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航海王:狂热行动》观后感1200字。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在观看过程,会不断的各种想法迸发出来,观赏了之后,我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那么该要如何写好观后感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航海王:狂热行动》观后感1200字"这样的内容,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航海王:狂热行动》观后感
首席影评官
不知不觉,《海贼王》动画(国内也译作《航海王》)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

曾经的日本三大国民动漫,《死神》和《火影忍者》均陆续完结,仅剩下《海贼王》还在不断的更新,与观众见面。
对于海迷来说,过去的二十年有着太多惊喜和感动,也有着太多不舍和遗憾。《航海王:狂热行动》,则是对那些逝去的岁月和曾经付出的最好总结。

01.
作为《海贼王》系列的第14部剧场版,《狂热行动》这次真是用尽各种办法,来满足粉丝狂热的期待。
全片出场人物多达200以上,之前动画版出现过的角色基本全部露脸。
七武海、最恶世代、草帽大船团、海军大将中将、黑胡子、革命军、Cp0,这样的豪华阵容,堪称《海贼王》版的建国大业,更是应了那句俗话: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电影的情节其实很简单,野心家费斯塔梦想通过航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各路海贼一网打尽。
而他的杀手锏,正是当年海贼王罗杰最重要的对手巴雷特。随着争夺罗杰留下的宝藏愈演愈烈,阴谋与反阴谋的斗争也逐渐从阴影处浮上水面。

这种标准的叙事结构,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实在毫无新鲜感,路飞和反派们的战斗,不用猜也应该知道结果,毕竟,这个系列还要继续拍下去。
所以,这次剧场版在创作时反其道而行,不去纠结故事的复杂性和叙事技巧。

02.
电影通过大量的特效技术,用一段接一段的打斗,让观众在100分钟的时间里,尽情享受电影带来的刺激。
这种简单粗暴的输出,不需要对这个故事或者人物有着多么深刻的了解,只需放下身心,融入到这场二十年的盛大狂欢中,就可以获得强烈的观影快感。

而结尾的终极大战,则重新回归到系列的主题。
在经历了肆无忌惮、不计后果的狂暴之后,朋友和团队才是《海贼王》永恒不变的精神内核。
大反派巴雷特尽管拥有着强大的个人力量,却永远不知道如何去和其他人合作。他甚至认为:凡是无用的人都应该扔掉,哪怕是你的队员和朋友。

这种独来独往的做事风格,可能短期内会让他成为闻之色变的人物,但无法确立自己在整个海贼界的威信。
反观路飞,虽然容易冲动,偶尔做事不经过大脑,却用他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感召着周围所有人,成为他们前进的灯塔。因为他永远以朋友为中心,这种特质,促使他成为海贼王最有力的竞争者。

而罗杰留下的宝藏,在路飞和所有朋友一起合作、不分彼此之后就已经失去意义。
对于这些好伙伴来说,投机取巧的捷径永远不是他们做事的风格,只有搏击风浪的惊险才能够让这趟旅行充满意义。

03.
这样的剧场版,可谓是充分照顾粉丝们的感受,却在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影片的观影门槛。
日本的动画剧场版,在发展了几十年后,逐渐形成两个创作方向。
一是以粉丝为中心,剧场版的主要目的就是取悦粉丝,满足他们在观看动画版时无法得到的需求;二是以普通观众为中心,尽可能不受动画版世界观的束缚,用一般商业片的风格来进行制作。

前者以《海贼王》为代表,后者以《名侦探柯南》为代表,两者孰好孰坏,相信每个观众都会有自己的见解。

实际上,粉丝性电影如何在保留自己的特色下,进一步拓宽受众群一直都是电影行业苦苦思考的问题。
《星球大战7》基本原版复制经典剧情和场景,却被批为不思进取,《星球大战8》抛弃众多故事设定和人物走向,迎来完全不同的另类风格,却被粉丝口诛笔伐,连带普通观众都不买账。

创新的后果,有可能不会得到新观众的青睐,反而面临丢失传统观众的风险,实在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苦活。

可是,如果不去创新的话,一个系列就容易在一条路上越走越窄,并最终成为少部分人的狂欢。
所以,要想成功,关键是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满足粉丝愿望的基础上,尽可能照顾到新的观众,这样的作品虽然不多,但《007》《碟中谍》系列算是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

