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后会无期》观后感800字。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观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后会无期》观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后会无期》观后感

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片子,虽然笑点很多,但是无声的泪点更多。也许,活着,奋斗,价值,都是会让人头痛的经历。一场旅行,一次记录,却拥有很多故事,完整了活着的意义。
从原地出发,最后又回归。旅行的最终意义是为了回归故里,因为这里才有最初、最单纯、最好的自己。走一次旅行,完成一次人生故事,是为了更好地认清自己。于是,被暂时抛弃的萧条的东极岛,最后又恢复了生机,而它也一直是浩汉、江河、胡生难以真正忘记的牵挂。
浩汉是现今许多在底层默默奋斗的典型,做过出租车司机,做过物流快递员,做过幼儿园保安。本本分分,踏实乐观,虽然也知道自己混得不尽人意,倒是总是积极乐观面对现实,希望总有一天能迎来自己的天地。理想与现实搅混成一团泥,他们依然不丢弃对生活的追求。浩汉一直强调自己江湖经验丰富、江湖人际关系很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往自己的汽车里加了柴油,把被雨淋湿的钱晒在车窗上,结果第二天醒来整个前车窗都消失了,得到了钱财不能外显的深刻教训。怀着激动之情去见面的所谓情人,结果变成了意料之外的亲人。更意外的是自己的父亲居然为了抛弃自己而选择诈死,原来情侣之间的蜜意情书,传递着的却是父对子的深深愧疚与关爱。遗憾的是浩汉没办法听到父亲亲自对他道歉,因为父亲最近两年的真正死亡也让浩汉失去了怨恨的理由。
生活就是这样不断变换着,不断让你处于意料之外,考验着你对自己的忠诚是否会经受不住打击和诱惑而变节。这里汽车上交通广播里养了四只猫的男子被生活打败了,面对社会繁杂冷漠,他的心是脆弱的,即使有勇气将猫换成了狗,也依然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暂时惨淡的人生,不敢继续向前走而选择了楼顶自杀。此细节与浩汉江河两人积极面对囧途的人生观形成了强烈对比。死亡,看起来似乎解决了所有痛苦与不堪,然而人活着并不是为了死亡。女主角苏米以诈骗来守护新生命的方式又与养猫男子形成了鲜明对照。生活会欺骗你,让你体会从一直都是优到无法从良的无奈,然而你却不能对生活说我要弃权,不想继续游戏,你仍旧需要为了某些新出现的理由继续努力活着。
迷途中遇到的旅行者阿吕倒是真正疯狂的旅行者,他提倡浩汉他们应该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而不局限于一个角落。骑士的斗志诠释了对生命的全部热忱。一个人的旅行不需要更多人理解,有一个就够了,而他对亡妻的深情也成就了一位浪漫者的处世之道。至于他以试车之名将浩汉的车偷走,也许正是为了完成后会无期的主题。如果阿吕真是彻底的骗子,他完全没有必要将浩汉他们的行李和小阿拉斯加犬从车里搬出来留在路上。相遇是偶然,离别也在意料之外,正如生活中的悲伤与喜悦总是轮流值班,让你认识社会现实,也认清自己以后的方向。
浩汉与江河在边境沙漠路上分离,感叹狗的寿命比人的情谊长。人与人之间最善变的是感情,正如他父亲在他十一岁时抛弃他,他弄丢了胡生,阿吕又再次欺骗他。原本是为了护送江河就职,显摆自己的能力,结果却囧态百出,渐渐认清了自己以前的乐观是如此的愚昧,生活容不得自满自负的人,他需要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寻找新的事业。
后会无期,多显悲伤,人都希望与心念的人后会有期。故事最后江河他们都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天地,江河与苏米也再次相遇。后会无期的是生活对你的欺骗和伤痛。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韩寒后会无期观后感


韩寒后会无期观后感

2014年7月24日,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上映,我赶上了本日最后一场。我走进影厅的时候,广告刚好播完。想不到的是,电影开场的第一句话是影片中的次要人物,这是否是想告诉我们,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主角。

说起导演韩寒这个人物,我是在他成名已久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人们早就已经,把韩寒郭敬明放在一块了。书店里的专柜也把他们俩的作品放在一块。那时候,韩寒也好,郭敬明也好,我都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只问其名而来而已。浏览过后,我把《三重门》买走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因为《三重门》让我感觉到了文学世界的趣味,文字的巧妙,管他什么深意什么水平。《三重门》独特的表现方式让我觉得,这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他用了一种不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方式去表达。

