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600字

星星上的人读后感600字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影评500字。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观看完的以后,你会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电影影评500字》,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影评

假期里,学校给我们布置了假期作业,有一项是看电影,当我看到《地球上的星星》这个电影名称时,我特别好奇,影片讲了什么内容呢?于是我就下载了影片,看完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名9岁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虽然伊桑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他的绘画能力却非常好,想象力特别丰富。上课时,他的注意力特别不集中。他喜欢观察树上的小鸟、池塘里的小鱼、地上的小水坑,他觉得这些比上课更有意思。因为伊桑的成绩特别差,老师觉得他已经没救了,经常罚他站在门外,不让他听课。而同学们呢,也天天嘲笑他。他的爸爸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到了寄宿学校后,伊桑难过极了,变得沉默寡言。直到有一天,美术老师拉姆的到来让他有了新的变化,他发现伊桑有阅读障碍症,又发现他有绘画的天分。拉姆老师从字母开始教伊桑,伊桑的学习慢慢有了进步,他也变得更有自信了。后来,伊桑在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名,他的画还被作为学校年鉴的封面。当看着伊桑拿着奖状跑向拉姆老师时,我也同样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部影片给了我一些启示:作为班主任,班上的孩子形形色色,可能这样的特殊儿童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很不敏感的,比如我就碰到过对文字特别不敏感的学生,今天你教了她三个字,到了第二天她一个都不认识,只有通过长期的不断地去记忆,去训练,她才会对这个字有印象。学习语文对字的感知程度这么低,可想而知成绩肯定不会太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孩子呢?我们应该像拉姆老师那样认真观察、细致分析、了解孩子,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我们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引导他们,有的孩子确实是成绩不好,但是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他的特长的,可能是在运动方面,也有可能是在绘画方面,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一定能够找到。拉姆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张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晨星,要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不能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
今后我也将学习拉姆的做法,用心去呵护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成为那颗最闪亮的星星。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500字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

明天端午节,今天放假在实验室没事,闲来观看了早已存在在电脑里面的这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片由阿米尔汗执导并参演,看过了他主导主演的《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每一部都充满着深深的情怀和思考,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单纯从名字上来看,我还以为是跟《我的个神啊》类似题材的外星人之类的作品,但是看完后完全颠覆了我的思想,让人陷入沉思。
《地球上的星星》(Taare Zameen par)是一部儿童剧情型电影,讲述了一个八岁男孩和他所读寄宿学校的美术老师的故事。这部电影采用略微夸张的演绎手法,旨在突出彰显每个孩子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关心每一位孩子,深入了解他们的天性,帮助他们去了解知识,树立信心,成就梦想。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这个电影给了我深深的触动。
我的姨夫经常要求我弟弟好好学习,为了他的学习可谓煞费苦心,为了他的学习报名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还给他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前天跟家里打电话,家里人还给我说我弟弟不想上学了,学习跟不上,每门课都不及格。这不就是电影伊夏的原型吗?
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在初中和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说,有的人天天不学习,成绩照样领先,而有些人一直苦学,最终成绩平平,而我就是后者,我的脑海中似乎还有当时的情境:在上数学、物理课程的时候,各种符号和定理公式在我脑海中都是漫无目的的符号,虽然自己拼命苦学,最终也是靠着死记硬背才勉强考了个普通本科,这跟我小学时间成绩的优异和梦想的强大格格不入,其中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笨,许多时候只是自己对一些初级的知识不了解,而盲目的去挑战自己不懂的未知领域。到了自己长大以后,蓦然回首,曾经的知识是那么的普通,此时又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努力,现在找工作又受到本科水平影响,当看过这部电影后,我认为其实没有什么后悔的,当初也许真的就是自己的脑子还没有达到接受当今高考知识的水平罢了,未来的路还很长,脚踏实地无怨无悔就好了。
话又扯远了,是时候我得让我姨夫看一下这部电影了。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

大家好!本来把这个题目报给 陶老师的时候,是想在公益群分享的,后来咱的课表安排在这儿,我记得咱们家长学校这边分享过这部电影,只是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兴趣再来一起回顾一下这部感人致深的电影?

让我决定再次分享这部影片的原因,其实是我再次重新观看的时候,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细节,所以,也想通过这次分享让大家知道,好的东西不一定只看一次,可以反复地去看、去思考,会得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这部影片我记得是已经看第四次了,前两次是连续看的,因此写了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大家在今天我们分享之后,去看一看我曾经写过的观后感,看看是不是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我想从几个部分来进行咱们今天的分享:

第一个分享:别让孩子形成“我不行、我不好”的信念。

在这部电影的开始,就是一位老师在公布一次考试的分数,我注意到,每一个孩子的分数好像都在20分左右,而我们的小主人公伊桑却只有2分。

大家不妨去做两次设身处地的感受:第一个,去感受一下小伊桑拿到这个分数应该是什么样的表现?而事实上他的表现是什么样的?这是小伊桑真实的感受吗?他的行动说明了什么?

按我们正常的想法,当我们取得这样一个低的不能再低的分数时,我们会非常的难过和沮丧,并且会觉得对不起老师和父母,甚至会觉得自己很糟糕。现实中,这样的孩子会有怎样的表现?小伊桑一直是面无表情,甚至有着他这个年龄段孩子没有的一种落莫和木纳。从他的脸上你绝对看不到他内心有一丝因考试失利而出现的内疚和不安。

当看到这儿的时候,大家觉得这是小伊桑真实的感受吗?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表现?

大家不妨想一想自己来家长学校之出,当你看到孩子因考不好而无动于衷、不思悔改、不求上进的漠然表现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记得不止一个家长告诉过我:我的孩子考不好也不知道着急;我的孩子一点也不求上进;我的孩子考的不好却没有努力的行动……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因为只有我们弄懂了孩子表现的原因,才能真正去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我们内心才不会窝火对不对?当我们理解了孩子,内心平静的时候,自然就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就能找到真正帮到孩子的好方法对不对?

前两天,有一位家长曾跟我这样交流:我的儿子从高二开始成绩下滑的非常厉害,从前二百名下滑到今天的倒数几十名,真是非常着急。关键是看到他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每天就知道玩,不努力,我说他吧,他就跟我闹,甚至不理我,这可怎么办呢?

大家看看这个案例,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觉得你会出于什么原因表现出不在乎,而只知道玩,不努力的态度?

分析其原因一般有这么几点:一是,孩子已经在数次的失败下得出一个自己就是不行的结论,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二是,孩子在这样的成绩面前有点无能为力,学习上确实遇到了困难。

三是,孩子在用这种态度进行自我保护。

对于前边的两个原因大家都能理解吧?第三个原因咱重点说一下。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被周围的人认可和接纳。而当这个人感觉到自己不被接纳,并且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时候,他会出于一种本能地在外边给自己包裹上一层保护色,告诉周围的人,我根本不在乎现在我这个样子,所以,你也不用来训斥我、笑话我,我已经放弃了,所以,你们也放弃吧。

回头说咱们的孩子,假如这个孩子真的放弃了自己,那么他可能真的不在乎什么分数、别人的目光、父母的责备。而偏偏是我们的孩子不管现在的状态你是不是接纳,他总是有一种愿望,就是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接纳,因为这是他自信的重要来源。所以,当他的成绩不好时,当他看到父母因为他的成绩而伤心、生气时,他内心是很在乎的,但他现在又无能为力,你说让孩子怎么办?他只好装出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他是想让父母好受点,也想让父母闭嘴,不要来责备我,我根本不在乎。

大家从小伊桑听到妈妈问他试卷发下来没有时那种漠然的表情,当听到哥哥说自己每门都是第一时那种羡慕和高兴的眼神中就看得出来,孩子还是很在乎成绩的,更在乎自己在妈妈眼中的形像。当哥哥有意无意地问伊桑把那个拼图快拼完了的时候,小伊桑脸上也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当我们能看到孩子这些不在乎的表现背后的这些原因时,我们是否也能用另一种心态去面对孩子?当我们以理解、接纳、认可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再是看到孩子的不作为,而是会去分析孩子成绩不好到底是出于哪种原因?会想办法去做些什么帮到孩子怎样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不是呢?

刚才案例中的妈妈,我曾问她:“你觉得你现在带着怨气去跟孩子交流时,能帮到孩子吗?”妈妈很诚实地说:“不能,孩子现在根本不让我说话,一说就得吵起来。”

大家来看看这个结果,是不是因为妈妈根本不能静下心来去接纳孩子、理解孩子成绩不好背后的原因?是不是妈妈现在的状态不但没帮到孩子,还成了孩子问题的一部分?本来孩子只是学习成绩的问题,现在变成了两个问题,就是亲子对抗的问题。大家想想,当孩子的精力用在与你对抗上一部分时,是不是更没有心情和精力去搞好他的学习?

只要我们对症下药,以一个好的心态和态度去面对孩子的学习,是不是更会帮到我们的孩子提高成绩呢?