当然,对于《海贼王》来说,目前这还不是急需考虑的问题,因为据之前对尾田先生的采访中透露,五年左右时间,他才会让《海贼王》完结。
而一旦动画版真的迎来大结局,失去了固定的吸睛元素,剧场版该如何焕发生机,那才是考验创作难度的时候。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海王观后感1200字欣赏


《海王》这部电影由温子仁执导。杰森莫玛、艾梅柏希尔德等主演,讲述了在人类与海洋生物展开决斗的前夕,身负重任的男主人公为了世界和平而战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海王观后感1200字欣赏。

近日,我收看了热播的美国动作奇幻大片《海王》,时长143分钟,比《正义联盟》还多出约20分钟。影片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由华裔导演温子仁执导。

电影的背景主要是:

亚特兰蒂斯王国的奥姆王准备联合海底四国(亚特兰蒂斯王国、泽贝尔王国、渔夫国和咸水国)向陆地人宣战,如果开战,不管陆地人还是海洋人,都会有很多人死去。为了家族和国家的安全,泽贝尔王国的公主湄拉决定阻止这场战争。

要阻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湄拉公主深知自己人小言微,除非国王发话才行。可这场战争正是亚特兰蒂斯的国王奥姆王发起的,劝他停战,怎么可能呢!

湄拉经过深思熟虑,才想出一个推翻奥姆王的办法,那就是帮助亚特兰娜女王的长子海王亚瑟,也就是奥姆王同母异父的哥哥,去拿回本该属于他的王位,来阻止海陆大战的发生。

此时的湄拉公主,为了亚特兰蒂斯王国和泽贝尔王国的正直利益,已成为奥姆王的未婚妻。

但为了让海王拿回王位,她决定铤而走险一次。首先她要找到并说服海王亚瑟生而为王的权利与义务,然后要打消了海王自小形成的自卑性格,最后还要帮海王找到失落的神圣三叉戟,因为只要海王有了神圣三叉戟,他就能统领海洋,然后他就可以主张王权,推翻奥姆,拯救世界了。

湄拉制定的这一个完美计划,其实早就被奥姆王知道了,等待湄拉公主的也只有背水一战了。

湄拉公主对海王说:我是公主,有时就是要做对的事,哪怕你的内心痛苦万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一、从亚瑟在火之环决斗场决战失败,湄拉挺身相救那一刻起,湄拉的计划就彻底暴露无遗了,她不简单的是内心的痛苦,而是彻底的背叛,她对海王说:

我回不去了,我背弃了一切,背弃了我的忠诚、我的家族、我的国家。,

亚特兰蒂斯人有很多优秀品质,但他们就是不原谅背弃,不会因为我是皇族就会放过我。

二、开弓没有回头箭,要么帮助海王推翻奥姆王,要么就是被奥姆王处死。而海王找不到神圣三叉戟也是死路一条。接下来的路更难,砂砾之海、海沟国都是死亡的代名词,她对海王说:

我内心恐惧,痛苦万分,可我还是要去,因为我是公主,这就是我的使命!

三、为了正义,为了家族和国家的安全,她已经视死如归,正是这崇高的信仰给她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感染了海王。

我不知道别人观影的感受是什么,反正我看完电影,就记住了湄拉公主这一句话。

有时就是要做对的事,哪怕你的内心痛苦万分。

湄拉公主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放弃了自己公主、准皇后的身份于不顾,为了家族和国家,一心追求正义,她明知道前面是刀山火海,依然无所畏惧,直到最后帮海王战胜了奥姆王。

不禁让我想起,平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也会遇到一些违背正义的事情,可大部分人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利益而选择了无视、忍让或接受,没有阻止或推翻邪恶的勇气,缺乏伸张正义的决心和行动。

我想,这也正是影片中提及的普通人和英雄的区别吧!

何谓英雄?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雄者,有超越凌云之壮志,有吐吞山河之气势,有容纳九州之肚量,有包藏四海之胸襟!

当国家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他们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同样涌现着一大批民族英雄,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自由、尊严与荣誉,舍身忘己、无私奉献。

《海王》影评1200字


《海王》影评:多类型融合的超级大爽片!



