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观后感1000字。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观赏写的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观后感10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是一部日本的电影,好像很多人都在看完之后的感触很深,在都市里面生活久的人们会变得不一样,很多东西迷住了他们的眼睛,你是不是也想挣脱这一切呢?下面的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观后感1000字请欣赏!

我是个百分百爱情表达者。

在爱情里的一百步,我会自己完成101步,不停告诉你我爱你。

今天是个晴天,好想抱着你在铺满阳光的床上打滚啊;

今天是个阴天,好想和你一起拉着窗帘赖床啊;

今天是个雨天好想和你一起喝杯热巧睡午觉啊;

今天有霾耶,那我们赶快接吻吧,就能少呼吸一点了。

我喜欢这样单刀直入的告白,能带给我最大的安全感,反而是暧昧,那种朦胧感,带给我的不能说是痛,大概像是看韩剧《迷雾》一样,我极度想知道结局,却还要每星期都等着两集,一周的焦灼,急迫,慢慢冷却为遗忘,无所谓,直到又看到最新的两集,这种焦灼,吱吱的痒,又开始作祟,很怕结局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样,就这样周而复始,直到尘埃落定。

在东京,美香和慎二很丧,大家都说他们很丧,可我觉得他们活得好用力,慎二的烟烧红了,一点一点的烟草的火星,镜头拉近,变成了城市里的灯光,慢慢清()晰,是高楼上的警示灯,他们在东京也是这样努力的燃烧着,闪烁着活下去的熹微欲望,夜空有最大密度的蓝色,东京有大密度的人口,可是人潮拥挤慎二仍然会问:你在哪儿,我试着跑着去找你。 手机费9200,燃气费3261,电费2380,水费3000,房租65000,叙利亚,恐怖主义,餐费25000,女孩酒吧18000,地震,智之死了,伊拉克死了56人,感染艾滋病的医疗诉讼,止汗喷雾750,安保法案,少子高龄化,想见她。想见你, 在生活的任何一个时刻,不是量化的生活压力,不是社会的残酷是非,是会在每个瞬间冒出来的:想见你。

可是我很老了,老到我不再是至尊宝,也不是剑客,而是站在城墙下的群众,看着城墙上的爱情戏码,结束后只会想着今天吃啥。像美香一样觉得恋爱是谁的前男友和谁的前女友,不接受教训重复在一起又分开的过程。像话剧《恋爱的犀牛》,犀牛的眼睛很不好,类似高度近视,和恋爱中的人一样盲目。我太老了,即使身体还年轻,可心却不会颤动了。今晚我问刚刚被告白的八号房:心颤是什么感觉呀,她说就像雨后蒙着水雾的蜘蛛网,夏初刚刚长出的浅绿色蝉翼上的绒毛,大晴天你抬头看着太阳半眯着眼睛,结结实实的打了一个大喷嚏。我说:那好爽啊。八号房甜甜的笑着说:是呀。

是呀,被告白好爽,告白好爽,八号房,你明天还会发现,牵手好爽,接吻好爽,谈恋爱好爽,他会请你吃饭,地方你选,菜品你选,他会请你看电影,主题你选,场次你选,他会带你去旅游,地点你选,日期你选,他会让你帮他挑衣服,款式你选,颜色你选。

嘿,加油啊。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蓝色大门观后感


蓝色大门观后感

杨苗

最近似乎迷上了看同性恋的爱情。昨天看完了很多人推荐的泰国的《暹罗之恋》,今天又开始看台湾的《蓝色大门》,明天准备再看一部《盛夏光年》——也是讲述同性间细腻特殊的感情。

先说说看完电影本身吧。看《暹罗之恋》时,内心感觉没有那么强烈,可看完后却久久回味。泰国电影是温柔的,总是以一种淡淡的风格将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在影片的流畅中找到种安定和留恋。这就是泰国电影的魅力所在。而台湾电影,虽没有泰国电影的中心明确、结构紧凑和叙事流畅,但它们有一点是如出一辙的:小清新。台湾很多片子都属于文艺片的范畴,主人公之间唯美温温的爱情配上柔和轻缓的音乐,加上真实又带着暖色调的镜头,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蓝色大门》亦是如此。典型的台湾文艺片。故事缓缓的铺述开来,冲突和冲突错落有致,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接受和思考。又或者,本身没有多大的冲突,所有的故事都是慢慢的发展,不愠不火,主人公内心有变化但也藏匿在音乐的流淌中。

影片中最喜欢的角色是陈柏霖饰演的张士豪——那个帅帅的、青涩的、开朗活泼的大男生。虽然因为考大学的压力和想要耍帅的小心思每天练习自己并不喜欢的游泳,但在认识孟克柔之前,张士豪总归是无忧无虑快乐自在的。后来,他爱上了孟克柔。

一直不明白像他这么优秀的男孩儿为什么会喜欢上一身“男人婆”装扮和感觉的孟克柔。也许,这就是电影和生活的区别吧。电影总是能将真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巧妙地展现在电影世界,满足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引人遐想。于是,王子和公主相遇了。

按照常理来说,不管最初是怎样心情,但最后公主都会爱上王子,如果幸运点,还能有个HAppYENDING。却偏偏,这不是一段正常的感情。这位“公主”其实只是戴着面具的“骑士”。而她眼中的爱情,是由友谊演变而来的感情。所以,可怜的张士豪只能兀自痛苦难过。也许在告白结果中,最令人难过的不是“你很好只是不适合我”,而是,“我是同性恋”——输给一个同性,最起码说明还有发展下去的机会,但输给一个异性,就真的是彻彻底底的输了。