第二个分享:学会尊重孩子的世界,接纳孩子的世界。

现在咱们再回到影片中来。大家看到电影的开始,用了很长的篇幅展示了水中的生物、天上的飞禽、地上的动物们,不管丑的、俊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都好像生活的非常快乐,他们都在以自己最好的状态生长着。这个地方我们能感受到点什么呢?

只要尊重每个生物的特点,让它们各自在最适宜的状态下生活,它们就会展现出自己最好、最幸福、最快乐的状态。这个时候,你能说哪种动物更好?哪种鸟最好?哪种水中的生物最好?它们各得其所,展现的就是它们本来的样子,所以觉得它们都很好啊。对于这一点,我们是不是都很容易接纳?是不是我们对动物表现的都很宽容?因为我们很明确地知道,鸟就是鸟、鱼就是鱼,如果我想养好它们,我们只能尊重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习性,让它们以最大的限度去成长它们自己就好。我不知道大家家中是否养过什么动物,我们有没有因为它们是同一种动物而成长的速度不一样,长的样子不一样,个性不一样而嫌弃过它们或试图想改变它们呢?比如我曾养过两只小狗,两只小狗是同一个狗妈妈生的,但两个小家伙绝对不一样,一个纯白色的非常干净,一个是黑白相间的毛,相当漂亮。一个爱动,总是把我们的东西到处叼,一个爱静,我们看电视的时候总喜欢温顺地靠着我们腿边睡觉。当时,我们并没有因为它们的不一样而嫌弃哪个,甚至从没去认真地比较它们,只是觉得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可爱之处。

可是,反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做到这样的包容了吗?我们有没有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拿我们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我们有没有觉得我们孩子赶不上别的孩子时感觉非常气恼?我们有没有在心里存在着一根“好孩子”的标尺时时测量着我们的孩子?我们有没有当孩子不符合我们内心的标准时而对孩子责备和怨恨?

咱们先不慌去得出结论,接着看我们的小主人公伊桑的经历。

咱再看一个镜头:小伊桑欣喜地发现地上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拿在手里左看右瞧,其实只是一个拉链的一部分而已,而他却非常珍视地从兜里拿出一个袋子,并小心地把刚刚收获的这个宝贝收纳其中。大家可想而知,那个看起来很旧的袋子,应该是小伊桑的一个万宝囊,那里边是一个我们这些成人不能理解的世界。还有一个镜头,小伊桑把从外边捞来的小鱼苗倒入鱼缸时那种欣喜的表情,让人看了就觉得特别舒心。那是孩子的另一个世界。

而做为我们成人,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把一些小石头、小棍棒捡回家,当宝贝一样存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有没有尊重孩子这个特别的世界?

我记得女儿上初三时候,不知道从哪儿买来一些男明星的画像,然后拿脐带贴满她房间的两面墙。这让我和老公非常不满,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只挂男明显的画像?并且那些色彩还都是黑灰色调的,反正当时我看到的时候,感觉非常不舒服。可是,女儿却对这些明星特别喜爱,并且我知道她最喜欢的就是罗志祥。

我后来才明白,那就是当时女儿的一个特别的世界。好处是,我那时已经在学习一些心理学,没有过多地批评女儿,虽然不满,还是像很多朋友们说的压抑住了自己。因此也不算给女儿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我们对于那些画像的态度却也引起了女儿很大的不快。

大家想一想,我们看到的为什么总是会和孩子不一样?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孩子们拥有的世界总是让我们感觉不舒服?

原因就是我们总是在以我们成人的价值观、处世观、人生观等去衡量我们的孩子,我们却忘记了孩子们的世界只属于他们,每个阶段他们自己创设的世界正是他们成长的空间和力量。

很明显地,孩子们的世界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地,到女儿上高二的时候,她已经主动把墙上的画像摘下来了,我问她原因,她说:“感觉有点压抑了,不喜欢了。”然后,再在女儿墙上出现的便是一些可爱的形像,一些色彩显明的东西。特别是女儿上了高三后,突发奇想地在墙上开始倒计时,我到现在还保留着那时的原样。现在截图给大家看看哈。

影片中有几句歌词我觉得很感兴趣:“有一点甜,有一点酸,有一点近,不算太远,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自由。触手可及,但又转瞬即逝,如那海市蜃楼。梦的外套,暖如毛衣。云之彼端,我的世界。”

从这儿我们得出一个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世界,接纳孩子的世界与你想的不一样,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中去摸索、去成长。尊重孩子每个阶段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孩子们大了以后有自己的隐私,更要尊重孩子有着跟我们不同的爱好和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开心,也才会成长为他们最好的样子。

第三个分享:不给孩子贴标签,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影片中还有这样一个镜头:小伊桑的一些伙伴们在玩球,球踢出了很远,他们命令伊桑去捡,伊桑很高兴、很痛快地把球捡了回来。但是却由于扔过了头而把球扔到了别处。这让伙伴们非常恼怒,都一起大声地指责伊桑,刚开始,伊桑像做错了事一样的表现出了愧疚、害怕的表情,很容易地接纳了别人的指责。那些伙伴的态度非常恶劣,大声地责骂伊桑:“你脑瘫了?!看什么看,快去把球捡回来。”小伊桑当时的态度真的很像大家说的“受气包”,直到一个伙伴开始边骂边推搡他,才激起了小伊桑的怒气,与这个小伙伴打了起来。最后,因为他身体的弱小,吃了很大的亏,但他也同时咬了那个伙伴。

大家现在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境吧?大家想一想,小伊桑为什么当时表现出一幅逆来顺受的状态?

大家可以梳理一下影片中的一些镜头: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个人的分数,小伊桑以2分的成绩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小伙伴们不让他加入玩的行列,他只是和两只狗在一起玩耍,并且还会被孩子们要来喝去;妈妈和爸爸拿他跟哥哥不时地做着比较;检查的老师把小伊桑和另外的几个同学罚站在校门口,让所以上学的孩子们都看到他们“不听话”的样子;老师因小伊桑不能读出课文而把他赶出教室;家长和老师的见面会,成了老师向父母告状的控诉会;老师要求他转学,原因是他智商太低;在新的学校被老师和同学打击,原因是他太笨。

大家从这儿可以看出小伊桑为什么会逆来顺受了吧?他在别人不断地告诉他“你不行!你笨蛋!你不好!你不可爱!”等时,他慢慢地接纳了别人的看法,在内心也认为自己就是别人看到的这个样子,虽然有时还会疑惑,但最终还是接纳了。所以,当别人再说他、训他笑他的时候,他甚至会觉得有些麻木了。

从这儿,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教训?

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贴标签,不要轻易地给孩子负面的评价,当孩子一次次经历失败后,一次次被别人告知他是不行的时,他就会真的向这方面发展,他真的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孩子了。

这需要我们去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心态,不要过早、过多地给孩子贴上不爱学习、不知道感恩、太懒、太没礼貌等标签,不然,你的孩子真的会向这方面如你的心愿了。你要在内心真正觉得你的孩子非常优秀、非常努力的孩子,是一个别人不能比的最独特、最棒的孩子,这样,你才会真正地接纳你的孩子暂时的脱离常规、暂时的不合你的心意、暂时的顾及不了你的感受和你的世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慢慢靠近你的期望、靠近你的心意。

在这儿,不但是指明显的标签,比如直接告诉孩子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还指你内心给孩子的标签,比如你内心认定孩子是个不听话、不上进的孩子,即使你不说出来,这只是个隐形的标签,但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他会通过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能体察到你对他的评价和认定。

“与其承认我不行,不如说是我不想。”这是影片中尼库巴老师的一句话,这也正是让我们看到了有些孩子为什么表现的不去学习、不去努力的原因。每个孩子都不愿意被父母和老师贴上“笨蛋”、“不行”的标签,所以,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用不去做告诉你们“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不想学。不是我笨成绩才不好,而是我没有努力才不好。”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了吗?能理解孩子有些行为为什么让我们那么恼怒而他们又无动于衷了吗?明白为什么说这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了吗?

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是给孩子自信,让孩子放心,即使你成绩不好,我们依然爱你,即使你成绩不好,我们依然喜欢你。给了孩子这种自信后,孩子才会踏实地去做他自己的事情。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因为你的标签会成为一种负面的感召力量,让孩子向着你认定的方向发展。

第四个分享:负能量是不断地累积的,并且会在某一时刻暴发。

大家来看几个镜头:小伊桑在受到小伙伴一再的攻击后,突然地暴发了,暴发的让他的小伙伴们也有点愕然。他用尽全力去跟那个孩子厮打,并咬伤了那个孩子;在楼道里,他余怒未消地把花盆踢倒;在楼顶上,他还在不断地运气,并攥紧了他的两个小拳头,眼泪不断地流下来。当他回到家时,跟他打架的孩子正跟着气急败坏的母亲在诉说着他的种种“恶行”,爸爸忍不住伸手打了他,并且不断地数落着他在学校惹事,在家也不安分。而这时,小伊桑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委曲地为自己辩解,而是笑了起来。14

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刚才那个像头暴怒的小狮子一样的孩子还能在这一刻笑出来?