不愧为年底大HIGH片,确实被爽到。

首先是视觉效果,温子仁挺能整啊,不仅恐怖片拍的好,玩这种大制作也一点含糊。

奇幻闪耀的海底世界,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亚特兰蒂斯王国,还有逃亡国、渔夫国、海沟国等各具特色的异域风情,以及撒哈拉大沙漠、意大利纯美小镇等陆地美景,共同构成了一副绮丽壮观的画卷。

看完全片,感觉把整个地球,从陆地到海洋都游了一个遍!

不仅景美,动作戏也炸裂啊!



海王一出场就各种正面刚,打人全部用撞、砸、摔、扔这些最粗暴、最野蛮、最原始的方式,还玩了一把铁门盾牌,这是要跟美国队长BATTLE一下吗?

最为震撼的当然是海王与其兄弟的两次王位大战:海底角斗场的火环之战、海面飞船残骸上的风雨之战,还有海王驾驭海底巨兽卡拉森、召集海洋中的各种生物与四海联盟火拼,那场面真是炫目至极!

深海中的《星球大战》!

海底中的《阿凡达》!



视觉上嗨到爆棚。

故事上也非常精彩。

海洋版宝莲灯!

三叉戟版石中剑!

类似于《黑豹》中的皇族兄弟争夺皇位!

具体点说,就是以传说中的三叉戟为线索展开的寻宝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遇到挑战,打怪升级,一路成长,在美女媚拉与王后母亲两位传奇女性的引领下,明白了英雄的意义,并最终找回三叉戟,由败转胜,抢夺王位,保卫地球的故事!



多么经典的好莱坞式英雄养成。

那段振奋人心的台词,也提纲挈领、政治正确!

比国王更厉害的是什么?

是英雄!

因为国王只关心自己的国家,而英雄关心的,是所有人!



同时,蓝雨星城认为本片其实也涉猎、融合了多个电影类型。

开场,亚特兰蒂斯女王与人类之间不同物种的结合,这是传说片,奇情片。

而后,亚瑟一路成长,变成海王,这是青春成长的类型。

亚瑟和媚拉寻找三叉戟的旅程又借鉴了夺宝片、冒险片、公路片的元素。

后来在海沟国遇到一众怪物,并在地心藏海制服卡拉森,这一看就是温子仁最擅长的恐怖片、怪兽片范畴。

然后整体上,《海王》肯定还是个超能英雄电影、动作电影、科幻+奇幻电影。

最终海王与媚拉在一起,亚特兰蒂斯女王回到亚瑟父亲的身边,这又是纯爱片。



不管是什么类型,反正观众们看的非常过瘾,几乎从头HIGH到尾。

而电影隐藏的环保主题也值得点赞!

奥姆为什么要攻打陆地,七海为什么要联合起来?确实人类作为陆地上的霸主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污水、毒气、废物垃圾的无限制倾倒,污染了海洋环境,也同样污染着我们共同拥有的大自然。诚如女王所说:陆地与海洋本是一体!

对啊!地球只有一个,我们是一个整体,WE ARE FAMILY!



演员方面,海王这个肌肉男,一身腱子肉的大傻个,打起架来特别凶残,一头长发特别野蛮,有时还会冒出点二愣子般的傻气。人设跟漫威的雷神有一拼,好想看他们两个行走的荷尔蒙打一架!



红发的媚拉公主,集美貌、性感、勇敢、智慧与大爱为一身,她操控水柱以及使用红酒之刺击毙敌人的段落也是帅呆了,而在战火之中她与海王的深情激吻也是本年度最销魂一吻。

而妮可基德曼饰演的亚特兰蒂斯女王,无论是扮相还是打斗都颇为惊艳,只可惜她的人类老公实在有点挫,就不能给她找个更威武雄壮的陆地汉子吗?比如施瓦辛格!



pS:

海洋之中媚拉、奥姆、亚瑟等人头发飘浮的样子做好的好细腻!而片中的很多场景、道具包括服装都是美轮美奂。比如海王弟弟的黄金战袍,海王最终的黄金鳞甲都超级有型,既性感又威武,于是想到日本知名动漫《圣斗士星矢》里的黄金圣衣造型,有了《海王》的成功,温子仁赶快拍圣斗士吧!我都等不及了!一定好看!

ppS:

还有本片的音乐也超好听!尤其是片尾曲,绝对的年度金曲呦!