看着张士豪在给孟克柔打电话时的纠结犹豫,看着他晚上一个人靠在柱子上的心痛不解,看着他在游泳比赛前努力的在人群中寻找孟克柔的执着期待,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看到了学生时代的自己——那种喜欢一个人,却难以言表的忐忑心情。是的,不管是张士豪、孟克柔,还是月珍,喜欢总归是没错的。错就错在,喜欢上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

于是孟克柔一遍遍的写:“我是女生,我喜欢男生”、和男生交往让异性吻她,竭尽一切的证明自己不是拉拉。只是感情这东西,怎么能控制的了呢,就像前段时间人人上疯狂流行的“认真你就输了”。如果真的动了情,还怎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呢。

象征着忧愁和纯净的蓝色,涂在那扇代表着青春和爱情的门上。月珍触碰了它,却因时机不对而遍体鳞伤。士豪企图迈进门里,但因对象不对也痛彻心扉。而孟克柔,她的那扇门是特殊的,在她的大门后,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世界。那里是无法言说的、充满着矛盾和挣扎的小天地。所以,她只能静静关上它,永远不再开启。

也许,导演旨在告诉我们,爱情本身没有错。不管你喜欢的是同性还是异性,这在青春中都是被允许和原谅的。只是,如果没有选对时间和人,终究是一场逃脱不了的伤。像莫文蔚轻轻地唱:“爱是折磨人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会跨进那扇蓝色大门,走过青春。时间会让一切痛苦过去,让一切美好化为现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擦干眼泪,勇敢地走入蓝色大门,用微笑迎接新的世界。

蓝色骨头观后感800字


一个女人,无论她爱的还是爱他的人,都最终远去,妥协的爱又怎能束缚住自由摇摆奔放的心,板砖一下一下拍击额头和眼眶的闷响,以及淋漓的鲜血是否要敲碎永远的伤痕,如果失忆与远走能让你的心灵安放,那我宁愿你永远的杳无音讯!

一个终于远离政治的男人,只有在处理自己后事的过程中,才那么的坦荡真实面对自己,那河畔上的纤夫,不正是生活中蹒跚前行的自己?这么多年的远离,却又这么多年的不能忘记,对错爱恨都不再有意义,只有前行,追寻她可能的足迹。蓝色骨头里:年青的心,困惑于父母关系殇痛里,扎挣于社会的金钱、欲望中,却又一颗心仍在坚持寻找着生命的意义。青春、爱情永远那么美好,仿佛青春就是一辈子,人生最美的华章就是张扬绽放的那一刻。陈东弹奏,施堰萍演唱,孙洪舞蹈的那场戏惊艳至极,歌声曼妙空灵,仿若天籁,而孙洪的舞蹈更是以男性刚健的、优美的、战栗的、扭曲的、纠结的身体语言,将那种欲爱所不能,那种爱的激情、渴望、克制、隐忍表达的淋漓尽致!陈东和孙洪自此后再没有出现,但我想在这三个人的记忆里,纵使未来的路再如何平泛无味,那一幕也将会是他们最美的华章,那似乎就是一辈子吧,那是最美丽的青春绝唱,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叛逆与挑战。而钟华的网络直播,也如同母亲当年一样,是对当前年代的叛逆与挑战,挑战世俗,挑战金钱欲望,勇敢的做自己,说自己所说,唱心中所唱,做那个痛快、独立的自己,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

迷失的季节和蓝色骨头代表两个时代,文革那个年代自然可以称为迷失的季节,可以从许多文学影视作品闻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例如早先被封锢的《天浴》、 《活着》等等。而蓝色骨头则代表如今迷惘优伤的一代,蓝色骨头意思就是那骨子里的忧伤吧!整部影片也都是充满优郁的文艺气息,那一首首你是春天的花,长在秋天里的歌曲,痛楚着观众的心。似是叛逆的绝唱,又似生而错季的哀伤!

这部电影可谓时代和命运的摇滚乐章,我非常喜欢,很文艺,看的人心痛和纠结,直指人心,讲述爱、青春、叛逆、反抗, 讲述对时代的认知理解,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但似乎也过于忧郁,如同那满屏的蓝色格调,例如钟华做爱的那场戏,那种痛苦的心灵的隔阂或释放,只有在一些日本作品例如《挪威的森林》中才可以看到,我理解那种心境,却不想被满满的占据。影片中母亲形象最后再次出现,我认为可以删去更好一些,适当留白比较好。

现在广电总局的审核尺度越来越宽松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例如对于男男爱的描写,以前的一些作品例如《夜奔》、《春光乍泄》好象都没有公映过,但这里竟然以舞蹈的形式浓墨重彩的体现,绝对是一大进步。再比如对文革的探讨与呈现,对于秘密工作人员的描写,以前都近乎空白,这里却都得以一见。

你好之华观后感:总有人会喜欢你的傻


我们都是一个平凡的人,和别人对比起来没有多少优秀的地方,但是青春经过肆意绽放,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你好之华读后感:总有人会喜欢你的傻,快来看一看吧。

你好,普通的女孩。

读书的时候,你是不是成绩平平?拿着笔闷头做题,可考试分数却总不尽如人意。

你是不是长得不漂亮?就算精心打扮,穿了一件明星同款,也显得暗淡无光。

你身边也许还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同龄人,方方面面都优秀过你。

你不在乎,可是在周围人时不时的提醒和对比中,你能真的不在乎吗?

