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观后感

2019-11-06

曹操与杨修观后感。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观看完的以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写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曹操与杨修观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曹操与杨修》是一部由尚长荣和言兴朋主演的戏曲电影,影片首播于今年的8月30日,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鲁迅曾说:一部好剧能引出一个话题,这话我非常赞同。

(我TM什么是时候说过?鲁迅)

这部《曹操与杨修》就是如此精彩,不同于传统戏曲角色的扁平化处理,戏中的曹操与杨修都是多重复合体,而由此而生的恩怨爱恨就更加复杂。所以《曹》不但剧情精彩,还蕴涵深意,寓意广博。

好剧能吸引人,能引发深思,能让许多人对剧中展现的情感与矛盾产生共鸣,当然也能因为这些共鸣而推人及己,联系到自己身边的人与事,脑中发散出更更多的看法。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再次上映,我想给这对老少赋予一个更新的身份。

让我们来聊聊曹操和杨修的人物特点。

此剧中塑造的曹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奸雄,他拥有权势型人格却偏偏才华横溢,电影中的他兼具感性的文艺人与作为理性的领导者的双重资质。而曹操种双重性完全决定了曹操作为领导者的命运:一方面造就了他懂才惜才善于用才,不仅能看到下属的优点,也可以最大化的发挥下属的才能;但他作为的领导也会出现专横与多疑,不仅由此引发了许多下属的悲剧,也因其没有在自己的领域没能最后登顶。就像是千百个理想创业者的奋斗史,在感性与理性的两端来回踱步,最终倒在自己的性格弱点之处。可爱可恨,可惜可叹。

而以杨修为代表的士阶层和现今的白领就更为相似。智能型人格的他年少有才而不够老辣,信奉理想主义,有远大的抱负,对其同样才学甚佳的领导拥有知己般的期望,却对领导的另一面毫无知觉。不是所有事件都有黑白曲直,你可能为求业绩而不惮顶撞上司,你可能也为同事兄弟的冤屈怒发冲冠,可能你的世界相对单纯而美好,却料想不到现实层面的乌云密布,也小看了领导的打雷闪电。有一才而藐天下的你,可能因为那些不在意的小事早已把那个曾是知己的领导逼成你最危险的仇敌。

不要以为这些事情只是个例。人的性格可不像科技一样进化,像曹操与杨修这样的典型人格千千万,千年后这些矛盾仍在数不清的地方不断的上演。在一个个商海战场的漩涡中,谋事与谋人的矛盾的上司与下属就是这样通力合作又明争暗斗着,表面相似的两人可能根本不是一路人,可能即使斗到结束,也未必彻底知晓对方真正的心思。

再回头看看剧尾曹操与杨修最后都在说对方不懂,不是在争一个对错,说到底还是性格决定命运。

《曹操与杨修》,作为还在职场的你,值得一看。

「你当初对我立下誓言,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此心此志,如今安在?」

「当初群雄混战,你思之断肠,招贤纳士,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此心此志,如今又在哪里?」

「初衷不改,天地可鉴!」

「我更是初衷不改,人神共知!」

难得的好电影,每一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看完还有点小难过从来没有看过这出戏,所以去之前并没有预料到,这种剧情会让我几度落泪。大概是看了一个假3D电影,说好的3D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只有几处小场景有3D效果,进场前工作人员还反复强调不是3D,不是3D,不用租眼镜

傅帅一出场确实帅到了我,然后就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在我拍完看照片的时候,一抬头,他就挂了,挂了,了

小言真的真的是太有魅力了,此处省去一万八千字夸奖我是第一次看他啊,真的是被他的魅力给折服

尚长荣老师的演技也是没得说,而且是一个自带萌点的曹操(不是黑啊!!由于尚老师的手指是那种胖乎乎又短的,用手指表示3的时候真的萌死了,我和学妹还特意学了,真的学不来!!)

然后是一个让我彻底入了戏的剧情,这个地方看得我感慨良多,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以下均为第一次看这出戏并且对这个情节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看戏时的真实心理活动(唱词当然没记住,是百度的)

我大概不适合看需要动脑子的戏

曹操谎称梦中误杀了孔闻岱,要为其守一夜灵,并要求杨修和他彻夜长谈,杨修不肯临走时去找了夫人(这时候,我心想,杨修说去找夫人一定是要让夫人劝诫曹操吧),然后一会儿夫人来了,说杨修让她来给丞相更衣,并替杨修说好话,说杨修其实一直挂念丞相(如果这都不算爱!!夫人接下来要开始劝了吧?)然后曹操一听是杨修让夫人来的,突然脸色就变了,然后就开始唱,牵玉手、睹芳容(不对啊,怎么突然牵起手来了!!)然后曹操接着唱,可怜贤妻懵懂人, 我在灵堂方入梦, 你不该把我的好梦惊。(为啥这么说,夫人是要挨批了么?!)我梦中杀了孔闻岱,文武百官尽知情,倘若容你安然去,我枉杀无辜担罪名。不舍贤妻难服众,欲舍贤妻我怎能,事到此间乱方寸,进退维谷难煞人!(原来如此!!!完完全全猜错了!!!)然后就是两人一番对唱,曹操心痛之余向夫人一拜,夫人一句为妾一死不要紧,怎忍你白发人反送我黑发人真的让我落了泪杨修这一招是真的毒,也看清了曹操,只是可怜夫人就这么送了命

结局吧,真的挺让人惋惜的

这种戏,真的是自己去看了才会感受到它的好,别人再怎么说都没有自己亲身体会的好,所以,推荐大家去看呀!!!