大家是不是觉得小伊桑这几个镜头表现的反差很大?先是很温顺地给不领他一起玩的小伙伴们拾球,小伙伴指责他也只是低着头听着;后是跟小伙伴暴发严重冲突,打了起来,并把楼道内的花盆踢倒;再后来面对爸爸的指责噗嗤一声笑出来。

小伊桑只所以发生那种暴怒,其实并不只是对那个攻击他的小伙伴的愤怒,这只是个导火索,这时候暴发的还连带他内心积聚已久的愤怒和怨气,大家从他已经上了楼梯又折回来把花盆踢倒就可看出来,他内心的愤怒还没有完全发泄完。这一切做完之后,他看到一只断线的风筝,便开始平静下来,等看到爸爸再指责他的时候,他内心的愤怒已经发泄完了,所以,他能那么开心地笑出来。我的感觉是,他从来没有机会,也不感这样的发泄过,这次的发泄,让小伊桑内心那个充满负面能量的气球一下轻松起来。

从这儿,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教训?

不要让孩子内心积聚太多的负面能量,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不让孩子的负面情绪积聚在心里。而这样的疏导需要我们自己有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这就需要我们的自我成长,然后,我们也要学会疏导孩子情绪的技巧。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内心才会是纯净的、轻松的。

第五个分享: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接纳孩子的独特性。

小伊桑总是把字拼错,却可以拿来油彩做一幅非常漂亮的画,从他对色彩的喜爱,看到他的兴趣及敏感点在哪儿,也可以看出他的短板在哪儿。考试的时候,小伊桑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去算题,让你觉得又可笑又可爱。

到了新学校后,小伊桑还是不被老师看好,语文老师羞辱他,美术老师责罚他,体育老师让他罚站出列,英文老师责骂他,数学课也让他变得疯狂,老师和同学都嘲笑他,让他更感到孤独和无助。好像有成群结队的可怕的蜘蛛在侵扰着他,后来,这一切好像变为毒蛇,要吃掉他,让小伊桑怕极了。当大家看到愤怒的小伊桑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奔跑的场面时,有没有感觉到一种心痛?看到这儿,大家有没有觉得,小伊桑在学习方面是不已经无药可救了?

这样的几个回合下来,那几句歌词唱出了小伊桑的心声:“我已无痛,我麻木了。七情六欲全褪去,我一无所有。”有一句话说的好“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小小的孩子到了这样的地步,大家可以想一想,学习还有那么重要吗?真的是学习成绩能代表一切吗?小伊桑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你开一扇窗。”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也真的相信这句话。在这时候,好在有一个老师发现了小伊桑,接纳了小伊桑,也理解了小伊桑,发现了小伊桑的独到之处。

大家看几组镜头:当老师看到小伊桑面前一直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他没有批评他,只是轻声地告诉他:“没关系,慢慢画。”当他看到小伊桑一直低头发呆时,他也只是关心地问:“怎么了孩子?不喜欢画画?”老师的眼里没有责备,只有一种深深地关爱和担心。

当学校的其他老师把这些孩子们看成不听话的跳蚤时,老师却说了一句:“没什么,在美术课上不表达情绪还有什么意思?”也许这位老师已经把小伊桑空白的画纸也当成了一幅画来解读。

当尼库巴老师通过瑞杰了解到小伊桑读写方面的困难时,他到办公室翻出了小伊桑以往的作业本,他没有恼怒孩子的不会学习,而是想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不会学习。他想发现小伊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从这儿我们是不是得到一点启示?智慧的老师和家长不是去发现孩子的问题,而是去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所在。不是去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去评价一个孩子,而是去思考和寻找孩子真实的样子。

这个从老师的几句话和表现中就可以看到:当他跟那些有残疾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他的眼里看不到一丝的看不起和嫌弃,而是充满了对他们每个人的爱。在跟佳蓓诉说小伊桑的情况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心疼的泪水,他说:“他很危险,一言不发,经常沮丧和恐惧,他的眼神充满了求救,我害怕他会一直低落下去。”

从这儿,大家是否能看到一颗善良而充满爱的心在为孩子跳动,在用心去感受对方的心灵之需?这是我们这些父母应该做的事,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并使之发挥到极致。然而,我们总是拿一把心中“好孩子”的尺子丈量着孩子,或者用社会上统一的“好孩子”的标准来衡量着我们的孩子,一旦不符合这个标准,我们便内心充满愤怒和怨气,一个“坏孩子”的形象也明显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后来,这个老师打开了小伊桑的心门,小伊桑也在绘画方面表露出他天才的一面,特长的一面。这一刻也就是小伊桑一点点找回自信、找回爱的契机,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老师呢?我们的孩子又哪有这样的幸运?

这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这些父母担当此任,去发现你的孩子、理解你的孩子、接纳你的孩子。当用心去做这些的时候,孩子会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生活中有像伊桑的哥哥这样认真努力地学习的孩子,也有像小伊桑这样不爱学习但有着其它特长的孩子。咱们需要认清自己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的特长和短板,用正确的方法让孩子的长处更长,用爱去接纳孩子的短板之处。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健康在成长,成为他最好的样子。

第六个分享: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内心世界。

大家来看一个镜头:小伊桑的爸爸要出差,但他却跟小伊桑说:“以后再也不回来了。”小伊桑很害怕,马上跟爸爸认错,不让爸爸离开他。

在孩子不同意的情况下,把孩子放在了寄宿学校,小伊桑先是哀求爸爸妈妈不要留下他,然后是哭着追赶载有他心目中最亲爱的人的车子,最后,是绝望地隔离了自己。

大家想一想,一个人被人抛弃并且是在自己很无助、很无力的情况下,内心有着什么样的恐惧感。当爸爸跟小伊桑说再也不回来时,爸爸说话的目的也许是只是吓唬一下孩子,想让孩子更听话、更懂事,却没想到被小伊桑解读为“爸爸不要我了,爸爸抛弃我了”。这样一种抛弃,对于一个还没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孩子来说,对于一个只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与恐怖的事情。

接着,父母也是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把孩子送到了所谓的“好学校”,目的是让孩子变得更好,让孩子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成长,却没想到被孩子解读为爸爸妈妈都抛弃了他。孩子便从当初的恐惧变为封闭了自己的内心。

有几句歌词跟大家分享:“我从未告诉过你,我有多畏惧黑夜,我从未告诉过你,我有多在意你,但是你都知道对吗?妈妈。你无所不知,我亲爱的妈妈,不要在人群中丢了我,我会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要把我送去远方,远得你都记不起我,我真的那么差劲么?妈妈。当爸爸把我举过头顶,在高处旋舞的时候,我都会寻找你,希望你给我带来安全,我没有说,但是我在害怕。我表现的若无其事,但我的心很低落。你无所不知对吗?妈妈!”

大家听到这些歌词,听到这些孩子的心声,有没有一种心酸、心痛的感觉?

孩子是多么的信任我们,孩子认为我们能了解他们想要什么,但我们真的了解吗?

这是什么?这是孩子在告诉我们他最初的安全感来自我们,来自我们这些妈妈,来自他最信任的父母。而我们都做了什么?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却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你要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你不听话妈妈不喜欢你了。”“你不听话就把你丢掉。”等等。我们当然目的非常好,只是想通过这种恐吓让孩子更听话,可是没想到,这样的听话背后是孩子内心无比的恐惧。如果这样的事情连续的发生,孩子会在以后的人生中一直害怕分离,因为每一个分离都会被他解读为抛弃和不喜欢他。即使到了成年人,也会让这样的感受在他的生活中重演。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无论何时,都不要用恐吓去达到你教育孩子的目的,因为那样做的结果是害大于利很多倍的,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这一点,我感受非常深,我小时候送到外婆家待了很久,虽然得到了很多的爱,但到现在都害怕分离。

第七个分享:掀开问题看实质。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尼库巴老师在一次家访中,看小伊桑的画册,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小伊桑在画一家人的时候,开始是一家四口紧紧地靠在一起的,但是,画中的一个小孩子,离那三口人越来越远,直到淡出他的画册。大家看到这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小伊桑的父母在孩子身边时一直都只是把这看做一幅幅画,而没想到这里边有着孩子内心的独白?

尼库巴老师问小伊桑的父母:“为什么要把孩子送走?”伊桑的爸爸是这样说的:“我们别无选择,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我大儿子门门功课第一,可是他呢?是他的态度问题,他对待学习和所有事情的态度。经常调皮捣蛋,不能与别人相处,不听话。”尼库巴老师打断了他的话:“我想知道原因,可你说的这些都是表现。”

大家怎么看老师的这句话?咱们来回想一下,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目光所到之处,是在问题的表现还是会去寻找问题的根源?