于是,有一样东西开始在你的身体里若隐若现,那个东西叫自卑。

你偶然碰到一个男孩,高高瘦瘦,眼眸明亮,你是不是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可是这样的男生又怎么会看的到你呢。

你唯一能接近他的办法就是谈一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包括你的那个分外优秀的同龄人。

这是电影《你好,之华》里的剧情,也是很多普通女孩身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电影里的之华就是这样一个傻傻的女孩,她有一个姐姐,叫做之南。

之南,是学生会长又是班花,光芒万丈。

妹妹其实也不差,长得也挺可爱啊,可是放在姐姐旁边,真的只能是一片阴影。

什么东西都抵不过比较。高下立见,优点更为突出,缺点显露无遗。

之华太傻了,她成功让自己心仪的男孩喜欢上了自己的姐姐。

然后她还要掩饰住自己内心的一切,平静地问他:你要给我姐姐写信吗?

有的时候,我在想,普通人总是有一种天分,那就是事与愿违。

事与愿违的结局只能是尴尬。

她很喜欢这个男孩,可这个男孩绝对喜欢别人。

男孩让她送信,她一封都没有送出去,结果全都被戳穿。

她怕男孩以为自己耍他,只能鼓起勇气表明自己的心意,换来的当然是拒绝。

普通人的眼前没有好走的路。什么都()要苦苦争取,而且还不一定能争取到。

普通的人长大了,就和所有普通人一样,有一个普通的工作,嫁了一个普通的人,经营着这个小小的、普通的家,生儿育女,普普通通地生活着。

普通,会带来平凡。

你愿意这样细水长流吗?

百分之八十的你也许愿意,也许觉得这样也很幸福啊。可那个百分之二十的你或者更小百分比的你一定有些小小的不甘心,小小地奢望着什么。

于是它们就成为荧光色的油彩跃上你的指甲,偷偷地倾诉着你的秘密。

那么,如果有一天,让你来当那个天使一样的女孩,你会怎样呢?

她美丽极了,小小的脸,雪白的肌肤,眼神灵动而柔和。

她聪明大方,收到了男孩的情书却不骄矜,她走向他,然后对他说:你的文笔不错,能帮我改一下毕业演讲稿吗?

她刚柔并济,站在大礼堂中的一席演讲,春风化雨。

她是实实在在的瞩目的焦点,谁都会羡慕她的未来一定是绚烂多彩的。

但是似乎太优秀的人,总会显得被动。因为他们身边的一切都不用刻意去追寻,巴巴地送到眼前来,请求你在他们之中随便挑一个。

眼前的东西聚集得太多,就不容易看见远方。

她不需要苦苦追寻,她总是唾手可得,所以也许就成长得特别天真,特别傻。

有一种天真是如孩童般任性,而有一种天真是如孩童般易碎。

之南就属于后者,她在情感上受了骗,于是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于是,她死了,撇下了一双儿女。

天使一般的女孩当然不允许老去,电影里一刻也没有出现中年之南的任何镜头。

她依然是一个动人的少女,活在回忆里,活在信里面,活在一本叫《之南》的书里。

她是爱情故事里的主角,爱得轰轰烈烈,结局根本不重要。

之华是她故事里的小小配角,结局更加不重要。

岩井俊二的故事里总是有两个女孩,不论高贵或者平凡,总之都很傻。

他让一封初三的毕业演讲稿在电影里反复出现,不厌其烦。

演讲稿的内容很普通,无非就是一些励志的话语:

初三的你们,即将要毕业了,未来的你们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

你此刻是青春里的少年也好,就像电影里的睦睦和飒然。

是中年人也罢,就像之华。

或者你正垂垂老矣,就像之华的婆婆。

勇敢一点,傻就傻点吧,结局没那么重要。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观后感


《中国新年:全球最大庆典》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纪录片,由Bill Locke导演,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部影片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可能因为节目时间的限制,很多中国独有的春节习俗并没展现出来,主要还是以集中大城市为主,但不得不说,三集的节目已经将中国最传统最主流的习俗表现的淋漓尽致,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传统习俗的良好传承,一方面就是BBC的纪录片表现手法拍摄方式太TM厉害了!让我这个生活在一个没什么习俗传统的地区的娃竟然认识到春节传统竟如此奇妙与魅力,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化社会的影响,家乡过年的习俗愈发模糊不清。2015年有幸在福建过了元宵节,深刻感受到正宗的南方城市的过节习俗,在南靖见到了中国最原始的cosplay,毕竟元宵节你我最熟知的可能就只是灯会和猜字谜。太多的文化传统尤其是节日传统也许只能在节前节后才能看到,又或者只能在某个犄角旮旯翻出的纪录片里才能看到。这些节日传统多少会受到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影响。展现与保存它们是一条长长的需要更过年轻人参与的道路。

1英国人还是很幽默的,而且还好挂住HK 列举香港的百米以上摩天大楼建筑有一百多座时候还顺带自嘲一句伦敦才49座。花车游行时还客串了导游讲解,介绍了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标志建筑。

2HK春节游行采访表演者吐槽怎么哪儿都总有一个苏格兰人,这俩真是斗不够。

3 胖胖组合太可爱了,坐警车拜年玩儿,跟着摩托骑行的回去过年。欢聚之后二人望着一家团员后的喜悦感慨说这就是他们千辛万苦回来的原因。看来对于美好事物的认同感是超越民族和文化差异的