论古今历史题材的热度,恐怕无处三国其右。三国题材之盛,涵盖电影电视动漫评书戏曲游戏讲坛。

而三国故事中英()雄辈出,君臣将帅各领风骚,刘关张,卧龙凤雏,周瑜张昭陆逊,司马,无论哪个都极具魅力。而其中数英雄论,又以曹操为最。

曹操的人物魅力之丰富,在三国独一份。追名逐利,忠义狡奸,在三国都能找到其代表,唯独曹操难以一言以蔽之。机敏警觉而又放荡不羁,精通兵法胜仗无数却又数次狼狈不堪,重贤爱才却又用才杀士,多做慷慨悲歌之作却屠戮百姓。曹操一人兼具人神鬼的特质,这些矛盾统一在他身上,变身成了最复杂的英雄,也成为了最迷人的反派。

聚焦影视圈,铁打的曹操,流水的演员。扮演曹操的演员几乎可以撑满半个演艺圈,即使只论戏骨级别,也能数出 鲍国安,姜文,周润发,柯俊雄,濮存昕,陈建斌,于和伟,赵立新等等业界大拿。但若真的吹毛求疵,即使是这些最好的表演者们,大多也只窥到曹操面目的其十之二三,只有鲍国安柯俊雄偶尔触摸到曹孟德那种奸与雄平衡点。

直到看完这部被搬上了大荧幕的京剧剧目《曹操与杨修》,发现泰斗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的功夫才真的折服到我,尚老爷子的曹操,已至化境。

当然,不少人说,拿影视演员和梨园大家比功力原本就是欺负人。术业有专攻,单说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唱念做打的功夫,放眼望去绝无敌手,但抛去程式化的表演,尚长荣对曹操这人物的情感理解在哪里,要比就比那些京剧曹操之外的创新。

但我说尚长荣的曹操的妙处,却反而妙就在这在细微的眼神和声音细微处的拿捏。这次尚老爷子的曹操,恰恰就是京剧的一次颠覆。

传统京剧中的曹操阴险奸诈,甚至有点愚蠢,而在这部电影版中,唱、念、做、舞,却将一代英豪叱咤风云的气魄和细微处再现曹操作为一个复杂性格的细腻情感的人味同时展现了出来。看过这部剧的都知道,剧中大大增加了念白的比例,更像西方之歌剧,特别是尚长荣曹操诗人气质的诗文咏唱,和鲍国安那段横槊赋诗可谓双绝。

年近八十的尚老爷子还在不停的否定和超越自己,更是我对他最大的钦佩。传统戏剧曹操所谓架子花脸应工,唱腔很少,而此剧中尚老爷子的唱腔却很丰富。尚老爷子以笑为核,将曹操的神韵表现堪称一绝。以往戏中,曹操狂笑奸笑,而此剧中,有初见杨修爽朗的笑,有与杨修一拍即合时由衷的笑,有诛杀孔文岱时阴森的笑,也有临近尾声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的笑。

在我看来,尚长荣的曹操不但凌驾于影视圈之上,也超越了精益求精的梨园行。

汉相曹操征讨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败而不馁,招贤纳士,力图东山再起。名士杨修往投,深受赏识,且功绩卓著。然而,这两个智慧、孤傲的灵魂,却因各自既高远又卑微的双重品性,终难携手。在人性弱点的羁绊下,一个过早陨落,一个也陷入了痛苦和绝望,天下能有曹操这么心胸开阔的领导人,真是少之又少。

最初这部戏的导演马可是一位高水平大脾气的导演,剧院领导吃不准他是否愿意接下这个剧本,决定先把剧本给他的夫人童正维(童正维曾在《编辑部的故事》里饰演牛大姐)看,以便做马可的思想工作。童正维读后颇为震撼,并把剧本给丈夫电话并邮寄了过去。导演马可读后情绪极为亢奋,立刻坐火车赶回上海,并在火车的三天时间埋头研究剧本,写了足足50页的导演阐述。

该剧在三国演义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误杀孔闻岱(杨修的左膀右臂),曹操守灵杀妻等情节,是曹操与杨修结仇的根源。

尚长荣为了颠覆京剧已往的曹操形象,不但读了《三国志》《三国演义》,还研读了曹操的诗歌名篇,甚至曹操的书信、策令、奏章。

尚长荣是《曹操与杨修》中铁打的营盘,杨修则是流水的兵,言兴朋、关栋天、何澍都曾出演过,此次电影版邀请到了初代杨修言兴朋出演,尚长荣、言兴朋两位梨园名门之后再度携手。

不同于曹操在京剧的传统的白脸奸像。《曹操与杨修》中的曹操经过多次试妆后做了以下更改:脸上底色从冷改为暖白,眉心画则鼎城一条印堂红,再加上两条弯曲黑细线,左右脸上三条黑细线勾勒,髯须颜色随着剧情不断变换颜色,开始黑色,后改为花白,唇上黑痣改为眉上朱砂痣。

京剧版《曹操与杨修》1989年1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座谈会云集当时文化名流,俞振飞、黄佐临、阿甲、英若诚、余秋雨等都位列其中,该剧以现代心理分析塑造历史人物,贯通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共鸣,新颖、完整的舞台艺术创造,获得专家们的好评。

乔石、江泽民、朱镕基,以及胡乔木等30几位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看过《曹操与杨修》这出剧目,《曹操与杨修》因此获得过国家几代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1990年《曹操与杨修》剧组到莫斯科的莫斯科音乐剧院、列宁格勒的高尔基剧院、以及爱沙尼亚共和国等地巡演,征服世界各地观众,所到之处尽得赞誉。