我曾在成长小组跟几个姐妹分享过这个问题,孩子出现的问题有些是一样的表现,但问题的根源却会有很多的不同。比如说孩子的上网问题,表现都是迷恋网络,但每个孩子迷恋网络的原因却是不同的,有的是迫于学习的压力,想在网络上寻找一个释放压力的突破口;有的是受到伤害,到网络中寻找那种温暖的情谊;有的孩子失去了自信,在一次次输赢中寻找自信和快乐。而这些方面有的是来自父母的伤害,有的是来自老师的压力,还有的是孩子的认知出现问题。所以,当一个问题出现,不要只去看问题的表面,而是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在哪儿。治病治根,用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呢。

而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孩子的表现,很少去想孩子这样的表现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在努力而一直没有效果的原因之一。

影片中,尼库巴老师发现了小伊桑读写错误的规律,找到了孩子为什么总是零分的原因,所以,他也找到了如何去帮孩子的方法。即使改正起来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走的大方向正确了,还怕走不到目的地吗?

所以,大家以后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当你感觉到孩子的言行让你不舒服或不能接受时,不要只去责备或无奈的叹息,静下心来去想一想为什么吧,只有找到那个原因,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好。

用影片中尼库巴老师的话结束咱们的分享吧:“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赋和梦想,妄想成为个全才,即使这一切只是痴人说梦。”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迟早有一天他们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们又何尝不在做着孩子成为全才的梦呢?我们又何曾时时想起我们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贝呢?

大家再回头看看老师对小伊桑的托举镜头吧,孩子的双手上举,整个身体完全的舒展,是尼库巴老师给了孩子一对飞翔的翅膀,让孩子快乐、幸福地成长,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孩子的那个托举者,让我们的孩子能在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片蓝天翱翔,能成为最好的他们自己。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300字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

近几年,印度教育大片影响深远,然而宝莱坞著名演员阿米尔汗红遍大江南北,大家给予他相当高的评价,说他就是为演绎而生的。《地球上的星星》就是他的作品之一,看了几遍,触动颇深。
影片讲述的小主人公伊桑因为拼写障碍曾一度被老师宣布为智障。被第一所学校开除后,父母无奈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学校。此时,一个年轻的美术老师的出现改变了他,笑容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使他变得自信活泼健康快乐。
我感叹于伊桑内心的挫折: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字母都是飞舞的。听不懂把课本翻到第几页第几行这样简单的指令,要把不及格的试卷带回家让妈妈签字,为了逃避老师的咆哮和责罚而逃课这些都以此一次敲击着我的心,使我感到辛酸,影片中老师的做法又让我感到无奈。
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是否滥用了授予我们的权利,时常逾越了道德的底线 ?我们是否因为生活的重荷而变得日渐势利、鄙俗;缺乏生活热情,毫无梦想,毫无真善美的信念?我们是否因为失去学习与思考的潜力,使得课堂变得极其平庸,乏味、毫无激情、毫无创造力?
正如影片的标题,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每个孩子都是个性的。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有一种信念:相信孩子,激发潜能,总会进步和成功,让我们多一点耐心和毅力,静待花开!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心理学老师推荐《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时我并没有很在意,直到一个星期后的英语课上英语老师也向我们推荐,我想这应该是部很不错的电影。看完后我更加确定,这是一部教育者都该看的电影。

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主要讲述了一个叫伊翔的八岁小男孩,他是老师、家长眼中的笨学生,考试不及格上课不听课作业也不用心完成,特别是跟他那天才般的哥哥对比,他简直差的不像话,校长甚至认为他是个不正常的孩子。在学校的老师多次投诉下,伊翔的爸爸决定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去。在寄宿学校里一切都没有发生改变,老师们还是只注重成绩,对伊翔的行为爱理不理,动不动就罚他到教室外面站、打手心。老师和家长的不理解使伊翔绝望了,他变得更加安静,他不再画画,他用沉默来表达他的愤怒。然而当我们以为伊翔只能是这样时,奇迹发生了。某一天代课美术老师尼克闯进了伊翔的世界,通过观察他知道伊翔是患了先天性读写障碍才会有这样的表现,于是他用自己的耐心和热情一点点的打开了伊翔的心房,帮助他学习书本,最后伊翔重新变得乐观。

伊翔是个多么幸运的孩子啊,能遇上尼克这样的老师,毫不夸张的说,是尼克改变了伊翔的一生。尼克让我想起我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老师,说实话我在四年级之前的学习生活都是混过来的,上课睡觉不做作业是常做的事情。当我遇到我的数学老师时,一切都改变了。说起来很奇怪,这个老师也没有做过什么特别事情,但我想他给我的正是信任,在所有老师都不对我抱希望时,是他力排众议坚持让我参加班里的培训,后来更是让我去参加竞赛。是他的这种信任让我对自己拥有了信心,相信自己有可能。也是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在后来的学习中都表现的很积极,那时朋友们都问我怎么突然爆发了,我想这是那位老师的功劳,如果没有他我可能还是会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感谢那位老师。

所以说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种运气,作为四年后就要踏入教育事业的我们,《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给予我们的更多。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人,这不是说说就行的,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及时地给予关怀,就像片中的尼克一样,拥有一颗细腻的心。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更应该运用自己的力量去给孩子创造自信的生活。每个孩子都是星星,闪烁着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开开:《地球上的星星》讲的是有联系障碍的主人公伊夏在被欺负和成绩不好的情况下来到了寄宿学校。但因主人公有障碍,什么课都学不好,慢慢地变得不说话。最后,尼克老师用各种办法挽救了伊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强迫别人做一件他不会做的事情,否则会让他慢慢地消亡。

妈妈:2小时40分钟的片场,分了2天看完。从伊夏的身上总是感觉有点开开的影子在。经常神游四海、早上在卫生间过了半天还在发呆、要催促着吃饭穿衣整理书包、不会系鞋带、写字经常会多一笔或少一笔、写字龙飞凤舞、对于不爱听的东西经常听不见、处于兴奋状态时会不顾及安全;内心善良、乐观、罚站的时候还能寻求快乐.

但我相信开开跟伊夏一样也有天赋,喜欢数字。面前一本故事书和一本希望杯习题集,开开会选择后者,并津津有味地看题目做题目享受解题的乐趣。

约克老师有着与伊夏相似的童年,与众不同并不被认可。也许,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约克老师好比是伊夏的太阳,指引着伊夏这颗偏离轨道的星星返回他自己的轨道。也许,许多成功之前必定会经历磨难,任何的磨难当你跨过去之后回头看,才会发现那也是种财富。

或许开开有天也会经历苦难、经历低谷、经历种种挫折,那个时候,不要害怕。你的约克老师就会在那儿指引着你。如果你的约克老师来晚了,那也要懂得自己给自己阳光。每个人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会有自己的光芒。

伊夏最终学会了阅读,字也越写越漂亮,绘画的才能也发挥得淋漓尽致。相信开开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会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自律,发挥自己的特长获得成功。加油!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一部洋溢着童真、包容、善良跟阳光的电影。

一、关于Autism (孤独症、自闭症)

要了解这部电影先要解释什么是读写障碍或者说Autism自闭症、孤独症,我们可以借用列维斯特劳斯的生物语法概念。称每一个个体体内都有一种生物语法,以让他们自己去解释文化信息的符码和接受关于文化信息符码的解释,这里的符码指的是一个特定时期人们所共享的习俗表达,如道德、逻辑、习语等等。从这一个概念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如果一个人他体内的生物语法与主流人群的略有差别的话,他很有可能就没有办法顺利地读和写。比方说,荷兰画家梵高、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再比方说,在15世纪就画出飞机模型的达芬奇我们小的时候学到的课文说,达芬奇自己学着母鸡要孵化小鸡,课文后面总结说达芬奇是勇于实践,可谁能保证他只是真的认为自己有能力孵化小鸡呢?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跟我们眼中的很可能是不同的啊。

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某一方面极具天赋,被称为白痴天才

电影中的小男孩遇见的的确是典型Autism的症状读写障碍,文字、符号在他的眼里动来动去,看起来象一堆乱码。但他认识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话表达也富于 正常社会所固有的逻辑,使得他的病症不容易被发现。老师、同学、父母都认为是他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在他自信心倍受打击之后他选择了逃学,很快父母被请到了学校,于是被送到了寄宿学校。

二、特别心酸的地方

第一处,伊桑得知将被父母送进特殊学校的时候,他做了噩梦,哭着闹着仍然摆脱不了这种结果;伊桑看见父母车子离去的时候,此时的音乐悄然想起。特别是妈妈,你真的懂我了么?简直是一枚巨大的催泪弹。他觉得自己来这里是因为被惩罚,只能伤心哭泣。

第二处,是伊桑得知 父母因为要观看各方面都表现优秀的哥哥约翰的球赛,而不能来寄宿学校看他时,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

第三个让我落泪处,就是美术老师揭开他的画时,小伊桑面对着他自己的像在画里面露诧异的表情,特别是画中满怀新生和天然的伊桑。

三、理解他们是多么困难!