4 浏阳的烟花制造探访真的是给好多中国人都上了一课,烟花的祖师爷庙里居然供奉着蔡伦,孙思邈和李畋,不过细想想也对,少了蔡伦烟花没纸包啊,还讲解了烟花的制作,点燃烟花,实验新产品后被主持人问及感受那女士说了一段好棒的话:感到很自豪,我们白手起家,现在我们点燃了黑夜。

5春运,逛庙会,打树花,滇金丝猴,查干湖的冬捕,为骑行队伍做瘦肉粥,哈尔滨的冰雪节,春晚的幕后采访,火锅,对联,鲜花,阖家团圆,鱼,白酒文化,舞龙舞狮,春节游行,烟花

从各大都市,到民里乡间,从超市商场,到街边小店,从阔别的拥抱,到餐桌的笑脸

忽的在某个瞬间,你发现你如此爱这里,其实,你早已和这片土地,溶为一体。

往回家的路是第一章,也是让人惊叹的开始,外国人不知道什么是春运,这下他们见识了壮观景象。以北京为例,这种大批的迁移有时候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地面交通的拥堵,火车站和飞机场的庞大人流量,甚至还有我们鲜少知晓的摩托车队伍。与此同时,需要的人力是()大量的,小红帽这个称呼很新鲜,类似于世博会时候的大白菜,他们牺牲自己在春节期间团圆的日子,成全了全国性的春运。

对于传统的坚守,真的是北方要比南方做得更好些,不是我们不去坚持,而是我们更随意了,不太在意那些虚设的东西,同时简化了很多繁琐。春联我们偶时有贴,不过就是选择超市采购,而非特意寻人书写,有心有力的时候也会自己动手一笔一画去创作,当然这样的家庭已经越发减少。不过有两样东西是我们对于传统一直都是牢牢抓住的,那就是食物和酒。不过我们只知道鱼的谐音是余,我们说年年有余,但你知道白菜的谐音吗?叫百财,或许这个词绝大多数人是不清楚的。我们家的春节传统是满满一桌菜,大家围坐着,饮酒畅谈。有些人家的传统就跟视频里一样,新年火锅,这点倒是让老外享受到了边烧边吃的乐趣。至于酒,不得不提的就是白酒了,酒文化在每个国家都有,但是白酒在泸州已经有了450年的历史,此般悠久是很多国家难及的。其工艺,以及他们的匠心,在视频里虽然只是浅浅扫过,却也觉得回味,因为就是酒香,不过这里我倒是很乐意能够深入探知我们的酒文化,相信必定是很有意思。

昆明的花卉拍卖还真是第一次见,那种刺激和紧张倒也真的存在,换个背乐可能更为贴切。

香港人祈福的画面也是让老外看不懂了,能感知到他们无从了解祈福的热忱和疯狂的景象,他们唯一能够知道的是上香对于中国新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实他们的春节就现代化很多,可以说是中西融合的盛会,世界各地表演者集结所用心呈现的新年花车巡游,你看见了全世界欢腾的效果,寓意和平。

地坛庙会的清朝仪式的再现,真的有种穿越剧的视觉效果,尚古之风就好比是时光倒流,我们不再是隔着屏幕看,而是就在眼前,你会更坚信这样的过去,感叹我们曾经拥有过的历史,庞大而执着,那就是传统。

红包也是中国的习俗,老外惊奇的是现金就藏在里头,莫名的欢乐。其实,无论我们到了哪个年龄段了,每当收到红包都会满心欢喜,感觉喜气和好运的降临。

浏阳的烟花追溯至今已是一千年了,爆竹声意为吉祥。所以无论嫁娶还是搬迁都会有这样嘹亮的声响回荡,也算是讨个好彩头。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上见证过神奇和惊喜,但从未见识过那个制造的过程,通过最后一个篇章我们看到了,创造的神奇是不是远比最后绽放出来的效果更为吸引你呢?其实我们有太多不了解的中国,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仅仅是一小部分而已,硕大的中国还藏着很多很细小的精彩等着我们自己去挖掘。透过BBC的这部纪录片,我想说,我们可以更深入,我们会更自豪。

说了那么多的中国春节传统,说说里面的MC,除了华裔女主播外,要属两个好基友最为出戏,他们总是来搞笑的,也道出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看起来很真实,不太像是提前写好的剧本,那种真实感才是中国春节的魅力所在。同时我想说,这次BBC的用心之作还真有点CCTV的感觉,弘扬中国文化的主旋律。

