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

《伊利亚特》的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在阅读了相关作品后,书中的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那些收获瞬时涌现,需要即时把它记录下来。如何在读书笔记中全面的总结自己的收获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伊利亚特》的读书笔记,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一、 对比:《伊利亚特》叙事方式和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系统(Classic Hollywood Narrative System),又被尼尔巴奇(Noel Burch)在《实用电影理论》(Theory of Film practice)一书中称为“表达的程序性格式”(The Institutional Mode of Representation ,IMR)。

著名电影人安德烈巴赞说:“理解影片表达什么,最好先懂得它是怎么表达的。”赫曼G温伯格则说,叙述故事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伊利亚特》是一部较为古老的西方文学经典,美国好莱坞电影则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代表之一,但是二者在叙事方面却有着某种惊人的一致性。莎士比亚说:“阳光下面无新事。”这是否又是一次对经典的回归呢?

1、在经典叙事结构中,故事中的事件是围绕着谜和解谜的基本结构来组织的。故事开始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意外的事件打破了虚构的业已存在的世界的平静与和谐。现在,叙事的任务就是要着手对付失衡的世界,并重新找回世界的平静与和谐。

《伊利亚特》虽然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中的一个片断,却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由团结到分裂,再到团结的故事,或者说是由愤怒到愤怒消解的故事。《伊》开篇,希腊联军已经和特洛伊及其盟友对峙九年,“阿尔戈斯人并不松懈,只是因为特洛亚人养精蓄锐,对于他们很少攻击,所以他们转而侵略特洛亚城附近的地区”。这是一种势均力敌的平衡状态,但是,阿基琉斯的愤怒打破了这种平衡。状况一,希腊联军内部分裂,失去了阿基琉斯,实力的天平开始向特洛亚倾斜。失去了维持平衡的支点,特洛亚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当然不会轻易放过。状况二,为给阿基琉斯复仇机会,宙斯诱惑阿伽门农,希腊联军贸然出动,使秩序更加混乱。随后《伊》叙事的任务就是解决矛盾,使阿基琉斯回到战场,战争又回到两军对垒的正常秩序。

2、经典叙事将会采取不同的手法来解决发生的问题,重建虚构世界的秩序。但重要的是叙事的过程(从初始事件爆发到最后问题解决的一切事件)都有一定的秩序安排,故事中的事件按照因果关系组织起来的,这样,叙事事件之间就有了逻辑的联系。经典叙事按照大致的线性架构逐次展开,直至到达最后那显然是理所应当的结局。

帕里斯把“给最美者”的苹果判给了爱神,这一事件引出两件大事:一,阿弗洛狄特为了实现诺言,帮助帕里斯诱拐了海伦;二、金苹果事件引起赫拉和雅典娜对特洛伊的仇恨。海伦事件是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而赫拉和雅典娜的仇恨更是时时影响着战争的发展方向。从文本来看,《伊》中,祭司事件的结果是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争;阿基琉斯的退出导致阿尔戈斯人的溃败;为了挽救同伴,阿基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替阿基琉斯出战;帕特洛克罗斯的死亡,使阿基琉斯再战赫克托尔。在《伊》中,架构起故事的线性叙事有两种,特洛伊战争的演变和神灵的行动。因果关系是整部史诗的逻辑联系。

3、经典叙事的世界由真实性,或者说是记录片风格的写实主义统领,叙事确认首先建立一个接受对象(读者或观众)理解和相信的虚构世界,真实性通过叙事事件的空间场景和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得以体现,时空的结合是经典叙事因果逻辑关系事件的实在前提。

就真实性而言,《伊》故事中,首先是大量战争场面的描写都是采用细节描写,对阵的两位英雄的动作、容貌、话语、出身等有较为具体的介绍。其二,在神仙叙事的线索中,描写饮宴场景,赫拉魅惑宙斯等,都充满了现实凡人生活的影子,给人接近日常生活的亲切感。第三,叙述语言中多采用乡间牧童似的话语,例如把涌向特洛亚城的希腊联军比喻为成熟的涌动的秋天的稻浪。

4、在经典叙事中,故事的发展靠虚构的人物个性来推动,经典叙事中的主角是一个带有性格特征、动机和欲望的丰满个性。这样一来,构成故事的连环事件就受到这个人物行动动机的控制,这个人物就成为经典叙事的“英雄”,并有他的行动来最终决定矛盾的解决,而他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取决于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阿基琉斯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正在于他的丰满个性。他勇敢善战,敢于并执着于自己的利益,即使面对的是队伍的统帅――阿伽门农。正是因为这种个性,所以当阿伽门农掠夺了他的光荣礼物时,他会愤而退出战争,甚至不顾其他阿尔戈斯人的灾难。也是因为他的高傲,阿伽门农第一次求和被拒绝。最后矛盾解决,同样是阿基琉斯的个性使然:他要为最好的朋友报仇。可见,在阿基琉斯的观念里,跟本没有忠君报效的思想,他战争是为了给自己争取荣誉,个人荣誉超过了一切。