我们感叹于伊桑内心的挫折:所有的字母都在跳舞,听不懂把课本翻到第几页第几行这样简单的指令,要把不及格的试卷带回家让妈妈签字,结果却不留意地让它成为了两条小狗的玩具被撕得粉碎,为了逃避老师的咆哮和责罚而逃课这些也让我感到辛酸,但老师的角色更多的让我感到无奈。伊桑的角色扮演得如此之好,以至于在伊桑的身上我看到了那么多我熟悉的情景:奇怪的跑步姿势、面对需要完成的任务漫无边际地神游、需要不断催促,用上比别人多上一两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例如穿衣这样简单的事情还有无法控制的对集体纪律的破坏!这些情景多么熟悉啊,伊桑的老师和爸爸觉的,这是伊桑的态度或者智力问题,除此以外还能是什么原因呢?和这些老师不一样,我们知道这是孩子自身能力的问题,混乱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无法有序地安排自己的行动,可是,即便有这样的理解,作为老师的我依然会感到无奈:因为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来治疗和改变孩子的行为,老师和孩子都只能继续痛苦着,继续煎熬着。

班里有个孩子,和伊桑一样,总是带来麻烦。从早上进校门开始,老师就要开始注意他:5分钟过去了,他是不是进了教室,还是又在躲在楼梯角地下、或者在各个楼层之间闲逛,忘了上楼?看到他进了教室,立刻要有个老师站到他身边,不断催促他放书包、做好课前准备,如果不是这样,他会一直呆在外面半个小时也不进来,而且还会在外面跳啊、叫啊,带着其它比他小的孩子一起吵闹,根本不管教室里其它的孩子已经开始安静有序的学习。教室里,要找到一份能够让他安心专注的事情是多么困难,只要老师一离开他的身边,他就和伊桑一样开始神游,面前的书本摊得乱七八糟,再过一会儿他就钻到桌子底下去了。到了集体游戏时间,大家都在有序游戏的时候,他在边上跳来跳去、尖声叫嚷、下午户外活动结束以后,还不停地在操场上奔跑、或者躲到楼梯间里面不肯出来三、了解到这些,我们都能做些什么?

必须经常自我询问的五个问题,当面对体罚孩子,言语伤害时,我们是否滥用了授予我们的权利,时常逾越了道德的底线?面对学习成绩背后的棍棒、重负、冷漠,我们是否处于对权力的恐惧或者难以抵挡的功利的诱惑,扭曲自己的行为,伤害儿童的心灵并辜负了孩子们的质朴、珍贵的信任?面对弱势群体(个人),我们是否因为同情的匮乏,情感的冷漠,时常有意无意忽视了那些最需要我们注视、关爱与呵护的心灵?你幽默、充满情趣吗?你多久没有在孩子面前露出恣意的笑容?我们是否因为生活的重荷而变得日渐势利、鄙俗;缺乏生活热情,毫无梦想,毫无真善美的信念?我们是否因为失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带着别人的教案进课堂,而使得课堂变得极其平庸,乏味、毫无激情、毫无创造力?

四、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

就像《蜗牛牵着我去散步》中所说的那样,也许我们认为我们教了一个生物语法与传统社会格格不入的孩子,这个孩子是蜗牛,我们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上帝让我们接下来的一段人生要牵着蜗牛走过,可没准儿,上帝真实的意图隐藏在事实的另一面,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当绘画比赛时,伊桑的画和尼库巴老师的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还是流泪了,为伊桑画中的宁静绚烂感动,为尼库巴老师心中伊桑的灿烂容颜感动。当原本枯萎的花朵展现出内心的美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时,当信任和付出终于获得丰收时,我们都感受到了同样的喜悦,我想每一个老师都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就像伊桑的校长和其它老师一样。

老师关心孩子个体,从而激活了他的潜能,让他走出了一条人生的阳光大道。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用爱激活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喜悦,我们要有一种信念:相信孩子,激发潜能,总会进步和成功,让我们多一点耐心和毅力,静待花开!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这部印度电影长达两小时四十分钟,比一般的电影要长,主题也比一般的电影要感人,励志,突出。电影的主角是一位九岁的伊桑小男孩,他是一个让父母老师伤透脑经的孩子,因为在读写方面的问题。读书就是这个孩子最痛苦的事,在家里父母的不解,在学校老师的责骂,同学的排斥,使得这个孩子被孤立到边缘。他从三年级开始留级,直至这所学校不肯再接受他,之后其父靠关系转到了另一所学校,在这新的学校里,孩子离开了父母,这里的老师和同学还是把异样的眼光投向他,依然如故的排斥他。由此变得如此的沉默,他无声的抗争着这个凡人的世界,在他无声的世界里又充满了对阳光,对爱,对理解,关注的渴求。他在学习上也许是并不出色,但是在绘画上却表现出异样的才华,他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于绘画,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人把他当成正常人来看待。直至这学校来了尼库巴老师,这位充满爱心,责任心的老师发现了异样的伊桑。通过家访,观察伊桑的作业,与校长沟通恳求校长的把伊桑留下,然后就是用课余时间用一对一的方式给予伊桑特殊的关心和教育。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在画展中,伊桑的绘画天赋被公之于众并得到众人的认可。尼库巴是伊桑的伯乐,伊桑是一位千里马,伯乐改变了千里马的命运,感动了伊桑父母,感动了伊桑。

这部电影值得每一位做父母的和做教师的人看,看了之后我们会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从而明白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才华,也许孩子的表现与众不同,也许他的行为不符合所谓的标准,但是请不要用承认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童年世界,好吗,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好吗?孩子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不要玷污了孩子纯真的童年。孩子,要的并不多,他们渴望被关心,被关注,被理解,仅此而已。我们成人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反思自己可不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我相信每一个成人父母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只要你们多一份理解,这就够了。相信我们的孩子都不笨。

由此也想到了老师的教育的问题,希望看到更多的想尼库巴一样的老师出现,扼杀孩子天性的老师最好把他驱除教育界!谁都不会同意你们来伤害祖国的下一代!

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 看到那双明亮而充满沉默的抗争的眼眸,我想起了我的小堂弟——勋勋弟。同样的是小堂弟,发发却勾不起我的半点思念。一个月的相处,一个月的陪伴,小堂弟给了我太多的笑声,正能量。小堂弟,总有一天,他会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孩,我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再年轻,不再有太多的时间陪伴你一起长大。你是否会记得在你的童年里,有一个叫林杰姐的堂姐是那么那么的宠爱你,那么那么的喜欢你,喜欢和你在一起,喜欢带你出去玩,喜欢为你买东西,喜欢和你一起去超市,喜欢和你一起玩游戏,喜欢帮你拍照,然后保留下来,留给你长大后看。若干年后你还会不会记得你是我唯一的“小野人”,我是那个唯一叫你“小野人”的人……

亲爱的小勋勋,我好想好想写一封信给你,写给15岁的你,20岁的你,抑或30岁的你,当你读书初中了,升高中了,成家立业了,我也老了,你是否还会记得我?我们的感情会不会渐行渐远?

回想起为了人生打拼的时光,获得人生丰富的阅历,同时也在离一些东西越来越远,譬如熟悉的家乡,亲情,逐渐淡化的友情……亲情,友情都需要维护才能保温,为了拼得一身成绩,我在奋斗的路上,孤独的前行,那些慢慢消失的联系的好友,你们会原谅我么?其实我也很担心,担心我有一天挣得一身光辉的成绩,也实现了自己梦想,在回想曾经的熟悉的家乡,亲友,却有了一层深深地隔膜。追梦的路上,难道这就是代价么?