《蓝色茉莉》观后感800字


《蓝色茉莉》观后感

她的名字叫Jasmine.在剧中她这样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 午夜绽放的茉莉花, 天黑后才有活力 。不过,这只是她众多谎言之一; 也总是她面对男人的第一个谎言,她与前夫的爱情就从这个谎言开始。当她的幸福生活随着前夫的金融帝国一同坍塌之后, 她都仍反复回味这美妙的开始。
《蓝色茉莉》繁华过后的衰败
伍迪艾伦的笔下有的只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人物和不停的喃喃自语。与曾经的《赛末点》和《独家新闻》相比,伍迪近期的《爱在罗马》,《午夜巴塞罗那》等作品显然更符合其忠实拥趸的口味。《蓝色茉莉》似乎介于这二者之间。作文(zw.)形式上接近主流电影的套路,内核却仍是伍迪艾伦的冷调笔触和黑色幽默。只不过伍迪暂时放弃了知识分子的文艺世界,转而关注神秘的上流社会: 一夜之间失去了财富和爱人的贵妇,最终不得不求助于自己向来看低的妹妹,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境中苟延残喘。可笑的是,即便如此,她仍然要坐头等舱,在指认自己的行李时,会非常自然地强调是 The Vuitton。过往的繁华就像她脱不下的那件 Chanel 外套裹挟着她。
于她, 这也是最后的堡垒和港湾。
她总会不自觉地喃喃自语;沉醉在往昔中,她的眼眸才会偶有一丝光彩闪过. 除了酒精和药物 这便是最好的麻醉品。也许正如王家卫借欧阳锋之口所说,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对于 Jasmine ,已逝去的时光只能在不断的复述中咀嚼回味,借此从眼下的现实中得到一丝解脱。
凯特布兰切特将这一神经质的角色演到了极致,从这一秒的脆弱到下一秒的高傲,她都拿捏有度,转换得游刃有余。她虽然落魄但不失风情,不经意间散发的魅力足以让普通的中产阶级男人神魂颠倒.在一个party上,从神经兮兮的自言自语到轻而易举迷倒年轻外交官一个迅速看出了她的 Chanel 腰带和 Herms 包的人, 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足可从凯特的眼神中窥见其内心一点点的复活,其中夹杂着谈及过去的些许闪躲和欲拒还迎式的捉摸不定,亦都在凯特分毫不差的把握中。
然而,这仅存的希望又再次破灭:就在他们即将订婚的时候,偶遇了Jasmine妹妹的前夫。前妹夫三言两语便拆穿了Jasmine的种种谎言,每一句都直击她最脆弱的地方。命运又一次把她推回到原点。这一次,令Jasmine更接近崩溃的边缘。
从姐妹俩的命运亦可从其名字窥见一斑:Jasmine也许纯洁芬芳,但花期终究不长,盛放后便是形容枯萎,坠入尘土。Ginger这个名字却是坚硬而质朴的,注定是要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息中打滚。 Jasmine 评价妹妹 Ginger 选择男人总是出于欲望.然而,谁又不是? 于 Ginger来说,那是肉体的欲望。而Jasmine更在意的是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男人靠谎言获取名利,女人则用谎言绑定这样的男人,欲望与谎言交织,俗世男女就这样无法抑制地深陷于其间,这出悲剧便仍反复上演。
最后的希望破灭,被抛弃的 Jasmine 不知所措地走上街头。过往的繁华种种如今只成为她粘在额角的发丝,纠结凌乱,挥之不去。她无顾旁人的眼光,口中叨叨的依旧是她和 Hal 的浪漫爱情, Blue Moon 再次响起, 轻快而愉悦, 抬眼看, 已是物是人非, 但生活仍需继续......

《蓝色茉莉》观后感1300字


《蓝色茉莉》观后感

文/昔情難追

纽约实实在在是WoodyAllen的主场,要不是朋友英明的提醒,我已经忘记电影票有时候是需要预定的。周五晚上的LincolnplazaCinema果然是座无虚席,略小的屏幕仿佛故意和大流背道而驰,不放iMax3D之类专放文艺片。开始的trailer广告是意大利电-美国影节的简介,一幕幕的Rossellini,Fellini,Antonioni的黑白镜头很妙的酝酿好了气氛。然后铺面而来的是CateBlanchett神经质的喋喋不休,WoodyAllen式的喋喋不休,令人百听不厌忍俊不禁的喋喋不休。还没过3分钟,我自己知道黑暗中我已经微微扬起了嘴角,同时舒展开了这倒霉而疲惫一周紧锁的眉头。

这一定不是WoodyAllen最好的电影,没有奇妙绝伦的剧情故事,没有冲出银幕变活的明星,没有Woody亲自入场的喋喋不休,没有Talktothecamera,没有拌嘴儿能完爆Woody的DianeKeaton,没有大美女ScarletJohansson,没有前几年弥漫着的迷人欧洲文艺秒杀美国土财主的调调,也没有穿越时空的大作家一块爬梯顺便传道授业;这是一部CateBlanchett女王在荧幕上独立支撑的电影。金发碧眼的女王就算家道破落了,也还是拎着她的Birkin穿着Chanel外套用Fendi钱夹坐头等舱使唤人搬运LouisVuitton行李。Shedoeslooklikeamillionbucks,andshelooksgood!我不知怎么很邪恶的想起了年前很火的国产电影《北京遇见西雅图》里面汤唯的扮相,好好的气质女神硬生生的被弄出了一身淘宝范儿,估计二奶小三们看完后回家肯定特高兴自己相貌气质完胜汤唯吧,lol。走题了,接着说Cate女王的演绎,从开篇的喋喋不休,到哆嗦着吃安定、自言自语,再到对下流社会如见到老鼠似的打心眼的恶心,到遇到高富帅后仿佛回到王座后的游刃有余、优雅高调、欲迎还拒,再到意识到自己的虚伪虚弱依旧幻想活在旧世界后无声的啜泣,要是电影学院不给个小金人真是天理不容啊!恍然发觉原来冷艳高贵的女王不只是外貌和气场,而是骨子里的入戏!