1991年,台湾版《曹操与杨修》于台北四家剧院首演,李宝春饰杨修,陈元正饰曹操,颇受好评。

1995年11月25日至12月8日,京剧《曹操与杨修》在北京海淀影院巡演,引发首都大学生的巨大轰动。海淀剧院挤满了来自首都20多所大专院校的1300多名大学生,因为座位有限,很多同学或席地而坐,或站在走廊通道上看完整场演出。演出结束给予了潮水般的掌声。

《曹操与杨修》获得中国戏曲学术最高奖金盾奖,获得文化部优秀新剧奖,编剧陈亚先优秀编剧奖马科获得优秀导演奖,尚长荣言兴朋获得优秀表演奖,徐德福张惠康、吴明耀获得优秀舞台美术奖王念章获得优秀灯光设计奖;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这是中国戏曲学会自1987年成立唯一颁发此奖。获得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获得宝钢高雅艺术奖获中国艺术节唯一大奖程长庚金奖获中国音像协会首届中国唱片金碟奖

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的巨大成功震惊整个京剧界,吸引国内各名家研讨,掀起振兴京剧研究,并催生了马科现象,并由此引发广泛的戏曲中导演中心制的讨论与实践。

电影版《曹操与杨修》由中国首获世界3D电影最高奖金卢米埃尔奖的国家一级导演滕俊杰执导,这也是滕俊杰和尚长荣在3D京剧《霸王别姬》之后的第二次合作,而两人最新拍摄的3D京剧《贞观盛世》在今年8月刚刚杀青。

电影版《曹操与杨修》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全套杜比全景声制作流水线,并聘请了来自曾获得奥斯卡奖项的英国声音制作大师罗杰?萨维奇担任全景声音效制作工作。后期特效团队亦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突破了有限的棚内拍摄空间限制,营造了多维度的真实环境,甚至通过特效创制了全新的场景,如赤壁大战、四合院全景等场面。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杨善洲观后感


篇一:杨善洲观后感

上周五傍晚,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名为《杨善洲》的电影。说实话,看电影之前听说这是描述老革命老党员的片子,对其没什么兴趣。电影看完之后,也没有太大的震撼。不过,有一些触动,这两天总在我脑海中浮现。这也许,就是电影的成功之处吧。

电影《杨善洲》描述的是一位身为市地委书记的老党员,与民众一起抗旱,以及退休后放弃省里安排的优越的养老条件,回到家乡种树,造福父老乡亲的故事。这些事迹,当然让我对杨善洲这个人物充满崇敬。不过,对于出身农村的我,注意力却投在了电影里大量描述的农村生活上。同时,因为大学里接受过些电影电视制作的熏陶,所以,我一直以审视的目光观看着电影里的农村生活。最终,那农村生活没能给我太多的共鸣,倒是主演杨善洲这个演员的声音,把我感动了。

要我说的话,杨善洲这个人物得以塑造成功,应该归功于他的声音吧。那个淳朴、苍老、毫不做作的劳动人民真诚的声音,让我审视不出一点缺点来。从一开始在大亮山上与一位老倌对话的淳朴声音,到会议上对下属发号施令的强硬声音,再到与孙子对话的关切声音,自始自终都没让我反感,反而越发使我感动,这让我自己都觉得意外。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说出来也许也没有人会与我共鸣吧,但是确实感动了我。

当得知二女儿要结婚的时候,杨善洲到集市上为女儿买彩礼。进到一家店里,杨善洲对着正在忙着打算盘的女店员说:“那个被面给我看一下。”女店员边忙碌边稍抬起头的时候,杨善洲又补充说了一遍:“被面”。知道吗?就是他补充说一遍“被面”的那个声音把我感动了。也许很少有人能体会到,那个声音和举动,很真实的表现了一个老农民的形象。何况,他还不是一位老农民呢,他是市地委书记,完全没有半点官腔,能够想到女店员忙碌可能没听清楚他想要买什么。这种微妙的感动,难以言表,也许多倒几次片子看,会有人与我有同感吧。

篇二:杨善洲观后感

2日下午,党委组织党员观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很感人,最让我动容的是她的二女儿与女婿因为工作关系一直两地分居,没有办法调到一起。分居七年后,有一次女儿有机会可以调回来,她求父亲让他帮忙盖一个章,杨善洲看着泪流满面求他的女儿,依然狠心而坚决地告诉她这个章没法给她盖。女儿最终哭着跑了。在身为一个党员干部与一位父亲间,他坚决地选择了前者,坚持了一个党员干部绝不谋私的原则,保持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是党的群众路线忠实的践行着。

他生前清正廉洁,为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两袖清风,将林场和国家给的奖金几乎全数捐出。他留给家人和后人的却是那永不磨灭的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相信很多看了这部电影,或者知晓杨善洲事迹的同志都无不为之感动。在感动的同时,身为党员的我们深深地反思,作为一个党员我们是否依然记得当初入党时的宣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们是否时刻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是否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是否起到了党员的模范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我想我们应该自觉主动地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学习他工作的态度和崇高的品质。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时刻谨记自己的誓言与职责,将党员的义务与责任落实到实践中,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

篇三:杨善洲观后感

近日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讲述我党一位地委书记,在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用自己的辛劳,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折射出当代的“愚公移山”精神,用共产党员的执着换来了一方水土的繁茂,无私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共产党员。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杨善洲精神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一辈子追求理想、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追求地是真正的势头坚定,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退休后发挥余热,老有所为,造福一方百姓,让自己能够对得起共产党员的身份。杨善洲的一生,应该成为一名党员干部人生的镜鉴,时时刻刻对照、鞭策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执政为民不松懈,坚守共产党人本色不改变。

我要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像他那样在坚守中淬炼人格党性,在坚守中升华人生境界,踏踏实实干事业,勤勤恳恳为单位的发展竭尽全力,要像他那样自觉站稳党员立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对工作的热爱化作创先争优的动力,岗位建功的成果,要像他那样襟怀坦荡、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甘于奉献,一辈子维护党的纯洁,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杨善洲》观后感