5、最后,大团圆结局作为叙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故事叙述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团圆结局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The Circular or Closed Story Form),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Achievement of perfection or Happy Ending)。

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要求叙事在最后回到它的起点。在这一结构模式的结尾,主人公将完成自己的圆型旅程回归他(她)的出发地,这一回归也许是通过影像象征或对话暗示来完成,其目的在于使故事完整。《伊》故事在老祭司的祈祷中开始,又在赫克托尔的葬礼中结束,二者都是伴随着战争的重要场合,但又确实是暂时停止战争的较为平静和谐的场合,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回归。更深层的则是希腊联军内部由团结被破坏到重新团结的回归,即阿基琉斯由愤而退出英雄事业到回归其事业的过程。

二、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特征主要有三点: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连续性剪辑。

解析[戏剧冲突] :

经典好莱坞叙事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戏剧化的故事结构。

《伊利亚特》叙事的绝对“英雄”是阿基琉斯,他正是“一个带有性格特征、

动机和欲望的丰满个性”。他的愤怒导致了《伊利亚特》故事的发生,他和阿伽门农和解决定了矛盾的最终解决,正是他的鲜明的个性决定了事态的发展。而具体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希腊联军和特洛伊之间的矛盾及双方队伍内部的矛盾斗争是史诗叙述的重要

内容。

第一卷,开篇就是希腊联军中,阿基琉斯和阿伽门农的矛盾冲突;第二卷,长老议事团的计谋造成希腊联军“去与留”的矛盾;第三卷有“帕里斯和墨涅拉奥斯的对决”;第四卷,潘达罗斯引起双方队伍的激战;第九卷,阿伽门农向阿基琉斯求和遭拒,这是第一卷矛盾的直接延续;第十卷,“夜探敌营”的行为是双方的,也构成强烈的戏剧冲突;第十六卷,宙斯的儿子萨尔佩冬和阿基琉斯的伴侣帕特罗克洛斯的激烈对决;第十七卷双方战士围绕帕特罗克洛斯的尸体,展开的争夺斗争;第二十四卷,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潜入希腊联军营地,向阿基琉斯赎取赫克托尔的尸体,孤身犯险的老王和仇恨特洛伊的希腊联军构成矛盾冲突,同时对于阿基琉斯,“还尸体”还是“抓国王”也构成了矛盾。

2、神仙也疯狂。天神之间的矛盾是《伊利亚特》叙事的另一重点。

第一卷,宙斯和赫拉出场就积怨甚深;第四卷,宙斯和赫拉的争吵引发人间的仇视,雅典娜和阿波罗正式投入战斗的双方;第五卷,爱神阿弗洛狄特、战神阿瑞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都参加了战斗;第十三卷,波塞冬挑战宙斯,不顾宙斯的禁令,加入战争;第十四卷,赫拉用美色迷惑宙斯,引起宙斯的愤怒;第二十卷、二十一卷直接描写众神的战争。

3、作为两条线索的交叉,人与神的冲突也有所表现。

第二卷,宙斯用梦诱惑阿伽门农,众神之父以诡计陷害凡人,“入人于罪”,或者说是为了实现命运的安排;第三卷,爱神在战乱中,救出了帕里斯,并和海伦产生冲突;第五卷,狄奥墨得斯在雅典娜的挑唆下刺伤美神,还出言不逊;第二十一卷,“阿基琉斯力战克珊托斯河神”,凡人不但对神没有了敬畏,而且对神也拿起了武器,敢于正面对抗。

解析[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在戏剧化的故事情节模式确定之后,好莱坞经典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现类型化的倾向。根据戏剧冲突的原则,人物形象被确立为正反两个阵营,正面人物包括主人公、导师或盟友和信使,反面人物则由坏蛋和帮凶组成。在旗帜鲜明的两大阵营中间往往会出现一个灰色的中间地带,那就是中间人物看门人和变色龙。(《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

《伊利亚特》特殊之处在于叙事视角的偏袒性。(《弓弦和竖琴――从柏拉图解读〈奥德赛〉》,[美]伯纳德特 著,华夏出版社)在《伊》中交战的双方没有善恶之分,只有主次之别。阿基琉斯是无可争议的主人公,他侮辱赫克托尔的尸体、他杀死无数战士,但是他的残暴源于他的愤怒,所以只能使人痛心,而不会使人憎恨;赫克托尔为了城邦,为了家人而战斗,最后面对阿基琉斯,他因为恐惧绕城而逃,这是一个人面对比他强大的对手时正常的反应,但是他敢于一个人

战斗在城门之外,而且最终,明知道被神背叛,还是要为荣誉而战,他同样是一个光辉的形象。主次之别,只要体现在重点描绘希腊联军方面的英雄,而特洛伊方面的英雄相比逊色。

《伊》故事中,人物类型没有截然的“正反”之分,但是整个故事框架中,人物形象仍是以两个对立阵营的形式出现的。里面所有的人物都可以分为希腊联军和特洛亚盟军两个阵营,神亦如此。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伊》中的人物形象塑造表明的,是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又一次凯旋。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扩展阅读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1000字合集5篇