回到《后会无期》,整部电影都以“灰尘”作为主色调,人物造型沧桑颓败却又是那么充满活力。台词设计让我感觉,《后会无期》更像是部小说,依然是像他的小说一样,突然会让人忍俊不禁地大笑。我的笑声并不刺耳,因为一阵娇笑声掩盖了我低沉的笑。我转身看看,真想不到《后悔无期》也能有这么多女生,居然占了7成。她们大概是看完《小时代3》再过来看笑话的吧。因为,就离我不远的女生来看,电影看场时根本就没抬头,无聊的玩手机,一副不耐烦欲愤然离场的模样。可是终于到笑点爆金句的时候,她就跟着一起大笑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这部电影就是段子,金句拼凑而成的不知所谓的东西。敢情你们是这样看电影的!)

《后会无期》没有我预期的深情,反而是一种飒飒的悲凉。

江河,这就是个应试教育的悲剧,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在旅馆要逃跑时居然还要带着妓女跑,“快跑啊,你不要名誉了!”很傻很天真,却很真情,有血有肉的男子。本是滔滔江河,却甘愿为小溪。

马浩汉,这是个命运悲惨的人,然而他的悲惨不在于他自己说的,做过很多事情,理想无法实现。他的悲惨体现在和刘莺莺在台球室那一段刘莺莺说的话,那些真相。一个自己暗恋了10年的女人居然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还是妹妹),一个炸弹炸开又一个炸弹扔来,自己父亲并不是航海出事,而是无情地将他欺骗,然后抛弃了他,却又背后求别人默默关心他。说到底,马浩汉的父亲也是个悲哀。

周沫,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这个女子却是决不回头,她追逐自己的梦想,却还没看见梦想的尾巴,却依然坚持,甚至忘记自己家乡(那就把房子炸了)。她见识了世态的炎凉,却也不忘强颜欢笑(如果你们混好了,就不会来找我了)

苏米,一个活在废墟里的惊艳美女,她的一生没有对错,只看利弊。她压抑了自己的爱恨,含泪苟且过一生。

阿吕,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做骗子,确实不容易,人烟稀少的地方是用来打劫的,不是用来骗人的。阿吕至少也是个有理想的人,他的故事也未必是假的。正如江河所说的,可能他也有苦衷呢。

他们这么一群追逐世界的人,前路却是布满扬起的灰尘。那些相遇的人,扬起了漫天灰尘,各自在其中,也不知道何事能够相遇。

后会无期,相聚有时。

后会无期观后感笔记


后会无期观后感笔记

上学那会儿同学都不大喜欢韩寒了,因为年代不一样,大家更喜欢些郭敬明的惆怅,还有《男生女生》的诡异。而我跟我的同桌还是一如既往的学习,他迷恋韩寒,韩寒的段子都喜欢背一背,写一写。到有一天我用一张语文试卷的作文给他示范,并且验证了韩寒式思维,他才恍然大悟,开始动摇自己的心,摇摆不定,去崇拜谁。那次作文,我拿了全校最低分14分。题目是《论年幼》。

7.24号我过生日,决定去看看韩寒头一次用视频来释放自己内心的样子。我骑着一辆老掉链子的变速车,从南五环骑过南四环,来回30公里去看一部电影。本来就是想走走,这下超乎自己的想象,让自己更爽了。我是从高速公路上起过去的、

电影一开始,我看到了一个雕像立在那儿,让我忧一种孤立于世的感觉,而且那个雕像的造型是那么吊。到现在,我还记得岛上有一个喇叭,里面放着《东极岛之歌》,听到这首歌,我就想敬礼、或者凝聚视线与某一点,让自己看起来严肃并且庄重些,但又说不出自己在庄重什么,或者为什么要严肃。总之就是想敬礼。接下来,我记得是车库里的那辆大众车,听说是从大陆买过来的,停在岛上。浩汉说,道路太窄,车根本开不开。那么,他这车是怎么停到车库里的?匪夷所思的事情很多,后面我慢慢讲。他们还是把这辆车开始上路了,开始履行了,韩寒作品里头有很多这样的桥段,去履行,开始行走等等。在大陆的第一家旅店里碰到一个裹着军大衣的女子,按我的记忆,那应该是《1988》里的桥段,但军大衣里头并没有大汉,书里头的桥段是他们在大衣里头行房,可能当时制作方口味没那么重吧!!到后来发生的一些警察查房,逃跑的片段。又是《1988》里的桥段。中途浩汉腿麻的那一段又跟《一座城池》里面的健叔很像。