《杨善洲》观后感

前段时间,来到电影院观看红色电影《杨善洲》,我深受教育,灵魂再次受到冲击。

《杨善洲》主要讲了杨善洲书记在职时开发了滇西粮仓、引水抗旱、举行割稻比赛并且帮助农民提高稻子的年产量;他离职时放弃去敬老院过舒适的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并和乡亲们在大亮山这座荒山、在恶劣的条件下开拓了绿色奇迹,使大亮山树木成荫,生机勃勃。杨书记到临终还一直关注家乡的旱情和绿化情况,使人感动。

杨善洲原来是云南省保山市地委书记,他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2009年4月,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在影片开始时,杨善洲老书记说了一句话:有些干部只是吃群众的饭,不给群众办实事,那不是白吃群众的饭吗?在缺水的时候,他带领着群众和干旱作斗争,在我眼中他很勇敢,和天斗、和地斗、和那人见人怕的灾难斗,然而,他们奋斗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旱灾严重时,夜里下了一场及时雨,他告诉大家说:群众们啊,这一次是老天救了咱们!以后咱们要不靠天、不靠地,自己做自己的龙王。

经过努力,他们不但战胜了灾难,而且创造了粮食丰收。这需要多么大的力量啊!在救灾的时候,杨善洲把政府办公楼工程停建了,为的就是给群众留出宝贵的救灾资金。杨善洲老书记退休后,在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把一个荒山改天换地改造成了一座树木成荫的绿山。一干就是22年,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和耐力啊!

电影中的两个情节使我对杨书记肃然起敬:

第一件事是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老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造林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造林是市里已经批准了的,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老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这,就是公私分明的好书记。

另一件事是在植树造林刚开始时,欠了政府几万元钱,老书记为尽快还上这笔钱,就对一同上山的几位工友说:咱们一起去大街上捡果核吧,卖了可以换些钱。啊!太丢人了,何况您还是老书记。我是书记那是我说的,如果我不说谁知道我是书记,一点都不丢人,这件事自愿。杨书记说完便扭头走了。这,就是既平凡又伟大的好书记。

老书记始终坚守党的信念,尽心尽力把党的要求铭刻到生命里,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他的思想,他的事迹,无不闪耀着忠诚于党的光芒。长眠于青松翠柏间的老书记,给我们留下的是做人、做事的丰碑。小孩子知道种树的善洲老爷爷;年轻人知道甘于奉献的杨善洲同志;中年人知道清廉务实的老书记;老年人知道节俭为民的好善洲。当看到李雪健老师身穿老书记那套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中山装,我禁不住哭了,感叹李老师用精湛的演技再现了可亲可敬的老书记,让朴素的老书记形象广为人知。


杨六斤观后感


杨六斤观后感(一)

上个星期五,我们在电视台里观看了《杨六斤的故事》,动情的故事情节让我热泪盈眶。感慨万分。

杨六斤六岁失去了父亲,后来,母亲改嫁,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他成了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每年仅靠堂兄给的500元钱维持生活,饿了吃野菜,馋了去钓鱼,生活十分艰苦。不过,通过节目组的努力,也让他和妈妈有了个短暂的团聚。

看了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想想我的生活,那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我生活在繁华的城市里,享受着荣华富贵,他却在大山里自力更生,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我们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锦衣华服,他每天靠吃野菜充饥,穿的也是打补丁的衣服,我们每天都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长大,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他却孤孤单单地过日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一对比才知道我们太幸福了。可我还生在福中不知福,有时嫌饭菜不好,挑三拣四,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离开妈妈就难以生存。

如果有机会,我想捐出自己的新衣服和零花钱,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这个孩子,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

杨六斤观后感(二)

杨六斤,一个孩子,一个没有爸爸,没有爷爷奶奶,母亲从他六岁改嫁,无能力照顾他的母亲,好可怜的一个孩子,我现在写这个文字感觉跟他比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一个坚强的孩子从六岁开始独立生活,帮邻居喂猪放牛,靠堂哥每年500元的生活费,一天只花1元多,这么苦命的孩子。没钱买菜,只能在山上找野菜吃,他吃的不是野菜,吃的是青草。想吃肉的时候,靠自己自制的工具去捕捉小鱼吃。就这样日子过了6年,才在某个卫视被报道出来,是在六一儿童节被报道的。

被烫伤了,没钱买药,只能靠纸张贴一贴,一个人一个破旧的房子,什么都没有,孤苦的生存了六年,懂事的六斤,一个坚强的六斤,一个对生活不放弃的六斤。

看到这个视频,我掉着泪,想着我之前的童年,虽然苦点,但不至于这么的悲惨,社会上像六斤这样的孩子我想应该很多,我想我们都活着比较充裕的日子,我想我们应该要多去关心帮助那些跟六斤一样的小朋友!

杨六斤观后感(三)

我看了广西卫视的节目?第一书记?,节目报道了一个12岁的男孩子,他一个人生活在非常贫穷的山区里,父亲在他六岁时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了,从此,只剩下一个六岁的孩子,他就是可怜的杨六斤。杨六斤只好跟着他堂哥一起生活,堂哥外出打工,每年仅有500元生活费,还是堂哥援助给他的,他只好帮助邻居放牛,每天的食物是野菜和小鱼(自己想办法到水塘里钓来的),小小年纪双手满是伤疤,洗澡、洗头都是在水里解决的,从来没穿过新衣服,衣服破了自己缝,生活非常困苦,真的非常可怜!