赫尔岑说:“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不同的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读书笔记你知道怎么写更好呢?以下是由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整理的《伊利亚特读书笔记》,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篇1)

《史记》和《荷马史诗》都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鸿篇巨制,它们的创作时间相差几千年,创作地点横跨了两个版块,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字……但正是它们之间的这种差异,更从某种角度体现了中西方审美意识形态上的相似之处。

一、从体裁、文学语言、写作手法和刻画人物的角度分析

《史记》代表者中国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在西汉散文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时期出现的,因此,它既有前期感情激切、气势宏大的特点,又有后期敦厚典雅、深广宏富的特点。在《史记》中,作者司马迁对历史进行了反思,同时,又做出了沟通天地人的惊人创新。《史记》中的十二本纪是按照帝王时代顺序记述各个朝代兴衰的终始。项羽虽然最终并没有成就统一霸业,但是他实际上是秦汉之际主宰天下的人物。因此,司马迁将项羽放在了本纪中进行叙述,并且是着墨最多的一个英雄人物。这其中,有司马迁对项羽这类悲剧式人物的同情和对自身的感叹,但也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中国人对英雄、对雄性美的推崇。事实上,正如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对比一样,中国人一向是有一些排斥阴柔美的。这与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不无关系。而且,这种审美趋势一直延续至今。

《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的一部史诗,它与《史记》的相似之处是都有写“史”的成分。但是在《伊利亚特》中,除了英雄人物以外,还出现了一批威力强大、等级分明的神。而《史记》则是按照史书的规范去进行事件的叙述。在这一点上,除了生产力和民族性格的原因之外,还体现了中西方在对待神话传说上的态度。古希腊的神话传说是一个相当完整、复杂的体系,并且这些神话传说流传至今,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思维应该相当的发达,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神话传说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这就造成流传后世的神话大多只是一些片段,有完成情节故事的不多。在正统的史学或儒家的典籍中,那种半人半兽形的形象被抹杀了,因为这种形象很难被纳入历史谱系之中,而且也违背了理性化的原则。正如司马迁所说:“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

在语言和写作手法上,比较性更加明显。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史记》在文学语言上的价值。但是,由于古希腊文字的特点,在《伊利亚特》中出现了程式化用语,即饰词。诗人会有意识的忽略饰词的原意和使用的语境,只把它们当作单纯填充格律的成分。另外,荷马在写作中,大量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比如“铁”被用来比喻英勇的武士,“青铜“被用来比喻与兵器或战斗有关的事物……

在《伊利亚特》中出现的众多英雄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非阿喀琉斯莫属。这位希腊联军的第一勇士勇猛、直率、敢爱敢恨,甚至简单得有些可爱。据说他出生后,母亲为了使他能刀枪不入,便把他浸入冥河水里,但他被母亲捏住的脚踵未能浸到冥河水,成了他的致命弱点。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尔后继续建立了许多功绩。后来他被帕里斯射中脚踵而死,死后住在冥间,统治亡灵。

作为希腊联军的主将,阿喀琉斯对于特洛亚人来说简直就是恶魔。他身着便装站在阵前大吼三声,竟可以在敌阵中造成大乱。而当他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穿着他的铠甲出现在战场上时,特洛亚人如临大敌,龟缩在工事中不敢迎战。当阿喀琉斯重返战场时,他穿上了火神赫淮斯托斯为他打造的铠甲,手持桦木杆长枪出现在希腊军队阵前……

两军相接,在漫天的烟尘和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中,有一位让敌军胆寒的勇士。他身着有华丽雕花的铠甲,手持银柄剑,正在敌阵中奋力砍杀。他的双目圆睁,仿佛要喷射出愤怒的火焰。头上的黄金头盔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手中的利剑在鲜血的浸润下泛出青铜的寒光,犹如一台专门为战争而制造的机器,杀气腾腾……

虽然阿喀琉斯在战场上英勇无比,甚至残酷得近乎冷血:他将赫克托耳杀死后,残忍的将他的脚筋抽出,绑在了战车上……但是,当赫克托耳的老父亲满面泪容的在他面前哭诉丧子之痛时,他又动了恻隐之心,将赫克托耳的尸体还给了老人。

在《史记》中,司马迁运用了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现侧出的笔法。项羽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中动了恻隐之心。在战场上,他身先士卒,以一敌百。可当他看见负伤的士兵时,又会伤心的落泪。他的百姓的暴戾,他对刘邦的妇人之仁,最终导致他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两个人物都具有复杂的性格,鲜明的个性和无法弥补的缺陷。他们想要完成人生的理想,想要与命运抗争。但是,这些理想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篇2)