作者:蓝雨星城

《红海行动》观后感1200字


《红海行动》观后感

这个春节因为外出,所以与电影院直接隔绝,一系列好看的电影只能在朋友圈里看看。这几天看微信、网页到处刷着这部电影,外加喜欢了很多年的张译在里面担任演员,所以也一直惦记着。诺诺小宝贝想看《捉妖记2》,因为里面可爱的小主角图吧,然后我们耍了个小小的心机,让爷爷奶奶带着小家伙看《捉妖记2》,我们俩则偷偷的看《红海行动》,完美(但愿爷爷奶奶没太多想法.......)
之前有过一点点的了解,听说这部电影战争的情节很多,比较暴力与血腥,事实证明之前了解的完全正确,电影总共两个小时十五分钟,打了近两小时,但让人觉得打得理所当然。整部电影围绕海外撤侨进行,这与之前异常火爆的《战狼2》异曲同工,但不同程度的是上一次是吴京单枪匹马的闯,这一次是以杨锐为队长的蛟龙队团体作战,每一个场景都看得胆颤心惊,用网络用语就是全程无尿点。
电影整场下来都是打打打,难以进行通盘描述,所以老方法,找几个印象深刻的场景记录。
一是战争的残酷。的确,战争中,谁都没有幸运者,看着那些断肢残臂,看着那些烧焦的尸体,急忙的用手去遮住视线,恶心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不愿面对的残忍。这次拍摄引进了更先进的武器与方式,随处可见的火箭炮(那种扛肩上直接就可以打且效果接近炸弹的那种,不知道学名叫什么),以孩子相要挟让父亲冲锋上阵的汽车炸弹,战争的硝烟弥漫着整座城市。记得之前看过的《追风筝的人》,里面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描述其实不是很多,但绝对让人看得胆颤心惊,而这部电影则把战争的残酷直接用画面的形式带到我们眼前。真的希望这个世界不要再有战争
二当然是蛟龙队的勇敢与忠诚。出演的演员本身就长得好看,外加饱满的汉子气概,几乎每个人的头上都闪耀着光环,哈哈,太花痴了。一直喜欢着的班长张译在这部电影里担任队长,继续着他之前那种暖人的心思,队友严重负伤,担心影响其他队友情绪,把队友的严重病情有保留的隐瞒,一个人扛着压力,充当着家长的角色。是啊,战争是残酷的,但总有人心温暖着这个世界。在随处爆发的战争中,为了侨民的安全撤离,蛟龙队的队员们置自己的生死不顾,一直冷静、理智、勇敢的抗争着,虽然仍有难以避免的伤亡,但看着他们奋不顾身的样子,依然让人心安。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一个被挟持的平民脖子被套上炸弹,在恐怖分子的威胁下冲往政府军阵地,被蛟龙队的一名队员控制住,然后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将炸弹拆解并平安的解救出该人员。这让我们看到队员们的责任与信仰--珍视每一个生命。
三是不放弃、不绝望。因为是在异国的领土,所以蛟龙队的人数是有限的,特别是最后深入敌区营救人质的时候,只有八名队员,而他们需面对的是打不尽的敌人,不仅人员力量悬赏,就连武器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在队员们跟着政府军的车队前往关押人质小镇的路上,被敌人偷袭,政府军在刹那间直接全灭,队员们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当安装在公交车上的炸弹爆炸后,三四名队员差点被活埋,还好他们训练有素反应快,把活埋的队员及时解救出来,看着他们慌乱不失冷静,但也为突如其来的袭击而有些后怕,就像这些危险真实的发生在身旁而不是演出来的。不得不佩服这些演员的敬业与实力。遭受几乎灭顶的偷袭后,他们想到的不是放弃,而是更加小心的继续前行。在小镇上的战争异常的激烈,看网上的影评,其实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态已经从营救转化为求生,当然,人质也需要带上。8人对150人,在对方的地盘,且对方的武器是武装到牙齿,天不时、地不利,想要完成任务,能靠的只有自己的才智与实力。当然,他们是出色的,队长根据每人的特长冷静+熟练的安排好一切,然而意外状况频发,队员们还是陷入重重危机,这部电影改变了往常主角是打不死的一贯套路,让情节更贴近事实,而这种改变的结果是两名队员惨烈的死在我们的面前,记得当时眼泪忍不住的流了出来,还跟坐边上的老公说如果这些事情是真实的,给他们再多的荣誉或奖励都是应该的。跟欢欢女神讲到这个的时候,她说她第一反应是军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根据影片最后的资料显示,牺牲的两位队员分别是85年、86年的,是我们的同龄人,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军营,把最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人民。哎,想想都难过,的确,哪有和平的年代,只是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每一个国人都应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现世安稳,才对得起那么多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谢谢你们。
电影是好看的,而我也是浅薄的,这次观后感虽然字不多,但断断续续写的三次,刚出电影院的那种豪情与感动慢慢的消磨殆尽,还有就是原本想着保留文章的原创性,所以写之前并没有去查阅其他的影评,结果写着写着发现自己错了,因为自己缺乏深刻的认识直接导致写不下去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真心不错。