与杨六斤相比,我们幸福多了!简直是生活在蜜罐里,我们是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还常常挑食、耍脾气、有时不爱听话,我们有这么好的读书环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回家听长辈的话,积极地帮助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一)

我在公司电脑上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结束后,影片中无数的情节却依旧萦绕在脑海,不时浮现。在观影中,我好几次泪湿眼眶。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充盈在胸间,不是电影取景多么优美,也不是用了多少浓墨重彩的夸张还是渲染,仅仅是剧中的人物带给我的无法形容的震撼。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亲身到田间走访。试验田的比赛结束后,他们把优秀经验“双龙出海”水稻插秧法传授给大家,但来到村里,见秧苗依旧插的凌乱,得知村民们不熟悉又觉得麻烦,便亲自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长发现是地委书记亲来指导时,杨善洲对他说:村长官不小,这一村的地都归你管,这“双龙出海” 每亩可以提高产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证这村里的田都能用这种插法吗?村长答:一定能。杨善洲连连说好,搓搓手上的泥巴,高兴地上坎拎着鞋子挥手离去了,当他走时,笑闹的村民们才知道他是书记杨善洲。

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庄稼无水灌溉,即将绝收的困境,杨善洲要求全部水库开闸放水,一切责任他来承担。他一直说:“老百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来的重要。”当发现水还是不够时,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水井。他说:“当老百姓的饭碗都空了,我们坐在亮亮堂堂的办公楼里,我们的良心能过的去吗?”一场大雨解决了他们的困境,大雨中他和百姓们说:我们以后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自己当龙王。退休后他用他的余生践行了他的承诺。

一个人身居高位时,手握大权,必将面对更多的诱惑,但杨善洲的选择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私心。

杨善洲退休了,他不住的向上级举荐有能力又办实事的牛副书记,上级笑着说:地方上的建议我们会好好考虑,你还是说说自己吧。他笑着说:昆明我就不去了,以前在职,听组织安排,现在退休了,想自己管自己,我要上大亮山种树去。他回到家乡,组织群众看了一场电影《庐山恋》。电影放完时,他问大伙:“电影好不好看?”大伙笑答:“好看!”他又说:“电影好看是因为庐山上的树美呀,你们想不想我们大亮山也像庐山一样美?现在大亮山上的树,像秃子头上的毛,没有几根。你们用土地入股,我来出苗子,种出树你们分红好不好?”有人问道:“那你分多少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资,什么也不要。”大伙在怀疑时,他帮忙挑过水的老伯站出来说:合同什么的,我不管,反正我签。了解他的人们纷纷要求加入,大伙也都决定签订植树合同,自此也开始了他漫长的种树征途。

在大亮山种树,不像想像中那么一帆风顺。南坡的树苗成批的死掉,飞机草随风传播挤占了树苗的生存空间。他告诉大家不要灰心,潜心摸索解决办法,召集大家一起补上根系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了这个难关,;树苗来源匮乏,他建议到大街上捡果核作种子。有人说:杨书记,多丢人啊。他笑说:低着头捡,我不说,谁知道我还当过地委书记。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把它们捐赠给国家后,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挥手说:好好长。当听他说“你们长大了,我老了,照顾不了你们了”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面。

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不遗余力;为了私,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无动于衷”。电影中和他一起上山种树的周波把一群在山上玩火的孩子带到他面前,他得知山上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教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拜托他们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那么多代课老师您都帮忙转正了,我就差一个章了,山上的孩子没有老师不行,我的孩子就能没有妈妈?您就帮我一回吧”。杨善洲无奈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两码事啊,这章没法盖啊。”最终,女儿掩面而去。我相信只要杨善洲张口,这个章肯定能盖上,毕竟女儿所有考试都通过了,可此时的他却沉默了。他坚守着他公私分明的原则,从未曾想过动用关系为自己谋一丝半点福利,这也许让许多人为之汗颜吧。

电影的结尾以2010 年西南大旱的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医院门前,他当年帮忙挑过水的老伯说:杨书记,我来给你送礼了。他将从山上挑来的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杨善洲走了,他留下一座价值3 亿多元、5 万6 千多亩的林场,八十个大山头、一百七十二个小山头满眼的绿色。他留下了一心为公、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也用一生践行着他对党对人民的承诺,他用一生铸就了伟大。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二)

近日,我登录共产党员网, 认真观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电影《杨善洲》。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对党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该影片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打造了滇西粮仓,造林绿化的动人故事。在他退休前,当地发生了一场极其严重的大旱,为了保住滇西粮仓,为了百姓生活用水、灌溉用水,他带领班子把建设政府办公大楼的资金用于打井抗旱,但由于当地曾出现山林乱砍滥伐,山地光秃秃,水土流失,以前打30米深就有水流出,而现在打80米深亦无水流出,眼看种粮无望,上天保佑,下了一场大雨,及时解决了干旱之灾。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杨善洲,决定自己当龙王,退休后,不接受组织安排到昆明安享晚年生活,而是毅然回家乡植树造林,上大亮山种树,还子孙青山绿水……

杨善洲的事迹,使我心中无限感慨,退休前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一心为当地群众着想,从不以权谋私,为了工作,长期与家人分离,没有参加二女儿的婚礼,甚至连二女儿调校的小小要求也没有满足,致使父女产生隔阂。更使我心灵触动的是,退休后,不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是财为国所献。把花了无数心血才建成的几万亩有经济价值的林场无偿献给了国家。不顾小家顾大家,大亮山岭徒步跨;风餐露宿十七载,万亩丰林献国家。这正是他退休岁月的人生写照。他对儿女留下遗嘱的场景使我潸然泪下,他嘱咐儿女要把他死后的骨灰分成三份,一份埋在清平洞,那是他干革命的起点;一份埋在大亮山的雪松下,那是他工作的终点;一份要儿女保管好,以后与他们的妈妈搁在一起,将来就可以永远和她在一起了。青山埋忠骨,雪松绕英魂。这不但表达对妻子的歉疚,更表述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

