡边君,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以他的坚忍与执着在那个光怪陆离,喧嚣浮华的尘世中平静地守护着直子窗口的微小光亮,或许对于他来说这是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唯一的精神寄托。

而再这纷繁多变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能使我心灵得以憩息的乐土呢?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篇一: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600字

早在高中时期就已拜读过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最近又不由自主重拾此书,品读一番。每读一次,内心都感到现实世界如此地虚无缥缈,恍然如梦。

主人公总是一副与外人无交集的状态,少有的朋友也是死亡、失踪、不满,两位挚友皆以死亡告终,主人公却依旧平静生活,虽然内心难受,却以平淡对人生,在孤独与面对中体验生活。

“把过去的东西全都处理掉,也好获得新生。”过去已是过去,未来尚需憧憬。我们坐在现实的长椅上,唯有望向那时光的尽头,又怎有时间回望以往,正如你所说“不翻页,生活如何继续?”只要不被页面的灰尘迷湿了眼,我们依旧前行。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鄙懦夫作的勾当。”自己无需同情,无能就是无能,失败就是失败,没什么好说的,没什么好推脱的,自己不够格那就用努力去弥补,没啥大不了,拼搏自佳,我们不要做懦夫,人当顶天立地,存于宇宙。

“努力,指得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我们要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获得,主动去营造机会,并且要有针对性,这样的努力方能不白费,但要做到光而不耀。人,成功要更加虚心,不能耀眼,老子言: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要对等的”不对等的关系都是不健康的,只能是短暂的,只会让低微的人对处于关系优者产生厌恶。没有人能永远守护另一个人因为那是不平等的,可惜直到毕业前我们才领悟,不过至少还不算太迟,对等才能健康。

“朋友也是要记住的,在记忆被冲淡以前,我们需要永铭记。”

“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所以自行品悟,不再多言,这是一片人生森林。 望你不孤单,勇敢闯人生。

篇二: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800字

此书用怎样一种艺术性的表述,传递给读者关于孤独的悲哀。村上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人,用他的心感受生命本不该感受到的孤独,幻化为文字和语言的表述,传达给读者关于他感受到的东西的,情绪。

村上的笔法是高明的,他不是在写故事,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传递故事。所谓写故事,是只有文字的记载,各种情绪掩埋于心;所谓讲故事,是把借助语言把一个故事描述给别人;所谓传递,是用心的各种悲欢,把一个故事带着自己的情绪,带着自己的感触交给别人。被他传递了故事的人,不是看到白纸黑字,而是看到血脉流动,灵魂游动的形形色色的人的生命与生活,把它们从头看到尾,就是村上给你的故事,是这本《挪威的森林》。

在传递故事的时候,村上是如此与众不同。他写爱情,通过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大段落来铺垫,为触觉铺垫,也许他笔下的爱情就是这样一种要用身体和生命去触摸去感受的情绪。他用比喻,不再捕捉事物与事物的相关性,没有美得像花这样的句子,有的是像全世界的森林都倒下,像全世界倒下的森林都融化成黄油的爱情。这种在五感上并无相关性的比喻,为什么不让人觉得不协调?

答案很简单,他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说出了这样的话,那是一种基于五感超越五感的第六感的交流。他用象征,是奥妙和传神的,当渡边还在为绿子和直子纠结时,村上用象征写出了渡边心中也许是无意识的选择。渡边一直记得直子给他的触感,读书笔记.却在和玲子纪念直子的死亡时,因为抚摸到玲子的被这种触觉感受而沉醉,在前文,绿子告诉渡边,她对背部的抚摸最敏感。男主人公的心情在开篇和结尾各有一个象征,开篇写悲哀,“因为直子从来不曾爱过我”,结尾写茫然,“我不知道自己站在哪里”。

当你阅读《挪威的森林》的时候,你不仅在接受着村上给你的故事,也在接受着他给你的情绪、思想。因为你被传递了。这个故事讲了孤独,书中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孤独的,却没有一种孤独的形态是一样的。书中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尝试远离孤独,但方式却一样,通过爱,尽管爱的形态不一样,珍爱、情爱、恋爱、怜爱。各种形态的爱却都只是让他们走了一段旅程,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同行的旅程,然而,他们发现终究逃不过别离,这段旅程终究会结束。然后,他们才明白不可能逃离孤独,因为孤独停留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也许他们学会品味孤独,赏玩孤独,那又能怎样呢?

徒劳罢了,对于孤独,人类除了承受之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因为建立在孤独之上的一切都是悲哀的。在悲哀中找到的快乐,又该是怎样一种悲哀? 以前看一部动漫,上边有一句话这样说,一个人一生只能背负一个人的死,如果他背负了别人的死,到他死的时候,他甚至不能好好背负自己的死了。当时不很懂,看挪威的森林后我感觉,直子背负了木月的死,渡边背负了直子的死。

孤独是本质,爱只是形式。通过爱与被爱,我们走了一条有人同行的路,然后在告别的时候知道,孤独从未远离我们。孤独是爱的起点和归宿!

读书笔记《《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4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书笔记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