看Woody的电影,怎么也得说说电影里的段子,老话痨对于自己的看家绝活当然毫不含糊,火候拿捏的是不肥不瘦不干不腻入口即化。这次的对象是米国(特别是纽约)的富裕阶级,用政治哲学系教授J.Hacker的话说Thestinkyrich,lol.Cate女王颐指气使的告诉妹妹她的行李叫LueeeVuitton,Cate女王说自己来自纽约后,很自然的加上了一句parkAvenue,actually,又是全场爆笑!其实布鲁克林不少地方的房价其实已经直逼曼哈顿了,不过既然是老牌NewYorker的电影,当然要再调戏一下Brooklyn喽。上流社会的做派被WoodyAllen一股脑的拿出来开涮当笑料,当女王失去一切虎落平阳被犬欺时的去工作的各种笨拙又是阵阵笑场。女王心有小鹿但故意多等电话响几下,接电话后故意让高富帅等等十秒,而其实自己捂住话筒喘几口大气恢复镇静,又是一阵低笑。不低俗无聊但也不晦涩难懂的笑点,中产阶级大众能接受笑话的幽默,也算是小老头的招牌了吧。WoodyAllen深谙中产阶级比下有余的优越感以及对上流社会的暗中向往,老谋深算玩得不愠不火。说到这儿想起来某次看DailyShow时Conan说了句特别深刻的话:其实每次笑得时候,都是在自己不当真只当看戏,但你知道有些人当真会那样。再一针见血不过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parkAvenue,Actually.的语气腔调真真是存在的。

绕来绕去,总要是说回电影的主题,就像小时候春游、运动会、参观科技馆完要写作文总结中心思想一样,逃不掉。不过与其说BlueJasmine是批判被涮得厉害的富裕阶的物质和虚伪这一明显命题外,我觉得电影实际上是在更广泛的讽刺人的自私和虚伪。Jasmine的妹妹,跟着姐姐去party后认识了的胖大叔踹了脾气暴躁的拉丁裔男友,和原本有矛盾姐姐瞬间打成一片。结果发现胖大叔是有妇之夫后,和拉丁裔男友重归于好对自己的出轨只字不提,而两人把矛头都直指装腔作势的Jasmine。这样的虚伪和Jasmine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因为他们不是利益阶级,没有那么些趾高气扬、装腔作势的派头?相比之下,我反倒是觉得Jasmine本质上更率真。Jasmine为了不想让高富帅知道自己落魄的真相,故意在电话里扯由头让高富帅不去她寄住的妹妹家去接,挂电话时瞬间明白了自己的虚伪做派,泣不成声。对于知道自己虚伪但为了达到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真小人;和站在道德高点毫无自省之心,然而行事时该瞒该骗毫不含糊的伪君子(且这伪君子对自己的行径是真心实意的浑然不觉),敝认为伪君子远不如真小人可爱。

伪君子和真小人的话题演绎得有些远了。回到电影Jasmine和Ginger这一对姐妹,其实当时脑子里想到更多的是敏感和不敏感的对比,有故事和没故事的对比。大多数人,注定是浑浑噩噩日子一天一天过,没有那么多故事的,安于现状。普通人的日子真的没有什么不好,稳稳当当安安静静的一辈子;毕竟敏感的Jasmine那种大起大落支离破碎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消受得起的。不过我们毕竟不是行尸走肉,哪天夜里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的心已经被日常琐碎磨起了层层老茧,自己这半辈子的故事一张纸就能写完,会不会也怅然有所失呢?

《蓝色骨头》观后感800字


身体即媒介,一个人的容貌、仪态、体型、服饰和风姿,都在主动的表达。著名摇滚歌手兼社会批评家崔健编剧并导演的《蓝色骨头》,通过一个儿子对母亲的追忆并在现实中复刻变形的传奇的故事,儿子是网络时代的极客歌手,母亲是革命时代的落选妃子,母亲的传奇在迷失的季节里创作非正统革命文艺而遭遇困厄,受其艺术影响的所有人都付出不知所踪的代价,而当下的玩世不恭者即使有足够高蹈的理念和创作,也只能完成一场恣意的演出,至于怒斥音乐记者和以艺术来感动他们并忏悔,试图回到记忆中的纯粹岁月。事实上这样的时光,从来便没有存在过。然而,至少在杜可风摄影的画面里,崔健坚硬到骨子里的摇滚音乐,对于观众而言,《蓝色骨头》是100分钟的试听双重享受,犹如去去影院寻找看老崔演唱会的感觉!
文革中少女施堰萍(倪虹洁饰演),有着一般一般全国第三的美貌,她进入林立果海选妃子的最终阶段,由此与摇滚乐结缘,据学者朱大可考证,崔健本人最早的摇滚启蒙便是林立果。施堰萍没有被文化窒息困住,反而在文工团里进行洋为中用的艺术尝试,最终所有相关人员在燃烧的时代遭遇放逐的命运。毫无疑问,在内地音乐人的创作中,崔健是最有诗性的作者。《蓝色骨头》里两个时空里,不同年代的艺术创作者以扭曲的舞蹈、错位的音乐和不加节制的节奏来表达他们的愤怒、忧伤、困惑和希望,身体在观众的目光注视下作为主体不可遏制的释放着疏狂、放肆的得意,此间的艺术道德,有关情色、欲望,即便在应该在春天开放的花骨朵在残秋也依然傲慢、游动的鱼便是躯体欲望的外显、遨游的鸟则是对自由的向往,至于说季节是迷失的,则更像是一种傲娇,先行一步的顾盼,文化自信者始终不暗哑,死亡并不曾真正驱动沉默的边界,至少有地下或者逃亡来掩护。施堰萍接受过阶段性的组织安排,在毁容、谩骂和伤害之后,依然有能力去国远游,更是给予苦难和暴力的有效反击。
尹昉饰演的儿子钟华,在无边复杂且难说浪漫的当下帝都生存,一无所有的恐惧感不在,粮食、啤酒、美女、名声、金钱的充足又让人惶惑,告别革命后无理想的年代,他以音乐抵抗欲望,给时代一点颜色,然而人人都自觉迷失,就远远不如极少数人迷失来的更特别,社会对艺术的审判,往往只以流行和价位作为参考值,这是不断祛魅的俗世甚至末法时代,音乐的英雄主义则难逃受虐或无视的境地,社会上的流行语言愈来愈粗暴,形而上范儿的崔健还有其巨大的红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无数更多的坚持者只能坚持着。与文化大革命时代大革文化命不同,如今是在商业规则的政治正确下悄然的将真正的艺术边缘化,在五颜六色的花边商品中遮蔽了思考者的声音。谢天谢地,《蓝色骨头》不服。