一部流传万年的珍贵史诗,一本诸神与战争的唯美著作,一首唱不尽的英雄赞歌。翻开扉页,仿佛在那圣洁的云端之上,天使吟唱着圣歌,洒落黎明的曙光之中太阳之神驾着马车飞驰而过,云层雾霭下的英雄,卷着滚滚黄沙对峙在宽阔的平原之上。神与神之间的妒忌,人与人之间的仇恨,神对人的主宰,人对神的挑战――在古希腊思想的无限想象拓宽之中,一场乱世的讴歌拉开帷幕。

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在《伊利亚特》中,这便是我们所看到的英雄。英雄不畏于战争的残酷,却鄙恨战争的杀戮;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一片城池,一个国家。纵然他们不拥有完美甚至是悲惨的结局,但仍然可以在那一片缄默的废墟中找到那还屹立着的为自己的国家而生的无悔之心。神的愤怒与威胁不会使他们畏惧;纵使妻离子散,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着那些高举着长矛的勇士,但哪怕最后一秒,死神近在眼前,他们的武器仍然朝着厮杀的方向,后背顶着的是生养自己的土地。那些圣灵们凌驾于云端之上,也会为那些将鲜血染红土地的英雄默默祝祷吧。这是人性的尊严与骄傲。

乱世的爱情是可贵的,情感是人类超越于神的优势。因为情感,人类有了战胜诸神的勇气;因为情感,人类突破了诸神设置的重重障碍;因为情感,人类在这无垠的宇宙中有了更胜于云端上那华丽诸神所带有的光辉。正是因为人不可能如神一般的生活,每个凡人有跌宕起伏的生活节奏与重重阻碍,人们才不会甘于神灵对他们命运的操控。在人生的史诗中尽情表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另一方面,从这部著作中就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自己命运的倔强以及对于和平的渴望。我们可以读到生命的可贵,我们不可能永远如诸神一般长久的存活于一个恒定不变的世界,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身边的美好。如果不尽心的去保护,最终也会如司马达王墨逞拉奥斯一般失去自己的挚爱,同时也在瞬息之间,一个王国便由于这种仇恨而灰飞烟灭。一场倾城之恋也渐渐消谧在被战火碾压的废墟之中。

《伊利亚特》从特洛伊战争到最后史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数百年的民间口头创作、流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重复杂的情节,曲折生动的论诉使得史诗变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一个仅仅发生在约五十天里的事情,始终围绕一个人与一件事为圆心向四周无限的展开讨论与延伸:叙述了愤怒的起因,后果和愤怒的消解,《伊利亚特》精心的题材裁剪和结构安排带给了我们以当时古希腊社会文化文明的精华与绝妙。《伊利亚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人物多面的、立体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伊利亚特》歌颂英雄,但他们并非完美无缺,诗人不仅赋予他笔下人物高大正面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弱点,这些弱点又成为了整个悲剧的根源。《伊利亚特》叙事风格明快,语言朴实流畅。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神话人物形象与事件立即跃然于读者眼前,令人细细咀嚼品味,挖掘出事件背后存在于古希腊人思想中的精髓及对于未知世界的独特想像。

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自身的价值,使它在抗争的最炽烈的热点上闪烁出勇力、智慧和进取的光华。这便是这部史诗留给我们的人生意义。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篇3)

识字以来,断断续续看了一些希腊神话故事,零零散散地知道一些故事的梗概。终于在前几天动了要看书的念头的时候,找出伊利亚特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小时候曾看过、听过不少神话故事,一直认为神是慈悲的化身,即使神总是在妖魔鬼怪祸害够了人间之后才出手降魔。后来看旧约全书,对上帝给予人的惩罚很不以为然,也不过以为上帝是自私的特例。等到看完了伊利亚特,终于明白,神,绝不是想象的那么善良。

血肉横飞十年的特洛伊和希腊之间的战争,造成无数特洛伊人在亲人面前惨死,无数希腊人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使其亲人与其出征前的告别成了永别,源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希腊做客时,拐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并带走大批财宝。而帕里斯拐走海伦的背后,是不死神之一,爱神阿佛洛狄忒给予帕里斯的回报。对于帕里斯的可耻行为,不死神们不是给予他惩罚,甚至没给他任何压力,而是让众多无辜的人,成为牺牲品。

爱神阿佛洛狄忒何以要帮帕里斯做这等可耻之事?只是因为帕里斯认可她是3位女神中最漂亮的那位。至于另外2位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也并不比爱神阿佛洛狄忒高尚。因帕里斯不认可自己是最漂亮的女神而恨帕里斯可以理解,可她们不去惩罚帕里斯,却把怒火烧向其他无辜的特洛伊人,同时也让自己所庇护的民族死伤无数。此等行径,令人瞠目结舌。

如果说女神毕竟也是女的,心眼小一些可以理解,那男神又如何呢?