杨善洲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的言行质朴无华,用自己对党的执着演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的品格高风亮节,受到前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高度评价。他的感人肺腑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当前,我国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展开一系列改革。我作为一名党员,要听从党的指挥,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只要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发一点光,共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定实现。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三)

近日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讲述我党一位地委书记,在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用自己的辛劳,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折射出当代的“愚公移山”精神,用共产党员的执着换来了一方水土的繁茂,无私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共产党员。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杨善洲精神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一辈子追求理想、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追求地是真正的势头坚定,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退休后发挥余热,老有所为,造福一方百姓,让自己能够对得起共产党员的身份。杨善洲的一生,应该成为一名党员干部人生的镜鉴,时时刻刻对照、鞭策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执政为民不松懈,坚守共产党人本色不改变。

我要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像他那样在坚守中淬炼人格党性,在坚守中升华人生境界,踏踏实实干事业,勤勤恳恳为单位的发展竭尽全力,要像他那样自觉站稳党员立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对工作的热爱化作创先争优的动力,岗位建功的成果,要像他那样襟怀坦荡、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甘于奉献,一辈子维护党的纯洁,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电影《杨善洲》观后感

“有些干部啊,白吃国家公粮了”影片开幕的一句话,足以让观影的人肃容。“是啊,不为百姓办实事儿,可不就是白吃公粮了”杨善洲书记的对白,也引导人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自问:“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过了什么”。电影《杨善洲》以这样看似随意但引人深思的对话开始,带领我们走近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恪尽职守、为民奉献的一生,让我在感动中感悟,在学习中自省。

“燕子南迁,地旱天干”杨善洲看着满天成群南飞的燕子担忧地念叨。杨书记从一个迁徙现象中,看到的不是自然的风景,而是保山的万亩旱地和当地农民的忧患,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思虑工作,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民生的干部楷模。我正式参加工作已近一年,曾经只是信奉并不断实践着培训老师所说的“快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的要求,但真正投入工作才发现,仅仅“能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工作的“敏感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心系工作、心系责任,不等到问题出现才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能一叶知秋把工作坐在前头。

工作并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和一股不管不顾的冲劲,更要讲究做事的方法。电影中,两个县为了开闸放水的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剑拔弩张。杨善洲到场后,只是看似轻巧地建议双方县长“换一下位置”,两位县长互相考虑了下彼此的处境,最终握手言和,问题迎刃而解。杨善洲退休回到家乡大亮山,尽管指数的想法在他脑中早已形成,但并没有立刻发动群众上山植树,而是以一部当时风靡一时的电影《庐山之恋》,唤起了大家心中要改变山区面貌的激情。杨善洲正是在工作中秉持着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理念,不仅在职期间创造了一个“滇西粮仓”,而且在退休后创造了一个“绿色大亮山”。

杨善洲带头办起了大亮山林场,但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只拿几十元补贴,不仅如此,杨善洲甚至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树苗要钱买,他就带头下山拣别人吃剩后吐掉的果核。在大亮山上,杨善洲的全部家当寥寥可数,吃食也只是黑乎乎的窝窝头和红薯。他在林场二十多年,无偿奉献了二十多年。而在移交林场时,他不沾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长诗《公仆本色》的题记里写道:“善洲,善人;善德,善行;善始,善终。挚爱,无限;大爱,无言;博爱,无疆;”是呀,清贫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这位老人就是“善”与“爱”的化身。他用质朴的言行诠释着党性,用执着的追求书写着对党的忠诚,用无私忘我的拼搏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草帽连纱帽,平凡铸伟大。杨善洲同志一生为草如兰,一尘不染香到骨;为木如松,两袖清风昭汗青。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

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篇一: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曾经在戏文中有一位七品芝麻官唱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看了曾经是地委书记杨善洲的事迹,使人有“当官不为民谋利,不如直接去经商”的感叹,能这样的官员,反而还显得“堂堂正正”。

在大多数人为生存忙于生计,为治疗忙于奔走,为就业到处碰壁,为安居忙于房贷的时候,杨善洲的事迹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反差。现今一些为官者,忙于权钱交易,大有不为现金是愚痴的感慨,并且求官、求财、求名,求色无一不想为之。不知进退,不知当为不当为,更不知社会资源有限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当社会资源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势必形成大多数人的生存压力。现金为王,利滚利,钱滚钱,有钱的人富得流油,各色高级轿车驰骋在大都市的道路上,不断张显其飞扬跋扈的显贵品质。与此同时,忙碌的民众,贫病交加的老幼,挤着公交车,骑着自行车,也在各色道路上顽强挣扎地活着。这就是一个民族。假如没有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也就无飞黄腾达者,然而,腾达的人总是忘了平凡者。没有平凡的基石,怎么会有长久的飞黄?