《蓝色大门》观后感400字


《蓝色大门》观后感

这部台湾最经典的青春爱情片得整个节奏起伏不大,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但还是会给观众一种享受,一种代入感。
你会看到青春里跟我们一样的暗恋,暗恋很美好也很痛苦,青春里我们都曾喜欢过追随过一个阳光帅气,高大英俊的少年,捡他喝过的水瓶,球鞋,笔芯甚至偷偷捡走他的玩物。我是很佩服她的,我不曾有她的勇气,也没她的执着,那种自己害怕让闺密去接近去替自己告白让我们看到青春里我们的怯弱,而我仅仅只是偷看,但那种唯恐被知道的心里跟她还是一样的。
孟克柔一直扮演林月珍的闺蜜,你会想到你青春里的玩伴,虽然很平淡,但两个人在一起畅想未来,互诉烦恼,交换秘密,偷看男生的场景让你看了之后有种莫名的喜悦与感伤。
林月珍的怂恿与哀求让孟克柔接近了张士豪,但张士豪却喜欢上了孟克柔,那种小心的喜欢,有点放肆又有点矜持的捉弄就是青春的模样,你以为他们会走到一起,但孟克柔却是一个同性恋,她其实一直喜欢林月珍一直默默的守护在她身旁,哪怕被利用,哪怕背黑锅。但到最后张士豪对孟克柔说:如果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你喜欢男生的话,一定要告诉我,这是一个男生的告白,一个青春的告白。
看过之后,我突然很讨厌林月珍,因为她很假,很胆小,暗恋却不敢说,为了自己背叛闺密,但我又很同情她,青春里谁又不是这样怯弱呢,也许就是可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才生发了讨厌之感,不是曾有人说讨厌有人其实是讨厌自己吗?或许吧,谁又知道呢!
以后是不是要有勇气将爱说出口呢?!!!

蓝色星球2观后感


《蓝色星球2》是一部由詹姆斯霍尼伯内导演的纪录片,该片剧情精彩,色彩鲜明,网友们对这部影片也是给出了超高的评价,一起本来看看吧!

很喜欢看纪录片,平时也总看科教频道,但是蓝色星球2是我唯二完整看完的纪录片之一。这部记录片注定是一所里程碑,也更加坐实了BBC在纪录片方面的王牌地位。

从今年三月开始看到现在看完,有空就看一点,它陪伴我度过了高三最后几近没有的闲暇时间,所以对我而言,它是有特殊意义的,于是人生第一篇剧评就诞生啦!只是一下个人想法,文笔不好请见谅??

每一帧都美到极致,随便一截就是壁纸,伴随着爱登堡老爷爷沙哑优美的英伦腔,整个观看过程就是一场视听盛宴。虽然是一部自然纪录片,每一集却都包含着人文关怀。它特别触动我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它的摄制组人员蕴含的态度,()那种怀着敬畏与热爱深入自然的精神,为了一段镜头整月甚至整年地等候,而这只是被展现的冰山一角。特别是我有注意到参与摄制的人员中有许多女科学家,这与我们国内的传统观念似乎是相悖的。作为一名准大学生,前几天正好是报考选专业,身边有一些女性朋友想学考古,但都被家长女孩子家家哪能成天在野外风吹日晒受苦的观念阻挠而选择了其他所谓适合女孩子学的专业。这些女科学家们不一样,她们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自然贡献给了荒野贡献给了无人得见的角落,可是她们依然很美,她们眼里的那种光彩超越了一切庸俗脂粉,超越了桃面丹唇柔膝,因为那是因理想和热爱散发出的光芒。二是它面对问题的态度让我很欣赏。纪录片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它也无法回避地谈到了海洋污染与保护的问题,但是它的不一样之处就在于,它不是把沉痛的惨象表现在你面前,不是痛心疾首地呼吁和警告,而是告诉你:虽然现状很严峻,但是我们有希望。它淡化了对触目惊心的破坏的展现,而是聚焦于人们现在所作的努力和已取得的成就,聚焦在正面和积极上,聚焦在美好和希望上。个人认为这种正向的视角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的共情,更能调动人们去解决问题。最后那只小棱皮龟爬向大海的镜头真的让人感动。