海王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一同去看了由DC漫画改编的电影《海王》。

刚进电影院,就看到那个厅人山人海的场面,我想一定是这部电影太好看把大家都吸引过来了。我和妈妈赶紧坐到自己位置下,期待电影的开始。

电影一开场,我就被美轮美奂的海底世界和海底人的打扮震撼了,尤其是湄拉公主的水母装和海王的鱼鳞战袍格外吸引我,我不禁佩服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海底世界的生物种类更是五花八门:有五光十色的水母;有五颜六色的贝壳;还有披着金灿灿的盔甲,排着整齐的队伍飞速游动的海马。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徜徉在他们身边。

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海王的勇敢,他为了拯救海洋,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剧中有一个镜头,海王要去海沟族所在的海洋,那里有很多凶猛的海兽,海王明知自己可能会跟母亲一样葬身在那里,但为了拯救大海,它还是带着湄拉毅然前往。

正如剧中亚特兰娜王后说的:英雄比国王更重要,国王只为他的国家而战,而你,为所有人而战!看到这里,我真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早日为社会做贡献。

《海王》观后感500字


《海王》观后感

之前就广受好评的一部电影,豆瓣评分达到了7.8分。赶在下线之前,把这部电影看了。

之前的好评,我看到的有两个角度。第一个,近两年漫威的片子太烂了,除了特效、什么都没有了。而这部片子,虽然也由标配的特效、也有标配的情节,不过导演把这一切糅合的很好、不露痕迹。总之,相比之前烧钱的电影,这部片子除了烧钱、总算像个电影了。第二个,是很多中国观众,说终于见到西游记中的海底龙宫的样子了,感谢美国人民。

挺好的,由于我是先看的评论、后看的电影,上面那两点都体会到了。剧情的确很老套:在外的王子返回自己的国家继承王位,阻止世界大战,美女和英雄相互成就,各种超能力,反派臭且蠢且偏执,男主在第一次失败后终于觉醒,开启开挂的生活......

很喜欢海后,尤其是眼神,很纯净的感觉。性格很果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义无反顾地去做。之前听说好多大龄女,在相亲的时候总是有各种担心,简单汇总成一句话就是:要把下半辈子交给这个男人,那怎么能放心呢?怎么保证下半辈子幸福呢?......其实没有那个男人能够保证女人下半辈子幸福,人生要自己来负责、而不是别人。海后这个姑娘绝不是这样的人, 而是当男人还在犹豫的时候,她就已经做出决定,并且拉着男人说:就这样吧。

另外,喜欢其中一句台词,原文不记得了,大概的场景就是:当海王和海后在一个民船上、向着海沟族的领地进发的时候,海王说,我不适合做王,我不合群、也没有领袖气质、也......海后跟他说,但你是唯一一个能够同时连接大陆和海洋的人,你一定是王。很老套的情景和台词,不过我喜欢。我生活的越久,就越觉得人是多面的、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能够看到完全不同的东西、能够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所以,当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能说明,我们展示给别人的角度不对,我们应该适当转身,将不同的一面展示出来。

《海王》观后感1000字


《海王》观后感

备受苦难的DC漫画改编宇宙,在历经了5年时间和4部电影的迷茫期之后,终于在《神奇女侠》和《海王》的铺陈之下,缓慢而又坚实地拉开了DCEU新时期的新希望。
就最终结果而言,这一成果的来之不易,基本已经可以归咎于华纳高层在决策上的自我修正。DC不一定要在基调上与漫威拉开距离,也可以制作成功的漫画改编电影。作为超级英雄电影的缔造者,华纳和DC本就应该发挥多元化的道路,而非着急地拧成一股绳,或者走到漫威的完全反面:成人化的角色搭配恰当的(孩子气但不幼稚的)英雄故事,也能够与模式化、低龄化和泛娱乐化的漫威立刻区分开来。