众神之王宙斯,将他的父亲,克洛诺斯,打入永不见阳光不得超生的地狱,仅以此观之,可知其天性凉薄。

在宙斯眼里,特洛伊人和希腊人甚至不如蝼蚁,他嗜好坐在高山之颠,观看特洛伊人和希腊人互相惨杀,一时让希腊人屠杀特洛伊人,一时又帮助特洛伊人残杀希腊人。可怜的特洛伊人和希腊人,都以为众神之王在帮助自己,总在祈祷众神之王帮助自己。

赫克托耳是英雄吗?阿喀琉斯是英雄吗?我想不是。就如他们自己常说的那句话一样:神给予的光荣,他们不过不死神们的提线木偶,之所以能纵横无敌,只是神出于屠杀人的需要。若不是神的救护,赫克托耳在第一次和埃阿斯的决斗中,就会被埃阿斯轻松杀掉。

不死神们能够肆无忌惮,是因为力量凌驾于人类之上,且不受制约和约束。人类期待不死神的庇护,只是妄想,不死神可能给你一点甜头,可随时会让你万劫不复。

古人云:求人不如求己。而求神,更是远不如求己。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篇4)

《伊利亚特》是古希腊文学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总共24卷,15693行。这部作品开始的时候只是口头文学的方式在民间传播,后来由荷马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用其出众的艺术才能编写成了具有统一思想和完整艺术布局的史诗。荷马生活于公元前9世纪和8世纪之间,是一位民间歌手,也就是所谓的“行吟诗人”。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主要表现方式,内容是对特定的战争环境下的描写。由于古希腊人的观点,世间的一切都是按照神的旨意,或者是在神的参与下发生的,战争也不例外。因此在史诗中,每一个情节都往往分成神和人两条线索,将神话和现实的因素相结合,用客观的叙事方式在描写。战争的起因源自于特洛亚的王子在希腊做客的时期拐走了斯巴达王后海伦,并带走了大批的珠宝和财物。战争的烽火由此点燃。希腊的部落为了夺回海伦,各部落联合起来有阿迦门农为统帅带兵攻打特洛亚。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十年。最后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设定木马计攻破了特洛亚。

在这场战争的描述中,作者用旁观者的身份亲眼目睹般的述说了战争中的两位英雄-郝克托尔和阿基琉斯在这场战争中的语言和行为。同时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描写和夸张手法突出了两位英雄的精神面貌。作者虽然偏向于希腊,但是对两位英雄都采取了肯定的态度,赞美了两位英雄为部落而战不畏牺牲的英勇精神。通过本文的阅读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在古希腊时代,战争不仅是英雄们为部落而战,大显身手建功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因为战争的残酷,由此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灾难和忧虑。甚至变成了各部落贵族间以争夺财富和奴隶的掠夺行为。郝克托尔性格内向,稳重,且遇事比较冷静,富有人情味。当他在战场上面对阿基琉斯的时候,他曾经于阿基琉斯相约:无论成败,对方都应该将战败者的尸体交给死者的家属,决不残忍的侮辱,给家属一个安慰。但是相比之下阿基琉斯则显得过于自尊,任性而固执。面对郝可托尔的约定,他凶狠的说道:狮子和人之间是没有条约而言的;狼和绵羊永远不可能有信誓。通过这些语言明确的宣告:战争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结局,即使战斗结束,也必将不会是郝可托尔所期待的那样有善果。当郝可托尔被阿基琉斯一枪穿过咽喉死亡后,残忍的阿基琉斯竟然剔穿了他的脚筋,用皮带将他系上战车,然后扬鞭驱策战马在郝克托尔的家人面前奔驰,任由郝可托尔的尸体在地上拖曳,翻滚。面对众人的哭泣阿基琉斯在胜利中洋洋得意。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中国的一句成语:得饶人处且饶人。现实生活中,竞争日趋激烈。成者为王败者寇。如果我们都以阿基琉斯这种仇恨的态度去面对曾经战胜过我们又被我们击夸的人,泯灭了人性中的善良,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宽容可言呢?给别人一次机会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敌人,有的只是对手。而我们,需要对手。在竞争的状态下,与对手较量,用智慧和能力来征服对方,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之战。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篇5)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主要围绕英雄阿基琉斯的两次疯怒展开,全篇一开始交待残暴、贪婪的阿伽门农王在一次议会中引发了卓越的阿基琉斯的愤怒,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事件又催发了特洛伊人最勇敢的赫克托尔杀死了阿基琉斯的同伴,如此激发了阿基琉斯的第二次愤怒,最后以阿基琉斯为同伴报仇,愤怒平息而收尾。

如此看来统领全篇的是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但是从荷马所叙述的一系列事件来看,左右了阿基琉斯愤怒的却是至高无上的神明——宙斯和赫拉的的内斗引发了神与神,神与人,甚至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战争。这是受那个时代神化传说的局限,并非出自荷马的意愿。