杨善洲是明白人,身有余力,甘于“绿大地”。护得一方水土,也养了一方人。死有何叹!比起那些只知聚财,拥财,费财,搜财的人不知要好千百倍!因他知道进退,知道为官要有名节要自爱的道理。不居功自傲,不以权谋私,为后人留得一片青山绿水,看得长远!而不是像某些干部,好大喜功,以权谋私,拉帮结派,打击良善,不断为自己做出“绝后”的行为来。

这样的时代像杨善洲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作为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的民族来说,他的行为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完成了一个人应尽的本份与为官的责任。

时代需要的就是做为人的本份与责任,如此才有一个民族的自豪与未来。而不是见利一哄而起,无利一哄而散,为利争斗不休……

展望未来,唯有家和万事兴,让利、互利、共盈,留有余地,知进退者,才得长久。

篇二: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我在公司电脑上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结束后,影片中无数的情节却依旧萦绕在脑海,不时浮现。在观影中,我好几次泪湿眼眶。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充盈在胸间,不是电影取景多么优美,也不是用了多少浓墨重彩的夸张还是渲染,仅仅是剧中的人物带给我的无法形容的震撼。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亲身到田间走访。试验田的比赛结束后,他们把优秀经验“双龙出海”水稻插秧法传授给大家,但来到村里,见秧苗依旧插的凌乱,得知村民们不熟悉又觉得麻烦,便亲自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长发现是地委书记亲来指导时,杨善洲对他说:村长官不小,这一村的地都归你管,这“双龙出海” 每亩可以提高产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证这村里的田都能用这种插法吗?村长答:一定能。杨善洲连连说好,搓搓手上的泥巴,高兴地上坎拎着鞋子挥手离去了,当他走时,笑闹的村民们才知道他是书记杨善洲。

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庄稼无水灌溉,即将绝收的困境,杨善洲要求全部水库开闸放水,一切责任他来承担。他一直说:“老百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来的重要。”当发现水还是不够时,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水井。他说:“当老百姓的饭碗都空了,我们坐在亮亮堂堂的办公楼里,我们的良心能过的去吗?”一场大雨解决了他们的困境,大雨中他和百姓们说:我们以后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自己当龙王。退休后他用他的余生践行了他的承诺。

一个人身居高位时,手握大权,必将面对更多的诱惑,但杨善洲的选择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私心。

杨善洲退休了,他不住的向上级举荐有能力又办实事的牛副书记,上级笑着说:地方上的建议我们会好好考虑,你还是说说自己吧。他笑着说:昆明我就不去了,以前在职,听组织安排,现在退休了,想自己管自己,我要上大亮山种树去。他回到家乡,组织群众看了一场电影《庐山恋》。电影放完时,他问大伙:“电影好不好看?”大伙笑答:“好看!”他又说:“电影好看是因为庐山上的树美呀,你们想不想我们大亮山也像庐山一样美?现在大亮山上的树,像秃子头上的毛,没有几根。你们用土地入股,我来出苗子,种出树你们分红好不好?”有人问道:“那你分多少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资,什么也不要。”大伙在怀疑时,他帮忙挑过水的老伯站出来说:合同什么的,我不管,反正我签。了解他的人们纷纷要求加入,大伙也都决定签订植树合同,自此也开始了他漫长的种树征途。

在大亮山种树,不像想像中那么一帆风顺。南坡的树苗成批的死掉,飞机草随风传播挤占了树苗的生存空间。他告诉大家不要灰心,潜心摸索解决办法,召集大家一起补上根系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了这个难关,;树苗来源匮乏,他建议到大街上捡果核作种子。有人说:杨书记,多丢人啊。他笑说:低着头捡,我不说,谁知道我还当过地委书记。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把它们捐赠给国家后,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己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挥手说:好好长。当听他说“你们长大了,我老了,照顾不了你们了”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面。

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不遗余力;为了私,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无动于衷”。电影中和他一起上山种树的周波把一群在山上玩火的孩子带到他面前,他得知山上小学的代课老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己的影响力,喊来教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老师们的编制问题,拜托他们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通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可以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那么多代课老师您都帮忙转正了,我就差一个章了,山上的孩子没有老师不行,我的孩子就能没有妈妈?您就帮我一回吧”。杨善洲无奈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两码事啊,这章没法盖啊。”最终,女儿掩面而去。我相信只要杨善洲张口,这个章肯定能盖上,毕竟女儿所有考试都通过了,可此时的他却沉默了。他坚守着他公私分明的原则,从未曾想过动用关系为自己谋一丝半点福利,这也许让许多人为之汗颜吧。

电影的结尾以2010 年西南大旱的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但是人民没有忘记他,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医院门前,他当年帮忙挑过水的老伯说:杨书记,我来给你送礼了。他将从山上挑来的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杨善洲走了,他留下一座价值3 亿多元、5 万6 千多亩的林场,八十个大山头、一百七十二个小山头满眼的绿色。他留下了一心为公、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也用一生践行着他对党对人民的承诺,他用一生铸就了伟大。

篇三:杨善洲电影观后感

近期,在单位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真实故事,他的无私奉献,他的清正廉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位地委书记,在任时,杨善洲狠抓农业,专注民生,即使退休了,他仍不忘记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他不顾家人的不理解,放弃了在城市安享晚年的机会,带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回到大亮山植树造林。他亲自带头绿化荒山,种下了希望,造福了子孙。在荒山重披绿装之后,他又无私地将自己艰辛付出20 余年价值3 亿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了政府。

作为一名干部,杨善洲留给老百姓最深刻的印象,不是主席台上的身影,也不是报纸电视中的排名座次,而是身边经常带的那把小锄头,高高挽起的裤腿,草帽下黝黑的脸庞,以及生活中的那份平淡。他吃苦耐劳,亲自下田示范插秧,为了节约出买果树种子的钱,亲自到大街上俯身拾捡果核;他严于律己,不为自己女儿的工作谋私,不滥用公车公油。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的“公仆”形象。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幕。当杨善洲积劳成疾入院后,大亮山的人民都赶来看他。一碗水,一碗来自大亮山的水,从一双双手中递到了坐在轮椅上的杨善洲面前。看着这碗水,你想到了什么?你是否想起那曾经旱灾严重靠天吃饭的大亮山,想起背着锄头爬山的那个单薄身影,抑或是想起现在年年丰收的大亮山?这一碗水里,承载的是杨善洲多年的辛酸与汗水,同时,也满载着大亮山人民对杨善洲的感激之情。

我相信,像杨善洲这样的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干部还有很多。是他们,怀揣为民之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也是他们,讲求奉献精神,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也同样是他们,为我们永远铭记!