对于口味逐渐刁钻的漫改电影粉丝来说,未来的漫改电影需要更加注重电影化体验和特立独行的新鲜感,而非迪士尼在过去十年中培养起来的卡通式的经验。透过《神奇女侠》和《海王》,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方法合适,传统的英雄气概与英雄形象依然有着广泛市场,英雄角色们得以重新偶像化,而不是在政确的指引下,成为人人有功练的代名词。
英雄偶像化并没有错:真正的英雄都是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俗世英雄,而不是沉溺于家长里短,过度娱乐化的天选之子。

自2013年的《钢铁之躯》以来,DCEU呈现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由扎克施奈德负责的前期,有着明显的自我约束,对漫画素材的尊重反而成了创作上的最大限制,而扎克施奈德的个人品味成为了一个数十亿美元超级Ip的主导者的时候,这就意味着绝对的高风险。
《正义联盟》乱作一团的后期制作就是最好的例子:就算是为《复仇者联盟》定下基调的乔斯韦登,也很难为别人接盘,能把屁股擦干净就不错了。

而在后扎克施奈德时期,来自DC的制作人戈夫约翰斯显然分担了创作者对漫画素材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压力,从《海王》的身上就能明显看到创作上的自我解放,无论是在画面设计还是桥段运用,都有着耳目一新的新鲜感不只是在艺术设计上与漫画极为接近(与漫威的魔改大相径庭),也并不回避漫画分镜式的运镜:横向展开的屋顶追逐,纵向深入的海底逃脱,都能带来非常有趣的观感。
由于出场角色更少,《海王》并没有受到DCEU长期存在的叙事凌乱问题的影响,从而也能够在角色塑造上更上心。无论是造型激似黑寡妇的海后湄拉,还是反派当正面角色拍的黑蝠鲼,都能在前期看到较为明显的人物弧线。

尽管角色设定是《正义联盟》的自然延伸,故事走向是传统的千面英雄,但和高度类型化的当代超级英雄起源电影相比,《海王》甚至更像是一部《超人》电影远要比任何一部有亨利卡维尔超人形象的DCEU电影,都有着更多70年代《超人》电影系列的影子。
无论是造型还是特效,《海王》从一开始就以视觉上的创意,远离了竞争对手(尤其是题材类似的《黑豹》)和DC糟糕的历史表现。而得以摆脱身份和命运的束缚,以及纸片式二元对立的正邪对抗。与因为玛莎梗而饱受诟病的《蝙蝠侠大战超人》相比,《海王》一场轰轰烈烈的妈宝男vs.混血王子,甚至也同样将有着虎头蛇尾嫌疑的结局落点选在了家庭上,但作用效果显然要比前者自然许多。

热情洋溢而又保持娱乐精神的《海王》,是温子仁在大片时代真正的实力展现《速度与激情7》受到保罗沃克意外身故的影响,最终呈现的效果已经打了折扣在美学风格上与系列前作一脉相承,情感充沛的故事比起架空到宇宙深处,嬉皮笑脸故作深刻的漫威更有实感,笑点也并不生硬单调,而是更加多元和自然。
随着印钞机一样的漫威时代即将在明年4月暂时落下帷幕,虎视眈眈已久的DC和华纳迎来了追赶对手的最好时机。就目前曝光的素材而言,DC在短期内似乎并不会令人失望:但更大的问题,是DC能否像中央集权的漫威一样,成功地把握住势头呢?
答案在风中飘。就看能不能听到和抓住了。

《海王》观后感


《海王》观后感
郝敏瑜
自从1978年《超人》一炮打开了美国超级英雄的大门,席卷全球之势便从未停歇。MARVEL和DC的竞争也在无形中促进着超级英雄类电影的不断进步。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了Aquaman--海王。
如果世界上只有5个人可以拍电影一定要给温子仁留个位置,《速7》的时候温子仁已经很让我惊喜了,善于导演恐怖电影的他似乎对动作片从未涉及,可是《速7》的节奏,情节编排等都是可圈可点的,说是系列最佳也不为过。而这一次的《海王》可以说给我带来了惊艳的感觉,是不是今年最佳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因为这一次的跨风格创作,他将奇幻推向了难以仰视的高度。神喻人性主题毫无违和的背负起眼花缭乱到近乎夸张的特效。看的过程中感叹特效,看完结束后回味无穷。