观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有感1000字


观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有感1000字

老师讲的每堂课都很吸引我,课上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同时,也知道接下来老师又会带给我们一场视觉大餐,老师又会推荐好看的电影了,我也很期待。

周六迫不及待的看《地球上的星星》,开始的时候,看到小伊桑的表现,我在猜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看到这个孩子的真实想法?他是对学习没有兴趣?才导致他有这样的表现?带着好奇看着,我才恍然大悟。

剧中的父母认为这是个竟争的世界,现在的分数便为将来,我看到了爸爸的认知: 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妻子负责照顾家和孩子;孩子负责好好学习,当妻子和孩子出现的状况不是他所期望的样子时,他就去指责妻子和孩子。

我看妈妈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小伊桑生活和学习上事情的大包大揽,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时,她感到委屈,因为她为家放弃了事业。

爸爸妈妈以大儿子尤汉学习成绩优异而骄傲,他们觉得小儿子也应该像哥哥那样,这才是正常的,他们的基因是如此的好,伊桑学习不好,就是他不肯努力的结果,这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所以父母决定把伊桑送到寄宿学校,严加管理,这孩子缺少的是“大棒政策”,可是伊桑的状态并没有改观,反而更加糟糕了。

当伊桑在学校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时,父母也不站在他这边,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我猜想伊桑的心是困惑的,恐惧的。得知父母要将他送到寄宿学校时,他很委屈,他真诚的告诉妈妈他在努力的学习,却被父母无视。

伊桑没有办法学会,这真的不是他的错,可惜,父母并没有去听他内心真实的声音。被送去寄宿学校的伊桑绝望了,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放弃,他也放弃了自己,他与面的一切抗外着。

美术老师尼克姆的出现,告诉孩子们课上可以自由驰骋的想像,活出自己,尼克姆拯救了伊桑,他透过种种现象,找到了伊桑问题的根源,这是他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他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真实的想法,给他们鼓励和肯定,不给他们压力,让他们顺从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学习,享受生活。

当父亲打伊桑的时候,我的内心有愤怒、有指责也有对孩子的心疼,感受到了伊桑的委屈。当尼克姆给伊桑的父母讲所罗门群岛伐树事件时,我有自责、有羞愧,因为我也犯过这样的错,但我又有很庆幸,自己在从那个无知的意识里往外走着。我也感叹到,遇到尼克姆这样老师,是何等的幸运啊,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幸运,不是吗?想到这,我不禁有点小失落呢。

可是,转念一想,我又问自己:为何要把这种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呢?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就是孩子这样的老师啊?就等于把这份偶然变成必然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想到这里,心情瞬间好了,也增进不少继续努力学习的力量呢。

在剧中我也看到了孩子对爸妈的爱是那样的单纯真诚,虽然爸爸不顾及伊桑的感受,打他骂他不听他的解释,但伊桑仍然深爱着爸爸,爸爸明明是出差,却骗说不回来了,为了挽留爸爸,伊桑不停的认错,看到当时的他是恐惧和自责的,而爸爸还活在他对伊桑的不满中。当哥哥告诉他爸爸回来的时候,还在床上的伊桑,迅速冲到爸爸怀里撒娇,那一刻的爸爸也很享受这种亲情,孩子对父母的爱就是这么简单,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却附加了那么多条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种扭曲的爱,是伤害!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

这部印度电影长达两小时四十分钟,比一般的电影要长,主题也比一般的电影要感人,励志,突出。电影的主角是一位九岁的伊桑小男孩,他是一个让父母老师伤透脑经的孩子,因为在读写方面的问题。读书就是这个孩子最痛苦的事,在家里父母的不解,在学校老师的责骂,同学的排斥,使得这个孩子被孤立到边缘。他从三年级开始留级,直至这所学校不肯再接受他,之后其父靠关系转到了另一所学校,在这新的学校里,孩子离开了父母,这里的老师和同学还是把异样的眼光投向他,依然如故的排斥他。由此变得如此的沉默,他无声的抗争着这个凡人的世界,在他无声的世界里又充满了对阳光,对爱,对理解,关注的渴求。他在学习上也许是并不出色,但是在绘画上却表现出异样的才华,他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于绘画,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人把他当成正常人来看待。直至这学校来了尼库巴老师,这位充满爱心,责任心的老师发现了异样的伊桑。通过家访,观察伊桑的作业,与校长沟通恳求校长的把伊桑留下,然后就是用课余时间用一对一的方式给予伊桑特殊的关心和教育。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在画展中,伊桑的绘画天赋被公之于众并得到众人的认可。尼库巴是伊桑的伯乐,伊桑是一位千里马,伯乐改变了千里马的命运,感动了伊桑父母,感动了伊桑。

这部电影值得每一位做父母的和做教师的人看,看了之后我们会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从而明白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才华,也许孩子的表现与众不同,也许他的行为不符合所谓的标准,但是请不要用承认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童年世界,好吗,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好吗?孩子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不要玷污了孩子纯真的童年。孩子,要的并不多,他们渴望被关心,被关注,被理解,仅此而已。我们成人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反思自己可不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我相信每一个成人父母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只要你们多一份理解,这就够了。相信我们的孩子都不笨。

由此也想到了老师的教育的问题,希望看到更多的想尼库巴一样的老师出现,扼杀孩子天性的老师最好把他驱除教育界!谁都不会同意你们来伤害祖国的下一代!

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看到那双明亮而充满沉默的抗争的眼眸,我想起了我的小堂弟——勋勋弟。同样的是小堂弟,发发却勾不起我的半点思念。一个月的相处,一个月的陪伴,小堂弟给了我太多的笑声,正能量。小堂弟,总有一天,他会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孩,我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再年轻,不再有太多的时间陪伴你一起长大。你是否会记得在你的童年里,有一个叫林杰姐的堂姐是那么那么的宠爱你,那么那么的喜欢你,喜欢和你在一起,喜欢带你出去玩,喜欢为你买东西,喜欢和你一起去超市,喜欢和你一起玩游戏,喜欢帮你拍照,然后保留下来,留给你长大后看。若干年后你还会不会记得你是我唯一的“小野人”,我是那个唯一叫你“小野人”的人……

亲爱的小勋勋,我好想好想写一封信给你,写给15岁的你,20岁的你,抑或30岁的你,当你读书初中了,升高中了,成家立业了,我也老了,你是否还会记得我?我们的感情会不会渐行渐远?

回想起为了人生打拼的时光,获得人生丰富的阅历,同时也在离一些东西越来越远,譬如熟悉的家乡,亲情,逐渐淡化的友情……亲情,友情都需要维护才能保温,为了拼得一身成绩,我在奋斗的路上,孤独的前行,那些慢慢消失的联系的好友,你们会原谅我么?其实我也很担心,担心我有一天挣得一身光辉的成绩,也实现了自己梦想,在回想曾经的熟悉的家乡,亲友,却有了一层深深地隔膜。追梦的路上,难道这就是代价么?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2

周二看了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忽然一下子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含义:“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我们的态度会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地球上的星星》主人公——小男孩依夏是个满脑子奇思异想的男孩,万物在他眼里都是灵动的。可是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淘气包、麻烦精,三年级考试成绩全是鸭蛋。这对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怎能接受学校里关于自己孩子是智障儿的结论呢?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将他转到寄宿学校,而在新学校里,事态却更严重。竞争是大家的共识,学校学习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到社会上竞争。依夏依然是以前的表现,单词不会拼写,数学不会计算,美术老师的循规蹈矩和墨守陈规又使得他连最爱的画画都放弃了。所有的老师都嘲笑他,他苦恼、沮丧、哭泣、挣扎……最后他不说话了,只能用一双充满害怕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幸好欢快乐观的美术老师来了,依夏让他看到了年幼时的自己,一颗善良的心颤动了,于是决定帮助他。探寻之后,发现他原来有阅读障碍,开始细心教导,把游戏和学习巧妙的结合到一起,原先充斥他大脑里乱七八糟跳动的字母音符都摆正了舞姿,依夏真的进步了。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也许有的星星生来不像其他伙伴那样明亮璀璨,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也有自己的光芒,在某个瞬间,他们所发射出的光芒反而更加耀眼。依夏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发现他光芒的老师,这位老师和依夏有着同样的经历,他愿意走进依夏的心,并发现他的美。虽然我们越来越强调换位思考,鼓励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把孩子视做一个独立的人,以平等的姿态去靠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正是片中小主人公伊夏父母所无法领悟的,父亲一味的苛责,母亲盲目的焦虑,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不懂如何发现他的心,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灌输传统理念,却事与愿违地使伊夏在沉沦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我想,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并非同样的教育方式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永远不要将教育格式化!也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更多时候,与其责骂和惩罚孩子,不如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如果我们无法发现他们潜在的能力,至少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更多的爱。另外,比起那些强调分数和强调纪律的世俗偏见来说,孩子们自身的健康(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要重要得多!不要让世俗的观念摧残了可爱的孩子们!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3

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

接到师训科通知,下午1:30到教育局看电影,不准请假。说实话,马上清明放假,学校里有许多事情,真的不愿去开会,可没办法,常老师犀利的语言对我还是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今天注定要被“愚”一次了。

常老师并未“愚弄”大家,真的是让我们共同观看电影,是一部印度教育题材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已经很少经历这么多人同时看电影了。我对印度电影的感觉还不错,印度电影情感描述很细腻,情节跌宕起伏,春节时看过的同样是教育题材的电影《三个白痴》给我的印象还记忆犹新。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一个九岁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他有着读写障碍症,被父亲送到了寄宿制学校,但情况愈加严重,并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患上了自闭症。幸运的是,此时遇到了一个富有爱心,永不放弃的美术老师,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让伊桑走出了心理的阴影,并展现了他的绘画天赋,重新找回了自信。