再后来他们在一个加油站给汽油车加柴油的时候,镜头扫了一下房顶,上面有一条狗,我真的不明白那条狗是怎么爬上去的,可能是为了烘托搞笑的气氛被剧组人员刻意放上去的,也可能只是单纯的为了好玩。出现一个动物,失去一个女人。在加油站他们是去了第一个女人。他们继续上路,不断地失去女人,不断遇到动物。而到后来遇到一只常伴的阿拉斯加。里面除了第一个女人不是姐姐类型的,其余的两个一个是通信多面的姐姐,另一个是邻居家的姐姐。都是姐姐,为什么不是妹妹呢?因为妹妹是对哥哥有依赖感的,那样就太大男子主义了,老是带着小姑娘跑来跑去,教一些自认为是大道理的东西会很无趣。而姐姐就好多了,自己喜欢的女人,到最后没办法在一起,都会以姐姐之类的形式出现在她的周围,而且姐姐本来就很想让人依赖。即使三个人里面看起来最有男人气质的浩汉,也同样依赖着姐姐,看到他跟台球厅的姑娘讲他爸爸的事迹,我觉他他男儿的本质彻底被击垮了。他最后的身影,总给我的感觉是会回头抱一下那个姑娘。可是他没有。他们喜欢姑娘,可是又做不出什么大事来感动女人,就只是看看而已。看看就走了,走了就过了。他们需要女人的关心跟呵护,但并不依赖,这不就正是姐姐跟弟弟的关系么?两个人相互牵挂,但不能终身相伴,也不能去做爱,其实,想做就去做,没人能阻止的。

我还记得有一个镜头经常被用来场景切换,就是高空拍摄车辆行进的那个,在一条直线上,看不到开头也看不到结尾,就那么走着。一路向西,碰到一个摩托青年,一个敢追求自己的人,一个敢冲的人,看似那么有志气的人,最后开走了他们的车,不仅女人离开了他们,连车也不牵挂他们。更何况一个认识不久的骗子?浩汉跟江老师就那么着走在沙漠上,最让我感动的一个场景就是温水煮青蛙的那段,他们用真正的实验验证了教科书的错误,这是在讽刺学校的教育制度么?而青蛙最后要逃离环境,浩汉用锅盖盖住锅,告诉江老师,现实不是你觉得不安就可以逃离的,现实就是你感觉到不安想逃离的时候我弄死你。这确实是现实,现实的无情,什么友情,都消失殆尽,有的就是残酷,别否认现实是血淋淋的。他们还是没有停止,没有后退,继续前进。他们如果有别的选择,也许会后退或者做选择,但是他们没有,只能继续往前走,去江老师任教的学校生活。江老师最后到了。而浩汉就那么走了,在没有出现,那个从剧始到剧终都看起来很屌的人,到最后却成了最没有结果的那个人。他有一身热血,却不知道要泼洒在哪里,才能燃烧一片大地。他可能最后又去找那个打台球的姑娘了,但事实告诉我,他一个人,怎么走回去?出租跑四年,长途车跑3年,幼儿园保安做一年。这还是现实,出去一趟大城市,观念总会变的桀骜不驯。他立志改变,最后却连音讯都消失殆尽。

而江老师,那个最没有特色的人,却出现在了剧终。说明他是最没有故事性的一个人,他的事,都被说的明明白白。到后来,导演还是没让他走出去,而是走出去又走回来。至于胡生,可能我们一直都没在意他,我就一直没有在意他,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他给我的存在感,仅限于广播中的寻人启事。

公路,行走,本身就让人习惯性的产生思考,思考的不同,改变的也不同。你们没有走过丝绸之路上最荒凉的那段路,除了沙漠,就是隔壁,风呼呼地刮着,那里何止的无人区,可能连条动物都不曾出现。这就会让人产生思考,人生,自我,价值,生长。都在思考。这就叫自我哲学。