从目前的观点来看,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是海伦,一个貌美如天神的女人引发的。但从《伊利亚特》的情节来看,荷马似乎否定了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是海伦引发的,相反,他认为引发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是至高无上的神明蒙惑了阿伽门农王的头脑,从而触发了阿基琉斯的愤怒,使得特洛伊人有机可趁。其实,那根本就不是神明的意旨,而是残暴的统治者,是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纷争不断,这点我们可以从史诗中找到。当然,那个时代的人通常把统治者视若神明,以至于到了今天都有很多学者认为特洛伊战争是为了一个女人而爆发的,其实大错特错,也是荒唐可笑的,甚至一些学派,如精神分析法也为此奠定了理论基础,说来更是让大家啼笑皆非了。

事实上,特洛伊战争之所以会爆发,无非就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统治更辽阔的疆土,联合各方的首领,而他们又各怀鬼胎,且都想从战争中捞到好处,或者说是得到战利品。攻城略地,洗劫一空,占为己有,同样,那个时代的英雄也是如此,抢夺肥沃的土地,俘虏他国的人民,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往往把战争美化的是那个时代的文人。然而,荷马却没有,他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惨烈和残酷,英雄战死沙场,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他以悲天悯人的叙述力,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这就是荷马史诗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对后世的一种警告,他恸哭着一次次告诉后人,战争的血腥和残酷。

荷马史诗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这是几经转手、改编造成的,《伊利亚特》并非出自荷马一人,所以根据书中的某些内容,很难断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但我们不难发现荷马在歌颂英雄无畏的同时,也提出了鲜明的.反战立场。

荷马史诗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包罗万象的比喻了。其中,用真实的生活作形象的比喻,让人耳目一新。比喻中,诗人为读者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生活、习俗等各式历史图景,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尤其第十八卷写匠神赫菲斯托斯为阿喀琉斯制造铠甲的经过,诗人用了长达150行的诗句来描写阿喀琉斯盾牌上的图画,那上面反映了那个时代日常生产劳动的情景及诸多细节,其中包括大自然的景色,农村和城市的风光,战争、婚礼和宴会的情景,竞技场上的表演,等等。

荷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是栩栩如生的,常常把战场上英雄之间的搏斗比作狮子、野猪同猎人、猎犬之间的搏斗。诗人善于描写战争,场景宏大,尤其是特洛伊人放火烧阿开亚人的战船,两位埃阿斯力战赫克托尔及众特洛伊将士登船那一幕,让人惊心动魄,如临其境。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在以后的史诗中都能感受到,如《埃涅阿斯纪》、《失乐园》等。

伊利亚随笔的读书笔记


译序

喧闹繁华的伦敦几乎是他全部灵感的源泉。他从城市里的芸芸众生和平凡小事当中寻找富有诗意的东西,正如华兹华斯从乡间的山川湖泊、田野平民那里汲取自己的诗歌灵感。兰姆说:伦敦所有的大街小道全是纯金铺成的至少说,我懂得一种点金术,能够点伦敦的泥成金,那就是爱在人群中过活的心。换句话说,他以热爱人群、热爱城市的心,赋予伦敦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以一种浪漫的异彩。

不过,要说兰姆的随笔毫无社会内容和思想倾向,象佩特在他的论文《查尔斯-兰姆》中把兰姆当做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那也不对。美国学者鲁宾斯坦博士在《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一书中指出:兰姆是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职员、教员、会计、雇佣文人等中下层白领工人的代言人。这些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稍有苦中作乐的余暇,但在短暂的欢乐中又透出生活的苦辛。兰姆在自己的文章里有些话说的比较含糊曲折,但他在书信里有时候可就叫苦连天了。他在1822年给华兹华斯的一封信里写道:

三十年来,我为那些市侩们干活,可是我的脖子始终不肯向那个轭套屈服。你不知道,一天一天,每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的整个宝贵时间,我不能休息,不能间断,象被关禁闭似的只能在那四堵墙里呼吸,得不到一点安慰;这叫人多么烦闷唉,但愿在我从办公桌走到坟墓之前,能够有一两年自己支配的时间!办公桌和坟墓是一样的,区别仅仅在于你坐在办公桌前的时候是一件外加的机器。

由于自己的生活地位,兰姆对于穷人、妇女、儿童、弱者、残废人是同情的,并在文章里多次表现出来,明眼的读者不难找到。

正文节选:

过去,不拘冬夏,早上六点以后,我很少待在床上。我一觉醒来,神清气爽,脑子里总是转悠着一些快活的念头,心里总是回荡着一支歌儿,迎接那新的一天。可是,现在呢赖在床上不起,达到最大极限之后,骚扰心间的只有一个预感:沉闷无聊的一天又要开始了;这时,我就在心里暗中盼望还不如一直这样躺下去,或者,永远不醒。