这部电影的选材很普通,尽管国家不同,但对于老师们,象伊桑这样的孩子,我国的每所中小学中都有很多,他们有共同不幸的特点:性格活泼好动,不时给学校和家庭带来“麻烦”;他们文化课成绩很不理想,甚至不爱学习;他们与同学们相处有困难,经常由于各种原因与同学们冲突,甚至打架;他们在老师的眼中是坏孩子……他们在学校里体验最多的是失败和打击,最终多数会沉沦下去,甚至辍学。

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异常丰富,他们的想像力也异与常人。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对我印象很深刻,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伊桑面对“3×9=__”一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他把“3”当作了“地球”,把“9”当成了“冥王星”,自己架着飞船,载着地球去撞击冥王星,结果冥王星被撞的粉碎,只留下了完好的地球。于是,他得出了“3×9=3”的错误答案。虽然这个错误很幼稚,但作为老师,如果仅仅以错误答案给孩子扣上一顶的帽子,而不是思考和分析错误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就很难去改变这种错误。影片以美妙的动画展示了伊桑内心世界的复杂活动,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对我的启示很大,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在上海培训期间,吴刚平教授讲的几句话“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差生’,这是老师们无法避免的问题,而‘差生’的形成千差万别,那么摆在老师面前的主要问题就是找出‘差生’形成的原因”。

伊桑是不幸的,因为开始时没有一位老师去试图寻找他“差”的原因,包括他的父母,当然,他的父母很爱他,尤其是母亲,一直保护他。但是,“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影片正是告诉了我们这个浅显的道理。于是,伊桑又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位彻底改变他命运的老师——尼库巴老师。

整个影片中,尼库巴老师的出场无疑让所有观众精神为之一振,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笛声”,相信导演对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煞费苦心,当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个另类的美术老师以小丑的装扮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尼库巴老师不但聪明,还很细心,他很快发现了伊桑的与众不同;他不但富有爱心,还拥有教育的智慧,他知道仅凭关爱伊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他不辞辛劳地远赴伊桑家里与其父母进行沟通,并发现了伊桑有着天才的绘画禀赋,他以此为突破口,让伊桑从绘画中找到了自信。

音乐始终是印度电影的灵魂,这部电影也不例外。音乐和歌舞始终贯穿了整部电影,并成为亮点,结合电脑动画的设计,把情绪渲染的恰到好处,而且歌词的内容也极其符合电影情节,简直就是为电影量身制作,极大地让观众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更增添了电影的诗意。

当然,就情节内容来说是非常普通的,不够新意,在这一点上无法和《三个白痴》相比,因此使得这部电影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大打折扣。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正是这样的普通事件和平常人物,让观众尤其是老师更能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实和震撼,就好像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该电影的教育意义更加显著,更能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看影视剧已经成为我们很常见的一种娱乐活动了,观后感会收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在观看完之后,我们可以撰写一份观后感来记录这些想法。撰写观后感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养成写作的好习惯。你有没有为写作品观后感而感到发愁呢?有请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编辑的《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1】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8岁的小男孩伊夏,他哥哥回家报成绩总是第一名,可伊夏呢,分数少得可怜。

不管他的妈妈怎样全身心地教导他,他怎样努力用功,都无法将成绩提高。学校老师对伊夏的父母说:伊夏一定是智力有问题。伊夏的父母认为是他们对孩子不够严厉,狠心把伊夏送到寄宿学校。当伊夏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他时,他却遇到了改变自己的人———新美术老师尼克。尼克注意到这个闷闷不乐的男孩,了解情况后,他精心教育伊夏,慢慢解开了伊夏的心结。最后,伊夏用一张画征服了所有人。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独一无二的星星。可是在浩瀚的星空中,大家只看得到最耀眼的星星,最明亮的星星,有谁会去在意那些暗淡,甚至无光的星星?”这是电影中尼克老师说的话。这句话击中了我的心。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同样,只要是星星,总会有发亮的那一天。我就曾让自己变得明亮。

记得以前弹琴,我总是把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断开,导致整首曲子不流畅,有时还会因注意力不集中弹错音,忘谱。可我对此都不在意,没想过去改正。直到我的钢琴老师邀请我去参加他举办的一个演奏会。

演奏会上其他小朋友都弹得比较流利,博得了好评。可我呢,又是错音,又是忘谱,最后也只好尴尬收场。在我几乎快哭了的时候,老师走过来安慰我:“没关系,这一次失败算得了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星星总会闪亮。只要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勤奋练习,总会成功的!”老师的话激励了我,我从此刻苦练习,水平逐渐提高,等待大展身手的那一天。一年后,再次登台表演。我,曾经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的小孩,这晚的表现却异常的不同,那优美的音符从我的手指中流淌出来,构成动听的音乐。那夜我是最耀眼的“星星”!

从此我懂得了: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想做到,我们就会成为天空中最闪亮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2】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带给我极大的震撼,让我感概万千。

电影的主人公名叫伊夏,原来是一个八岁的阳光少年,他成绩不好,调皮捣蛋,但脑子里充满幻想,这让他能快乐的生活。可是面对他每门科都不及格的成绩,老师、邻居的不满,他不爱上学,在串通哥哥写假请假条,他的父母无奈之下只好将他送入全托学校。进入全托学校后的伊夏整天一言不发,郁郁寡欢。他同样还是像以前一样成绩不好,但不同的是,他失去了曾经的快乐。这一切直到遇见他——尼克老师,伊夏生命中最重要的老师,是他改变了伊夏的一生。

尼克老师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他会给学生们带来轻松和愉快。在课堂上,他遇见了一个面无表情,只会低着头的男孩——伊夏。尼克老师开始了解他的一切,他发现伊夏的作业中数字与字母的书写都是颠倒的,但他也发现了伊夏的天才之处——画画。不久之后,伊夏通过了尼克老师的帮助渐渐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一次画画比赛中,伊夏超越尼克老师成为了比赛的冠军。从此以后,他又变成曾经那个阳光开朗的男孩,也被所有老师接纳。在所有老师眼中,他不再是那个一无是处的孩子,而是个天才。

有些老师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比如尼克老师,他改变了伊夏的一生。伊夏是一颗小金子,被生活和不能选择的人生蒙上了尘埃。而尼克老师是发现金子的人,用他的耐心和鼓励擦去了一粒粒尘埃,让伊夏闪闪发光。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发光的过程需要一个能鼓励他的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一样。在现在的社会中,充满竞争,不够强,就只能被淘汰。在这样残酷的现实中,很少有人会发现你独特的闪光面,有时需要自身努力才会被人发现。总有一个人会欣赏你,赞同你,鼓励你。这个人可能是老师,可能是朋友,可能是同学,也可能只是人生中一个匆匆过客。但他的能量不可磨灭的,他可以成为你再塑生命的人,如同电影中尼克老师的存在一般。

坚持梦想,相信自己,永不放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你。不再自卑,不再卑微,昂首挺胸,大声的告诉别人“我是最棒的!”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3】

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在这部影片中大多数看到的是nikumbh这样一个“伯乐”般优秀的老师,但是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ishaan的父母,尤其是他的父亲。

一对父母拥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每门功课都是满分!可同时,他们也拥有一个让他们抓狂的小儿子——伊桑。

影片的一开始,相信很多家长和老师看到这个一天到晚魂游天外的孩子,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糟糕的表现最终让他被学校劝退,父母下定决心把他送到管教更加严厉的寄宿学校。小伊桑哭着求爸爸,“我会努力的,我保证我以后会努力的,求你别把我送出去!”可是,这丝毫不能动摇爸爸决定让儿子接受更严厉教育的决心。从进入寄宿学校那天起,伊桑的生活里充满了指责、惩罚、嘲笑和否定。你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鲜活、可爱的孩子,慢慢变得惊恐、苍白、麻木、安静……无论周围发生什么,他都无动于衷。他,成了一颗不说话的“星星”。那一双大大的眼睛曾经充满了色彩,如今颜色渐渐退去,只剩下一双空洞灰暗的眼睛。这时,出现了一位美术老师,是他第一个发现了伊桑的才华,并且用自己的爱和耐心,一点点地帮助伊桑找回信心。

期间伊桑的爸爸跟这位老师说,“你不是父母,你不懂,我们是真正的关心他。”老师说:“我很高兴你提到了关心。关心非常重要,它有治愈的力量。时而给孩子一个亲吻或拥抱,孩子会觉得他有所需要。关心就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他,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对他说,别怕,有我……”爸爸慢慢明白自己以前所谓的关心是多么的狭隘,觉得有些无地自容。接着,老师又讲了一个故事:“在所罗门群岛的原住民如果想要开垦农田,他们并不需要砍树,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很简单,一群人围着一棵树,开始大声的谩骂、诅咒……没过几天,这棵树就死了!”老师的话,让伊桑的爸爸轰然醒悟。走出老师办公室,看到校园公告栏下,努力认读的儿子,爸爸泪如雨下。影片中以绘画大赛结尾,我想,没有什么能比画更好的让我们去打开孩子们的心扉了。最后,伊桑在这次大赛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当校长宣布伊桑获得一等奖并做为学校年鉴的封面时,全场掌声雷动。