最后,吹爆爱登堡爵士和BBC,你们让观看纪录片变成了一种享受

《蓝色星球2》甫一开播,便在豆瓣上斩获了9.9的高分。这部BBC历时4年拍摄的纪录片,是全世界最高水准的自然地理纪录片,被网友誉为迄今最美的纪录片,目前已经播出了四集。第三集的名字是《珊瑚礁Coral Reefs》。

只占海底面积不到千分之一的珊瑚礁,是四分之一已知的海洋生物的家园。这些珊瑚礁城市居民中,有一种叫做革鳞鮨(yi)。

革鳞鮨,鱼体及鱼鳍为黑色,通体具有许多白斑,看上去犹如礁石。它的体色是它的保护色,然而这并不能保障它交配时候的安全。

每年到了特定的时候,成千上万条革鳞鮨聚集到礁石的陡坡上,那是它们繁殖交配的场所。而这片地方,早已有成群的黑尾鲨鱼们在蠢蠢欲动,等待饱餐一顿。雌鱼需要冲向浅水区才能排出卵子,雄鱼也要追随而去,让卵受精。它们面临着的,是饥饿鲨鱼的无情捕食。每年革鳞鮨都是这样悲壮地牺牲自己来延续下一代。

去为了交配而不惜去牺牲自己生命的动物,并非只有这一种鱼类。

螳螂交配后,部分雄性的螳螂会被雌性螳螂吃掉。甚至在其上半身被吃掉之后,下半身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交配状态。因为雌螳螂在交配后必须要吃掉雄螳螂,才能够保证自身有足够的养份产下卵鞘。

每年春夏之际,是浅海营养最丰富的季节,乌贼由深水游向浅水内湾灯产卵。群体上浮交配之后,留下遍布海底礁石的卵囊后死去。因为产生精子已经将它们掏空,剩下的体力上不足以支持它们游回深海。

鲑鱼为了交配,需要耗时九个月从入海口游回到其出生的河流上游进行产卵,一路上不进食不休息,为了省能量各种器官先后衰竭,到达交配地点的时候几乎只剩生殖系统还可以正常运作,大部分会在产完卵之后死去。

诸如此类的动物,一定还有很多

动物的一生,似乎都是没有思想的,他们的存在只为了一个明确的意义繁殖,保证自己种类的基因可以延续下去。

孔雀锦丽的开屏,云雀婉转的叫声,鸵鸟的舞蹈,猩猩的决斗,都是求偶的方式。

袋鼠的育儿袋,杜鹃的借宿,蜜蜂的孤雌生殖,细菌病毒的寄生,都是它们繁殖下一代的方式。

觅食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繁殖,繁殖后的下一代继续重复父辈的使命,种族的使命。它们进化了亿万年,依然如此。

不像人类,有了思想。所以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并不是是否会使用工具,而是是否具有思想。奥妙无穷的科学,高深莫测的哲学,绕梁三日的音乐,引人遐想的画作,是动物永远无法企及的。

甚至人们的脑子里,可以没有繁殖,取而代之的是其他的目标,地位、财富、冒险只有这些目标实现的时候才会有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也许在动物交配的那一刹那也是有的吧,那一刻它们并不只是被基因的某一段驱使着。

我是羡慕这些动物的,原因很简单,它们的一生、它们的目标都是既定了的。而作为人,要面对的事物则太多。虽然它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我还是想做一条鱼,在大海里也好,在小溪里也罢,活着就为了使命好好活着,而遇到觅食着,逃不掉的话,认命也不错咯

纪录片利用剪辑增强故事性真是感人的不得了。

珊瑚丛中的革鳞鮨雌鱼等待着涨潮排卵,此刻的雄鱼在做什么呢 ,通过斗争获得最佳站位,以使自己的基因被最大效率的传递。 近处的鲨鱼群已备刀叉,排好队形,等待时机饱餐一顿,志在必得。

此刻,潮水上涨,鲨鱼已列成环形阵队盘桓在上,封杀了生路。雌鱼的排卵本能驱使她们从匍匐的珊瑚丛中冲向水面,雄鱼跟着奋不顾身,贴身护卫。鲨鱼占据高速公路的唯一出口毫不费力的收割晚餐。 革鳞鮨们一边排卵排精一边落入鲨口,精卵扬起尘沙一般浑浊了海水,多数随着水流飘进了鲨鱼的嘴里。 一场生命的争分夺秒,在生育与捕猎中产生死亡与新生的巨大冲突,伴着音乐的高潮戛然而止。 一片寂静之后,少数未被吃掉的且有幸结合的受精卵散落珊瑚,找到了新的栖息地,希望的新生命们有冉冉升起,星星点点的小鱼儿们又能在珊瑚乐园里愉快的游动。

革鳞鮨们的生存是一场概率游戏。 想获得更大的分数,只能同时增大分母分子。意味着新生的代价是甘为鱼肉(莫名笑点??)。

(此刻忽然懂了,为什么潜水教练说在水下不管不顾的往上冲就是作死??,本能可能同时伴着危机)

最好的戏剧冲突也不过如此。 竞争,生育,杀戮,融合,幸存,新生。 剧情跌宕,首尾呼应。

珊瑚丛们是游戏场,是餐厅,是剧场,是家园,是能量,是水下城市,是生态链中的温床,见证和孕育着一切死与生。

而它们本身也脆弱不堪。心中忽然涌起惭愧,庆幸,休闲潜水只能潜到水下30m的地方。 很多生命为了躲避闯入者而潜入深海,很多破坏的家园已不能逆转重来。除了敬畏,还是敬畏。

观后感《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观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