《追踪长尾豹马修》观后感


《追踪长尾豹马修》观后感

文/陈令孤

法国喜剧片的名声在江湖上远扬已久,即使没有多看,单凭《虎口脱险》和《你丫闭嘴》这两部影片就能体会到那种独特的喜剧风韵,观众用不着毁三观,也能迸发出哈哈大笑或会心微笑,同时在走出电影院时,又似乎对生活多了几份还可寄予的希望。这种植根于民族文化特色中的幽默风格存在于西方人的生活之中,也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电影里,只不过单纯的喜剧片更能引起人的关注罢了。《追踪长尾豹马修》延续了法国喜剧片的三好传统(好看、好笑、好玩),以极端浪漫化的夸张手法讲述了一个动物保护故事,在对野心家的变态心理进行批判的同时,也让富二代和小人物的梦想都得到了实现。该片在法国本土获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绩,打败了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其气势与中国的《泰囧》很相似。

法国喜剧片的一个特点是,它的笑料很多时候不是靠情节的设计形成的,而是通过对人物独特性格的渲染来营造喜剧张力,故事的冲突从根本上说是人物个性的冲突。《你丫闭嘴》中的话唠铁蛋与冷峻沉默的卢比形成鲜明对比,当电影反复地展现这种冲突时,笑料就凸显了,同时他们最后的和解与互助,又体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很是感人。《追踪长尾豹马修》也是如此,影片里的电台记者是一个喋喋不休的话唠,宠物医生最讨厌别人叫他骗子,当电影在多个情节中反复拿他们的弱点开玩笑,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出丑时,其人物的形象便深入人心了。除此之外,喜剧的一大特点是让一个正常的人做出不正常的行为,与观众固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反差,也能造成笑果。比如让男人穿女人衣服,小孩有大人的思维,威猛的大汉一说话却是娘娘腔等这些桥段在《追踪长尾豹马修》中都有出现。

影片围绕一只长相能够萌翻天的长尾豹展开,它躺在河边用自己的尾巴钓鱼的镜头可爱至极。这是一只传说中的神兽,在故事里成为各路人马追踪的焦点。记者要通过它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宠物医生要通过它来洗刷自己的骗子名声,植物学教授要用它的食物来制造还春药。记者和医生是长尾豹的保护者,而教授却一心想要制服它,两个阵营为争夺长尾豹而进行的斗争便成为影片戏剧冲突的所在。为了突显长尾豹的重要性,电影还设计了玛雅人的族群存在,他们告诉记者和医生,长尾豹是保存生态平衡的重要物种,一旦失去,火山将要大爆发,人类将要灭亡。由此看来,影片虽然是法国喜剧片的外衣,但是它的叙事借鉴了好莱坞末世题材的方式,同时在主题上又是与宫崎骏动画片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通的。

影片在长尾豹贯穿的主线之外,运用了各种充满想象力的情节进行点缀,显得光怪陆离和丰富十足,处处充满彩蛋,其牛头与马嘴相混杂的风格不亚于香港的无厘头电影,但是在氛围上要高雅很多。丛林中玛雅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电视台里高科技的造型布置形成对比,但同时他们却懂得用火山光来制造和放映电影。将军最大的兴趣是听席琳迪翁唱歌,他男扮女装的反串表演,让电影多了一个歌舞片的嬉闹元素。而最让人欢喜的是片中的一群通人性的动物,鹦鹉和小女孩联合起来演戏骗钱,鼬鼠帮助医生偷监狱的钥匙,并和他讨价还价,草泥马变成了真得能骑的马,长尾豹的功夫恐怕连李小龙都怵,它们或呆痴或狡猾或卖萌或可怜的形象是影片感染力的重要来源。因此,《追踪长尾豹马修》不是那种对现实题材的讽喻式喜剧片,而是集合了童话元素的魔幻喜剧片。

除了表现环保思想外,《追踪长尾豹马修》还突显了梦想的主题。在影片里,每个人都受到生活的困扰:记者是个富二代,在父亲的阴影下一直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主持的节目收视率很低;宠物医生需要钱财来养活一群无家可归的孤儿;将军想要和偶像席琳迪翁见面;植物学教授期盼青春能够再回来。如果把他们的梦想进行延伸,我们会发现,记者的梦想与名气有关,医生的与金钱有关,将军的与女人有关,而教授的与时光有关。故事里,前三人都是正面人物,而教授是反面人物。到了结尾,前三人的梦想都实现了,只有教授适得其反,变成了一个古怪的婴儿。由此可见,电影内在要表达的是,名利、金钱、女人都可以靠争取而获得,唯有时光一去不复返,不可追逐。

欧洲电影常被称为是知识分子电影,就是因为其格调比较高雅,讲求思想文化的阐述和艺术见识的表达,即使是电影里面出现了一些低俗的东西,但是在整体的氛围中却显得不那么别扭,反而很自然。对于法国喜剧片来说,它很少涉及到那些让人脸红或厌恶的东西,在搞笑过程中,通常渗透着对生活的真善美的颂扬,具有合家欢的形态。这几年,中国也拍了不少喜剧片,有的创下票房奇迹,有的默默无闻,但在整体质量上不是很高,很多影片叙事俗套陈旧,靠笑话段子的堆积来制造笑料,在主题上依然存有低俗倾向,难以获得老少咸宜的反响。而这次《追踪长尾豹马修》在中国的上映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不讲黄色段子照样能吸引人,不搞重口味也能拍出好喜剧。(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曹操与杨修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