作为一部漫改电影,《海王》非常尊重原著,无论是服装的设计和配色或是情节,都基本和原版保持着高度一致,很难想象经费只有一点几个亿能够出来这样的效果。虽然这样高度的还原或许比不上漫威对于《蚁人》成功的改编,却走了一步稳棋。情节从整体上来讲,构架非常好,高潮不断层层递进,叙事的节奏也是拿捏有度,故事本身更是英雄电影的一股清流。‘i’m king ofsea,son of land’开始于陆地,深入于海洋。好似生活中,水面是最真实常见,最容易通过的连接两个世界的传送门,而提及大海便能感知到一种蔚蓝的神秘。用水面来实现场景的转换电影中不胜枚举,这样符合思维常规的处理配上神秘的未知海底形成了层层嵌套的异域世界。在这个异域世界的模型——“海洋”里,所有违背日常生活基本逻辑的事情通过“跳水”、“游泳”这样的基本动作就可以完成,而不需要飞船、施法、开虫洞或是传送门之类更为复杂的想象。在英雄人物类电影中,它已经实现了打破常规,走出创新的第一步。对于永远被异世界吸引的想象力来说,这是一场真正奢侈的狂欢。

在海沟国亚瑟和媚拉从船上跳入海中,是我认为全片最精彩的一个片段:海面之上是将暗的夜色中阴郁的风暴,在闪电和巨浪中将倾的船只,慌张的二人和大群海沟国鱼人对峙,丑陋的鱼人爬上船舷、甲板、桅杆,双方打斗戏的镜头视角快速地连续切换,这一切的一切共同营造出的混乱而躁动的惊悚氛围实则为下一个场景做了伏笔与对比。看得出温导很好的将他所擅长的惊恐元素与原本故事融合在了一起。而亚瑟和媚拉入海的瞬间,连续切换的视角突然之间固定!视觉冲击不言而喻,视野瞬间放大,切到了整面海洋的横切面,而海面分隔开了之前的一切混乱和躁动,海面下的世界是如此的寂静;拉伸的长镜头里,无法计数的鱼人群形成了壮观的曲面,像是一种实体化了的万籁俱寂。海面之上那种剧烈对抗之中的惊悚氛围,在由动入静的刹那如同浓重了十倍。这一段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最强烈地凸显出了,海面之上与海面之下是两个世界。海面之上是爬上船的“大群”鱼人,在特写镜头下狰狞而丑陋;海面之下则是全景中真正的鱼人群,优美而寒冷。而这两个世界仅仅被海面分隔;不需要任何技术、魔法,在重力作用下穿过海面就能进入一个异域的世界;问题则只在于,之后还能否回来。妙。
在被划入超级英雄类电影的行当之后,其实就不便于过高要求了,走出套路其实并不现实,不管是漫威还是DC都只不过是在圈子里画各种各样的花纹而已。这就是为什么《超人》会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的原因。因为他是FIREST成功的形象以及作品。第一部吸引我掏腰包的英雄电影是《钢铁侠》,可第一个深入我心的英雄人物是-超人。所以以前我会说DC打下了江山,而漫威守住了它,从超人到蜘蛛侠,神奇女侠到正义联盟,DC的状态是真的不断在走下坡路,可从钢铁侠到美国队长,奇异博士到复仇者联盟,漫威可以说是加入佳境。可2018年真的是神奇的一年,复联3成了华丽的堆砌,作为漫威年度压轴的作品《毒液》也只是激起了几圈小小的涟漪而已。越来越多的,漫威大规模的制造“接地气”的超级英雄,好像超级英雄已经不允许“超级”了,都必须贴近普通人,会搞笑,会俏皮,剧情桥段里一定要有一大堆的反高潮。这本来是对一板一眼的超级英雄的创新,可过多的贯穿几近挑战影迷的承受底线。而《海王》的出现,可以说是这方面一个很好的融合,这一次,DC没有输,而且赢的非常漂亮。

所有超级英雄电影都可以用“拯救世界”来概括,但我很喜欢这一次“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是DC翻盘的机会,也是影迷的福利与惊喜。

观后感《《航海王:狂热行动》观后感12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