生活,我醒来后度过的生活,就像做恶梦一样乱糟糟、闹纷纷、阴暗暗。大天白日,我好想陷入了什么巨大阴影的包围。

工作,尽管和我的脾气不那么合拍,但既然不能不做,总得高高兴兴去完成才好;而且,一开始我还是处理得挺麻利的;然而,如今它只让我感到厌烦、害怕、困惑。我满脑子里装的都是各种各样泄气的事情,不能胜任工作的念头折磨着我,我真想把这个给我挣来面包的工作辞掉。甚至,受朋友之托办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或者,履行自己份内的小小职责,譬如说,向一个商人订货,等等,我都提心吊胆,生怕办不成。可见,我的工作动力已被摧残到何等程度。

在和人们交往中,我也同样表现得胆小怯懦。我没有勇气向朋友保证:如果他有求于我,我敢于拿出刚强不屈的男子气概去保护他的荣誉或者利益。这就是说,道义行为的动力也被窒息了。

以往我特别喜爱的消遣,如今已不能使我感到愉快。做什么事也不顺利。哪怕在极短的时间内,想专心致志干点儿什么,也等于要我的命。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作为妈妈和老师,我对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一直是更为关注一些。一次在新华书店里,发现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真的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是一部有有着很长的历史的经典教育书籍。因为是教师,所以我带着疑问的眼光读完老卡尔写的育儿经验,卡尔威特在三个世纪前的教育经验在现世仍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对现代的小学教育,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素质教育很早就开始有了,至少在卡尔威特的教育方式上就是这样应用的。以素质教育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基础,在上面建筑一个神童般的宫殿,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成功秘诀。

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可能什么都知道,只要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展现在孩子面前。明确告诉孩子你不懂或不清楚,但可以一起查书,上网或者请专家。在引导孩子查书找资料、向别人请教的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只是一种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学习任何学科也是一样,只有专心致志才能学好。

敏捷灵巧的习惯一部分学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如果不养成敏捷,灵巧的习惯,能做的事就更少了!坚持不懈的习惯 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小学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从玩中学是孩子更易接受的,父母要常深入研究。辅导孩子的过程和孩子学习的过程都应是快乐的,并且成效显著的话,我想智慧的大门就打开了。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心得感想分:

从《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中,我仿佛聆听到了一位慈父娓娓道来的育儿故事,找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从卡尔威特一生的简历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他父亲的教育是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家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 ,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育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卡尔·威特的父亲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学前抓起。

下面是我在读书过程中记载下来的片断,它们让我深思,让我在探索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1、从改造孩子的母亲开始。

有人对我说,伟人的孩子一定是伟人,至少都会有很大的成就。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伟人过于热衷于事业而无暇关注孩子,而妻子也往往由于丈夫是伟人而无心于教育孩子,她们只关心成功的丈夫,而忽略了孩子。其实,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从我有限的知道来看破,历史上的伟人往往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

母亲的工作不能由旁人代替孩子的教育必须由母亲承担。把自己的孩子托给他人,恐怕只有人类才这样作,这种作法有失天性。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国民的命运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很多不称职的母亲,在无意之中把孩子引向了歧途。左右国民命运的是母亲的教育,我希望天下的母亲都勇敢的承担这一光荣的职责。

2、天才的失败来自于父母的极度催逼。

3、人如同瓷器,幼儿时期好比制造瓷器的粘土。

4、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起越少。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

5、我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空,使他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人类的理想,决胜不应当象亚当和夏娃那样,仅仅满足于在不知自己是裸露着身体的情况下过快乐的天堂生活。为此,我决不能让儿子成为精神上的盲目乐观主义者。

6、抚育孩子时,父母自己更应当记日记,以记载 孩子的进步和发育情况。这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重要遗产,使他们在培育孩子时,能够从中得到教益。读书笔记.由于父母们有绝对真理的自由,所以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职责。一本育儿日记能够随时对父母发出忠告,要以满腔热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老老实实地努力按照预期计划实施对孩子的教育。

7、在孩子的乐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

8、其实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随时成为教育的素材。自然界新诞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孩子认识与注意的对象。

9、许多父母都在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而发愁。依我看,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由于孩子不知精力往何处去用而造成的,这无疑是一种精力的浪费。我建议把他们都带到大自然中去,他们就无暇干坏事了。并且 接触大自然能使孩子的心地高尚,自古以来和大自然感情融洽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宽厚的人。与大自然接触不仅可以使孩子身体健壮,而且精神旺盛。城市里的孩子们多因远离大自然,很少呼吸新鲜空气而心情不佳而性格乖张。

10、其实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随时成为教育的素材,自然界新诞生的一切都可以为孩子认识与注意的对象。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教师了。

11、我认为灌输式教育就象给树浇水,只浇到树叶上,根本就没有浇及根部,树林怎么能吸收得到水分呢?