韩寒拍这部剧,我看到的最彻底的东西,就是他把自己写的小说跟自己喜欢的事物,人,情怀,都展现出来。但还是跳跃,一下子展示太多。就显得仓促。剧中出现了汽车,他是赛车手,爱赛车,用汽车来做渲染,而且这辆汽车无照驾驶了那么久都没被截,有一幕还是从警察的眼皮子底下开过去的,也没事。这不就正是赛车,拉力赛,公路赛的那种洒脱么?我就超车,就不挂牌,任我开!我要到终点去,怎么了?!然后还出现了姑娘,男男女女的事情最难说了,但姐姐弟弟就容易了。我也曾今跨越1500多公里去找我的姐姐,就只是简单的见了一面,而已。剧中也出现了摩托。韩寒也喜欢摩托。里面也有台球,也有写小说,也有与别人不一样的理想。这不正是在诠释他自己么?我说的比较自我,这就是我看到与认识到的《后会无期》他道别的不在电影里头,而是自己。我觉得,他自己的情怀,真正体现到的,就是在浩汉身上。情怀,我们都需要情怀。24号我正好过生日,自己很文艺的给自己买了一个提拉米苏庆祝。然后又去游泳。想象自己是只青蛙,等到自己蛙泳呛了很多水后,才意识到青蛙是两栖动物。相比起电影,我觉得自己更屌,也更小人物。我开着导航,去影院看电影,等抬头不在看导航的时候,我已经上了京港澳高速公路,从南五环骑车到南四环,出来后又骑了很远,全程30.公里,我花了一个半小时。铁人三项,我做了小两项,也同样很有成就感,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自认为很有种的事里头,而往往忽略别人的关注与看法,对自己讲,别人的看法不重要,这就是我。一定程度上,这些话是很傻逼的,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话的真实性。我在高速公路上骑自行车去看电影,中途差点后会无期了。但那确实是我过的最拽的一次生日。我也有伟大的梦,但我更喜欢做自己,我不像韩寒,也不追韩寒。我做自己,不会让自己生活过的粗糙。我喜欢细节,更喜欢掌控全局,这就是我。

我也同样是17岁辍学的,那年很多同学说我在效仿韩寒,事到如今,过了一年多,我不得不说,有一句话,还真的事那么回事“很多看似英明的事,实际上都是被逼的”我不得不放弃大学,不得不跟家里增加矛盾,化解矛盾。并不是自己太傻太天真要去较真,而是不较真的情况下,发现自己的存在性。牺牲了很大一部分,才迈出做自己的第一步,勇气任然在。

在这里,我奉劝一下那些不想念书也想效仿韩寒的孩子们,你们是多么的幸福,都有学上,有学上,就晚一些看到社会的残酷,多保留几分天真,让自己更傲些,更年轻些,不要像我这种高考弃权的人相提并论,我的生活照相很丰富,但你们做不来,你们缺失的,是绝对的勇气,而不是迈一步的勇气。

观后会无期有感


观后会无期有感

昨晚和室友一起去看了《后会无期》。这是我第二次进电影院,第一次是和高中同学一起看的成龙电影,两次都是别人请的。作为一个本身不怎么爱看电影的人来说,写影评是件很困难的事。更何况好多年没读书,文字水平早已呈几何倍数下降到极限了。顶着剧透的板砖和跟风狗的名头,还是想从个人非常不专业角度写一点观后感。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人觉得整个影片笑点十足,室友更是夸张地大笑到全影院都在看他,但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严肃的文艺片。导演不愧是玩弄文字的高手,影片兼顾到了爱热闹的人和文艺青年的口味。比如,冯绍峰饰演的浩汉一边很文艺地感慨“带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别牵挂”一边用火把点燃了那栋破房子,当三个人站在外面看着大火吞噬房子时,不知谁说了句“你把煤气罐搬出来没有”,浩汉似乎用一脸煞笔了的表情弱弱回了句“没有”,然后听见巨大的爆炸声……