好在故事的结局是完美的,可是让我们客观的看看现实,大部分孩子没有这样幸运。作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都能理解,可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想法设法的去了解孩子的兴趣,通过对他们兴趣的培养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健康的心态,充沛的精力去完成他们的梦想!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4】

《地球上的星星》开始了!随着同学们的一声喊叫,我便坐在座位上,看着屏幕。

当那位教师来到伊夏他们班上时,是以小丑的打扮出现的,全班同学又唱又跳,唯独伊夏不笑,一脸茫然。接下来,教师让同学们画画,全班同学都快画好了,可伊夏的画纸上仍然一片空白。教师很快察觉到了,认为伊夏不会画画,去访问了伊夏的家庭,可事实出乎人意料之外,伊夏是个很酷爱画画的小男生,并且是一个很聪明的男孩。

美术教师偶然的看到了伊夏画的那幅与家人分开的图,他把图改成了伊夏正慢慢一家人在一齐的图。

在美术教师的悉心调教下,伊夏变成了一个成绩好并且有天才画技的优秀小男孩,并且参加了绘画比赛。

在绘画比赛的那一天,伊夏迟迟没有出现,我也替他着急,不一会,他出来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伊夏今日特地把他哥哥送也的颜料拿了过来,画了一幅小儿垂钓图,不用说,这幅作品是第一名。

结尾放的是伊夏和自我的爸爸妈妈团聚的场景,这一刻,我真为他而感到高兴!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5】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叫伊桑的小男孩是怎样从天天闯祸变为勤奋好学的呢?

伊桑从小不爱学习,上课常常开小差,老师不停地提醒他,他当没听见似的,从来不理睬。写字写得歪七扭八,让人难以读懂,还把所有字母、数字全写反了。同学鄙视他,嘲笑他,觉得伊桑是没用的人。说他可以走了。伊桑很没面子,让哥哥写请假条,逃课了。每一次试卷都考“0”分,学校将伊桑开除,再加上天天惹麻烦,父母实在受不了他了,爸爸气得想走,但是爸爸还是把伊桑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伊桑见不到爸爸妈妈,根本没心思听老师讲课,经常被老师批评,这里的同学也看不起伊桑,伊桑的同桌是尖子生,他常安慰伊桑,可是伊桑还是老样子。直到有一天,学校新来了一位幽默的美术老师,叫尼克,在第一堂课里,教室里气氛活跃,孩子们跟着他一起自由自在地跳舞,他一来上课,孩子们就欢呼雀跃。这位尼克老师彻底改变了伊桑,鼓励他,要相信自己能学好!在课上时,老师说,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尼也有这种病,可是最后既然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请大家不要歧视伊桑,伊桑因此有了信心。克老师细心地教伊桑英语、数学,伊桑勤奋好学,他不光反复阅读老师教自己的本领,还读了学校板报,拓展课外知识,也同时发展美术系列,之后,伊桑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光会与同学交往,还能读英语,做算术,同学不在鄙视伊桑,反而与他做游戏。伊桑还在一次艺术节上,获得绘画一等奖。暑假到了,伊桑依然惦记着尼克老师,回想与尼克老师的精彩生活。

这部电影还告诉我们,一个学习障碍的人,大家应该尽心尽力的帮助他,而不应该鄙视他,嘲笑他。上课时,老师控制一下脾气,像尼克老师一样,幽默、有趣。

这部电影不光感人,也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不是吗?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6】

“他的自信心全被击垮了,他以不服从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他这是在与世界斗争。与其承认‘我不能’,不如说‘我不想。’”——《地球上的星星》台词

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偶尔也会出现像电影中小男孩伊桑一样的“问题学生”。实际上,这些孩子也很聪明,善良,感性,可爱,但是他们不适应传统的体制内教育,不接受传统的评价,因而产生厌学,逆反,冷漠,逃避的情绪。

归根结底,这些孩子之所以“有问题”,并不完全是品德原因,而是身体或者心理有问题,把生理有缺陷当做品德问题来教育,这样的结果只能把这些孩子一步步推入“问题学生”的行列。

如今社会,“自闭症”、“多动症”等学生案例愈来愈多,对待这些孩子,我们要用专业的方法,来理解和关爱他们,不仅仅是从心理学角度,更是要从生理学甚至是医学方面,对他们进行治疗,引导以及纠正。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7】

《来自地球上的星星》是讲述得是一个很有资料且会带来许多思考的故事,也是蛮让人难过的一部电影。

它所呈现的是一个很异常的小男孩——伊桑,喜欢幻想,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不喜欢学校的制度和念书,总是不按牌理出牌让他被视为坏学生,有很多的心境却不会表达,家人不去了解他,反而用强迫的方式,越是打压,他的反抗性就越强,造成的其实是反效果。

正是因为很少有人会耐下心来寻找、欣赏那些非正常人身上的优点,才造成了诸多我们未曾见到的杯具发生。那些我们忽视,甚至蔑视的人,但当他们的理论公布于众时,世界震惊了。他们才是真正的赢家。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那些人可能就出此刻我们当中”。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每一个人都能够用爱点亮星星,每一颗星星又会用自我的光照亮这个世界。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8】

这几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看完之后,我不禁感概万千……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伊夏是一个识字困难的男孩,可他的智商并不低,他拥有很多完美的幻想,伊夏原先学校因为他成绩不及格,而将他退学,伊夏的爸爸继而也狠心的将他送进了寄宿学校。

在寄宿学校里,所有的同学都嘲笑他,唯一会和他玩的仅有腿残疾的男孩罗杰。伊夏在寄宿学校里得了自闭症,也变得越来越自卑。

直到有一天,一位教师的出现改变了伊夏,他就是尼克教师。尼克教师的出现和他独特的教学方法使伊夏敞开了心扉,也使伊夏的父母改变了对待伊夏的教育方式。

最终,在一场尼克教师精心准备的绘画比赛中,伊夏获得了第一,也不再自卑,成为了真正的第一名。

电影中,伊夏有着非凡的想象力,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孩子为了学习,不参加任何户外活动,成为一个个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傻瓜。而此刻的生活和社会中,需要不是天才,二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学习,什么是都不让孩子做,就像之前电视上说的那样:一位男生年幼父母双亡,由他的大姐抚养他长大,他的大姐为了让他好好读书,什么事也不让他做。最终有一天,这个男生考上了梦想的大学。在大学里,他什么事也不会做,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甚至不会洗碗,最终的下场只能是退学回家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其实,如果那些家长能多给孩子一点自由,多给他们一点自我创造的时间,世界就能充满童真,也会少一点埋怨和悔恨,更不会存在那么多的啃老族。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9】

今天上午,我和许多同事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小主人公伊夏因“诵读困难”造成的痛苦引起我的思考。

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九岁的伊桑上三年级,长长的牙齿,大大的眼睛,还有那单纯的让人怜惜的面孔。

他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都在游来游去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就是简单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所以经常被罚跪在教室门外。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很没用,同学也瞧不起他,对他冷言冷语。只有妈妈保护他,爱他。

伊桑最终被学校开除送往寄宿学校,伊桑很伤心,对生存的环境不再抱任何激情和兴趣,也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把自己完全封锁起来。

剧情的转变就在霍卡尔先生调走,新的年轻教师尼库巴的出现。

《地球上的星星》电影观后感范文【篇10】

妈妈:2小时40分钟的片场,分了2天看完。从伊夏的身上总是感觉有点开开的影子在。经常神游四海、早上在卫生间过了半天还在发呆、要催促着吃饭穿衣整理书包、不会系鞋带、写字经常会多一笔或少一笔、写字龙飞凤舞、对于不爱听的东西经常听不见、处于兴奋状态时会不顾及安全;内心善良、乐观、罚站的时候还能寻求快乐.

但我相信开开跟伊夏一样也有天赋,喜欢数字。面前一本故事书和一本希望杯习题集,开开会选择后者,并津津有味地看题目做题目享受解题的乐趣。

约克老师有着与伊夏相似的童年,与众不同并不被认可。也许,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约克老师好比是伊夏的太阳,指引着伊夏这颗偏离轨道的星星返回他自己的轨道。也许,许多成功之前必定会经历磨难,任何的磨难当你跨过去之后回头看,才会发现那也是种财富。

或许开开有天也会经历苦难、经历低谷、经历种种挫折,那个时候,不要害怕。你的约克老师就会在那儿指引着你。如果你的约克老师来晚了,那也要懂得自己给自己阳光。每个人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会有自己的光芒。

伊夏最终学会了阅读,字也越写越漂亮,绘画的才能也发挥得淋漓尽致。相信开开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会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自律,发挥自己的特长获得成功。加油!

观后感《地球上的星星电影影评5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星星上的人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