12、我采取的教育方式是,首先唤起儿子的兴趣,然后再适应其兴趣进行恰到好处的教育。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不对儿子进行系统的学习教育,从不事先告诉他哪是植物学上的问题,哪是动物学上的问题等,或是先按照课本教给他一些基础知识。这些都与儿童的学习习惯不符,我决不这样做。只要在散步时儿子对某种事物引起注意,我就教给他相应的知识。

13、有人认为,在幼儿阶段,孩子只对玩耍感兴趣,这纯粹是一派胡言。事实上幼儿的探究精神从两三岁起就已经萌发了。具体的表现就是他们开始向大人提问,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而且千奇百怪。这是值得高兴的事,说明孩子开始对世界进行思考了。正确的做法,做父母的不管有多忙多烦,都应该做孩子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在向孩子传播知识和方法时,决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一定都要真实要合理。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为对社会矛盾和缺陷有判别能力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孩子的潜在能力。

14、关于数学的学习.我们父子经常做掷骰子的游戏。最初用两个,把两个骰子一起抛出,把向上的两个数字加起来。后来我们又把骰子增加为三个四个,最多达到了六个。接着,我们把豆和钮扣分成两个一组或三个一组,把它们排列 起来,数数各是多少?最后把结果写在纸上,把这些做成乘法口诀挂在墙上。

15、在对儿子的施教上,我一直深信百闻不如一见。

从儿子两岁以后,不论走亲访友还是买东西,也不论是参加音乐会还是歌剧,我去哪儿都带着他,让他从小就与身分各异的人交往谈话。除了见人,还要见物。只要有空,我就带儿子去参观所有的博物馆,美术馆,植物园,动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以开阔他的眼界。在参观前,儿子都要先大量阅读有关的书籍,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接触这些事物,获得了大量与与直接感知相一致的信息与知识。每次参观回来,我还让儿子详细叙述见到的一切,或者让他向母亲汇报。

只要能满足儿子的求和欲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我决不吝惜体力和金钱。为了向儿子公开魔术的秘密,我就曾不惜重金,请魔术师现身说法。类似这样的事情,还非常多。

《汉娜·阿伦特》读书笔记


早就听说了“平庸之恶”这个词,最近看了德国电影《汉娜·阿伦特》后又加深了对它的印象。

1961年,以色列特工抓获了逃亡阿根廷的前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希曼。不久,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对他进行审判。美国犹太裔著名学者汉娜·阿伦特主动承担了《纽约客》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专门对此事进行评说。

汉娜在现场观看了审判。控诉者大都是诉说纳粹如何迫害犹太人的,对阿道夫本人并没有举出直接迫害的证据。阿道夫则反复强调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履行职责、服从命令,符合当时的国家法律,声称自己只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而已。

法院最终判决阿道夫绞刑。汉娜则陷入了思考的困境,约稿一拖再拖,迟迟不能交稿。

阿道夫的说辞显然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当邪恶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尽管当事人没有犯罪动机,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职责履行的结果违背了人类的良知,其罪行是推卸不掉的。

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必须找到其深层的原因。除了极权统治、邪恶膨胀外,我们每个人包括受害者是否也要作出一些反思?

汉娜指出,我们人人都生活在一种社会体制中,常常是默认体制的规则,服从体制的安排,出了问题也将原因归结为体制所为,从而解除自己的过错。面对纳粹大规模的种族迫害,众多的受害者并没有形成“公众勇气”,犹太人四处游荡的“无根基性”和“无政治性”,以及犹太组织的领袖采取的消极做法,使得大部分人在强力压迫下采取了自保、顺从乃至麻木的行为,这是否也是造成这种惨剧的原因之一?

文章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争议、谩骂、诅咒、威胁一起涌来,有人甚至扬言要将汉娜告上法庭。舆论普遍认为,汉娜不去指责纳粹的罪行,反而追问受害人的责任,正义何在?立场何在?情感何在?

多年的师长与她反目,要好的朋友与她分离,学校决定停止她的授课。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汉娜坚持自己的理性分析,她应学生的要求公开演讲,慷慨陈词地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大学讲堂上,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听众,汉娜尖锐的指出:面对邪恶,自己不思考、不判断,盲目服从的人是可怕的凡人,他们犯下的恶行是一种“平庸之恶”。只有大家都认真思考自己的作为,才能明辨是非、分清丑恶,继而采取抵抗行为,避免人类更大的灾难。

“平庸之恶”这种认定最终之所以得到认可,也许是因为它戳到了人们心底的痛处。

人们在邪恶面前不谴责、不反抗,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则大多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明哲保身,避免自己受到直接的伤害。一旦众人都采取这种态度,邪恶不但得不到制止,反而会变本加厉,愈发猖狂,正义则受到压抑,最终受害的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人们在邪恶事实造成后,往往也是谴责他人多,反思自己少。总是为自己找理由,把责任推得远远的,好像这件事与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事实上,不扪心自问,不检讨自己,不辨别真相,冷漠就会照旧,邪恶则会当道。

汉娜的追问,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也许理解起来有些费劲,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能否静下心来想一想,问一问自己的良心,做一个自己的判断,明确一下自己的责任,然后再去说话办事,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

读书笔记《《伊利亚特》的读书笔记》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书笔记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伊利亚特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