此外,导演用一种平缓的方式懒懒散散地为观众铺设剧情时,却始终有一根悲伤的线拴住观众。浩汉引以为傲的父亲骗了他,从小暗恋甚至穿越大半个中国找到的女孩是同父异母的姊妹;江河头次在宾馆一见钟情的苏米是假装妓女骗钱的骗子;遇到警察查房忙于逃跑的江河和浩汉把胡生给弄丢了;失魂落魄两个男人在路上遇到相同境况并与之相谈甚欢的摩托车手又在长长的荒山公路上骗走了他们的破车;甚至连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随着发射失败的卫星一起坠落到沙漠里。最后两个人一条狗在卫星残骸边分道扬镳,浩汉那句常挂在嘴边的“这些年,我交了很多朋友”也变得辛酸。江河常说“我们的世界观不同”,浩汉反驳“你都没观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可浩汉的境遇最终又印证了电影里另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影片里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段是江河想告诉浩汉一个道理,于是给他做了个温水煮青蛙的实验。水温高了,青蛙在挣扎,江河正想对浩汉说教,浩汉拿来锅盖嘭地一声把锅捂上了,说“这就是现实”。看到后面,笑点依旧存在,却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观众变成了青蛙,被导演用温水煮了,于是笑出了泪,泪水泛着酸,无力而感伤。

亏得电影在上映前就公布了朴树相隔十年的力作《平凡之路》的MV,影片结束并且打出字幕时已经有一半观众离场,剩下的一半观众还是等到了最后几分钟的歌曲。事实再一次证明,作为一部文艺片的导演,韩寒愣是把文艺发挥到最后一秒,不能不算是诚意满满的良心之作,值回票价。不,比起最近几部商业片、广告片超高的票房,《后会无期》简直可以算超值。

《后会无期》影评1000字


《后会无期》影评

《后会无期》是我第一部一个人去看的电影,看过简介后曾以为这仅仅是一部讲述分别的文艺片,想一个人体会一下,结果看完之后才发现远不止这些。大家对这部电影议论纷纷,或褒或贬,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对于像我们这种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显然是有教育意义的。
犀利的语言,出人意外的情节构成了这部影片的亮点。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出生在东极岛的三个人。其中大哥马浩汉在外闯荡多年,认为自己可以应付所有的问题。江河,从未出过岛的中学教师,但却被分配到几千公里外的大西北支教。而我名叫胡汉,十分崇拜浩汉哥,以他唯命是从。两人为了送江河到西北,开着浩汉攒钱买的汽车离开了东极岛,开始了一段艰苦卓绝的旅程。在浩汉看来,路上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阻碍,毕竟自己已经闯荡了多年。但最后却被一句汽油车不能加柴油而打碎理想,不仅如此,看到自己多年的笔友竟然是自己的妹妹,而且与妹妹相比之下,自己却显得如此幼稚这种种的遭遇,让自以为成熟的浩汉逐渐失去了信心。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认为自己知识渊博,得过奖,有许多的成就殊不知在他人眼里却是一个幼稚的孩子。许多人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时,便难以适应这个社会,觉得与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发觉这个社会是如此的残酷,自己是如此的渺小。面对社会上的人情世故,自己无力抵抗,最终也只能随波逐流但是,在西行的一路上,江河表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番样子。表面上看,他处处维护骗子,为了苏米,差点把三叔的手夹断。。。。。。为了阿吕,与好兄弟浩汉大打出手在常人看来这似乎是有点傻,但也正是这点傻气,也感动了苏米,感动了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需要这种带有傻气的人。越是尔虞我诈,人们越是只能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像江河一样的这种傻子才能正自己的本心生存下去。也许故事的最后,江河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但是他所做的事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此外,作为一个教师,他的这种精神一定还会流传给许许多多的人。
这部电影除了每个人有每个人各自鲜明的特点之外,犀利的语言也是另一大亮点。也许只是短短的几个字,却道出了人生的许许多多无奈,这或许也是这部电影获得好评的一大原因。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这句话道出多少人的心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正因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才会害怕别离。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唯有在离别时多看一眼,才会在心底有些许安慰。除此之外,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确,从小到大,我们听过了无数的道理,却依旧为了生活而忙碌,而奔走但是在我看来,并不是听过这些道理便会过好生活,要是这样,人人只需读读些许道理,便可衣食无忧,这显然是不大现实的。但是这些道理并不是不无用处。有的可以教会我们待人处事,有的会引导我们怎么去正心诚意或许道理不能直接对自己产生多大的利益,但是相信在整个人生中一定会占据一个重要作用。整部电影的经典台词还有许许多多,每一句都能发人深省,因为这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这便是这部电影成功的一大原因。
也许在人们的预想中,故事会是一个好的结局,但是韩寒却并没有这么做,他没有真正地公布结局,而是以一种想象为结尾,把真正的结局留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想象,体会一场后会无期应该是怎么样的。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你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一句。毕竟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场后会无期。

相信《《后会无期》观后感8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